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体系构建

2024-10-12

培养体系构建(通用12篇)

培养体系构建 篇1

摘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也是学生自身发展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制造业的大国, 如何从中国制造升级到中国创造, 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北京城市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本文从创新能力培养理念、提供创新实践平台等多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培养体系, 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关键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 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 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学生, 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热情地表扬学生的聪明智慧, 是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的良好方法。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刘延东指出, 创新创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扩大学生就业和增进民众福祉。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自主创业活动, 支持青年特别是学生创业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形成了“政府促进创业、市场驱动创业、学校助推创业、社会扶持创业、个人自主创业”的崭新局面, 推动实现以创业促增长, 以增长促就业, 以就业促和谐。各个国家加强交流合作, 共同分享创业经验, 探讨创业教育, 推进创新创业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刘延东强调, 加强创新创业, 关键在人才培养, 基础在教育。要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各级各类教育中, 创新教育理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加强重要基础课程的创新培养方式

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 既包括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主要环节, 也包括课外创新教育活动体系建设。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 针对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理论正确的应用在实践中,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极为重要。我们开展了电子实践技能竞赛和电子作品设计竞赛, 目的是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基础知识, 并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在电子作品竞赛中, 参赛学生无论从方案设计到具体电路的制作和测试, 将所学习的内容得到综合应用, 锻炼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最初以为方案设计出来了就很容易实施得到结果, 可是在实际制作和测试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 学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时候, 他们才真正理解掌握了所学内容。这样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开展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活动, 逐步纳入培养体系中来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学校以立项的方式资助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目的是使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较早地进入创新性实验研究,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立项范围包括发明、创作、设计类项目, 应用性、创新性研究类项目, 社会调研项目等。创新训练项目培养计划使得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自行开展活动, 自主进行实验原理以及方法的设计、组织设备和购买材料、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处理以及撰写报告等工作。

在项目训练过程中, 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践动手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和刻苦专研精神。随着创新训练项目活动的深入开展, 将在参与学生的数量上逐渐增加, 深化管理细则, 使之逐步纳入培养体系中来, 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三、提供创新实践的环境平台,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针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缺乏,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做法, 逐渐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灵感, 加强学生意志力的锻炼, 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1. 在低年级时候对学生进行与专业有关的知识讲座及参观,

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建立学生对专业知识、能力以及就业岗位等全面的认识。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有目的地学习, 提高应具备的能力。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

2. 高年级学生中比较优秀的指导带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 建立这样的学习兴趣小组, 形成一个很好的传帮带的体系。

主要是教师将高年级中专业知识扎实、学习兴趣浓, 并且有一定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的学生挑选出来, 作为学弟学妹的小指导教师。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帮助低年级学生尽快地产生专业兴趣, 使得他们在大学低年级时对本专业具有的能力了解清楚并能很快地加强培养, 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 通过开放实验室项目及参与老师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几年来我们先后申请了10多个开放实验室项目, 这些项目主要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完成相应的题目。这其中涉及到实验用到的各种元器件要求学生自己去购买, 培养锻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做好的任何细节及能力, 只有学生自己去做了, 才能认识到看上去好像很容易做到的环节其实里面也具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这样学生自己购买的器件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考虑各种参数时, 学生反过来就知道哪里还有问题, 应该如何解决等等。同时在比较若干器件的过程中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比如:能够实现一个功能的器件有几种, 具体选择哪种这其中就涉及参数的比对、性能价格的比对, 同时还要考虑以后扩展性能等, 这样需要学生有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 那么创新能力也就逐渐得到锻炼。因为电子产品发展得很快, 有些智能的器件要做到很好使用需要涉及的内容很多, 而有些正是我们所指的创新能力。完成整个开放实验室项目还要有很多环节要做, 包括测试调试。此过程要做到顺利完成就需要解决出现的任何问题, 对学生能力培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老师在关键的时候给学生以启发, 学生要想完成任务就需要经过一个又一个的反复试验过程, 既激发了灵感也锻炼了毅力。

4. 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电子设计竞赛与课程优化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 竞赛内容既有理论答卷、方案设计, 又有实际制作整机调试。理论方面涉及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EDA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等, 实际应用方面要求学生在四天的时间内将理论设计的内容变成实际使用的东西, 也就是测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设计及实际制作、调试方面的能力。竞赛有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及扩展发挥部分。要求学生在思路清楚、理论正确的基础上有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要有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从2004年至今我们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赛等, 成绩越来越好, 学生的收获越来越大, 获得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

四、积极开展创新教育, 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了创新的氛围和创新的平台还不够, 还需要在教育内容中增加一些有关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和环节, 使学生了解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进而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向学生宣讲社会发展与创造发明的关系, 使得学生明白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在创新和发明中发展的, 从而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创新意识;我们还通过讲座和参观活动, 给学生们介绍创造发明的具体事例, 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发明创新的信心。给学生举例现当今成功创业的事例。刘延东在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强调, 加强创新创业, 关键在人才, 基础在教育。要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各级各类教育, 创新教育理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拓展创业实践基地, 发挥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 帮助学生创新创业。要建立协作机制, 加大扶持力度, 完善资金支持、税费减免、户籍迁移等优惠政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激发创造活力, 规范市场秩序, 建立创新创业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努力营造能创新、敢创业、创成业的良好环境。我们近年来在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成功地建立了清华大学实训基地、乐成3G实训基地、北广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基地, 正在积极地与智翔科技有限公司联系建立基地事宜。

五、完善培养体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

综上所述, 为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培养创新思维, 应该搭建完整的创新能力培养的体系平台。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机构, 制定计划及实施的管理平台;建立课外活动的指导教师队伍, 保障指导质量的指导教师平台;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和开放实验室的创新实践平台;建立合理的监控和奖励机制 (包括对学生和教师) 平台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

培养体系构建 篇2

【关键词】大一新生 心理特点 能力培养体系引言

大一新生,经历了残酷的高考,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激情和憧憬,来到梦寐已久、苦苦追求的大学,开始了崭新的大学生涯。在这里,他们面临着由高中到大学在学习环境、学习任务以及内容方面的变化;在这里,他们面临着人际关系的重新构建和新的文化环境的适应;在这里,他们开始独立地面对真实的生活,自主地解决自己的人生难题。因此,大一新生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大一新生的能力培养不仅仅是搞几个活动、听几场讲座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和协作。当前,只有准确把握大一新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能力培养体系。大一新生的心理特点

2.1学习上的不适应

大学的学习要求学生有较为自觉的学习态度,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而应试教育的诱因致使在中学往往缺乏这种必要的训练和准备,习惯于老师和家长的灌输与安排。这样处在高中与大学过渡阶段的大一新生,就会产生种种学习上的不适应性。

2.2角色上的不习惯

大学是一个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中学生转型到综合全面发展并具有一定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过程。步入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是高中时代的佼佼者,一些学生难以接受自己从优秀人物到平凡角色的转变,产生情绪上明显波动和心理失衡。

2.3情感上的不成熟

大一新生由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开始群体生活,远离了原来较为熟悉的生活群体,亟需新的友谊来补偿情感的缺失。同时,由于在中学时家长及老师的过分紧张与关注使有些学生不知如何处理与异性的关系,难免会产生一些情感上的问题。

2.4经济上的不平衡

现在高校的学生中农村生源占相当大的比重。某高校通过对贫困新生调查了解到:12.5%的同学认为自己没见过什么世面,对新环境很恐惧,常常封闭自己。“富学生”易心高气傲,沉迷于玩乐;而“穷学生”则易出现自闭、自卑等心理。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3.1以创新能力为核心

3.1.1培养创新型教师

创新型教师指在教学内容、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方法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等进行及时的更新,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应试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自主学习。如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及时的更新教案,创新授课方式,使学生们能够从强制自己学习转变为从兴趣的角度学习,形成师生良好互动,这样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1.2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

首先,以基础教学为根基即是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具有学习的主动能动性,为开拓创新奠定夯实的基础。其次,以专业教学为主干即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增加专业知识课的比例,使学生尽早接触本专业的内容。最后,以跨学科学习为枝干即是提高大一新生中选修课的权重,使学生可以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实现知识面横向的扩展。

3.1.3营造浓厚的创新环境

积极邀请校内外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报告会使学生感受学术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参观科研实验室,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科技文化活动,使学生置身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中。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科技创新,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加入教师的科技创新团队等,使学生将创新思维付诸实践。3.2以交际能力为基础

