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2024-07-02

中职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精选12篇)

中职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篇1

数学学习就是通过对数学语言 (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示语言) 的认知和理解, 进而领会数学思想、方法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而阅读是该过程的首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扩大知识面, 丰富语言知识, 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所以, 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学习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 是其他能力之根本。但目前阶段, 中职学生对数学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数学阅读能力普遍较低, 下面笔者将就学生数学阅读情况及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具体分析并提出对策。

中职学生数学阅读情况调查与分析

为全面、充分了解中职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数学阅读的基本认识与态度, 笔者对本校机电专业2010 (1) 、财会营销专业2010 (1) 、平面效果图设计专业2010 (1) 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统计结果反映了目前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基本情况及对数学阅读的基本认识与态度:

1.对阅读及数学阅读的好恶情况。有11.7%的学生非常喜欢阅读, 31.7%的学生比较喜欢阅读;仅有6.7%的学生喜欢阅读数学书, 另有33.3%的学生有时会阅读数学书, 其他60%的学生不喜欢阅读数学书。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阅读数学书的原因是:有21.6%的学生认为数学书内容太难, 看不懂, 还有58.3%的学生认为数学书内容枯燥, 没意思。以上数据说明, 大部分学生不喜欢阅读, 更谈不上喜欢数学阅读, 这和数学语言抽象, 内容枯燥, 学生读起来比较吃力有极大的关系。

2.对数学阅读的认识。有5%的学生认为数学阅读在数学学习中更有效, 有70%的学生认为学习方式应该以听课为主, 阅读为辅, 有10%的学生认为应该以阅读为主, 听课为辅。由此可见, 学生对数学阅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

3.数学阅读的动机。有46.6%的学生看数学书是教师的要求, 31.7%的学生认为为了更好地理解课堂中教师讲授的内容, 41.7%的学生是为了取得好成绩, 11.7%的学生是因为受其他同学影响, 仅有8.3%的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是因为对数学感兴趣。可见, 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动机是为了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但是普遍缺乏主动性。

4.数学阅读习惯。在阅读时, 有30%的学生经常在重点处划线, 31.6%的学生有时在重点处划线, 有25%的学生偶尔在重点处划线, 13.4%的学生对重点几乎不做任何标注;有14.9%的学生经常在内容旁批注, 21.7%的学生有时批注, 31.7%的学生偶尔批注, 31.7%的学生几乎不批注;有16.7%的学生在阅读时经常在书旁做笔记, 23.3%的有时做笔记, 33.3%的学生偶尔做笔记, 26.7%的学生几乎不做笔记;33.3%的学生从不给自己提问题, 60%的学生给自己提问题;只有6.7%的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 61.7%的学生有时会复习, 15%的学生会复习;在读书之后, 40%的学生从来没有概括总结所读内容的习惯, 51.7%的学生有时有, 但不经常有, 只有8.3%的学生会经常如此。在写作业前, 21.7%的学生从来不预习当天所学内容, 55%的学生预习过, 但不经常这样, 只有23.3%的学生经常如此;仅有3.3%的学生课后数学阅读时间能在30分钟以上, 5%的学生课后数学阅读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 其余的数学阅读时间均不足20分钟, 甚至为0。以上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学生都会像阅读语文那样先获取课本内容, 但没有注意到数学阅读其有自身的特点, 在进行数学阅读时浮光掠影, 很少能做进一步的思维理解去消化和吸收这些内容, 可见他们尚未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而且大部分学生没有给予数学阅读足够的时间。

5.数学阅读方法。有6.7%的学生认为自己了解很多数学阅读方法, 40%的学生认为自己了解一些数学阅读方法, 28.3%的学生认为自己了解很少数学阅读方法, 25%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了解数学阅读方法;28.3%的学生读数学书采用囫囵吞枣的方式, 6.7%的学生读数学书采用大声诵读的方式, 46.6%的学生采用默读的方式, 18.4%的学生采用仔细研读、读写结合的方式。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一定的数学阅读方法。

6.数学阅读能力。在教师讲课之前, 有10%的学生通过预习完全不能理解教师要讲授的内容, 46.6%的学生可以理解一部分, 但还存在问题, 30%的学生可以理解教师所讲内容, 21.6%的学生几乎不能理解教师要讲的内容。在解答数学题时, 看见文字叙述较多或已知条件较多的题目时, 11.7%的学生喜欢做这种题, 35%的学生感到头痛, 28.3%的学生无所谓, 25%的学生会依赖教师来讲;30%的学生在看数学书时, 不能复述所读的数学内容, 56.7%的学生可以复述, 但不是十分清楚, 只有13.3%的学生能自己将所读内容复述出来。由此可见, 大部分学生自认为数学阅读能力普遍不高。

中职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针对学生数学阅读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数学阅读的基本认识与态度, 如何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继而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和综合能力呢?笔者认为, 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树立信心, 激发兴趣

中职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较差, 许多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更谈不上对数学阅读感兴趣。因此, 为学生树立起能学好数学的信心, 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尤为重要。

首先, 教师通过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数学阅读的作用以及数学阅读能力在目前专业学习和未来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 并为学生推荐身边值得学习的榜样, 用具体实例说服学生, 让学生相信只要真正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就一定能够学好数学, 从而激发起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

其次, 教师还可以通过卓有成效的数学阅读让学生体验其教学功能,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 引导学生通过看书自己来解决问题, 找出答案,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阅读的价值及成功的数学阅读所带来的益处和乐趣, 从而持续增强他们对数学阅读的兴趣。

最后, 在讲授新课时, 教师可发挥经典数学故事、史料、课本上的阅读材料等的作用, 比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时, 可用古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者的故事。象棋发明者要求国王奖给他20+21+22+…+263颗麦粒, 这些麦粒究竟有多少?能从地球到太阳铺设一条宽10m、厚8m的大道, 这么大的数字极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当然, 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兴趣的形成, 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出来的, 要长期坚持, 形成习惯, 让学生品尝到数学阅读的甜头, 读有所得, 这样就能长久保持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 教会方法, 授之以渔

数学阅读之所以长期被忽视, 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之所以较差,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尚未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不会阅读, 他们往往读之无获、读之无趣, 久而久之便认为读之无益而放弃。因此, 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教师就得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教会学生如何有效阅读。

首先, 抓好“两读”, 即粗读、细读。“粗读”就是先通读全文, 大致了解教材主要内容, 不忙于思考和解答具体问题, 对于主要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用事先约定好的符号标出, 看不懂的地方标记下来 (比如概念统一用“波浪线”画出, 定理旁均用“☆”标出, 公式用“方框”框起来, 法则用“★”标注, 看不懂的地方旁边打“?”) 。“细读”就是具体细致地逐句阅读, 试着把教材中的各个问题搞明白, 难懂的地方要反复思考, 并试图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 如果忘记, 可以查阅相关教材或者做下记号以便上课重点听讲。

其次, 针对教材中的不同内容, 教师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指导方法。

1. 在指导学生阅读引言时, 要使学生搞清楚引入新知识的直观素材;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句和重要结论, 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非常重要。

2. 在进行数学概念阅读教学时, 第一, 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中的字、词、句, 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第二, 要指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词, 明确关键字词的缺失所导致的错误;第三, 要指导学生注意联系实际找出正反例子或实物;第四, 要弄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就是说既能区分相近的概念, 又能知道其适用范围。

3. 在进行数学命题 (公理、定理、推论、公式都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命题) 阅读教学时, 要重点指导学生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明确其适用范围, 然后让学生证明, 若能准确证明, 则应与课本的证明方法相比较, 看有无不严密的地方和二者方法的优劣。若不能准确证明, 则在阅读课本证明的同时要领会命题证明的思想方法, 最后要进一步探讨该结论能否推广应用。

