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用14篇)
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篇1
关键词:应用能力,语文,培养
我们经常听到中职语文教师们无奈地感慨:现在的中职学生太难教了.对最基础的文学常识都不会, 并且学习语文的态度成问题,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讲得津津有味,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 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成为许多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共识。那么, 究竟该如何打破这个僵局呢?
一、因材施教,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
中学语文的教学, 和其他学科一样, 同样必须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能力的培养。我们不要只去教学生“学会”, 而最关键的是教学生“会学”。因此, 语文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虽然方法有很多种, 但其共同的一点, 是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启发、引导、归纳, 要使学生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例如:我们可以把平时课前备课时习惯考虑的“这节课 (这篇文章) 应该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变成“这节课 (这篇文章) 先练什么, 后练什么”, 把课后常琢磨的“这节课我讲得如何”变成“这节课学生学得怎样”。时间长了, 教师会习惯地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学生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也会不同, 教师的着眼点也就自然而然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了。
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了“乐学”的主张, 那么实现“趣教”才是真正的教学艺术, 这是众所周知的, 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感兴趣, 学生才会主动地、自觉地去学, 并且把它学好。而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成为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 语文课上得枯燥无味, 我认为这是一个语文教师最大的失败。那么, 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就要发挥魅力 (这个魅力包括语言魅力、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幽默的语言。丰富的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幽默的语言可以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 我在第一个教学周里, 并不是急于传授课本知识, 而是首先想办法让学生对自己以及自己所教的语文课感兴趣, 培养一种学习欲望, 要让学生对我的课感兴趣, 喜欢上我的课, 并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 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十五六岁的孩子, 已经产生了自我肯定的要求, 不希望大人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 而是要求尊重他们。学习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的过程, 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学生只有在读书中才会学会读书, 在说话中才会学会说话, 在作文中才会学会作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灌输是永远也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思维。因此教师不能把课堂的时间让大量的讲解、深入的分析等等所占用, 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久而久之,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了,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会有发展。众所周知,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主要地方。想要培养好学生的应用能力, 就必须要改革教学方法, 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和枷锁, 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学生提供广阔地想象思维的发挥空间,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
四、走近学生的心灵, 开辟第二教学阵地
语文教学改革趋势就是实施“大语文”教学。目前,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却多没有实践工作, 大部分为纸上谈兵。大多数学生没有阅读时间, 缺乏阅读量, 而语文的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家知道, 没有阅读量的学生, 在语文上是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的学生, 那要如何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呢?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呢?我们只有在现有的条件下, 充分地发挥学生的阅读权利,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带着质疑的精神去读书, 就是一个好办法, 我在每学期开始上课的时候, 就要求我们班的学生每学期都要有阅读摘抄 (至少30条) , 每学期至少要写二篇阅读感受, 内容不限, 体裁不限。如果学生能对自己所读文章, 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的给予期末加分。我还经常在课间休息和课外时间与学生们畅谈阅读感受, 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真实想法, 多说说实话, 不要说一些套话、一些空话。我与学生的交流是一种平等的交流, 所以学生能够信任我, 喜欢我, 能够大胆地和我进行交流讨论。从教学实践中, 我明白课外时间的师生交流, 能够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好好地利用课外时间, 充分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 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 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人类生活的实际需要, 社会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进程, 让我们每天都在思考, 每天都在探索, 每天都在创新。因此, 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 已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应将教材、教法与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找到向实际问题过渡的渗透点, 使学生领悟到语文的应用价值, 达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为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可靠的保障。
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篇2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随着第八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某项技术,而是让学生对体育产生一定的兴趣,对某项运动形成一定的特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激发学生在体育知识与技术的学习中学会探索知识、发现新的方法知识、形成一定的创造能力,以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生的能力的形成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基本条件。
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的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更加多种多样的新的教学方法对于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都有不同的功能,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技术学习的能力,要优化教学方法,把学生的主体突出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尝试学生的示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优化教法是提高实践能力的基本手段
1.自学
自学是课堂内外,由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习有关体育知识,领会、掌握动作要领、技术环节与特征的一种方法。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自学能力,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了观察的方法,特别是观察教师的示范与同伴的动作技术,培养学生的认识、观察与分析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学习与动作技术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观察是学生通过感官对即将学练的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动作,初步建立动作概念和表现的方法。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有助于使学生建立完整而清晰的动作表象。要教会学生在观察中思维,明辨动作的特点、重点与难点,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在观察动作示范时明确指出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重点观察什么,引导学生养成周密、细致的观察习惯,并善于在观察中质疑问题、比较鉴别、分析探讨,充分发挥学生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的功能,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
2.自练
自练是体育学科特有的一种学习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练能力的常用方法较多,一般包括模仿练习、适应练习、反馈练习和强化练习等,下面就这几点展开论述。
①模仿练习,要有一定的参照物,学习者再按照别人提供与演示的动作模式来进行模仿,从而形成动作技术与技能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正面示范、侧面示范、背面示范、镜面示范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②适应练习,是把学习的知识变为自身技术时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是指通过再现练习,使自身生理与心理等方面产生适应性变化,为更好地学习与掌握“三基”创设最佳条件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循环练习、重复练习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③反馈练习,是学习一定的时间后,对所学的知识技术进行一次检验。是指为了解与掌握动作模式与实际演练的目标,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加强自我诊断与自我矫正,不断改进与提高动作技术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自我练习、自我评价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强化练习,其实是學习的最后一个阶段中,让所学的技术进行巩固而做的一种重复练习,让动作更加熟练,形成自动化。是指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创设比较复杂多变的练习条件和外部环境,通过自我强化手段,巩固技能、形成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竞赛练习、变换练习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已掌握的技术动作。
3.创新
创新是通过思维活动并动手操作,不断的尝试而产生出独特、新颖并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体育知识、技能及学练的方法,只有创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创新的学习方法。学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的过程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创新是学习的最高层次,是智能与体能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现代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三、为学生搭建教学平台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搭建多种教学实践的平台,如中学体育教学实践、学校体育锻炼、训练、竞赛,社会实践基地的实习、实训都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并在互练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我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健美操课程实施的“以赛代考”方法,就是一个典型的教学改革实例,教师在教给学生最基础的动作套路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编自导,创编套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体育教学的方法是提高实践能力的基本手段,这几点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体育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有创造性的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胡昕.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S1).
