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培养体系

2025-01-19

教学培养体系(精选12篇)

教学培养体系 篇1

摘要: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 要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探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切实发挥教学评价体系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评价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进行的评价活动, 是一种综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评价结果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 并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对于督促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学校管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导向性作用, 是高校教学改革能否继续深入的关键所在。目前, 教学评价改革的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高校教学改革的“瓶颈”, 也构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

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以下弊端:

(一) 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 导向不明确

现行的教学评价标准重共性、轻个性, 重知识、轻能力, 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 重综合评价、忽视特殊能力评价。一般排在测评结果前几名的均是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 学生的创新精神再强、创新能力再高也会因为权重较小而得不到体现。这种教学评价难以充分发挥引导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 而个性发展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目前, 绝大多数高校都采用期末考核一种评价形式, 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学生的知识、能力, 尤其是创新能力, 很难通过一次考试就可以检测出来。教师也无法通过考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进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 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在现行的测评方式中, 测评人员主要是由院系领导、专家或教师等担任, 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定, 缺乏学生按照指标体系进行自评, 学生不能有针对性地找出自身的差距与不足, 限制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三) 忽视过程性评价

大学生综合能力 (包括创新能力) 的评价, 大多随同其他方面的评价在期末集中进行, 并且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及其不同的学习阶段均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这种强调终极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的方式, 难以全面、系统、准确地对学生的个体发展状况进行跟踪评价, 不能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变化, 不利于学生及时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及时改进, 也不利于教育者采取适时的激励措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 评价结果静态绝对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只是他评, 学生的独立意识、创新精神、竞争观念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要重视自评, 让学生参与评价的全过程, 对照创新人才的规格和要求自主进行内省和衡量, 了解自身的长处和不足, 明确努力的方向, 进而上进心和进取精神也得到增强。

综上所述, 有必要把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建立一套与技术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相适应的、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特点的、比较科学和可操作的教学评价体系, 以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

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一) 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则

系统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强调可操作性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足够的涵盖面, 从而系统、全面、真实地反映大学生创新的全貌和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要考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可操作性, 在微观层面的具体操作上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有便于操作的指标和评价标准, 使整个评价过程能够为学校各部门接受和认可, 并积极参与到其中来。

导向性和前瞻性相结合, 着眼于现实性评价项目的选取和评价等级的标准, 既要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 又要按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对技术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要求, 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 引导教师以教学改革为核心, 以教育思想转变为先导, 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 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出专业特色为目标, 不断将专业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 突出效果评价一个完整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应目标明确, 评价内容相对稳定。但是, 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根据内外部条件和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与完善的动态过程, 因此, 评价指标基本框架也要以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为重心, 突出体现创新实践教学成果。

全面评价和重点评价相结合, 鼓励创造性教学评价项目的确定, 既要反映教学工作的全貌, 又要突出重点, 注重全面评价和重点评价、一般评价和特色评价的互补结合。要鼓励教师改革创新, 避免为应付教学评价而使教学工作趋于公式化。对于各项具体教学工作, 要给教师留有一定空间, 鼓励教师发挥创造性。

(二) 构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反映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 突出对技术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中创新能力的评价, 形成特色鲜明、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克服以往教学评价面面俱到、不易区分、难以测评的问题。我们在参考现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 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在广泛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 构建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其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并将该评价体系应用到了创新实验区试点班级。该评价体系导向明确, 便于我们清楚地了解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 有利于教师、学生根据测评标准、结果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调节。

本评价体系构成的着眼点在于对学生群体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科学的测评, 以确定其培养质量, 旨在引导学校以培养创新型大学生为内涵来设计教学目标, 建立课程体系, 安排教学内容, 构建教学模式, 革新教学方法。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上海市特色专业, 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开始设立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项目, 选择试点班进行试点, 依据学校“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指导方针, 突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机械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一) 以创新能力教学评价为导向, 统一认识, 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

在推动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建立专门制度, 从政策导向上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现和提出问题, 积极探索创新思维和多种能力培养的方法并努力运用于教学实践,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针对试点班培养方案, 选择、培养创新型教师。鼓励教师突破思维定势, 吸收最新教育成果并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创新型教师应该是有独到学术见解, 能够灵活有效而创造性地组织教学的教师。

(二) 营造创新氛围

一所期待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学, 首先应该有一种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质疑和批判的人文环境。要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 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严谨治学、积极向上的学风, 抵制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而密切的关系, 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思想交流和密切交往中发展智力、完善人格。

(三) 改革培养方案, 优化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模块化在本实验区教学计划中, 按照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确定了9个教学模块:政治素养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专业认知模块、制图基础模块、机械设计模块、制造技术模块、数字化技术模块、拓展模块、校企合作模块。为更好地使知识传授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 除拓展模块外, 其余能力模块中均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实践环节。对于制图基础模块、机械设计模块、制造技术模块、数字化技术模块等四大专业主干模块, 将传统教学计划中单独的课程设计内容调整为该项能力的综合训练, 变独立课程的实践环节为单项能力的综合训练, 强调该能力模块中对应课程群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对应能力的整体综合训练。拓展模块中有“现代设计方法”、“创新理论与方法”, 着重介绍现代设计和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并通过“机械设计项目综合训练”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加强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特别加强设计性、综合性的创新实验教学, 将抽象的理论与创新性实践相结合, 使学生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动手动脑, 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 改革教学方法

课内在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项目实施过程中, 注重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与手段运用于课程教学中, 在试验区中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和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课程体系中实行大案例教学法, 用一个典型产品贯穿教学过程。不同课程的教师在集中消化分解大案例后, 将大案例涉及的知识点分布到不同课程中, 帮助学生从系统的高度熟悉各领域知识在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所解决的问题, 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外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定期开放一些实验室和实践基地, 由学生自己收集查阅资料、动手做实验来寻求答案,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经常举办一些高水平的讲座及专题讨论会, 以便学生能够随时掌握学科知识发展的趋势和动态, 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

(五) 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引导学生锻炼创新能力

鼓励教师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位一体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考试重点在于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有的教师采用分模块教学、分模块考试;有的教师考虑团体项目成绩权重;有的教师要求提供小制作;有的教师要求有社会调研报告等等。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

(六) 搭建创新平台

第一, 对学生开放机房、实验室, 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第二, 学校组织一批科研课题, 并在经费和条件上予以一定的支持, 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对课题进行研究。第三, 成立“大学生创新集训队”, 设立“大学生创新专项基金”, 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充分的软硬件支持。第四, 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创新系列竞赛活动, 进行创新成果的宣传展示、表彰和奖励, 促进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

(七) 实现教学动态评价

建立学生档案数据库, 全面记载学生的成长信息, 包括各科课程成绩、课后项目完成情况、团队学习、沟通交流能力、参加创新活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听学术报告、参与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等情况。邀请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导师、管理人员等到网上查看数据库, 并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数据库中都有体现, 而且是动态的, 能充分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

总之, 应通过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创新能力的动态评价, 切实发挥教学评价体系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殿臣.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1, (5) :37-39.

[2]李小平.论大学生创造性的基本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3) :72-74.

[3]曲继方, 安子军, 曲志刚, 宜亚丽.技术创新课程教学及成绩考核模式的构建[J].教学研究, 2006, 29 (1) :34-38.

[4]张建敏.教学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尝试[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6) :12-13.

[5]王家棋, 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8) :133-136.

