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技能培养

2024-09-19

英语教学技能培养(共12篇)

英语教学技能培养 篇1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必须有素材。无论使用那一种教学方法, 学生都必须有作为学习依据的材料———课文。在教学实践中, 我体会到应把课文教学作为学习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的综合材料。教师应将英语的听、说、读、写的技能贯穿在课文教学中, 而不是把课文教学看成是简单的教师对英语词汇、句型、语法规则及句子结构的分析和讲解, 学生只是被动地记忆教师讲解的知识、背诵课文的过程。

由初中毕业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 对英语词汇掌握很有限, 语法方面只学了很少一部分。进入中专学习后, 由于职业学校基础课课时有限, 英语学习只有一本教材, 不分口语、听力等, 所以英语课的学习只有以课文学习为主, 学生多是通过课文的学习来获取语言知识。然而, 如何通过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呢?下面结合几年来的教学体验, 谈谈我的看法, 与大家共同切磋。

一、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和掌握有两种途径:一是脱离课文的单独拼读、记忆单词;一是把单词放到课文里学习。第一种只是记忆了单词的词义, 不能完好地掌握单词的一些特定的用法。而将单词放在文章中学习, 学生既能掌握词义, 又能对词的特定用法有新的理解。如enjoy这个词, 如果单独记忆, 学生只记住它的词性是动词, 词义是“喜欢、享受”, 但放在课文中, 除了体现词性、词义外, 还会体现出如enjoy doing sth.和enjoy oneself等enjoy的特定用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熟悉joy一词后, 再给学生讲解“enjoy”中“en-”乃是一个前缀, 有“使处于……的境地”、“使成……”之意。说明在名词、形容词或动词前加此前缀即可构成一个动词或一个新动词, 并举出已学过的单词。如:able—enable (使……可能) , rich—enrich (致富) , large—enlarge (扩大) , sure—ensure (确保) 等。通过讲解一些构词常识及分析词义的方法, 无异于传给了学生一把开启记忆单词的钥匙, 使学生能够推断词义、扩大词汇量, 以达到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又如reluctant一词, 在课文中除体现出词性、词义外, 还体现出“to be reluctant to do sth.”这一用法。所以通过课文来学习、记忆词汇, 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词汇, 提高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

二、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听力

在需要掌握的英语四种技能中, 学生听力技能的掌握是最差的。一方面是因为词汇量有限, 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练习的机会。在日常英语的学习中, 即使是他们能写出简单的句子, 但在听别人讲这些句子时也是听不懂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按照教材听对话外, 再就是利用课文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听力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提高听力的手段。在学习新课时, 教师可先根据课文的内容顺序, 设计出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的问题, 并将这些问题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在不看教材的情况下听新课的录音。开始训练时可多听几遍, 以后可逐步使学生做到听一遍就能听出讲的什么事, 第二遍能抓住课文大意, 第三遍便可抓住一些细节, 能听懂基本内容, 然后让学生根据他们刚才听到的信息, 回答黑板上的问题, 从而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在中专英语基础版第三册第一单元中“The Koala”一文, 在讲课文之前, 我在黑板上写下这样几个句子帮助学生理解:1) Do you agree that animals are our friends?2) Have you seen a live koala?3) Do you know wha koala lives on?4) What is the koala like?长期坚持这种方法不仅对学生学习语音、语调, 培养语感和提高听力都有积极作用, 还可以促进学生大脑的思维活动。

三、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提高其阅读能力

在英语学习中, 几乎每个学习者都会遇到阅读测试题。如何做好阅读题也是每个学习者都急着解决的难题。阅读主要是指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 是一项较复杂的综合性活动。除了看大量的课外读物外, 通过课文教学, 也可提高学生的这种技能。教师应要求学生课前对课文进行预习, 比如课前查出生词、词组, 并通过上下文来理解这些词及词组的含义, 找出文章的疑点、难点。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学生自我阅读的良好习惯, 而且教师在讲课时能够针对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 进行重点讲解, 做到有的放矢, 也为课文阅读扫除了生词障碍。在教师讲授课文前, 不要求学生了解教材内容, 而是要求他们在设定时间内阅读课文。由于有了时间限制, 学生阅读时会产生紧张感, 就不再是一词一字地读, 而可能是以词组为单位, 甚至以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 同时还会避免回视的不良阅读习惯, 阅读时间到后可立即做一些理解练习来测验学生是否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每一段课文的主题句, 全文的主题是什么?以及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地难点、疑问等, 然后再逐个分析解答。学生不断地进行这种练习, 既可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 又可提高阅读的速度。

四、强化语言交流,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由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是为升学做准备, 书面训练很多, 口语训练的机会很少,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强。在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要求学生口头复述课文这一方法,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在对课文中重点、难点分析讲解完, 学生充分理解了新教材的内容后, 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口述。口述不是照本宣科, 也不是对课文的背诵, 而是要促使学生将文章中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整理、消化, 使之转化成他们自身的语言, 并能用口语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进行交流。通过教学实践, 我感到, 要求学生口头复述课文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五、培养学生的课文写作能力, 提高其写作水平

中专阶段的英语学习, 仍是通过课文的学习来获得英语语言知识一般不开设写作课。如何利用我们现有的条件, 使学生在简单的英语写作表达方面有所进展呢?我认为, 对课文的缩写是尝试写作的初步方法。缩写不是让学生从课文中抄写一些句子把它们拼在一起, 而是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写。学生要对课文进行缩写, 就必须对已学的教材作进一步的分析、归纳, 找出文章的谋篇形式和中心内容, 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进行编排、增减、改写。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有意识地模仿, 使用已学过文章中所出现的短语、句型和谋篇形式等, 构思出符合英语表达形式的短文, 来准确表达他们的思想。如在复述“Women in the Nuclear Family”一课时, 学生将有六百多单词的课文改写成三百个单词左右的短文, 改写中注意到了人称、地点、时间、时态等改变, 并正确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本课中出现的短语和句型, 如have freedom from, be responsible for, be satisfied for等。

对课文进行缩写也可使学生将感知的语言知识转化为他们运用自如地模仿使用语言的能力, 然后进行创造性写作。通过训练,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法, 提高写作技能, 并避免由于母语的思维约束而出现的中式英语表达方法。虽然这种写作练习不能等同于正规写作课的学习, 但我认为这可作为我们现阶段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可尝试的方法。

现代信息社会, 交流沟通很方便。但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 他们主要想学习基本技能来为自己未来的生存打基础。如果要想利用这段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 跟上时代的步伐, 这种学习方法不愧为一个有利的途径。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 而把课文作为进行综合训练的材料, 围绕着课文学习, 可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种技能的培养。

英语教学技能培养 篇2

(一)什么是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它即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 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 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教学技 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 新,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学技能对外表现为成功地、创造性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卓有成效 地达到教学目的和获得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内表现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 知识、技巧、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的功能体系、是教师的个性、创造性与 教学要求的内在统一。从表面上看,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 方式。从深层剖析,它是教师职业个性品格和专业修养外化的表征,是教 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每一位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艺术化教 学的水平,就必须遵循教学技能发展的规律,在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的基础 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二)教学技能的特征
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种发杂而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教 学技能作为一项发杂的职业技能,不仅具有 一般职业技能的共同特征,还 有很强的专业特征。

