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教学如何与实践相结合

2024-07-30

中职英语教学如何与实践相结合(共11篇)

中职英语教学如何与实践相结合 篇1

论中职英语教学与专业实践

教学的结合

摘要:中职教育应坚持育人为本,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那么英语作为学生和国际接轨的桥梁,本文就英语教学如何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结合,中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字:中职 英语教学 专业实践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通用的国际交流语种,在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上它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各国与会成员交流意见的一种重要语言工具。作为现代信息化时代的中职学生,学习好专业英语,为今后从事学术交流与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如阅读英文技术资料、进口设备的英文说明书、与国外技术人员交流技术意见、参加各类大型的学术会议等。

目前,那种既有专业技能,又熟悉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是非常受企业欢迎的。

文章以中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为例,对其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和探索,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希望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一、中职英语教育的教育目标不明确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这里说的应用型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要能应用,要适用,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人才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要有一身的

技术,或有一技之长。英语教学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学习好了专业英语,学生参加工作才能和国际接轨,从眼前看来,可以读懂国外先进仪器的说明书,从长远看可以到中外合资企业或者是跨国集团等外企工作。这样会让学生大大拓宽就领域。

二、中等职业英语教育的教材繁、难、深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材繁杂。外语教学显得繁琐不堪。对于本身基础很差、学习习惯很不好的“双差生”,短短两年时间能学懂、能学完、能学好英语是不现实的。这些英语教材的编写都是按照系统的、完整的、高深的知识体系来编写的,几乎可以说是大学教材的简编本。不太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使用。这就是中等职业教育教材方面存在的较大的问题。笔者认为,中职英语教学应该符合学生的学情、符合专业设置情况和学生就业的领域,教材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专业英语教师应当明确,我们要的是应用型教材而非学科型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可以通过指定阅读相关资料或指定浏览相关网站来让学生了解相应内容,还可以尽量搜集使用一些相关的影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此外,为了能尽快让学生与工作岗位零距离,专业英语教师应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自行编写工学结合的教材,把用英文技术资料、设备操作规范及工厂的工作场景等融入教材之中,这样无疑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奋点。

三、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专业英语的教学必须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实践内容引入到课堂中,甚至把课堂搬到工厂。笔者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上课时会有意识的找到一些带有专业性且十分重要的知识内容,如进口设

备的英文使用说明书、国际学术会议的英文资料等,学生要想掌握这些内容就必须学好专业英语,刺激学生自然地接受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习基地,将课堂搬到实训场所和实习基地,把专业英语的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学习和思考,使他们对学习更有兴趣。

结束语:

我们知道:《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总体目标是:以培养学生职业适应性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满足各职业对英语的要求。课程在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职业工作所需的语言技能,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如何让不同专业、不同水平、不同偏好、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成为既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又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素质良好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是中职英语教学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雷慧.中职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考试周刊,2007,(9).[2]黄建鸿.职业中等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英语辅导2006,(10).[3]王松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4,(7).[4]赵江.浅谈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困惑和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5]何荣.职校英语素质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03,(8).[1]马树超:新世纪职业教育走向抉择[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7]Leech.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England:Longman,1983

[8]H.G.Widdowson :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9]《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上海职成教育在线网站

中职英语教学如何与实践相结合 篇2

首先,虽然现在的教学体制在发生着变化,但是还是注重理论,学习内容,而教学的专业特点却体现得不够突出,没有很好地为专业课服务。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使学生感受不到所学知识的用途,所以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学无所用,这就大大影响了教学在应用方面的开展。其次,现在很多的普通高中实行了扩招政策,中职学校为了招到学生,降低了招生要求,这就导致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整体水平大大降低。这种情势下,学生对数学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对数学有了较强的心理抗拒。最后,现在一些中职院校实施的办学模式是这样的:前两年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第三年去企业进行实习。因为学习的时间很短,所以在安排教学时主要是专业课程,数学的学习时间较少,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中职数学的学习,肯定是非常不容易的。

综合多方面的考虑因素,中职院校的数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情境式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与专业相结合的情境式教学的策略

数学与专业结合的情境式教学不仅仅需要学生做出努力,同样需要教师做出改变。本文从三个方面讲述学生的努力方向,从四个角度阐述教师的具体做法,真正实现情境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更专业的人才。

(一)创设与专业相关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冲动

现代教学并不是“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的答案,通过探索的过程理解知识、培养能力以及掌握专业技能。当然,适时、有效地提出问题,可以充分引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二)创设与专业相关的实验情境,帮助学生体验操作

中职院校的学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专业技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创设与专业相关的实验情境,充分帮助学生体验操作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所学的技能知识。

(三)创设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情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也是中职教育很重要的一项目标要求。通过创设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情境,可以充分让学生体会合作的乐趣,体验团队的优点。

(四)教师要通晓数学知识,并深入研究教材

中职院校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对数学知识了如指掌,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教材的每一个章节。通过仔细钻研教材章节之间的联系,并掌握每章的重点、难点,就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辅导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五)深入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

要对数学进行与专业相结合的情境式教学方法,教师就要充分了解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正确、有效地实施情境式教学。比如,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在学习书序内容与专业知识之间是否存在先后顺序。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专业知识的基本素质,就可以对该学生进行专业情境的引入。

(六)教师深入了解专业背景与专业知识

中职院校主要是给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所以专业性很强。要想很好地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数学情境式教学,教师就要深入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背景与专业知识,根据特点设计不同的情境方法。教师最起码应该了解该专业的学生在以后可能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本专业的学生最起码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如果一位电力专业的数学老师,连什么叫电流、电阻都不知道的话,那他只能算是一名合格的数学老师。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要求文化课老师进行第二专业的培训。

(七)数学教师要与专业课教师多交流

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师要想很好地进行与专业结合的数学情境式教学,就要求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多交流。这样不仅可以了解专业课对数学的要求程度,还可以和专业教师商量,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会更有效。

总而言之,中职数学与专业结合的情境式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数学知识可以成为学生今后解决工作问题的一种实用工具,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让数学更好地为专业知识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玲娟.浅谈中职数学教学为专业课学习服务[J].成功(教育),2010(10).