3.2.1改变对交际能力的错误认识

多数人认为:“学生只要考个好成绩,找个好工作就行。”这种认识是偏面的。只会做工作、不会交流,最终只会成为一台工作着的活机器,永远不会成为引领者。只有既会工作又会交际的人,才能真正的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3.2.2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

可以举办“沟通你我他”系列讲座,使学生深入了解现代化社交礼仪、公共关系学、人际交往学等现在交际礼仪典范。另外,可以举行“点滴生活”情景模拟短剧比赛,让新生在调查了解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群生活的方式后进行情景模拟表演,这样能使学生尊重认知不同的社会群体。依托素质拓展等系列活动,增进班级内的沟通协作能力,强化班级同学的团队合作意识。

3.2.3构建“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的良性循环沟通机制

构建“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三位一体的沟通机制,有效的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和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同时,以寝室为单元,对学生进行细致深入地了解,帮助学生做好高中到大学的过渡,使学生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进而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

3.3以适应能力为纽带

3.3.1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讲座

使学生尽快地了解新环境、融入新集体。通过以讲座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学校、学院以及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消除学生心理上的孤独感和陌生感,正确地认识大学生活,做出合理的规划。

3.3.2在寝室中设立“成长之路”展板

从入学初开始在寝室内设立“成长之路”展板,让学生们将自己的长期以及近期目标公布出来,由大家来共同见证,以期达到相互督促、共同进步的目的。积极推进高低年级对接活动,建立“点对点“的沟通方式,使学生能够尽快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来。

3.3.3进行“零”起点教育

“零”起点教育是使学生充分意识到高中时的佼佼者在高手林立的大学校园里应该以崭新的姿态去面对新的生活,开始新的奋斗旅程。“零”起点教育能及时地消除学生在入学后由于从佼佼者到小角色的心理落差而导致的心理问题,使大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结语

列宁曾说过:“如果没有学到实际本领,任何学校,任何大学都是一钱不值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社会对大学生需求已不再是“两角书柜”,而是需要知识结构合理、文化底蕴深厚、道德品格高尚、专业技术精湛、工作态度良好、交流沟通高效的高素质人才。这样就需要针对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进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专业出版社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篇3

关键词:编辑;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外研社

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应是基于对人才战略(未来)和所面临问题(现状)的理性分析,搭建一条人才成长的通路,实现对组织发展的支持甚至引领。出版社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建立合理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然后对编辑的实际情况进行盘点,进而对编辑进行分类和分析,最后才能构建出版社富有自身特色的编辑培养体系,提高编辑的竞争力,并提高出版社的整体实力,以巩固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近年来,外研社一直致力于编辑培养工作的建设,并作为人力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试以外研社为例,围绕编辑培训这个核心问题,讨论如何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

一、根据出版社自身特点构建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

从内涵上说,绩效考评是人事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从企业经营目标出发,运用一套系统的制度性规范、程序和方法对人与事进行的评价,即对人及其工作状况进行评价,要通过评价体现人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或贡献程度,并使评价和评价之后的人事待遇管理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从外延上来讲,就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对人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以事实为依据的评价。其根本目的在于全面考核员工的工作效果,找出不足,通过与员工进行沟通,从而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为编辑的长远成长提供支持,最终提高整个出版社的工作业绩。

外研社从2004年开始进行绩效考评,最初的考核维度分为关键业绩(60%)、行为指标(20%)和素质指标(20%),不同岗位设置不同标准,并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满分五分(小数点后可出现一位小数),并根据比例分为出色、优秀、良好、合格、待改进、不良(淘汰)六档,比例强制分布,末位淘汰。考评结束后,根据考评结果和平时表现,由主管填写“绩效面谈表”,并与编辑进行绩效面谈,指出优势和不足,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需要做出的改进,双方签字确认。如果员工对考评成绩不认可,可以越级进行申诉。而后,根据下一考评周期的工作部署,填写编辑的绩效合同,制定下一考评周期绩效目标,双方签字确认。下一考评周期末将根据此绩效目标进行绩效考评,期间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细微调整,但保持大方向。年度、平时和专项考核相结合,将短期绩效和长远绩效相结合,将封闭式考评和开放式考评相结合,将考评与激励相结合,与编辑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由此共同探讨编辑的培训和开发需求及行动计划,并共同为实现绩效目标努力。外研社不断优化对员工的绩效考评,现在,考评主要指标分为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并将主要业绩、重点计划和合理化建议纳入考核之中,使得考评更加人性化,也更加真实和公平。

二、编辑现状调研分析:人员盘点

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除了需要与出版社业务和发展方向相结合外,对编辑情况的调研分析也非常重要,这是制定考核指标的基础。就外研社来讲,人员盘点每年年底都要进行一次,首先进行编辑的基础数据整理,然后对人员隋况(如人才结构、能力专长等)作进一步分析,进而结合员工特长及目前的业务进行分析,对编辑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后,绘制编辑潜力评价表与编辑绩效九宫图,最后形成编辑人才分析及发展行动计划表,为编辑培养提供依据。主要步骤和方法如下:

基础数据整理:汇总每位编辑的学历、职称、职级、所学专业、社龄、历次绩效考核成绩和等级等数据,从而形成基础数据,对编辑的职业能力有基本的掌握。

绘制编辑潜力评价表与编辑绩效九宫图:整理好编辑的基础数据后,就可以着手绘制编辑潜力评价表。潜力评价表分为专业能力(选题策划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编校能力)、执行力、沟通协作、学习创新、敬业奉献等五个维度,针对每个维度进行细致的行为描述,让管理者知道该从哪几个方面对编辑进行评价,可采用10分制打分,各维度得分在0-10分之间,并结合编辑的年度绩效成绩综合评判,计算出编辑的潜力得分,绘制“编辑绩效潜力九宫图”。(见图1)

人才分析及发展行动计划表:汇总基础数据后,将编辑分为核心人才、中坚力量、淘汰/调整人员等,并重点分析淘汰/调整人员,制定编辑的人才分析及发展行动计划表(见表1)。

三、编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首先,构建合理的编辑人才培养体系,必须以人员盘点数据为基础,展开广泛调研。开展调研前,要充分考虑编辑人才现状,并对不同的调研对象设定不同的调研目标,采用不用的调研方式。

调研伊始,需要确定调研对象,出于多层次的考虑,故确定调研对象为领导、项目负责人和一般编辑等;调研的形式采用问卷式、面谈式、观察式等;我们也会参考以往的资料,如过往的调研报告、员工绩效合同、工作总结、项目报告等。此外,我们也设定了时间计划表,做好时问管理。大致调研思路详见图2:

其次,调研完成后,对调研结果加以汇总分析,形成编辑培养的大体思路。(见图3)

再次,根据编辑培养思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见图4)

基于该体系,即可初步搭建编辑类培训课程,按部就班地完成培训方案。在制定培训方案的时候,需注意以下几条原则:在培训内容上,培训重点要突出,模块要清晰;培训形式上,注重将常规课程数字化,流程内容资料化,每次培训完毕后,所有的资料汇总上传至服务器,方便大家随时下载查看;在管理上,注重部门/分社与总社培训相结合,出版社培训与全国编辑资格延展培训相结合,将编辑分层分类,必修选修相结合,实现培训课程与成长实践双向认可。此外,每次培训结束后,应设计调查问卷,请编辑填写,并写具培训反思日志,这样便于及时收集对于培训的反馈,调整以后的编辑培训形式和内容等,以促进编辑培训工作不断提升。

(孔乃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

培养体系构建 篇4

(一 )构建适合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彻底改变因人设课的现象,杜绝课程内容的重复。按照知识能力大纲对课程结构的布局要求,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中心,选择有效的、不可代替的、稳定而不易老化的知识组成课程,使每门课程均成为教学质量高、广受学生欢迎的优质课程。同时,做好相应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更新。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专业平台和教学团队的作用,体现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每门课都发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功能;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鼓励教师将学科前沿、最新科研成果等引入课程;建立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评价机制,让社会、学生和教师按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动态地评价相应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便于及时调整、完善和更新,确保卓越人才教育的培养达到培养标准的要求,实现培养目标。在培养内容上,要注重应用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应用研究能力的培养,加强校企间的“全程合作”。

(二 )以工程实践能力为重心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

卓越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有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高校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经历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对企业了解甚少。学校也要制定有利于工程实践人才培养的制度,送教师到相关企业锻炼,鼓励教师由过去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角色转换为能学以致用的复合型教师, 适应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需要。另外,学校要积极吸引企业优秀人才进课堂、上讲台,与企业共建双师队伍,将有一定企业背景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优秀人才请进高校充实兼职教师队伍; 同时要定期组织安排有一定工程背景的教师到企业加强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和运用。

