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体系(精选12篇)
培养体系 篇1
摘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也是学生自身发展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制造业的大国, 如何从中国制造升级到中国创造, 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北京城市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本文从创新能力培养理念、提供创新实践平台等多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培养体系, 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关键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 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 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学生, 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热情地表扬学生的聪明智慧, 是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的良好方法。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刘延东指出, 创新创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扩大学生就业和增进民众福祉。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自主创业活动, 支持青年特别是学生创业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形成了“政府促进创业、市场驱动创业、学校助推创业、社会扶持创业、个人自主创业”的崭新局面, 推动实现以创业促增长, 以增长促就业, 以就业促和谐。各个国家加强交流合作, 共同分享创业经验, 探讨创业教育, 推进创新创业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刘延东强调, 加强创新创业, 关键在人才培养, 基础在教育。要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各级各类教育中, 创新教育理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加强重要基础课程的创新培养方式
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 既包括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主要环节, 也包括课外创新教育活动体系建设。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 针对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理论正确的应用在实践中,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极为重要。我们开展了电子实践技能竞赛和电子作品设计竞赛, 目的是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基础知识, 并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在电子作品竞赛中, 参赛学生无论从方案设计到具体电路的制作和测试, 将所学习的内容得到综合应用, 锻炼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最初以为方案设计出来了就很容易实施得到结果, 可是在实际制作和测试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 学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时候, 他们才真正理解掌握了所学内容。这样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开展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活动, 逐步纳入培养体系中来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学校以立项的方式资助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目的是使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较早地进入创新性实验研究,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立项范围包括发明、创作、设计类项目, 应用性、创新性研究类项目, 社会调研项目等。创新训练项目培养计划使得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自行开展活动, 自主进行实验原理以及方法的设计、组织设备和购买材料、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处理以及撰写报告等工作。
在项目训练过程中, 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践动手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和刻苦专研精神。随着创新训练项目活动的深入开展, 将在参与学生的数量上逐渐增加, 深化管理细则, 使之逐步纳入培养体系中来, 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三、提供创新实践的环境平台,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针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缺乏,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做法, 逐渐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灵感, 加强学生意志力的锻炼, 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1. 在低年级时候对学生进行与专业有关的知识讲座及参观,
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建立学生对专业知识、能力以及就业岗位等全面的认识。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有目的地学习, 提高应具备的能力。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
2. 高年级学生中比较优秀的指导带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 建立这样的学习兴趣小组, 形成一个很好的传帮带的体系。
主要是教师将高年级中专业知识扎实、学习兴趣浓, 并且有一定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的学生挑选出来, 作为学弟学妹的小指导教师。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帮助低年级学生尽快地产生专业兴趣, 使得他们在大学低年级时对本专业具有的能力了解清楚并能很快地加强培养, 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 通过开放实验室项目及参与老师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几年来我们先后申请了10多个开放实验室项目, 这些项目主要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完成相应的题目。这其中涉及到实验用到的各种元器件要求学生自己去购买, 培养锻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做好的任何细节及能力, 只有学生自己去做了, 才能认识到看上去好像很容易做到的环节其实里面也具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这样学生自己购买的器件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考虑各种参数时, 学生反过来就知道哪里还有问题, 应该如何解决等等。同时在比较若干器件的过程中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比如:能够实现一个功能的器件有几种, 具体选择哪种这其中就涉及参数的比对、性能价格的比对, 同时还要考虑以后扩展性能等, 这样需要学生有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 那么创新能力也就逐渐得到锻炼。因为电子产品发展得很快, 有些智能的器件要做到很好使用需要涉及的内容很多, 而有些正是我们所指的创新能力。完成整个开放实验室项目还要有很多环节要做, 包括测试调试。此过程要做到顺利完成就需要解决出现的任何问题, 对学生能力培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老师在关键的时候给学生以启发, 学生要想完成任务就需要经过一个又一个的反复试验过程, 既激发了灵感也锻炼了毅力。
4. 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电子设计竞赛与课程优化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 竞赛内容既有理论答卷、方案设计, 又有实际制作整机调试。理论方面涉及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EDA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等, 实际应用方面要求学生在四天的时间内将理论设计的内容变成实际使用的东西, 也就是测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设计及实际制作、调试方面的能力。竞赛有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及扩展发挥部分。要求学生在思路清楚、理论正确的基础上有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要有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从2004年至今我们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赛等, 成绩越来越好, 学生的收获越来越大, 获得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
四、积极开展创新教育, 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了创新的氛围和创新的平台还不够, 还需要在教育内容中增加一些有关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和环节, 使学生了解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进而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向学生宣讲社会发展与创造发明的关系, 使得学生明白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在创新和发明中发展的, 从而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创新意识;我们还通过讲座和参观活动, 给学生们介绍创造发明的具体事例, 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发明创新的信心。给学生举例现当今成功创业的事例。刘延东在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强调, 加强创新创业, 关键在人才, 基础在教育。要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各级各类教育, 创新教育理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拓展创业实践基地, 发挥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 帮助学生创新创业。要建立协作机制, 加大扶持力度, 完善资金支持、税费减免、户籍迁移等优惠政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激发创造活力, 规范市场秩序, 建立创新创业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努力营造能创新、敢创业、创成业的良好环境。我们近年来在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成功地建立了清华大学实训基地、乐成3G实训基地、北广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基地, 正在积极地与智翔科技有限公司联系建立基地事宜。
五、完善培养体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
综上所述, 为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培养创新思维, 应该搭建完整的创新能力培养的体系平台。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机构, 制定计划及实施的管理平台;建立课外活动的指导教师队伍, 保障指导质量的指导教师平台;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和开放实验室的创新实践平台;建立合理的监控和奖励机制 (包括对学生和教师) 平台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
培养体系 篇2
——记xx大学堂第二讲之“导学案”的探索与实践
2011年9月27日下午,我校xx大学堂第二讲如期举行。此次讲座以教学研究之“导学案”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我校xx副校长和物理科特级教师xx作为主讲人在讲座中与全体教师们就该主题展开了交流与探讨。
教学需要改革,改革需要探索,探索需要交流,交流促进发展。首先,欧阳国亮副校长分别从“导学案”的产生背景、内容、特点、作用及如何编写的流程原则上高角度、全方位、深入细致地向大家讲解了“导学案”在教学研究中的研制与使用,强调它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需要,更是落实我校“育人为本、拓展潜能”办学理念的需要,并希望“导学案”在我校教学研究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实施中,能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参与性,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中学科思维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接着,吴仉蓉老师秉承“目标导学、学法导引、以评促学、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个人教学实践为例与我们分享了她教学研究中关于学案编制模式的探索和感悟。她强调,学案在教学中的使用要注重因材施教、分层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共鸣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切勿将学案内容习题化、自主学习等同于放任自流。最后,邓月珍校长总结指出,要大力推进“导学案”实施进程,将其作为当前教育改革中教学结构变革的重大举措,积极学习成功学校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去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 能力培养 研究
高职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纯体力的劳动将逐步被机器大生产所代替,不仅要求生产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适应现代生产岗位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包括良好的做人处事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有管理和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合作意识、责任感和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
目前高校学生能力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交流沟通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情绪容易波动,稍有挫折,往往就不能承受,有的甚至对自己的未来完全丧失信心。通过对近五年来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中发现,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就业成功率普遍高于综合能力差的,导致有些学生一次次与发展机会失之交臂,直接影响自己事业的发展与成功。这就需要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式加强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职学生能力培养体系
目前,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存在轻视乃至忽视了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发展,只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培养的情况,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习,动手与实践能力差,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等现状。要建立以“学会学习”为中心内容的现代教育理论,确定主体发展和自主发展的地位,使教学理论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与人格发展的内在规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素质和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和成功欲望,鼓励竞争。
通过研究,高职学生的能力培养应分为基本生存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学习发展能力三个方面,生存能力又分为做人处事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分为专业技术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学习发展能力分为本科学习能力和研究生学习能力。
高职学生能力体系培养内容
1.做人处事能力
做人处事能力包括做人和处事两个方面。做人的教育,要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重视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学会做人,它是对一个人的思想品德、道德规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反映,要求学生学会立身处事,学会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
学会做事是指在科学素养的基础上,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变动的应变能力,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以及在具体环境中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帮助、指导学生,使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履行职责、情景体验、讨论分析等方式,将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得到充分的显现和发挥。促使学生积极地、热情地、能动地、广泛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和社会活动。
2.交流沟通能力
现代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情绪容易波动,稍有挫折就不能承受,有的甚至对自己的未来完全丧失了信心。这些心理问题,大多数是由于沟通不良造成的。据2003 ~2004年度对大学生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中45%的自信心不强;24%的人有很强的自尊心,容易心理失衡;86.4%的学生在公共场合介绍自己时恐惧;51.7%的人与陌生人打交道时有心理障碍;19.6%的人很不容易交上朋友。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现代文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客观要求,是现代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质。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讨论交流沟通分享信息、提出建议、交流沟通看法或共同致力于解决某一问题,是培养学生口头交流沟通能力的主要途径。
3.计算机应用能力
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起点较低,他们的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处于起步水平,针对高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除了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知识外,还必须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去获得相关的知识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学会学习,使其融入信息化社会洪流,为将来步入社会就业领域莫定扎实的基础。
4.动手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由老师把试验步骤进行演练,学生再模仿老师一步一步地做下去。学生在整个试验过程都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所学到的东西并不扎实,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职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的教学宗旨,采用启发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之下能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大胆、独立地完成试验内容,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把传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以适应不断更新的知识时代。
5.数据分析能力
对数据进行搜集、处理、分析、图形化,从中得出正确的结沦,是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是最重要的。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数据的能力。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善于独立思考,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完善,更加扎实。
6.学习发展能力
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可以分为较好、中等和较差,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未能报考理想的大学,在高职院校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学习发展的平台,通过专升本报考较为理想的大学,或通过报考研究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发展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和高等数学的学习能力;对于中等学习水平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报考专业方面的职业证书,从而提高学习发展能力。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求生产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适应现代生产岗位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即具有良好的做人处事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管理和解决矛盾能力以及学习发展能力。因此,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伴随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不是通过一门的课程学习就可以培养出来,在高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综合能力培养的教育,才能使学生的基本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谢建锋.从实验教学看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能力培养.韶关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5),20-23.
[2]江锦祥.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2,(6), 12-15.
[3]侯素美.简论强化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中国成人教育.2000,(6),25-29.
[4]赵伯庄.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教学状况调查与分析.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13), 16-20.
[5]陈嵩.上海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境现状分析.职教论坛.2000,(9),34-38.
[6]颜宏裕.赢在沟通力——张开你的嘴巴说话.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72-101.
[7]甘华鸣,李湘华.沟通.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87-123.