1、教学技能的综合性 教学技能是教与学技能的综合体现,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从结构上看,教的技能是教师表达、判断、组织、管理等方面能力的综合;学的技能则 是阅读=分析、理记忆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技能的形 成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与学的学。教师善教能引导学生善学,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善学则“师逸而功倍”,为教师省出更多的 时间去钻研教法,有利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二是教师自身的教与学。善教源于善学,不善学就不可能贮存丰富的知识信息,因而教就会成为无 源之水、无本之木,善教也无从谈起。因此,善学促进善教,善学又必然 要求善学。

2、教学技能的智能性与精神性 教学技能不同于一般的手工技能,通过简单地重复、模仿就可掌握。教学技能包含对教学信息的吸收、消化和反输出的发杂过程,需要教师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他人的言传身教细加揣摩,依据教学实践灵活使用、改进、乃至创新。另外,教师掌握教学技能的目的是教书育人,这一目的 决定了教学技能的运用必然是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 程,在教学中,不仅教师的爱憎、好恶能强烈地感染学生,

课堂上学生的 情绪好坏也同样会对教师产生明显的影响。教学技能的作用还在于以情动

情、以智激情和传情启智。实践证明,没有高涨的激情就不会迸发出智慧 的闪光。优秀的教师,正是充分运用了情绪的互动作用,才将无数学生引 向成功的彼岸。

3、教学技能的专业性 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专业指向性,比如数学、语文、物理、美术、舞 蹈、体育等,它们各自的教学技能一般是不能互换和替代的。教学的目的 是要建立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练习,因而教师一定要精通所教科目的教学技 能。

4、教学技能的培养中的不可代替性和知识的不可或缺性 联系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是技能与知识的重要区 别。教学技能不等同于教学理论知识和规则,它不是通过讲授的方式习得 的,而是通过多种条件、不同方式的练习逐步形成和熟练掌握的。练习时 技能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知识在教学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也同样是必不 可少的一个环节。忽视知识对技能形成的作用,不仅会导致技能训练的盲 目性和机械模仿,也难以从知识与技能的联系中揭示教学技能的实质。所 以,在教学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不可替代性和知识的不可或缺性等 量齐观。

(三)教学技能的分类
美国微格教学专家盖奇在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方面,提出了教学 技能分类的方法。盖奇认为:“教学研究的全盘宏观方法已遭失败,因此教育家应采 用科学家分析微分子的方法来作为理解复杂现象的手段。” 原国家教委在 1994 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 中,把教学技能分为五类:(1)教学设计技能;(2)使用教学媒体技能;(3)课堂教学技 能;(4)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5)教学研究技能。基本课堂教学技能包括九项 基本技能:①导入技能;②板书板画技能;③演示技能;④讲解技能;⑤提问技能;⑥ 反馈和强化技能;⑦组织教学技能;⑧变化技能;⑨结束技能。

(四)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途径

1、注重实用性,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论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庞杂,我们从旨在提高教学技能出发,调整教学 内容。(1)选择能体现现代教学理念的教材。现行教学论课程教材版本较多,其 中不少教材对理论叙述过多,学生感到对教学技能提高帮助不大。因此,首先应 该选择英文版、实用性强的高教出版社的教学论教材。(2)根据本门课程的培养 目标,用教学改革试验的新成果,用基于教学实践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设计、新思路、新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整合现有教材内容,重点讲授实用性强、学生参 与性强、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内容。

。采用用教材教,而不照教教材的方法。(3)选择典型的教学实录和教学示范录像作为教学的补充内容。

2、改进教学方法
(1)改革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教学的方式会影响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方式会

影响知识运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合作的方式建构教学理论和教学 技能。(2)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任务的形式,通过完成任务 来掌握知识,获得技能,如把备课、讲课、评课、说课的技能掌握设计成具体的 任务,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在一定情景下,经过实际操作过程,达到掌握这 些技能的结果。教学多以小组或对子活动的形式进行。(3)加强互动,相互交流。人的认知结构与经验背景的不同会导致个体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差异; 个体对事物 的认识受限于自己的知识经验。(4)在学生掌握必要的教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析教学案例(包括文字案例和视频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在生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认识教学行为和英语教学的特征,明确在教学中怎样体 现新课程理念,怎样把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如何创造教学情景,思考如 何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5)回顾中学优秀英语教师的教学特点,回想他们是 如何组织英语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哪些行为能使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受益。另外,回想效果不良的教学情景和原因,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建构对现代英语教 学的认识。(6)走出去,请进来。请优秀中学英语教师进行示范讲课,然后列 专题讨论,如让学生思考如果让自己上节课,会怎样处理教材,怎样设计教学活 动和教学过程。(7)调整完善师范生习惯性思维。实践证明,虽然师范生在课堂 上获得了教学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还是按照自己已有的直觉或仅限于 模仿原来认可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施教,仍然很难将学到的新知识付诸于教 学实践。(8)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具有兼容性强的 特点,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一体化界面加大对学生感官的刺激,使得 教学变得更加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技能的掌 握。

3、加强实践,强化技能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在不同教学情景中能够顺利自如完成复杂任务的心智 和能力。教师教学技能的形成只能通过教学实践和反思。教学实践证明,教学 理论不结合教学实践,师范生获得的只能是一些空泛的难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 僵化知识。我们大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应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 行为。在观看示范教学
、分析优秀教案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新编英语教材中选 课、备课、写教案。讲课先以小组形式进行,然后在班上试讲,进行评议,训练 讲课技能。要求学生在掌握说课稿撰写方法的基础上写说课稿,进行说课练习。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训练,使学生把教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

4、改革评价方式,促进技能培养
首先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教学问题为着眼点改革考试方式。考试 既要有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内容,还要有运用知识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方面 的内容。考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试题在试卷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和期末考试相结合,考试的方式尽量多样化、综合化。

英语阅读解题技能培养探析 篇3

【关键词】英语阅读 解题技能

阅读理解反映的是对书面语言材料的掌握能力,在英语教学和考试中都显得格外重要。

一、宏观把握考察目标

我国学生的英语语感和英语语言知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有限的教学语言材料,而试题的阅读材料大多取材于英语报纸、杂志、书籍、电子媒体等实用语言载体,把握阅读理解的考察目标有助于培养阅读理解技能。

阅读理解的考察目标一般包括:对文章主旨或段落大意的把握,对写作态度的理解,对疑难陌生词语的猜测,对重要细节和数据的识别、记忆、比较和分析,逻辑推理和综合评判,主要题型有: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best express the authors view?

2. We learn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that the writer believe _______.

3.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anthropology mainly deals with __________.

4. Harsh words are spoken during games because the players __________.

5.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lobby group Consumer International wants to ________.