4. 在指导学生阅读例题时, 第一, 要认真审题, 吃透题意, 多读几遍;第二, 要分析解题过程的关键所在, 找准“突破口”, 尝试解题;第三, 要和课本的解法比较优劣, 并使解题过程的表达既简捷又规范;第四, 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并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

5. 在指导学生阅读小结时, 第一, 要指导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 构建知识框架;第二, 逐一精读概念和公式, 掌握知识间的联系, 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及方法。

(三) 精心导引, 培养能力

鉴于中职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及数学阅读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 笔者分为“抱”、“扶”“放”三阶段逐步引导,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一阶段“抱”。此阶段是阅读的入门阶段, 主要是教师“手把手”给学生传授阅读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此阶段, 教师不但要对课本内容逐句逐段领读, 学生默读, 而且, 教师还要边领读边解释、概括, 对重要数学术语、关键词句、式子、符号等, 要用重音读, 甚至反复读, 进而提出理解、记忆要求的方法, 同时对于主要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用事先约定好的符号标出。教师领读后, 要求学生把再读一遍课文, 领略书中的主要内容, 试着理解重点、难点。并且, 教师为了及时考查学生对所读内容是否完全理解, 要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或进行赞扬、或给予鼓励、或补充讲解。总之, 教师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阅读成功给予及时肯定, 并且对于学生中间出现的障碍要及时清除, 让学生体会到阅读成功的喜悦。

第二阶段“扶”。此阶段是在学生初步形成看书习惯具备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后, 开始带着问题和任务在课堂上独立阅读的阶段。鉴于学生刚开始独立阅读教材, 往往抓不住重点的特点,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针对重点、难点和关键内容给学生设计阅读提纲,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 以便“有的放矢”。例如, 学生在《函数的奇偶性》时, 笔者为学生出示如下提纲。

1. 填表并据此画出函数f (x) =x2与f (x) =|x|的图像 (见表1~2) :

2. 思考1:这两个函数的图像有何共同特征?

思考2:对于上述两个函数, f (1) 与f (-1) , f (2) 与f (-2) , f (3) 与f (-3) 分别有什么关系?

3. 请大家阅读教材, 弄清这两个函数的类型 (定义) 和图像特征。

4. 请学生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偶函数。

本导读提纲1、2用以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3为给出新知;4为检查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情况。

第三阶段“放”。通过前面的“抱”和“扶”, 学生初步学会阅读方法, 尝到数学阅读的甜头, 具备相当的数学阅读能力, 此时就可以“放”。所谓“放”, 就是把学生的课堂阅读提前到课前完成。但是, “放”绝不是放任自流, 教师需给学生发预习阅读提纲, 并配以相应的思考题加以指导进行, 同时, 要落实检查措施, 才能使“放”不成为“空放”。笔者采用的检查方法是先看“面”, 即课前让学生摆好课本, 巡视课本上有无阅读的痕迹 (看书中的重点有无用符号标出, 难点有无标记) ;再看“里”即采用提问预习题的方式, 抽查学生的阅读实际情况。

半年多对中职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 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笔者相信, 随着阅读能力培养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深入, 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会更上一层楼,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兴贵.新课程数学阅读教学新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135-144.

[2]普粉丽.师范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 (3) :95-97.

[3]高文君.数学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及教学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7) :59.

[4]陈琼.高职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浅谈[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8) :125.

中职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篇2

浅谈中职卫校学生执业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丽萍

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12期

摘 要:本文从分析执业能力的内涵入手,探讨了医护人员执业能力要求的新变化,提出了中职卫校培养学生执业能力的三条途径。

关键词:中职 护理专业 执业能力 培养

一、执业能力的内涵和分类

执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如一名护士只掌握打针输液的技术也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医护协作能力、判断分析问题和决策能力等。执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可分为一般执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一般执业能力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等等。另外,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执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如在求职过程中,招聘方最看重求职者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如应聘护理岗位,用人单位更看重应聘者是否具备最基本的护理技能等。目前,国际上盛行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跨职业的专业能力,如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能力;二是方法能力,是指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制定工作计划以及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三是社会能力,是指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四是个人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诚信越来越受到重视,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工作负责、注重细节的职业人格备受推崇。

二、医护人员执业能力要求的新变化

医学教育对受教育者执业能力的培养有更高的要求。世界医学教育会议通过的《爱丁堡宣言》明确指出:“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01—2015)》指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由此可见,执业能力培养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新的医学模式下对医护人员素质的更高要求,是构建和谐医患、护患关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更好地服务病人的需要。因此,我们应不断完善人文医学课程的设置,充分发挥专业教学的作用,营造良好的人文医学教育氛围。

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医疗技术服务外,还要提供精神、文化、情感方面的服务,从而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医护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掌握语言艺术,充分理解患者的感受,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向患者解释检查和治疗可能会带来的后果,以获得患者的理解、信任与配合。

有人认为:“现代医学人才应具有医学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完整的知识结构,既要求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必须具有诚信的道德品质、深厚的文化底蕴、适宜的人格魅力、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与病人、家属和同事交际、沟通、协调的能力。”如医护人员要具有医患沟通能力,就需要掌握语言沟通技巧,即使用得体的称呼语,正确利用幽默语言,多用称赞性语言,语言表达要简洁明确,讲究提问的技巧,医疗活动中要注意使用保护性语言、避免伤害性语言等;亦需要掌握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即重视第一印象,举止要端庄,目光接触要恰当,面部表情要自然,身体姿势、手势要合适等;尤其是在与特殊疾病患者,如癌症、性病、病危、临终患者沟通时,对医护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中职卫校学生执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可见执业能力的培养成为21世纪高中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1.融入人文医学教育

医学理论知识的获得和医学临床技能的提高需要现代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同样人文医学知识的获得、执业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医学教育。这就需要在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相关的人文医学课程,从而使学生树立新的医学观念,充分认识医学与社会的关系,培养道德情感和规范道德行为,发展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其协作精神和管理能力等。

关于人文医学课程的设置,杜先智等人认为:一是基础理论的学习阶段,二是在临床实习阶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能力。其中医患关系、医患沟通的教育从医学教育的早期就应开始,直至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贯穿始终。而由于医学生课时负担较重,增加课时有些困难,所以需要教学主管人员转变观念,重视人文医学课程的安排,同时也可通过开设选修课程的形式,实现对医学生人文执业能力的培养。另外,还可以在专业基础教学和临床教育中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执业能力,这样学习过程就成为了完善学生文学、哲学、法学、伦理学知识结构的过程。

在临床教育阶段,由于工作繁忙,开设系统的医学人文课程较难,所以临床专业课教师需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将人文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教育和临床日常工作中,在实践中引领学生。另外,还要发挥专业教学以及临床带教教师在执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对专业教师开展人文医学知识方面的培训,增强他们开展人文医学教育的意识、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励他们进行教学研究,挖掘人文教育资源。

2.在临床实习中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

临床实习是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学习临床知识、专业技术的极好机会,学生在完成医学相关课程的理论学习后,到临床实习医院进行诊疗和护理的基本操作,接近临床医护人员,真正参与临床实践,综合运用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应用能力。实习阶段要求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和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努力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锻炼和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职业道德与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中职教育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标。

整个实习过程具有岗位性、独立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对学生执业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医学实习生在病房跟班实习时,即使不能动手操作,也要时刻观察带教老师的操作过程,学习他们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以及娴熟规范的操作技能。这样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们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协作能力与团队精神。

3.通过环境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

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诸如绿化和规划校园、制定校训与行为规范、设立人文景点、布置教室和实验室等,要充分体现人文思想,用良好的人文氛围感染和熏陶学生。临床实习医院和病房布置要人性化,富有人情味,创设以患者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氛围。医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人文医学教育,从而培养执业能力。