[2]史德明.体育教学中“三结合循环模式”的运用[J].安徽教育,1996(11).
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篇3
当代世界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现实: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腾飞。科学家富兰林所言:一个人“停止了创新的思维,便是停止了生命。”由此社会的发展向教育提出了重视培养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离不开创新性的思维能力。
创新性思维能力并不神秘和高不可攀,也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人在面对需要认知、研究、改造的对象时,能够突破某种既定事实或常规,从新的角度和层面上,得出某种新的科学认识就是一种创造。而创造能力必须以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为前提,每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然而,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培养、锻炼。
人的思维,必须以知识为载体。任何有价值的联想、想象、甚至幻想都是知识运动的形式。但是,知识本身并不等于智能,知识多也不一定创新能力强。在教育实践中,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英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斯宾塞曾有过形象的比喻“作为心智脂肪储备起来的知识亦无用处,只有变成了心智肌肉才有用。“帕金指出:“从不同的角度运用知识,知识才能活,只有活的知识才能成为力量。”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重视学生知识的习得和积累,但不能把知识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而应当把它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性价值来追求。课堂教学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一、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
兴趣是激发学生进取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前提条件,没有学习兴趣就谈不上培养创造思维。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成功的一半。
(一)角色运用。例如:给班里的每个学生都取了英文名字,如“John”、“Alice”、“Mary”等等。学生们十分喜欢自己的英文名字,课下也用英文名字来互相打招呼,并进而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如“John,may I borrow your pencil?”这种角色的运用,使学生感觉到课上所学的语言知识在课下有用,激发了他们的开口讲英语的兴趣。
(二)发挥视听教学的优势。视听教材的介人,为英语教学开辟了新天地。实践证明,视听教学具有情景逼真,形象生动,语言运用自然的特点,最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
(三)适当介绍学生感兴趣的背景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英语国家的社会及文化背景很感兴趣,就常常因势利导地介绍背景材料,并补充一些单词和表达法。例如:介绍了美国的快餐文化,并补充了“hamburger,hot dog,sandwich,apple pie”等单词,由于学生对这些单词很感兴趣,所以很快就记住了,会说了。介绍学生感兴趣的背景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进行口语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四)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语法时,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例句,而是创造一定的语境让学生造句,回答问题,指导学生自己归纳语法知识。
(五)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和竞争意识,组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英语游戏和竞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悟性。
(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乐学环境。通过自编一些小故事和小笑话,把学过的单词融人其中,形象地讲给学生听。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在笑声中学会了英语。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搭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舞台。
学习是主动探求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教师不断将现代教育思想融入教育实践中,变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将教学过程不仅看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和组织下主动地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锻炼能力和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一)在教学理念上变单纯灌输为启发诱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时刻注意克制“自我中心意识”遵循发展个体、回归主体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多创设读、说、议的情境在学生预习感知的基础上,阅读书上的材料和有关图表,说明现象及原因,说的不对鼓励精神可佳,说的正确的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教学活动中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成功。
(二)在教学的知识点上,变结论教学为过程教学。在现代社会中思维能力比单纯的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因而教师不应满足于让学生对已有概念、原理熟知牢记,而应引导学生对概念、原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并让学生举出相关事例加以说明,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得出结论,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在课堂上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效率。采用讨论、辩论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脑分析、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监控、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自主学习还可以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坚持学”。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心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探究学习:是指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四)课外作业项目化。课外作业是课堂学习的深化和补充,通过分析学生的需求,我把课外作业改为与课堂学习任务有关的“做项目”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也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制作姓名卡片和地址薄,用英语给朋友或老师打电话,学唱英文歌曲,讲英语幽默故事,自制有英文祝辞的圣诞卡或新年贺卡,模仿课文或对话并录音,编英语报,用英文写配图短文,给笔友发E-mail,设计英语晚会,用英语收集自己所喜爱的名人的信息档案,查找各国主要城市及首都名称并用英语做简单介绍等。
(五)评价方式过程化。通过考查、观察和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回答、演讲和朗诵等学习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作出过程性的评价。这种形成性评价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转化成继续进步的动力;这也有助于纠正教学中“一切为了考试”的偏差。 ‘
(六)通过“创造性”提问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只有高质量有效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我在教室中一般不提“是不是?”、“对不对?”一类的封闭式、判断性问题和“是什么?“一类叙述性问题,而是经常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促使学生灵活运用以前学过的单词和句型。
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篇4
优化《机械制图》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本文结合<机械制图>课的教学实际,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创新的课堂环境、采用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教学手段三方面着手,谈谈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 者:周慧霞 作者单位:灵宝市技工学校,河南,灵宝,472500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71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环境 创新教学方法
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篇5
在21世纪, 创新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机械工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支柱和基础产业, 机械工程学科也是支柱和基础学科之一。对于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来说, 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知识传授, 而忽视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 加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开设机电综合实验, 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1机械类专业开设机电综合实验的必要性