[2]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2):74-79.

中职英语教学如何与实践相结合 篇3

【关键词】园林专业 实践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25-01

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免学费,园林专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在培养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存在缺陷,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实践教学薄弱,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因此,提高中职园林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向城镇园林建设第一线的高素质中级应用型技能人才,已迫在眉睫,成为中职园林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中职园林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提出几方面的建议与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

1、根据岗位需要,确立培养目标 社会的需求,就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立人与自然融合的人居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极大地促进了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园林绿化第一线融园林植物栽培与管护、园林环境改造、园林植物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懂施工、会管理、精于绿地养护”人才的需求。加之中职学校生源大多数为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美学基础和审美能力薄弱,学生自身的特点直接影响教育过程和方式。因此,中职园林专业区别于本科和高职院校的园林专业,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会施工管理、精于园林植物栽植养护、懂园林植物生产与经营”的高素质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上。一方面满足农村学生毕业后较强的就业要求,另一方面考虑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思想和方法,应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基于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职业能力的课程新体系。公共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如政治素质、职业素质等。基础理论课按专业特点开设,整合教材内容,实用、够用即可。专业课强调应用性,针对能力培养目标设置“模块化”教材,每一模块对应一个能力培养目标,并考虑模块间的有机结合。如鲜切花栽培、草坪建植、绿地养护等多个方向模块,将土壤肥料、植物生理、遗传育种等专业基础知识压缩穿插于模块教材中。实践课强调岗位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加大课时比重,培养技能。同时,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园林行业岗位人才培养要求和区域经济发展动态,调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渗透到教材中,促使课程的适应性和先进性,促证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相协调。

二、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实践训练体系

中职园林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 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情景式、案例式、任务和模块教学方法,配合投影、录像、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突出园林专业特点和职业特点,让实践性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举办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以大赛促技能上水平。

2、改革实践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将知识内化成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实现中职园林专业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依托实训基地,改过去分散实习为集中生产实习,真题真作,采用项目教学、专题教学、现场教学和生产实习教学方法。比如绿化树种栽植,采用项目教学,从图纸设计、场地测量、树种配置、放样、定植、检查验收,由学生亲自完成,提高实践能力,树立质量和品牌意识。大树移栽、名贵树木保护,进行专题教学。园林植物的修剪、扦插、嫁接,进行现场教学,理论和示范相结合,在掌握技能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得以巩固。花卉从播种到采收的全过程,组织学生到园林绿化企业集中生产实习,得到职业氛围的熏陶,获得就业和创业本领。同时,丰富课外实践,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课题,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职业能力。

3、实施技能考核评价,训练与考证相结合 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是实施课程体系的重要保障。由实践训练项目、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与评价结果组成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中引入社会评价体系,技术操作专业化、标准化要求。坚持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实行“双证制”和“多证制”,要求学生毕业前通过园艺工中级考试,至少取得一张专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证书,实现实践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增强就业优势和就业竞争力。

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园林实训校园化 园林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场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及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条件。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功能专业实验室。其次,校园是一个典型的园林区,校园绿化本身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教学及实习场所,以培养学生园林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的,以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与园林建设、管理要求相统一,形成真实的园林职业环境,有意识的增加树种及设计类型,突出实用性,成为集教学、科研、实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型实训基地。园林规划设计、施工、植物造景等课程实践教学与园林绿地建设相结合,园林绿地养护与校园绿化美化相结合。与此同时,结合第二课堂,成立花草树木识别、花卉种植、绿地养护等课外兴趣小组,丰富实践教学,使之真实化、生产化、多元化,以校园四季景观效果作为学生养护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评定依据,考核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创造实践教学条件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校企合作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既稳定又贴近现实社会需求的实践平台的重要途径。学校要联合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本着优势互补,各取所需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行工学交替,有偿实习,创建双赢模式,实现培养过程与生产实际的“对接”,学校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对接”的良性循环。

中职英语教学如何与实践相结合 篇4

吴营小学

如何搞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学习

作为新课程改革教育方法核心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如何让其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改变以往灌输、死背硬记等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呢?

首先,让实践性学习成为增强学生的运用语言、激发情感的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抓住了语文课程实践性突出的特点,把它作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和核心任务。让学生走出课本,深入生活,就成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渠道。

通过参观、考察、远足等课外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拓学生视野。只有让学生在更多的生活中去学习语言,体验生活,创新思维能力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提高。

其次,拓宽课堂内外实践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但它毕竟要受到时间的空间的限制。因此,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乡村等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性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并反作用于语文课堂学习,使课内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认知教育更加扎实有效。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地球的知识。再去观察、了解周围村庄环境过去、现在的变化,为增加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奠定了基础,使得真正进入教学时,学生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此外,作为语文实践性环节教学的组成部分,课后延伸、课后巩固一定要及时安排课后实践。语文课后的小话剧、小导游、小练笔都能起到巩固与创新的作用。

再次,结合教材编排特点,丰富实践形式的多样性作为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创造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课外语文实践中,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历练自己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最后,转变观念与角色,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合作的实践中得到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转变观念,把过去作为主讲者、传授者的课堂教学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根据学生存在的学习个性、能力水平差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形式、不同步调的学习活动,引导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得到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人类现代社会发展的前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标志和根本任务,而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学习、思考、动手,就必须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创新,但在创新过程中直接影响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通过这几年来的教学工作,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尝试:

一、改变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由于受到父母的过分疼爱,致使很多学生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连最起码的劳动技能都不会,动手能力很差,所以在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如:小学四年级的手工制作,主要使用纸、固体胶、刻刀、剪刀等材料和工具,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五年级的一些家务劳动,使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六年级的家用电器的使用使学生对电器有了更深的了解。本人作为劳技教师,始终以学生在课堂上“动手”为主要形式,创造公平、合理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共同劳动,老师深入学生中间,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传授指导,特别是发现学生在使用工具时不正确的方法和姿势时及时纠正,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集体评选,充分肯定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表扬鼓励,从而使学生在劳动中产生快乐,继而激发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自觉参于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方式。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兴趣 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要使学生的操作技能掌握的非常熟练是不够的,为使学生动手能力有大的发展,另一种方法就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点有很好的功能,因为课外活动组织形式相对宽松,为学生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能,它不但可以满足个人的不同兴趣,而且还对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强化技能有很好的作用。为此,我们在学校中组织不同年级的劳技小组,例如:泥塑组、航模组、编织组、小制作组等,并根据各小组的活动特点,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容、活动时间,使活动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过几年来实践证明,课外活动既能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作用,又能很好的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在每年学校举办的小制作比赛中,每个班都有特色学生和特色作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大胆创新