二、阅读文本

阅读理解的题材广泛,主要集中在科普知识、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三方面,阅读时应培养对新知识的敏感度,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进行批判性的分析,跟上作者的写作思路,从已读内容预知未读内容,辨别文章中哪些是论点,哪些是事实和论据。阅读是一个判断、推理、归纳、总结的过程。我们需要把分散于文章中的各种信息联系起来,经过必要的判断、推理、得出自己对文章的认识。阅读还是一个心理语言猜测活动。一个好的读者总是猜测下文是什么,然后用作者所给的信息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如果预测正确就开始下一个预测,如果错误,必须修正原来的假想。

三、常见考试题型的解法

1.主旨题:应快速阅读、浏览全文,理解文章主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往往包含中心议题。根据主旨问题内容,可分为主题型、标题型和目的型。主旨型就是找中心,标题型是为文章选标题,目的型是推断写作意图。

2.态度、观点题:通过语气、措词、文体等判断,同时注意修辞。关键是看作者用什么样的口气。褒义词表赞成,贬义词表反对,客观陈述则是中性立场,作者态度常用but之类转折词表现出来。

3.猜词义:根据定义、解释、复述、举例、对比、比较、因果关系、构词法猜测。

4.细节题:先找到考查点,再根据命题规律答题。方法大致有释义,使用同义词、反义词或词组,利用词汇的同现、复现、上义词、下义词以及句式和语态的转换等等,必须密切重视人名、日期、事实、数据和地点等,找出文中相关单词和句子。

5.推理题:利用文中事实、背景知识和自己固有的综合知识正确推断。只理解个别句子是不够的,还需把上下文联系起来,同时注意句子间或段落间的上下过渡,或呼应的承接词语的作用。这些承接词语可当作信号词,指示我们的思维方向。例如,thus带出一个结果,however表示转折,in addition或者furthermore延伸信息。

四、解题流程

1.粗看文本。看文章有没有标题,如有,一定要看清楚。如文中有括号标注的中文注释、专有名词(开头字母大

写)、大写字母缩略词和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日期、金额和数量等内容,很容易注意到,留意它们,对全文把握有帮助。

2.审定题意。先不看全文,直接看文后的问题,理解题意,最好不要细看选项,把全部题看完。

3.初选答案。从第一题做起,根据自己的常识和语言直觉,逐题作出粗略选择,不能决断的就暂时放过;做过三题后,一般会形成对全文内容的总体印象,或者前后几题可能相互暗示,可以据此对前面的决断作出肯定或纠正。最后一题通常是主旨题或推理题。根据前四题的问题,进行综合,一般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速读文本。如有时间,做完后可以回头去看文章的开头段前三行、中间段的开头句和全文的结尾,确保大部分题目的解答有文本上的直接根据。

5.搜索细节。如是涉及细节的,要抓住题干的关键词,从文中相应位置的段落去搜索,找到相同或相关的信息后仔细比较,作出判断。题目顺序一般与文章叙述的先后一致,如第四题内容一般在文末。

6.校准答案。做完题后,再综观全局,让思想处于开放状态,既利用常识,又不能固守常识。选择与文本信息不符,就要重新考虑;只要选项符合文本内容,哪怕自以为有矛盾,也要果断选取;如无完全符合选项,就选最接近的一项。

填空题和问答题的解答与选择题的做法相差不大,主要是要从文本中搜索到相关细节。如果是命题真假判断题,在无法理解题意或文章时,不能全部判为相同——全真或全假,假项通常不少于两个,而且四个连续相同的可能性较小。

五、结语

强化技能教学 培养合格人才 篇4

一、密切结合行业背景,规范专业技能教学体系,体现职业教育特点

高职教育是直接面向生产的第一线,更应体现其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因此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就应建立在对本行业广泛的人才需求的调查基础上,只有通过充分的专业调查,才能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近几年,我们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到江浙、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对专业人才素质要求进行深入调查,成立以企业专家和行业知名教授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岗位能力分析,根据岗位要求确定专业能力培养的要素和结构,将各要素分解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构建了“虚拟实训—单项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技能教学体系。

二、改革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技能教学应体现应用性和适度性,强化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1. 完善与规范技能教学标准。

各项技能教学都应有规范化的教学内容和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包括:课程的定位和目标、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课程的教学进度和学时分配、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指南等,特别是要服务于专业的培养目标。

2. 技能教学面向实际工程应用。

技能教学与专业实际生产结合起来,设计技能教学项目。一方面可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加强技能教学的工程应用性,一方面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另一方面让学生直接参加企业生产,进行顶岗实践。

三、校企合作,三种模式建设实训基地,保证技能教学需要

模式一:引企业入校门,建立校内生产性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引深圳博宝科技有限公司入校门,成立“深圳博宝科技黄冈事业部”,引进“5S”管理模式,实施企业化运作,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既培养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又开展了工业产品加工;既满足了教学需求,又创造了经济效益:既符合高职办学规律,又保障了企业利益。

模式二:与企业紧密合作,在企业建立生产教学实训基地。与湖北彤鑫发动机有限公司合作,在企业挂牌建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加工实习工厂”,在公司设立专门办公室,公司副总任实习工厂厂长,学院派专人管理。该公司有30台数控加工中心、3台数控车床、3台数控铣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每位学生在工厂进行为期两周的数控编程与加工的生产教学,学生与工人同生活、同刷卡考核、同生产劳动: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既满足了教学需求,又节省了教学投入;既符合学生学习愿望,又给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模式三:校企合作,建立了一批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分别在马勒三环气门驱动 (湖北) 有限公司、黄石东贝科技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顶岗实习基地。

四、强化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竞技教育

按专业成立专业协会,进行各种形式的技能活动,每年5月、11月依托专业协会举办技能竞技月活动,激励了一大批学生积极参与。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理论的深化和技能的强化训练,以技能大赛为动力,充分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在大赛中培养学生,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大赛中尽情展现。近年来,学生参加竞技比赛,荣获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全国数控大赛三等奖、湖北省数控大赛车工第一名,等等。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专业设计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还要懂得生产制造工艺和企业的运作管理等,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不可能完成。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坚持“持证上岗”,要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或工程实践合格证才能上岗:另一方面,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另外,还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提高了教师创新与实践能力。

六、“双证”培养模式全面开展。

英语教学技能培养 篇5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在分析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切实加强课堂教学,重视实践教学,注意人文熏陶,把训练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技能与商务知识技能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培养出合格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关键词: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职业技能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商务英语专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许多学校(如浙江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为社会输送了众多的实用型商务英语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对商务英语内涵不甚明确、学科定位不够明晰,许多学校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基本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估等方面都未能形成一整套较为科学合理的体系,因而所培养出来的商务英语人才的综合素质不高、实践能力不强,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是很适应。

近年来从涉外企业得到的信息反馈来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英语基础不扎实,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差,商贸运作技能不够熟练,综合人文素质也不高。因此,在开展商务英语教学之前,应当明确商务英语的内涵并做好学科定位的工作。