对于机械类专业, 国外许多职业学校都十分重视综合性实验教学, 综合性、设计性、开发性实验很多。但国内很少有学校开设机电综合实验。根据机械专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标准, 培养掌握机电综合知识, 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在原有教学计划中, 虽然各主要课程都有相应的课程实验, 但这些实验都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知识相对比较单一, 与其它知识结合不紧密。机电综合实验是在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导论、机械控制工程、液压与气动、测试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基础上, 综合了机械、电子、测控等技术开发的多个综合性实验。
2.2开展教改项目研究, 探索机电综合实验的方法
目前, 国内很多职业学校未开设机电综合实验, 对于机电综合实验应包含什么内容, 采用什么教学方法, 如何组织教学过程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 我们经过反复研讨, 根据学生前期课程学习情况, 结合机械专业教学特点及机械行业的发展状况, 在2011年制定了机电综合实验教学组织计划及教学内容, 并开发了相应的实验设备。我们采用讲座和课外作业的方式介绍给学生, 使他们在实验开始之前就已经对实验有所了解, 并对实验产生兴趣。2013年的机电综合实验, 我们采用教师提框架, 提要求, 学生搭平台, 做实验, 结合教师现场指导的方法, 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和创新机会, 使得实验更具有挑战性。通过这种实验方法的改革,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明显的是每组学生所搭的平台会有所不同, 而且编程方法和思路也不一样。
2.3合理利用资源, 开发综合性实验系统
近两年来, 为了能够更加合理的使用有限的实验经费, 我们用学校投入的实验经费只购买了一部分当今较为先进的工控设备, 如PLC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虚拟仪器、机器人模型等。在此基础上, 我们一方面开发制作新的实验设备, 例如, PLC控制双工作台加工流水线、三自由度机器人等。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实验室中原有的机械设备和修复一些旧的机械设备,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例如, 机械传动系统扭功测试虚拟仪器、矿用通风机变频器控制系统等都是在原有纯机械设备的基础上改进完成的。通过不懈的努力, 我们已开发了八个新的机电综合实验系统。
两年来, 我们为两届毕业生开设了机电综合实验课程,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我们又为研究生开设了该课程。这些尝试不仅使我们的机电实验教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而且为学校节约了资金, 有效地解决了资金投入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
三、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带领同学们进行科技作品制作。在这一过程中,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培养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科技活动中, 教师精心安排若干个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的题目, 组成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训练中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钻研, 变跟随教师为积极创新。在科技活动中, 学生们组成团队, 互相切磋, 共同创作。比如我们指导的“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多种机械量测试系统”项目, 它的研究需要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知识、传感器及测试技术知识、计算机控制技术知识、虚拟仪器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首先, 组织课题小组同学们对课题进行的调研、资料收集和可行性论证;然后进行原理样机的开发, 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近百人参加了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技作品制作, 在机械学专业, 有许多学生设计的作品, 结构新颖, 构思巧妙, 极富创造性。通过指导课外科技活动, 我们发现, 设计和研究是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最好方式, 在课题完成过程中, 学生们增长了知识才干, 养成了严谨的科学作风, 特别是提高了独立工作和从事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四、结论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践, 探索了中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实践证明, 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以致用, 提高综合素质, 效果显著。该成果在我校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达到了先进水平, 在同职业学校中属领先水平, 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摘要:传统的机械类专业教育, 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在开设机电综合实验、师生科研互动、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及组织科技作品竞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篇6
关键词:中职;物理;实践能力;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18-01
实践能力是指人们能动的改造和探索世界的能力,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就是能够把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并能够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然而,作为抽象性很强的学科,物理对于那些基础较为薄弱的中职学生来说,他们一般理论基础较为薄弱,而在中职教学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要求相对较高的学科,在其理论方面如果太过侧重,会给学生们带来很大的困难和负担。学习起来存在很大的问题和挑战,他们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这些中职学生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与实践联合起来,将物理知识具体化,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理论知识方面也得到很好的补充完善,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一、中职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1、对物理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
在物理教学方面,中职学校对其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好专业相关知识才是王道的观点深入人心,很多教师和学生抱着不必在难度太大的基础学科上花费太多心思的态度,故物理学科始终难以受到重视,甚至理工科类的学生也对其应付了事,这样的心态和认知,严重的削减了学生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同时也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教师的物理教学质量。
2、不合理的教学设置
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在物理教材上选用的2011年版的物理科目,这一版教材更偏重理论,弱化了实践,实际上并不是很符合中职学校的教学。并且在日常的课程中,这些中职学校也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基础学科如物理在课程安排上相对少了很多,这导致物理教师在教学上面临很大的困境,在很少的时间内还要完成相对复杂的教学任务,故他们在授课过程中,只能深入浅出,无法更加详细的解读,这导致学生兴趣缺失的同时,对其物理方面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硬件方面,由于学校对物理学科缺乏重视,所以资金方面投入相对较少,硬件设施不齐全,这更加使得教师的实践教学难以落到实处,学生很难培养起足够的兴趣。
3、落后的教学方法
在中职学校里,由于物理学科的不收重视和资金投入相对较少等因素,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课堂上的教学采用填鸭式的方法灌输知识,讲课没有激情,只是单调乏味的讲解相应的知识点,没有合适的教学活动安排,而学生在这种被动的教学环境下,很难产生足够的兴趣,反而由于负面情绪的积累,对物理学科更加的反感。
二、中职学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和措施
1、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物理学科是了解事物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科,涉及范围广,在很多领域内都有很广泛的应用,故在中职教育中,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们学好他们的专业技能,所以学好这门学科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当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确立实验概念
物理学方面,很多理论的得出都是依据科学家们不懈的实验,故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们建立好实验的概念,形成以实践为主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由课堂上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自主的进行实践的验证,理论联系实际。
3、增加实验的比例
