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观念培养管理

2024-10-10

教学观念培养管理(精选12篇)

教学观念培养管理 篇1

创新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的体会是:在教学目标上,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教师,敢于突破自我的信心。“下要保底”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了解”、“初步”、“熟练”等程度的要求。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细越好。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且为培养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要让学生课堂上积极探究,发现问题,就必须给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因此,对待学生,不论是中等生、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评价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时,可适当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讲得真好”,“你真聪明”,“不要紧张,慢慢说”,“你再想想”等。这些尊重、期盼性的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发现的过程中,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其次,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回答问题错了允许争论,老师错了允许学生提出意见,教师应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引导,决不能置之不理。否则,久而久之,学生心中燃起的求知欲就会因此而熄灭。

二、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一对一的交流形式,把学生带入一个预定的圈子,求得统一答案。这种教师主宰一切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了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主动探索,培养创新意识,我在学生座位的编排上,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采用同桌合作,四人或多人围坐的形式,便于展开小组合作交流,打破过去拘束呆板的空间格局。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和谐、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学会质疑、争辩评价,使他们在一种自信、成功、创新的体验中主动学习、发展,营造这样的氛围,关键是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

三、运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使学生学会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56-22”时,我先让学生自行提出问题,然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自行探究计算方法。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得出了多种计算方法,有的用计算器算56-22=34,有的通过画图算出56-22=34,有的列竖式计算……学生个个兴趣盎然,都参与了这次研究活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讨论、交流,气氛活跃,既拓展了思维,又培养了主动探究能力,使学生人人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创新实践

只有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开动脑筋,开阔视野,捕捉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使数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渗透于实际生活之中,才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小数减法”时,我给学生几种物品常见的价格:商店里有钢笔每支12.4元,书包每个20.5元,文具盒每个8.45元,小刀每把0.65元,再出示人民币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各一张,让两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说:“你想买什么物品,应拿出多少钱,求应找回多少钱?”然后要求他们把刚才买东西时拿出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列出算式。这样,学生在参与购物的实践中,会不知不觉地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再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从生活中寻找统计问题,然后让学生交流想法。这时讨论异常激烈,在的说想统计同学们喜爱哪些体育运动,有的说想统计同学们最喜欢上什么课,还有的说想统计这次考试中优生有多少人,合格有多少人,不合格有多少人……于是我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分组自愿统计,教师也参与其中,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学生交上来的统计内容多种多样,在这种情境中学生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思考,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育的出路在于创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我们的教育才会有生命力。因此,我们要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不仅观念上要创新,而且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都要创新。只有教师的教学创新才能推动学生学习的创新。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只有体现主体性、民主性、活动性和创新性,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观念培养管理 篇2

通过参加《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专题培训后,充分认识到空间观念是“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不仅有助于小学生获得后续学习应知和必需的知识。就此,本人结合参加专题培训的收获与从事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的经验,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实物演示,引导学生观察

几何图形来自丰富的现实生活。进行图形教学,首先要从小学生生活熟悉的实际事物引入。

例如:在高年级学习“圆的认识”时,由于他们已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列举如钟面、方向盘、车轮„„等实物。教师可以通过车轮的转动,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认识圆的要素——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直径。

二、联系生活经验和生活情境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现实背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几何图形,这是学生学习理解空间与图形的重要资源。如学生通过对冰箱、砖、牙膏盒等物品的观察,先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再根据感性认识找出这些实物的外形特征,就形成对长方体的直观认识。教学中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的融合,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知识理解的更透彻。如计算做一个油箱用多少铁皮就是求六个面的面积,计算粉刷烟囱就是求四个侧面的面积,等等。

三、加强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探究

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通过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摸一摸、画一画、量一量、看一看、说一说等多种感性活动,调动听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经历一个积极的感知过程,形成正确、清晰的几何形体表象。如让学生用尺量一量线段的长度,使学生感知线段可以度量而且有两个端点这一表象;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课桌的角,使学生发现角是尖尖的,两条边是直直的,这一表象;让学生用纸折一折,使学生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的这一表象,等等。

更新教学观念 培养创新意识 篇3

一、引疑激趣,激发学生情感

诱发创新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以悬念激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到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爬山虎是植物,怎么会有脚呢?它的脚又是怎么爬的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兴趣油然而生。

2.以情境激趣。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描绘了一幅奇特、秀丽的山水景色。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桂林山水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二、从“扶” 到“放”,引导创新

当学生急于了解某种问题的答案时,教师采用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流,那么学生就会“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目的,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拔。教学《穷人》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先“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们则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改写这篇课文。这样,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

三、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教学《马踏飞燕》一课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陈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后,我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四、积极评估,鼓励创新

更新教学观念 培养数学能力 篇4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在数学学科领域联系尤其紧密,因为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所以数学的教学过程更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教学内容。

1. 提前熟悉比较抽象的学习材料。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比较吃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收集生活中相应的生活素材,为教学提供感性认识。例如在学习《利息和利率》这一节内容时,学生并没有利息、利率这样的概念,直接学习学生难以接受,在学习之前可以让学生请教父母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在银行存钱?如果同样是一万元存一年跟存两个月有什么不同?”,然后自己还可以带领学习小组的组长到信用社去参观,把本来比较陌生的抽象的知识通过亲身体验有了直接的认识,又可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知识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又帮助学生初步树立了理财的观念,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让孩子们不觉得数学抽象、枯燥,而是更加热爱学习数学。

