体系构建机制

2024-12-03

体系构建机制(通用12篇)

体系构建机制 篇1

0 引言

通常,人们认为信用属于道德范畴。信用的实质是信任,既属于道德范畴,又属于经济范畴。我国当前突显的社会信用危机是道德沦丧和市场经济缺陷的恶果。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是通过道德教育和法规来实现的。从精神观念讲,要诚实守信,遵守诺言这;在经济意义上,信用是市场中人们的理性选择行为。本文以理性选择为逻辑起点,从微观角度进一步阐释信用的内生机制,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信用危机做出解释。

1 理性选择与非对称信息

经济学是关于理性选择的科学(Myerson,1999)[1],理性选择是假定经济主体的所有经济行为都是有效用倾向的,描述主体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和约束条件下,谋求自身目标函数效用最大化过程中的决策选择行为。效用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物质产品中获得物质效用,另一类是为满足人们的尊重、赞美、荣誉的需要,从“自我完善”产品中获得“标签”效用(Khalil,1990,1997)[2,3]。外部环境和约束条件限定主体可选择行为集,直接影响主体选择行为。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看,主体的理性选择行为受信息集、博弈规则(参与人、行动、结果)、战略空间、预期得益等多种外部环境和条件的约束,约束条件变化必然影响到主体理性选择行为。当经济主体理性选择面对的是另一个理性主体,他的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对方的选择,他的理性选择也是对方的理性选择函数;主体之间理性选择相互作用,使主体实际选择结果与期望的最大化目标并非完全一致,但仍是主体在约束条件下的理性选择,因而主体的理性选择是在存在着相互外部性条件下的选择问题。理性选择有如下的特征:理性选择是一种双向选择;理性选择是一种折衷选择;理性选择是信息约束下的选择;理性选择是一种动态选择。

非对称信息,是指交易双方中一方拥有另一方所不知道的信息。信息集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呈现非均质分布。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使信息非对称性更严重,已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常态和特征。信息非对称性导致经济活动不确定性,是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根源之一,使内生交易费用增加,严重影响市场经济发展。

信息非对称性,形成了交易中的交易主体出现信息优势方和信息劣势方,因而双方地位并不平等。信息优势方由于拥有对方所不拥有的信息,在谋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动机驱使下,其理性选择将是利用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影响对方的得益;而信息劣势方由于顾虑信息非对称性可能引发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存在得益损失的可能性,行为趋于谨慎,他的理性选择是不信任对方,从而不参与交易活动,结果是即使对交易双方明显有利的交易行为也较难发生。

2 信用内生机制

我们用委托-代理人模型来说明交易双方策略和博弈结局。假定交易为信息优势方(代理人)与信息劣势方(委托人),他们的策略分别有诚实、欺骗与交易(信任)、不交易(不信任),得益矩阵如下:

由双方博弈矩阵可知:若信息劣势方选择交易(信任)策略情况下,当信息优势方理性选择是欺骗时可得到15单位收益,而对信息劣势方造成5单位损失。对于信息劣势方而言,知道信息优势方会(或可能会)选择欺骗行为,就对其产生不信任感,为避免损失,他的理性选择将是不交易(不信任);那么双方理性选择的纳什均衡结果是:信息劣势方选择不交易(不信任),信息优势方选择欺骗,双方得益均为0。而若双方选择以信用为基础的合作行为,可各得5个单位收益,显然基于信用的合作行为应是符合双方利益的理性选择。为什么对双方有利的理性选择无法实现?主要是因为信息优势方基于信息优势地位的机会主义行为可能性,导致信息劣势方不信任感。缺乏信用基础,使双方合作困难,结果是信息优势方找不到交易对手;或者为达成交易必须付出额外交易成本,增加内生性交易费用;这两种结果最终会导致市场萎缩、稀薄、乃至消失,既不利于双方利益,又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如果将信用机制加入上述模型,信息优势方与信息劣势方建立了信用关系,双方理性选择行为变为合作,则各得5单位收益,双方效用增加,实现了集体帕累托改进。那么这种信用机制是如何产生并发挥作用的?也就是说双方如何取得相互信任,建立信用关系?双方如何确定对方会采取基于信用的合作行为?由上述博弈模型,假定每次博弈时双方都预期会有下一次交易机会,且博弈结构相同,那么在给定信息劣势方选择交易(信任)策略情况下,对信息优势方而言,若选择欺骗,得到本期收益15个单位,但以后交易不能维持,收益为0,总收益只有15个单位;选择诚实,可得到本期收益5个单位,又由于双方交易可以维持,过程重复进行,每次诚实都可得到收益5个单位,结果是总收益远远大于15个单位。可见,为了追求长期效用最大化,信息优势方有动机选择诚实合作,建立信用关系,信息劣势方也会主动采取触发策略,基于信用的合作得以实现,形成动态博弈树,见图1。

这就是说,重复博弈使双方达到触发策略均衡,创造信用机制,其核心是交易主体为了诚实合作的长期利益,愿意抵挡欺骗带来的一次性利益诱惑。从这一角度看,信用成为人们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结果。当然,信用关系建立和维持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以承诺和行动证明自己的信用),即信用成本。当预期未来长期收益大于支付的信用成本时,人们就有动机建立和维持信用关系。信用具有自我强化、自我累积功能,也就是说随着交易次数增加,信用关系会越来越稳定,双方信任度越来越高,交易更容易达成,交易成本会迅速减少。稳定的信用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是交易主体的无形资产,并且不断增值,具有报酬递增性质;另外,信用关系具有可移植性,与某个主体建立的信用关系可以“移植”到另一主体,使交易范围扩大,收益增加。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双方有动机去建立、维持和发展信用关系;信用这种人们基于经济范畴的理性选择,也将升华为道德范畴的自觉行为,整个社会成为信用社会(从道德层面讲)。

当信用成为道德规范,被人们自觉遵守时,经济活动效率会大大提高,信用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本,是使社会稳定、经济制度富有活力的粘合剂(诺斯,1981)[4]。因此,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经济活动基于社会习惯和道德之上,如果离开了这些习惯和道德,交易活动就会受到重大影响,交易的基础就会动摇。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最重要的是信用(张维迎,2002)[5,6]。信用机制虽未改变信息非对称的客观现实,但降低了交易费用,使交易容易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讲,信用机制内生于市场交易,是市场的自我挽救。而信用的产生、强化和发展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完善的产权制度是信用机制的前提。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产权不清,主体无法也无须为自己行为承担责任,无法获取信用合作长期利益;产权制度不稳定,人们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追求短期利益,破坏市场秩序;产权制度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人们没有动机维持长期信用关系。所以,只有建立了完善的产权制度,交易主体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并获得相应收益,人们才会理性选择去建立稳定的信用关系,谋求长期利益最大化。因而,信用问题的实质是产权问题(张维迎,2002)[7]。

(2)市场经济是信用机制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分工深化、交易规模扩大及交易水平提高,人们才有机会参与重复博弈,于是理性选择自发建立信用关系。信用机制内生于市场交易,并随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强化;一般来说,信用发达程度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而市场不发达与信用机制缺乏相伴生。因而,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必定缺乏社会信用关系,市场经济不发达的社会必定是信用缺乏的社会。另外,市场的竞争机制也有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人们可以容易地选择交易对方,信用缺乏的主体会很容易被信用良好的主体所替代,这种市场的惩罚外力,迫使交易主体建立稳定的信用关系。反之,在垄断市场信用机制缺乏是必然现象[8]。

(3)有效的惩罚机制是维护信用机制的手段。市场经济本身具有惩罚功能,信用缺失主体将面临以下惩罚:(1)交易对手将交易转向另一个主体;(2)为了实现交易必须付出更多的额外成本;(3)一旦失信成为公开信息,潜在交易对手会不与其交易,使其丧失参与交易的机会;(4)信用关系一旦被破坏,很难重新建立,失信主体最终将被淘汰出局。

(4)信息公开、信息流动是信用机制的保障。信息公开、信息透明提高了信息的对称性,相对降低了信息优势方的优势地位,并使失信行为能及时被发现,从而减少了其利用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有利于双方建立稳定的信用关系。信息的高效流动使失信主体及其行为成为公共信息,被潜在市场参与人知晓,从而提供了可能的市场惩罚机制[9]。

3 启示

(1)信用不仅属于道德范畴,而且属于经济范畴,是主体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信用内生于市场经济,是市场的自我挽救,也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和效率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我国当前存在的信用危机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大消极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如何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上,许多人对信用理解仍拘泥于道德范畴,希望并力图通过道德教育,“嵌入”信用机制,建立社会信用关系。这种理解忽视了信用的经济范畴,忽视了信用的市场经济内生性。即使通过道德教育,“嵌入”信用机制,建立社会信用关系,但由于缺乏市场经济基础,这种信用关系也是极不稳定的;即使通过“嵌入”方式可以进行信用制度安排(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这种制度安排的遵守难以成为人们自觉行为,因而是低效率的。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秩序,这样社会信用体系才能最终建立。

(2)产权制度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完善、稳定的产权制度,经济主体成为自由契约、自主交易、自担风险的产权主体,稳定的信用关系才可能成为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在产权不清、产权制度不稳定、产权未受法律有效保护环境下,单纯进行信用制度建设,以其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是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就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在法律上保障主体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建立以法人产权关系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规范政府行为。

(3)必要的惩罚机制是维持信用的手段。市场惩罚和法律惩罚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我国信用制度建设,不仅要通过健全法律制度,严格执法,发挥法律威慑力和惩罚力,更要健全市场经济制度,发挥市场自身惩罚功能;因为相比而言,市场自身惩罚功能可能是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维持信用的手段。惩罚与激励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个好的制度安排,不仅要有一定的惩罚机制,更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激励人们去自觉遵守。市场经济不仅有对失信主体的惩罚功能,也有对讲信用主体的激励功能,因为人们更愿意与讲信用的人合作。同样,法律不仅有对失信主体威慑和惩罚功能,也有对讲信用主体的激励功能,因为法律给人们提供正当权利的保护,保证人们正当利益不受侵害。

(4)信息的结构、数量、传递系统对信用体系具有显著影响。我国信用制度建设,必须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全国征信体系、市场化运作的信用登记模式来推进信息公开,提高信息透明度;并通过信息共享、电子化信息平台、独立的信用中介组织来建立高效信息传递系统。

参考文献

[1]Myerson Roger B.“Nash equilibrium and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37,No.3.(1999):1067-1082.