一、商务英语的内涵与学科定位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急需大量的复合应用型英语人才,于是就产生了商务英语。

但从那时起,人们对于商务英语的内涵以及它的学科定位一直就有争议:有些人认为商务英语属于语言学科,另有些人却认为商务英语属于经济学科。目前,学术界多数人认为商务英语应属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1]。该观点认为,商务英语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是英语的一种重要社会功能变体,也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内容除语言文字外,还涉及经济、法律和文化等诸多人文性较强的学科领域[2]。这种认识比较符合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教学提出的实际要求。市场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指南针。

根据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高职商务英语毕业生应具备熟练的商务英语运用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及商务英语写作与英汉互译能力;掌握对外贸易的基本流程,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法规与政策;能熟练运用现代化办公通讯工具;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具备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因此,虽然商务英语是英语语言学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仍应当以英语教学为主,适当穿插经济贸易类课程及人文类课程,否则商务英语专业就变成了与国际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同的专业。商务英语若不凸显英语语言特色,自然就会失去其自身存在的价值。

二、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措施

在搞清楚商务英语内涵与学科定位后,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目前这种职业技能应当主要包括学生在实际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国际商务的操作能力。为此,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遵从“强英语、懂商贸、重实践”的教学理念,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以及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拓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并通过工学结合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使学生熟知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为学生在毕业时实现零距离上岗做好准备。

1. 切实加强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主阵地,也是学校教育中的永恒的主题。为了促进学生英语基本技能的提升,使学生谙熟商务知识与技能,就需切实加强课堂教学。学生进入高职后在校学习的时间本来就不多。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0]2号),三年制专业的教学总学时为1,600—1,800,商务英语专业则不超过1,900个学时,包括公共必修课。况且绝大多数学生毕业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机会进入大学了,因此他们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极为宝贵的。学生在校学习的主

渠道就是课堂,就是向教师学习,所以不应以工学结合等为由挤占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间。更何况对于英语学习,无论什么人、无论用多少时间、无论多么强调也不过分!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那些英语大家往往是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典范。现实中也常常可看到外贸人员案头上放着一两本英语书,他们一有空就翻阅学习,即便是资深的外贸人士也是如此。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更不用说了——— 他们的英语水平本来就远远低于本科生,就更需抓紧学习英语。笔者近年来常常带学生去涉外企业参观学习。这些企业(如奥康集团、德力西集团等)无一例外表示,只要英语好尤其是口语好,什么专业无所谓,均可录用!

为此,学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英语课堂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可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融为一体,如可开设商务英语精读、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口语等,让学生从一进校在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就学习商务专业知识。对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可基于语言交际法的教学理论,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等,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模拟商务情景,采用多样化的互动活动方式(如分组、游戏、比赛等)来营造课堂英语学习气氛,全方位地开展英语实践活动。

为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可每学期每周开设英语口语课,并由外籍资深教师任教。除了英语语言类课程外,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还应包括国际商务类课程。国际商务类课程的内容纷繁复杂,可以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开设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制作、国际市场营销、国际支付与结算、国际商法、国际商务礼仪、电子商务等课程,并可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协商合作开发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规划的系列网络课程,供学有余力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将语言课程与国际商务类课程穿插安排的课程体系改变了过去完全按学科和专业设置课程的做法,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职业技能的培养。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更为了检验并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应当推行“双证制”(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要求学生参加考证,包括剑桥商务英语证书、报关员资格证、单证员证、外销员证、涉外秘书证、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这些证书对提高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可以适时邀请企业老总、外贸人员、海关人员、商检人员等来校作专题讲座,也可邀请往届毕业生回校谈谈从事涉外商务工作的体会与心得。鉴于涉外工作岗位不仅要求外语人才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也要具备较强的综合人文素质,因此有必要开设人文课程[3]。各高职院校可以调研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一些人文课程(如中国语文、中国文化、英美文化、英美报刊选读、当地文化等)供学生主修或选修。总之,强化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让学生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学校就会等同于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而这些机构所培养出来的学员的综合素质是明显有欠缺的。

2. 注重工学结合只有课堂上学到了足够知识与技能,工学结合才有可能。学生在校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学生学得怎么样、知识够用不够用,只有到了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因此,在切实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从社会需求出发,走学与工相结合道路。通过工学结合,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以便更好地以学促工、以工促学,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专业实习两个部分,应当从大一就开始进行,校外专业实习一般应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校内模拟实训包括语言模拟实训和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可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室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创造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来进行。

针对英语语言技能方面的实训,可开展交替口译、接续口译、同声传译、视阅口译及笔译、英语写作等训练,还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英语短剧、英语朗诵、英语晚会等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从而在校园内营造一个良好的学英语、用英语氛围,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英语语言习得的实现[4]。针对综合国际商务技能方面的实训,可通过“模拟外贸公司”的形式来实施。在模拟的外贸环境中,让学生扮作外贸业务员来完成从寻求建立业务关系、商务谈判、签订合同、信用证开立与审核、保险与运输以及索赔理赔等整个外贸交易环节的演练,将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中所学的英语语言技能与商务知识技能有机结合运用,从而得到巩固与提高。

除了校内模拟实训以外,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和涉外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这种锻炼不仅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涉外商务岗位的能力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也可让学生了解到企业管理运行模式,亲身体验企业文化。如果条件许可的话,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可带学生参加各种外贸交易会和国际商务会展,使学生了解更多相关涉外商务工作,又有机会接触外商,练习英语口语。应改变目前众多高职学校流行的将大学本科课程压缩饼干化的课程体系,即:大一开设语言基础课程及公共课程,大二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大三进行实训实习。这样的课程体系会使学生白白浪费大一、二学年期间本可用于去企业实习的寒暑假及其它节假日时间。应从大一就开设外贸系列实践课(如外贸实务课、单证制作等),好让学生从大一就可利用自身及家庭的人际关系资源,随时利用课外时间(尤其是寒暑假)去涉外单位进行实习锻炼。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在实践中得到巩固与检验,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也可让学生尽早亲身体验到行业现实感。毕业实习是整个教学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均采用“两年理论课学习加上一年实习”的培养模式。但如何搞好理论课学习与毕业实习两者之间的衔接,是一大难题。“很多院校对一年教学实习目标和效果的监管形同虚设,对实习生的实习管理投入的人力和资金十分有限,对实习生基本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管理,实习生一年内是否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效果究竟如何,都是未知数”[5]。

事实上,学生与家长乃至社会对此意见都很大:学校光收钱、不教育!笔者原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刚进中外合资企业时,对进出口业务一无所知,却被指定从事进出口业务。然而笔者经过自学,到有关部门办事时虚心向人请教,期间只参加了由杭州海关举办的为期五天的报关员资格考试培训,不出半年就已能熟练从事进出口业务了———况且还没有实习指导老师!这种例子在改革开放初期有很多,因为那时还没有那么多的专业外贸人才,大多是外语专业的人在做。所以,笔者认为,学生毕业实习所用的时间不宜太长,用半年时间就足够了———这多出的半年时间就用于在校学习。