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

儿童精神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什么都想试一下,所以在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试着做一做,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探寻解决的方法,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又培养了他们勇于尝试,不怕挫折,大胆创新的品质。如《凉拌菜》一课中,我并没有按书中所要求的那样让学生准备一样的原料和调料,而是让学生准备不同的原料和调料,课堂上我不直接讲解凉拌菜的制作方法步骤,而是把主动权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认为用什么方法步骤好就用什么方法步骤,结果,学生们在尝试中发现了多种方法,做出来的凉拌菜味道也各不相同,大家又都尝了彼此的劳动成果,有的说味道好,有的却说不怎么样,这时,我并不直接说谁的方法好,谁的方法不好,而是问他们这是为什么?该用什么方法解决?学生们积极动脑,纷纷发表自己的高见,提出了许多好的方法,有的说调料要先调好,后放在菜中,有的说调料要一种一种地放在菜中,又有的说将菜倒入调料里,还有的说要根据各人不同的口味放入不同的调料,更有的学生说要根据不同人的口味,将菜倒入多个盘中,然后将调有不同口味的料倒入多个盘中,使这些凉拌菜有不同口味,这种方法使菜有千变万化的特色,但不足的是有些麻烦。学生们说过这些后,老师对这些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评价,在本节课里学生不仅学习到了凉拌菜的多种调制方法,而且还发现了问题,并解决了问题,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了训练,劳动习惯得到了培养,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在求异中勇于创新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要被点燃的火把”。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出创造的空间,使他们的智慧火把点燃发光。在劳技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鼓励学生在求异中勇于创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多样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热情。如在《布帖画》一课中,当学生学习过制作布贴画的基本方法后,我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一幅与众不同的布贴画,结果学生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制作出有层次感的、有立体的、有可在画中活动的、有可变换颜色的布贴画。在课外活动中,我鼓励学生不要只按老师的要求来做固定的东西,而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东西。通过以上活动,鼓励学生在求异中勇于创新的方法,各有不同,这样不仅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上四点相互结合,配合运用会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与提高,当然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绝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老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来改善生活,美化生活,为自己、他人、社会服务。总之,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法还很多,只要大家努力探索、实践,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随着国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国的铺开,实施素质教育业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新的教材注重了促进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了相关的内容。这同时也对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敦促教师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尝试。

以下为本人在教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会拼图》时的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

课题:《我会拼图》教学。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圆或半圆及其它形状的纸片拼出自己想象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2、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拼图的方法和内容,还能夸夸别人和自己的作品;

3、培养互助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4、在剪拼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与卫生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揭题,板题──我会拼图。

2、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来拼自己想象的图形,看谁贴的快、贴的好,还要将大家的作品粘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展览出来。

3、教师检查同学们的准备材料:彩纸、胶水、剪刀、彩笔、尺子、硬纸壳等。

二、观察图画,同桌交流

1、观察课文中的三幅图‚小兔‛、‚熊猫‛、‚小 猪 ‛,同桌交流,说说各自发现了什么。教师出示挂图。

2、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启发想象:‚这个小朋友真聪明!用这些普通的纸片居然拼成了这么可爱的小动物图形。如果是你,能用这些纸片拼成其它更可爱、更漂亮的图形吗?

3、三至四人一组进行交流,想象图形,设计方案。

三、学生拼图

1、提出拼图要求。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剪出合适形状的纸片,再拼贴成图,在拼好的图形上画上线条,涂上颜色。特别要强调安全使用剪刀,胶水涂匀,注意画面的整洁。

2、教师先出示4幅拼图(蜗牛、花朵、螃蟹和 运动帽),并挑出其中一种进行拼图示范。

3、学生动手拼图,教师巡视指导。

4、适当安排时间允许同学之间互助协作。

四、交流评比

1、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制作过程,尽量让大家明白,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

2、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师生共同评出3幅佳作,发给小奖品,以示鼓励。

五、拓展思路,鼓励创新

1、看得出,同学们都心灵手巧,爱动脑筋,相信同学们一定还可以用其它材料、其它形状拼出更漂亮的画。希望大家以后多动手、动脑,拼出五彩的世界来!

2、布臵出一期班刊,展示大家的劳动成果。

【教学反思】

小学生自己动手把想象中图形用一定的形状抽象的表达出来,有一些难度,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引领的。

1、分析样图:让同学们说说样图中小动物的各个部位都是由哪些图形构成的,和真实的是否有区别,但是不是又很像。教师再举例常见的动物或物品(鸡、狗、茶杯、保温瓶、草帽等),让同学们说说能用哪些图形把它们拼凑表达出来,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和用图形来表达事物的兴趣。

2、教师示范 :学生毕竟很小,所以教师必须选择一个物体用不同的图形按步骤给学生示范性的拼出来。

过程为:材料工具准备──选择物体──分析各部位用什么图形代表──剪取图形──粘贴拼凑──涂色──展示。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参考。

3、鼓励动手:也许学生会动作显得笨拙,或手忙脚乱,这就需要教师多多鼓励,适时指导、表扬,还可以发扬同学之间的互助精神。但一定要注意同学的安全意识,不能让剪刀弄伤。

4、作品展示:让同学们上台展示说明自己的作品,即可以锻炼勇气,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怎样才能使别人更好地明白自己的思想。这样通过经常的动手能力培养可以一并培养动脑筋的好习惯。

美术教学如何与环保教育相结合 篇5

摘要:

环境素质的提高依赖于环境教育,青少年是未来环境的塑造者,是环境教育的主要对象,学校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具体说,我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课堂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1、收集废品,丰富制作的材料。