[2]Khalil E L.“Beyond Self-Interest and Altruism:A Reconstruction of Adam Smith’s Theory of Human Conduct.”Econ.and Phil.6(1990):255-273.

[3]Khalil E L.“Etzioni Versus Becker:Do Moral Sentiments Differ from Ordinary Tastes-”De Economist145(1997):491-618.

[4]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56-60。

[5]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1):3-13。

[6]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10):59-70。

[7]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出版社,2002:112-115。

[8]杜金岷、林永亮、朱小明:《社会信用的经济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1(9):56-60。

[9]郭红玉:《信用概念的制度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3):6-8。

体系构建机制 篇2

目前国内的学者在研究高校激励机制的时候,大多只是从某个单一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没有一个完整的综合的系统分析,因此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缺陷。实际上,影响激励方向、强度、个体行为持久性的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单一变量,而是多元、综合因素,是复合变量。所以具体的激励实践要系统考虑、统筹规划,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薪酬政策、奖励制度、培训教育、参与管理等一系列激励措施要面向统一的目标,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激励效果。在研究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体系的构建问题时,不妨搭建一个函数关系,以便综合考虑影响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体系的各种因素。这个函数就是:

其中x1,x=2.x3,x4,x5,x6,xn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体系的各种变量,即各种激励机制,a为各种变量所占的比重,即各种激励机制(比如“注重物质需要的激励机制”’‘注重精神需要的激励机制”“注重绩效评价的激励机制”“注重工作激励的激励机制”“注重人才激励的激励机制”“注重情感激励的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对个体产生影响的程度,最终结果是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体系构建的结果,即成效。

由此将体系构建的各种影响因素有效结合起来,针对高校教师的每位个体,或是每一个组织或团体,进行权重的分配,最终所获得的加权值就是激励的最终成效。

3.2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体系构建的成效

针对高校教师的每位个体或组织,在对其进行激励时,应综合考虑多个方面激励机制对其产生的影响比重各有多少,确立衡量激励成效的标准,最终求得激励的成效值。在汁算激励成效时,可设立多种比重有所不同的方案,从而求得成效的最大值。而求得激励机制最大成效值的过程就是激励机制体系构建成功的过程。由此推论,对每一激励对象的激励过程,所依据的权重和标准有所不同,即每一激励对象都有各自所面对的激励机制体系,激励机制体系的构建可以是因人而异或是因组织而异的。总的来说,激励机制体系的构建主要依据于每一种激励机制的成功构建,而每一激励机制的权重则来源于对激励对象的针对性分析。有效构建起“注重物质需要的激励机制”“注重精神需要的激励机制”“注重绩效评价的激励机制”“注重工作激励的激励机制”“注重人才激励的激励机制~注重情感激励的激励机制”等激励机制,是构建激励机制体系的基础。因此.只有对各种激励机制进行有效设计,再根据个体确立各种激励机制对个体激励产生影响的权重,才会成功构建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体系。

体系构建机制 篇3

[关键词]中职院校;心理干预;机制;体系构建

一、中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危机干预观念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者对危机管理的意识不断强化,但是在针对不同职业院校危机类型的时候却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价值选择偏差。有时候会出现“重政治性危机而轻校内学生心理危机”的情况,当出现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时候不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应对。这样管理理念的缺失,不仅造成了危机的扩展,同时给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近几年来,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价值观多元化的倾向,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的隐患,例如,有的学生会产生情感障碍、有的学生缺乏一定的良好道德意识及自我保护、有的学生有行为偏差的情况,有的学生存在一定的社交困难,严重的会发生人格缺陷,产生这种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不健全。

(三)公众认知上存在的误区

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对于高校而言,不论是校园管理者、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还是家长、班主任、辅导员,同学等,每个方面都应该顾及到。但是长期以来,公众对于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心理干预问题的重视程度并不够,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公众对心理健康以及危机干预的宣传缺失和不到位,很多人对心理常识都不太了解,更不要谈科学的态度。

二、构建中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体系的对策

(一)完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长效机制

要想更好地做好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学校相关部门应该把院校学生的心理干预体系真正纳入到校园的管理过程中,强化责任落实。如果学校一旦发生校园突发事件,学校各方面的预案应该完备齐全,校内外心理专家及时到位、学校各部门联合行动、统一指挥,确保心理危机的及时快速解决。例如2011年11月,由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卫生厅牵头的浙江省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研究中心在杭州师范大学成立。浙江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也随之开通,全省高校的学生如果有任何心理问题,都可以向该机构进行咨询、求助,这样能保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中等职业院校作为一个开放的文化组织,学生大约都是十几岁的学生,年龄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比较乐于关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并且有着这一年龄段特有的热情和冲动,很容易产生一些激动情绪并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建立校园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虽然校园心理危机的发生具有很大的突发性,但是往往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我们只有在矛盾初期及时发现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前准备,把危机扼杀在摇篮中,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完善心理危机应对机制

首先,落实危机应对联动反应机制。学校一旦出现了心理危机事件,相关部门必须做出及时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在学校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把学校办公室、学工部、后保处、心理咨询中心、宿舍管理中心、医务室、学生会等单位统一起来,把这些单位都放在一个统一指挥调动的系统之中,一旦出现问题,各司其责,形成快速联动反应机制;其次,积极筹集应急资金。在学校心理危机应对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必要的应急资金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说,对学校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培训、对学校辅导员、班主任进行业务指导,这些都需要日常的经费,其他还包括心理危机处理中心及其他相关环节的日常运转,必要的设备支持,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四)组建素质高的心理指导团队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其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说,中职院校在针对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应该建立一支具有高专业水平和高专业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是重要前提。学校应该从实际出发,定期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积极参加全国召开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交流会,从而不断提升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综合教学水平,也能通过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出自身灵感,从而打造属于自身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之路,进而更好地应对学校的心理危机情况,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总而言之,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珍爱生命的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认知水平刻不容缓,建立中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引导中职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危机,理性处理危机,实现学校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可.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思考与对策[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 .

[2] 余冠军,陈玉祥,范起东.美国高校校园危机管理初探[J]. 石油教育. 2010(01) .

[3] 孟艳,钱玲,陈国永.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人力资源现状[J]. 中国健康教育. 2010(01) .

[4] 朱斯琴.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01) .

[5] 刘瑜,王大军,孙朝阳.大学生心理危机研究现状的评述[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06).

体系构建机制 篇4

征信是指对个人或企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或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信用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经过严谨的评估后,从而描述其主体的信用状况[1-2]。征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征信的表现形式有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征信的目的是帮助经济社会活动主体确认其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为其判断信用风险提供帮助[3]。

征信是个人或企业的信用记录,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于2014年颁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旨在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本文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征信市场运行机制与体系构建进行探究,以便为我国征信市场建设提供参考。

1大数据特征

2011年,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了《大数据:创新、 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研究报告,将大数据定义为: “大数据是指数量规模超出常规数据软件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4]。Gartner Group公司对大数据的定义是:“大数据是一种存储海量、增长速率较高并且种类繁多的信息资产,处理大数据需要强大的计算与分析处理能力[5]。”《著云台》的作者认为,“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大数据分析需要借助云计算技术,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向成千上万的高性能计算机分配工作[6]。”

同时,对于大数据的特征,各类研究机构和学者也总结出其特点。著名的研究机构IDC将大数据概括为4个特点,即海量的数据规模(Volume)、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Velocity)、多样的数据类型(Variety)以及巨大的数据价值(Value)[7]。 《大数据时代 》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则从数据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了大数据的三大特征:“其一,大数据的核心是建立数据关系分析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其二,分析数据不再只依赖于数据抽样分析;其三,专注数据微观层面的精确性会失去在宏观层面的洞察力和判断力”[8]。

2传统征信市场分析及大数据征信优势

2.1传统征信市场

在我国,由于征信意识不强,整个行业起步较晚,没有对征信进行顶层设计和规范,同时由于技术制约,传统征信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不对称、功能设置重复。我国“条块分割、分级管理”式的行政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和职能组成部门都只是站在各自的立场和角度上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导致征信市场协同程度低。从中央到地方,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属于垂直的管理体系。每个部门职能不同,都会根据自身业务建设征信评价体系和相应的信息系统。由于各部门征信建设标准不统一,从而造成对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征信评价标准不相同。因此,全面评价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广度,需要整合各职能部门的征信资源。