(三 )制定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的常态机制 。

高校对教师的评聘与考核要从过去的侧重评价理论研究成果和发表学术论文为主,转向侧重评价企业项目的设计、开发和研究,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的拥有,以及开展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等;对教师技术职务的晋升方面把工程经历作为对“工程型”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建立“工程型”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相应的职务标准。

二、构建良好的卓越人才教育的外部生态保障体系

(一 )建立校企联动和多层次协调的组织体系 。

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并基于试点专业长期的校企合作办学背景, 建立校企联动的多层次组织体系,由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研究,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方案,共同评价培养质量。该组织体系的具体构成与职责为:“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行业协会及企业的高管担任双主任委员, 成员由学校主要职能处室和企业的主要职能部(处 )负责人组成 ,主要负责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并负责试点工作的整体规划、指导和宏观调控。

(二 )提高企业参与培养卓越人才的积极性 。

目前,我国企业在努力进行经济发展,提高效率,当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会因为学生没有实践经验,纪律性差而造成一些安全隐患,对企业造成一定损失,挫伤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因此,国家首先应推出一些奖励措施保障企业接受学生实习,例如国家进行补贴、减税甚至免税弥补可能发生的损失,一旦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并依靠丰富的专业知识提出一些创新并且可取的方案或建议,企业从中得到学生实习的益处,从而对学生的实习给予认可, 学校与企业合作会变得容易并且企业参与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三 )建立卓越人才的教育联盟 。

实施分类管理高等教育发达地区, 高校的类型、管理属性、功能定位、办学水平各有差异,需要政策区别对待,共同发展。针对卓越人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可尝试建立发展联盟,实施有针对性地管理举措。如联合所在区域内具有相同背景或发展目标一致的高校组建联盟,成立协作机构,建立合作发展机制。各院校可以委派联系人组成协会或协调委员会,政府派人参与,并进行指导。通过协会或协调委员会,这类院校之间可以定期就有关问题进行研讨,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及错位发展目标。

(四 )企业环境是培养卓越人才的决定要素 。

在制订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时,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把企业阶段计划做成实习计划。“卓越计划”希望学校制订的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是学校总体改革方案中的一个子方案,不是简单的实习计划,也不是将原来的三大实习进行简单的组合,这是目前部分学校制定企业培养方案中的一个主要缺失。除了实践外,关键是企业环境。企业环境是培养工程人才的要素。只有从这个层次、这个角度认识企业阶段的学习,把企业环境作为人才培养要素对待,而不是把带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和认识作为下企业的目的,这样才能确保企业阶段学习效果。企业培养方案的好坏决定了实施计划的成败。企业阶段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不仅仅是实践教学改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融入企业,学习企业的技术,感受企业的文化和氛围。培养方案应该把适合在企业开展的有关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尽可能放到企业,包括相关专业课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五 )拓展卓越人才培养经费筹集渠道 。

高校要建立长效的资金保障机制, 多渠道地筹措经费,加大对卓越人才专业经费的投入力度,为本校卓越人才计划的实施提供专项资金,资助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补贴学生实习、师资培训、校企联合和国际化培养等。具体可采用举措有:(1)财政教育拨款跟学校实施“卓越计划”的在校学生数挂钩,提高生均拨款标准;(2)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优先确保“卓越计划”本科生的培养需要;(3)尝试学生先行“垫资”学习,参加工作后由企业部分补贴;(4)争取社会、企业及校友资助学生学费,资助高校科研;(5)设立由企业支付薪金的教学职 位 ,获此职位 的教师必 须承担“卓 越计划”专 业教学。

(六 )加快卓越人才教育资源的国际化 。

培养体系构建 篇5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通过分析综合职业能力的含义,阐明逆向设计高职课程体系的思路和方法,重点阐述了所构建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并提出对其评价的`四个指标.

作 者:高振强 GAO Zhen-qiang 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宁波,315175刊 名:宁波工程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年,卷(期):21(3)分类号:G642.0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培养体系构建 篇6

关键词:女生教育;自主发展;体系

岁月流转,女子教育问题在人类追求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历史进程中日益凸显。进入二十一世纪,女生教育被视为世界教育改革的十大浪潮之一。从“女子教育”发展到“女生教育”,一字差别,代表的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反映了教育焦点从女子“为什么”要接受教育转变为女子要接受“怎么样”的教育问题,从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转变为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简而言之,即由关注“量变”发展为关注“质变”。“中职学校高素质女生培养研究”这个课题顺应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女生教育研究大多集中在各级各类女校,男生合校情况下探索女生教育的不多,而能够全面、系统开展女生教育研究并形成有实践探讨价值的高素质女生培养模式的普通中职学校尚未发现。笔者立足本校,结合工作实际,从2007年以来一直进行着构建中职女生自主发展培养体系的实践探究。

一、构建高素质女生培养目标内容体系

高素质女生培养目标体系包括总体目标、分层次递进目标、分年级递进目标。其中总体目标是要把中职女生培养为具备积极向上人生态度及自信心的人格健全、行为规范、气质优雅、心态阳光、技能过硬的新时代高素质女性;分层次递进目标首先是要培养中职女生做“幸福家庭人”,然后是要培养中职女生做“合格社会人”,最后才是要培养中职女生做“成功职业人”;分年级递进目标则是培养中职女生一年级成为自信进取的女生,二年级成为理性优雅的女生,三年级成为成熟乐观的女生。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高素质女生培养的总体内容可以概括为“1234567”口诀。即:抓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这一个关键;围绕“活力生命” “和谐人生”这两个主题;突出“三德”规范(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四自”精神(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五美”追求(语言美、行为美、仪态美、心灵美、环境美);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婚恋家庭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生命感恩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六类教育;引导正确处理与老师、与同学、与同事、与上级、与男性、与父母、与自己这七种关系。各专业各年级各学期的阶段内容在目标体系指引下根据总体内容进行规划安排、组织实施,各有侧重,既反映普遍性,又体现特殊性。

【典型个案】

女子礼仪队的成长:

中山中专女子礼仪队,成立于1999年4月,由于礼仪队女生必须接受音乐欣赏、舞蹈欣赏、时装表演、文学欣赏、接待礼仪、社交礼仪、母性教育等课程的培训,经常参加中山市许多大型活动的接待工作,所以礼仪队的女生目标比较远大、自控能力强、人际交往能力强、男女生交往很健康,工作之后能力很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这表明女生素质提高后,即使令学校棘手的诸如男女生交往过当等管理问题也能得到较好解决。在2010年7月,我校女子礼仪队获得广东省中职学校优秀学生社团成果评比一等奖。

二、开发高素质女生培养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高素质女生培养除了受先天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关键的是受后天教育环境因素的作用。中职学校必须坚信,高素质女生是完全可以培养出来的,而其中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进行女生素质培训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验。如前所述的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女生除去课堂的专业及文化学习之外,课外大量时间没有得到很好利用。为了引导女生关注更有意义、更能提高自身内涵修养的精神生活,更加科学合理地管理时间,引领崇尚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从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女生,学校成立女生工作委员会,开始了女生素质培训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验。经过近四年的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和修改完善之后,已基本建立了颇具我校特色的女生素质培训课程体系。

为了使该培训课程计划落到实处,学校实行女生培训登记考核制度,规定每个女生每学期至少要参加两门必选课程的学习培训并考核合格,未能达标将直接影响个人操行学分,毕业前共完成十门以上培训课程学习且成绩合格的女生,学校颁发《女生素质培训合格证书》,同时计算3个选修课学分。自女生素质培训课程开设以来,深受女生追捧,她们积极性很高,踊跃选课,准时到位,认真听课。通过访谈学生发现,她们喜爱这类课程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每学期都会进行课程满意度测评,所选课程都是自己喜欢的并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二是读中职学校没有升学压力,除文化和专业技能学习之外,还有充足闲暇时间,选了这些课正好能将这些时间利用起来,既充实自己的校园生活,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素质女生培养