教学培养体系 篇2

【关键词】创新创业 实践教学 体系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难等问题一次又一次的被新闻网络所报道,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议论的热门话题。2014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向了最高峰,网络等媒介以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评价来形容这一年的就业难问题,当年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达到十年前的三倍之多,高达750余万人。社会面对如此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很难一次性解决所有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业压力成为社会的一大矛盾。然而,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企业劳动力短缺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很多企业出现了用工难、招工难等现象。这些迹象说明,目前培养大学生的方式方法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脱节,大学生的供给与社会的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是当前就业难的主要矛盾。显然国家对这一矛盾早已开始关注,并在不断缓解、疏通这一矛盾,教育部明确规定各地高等院校要提高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这符合“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等创新型的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社会需要创新创业型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在这一方面进行培养,开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也正是从这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何归纳、总结和提升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成果,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促进高等院校转变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解决现阶段就业难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背景下,现阶段高等院校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学目标、理念不明确,教材更新速度慢,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低,教学的方式方法陈旧,实训基础建设投入少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于各高等院校。因此,围绕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大学生等问题,如何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如何加强技术能力的培养,如何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是有待研究的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四十年代就产生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并于七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开始蓬勃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同时美国也成为世界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研究最为先进和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名校均将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作为专业课程讲授。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在美国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英国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也是走在前列的国家之一,其研究成果较为突出,如英国以政府的名义成立了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产业基金,大大提高了校企合作的力度。同时英国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搭建了平台。经过多年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推动了英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英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德国政府也提出了“要使高校成为创业者熔炉”这一理念,并由教育部门制定了明确的行动指南,为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依据。

整体上看,国外发达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通过国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和成熟,也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高度认同,对未来高等院校如何培养现代化人才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尽管起步较晚,但在国家层面的推动下,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家先后推出了振兴教育行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等教育发展规划,均明确指出高等院校应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在清华、北大、人大、武大等高等院校进行了试点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相关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在课堂的教学活动和课外的实践活动中,探索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式方法。

近十年来,与之相关的科研、学术研究工作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论文发表以每年近千篇的速度增长,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独到见解的、可以应用到实践当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等,更是有部分优秀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些对创新创业能力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实践教学的发展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国内研究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方向与视角不尽相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分层分类研究和体系结构研究两大类。分层分类研究可以理解为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再根据不同层次的专业、年龄、类型、爱好、社会需求等进行分类培养,这样可以根据需求定向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体系结构研究顾名思义就是先建立好培养人才的系统和结构,再将需要培养的人放在体系中进行培养,达到预期的培养目的。其中普遍受到认可的体系结构包括:三结合、三层次、三培养体系,驱动、受动、调控、保障体系,内外一体的开放式体系,四子系统、四平台、四层次体系等,这些体系在不同领域均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1.查找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导致就业供求矛盾的主要根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本、专科高等院校招生人数的扩大,毕业生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社会热门专业,众多院校一股脑的新增专业和扩展班级数量,使得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过于集中,就业时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职难求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另外一面,企业又存在招工难、用工难的局面,很多企业打出高薪、高福利的待遇却找不到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部分企业存在大量用工缺口,这一供求矛盾在新闻、报纸上年年有报到。目前高等院校培养的大学生中不缺乏高学历、高智商的,但与社会需要的既有较高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比,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如何在大学期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是高等院校在教学体制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根源上解决就业难与用工难的重要对策。2.促进高等院校改革,加强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培养。经过十几年对高等院校教育的改革,目前我国对学生的培养已经由精英式的教育模式过渡到了大众化的教育模式,高等院校也在向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一方向努力。大众化的教育体制更侧重于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普通劳动者和专业型、应用型人才,就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在教育体制改革,顺应市场需求的大背景下,各类高等院校开始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开始逐步建立满足实际需求的实验室、实训基地以及开展校企合作、外聘校外专家、到企业实习等工作。逐渐由原来的重理论轻实践过渡到理论与实践并重、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并行的教育模式。逐步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放在教育体系的主体地位上,可见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仅仅作为解决学生就业难的法宝,更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研究的意义

1.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国家层面,为解决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的矛盾,疏导高等院校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毕业生,将教育资源用在社会实际需求方向,提高教育质量,准确引导高等院校与社会需求对接,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2.缓解就业压力需要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学校和家庭,如何改变就业的局面,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是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促进大学生在就业季顺利与企业对接,提高就业机会,促进大学生就业。

3.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都是怀揣梦想走入社会的,但很多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很难得到应用、无用武之地,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让毕业生能够顺利、快速的适应企业,对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方案

(一)研究视角

现阶段,尽管高等院校比较重视基础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大学生实训教学、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也在逐年提升,但总体而言,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训基地资金投入以及教师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均不成体系,各项研究与应用多集中在个别领域或者局限于某一专业。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实验教学体系研究的支持和鼓励,这一研究领域逐渐成为热门,许多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都在不断探索,也不乏出现了许多初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的教学案例,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提升,研究出符合国内需求的一些新思路、新做法。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借助于国内外已有的优秀研究成果,系统的研究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这一问题,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符合我国高等院校实际需要的理论方法,并力争提出新的观点和适宜推广的方案。

2.访谈及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高等院校教师和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人员进行访谈,找出各方关切的问题,并查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将总结出的问题进行调查,寻找出既符合社会需要,也具有可实际操作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方法,并对相关专业学生跟踪研究,适时调整教学方案,以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三)研究途径

国家先后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大学生恰恰是最符合也是最需要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群体。高等院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深化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也是落实国家政策的重要举措。高等院校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一是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利用网络、书籍等工具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具体思路;二是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掌握事物规律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发散性的思维能力,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三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尽快独立开展工作,并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四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潜能,使其具有独立开辟事业的能力。

五、结论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研究创新创业和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构建和谐的就业环境、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翟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述[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2002.[3]李树林.技术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4]黄成云.数字媒体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山东管理学院校级课题(项目编号为:jy2015-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学培养体系 篇3

关键词:实践教学 职业技能 创新能力

0 引言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是高等院校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主要体现。高等教育符合时代发展需要,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实践教学要适应新形势下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建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1 高职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1 高职院校目标定位不明确 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当前教育发展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教育改革的新起点[1]。在此形势下,需要什么样的高职人才,大学教育应通过怎样的方式弥补他们在学历层次上的劣势,如果单纯的侧重技能或偏重应用势必会使高职学生成为社会劳动者中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技术工,这与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不相符的。

1.2 实践教学环境单一,资源有限 实践活动不仅仅是指实践动手能力,更应该体现在参与具体科学研究活动时所表现出的综合技术能力。当前各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境还是局限于校内专业实验室的试验台上,不仅设备更新周期长,资源条件很难与当前科技发展跟进。而且实验内容大部分都是依照教材规定实现的,属于基本原理性的验证性题目,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思考设计性的实验很少。尤其对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学术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只是完成了证明的过程,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这样使得实践教学目标与高职培养技能要求脱轨,不能达到启发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实践教学队伍组成结构不完善 高职培养面向职业岗位,教学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与教学效果是密不可分,紧密相关的。在师资建设方面,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2],如教师科研意识较低,大学科研的集成项目难于实现等。另外,在教学团队组成中也缺少经验丰富的专业工作者,掌握科技前沿的专家学者,导致实践教学资源信息脱离现实发展情况。

2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2.1 突出整合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 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指导理念,适应社会和人才发展需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优化专业理论必修课程,调整专业技能课程,增设专业选修课程。结合实践教学内容,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中,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设计性实验作扩展,综合性实验来进一步提高,并对专业重点课程增加课程设计,生产实践等环节内容,加强毕业实习的项目活动。形成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规范化管理,层级式教学模块,达到高职教育培养的实践要求。

2.2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扩大实践教学空间 教学条件是实现实践教学过程的基本物质保障,其中校内实验室建设是教学建设的内容之一。然而,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对高校来说是有限的,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扩展实践环境。一方面通过校内实验设备完成规定教学内容的同时,可通过实践竞赛,科技兴趣小组,岗位模仿实践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校外发展与企业的合作,如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增加学生在职业中的实践体验;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科研课题,提升实践能力。