2、尝试操作,体验创造的乐趣。

二、日常生活中的美化环境。

1、用作品装点生活环境。

2、自觉维护环境的整洁。

三、美术特长班的环保主题画展。

环保主题画展使学生的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

总之,以上在美术课业中开展的环境教育活动,是我的一点不成熟地尝试。意在使学生从小就树立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提高环境意识,成为“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高素质人材。

关键词:

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环保意识、收集、废弃(旧)材料、再利用、联想、创作、体验乐趣、美化环境、整洁、行为习惯、主题画展、宣传效果、使命感、责任心。

当前“人与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人类若再不保护环境,就无法在地球上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为地球的环境,为人类的未来,人类应遵循客观规律,提高环境素质。环境素质的提高依赖于环境教育,青少年是未来环境的塑造者,是环境教育的主要对象,学校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小学的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应注重给予学生环境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和能力,把环保教育渗透在美术活动之中。具体说,我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课堂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1、收集废品,丰富制作的材料。

在小学美术课的工艺教学内容中,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包括一定的工具)和空间来进行。《美术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让学生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也就是说,制作材料的准备是完成小学工艺教学各项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我发现,有些美术教师常常忽略身边可贵的自然资源,而热衷于让学生购买昂贵的美术材料,创设高档的美术活动室,追求城市化的教育方式。这种美术活动,使用的材料单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缺乏情趣,学生往往不感兴趣,也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把环保意识与美术课程结合起来。

通过优秀环保美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各种工艺制作适用材料的利用情况,让学生认识到

只要是能适用于工艺制作使用的材料,如:雪糕棒、易拉罐、可乐瓶、吸管、枯树叶、各种包装盒等废弃(旧)材料,我们都可以把它们作为创作或练习用的工艺制作材料。为此,我们在各班级里设计一只“百宝箱”,专门用来收集各类材料,可以是一些废弃(旧)材料,如塑料瓶、碎布、线头、包装用泡沫、废光碟等,也可以是一些各自喜欢的小材料,如漂亮的彩色纸、各类小珠子、纽扣、卵石等,这只“百宝箱”就是学生进行工艺创作的源泉。让学生根据多种已有材料进行不同创作。如在《童话里的小屋》中,一个纸盒从一个角度看是一种形状,换一个角度或转一个方向以后,马上又会有不同的想法,如果这个时候有另外一种其他的材料(如瓶子),把它们放在一起立即会有新的形象联想产生,如果这个时候再变换一下角度或进行不同的组合,会有更多的形象联想产生。当然如果再有一个另外形状材料的物品,可能会有更多的形象产生,从而不断地获得创作的“灵感”。

通过让学生寻找、收集、整理这些材料,让学生明白通过自己动手,我们既有了制作的材料,又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在处理现代生活中的垃圾,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污染,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

2、尝试操作,体验创造的乐趣。

色彩斑谰的动物羽毛,形态各异的贝壳,品种繁多的植物根、茎、叶、果实等,都是开展工艺活动的好材料。这些自然物能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积极的作用。我在组织工艺制作教学活动时,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采取了以下形式: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指定题材,学生自己构思,选择并收集制作材料。如在《会滚的玩具》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分讨论和想象:

a、可以做哪几种不同形式的滚动玩具?

b、可以选择利用哪些材料和加工方法来进行创作?结果,学生异想天开的想象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除了常规用的纸、橡皮泥、布等材料进行创作以外,还找来了易拉鑵、果冻碗、圆形茶叶盒等,创作出了许多不同形态的滚动玩具。活动中,学生与原材料充分接触,了解材料的性质特点,有意识展开联想,并尝试制作,运用折、撕、剪、粘贴、组合等技能,使那些普通的材料,变成一件件惹人喜爱的作品。从而引发创造的火花、培养主动学习、自觉探究的能力。学生也因此充分体验到了设计创造活动的乐趣。

二、日常生活中的美化环境。

1、用作品装点生活环境。

新课程提出了“美化环境与生活”的目标,我在实践中,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作品装点教室、老师的办公室、自己的小卧室等。如把学生剪的窗花,贴在教室的玻璃窗上,既美化了环境,又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增添了一份快乐的心情。

2、自觉维护环境的整洁。

环境教育的实施过程,是一种由教育转化为一种自觉心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

人人都喜欢在安全、整洁、舒适、和谐的环境下学习,生活和工作,这样的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这就要求我们要爱护环境,人人都能去改善和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生环保意识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还需要督促和管理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我们师生互相督促,使每个人行为更加文明,使我们的校园更加整洁、美丽。美术课上,学生们总会自觉带上垃圾袋,把自己的废纸装上,把别人抛弃的垃圾捡入,使学校的环境不受污染,把清洁和文明留给校园,把快乐留给大家。

三、美术特长班的环保主题画展。

在美术特长班的教学上,我开展了“环保主题画展”。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让人赞叹,在绘画表现的切入点的创新上,让人拍案叫绝。学生改变以往直接表现主题的手法,独辟蹊径,画面更隐喻,主题更突出。例如,有的同学的环保招贴画,他采用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猴子捞月》来作为表现对象,水潭里满是垃圾,月亮在水里若有若无,小猴子对老猴子说:“月亮这么脏,怎么捞呀?”作品借用小猴子的话,表达了对美好环境的渴望。有的同学的环抱宣传画,画面是一个被砍伐的大树桩,一圈圈的年轮好似一个大大的漩涡,一个拿着斧头的工人在漩涡中只露出半截,大树的年轮——漩涡正在把砍伐者卷进去,而砍伐者还毫不知觉。画面上方是一排大字“毁树等于毁自己”。多有想象力的构思!多有震撼力的画面!