(2)信用管理上存在“真空地带”。我国在行政体制上实现分级管理,每级政府对征信提出的评价程度不一,有时还会造成信用管理上的“真空”。由于各级政府的工作内容或者重点不同,征信市场建设呈现各自为阵的局面。 同时,由于我国未颁布相应的法律条文,在涉及征信交叉问题或敏感问题时,各级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工作协调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深度评价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程度,需要各级政府上下联动、紧密配合并调配相关资源。

(3)数据不够完善。由于传统征信是通过固定模式和途径进行信息收集,造成环境封闭,工作人员仅仅只对各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与评级,因此造成数据不完善。同时,没有形成严格的职业标准,因此数据分析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偏差,从而导致服务对象的评价结果与客观事实有误差,有时甚至出现相反的评估结论。由于服务对象在评估过程中参与行为少,也没有对整个评估进行反馈,因此会造成不良循环。

(4)缺乏共享机制。由于传统的信息技术局限性,各级政府之间、行业部门之间并未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因此导致征信系统中数据上传不够便捷,从而导致数据实时性较低、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2.2大数据征信优势

大数据环境下,由于数据采集覆盖领域广泛,涉及的数据维度全面。大数据征信体系建设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征信体系面临的问题。

(1)大数据信用采用云计算技术,征信系统可以完成从数据采集到评价结果输出的整个过程,避免了人为主观判断的影响,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和严谨性;即使并行处理多个信用受评对象,仍然能够保证快速、准确的高效性。

(2)当受评对象的信用信息发生变化时,能够对其信用进行迅速及时的计算分析,保证信用的动态实时性,即大数据信用还能够满足评价结果与信用信息的同步。

(3)大数据信用的运行成本主要为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开发投入,相比大规模的人力成本,其成本优势显而易见。总之,大数据环境下的征信集合了各种信息数据,对风险分析更为客观、全面,将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风险防范提供参考依据。

3征信市场运行机制与体系构建

3.1构建多元的数据采集模式

现阶段,在相关牵头部门的组织和推动下,我国已形成了金融行业征信和政府公共征信体系。金融征信体系包括金融业征信系统和信用管理运行机制。金融业征信系统中信息采集工作主要以金融主管部门为主导,以金融机构为依托,以企事业或个人为征信对象。目前,金融征信系统已初具规模,收集金融业内的信用信息以防范金融交易风险。政府公共征信体系包括公共征信系统和信用管理运行机制。公共征信系统以政府行政部门为主导,以其机关事业单位为依托,以企事业或个人为征信对象进行建设。公共征信系统收集了政府各类信用信息,实现信用惩戒与预警监管。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我国已出现除上述之外的第三类信息采集主体即互联网征信采集主体, 同时也形成了一套独立体系。该体系以行业协会组织为主导,以各互联网企业为依托,以企事业和个人为征信对象。其目的是防范信用交易与管理风险。例如阿里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各自平台每天承载数亿条的交易记录和信息,互联网企业介入征信体系,极大地丰富征信场景,当人们逐渐意识到除与银行有关的信用之外,与互联网交集时产生的大数据也将影响其今后的消费行为时,其征信意识将被培养起来。大数据环境下,金融征信系统、政府公共征信系统和互联网征信系统日趋完善,在功能上互为补充。

3.2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目前,我国还未建立完整统一的征信管理框架,金融征信体系、政府管理征信体系、互联网征信体系各自体系也未互联互通。以公共征信体系为例,我国职能部门,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如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都已开始建立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征信管理系统。由于各自业务不同, 侧重点不一样,加上受信息技术的制约,因此建设标准和发展速度不统一。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各方面的具体任务,国家将成立征信管理机构,建立征信数据互联互通的公共征信运行机制。 大数据的兴起,云计算的发展为实现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征信系统的互联奠定了技术基础。

金融征信体系中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是核心。设立目的之一是建设、运行和管理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但目前只是以金融信用信息为主,未来将扩展到证券、保险、信托等各种金融信用交易,以实现大金融征信资源共享。

互联网征信体系刚刚兴起,各互联网巨头企业都纷纷布局征信市场领域,以阿里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腾讯为代表的社交平台、百度为代表的信息搜索平台已成为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与合作中,各征信体系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政府组织与协调下,最终实现互联网征信标准的统一。

3.3构建层次丰富的征信产品体系

征信产品是实现征信服务的有效载体,虽然我国征信已取得初步进展,但征信产品与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首先,现有征信产品单一,目前仅仅包括市场调查、帐单、信用担保、资信评级、消费记录、信用调查等; 其次,现有产品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信用数据的及时性、 精确性、完整性、拓展性较低。信用数据是整个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保证,也是征信工作的基础,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数据源采集、数据二次加工、评估模型都比较落后,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因此也就无法构建层次丰富的征信产品体系。借助云计算技术,征信业将以数据分析系统为平台,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升级转型。一方面,依托大数据深度挖掘用户的各类信用基本信息,形成征信市场的基础性产品;另一方面,依托大数据进行个性化研究,形成增值性产品。此外,依托大数据的征信体系, 借助专业化的知识和技术手段,防范潜在的信用风险,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提供高端产品,从而满足征信市场的有效需求,构建层次丰富的征信产品体系。

4结语

体系构建机制 篇5

2011年,某某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某某分局以药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为契机,投入运行了某某区药品零售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对辖区药品经营企业2011药品安全信用等级进行了电子化评定,并通过“数字监管地图”向社会发布,取得了良好成效。

自2006年起,某某分局开始着手开展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制定了《某某区药品经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和《某某区药品零售企业“分类管理”评分标准》。对药品经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引入动态评价机制,依据日常监管、GSP认证和跟踪检查、专项检查及案件查处情况,公正、客观评价企业。将信用等级划分为守信、基本守信、轻微失信、严重失信四级,相应标示为A级、B级、C级、D级。信用等级评定一年为一个评价周期,辖区内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并在一个评价周期内连续经营药品6个月以上的单位,都应按照该办法管理。

2008年,为进一步深化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医药经济健康发展,某某分局在创建药品“两网”示范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药品安全诚信体系。一是落实完善药品经营企业失信惩戒机制。对于在上信用等级评定中被评为失信等级的企业,将组织相关企业负责人开展约谈和诚信教育活动,并在制定监督检查计划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加检查频次,以督促企

业守法经营。二是引导成立药品行业协会,积极引导药品经营企业自觉投入到诚信承诺活动中来。发挥好某某区零售药店行业协会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纽带与桥梁作用,通过行业协会发出倡议,全区药品零售企业均签订并在店堂显著位置悬挂了《药品经营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向社会公开承诺“保证药品质量,不以任何形式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营造和谐、文明、诚信的市场环境。三是从提高诚信意识入手,建立了宣传教育机制。精心制作了电视宣传片和药品诚信建设活动宣传标语,定期组织组织工作人员和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到辖区七个乡、街道宣传安全用药知识和药品诚信体系建设的意义、要求等内容,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诚信建设环境。

2011年,某某区被推荐为某某港市区首家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单位,某某分局以此为契机将诚信体系建设和推行“电子监管”相结合,依托“三品一械”监管平台建立了某某区药品零售企业信用管理系统。通过整合信用信息,把全区药品经营企业的行政许可、日常监管、稽查、抽验、不良反应监测等全部纳入药品零售企业信用管理系统, 实现了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目前某某分局通过“三品一械”平台实现对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经营状态及日常监管记录的动态管理,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提醒企业,进行整改,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

体系构建机制 篇6

关键词 兼职学生组织员 工作考核体系 能力提升机制 构建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组织员制度是我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学生中选聘一批优秀的学生党员担任兼职学生组织员,构建学生公寓兼职学生组织员制度,是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创新。但是,兼职学生组织员的能力高低与否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建立符合兼职学生组织员制度要求的工作考核体系,能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而且还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创新。

1 兼职学生组织员工作考核体系的构建

工作考核体系是兼职学生组织员工作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要提升兼职学生组织员的工作能力,就必须科学构建兼职学生组织员工作考核体系。

1.1 建立科学的工作考核内容

内容指标合理恰当与否,能严重影响考核影响结果。对于兼职学生组织员来说,考核的内容涉及到岗位职责、工作纪律等内容。考核内容的设计要坚持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针对全体兼职学生组织员,同时也要照顾到个体情况。根据学校关于兼职学生组织员制度建设的相关要求和目标定位制定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把学生公寓党建工作任务放在首位;二是要把公寓学生的日常规范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作为工作职责的基础内容;三是要把学校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等工作纳入其工作范畴;四是要把兼职学生组织员自身发展与进步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1.2 构建明确的工作考核程序

兼职学生组织员工作考核的程序包括制定考核指標、实施与反馈、诊断与修正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定考核指标。制定工作考核指标包括明确工作考核的基本内容、方式等。在制定其工作考核目标时,学校要依据学校和兼职学生组织员的基本情况,让他们依据考核指标,制定出符合其工作职责和发展的工作目标。

第二阶段:实施与反馈。这一阶段的是整个工作考核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考核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考核指标、考核内容不全面等。因此,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并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