2.3 丰富实践教学队伍组成,优化师资结构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工作者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所以教师素质成为影响教学成果的直接因素。要丰富实践教学队伍的组成,需要校内专业教师和适当的校外兼职或兼课教师共同实现,优化师资结构,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在此过程中,对专业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提供更多培训机会,如网络培训,学术交流,进修深造等,以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水平;建立多种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到生产实践中去锻炼,顶岗学习不脱离实际,适应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知识技术更新,为教学提供更多更新的素材;制定各种教师资格的认证制度,完善对专业教师的评价体系。与此同时,在加强与企业合作培养的过程中,积极的聘用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或全职教师,增加实践教学队伍的实力,并带给学生以更实用和广博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这样,从对内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到对外引进专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建立培养,流动,引进的师资优化体制,充实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效果。

2.4 鼓励学生获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 结合专业课程要求,推广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对职业能力的认证机制,达到学历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融合。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学历层次,面向职业岗位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明确专业职业培养方向,要有效地统筹兼顾学历与应用技能的双向要求,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或技能认定证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还可以增加他们的职业竞争力,这也是对教学实践部分成果的实质性肯定。

3 结束语

培养创新型高等教育人才,使其具备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科学素质和从事本专业所需要的技能,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围绕高职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努力探索,大胆创新,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赵惠玲.构建具有特色的高职导师制教育模式[J].价值工程,2011.

[2]马潇.促进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和方法[J].电子科技,2010.

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 篇4

一、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思路

实践教学是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在实施中要把能力要素分解到各实践环节中去并循序渐进,以形成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职业技能,使技能考核与社会接轨,以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也是得到社会承认、检验实践教学质量的方式之一。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理论与实践、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水平,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实践作风,形成初步的技能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理解创新的社会价值,承担起使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重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具体作为经济系学生,参加实践,加强实践基础,有利于掌握好理论知识和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使教育与实践、生产劳动紧密结合,从而造就具有全面、高质量和优秀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高等教育中知识的传授、应用和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尤其是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实践环节,将增强综合分析和社会适应能力,缩短自我追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及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时间。可见,实践对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背景,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创作等专业素质为目标,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专业技能、素质结构要求来进行设计,加强对学生综合实验、操作、设计、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坚持高起点,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体现经济系的学科特点和办学特色,同时要注意和学校相协调,做到统一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探索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从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基本规律出发,应理论与实践并重,着力培养素质全面、技能型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建立一个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高校教育规律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高校实践教学涉及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控制、教学保障等要素。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间要协调统一,从人才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发展要求出发,注意各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

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要以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为背景,以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和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教学管理机制的统一。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要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教室、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于一体,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把教与学、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教学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应将实验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平台上,应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过程之中,促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与信息时代接轨,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推动国家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实现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应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的教育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校企双向推动、管理、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深层次合作。

三、高校经济系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于上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改革指导思想,要以创新能力教育为主线,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着手,使实践教学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完整性,形成由不同层次、系列的教学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以优化课程结构为先导,更新实验内容为重点,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和实施大纲,以分层次、模块化、逐步开放的新形式组织实验教学。

高校实验室是学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实践教学与科研基地,是落实人才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环节的改革是培养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关键,也是实践教学的特色所在。

通过对实验室承担的任务、功能和定位分析,形成以学科基础课阶段具有共性基础的实验教学任务为重心,承担实践教学环节综合实践性教学和专业方向课中专业性很强的实验教学任务的综合性实验室 (平台) ,成为学科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和科技服务、学生实践活动的基地 (平台) ,再形成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

建立经济系综合实验平台是注重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关键实践环节。实验室作为实践基地,应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形成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按实验教学和培养创新能力要求,开设独立设课的综合性实验,如会计模拟综合性实验、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综合性实验、国际贸易综合性实验和物流管理系统实验等,提高学生动手、创新、设计能力和较为全面的智能素质,帮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使学生由模仿转变为创新并形成能力的目的,强化了技能训练。对专业实验课,拓宽实验外延,使学生在综合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验或工作中一些比较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树立创新意识,初步形成创新能力。

经过分析和研究,高校经济系实践教学体系依照学生的能力培养层次可划分为基本技能培养、专业技能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培养三个层次。

基本技能培养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军事 (理论) 训练 (队列训练、内务训练等) 、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教学实习、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学科基本技能训练、学科基础实验、训练和调研等。

专业技能培养主要包括专业实验、实训、创作、调研、实习、课程设计、 (学年) 论文等。

综合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包括集中性综合、设计实验毕业论文 (设计) 、科技竞赛、学科竞赛等。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措施

1. 建立实践教学管理体制。

良好的教学管理体制构建是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必要保证,是确立实践管理运行机制、推动实践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基础,要建立相配套的政策和运行机制,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政策和办法,为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以实验基地建设为支撑,以建立配套的管理运行机制为保障,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结合学校的学科建设,在建设中求改革、发展,对实践教学体系中各环节进行重组和更新,要不断建立健全在教学中应用的实验、仿真和企事业单位实践基地。

在经济系综合实验室建设中,对受益面大的公共基础和技术、专业基础实验加大力度建设,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以实验室和选择的企事业单位创新基地为依托,以课内实验教学为主线,课外与设计竞赛项目等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 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的改革。

按照地方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经济系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实践环节和实践内容改革的重点,是以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实践为主并辅以相应专业管理的实践内容,培养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实践环节和内容上,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形成讲课、实验、实习三位一体的基本格局。

在实践教学方面,形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验证、综合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更能适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教学环节上,采用仿真的实践教学手段,开展仿真教学,提高学生对理论教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实际操作应用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如“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室”、“国际贸易实验室”、“电子商务教学实验模拟系统”、“物流管理教学实验模拟系统”等实验性仿真系统应用于实验教学,形成高校经济系实验教学的特色,实现专业工作系统和运行过程的模拟。

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运行方面,按照建立产学双方共同参与、双向推动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目标要求,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挂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双向推动、产学合作的校外实践教学模式,为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按照现代企业的标准进行零距离培养,造就零距离适应人才。

在实践内容方面,为使实践内容更能与实际相结合,要对实践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充实专业理论知识,扩展知识和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己撰写实习 (实验) 报告和总结,形成认识与技能训练结合的实践教学路子,不断加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内容的改革,解决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脱节问题,培养达到企业要求的、能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技能型高级应用专门人才。

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在保持各专业特色的基础上依据学科专业对技能培养的共同要求合理调整设置实验项目。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要以课程体系为主线,以课程群为纽带,以实验项目设计为重点来进行,整合后的实验课要有利于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化课程设计和论文,内容选取要有一定社会实际背景,课题要体现应用性、先进性、综合性,加强多门课程之间联系,形成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系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某些专业基础、专业课程设计中开设创新实践教学环节,采取设计命题、研发命题、制作命题、学生自由选题等多种形式,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实习,加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教育实习各类环节的质量控制,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开放实习的途径,提高实习效果。

3. 实践教学考评体系的改革。

实践教学考核评估体系的构建,应能够全面、科学、合理、客观地反映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实践环节的考核内容方式以笔试、实际操作、论文 (设计或绘图等) 三者相结合为重点,结合实习 (实验) 报告、总结和出勤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对每个参加实践的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应体现高校经济系实习 (实验) 大纲及考核质量标准特色,使学生符合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4. 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

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构建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独立思考分析,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保证完成实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兼顾学生的兴趣、能力、水平,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因材施教,为有特长、兴趣和能力的学生深入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通过逐步开放的实验教学拓展实验资源的利用空间和时间,提高使用效率。

学生在获得较为宽广的基础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各专业方向上各有侧重进行实训,从而使学生获得更为专业和深入的技能训练。

为使实验与实践性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取得实效和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在配套的体制改革上打破课程教师与实验教师的界限,鼓励课程教师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活动,使教师的科研成果能不断地融进实验课程。推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