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教育平台相对比较单纯,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开展医学生执业能力教育,培养其执业能力,除了需要利用上述平台外,还需要创新创建其他平台和有关载体,例如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课外活动、模拟医疗纠纷法庭等,或者结合学校、医院具体情况树立学习的典型和榜样,开展生命展览、树立誓言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注重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中职 英语教学 职业能力 有效教学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2006年11月7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其核心思想是:职业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为学生就业服务。在此基础上改革也对专业课以外的基础课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基础课要为学生的专业服务,也就要为将来的就业服务。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笔者学校实施“2+1”模式,两年英语教学课时安排被压缩为一年。但中职英语教学还是走不出“瓶颈”状态,很多学生还是一上英语课就头疼,教师对英语课程的认识也存在不少分歧。不少教师觉得学生基础那么差,学了也不懂,浪费时间,不如取消英语这门课程,把时间让给专业课程;部分教师认为既然是职业教育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就应有“职业”的特色,应区别于普通高中的教学,需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紧密联系;部分英语教师还认为学生专业水平的发展是专业教师的职责,英语就是英语,应侧重于基础教学,不能成为专业课的附庸,职业的影响不应突出。在上述情形下,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英语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1.职业能力理论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可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等。此外,任何职业岗位的工作都需要与人打交道,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职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而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2.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关注点是课堂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它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有“全人”的概念,把学科价值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第二,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第三,关注可测性和量化。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第四,关注教师是否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三、英语课程改革的实施

1.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1)调查研究。紧扣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对与英语相关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

结合各专业培养目标对英语应用能力的不同要求,我们通过对会计、电子商务专业、汽修专业、化工专业和幼师专业教师、已毕业学生、企业的走访,了解行业对通用职业能力的需求,对与英语相关的职业能力重新定位,明确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以《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为指引,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划分出不同专业的能力需求范畴。

(2)以职业能力牵引,制定适合笔者学校专业特色的英语课程教学标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主要反映以下几个理念:注重基础,突出实用性;分层教学,增加选择性;突出重点,降低难度,使学生取得明显进步成为可能;使用综合评价,强调激励性。

(3)重新定位中职英语课程标准后,重新编定教学计划。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执教专业需求,从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中选择教学内容,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笔者学校非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教学课时为一学年,第一学期是基础英语模块,侧重听说能力的训练;后续第二学期为职业模块,是对听说能力的进一步巩固。

2.改革试点案例

由于笔者学校商务专业学生要参与广交会企业实践,于是学校在职业模块中开设广交会英语课程,针对广交会各个岗位进行英语口语提高训练,旨在提高学生职业英语的应用能力。

(1)更新教学内容,自编教材。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教师收集广交会各个岗位所用的英语口语,进行整理、编写,逐步形成目前校内使用的广交会英语教材。由于学生所学的内容与他们的实习岗位相挂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较高。

(2)丰富教学活动形式,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多样化教学形式,让学生多练多说,就能事半功倍。“A good beginning is well half done.”注重利用课前3分钟热身,如“一日一句”,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者唱一首英语歌曲等,都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利用游戏和多媒体,穿插教学相关视频,或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或情景模拟,甚至分小组表演情景剧等,让学生多参与,在做中学。

(3)注重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尽量领会交际情景和习惯表达,避免言不达意或理解偏差,甚至引起不必要的文化冲突。教材每一章节后都会介绍一些小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和礼仪。如在点餐话题中,教师介绍西餐礼仪,运用真实道具,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学会如何正确拿刀叉;在酒水话题中,教师介绍酒文化、酒的种类已经各种搭配的食物;教师介绍伊斯兰教餐饮文化,让学生在广交会中能自如应对信奉伊斯兰教的客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endprint

(4)注重学生个性的差异。教师教学的过程应该使能者更能,绝对不是使能者平庸、差生更差。因此,在课堂里,教师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着眼中间,兼顾两头”。虽然没有明确的分层教学,但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消除基础薄弱学生的畏难心理。每节课的内容由浅入深,既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教师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定期进行过关测试,让每个学生都在测试中化压力为动力,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帮每个学生查漏补缺。通过这样的课堂内分层,想放弃英语学习的学生会觉得老师没有放弃他,从而重拾学英语的信心。

(5)积极有效的评价策略。教师的评价与学生在课堂中的某些问题行为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应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学生,既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注重生生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给予的及时肯定和鼓励可以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同伴给予的肯定能消除学生的负评价恐惧心理;而学生的自我评价则让学生有了充分认识和肯定自我的机会。

教师还要注意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相结合。对各个学生进行横向评价,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对那些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采用肯定的评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6)教师反思、评课议课。教师使用自编教材进行课堂实践,组织组内老师定期进行听课、录像,并结合学校的评课表,完成听课记录。在科组教研活动中,我们组内教师围绕英语教学与专业的契合点,就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课,找出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新的教学预案。课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做好相应的课堂记录,并与之前上课的班级进行认真对比,着重检验在评课中大家提出的问题改进方案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存在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英语课堂不是枯燥无味的,也不是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空洞无物的,而应该是既不失英语本色,又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课程改革,学校英语教学逐步走出“瓶颈”状态,笔者对于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英语与专业契合点的把握更为准确。以后在其他专业实施英语教学时,也必须与学生今后将从事的专业结合,即使同一个教学内容也可以找到不同的契合点。通过这样的探索,我们相信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时间与水平有限,课程改革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同时笔者还发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在今后不断改进。一是此次研究主要围绕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升学需求的学生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专门训练,也是对分层教学提出的另一个要求。二是采取了发展性的评价,但有时评价指标过于复杂,反倒达不到评价的目的。评价指标如何跟进,如何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找到评价的核心,仍需要探讨。三是学生是不断变化的,对于职业能力的定位也是不断变化的,英语课程与专业的契合点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如何准确把握依然是探究的重点。四是探究让教师的教学更加自由化、个性化,但如何与统考协调,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

参考文献:

[1]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黄济,王策三.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程东元.外语教学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中职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初探 篇4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 是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师生间是平等的、民主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要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给学生提供比较宽松开放的评价环境。

1、授课模式开放——教会学生自我评价。

老师上课时, 不要一言堂,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比如语文课时, 由于我们面对的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程度不一,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一致,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面对一篇课文, 可以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给他们不同的任务, 比如, 让一部分学生去找出文章中的优美词句, 一部分学生去把文章标上序号, 一部分学生读阅读提示, 一部分学生看课文正面的注解, 然后交流。这样一来, 学生不觉得苦累, 而且还学会了集体协作, 同时也收获丰厚, 觉得我也行。

2、作业形式开放——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中职学生对做作业很反感, 一个字“怕”, 其实这是我们很多教师还在用普通中学的教学方式来对他们进行管理。其实对学生来讲, 有时指向越具体越容易达到目标, 有时指向越宽泛眼界越开阔。我们教师在布置学生作业时就要因时因事而布置。比如实践型作业, 如班级组织主题班会, 学生通过准备, 参与活动, 结束后要求写出感受, 这样的作业就有了生活气息。再如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计划、总结、应用文等。这样的作业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作业的兴趣, 同时通过作业, 不断总结自我、评价自我。

3、沟通渠道开放——他评促自评。

我所在的中职学校是一所边远山区中职学校, 学生家长大多在外务工, 学生留守的居多, 很多学生很内向, 主要原因是从小就与人缺少沟通, 自信心不足, 更谈不上自我评价了。建立开放的家长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渠道沟通方式, 可以通过他评促进学生自评。

让学生与家长多沟通, 沟通的方式很多, 让学生每周与家长通一次电话, 每月写一封书信。也可以联系家长, 让家长多给学生鼓励。学生之间也可以多交流, 交流的方式很多, 可以让学生交换日记, 从对方的眼中了解自己。老师与学生之间更是要多交流, 我们的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深入了解, 经常与学生作朋友般的谈心。

二、结合实际, 教会学生评价的方法

学生自我评价, 是尊重学生人格和首创精神的一种表现, 也是加强学生自我肯定、找出问题的有效方法, 更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过程中, 应注重教给学生自我评价的一些方法。