培养体系 篇4
(一 )构建适合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彻底改变因人设课的现象,杜绝课程内容的重复。按照知识能力大纲对课程结构的布局要求,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中心,选择有效的、不可代替的、稳定而不易老化的知识组成课程,使每门课程均成为教学质量高、广受学生欢迎的优质课程。同时,做好相应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更新。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专业平台和教学团队的作用,体现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每门课都发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功能;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鼓励教师将学科前沿、最新科研成果等引入课程;建立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评价机制,让社会、学生和教师按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动态地评价相应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便于及时调整、完善和更新,确保卓越人才教育的培养达到培养标准的要求,实现培养目标。在培养内容上,要注重应用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应用研究能力的培养,加强校企间的“全程合作”。
(二 )以工程实践能力为重心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
卓越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有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高校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经历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对企业了解甚少。学校也要制定有利于工程实践人才培养的制度,送教师到相关企业锻炼,鼓励教师由过去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角色转换为能学以致用的复合型教师, 适应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需要。另外,学校要积极吸引企业优秀人才进课堂、上讲台,与企业共建双师队伍,将有一定企业背景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优秀人才请进高校充实兼职教师队伍; 同时要定期组织安排有一定工程背景的教师到企业加强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和运用。
(三 )制定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的常态机制 。
高校对教师的评聘与考核要从过去的侧重评价理论研究成果和发表学术论文为主,转向侧重评价企业项目的设计、开发和研究,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的拥有,以及开展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等;对教师技术职务的晋升方面把工程经历作为对“工程型”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建立“工程型”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相应的职务标准。
二、构建良好的卓越人才教育的外部生态保障体系
(一 )建立校企联动和多层次协调的组织体系 。
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并基于试点专业长期的校企合作办学背景, 建立校企联动的多层次组织体系,由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研究,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方案,共同评价培养质量。该组织体系的具体构成与职责为:“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行业协会及企业的高管担任双主任委员, 成员由学校主要职能处室和企业的主要职能部(处 )负责人组成 ,主要负责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并负责试点工作的整体规划、指导和宏观调控。
(二 )提高企业参与培养卓越人才的积极性 。
目前,我国企业在努力进行经济发展,提高效率,当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会因为学生没有实践经验,纪律性差而造成一些安全隐患,对企业造成一定损失,挫伤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因此,国家首先应推出一些奖励措施保障企业接受学生实习,例如国家进行补贴、减税甚至免税弥补可能发生的损失,一旦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并依靠丰富的专业知识提出一些创新并且可取的方案或建议,企业从中得到学生实习的益处,从而对学生的实习给予认可, 学校与企业合作会变得容易并且企业参与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三 )建立卓越人才的教育联盟 。
实施分类管理高等教育发达地区, 高校的类型、管理属性、功能定位、办学水平各有差异,需要政策区别对待,共同发展。针对卓越人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可尝试建立发展联盟,实施有针对性地管理举措。如联合所在区域内具有相同背景或发展目标一致的高校组建联盟,成立协作机构,建立合作发展机制。各院校可以委派联系人组成协会或协调委员会,政府派人参与,并进行指导。通过协会或协调委员会,这类院校之间可以定期就有关问题进行研讨,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及错位发展目标。
(四 )企业环境是培养卓越人才的决定要素 。
在制订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时,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把企业阶段计划做成实习计划。“卓越计划”希望学校制订的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是学校总体改革方案中的一个子方案,不是简单的实习计划,也不是将原来的三大实习进行简单的组合,这是目前部分学校制定企业培养方案中的一个主要缺失。除了实践外,关键是企业环境。企业环境是培养工程人才的要素。只有从这个层次、这个角度认识企业阶段的学习,把企业环境作为人才培养要素对待,而不是把带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和认识作为下企业的目的,这样才能确保企业阶段学习效果。企业培养方案的好坏决定了实施计划的成败。企业阶段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不仅仅是实践教学改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融入企业,学习企业的技术,感受企业的文化和氛围。培养方案应该把适合在企业开展的有关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尽可能放到企业,包括相关专业课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五 )拓展卓越人才培养经费筹集渠道 。
高校要建立长效的资金保障机制, 多渠道地筹措经费,加大对卓越人才专业经费的投入力度,为本校卓越人才计划的实施提供专项资金,资助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补贴学生实习、师资培训、校企联合和国际化培养等。具体可采用举措有:(1)财政教育拨款跟学校实施“卓越计划”的在校学生数挂钩,提高生均拨款标准;(2)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优先确保“卓越计划”本科生的培养需要;(3)尝试学生先行“垫资”学习,参加工作后由企业部分补贴;(4)争取社会、企业及校友资助学生学费,资助高校科研;(5)设立由企业支付薪金的教学职 位 ,获此职位 的教师必 须承担“卓 越计划”专 业教学。
(六 )加快卓越人才教育资源的国际化 。
牛胚胎体外培养体系的优化 篇5
将体外受精后的牛卵母细胞随机分组进行培养,比较了胎牛血清(FBS)和发情后7 d牛血清(E7BS)、不同培养液(CR1+3 mg/mL BSA、SOF+3 mg/mL BSA和SOF+0.1 mg/mL PVA)、共培养体系和不同培养液体积(0.1,0.5和2.0 mL)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优化了牛胚胎体外培养体系,并对该体系的稳定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牛胚胎培养体系为:前48 h用CR1+3 mg/mL BSA培养液,48 h后用CR1+体积分数10% E7BS培养液培养120 h,培养液体积为0.5 mL,并且采用共培养,受精后颗粒细胞保留48 h.用该培养体系培养的牛胚胎发育良好,平均囊胚率为44.9%,表明该优化培养体系较稳定.
作 者:张志平张君涛 安志兴 张锈 张涌 ZHANG Zhi-ping ZHANG Jun-tao AN Zhi-xing ZHANG Xiu ZHANG Yong 作者单位:张志平,安志兴,张锈,张涌,ZHANG Zhi-ping,AN Zhi-xing,ZHANG Xiu,ZHANG Yong(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张君涛,ZHANG Jun-tao(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探索初中生阅读习惯培养体系 篇6
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教师如何才能构建出一套指导体系呢?本人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探索出了阅读习惯培养六步法。
第一 激发阅读兴趣
广泛的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的内在条件,因此习惯培养中的重头戏就是千方百计激发阅读兴趣。阅读从倾听开始,学生最初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来源于倾听,我们可以经常在早读和语文课上,美读名篇或播放名家的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到书中的快乐和情趣,形成读书是享受的意识。其次,利用榜样的力量,概述名家名篇精彩章节,讲述名人勤学爱读的故事,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强大的阅读原动力。第三,教师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读书史,或让学生传阅自己的读书笔记,或谈论读书对自己成长的作用等,言传身教效果非凡。第四、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亲近书籍,如学完了胡适的《我的母亲》,就趁机推荐网上“散文在线”中写母亲的一系列优秀时文,以加深学生对母爱的理解;讲到《智取生辰纲》,则观看相应的电视剧,比较编导对原著的改动,评析优劣,这样的课外阅读学生乐此不疲,兴趣十足,再也无做题的劳累、上课的乏味。指导学生中我们要有意摒弃一切束缚和不利于激发阅读兴趣的条条框框,扭转功利性阅读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消解,让孩子们放心读,自由读,快乐读。
第二 开设阅读课
阅读按内容可分为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语文课的课堂阅读是教师直接指导的在课堂上进行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指在课内教科书之外,课堂教学的时间之外,学生所进行的各种阅读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阅读比课内阅读更为重要,据调查,中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取得所获知识总量的40%。“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为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叶圣陶)。所以为保障阅读时间,每周开设1——2节课外阅读课,带领学生跳出题海,徜徉书海,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阅读课的开设已成当务之急,为了学生的习惯养成,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是老师们大胆迈出这一步的时候了。
第三 制定阅读目标和计划
美国著名学者诺.波特指出:“谈到读书,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对读书的目的认识得越清楚,读书的信心就越坚定持久。”“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漫无边际的在茫茫书海中“潇洒走一回”,终其一生也难有建树。恩格斯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无计划地读书简直就是荒唐。”因此试验中本人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个人时间、精力、阅读速度、爱好等因素,辅导学生制定个人读书目标、阅读计划及读书范围,比如七年级设定读10本书,从九月开始,每月一本,固定每天读书的时间,雷打不动地按计划推进。
开卷未必有益,在日常的阅读指导中,还可尽量引导并帮助学生净化阅读目的,过滤、剔除那些错误、杂散、低俗的阅读目的,树立正确、纯粹、高雅的阅读目的,提高阅读品质,从而增强阅读的科学指向,以期收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第四 强化训练,促成习惯
习惯指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任何行为只有多次强化才能转化为习惯,这其中,强化改变起了决定作用,因此,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反复训练、常抓不懈,防微杜渐,循序渐进。师生稍有懈怠,便会走样;经常中断,更是前功尽弃。为了使习惯培养过程形成系统,我们可以给学生们量身打造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强化训练活动,结合各种评价方案,多管齐下,促成优良习惯的养成:
根据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的理论,首先可以开展“阅读马拉松活动”,评选三次“阅读进步奖”,21天后,评选“阅读习惯明星”,以后再评选“月阅读之星”、“学期阅读之星”等,促使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进入第二个21天,有的同学阅读意志会消弥,我们则鼓励学生每人编辑一本文学读本,自己组稿、设计封面、作序。用这种方法很能激起学生的读书热情,使其充分利用一切零散时间。看到自己的书籍新鲜出炉,学生们对阅读的喜爱会油然而生。
在第三个21天,我们借助学校的“一二·九”大型活动,开展某种比赛,如课本剧展演或朗诵比赛等,继续强化阅读习惯。
在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上,强制的命令、强硬的手段、消极的惩罚,只会打消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多用鼓励法,用爱和微笑心感化学生,让学生乐意阅读,并享受阅读。
第五 指导阅读方法
优良的阅读习惯包括:专心读书并努力读懂;阅读时精读、泛读和背诵相结合;使用工具书或参阅资料;思考和质疑;做读书笔记;每天坚持读书;广泛交流;多运用等等。配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养成,我们可以专门指导学生做批注的方法和读书笔记的方法,这两种方法最为实用,做批注是读后写总结的前奏,做读书笔记是批注的深化,它们相辅相成,杜绝了学生的浅层次阅读。围绕读书效率的提高,我们可以专门指导如何精读、略读、跳读、浏览、默读等方法。围绕读书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专门指导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尤其是小说、散文、戏剧的阅读方法,这几种文体在课外阅读中最受欢迎。
指导阅读方法为习惯养成铺平了道路,学生只有会读才能善读,只有善读才能爱读,直至形成一种本能,见到文字就读。
第六 制定阅读评价
课外阅读评价是课外阅读教学中有机的组成部分,假设没有评价,课外阅读就无法验证其效果。语文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提倡多读课外书,而不能进行相应的督促和评价,课外阅读终将变成一句空谈。我们可以构建起多方位、多角度、多手段的课外阅读评价体系,不仅对读书数量、书目选择、读书笔记等都做具体的评价标准,还应参与对学生读书的动态化过程的评价,此外更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测评:
(1)阅读时间
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保证30分钟以上为最佳,如能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收到最好的阅读效果。因此,我们可以下发“家校联系本”,发挥家长的鼓励、监督、评价作用,注重过程评价,一有进步就肯定,并在家长会上表扬优秀家长。
(2)活动展示
课外阅读教学是否真正有实效,最终还要落实到丰富多样的成果展示上。为此可以设立“读书进步奖”、“月阅读之星”、“学期阅读之星”、“故事大王”、“读书手抄报评比”、“读书交流会”、“亲子阅读奖”“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知识竞赛”、“朗诵比赛”、“优秀读书笔记奖”、“课本剧展演”、“辩论赛”等活动和奖项,诸如此类的活动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鼓舞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起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扩大影响,使学生在赏识、鼓励中爱上阅读,使校园弥漫出浓郁的书香气息。
总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上,本人恰当运用严中有慈、尊重赏识的“柔性”教育方式,构建了一套严谨的、循序渐进的体系,以强化训练来建造,以阅读课为练习场,以兴趣为诱饵,以目标为灯塔,以方法为船桨,以评价来保驾护航,让学生逐渐驾驭优良阅读习惯的轻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遨游,去追寻幸福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01
[2]胡莹《论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广西师范大学》 2012年
[3]杨颖.《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周刊2012(9):155.