突出重点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在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研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和实践性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创新人才,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形成良好的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探索过程的艰辛和欢乐,形成实践学习的良性循环,在实践教学中形成改教为导、变学为悟的新型教育方法。

五、加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实施,使高校经济系学生成为社会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实践教学体系要适时不断更新和完善。

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与构建以及在高校经济系的实践,将进一步确立实验和实践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仿真教学和产学研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模式以及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校内实验平台的建立,将有力推动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基于实验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适应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有利于形成学生合理的智能结构和综合素质,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和教育发展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规律。

教学培养体系 篇5

摘要:应用型人才指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类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中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海洋技术专业为例,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阐述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如何构建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并对实践教学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专业实践

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主要是培养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创造转化能力的人才[1-3]。他们需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参与相关科研,面向社会生产第一线,是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培养的合格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中打破学术型或研究型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上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传承与创新结合,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教学方法上强化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地位;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传统和现代化相结合的方法尽量提高教学效率;在培养途径上强调与企业紧密联系,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4-6]。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

一、海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海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正确的海洋观,系统学习海洋科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海洋科学和遥感与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在海洋、农业、林业、水利、电力、交通、地质、环境等相关领域从事遥感与信息的数据处理、系统开发集成和海洋高新技术研究的能力,能在海洋和信息处理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国家机关,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及数据处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了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海洋技术专业按照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本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原则,进行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海洋技术专业毕业学分要求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二、海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四层次、八模块”的实践课程体系[7-8],海洋技术专业构建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适度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教学课学时,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制定相应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计划,构建“四层次”(基本素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八模块”(素质拓展、基础技能、专业实验教学、专业综合能力、工程训练、综合实习、科研训练、创新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中第一层次是基本素质层次:主要通过教学实习、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学生社团活动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对实际社会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第二层次是基础技能层次:通过课程实验和实习、社会服务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第三层次是专业技能层次:通过课程训练、面向企业进行假期实践、参与科研课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第四层次是综合训练层次:通过科研训练,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如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挑战杯、科技竞赛、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方式,培养和提供学生创造性、探索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社会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八模块”是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内容。第一是素质拓展模块:包括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实践、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及野外训练、文化艺术创造、安全防护能力训练等,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个性品质及基本生活能力。第二是基础技能模块,包括外语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训练、计算机基础训练、公共基础课程实验、学科基础课实验等环节,目的是加强学生外语、计算机的应用技能,提高基础课程的实践能力及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第三是专业实验教学相关模块,包括与专业课程的各类验证性、演示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加强学生课程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第四是综合能力模块,包括专业综合训练、课程设计能力训练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专业训练和学术训练的平台,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第五是工程训练模块,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等环节,目的是为学生构建面向生产和应用的训练平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第六是综合实习模块,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强化对专业综合知识的认识理解,增强专业实践能力。第七是科研能力培训模块,包括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环节,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科学研究训练。第八是科技创新训练模块,包括学生独立承担科研课题,如学生申报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等),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开展的有以下几个途径。1.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合作培养人才机制学校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构建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9-11],海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已分别在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学校在教学设施、实验设备、职工培训等方面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企事业单位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实习岗位,并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对学生的指导。通过校企资源合力,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海洋技术专业学生第一学年学生参加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时间为1个月;第二学年在学校进行基础的“认知实习和课程设计实习”,时间为1个月;第三学年在学校和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实习”,时间约为2个月;第四学年在学校和企业进行“专业方向的实习和毕业实习”,参加毕业教育,时间约为3个月。从而实现实践教学四年不间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建立校内实验室共享与开放机制,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室的开放和共享,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自主进行实验研究,开展创新课题研究,提高了学校实验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通过校企联合,引进企业环境,缩短学校和社会间的差距,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室建设。帮助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自以来,已经开展了10届,每年海洋学院均有6-8项项目得到资助,分别为国家级、省市级和校级项目。通过以立项的方式资助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该项培养与本科生专业导师制相结合,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和改进实验方案,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撰写相关的实验报告等。该计划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等产生了良好效果。4.鼓励大学生开展科技文化创新通过第二课堂学分的设立,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科技文化活动,强化学生科技文化创新能力。第一,学校完善了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建立了开展创新竞赛的活动机制。第二,建立本科生导师制[12-15],在海洋技术专业中,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班导师。针对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导师指导学生掌握大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尽快转换并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树立良好的学风和考风;向学生介绍学校学分制教学体制,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等,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针对二年级学生,本科生导师帮学生了解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方向,帮学生了解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各课程之间的关系;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与个性发展辅导学生选课,制订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针对三年级学生,导师针对学习突出和有专长的学生,提出个性化培养模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设计,向学院提出推荐免试研究生人选,并结合导师从事的研究课题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针对四年级学生,导师应配合毕业设计导师工作,对学生就业提供帮扶。第三,通过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科能力竞赛等,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第四,推进立足解决实践应用问题的科技创新训练,注重科技创新训练的应用性。如组织学生参加教师承担的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节能减排”等各类科技竞赛,以开放实验室为基地,以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的方式,由学生自主开展实验设计,学校安排教师负责指导,组织学生申报科研课题,开展课题研究,从而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5.强化毕业论文管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能力,学校成立了校级、院系级等不同的督导机构,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中期检查、论文初稿、到最后定稿,成绩评定和优秀毕业论文评选等各个环节都加强了监控,进行了全过程管理,及时处理问题和纠正错误,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为了增强毕业论文的实用性,学校和企业联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双导师”指导,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结合生产实际进行选题和设计,更侧重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校内导师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写作,侧重于增强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和学术性。

四、结束语

鉴于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较弱,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为了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本文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为重点,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四年不间断”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实践教学的改进。一是推动校企合作,即产学合作,实施的途径一般是产学结合、以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采用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资源,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环节有机结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升级。三是采用科教结合的模式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高校及研究所夏令营等,让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将本科课程内容应用到实际科研项目中,学以致用,带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因此科学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对提高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水平和创新性应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秦悦悦.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重庆:重庆大学,.

[2]李雨辰.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3]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9):54-56.

[4]李伟,钟昆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157-159.

[5]仝自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基于国外校企合作模式借鉴[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8):269-271.

[6]罗维平,刘素一,王东.自动化专业教育创新工程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S1):80-83.

[7]季桂起,李永平.德州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6):22-25.

[8]陈虹.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实践教学的视角[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2):110-111.

[9]刘尧猛,丁忠林,畅卫功.面向市场的新型网络人才实践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9):124-127.

[10]安玉雁.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运行[J].职业技术教育,2012(23):47-51.

[11]梁萍,程伟.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机械制造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13):217-218.

[12]万丽丽.对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3):49-50.

[13]罗汀.试论建立中医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J].西北医学教育,2006(3):244-245.

[14]孟少英,孙诚,赵瑞华.本科生导师制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3):80-81,85.