物理理论的教学具有抽象性,而实验教学法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巩固理论知识,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提高实验的比重,通过各种实验,非常直观的将学生之前的认知错误纠正,认识事物的本质,这种效果是理论学习达不到的。比如在做物理实验的方式上,教师还可以改成让学生边学边做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的器材,也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操作实验仪器,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地操作物理实验,可以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态度。这样做,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加强课后的练习
课堂上的学习实际上是教学的一部分,另外很大的一部分在课下,教师应根据当时的学习内容,给学生们布置合适的实践任务和习题练习,巩固学生理论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1、联系生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传教的过程中,适当的列举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秋冬毛衣的静电,从而更生动的讲解相应的物理知识。通过理论与生活实际的学习,更能引导学生的思考增加学生的兴趣,在之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不自主的联系相应的物理知识。
2、多种媒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实验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一些实验过程,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理现象的发生过程,从而间接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师生关系改变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者为尊,学生被动的接受被动的听从安排,实际上收获是有限的。而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更多的是鼓励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结语
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篇7
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河南焦作●郭秀芳
摘要:化学实验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教学形式,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源泉。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逻辑推理、归纳总结能力。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实验教学;优化策略;课外实验;探究能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工程,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因此,对学生的能力考查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也被列入考试的范围之中,考试成绩计入理论知识考试总分。由此可见,实验教学已成为教师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 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太机械化
目前学生实验都是安排在讲完新课后进行的,而且大多是让学生重复教师课堂上演示过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只起到了巩固书本知识和训练操作技能的作用,只是实验操作的机械化重复。在这样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基本上都无须太多的思维活动,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每一步的实验操作目的是什么,更不会分析实验出错时的问题所在,只是将实验结果按照理论上的照本宣科,实验结束了也不知所以然,达不到实验的更深的意义,也失去了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功能。
2. 对实验教学中缺乏探究成分
现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探究实验,但是实际的实验教学基本都是依据教材内容,按照教师设计的探究方案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使学生丧失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的惰性,也使得学生对实验失去了兴趣。
3.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虽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很多教学模式都有了新的变化,但仍然有不少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疏忽了学生的实验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甚至有的实验课只是纸上谈兵,就是进了实验室也是对学生管头管脚,严加约束,阻碍了学生的能力发展,这也是学生中“高分低能”现象产生的因素之一。
教师怎样才能用最轻松的方法使学生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还能对实验中的某些失误作出正确的分析,成为一个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双合格的优秀学生呢?针对这个问题本人在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二、优化实验教学策略
1. 多做并做好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启发思考除做好教材中所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外,对教材中未要求的、能做的实验,教师也应尽量演示给学生。要改变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背实验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方法、步骤,仪器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的内容,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学习。
2. 改进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提高作用,有些实验可以改进一下,做到既不会造成仪器的损耗,而且效果更好。例如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教材中的实验先在瓶外点燃红磷,再伸入瓶中。燃着的红磷伸入瓶内的一瞬间,瓶内空气膨胀,总有一部分空气会排出,那排出的氮气也当成氧气被测定了。同时点燃红磷时会有一定量的白烟逸散到空气中,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改进后我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放一小块白磷,用装有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然后用一个放大镜对着光源引燃白磷(也可用热水浴加热),观察白磷燃烧的现象,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且没有白烟逸散到空气中,而且将环保理念渗透到日常实验教学中,更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3. 借助多媒体,增强感性认识
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许多化学变化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感官刺激强度不足;演示实验时教师既要自己动手,又要调控整个教学的学生注意力,因而难以组织他们同步思考讨论;一些实验危险性较强,不宜于在课堂上演示。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增强实验的可视性、可听性、直观性、可控性,加强动态感、形象感、立体感,自然会激发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浓厚兴趣,营造实验教学活动良好的`氛围。它将是21 世纪化学实验教学的主流之一。
4. 开拓课外实验,开发家庭小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配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在讲到第二章奇妙的二氧化碳时,我依据练习与实践布置了家庭小实验―――取一个透明杯,杯底放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加一些纯碱,往杯中加入一些白醋,观察实验现象。第二天,学生到课堂上会七嘴八舌互相询问,经过交流讨论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后来,每逢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往往会问老师:“我自己在家里能不能做?”通过这些家庭小实验,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也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同时也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
总之,优化实验教学的目的还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最终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基础。在实验中,学生需要经过发现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再发现新问题、改进实验方案等一系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思维活动也更加开拓,使学生探究的兴趣得到了培养,丰富了获得知识过程的体验,增进了思考的能力,完善了知识结构,在某些实验合作中也学会了与人合作的学习习惯,从而为他们的能力培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伟。中学化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初步研究[J].成才之路,2009(30)。
[2]霍卫山。化学实验教学与创造思维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3)。
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篇8
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有创新能力的技校优秀人才是当今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计算机教学的实践,就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有益的看法.