2. 补充“生活化”的数学材料。

书本只不过是为我们提供一个典型的范例,是死的,但教师在教学时,决不能依样画瓢,生搬硬套。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补充一些生活中鲜活的事例,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让孩子们觉得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节内容时,面对“枯燥”的问题,我们可以围绕一个与学生联系比较紧密的事件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围绕一个“我与妈妈换角色”这样一个小主题,根据妈妈在家每天需要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件,设计一些数学应用题,如:中午计划吃土豆丝和西红柿炒鸡蛋,带上十元钱去买菜,土豆5角一斤,西红柿二块五一斤,那么买5斤土豆,剩下的钱还能卖多少西红柿?这样不仅把枯燥无味的数学题目改编成了富有生活气息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题目,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家长的辛苦,让学生发现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且还会懂得父母的艰辛,懂得感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二、在教学中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在数学课本中的一些问题多是复杂问题简单化或者是一些生活问题数学化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从生活中挖掘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也就是我们必须得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融入数学中去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之后,我给学生出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星期天小明跟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姑还带着小妹妹去公园划船,每条船最多只能坐3人,他们至少要租几条船才能一块儿玩儿?这个题目是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要能够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三、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迁移是运用自己已经学过的概念、公式、法则去解决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后继学习,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正迁移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新知识。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启发学生回忆。你还记得圆面积的公式推理吗?学生回答后,接着问:现在你能不能把它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计算出体积?然后分组讨论,学生也很自然地把平面图形的转化思想迁移到立体图形中(长方体体积=长方体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圆柱体积=圆柱底面积×圆柱的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放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小学数学抽象性、思维性较强,有时无法讲清楚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会产生这样那样多的新问题,那时就能深化学习,促进思维活动,同时又在操作过程中得到圆满的答案。如我在教圆周长计算时,是这样启发学生操作的:首先出示这几个圆。问:这几个圆的周长哪个长?长多少?第二个问题学生就产生了疑问,然后再指导学生分组测量。有的会用“绕线法”,有的会用“滚动法”,也有的会用“折叠法”。测量出硬纸板做的圆周长。但画在纸上的画周长能否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于是又通过实验,出示: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直径分别是否2厘米、3厘米、4厘米的圆,先通过上面的测量方法,填入表中。得出圆周长=直径×3.14,这样,学生对圆周长计算公式印象深、容易记。

五、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运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求异思维能力。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我们进行合作交流。在教学《用不同方法解答应用题》时,上课伊始,课件出示: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几棵?之后马上提出目标:今天我们复习用不同方法解答应用题,请同学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放飞思维的翅膀,在小组内讨论这道题有几种解题方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热烈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这样的合作学习才能发挥了它真实的功能,真正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观念培养管理 篇5

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他们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人类早期认识几何阶段有相似之处,主要依赖于经验、依赖于具体观察、反复实验而获得。因此,小学阶段教学的是直观几何。

一、如何加强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1、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目的之一。在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初步知识,要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特征并在此过程,获得一些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从而在头脑里进行空见形体的分解与组合而形成空间观念。小学生习惯于熟悉标准图形,但较长时间认识标准图形,遇到非标准图形时就感到困难,甚至产生错误的认识。如直角的认识,如果始终停留在标准位置,当出现非标准图形就认为不是直角;认识等腰三角形,如果教长时间接触标准图形(图1),遇到变式图形(图2),有些同学就会认为不是等腰三角形。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既要用标准图形引入,也要及时应用变式图形进行练习。

2、小学生容易掌握图形中明显触目的特征

图形中的某些特征本质触目可见,学生就容易掌握,一些较为隐蔽的本质特征则极被容易忽视。如认识圆,学生对圆心、封闭曲线这两点触目可见的本质特征很容易发现,而对于“圆周上的各点到圆心等距”这一本质特征则不容易认识。同样非本质特征明显,也容易掩盖本质特征。再如比较图3和图4中两个角的大小,有的学生认为图4大于图3,以为“边长的那个角大”,而忽视了“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这一本质特征。因此,教学时要特别强调那些隐蔽的特征。

3、小学生掌握立体图形比较困难

与认识平面图形相比,小学生掌握立体图形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在平面图形的基础上,逐步掌握立体图形,形成有关立体图形的表象。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还在逐步发展中,他们从平面图形的感知到立体图形的感知,特别是反映立体图形的透视图,学生认识起来有一定困难。几何形体的认识从低年级起合理安排,新大纲从一年级起,按着立体——平面——立体的顺序安排。知识由浅入深,要求从低到高,既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利于数、形结合,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建立。

二、通过观察、演示、操作等感知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

要认识几何形体,必须理解几何形体的本质属性,形成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几何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通过对大量的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后得到的。所以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等感知活动,使学生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得到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例如怎样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没有给长方体下定义,而是通过课本中图形的观察,指出某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但是由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所组成的立体不一定都是长方体,所以在教学时,就要拿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如装食品的纸盒、铅笔盒、保健箱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的面、棱、顶点的情况。然后把作为教具的空纸盒展开成平面图(相对的面和相对的棱课前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观察、比较一下,着重加深对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的认识,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里得到全面的反映,从而使学生对长方体的理解更加深刻。接着再引入正方体的知识,学生通过对实物和平面展开图的观察,突出正方体这一属概念所具有的,区别于其它属概念的性质是长、宽、高都相等,并且能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

有些几何形体的概念,不仅要借助教具的演示,而且还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和测量,来理解它的本质涵义。例如“体积”的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先验性的。教学时,教师请学生观察教室里墙角的书柜之类的物品,想一想,这块地方不把书柜搬走,还能放别的东西吗?还可在讲桌上出示一个盛水的玻璃容器,把一块金属块放入容器中,水面为什么会上升?通过这样的演示,使学生理解了这是因为书柜或容器中的金属块占据了一定大小的空间,把抽象的概念转换成看得到摸得着的感知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空间”“体积”的实际意义,获取一定的空间观念。又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把一张长方形纸的周长贴上彩色纸条后,再拉直展开成相连的4条线段(长和宽用不同的颜色区别),让学生到黑板前实际测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计算,让学生思考:一个长方形有几条长和几条宽?怎样计算周长比较方便?从而使学生获得长方形“周长”的表象,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测量某些实物的长和宽,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如教室中的玻璃窗、数学课本的封面、桌面等。

学生要得到一个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需要借助于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感知活动来完成。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之前,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表象已有所认识。我们把所有三角形作为一个整体来看,那么,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便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教学,教材中是通过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方格,再将两个锐角三角形拼摆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出面积公式。但教师在课前让学生自行准备好的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并不一定都是两个锐角三角形,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拼摆时,学生完全可能由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拼摆出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所以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知识的完整性和方法的多样性,最后再归纳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

教学观念培养管理 篇6

【关键词】:数学观念 有效教学 减法运算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09-02

有些学生反映数学课听得“懂”,但到自己解题时,往往是无从入手.我认为造成这种结果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将知识有效内化,没有能够形成数学观念,所谓数学观念是指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下面试图从两个数的减法运算及其意义来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

一、两个数的减法运算

世界上的万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它们由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产生了量变和质变,这个量变或质变会产生增量△m,我们可以用后一状态的量(m2)与前一状态的量(m1)的差m2-m1来表示,即△m=m2-m1.