在校内外实习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半年时间的实习就能学以致用,能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实践报告),学生对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总结、梳理与提炼,既可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又能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笔者所在的学校系民办高职院校,生源自然比较差,但经半年的毕业实习,最终都能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受到企业的好评。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的根本保证。承担商务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还必须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实习,并能解决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既然商务英语是英语语言学与经济类学科的有机结合体,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内容,因此对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不仅精英语还得懂经济。

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任课教师大多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对商务知识与技能很是陌生,在任教涉及商务知识与技能的课程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往往讲解不够透彻,使学生感到云里雾里。于是有的高职院校只好让英语教师只教英语,教经济学的教师用中文教商务,使得英语语言技能教学与商务专业知识技能教学相脱节,成为了造成学生综合专业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引进与培养”的政策与方案,形成一支既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又谙熟商务专业知识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引进社会上有国际商务工作经验的外语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或聘请他们做兼课教师,同时鼓励本校英语教师学习商务专业主干课程或商务专业教师学习英语专业主干课程,并选派英语专业教师到外贸公司、外运公司、商品检验机构、海关等相关单位挂职锻炼,从而更好地胜任商务英语教学工作。

三、结语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商务英语又是我国英语教育为适应社会需要应用复合型英语人才而进行改革的产物之一。改革的事物自然应当用改革的眼光来对待而不能“旧瓶装新酒”。因此,应当用改革的理念来实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教学,而不应照搬本科的培养模式将课

程简单压缩加工来进行。为了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自身的专业优势,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着眼于对学生进行懂专业、会交际、动口行、动手强等全方面素质技能的培养。为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应在分析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切实加强课堂教学,重视实践教学,注意人文熏陶,把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与国际商务技能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咸修斌,唐文龙.商务英语论文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新思考[J].高教探索,2005(02):60~61. [2]徐鲁亚.“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与实践教学[J].民族教育研究,2005(06):82~86.

[3]季红琴.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162~165.

小学数感培养教学技能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数感培养

数感体现在许多方面,如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数感表示着一个人在数、数字和运算具有意义观念。

数感在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数字的意义、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字、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字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字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计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解释。

1强化对数概念的理解和体验

让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的实质。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数概念的建立不能以会读写一个数、用这些数进行计算为标准来衡量,而应着眼于让学生看见数,头脑中不仅反映出一个符号,还应看到符号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现实背景。

在认识数时,首先应着重帮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对具体数量加以感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形成体验。说一说数字是如何存在我们的生活的,让每个学生都去讲一讲自己生活的数字,比如:自己的身高、体重、年龄、班级,有几根铅笔等等。让每个学生都去讲一讲,精良不从样,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抽象的数的认识和理解,为建立数感奠定基础。

在认识比较大的数时,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能够见到的、感知到的比较小的数体会大数目的意义。例如,学校操场多长,从家到学校多远,从张家口到北京多远,从地球到月球距离,恐龙距离现在多少年等等。

2重视对运算方法的灵活使用

运算中所依据的法则、规律、性质等可视为思维主体的信息储备。这些信息储备即思维主体形成问题情境时的相关信息的质与量,直接影响运算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有利于学生发展数感。

例如,计算25×24、25×32×125,可启发学生想到:25×24=25×4×6=100×6=600,25×32×125=25×4×(8×125)=100×1000=100000,使学生增强对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数的敏感。

在教学时应重视引导学生增强估算意识,掌握估算的方法。如学生想到:把热水瓶的28元看作30元,烧水壶的43元看作50元,茶杯的24元看作30元,合起来是30+50+30=110元,学生认为带100元钱不够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学生应对自己的估算结果做出解释:带的钱应该是少于110元。

3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找到答案,一个算式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确定结果,关键是用什么方式更为合适,而方式的选择是直接和实际背景相联系的。

如何让学生学会选择并使用恰当的方法?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积累经验。如,每辆卡车可载36名士兵,现在有1128个士兵需要用卡车送到练营地,问需要多少辆卡车?乍一看,这是个很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测试的结果也表明,有70%的学生正确地完成了计算。然而,在此基础上,只有23%的学生给出了32这一正确的答案。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生活实践的背景中解决问题,既能不断完善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又能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感。

4切实增强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不能仅靠“接受”,而需要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加以经历和体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感知、探索、发现,内化对数或数量的认识,积累活动经验。

在教学中,让学生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离,并让学生辨别步测与目测的差别。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可获得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培养数感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规范”的数学题,而要引导学生从现实背景中“看到”数学,能数学地思考,喜欢上学数学。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 朱慕华主编.《走进新课程》

小议初中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 篇7

一、拓宽学生词汇量

想要让学生的阅读技能有所提升, 首先需要学生在词汇量上有积累。词汇量是阅读的基础, 如果基础不够牢固学生很可能在阅读过程中碰到各种障碍, 因此,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加强词汇教学。针对词汇教学的教学模式应当更灵活, 否则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 教师可以采取趣味化或者益智化的词汇教学法,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 在仿佛游戏的过程里逐渐掌握更多的有效词汇。

词汇教学应当深入到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里,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会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积累词汇量的习惯。例如, 在学习《Colours》这一章节时, 我让学生课下去搜集所有他们能找到的课本中没有描述颜色的词汇, 学生们发现除了常规的红黄蓝绿外还有很多其他词汇, 学生们找到了gold (金色) 、turq (湖水蓝) 、wine (酒红色) 等等, 这些课本中没有的词汇能够很好的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很有帮助。词汇量和阅读量是学生能够很畅通的读懂一篇文章的基础, 这也是一个有效积累的过程。对于词汇量的积累, 首先学生在记单词时要掌握正确有效的记忆方法, 这样记单词不会成为负担, 也会变得容易的多。阅读量的积累则需要学生平时更多的阅读, 光看课本中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 老师应当鼓励学生更多的读英语课外读物, 可以从他们能够看得懂并且感兴趣的读物着手, 然后逐渐加深。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读英文报纸, 这也是很有效的一个提升阅读量的方法。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很大程度需要首先加强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喜欢英语才会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 才会在阅读技巧上不断探索, 有了这样的过程阅读技能自然会得到显著提升。想要提升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的兴趣首先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只有喜欢英语课堂才会在课堂中有更多收获, 英语能力才会不断得以提升。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方式很多, 情境教学就是很有效的一种途径, 某次课堂上我就模拟了一次shopping的教学情境。我带来了两袋衣服到课堂, 教学开始前我首先让学生猜猜What are in this bag?学生们都充满了好奇, 争先恐后的回答。紧接着我点开了事先做好的PPT, 打开了模拟购物袋, 只见一件件各式各样的衣服从购物袋内冒出, 这时我会问学生它们分别是什么, 学生们都非常积极, 纷纷脱口而出:It’s a sweater, It’s a T-shirt, that is a pant…在学生们说出了各类衣服的名词后, 趁着学生仍然十分有兴致, 我会继续问学生:How much do you think is this sweater/T-shirt/pant…?学生们给出了各种猜测, 然后我告诉了学生真实的价格。最后我接着提问:How much are all these things?学生们纷纷忙着运算, 然后有的学生会大声说:“they are so expensive.”也会有学生表示反对:“No, they are not, they are cheap.”就这样, 伴随着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学生们和老师一起愉快的体验了一次购物历程, 过程中学生们对于很多知识都进行了回顾, 还进行了相应的口语训练。