[4]王妍.《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J]》.群文天地,2011(12):241-242.
美国“有效校长”的培养体系分析 篇7
有效校长 (Effective Principal) 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最初是由波塞特 (Bossert) 在1982年提出的。他认为有效校长应负制订学校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设定学业标准、促进教师学习和维持学生纪律的责任。因此, 有效校长必须具备目标管理、决策权力、组织协调和人际关系等四方面的能力[1]。此后, 波塞特的有效校长理论得到了美国教育管理界的认可, 著名的教育领导专家菲利浦·海林杰 (Philip Hallinger) 认为有效校长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影响教师能力的发挥和整个学校的校园氛围[2]。近年来, 受美国教育改革动向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有效校长再度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内涵不断得到细化和充实。从已有文献可以归纳出:有效校长首先是一种教学型领导, 应具有提供有效教学管理与实践决策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能力;其次, 有效领导应该能挖掘全体教职员的教学潜能, 并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创造机会;最后, 建立一种家长、社区、大学多方面合作关系校园文化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等也被纳入有效校长核心能力之中[3,4]。
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美国对有效校长实践的探索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集中表现在美国教育界就校长与提高整个学校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所做的一系列改革, 并颁布了相应的纲领性文件和报告。如2003年俄亥俄州州长成功教学委员会发布了《取得更大成功:高质教学、学校领导、学生成功》;2004年南方地区教育董事会发布了《好校长是成功学校的关键》;2005年美国教育发展中心出版了长达224页的题为《有效校长:高质量学习的教学领导》的文件, 等等。这一系列的文件和报告不但加深了有效校长这一理论的内涵, 更是通过对相应的教育改革实践的总结, 明确指出:有效校长的领导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如何培养有效校长已逐步成为美国教育领导管理领域的一个方兴未艾的热点研究问题。
本文将美国有效校长的培养体系划分为职前培养、入职指导、在职培训和评价措施四个紧密结合、相互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有效校长的培养体系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和介绍, 以期得出有利于我国学校领导管理方面的经验及启示。
二、美国有效中小学校长的培养体系
1. 有效校长的职前培养
美国传统的校长的职前课程一般由大学研究生院的教育领导专业承担。最近几年受有效校长研究的影响, 一方面传统的研究生课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另一方面出现了以学区与大学共同开发的校长职前课程体系这种新模式。两者的共同点是:为了培养有效校长, 校长的职前课程开始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关注校长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领导能力及强调学校与外界建立起良好合作关系的能力。
俄亥俄州的麦格雷戈安蒂奥克大学 (Antioch University Mc Gregor) 的教育领导硕士课程改革是前者的一个典型的案例, 其主导思想是提倡课程设置与快速发展的中小学校实际工作相联系, 提供一种以课堂教学为基础, 亲历教育领导经历为补充的方法, 以培养未来的有效校长, 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领导硕士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该校目前的教育领导硕士课程共45学分, 由以下13门课程组成:教育基础 (3学分) 、领导的多样化与民主学校 (3学分) 、儿童全面发展 (4学分) 、科技与教育 (3学分) 、学习与动机理论 (4学分) 、解决冲突的方案与课堂管理 (3学分) 、监督合作校区 (3学分) 、促进教职员的发展 (4学分) 、改善学校办学研究 (4学分) 、课程 (4学分) 、学校法规 (3学分) 、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3学分) 和实习 (4学分) [5]。这些课程关注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校与外界的合作关系, 采用个案分析、课堂讨论、现场实践等方法培养未来学校有效领导必需的核心能力。以此案例为代表, 我们可以看到, 受到有效校长理论的影响, 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未来校长的要求, 美国各州的大学的教育领导专业开始重新设计课程培养方案以顺应这一潮流。
相对此种传统大学的研究生课程改革而言, 马萨诸塞州采取的加强学区、专业团体、社区及非营利集团之间的合作, 共同开发的有效校长课程则显得更加大胆和激进。在马萨诸塞州教育董事会的支持下, 斯普林菲尔德公立学校联盟 (Springfield Public Schools) 已经开设了一种新型的领导大学 (Leadership University) , 为所有学区的教员的职业发展提供培训活动。斯普林菲尔德公立学校联盟通过严谨的申请管理程序对学习课程的候选人进行筛选, 并要求学员在两年时间内修完四门必修课程、一个暑期学校课程、一门行政实习课程及一门管理实习课程[6]。专职的课程教员与当地的七所高校一起合作教授课程。在未来的五年内, 该课程计划将为本地区及其他地区培养150名斯普林菲尔德公立学校联盟的行政人员。马萨诸塞州希望能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其他州, 使其课程能适用于其他州的学校领导职前培训。斯普林菲尔德公立学校联盟的校长职前课程计划相对较新, 但是它的可取之处在于持续不断地为候选人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专业发展;加强学区对校长的经验指导;提供高质量的培养方案, 从而为州校长职前准备体系注入竞争活力。现已有14个州同意以上述方式来培养未来的校长[7], 标志着这一举措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肯定和接受。
2. 有效校长的入职指导
校长的职业发展一般分为职前准备期、岗位适应期、称职期和成熟期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8]。岗位适应期即入职阶段, 在这一阶段的入职校长虽然有着教育领导的基础和教学的经验, 但是往往缺乏学校领导的实践经验。由前面对有效校长内涵的论述, 我们不难看到, 有效校长核心能力的形成与实践经验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因此, 这一环节是新任校长能否成为有效校长的关键。为了促使入职校长向有效校长转型, 美国大多数州为新任校长提供了入职指导。在共同目的的驱动下, 虽然各州的入职指导计划在具体内容上不尽相同, 但是其共同之处为重视入职课程的真实性。在措施上也大多包含了一对一的导师指导制度。
在诸多实行校长入职指导政策的州中, 以宾夕法尼亚州的做法最为典型。宾夕法尼亚州的法律规定在2008年1月后首次任职的中小学校长与副校长必须在任职的五年内参加校长入职课程的学习[9]。入职课程由国家学校领导学院、国家教育与经济中心分部门共同开发, 每年为该州的八个地区提供一次以上的培训。该课程计划在有效校长能力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具体化和深化, 最终归结为宾夕法尼亚州中小学校长的三大核心领导能力标准:领导应具有决策性思考与策划的知识技能, 并具有能保障每个学生成功学习的组织视野;领导应具有理解、设计以标准为基础机制理论的能力, 并把这种能力用于以标准为基础的学校教育改革中;领导应具有合理利用资源, 对不同层次的制度做出决策的能力[10]。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入职课程为期两年, 累计培训的时间共13天。第一年学习的主题为世界性学校的视野与目标, 涉及的课程包括:教育挑战 (学习2天) 、校长作为决策性的思想者 (学习2天) 、以标准为基础的教学制度及学校设计 (学习2天) 和有效学习理论 (学习2天) , 第一年课程分8天学习, 共学习90小时。第二年的课程主题为提高成效, 学习5天, 包括三门课程, 校长作为变革的先导者 (学习2天) 、学习成果 (学习1天) 及有效鼓励与开展以标准为基础的改革项目 (学习2天) [11]。在课程学习过程中, 主张通过实践经历学习 (个案研究、模拟学习、小组讨论) 、面对面交流、课堂报告、在线学习、角色表演和反思等多种形式帮助入职校长提高以标准为基础的教学领导能力, 最终促进学生学业的发展。
在课程学习的同时, 宾夕法尼亚州的专业教学学院、鼓励领导行动委员会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实施校长入职导师制。每一位学员由一位有着丰富教育领导经验的导师指导 (往往由刚刚退休的校长担任) , 导师主要通过互联网为校长提供整年的指导, 并以不定期的面对面提问、交流方式为补充。导师为入职校长提供领导学校经验、资源和解决不同问题的策略, 提高入职校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有效校长的在职培训
上述有效校长的职前培养和入职指导解决了新任校长的有效性问题, 而对现有校长的改造, 则主要通过校长的在职培训实现。从另一方面来看, 即使是最好的职前准备课程只能是有效校长培训的部分内容, 在学习型社会中, 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 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学校领导更应如此。因此, 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有效校长的在职培训应该是一个持久不断的过程。目前美国各州对有效校长的在职培训主要针对五大核心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加强教师、校长和学区教育管理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使课程内容直接与学校的真实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保持专业发展时间上的连贯性和运用教学反馈作为课程开发、评估的依据[1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这些核心内容与有效校长理论本身的发展基本保持同步, 从而保证有效校长的领导能力与时俱进。
在具体措施上, 各州均遵循以上的原则为在职校长提供在职培训。许多州已经设了州立领导学院, 如阿拉巴马州、乔治亚州、路易安娜州等。阿拉巴马州领导学院召集了50所办学质量欠佳的学校领导进行培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校长们通过学习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从而改变了学校的现状[13]。南方地区教育董事会甚至建立了各州共享的领导学院网络, 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学业成绩低下的学校领导提供帮助, 从而使这些学校能改善课程设置、教学和学生学业成绩。入网的各州领导学院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 招收的学员必须包括低绩效学校的现任校长、未来校长和一名以上的地区办公室人员。
(2) 必须和南方地区教育董事会一起合作设计、开发课程模式, 使得领导小组学会运用研究的知识正确地处理阻碍学校学业提高的真实问题。
(3) 帮助校区鉴定未来领导的能力、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知识和高绩效的证据。
(4) 招募在办学效果差的学校转型和将以研究为基础的知识运用到改善学校办学方面有经验的教师及指导者。
(5) 在各所学校开展研究以确定学校领导在领导学院学习的课程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6) 与学校领导发展小组合作以便相互学习对方的经验。
(7) 建立咨询董事会, 该董事会由参与改善综合学校的教育领导、商业领导和在有效提高学生学业方面有经验的学校领导组成[14]。
各个领导学院提供的课程一般至少维持两年以上, 以研究型学习为主, 具体由教育领导学院、大学、地区服务中心和私人部门共同合作, 共同为校长学习的课程实践提供理论学习、交流场所和实践基地, 并注意与有效校长的职前培训、入职指导有机结合, 形成完整体系。
一般而言, 教育领导学院提供的课程往往与学校实际相联系。课程内容十分具体, 实践性强, 学习时间短。如创造高绩效的学习环境这门课程共学习四天, 学员以讨论班的形式参加学习, 共分六个步骤。第一步学习5小时, 主要学习有关校园文化的概念及术语, 通过一系列的小组练习、简短讲座、个案分析等方式, 学员能对丰富校园文化有深刻的认识。第二步为培养创造高绩效学习的理念, 一般为8~9个小时。这个阶段采取个人学习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学员有机会看到理念是如何与研究中描述的高绩效学校的理念体系相匹配的。在循序渐进的学习指导下, 学员对面临的挑战、问题、学生学业和学校实践等方面内容有清晰的了解, 进而探索学校领导分权与个人效力等方面的主题。第三步运用决策结构支持高绩效的学习, 学习时间为2小时30分钟。学员们审视如何将决策结构 (包括关系、政策、程序和物质环境) 用于改变学校氛围, 从而强化学校的办学效果。在探索理念与决策结构关系之后, 学员们得出评价与塑造学校结构的方式。第四步是家庭作业, 要求学员以小组的形式对所学的有关校园文化方面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第五步为培养高绩效学习文化中学校领导的角色, 约3小时35分钟。学员学习在塑造校园文化过程中学校领导的具体作用, 通过讨论、讲座、个案研究和活动帮助学员了解如何运用学校领导作用改善学校教育。这一步也是对以往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共享与反馈阶段。最后一步为小结, 学习1小时。学员必须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参与领导, 创造有利于高绩效学校文化的活动, 并且提交小组的学习报告 (包括小组产品、个人的反思和个人的陈述) [15]。通过类似的学习, 学员能充分了解有效校长能力结构的内涵, 培养这方面的实践能力, 从而尽快达到学校、社会对有效校长的新要求。
4. 有效校长的评价体系