二、化归思想

初中数学很多知识都可以转化为两个数的减法运算,用它进行合理的解释.

x=a-bax=b-aa

(一)增长率中的化归

一些学生在利用公式(a表示变化前的量,b表示变化后的量,x表示增长率)运算增长率时容易混淆.经过努力,我把上面的两条公式统一成这样,当b-a<0时,其中差的“-”号表示减少,当b-a>0时,差的符号“+”表示增加,这样把数的增加或减少与差的符号“+”、“-”完美统一起来.

尽管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也知道有理数所表示的意义,但利用它来分析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结果---差的数学观念还没有有效地建立,学生受到小学非负数运算的影响,总是希望利用它来理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利用有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由原来的“大数减去小数”转化成“求后一状态的量(m2)与前一状态的量(m1)的差”的转变.

(二)数轴上的化归

在学习了有理数减法运算之后,学生对两个有理数的差与与之对应的点在数轴上位置变化关系不清楚.

A(m1)当m2-m1>0时,向右平移|m2-m1|个单位当m2-m1<0时,向左平移|m2-m1|个单位B(m2)

为了让学生自己理解这个问题,我在几何画板中做了一个点从A处运动到B处,对应的数值也从-2变成了3,又从B处运动到A处,对应的数值又从3变成了-2,这时学生体会到两个点对应的数的差的符号与点的运动方向有关系:在数轴上,两点对应的数的差是正数,则点向右运动,两点对应的数的差是负数,则点向左运动.

一般的:

注意:A(m1)为起点,点B(m2)为终点.

在这里,物体的运动“距离”和“方向”与有理数差的“绝对值”和“符号”得到和谐的统一.即在数轴上,点向右运动,△m为正数(与坐标轴的正方向一致);点向左运动,△m为负数(与坐标轴的负方向一致).在学生的认识中,这又是对公式“△m=m2-m1”的一种拓广,学生体会到“△m=m2-m1”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而且还可以表示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变化,学生的数学观念又一次得到更新和充实.

(三)坐标系内的化归

点在直角坐标系中平移可以用终点(m2,k2)与起点(m1,k1)的横坐标之差△m、纵坐标之差△k来表示.一般地,如果A(m1,k1),C(m2,k2),那么从A点运动到C点我们可以这样表示:

A(m1,k1)

当m2-m1>0(m2-m1<0)时,向右(左)平移|m2-m1|个单位当k2-k1>0(k2-k1<0)时,向上(下)平移|k2-k1|个单位C(m2,k2)

对于点的运动过程来说,从“用一个减法算式”去表示到用“两个减法算式”去表示,在表面看来只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事实上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很难自己跨越这个量变的过程,所以教师可以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理解、拓展,从而实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位置变化”转化“为数的减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为这个知识点的内化提供可能性.学生可以深刻的体会到“两个数的减法运算”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轴上点的位置变化”,而且可以“用两个减法运算来”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变化”.在这里,学生不难形成这样的一种数学观念:坐标系中向右运动,横坐标的差为正,向上运动纵坐标的差为正(这与坐标轴的正方向一致,若是负数则与坐标轴的负方向一致).

(四)函数增减性的化归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函数的增减性驳难掌握.学生对“y随x的增大而增大”和“y随x的增大而减小”感到很难理解.那么有没有一种简单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增减性?经过探索,在教学中我引入箭头(→)帮助学生记忆、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标箭头的方法:

1、所标箭头均要在函数图象上;

2、所标箭头均要有向右运动的趋势.

二、判断增减性的方法:

1、箭头若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判断在这个范围内函数值是随x的增大而增大;

2、箭头若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判断在这个范围内函数值是随x的增大而减少;

下面再举具体的实例来说明:

1.左上图是某一次函数的图像,因箭头①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可以判断y的值是随x的增大而减少;

2.如下右图箭头②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判定当x<1时,y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箭头③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故判定当x>1时,y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这种方法实质上是利用函数图像上两点的横坐标之间、纵坐标之间的差的符号来说明点的平移方向,是数、形的完美结合.用来判断函数的增减性形象、直观,学生也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给我们的启示

(一)学生数学观念的形成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由上面可知,量变化△m总是变化后的量减去变化前的量的(m2-m1),△m=m2-m1不仅可以表示量的变化、点位置的

变化,而且还可以表示一个量随着两一个量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因为两个数的减法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学生对这个观念是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不断完善的,不管这一过程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

上面的原因告诉我们,在培养学生数学观念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它需要时间,也需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数学观念的形成:①了解学生现有的数学观念和需要养成新的数学观念及它们之间的最近发展区,②切忌操之过急.

(二)数学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学生的数学观念应该是自觉的运用数学思想的意识和学习数学习惯的总和.

①数学意识包括推理意识、抽象意识、整体意识、化归意识等等,在上面的四个问题中我们进行了有效地化归,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这无疑有利于学生数学的学习和数学能力的培养.

②数学习惯包括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如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往往习惯规定向右为正,向左运动为负,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增加为正,减少为负等等,还有箭头的运动趋势的想象,用图示法来表示一个过程……这些都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它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注意学生数学观念培养,可以有效提高数学教学.

我们知道数学思想方法包含在数学知识之中,获得知识的同时,必然会触及思想方法.问题是仅仅满足于对思想方法的自发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不去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不对学生的数学观念进行系统的培养,很难改变“懂”而不会的局面.不利于当前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思维与数学教学》

[2]顾越岭《数学定向分析法》

历史教学中时序观念的培养 篇7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序观念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任务, 中外各国历史研究与历史教育在此认识上高度一致, 如:1996年颁布的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性, 在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上它强调历史教学要着重培养相对独立但互相联系的5种历史思考能力, 把“时间顺序的思维能力”排在首位, 它解释说“时序思维能力是历史推理的核心, 如果没有历史地看待时间的明确意识, 学生肯定会把诸多事件看作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东西。没有强烈的年代学意识;学生就不可能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解释历史因果联系。”年代学是组织历史思维的智力前提。由于我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采用的是学习主题式的编排, 多年的实验表明, 由于历史学科时序性强的特点以及学生认知基础薄弱等状况, 对学生掌握历史造成一定的混乱。所以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又回归历史学科特点, 建立基于时序的课程内容体系。

目前, 新的教科书采用专题的编写体例, 这种编排有助于学生认识同一个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和发展演变规律, 但是, 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第一, 同类知识过于集中, 不利于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 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学习兴趣.第二, 内容跨度大, 高度概括, 加剧了学生的认知难度。第三, 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不清晰, 学生不容易搞清历史内容的先后顺序。很多学生学历史感到很混乱, 就是没有培养学生的时序观念。最基本的历史时序概念, 成为学生认知结构的短板。因此, 历史学科的基本时序特征在中学教学中应突出体现和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时序观念:

一、帮助学生掌握与时间有关的专业术语

包括常用历史分期及其起止时间、历史分期划分依据, 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民主义革命时期。这些历史分期及依据, 教师新课开始之前就应向学生讲明白, 以使学生能有整体的认识。

二、在通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及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特征

1.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应讲述发生发展的过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其过程相当复杂, 所经历时间很长, 其中还有反复。教师在讲授时可概括为:议会斗争→革命战争→共和国成立→克伦威尔独裁→王朝复辟→光荣革命, 然后让学生复述其过程。

2.帮助学生掌握基于时间的“大事记”叙事文体。如, 引导学生编制“专题性事件大事记” (如印刷术的发明与改进大事记) 、“断代大事记” (如唐朝大事记) 、“重要组织大事年记” (如中国共产党90年发展大事记) 、“重要人物大事记”、“年度或月份大事记”等。大事记的素材可以由教师提供, 也可以由学生根据历史教科书和其他资源整合而来。教学中应设计相应的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大事记进行思考.

3.每个单元内容新授完后, 教师应及时小结, 把整个单元事件按时间发展顺序帮助学生梳理。如二战史, 整个单元新授完后可这样构建知识网:

4.每个大的历史分期内容新授完后也应给学生梳理。如世界近代史可以构建网络:

三、在专题教学中帮助学生梳理

梳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军事、外交等专题主要内容, 进而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如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可这样梳理:

学生一看很清楚, 中国近代化特点: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由表及里, 层层深入。

四、引导学生从“原因与结果”“延续与变迁”等视角出发, 把握历史观念, 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的原因、过程、结果可如下讲述:

进程:工作机的发明——动力机的发明——交通工具的发明

结果:1.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并扩大———对外扩张———西方先进、东方落后

2.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工人运动的发展———宪章运动———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教学观念培养管理 篇8

一、法制是班级管理有序进行的保证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 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国有国法, 校有校纪, 作为一个班集体, 班主任要能正常有序地开展班级管理, 制订出切合班级实际, 有利于发挥学生能力的班规班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 每学期开学初都应该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 (小) 学生守则》和《中 (小)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并讨论、座谈, 同时向学生宣讲学校新学期的工作思路和学生德育计划, 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写出个人计划、讨论制订班级公约, 然后交班委会讨论通过, 最后由班主任逐一进行审核、修改, 指导学生誊写成文, 并将个人计划和班级公约张贴上墙。针对目前青少年学生的

新学期, 新课程, 新心理、生理特点, 在班级管理中, 我们还要注意加强学习国家法律法规的力度, 组织学生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 要求学生在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班级班约的基础上, 进一步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 达到有效遏制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事件发生的目的。

法律法规学习了, 班规班约制定了, 并不是说明班级管理到位了, 更重要的是实施。为了有效的保证班规班约的实施, 还要制定出班级公约的实施细则。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 我们根据制订出的班级公约, 就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上学放学、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参加活动、宿舍管理等方面制订若干操行量化奖惩细则, 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 形成一套较为适合班情的班规班纪, 并晓之于每一位学生, 然后指导班委会督查考核, 这样使班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有一个标准去约束自己的言行, 从而也为班主任处理日常工作提供了依据, 避免了班主任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民主是班级管理正常开展的必备条件学生也应享有充分的民主, 充分尊重学

第三, 背诵内容灵活掌握, 以辅助教学。生的民主权利, 保证学生民主参与管理渠道的畅通, 对班级管理、班干部的产生、三好学生的评比都是非常关键的。学生的操行评定、毕业鉴定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 更应该尊重学生本人的意见, 遵循师生平等的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沟通师生彼此的心灵, 缩短师生相互间的心理距离, 从而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同时, 班级管理必须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意见、建议进行分析集中, 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学生迫于老师的压力, 当着老师的面勉强执行有关班规班约, 离开了老师便失去自我约束力, 不利于班级秩序的稳定, 班级管理就难以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法制观念必须并重, 只有有效地将民主与法治结合起来, 制定出切合学生实际, 学生能自觉或经过努力能做到的, 并有利于形成良好班集体的班规班约, 实施“依法治班”。才能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秩序井然的优秀班集体, 学生才有一个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环境。

论油画教学中绘画观念的培养 篇9

一、整体观念

整体这一字眼几乎是每一个学习绘画的同学都要接触的词汇, 什么是整体初学者会给你不同的回答如:“整体就是到处都画”, “整体就是画面的大体效果”。以上对整体肤浅的认识必然会造成无细节感和不完整的画面问题, 甚至滋生了不认真观察的习惯。如果初学者对整体的认识有偏差, 那么怎样的认识才是深刻的?关于画面中的整体效果是生动的, 是有细节的、是有主次的、是完整的、浑然一体的, 也就是说整体效果是在画面中包含着关键细节和视觉中心生动的画面效果。面面俱到会走上照片式的被动描摹, 笼统的描绘产生不了绘画精品。整体这一字眼的认识只有在绘画实践中才能感悟到它的真正含义。

关于整体观念的培养首先应该要了解人眼局部观察的生理特点, 眼睛的生理特征特性是导致局部观察的直接原因。眼睛的特点就是在很短的时间有进行聚焦的功能, 也就是说在一定的范围内它想看清楚那里就能聚焦到那里, 眼睛的这一特点使没有训练过的初学者画面上容易出现凌乱的效果, 这种观察习惯是油画学习中的最大障碍。2.整体的体块关系没有建立就开始“死扣”局部。如:头像写生中过分的关注瞳孔、鼻孔等。3.过分的描画物体的轮廓线, 物体暗部、亮部轮廓线虚实程度一样, 内轮廓和外轮廓的虚实程度一样。4.画面中几大部分明暗色度雷同或过分的去强调物体暗部反光和半调子结构的色度, 造成画面花、脏、乱、灰的画面问题。在给初学者讲授整体观察方法似乎有点抽象, 甚至被误认为是笼统的、流于一般性的观察。其实, 整体的观察方法就是在各物体之间或者物体的各个部分在相互比较下精确的观察, 对比这一方法将贯穿整个观察的始终。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通过扫视整体的、对比的、观察物体的比例、形状色度之间的高低、大小、深浅的差异。2.用把物体分为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的方法观察物体大的比例关系。3.用垂直线、水平线、倾斜线比较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4.观察物体亮部与暗部各自的轮廓形状, 观察物体的正形或负形。