第一,要以环境文化建设为基地,发挥女生示范带动作用。女生普遍天生爱漂亮、爱干净、爱整洁、爱文学、善于口头表达和手工细活,同时中华女子素有勤劳、质朴的传统美德。以环境文化建设为基地,一方面能发挥女生优势带动男生,另一方面能通过互动效应凝聚女生的更大优势。为此,要重视让女生成为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文化”活动以及广播站、电视台、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的主力军。在加强班级、宿舍文化建设中发挥女生比例大的班级教室、女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示范作用,坚持每年开展新生班级教室、宿舍文化设计布置比赛;在开展书香班级、阅读之星评选、建设班级图书角等活动中注重树立女生典型;在以重大活动、纪念日、节日为载体开展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中以及入学军训、每周升旗仪式、入党入团宣誓仪式、成人仪式、毕业典礼等常规活动中,有意识让女生扮演重要角色;要广泛发动女生积极参加全国“文明风采”竞赛、广东省“明理、立志、勤学、成才”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以及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级各类比赛。

第二,要以学生社团建设为重点,优先发展女生为主的社团。在指导教师、经费、场地、时间、内容、管理等方面给予校礼仪队、青年管乐团、学生校园电视台、街舞社、吉他社、文学社、辩论队、DJ社、环保社、读书社、“阳光心晴”社、DV社、英语歌曲社、剪纸社、烹饪社、茶艺社、手工社、编织社等较多女生参与的社团更有力的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抓好品牌社团建设;在对外交流、校内展示、资源配备、规范管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作用等方面,大力扶持壮大广受女生欢迎的新生社团。通过组织社团优秀成果展示活动以及优秀社团、优秀社团负责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发挥好这批社团的示范辐射作用。

【典型个案】

大力推进社团建设,女生潜能空前激发:

学校全面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大力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制定实施《中山中专社团指导教师管理细则(试行)》《中山中专社团学生管理细则(试行)》《中山中专优秀社团评选办法》等制度,学生社团从之前的三十二个激增至了九十二个,到本年度又翻了一番,发展到一百八十三个,学生社团固定活动时间由之前的每周三下午第六、七节课增加至目前的每周二、四下午的第五、六节课,到目前为止已投入80多万元专门为开展社团活动添置设备,真正掀开了我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崭新一页。为了满足学生不同个性兴趣的需求,社团类型涵盖语言、音乐、器乐、舞蹈、美术、摄影、设计、表演、体育、棋类、欣赏、表演、制作、文化课程拓展、专业技能应用等多种门类。许多项目因其特有的艺术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而备受同学们青睐。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延伸和补充,能充分发掘同学们的多种潜能,发挥同学们的爱好特长,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增强同学们的就业竞争力。目前,我校社团文化活动的开展走在了中山市学校的前列,涌现出礼仪队、管乐队、校园电视台、DV社、街舞队、吉他社、合唱队、“阳光心晴”社、棋社等一批省市知名的社团,受到市教育局的高度肯定。管乐队参加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并获得表演银奖,是全省唯一中职学校管乐队参加此项演出;校园电视台、DV社的创作拍摄电视四件DV作品首次参加第二届中国校园电视节暨第七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节目评选,获得“三金一银”的优异成绩;街舞队获得全市大中学生街舞比赛一等奖。

第三,要搭建校园文化舞台,大力开展“每周一演”活动。经过个案研究发现,我校女生2010年在校园文化舞台参加“每周一演”的人次占总人次的比例超过80%,热情远远高于男生。这与女生比男生更爱唱爱跳的天性分不开,而且中职女生相对普高女生个性更张扬,更需要表现自我的舞台。在校园一角搭建好一个小舞台,满足了女生的个性特长发展需求,还可能成为学生的人生大舞台。学校应有专门部门负责管理,认真制定实施“每周一演”活动方案和校园文化舞台管理办法,全面考虑各个部门、专业科、班级、社团的需求,统筹兼顾、合理整合,提早做好每学期活动规划安排,加强策划、指导、服务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使舞台发挥最大功效。

【典型个案】

建设启用校园文化舞台,“每周一演”扬女生风采:

从规划到落成不到一个月的校园文化舞台坐落于中心湖畔边的前广场一隅,以其唯美、实用的特征成为中专校园独特景致。学生处制定实施“每周一演”活动方案和校园文化舞台管理办法,自3月29日举行校园文化舞台启动仪式以来不到十个月,共有近十个专业科和部门、几十个社团作了四十五场演出或比赛(有时一周演出还达到2-3场),这为班级、班际、专业科、科际、社团等开展文艺活动提供平台,为师生每周均可享受文艺大餐创造机会,有利于引导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生活,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它注定将成为我校师生心目中永不落幕并留下永恒记忆的大舞台。五月份,两名英国校长在我校考察三天,看到我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每周一演”活动后,赞不绝口地说:“想不到你们的职业教育如此出色,了不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学生参加学校“每周一演”活动达3000多人次,女生就近2500人次,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要广泛开展“科文体艺”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学校应每年隆重举办“三棋三球三节”活动,努力打造类似美国NBA、奥斯卡之类的品牌。立足学校、专业科、班级、社区的实际,结合各类活动的开展,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女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体验奉献助人的快乐和价值,弘扬志愿精神。

四、法治与德治并重,切实加强女生养成教育

学校要根据中职女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以一日行为规范管理为抓手,以矫正个体性不良行为为重点,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德育常规精细化管理,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严格学校纪律,突出网络和手机、特性女生的教育管理,帮助女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解决同学之间矛盾冲突等问题,有效预防校园安全事故、校园暴力、违法犯罪的发生,改革学生操行考核和品德评价,组织开展多类别的优秀学子评选活动。重点抓好五件工作:

第一,关爱特别女生和弱势女生。扎实开展不同类别(如单亲、流动人口、贫困等特殊家庭)女生的排查工作,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个别跟踪教育、团体心理辅导、集体思想教育等措施,尤其是对特殊病种患者、人际交往困难女生、心理障碍女生等给予更多关爱、耐心和帮助。第二,建立家庭-学校-社会联动机制。加强企业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促进校企文化有效对接,进一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优秀企业文化和本校的专业特色并充分发挥各种有利资源,发挥校园警务室、法制副校长、驻校民警的作用,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和治安防犯工作,发挥法制(禁毒)教育基地、消防教育基地、合作办学(实习)企业德育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开展毒品预防、消防、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开拓建立新的教育基地,培育和发展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改革家长会,实施“班主任约见家长日”制度。第三,构建学生心理校园三级防护网络。借助心理管理系统平台,完善学生心理档案;为女生教育开设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咨询信箱、公布心理咨询热线,提供及时充分有效的个体心理咨询、辅导、援助,努力实现咨询对象多元化(学生、教师、家长);建立团队辅导网上预约制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受众面;将“阳光心晴社”建设成为学校品牌社团,每班设立心理委员,建立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使学生心理三级防护网络更加牢靠,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中山中专一直以来不断地完善德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为有针对性地唤起女生的自觉提供了实践基础。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营造了一种“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环境,引导和鼓励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德育工作,时时处处唤起女生的自觉;在教学管理中,学校要求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个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不同的教育主题,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细致、周到、全面、全程、全员地唤起每一位中专女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权利意识和创新意识。

(作者单位: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宝春.树立性别意识,加强女生教育[J].交通高教研究,2003,(4).

[2]周详,王淑兰.女大学生群体中自卑型问题人格的特点及成因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3]龚惠香,邢怡琴.高师女生人生价值观取向的调查[J].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3).

职教师资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篇7

一、职教师资能力的基本内涵与构成要素

目前,我国针对职教师资能力的基本内涵表述有“双职称”说、“双证书”说、“双能力( 双素质) ”说、“双证+ 双能”说、“双元( 双来源) ”结构等。这里,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找出这些不同观点的共性之处,即职教师资能力应该包含职业教育教师的通识能力和特殊能力两个方面, 从本质上来说,职教师资就是教师系列与技术系列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有机融合体。那么,透过职教师资能力的本质,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教育教师双师型能力的构成要素,即坚实的学科知识与技术创新能力、先进的职教理念与改革创新能力、专业领域技能技术指导能力、较强的互动沟通交流能力、崇高的教师道德和行为教育示范能力等。

二、分析职教师资能力体系的结构

( 一) 基础的能力

教师自身最基本的能力被称为基础能力。教师根据不同的职业要求,所涉及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环境、职业内容等都是基本能力的一部分,并将这些能力划分为分析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认知能力等。适应及应变环境的能力称之为适应能力。能与不同的人群进行良好的沟通及交流的能力称之为沟通能力。教师能有效地管理班级、组织教学的能力称之为管理能力。教师能科学地分析事情动态、分清事情轻重缓急的能力称之为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师自身所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不管是普通的人群还是教师,沟通能力都是应该具备的才能,这是人与人建立关系最基本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更好地管理班级、分析事情动态。不管是分析事情的动态还是管理班级,教师必须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正确的认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科学的管理及分析。 从这些不难看出,适应及认识是最重要的核心,管理及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途径,沟通则是基础。对基础能力进行划分,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能力及素养,重视培养职教师资良好的基础能力,基础能力是整个职教师资能力体系的基础,在职教师资能力的组成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二) 专业的能力