一种合理的有效校长评价体系是建立高质量的有效校长培养体系的有力保障。合理的评价体系能为校长的学习提供反馈信息, 促使他们掌握改善学校领导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指导不同阶段校长培养方案以满足各州的具体要求, 从而促进有效校长培训实践的深化。为了制定有效评价体系, 2005年华莱士基金会 (Wallace Foundation) 为范德堡大学 (Vanderbilt University) 开发有效领导的评价模式的研究项目提供1500, 000美元的经费资助, 项目为期三年[16]。范德堡教育领导评价体系是一套以制定有效校长标准为基础的教育领导评价体系, 它为教育领导的个人或小组的评估提供了诊断性分析、绩效反馈、进度监督和人事决定的依据。该评价体系共包括72项指标, 从两个维度评价领导能力的有效性:学校绩效的六大核心因素;领导的六大关键过程。
第一维度:学校绩效的六大核心因素。
(1) 高标准的学生学业成绩:个人、小组和学校的目标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业与社会学习。
(2) 严谨的课程内容:为所有学生核心课程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内容。
(3) 教学质量:应用有效教学方法, 优化学生学业与社会学习。
(4) 学习文化和专业行为:使学区的专业实习为学生学业和社会学习服务, 确保学生在一个健康学校环境中学习。
(5) 与外部社区相联系:与学区中的人员和机构建立联系, 促进学生的学业和社会学习。
(6) 建立绩效责任制度:使个人和集体对学生学业和社会学习的成绩标准承担分权的绩效责任制度。
第二维度:领导的六大关键过程。
(1) 策划:阐明共享目标、连贯性政策、措施和程序, 实现高水平的学生学业标准。
(2) 实施:将人力、思想和资源用于促进高水平学生学业标准的实践活动。
(3) 支持:创造积极向上的环境, 保证和利用必要的财政、政治、科技、人文和社会资本, 促进学生学业和社会学习。
(4) 维护:维护学生在学校内外多种利益的需要。
(5) 交流:发展、利用、维护学校人员与外界社区之间的交流机制。
(6) 监督:系统地收集、分析数据, 作为引导、改善学校决定和行动的评判依据[17]。
范德堡教育领导评价体系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有效性考核体系, 问卷调查中的每个小问题都设有资料来源的证据, 它分为别人报告、个人观察、学校文件、学校活动项目、其他途径和无证据。有效性分五个等级, 从1~5分, 1分为无效, 2分为有点效果, 3分效果满意, 4分为很有效, 5分为高效。这种评价体系容易操作, 调查者只需20多分钟就可以完成问卷调查。根据校长有效性调查结果校长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四等[18]。2008年2月份范德堡教育领导评价体系开始被300多所学校采用, 说明该体系的可信度和有效度为美国教育界接受, 并为有效校长的培养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三、结语
软件测试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篇8
一、软件测试行业现状
国外软件测试的历史较长, 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调试”时期, 后续经历了论证时期、破坏性测试时期、生命周期评估和预防性测试时期。目前, 国外软件测试已有严格的测试工作标准和范围规定。从业人员平均技能水平较高, 可从事时间也比较长。待遇与开发相当, 人员配比充分合理。软件测试能力培养在自动化和手工测试方面均有很强的实力。
相比于国外, 我国软件行业起步较晚。整体软件产业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而软件测试在2000年才开始发展。2005年后软件测试行业和人力需求开始呈现急速上升趋势。而与产业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软件测试“缓慢”的人才培养, 软件测试从业者能力水平一般, 培养体系不健全。结合当前国内软件测试的现状和各企业对软件测试的需求情况, 从当前和长远情况来看, 专业性和职业化的软件测试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企业对软件测试人员的能力要求
国内企业对软件测试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差异较大。在规模较大且流程较为规范的软件企业, 一般具有独立的测试部门和质量部门。测试部门通过合理的人员分配, 以产品或项目目标为核心, 向项目组配置相应测试人员来辅助产品或项目的正常开展。这些项目组的测试人员, 按照其职责和所负责的模块, 分别关注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及安全测试等。此外, 在协助产品的开发过程时测试人员也会分别介入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针对这些不同的测试过程, 企业对相应从业人员有着对应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 企业对软件测试人员的能力要求较为细化。这些企业中的软件测试从业人员的专项技能较为突出。比如从事功能测试的人员具有很强的业务知识和背景知识;而从事性能测试或压力测试的人员对场景分析和结果分析能力较强, 而对业务可能关注较少。
而在国内众多的中小型软件企业, 对软件测试有不同的做法。这些企业可能没有独立的软件测试部门, 也许连软件测试的工作都不是由专人担当。此外, 这些企业的软件测试人员有时不仅需要做功能测试, 对于产品出厂验收时所要求的性能测试、压力测试等也都会参与。这样的企业对软件测试从业人员的要求跟上面所说的较为规范的企业就有所不同。他们一般要求内部的测试人员, 首先要能胜任本职的功能测试工作;除此之外, 对于一些非功能性的测试也可以快速胜任;而正常的工作中测试人员一般还要负责相应的现场支持维护升级等工作。
无论企业的大小或流程的规范与否, 企业对软件测试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有共通点的。企业都希望测试人员拥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责任心, 耐心、细心、自信心、发散思维。对于专业技能方面, 软件测试人员与开发类似, 也需要熟悉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和网络等方面知识。此外, 测试人员对测试理论、测试方法和测试管理的掌握也是必要的。
三、现有软件测试培训存在的不足
当前, 企业中的软件测试从业人员来源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 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他们在校期间接触过软件测试课程或学习过软件开发相关课程, 有一定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第二, 培训机构的专项培训生, 培训期间对口培训过软件测试相关内容;第三, 其他专业毕业生, 对软件测试存在一定兴趣, 转投软件测试行业。软件测试人员在企业中工作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接受培训的过程;第四, 社招人员, 具有一定测试经验甚至管理经验。
首先, 现有的培训机构还相对较少而且单一, 重视软件测试的培训结构相对更少。由于行业间的竞争少, 且国内对软件测试的重视程度也较为一般, 对软件测试的要求不高, 很多企业对软件测试的要求仅限于能找Bug, 保证产品顺利上线运行。培训机构为了追求利益和自身的发展, 往往是最近热炒什么方向, 就开放什么样的课程, 并不注重过程和质量。他们切中目前企业对软件测试所存在的不足, 投机取巧, 培训出的测试人员也仅限拥有基础的测试技能, 保证可以满足初期的上岗即可, 缺乏对学生自身定位和对未来方向的引导。
其次, 培训往往都是速成的, 培训机构只关心在短时间里培训出能上岗的测试人员, 没有从根本上培养测试人员的个人素质培养。培训的内容较为简单, 趋于表面。而往往在正式的项目工作中, 产品的运行环境往往非常复杂, 测试结果的分析往往因为影响因素众多而比较复杂, 培训的理想型测试与实际测试情况差距较远。并且一些测试工具不是开源的, 需要高额的使用费用。培训机构往往会精简这些经典工具使用的介绍。
第三, 培训起步晚, 很多软件测试从业人员起初参加软件测试培训并不是因为自身兴趣, 往往是看到软件这个测试行业的要求较低, 且收入可接受;再加上培训机构对软件测试就业趋势和软件行业发展的宣传。很多培训生在培训阶段的后期都未对软件测试产生兴趣, 最后仅是在结果的导向下跨入软件测试行业。这些从业人员在测试工作过程中因为缺乏兴趣性, 导致思维不够发散, 较为狭隘。在某种程度上与测试人员基本素质思维发散想违背。
相对于培训机构的不足, 高校毕业生从事软件测试行业的不足之处则相对单一, 大部分院校无软件测试专业和课程, 基本上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软件开发为主, 因此对于软件测试的专业理论和方法理解还缺乏系统性的认识。进入公司之后, 公司出于成本和时间的考虑, 一般以老带新方式进行培训, 而老员工由于测试任务在身, 非常容易忽视新员工的能力培养需求。同时, 如果新员工缺乏学习主动性, 再遇到拥有技术私心的师傅, 新员工的成长历程可想而知。
社招测试人员招聘对于大型企业是通常性的做法, 毕竟拥有实际项目测试经验的人员可以直接上手, 缩短磨合期。但是社招测试人员并不代表其不存在不足, 一是测试转测试管理角色的经验缺乏, 二是满足现状, 遇到测试能力提升瓶颈, 容易受到年轻测试人员的竞争冲击。对于小微软件企业来说, 以自身经营实力现状是无法满足中高级测试人员的薪资要求的, 所以高校毕业生和培训机构专项学员仍是他们长期的主要需求对象, 然而毕业生和学员自身能力的缺陷和公司的运营成本限制, 又造成了人员培训的两难境地。
四、如何完善软件测试培训体系
探讨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软件测试能力培养体系, 首要需要关注的就是软件测试培训体系所涉及的三大元素:企业、高校、培训机构。完善和建立软件测试培训体系, 可以更好辅助高校人才培养, 也有利于为企业输送更合适的人才, 为社会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本体系初步设计了一个企业、高校、培训三者紧密联系的人才流动环形, 如图1。
一个理想的软件测试培训体系这三个元素息息相关。完善和建立软件测试培训体系本质上就是完善和建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图1可以看出其实培训机构起到了很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以培训机构为主, 介绍培训机构在完善培养体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以及如何去发挥在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一) 培训机构与高校体系
1.培训机构与高校关系现状。高校出于师资资源、专业配置和就业前景等考虑, 很少开设软件测试专业。计算机类的学生并不是所有都能在软件开发当中脱颖而出, 一些基础比较薄弱或者本身对开发不感兴趣的学生, 会退而求其次选择入门门槛较低的软件测试行业, 但自身竞争力较弱。当今社会早已不是高校就业包分配的时代, 现在的大学院校基本以将毕业生推向就业市场即作为使命的结束, 毕业生在浩瀚的就业人潮中拼杀, 也不一定能落实心仪的企业。站在企业角度, 他们既希望能够挑到“物美价廉”的应届生, 又希望具有一定工作或项目经验。此时培训机构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模式为高校应届生学生自己报名参加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测试培训课程, 大部分是看中了培训机构所承诺的包就业和薪资预期, 学生为此要支付不菲的培训费用。实际一些机构所谓的包就业也是根据培训收取的费用层次来安排, 推荐的单位也是层次不齐, 如果不接受推荐, 机构也不一定会退还培训费用, 因为培训之前学生了签订了一些协议条款, 之中均隐含机构的责任规避, 学生作为初入社会的弱势群体, 很难做到自身维权, 只能妥协。
2.培训机构与高校的联动创新。第一, 高校软件测试专业外包。针对没有开设软件测试专业, 而又存在软件测试培训需求的院校, 高校可以依托培训机构所能提供的培训教育资源, 通过选修课外包服务的方式来完成对学生的软件测试教学工作, 同时培训成绩直接与学分挂钩, 培训机构相当于学校的一个软件测试课程, 甚至是软件测试专业。社会上有些院校虽然已经设立软件测试课程或者专业, 但是由于仅局限于书本和理论知识的传授, 缺乏实际操作性。而高校通过与培训机构合作, 可以利用培训机构理论与实操结合的软件测试培训模式来完善自身的教学结构, 直接为社会输送能力合格的应届生。
第二, 引入国际测试培训标准。以南京市质检院为例, 引入ISTQB (国际软件测试工程师) 认证培训, 通过ISTQB初级培训认证, 让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础理论知识, 这些均是非大学课堂和普通培训机构所能传授的专业知识, 并与国际水平接轨。因此也减轻了导师的教学压力, 学生能够在上项目之前迅速理解测试内容, 掌握基本测试方法。同时ISTQB的标准培训内容, 可以作为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软件测试基本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三, 一站式培训就业保障。毕业生就业率是社会外界来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除尚未毕业的大四应届生外, 已毕业的应届大学生可以与培训机构签约企业直通车协议, 参加企业岗前培训, 凡是经过培训机构和企业的软件测试专项培训, 取得ISTQB初级认证, 并通过能力测验 (包括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 , 顺利获得结业证书的学生, 将会直接被培训机构的合作企业录用。同时就业是企业和个人的双向选择, 如果学生认为企业与个人期望有所差距, 培训机构会继续作为实习生留用, 并可参与测试外包项目, 直到签约心仪的软件企业。这样既能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也能在学生未进入企业之前, 持续不断的积累测试经验和项目经验, 避免找工作阶段而造成的经验和能力要求脱节现象。
(二) 培训机构与企业
1.培训机构与企业关系现状。当前培训机构和企业之间只是单纯的人才推荐机制, 并且软件测试行业目前的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 特别是具备2~3年测试经验的工程师为跳槽的主力群体, 而他们恰恰是软件测试的中坚力量。因此企业每年都会存在较大的测试人力缺口, 除了社会招聘外, 培训机构的定点输送也成为人力补充的重要渠道。正是这种功利性的人力需求, 造成了培训机构功利性的培训模式, 完全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和符合自身特点的培训需求, 导致学生仅仅是暂时起到人力补充的作用, 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测试人才。学员在不同的行业、项目和任务上还需要企业再次的内部培训, 通过时间的积累来提高自己的测试能力, 这对于企业来说又是成本的无形增加。
2.培训机构与企业的联动创新。第一, 企业定向培训。大型企业的软件测试部门, 一般会将测试人员分配到不同的团队进行模块划分。这样每个团队无需改变各自测试内容, 同时可以完成不同项目的测试任务, 正所谓测试流水线化。所以学生除了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培训外, 可根据自身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进行分组培训, 例如黑盒测试组、性能测试组、白盒测试组及自动化测试组等, 实现软件测试培训的内容细化和技术深化, 无需进行长时间的笼统知识培训, 有利于企业对人才定向要求。