类似画展的举办,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总之,以上在美术课业中开展的环境教育活动,是我的一点不成熟地尝试。意在使学生从小就树立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提高环境意识,成为“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高素质人材。

中职英语教学如何与实践相结合 篇6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高技术水平学科,特有的专业性质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了满足企业需求,输送更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上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实用型人才成为教学难点。本文结合会计教学经验,对会计专业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模式展开探索。

1.会计理论教学现状的不足

1.1 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枯燥、无味

在大多数的教学课堂上,以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为主,作为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并加以简单的练习,并没有学以致用,将理论用到实践中去,对于学到的知识,学生很困惑,不知道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去,没有实际生产企业的业务操作,课堂理论知识也没得到及时训练,这样学生很容易将知识点混淆,甚至学了后面忘记前面的。由此教导的学生只能是理论不深实践不精,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再者在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气氛其实很枯燥、无味,学生也提不起兴趣来融入教学中。所以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应该改善课堂上的传统、死板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活跃起来。

1.2 期末考核办法单一,不能满足就业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财务工作都是有计算机完成的,例如现在银行的柜员的工作内容,每天只是跟几个科目打交道,主要工作内容是审核业务种类、凭证要素与合法性,而账务处理、账簿登记、校验平衡、报表生成等活动全部由系统完成。企业的财务工作,企业财务软件使工作大为简化都是借用财务软件完成。我们现在大多数在对学生的期末成绩考核都是平时分占30%,70%是期末的闭卷考试,而平时分也就是考察学生出勤,这样会导致学生认为上课我来了,平时分就有了,及格万岁!这样的考核办法使学生什么也没有学习到,毕业后走入社会,发现课本理论知识什么也没有掌握到。期末闭卷考试又很形式化,学生只要在考前背水一战,背答案、背习题一样能轻松通过考试,导致考生平时不努力、看重分数轻能力,根本考察不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很难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2.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

2.1 注重课堂实践教学

会计基础课程作为学习会计专业的入门课,是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的基础,学生掌握的好与坏与会计基础的基础教学密切联系。课堂实践其实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对于一个刚入大学的新生,刚来新环境的不适应,对于有关会计的核算基础、基本假设和会计分录等知识相对抽象,这就需要与课堂实践相配合。特别是讲到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章节,学会做“会计分录”是为后续的“记账凭证”教学打下基础,如果在教学之初,就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模拟训练,通过幻灯片或实物的方式,向学生们讲授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填写方法,同时通过课堂实例演练巩固知识,迅速与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则学生在对以后的“记账凭证”学习中,也能够较快地掌握更深入的知识点。

2.2 与校企结合教学

会计教学的目的在于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应该加强校企的合作教学,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除了基本课堂的理论教学,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实践进行现场教学,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到岗位实习,进入真正的会计工作环境,这样能帮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财务工作流程,并提升自身实践经验与操作水平,为将来就业时,学生能够较快地完成从校园到工作岗位的过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3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的建设

专业课程学习之后,会计知识的相关概念将更加的抽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仅靠与校企合作是远远不够的,一些基础的实践教学必须在校内就要学会、学懂,这须建立一个设备较全的实验基地,通过实践操作能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化地理解专业知识。为了达到会计模拟实验课的建立的目的,作为专业教师,应根据企业需求精心设计会计模拟课题,利用仿真的实验材料和设备,充分利用学校搜集和掌握的资料,让学生能更早接触到原始的`发票、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在学习完会计专业知识后,根据学生情况布置为期两个月的实践模拟,让学生仿佛身处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能够更加地掌握对一段时间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并进行消化总结,对会计核算工作取得全面、直观、系统的认识。此外,因为现在的财务工作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完成,对学生的校内实践教学中,注重会计电算化与纯手工处理相结合,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的实际应用,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建立与时代进步的财经实验室,引进先进的微机,并全部进行教学联网,用于学校的电算化教学。引进最新的会计电算化模拟软件,让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操作实习。

3.结语

中职英语教学如何与实践相结合 篇7

高校教学过程是高等教育系统最基本的活动过程, 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 以高深、专门、实践性区别于其它教育类型, 因此,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多种活动形式相结合的过程。

我国政府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 科技是关键, 人才是核心, 教育是基础。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高等院校在教育方面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这就意味着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 更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高校所培养的本科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 而非理论研究型人才, 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亲身参加实践、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 是从理论走向实践最有效的路径, 在此期间不断克服挫折、调整心态、积极进取的过程, 更有助于培养严谨求实作风、构建和谐团队的精神、锻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思路, 从而学生必须认真思考, 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好程度的发挥。是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实践角色的重要转变。

2 高校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高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长期以来, 高等教育中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重视“课本理论的传授”、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人们认为高校教学应以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同时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分数决定一切的现实, 使我们的学校, 只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 不重视或无暇顾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而这种现象到大学也依然没有改观。因此人们认为高校教学应以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表现为重成绩, 轻能力。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脱节, 从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创新能力不高, 使学生在毕业时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2.2 高校实践教学与教师队伍建设脱节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目前, 我国高校从事教师一般都缺乏一定的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经验, 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到高校任教的也不多。因为我国的高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 缺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机会, 出现他们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相对匮乏, 不能用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来充实课程的教学内容, 只能是讲堂上谈理论, 难以走出课堂后实践教学工作。同时在专业教学中, 学校又更加重视如何安排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实践教学就自然放在其后, 加之受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 譬如:工作量、岗位津贴、职称等因素, 使之教师更加被束缚在理论而无力与实践教学课程的研究。

2.3 高校实践教学的硬件措施建设滞后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 日益增长的办学费用和不确定的资金来源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面临的严重财政问题。从我国高校的实际来看, 大部分高校特别是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内容往往涉及到单位最敏感、最核心的部分, 单位一般不愿意接收学生的实习, 即使接收学生也很难接触到真正的业务工作, 由此导致学生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背离了原始初衷。而从学校自身来说, 由于受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的制约, 对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自然很少。那些经费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拨款的高校情况更为严重, 经费不足必然导致实践基地得不到有效投入。同时由于高校大量的扩招, 很多理论教学班级人数高达百人之上。只好几个人一组完成一个实验, 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学生实践环节的实习包括最重要的毕业实习基本流于形式。背离了轨道, 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3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

3.1 调整课程体系, 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大纲

首先, 要制订完备的实践教学大纲。该大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本, 理论实际相结合为目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的考核管理办法等, 丰富学生专业学习中多角度, 不间断、多形式的实践教学的要求和课程, 这样才能解决高校培养学生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2 培养过硬的师资队伍