深入讨论职教师资应具有怎样的能力,以往的教师培养主要是以“双师型”为主,但现在的职教师资必须是全面发展的“四师型”人才。一直以来都在讨职教师资应该有怎样的专业能力,这个问题一直无法达成共识。我国的职教师资正面向专业化的发展,对职业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的专业能力必须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根据目前职教师资面向专业化的发展需求,对专业能力进行划分。根据目前的教学要求,教师专业能力的划分可以分为媒体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等四个方面。 教学能力指的是教师能高效地完成教学的能力。教师通过教学评价、教学实施、教学设计等更好地体现出教学能力,课堂教学的评价、事实、设计等, 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教学能力、使用能力、理解能力,对教学效果、教学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及分析,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进行检测。

( 三) 扩展的能力

在职教师资能力体系里,扩展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扩展能力有着很广的范围,可以涉及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可以与专业能力没有任何关系。 从范围的广度上来看,在组成职教师资能力的过程中,扩展能力是组成的重要因子。为了更好地掌握扩展能力的相关内容,对学生在职业院校的学习特点、不同的家庭期望度、人才的需求、经济及社会的发展状况等进行分析,扩展能力可以分为认知法律法规的能力、应用外语的能力、规划职业的能力、指导就业的能力等。

三、职教师资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路径

在对职教师资能力的内涵与构成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积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职教师资能力培养体系,尽可能地让职教师资能力达到我国职业教育平稳发展下去的师资能力要求,并实施动态化的职教师资能力管理工作, 让二者实现动态匹配。那么,具体的职教师资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阐述如下:

( 一) 树立开放式职教师资能力培养理念

职业教育历来就是以就业为主要培养导向的,它是向社会一线岗位上输送岗位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其主要采取的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科学技术层出不穷,职业技能技术的更新换代日益加快,职教师资能力想要与其保持同步, 就需要不断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中去,在行业与企业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职业教学能力。鉴于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职业教育规律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因此, 我国只能从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中去有选择性地借鉴与学习。这就是说,我国职业教育必须面向世界各国来树立起开放性的职教师资能力培养理念,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来制定并实施开放性的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努力提升职教师资队伍的职教能力。那么,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中树立起合理的职教师资能力培养理念, 让其具有开放性特征,实现与国内外企业、行业之间的有效融合,从而构建起一个开放性的职教师资能力培养渠道,有利于让职教师资顺利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进一步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进程。

( 二) 创新职教师资能力培训合作模式

职教师资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构筑两个重要的培训平台,即“校企合作”师资培训平台和国际交流师资培训平台。就第一个师资培训平台来说,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具有突出职业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其课程设置一般围绕着职业活动来具体实施,教学内容主要以技术知识与工作过程知识为主体,而教学环境则尤其重视职业领域的真实性特征等。那么,我们就应该努力构建一个校企合作的职教师资培训平台, 努力提升职教师资的基本能力,让职教师资在校企合作培训平台中获得共赢的能力,做到优势互补。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开展多种途径的校企合作模式,既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与智力方面的支持, 也可以与企业共建职教师资培训平台,并形成一种长效合作机制,让职教师资能力切实提升。之所以要构建这样的校企合作培训平台,是因为这种培训模式将为职教师资队伍提供一线信息,有利于进一步拓展职业教师的技能与技术,促使他们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付诸实践,让他们在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具针对性与目的性,从而真正提高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实际需求间的匹配度。就第二个培训平台而言,它是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具有开放性国际教育眼光与视野的重要培训渠道,有利于为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出具有国际教育水准的职业教师骨干性人才。那么,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积极主动地与国外高职院校进行交流与合作,既可以采取教师互访的方式进行合作,也可以开展职业教育课题合作研究等, 让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可以切身体会到国际职业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让他们结合国内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与特殊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与方法,进一步加快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步伐。

( 三) 搭建职教师资能力培训的载体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能力培训的载体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即教育研究能力载体、课程体系建设载体、教育理念更新载体、职业证书取证载体和科研应用能力载体。就第一个载体而言,职业院校应该努力为职业教师搭建一个校企合作的能力培训平台,进一步强化职教师资的职业教育研究能力。这是因为职业教育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开展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 这就决定了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行业与企业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职业教师就应该有效依托企业来开展具体的职业教育研究工作,而这就需要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职业教育与研究基地,让其成为职教师资职业教育研究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校企双方人员的共同合作来达到优势互补,更好地改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通过技能训练与真实职场锻炼来解决当前职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些难点与重点。就第二个载体来说,职业院校应该为教师搭建一个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团队载体,要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更新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从校企合作的角度来开发课程与建设教材,让教师能够依托这个团队载体来实现互动沟通与交流,努力吸收并发挥企业人员的职业技术与工作经验,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就第三个载体来说,职业院校应该为职教师资队伍搭建一个职业教育理念学习和更新的载体,从职业教育理念方面来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让教师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理念载体,比如说,职教学术会议、教师出国培训等来进行创造性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第四个载体则是要为职教师资能力培养提供一个校企合作的高新技术职业证书取证培训载体,让教师在获取职业证书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技术实践能力,有利于强化职教师资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融合度。对于第五个载体而言,职业教育院校应该搭建一个校企合作强化师资应用科研能力的载体,让教师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技术研究载体来提升自己的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 既可以是校企合作建立科研应用基地,也可以是组建科研团队等,它可以通过职业院校对企业的技术智力支持来帮助企业获利。

( 四) 创新职教师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出高技能型人才,因此,其实践教学环节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职教因素。那么,职教师资能力的培养当然离不开其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方面。因此,职业教育就应该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围绕着技能培养的核心任务来对职教师资的实践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与提高。教师就应该从职业教育理念上进行一定的更新,要充分意识到职业教育的主要使命所在,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实践性教学为主要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根本目标,优先实施实践性的教育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要在职教师资能力培养体系中建立有效的提升师资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新型机制,让教师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来提高自身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具体来说,在职业教育中可以建立并实施一种四位一体的新型工作机制,让教师作为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核心所在,并让企业的技术指导人员在现场指导,还要把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人员团结过来,共同组建一个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团队,甚至可以让职业院校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让他们由原先的职业教育被动群体转变为主动接受教育并体会教育的群体,给予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一定的建议,从而让职业教育体系中形成一个由教师、企业现场技术指导人员、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人员和学生等四个方面的群体共同组建的实践教学团队,有利于职业教育形成一种实践性的长效运行机制,让职教师资力量通过企业与相关研究人员的互助支持来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推进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不断更新与改进。

四、结语

总之,职教师资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它涉及多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而在我国,职教师资能力培养主要指的就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因此,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树立开放式职教师资能力培养理念,创新职教师资能力培训合作模式,搭建职教师资能力培训的几个载体, 创新职教师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等,从而让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与成绩,从而真正提高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摘要:职业教育中的灵魂所在就是其职教师资力量的高低,它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然而,当前我国职教师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职业教育继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瓶颈之一。因此,应该尽快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职教师资能力培养体系,并把它付诸实践,从而为我国职教师资水平提高提供有效的依据与可行的指导。

关键词:职教师资,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实践

参考文献

[1]李静.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及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1(5):52-55.

[2]卢艳.浅析专业教师能力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考试周刊,2011(82):30.

[3]章艳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培养途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0(5):72.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 篇8

1 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重要性

1.1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人文教育就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

策略等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群体中,各抒己见,从中使我们学到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本科室的整体和个人素质也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我们教研室会继续坚持个人钻研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在互动提高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牙彩林.集体备课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2):33-34.

[2]陈稚.《仪器分析》课集体备课体会[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6(26):36-

37.

位置。医学学科的发展的趋势是学科分工越来越细,新兴学科不断出现,与此同时,学科的交叉渗透,特别是与社会科学的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医学学科的发展要求不断地更新观念,通力协作,敢于创新,同时也正在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体系转变为更加科学的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体系。后者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提高医疗水平和质量[1,3]。人文素质教育能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和自学能力。因此,重视医学生人才素质培养,可更好地适应学科发展需要。

1.2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适应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

医学的服务目标,除了消除疾病、延长人的生命外,还应当包括减轻患者的痛苦、提供心理安慰、改善生命质量。现代医学集中关注病而形成越来越细的专业化与专科化,使医生只关注本专业与专科有关的疾病,完全忽视了患者身上的病是与其心理、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息息相关。这种专科化或专业化,将对医学极其重要的情感交流与人文关怀排除于医学之外,医学逐渐失去人性而受到批评[4]。正如杜治政认

[3]李贵英,李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五官科教学效果[J].卫生职业教

[4]曾令斌.PBL教学法在五官科护理学教学的应用探讨[J].右江医学,2006,12

[5]刘旭东,封木中,刘晓群.PBL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

[6]卢旭东.PBL教学法引入临床护理教学的实践[J].2007 9(1):64-65.