第三阶段:诊断与修正。这一目的在于查找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完善考核工作体系。在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反馈之后,要针对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诊断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完善考核工作体系,帮助改进兼职学生组织员制度或解决学生公寓党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3 科学分析工作考核结果

考核工作完成后,学校要对考核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并把考核的结果纳入到相关的奖励、惩罚措施政策中去。

一是科学分析考核结果。考核工作完成后,学校要分析考核中出现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等进行分析,然后再根据兼职学生组织员的实际情况制定措施予以改进。二是把考核结果纳入奖惩制度。学校要及时公布兼职学生组织员工作考核结果,让其能了解到自己的工作效果。另外,学校要对于考核优秀的兼职学生组织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要给予一定的批评和教育。

2 兼职学生组织员能力提升机制构建

在工作考核体系的保障下,还要提升兼职学生组织员的工作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全面系统的培训

对兼职学生组织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是提升他们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行工作职责、内容等方面的培训。这类培训是为了切实提升兼职学生组织员工作效率,也是确保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二是进行相关知识培训。由于兼职学生组织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涉及到党建工作,还会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所以要加强对兼职学生组织员的其他专业知识的培训,主要包括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培训,兼职学生组织员能够在科学知识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三是进行其他技能的培训。根据兼职学生组织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还要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其他技能的培训,比如开展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绘画技能的培训等,通过此类的培训不但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增添工作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2 突出专业特长

此外,还要突出兼职学生组织员的专业特长,对他们进行个性化培训,在凸显他们自身的专长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

一是要根据兼职学生组织员的个性特点给予个性化培训。学校要根据兼职学生组织员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的培训。比如对于善于沟通的兼职学生组织员,指定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培训;对于善于组织管理的兼职学生组织员,可以安排他们开展相关的公寓活动,组织本楼栋的学生开展相关的体育、文艺和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二是要根据兼职学生组织员的专业给予专业化培训。兼职学生组织员来自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比如,可以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操作的培训,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口才技巧、沟通能力的培训,对外语专业的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培训。

2.3 强调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是提升兼职学生组织员工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兼职学生组织员的工作能力终究是停留在纸上。学校要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并帮助兼职学生组织员参与实践,并促进他们工作能力的提升。

一是选聘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党员担任兼职学生组织员。对此,学校在选聘兼职学生组织员时,侧重于他们的实践能力选拔和培养。学校可以给予兼职学生组织员一定的工作实践平台和空间,让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能够革新工作模式,起到榜样模范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兼职学生组织员的成长。二是鼓励兼职学生组织员实践创新。实践创新是提升兼职学生组织员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此,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兼职学生组织员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党建等各个工作环节。另外,也可以鼓励兼职学生组织员参与到与自身工作结合较为紧密的各项社团活动和社会调查中去,提升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调研分析能力。三是要实行兼职学生组织员工作轮换制度。让优秀的兼职学生组织员在学院或楼栋之间进行工作轮换。工作轮换制度不但可以增强工作效果,而且可以促进兼职学生组织员在新的环境里有新的工作面貌,进而激发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兼职学生组织员工作考核体系需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兼职学生组织员的工作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和提升。构建兼职学生组织员工作考核体系和能力提升机制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

基金项目:(1)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兼职学生组织员制度在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中的创新与实践”(赣教党字[2012]50号);(2)赣南医学院校级科研课题“兼职学生组织员制度在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中的应用研究”(YB201235)。

参考文献

[1] 罗小林,谢清平,谢云天.高校学生公寓实行兼职学生组织员制度初探[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5).

[2] 徐泽胜.高校党务工作考核体系的构建[J].人民论坛,2009(9).

[3] 陆为群.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党务公开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体系构建机制 篇7

关键词:对外投资政策,体系构建机制,扎根分析

近年来, 我国对外投资总体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为后发型国家的典型, 充分发挥我国政府在对外投资中的主导作用意义深远, 但目前我国对外投资政策体系的相对滞后, 已难以适应企业海外投资的实际需要。

健全我国对外投资政策体系势在必行, 了解我国对外投资政策体系现状将为之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国内现有的研究多聚焦于我国具体的政策内容与政策手段, 国外学者则以层次分析法为基本思路对美国对外投资政策体系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进一步深入探讨我国政策体系建设的内在机理将为完善我国对外投资政策体系提供新的视角。

一、我国对外投资政策体系构建机制

目前, 我国并未针对对外投资确立统一的纲领性法律文件。因此本文选取“走出去”战略的相关表述以及各部门规章作为我国政策体系的研究对象。针对我国对外投资政策总量大、内容较为分散的特点, 本文借鉴扎根理论对我国对外投资政策的制度体系进行分析。扎根理论的核心是归纳分析, 即从资料出发, 进行不断总结提炼, 层层归纳, 探索引发研究现象的核心因素, 然后深入挖掘这些因素间的内在联系, 最终形成理论。本文将在扎根分析的基础上, 首先理清我国现行对外投资政策体系的内在构成, 然后探讨其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最终揭示我国对外投资体系的构建机制。

(一) 走出去战略

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最早见于十五规划, 其具体内容与表述方式在之后十五年间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 纵观我国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 可以看出境外资源开发、企业国际化发展始终是我国对外投资的关注重点, 另外境外技术研发、境外加工贸易、境外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在我国对外投资战略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换句话说, 我国对外投资的战略目的以境外资源获取、国际化发展为主, 以技术获取、带动出口为辅。

(二) 部门规章

通过浏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等政府网站, 同时利用中国法律法规检索系统、北大法律信息网进行检索, 整理得到从1991-2015年共计35年的我国现行对外投资政策103项, 涉及的立法部门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发改委等共40个政府部门。

逐句阅读将前期搜集的政策文本, 首先对其进行一级编码, 将文本概念化;在一级编码基础上, 继续进行第二级编码, 将同义词合并等等得到主轴编码结果 (如图所示) ;最后将剩余概念进一步分析归纳, 整理得到概念主轴, 析出了“国家战略”“部门规章目的”“部门规章手段”3个主范畴, 将这3个主范畴进一步选择性编码归纳为“对外投资政策内容构成”这一核心范畴, 如图1、2所示。至此, 全部编码过程结束。

(三) 小结

由编码结果可知, 我国对外投资政策文本内容主要由国家战略、部门规章目的、部门规章手段三部分构成。

通过比对相关表述, 可知部门规章中的国家战略与国家规划纲要中“走出去”的战略表述呈现出高度一致, 由此可以认为, 部门规章里的国家战略指的是在行政部门制定部门规章前, 政策制定者对国家规划纲要、国务院精神的领会和继承。

在领会国家战略后, 各部门贯彻战略并基于国家战略制定部门规章的目的, 部门规章政策手段的制定则紧随规章目的制定之后。该过程共有三种方式:一是对国家战略的具体化, 如国家战略中“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在部门规章目的中, 被具体化为“加强、规范境外国企管理, 加强、规范境外国有资产管理”, 相关部门规章包括《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等;二是结合部门特色将国家战略个性化、部门化, 如针对国家战略“加强海外投资项目管理”, 国家发改委制定《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 商务部制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等;三是将国家战略目的进行间接化, 如国家战略中“鼓励境外矿产资源开发”, 在部门规章中并没有作为明确的规章目的, 而是间接在《关于对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给予信贷支持政策的通知》、《关于建立境外投资重点项目风险保障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境外投资重点项目融资支持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中提出, 境外矿产资源开发作为我国对外投资重点享受相应的扶持手段。同样被稍加忽视的国家战略目的“技术获取”在部门规章目的中也缺乏相应的强调与体现。将战略目的实现进行间接化的直接影响是缺乏对其实施效果的制度化评价, 因而落实到执行过程中会具有较大的随意和盲目性。

综上, 整理得到我国对外投资政策体系的构建机制, 如图3所示:

二、分析与讨论

由上文分析可知, 我国对外投资政策以国家战略-部门规章目的-部门规章执行手段作为基本结构, 政策体系构建方式为国家战略制定-国家战略领会-国家战略执行。

结合上述分析, 参考比较中美两国对外投资政策体系, 主要存在以下区别:

其一, 体系完备性。美国对外投资政策体系包括完整的法案、部门规章、国际条约层, 由国会法案对美国对外投资政策基本思路进行理顺与明确, 由部门规章和国际条约对法案重点进行针对性执行。而我国目前尚缺乏纲领性的法律文件, 这使得我国对外投资缺乏整体的设计与架构, 更将直接影响我国对外投资的整体发展方向;同时部门规章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 也难以从整体上协调我国对外投资政策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对外直接投资混乱无序的状态。

其二, 战略贯彻性。美国对外投资政策体系首先由国会法案提出将鼓励私有资本对外投资作为重点, 对内设立美国私人海外投资公司, 对外通过国际条约的签订为海外投资创造条件, 其本质是战略的直接贯彻, 部门只负责执行过程, 其特点是重点突出、环环相扣, 但立法环节由于需要长时间的争论、听证、平衡, 存在行政与立法效率低下这一显著弊端。相对而言我国则采用间接贯彻的方式, 具体表现是贯彻国家战略过程中, 部门规章目的由各部门自主设定、自主执行, 确保了国家战略文件出台后部门规章的迅速跟进, 使国家战略的贯彻与本部门特色的结合, 更具有针对性和效率性。但由各部门自行规定部门章程目的, 可能会受到部门利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使得对国家战略的贯彻产生预期之外的偏差;通过逐条分析国家战略在部门规章目的中的贯彻情况, 也可知部分国家战略目的 (鼓励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培育企业国际竞争力、技术获取) 并没有在部门规章目的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反馈。

综上, 美国对外投资政策体系的构建机制能为完善我国对外投资政策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但两国国情不同、着眼点不同, 我国应明确定位、调整思路、整体布局, 在科学确立我国对外投资战略目的、战略手段基础上, 加快推进对外投资立法进程, 调整部门责权, 最终达到完善我国对外投资政策体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郝洁.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展望[J].中国经贸导刊, 2012 (23) :19-21.