作 者:杨顺弟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刊 名:甘肃科技英文刊名: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5(4)分类号:G642.0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篇9
[关健词]学情 实效教学 转变观念 师生情感
一、依据学情量体裁衣,立足课堂开展实效教学,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强调学生的“参与”,教学力求实效。课堂教学以让学生听得懂、跟得上、学得会为依据,采用各种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积极开展教学。
1.课堂活动内容的优化。突出教材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做到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活动,融合在模拟的英语情境教学之中。如每日一句课堂职场英语秀;简单的手抄报、小制作、简笔漫画;1分钟简单的国内、国际时讯英语发言等。中职学生接触的媒体较多,且多关注时事,可将角色的扮演结合在英语情景表演中,使其学得更投入。例如,学习了第二册Unit4 The English Language后,结合当前上海正在举办的世博会,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来扩大知识面和进行一些基本的能力运用练习,开展相关讨论。要求学生每个人代表一个常见的国家或地区,向全班介绍所代表的国家或地区有关开馆的时间、馆的面积及吉祥物等,以完成对所学过的常见国家和地区名称、日期、数字等的复习和一些基本句型的运用。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准备后普遍完成得相当不错,有的学生独立完成,有的在合作中实现,有的学生甚至还将所代表的馆画成了国案,表达方式多样。这样就避免了学习中的枯燥,起到了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2.整合教材,做好前后衔接。教师心应对学生先前的知识经验有所了解,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做好前后知识的衔接与横向学科的联系,尽可能地将相关内容进行一定的联系,同时有选择地整合资源。如:把学生常感到难理解的英语阅读尽可能地整合成活动话题。把枯燥的单词、句型变成联系生活的句法演练。复习时,教材第一册中的Meeting New People与第二册中Friends可以组合。教材第一册中的Social Customs与第二册中Expressing Feelings可进行联系。由于学生的语言基础较薄弱,应把任务量大的内容转化成可分批完成的小情节,让学生体验乐趣,找回属于他们的课堂,学习的能力才有可能提高。
3.足量输入与及时评价。训练内容要少而精,突出重点句型或话题,让学生有产生更多的问题、好奇和疑问的机会。采用示范—模仿—讨论—展示—?修正性讨论—独立完成的环节,也可以从朗读—局部替换—指定中心词—相似句子进行。从简单到较难,从学习层次较好的个体到全体,从口头阐述到简单的笔头表达,从词的朗读到句型的演练,结合抢答,提问,用梯级的课堂量化方式评价。调控好学生的发言状态,把学生“拉”入活动当中,逐个解决他们产生的问题、好奇和疑问。例如:在句型“It is +adj of sb. to do sth”的练习中,It is kind of you.It is kind of you to help me.It is kindof you to give me the book.先让学生对句子从简单到复杂的读写,然后对划线部分进行替换练习。接着过渡到对形容词kind 的替换,用clever、good、nice、right、wrong、careless、polite、foolish等描述不定式行为者的性格、品质的词进行替换练习。结合如何做好一名志愿者,怎样才能更安全等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展开练习。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应有及时多样的评价,把学生的活动成果点评成一个个生动直观的感受。
4.落实成果。当堂检测,让学生及时体验成功与喜悦。力求做到当天检测的内容与教学内容同步,单元检测内容与教学内容同步。这样,学生在课堂体验之后,还能通过检测再次体验独立完成作业的乐趣,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进一步强化了学习的动机。
5.课堂上帮助学生构建各自的学习策略。教师心中要有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记录,教学应有整体的规划与目标,做到长短期相结合。帮助他们找到学习之法去体验更多的学习乐趣。
二、转变观念,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增强动力
1.差异认同,关注个性发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中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英语课堂教学上,学生可能会时不时地给教师出些“难题”,以考察教师的判断力、忍耐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甚至是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应理性地分析学生认知的差异,做到以人为本,加强服务意识,尊重个性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重新打好基础,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拥有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文化意识、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做到不求个个优秀,但求人人成才。
2.朴实自然,做个“真”人。出于职业习惯,有些教师在学生面前不自觉地摆出一副教师的架子,特别是对有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渐渐失去了耐心。结果在学生面前失去了“真”的一面。当今时代,通讯、网络、交通等的迅速发展,许多学生的阅历、认知能力在大大加强,大都愿意与率真自然的人交往,他们心里的教师大多是极具亲和力的人。因此,教师应“放下架子,迈开步子,丢掉面子”,不以知识权威自居,加强教学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深入分析学生特点,回归本来的模样,做一名真实的教师:个性新明,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情感丰富,喜怒哀乐舒展自如;品味齐全,情趣健康、爱好广泛。总之,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教师是一个容易接近、真实自然的人,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三、促进和谐的师生情感发展,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当学生的点滴进步每次得到认可与欣赏时,他们的学习动力会不自觉地得到增强,师生的情感也会得到深化。实效的英语课堂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情感交流始终与每一个活动的开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虽然中职学生大部分年龄在16岁以上,但他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受到的挫折比较多。表扬对于他们来说,好比久旱逢甘雨。在不断的被认可与被表扬下,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充满学习热情。其实,相当部分中职学生的“闪光点”尚未被发现或思维还没有觉醒,教师应尽快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促使他们觉醒,帮助他们理顺思路,及时疏导。教师在学生动手、动嘴的活动中对他们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要能充分享受到学生创造成功的喜悦,理解、包容、体谅学生的错误,用教学技巧化解冲突与难题,增加交流的机会,吸纳学生的合理建议,让他们在人性化的交流中感受到尊重,实现师生情感的对接。
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更好地促進学生课堂学习能力的培养,中职英语教师应不断探索更合适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职英语教学大纲[Z].