三、培养学生对于跨文化的感知

作为一门外语的学习了解这门语言后的文化背景及文化特色是很有必要的, 培养学生对于跨文化的感知也是提升其阅读技能的关键所在。很多时候学生在阅读中碰到的各类障碍不仅是因为语言的问题, 更多时候是因为对于语言后折射出的文化太过陌生, 对于很多现象或者很多表达方式难于理解, 这充分反应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问题所在, 因此, 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就必须加深学生对于跨文化的认知。

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跨文化教学的有效素材, 在学习《International charities》, 我除了让学生了解到世界上各大知名的慈善机构, 让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的习惯外, 我也会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各国慈善机构的文化背景, 并且以慈善机构为依托, 借机向学生大致介绍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 这对于学生了解跨文化知识是很有帮助的。学生在阅读中出现对于文章把握不准或看不懂的状况, 这很大程度是知识面局限的问题, 知识面的拓宽也是教师平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部分。一方面课堂上教师可以就一篇文章或一个观点, 从而深发开来, 给学生讲更多课外知识, 此外也要培养学生课后主动阅读的习惯, 这是学生直接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激活课堂教学 培养技能人才 篇8

1 根据技校生的特点, 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多数技校生是中考的落榜生, 他们往往存在自卑心理, 自信心不足等现象。在学习上表现为自信心不足, 甚至没有学习目标, 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 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 觉得学而无用;有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由于不会学而学不好, 由于学不好而不愿意学, 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 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

针对以上特点, 教师在课堂上应帮助学生消除自卑心理, 积极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指导思想, 让学生明白就是不懂得专业技能才来技工学校上学。给他们讲解来技工学校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而是要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 以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技工学校还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辅导讲座, 个别心理辅导等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引导学生努力克服学习心理障碍,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中教师要提高教学艺术, 突出适用性、实用性

课堂教学是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的主阵地, 在课堂上教师要提高教学艺术、突出适用性、实用性,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促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新知识。

有的学生在没上技校时表现出很强烈的兴趣, 自己在心中暗下决心, 一定要在技校学习一技之长, 为国家建设增砖添瓦, 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是真的上课了, 却大失所望。感觉到专业课抽象、枯燥, 因而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此时, 课堂上老师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的一些做法, 将会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和快乐。比如在《土木工程概论》这本教材的讲解中, 在讲普通红砖的尺寸时, 先问同学们见过普通红砖没?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见过”。然后又给学生讲我们所用的教室、所住的宿舍都是普通红砖砌起来的, 让学生感到普通红砖与我们的生活很切近。又让几个同学说说它的长、宽、高, 以增强同学们想要知道普通红砖标准尺寸的迫切心理。老师又问普通红砖的准确尺寸到底是多少呢?现在我告诉大家结果。通过这样一番引导, 使得这一枯燥的数字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了,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门专业课的兴趣, 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万事开头难”, 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学导课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育、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应抓好导入新课的环节, 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 教师要精心设计、创造性地运用教学导课艺术, 力求使我们的课堂在第一时间内就像磁石般紧紧吸引住学生,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工程测量》这本教材的讲解中, 在讲道路选线这一章节时, 刚一上课就问同学们在坐车回家或者外出旅游时, 有没有注意到公路的旁边不远处是铁路, 铁路的旁边不远处是公路。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是的”。又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吗?同学们摇头说:“不知道”。那么就请同学们学好本章节的内容, 它会告诉我们其中的答案。老师在导课中故意设疑, 马上就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强大动力, 后面的新课学习就变得非常顺利。精心设计导课环节, 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中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 教师应给学生以足够的爱心。因为爱是尊重的基础, 如果离开了对学生的爱, 尊重只能是虚假的形式, 唯有发自肺腑的爱, 才有真正的尊重。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体会只有尊重别人, 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一简单的道理。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尊重与被尊重的快乐, 使学生在被尊重的环境中主动提高自己, 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幸福与快乐。技工学校里有的学生在初中时自制力就比较差, 容易犯各种错误。教师面对学生的任何错误, 绝不能使用侮辱性的语言, 绝不能随意挖苦学生。即使批评, 语言也要尽量婉转些, 斟酌措词, 要照顾好学生所谓的“面子”。尊重学生, 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轻松自然地获取知识的营养, 这对于技工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创造学习型环境

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 必须创造良好的学习型环境, 课堂中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环境能够推动个人成长。创造学习型环境的形式很多, 例如:增加班级学习气氛, 在《工程测量》这本教材的教学当中, 第一节课就告诉学生这门课与同学们所学专业的关系, 以及学好这门课对我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授课当中, 讲解圆曲线的测设这一节内容时, 告诉学生这一节内容在将来工作时如何重要, 必须把这节课学好、学精, 掀起了全班学习这门课的高潮。学校还可以以开展社、团的形式创造学习型环境。比如开展篮球社, 吸引爱好篮球的学生参加。通过学习和比赛, 不但可以丰富同学们的知识, 强健同学们的体魄, 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为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打下一定的基础。

5 紧密结合培养目标, 课堂中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形势下, 技工学校培养目标随着用人需求特点的变化而变化, 学校开设的理论课和实习课必须紧密结合起来, 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大多数技校生的成绩较差, 并不能说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差。针对技校生的特点, 培养技校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必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敢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创造力。首先, 教师要从观念上改变满堂灌的做法, 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创设活泼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能动性,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地质与土质》这门课的教学中, 在讲到沉积岩和变质岩时正值国庆节前夕, 然后给学生布置了假期作业, 让每个同学假期里必须到户外捡几块特征明显的石头, 然后根据他的结构和构造辨别它是属于哪一类岩石, 并且按照格式给它命名。收假后, 学生收集来的五花八门的岩石标本, 各种类型的都有, 既丰富了课堂内容, 又让枯燥的专业课变得活泼有趣,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能力。

优化地理教学强化地图技能培养 篇9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 我认为对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 应做到因材施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训练。

一、要强化学生的读图、看图意识:

要指导学生经常看图, 熟悉地物分布, 增强对地图的认知能力。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国政区图上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其位置的熟悉, 加强对世界海陆地形分布、地形单元的了解、以及世界洋流的分布等等。具体做法是:

首先、教师上课时要有意识的强化地图的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地图册、教学挂图、课本插图、地理景观图、地理模型、黑板略图等, 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彩图, 板图板画、地理教具模型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养成学生使用地图的习惯。从地图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用地图进行归纳、概括、浓缩, 使每一个知识点都在图上落实, 图文融合。这样学生就能可以以图记文, 养成地图意识。