[2]余亚梅, 唐贤兴.政府偏好与制度起源:以1950年代后的收容遣送政策为例[J].社会科学, 2012 (03) :34-42.

体系构建机制 篇8

一、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投入产出要素分析

由于信用担保契约机制、激励机制、风险分担机制的原理和作用是不同的, 因此, 其投入产出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明显差别。

(一) 信用担保契约机制的投入形式

信用担保契约机制的投入形式可分为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两个方面。在中小企业和信用担保机构形成契约关系之前, 信用担保机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投资项目的风险、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未来还款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 进而确定是否为其进行信用担保以获得信用担保贷款。在一定时期内, 信用担保契约机制中人力的投入表现为参与信用担保活动的专业人员的数量;信用担保契约机制中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表现为资金的投入, 包括人工成本和其他调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如, 差旅费、技术咨询费等。信用担保契约机制的产出形式, 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信用担保活动的经营成果。这里的经营成果, 不仅仅变现为货币收入, 而是上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要素所带来的产出的转化形式, 即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能为多少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融资服务, 能够得到多少信用担保风险的补偿以及提供了多少信用担保额度。

信用担保激励机制是指信用担保机构通过掌握的现有信息, 激励中小企业能够努力工作在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 使得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效用最大化。对于专业性信用担保机构, 可以通过加强外部监督的方式以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激励强度;对于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 可以通过提高中小企业之间竞争的方式提高信用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激励强度。因此, 对于信用担保激励机制而言, 其投入形式可认为是为提高激励强度而付出代价, 这种代价的付出, 带来的产出形式是中小企业较低的违约概率和信用担保机构较高的追偿率。

(二) 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机制

由于信用担保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及其表现形式的复杂性, 使得完全依靠担保机构通过专业人员的素质、建立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合理设计担保契约和提高激励强度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借助信用担保机构的外部力量来帮助担保机构提升防御风险的能力, 即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机制。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机制是指信用担保机构与银行或再担保机构共同分担信用担保风险的一种机制制度, 包括银保合作机制和信用再担保机制。银保合作机制体现了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之间的一种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关系。而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的前提是信用担保机构拥有较高的信用水平, 这一信用水平的高低除了用担保机构较高的管理水平衡量之外, 更多的用担保机构的原始投入资本的大小来衡量。因此, 就银保合作风险分担机制而言, 其投入形式可认为是担保机构的原始资本投入, 这种原始投入带来的产出形式是协作银行允许担保机构提供最大的信用担保额度以及担保机构应当分担风险的比例。信用再担保机制体现了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能力的再提升以及担保责任风险压力的减轻。而信用能力的再提升和担保责任风险的降低, 则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因此, 就信用再担保机制而言, 其投入形式是为获得信用再提升和担保责任风险的降低而付出的代价, 这种代价的付出带来的产出形式是信用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额度的增加以及与再担保机构对信用担保风险的再分担。

二、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指标体系的作用

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是指标体系的构建, 这是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工作的基础和核心。科学合理的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指标体系应当发挥如下作用:

(一) 有利于充分认识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科学合理的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指标体系, 是在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同时, 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是对信用担保运行机制再认识和再深入的过程, 因此, 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也是通过对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深入剖析探寻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本质、内在规律的过程。

(二) 有利于对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进行科学、客观和正确的评价

信用运行机制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内涵明确, 测量方法恰当, 测量标准统一, 加上科学的评价方法, 就能够保证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结果更接近于客观实际情况, 其评价结果的可信赖程度越高, 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判断带来的评价误差。因此, 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是保证得到科学、客观和正确评价结果的基础。

(三) 有利于明确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发展方向

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决策单元可以根据效率指标体系, 从整体和局部发现自己的长足和不足, 找到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除此之外, 信用担保运行机制决策单元根据其在所有评价单元中所处的位置, 根据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指标体系, 制定自己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 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从而保证其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信用担保活动效率, 充分发挥信用担保在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 有利于国家或地区信用担保政策的调整, 加强信用担保管理, 促进其发展和完善

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工作是促进信用担保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指标体系, 发挥着一种信息导向作用。通过对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整体和局部的分析评价, 加之定性定量资料, 更便于得到影响信用担保活动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分析, 有利于国家或地区做出相应合理的信用担保政策调整, 提高信用担保管理水平, 保证信用担保活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符合信用担保活动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要求指标体系具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特征, 做到符合信用担保发展方向的需要。同时, 应当根据研究目的, 构筑完整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相统一的指标体系, 保证信用担保运行机制评价体系能够科学正确地描述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投入和产出要素。

(二) 导向性原则

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工作应体现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导向性, 同时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结果将影响各信用担保运行机制决策单元的发展方向, 因此, 指标体系设计保证科学性的同时, 应当体现国家或地区的宏观导向性以及能够指明信用担保运行机制决策单元的未来努力发展方向。

(三) 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评价指标要求计算口径一致, 计算方法相同, 做到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纵向可比是指对同一个评价对象, 其评价指标在不同时期具有可比性, 从而便于发现信用担保活动的发展趋势;横向可比是指评价指标在不同的信用担保运行机制决策单元之间可比, 便于发现各决策单元之间的差距, 确定其努力方向。

(四) 定量性原则

由于非定量化指标在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上受人为主观随意性因素的影响较大 (如经验、判断能力等) , 因此, 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指标体系的设计上, 应当尽可能地选取可量化指标, 从而也能够进一步保证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五) 指标易获得性原则

指标易获得性是指信用担保运行机制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不涉及保密数据 (如信用担保投资项目内容) , 各指标容易根据公开披露的相关统计数据和会计资料信息计算获得或其他合法途径取得, 且计算简单。该项原则是保证开展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的前提。

(六) 集中代表性原则

集中代表性原则是指信用担保运行机制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效率指标能够集中代表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各个方面, 即具有典型代表信用担保契约机制、激励机制、风险分担机制的情况。

(七) 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指信用担保运行机制评价体系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 效率指标体系要满足繁简适中, 能够反映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基本情况。评价指标满足易获得性原则的同时, 明确各项指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 便于不同的评价主体都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从而达到实用性目的。

四、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指标体系内容

由于信用担保契约机制、信用担保激励机制、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机制的原理和作用不同, 因此, 其投入产出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明显差别。

(一) 信用担保契约机制投入产出指标

信用担保契约机制的投入形式, 表现为信用担保机构为与中小企业形成契约关系而付出的代价, 这种代价表现为担保机构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投资项目风险、中小企业信用状况、未来还款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 进而确定是否为其进行信用担保, 可分为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两个方面。信用担保契约机制中的人力投入表现为参与信用担保活动的专业人员数量, 用专业人员数量指标衡量;信用担保契约机制中的物力和财力投入表现为资金投入, 即与中小企业形成契约关系而花费的费用, 用调查费用指标衡量, 包括人工成本和其他调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如差旅费、技术咨询费等。

信用担保契约机制的产出形式, 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信用担保活动的经营成果。这里的经营成果, 不仅仅表现为货币收入, 而是上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要素所带来产出的转化形式, 即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能为多少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融资服务, 能够得到多少信用担保风险补偿以及提供多少信用担保额度。用保费收入、担保户数和本年担保金额指标衡量。其中保费收入指标是在某一特定期间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而得到的补偿。保费收入按信用担保融资契约中规定的担保费率计算方法确定。担保户数是指在特定期间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中小企业户数。本年担保金额是指在特定期间内新增担保资金金额。

(二) 信用担保激励机制投入产出指标

信用担保激励机制是指信用担保机构通过掌握的现有信息, 激励中小企业能够努力工作, 在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 使得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效用最大化。对于专业性信用担保机构, 可以通过加强外部监督的方式以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激励强度;对于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 可以通过提高中小企业之间竞争的方式提高信用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激励强度。

信用担保激励机制的投入形式, 可认为是信用担保机构为提高激励强度而付出的代价, 用监督成本指标衡量。监督成本是指信用担保机构在报告期内对中小企业已提供信用担保服务但尚未到还款期的担保投资项目进行监督而付出的代价, 主要包括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调研发生的差旅费、食宿费、业务咨询费、信息收集费用等。

信用担保激励机制的产出形式是中小企业较低的违约概率和信用担保机构较高的追偿率, 可用违约率指标或追偿率指标衡量。违约率是指信用担保机构提供的信用担保贷款中到期不能偿还的比例。追偿率是指信用担保机构对到期不能偿还的信用担保贷款执行追偿权而追回的比例。较高的违约率和较低的追偿率意味着信用担保机构付出较少的监督代价, 较低的违约率和较高的追偿率意味着信用担保机构付出较高的监督成本。