如何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动手能力, 创新意识强的学生。重点还是在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教师设立实践教学方面的奖励, 对于在实践教学、管理和改革研究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 实行工作绩效与职务聘任挂钩制度。把工作绩效作为职务评聘的重要标准, 实施教学一票否决制, 对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经教学评定委员会评定为不合格的, 不能参与当年度评优, 推迟一年评高一级职称;对于在实践教学和管理中工作绩效特别突出的, 可以获得破格晋升高一级职称的资格。工作绩效还应与奖金津贴相连, 实行浮动津贴制, 那就是抓紧对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培训,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3 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资源的整合

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 高校要进一步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 与地方企业共建联合研究室或技术开发中心。其中主要是要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如物流实验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等。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落实实践教学环节的关键, 保证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之一, 实习教学基地的条件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为此, 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争取社会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按照校企“多赢”的理念。多形式、多途径地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另一方面, 鼓励毕业班的学生参与校企联合开发项目, 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以细化和提高。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使学生的个人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也注重与本校已毕业学生的交流, 反馈企业发展及供需信息, 及时调整基地实践教育方案, 促进校内基地建设与发展。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使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变成社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摇篮。真正做到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资源的整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6.

中职英语教学如何与实践相结合 篇8

关键词:植物保护技术;教学;中职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72

作为一名教师,笔者一直从事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所面对的学生为中职学生,由于中职学生知识掌握能力不是很强,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接受较难,所以,在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上,应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1理论知识教学

首先,需认真地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植物保护技术主要内容有:园林植物昆虫的基础知识(包括园林植物昆虫的外部形态、昆虫的生物学特性、昆虫的分类、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等),园林植物病害的基础知识(包括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识别、病害的症状和类型、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特征、园林病害的诊断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技术措施(包括综合治理、植物检疫、选育抗病虫品种、捕杀法、阻隔法、诱杀法、高温处理法、农药的基本知识、农药的合理使用、园林农药的介绍等),园林主要害虫及防治(包括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有甲虫类、斑蛾类、蓑蛾类、刺蛾类、舟蛾类、毒蛾类、夜蛾类、尺蛾类、天蛾类、枯叶蛾类、螟蛾类、灯蛾类、蝶类、叶蜂类等;园林植物主要吸汁害虫有叶蝉类、蚜虫类、木虱类、粉虱类、介壳虫类等;园林植物主要地下害虫有蝼蛄类、蟋蟀类、地老虎类、蛴螬类、金针虫类、白蚁类等),园林植物主要病害及防治(包括园林植物主要叶部病害有霜霉病类、白粉病类、锈病类、煤污病类、炭疽病类、灰霉病类、叶斑病类、叶畸形病类、病毒病类等;园林植物主要枝干病害有腐烂病类、枝枯病类、丛枝病类、枯萎病类等;园林植物主要根部病害有苗木猝倒病、花木白绢病、根结线虫病等),草坪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包括草坪主要害虫有黏虫、草地螟、蝗虫、软体动物、蚜虫等;草坪主要病害有褐斑病、锈病、白粉病、叶斑病等)。

以上知识理论性较强,所以,在教学上,通过身边具体病害和虫害引入知识点,让学生们把理论知识具体化,引起学生兴趣及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使学生们在自主的学习氛围中愉快学习,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

结合理论教学,可以选择不同场所进行实践教学。在户外,可以带领学生们亲近大自然,走进动植物园等场所,使学生们在户外进行甲虫类、斑蛾类、蓑蛾类、刺蛾类、舟蛾类、毒蛾类、夜蛾类、尺蛾类、天蛾类、枯叶蛾类、螟蛾类、灯蛾类、蝶类、叶蜂类;叶蝉类、蚜虫类、木虱类、粉虱类、介壳虫类;蝼蛄类、蟋蟀类、地老虎类、蛴螬类、金针虫类、白蚁类等昆虫的识别,也可以让学生们进行病害的观察,如霜霉病类、白粉病类、锈病类、煤污病类、炭疽病类、灰霉病类、叶斑病类、叶畸形病类、病毒病类、腐烂病类、枝枯病类、丛枝病类、枯萎病类、苗木猝倒病、花木白绢病、根结线虫病等。在昆虫的识别和病害的观察过程中,不但巩固了理论教学成果,而且也使学生们学有所用。

在學校内,适宜选择实训室进行教学,在实训室内,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具体操作,如让学生亲手进行昆虫标本的制作及保存。在制作方法上,主要可采用针插标本法:注意插针时,依标本的大小选用适当的昆虫针,其中,3号针应用较多。昆虫针在虫体上的插针位置也是有规定的,一方面为了插得牢固,另一方面为了不破坏虫体的鉴定特征。插针后,用三级台调整虫体在针上的高度,其上部留针长度是8毫米。甲虫、蝗虫等昆虫插针后,需进行整姿,使前足向前,中足向两侧,后足向后;触角短的伸向前方,长的伸向体背的两侧,使之保持自然姿态,整好后用昆虫针固定,待干燥后定性。在保存方法上,主要采用临时保存和长期保存法。临时保存要让学生们注意以下事项:采用三角纸保存时,标本要保持干燥,避免冲击和挤压,可放在三角纸包存放箱内,注意防虫,防鼠,防霉。采用浸渍液中保存时,装有保存液的标本瓶,器皿等封盖要严密,如发现液体颜色有变时要更换新液。长期保存时要让学生们注意已制成的标本,保存工具要求规格整齐统一。用标本盒保存时,要注意针插标本,必须插在有盖的标本盒内。标本在标本盒中可按分类系统排列整齐。盒子的四角要用大头针固定樟脑球纸包防止标本害虫蛀食。在实训室内,还可以让学生们亲手参与其他植物病害制作和保存等教学实训内容,这样,能够让学生们理论知识具体化,并且,实际操作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对植物保护技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中职英语教学如何与实践相结合 篇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年)》将创新放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提出了在我国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高职院校建立创新创业园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形式之一,也是创新创业实践的最佳载体。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园要与科技型企业联合,发挥优势互补作用。 创新创业园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场地和基础设施等服务支持,降低创业者成本,帮助科技企业迅速发展,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充分发挥孵化器作用;科技型企业则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践教育平台,成为学生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与就业创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是为用人单位培养具有良好艺术修养、艺术设计与表达能力,并具备一定相关技术知识的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艺术设计专门人才。 艺术设计专业的社会实践性特征十分突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要将强化社会实践能力、 培养专业技能作为实践教学的侧重点,在专业教学中不仅要穿插大量实践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要将这种“实践”在社会生活、行业企业实际工作中体验,培养独立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深入挖掘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虽历经改革,但仍不能适应该行业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学生的专业实训课程、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重复多,学生常专注某个工作岗位技能,难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标准的确定企业人员参与较少,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薄弱,多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师资主要由年轻专业教师担任,他们往往缺乏在企业工作的一定经历,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 专业实践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先进,从单一到综合,并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行业企业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逐步形成专业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等综合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