二、结构观念

一谈到结构初学者脑海中的第一影响就是物体的解剖与内部构造, 这只是结构一词内涵的一个方面, 除了解剖结构还有形体结构和画面结构这三者构成了这一词汇在绘画中的完整概念“结构是人的理智创造出来的, 人体本来没有结构, 有的只是解剖, 结构是人认识人体解剖的方式。解剖是向无限细致发展;而结构相反, 是向概括和简化发展。结构意识是面对自然时的组织和布局”。[1]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都不能用我们的肉眼直接感知, 我们感受到的只有活生生的的物体, 解剖是物体内部的构造它决定了物体的外部形状和轮廓。形体结构是画家用理性归纳出物体几何造型特征。没有对二者的理解我们不可能准确、生动的在画面上表现物体。关于画面结构就是在画面上“经营位置”使点、线、面等美术元素在画面上呈现出和谐、丰富、生动的效果。

关于结构观念的培养我们以人体结构知识学习为例讨论人体结构知识学习的一些具体方法。对人体结构知识的掌握有四个阶段:一、大量的临摹人体结构范本, , 增强手绘的准确度, 这一阶段不需要对人体骨骼和肌肉作较深的认识和理解, 一般是针对于初学者要求熟练、准确的临摹出范本, 这种训练的目的是要增强绘画学习者的知觉感受能力和画面上的转化能力, 是眼与手的协调训练。二、要在以上基础去假设光源, 加入明暗色调, 这一阶段已从单纯的描摹上升到理性的分析, 特别要配合透视知识让人体的每一体块进入到透视的视觉轨道, 没有透视知识的掌握, 对人体的理性认识将不会实现 (此时可做一些泥塑来辅助理解人体结构知识, 但它代替不了人体各种姿态在纸面上的练习, 因为泥塑的练习不要求我们把人体各部位导入到透视轨道) 。第三阶段对着人体范画或人体摄影作品进行“改画” (加入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配合透视知识, 改画出理想美的人体姿态) 。第四阶段是对人体结构熟记于心, 并能默写出各种角度和透视状态的人体动态。在训练过程中可进行自问自答方式提醒自己注意人体的每一结构单元, 人体结构在纸面上的转化则是对提问的回答, 如画一幅站立的人体提问自己头、胸腔、骨盆的透视状态, 肌肉的起止及各部位的比例等等。还要注意在不同大小的纸面上作练习, 以免由于画幅大小的变化而不能掌握人体的比例。在人体结构学习中可参考以下几本书:《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美]乔治·伯里曼著, 《人体造型基础》沈兆荣编著, 《人体结构》浙江美术学院教材编写组编, 《解构人体—艺用人体解剖》孙韬, 叶南编著。但是, 这种学习人体结构知识的弊端就是由于大量的练习、记忆和推理造成了对人体结构知识牢固的“经验图式”, 如果不及时激活、更新这些经验图式就会走上概念化的道路, 在这种练习的同时要配合大量的人体写生把结构知识转化为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反之如果对人体结构没有深刻的理性认识, 人体写生也只能是被动的描摹自然而无法进入主动造型的绘画状态。

三、明暗观念

初学者在观察物体的时候很容易看到物体的轮廓线, 而对明暗两大部分的界限视而不见, 甚至画面中的物体几乎没有投影, 这种对物体轮廓线的过度敏感将不利于初学者对写实油画的入门, 它是写实油画的一个巨大障碍。明与暗是我们学习写实油画必须认识的两个方面, 它是写实油画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光的作用下物体形成了“明暗两大世界”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 不同强弱和类型的光线只是让明与暗两大部分的区别或强烈、或柔和, 但这种明与暗的区别只要有光线的投射它便必定会形成。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形体, 绘画者易被动的描摹这些变化而忘记了“明暗两大世界”的区分, 便使得画面零乱不堪。强有力的培养明暗观念, 这才能让我们主动的在画面上挥洒而不被动的描摹自然物体的轮廓线。

物体上的明暗是依据不同光线的来源而有所区别的。光线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种:一.自然光如月光、日光这种光线的放射距离远, 又以放光体大故光线是平行的。自然光中有日光, 它早、中、晚的光线各不相同。清晨的光线朦胧, 冷暖明晰, 正午的光线比较强烈, 明暗截然, 立体感强。傍晚的光线以暖色

浅析错误分析理论

在大学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策

邓高 (湖北省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434025)

摘要:错误分析理论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理论, 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外语教学中,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研究该理论的实际应用。笔者正是出于这个目的, 想探讨该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以及在该理论基础上的对策问题。

关键词:错误分析理论;日语教学;语际;语内

一、引言

在我国大学的日语学习者中, 绝大部分是从零起点开始, 而且在词汇方面, 汉语和日语有一定的交叉, 因此在日语学习过程中, 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困扰学生的一个问题, 就是经常出现错误。这些错误里面有的是因为母语干扰造成的, 有的又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 那么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对于这样一些错误, 作为教师该如何对待呢?是立即指出好, 还是忽略好呢?立即指出的话, 又怕打消学习者的兴趣和自信心;忽略的话, 又担心学习者养成错误的语言习惯。类似的问题也让教师左右为难。当然, 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解决错误。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借助错误分析理论。本文主要谈论错误分析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运用和对日语教学的启示。

二、错误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1. 错误分析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从2 0世纪6 0年代后期, 考德 (C o r d e r) 在乔姆斯基 (Chomsky) 普遍语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错误分析理论, 首先将错误与失误进行区分, 目的是通过对错误的分析观察, 研究外语学

为主。月光是日光的间接光呈现出冷色的倾向。二.人造光如烛光、灯光、日光这种光线距离近, 一般是放射状的。人造光中的火光和白炽灯呈现出暖色的倾向, 日光灯属于冷光。自然光和人造光对物体照射角度的变换造成了侧光、顶光、逆光、底光四种光线状态。侧光的光源在物体的左右两侧, 但平时大多都以顶侧光出现, 物体轮廓明晰, 体感较强, 较多的运用于绘画作品特别是写生作品;顶光在物体的顶部照射, 基本上与物体成直角, 光感最强, 明暗差异大, 整体感强;逆光的光源在物体前面照射, 边缘线会出现光带, 色调会呈现宏大、辉煌的视觉效果。底光从下向上照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较少见, 底光的应用会出现戏剧性的视觉效果, 表现反常态的场景或人物。光源的类型和照射方式给了我们各种视觉效果的依据, 绘画写生、创作中就要主动利用这些光源依据表现美。