(三) 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机制投入产出指标

由于信用担保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及其表现形式的复杂性, 使得完全依靠担保机构通过专业人员的素质、建立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设计合理的担保契约和激励机制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借助信用担保机构的外部力量来帮助担保机构提升防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即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机制。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机制是对信用担保契约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补充, 能够进一步降低信用担保风险, 体现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能力的再提升以及担保责任风险压力的减轻。

一是银保合作风险分担机制投入产出指标。银保合作风险分担机制体现了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之间的一种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关系。而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的前提是信用担保机构拥有较高的信用水平, 这一信用水平的高低除了用担保机构较高的管理水平衡量之外, 更多的用担保机构原始投入资本的大小来衡量。银保合作风险分担机制投入形式, 可认为是担保机构的原始资本投入, 用注册资本指标衡量, 即担保基金的净资产, 是指担保资金总资产减去总负债的余额。注册资本意味着协作银行对担保机构原始投入的要求。注册资本越高, 协作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的风险相对越低, 注册资本越低, 协作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的风险相对较高。银保合作风险分担机制产出形式, 是协作银行允许担保机构提供最大的信用担保额度以及担保机构应当分担风险的比例, 用放大倍数和担保分担率指标衡量。其中, 放大倍数是指在某一时点担保总额与注册资本金的比例。放大倍数表明了协作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的意愿。风险分担比例是指协作银行要求担保机构对信用担保贷款风险的责任分担比例。信用担保贷款风险一般按信用担保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 即信用担保风险范围为信用担保贷款本息和。

二是信用再担保机制投入产出指标。信用再担保风险分担机制下信用能力的再提升和担保责任风险的降低, 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信用再担保风险分担机制投入形式, 是担保机构为获得信用再提升和降低担保责任风险而付出的代价, 这种代价的付出, 带来的产出形式是信用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额度的增加以及再担保机构对信用担保风险的再分担, 投入指标用再担保费支出指标衡量。再担保费支出是指在某一期间, 担保机构按照信用再担保合同约定支付给再担保机构的费用, 该项费用计算按照某一期间内再担保合同中约定的再担保费率计算的费用支出的合计数。信用再担保风险分担机制产出形式, 是担保机构在一定期间内以支付信用再担保费为代价而获得的信用能力的提升和担保责任的降低, 因此, 产出指标为再担保资金总额和再担保分担率。其中, 再担保资金总额是指在一定期间内, 担保机构和信用再担保机构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资金总额, 也可用存在信用再担保的信用担保资金总额与不存在信用再担保的信用担保资金总额的差额计算。再担保分担率是指在一定期间内, 采用一定方法计算的担保机构和信用再担保机构的分担比例, 在担保实务中, 采用信用再担保合同中约定的分担比例。

根据以上分析, 笔者构建如下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殷志军、朱发仓:《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效率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软科学》2011年第1期。

体系构建机制 篇9

一、当前高校预算工作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 高校尚未建立系统、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长期以来, 高校管理层对预算管理的意识都很淡薄, 缺乏预算全局观念, 不重视预算的编制, 缺乏自主理财意识。具体表现为高校一般不设置独立的预算编制机构, 其预算的编制主要由财务部门和有关个别人员参与, 很难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到位。其次, 学校各职能部门以及二级学院, 经常在还没有对学校的运行、建设发展与预算的研究了解清楚前, 就随意使用学校给定的经费预算。再次, 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一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尚且达不到相互统一的程度, 使得实际执行中数据与信息的沟通都不尽如人意。

(二) 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控制力度和分析机制

目前高校预算差异的分析及调整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预算的管理, 可在缺乏相关专业部门积极参与的情况下分析的预算执行差异, 会过多的重视财务预算和财务指标, 难以对业务预算尤其是指标背后更加深层次的东西进行深入了解, 也就无法分析出差异的性质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谈不上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实现预算控制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

(三) 预算的控制和执行缺乏预算考核评价体系

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 由于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加之预算控制和执行过程中, 外部监控的缺乏, 内部监控没有将部门经费和工作目标有效的结合起来, 也没有与工作绩效挂钩, 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奖惩机制, 导致对资金投向和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核都只是流于形式, 缺乏严格的预算规章制度, 不仅使预算指标的约束力下降, 而且削弱了预算管理的效用。

二、构建高校预算管理环境保证体系必要性

(一) 适应政府构建公共财政体制, 建立新的预算管理体系

近年来, 财政部围绕着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这一目标,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改革、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以及政府采购制度。“部门预算”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 特别是在后者的改革下, 新的收支分类体系对科学编制部门预算、严格预算执行控制、硬化预算约束、管好用好高校预算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创建良好的预算管理环境保障体系也是建立涵盖了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分析、考核和监督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预算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

(二) 规范高校资金筹集, 满足高校事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目前, 高校资金来源渠道由过去的被动接受政府拨款, 转变为多渠道主动筹集资金, 改变了传统的依赖国家财政拨款的单一筹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 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环境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可以从源头上确保高校经费收入的及时到位, 而且还能保证高校预算资金的合理投放, 最大限度地解决高校资金供求之间的矛盾, 同时对于确保高校资金投入效益的最大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协调高校内部各种利益关系, 保障高校各项事业顺利进行

高校由不同的主体共同构成, 各部门、各单位、教职员工和学生, 都是些独立的利益主体, 在高校内部构成了利益的共同体。各主体之间既存在着共同利益, 也存在着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势必导致这些利益主体间会存在某些无法化解的矛盾。利用预算管理这一经济杠杆来调节高校内部各利益主体间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 将有利于保证各利益主体的合法经济利益, 从最大限度上调动所有利益主体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高校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保证。

三、构建高校预算管理环境保证体系的原则

(一) 制衡原则

任何权力的使用都需要制约和监督, 否则必然滋生“权力寻租”现象, 因此, 高校预算管理环境保证体系中的参与者之间要互相制衡和牵制。制衡是制度体系内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相互监督, 这种形式的监督是双向的, 每一个权利主体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

(二) 公开原则

制度和体系运行的公开、透明是确保其规范化、高效性的必然要求。只有公开, 才能真正做到资源流向的公正, 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公开原则要求各部门的预算编制、执行和评价都要向本部门员工公开, 预算管理过程中的信息的公开、透明使得部门管理层在资金调配上必然追求公平、高效。

(三) 全员参与原则

全员参与是公开原则的落脚点, 公开原则是全员参与原则的保障。公开原则使得全员参与预算管理具备了必需的信息条件, 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全员参与的结果又必然导致信息公开。全员参与原则最大限度上消除了预算管理过程中的以权谋私、分配不公、资金使用低效等诸多问题, 也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学校发展中的副作用力。

(四) 配合原则

所谓配合原则, 是指在构建高校预算管理环境保证体系时, 要考虑现有的法规制度和组织机构, 而不是对现有管理体系的重大调整, 这是基于体系建立的可操作性的考虑。

四、高校预算管理环境保证体系的构建

目前, 我国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已经初步形成了“微观 (高校) —宏观 (相关部委、省厅) ”体系, 笔者结合现状, 基于构建高校预算管理环境保证体系的原则, 具体阐述高校预算管理环境体系的构建过程。

(一) 高校内部预算管理环境保证体系的构建

1. 预算责任中心。

高校各学院、部、处等二级部门每一个预算执行单位是高校各项业务的直接参与者, 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预算责任中心, 该责任中心具体负责本部门的预算管理。中心的负责人则对本中心的预算编制和执行结果负责。预算责任中心是高校预算管理体系的中心环节, 各责任中心是预算的直接执行者。

2. 预算鉴定中心。

基于制衡原则, 二级部门在享有经费申请和使用权的同时, 也必然要接受相应的监督。经费的申请环节, 即预算编制阶段, 二级部门要接受相应部门的评估, 这个评估机构我们称之为预算鉴定中心。预算鉴定中心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各部门编制的预算进行合理性评估和效益性评估, 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3. 预算监控中心。

二级部门经费的使用环节, 即预算执行环节, 也需要接受监控, 根据现有核算体系, 学校资金的收付都要通过财务部门进行, 因此, 财务部门就成为预算执行的监控中心。

4. 预算保障中心。

为避免财务部门在预算及执行中的偏差, 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不可或缺, 根据高校现有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 审计处目前承担着监督财务部门的责任, 因此, 审计处担当预算保障中心的角色是合适的选择。

5. 预算考评中心。

鉴定二级部门所编制预算同样要有依据, 而以前期间对二级部门预算的考评结果无疑是最好的依据。鉴定和考评是预算管理的两端, 但不是割裂、分离的两端, 二者是首尾呼应的有机相连。为实现鉴定和考评的无缝对接, 尽可能减少鉴定中心与考评中心的过渡环节十分必要, 可以将预算鉴定中心、预算考评中心两个功能模块集中于一个机构, 即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校级主要领导、各二级部门主要领导和职工代表构成, 这种人员构成特点保证了上层—中层—基层三个层面考评与鉴定的全方位对接, 又能保证公平。

6. 职工代表大会。

公开原则和全员参与原则必然推动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因此, 高校预算管理所坚持的公开和全员参与原则要贯彻始终, 并且常态化、制度化, 这就凸显出职工代表大会的重要性。代表全体职工利益的职工代表大会必须要全程参与预算管理, 因预算编制已经有各部门职工的参与, 因此职工代表大会在预算鉴定中心和预算考评中心切实履行职责就十分重要, 不仅可以从全校的角度判断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还可以给预算考评的公平性提供有力保障。