[7]于惠影.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

[8]李忠明.尝试教学法在五官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实却是最没有人性的科学[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不再满足于消除疾病、延长人的生命,而更多的是人文关怀。只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才有可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1.3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医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

美国曾对1 311位科学家进行了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有卓越成就的人几乎都是文理兼通的“通才”。但我国由于受前苏联教学模式的影响,医学院校往往只开设几门政治理论课程,基本上没有人文教育的内容。即使有,也往往重视不够。培养的学生也多存在缺少人文知识,表达能力差,艺术修养不够,欣赏品位低,缺少应有的品格修养和道德情操,创新意识差,心理状况不好等现象[3],难以适应医学生成才的需要。医务工作者不仅需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有很高的道德水准和良好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较好的全面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为基础,并需要有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人文素质教育可使医学生得到专业以外的多学科知识和产生丰富的联想,为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激发科学创新能力打下基础[1,3]。

1.4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完善大学生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

社会发展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物质财富,也使人的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部分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重物质轻精神,重实际轻理想,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出现了人格偏差。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医学生树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自觉将物质生活的改善与人格的理想境界统一起来,增进人际间的和谐,达到完美的人格境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3]。

2 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虽然加强人文教育的呼声很高,不少院校也进行了多方努力,仍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提示我们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规律研究还不够深入,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医学事业的发展出发,以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地界定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科学制定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案[1,2]。

2.2 可行性原则

目前一般医学生周学时在30~35之间,如再开设10多门系列人文社会医学课程,增加近300个学时或近20个学分,在没有对我国目前医学教学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重大调整的情况下,是无可操作价值的。因此,应根据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医学院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从实际出发,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设计可行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1,2]。

2.3 开放性原则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体系应该是开放性的,不仅需要立足医学院校,还需要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以形成人文素质培养的全覆盖及全过程[1]。此外,开放性原则还体现在不仅仅在医学高等教育课堂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还应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网络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作用,结合学校特色,在保证强烈的政治导向和弘扬时代精神的情况下,真正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6]。

2.4 个性化原则

我国的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可借鉴西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先进经验,但绝不能照搬照抄,而应体现中国自身的特色[1]。中国悠久的医学发展历史所沉淀的丰富灿烂的医学文化是医学生人文甚至教育的重要资源。如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等医书就蕴含了丰富的文学内涵。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其中的药方、药膳及各种养生保健方法足以形成“红学”的一个专门而又庞大的研究体系[7]。因此,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一定要体现中国特色,并结合学生本身的差异,实施因人施教。

2.5 灵活性原则

目前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在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决定学习进程、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但灵活性原则并不是对学生放任不管,而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素质结构加强选择内容指导,使学生理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人文课程设置的序贯性,消除选课的随意性[1,2]。学习模式也可更加灵活,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外,也可借助网络开展网络教学及相关的知识竞赛,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更加灵活多变地开展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2.6 多元化原则

为使医学生适应全球经济和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加剧的趋势,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应遵循多元化原则。教育内容应包括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价值背景下的人文知识的传播,既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还要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使医学生具有多元化的人文视野[1]。

3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主要内容

3.1 语言文字素养

语言文字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汉语文字负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渗透了民族的个性,民族的睿智,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纵观历史,许多伟大的医家都具有很深的文字素养,如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等医书中十分注意语义确切,表意专一,讲究规范性和科学性。作为医学生应加强语言文字素养,多看看自己的文字病,提高语法修辞水平[7]。

3.2 人际沟通素养

人际沟通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沟通,是个人与周围人的心理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情、态度兴趣、思想人格特点的相互交流、相互感应的过程[7]。在当今的医疗服务中,在推进医学发展过程中,一些医学科学工作者认为技术是万能的,而忽视人文关怀[4],也是造成医患紧张的原因之一。在临床实践中,良好的人际沟通包括心理疏导,安定情绪;传授医学知识,介绍医护情况;取得良好医患关系,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等。因此,良好的人际沟通可有效缓解医患关系紧张,但现实是很多医学生由于性格、认识差异、文化传统、沟通技能等因素影响,很少进行人际沟通的训练,进入临床工作后,沟通困难,甚至导致医患纠纷。

3.3 文学艺术素养

中国历史有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医人通文,文人通医。这可能是医学与文学的直接对象都是人,医学解剖的是人的躯体,文学描述的是人的心灵,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想成为一名著名的医学家,须注重培养人文素养,正如古话所说“不通古史哲文,无以入医门”。文艺素养是指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活动,即通过审美活动而逐步培养和提高。文学艺术作品往往是生活的教科书,能以情动人,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学艺术教育能培养医学生饱满而健康的情感及恰当的表达。文艺作品中一些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疾病描述,又可给医生带来具体的人伦个案。个案感受越多,对人的精神心理素质的感知就越准确、越全面[7]。

3.4 道德法律素养

道德作为一种普通而又特殊的社会现象,产生于社会存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人类自身追求完善的主观需求。长期以来,医学院校都非常重视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如列入必修课的思想品德课、医学伦理学等课程,都从各自的角度较为系统地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对确立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自律的理念有重要意义。但无法使走出校门的医学生从容面对复杂的医患关系,应对缺乏完善的法律机制的执医环境,甚至部分医学生是在日后的医疗服务工作中以惨痛的教训或不良记录为代价,去学习如何尊重患者权益、改善服务态度和提高职业素质。因此,有必要加强道德法律素养,特别是卫生法学的教育,以更好地保障医患双方的正当权益[7]。

4 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途径

4.1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适应发展趋势,关键是建立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教学和学科建设新体系,可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会同全国30多所医学院校共同制定的《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建议》的基础上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遵循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原则,科学制定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使课程覆盖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丰富性。

4.2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师资建设

人文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实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首先应充分利用本校已有的人文社科方面的师资力量,并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引进、自身进修、培训等方式完善自身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同时也可面向社会,聘请在社会上有影响、学术有建树、具有实践经验或艺术专长的知名专家、学者及艺术家等为学生开设各类讲座,引起优质教学资源[1,3]

4.3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教材建设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除了有优质的师资队伍外,还应该有配套的优质教材。医学院校除了可引进优秀的人文素质培养教材,也可根据院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编写适应现代教学需要的有特色的素质教育教材[1]。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出系列多媒体教材、网站等,以促进学习的多样化。

4.4 改革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尽管医学院校多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但不能不承认的事实是医学人员教育仍处于薄弱状态。可能与现有的教学计划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关。目前,医学院校多实施以学分制为主体的教学管理模式。配合学分制,各校调整了教学计划,划分出必修课和选修课,压缩原有的必修课以空出学时给限选课和任选课。通过一定比例的任选课让学生接触和理解本专业以外的学术领域和思想体系,扩大知识面。学分制下公选课是各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效果难以令人满意。选修课的性质、地位和管理方式导致学生不重视课程学习,甚至出现“选而不修”或为拿学分盲目选择容易拿到学分的课程,而不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素质结构选择内容,以保证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序贯性。此外,医学院校对选修课的管理欠规范,特别是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再加上对选修课内容的深度及考核一般不做专业要求及硬性规定,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不佳。为加强教学效果,可以考虑采取医学人文辅修专业的形式开展教育。在学分制教育的背景下,可充分利用学分制的弹性,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前提下,以医学人文辅修专业的形式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借取一部分公选课的学时空间,用优选的课程和较少时间给予医学生人文学科的基本培养。其可使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地位增高,教学的主渠道和系统性都可得到有效保证,并提高教学效果[2]。

4.5 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论坛是学生表达自己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许多高校都建立了BBS站。加大校园网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作用,结合学校特色,在保证强烈的政治导向和弘扬时代精神的情况下,增加人文教育内容,真正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地吸引医学生也具有重要意义[6]。此外,虽然网络的发展给传统的教育手段包括课堂上、会议上的正面教育,课后、会后的积极讨论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只要我们能拥有很好的教育素材和好的表达方式,就可能打动学生的心。应继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传统校园文化竞赛活动,寓人文素质教育于诗歌、散文、橱窗板报、书法书画、体育等传统校园文化,全面发挥校园的育人功能[8]。

总之,只要我们科学合理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训体系,并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可不断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并有可能满足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人文关怀的要求。

摘要:在当今时代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遵循科学性、可行性、灵活性、个体化、多元化等原则,构建科学有效的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体系

参考文献

[1]庄小金,潘利宪,苏文.构建科学有效的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J].医学教育探索,2008,7(3):276-278.