教学培养体系 篇6

【关键词】能力培养 英语口语教学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14-02

英语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在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中显得尤为重要。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课程是在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之下开设的,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强调的是从专业的需求出发,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探求一种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其目的就是培养符合轨道交通运输行业中城轨行车组织、客运组织、乘客服务及站务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

教学评价是加强英语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反馈、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它不仅包括以课程结束后的期末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价,也包括以学习为目的、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因此,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口语评价体系不仅是对教学效果的考核,也是对学生英语语言输出能力的考核,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地促进教学改革。

一、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及不足

纵观我国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评价仍然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学生期末口语测试时,两人一组进行对话朗读,老师根据学生的语音、语调以及朗读的流利程度进行评价,有的老师还会针对学生朗读的对话内容进行口语提问,再根据回答问题时和老师的互动进行评分。也有少数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或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来达到合作学习英语的精神,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然而,这些方式都是零散的,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系统性,不能把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体性、开放性、过程性和发展性体现出来,因此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英语水平。如果长期以这种评价标准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对学生来说,不易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保持学习英语的持久性;对老师来讲,会抑制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改革。

目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不足:

1.评价主体单一。教学的过程本是一种师生、生生的多边互动,然而,在教学活动中消极被动的学生占多数,共同参与的学生较少,老师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过程的评价。

2.评价内容简单。老师对学生评价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基本知识,诸如语音、语调、句子的语法结构等方面,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参与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和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3.评价方法主观。教师在评价的方法上,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实行单一的评价方式,忽视了成绩中差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情况等,因而不能对学生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

4.评价结果没效度。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客运服务对英语语言能力要求,帮助学生诊断学习困难和成因、掌握学习英语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养成自主学习行为。现行的高职英语口语评价体系不能满足客运服务中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实施过程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高铁正在改变着我国旅游交通格局,使“快旅慢游”成为可能,也必将推动“散客自由行”的较快发展。高铁沿线旅游资源品位高,以前被忽视的区域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使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与国际接轨,应该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在客运服务过程中的不同场合下正确、恰当地使用英语,从而提高学生和相关行业人员外语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外国乘客提供服务。笔者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采用了不同于期末终结性考试的评价新模式: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口语评价和测试,以达到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具体考核方式如下:学期总评(100%)﹦能力考核成绩×60%+平时表现×40%。

1.能力考核成绩为2个情景剧展示,其中一个情景剧是通过一个学期的轨道客运服务专业英语的学习,老师就轨道客运服务的一些工作场景设计多个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站务、票务、大客流、投诉及一些应急情况的处理等,以小组为单位(4-6人为一组)学生自由抽签,给1-2天的准备时间,然后在班上展示,再和老师就展示的内容进行一些即兴情景交流,通过小组互评和老师评价得出最后的成绩。另一个情景剧考虑到口语考试容易给学生造成情绪上的紧张,产生心理压力,不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英语口语水平,因此,在放松的口语环境下,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在学校的轨道交通实训室,亲身感受和体会模拟工作场景,从英语剧本的编写、情景的编排、角色的分配、整个情景剧的拍摄和后期制作,再到作品成型上传,都由学生课后自主完成。这不但训练了学生的综合口语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还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合作意识,才能确保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优点展现出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表现出了真实的英语口语水平,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职场考验及情景交流评价标准见表1。

2.学生的平时成绩是以学生在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活动中的表现为依据,涉及学生课堂出勤、课堂参与度、与小组成员合作、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参加各类英语竞赛活动等。对于所有学生在课堂及课后英语活动中的表现,老师既有口头表扬,也有笔头记录,然后将这些作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依据。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还是教师评价,都会考虑到被评价学生的进步(参照原有基础来看待现实表现)。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评价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将评价与学习融为一体,使得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结合,以此改善英语口语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平时成绩的评价标准见表2。

表2 平时成绩的评价标准

三、结语

美国学者Krashen and Terrell把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比作知识输入与摄入之间的过滤器,他们明确指出:学习者在学习中的焦虑愈少,在学习中有效摄入的知识则愈多,学习效率也愈高。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英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学会理性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改变了原来看到英语就头痛的被迫学习英语的窘境,把学习英语变成一件感兴趣的事情去做,消除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也改变了“以一次考试定优劣”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and Terrell T.The natural Approac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M].Oxford:Pergamon,1983

[2]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肖宜宁,袁茵.高职英语教学实施动态学习评价的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3(5)

[4]王华,富长洪.形成性评估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外语届.2006(4)

教学培养体系 篇7

根据影响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因素 (一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 学生的入学基础、智能水平、学习态度;二是教学条件和资源;三是教学管理水平) , 以系统论为指导, 构建由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教学管理制度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和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四大子系统组成的、具有互动功能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以保证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1 教学管理组织系统

建立学校、系 (部) 、教研室职责分明的教学质量保障组织, 履行教学质量管理、指挥系统职能, 完善其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和功能。

1.1 教学管理系统

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系统一般包括教学指挥系统、参谋咨询系统和执行运作系统3部分。其中, 教学指挥系统是指由分管副校长—教务处组成的校级管理, 参谋咨询系统是指教学工作委员会和高等教育研究室, 执行运作系统是指由系 (部) —教研室组成的系 (部) 级管理。

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明确教务处和系 (部) 各自工作职责范围、权利和义务, 建立以教务处和系 (部) 为主的运转灵活、上通下达、有权威、高效率的教学管理系统, 形成以分管副校长—教务处为校级管理和以系 (部) —教研室为系 (部) 级管理的两级教学管理体系, 分别承担学校和系 (部) 的教学管理工作。其中, 校级教学管理工作的重心是突出学校整体教学目标管理, 重在决策和监督;系 (部) 级教学管理工作的重心是突出本部门教学工作的组织落实和过程管理。学校要不断采取有力措施, 努力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管理能力和学术水平, 逐步向教学管理研究型方向发展。

1.2 教学质量督导系统

实施教学督导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测和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 在维护学校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校必须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督导系统, 成立由分管副校长为组长、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组成的校、系 (部) 两级教学质量督导小组。教务处是全校教学质量督导执行中心;系 (部) 是本部门教学督导、监控的核心;教研室既是最基层的教学单位, 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关键的组织。

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督导系统, 明确教学督导工作职责范围, 健全教学督导工作制度 (包括教学质量督导规程、督导岗位责任制、督导档案管理、督导信息反馈以及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听课评教制度、考试抽查制度、教学质量激励制度、毕业生追踪调查制度等) , 以保证教学督导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

1.3 教学研究系统

教学研究系统有2种形式:一是设置教学研究专职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 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教学研究队伍;二是组织教学一线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结合各自的本职工作进行教学研究。

1.4 教学条件支持系统

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必须具备2个基本条件:一是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是和谐的服务环境和必要的物质保障。学校应千方百计为教学改革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使教学条件支持系统能为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教学改革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和物质保证。

2 教学管理制度系统

教学管理制度是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的依据, 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制度基础。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应建立以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的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通过建章立制, 保障教学管理工作正常运转。

2.1 教学督导制度

健全校、系 (部) 两级教学督导制度, 督导组成员既要吸收离退休资深教师、专家和领导, 又要吸收教学一线骨干教师。采取日常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督教与督学相结合、批评与表扬相结合、督导与评估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 完善教学督导制度, 使教学督导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2.2 教学检查制度

教学检查是掌握教学信息、监控教学过程最有效的措施。学校应坚持在每学期初、期中和期末, 结合教学工作重点, 组织各教学单位开展教学检查, 掌握教学状态, 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3 新教师开课试讲制度

新教师开课前必须接受岗前培训, 并组织试讲。岗前培训或试讲不合格者不允许上岗。试讲合格后, 由教学部门审查教师的教案、授课计划, 并在上课一周内组织听课、评课。

2.4 学生评教制度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直接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状态, 是教学信息监控和反馈的主渠道。学生反馈的教学信息具有客观性、公正性, 应在对教师的评教中占据较大权重。

2.5 听课评教制度

学校应建立各级领导、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督导队伍听课评教制度。对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评教对象和相关部门。听课评教结果应作为考核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人员和被评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

2.6 学生信息员制度

教务处在各年级、各班级选拔学生信息员, 公布教务处电话和电子信箱, 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 保证学生能及时反馈有关教学信息。对学生反馈的教学信息, 教务处应有专职人员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 形成分析报告, 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及其所在的教研室和系 (部) , 跟踪并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改进效果。

2.7 考试抽查制度

考试是检查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活动。应建立试题、监考、阅卷、评分和考试质量分析等制度。对各专业主要课程应建立试题库, 实行教考分离, 以考核教学的真实质量。

2.8 毕业生追踪调查制度

建立毕业生追踪调查制度, 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信息, 开展毕业生问卷调查工作, 掌握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导向和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 了解毕业生对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工作的感受和建议, 及时发现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创造条件, 吸收用人单位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 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2.9 教学质量激励制度