(二) 高校外部预算管理环境保证体系的构建

1. 预算鉴定中心。

和内部预算管理环境类似, 全省 (国) 范围内需要有一个机构鉴定各个高校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目前, 负责省属高校 (以江苏为例, 下同) 预算拨款的是财政厅教科文处和财政厅预算处, 因为教科文处对高校情况比较了解, 由其对高校上报的预算进行鉴定是合适的。

2. 预算批复中心。

根据制衡原则, 高校外的预算鉴定环节依然需要监督, 根据现有省财政厅组织结构的情况, 财政厅预算处具体负责各类财政款项的拨付, 因此, 由其履行预算批复中心的职能是合适的。

3. 预算审核中心。

根据配合原则, 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拥有直接管理权, 这些部门对于高校的运作比较了解, 因此由教育部门承担高校预算执行的审核任务是合适的。另外, 因教育部门人力和财务专业能力有限, 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高校的财务进行审计。

4. 预算考评中心。

目前, 财政厅绩效管理处对各项财政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因此, 财政厅绩效管理处对高校的财政资金具备了监督职能, 客观的说, 其对高校资金使用的考评同预算审核中心 (即教育部门) 是有重复的, 但考虑到二者的出发点有所不同, 另外结合配合原则, 设立预算考评中心对高校预算管理进行双重监控和评价有其合理性。

综合上文探讨, 高校预算管理机制运行流程以及组织机构图可用下图表示:

综上, 校内外各部门构成了预算管理的有机系统, 如果该系统能按本文所述构建, 就可能为高校的预算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同时, 或许能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避免和解决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新的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陈胜权.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的建构[J].事业财会, 2008 (1) , 51-54.

[2]李现宗.高校预算管理转型研究[J].会计研究, 2012 (12) , 68-73.

体系构建机制 篇10

1 技术创新体系的特点

由于企业的内外条件不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具体结构和运作方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企业(特别是大型业或企业集团)技术创新体系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1.1 系统性

企业技术创新本质上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科技、经济、社会的综合过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既不单纯发生于经济领域,也不单纯发生于技术领域,而是发生于经济、技术、管理以及相互结合之中。虽然企业技术创新一般是从某一个特定的领域或项目开始并以此为核心,但创新的过程和结果往往给企业带来整体性的变动。例如,技术创新特别是重大的技术创新项目,由于其创新投入的规模要求,对现有产品结构、生产技术构成等,可能带给企业包括产权结构、组织结构、目标市场、管理模式等在内的根本性变化。因此,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要求用系统思想和观点,整合企业内外的诸多技术创新要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信息、财力、人力等技术创新资源的价值和效用。

1.2 目的性

技术创新是为了企业发展。企业技术创新的任何活动,无论是技术领域,还是制度、市场、管理等领域,纵然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其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切技术创新行为都是围绕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真正为企业增加效益,实现企业发展。

1.3 创新网络及其协调性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研究开发部门,而且渗透于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和运营环节。当代创新研究表明,独创性技术和尖端技术需要巨大的基础技术作为支撑。这些基础包括大量的生产技术、应用技术、改进能力、市场信息、原辅料供应、新产品及新技术信息、现场积累下来不可言传的诀窍、人际信赖等。因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不在于企业领导者个人判断,也不单纯在于少数技术专家的灵感,而主要在于各部门的群体力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涉及的活动有工程设计、制造、技术管理、研究与开发(R&D)、营销、用户参与及管理和商业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一定要按线性方式序列地进行,有时存在着往复、多重循环、有组织的交叉活动和立体并行,所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是企业内部专门设立的一个组织机构,而是由多个创新部门和人员共同组成和发挥作用的一个群集型网络化组织[2]。

1.4 动态性与开放性

随着企业创新活动的进行,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制度安排和信息网络都要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通过这种动态调整,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开放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在信息化时代,技术创新过程是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在组织上也应是开放的。企业在区域内跨越边界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它的创新和竞争能力大小。淡化企业、部门概念,强化企业内部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交流的趋势,使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及其子体系具有明显的开放特征。

2 烟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环境

2.1 烟草产业竞争加剧

企业规模扩张与品牌竞争力日显,产业集中度快速提高,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形成;同时,外烟进入威胁和替代产品开发日盛,竞争日趋激烈。

2.2 低焦油卷烟产品已成趋势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低害、安全卷烟产品需求增加,低焦油卷烟将更具发展潜力。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将更多的研发精力投入到低焦油卷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低焦油卷烟产品的选择。

国外卷烟产品已经走向低焦油发展。国内对低焦油卷烟产品的需求低迷与投入不足,造成了中式低焦油卷烟普遍技术含量不高、降焦手段较为单一、口味适应性差等。集中表现为市场容量小,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缺乏有足够规模的产品,竞争尚不充分。但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增长快。国家烟草专卖局将在低焦油卷烟政策上加强引导,在考核方式、重点扶持、政策倾斜等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大品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引领作用、工商零售协会加强对消费者在低焦油卷烟的宣传力度。

2.3 行业技术研发与技术进步的快速推进

消费者健康与安全需求、全球禁烟运动和激烈的品牌竞争推动烟草工业企业尤其是大公司加快产品技术研发,通过专利、技术标准构建品牌核心竞争力,烟草行业技术进步加快。

2.4 烟草工业企业创新需求突出

烟草工业企业创新需求突出,创新战略已成为大型烟草公司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的重心。通过创新促进品牌竞争力提升的机理如图1所示。

3 烟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构建

运行机制是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品为龙头,效益为目的,市场、研发、生产密切配合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培育和健全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关键是要以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为核心,以公司价值最大化要求合理配置资源,以满足市场需求衡量创新成果,以科学的决策机制从源头规避创新风险,产生“1+1>2”的创新协同效应。

企业创新能力受企业内、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最终取决于创新动机和实现创新成果的客观条件两个方面[3]。运行良好的技术创新体系,既需要保持对宏观创新环境的敏感性,了解竞争企业(尤其是标杆企业)的创新动向,熟悉行业创新政策,了解并合理引导消费者需求,又充分利用公司资源和内部条件,并为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提供良好的组织保证。由此,技术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体现在环境层、公司层和组织核心三个层面,如图2所示。

3.1 环境层:外部条件

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不断吸收和利用外部环境要素的过程。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4],构成公司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外部条件,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响应宏观创新环境,利用行业创新政策

近年来,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丰硕成果,鼓励自主创新、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形成共识,宏观创新氛围浓厚;与此同时,各行各业都在制定系列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自主创新力度,给企业技术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作为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宏观创新环境,充分利用行业创新政策,紧紧围绕符合国家和行业创新趋势、体现自身创新战略的主题,抓住机会、争取有利条件,加快突破重点领域与关键技术,从根本上提升自身技术能力。

3.1.2 适应市场趋势,引导消费需求,把握发展机会

技术创新的目的是建设品牌竞争力,而这又基于产品和市场开发的成功。所以,消费者需求与市场趋势构成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外部环境的重要角度和条件,是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外在要素。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应保持对市场的敏感性,增强竞争意识,积极适应和把握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需要,把握发展机会,并合理引导消费需求,加强和发挥自身的产品特色与市场优势,发展价值链和利己市场,构建基于自主创新的良性机制。

3.1.3 关注竞争动向,追踪标杆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作为一个公司的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对于环境因素更应积极关注的是竞争对手尤其是行业标杆企业的创新动态,并有积极的学习、应对机制。基于公司的创新文化构建,牢固树立创新与竞争意识,定位自己在行业内的位置与目标,紧跟龙头企业,积极开展标杆研究,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从学习与模仿创新、吸收消化与二次创新,发展到真正的自主创新,从根本上构建基于核心技术的企业实力,不断提升企业在业内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基于烟草行业的国家调控与垄断特征,核心产品差异性逐渐缩小使得烟草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从核心产品的竞争发展到形式产品与附加产品的竞争。对于标杆烟草公司所拥有的资金、市场和技术优势,后发企业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缩小差距,其中有些经验不难从龙头企业学习到。例如包装、商标等形式产品的价值开发,品牌、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等附加值产品的价值开发等。通过持续学习和自主创新,逐步创立自主品牌,构建品牌竞争力。

3.2 公司层:内部条件

3.2.1 公司战略与科技资源是创新的导向与能力支撑

战略是公司设立远景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轨迹进行总体性、指导性谋划,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风险性六大主要特征。战略对公司的发展起着方向性的引导作用,一个好的战略决策将指导并推进公司快速、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活动是一种高风险、高收入的经济活动,存在着投入与产出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由于受内、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预期和实现结果的差异,甚至要冒创新失败的风险,所以科学制定公司战略是科技创新决策机制及其运行的重要依据,积累和储备科技资源则是公司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基础和重要支撑。通过全面了解并正确分析相关信息,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识别机制,运用各种方法,系统识别风险类型及其潜在诱导因素,可以提高科技创新决策的有效性,实现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的可控性。同时,通过不断积累科技资源,为公司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可靠的资源支撑。