1、教会学生掌握评价的语言。

课堂学习评价, 需要一定的载体——评价语言的支持。有的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 经常欲说又止。要使学生充分地、毫无保留地发表他们的看法, 必须使他们具备一定量的评价语言。评价语言通常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有:我认为、我觉得、是、不是等, 这样的语言显得比较单一、乏味。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要时时注意为学生提供和积累一些评价的语言, 譬如:我想对自己的想法做点说明, 我想为某同学作点补充, 我非常赞成××的意见, 但我对他的说法有点不同意见, 等等。另外, 还可以用一些形容词, 比如很好、漂亮、尚需努力等等来评价自己在某个方面的表现。学生借助语言这座桥梁, 就能流畅地、自然地反映各自的心理活动, 从而使评价顺利进行。

2、引导学生拓宽评价的内容。

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感的体验与参与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初步阶段活动中,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学习的感受, 复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判断、反思。然后, 范围逐渐扩大, 针对自己学习的内容进行评价, 并不断矫正行为, 以达到全面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实效, 端正评价态度

由于自我评价一般没有一个客观的统一标准, 其主观性显然相对突出, 容易出现学生对自己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估计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这也是自我评价的主要缺点。因此, 在开展自我评价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引导他们把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等) 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便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同时,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每位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有快有慢。这时, 教师要“以点带面”, 让一些自我评价能力相对较强学生作示范评价, 教师点评, 让其他学生先模仿, 逐步提高。

四、强化措施, 优化参与评价过程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也是评价自我及学生之间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注重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

1、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制定评价内容和标准时, 多地听取学生的意见。要根据学科的特点、目标、内容等与学生共同探讨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标准, 重点找出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使每位学生都能通过评价找出差距和不足, 进而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督促, 促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2、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

在得出评价结果时, 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协商”达成最后的评价结论。如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时, 强调自评、互评、师评或家长评价相结合, 强调弹性标准, 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 给予学生辩解说明的机会。若学生对某一阶段的某项评价不满意, 允许本人申请复评, 直到满意为止。

3、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在反馈评价信息时, 教师更要与学生密切合作, 共同制定和改进措施, 以保证改进措施的真正落实。让学生能愉快地接受各方面对自己的综合评价, 特别是不足之处, 注重引导学生制定改进措施, 当好监督员, 以保证改进措施的真正落实, 使学生的短处能逐渐得到良好的改善。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强调以人为本, 强调评价实效, 强调促进发展。我们应当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 尊重学生, 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特性认可和积极评价,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教学实践证明,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可以帮助每个学生认识自我, 悦纳自己, 拥有自信, 挖掘潜力, 发挥特长, 最大可能地体现其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中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陈旭远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唐蓝萍《论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3].

阎晓宇《职业学校要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新职教1999[12].

中职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篇5

一、本活动研讨主题及基本情况

三月份:

1、参加全市技能大赛的训练为期一个月练习手工做账、会计电算化。

2、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分别采用模拟现场教学法,项目训练法,行动导向法,进行课题研究,实现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一体化措施。

3、通过课题研究营造科研氛围,坚持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4、做好过程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四月份:

1、加强《中职学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关注师生合作学习。

2、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教学法。如: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现场教学法

3、请高级会计师为教师进行讲座,会计工作岗位注意事项。

五月份:

1、组织财会教师参加全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强化学习,不断提高。

2、以学生能力形成为依据,评估教学质量。

3、教师结合一体化模式进行课堂设计。

六月份:

1、落实学生课间实习,并组织好老师、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2、课题组成员通过听课、评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查阅资料,整理课题研究实施中的材料。

九月份:

1、总结假期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总结学生实践活动情况。

2、组织优秀毕业生回学校给新学生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3、利用周末大舞台开展技能成果展示活动,现场点钞。

4、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工作过程系统化。认真理解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十月份:

1、认真总结《中职学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开展的系列活动。

2、认真学习黄炎培课改理念。

3、课题组成员收集、记录整理教学过程中教法和学法。十一月份:

1、组织专业课教师听课、评课,交流教学体会,2、开展教学设计评比、教学文件评比。

3、收集整理课题材料。

十二月份:

根据开展的各项活动,认真总结经验,做好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1.本课题研究体现科学性。

“一体化”教学模式使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强化职业技能是必然趋势,根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提高教师主动参与意识。如果教师对课改精神理解不够透彻,传统教法一时难以改变,将影响到合理整合教材,起不到解构、重构效果。扮演好新型的教师角色,落实新理念,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

开展的系列研究活动符合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状况。我们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教育对策符合教育科研方法要求,引入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使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双向同步探究活动有机结合,相互贯通,实现了教室与实验室、训练场地合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一。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的合一。通过改革尝试到了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踊跃参加技能节、艺术节及各种活动,我校高考成绩逐

年提高,技能操作优秀率逐年提高,学生品质评价合格率达到98%,通过活动来育人已收到较好效果,同时学生毕业时能100%考取职业资格证。

2.本课题研究体现创新性。

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重视基本技能学习,采取了教学实训一体化,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在专业技能的学习方式、方法、途径上有所创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教师技能操作整体水平上了新台阶,出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本课题研究体现实效性。

通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的专业技能水平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我校改革了教育方式、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培养的学生能高就业已成为喜人景象。

4.研究报告。结合最初的理论构想和实践,对研究结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有推广价值结题报告。

中职美容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美容专业;学生;能力培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美容技术的进步,国内各个城市都对美容专业的人才有大量需求,对美容专业人员的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需求,我们要加强对中职美容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提高美容人才的质量,本文总结了本人在多年教学和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有效的办法。

一、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

娴熟的技术操作手法是美容院对从业人员最为欣赏的能力。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基本技术技能是否过硬直接影响到美容护理的优劣,影响到进行技能操作的美容师的生存与信誉。因此,中职美容专业学生在实践和实习过程中应加强基本技能的操作训练,提高技术操作能力。

常用的美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包括:(1)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实训可做示范,然后让学生之间相互做模特,做清洁皮肤、护理皮肤、美化皮肤等各项技能操作训练,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技术要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课下学生还要在宿舍或家中进行复习练习,熟能生巧,提高技术能力。(2)在教师的指导下到美容院实习,进行技能操作,加强卫生观念,在操作中作到动作连贯、节奏平稳、点穴位置准确、有渗透性,让顾客舒服满意。在这样的实习教学中,指导老师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耐心、虚心的实习,从而提高操作能力。

二、评估皮肤状况能力的培养

评估皮肤状态是通过收集、分析、综合顾客的资料对其皮肤状况作出正确判断。收集资料是为顾客书写皮肤护理计划方案的前提,通过交谈、观察、检查获取,对顾客的皮肤状况、顾客的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评估,然后提出护理判断,制订有效的皮肤护理方案,并对护理效果不断地进行评价。皮肤护理计划是实施皮肤护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职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资料分析后进行书写,要做到字迹清楚、语句通顺、数据准确;同时还要加强练习,提高写作能力和计算机录入速度,以便能够更快、更合理、更准确地书写皮肤护理计划方案。

三、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美容专业更是如此,因为技术、仪器、手法、理念都在不断更新。

专业知识的巩固(1)加强美容护理专业的学习。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也会促进理论知识的加深。教学中本人具体的做法有两种:第一,强调教材中常识性、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学习,让学生熟记于心。同时,加强基本技能的反复练习,理论的学习来源于实践;第二,重视在实践中熟悉专业理论技术知识要点,在实践及实习过程中碰到问题后绝不放过,再回到书本知识上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2)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美容专业的知识更新快、丰富快。1~2年前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有些在现实中已经不够用了,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资源,如上网查找、图书馆查资料等,鼓励他们多学习、多用心,扩大专业信息量,开阔视野。