其次、鼓励学生经常阅读地图, 还可在课下让学生做拼图游戏。以及在课后地理复习、看书过程中, 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去使用地图, 多读地图。

二、要注重填图训练, 由读懂地图到能准确地在填图册上填出地理事物分布是学生在掌握地图技能上的一大跨越。

在地理教学中, 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填图能力的培养, 注重填图册的使用。通过填图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方面能强化学生对一般地理事象分布知识的掌握, 如在空白地图上填出我国相关的地形名称, 主要高原、平原、盆地的空间位置、区域范围海拔高度等, 然后在图中找出规律, 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进而了解地势对我国气候、大河流向及水能资源的影响。又如填找我国各种重要矿产的位置、铁路的走向、工业区的分布等等, 通过填图才能使学生准确的掌握相关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填图又可考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以及地图的使用能力, 进而更好的去加强针对性的训练, 更好的促进地图技能的培养。

三、强化学生动手绘图能力, 具体做法是:

一方面可先辅导学生绘制简单的地理图示, 由易到难。简单的轮廓图、示意图、分布图等反应地理特征的地图可让学生亲手绘制。复杂的地图可让学生用白纸描下来, 然后再把主要城市、地形、河流、工业区等要素绘制在图上。例如地球上的水循环这一部分知识比较繁杂, 通过讲解就可指导学生简化浓缩如图一: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根据资料绘制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如根据我国历年粮食产量数据。画出统计图, 表明其增长情况;根据世界主要产油国石油产量绘制扇形百分比图等。

四、强化应用地图的能力: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图使用能力。这是地图技能培养的一个重要目的, 具体说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可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简化地理知识的能力。如气旋与反气旋的成因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现象是教学中的难点。用地图简化结合语言描述, 这一问题便迎刃而解。如图二所示。图中字母“D”、“G”分别是低气压和高气压, 虚线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指向, 实线表示近地面气流的运行方向。可见, 近地面高、低气压中心的气流都是旋转前进的, “转进去”的是气旋 (方向似水中旋涡, 北半球为逆时针转进, 南半球相反) ;“转出去”的是反气旋 (北半球是顺时针转出, 南半球相反) 。

图三表示气旋与反气旋中心气流垂直方向运行状况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转进去”——中心气流上升——阴天;“转出来”——中心气流下沉——晴天。

其次可训练学生分析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运用统计图表注明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特点和成因;运用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 分析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对地球运动, 英国工业城市分布等图示的分析运用。

初中英语写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篇10

一强化四种写作技能的训练

1. 词汇识记训练

词汇识记不仅是学习形式, 也是学习目标的要求,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对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一, 要求学生多记词组。词组就是单词根据语用实际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搭配。第二, 要求学生多记词族。词族就是在意思和形式上具有相互关联的词汇群。通过识记词组和词族的办法可以减少记忆的压力, 帮助学生通过联想和归类策略有效记忆词汇。第三, 通过四种途径学习词汇:一是通过听和读的方式学习词汇, 歌曲、诗歌、电影、录音等, 以及阅读过程中的生词猜测和判断。二是通过说和写的方式学习词汇。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要做出对词汇使用的选择和判断, 这是学习和巩固词汇语用的最佳途径。三是利用词汇的前缀和后缀及其他构词法来识记词汇。四是利用单词卡片、记忆单词游戏、竞赛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从而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

2. 段落形成方法训练

尽管中学生书面表达没有严格分段要求, 但是高质量的写作必须要有段落质量意识, 段落形成方法训练有两个层次:一是段落知识结构。段落是组成文章的基本结构单位, 有其固定的知识要求。二是不同文体的段落形成方法。不同文体形式, 其段落形成方法有所不同。因此, 训练应该分类进行, 通过比较和分析的方法, 为完整的作文写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3. 完整作文写作训练

完整作文训练是写作学习的最后一个综合学习阶段。完整作文训练的重点在加强写作实践训练的基础上, 多让学生研读范文、仿写和命题作文的学习训练, 强化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训练, 抓住文体的写作特点、语言风格和布局谋篇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写作水平。

4. 写作策略运用训练

写作策略的具体含义是指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写作学习预期目标的技巧性和方法性的认知学习行为。这种训练能够使学生有效快捷地提高写作成绩, 是写作学习成为更加理性和科学的学习过程。因此, 指导学生学习写作不仅局限于知识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还要重视写作策略运用的训练指导。

第一, 自由写作策略。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情境, 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句型和话题表达方式去表现想要表达的东西, 在写作过程中要一气呵成, 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活动要多表扬少批评, 以鼓励增强信心为主, 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让学生使用英语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 养成使用英语记日记或周记的习惯, 但要注意不能急于求成, 拔苗助长。等到学生培养出写作兴趣之后, 相关的写作知识指导也要恰到好处地紧紧跟上, 否则, 学生的写作就会因指导知识欠缺而变得不伦不类。

第二, 雕塑式写作策略。雕塑式写作模式是一种自命名的写作实验模式。词汇、句子、段落及语法犹如雕塑的原材料, 写作方法、技巧和模式就像雕塑的表现手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 教师就是一个导演、裁判、指挥或组织者, 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从用词、用句、段落结构到语法问题逐层地修改, 正如常言所说, “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这种修改的过程让学生学习写作知识的模式就如同雕塑家修饰自己的作品一样, 每一笔都是发自内心的质量追求。这是一种生成性的学习过程, 学生在修改自己的作文过程中能够切身学习、领会和体验写作知识与技能的构建过程。

第三, 技巧性策略。这是一种在解决写作过程中语言使用的具体问题的有效办法。在词汇层面, 结合每个单元的词汇来学习, 教师要帮助学生把那些高频率词汇和短语整理出来按照词汇的组成方式去记忆, 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词汇记忆的方式多种多样, 殊途同归, 由于学生的记忆能力及努力程度不同应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记忆的不同特点和方式教给学生一些简单易学便于操作的、高效的记忆方法。至于学生是否喜欢这些方法, 要由学生自己来决定。

二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英语写作是一种基于实践的语言表达技能。在写作教学过程中,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提高写作成绩的必要条件。习惯是指人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某种固定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方式, 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就是让学生逐步形成以书面形式表达自己观点的行为习惯。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 要想提高学生写作成绩, 应先培养学生制订学习目标和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培养写作习惯先要帮助学生建立个人学习目标。古人言:“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因此, 要想改变学生被动的写作学习状况, 就必须帮助他们制订有效的学习目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 从写好字母、单词和句子的目标入手, 以多动笔、多鼓励、多展示、多竞赛为主, 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竞争力。其次, 从写作目标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入手, 由浅入深, 待逐渐步入学习佳境之后, 再适当提高写作要求和目标。

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技能 篇11

关键词:创新精神 更新观念 改进教法

中图分类号:G622.4

正文: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学中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技能不是靠传授而得到的,也不是手把手教出来的,它往往是创造者经过心理的“烘热期”和“脑风暴”后的“顿悟”。因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创新思维的技巧。