3.2.2 部门沟通与协调是构建开放创新平台的基础

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必须通过各部门相互作用、协同发展,才能确保整个技术创新体系的良好运行。技术创新需要基于对市场信息的充分了解,而在原材料供应和工艺流程等环节的应用与创新都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因此,理顺部门业务关联,是构建协同创新平台的基础。应明确各部门、主体的任务,正确定位各自的角色和作用,建立充分沟通、定期交流的协调机制,并在公司整体利益框架下合理分配创新利益,以激励和调动创新动力、促进创新机制良性运行。

3.2.3 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保障

完善创新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信息平台。收集和向公司有关部门提供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和人才信息等;建立联系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服务机构的公共信息系统,为公司与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及各类专业服务机构进行合作交流提供信息支持和有效通道。

(2)产学研结合平台。建立产、学、研协同机制,通过多种方式与大学、科研院所协作、互动,利用以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企业、高校等共同参与的行业研发中心,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公司外部先进技术,为学习、再创新到自主创新创造条件。

(3)专家协作平台。专家联系机制和专家数据库等都是充分发挥专家智囊作用的重要渠道。网络经济和信息化建设为这一平台提供了便捷条件,能有效促进公司创新体系的发展。

(4)人才交流与协作平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是高端人才欠缺,而充分利用市场配置创新型人力资源,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建立人才交流协作机制,是培养和吸引优秀科技人才,并充分利用企业外部人才资源的有效途径。尤其应积极寻求外部人力资源,实施借脑工程、引智工程、博士后工作站或产学研合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3.3 核心层:组织基础

3.3.1 合理的组织结构与科学的创新业务流程是基础之基础

组织结构是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其本质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组织结构必须随着组织重大战略调整而调整。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科学的创新业务流程是公司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和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基础和核心要素。当今,大中型企业普遍设立并建设以技术中心为龙头、各有关部门参与和协同配合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此即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核心和组织枢纽。其自身构成的科学性、动态性、灵活性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等都会影响乃至决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优劣和创新实施效率。同时,公司创新业务流程设计与优化也是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及其效率的关键要素。

3.3.2 合理的创新体制与科学的管控制度是核心之核心

管控即是基于集分权程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管理与控制模式和制度体系。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核心内容是选择适合的管控模式,包括合理的创新体制和科学的管控制度。技术创新活动门槛较高、灵活性较强,有关组织必须拥有必要的决策权力,从体制上,技术中心适宜于实行非法人独立运作模式,公司在创新重要决策和人、财、物配置等方面实行分权制。具体的技术创新运行管控制度,尤其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合理的创新项目甄选制度。创新研究要能真正体现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在立项甄选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具备充分的信息渠道及共享机制,特别是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市场动态信息、用户需求信息、产品质量信息、行业标杆企业信息等。要使技术创新部门及科技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内外信息,以利于项目选择。二是建立科学的立项与实施指导机制。例如,成立技术创新领导小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技术创新方向的确定和规划审定、创新项目立项评审、阶段评审、创新成果验收等。

(2)规范有效的创新过程管理制度。技术创新活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同时创新过程面临着多种风险和不确定性,例如技术周期缩短、市场与政策变化、资源能力不确定等,必须对创新项目及研究过程实施监管与控制。一是严格项目管理制度。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对各阶段工作内容、项目进度、费用发生等进行动态把控。二是服务与监管到位。项目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应建立分类管理明细制度,为各类研究项目提供服务和监管。

(3)公正严谨的创新成果评价制度。成果的验收主要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而目标应围绕公司的战略和是否真正创造价值。企业的创新成果不能片面追求先进性与复杂性,应关注实用性、稳定性及用户接受程度等。只有通过市场验证的创新技术才能实施成果转化,以便降低风险,提高转化成功率[5]。所以,建立、推行公正严谨的创新成果评价制度,按照公开、统一,但分类分层的标准验收和评价创新项目,是激励创新、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机制。

3.3.3 良好的激励约束与绩效管理是持续创新的有力保障

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只有实现商品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才实现其真正价值。企业对人才的评价和激励,也应以创新成果的价值为基础,建立在公正统一的绩效评价机制上,科学量化绩效考核、评价指标,明确激励与约束目标、条件,让各部门、项目组、个人均有清晰的工作方向和创新动力,以支持和鼓励持续创新,约束机会主义倾向,打击投机取巧行为。

参考文献

[1]刘刚.关于烟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C].中国烟草学会论文集,2007.

[2]叶建峰.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战略途径[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

[3]杜宏巍,张东生.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设计[J].科学学研究,2004(1):146-152.

[4]江兵.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机制与评价研究题目[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体系构建机制 篇11

关键词:“三位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立足地域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是目前研究关注的热点。

一、“三位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提出的背景

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167.78公里,是中国通向南亚“大通道”上的交通枢纽和前沿阵地,共有72个乡镇、873个行政村、41个社区,总人口252万,是一个典型的边疆、民族、贫困地区。近年来,保山市在公共文化建设的上投入的力度较大,多渠道筹资近10亿元,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也有很大的倾斜。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创新推进,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扎实有效。

保山作为全国31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在创建过程中,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西部创建标准,结合全市文化建设发展,我们发现过去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存在着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没有房屋、没有场地、没有设施设备、没有活动经费无法服务社会;但是,有了房屋、有了场地、有了设施设备、有了活动经费,仍然不能服务好社会。根源在哪里?经过认真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原因很多,但是各级文化管理中没有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公开化、常态化”,管理粗放、手段落后,是主要原因。第一,统计评估标准不够完善,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等性。现有的统计评估标准反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状况和趋向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主要针对市县乡三级文化建设进行考量,而缺乏村级文化建设标准;二是已有的统计评估标准与当前及今后的文化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第二,缺乏现代化的动态管理体系,很多工作停留在传统、粗放的管理层面。第三,管理不够规范,不够科学,没有公共管理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公开的反馈机制。第四,公共文化管理考绩制度落后,带来整个公共文化建设服务体系滞后。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实现公共文化管理的转型提升,努力促进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实现常态化的优质服务,我们构建和实践了“三位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二、“三位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的内涵及运作

(一)理论建设,建立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动态统计和绩效评估的基本指标体系。文化指标主要用于对文化政策、文化设施、文化艺术、节目、活动等进行观察、监测、评估,其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用来对某个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进行衡量与评价。[1]因此,文化指标的设计既要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所需要的统计信息,又要根据这个体系对公共文化服务状况进行评估,能基本有效地反映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的高低。我们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西部)》,《保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规划》,国家相关市、县、乡三级文化馆站建设标准,以及《云南省保山市村级文化建设十条指导性标准》研究制定,共设置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评估6个一级指标, 38个二级指标、172个三级指标和193个四级指标。

这套指标反映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基本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与管理情况,可比较客观的对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建设进行动态统计和评估。

(二)实践建设,构建网络操作管理平台。效率是公共文化服务得以及时高效提供的必然要求。架构网络操作管理平台既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硬件”,更主要的是加强以管理和服务为核心的“软件”,整合文化资源,实现更高效率。利用这个平台一是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实现动态统计管理;二是进行绩效评估;三是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基本的操作流程是每季度自下而上逐级进行网络直报、层层审核、系统自行根据填报数据和权重自动生成考核结果,市级统筹审核公布,体现出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三)制度建设,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化动态统计评估管理机制。为充分发挥体系指标描述、评价和监测与预测的功能,保障管理系统平台的正常、高效、有序的运行使用,结合指标的建立和系统平台的运行使用,制定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动态统计评估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实施主体(文化事业单位),规定统计填报与绩效评估对象、范围、依据、机构、统计人员、管理和数据应用等内容,建立健全相应的责任制度。保障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科学合理,协调有序的运行。

三、“三位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的实施效果

“三位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的构建突出价值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增强了针对性,形成互动机制,提高成果的转化力。一方面既实现了理论创新,又实现了制度创新,既实现了技术创新,又实现了管理创新;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文化行政管理的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既有很强的操作性,又有广泛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体系构建机制 篇12

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机制就是要构建“三级工作、三级预警和三级转介”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调机制。“三级工作”体系, 即一级工作体系是由专门人员组成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小组, 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等工作;二级工作体系是由经过系统培训的心理咨询教育人员、医务人员、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等组成的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 负责开展灵活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活动;三级工作体系是由心理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同学组成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组织, 在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指导和帮助下, 开展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发挥学生群体的自育功能。以上三级协调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得到及时缓解, 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进行系统的心理矫治, 有严重心理危机并有可能自伤或伤他的学生被及时发现、监控、干预、转介和做好善后工作, 更有利于从广度和深度上面向全体同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健康、持续发展, 就必须有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适应的资金投入、师资培训等, 建立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首先, 提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保障机制。各中小学校应积极探索和努力形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金的多元投入机制。其次, 优化中小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保障。在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配备上, 要注意性别、年龄、职称、学历以及所学专业的不同搭配, 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 在网络的冲击下,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结构有了新的变化, 它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既要具有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又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网络的理论和技术;既要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又要有较强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既要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又要具有现代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机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机制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主体、评估程序以及评估结果的反馈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制度建设状况的评估。二是对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评估。主要是对专兼职教师的数量、知识结构、个体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三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的评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的评估主要包括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动态研究、相关的理论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应用情况等。四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绩效的评估。这是一项综合性的评估, 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注重实际效果, 因此, 对心理健康教育绩效的评估主要是以评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象, 即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中小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为主。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等方式来进行评估。

上一篇:农村干部形象下一篇:景观绿化中地形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