[2]韦勤,李大钦.医学人文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3):54-55.

[3]林冬妹.试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1):15-17.

[4]杜治政.论新的医学人文观[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7):8-14.

[5]杜治政.关于医学人文教学的几个问题的认识[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5):5-9.

[6]周再高,孙乐栋,曾抗,等.网络环境下医科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J].南方医学教育,2008,(3):10-11,15.

[7]李灵萍.医文互通现象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4):17-18.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 篇9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

(一) 事业心较强, 但献身民办教育的精神不够

面对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 部分青年教师之所以选择到民办高校工作, 并不是因为热爱教育事业, 而只是寻求一份工作, 甚至只是把民办高校当做职业跳板。而对于一些希望能在教育事业上有长足发展的青年教师, 可能受民办高校各方面条件所限, 认为民办高校不能成就自身的发展, 在工作当中心态逐渐有所变化, 最终选择另谋他职。这也是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性较大的主要原因。

(二) 学历层次高, 但教学和科研能力不高

当前, 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大都是刚走出校门的研究生, 他们所掌握的丰富而前沿的专业知识, 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但是突然之间从一个受教者转变为传教者, 短时间内他们无法适应这种改变, 需要学校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能力, 以及将知识应用于科研工作的能力。

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现状

(一) 学校和个人对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 民办教育尚未享受与公办教育相同的待遇, 民办高校的创办者承受着生存的压力, 例如生源问题、资金问题等, 忽视了内涵建设和品质提升, 缺乏长远的办学规划, 尤其是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工作, 更是无暇深入、系统的开展。另外, 青年教师工作量较大, 教学任务重, 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主动“充电”, 限制了青年教师自我提升的空间。

(二) 未制定合理的的培养规划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起步较晚, 受国家政策、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多数民办高校在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时, 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对教师的培养缺乏合理的规划, 往往是临时指派部分教师参加, 随意性较大, 不利于师资队伍的管理和稳定, 而且一旦教师离职, 就造成了成本浪费。

(三) 培养形式多元化, 但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估体系

随着民办教育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 许多民办高校也认识到了师资队伍建设对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而占据大半江山的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 是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关键。因此, 许多民办高校通过岗前培训、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以老带新等形式, 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专业素质能力。这些措施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但因为缺少合理的评估体系, 致使许多培养、培训流于形式, 无法检测成效, 使得学校无法掌握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 错失探索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三、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 做好人才培养规划

在社会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 民办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 从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 做好科学的调研和论证, 制定出远近结合、重点突出的人才培养规划, 逐步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另外, 要帮助青年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也叫职业生涯设计, 顾名思义, 就是根据个体的职业发展目标、知识能力构成等条件, 对职业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学校帮助青年教师制定清晰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能够帮助教师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观, 提高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 建立个人与学校共同发展的愿景, 有利于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与管理。

(二) 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是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工作, 学校在采取一系列培养措施的同时, 还需要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首先, 学校从高层到基层要认识到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性, 尤其是决策层领导要给予支持, 严格贯彻实施规章制度, 避免“纸上谈兵”, 规范青年教师的培养管理工作。第二, 要广泛而深入的调研, 制定符合现代民办教育发展状况和本校校情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第三, 要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挖掘符合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的培养内容和培养形式。

(三) 充分发挥管理部门职能作用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持续的系统工程, 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是多维度的, 学校应充分发挥各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 对青年教师进行交叉岗位培养,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和教学能力的共同提高。例如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可到网络信息中心兼职, 思想政治和心理学教师可到学生处兼职等, 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有利于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培养体系构建 篇10

关键词:技能培养项目,教学模块设计,技能教学体系

《动物繁殖》是畜牧兽医类专业的核心课程, 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现代畜牧业中承接其他技术的连接点。育种措施的落实、遗传规律的揭示、饲养对象的产生均离不开繁殖过程。根据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对动物繁殖技能的要求, 坚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笔者在教学中就动物繁殖技能培养体系的开发和构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一、《动物繁殖》课程开发应具备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

在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方面坚持以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 课程内容的选取根据学生就业的岗位职业能力, 在教学中的职业素质培育注重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 形成职业能力, 养成职业习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坚持实践性, 从基础能力、能力提升及综合能力训练方面, 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为主体进行项目情境教学设计。

在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课程建设过程中建立的网络教学资源 (包括视频素材资料, 网络课堂, 教学、课件以及实训项目任务书) 公开提供给师生, 解决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拓展岗位能力, 延展学习空间, 延伸学习触角, 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二是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 课程的实践内容与企业的项目相结合, 并时时更新、不断扩充, 具有通用性、实用性和可替换性 (见下图) 。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动物繁殖》技能项目

原大纲在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主要是以教师授课为主, 教学目标偏高, 联系生产实际不够紧密, 没有过多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 以繁殖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 对标准内容进行重构, 使之与生产实际岗位对接 (详见下图) 。

三、以岗位关键性技术为引导设计教学《动物繁殖》课程模块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充分调查动物繁殖的生产流程, 聘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与课程组教师共同开发、设计课程项目, 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得以拓展, 使技术理论和技术实践有机结合, 覆盖动物繁殖生产流程中的关键技术。设计动物的生殖器官、生殖激素的功能及应用、动物的生殖生理、人工授精技术、发情控制与胚胎生物工程、家禽人工授精、宠物及实验动物的繁殖、动物繁殖力等八个教学任务模块 (例如下图, 以胚胎移植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模块图) 。

四、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基础, 构建了《动物繁殖》课程的技能教学体系

通过教师在企业生产中的锻炼和体验, 邀请企业行业中具有生产经验的技术人员, 共同研讨, 确定课程的实训项目。实践课程所选取的实训项目均来自于生产一线, 对于实用性很强的技术, 学生可根据发展需要选取猪场、牛场、羊场、鸭场和犬场进行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根据养殖场动物繁殖技术流程的岗位要求分5个实训项目, 16个工作任务 (具体设置见下面图解) 。训练内容覆盖了基本技能、人工授精、母畜助产与接产、家禽繁殖、动物发情控制等。

五、以工学结合理念整合《动物繁殖》课程内容, 实现“零距离就业”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心、独立工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使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没有陌生感, 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实现“零距离就业”。

创造一个企业化工作氛围, 更好地进行工学结合。在教学过程中, 将传统的“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转换为“员工”与“部门经理”。学生分成小组并设立组长, 层层负责, 让学生有企业工作的真实情景感。要求学生填写工作过程记录和工作报告, 锻炼学生职业能力, 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 在考核上将学生的职业道德也纳入其中。

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规定学生在进行项目学习前必须预习, 自行完成实训准备工作, 在操作过程中碰到问题, 不立即解答, 而是鼓励他们去进行思考, 争取自主解决, 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在实训结束撰写实训报告时, 设计一些思考题, 其中有些题目要通过课外查找资料才能解决, 最后独立完成自己的报告, 也可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职业能力, 每个实训小组由2~5名学生组成, 他们相互间必须团结协作, 才能更好地完成实训项目的各项操作, 经过几个项目的训练, 都有很大的改进。实训中有些设备、器材需要共用, 必须协调好。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推行开放的教学理念,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综合创新训练, 课外自主学习项目, 学生可从书籍、杂志和网络收集资料。走出校门参与企业社会实践, 让学生关心现实生活中与本课程相关的各种问题。鼓励他们利用开放实验的条件和课余时间, 可以自行参与实践训练。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申报创新工程项目, 如参加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六、《动物繁殖》课程实施中采用分层次、阶梯式实践性教学环节

对动物繁殖课程教学的设计, 采用了分层次的阶梯式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分为三个层次,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实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技能强化职业鉴定三个环节逐步强化技能, 达到实践教学目标及职业技能工种要求 (见下图) 。

七、评定《动物繁殖》课程采用一套结合过程考核的多层次、立体式评价模式

动物繁殖课程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探讨, 已建立了一套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分三部分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进行考核。