四、色调观念

色调是油画的灵魂, 许多人不能进入纯正的油画语言之中就是因为对色调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学习色调知识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白一个道理, 在大自然中客观物体的色阶变化是无限的, 而我们调色盘上的颜色从白到黑和白纸到铅笔的黑度是有限的, 画面的色阶与自然界的色阶根本不可能达到绝对的等值, 只能找出自然物的色彩关系和明暗关系, 并把这种关系正确的反映出来。色调关系就是明与暗, 冷与暖, 灰与纯及各种色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对比与调和, 多样与统一。为了表现自然物之间的色调关系而不是被动的去描摹, 绘画的过程中就需要归纳、概括、强化、弱化色调中的绘画因素来组合某种美的色调。

一幅画是由黑、白、灰三个色调组成的, 黑色系列从强到弱的三级关系, 白色系列和灰色系列也有从强到弱的三级关系 (这里的三级关系指的是自身色调系列中的色阶区别) 一幅画中黑、习心理, 寻找错误的来源, 帮助学习者纠正错误。错误分析的进一步发展, 就是中介语的研究。有人认为, 中介语是一种处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布朗 (Brown) 根据对学习者所犯错误的观察, 将中介语发展分为非系统性错误阶段、呈现阶段、系统性阶段、稳定阶段四个阶段, 用以描述学习者逼近目标语的语言发展过程。

2. 错误类型及原因

考德 (Corder) 把错误分为三类:前系统错误、系统错误和后系统错误。前系统错误就是新语言系统形成前的错误。系统错误指新系统正在形成期所犯的错误。后系统错误主要是语言系统形成以后的错误。当然, 为了找到更为切实有效的对策, 有学者经过大量的研究, 将错误类型进一步细化为泛化规则、忽略规则、错误假定、随意遗漏、有意添加、简化规则、配合不当等几个方面。

对原因的研究都大致分为三种:第一、语际错误, 即母语对目的语产生的负迁移;第二、语内错误, 这类错误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规则理解错误造成;第三、其他原因造成的, 如文化差异、教师的教法或教材不恰当等造成的错误。

随着对错误分析理论的研究的深入, 这一理论逐渐广泛地被运用于外语教学中,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错误分析理论的应用

1.用错误分析理论指导基础日语教学

基础日语教学的主要对象是低年级的日语初学者, 因此, 多

白、灰布局和比例的不同形成了画面的调子, 这是对黑、白、灰调子的一种理解, 是画面平面性的分析。另一种对黑、白、灰认识是物体由明暗两大世界组成的, 如单纯分析暗部世界中的投影是黑色系列, 明暗交界线是灰色系列, 反光是白色系列, 亮部世界, 是由中间色调和高光组成, 中间色调中的深灰色是黑色系列, 灰色是灰色系列, 高光是白色系列, 这是一种对画面明暗分布黑、白、灰的色调分析。写实油画是在二维的平面上反映三维的立体空间, 这一特点要求我们不但要画出物体的明暗两大色调, 还要让这些色调参与到画面整体的黑、白、灰分布中, 这种参与会使画面达到统一、均衡、生动、丰富。这是写实油画较难突破的一点, 绘画者容易把握物体的立体感而又很容易忽视让色调参与到构图之中。对色彩调子的训练要以大自然为依据主动的调配各色块之间的对比与和谐, 在训练过程中1.限制调色盘上颜色的种类进行训练。2.对客观自然进行变调, 改变它们冷暖、灰纯、色相的强弱。3.对大自然理想化的色调组合, 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主动的组织色调, 这种练习有利于打破写实油画中具象性的思维定势。

在写实油画的学习中整体观念、结构观念、明暗观念、色调观念不可能包含绘画观念培养的全部内容, 但这四个方面绘画观念的培养是学习写实油画的重点, 只有强有力的树立这些观念才能使绘画者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主动的概括、归纳、创造出鲜活的艺术形象, 而不会被动的描摹自然成为大自然的奴隶。

参考文献

教学观念培养管理 篇10

关键词:合训学员,培养质量,教员管理,精确培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战争形态的变革, 塑造能够在信息化战争中组织实施精确指挥、管理、保障的新型军事人才, 特别是指挥人才成为军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需求。因此与之相适应, 军队院校需要变革教育管理理念, 创造性改造现有教育管理手段,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 实施精确化培养成为当前和今后军队院校改革的必然趋势1]。精确化培养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并处理教学、培养、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文件、数据等信息, 对学员实施针对性强的精确培养。信息技术为教育观念和管理手段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的教育管理手段, 以合训学员未来岗位需求为目标, 实现对合训学员的精确培养。本文就转变军校现有教育管理理念, 运用信息化教育管理手段, 对合训学员实施精确培养进行了有益探讨, 希望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一、合训分流学员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历史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为适应时代和军队的发展, 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当前我军正在努力实现向机械化信息化军队跨越式地发展, 正在大力培养各类信息化军事人才, 特别是信息化指挥员。为此, 自2000年以来, 我军开始调整初级指挥员培养方式, 实行了“基础教育合训、专业训练分流”的改革, 即采用“4+1”培养模式:对招收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先用4年时间, 在专业技术类院校完成“基础教育合训”。此阶段主要完成通用学科专业大学本科教育, 同时进行必要的军事学科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和指挥军官的基础培训, 实现由青年学生向合格军人、向既懂技术又适合从事指挥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转变。学生在完成基础合训阶段学习后, 转入初级指挥类院校, 进行为期1年的指挥专业培训。此阶段主要完成军事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和初级指挥军官的基本培训, 实现由合格军人向合格初级指挥员的转变。从中不难发现, 按照“4+1”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使合训分流类学员成为德、智、军、体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适应我军信息化建设和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需求的, 懂技术、会管理、能指挥的复合型初级指挥军官[1]。

二、转变教育管理理念, 对合训学员实施精确培养

目前, 传统的合训学员教育管理理念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过于强调知识学习成绩, 对其他能力素质 (如自学能力、实践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信息能力等) 的培养重视不够。二是强调按照一些人为设计的统一标准, 对合训学员实施“整齐划一”的教育管理, 没有注意到不同个体的特点差异, 没有实施“靶向式”教育培养。三是没有营造允许学员出差错、受挫折的氛围。

针对上述问题, 需要我们首先准确界定军校精确培养的科学内涵, 并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学员实施精确培养。