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以人为本”。人是整个美容护理过程的核心,专业技能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人文社会知识、美学知识、礼貌礼仪等知识也必不可缺。不同的文化、种族、宗教信仰、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不同的生活习惯,使得顾客在接受美容护理的过程中反应也不尽相同。为了应对这种复杂多样的反应,中职美容专业学生需要对经济、文化、美学、历史、生态环境等知识有充分的了解。由此,本人在美容教学中就不断强调人文知识,以利于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

自学美容与生活息息相关,与美息息相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告诉学生学习不仅是停留在学校中、实习上,还应该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形式可灵活多样。比如:有的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做面膜、按摩、修眉、化妆等,并得到好评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兴致,成就感大大提升。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们多关注美容行业发展,使其专业知识面加宽、提升、延伸,为其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

四、交际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美容行业是服务行业、窗口行业。与顾客沟通交流是每时每刻都要做的事情。人与人的沟通是技能、是艺术,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为了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快地进入角色,中职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与同学、老师、周围人群积极交流,同时,在沟通中恰当运用各种情感因素,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掌握这种技能。

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我在教学中就注重对学生事物的认识、判断、叙事能力的培养,比如:让学生把某一节的内容概述一遍,这种表达不是单纯语言上的表达,学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表情、适当的动作、和谐的手势、多样化的游戏等方式得以实现。

在美容护理工作中,美容专业的学生如何与顾客沟通呢?方式方法很多,学生要灵活掌握,加以运用。比如:可以通过和顾客有意无意的谈话,耐心倾听;还可以以热情、理解、关心的态度取得顾客的信任;更高层次的就是注重顾客情绪情感等心理变化,掌握顾客的各种状态,为美容护理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只有经过不断地锻炼,美容专业的学生的交际和沟通能力才能逐渐得到提高。

美容专业的学生还要与同事、院长和店长和睦相处。在实习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具有合作精神并相互尊重,做到嘴勤、眼勤、手勤、腿勤,使用礼貌用语,虚心学习。试想,这样的毕业生到哪里不收欢迎呢?

作为美容专业的学生,遭到顾客误解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要求学生在心理上就有所准备。一方面要求她们真心关爱顾客,视为家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在顾客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减少不必要的误解。一旦出现不愉快的事情,要勇于面对、敢于担当,认真作出分析,不要急于下结论,做到沉着、冷静、不焦、不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与顾客发生口角。如果你用真心去对待顾客,问题就一定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学生刚从学校毕业就进入到美容院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工作性质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个人情绪和心情,进而影响工作。为尽快适应新环境,更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学生要对美容院的布局、设置、要求深入了解,对日常工作程序、时间安排、注意事项等进行细致的了解后,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合理的安排,由此总结经验,就是以后换个美容院,也会很快的适应,使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绝大多数的美容师在工作中最怕的就是独立遇到紧急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理。比如:顾客对自己的服务不满意了,情绪忽然激动;又如:忽然遇到顾客前来就某一服务理论等。遇到这些情况学生该怎么办呢?我要求学生在实践、实习过程中通过“情景模拟再现”的办法,多加训练,让学生还未走上工作岗位就有了心理准备,做到心中有预案。这样,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就不会乱了方寸。对应变能力的培养,使用给学生讲解一些现实的案例和模拟教学相结合的办法效果很好。

教育的重要性在于教会学生思考,思考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具备的重要能力。无论是理论教学中,还是实践教学中,学生们经常会遇到疑难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不会立即给出答案,学生也不要急于询问答案,应该引导他们认真全面的思考,查阅教科书、参考书、网上相关链接等之后给出答案,并结合教师意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 篇7

本文将对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性教学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1 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实践性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形式, 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 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 人的创新能力和右脑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右脑功能的开发主要是靠各种实践活动来实现的。通过实践教学, 可以对产生新设想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新事物的创造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从而达到开发创新能力的目的。

目前, 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存在着实践内容陈旧, 实践内容仅限于验证书本上的结论等弊端。为了加强实践教学,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1) 删除陈旧的和纯验证性的内容。对于那些陈旧的实验内容, 要将其删除, 以保持实验内容的先进性。对于那些纯验证性的实验内容, 要将其合并到目标相同或相近的实验中去, 尽量减少验证性试验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 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2) 深化已有的实验内容。对某些实验内容进行加深和拓宽。例如:在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中, 可以增加用“与非门”实验“异或”逻辑功能的电路, 以加深学生理解门电路与逻辑功能之间的关系, 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3) 增加新的实验内容。在实验教学中, 为了体现专业技术的最新成果, 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教师应根据科技的发展, 增加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例如: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集成电路的应用日趋广泛, 增加这方面的实验内容, 就能使学生看懂芯片管脚图和功能表, 理解电路原理图, 会进行电路的装接好调试操作, 还能使学生掌握用集成电路实现逻辑函数的方法等。

(4) 增加综合性的实验内容。在实践教学中, 为了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应把有内在联系的实验内容组合在一起。实验时做到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例如, 在进行单级电压放大电路的设计, 组装和调试成功的基础上, 再搞多级电压放大电路的实验, 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增加综合性的实验教学内容, 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加强实习教学

实习教学是实践性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搞好实习教学, 既能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又能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操作技能、技巧, 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专业教学大纲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要求, 确定实习教学内容。以电子专业为例, 实习教学的主要内容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单元电路的装接与调试, 整机电路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等。

此外, 教师在实习教学在, 要努力实现角色的转变。要由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递者、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促进者。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要使学生重视过程的学习, 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 自己去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并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3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是对实践性教学的补充和拓展。课外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新颖活泼, 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中等职业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 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基地。例如, 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开设第二课堂、组织科技小组, 使学生通过参加这些课外实践活动, 学会创新思维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从而把创新教育落实到实处。

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 定期开展以“小发明, 小创造”为主题的竞赛活动, 吸引学生动脑动手积极参与。这种竞赛活动既可以调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给学生发挥和展示创新能力提供一个表演的舞台, 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

浅谈中职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篇8

关键词:中职学生,数学教学,培养

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目前的中职院校学生很多都是初中起点的学生, 他们通常都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缺乏创造和钻研精神。总是期望教师对所有的问题进行归纳、分门别类地讲述、突出要点, 并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 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 甚至有的学生基础薄弱, 有“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 上课不认真听讲, 作业不按时完成, 甚至不写作业等现象。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的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 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针对这种情况, 本人认为对于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 应从培养能力着手。

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培养思维能力

内因是根据, 外因是条件。所以我们要创造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条件, 让学生对上课充满激情, 使学习成为他们乐意做的事情。例如, 在复习“函数”一章时, 本人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事先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有关本章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并且书写在一张较大的纸上, 在上课时由组长在5分钟内召集全组同学把各自找到的错误题拿到一起讨论, 安排“参战”顺序。游戏开始, 各队轮流派“挑战者”把错误题贴在黑板上, 由其他各队抡答, 如果出示问题后一分钟之内无人能正确指出错误所在, 则“挑占者”自答, 并获加分, 如果某队的同学正确应战, 指出了错误所在, 则应战队加分, 最后以总分高的队获胜。这一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使挑占者积极准备, 应占队努力思考, 而且把有关“函数”一章中的错误显露无遗。其效果比单纯的教师归纳讲述要好的多。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思维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学习数学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锻炼和提高的过程。所谓数学的思维方式就是观察客观世界的现象、抓住其主要特征、抽象出概念或者建立模型、进行探索, 通过直觉判断或者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作出猜测, 然后进行深入分析和逻辑推理, 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 从而使纷繁复杂的现象变得井然有序。数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具有数学的思维方式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有助于他们把肩负的工作做好。在学习的过程中, 做题时碰到不会的题目也是再平常不过。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啃难题, 深入思考, 虽然在解决难题的时候会花费较多的时间, 即便是联想了很多知识, 设想了很多方法, 也可能会以失败告终, 表面看来似乎没什么收获, 但事实上, 在此过程中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的成败关键一点就是能否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 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 以不变应万变, 教授学生生存的能力, 培养他们具有自学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能使学生终生受益。数学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 学到学习的方法, 这样才会使学生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激发潜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 尽量多采用“阅读自学式”的模式, 指导学生阅读、自学, 对于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概念、性质、法则、例题等内容让学生自己看、自己想。备课时要有意识地准备好相应的思考题目, 通过针对性的解答, 反馈学习信息, 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对难点再点拨, 这样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本人在对立体几何这一章关于空间图形和性质的讲授时, 首先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试验, 用六根火柴摆四个正三角形, 通过试验让学生明白构成空间图形的要素有哪些, 各要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度量又该如何进行计算等一系列问题, 在试验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动手、边思考。通过指导学生读书, 循序善诱, 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正如教育家所说: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 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受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我们要为学生打好基础, 增强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培养善于总结与勤于反思的能力