[2]徐英俊.职教教师基本教学能力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03).
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篇10
一、重视语言能力训练
1.重视词汇教学。词汇是最基本的语言材料, 学生的词汇量越大, 理解语言的范围就越广。词汇的记忆与储存太少, 就会造成在阅读过程中因“生词障碍”而“处处碰壁”的现象, 以致无法理解句意。掌握足够的词汇是理解文章的关键。但是许多学生一提到记单词就害怕, 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记忆方法来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 提高学习效率。经常运用的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大致有6种:同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读音记忆法、图表记忆法、同音异形记忆法和搭配记忆法。
2.重视句式识别能力的培养。掌握了足够的单词, 还不足以能完全理解文章的意思。文章中的难句, 常令人望而生畏。高考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难句增多、句子类型多变, 不但测试考生的阅读技能, 也测试考生的心理素质。阅读的“译码过程”并非是逐词翻译, 对号入座。人们在理解过程中, 实际上并不需要逐词逐句“尽收眼底”, 熟练的阅读者往往抓住一句话中的关键词语即可领悟句子大意。其实, 这就是句式识别能力。在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句式识别能力, 笔者从动词的5种基本句型抓起;注重教学由并列连词and, but, for等连接的并列句;认真抓好主从复合句的教学;注意辨别一些修辞性句式。
二、不断扩大阅读量, 拓展教材内容
掌握了语言文字, 并不等于掌握了文章内容, 这涉及到“理解”的问题。现在的阅读理解题, 在选材上非常注重蕴含时代气息和具有可读性, 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语言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只有正确地理解了该语言所属的社会及其文化, 才能真正运用好这种语言。笔者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注重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敏锐性。学习语言必须有一定的语言环境。目前我们教学生学习英语, 不可能向他们提供像母语一样的语言学习环境。笔者总是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敏锐性, 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 使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2 . 扩充学生的背景知识。有的学生英语知识掌握得不错, 却仍然看不懂文章, 原因在于他们缺乏背景知识的积累。在课堂上, 笔者尽可能把枯燥的语法讲解变得生动有趣, 谈论的话题从学生身边的轶闻趣事扩展到国内外的大事, 这样大大拉近了学生与外界的距离, 丰富了他们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
3.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要学好英语, 必须依靠大量的输入和实践。为了使学生更客观、更深刻地了解异域文化, 笔者总是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份量。要搞好课外阅读教学, 主要靠激励和指导。学生可以在课外阅读一些原著或经过改写的原著, 包括世界名著、故事、幽默、时政、科技文章等。通过阅读原汁原味的著作, 学生可以体会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感受到异国的历史文化氛围, 这样他们就不难读懂一个民族、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了。
三、点拨阅读技巧, 提升阅读能力
实现有效阅读需要教师在学生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关注学生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实施, 有效进行阅读技巧的点拨, 提高学生的阅读的有效性。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 需要根据其体裁特点, 运用不同的方法快速阅读, 正确理解。记叙文一开始交待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然后详细叙述原因。议论文中, 作者先提论点, 再加以分析, 或举例论证, 得出结论。说明文中, 作者先提出说明对象, 然后从时间、空间、用途、方法、步骤等不同侧面加以说明。
1.培养快速阅读整体文章的能力。高考要求学生的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个单词左右。因此, 必须对学生加强阅读速度的训练。如可以让几个学生合作, 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文章, 读不完也要停下, 然后大家拼凑内容、复述文章等。
2.增加课外阅读量, 提高阅读速度。课外阅读大多体现为泛读。泛读, 不言而喻, 贵在“泛”。“泛”不仅要求阅读的量要大, 也要求阅读的题材、体裁要宽。与精读相比, 泛读的阅读速度要不断加快, 同时也要把握好对内容的理解。泛读可以与课内的精读内容相结合, 笔者常常为课文配上同类题材的姊妹篇作为泛读材料, 使精读和泛读相得益彰。对于特别优秀的作品, 泛读也可以处理得更精细一些, 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 体会阅读、讨论带来的愉悦。
总之, 阅读理解是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 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技能, 高效的阅读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 教师只有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策略, 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阅读是英语学习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 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开发阅读潜能, 训练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水平, 促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篇11
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之间,有着很大的距离。特别是从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不少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形式各样的探索性、创造性、开放性的试题,这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为了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各种综合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如何在课堂中创造思维情境,培养学生的能力呢?通过这几年来的摸索和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不几个方面下手。
一、设计提问,引导阅读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设计提问,引导阅读”的方法。每堂课首先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出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阅读课文,自己学习,再根据学生理解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就使学生有了独立发挥的空间,也使老师能够有的放矢。如在讲解例题:“一个弧形拱桥,跨度为 37cm ,拱高为 7cm ,求拱桥圆弧的半径。”中我设计的问题为: 1 )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把它转化为数学问题是什么问题; 2 )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 3 )画出几何图形,标上有关数据; 4 )这个题目中最终是借助什么图形来解决问题的?这样使学生通过逐步思考,既能很好地掌握这个例题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注重“转化”,变新为旧
“转化”思想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思想之一。在课堂上注重“转化”思想的渗透,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都是有莫大好处的`。学生掌握了“转化”思想的运用,不仅能开拓思维,有时还可以把所学的“新知”转化为“旧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求外公切线长时,我通过启发学生在图形中寻找学过的图形(直角梯形),再启发他们进一步把梯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最后可总结,求两圆外公切线长的实质是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和一直角边,求另一直角边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情境创造,不仅使学生很容易掌握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仔细观察,学会归纳
观察能力也是学生综合能力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时准确地观察需解决的问题的特征和规律,对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对知识间的转化都是非常重要的。
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篇12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体现在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让学生从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文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探讨:
一、创设氛围,唤起参与“实践”的愿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教学活动安排在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可以使学生积极进入问题情境中,自觉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上课开始,我就给学生呈现下列问题情境:
王师傅给徒弟小李一块长是20厘米、宽是5厘米的长方形铁皮,让他做一个直角边分别是5厘米和6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如果你是小李,你准备怎样做?由于这个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一出,学生就跃跃欲试,纷纷拿出纸片,动手量量、画画、剪剪,小组议议。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总结出:截取长6厘米的长方形铁片;沿剪下的长方形的一对角线剪开。这样,既感知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又唤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愿望,还在实践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从实践过程中学会了学习,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从实践中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注重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二、指导动手操作,创造学生实践机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实际,创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想多动中理解知识、加深印象。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内容时,教师可提前一天就在班上布置学生准备好明天上课用的学具,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课前五分钟复习和创设问题情境,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在学习新课环节,教师要观察和指导学生利用手中学具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猜想的探究过程。在学生动手探究过程中,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全班学生都充满兴趣,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胆交流,最终探究出圆锥体积等于三分之一与其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这一正确结论。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实践,不但能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精心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因此,课后就要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1.设计动手操作的课外作业。如在讲圆锥体积之前,留作业:(1)用书后提供的材料,分别制一个圆柱和圆锥。(2)观察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相同点。(3)在圆锥里装满沙子或大米、小米,倒入圆柱里,反复几次,你发现了什么?(4)如何求圆锥的体积?这样的作业,不但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意识。
2.组织实地测量活动。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组织学生到操场、田地里去实际丈量,师生一起估算、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圆锥体积计算后,让学生测量砂堆,计算体积、重量;教学“正比例应用题”后,组织学生测量校内的旗杆、教学楼、大树的高等。
3.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如,讲百分数应用题,讲到银行存款、利息等知识,留实践作业:(1)银行的功能是什么?(2)在本地区有几家银行?(3)本金、年利率、利息、利息税等词是什么意思?(4)从银行拿一张取款单和存款单。这样,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懂得了存款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时间,同时受到了金融知识的教育。
四、利用考试导向,落实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教师要充分利用考试积极的、正面的导向作用,在考题的形式和内容上寻找突破口。考题中要适量增加一些应用性、操作性、创造性的题目。另外,根据所学的内容,可把一些动手操作、贴近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社会调查等,作为开卷考查学生实践能力的内容,并纳入期末成绩。如,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后,可个人或分小组用直尺度量实物的实际长度,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分。学习“圆锥体体积”后,可让学生测量沙滩的高、周长,计算它的体积、重量等作为考查内容。这样能考出兴趣、考出信心,营造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氛围。
总之,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之重要的一项任务。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自身在实践中富有创造意识的积极探求,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择的素材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能提供充分展开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篇13
关键词:学法指导,积极评价,小组互动
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均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 设计适当的、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 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寻求不同答案, 培养学生积极求寻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 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 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 组织新的语言内容, 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 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 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 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二、加强学法指导, 激发创新思维
在英语教学中, 量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因此, 在教学中首先要立足双基训练。
1. 要求学生在应用中学习知识, 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
2. 根据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特点, 通过疑问、启发诱导学生思维,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意识, 开展同学之间, 师生之间对学习方法效果的评价活动。
只有教会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才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巧设疑问, 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根据教材内容, 结合学生实际, 巧设疑问, 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加工、挖掘, 鼓励学生多向思维。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就问题展开讨论, 这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活跃了课堂气氛, 让学生顺利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到真正提高。持之以恒地训练下去, 就会使学生在受到某种触动时自然而然地把思考范围拓展下去, 多向散射而使思维极具活力。
四、进行积极评价, 激励创新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 老师若给学生过多指责, 就会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多表扬、多鼓励、少指责、少批评甚至不批评, 使学生有成就感、荣誉感, 增强进取心和竞争意识, 在学习实践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五、小组互动, 提高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组织班级按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激发学生创造个性的有效途径。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以往班级授课中“填鸭式”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
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篇14