第二, 企业在职人员进阶培训。企业员工的内部培训也是不可忽视的需求。企业的软件测试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经验积累往往会遇到测试能力提升的瓶颈阶段。即一是对测试内容产生枯燥甚至厌恶感, 二是无法从简单基本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上升到拥有自动化测试等高级水平阶段。ISTQB国际软件测试认证课程正是一种自基础到高级演进的培训结构, 分为基础级:针对有一定测试专业基础知识的测试人员, 包括测试工作人员和有志于从事软件测试的学生等;高级:针对3到5年以上测试相关经验的测试人员, 包括测试员、测试分析师、测试工程师以及软件开发人员等。而参加该级别认证的人员需先通过ISTQB基础级认证;专家级:针对至少5年的实际测试工作经验以及2年的专家级领域工作的测试人员。通过ISTQB的进阶式培训, 一方面满足了企业对高级测试人才内部开发, 无需通过社招来增加额外的人力要求, 又满足了测试人员本身提高行业竞争力和争取更优厚待遇的现实需求。
第三, 测试管理人员培训。测试工程师的长期发展路线较为清晰, 在成为资深测试工程师之后均会往测试管理方向发展, 即独立带领测试团队, 甚至成为公司整个测试部门领导者。管理是门艺术, 从测试执行者到测试管理者身份的转变, 并不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同样需要在工作当中经过相关管理执行的历练。测试管理者需更多的去学会如何与测试执行者交流, 如何发挥团队的力量去完成各种各样的测试任务。
第四, 企业测试项目外包。企业中有时遇到一些简单项目的开发需要外包时, 一般都是与现有的一些外包服务公司合作。其实培训机构拥有很多的人力资源, 而培训学员在学习中缺少的又是实际项目操作。对于一些不是很重要且可以放出的模块, 可以与培训机构签订相应的合作协议, 在导师保障质量的前提下, 交由培训机构的学员去完成, 这对企业和培训机构来说是一种双赢。
(三) 培训机构的“互联网+”
在移动互联网蜂拥而至的形势下, 它带来的是场教育培训领域的革命, 比如说美国的MOOC系统。移动互联网平台系统内容的各种应用对培训机构所带来的冲击和变革, 毫无疑问会变得日新月异。一是培训方式的改变。原始的培训方式完全是单向传授式的。未来的培训方式更多地应该是智能化的, 老师借助于智能化的分析, 了解每个学生的缺点, 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个性化辅导。培训模式可能会变成纯粹的线上教学, 或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培训体系。二是收费模式的变化。原来的收费模式是学生支付培训费用, 培训机构安排相应课程。未来很有可能很多课程是全部免费的, 比如国外非常火爆的MOOC在线课程。但免费并不意味着没有收费模式, 比如说如何通过腾讯这样的增值体系模式交费, QQ是免费使用的, 但是正是因为积累了大量的客户群体, 可以再通过会员、游戏、等增值服务来实现营收。在线培训既可以通过增值服务来实现收费, 也可以通过结业颁发相关认证来收费, 前提是需要培训机构的含金量和证书的行业认可度。虽然目前的在线培训和在线教育的营收模式尚不成熟, 但是基于在线培训是未来的大趋势, 所以未来在商业成果上一定会有所突破。
(四) 软件测试学校
这是本文所研究的软件测试培养体系里面最上层的理念, 但是也同样伴随着诸多现实问题, 所以这里所提出的概念只做探讨和构想。在中国, 高等院校众多, 但是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 这些王牌专业往往就是某个行业主要的人才输送渠道。如果想形成一个行业中的人才密集输出, 相对于社会上鱼目混杂的培训机构, 学校必定是主体。开办软件测试学校将是一项创新举措, 软件测试学校可以发挥招生优势, 依托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体系, 让学生完成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教育培训, 充分保持软件测试的培训粘度, 实现学员的测试水平由懂到专到精的平稳过度, 真正培养出基础扎实, 水平高于同等综合性大学的软件测试人才。随着测试学校毕业生群体在社会上不断得到认可, 甚至成为行业顶尖人才, 随之而来的将是学校影响力的不断扩散, 测试学校将逐渐发展成为软件测试行业和领域的黄埔军校, 最终实现软件测试行业的生态循环。
参考文献
[1]梅耶.软件测试的艺术[M].张晓明, 黄琳,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2]G.li.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秘籍[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改进研究 篇9
1.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历史沿革。我国工程硕士教育是从工程类工学硕士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历经了三个阶段:(1)试点阶段(1984-1989),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展开了工程硕士教育的试点工作;(2)推广阶段(1989-1997),大部分高校开展了这项工作,工程类型硕士生占工科硕士生的比例也逐年提高;(3)正式确立阶段,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原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设置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工程硕士教育正式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家庭的成员。这项举措打破了以往工科学位类型及培养模式单一的格局,极大地完善了我国工程类人才的培养体系。
经过11年的探索,截至2008年,我国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单位已经由1997年的14所发展到218所。从所覆盖的地区来看,全国仅有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尚未有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学校。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数排名在前三位的省市自治区分别为:北京(24所高校)、江苏(16所高校)、辽宁(16所高校);授权领域已经从1997年的34个扩展到40个;录取人数从1997年的1525人增加到2007年的57146人。在过去的11年间,我国获取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数累计达到33605人。
从培养单位开设的工程硕士教育领域来看,有25个培养单位开设了超过20个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领域,占总培养单位数的11.47%。其中培养领域超过20个(含20个)的共有25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以27、27和25个培养领域列在前三位。
从各领域的培养单位数目来看,目前排名第一的领域为“计算机技术”,全国共有142家培养单位展开了“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工程硕士教育。紧跟其后的分别是机械工程领域(139所培养单位)、控制工程领域(114所培养单位)、材料工程领域(110所培养单位)和项目管理领域(103所培养单位)。
从各领域的报考人数情况来看,自2005年起,“项目管理”领域的报考人数始终排名第一,从2004年的7716人增加到2007年的19814人,且报考人数在所有工程硕士教育领域中所占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美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历史沿革。美国的工程硕士教育(M.ENG)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1964年,康奈尔大学根据当时工程本科教育难以做到知行合一、通专兼顾的现实,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原来五年制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了新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工程硕士教育计划,拉开了美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大幕。美国的工程硕士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学生,也产生了相当一批有成就的校友,但是也走了很长的一段弯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工程硕士教育越来越偏重于设计和技术,使得工程硕士学位与传统的工学硕士学位没有明显的区别,失去了工程硕士教育计划的特点和声望。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工程硕士教育出现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美国教育专家和工程专家的重视,并由此引发了对工程硕士教育进行的重大改革:有些教学内容被撤销,有些内容被重新设置,要求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践环节中去。1993年,麻省理工学院(MIT)也开始实施了五年制工程硕士教育计划,尽管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在培养通专结合型工程人才方面为我国工程硕士教育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尽管中美两国在国情上有很大的不同,且在工程硕士教育的招生制度(例如美国很多大学的招生对象直接从本校的大二、大三的本科生中进行招取,而我国工程硕士的入学条件是必须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三年以上实践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在学习方式(例如美国大多数学校采取全日制授课的学习方式,而我国则基本采取在职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在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方面,中美两国都以培养复合型的工程人才作为其主要目标。
二、中美工程硕士培养体系对比研究
自从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工程硕士培养体系进行改革以后,美国的工程硕士教育受到了工业界的一致好评,因此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国教育界人士借鉴。下面就中美两国在工程硕士培养体系上的差异做一个系统的对比
(一)培养信息方面
1.美国大学工程硕士的培养信息。
美国大学通常将工程硕士的培养计划、院系的师资力量、就业情况等培养信息统一制作成精美的培养手册,放置于各院(系)网站的醒目位置,供考生下载。在内容上,美国大学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手册虽然不同的学校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但是总体来讲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而且对于各种项目有着明确的解释和说明。一些优秀大学的培养手册不仅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设置合理,而且还包含着大量与工程硕士教育相关的信息,如学生能力构建计划、课程任课教师背景介绍、优秀校友的从业情况等等。这样将所有与工程硕士教育相关的信息汇集到一起提供给考生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考生对该校工程硕士教育的信心。
表1对康奈尔大学、MIT、莱斯大学、马里兰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培养手册的内容进行了综合和归纳总结。
2.我国大学工程硕士的培养信息。
我国大多数的培养单位对于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信息并未制作成统一的培养手册进行发布。培养信息通常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招生简章,其二为培养方案。考生可以通过对这两方面信息的阅读勾勒出培养单位在工程硕士培养方面的大致全貌。招生简章通常可以很方便地在培养单位网站上下载或浏览。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所开设的工程硕士教育领域、考生资格要求、考试科目等信息的简要介绍。培养方案则是由具体负责培养工程硕士的院(系)来进行发布,主要对培养领域情况、课程设置及论文要求等情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笔者搜索了国内多家培养单位,发现目前各培养单位在工程硕士培养信息发布方面的情况基本可以概括为:招生简章易寻而培养方案难求。从笔者目前检索到的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信息来看,信息量相对较少,大多只包括领域简介、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学分与论文要求等情况的基本信息。相较于美国优秀高校的培养手册而言,我国培养单位所发布的培养信息在学科的背景介绍、师资力量介绍以及课程的安排计划等方面内容上缺乏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对于成功校友的情况介绍几乎从不涉及,使考生很难在入学前全面了解培养单位工程硕士教育的具体情况,也很难对毕业后自己的发展方向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二)课程设置方面
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均脱胎于工学硕士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的高校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课程计划,而我国的培养单位目前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大程度上仍然延续着工学硕士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合理,与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美国高校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