1. 精确培养的科学内涵。

胡锦涛主席2005年10月视察南京军区时指出:“要着力解决军事训练、战备落实的重点、难点问题, 加大落实训练、战备各项计划的力度, 切实把各项工作量化、细化、具体化”。胡主席的重要指示为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教育管理模式, 提高军校教育水平指明了方向, 指出了新时期新阶段信息化军事人才教育的着力点—精确培养。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 精确化培养是一种使人才培养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教育方法。“精”就是精细、精湛、最优, 也就是精益求精, 好上加好;“确”就是准确、确实、定量, 也就是标准规范、落实到位。精确培养, 就是通过提高教育过程中, 决策、计划、控制、协调和评估这些活动的定量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 不断追求更加完美的教育管理方法[2]。信息化时代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信息化时代的教育理念是:针对不同受教育者的个体特点, 对其实施精确化培养。信息化战争对军事人才, 特别是指挥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军事人员必须具备精确化的思维方式, 要求指挥人才具备精确化管理能力。军队院校精确培养是以增强军队院校综合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以法规和规章制度为依据, 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 对管理对象实施定量、精细、准确的规范与控制, 达到系统整体效能优化的过程。在军队院校的管理活动中, 既要重视战略上的宏大构想, 把握正确的方向与目标;也要注重细节上的落实,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只有通过精确培养, 实现管理的定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才能实现战略与执行的无缝衔接。

2. 信息化环境是军队院校人才精确培养的必然要求。

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收集、处理、加工传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 军事领域作为最新科技的“试验场”, 战争样式也逐步迈入信息化战争时代。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在于信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军队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必须率先实现信息化,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打赢现代信息化战争的新型军事人才。

3. 信息化管理是军队院校精确培养的必要手段。

信息化管理不是取代现行的军校管理, 而是在现行的军校管理的基础上, 利用电子、网络等信息化方式来提高管理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形成更广、更大范围的协同。如果人员量化管理信息化程度不够, 即使有些人员管理已经实现了定量化, 但是这些定量化的信息难以迅速检索, 这样就不能做到随时随地随需地利用所有的管理信息。信息化管理手段具有收集处理信息快捷、准确;分析判断智能化;落实工作高效化的特点, 每一项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指向都需要能够立即投入到应用中来, 通过应用、再反馈, 修正院校管理和建设, 以此达到精确培养精细、准确、快速的要求。

三、当前军队院校实施精确培养存在的问题

1. 精确培养的理念尚未完全确立。

受中国传统直觉体悟思维文化的影响, 我们的思维惯性在深层次上有“轻理”的倾向。这种“不善长理性”的直觉体悟思维, 要么习惯于用思辨方式, 通过一系列的思想观点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凭经验来指导管理行为;要么用一种粗放的思维来决策, 而往往忽视通过精确的排列组合和数理计算来决策、指挥。直觉体悟思维对事物的认识主要凭印象凭经验, 往往不准确, 不能对事物从长远和整体上把握。它的认识结果只能停留在事物表面, 使人们的生活行为和整个社会理性极度缺乏。我们的军队管理根植于东方管理文化土壤, 直觉体悟管理、粗放管理和经验管理在我军院校管理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比如:有的院校管理者在培养学员的过程也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 忽视对客观存在的科学理性分析, 忽视了规章制度落实的严谨细致, 存在“差不多”和“基本上”的现象。

2. 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精确培养要求院校的教学、科研、行管等制度高度融合统一且细致明确、便于操作、评价科学, 而许多院校的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1) 目标计划体系不够健全、不够科学。院校近期、中期、长期规划相互交叉, 各部门的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存在内容矛盾、时间冲突的现象。 (2) 培养体系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粗放式管理条款较多, 但缺乏对人员、车辆、装备全方面、全员额、全过程的具体操作执行要求较少, 主要缺乏质量控制和过程管理。 (3) 评价体系不完善、不科学, 处理手段不力、结果不透明。院校教学建设始终是学院建设的根本, 但现行教学管理措施缺乏精确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对教员学员的业绩考核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3. 信息化建设和运用水平尚不能满足精确培养的需要。

高新技术的运用, 促进了培养理念和方法手段的全面创新, 从而产生了精确培养, 其核心是信息化。当前, 制约院校精确培养实现的原因有三: (1) 信息化资源建设水平不高。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 教学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资源建设。但目前我军院校的信息资源建设严重滞后。究其原因, 首先是在宏观上军事教育行政部门缺乏有力的指导和协调, 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或使用效率不高, 推动力不够;其次是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 在开发上大家各搞一套, 造成重复建设, 并为以后的兼容留下隐患;再次各个院校各自为政, 在信息资源建设上缺乏协调与合作, 分散了信息资源建设的人力和物力。 (2) 管理者信息能力不强。一方面, 管理者的培养思想受传统观念影响很深, 要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有个过程;另一方面, 管理者需要有较好地获取信息、储存信息、管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 以及使用维护系统的习惯和能力。 (3) 信息安全缺乏保障。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益, 也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问题。一方面, 信息系统使用范围广、用户多, 部分用户安全防范意识差, 使用保管涉密载体不当的现象不断出现;另一方面, 网络渗透、窃密、攻击已成为信息战的重要作战形态, 国内外敌特人员经常对我实施网络攻击, 黑客窃密、破坏网络事件时有发生。

四、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强化精确培养, 提高军队院校育人质量

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军校教育管理的必然趋势, 是进行精确培养的必然需求, 是军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搞好信息化建设,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充分运用信息管理理论与信息管理方法,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 充分考虑外界变量与信息, 合理配置教学、行政等各种信息资源, 开展信息化和数字化教学、管理活动, 从而实现精确培养, 提高育人质量。