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学校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激励制度。教师教学质量应与评先、晋升、岗位津贴挂钩;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优秀教案评选、精品课程评选、多媒体课件大赛等活动, 将教师引向教学研究领域, 通过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 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育人水平。同时, 为防范并及时、有效处理各类教学事故,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应制定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为树立良好教风, 对责任心不强、教学态度不端正的教师应调离教学岗位, 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 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评估是对各项教学活动进行诊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以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 是对教学质量进行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教学评估工作要明确目标, 把评估内容与日常教学管理相结合;通过评估掌握学校当前教学工作的质量、水平和存在问题, 分析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因素, 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充分发挥教学评估工作的参谋和指导作用, 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 为保证教学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在实施教学质量规程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以系 (部) 人才培养工作、专业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 、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等为评估对象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3.1 系 (部)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系 (部)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石, 其状态和质量直接体现学校教学工作的状态和质量。因此, 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对系 (部)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制订系 (部)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开展系 (部) 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促进和落实校系二级管理体制, 协调二级管理的工作关系, 充分发挥系 (部) 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各系 (部) 认真落实学校办学思想、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方案及重点工作, 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建立一套相互联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

3.2 教学计划评估

教学计划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过程的依据, 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和根本性教学文件。应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社会人才需求及学校实际情况, 不断修订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教学计划。在执行教学计划时要加强监督与管理, 严格规范教学计划的审批程序, 维护教学计划执行的严肃性。

3.3 专业、课程评估

专业是学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基础。学校要高度重视评估对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 做好专业评估工作。专业评估包括专业设置评估、新专业合格评估、特色及品牌专业 (重点专业) 建设评估。

课程是实现专业教学目标的关键, 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制定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和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开展课程建设评估。在专业与课程建设中, 应对三年制专科和五年制专科统筹安排, 以三年制专科为重点, 大力加强对三年制专科专业与课程建设的评估工作。

3.4 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评估

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制定各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如实验实训教学质量标准、实习教学质量标准、课程设计质量标准、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标准等, 形成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5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应具全面性, 既要审查教师任职资格, 又要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进行评估, 还要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导向作用。

3.6 学生学习质量评估

学生学习质量是教学质量的集中体现。学生学习质量评估应以学风建设为重点, 严格考试管理, 狠抓考风建设, 以考风促学风;严格学习过程淘汰制;建立学生学习监督和检查制度;建立评选学习标兵制度;鼓励学生开展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探讨双专业 (相近专业) 制度;选拔优秀专科生进入校内成人本科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4 教学信息反馈系统

高等院校必须牢固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质量立校。改变传统教学管理模式, 构建以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督导部门、教学评估部门、学生信息员等为主渠道的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依托教务管理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功能, 建立网上教学信息监督反馈机制。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学管理活动及时进行调控, 实现教学管理的互动功能。

教学培养体系 篇8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教育部对双语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在2001年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力争在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价方案中也规定,达到优秀标准的学校,双语教学的课程要占到8%以上。教育部号召高等院校要多种形式地采用双语教学。

全球学术著作有一半以上是用英语写作的,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重要的国际会议语言是英语,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本学科、本领域的信息,我们要吸收全球范围内最新的研究成果,“双语教学”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手段。它紧跟学科专业的发展前沿,研究生必须要着力提高自身的英文水平和能力,“双语教学”无疑是很好的方式和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对专业课双语教学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其研究成果进一步加速推动了高校进行双语教学的步伐,逐步实现了双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2,3,4]

2 研究生课程双语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2.1 英语教学固有的困境

语言学习离不开环境,语言环境的缺乏,严重影响语言输入量的摄取,并制约着英语学习活动和效果。同一种语言,作为母语来教和作为英语来教是根本不同的。在母语的环境下,人们总是通过不断的刺激反应来习得语言;英语学习则不然,无论我们如何去创设语境,也和实际有一定的距离,而课堂上创设的交际环境,又是演练性质的,缺少真实语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正是母语和英语教学具有不同的环境,才使得英语教学具有不可否认的特殊性。而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又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知识的传授。英语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讲授的作用,强调对语言规则的解释、理解和句式的反复操练,却忽视了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语言训练和实践,削弱了语言的交际性。

2.2 研究生自身英语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

研究生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本科生相比,学生来源趋于多元化,不同来源的学生的素质差异表现更为突出。从学生生源上,研究生的生源远远比本科生复杂,有应届生、往届生,还包括有工作经历的脱产学生或在职学生等。研究生个体之间英语水平层次不一,差异较大。专业基础和研究方向的差异性,当前跨专业、跨学科报考研究生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的智能分布和学术结构也各有特色,接受知识和理解、消化知识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对双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研究生还是表现出习惯于接受、理解和掌握现成的知识,缺乏用批判的眼光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提出质疑。在研究生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同样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因此如何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2.3 教师的外语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双语教学的本质仍是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要想能够胜任双语教学,不应因为其难度的增加而降低了对教学效果的要求。获得学生好评的教师必定具备5个条件:第一,懂得有的放矢地使用双语;第二,具有良好的听力和反应能力;第三,具备英语思维方式;第四,是专业词汇量大;第五,发音纯正、表达力强。由于双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大挑战,所以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反馈信息和理解程度,容易偏向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完成,英语讲课的流利、正确与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师的外语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4 双语教材选择受限

选用英文原版教材,让学生接触规范的英文表达,有助于提高英文水平。但是,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使用完全的英文原版教材对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负担还是过大,自编双语教材往往能够弥补原版教材在这方面的不足,更适合我国大学的教学实际。但部分教师因没有接受英文写作方面的专门训练或是出国培训,因此在编写双语教材时习惯使用“中国思维,外国翻译”的方法,所写出的“汉化英语”句子容易出现许多歧义和语病。这就导致双语教材的选择范围很有限,一本合适的双语教材往往不容易得到。

3 对策及探讨

3.1 注重“双语”环境氛围的创建

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盲区,精心设计校园“双语”环境。为双语教学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加强双语教学氛围,让无声的熏陶使语言真正活起来。要让学生一走进校门,就感到换了一个语言环境,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逐步让英语成为校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校园生活中,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自觉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使英语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2 针对研究生特点进行双语教学

针对研究生个体的主体性和差异性,采用分层次的教学体系,拓展和改造双语课程教学。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考虑到目前跨学科课程选修趋势,根据学生的专业分成不同的班级。不同班级教学要求不同;教学进度快慢不同;教学内容有多有少;教学方法有张有弛,形成教学要素的层次性。同时应对授课对象的英语水平、专业基础能力提出明确的建议和要求,帮助学生因人而宜地恰当选课,避免盲目选课。当然,也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流动听课,形成学生学习的层次性。区别对待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增强双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3.3 加强专业外语师资队伍建设

对教师而言,一方面,教师本身是参与者,通过学术会议、合作研究、访问讲学、进修等形式直接参与国际交流,可以了解别国的发展历史与现实动态;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组织者,如选派研究生出国联合培养、组织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和国外导师课题研究等等。总之,无论是外语教育、课程教学、组织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都与教师息息相关。教师在双语教学时应作好充分的备课,在授课前争取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避免将问题带到课堂上。同时,在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技术,尽量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易于研究生理解和接受。

3.4 推动双语教学教材和教辅资料建设

为了保证学生及时把握学科最新动态。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章节提供最新的中外文资料,自编出具有较强指导价值的双语教学教材,用来克服外文教材在某些方面与中国实践脱节的不足,这样也有助于在学习归纳原版教材理论精髓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同时选择双语教材需要注意避免因言害义,避免教材内容过于浅易和单薄,避免以权威性为代价迁就语言的难度,教材最好是名家的经典之作,这种著作的被引用率高,学习的附加值高。

在研究生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是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手段,双语人才必将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同时实施双语教学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学习,在实践中深入思考和探索,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不断改进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摘要:双语教学反映了当今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要求,是我国高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生是国家高素质人才的主体,是双语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文章对研究生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的重要性进一步论述,梳理了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双语教学,教育国际化,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牛丽.关于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与教学,2007,5(2):49-51.