大多数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喜欢勇往直前, 不愿意回头看以前的路, 由此得到的只是一些知识的结论, 而没有得到比这些结论更重要的东西。总结是为了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在学习完每一章节后, 都要及时做好复习总结。把所有在作业或测验中做错的或不会做的题目, 都要在章节复习时重新做一遍, 并要独立完成, 以便检测自己是否已经完全掌握。对于比较难的题目和知识点, 不但难做、难理解, 还容易忘记, 所以反复的复习才是战胜遗忘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在章节复习时要有条理的总结和归纳出每一章的知识要点、难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样才能慢慢的积累解题的经验, 使分析解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总结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写反思日记, 把学生主体反思能力的培养参透于学习的全过程, 让反思激活学生的智慧, 完成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波斯纳提出个体成长的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他认为,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学习是反思的, 没有反思的学习不能深刻, 反思是在学习思维过程中的一个明显段落点或对一个问题的思维结果进行科学慎重的批判回顾、分析与检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能力, 凡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使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有知识, 而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中反思, 取得进步。

四结语

中职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篇9

1 借助课堂阅读教学, 增强学生认识能力

中职学生对立意的认识和理解, 还需要借助某些很具体的实例或很形象的意念来完成, 而获取这些具体的实例和形象意念的最佳途径莫过于教材中提供的范文。所以教师深入研读教材, 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理解文意, 是让学生理解作文立意、学会立意的关键。

解读文本, 要解读什么?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和每节课需要践行的教学行为。如果教师在上每一篇课文的时候, 深入研读了教材, 做到心中有数, 就会较好地引导学生感悟文中作者传递的情感、揭示的道理, 甚而至于引导其感悟语言的无穷魅力。反之, 则不然。可见, 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感知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知程度, 以及由此而生发的思考、审美、探究等学习行为自觉程度。就拿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来说, 短短四句诗, 二十八个字, 给我们呈现了从秦代到唐代七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的两个现象和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两个现象集中体现在“不变”与“变”上:不变”的即是将士年年岁岁戍守的边关和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挂在边关上的凄清明月, 以及几百年来边关不断发生着的战事;而不断“变”的则是一波一波戍守边关将士的面孔, 他们前赴后继, 血洒疆场。结合诗人描写的这些景象, 不仅不让人进一步思考诗歌所揭示的主题, 即诗的立意:那看似富有诗情画意的凄美边关, 原来在默默见证、无声承受着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惨烈与动荡, 统治阶级用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平息边关的战事, 保持边境的长治久安, 已不再是当权者和作者思考的问题了, 也将我们读者带入其中, 不由不去思索。

诗歌从现实现象引出对几百年边关战事起因的思考。其立意之深刻, 构思之巧妙, 语言之简练, 引人入胜, 发人深思, 余味悠长。如果教师在上课时, 专注这两个现象和一个思考, 深入浅出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解读和感悟, 相信这些语言所揭示的信息、作品在立意方面的独到见地会被学生真真切切地感悟到, 这势必会对他们自己在作文构思、立意、表达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实例和具体形象化的意念, 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立意的认识, 也有助于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更有助于学生克服对作文的畏难心绪, 提高写作兴趣。

因此, 以阅读为载体, 为学生恰当地、具体地、浅显地提供理解立意的方式、平台, 让其深入、形象地对此予以感知, 那些枯燥的写作方法、适当的写作素材, 深刻的中心主题才有可能被学生灵活运用, 让它们在学生笔下焕发出特有的生机。

2 设计立意专题教学, 提高学生立意水平

事物的规律也许有其有趣的一面, 往往一些至难之事可用至易之法就可得以解决。要让学生立体地认知立意, 敢于在立意方面大胆尝试, 主动创新, 就必须帮助他们剥去立意神秘的面纱, 让其走下神坛, 形象清晰而又普通平凡地出现在学生面前, 方可实现这一质的突破。因此, 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就不能局限于教材, 而是要放眼于更广阔的视界, 其中, 有些书中的文章题材就可以用来设计作文立意教学, 引导学生加深对立意的认识。

笔者就曾借助读过的一篇文章, 就“立意”引导学生进行过这样的感知:首先, 一上课, 笔者将四张白纸展示给学生看, 然后将其对折几次, 撕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学生此时不知老师此时撕纸为何?兴味自然油然而生。接着, 笔者又将纸片分给班上的部分同学, 让其将之揉为纸球, 之后上交。到此, 学生还是不知老师这是作甚?他们心怀好奇, 兴味盎然。第三个环节, 请一名同学到讲台上, 让其伸开手掌, 将纸球一个一个放到他手中, 他的手心中居然盛下了16个大小不一的小纸球。然后, 笔者将小纸球抓到自己手中, 将它们一次放在这位同学的手中, 很多纸球都掉到地上了, 被这位同学盛到手中的不足一半。此时, 学生也许还不知道老师意欲何为?趁教学的悬念还在, 要求其完成这一过程的写作, 他们自然下笔如飞, 不过十来分钟, 就完成了这些环节的描述, 语言自然也不会淡然无味。

当学生写完之后, 看着他们个个踌躇满志, 是时候进行实时总结了:“同学们都写完了, 相信你们将事件记述得都很清楚, 但你们仔细想一想, 光写这样一件简单的事件, 有什么意义呢?”学生一听, 顿时一愣, 继而开始思考。很快, 通过引导, 学生就能将这一简单的游戏和个人的人生追求目标的方式联系起来, 人生也是如此,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也有很多愿望、目标需要我们去实现和追求, 而实现和追求的方式就应像今天用手抓纸球一样, 是一把去抓得到的多呢?还是一个一个地去抓得到的多?因而, 这篇作文还需要一个部分, 需要一个从这个简单的游戏中生发感想和引发思考的部分, 这个部分恰恰是这篇作文的关键所在, 它直接决定着文章立意的深浅与否。

诸如此类的可用文章很多, 只要教师平时勤读书, 善思考, 并将其搬进课堂, 因需要进行改造, 设计成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从实践体验中真切理解立意, 运用立意, 渐渐地, 他们会在作文立意方面就会实现由懵懂到创新的蜕变, 最终形成能力, 为其终身发展服务。

3 善于利用各型话题, 拓展延伸立意视角

作文即生活, 生活即作文。可见作文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不可分割, 离开了生活, 学生的作文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中职学生在生活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淀与较为独立的看法, 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 针对生活中的某一种现象, 引出话题, 引导他们多角度进行讨论与分析, 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独有的见解与看法, 这对学生在作文立意方面达到求新、求异的目标会起到细雨润物般的作用。

为此, 教师可在课前或上课间隙, 利用国内外、校内外的热点话题或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或观点,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果学生出现观点一致的现象后, 教师可及时予以引正, “请君莫奏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说出自己的新观点、新看法, 久而久之, 学生积累的话题多了, 体验也就变得丰富起来, 这无形会促进其开放性思维的形成, 最终还将体现在作文立意的创新上。