美国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下文将以MIT的物流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见表2)为例进行分析。
纵观MIT的课程体系可以看出,MIT的物流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有着这样几个特点:(1)课程结构设置合理,既有理论基础课程,如“物流系统”、“供应链环境分析”、“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制造系统与供应链设计”等,又有“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研究”、“供应链计划编制”等以应用为导向的课程,还兼有一定数量的涵盖了管理学内容的课程,如“自我领导才能构建研讨”、“运作战略”等。(2)课程的设置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例如,必修课中设有“会计管理与控制”一门课程,该课程以学习管理会计学、与决策和组织控制相关的方法论为主要目标,内容涵盖了产品定价、预算控制、业绩评估等方面。从表面上来看,该课程与物流工程技术并无太大关联,但从更深层次上去思考就会发现,作为物流业的高级工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然要与财会金融等领域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这门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3)课程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例如,“物流系统”这门课程就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自己动手开发一个供应链内的智能决策框架。再如,在“竞争性决策制定与谈判”这门课中,学生将会加入不同的小组进行真实的谈判演练。
总的来说,MIT物流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能很好地反映培养目标,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课程的设置综合性强,不单单局限于物流工程的技术性领域,多数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相当数量的管理类课程的引入,可为学生由工程技术专家向工程管理专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我国培养单位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
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物流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见表3)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几个特点:(1)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知识。在所有的8门学位课程中,有4门(管理数学、自然辩证法概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是基础知识的课程。(2)课程设置以基础理论为导向,突出课程的专业性与理论性。在专业课程(除4门基础知识课程以外的其余10门课程)的设置方面,仅开设有“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学”两门在表面看来与物流工程领域关系不大而又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有用的课程,而这两门课程又均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要的授课内容。除此之外,其余的8门课程均属物流工程的范畴。由此可见,在上海交通大学物流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是以基础性和专业性课程为主要导向的。
(三)培养模式方面
我国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对完成课程学习、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工程硕士,符合授予学位条件者,经校学位评定机构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美国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比较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工程硕博连读。例如,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教育,在完成了硕士阶段的课程后可免试继续攻读工程博士学位。(2)工程硕士/MBA双学位项目。出于美国工程界对既专长于工程技术又通晓工商管理的高层人才的需求,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了工程硕士/MBA双学位项目来培养复合型工程人才。例如,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由工程学院和管理学院合作提供了双学位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两年内完成63学时的课程学习,其中包括24学时的工程硕士课程和39学时的工商管理课程,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工商管理和工程硕士两种学位。此外,康奈尔大学也推出了类似的双学位项目。(3)MEPP计划。马里兰大学推出了由克拉克工程学院与公共政策学院联合培养的工程与社会政策硕士计划,该计划旨在培养一种新型的领导者,他们既是能掌控自我工作社会环境的工程师,又是深刻理解工程科学的政策分析家。
由此可见,与我国单一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不同的是,美国在工程硕士的培养上呈现出了多头并进的局面,为工程硕士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继续在工程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进而走向顶级工程专业人才的道路,也可以选择以工程作为背景,向其他领域继续发展的多元化道路。
中美工程硕士教育除培养信息、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这三个主要的方面外,在其他方面也有着相当的差异,表4是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的一个全面对比。
三、改进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的建议
1.明确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正确地对工程硕士教育进行定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因此合理的工程硕士教育定位是改进工程硕士培养体系的首要任务。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相当清楚,即以工程教育为主,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工程人才;而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虽然表面清楚,但实际相对比较模糊。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从培养模式来看,都沿用工学硕士教育体系,虽然最终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但是实际上并未真正拉开工程硕士与工程类工学硕士之间的距离。
笔者认为,工程硕士学位是一种介于工程类工学硕士与MBA之间的学位。工程类工学硕士教育的定位是培养专业领域的专业工程人才,而MBA教育则是培养通用领域的专业管理人才。这就为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应是介于工学硕士教育和MBA教育两者之间,要培养既懂工程又通晓管理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
2.以应用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工程硕士掌握工程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在工程项目中加以应用。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工学硕士教育不同,工程硕士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工程专业人才。纵观目前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三大模块构成。基础类课程模块占了很大的比重,且课程设置缺乏新意,只是传统工学硕士课程的简单组合。如此的课程设置,必然导致培养出的工程硕士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技术、轻管理”的特性。现有的课程体系无法很好地反映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所赋予的内容,不利于培养出复合型的工程人才。因此,应通过对课程的优化来达到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
笔者认为,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以培养目标为纲领,以学生为主体,以应用为导向,以传授工程技术知识和工程管理知识为核心。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成功经验,对于基础理论课应本着“必须且够用”的原则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取消与专业实际技能培养关系不大、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加入适量的高新技术、复杂技术方面的课程并结合诸如案例分析、管理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应有利于为工程硕士提供更多自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和创新的机会,以有利于工程硕士将学到的知识、技术运用到实际中去。
3.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工程硕士”,顾名思义应该是以工程技术为培养的立足之本,但工程硕士不应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工学硕士,其中的主要差别就在于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与实践相接轨,以复合型的工程人才为培养目标。为此,它要求在整体的培养思路上有所创新,不能简单地按照培养工学硕士的模式去培养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到,工程硕士的培养并非是采取简单的基础理论教学就可以完成的,对于工程硕士应更加注重其综合能力的培养。
虽然中美两国的工程硕士教育都是脱胎于工学硕士教育,但其在工程硕士的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美国已远远地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例如MIT就有一套完整的综合能力培养计划,该计划系统地定义了工程硕士为最终完成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并在时间上对各种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我国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在工程硕士综合能力构建方面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思路。首先应明确最终达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体系;其次应采用授课、试验、实习、论文写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工程硕士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要从时间上对整个培养计划进行妥善的安排。
4.充实和完善培养信息。培养信息作为培养单位发布培养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整个工程硕士培养体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我国的培养单位在培养信息方面,无论是发布环节还是制作环节,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与国外优秀高校有着较大的差距。
笔者建议,在培养信息方面,应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入手加以完善。在深度上,对课程的开设目的、授课内容及时间进行详细的规划,使整个课程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及能力的提升平台。在广度方面,应加入一些必要的信息,如授课教师及其经历介绍、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以及成功校友的从业情况等信息。总之,各培养单位应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培养信息,使其不仅是一个信息传递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宣传的载体。
摘要:在对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培养信息、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对比分析后发现,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从培养模式来看,都沿用工学硕士教育体系,虽然最终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但是实际上并未真正拉开工程硕士与工程类工学硕士之间的距离。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应是介于工学硕士教育和MBA教育两者之间,要培养既懂工程又通晓管理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应通过对课程的优化来达到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麻省理工学院物流工程硕士培养手册[EB/OL].http://web.mit.edu/mlog/.