平时考核:从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以及职业素质等方面进行多元化考核评价, 通过预习、实训准备、记录、操作、结果和报告、考勤等几部分进行评定, 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安全意识、吃苦耐劳等职业素质和道德等, 也纳入考核范畴。

技术理论考核:是动物繁殖理论和实践知识的闭卷笔试, 从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的动物繁殖技术理论题库中抽题, 可检验学生对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探析 篇11

摘 要:本文从核心课程建设、专业综合建设、教学改革方法与手段、创新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研讨。对计算机不同专业的教学工作进行了科学的规划,总结并凝练了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措施,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以及教学质量评价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华北电力大学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核心课程建设;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一、引言

现如今,不断涌现的计算机新兴热门应用领域,迫切需要既懂专业基础知识,又懂专业前沿技术的复合型计算机高级人才。因此有必要针对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进行改革,与时俱进,从而使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够很好地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加强对系统设计和应用能力培养的整体考虑,以形成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知识体系及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系统设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系全体教师按照学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精神开展了研究,明确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内涵及意义,转变了教师的思想观念,振奋了精神,增强了紧迫感和危机意识,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突破口,从核心课程建设、专业综合建设、教学改革方法与手段、创新实践、创新创业、创新竞赛、学生社团、俱乐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深入研讨,围绕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计算机不同专业的教学工作进行了科学的规划,总结、凝练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措施,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以及教学质量评价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分层次实施面向普适性和面向拔尖性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划。

二、夯实课程与教学建设

1.系统地重构和整合课程教学体系。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系结合2013版培养方案系统地整合和重构了课程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创新理念,强调内涵建设,科学划分实践课程模块。融入当前计算机领域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强化电力行业特色课程的配置,研究并重新编写了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新增了实验教学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2.加强课程群和教师团队建设。根据教师的兴趣、特长和专业优化教师配备模式,对教师团队和课程配置进行合理的规划。按照课程特点和课程群,对核心课程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团队进行重新规划,优化实践教师队伍的课程群配置,以专业负责人、教授为课程建设的牵头人。成立仿真机器人、物联网、移动终端创新实践指导小组,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创新大赛,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形成科研、教学、育人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普适性创新人才培养。

3.开展研究性教学。开展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工作,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满足普适性人才培养需求。通过课堂教学理念和创新思想的交流和探讨,可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学生创新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1.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平台。自2008年开始,在教育部修购基金项目和大学重大教改项目等资金的大力支持下,计算机系实验中心分别进行了《计算机系新专业实验室建设一期、二期》《软件工程实践平台》《信息安全综合实验与实训平台建设》《网络综合实验室建设》《计算机系创新实验基地》等实验室建设和创新实践平台建设,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环境和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建成了在国内高校处于领先水平的创新型、工程化的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实训和网络综合实践等四大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并与IBM(中国)合作开拓新路,以一种“工程化”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人才的培养模式,与IBM(中国)公司建立了课程认证和培训的长期合作计划,已经形成常态化的机制,开拓了一条与企业和国际接轨的新渠道。并借助网络综合平台和联邦实验室开展互联网关系平台,与教育部多所985院校共享网络资源,将实践能力培养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看齐,为创新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门课程在这些高水平平台上开设相应的综合性实验、实训等项目,超过90%的学生通过课程项目拿到了IBM公司颁发的课程认证证书,实现了对所有学生的普适性人才创新培养,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

2.发挥指导创新创业项目、科技创新竞赛优势。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成为集体项目及一种风尚。通过承办校计算机应用大赛及参与指导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实现对拔尖性人才及前30%的优秀人才的创新培养。在指导教师团队建设上注重稳定队伍、合力集中、逐年增力,参与教师涉及面广,研究形成稳定的指导队伍。

3.师生协同创新形成一种常态机制。师生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将教学规律与行业特点相结合,人才培养强调以课堂理论为基础,以课外真实项目实践为引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激发青年学生的自主创新热情。指导老师结合行业特点及每位同学的个体差异为其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学生提前了解并适应行业的各种层次需求,探索出高级创新人才培养手段。人才培养过程中鼓励学生参加我校教师指导的竞赛和项目实践,学生可参加老师的多项科研项目,成立学生工作组,使师生协同创新形成一种常态机制。以我校为例:优秀的学生工作组成员,毕业后多方面发展迅速,有的进入微软、Intel、Illumina、百度、腾讯、阿里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有的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业能力并有所成就,他们的成功也为后来的同学起到了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实现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4.引企业进校园创造创新创业平台。积极探索与企业联合进行创新培养的模式,能真正实现创新创业培养。以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系为例,2014年计算机系和相关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书,成立了学生实体——飞龙俱乐部,部分老师主研的项目已经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并为学生提供创业资金资助,俱乐部已经入住保定中关村软件园,将项目合作等落实到实处,践行了国家对学生创业的指导精神。

三、总结

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建设,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实现了对普适性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创新培养。今后将以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及电力行业发展要求为立足点,以系统性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突出“大电力”行业特色,凝练专业方向,优化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育资源配置,创建高层次创新型工程师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完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使学生具备系统分析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彰显特色方向和优势,提高办学质量,构建卓越的培养体系及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

参考文献:

[1]高林.《关于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解读[J].计算机教育,2013(20):58-64.

[2]孔宪君.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使命与计算机教育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1):12-16.

[3]张荣国,李富萍,等.高校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9):64-67.

培养体系构建 篇12

一、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的要求

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技术专长,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这种就业能力包括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能与人友好相处, 具有与他人的合作精神;还要有高度责任心, 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具有团队精神;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能够面对挫折, 在困境中能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有良好的判断能力, 和坚强的意志。做到这一点, 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合理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选取和教学方式上都要体现“综合职业能力”这个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 需要将传统的课程价值取向由学科型向能力型转换, 学科型重点是知识的系统性和基础性的学习掌握, 而能力型是将知识技能与岗位要求挂钩, 重点是是实践性和实用性的掌握。在教学方式上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 理论教学为辅。由于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能力为主, 所以理论知识应该以适用为度, 应该以“工学交替”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加大现场教学, 实践教学的力度。

在教学组织中, 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模式, 变为“示范、组织、引导”这种模式。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将过去的“学习理论知识到解答习题”的模式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学会借鉴, 善于探究”这样的新模式。

二、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课程体系问题

虽然高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国家已经提出, 但一些学校在实际运行中却没有达到目标要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 高职院校没有做到培养综合职业人才所要求的那样。首先在课程设置上, 高职没有自己的教学模式, 而是向一些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借鉴而来, 在课程设置上还是以学科型为主, 没有做到由学科型向能力型转化, 这其中尤以高职文科类最为严重, 几乎都是照搬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 这样的结果将会使价值取向与职业能力目标大相径庭, 影响学生就业。在课程目标上, 许多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侧重技能培养, 忽视了情感培养。在教学中, 注重注重专业课, 对于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培养不重视。这样培养的学生有技术专长, 却缺少社会生存能力, 在工作中不能与人友好相处, 缺乏团队精神, 没有责任感, 后果是走上社会有专长也难于就业。在教学方式上, 一些高职学校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 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播, 学生实践机会少, 动手能力差。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 成了夸夸其谈族, 理论上什么都懂, 考试成绩都是优秀的, 实践能力太差, 不能胜任自己的专业岗位, 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才。

造成这种现象, 主要原因还是学校与社会单位沟通少, 学生没有实际训练的场所, 因此一些需要动手的教学内容最后不能付诸行动。

三、以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导构建实践课程体系的方式

第一, 改变高职院校在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必须要从学校领导和教师转变观念做起, 要明白高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从课程体系方面加以改革。

第二, 还要从教科书方面进行改革, 要制定适合高职学校使用的教材, 不能盲目从本科院校借鉴。

第三, 要加强监督, 避免在教学目标上出现重专业目标, 轻视情感目标的教学方式?, 这就要求校领导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对于那些不按要求进行目标教学的班级负责人进行相应的惩罚。

第四, 要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和沟通, 这样可以让学生到相应的岗位进行实践学习, 一方面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另一方面, 也让学生早一些了解社会所需, 促使他们好好学习, 同时还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基础。

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中, 高职教育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 负责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建设者, 高职学校的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学生的成长就业息息相关, 这需要高职学校的师生不断努力和探索才能达到理想目标。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 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才, 随着各种新专业的出现, 也有一些曾经热门的专业被逐步淘汰。因此, 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 要紧跟社会潮流, 不断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 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为达到这个目标, 在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人才的同时, 就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高职学校,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王驰.高职院校构建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社科纵横 (新理论版) , 2012 (02)

上一篇: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思考下一篇:组网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