二、创新创业园与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策略

(一)采用“全过程双导师”教学

“全过程双导师制” 即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为学生配备 2 名实践指导教师的制度。 2名实践指导教师中1名是学校的专业教师,另1名是校外企业的指导教师。 2名实践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的专业实训、 工学交替及顶岗实习。艺术设计专业最主要的特点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线的工作能力、 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除了需要有校内专业教师的理论指导外,更需要具有丰富社会行业经验的校外企业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指导。 “全过程双导师”教学理念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时间上要贯穿于大学的3年间,空间上要拓展到未来的职场。 在大一阶段,从入学教育开始,安排企业校外实践指导教师给学生开设讲座、带领学生参观企业环境、参观创业工作室及创新创业园,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大二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交替实训,使学生初步体验专业实践的大致过程;大三阶段进入社会顶岗实习,使学生初步具备就业岗位的实践能力。 这些实践教学不是孤立进行,始终与其所学课程紧密相联,期间既有校内专业教师的理论指导,也有校外企业教师的实践指导。 创新创业园的建立,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引入“校外企业实践导师”提供了便利的途径。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新创业园又名“信息产业园”,是由 20 余家企业组成的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年 7 月被常州市科技局认定为“常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训、 项目孵化的重要基地。 创新创业园内安排 1 名企业资深人士担任校外实践指导老师,学生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可以在创新创业园中进行。校内专业实践指导教师和创新创业园内的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分工明确,各有职责。 校内实践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实践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及专业理论指导,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创新创业园内的校外实践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实践期间职业能力培训指导,把企业成功经验和设计理念传授于学生,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行业发展要求,找出自身差距,弥补课堂理论学习的不足。 通过“全过程双导师制”与创新创业园结合,让学生在创新创业园的工作环境中接触企业资深人士,使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现状和前景,提高职业道德观,增强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二)结合学生社团、特长生工作室教学

学生社团、特长生工作室是一个公司模式的雏形,通常由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愿报名组成团队,学院选派校内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实践。目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创业实训基地是由 7 个不同专业的学生社团、特长生工作室组成。 艺术设计专业已建立了包装设计、泥塑造型、DV 制作等特长生工作室。通过学生社团、特长生工作室实施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习内容和承担企业的实际制作项目相结合等教学模式,由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按照企业运作模式,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完成相关任务,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了解企业设计项目的实际运作过程,并通过这种企业化运作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特长生工作室教学以理论和实践并重, 以课题、毕业设计、企业项目为教学内容,教师可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边学习边进行创业。以特长生工作室为起点的创业成本低、风险低,学生可以利用学校搭建的创业平台,提高创业成功指数。 因此,创新创业园是激发和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区,高职院校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特长生工作室或社团,不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中职英语教学如何与实践相结合 篇10

实现就业精准化发展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能有这次机会参加此次论坛,此刻站在这个讲台上我感到万分激动,我叫**,在学校大学生就业中心工作,从我03年入校(新校区第一批学生)亲身感受着学校的发展与变化,从国家教育教学水平评估到晋升大学再到教学质量评估,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给国家和社会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在这期间学校各级领导和老师忘我工作、兢兢业业、以校为家、默默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并时刻鼓舞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2015年我有幸加入******大学这个大家庭并在那时起我暗下决心,时刻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为学校的发展和腾飞奉献毕生精力。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大学生就业中心从事大学生就业工作,结合自己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对深化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实现就业精准化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严抓教学培养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学生教学培养的质量关乎着学校招生、就业率等一系列问题,是国家教育部教育教学水平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是促进毕业生精准化就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看一所学校的优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着学生就业质量的好坏,所以教学培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在大学生教学培养方面不仅要重视大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更要重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我们的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胜任岗位工作,很快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快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

二、提升实践锻炼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朝爱国诗人陆游在他的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指出实践锻炼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要理解融汇贯通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必须提升实践锻炼能力培养。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锻炼能力的提升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自身的缺憾。加强实践锻炼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我们毕业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更有利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我们有些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参加工作后用人单位对其评价并不高,或有甚者直接因不能胜任岗位工作而被用人单位辞退,究其原因都是实践锻炼能力不足所导致。

三、深化教学培养与实践锻炼能力相结合的必要性

教学培养与实践锻炼能力培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教学培养是实践锻炼能力培养的前提和保证,离开教学培养的实践锻炼能力培养只能是盲目的不切实际的;实践能力锻炼培养是教学培养的必然阶段,是提升教学培养层次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离开实践能力锻炼培养的教学培养同样只能是纸上谈兵。深化教学培养与实践锻炼能力相结合和是学校能否长久发展的关键,是学校追赶超越实现双一流大学的重要保障。

四、如何做好深化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高质量社会主义建设者,更好实现就业精准化的发展