[2]麻省理工学院制造工程硕士培养手册[EB/OL].http://web.mit.edu/~meng-manufacturing/academics/projects.html.
[3]康奈尔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手册[EB/OL].http://www.orie.cornell.edu/orie/brochures/upload/HandbookF08-June30.pdf.
[4]马里兰大学工程及公共政策硕士培养方案[EB/OL].http://www.mepp.umd.edu/index.php.
[5]达特茅斯学院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EB/OL].http://engineering.dartmouth.edu/graduate/mem/.
[6]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培养方案集[EB/OL].http://www.gs.sjtu.edu.cn/eduscheme/directory.ahtml-pylb=0.
[7]天津大学工程硕士培养方案集[EB/OL].http://gs.tju.edu.cn/yjspy/py2005/gcss2008/index.htm.
[8]中国工程硕士教育基本信息[EB/OL].http://www.meng.edu.cn/.
[9]王媛,王守清.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现状(2007.5-2008.4)[J].项目管理技术,2008(05).
[10]周晓娅,康飞宇.中美工程硕士教育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03).
我国本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篇10
关键词:护理教育,人才培养,职业性塑造,人文素质
护理人才是我国紧缺的技术型人才之一, 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对护理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护理教育体系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 从单一层次的中职教育扩展到了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等多个层次, 护理人才的文化基础逐渐提高, 培养模式也逐步丰富起来[1]。但是目前大部分护理院校仍以专科教育为主, 仅有部分院校开展了本科层次的护理教育, 护理人才培养的总体层次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如何在普通高校中设置合理的本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是提高护理人才总体素质的前提。
1现状分析
我国最早的护理人才培养以中职和高职培养为主, 本科培养较少, 使我国本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显得比较薄弱。首先, 我国在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设置上还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大部分高校仍旧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核心工作, 缺乏对护理人才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更谈不上对护理人才的职业性塑造。这导致我国护理人才角色单一, 地位低下, 职业空间狭窄, 并形成了强烈的刻板印象, 从而阻碍了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其次, 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误区。认为护理工作隶属医疗工作, 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也遵循着医学教育的模式——医学基础课, 临床医学课, 临床实习。所以课程设置上注重医学基础知识, 淡化了护理自身的能力结构, 人文教育和关怀教育则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虽然一直提倡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师资水平、教学条件等的限制, 单纯的讲授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 对学生的知识传输仍停留在授人以鱼的层面上。最后, 本科护理生在进入医院实习的过程中缺少衔接, 缺少系统的实习计划和考核方案;同时, 由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学生在实习岗位上问题凸显, 比如语言沟通及非语言沟通能力差, 影响了实习的效果[3]。从以上现状可以看出, 我国本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是缺乏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完整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因此一方面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进行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也需要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大胆改革、积极创新, 设计出完善而高效的本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以适应社会需要。
本文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师资队伍、考核办法等方面来探讨本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培养目标
培养护理人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 满足社会的需求。现代医学已经从“以病人为中心”转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ria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 她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人学, 需要人文滋养。”英美等发达国家均以专业角色为基础, 强调护理伦理、护理道德、职业个性、职业角色适应[4], 并注重对其跨文化和在高新技术条件下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所以我国高校也要改变过去单纯重知识、重技术的培养倾向, 设置综合全面的培养目标, 使护理人才具有良好的通用能力和深厚的医学人文素质。根据国际护理协会的标准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 目前可以将我国护理人才的通用能力分解为临床护理、专业发展、基本操作能力、人际关系、批判性思维、法律伦理实践、教育咨询7个维度[5];人文素质主要是通过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和环境熏陶, 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 形成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医学人文素质则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 视患者为复杂的“社会人”, 使患者在接受疾病治疗的同时, 心灵上得到关怀和抚慰。另外, 在培养方向上, 应该在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培养有所侧重和区别, 比如侧重医学治疗的护理人员培养目标, 侧重老年社区的护理人员培养目标等。
3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个培养目标都需要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实现。首先, 课程设置要与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 专业课程和人文社会课程并重, 突出护理专业课程自己的特色。每一门课程之间不能孤立存在, 要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基础上, 发挥各个课程的优势, 长足发展。其次, 要以学生为中心, 设置符合学生需要的课程, 只有学生喜欢的课程才是好课程。最后, 护理教育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 良好的课时分配, 良好的课程衔接都非常重要。
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教师的引导, 学生的学习, 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科学而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主要讨论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在备课期间, 做好课前准备, 比如更新知识, 完善教学框架等。在课堂授课期间, 以学生为中心, 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起点, 开拓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后教师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做好教学效果的反馈工作。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过程,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推动者,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摒弃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和单纯的师徒式教学。首先, 教师需要改变直述式的教学方法, 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转变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 适时从推动者变成参与者, 甚至局外者, 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大量进行互动, 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精神, 以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第二, 要随时根据课堂环境以及教学时医疗界护理大环境的现状调整教学步调, 例如适当增删教学内容, 引入当下护理界的热点话题, 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进度。第三, 在课堂上加强互动, 因材施教。比如课堂情景演练、模拟医疗, 鲜活的视频、图片等有利于教学的素材, 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等。第四, 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这样有利于护理学生脱离课堂走上工作岗位后还能继续学习和进步, 为护理医学做贡献。综上所述, 在每堂课中, 教师不仅需要配合学生扮演多种角色, 还必须要有发掘学生学习特点从而采取不同教学方式的能力, 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被激发, 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
5师资队伍
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协会 (IIME) 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 即: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6], 对护理学教师的能力要求提供了依据。综合起来, 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二是要有良好的医学和社会人文素养;三是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因此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 要建立完善的护理教师培训体系, 加强教师的专业性培养和人文熏陶, 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科研教育能力, 从而引导学生的创新学习。
6考核办法
一个完整的培养体系还应该有一套科学的考核标准, 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效果如何, 可以通过综合的考核内容来评价。针对现阶段的培养目标和过程, 可以将考核标准设定为以下几个维度, 同时针对不同的维度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和比重。笔者针对目前人才培养的需要设定了如下考核体系以供参考, 见表1。
另外, 在考核维度和比重上, 不同的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 以达到切合实际的目的。同时, 也要根据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变化改进现有的考核体系, 以做到上下呼应, 而不是前后脱节。
本文从我国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 结合当今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综合阐述了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思想, 但是本文更多地从理论方面落脚, 还缺乏对实际的考察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希望后续能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更加完善合理的本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敏, 岳金凤.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 2011, 20 (7) :211-212.
[2]刘静.对于高职护理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探索[J].旅游纵览, 2011, 1 (5) :84-86.
[3]吴富梅.刍议护理教学的创新教育[J].中国-东盟博览, 2013, 9 (8) :120.
[4]傅伟, 陈燕, 马改红.护理本科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应用[J].企业家天地, 2011, 27 (1) :101-102.
[5]赵妤聪, 贾桂梅.培养提高护士通用能力探析[J].新西部, 2011, 2 (33) :133-134.
培养体系 篇11
一、畜牧兽医专业的基本情况及培养目标的定位
笔者所在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师资配备整齐,都为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中年教师,不管是教学能力还是实践能力都非常出众,能够独当一面,具有精湛的畜禽阉割能力、畜禽疫病诊疗能力、畜禽饲养管理能力以及市场营销经验。在这些年里,由于师生与专业场站接触紧密,培养目标对口,在行业里具有良好的口碑。教学场所也非常具有优势:一是基地占地100多亩,有对外营业的兽医门诊部、有畜禽养殖场,可满足学生全面的实践教学要求;二是基地周围有市种畜场、西牛牧业公司等十多个区内外养殖、繁育公司,是学生进行全面实践教学的一个良好基地;三是学校置身于广阔的农村,是学生出诊锻炼的一个大舞台,一直以来师生都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畜禽兽医诊疗实习;四是学校基地位于湖南、广西、广东三省交界,交通便利,和当地企业的联系与互相往来非常方便。
由此,笔者所在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四种类型的人员较为适宜。一是畜牧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这类人员内可满足贺州本地畜禽养殖企业或学生自主就业的需要,外可与深圳光明养殖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办学,为他们提供符合要求的应用型人员。二是众多饲料、兽药行业的饲料兽药营销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都有许多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招收走,这些学生在企业中都得到认同,各方面发展都不错。三是主要以兽医、阉割技术为主,兼顾一定的养殖技能的自谋职业人员。他们是能够留守农村、服务农村的当地致富带头人。四是宠物养殖和诊疗方面人员。他们主要面向宠物医院,满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方面的需求。
二、确立新教学体系的主要指导思想
1.依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该是围绕造就四方面的人员专项能力而设计:文化基础知识要具备与别人打交道的能力、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专业技术方面要会养、会医,但可根据发展方面不同,有所侧重。所以,在学校专业新的培养目标定位下,我们的教学计划要体现出灵活性,那就是因“市场需求不同”、因“学生的学习意愿不同”而相应调整教学计划,适当添加或删减课程,不能教条执行。过去的教学计划就是过于强调系统性,各类知识都去兼顾,学生学得烦,教师教得也烦,教师在一节课里,究竟能为学生传授哪些知识心里无底,学生听教师说一节课能学到哪些知识也不清楚,最后学生连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到。所以,要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因地制宜去构建教学计划非常重要。
2.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组织授课内容
课程内容的组织围绕着学生岗位能力的实现来进行。学生通过对一个岗位的具体知识的学习,在学校里就已经显得非常专业,因此一旦上岗,便能很快熟悉业务,也就是说很快就可以得到單位的认同。这无疑使学校的毕业生更受欢迎。
3.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就业岗位的拓展
学生在学校选定专业以后,学习方向基本明确,所以学习的重点往往也就确定了下来。但是学生一旦进入社会大多数时候,择业方向可能会多种多样,基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是很高的事实,一般是通过设置选修课的形式、后续学习形式(即学生离校后,仍可以随时回校免费学习)和专业交叉学习的办法进行解决,总之学生认为有用,而自己的能力又可以胜任时教师可以给予引导,使之具备多方面能力,拓展学生的就业门路。从目前教学改革来看,许多传统的课程都会进行合并和优化,教学课时数也被太太削减,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发自己的潜力,所以,在学生个性发展上,路子会更为广阔。
三、基本培养思路及教学体系
1.营销类人员
当前学校培养的畜牧兽医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是进入到饲料、兽药行业进行营销和售后服务,事实证明一直以来笔者所在学校培养的学生也基本上能够胜任。因此,秉承原来的教学方法,整体教学思路是:以畜牧兽医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市场营销知识为重点,以特定行业为主线进行教学组织,突出教学针对性。
2.以场站就业方向为主
由于我国畜牧生产已经逐渐走向集约化,场站其基本的用人要求是岗位针对性强,动手能力强,上岗快。所以,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便应该侧重在培养学生能养、能防和能医上,并熟练一至二个重点岗位的基本技能。
3.以自我创业方向为主
目前,因国家政策持续对农业的扶持,中职学生由工厂返回农村发展,寻求更稳定的收入也成为一种趋势。从畜牧兽医专业的行业特征来看,能满足在农村中自主创业的技能主要为三种技能:“一养二医三阉割”。
4.宠物养殖和诊疗方面人员
这几年,广东许多宠物医院一线的护理人员非常匮乏,而这个行业不管是工作环境还是工资待遇都不错,是特别适合女同学就业的岗位。它的基本就业条件是:具有宠物护理技术和服务客户意识。
四、基本教学方法、手段,以及需要加强的地方
现在的中职学生不管是学习的意愿还是文化水平相差都比较明显,要让学生能够跟着老师进行有效学习,是需要花费许多精力的,但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从教学工作上有几点要注意:
1.精心编辑教学课件,把学生的学习目标具体化
精心编辑教学课件,把学生的学习目标具体化,使学生进入学校以后知道学什么,能够学到什么程度,自己未来有什么样的奔头。
2.注意建立教学档案,优化每一个教学岗位案例,形成规范的“岗位教学”法