一、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解决问题”序列的探究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让学生快捷地懂得这些成果或者沿着一条“简洁、顺畅的道路”,重复推演一下当初科学发现的过程,无疑是一条高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途径。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意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是十分有益的。中科院王梓坤院士说,对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我们只是看到了成功的结果,那些逐步抛弃的中间假设則从不公布,是很可惜的,因为其中蕴含了许多经验教训。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将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证明的规律纳入待“解决问题”的序列之中,将学生学习概念、规律的过程设计成对这些问题的“再发现”、“再解决”的创新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索过程的弯路、岔路和纠偏过程后受到创新思维方法的启迪,从而增进创新技能。采用“解决问题”序列的教学过程,一要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二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前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优化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设一个比较适宜的学习环境,竭力提倡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创新活动。善于接受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对课堂教学的管理采取开放形式。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看法,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养成学习中的创新习惯和创新胆识。鼓励和帮助大部分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和创新计划变成学习中的现实。让学生自己品尝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领略创新的实际意义。优化课堂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中的最好老师",只有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产生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学习的潜在能力,也才可能产生创新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解决问题”序列的探究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让学生快捷地懂得这些成果或者沿着一条“简洁、顺畅的道路”,重复推演一下当初科学发现的过程,无疑是一条高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途径。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意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是十分有益的。中科院王梓坤院士说,对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我们只是看到了成功的结果,那些逐步抛弃的中间假设则从不公布,是很可惜的,因为其中蕴含了许多经验教训。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将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证明的规律纳入待“解决问题”的序列之中,将学生学习概念、规律的过程设计成对这些问题的“再发现”、“再解决”的创新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索过程的弯路、岔路和纠偏过程后受到创新思维方法的启迪,从而增进创新技能。采用“解决问题”序列的教学过程,一要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二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前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

四、 鼓励学生大胆幻想,以幻想目标激励学生,然后启发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架设通向幻想目标的桥梁。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幻想是创新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史上的许多事物的过去和今天都表明,“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五、 扩大学生信息吸纳量,激发学生产生新思想。

戈登·德莱顿说,“一个新的想法是老要素的新组合”。“最杰出的创意者总是专心于新的组合”。由此可见,拥有丰富的信息,并且善于组合它们是创造者产生新思想的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摒弃狭隘的“单科”思想,确立各种知识相互贯通、渗透和融合的意识,为学生广泛联想、移植、改组所掌握的知识,从而产生新念头,提供丰富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地尝试各种各样的新组合,激发其新思想的诞生。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幻想是创新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史上的许多事物的过去和今天都表明,“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以技能培养理念指导外贸函电教学 篇12

外贸函电课程作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外贸函电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外贸英语函电的格式、专业词汇、行文方法与文体特点,提高学生在外贸业务活动中使用英语的能力,以及对外进行业务联系和草拟有关合约的能力。

1 外贸函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英语基础良莠不齐

外贸函电中有时使用复合句和非谓语动词,如We have received your letter dated 18th May and are pleased to note that you would like to insure with us a shipment of Glassware from Shenzhen to New York by ship.因此拟定商务英语信函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而当一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理解的语法现象时,必然会影响学生对整句话的理解,甚至是信函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因而无法完成对于信函的回复。而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又简单的将函电等同于翻译,只要词汇量充足就无大碍。这就造成目前一些函电课旷课学生多,课堂秩序较乱,教学效果很差。

1.2 师资薄弱,教学方法单一

外贸函电要求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具有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及较强的外贸业务能力。然而,一些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而且课堂教学中,擅长专业的教师大讲外贸知识,把外贸函电当作国际贸易导论课;而擅长语言的教师又沿袭(英语)精读的套路对所教信函逐词翻译,学生上课被动地作笔记,学习兴趣锐减,效果明显下降。

1.3 课程设置缺乏创新

外贸函电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而当前外贸函电课程过分强调理论论述,缺乏具体的实验指导,即实验课比例低,明显缺乏对网上实时更新的演练环境,缺少与企业密切结合的专业特色实验、创新实验和创业性实验。

1.4 教材无法适应教学需要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国际商务通讯联系方式和方法也在逐步改革和更新,如曾经常用的电报、电传已被电子邮件(E-mail)和即时聊天软件(阿里旺旺、SKYPEE等)取代,富于时代气息,而在老版的课本中,过时的表达方式举不胜举,有些教材没有针对性,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尽量选择版本新、难度适中、有针对性的具有针对性的权威教材。

2 技能培养理念下外贸函电课程教学的设想

2.1 强化课堂管理,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必须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用亲切的和蔼的态度、系统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娴熟的教学技巧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外贸函电作为实践课,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信函写作练习的时间。

2.2 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改进和丰富教学方法聘用具有

外贸经验或曾学习专业外贸知识,英语功底扎实的教师组织教学工作。教师在外贸函电课程中,不仅要教授国际贸易知识,而且更应致力于传授外贸信函的写作知识,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外贸函电、买卖合同、传真和E-mail文稿的写作。以下教学法在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应用上已趋于成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2.1 启发式教学

教学方法应以引导启发为主,系统阐述为辅,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我们是采购商,想购买某种材料,在我们发出询盘前,应该询问什么内容,才能买到物美价廉的材料?那么如何写这封信呢?通过诸如此类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就能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 实物教学法

外贸函电中涉及到许多票据、单证、合同等。比如汇票,在函电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具体到汇票的样式,学生很难在课堂中见到,即使老师讲得再详细,在学生头脑中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与其一遍一遍的讲解,还不如拿一张真的票据,既直观,又便于学生理解。

2.2.3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外贸函电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

2.3 在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加大实践模块的比例

一般来讲,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靠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两方面的结合来完成。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可以引入“模拟公司”的互动模式,方案一是两个学生一个小组,一个扮演进口公司,一个扮演出口公司,自己选定和种产品,然后从建立客户关系开始,进行信函来往,直到签订合同。方案二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成立一个虚拟公司,然后既扮演进口公司的角色,也扮演出口公司的角色,向另一个公司发出购货请求,也接受其它小组的订单,从而全班各小组形成一个循环,同时进行买方和卖方的训练。方案三是在不同的环节,设置不同身份的角色扮演。比如说在信用证环节学生可以分别担任进口商,出口商,银行等角色,然后进行书信往来。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采用哪种形式的互动练习,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对“公司”所经营的“外贸产品”建立起基本的产品意识,从而使模拟的外贸环节,比如报价,安排装运和保险等事宜更加接近函电实务。

社会实践方面,学校可以就近,根据实际原则,大力开拓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一些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翻译服务公司、进出口公司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按计划、按比例进行实习,通过实地实岗学习,学生可以近距离的了解到函电在实际中的应用,找到自己的专业定位,切实提高外贸实务中外贸函电的专业技术和能力。学校也能在企业的反馈中不断修正课堂教学的方向,力求学生培养方向与社会岗位的对接。

参考文献

[1]陆墨珠.国际商务函电.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

上一篇:身份认同感下一篇:真菌性角膜溃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