亦或, 教师可创设话题引导学生讨论, 重温经典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对其主题再次进行剖析, 捕到自己曾经未捕到的信息, 得到自己曾经未得到的启发, 悟到自己曾经未悟到的哲理。结合现实生活和自己的生活体验, 转换思维角度, 挖掘经典中闪光的思想。就拿《坐井观天》来说吧, 教师可引导学生就世人为何在内心深处自觉不自觉地去嘲笑那只井底之蛙重新讨论, 究其原因无非是来自于人们的自负:当有些人偶尔跳出“井”里, 在地面上站站, 亦或外出溜达溜达, 视野略一开阔, 便自认为自己了不起, 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 似知天下诸事, 不免便洋洋得意起来。但只要静心一想, 在浩瀚的宇宙之中, 我们每个个体何尝不是那只可怜的青蛙?仰望苍穹, 我们看到的天空比那只青蛙看到的又能大多少呢?充其量我们就是站在井口告诉青蛙外面世界很大的那只鸟雀, 不要认为自己会飞一飞就知道了一切。而那只鸟雀的可贵之处是他没有去嘲笑那只青蛙, 只是告诉它外面的世界与它在井里看到的不同罢了, 也许它也知道, 自己无非是生活在另一种井底而已。

其实, 嘲笑那只井底之蛙的芸芸众生, 都没有真正理解《井底之蛙》这则寓言的寓意。我们每个个体, 都会死死地被自己的生活环境及工作环境包围者, 要超越它, 绝非易事, 甚至不可能, 除非你是圣人。也许就连那个写了《坐井观天》的天才, 也无奈地叹惋自己原来是被高高的黑暗的井壁紧紧地箍住的那只“青蛙”, 于是, 信笔一挥, 写下了这一人人都能懂, 个个都迷于其中的千古绝唱, 供世人把玩思索。只可惜, 我们的境界不够, 一直将曲解进行到底, 至今不衰。

像这样值得重新玩味的经典不胜枚举, 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再次剖析, 创造性地思考, 不被习以为常的看法所左右, 不迷信权威, 敢于质疑, 善于质疑, 更不可人云亦云, 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将对学生作文立意能力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 无论是阅读课、作文课, 还是话题讨论这种形式, 如果我们教师巧用各种教学方式,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去繁就简, 化难为易, 变无形为有形, 用至易的办法解决至难的问题, 相信, 即使是不愿接受作文的中职生, 对于作文立意这样抽象问题的理解, 也不会感到遥不可及、深不可测, 他们也会由此而渐渐开窍, 接受作文, 主动学习, 为其完成学业提供动力, 为其走向社会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03.

[2]值广宁.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J].语文建设, 2007. (12) :33-34.

中职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篇10

一、提升中职学校学生创业能力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 在国家各级政府政策、措施的鼓励下, 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 高校的创业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然而中职学生创业, 常常因为中职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 不被许多社会人士看好。事实上, 中职学生创业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中职学生具有更强的创业意愿

有研究表明:学历越高创业意愿越低, 大多数大学毕业的精英人才更愿意选择社会地位高、薪酬待遇好的大公司或行政机构做一个高级打工者, 而不愿意选择个人创业。中职学生则更愿意通过创业来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一旦创业者具备了强烈的创业意愿, 创业知识的学习、创业能力的提升就会成为一种自觉。有调查发现, 在中国的创业大军中, 受教育程度不高的“草根企业家”占大多数, 温州民营企业家中有学历、有职称的不到三成。

(二) 中职学生具有自身创业优势

中职学生在社会上的优势主要是技能优势, 这是由中职学校所倡导的技能为先的培养目标决定的, 也与创业教育突出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相符合。他们虽然理论知识相对缺乏, 但是动手能力强, 上岗适应快, 实践经验多, 肯从底层做起, 这些都是创业成功的基本前提。

(三) 中职学生创业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当前, 我国新增就业机会正在逐渐减少, 大学生都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 可想而知, 中职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传统的以就业为目标的中职学校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 中等职校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 从就业教育转到创业教育上来。职校学生在毕业后或工作2—3年后选择创办小企业, 不但空出了就业位置, 而且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四) 创业教育也是促进中职学生就业质量, 提升就业层次的需要

据2012 年北仑职高对中职学生创业能力的调查发现, 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商机意识、风险意识和敬岗爱业的精神, 团队合作、财务管理和营销能力也优于未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接受过创业教育的中职学生就业率更稳定, 在岗位上具有更多晋升的机会。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促进学生就业质量, 提升就业层次。

二、中职学校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方式和途径

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仍处在摸索阶段, 在具体的创业教育活动中仍存在各种困难和障碍, 需要整合各方资源, 推动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的不断完善。

(一) 整合专业资源, 丰富创业课程内容

课程是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 创业课程具有涵盖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等特点。中职学校应该面向学生, 充分利用学校原有专业课程资源, 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科优势, 努力形成创新创业课程的特色和优势, 编写适用、有特色的高质量校本教材。通过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的组合设计, 用模块化方式,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有关创办及管理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式培训, 针对具体项目进行深入探讨,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激烈的讨论和角色的扮演, 让学生加深理解创业知识的内涵, 学会分析创业问题的实质, 掌握问题解决的思考方法。学校还可以通过企业参观、市场调查、沙盘训练等方式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战性。

(二) “引进来, 走出去”, 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创业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广泛的创业理论知识、卓越的创业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 而大多数中职创业教师一般都缺乏实践经验,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要依托校企合作资源采取“走出去, 引进来”的方法。

成立一支创新创业骨干教师团队, 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 通过企业实训、学术交流、研讨等方式, 不断提高教师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水平。另外, 依托中职校企合作、创业校友平台等资源, 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一些企业家、创业投资家、政府官员、创业成功人士等成立创业导师团队, 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增强实践指导水平。

(三)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

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是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育创新创业精神、产生创新创业成果的外部推动力, 是创新创业教育持续走向成功的基本保障。可利用校园宣传栏、报刊、广播等途径, 构建创业教育专栏, 积极宣传成功企业家和校友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 介绍创业相关理论知识, 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理想, 增强创业信心;开展一年一度的“创业文化节”, 通过跳蚤市场、创业计划书大赛、创业校友报告会、企业家沙龙等形式, 积极营造融学术性、创新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浓厚创业氛围, 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四) 完善创业孵化实践基地建设, 强化实践活动环节

创业孵化基地校内全真实践, 是有效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1.建立管理部门, 为创业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成立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 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 引入创业校友、企业家、政府人员与学校骨干教师、创业教师担任委员。下设办公室,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研究和讨论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为中职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推动中职创业教育的研究, 帮助学生创业产品进行市场转化。

2.完善制度建设, 培养创新创业学生团队

中职创业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通识教育, 也要筛选有创业兴趣和具备创业能力的学生开展精英教育, 让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进入创业实践基地进行项目实战锻炼。学校为学生提供场地、基础设备、项目指导、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通过制度建设对学生团队进行管理考核, 学生自负盈亏, 自主经营, 让尽可能多的中职优秀创业人才在这里得到创业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3.设立创业基金, 加大对创业学生的扶持和追踪

我们既要对学生“扶上马”, 又要对学生“送一程”。借力各方资源, 由政府牵头, 依托校企合作, 联合银行、高校和企业, 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设立创业基金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学生申请创业项目, 经管理部门批准认可, 可获得一笔费用不等的创业启动资金, 并有专门的部门做好后续的跟踪服务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可能有千万条, 但不管走哪条路, 目的地只有一个——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培养合格的创新创业人才, 所以中职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 借力政府、社会、企业各方资源, 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 以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文婷.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5 (1) .

[2]张文强.大学生创业障碍及对策探究[N].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2 (7) .

[3]谢华.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5 (2) .