1.以人为本为宗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从事大学生就业中心工作三年余,深感走出去的重要性,“走出去”分为两步走,第一步走访兄弟院校学习他们在就业工作中的优势和长处,取长补短,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服务措施和政策;第二部走访用人单位,实地考察用人单位的具体发展情况,及时掌握用人单位的招聘岗位需求,看望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表现情况,通过彼此间的沟通交流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请进来”也分为两步。一是,把我们学校以前毕业在用人单位表现比较好,成长比较快的优秀校友请进课堂,以座谈或讲座的形式为毕业生分享其在用人单位的成长历程,为毕业生在入职以后更好的胜任岗位需求,更快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二是,邀请在行业排名较前,毕业生评价口碑较好的用人单位邀请到学校开展专场宣讲会,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互动,从而更加系统权全面的了解用人单位,为毕业生的高质量精准化就业提供一定的平台;

2.加强学校的教学培养、实习与就业的系统衔接,促进就业精准化发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了解单位招聘需求,对教学培养、专业设置等提供反馈意见,促进我校教学培养和专业设置合理有效的调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培养用人单位所需求的人才;

3.建立用人单位实习就业基地联动机制,以实习促就业,以就业带动实习,实现实习与就业的良性发展;目前我校在建立教学实习医院、药学实习基地成绩卓著,但是由于实习与就业分属不同部门,在工作上的衔接或信息共享上沟通不及时,造成实习就业基地建立的工作难度较大。在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中了解很多医药单位都愿意与我校建立实习就业基地,通过实习期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学生培养,为单位提供更能胜任工作岗位需求的毕业生,实现实习与就业的一体化发展,促进毕业生高质量精准就业;

4.创新机制,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就业创新创业服务理念。当今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通过网络、微信等自媒体的方式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宣传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建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直线沟通。架构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三方共赢。

五、目前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1.实习与就业之间的冲突问题。学校因实际情况,在学生实习期间,有部分用人单位需要来校招聘,却因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而无法参会而取消招聘计划,使毕业生错失就业良机。部分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却因参会学生较少导致次年用人单位取消来我校招聘计划。就业中心每年10-12月的秋冬季校园专场招聘宣讲会,因药学学生在校并能及时参加招聘会,因此药学院的就业率目前为止一直稳居榜首。个人建议能否提前学生实习期,例如,五年制专业在大四开始实习(3+2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大

三、大四实习)大五前结束实习返校后继续学习理论知识,做到查漏补缺、加深巩固。四年制专业的学生在大三开始实习,大四前结束实习并返校继续深化理论知识。

2.完善就业体系硬件设施建设。《论语·卫灵公》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业中心作为毕业生服务部门,硬件设施相对比较落后,没有指定的招聘宣讲教室,没有面试教室,没有开展在线网上签约的必备条件,导致好多用人单位取消在我校的招聘计划,使我校的毕业生错过很多招聘机会。个人认为,学校能否在硬件设施上给予一定的支持,确保毕业生的高质量精准就业。

以上是我在大学生就业中心近几年来工作的个人心得,因资历较浅,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我希望在全校领导、老师的齐心团结和努力下继续深化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力争培养高质量社会主义建设者,实现毕业生精准化就业。

汇报人:

中职数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思考 篇11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结合;必要性;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13-01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职业教育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来组织实施教学的,在进行文化课教学的同时,实施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数学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仅直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影响到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对学生参加工作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中职数学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数学是与其他学科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数学的发展与应用,决定着其他学科的发展。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社会需要、企业欢迎、素质合格、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要求的是一毕业就能适应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因此,中职数学教学必须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突出中职数学的智力开发功能和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中职数学教师若能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数学教学和专业知识教学相结合,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数学教学质量,而且还能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1、学生情况。中职学生成绩普遍较差,其中数学成绩尤其差。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更有甚者,他们之所以选择技校,是以为在这里不需要学习文化理论课。

2、教师情况。中职学校的数学老师基本上都是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毕业,数学知识丰富,对传统的知识体系非常了解,教学上很多都是按照基础教育的模式上数学课,与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特色不太相符。

3、教材情况。针对技校学生文化基础底子差的特点,目前中职学校使用的数学教材大都调整了知识结构,降低了难度。然而,大都还是按照数学知识的系统性编写的,数学与专业知识没有有机结合,没有做到数学教学为专业服务。

三、实现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策略分析

1、创设与专业相结合的情景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通过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而创设与专业结合的情境,更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学生的认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们要尽量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与职业特征,以角色扮演与任务下达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以此为出发点设计的教学情境,才能真正地引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使他们在惊疑、困惑、愉快的心理状态下,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2、教师要走进专业系,加强沟通

数学教学要想服务专业学习,前提就是要了解专业教学。数学组老师可以分成几个专业方向,分组进入专业系。主要工作是:了解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与专业课程,寻找专业与数学的结合点;与专业加强沟通,从专业老师口中了解专业教学对数学的需求;了解专业教学的特点与专业工种的职业特征,以便移植到数学教学中去。

3、挖掘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

必须挖掘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到两者的有机结合点。具体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3.1梳理各专业的专业课程,了解各专业课程运用到的数学知识。

3.2根据专业特色制订针对性数学教学计划。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根据专业课需求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量身定制教学计划。

3.3提取专业课中数学知识应用的典型案例。老师应主动地寻求与专业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将这些应用提炼为具有专业背景的典型案例。

3.4按专业需要,开发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可分基础模块与专业模块,基础模块由数学老师编写,适合本校所有专业数学教学需要。专业模块可以让数学老师与专业课老师组成编写团队,双方配合共同完成编写,目的就是让数学为专业课服务。

四、实现中职数学与专业结合的教学尝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在不影响数学学习理论严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从专业课教材中选取一些具体实例进行讲授,让学生明确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是密切关联的,或者某部分数学知识在专业课某章节中应用较多,可在讲课过程中让学生打开专业课本,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这样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作用。

五、小结

综上所述,中职数学教学必须转变观念,必须由知识型向能力型和应用型转化;学生只有看到数学能够应用到学习的专业以及实际工作中去,才能获得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高数学素养。所以,中职数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们教师,更应该走在改革的最前沿,正视中职数学教学的客观实际,以扬弃的态度进行改革,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结合所教专业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使数学课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中文.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中国学术研究.2007(3)

[2]陈艳兰.浅谈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J].中学生数理化.2011(12)

上一篇:展望青春,逐梦启程-演讲稿下一篇:小学抗击肺炎疫情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