[关键词]中职英语 元认知 策略 监控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的实践意义
元认知是“对思考的思考”,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这一概念是由弗拉维尔(Flavell)于1979年首先提出的。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Sternberg R.)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可以看出元认知在智力中所起的核心作用。从元认知角度考虑,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认知过程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过程的运行水平(沈立德,2006)。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然而,由于历史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就读中职学校是许多家长和学生无奈的选择,相对于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而言,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稍差,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英语语言功底更差,英语学习兴趣几乎丧失殆尽。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就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英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二、在英语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向学生介绍元认知知识,提高元认知意识,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元认知知识包括关于认知主体、认知任务和关于策略的知识三个方面。我们在日常教学、课外辅导和作业中,要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强弱来分析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好这门课程的自信心。有个同学认为自己记忆力差,对枯燥的单词记忆和阅读理解缺乏兴趣,导致英语成绩差,但是这个同学非常喜欢唱歌,多长的歌词她都可以毫不费力的记住。于是我就引导她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英语学习结合起来,学唱经典英文歌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进行英语教学内容的学习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认知材料的长度、难度、结构特点、呈现方式(视觉,听觉)等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和以前学过的材料进行联想和对比,明确对认知任务的目的和要求,以便使学生在进行各项英语学习任务时,能够针对学习材料的特点,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
教师还应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英语学习策略的知识。如引导学生科学地使用大脑,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重视英语语感策略;在词汇学习策略方面,由于中职英语教材与职业接轨,有些词汇难度较高,教师可引导他们利用词根(root)、前缀(prefix)和后缀(suffix),借助近义词和反义词等,举一反三,联想记忆。在学习英语语法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特点,结合自己以前学习过的内容,自主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2.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
元认知监控是指人们能够积极自觉地对认知活动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它涉及到四个环节:制定计划,实际控制,检查结果,采取补救措施(沈立德,2006)。
(1)制定计划
计划是选择相应的策略以达到认知任务的目的,并合理地安排认知任务和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学习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下面仅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英语基本版》(第二版)第2册 Unit 2 Changing Your Hobby into a Job的阅读内容教学为例,探讨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元认知监控能力。
在阅读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组竞赛和游戏活动复习本单元lead in部分学习和介绍过的表示所从事的职业的词汇,利用幻灯片播放图片,复习accountant、lifeguard、chef、cook、dancers、secreratary、artist等词汇,以激活背景知识和预设阅读效果。通过布置下列任务,学生可对文章的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有个大概的了解:
Try to find all the new words and important phrases, mark them on your book and discuss the meanings of them.
If you meet any difficulty with the words or phrases, please ask me or someone else for help.
(2)认知过程中的自我监控
认知过程的自我监控使学生已有的元认知知识得以具体操作并发挥作用,通过认知活动运行过程中及时评价、反馈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修正和调整所采用的认知策略。自我调节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个不断思考、判断和适应的学习过程,因此是达到让中职学生“学会学习”的最佳途径(程彩玲,张荣,2008)。仍以阅读教学为例,首先要培养学生明确阅读目的,针对阅读材料的特点和题型采取适合的阅读方式,如skimming、scanning、extensive reading、intensive reading等。边阅读边思考,观察识别阅读材料提示的重要信息,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等手段,根据有关线索判断信息,完成相关的阅读要求。并且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认知方面的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以提高元认知水平。
(3)检查学习结果,采取补救措施
学生尽管掌握了一些英语学习策略,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往往不尽如人意,可能会错误地使用某些策略。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可以把正确地读出整个句子,却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这部分学生所采用的词汇学习策略有问题。这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学习任务达成的情况来评价自己所采用的认知策略的有效性,并且在发生错误的时候总结经验,寻找原因,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发展学生的元认知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中职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调查问卷,开展策略使用后学习效果的讨论活动;利用英语学习优秀的学生的现实说法和英语学习周记阶段性总结等多种方式,促进中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对学习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发展学生的元认知策略。
总之,在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背景下,教师既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多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又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仅对于中职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38/info1231829335641138.htm,2008.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50-251.
[4]沈立德.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40-163.
[5]韩程峰.指导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运用调控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6).
[6]程彩玲,张荣.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7).
【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推荐阅读:
优化中职英语课堂05-15
中职英语语法教学策略优化的探讨05-18
中职学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09-27
优化中职经济法教学08-08
中职学生作文能力培养07-02
优化中职德育课06-02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11-12
中职教育化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05-13
中职英语教学如何与实践相结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