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 中职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方法

中国分类号:G79

俗话说,老师领进门,修炼在个人。可见,在我国的教育传统中是认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自我主动进行学习,完成对知识的掌握。但在现实的中职教育中,仍然存在着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并把这种现象看成是教师尽职尽责的表现。自主学习要把老师为主的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要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一、课堂以学生为主

现代学习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的识记、分析、探索、实践来实现的。当代流行的教学方法,如任务教学法、问题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无一例外,都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著名教育学家斯坎翰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为例,任务中、任务后1、任务后2三个阶段的主角都是学生。老师在这三个阶段所要做的是运用任务选择、交际压力训练、公开表演、分析、测试、任务顺序性、任务系列等技巧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学习和接受新知识要依靠中职学生自身的努力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辅助作用。教师“让位”(从一言堂的主体地位变为引导地位),更能让学生进步。現代中职教学在根本原则上就是,让学生能够养成自律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中职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耐心,当课堂进入自主学习阶段以后,学生能够很快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不因失去老师而无所适从。中职学生要要自主学习的能力,知道怎么自主学习,知道学什么、掌握什么。

二、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教师“让位”以后,如何让学生“上位”就成为一个大问题。教师不“让位”,学生就难以“上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要善于设计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1],激发他们不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比如,在计算机故障维修这节课中,教师可以故意在课堂上准备几台坏电脑(或者老师故意给好电脑设置出故障),在讲授完主要的故障维修方法后,让学生分组对坏电脑找故障,亲手操作维修。最后,老师再给予点评。这样,在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故障维修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在起引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与实践(自主学习)来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自己找故障、维修,实现了自我展示,可以获得满足感。为了让学生更有满足感、更有自主学习的尽头,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说辞。如:

学校的几台电脑坏了,校长让我修。我实在没空。你们这个班的同学是非常聪明的,我相信一讲计算机故障维修的内容,你们肯定能把这几台坏掉闹修好。这不,这些坏电脑都在这,就拜托同学们了。

在这样的情景中,关键是让学生展示自己,让他们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老师不必鼓励过度流利性,只需协调准确性和流利性。

三、对学生多进行表扬、鼓励

中职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策略大有关系[2]。批评使人进步,但批评也容易束缚中职学生的手脚,压制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学生普遍都喜欢表扬,不喜欢批评。教学中的严于要求并不等于严于批评。老师只要设计得当,充满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时时刻刻都有机会对中职学生进行表扬。作业讲评可以进行表扬,课堂提问可以进行表扬,校外实习可以进行表扬,打扫卫生可以进行表扬。久而久之,就会在中职学生中形成正向的心理契约:老师是肯定我的,我是优秀的。这样,就可以激励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班主任还要根据学校的评优精神,积极开展“优秀学生干部奖”、“三好学生奖”、“优秀团干部奖”、“进步奖”等奖项的评选,给优秀学生一定的荣誉。各科老师在讲课时要注意发现差生的优点,给予发扬和表扬。批评同样也可以在内含在表扬中。比如,在文科课古文单元的测试中,同学们写错字的情况非常多。老师在对这一问题提出批评时,可以这样说:

文言文难记、难写,我以为出现错字的情况会特别多,但比我预想的要好一些,比如“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这一句我事先以为没几个人会全部把字写对,但是有十多位同学写对了,确实难能可贵。但是,总的来看,在生字生词方面,同学们还需要进大力度,进行强化记忆。……

结语

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中,学生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引导中职生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增强中职生的学习主动性中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岗位能力为中心,培养中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培养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是让老师从一言堂的主体地位变为引导地位,充分让中职生“自主”。老师的任务则是运用任务选择、交际压力训练、公开表演、分析、测试、任务顺序性、任务系列等技巧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杨安然.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任务设计[J].成功,2011(07)

中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篇12

一、中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发展的现状

中职学生生源较差, 英语基础薄弱。 本来语言学习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再加上自己本身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及没有适合的学习方法,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些都造成中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得不到发展的现状。 此外,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与对于中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发展的忽视。中职学生对于英语等文化课的学习本就不是很重视, 如果教师不能合理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激发对英语的好奇心, 化被动为主动, 主动感受英语的魅力, 这对于中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发展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中职生的职业能力是以后竞争工作岗位的有力武器, 企业看中的大多数都是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比如实际操作能力, 在电子电工这一类行业就需要动手去做去实践, 安装线路修理机器。 还有构想方法、写计划、组织会议等, 这些就是社会能力的体现, 包含在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中。 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因为没有合适长期的语境练习, 缺乏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一直停滞不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英语教学内容的抽象化和空洞, 增加了学习难度。二是没有合适的英语交流的条件,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无法提高。 三是英语学习的要求没有突出专业性, 学生成绩距离大。

二、中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为了改变培养中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一直停滞不前的现状, 现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培养策略来进行讨论与研究。

1.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中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提高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让他们爱学、乐学, 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现教学目标, 使课堂知识得到充分的吸收。 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有许多种, 比如分组教学, 实施奖惩机制。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分组进行学习, 检查课文单词的背诵与预习, 同学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帮助, 相互讨论相关的学习方法。 这样既能深化巩固英语学习的知识, 又能通过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英语的学习, 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练习, 这更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活跃课堂氛围、开放课堂。 创新教学, 使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和持久保持。

2.改变教学内容与模式满足企业需求

中职学生的竞争优势在于其职业性与技术性, 其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突出技能性。 这就要求中职学校与教师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 与社会接轨。 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使中职学生更好地适应变化着的就业形势, 符合工作要求, 胜任工作。 比如在面试中, 我们可能会用到此类语句, 达到面试的效果:My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make me qualified for the job. (我有相似的教育背景还有足够的经验我认为能胜任这份工作。 ) I believe every company has its own salary criterion. And I am sure that you will give me a satisfying salary according to my abilities and performances. ( 我相信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薪水标准, 根据我的能力和表现公司会给我令我满意的报酬的。 ) 再如学习商务的学生应该学习类似“We’d like to express out desire to establish business relations with you on the basis of equally, mutual benefit and the exchange of needed goods. (我方希望能在平等、互利、 互通有无的基础上与贵司建立业务关系。 ) We look forward to your early and trust that through our mutual cooperation we shall be able to conclude this transaction with you in the near future. ( 我们盼望早日得到你方的答复, 并相信通过相互合作, 我们不久即可达成这笔交易。 ) ”等商务类专业会话用语。 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 学生就能够从容自信地面对工作, 也能显示出中职学生就业的优越性。

3.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语境练习

会话能力是英语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部分, 有赖于听和说能力的培养。 但是, 学生往往会因为没有机会练习听和动口会话的能力而使自己的英语能力得不到提升。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良好的培养英语职业的机会, 充分运用学校资源, 探索与发现适合的方法。 比如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英语听力训练, 并且进行听力考核。分享推荐英语电台, 让学生开阔视野。还可以进行情景演练、分组会话, 站在讲台上与大家分享, 给予适当奖励。 或者进入企业, 实行校企联合, 进入工作岗位, 进行直观的感受与训练, 这对于中职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训练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校企联合不但可以定期为学生安排到企业见习、实习的机会, 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相关英语职业知识, 切实增强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教师还可以进行模拟情景教学, 为学生创造演练环境和对话机会。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各专业的学生进行情景表演, 模拟相关情形, 要求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 还能为课堂营造活跃的气氛, 使中职英语课堂更有魅力, 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

三、结语

逐渐重视中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中职教育对于紧跟社会发展趋势的一个反映。 这证明国家社会对于中职教育的关注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对于中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 无疑对于企业发展质量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静.中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讨[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2011 (7) :190-191.

[2]石钟玲.建构主义视角下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 (10) :131-131.

[3]刘其冠.中职学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研究:职业教育, 2012 (1) :54-57.

上一篇:幕墙的深化设计下一篇:传染性法氏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