[2]王斌华.学习双语教育理论:透视我国双语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3,2:56.

[3]李俊伟.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若十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学,2004,3:14-15.

教学培养体系 篇9

一、调整完善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性指导文件,科学合理的实验大纲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既要注重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根据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特点及目前学科发展的需要可以看出,调整优化实验教学大纲势在必行(见表1)。植物组织培养作为生物类专业(林学、花卉、园林、园艺及蚕桑等)的专业课,其学时一般为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27学时,实验学时仅为9学时,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耗时较长,一般需要3学时,9学时仅能开3个基本实验,设计型、综合型的实验根本没有条件开,这样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热情,同时很难使学生真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理论及实验技能。根据学科的发展及课程理论及实验的要求,认为该课程学时设定为2.5学分较为合适(即45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36,实验学时为18,理论上11章,实验开设6个。

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型实验

将实验内容分为3个模块,即基本技能(也称为验证性)模块、单项技能(设计型)模块、综合技能(综合型)模块,统筹兼顾了植物组织培养各个环节技能的培养。除基本技能项目外,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项目都是在教师明确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后,由学生自选材料、自主确定实验环节(初代培养还是继代培养)、自主设计培养基配方,并优化组培成本核算,以项目教学法的形式开展实验活动。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达到80%以上。

三、建立开放式实验室,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建立开放实验室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而且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或是有一定难度但是可以自行解决的实验,依据其操作步骤进行实地操作,提高其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实验素质的提高。

开放式实验室的建立首先是注重学生实验素质的提高。实验素质是指学生进入实验室的基本素养,具备良好的实验素质是有效实施开放式实验室的前提。

2. 科研素质的提高。

在开放式实验室,学生们先后参与了教师的科研项目“地被植物欧石楠优良品种的引进及繁育技术”、“红掌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及新品种选育”等项目的研究。通过参与实验、通过现象观察、数据的调查,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采取自己掌握的科学方法认真总结归纳实验结果等,提高了学生的科技水平素质,提高了其就业竞争力及实践动手能力。在走入工作岗位后,有多名学生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等相关技术工作,并有部分同学在就业单位担任技术骨干。还有些同学考取了研究生,从事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工作,由于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方面的训练,实验能够很快上手,受到指导教师及其学长的肯定,对其迅速的生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生通过亲自参加科研活动,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开拓了科研思路。现今组培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为学生的创业和就业提供了大量机会,我院每年都有部分学生被组培企业所吸收。

3.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结合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及泰安市科技创新引领项目的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学生参加了山东农业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项目“窄冠黑白杨组培快繁及再生体系的建立”、“欧石楠体细胞胚胎发育的研究”;泰安市大学生自主创新引领项目“猥实成熟种子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的研究”、“欧石楠甲基化的研究”、“珍稀濒危树种青檀繁育技术研究与开发”、“常绿地被开花植物—欧石楠引种及繁育技术研究”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及泰安市科技创新引领项目的带动下,在学生中组建实践小组,先由小组组织并开展实践活动,即首先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及基本的操作环节,如,培养瓶的清洗要求,培养基母液的配置,固体培养基的配置,外植体的采集,培养基、接种工具及无菌水的灭菌技术。学生在兴趣小组实践中使理论学习与科技实践都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巩固加深了对书面课堂理论知识的应用和理解,促进了实践技能的掌握、提高与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 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的提高。

植物组织的培养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持续的时间较长,比如,外植体的初代培养,一般的材料需要持续30天左右,在这期间会出现外植体的污染、褐化、玻璃化及材料的萌动、愈伤组织的形成、芽的分化等,需要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及人为的操作,准确无误及周期性的更换培养。因此,可采取在学生中成立实践小组,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一起进行实验项目的分工及操作,保证实验材料适时转接及污染材料的及时处理;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及周末休息时间和节假日,配置培养基、高压灭菌、无菌接种,适时转接,及时观察分析,保证整个实验的顺利进行,这都需要团队的整体配合及分工协调,在分组实践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又锻炼了他们吃苦耐劳和献身科学的精神,使他们在一次次的探索实践中不断克服挫折、调整心态、锐意进取。

四、改革考核办法,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

为了使实验成绩能如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客观实际水平,改变以往仅以实验报告作为实验成绩,采取多种考核方法相结合的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综合评定的方法确定学生的实验成绩,例如将实验报告或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及实验结果和集中考核三者结合起来评定。我们将组织培养的一些基本实验技术作为技能考核内容。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实验教学条件的改善,我们相信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必将更上一层楼。

摘要:对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创新体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大纲、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开放式实验室及改革考核办法,来强化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科研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张红.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219-220.

[2]陈刚,王瑛华,陈雄伟.植物组织培养开放式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肇庆学院学报,2008,29(2):55-57.

[3]冷春玲,刘丹梅.开放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实践和探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6):77-78.

[4]姚晓惠,张峰.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6):125-127.

[5]徐凌飞,屈锋敏,李春梅.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3):57-58.

[6]梁称福,易诚.《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1):55-59.

[7]宋江华,孙俊,方从兵,朱世东.《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78-5282.

教学培养体系 篇10

一、优化课程体系, 审定培养目标

生物科学专业规范指出, 生物科学专业从属于理科专业, 是培养从事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专业教育以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 因此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娴熟的专业技能, 丰富的综合素质。因此, 要打破传统的强调专业知识系统性, 宽口径、厚基础的观念与做法, 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结合学科优势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 确定生物科学专业以培养“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课程实行大课程, 以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需的知识点为线索, 将相关的几门课程综合起来, 自己编写适合于本校生物科学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校本教材或讲义。同时, 知识点的传授改变以往固定在哪课程中完成, 只要能“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 学生主动自觉地构建知识、发展智能, 形成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潘懋元教授语) , 无论某一知识点在何课程中讲授, 只要不违背学生的认识规律, 就可以自由地完成知识的相关教学。

二、改革教学方法, 注重能力培养

根据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 强化“知识够用、能力突出”的价值向度, 教学设计从“知识本位”转发向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基础上的“能力本位”, 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教师要积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 引导学生“自学、思考、探索、创新”, 提高教学效果。要求学生通过预习绘出课程章节的知识体系图表, 列出其重点与难点内容, 并对一些基础性知识要求学生自作课件上台讲解, 并在完成每章教学内容后,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按要求命题, 并能面向其他同学进行分析讲解。对于知识重点和重要理论性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通过学生论坛、师生互动、热点解析等多种教学手段,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 锻炼和培养学生知识获取能力、自觉思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意识。

当然,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建立在教学原则基础上的。“教学原则是教学理论工作者总结长期的成功经验而制定的”, 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通则, 但也有其共同的特征。教师只有正确掌握和运用教学原则, 才有利于解决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 总结教学经验, 评价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方法。

三、强化实践教学, 突出能力培养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 是内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我们应该规范与丰富“能力本位”的教育内容,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建立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从简单实践到综合训练、从基础练习向创新研究发展。构建“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三者有机结合的能力培养平台, 以课堂教学为根本、以课外实践为拓展、以校园文化活动作补充, 全力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通过实验实训教学、本科生导师制、产学研合作、学生科研项目、参与教师课题等, 以及项目化、课程化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具体措施, 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优化考核体系, 服务能力培养

教学培养体系 篇11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国分类号:C961

1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1999年开始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弊端已逐步显现出来,大部分学校专业设置千篇一律,教学体系构建停滞不前,教育与现实需要严重脱节,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导致高校毕业学生眼高手低,实践能力普遍较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因此如何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解决目前高等教育弊端,增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目标和突破口。