每一个岗位的知识如何才能更好传授给学生,这是教学实践中要重视的问题。因此,对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充分研究,通过仔细推敲和构建,能对教学质量的保证起到良好的影响。特别是畜牧生产中规模化养殖生产及疫病诊疗等相关教学素材,限于学校的条件,以及场站的严格的防疫要求,学生亲历其中的机会不多,而教学实践中又很需要。所以,收集相应的资料,使之成为教学素材就非常重要,教师把场站的图像资料和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这样教学中就会图文并茂,直观明了,可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此外,将每次学生出诊的过程也都进行图文编辑,也是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段。
3.重视实训场地建设,满足基本的教学实习要求
根据目前学校的培养目标,建设学习场地。从学校内部来看,重点放在养殖场的建设,保证一定量的畜禽养殖,满足教学中实验动物的供应,在养殖数量上可兼顾考虑经济效益;而从学校外部来说,仍然是一如继往地坚持搞好与周边场站的合作,以保证教学与就业两方面的顺利进行。
4.引入目标案例,进行实例教学
榜样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以下两种教学方式:一种是“以老带新”,让先掌握技能的学生给学生作示范,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胆怯心理,缩短学生的接受时间距离,让学生觉得到“他能做我也能做”;另一种是以成功人士为榜样的教学法,让一些学有所成的学生回到学校进行现身说教,同样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效果。
5.教学目标培养体系实施的难点
由于是涉及到对整个专业教学体系的改动,因此难点主要出现在:一是教材的优化和整合,教学的出发点是与设定教学目标相适应的留下,重复的或不相适应的淘汰,以岗位要求编制校本教材,每一个特定岗位成立一个教学模块,一个培养目标由几个相关模块组成,成为一个教学套餐,由学生选择;二是教师的能力要求要进一步强化,需要有行业上的综合处理问题能力,能胜任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要有出色的教学组织能力;三是教学实习的组织需要均衡考虑,需要打破以班为单位的教学形式,以兴趣小组的形式使课堂教学走向开放式教学,教师的“教”是重在引导,学生的“学”是焦点,是在多次重复中塑造出学生的技能;四是教学效果的量化考评体系要随之建立,使教学效果有据可评;五是充分认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既有原则又要有灵活,还要保持足够的耐心。
五、小结
经过整合的教学体系,一方面突出了专业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毕业后具有直接上岗就业的能力,不管从工作的选择机会上、工作的稳定性、待遇以及单位的认同上都容易达到较为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兼顾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相近的行业里也具有谋生的能力,或通过简短的培训基本上也能胜任本职工作。所以,这一教学体系,从学生角度上来看,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保证了学生在学校里用最短的时间学习到他们认为最有用的技能,满足了学生胜任岗位的需要;从学校和教师这角度来看,教学思路也变得清晰,可操作程度明显改善,教学效果也容易认定,教学成本提高不太;从社会效果来看,那就更为明显,即是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初探 篇12
创新能力是指利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 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本领。随着食品科学的迅速发展, 食品相关知识的更新周期明显缩短, 对食品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日趋增高。研究生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各大食品企业都把从业门槛定位在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同时, 随着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既对当代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也孕育着当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珍贵契机。研究生教育模式科学与否将制约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优劣, 影响到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另外, 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单一的方法和措施都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社会高素质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问题。因此, 如何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 我们开展了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
1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验教学观念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育理念的重新构建。所谓的教育理念的构建既包括对教育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 也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以及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问题。主要包括: (1) 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关于教师与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问题, 教育史上经历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双主体论的发展。但纵观其整个历史, 总的趋势是在从重视教师到向重视学生转变。 (2) 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转变。在传统社会中, 学校教育实践把传授书本知识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 更加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在当代社会,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 知识经验陈旧周期加快, 掌握全部知识既不可能、也失去了必要性, 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受到了严峻挑战。人们提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 而且是学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学习、掌握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素质的提高。 (3) 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的是教师如何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经验, 而忽视学生怎样有效地获取这些知识经验的方法;在现代社会, 人们深刻地认识到, 仅仅重视教法已落后于时代的客观要求, 提出教法的实质是学法, 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教学设计实质是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学习方式、学习辅助手段以及学习评价的设计。 (4) 从重视学生的认知向重视学生的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比较重视知识的掌握, 把教学仅仅理解为一个认识过程, 重视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现代的教育观念不但重视学生的认知, 而且更加重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更加注重学生怎样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5) 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传承文化,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继承已有知识经验, 再传递给下一代;现代的教学观念更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创新。
另外,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 重视实验教学, 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重视对研究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以研究生为本, 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
2建立先进的研究生教学研究体系、内容和方法
研究生课程内容和设置应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 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是办好研究生教育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有很多学者提出, 通过设置一些具有研究特色的课程来实现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目标。诚然, 具有研究特色课程的设立从宏观层次上决定了研究生教学的目标走向。但是, 从微观的角度出发, 每一门具体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更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微观基础。具体而言, 研究型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的实现, 不仅仅在于提供了哪些课程, 更重要的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每一位教师如何进行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是最基本要素。众所周知, 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基本目的就是要发展理论, 理论是抽象的、普遍的解释, 不存在严格的正确和错误, 但是很有用。研究生的教学, 就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因此, 不能将给定已知的答案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师应该是在系统介绍本学科经典理论的基础上, 将最新的、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 引发学生的讨论和质疑, 建立新思维, 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 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和前瞻性, 从另一个角度也促进了教师的科研工作。作为教师, 要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角度将学生引入到由已知到未知、并对未知进行探索的过程中。
推进研究生课程的改革, 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建设多媒体教室, 引进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推进研究生教学实验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开放研究室, 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 并尽快更新、扩大教学资源[2] 。
改变研究生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 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研究生教学体系, 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不仅要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培养方向也要向前迈进一步, 重视教学、科研、生产的一体化, 从而形成其应用型的教育价值目标取向。实现的途径是通过大学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 推动了大学研究生教育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 解决了学徒式、专业式与社会生产实践相脱离的矛盾, 实现了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双赢。但是该模式强调的是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并不适合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研究生教育虽然是专业性很强的教育, 但过分专业化反而不能适应社会要求。目前的教育模式倾向于通过“复制”把研究生培养成日益狭窄的有限的学术研究者的角色, 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21世纪的研究生教育和过去的教育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它将更加强调宽广的学术、教学和服务的责任及更大的适应性。因此, 必须改革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 改变导师重“学”轻“术”的价值标准。研究生自身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活动的主战场, 更多地选择结合生产、工程实际等方面的课题, 不断地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到现在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培养能力, 它不仅能满足培养教学、科研等学术型人才的需要, 而且有能力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3] 。
引入和集成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 改造传统的研究生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 加强研究生教学的系统性和独立性, 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特别是将食品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食品企业生产的实际问题引人实验教学, 并且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生产实践, 建成实验教学系统。
3组建先进的基地研究室教学队伍建设模式和组织结构
重视基地研究室教学队伍建设, 制定相应的政策, 采取有效的措施, 鼓励高水平导师投入研究室教学工作。建设基地研究室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 教学、科研、技术兼容, 核心骨干相对稳定, 结构合理的基地教学团队。建立科学有效的基地研究教学队伍, 使研究生的知识、技术不断更新。形成一支由学校研究生导师及高水平教授负责、热爱研究生创新基地教学、研究生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熟悉科学技术、勇于创新的创新基地的教学队伍。
在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上应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 融入科技创新和研究生教学改革成果, 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更新。
4建立研究生开放式实验室
建立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涵盖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主要是把实验分为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基本型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所学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理解;综合设计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把前面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综合运用;研究创新型实验是培养一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 通过实验技能的培养, 使他们能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并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和设立开放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动手能力, 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的需要。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 形成良性互动, 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4] 。
研究生通过实验课程选修进入感兴趣的专业性开放式创新实验室, 进行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 以此拓宽视野, 增长知识;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的研究生, 可按一定的程序申请进入相关的创新实验室, 在专家和技术支持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创新性研究实验;然后通过参与项目和课题, 在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带领下, 以项目团队的形式进行项目研发实践,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了独立研发能力的研究生进入自主研发阶段, 在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提供的“科技创新基金”支持下, 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自主研发;各有所长、不同专业的研究生个体组成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 在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创业基金”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 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几年来, 我院不断修改研究生教学计划, 合理协调理论与实验课比例, 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实验项目不断更新, 实验教学大纲充分体现教学指导思想, 完全符合规范要求,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自主训练。长期以来, 我校食品学院已与国内近50家食品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目前, 黑龙江正大集团、黑乳集团、绿乐尔乳品公司、顺达实业等十余家企业集团已将产品研发中心和产品中试基地设在了食品学院。产业化平台给研究生提供了真正接触食品行业的锻炼机会。
摘要:研究生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其已成为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根据多年从事研究生教学管理的工作和经验, 文章论述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创新能力,研究生,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谢正福.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 (22) :113-114.
[2]成协设, 马华力, 冯永平.向研究型大学转型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10) :4.
[3]许长青.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战略选择及政策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3) :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