2 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基本途径

2.1提高认识,科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的深入,传统的高学历的培养目标以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面向社会生产一线、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2],正确的认识是成功的前提,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中国将对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进行革命性调整,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1999年以来升本的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大学等方面转型发展,将有一千多所高校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通过淡化学科设置,强化专业特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构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是目前高等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不同层次的学校要对自己重新认识定位,在此基础上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培养目标,完善教学体系促进学校良性发展。从而解决目前高等教育培养学生高分低能和社会需要专业技能人员相脱节的现状,通过一系列改变培养目标实现扩大就业为最终目的,促进形成“崇尚技能、淡化学历”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促进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2.2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构建全新教学内容

结合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目标,调整现有教学内容,建立开放式教学内容体系,密切联系实际,实现社会发展需要什么人才,培养什么人才的动态教学内容体系,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强调实践能力的安排,克服传统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的掌握。把实践教学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增加学生在校外一线企业的实践教学,克服现有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缺陷。通过将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和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納入教学内容体系,引导学生通过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组织的职能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后根据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计入相应学分。通过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学习,提高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具有较完善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2.3抓住应用型人才特点,构建全新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目标的转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为了提高教学实践效果,促进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结合专业需要,积极探索构建全新教学模式,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全新教学模式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通过减少教师课堂传授理论内容的时数,增加学生实践一线的时数,强调教师的启发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感悟,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理论教学,体现理论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切实增强培养对象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目前教育部有计划有步骤的在高校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就是构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体系的积极探索。根据“卓越工程师计划”安排要求,各实施单位制定详细的实施策略,在教学模式方面力图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如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理论内容,学生记忆相应教学内容然后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借助教学研究理论的发展,积极整合现有教学模式,构建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目前有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如王书敏《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12.8)结合环境科学的专业特点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双平台、一模块”三位一体实验教学模式体系。

2.4 积极探索创新途径加强校企联合

为了构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需要转变传统办学模式创新校企联合联合办学。走出政府单独办学模式,通过加大和企业的联系,掌握企业需要的人才模式,实现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学校课程内容与企业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为了全面落实校企联合可以尝试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如招生方面可尝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师资方面可打破职称、学历界限,邀请一线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资金投入方面允许企业资金投入,突破高校资金来源单一、资金来源不足的困境,尝试构建股份制院校,允许企业以资本、专业技术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对应权利。刘晨《新建本科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铜陵学院学报 2011.6)研究指出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提出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明确办学目标,通过校企联合发展之,探索双元制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新模式。

3 结论

加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解决目前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弊端,增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目标和突破口。因此应通过明确培养目标,构建全新教学内容;抓住应用型特点,构建全新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创新途径加强校企联合等手段,建立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2-26/5887245.shtml

[2] http://www.jsenews.com/site/boot/newsmore_a2014051867765.html

教学培养体系 篇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量的现代化仪器和绿色的化学实验方法已应用到有机化学的合成中[5,6], 但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的实验教材比较陈旧, 实验内容一直分为三大板块:基本操作实验, 有机化合物性质实验和有机化合物合成实验, 实验数多达80多个, 而且在实验内容及技能考察方面有严重重叠现象, 导致教学时间和资源浪费。另外, 实验和实验之间缺乏联系, 这与实际化学反应过程中需要多步完成的情况不符, 同时还缺乏综合型实验以及设计性实验[7,8,9]。因此,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要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从实验内容的整合入手, 同时引进多步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1 基本操作技能的强化

实验内容由原来的基本操作、性质实验和合成实验改进为基本操作、多步合成及综合设计实验三部分组成。改进后的内容弱化了性质实验, 加强了基本操作和综合性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的核心, 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因此, 改进后的内容首先仍然强调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加热、冷却、干燥、蒸馏、分馏、减压蒸馏、水蒸汽蒸馏、萃取、重结晶、色谱法等方面内容, 在实验教学中需要进行重点、反复训练。这些基本技能操作不仅进行单独练习, 而且还要贯穿整个有机实验过程。

2 多步化学实验的设置

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合成练习基本都是内容相对独立, 而且所合成的化合物有的堆放在实验室, 有的产品直接倒掉, 既污染了环境还浪费资源, 因此整合实验课程内容, 将单个独立的实验联系起来, 将前步实验制备所得的产品作为后续制备实验的原料, 是有机化学实验发展的方向[10]。例如将苯胺→乙酰苯胺→对硝基乙酰苯胺→对硝基苯胺→对氨基苯磺酰胺;环己醇→环己烯→溴代环己烷;环己醇→环己酮→己二酸;乙酸→乙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开展类似串联实验, 使本来存在多次污染的实验变为一次污染, 从而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在系列化实验中, 因为每一步产品的收率与纯度都会影响下一步实验能否正常进行, 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每一步实验所得的产品的量来确定下一次实验的用量和配比。所以每一位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步反应和操作。通过系列化实验不但使试剂循环使用, 提高试剂的利用率, 降低实验费用, 更重要的是通过系列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3 有毒实验的改进

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大纲中有一些高污染实验, 如:铬酸作氧化剂制备环己酮, 铬酸中正六价铬毒性非常大, 是一种致癌物质, 而且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 人体吸入后对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摄入后可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胃肠道刺激, 可致死, 实验废液又可引起水体污染。再如苯胺的制备, 所采用的原料硝基苯进入人体后, 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引起病毒性肝病, 而实验过程中学生也有出现皮肤过敏现象, 产物苯胺的毒性也很大, 同样也是致癌物。象类似实验都要进行实验内容或实验方法的改进, 置换有毒原料或催化剂, 采用微量实验方法, 如有必要可借助高科技手段模拟化学实验, 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操作的技能, 还使学生提高了环保的意识, 更实实在在降低了实验带来的污染。

4 设计性、综合性和新技术实验的引入

开设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各方面的实验技能,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要求教师根据仪器设备给出合适的实验题目, 要求学生根据已具备的基本技能, 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设计实验提供给学生宽阔的思考空间和选择余地, 学生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 而且训练了综合操作技能, 培养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性实验是在实验中引入现代化仪器的表征方法, 如: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 通过表征, 使学生对实验仪器充分了解和掌握, 同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验教学评价方式的完善

实验成绩考核是实验教学过程中必备的环节。实验成绩的评价实行多元化更能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具体方案:平时成绩占40%, 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实验操作技能及问题探讨;开放式实验成绩占30%, 包括资料查找、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考试成绩占30%, 包括实验理论和实验操作两个方面, 考试为随机抽签, 单人完成。

6 结语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复杂、系统的一项过程。通过整合避免了实验内容的重叠, 多步有机化学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设置, 解决了实验过程和实际生产脱离的实际情况, 而引入实验成绩评价的多元化, 改变了学生只注重实验结果而忽视实验过程的现状, 每一个过程的实施都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永华, 张国玺, 郭长彬.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8 (12) :89-91.

[2]郑春满, 韩喻, 谢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1, 12 (01) :55-57.

[3]陈募捐, 蒋腊生, 曾卓, 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实验室科学, 2012, 21 (06) :78-79.

[4]郭占京, 黄宏妙, 李春玲, 等.如何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 13 (01) :109-110.

[5]赵艳凝, 于洋, 朱彦卓, 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上旬) , 2014, 5 (01) :66-67.

[6]胡冬华, 贡济宇.创新教育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3 (05) :117.

[7]陈六平, 童叶翔, 瞿俊雄, 等.化实验教学过程管理, 培养高素质化学创新人才[J].大学化学, 2010, 25 (2) :12-15, 26.

[8]李海燕, 赵汗青, 马艳华, 等.基于创新思维的实验教学课堂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29 (11) :309-311.

[9]郭士恒, 王东耀, 周勇强, 等.创建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 (10) :103-106.

上一篇:机械推广事业下一篇:造字手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