1. 构筑信息管理平台、开发信息化管理软件, 为精确培养提供必要“硬件”。

军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精确培养的必备硬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综合运用教育管理学、计算机科学、运筹学和系统工程学等相关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 对院校教学、科研管理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储存、维护、传递和分析利用的自动化系统。该系统能客观反映院校教育现状和历史进程, 为教育管理活动与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支持。通过教育管理系统的建设, 能提高信息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实现对管理对象的全时段、全方位的精确培养。依托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教学、科研、行管等工作的精确培养, 主要是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 要科学制定军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一方面, 军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 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存储媒体不断更新, 坚持标准化建设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加强控制、融合统一;另一方面, 军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信息数量庞大、类型繁多, 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 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操作标准。 (2) 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细化制度要求。依据条令条例、教学制度把粗放的要求规定细化成各项工作、每名成员的执行规范。其次, 要量化过程管理。在过程管理中, 对每项工作、每个人都要有定量分析。再次, 要科学评价。充分利用运筹学、统计学知识和人工智能对每项工作、每个人做出科学评价。 (3) 完善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建设, 提高精确培养效率和质量。第一, 要建立管理教育网络系统, 实现院、系、室 (队) 三级能够资源共享、同步管理。如建立系、室、队基础管理系统, 依托校园网、监控设备对各单位实行远程监控和实时指导;建立网络教学管理, 对教员授课、课程进展、课堂秩序、学员学习效果进行综合信息管理, 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系统建立网上财务管理系统, 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财务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视性;建立后勤管理系统, 对全院后勤工作统一管理。第二, 要建立人员精确培养子系统。如将单位人员的思想政治、学习成绩、特点特长、家庭状况、奖惩情况等相关内容, 梳理、细化成一系列指标, 作为人员评价的量化依据,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转变管理理念, 提升信息能力, 为精确培养创造过硬“软件”。

军校管理者是精确培养的主体, 管理者只有转变粗放式和经验式的管理理念, 不断提高对精确培养的思想认识, 更加熟练地运用好信息化教育管理平台, 才能有效提高精确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1) 管理者要确立三个观念: (1) 精确培养决定效果的观念。精确决定效果已被许多事实所证明。首先,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小问题不及时解决就会演变成大问题, 这是客观规律。其次, 实由精来, 精能促实。如果落实非常深入、非常精确, 那么工作肯定是扎扎实实, 富有成效的。再次, 精能保证质量, 质量决定效果。工作能做到精益求精, 那么质量肯定是有保证的。 (2) 精确培养决定水平的观念。精能反映出干部的能力、思路和水平;精能反映出群体的素养、意识和精神。 (3) 精确培养决定作风的观念。精确反映精神面貌, 工作要做到精确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精确反映贯彻力, 推行精确培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阻力, 没有坚强的贯彻力是不可能打开工作局面的。 (2) 实施精确培养依靠大批精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人才。管理者必须采取多种途径, 努力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 做到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搜集、存储分析处理信息, 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实施办公、管理、交流, 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常识。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施精确培养;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手段, 提升精确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3. 继承传统, 创新模式, 正确发挥信息化管理手段在精确培养中的作用。

精确培养是一种以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成果为特点的新的管理教育模式, 它把提高管理效能作为管理创新的基本目标。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施精确培养要注意把握“三个结合”: (1) “人管”与“机管”相结合。机管可以替代人管中常规的、定式的、数字的管理, 但机管不是万能的, 切不可忽视人管的作用。 (2) 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是交替呈现在管理对象身上的状态, 只有实现对静态和动态的全面控制, 才能对管理对象实现全方位、全时空的管理。 (3)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信息化管理手段强调了“量化”和“数字化”, 弥补了以往定性方式不精确的缺陷, 提高了管理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但管理中的问题不是全部都能用简单的数量关系来表现的, 要克服重定量、轻定性的倾向, 坚持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 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才能准确地把握管理对象的本质。

总之, 精确培养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 它突破了其他管理的不完善性, 应用具体性、可视性、操作性强。只要充分将之与现有的院校管理模式有机结合, 提高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必将使军队院校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占荣辉, 鲁敏.基础合训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 2011, (12) :63-65.

教学观念培养管理 篇11

一、让“图形的观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实施“动态想象”的能力

具体做法:(1)收集图片资料,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课前师生可以共同收集一些著名的、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的图片,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与学生一起实施动态想象。(2)利用模型实物,培养直观认识。教师不妨再搜集生活中的一些规则的和不规则的物体,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观察各种几何体和实物图,通过大量的模型、实物例子进而展开动态想象,形成对各种几何体的直观认识。学生进入到了一个“动态想象”的理想状态,对观察到的图形在头脑中记忆的表象进行再一次的提取、改造和重组,使想象活动更具有了方向性。(3)借助多媒体电脑课件演示,实施“动态想象”。利用电脑课件演示图形的运动变换过程,将之清楚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的教学过程,我们不但关注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知识静态意义上的认识,而且通过有效的“动态想象”,让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活”起来,让学生从形状、特征、方位、变换等多种角度来感知图形、认识图形,达到真正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目标。

二、处理好“动手操作”和“动态想象”的辩证关系,真正做到以学法的要求追求教法的科学性

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的角度上来说,“动态想象”比“动手操作”更为重要。所以在“空间与图形”学习中,实施先“动态想象”再“动手操作”,要做到:(1)关注学生学习思维的最近发展区。(2)关注“动手操作”的形式和难度。(3)避免学生操作活动的随意性和虚假性。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先进行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再在“动态想象”的基础上“动手操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数学化的思考,对想象活动进行必要的内化,也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发展。

三、摒弃无序而又低层次的“动态想象”,深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深入性的动态想象的空间观念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各种能力的核心。通过有深度的动态想象思维训练,摒弃无序而又低层次的动态想象,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教给学生一些思维方法,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具体做法:(1)借助思维的集中性、收敛性,培养学生动态想象的空间观念。(2)借助思维的发散性、广阔性,培养学生动态想象的空间观念。(3)借助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动态想象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采用逆向思维,会起到正向思维(常规思维)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例如,要求根据三视图来画出立体图形时,难度较大。这时引导学生展开动态想象借助逆向思维,先想象立体图形中每一部分的位置与大小,再想象构造出立体图形从而画出其三视图,学生在动态想象的过程中纠正思维的偏差,因此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四、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中实施有效的“动态想象”,扩大“动态想象”的丰富效果

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具体做法:(1)鼓励、指导学生在课前、课后利用各种材料,如橡皮泥、硬纸片等,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立体图形的模型。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圆与棱、柱体与锥体球体的异同点,从而形成正确的空间图形概念。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自己的想象加以验证。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逐步发展空间观念,这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2)“逼迫”学生先各自进行图形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促进学生在“动态想象”中进行割补、平移、翻折、对称等变换的形成,从而为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做好了思维上和情感上的充分准备。(3)提倡在合作交流中实施“动态想象”,一方面是要提倡学生能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享受不同学生(个体)所产生的“动态想象”的丰富效果,另一方面也要十分关注合作交流的形式规范和实际效果。

不言而喻,“动态想象”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态想象”过程的科学实施,比“动手操作”活动的展开显得更为重要。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地有时间进行“动态想象”,有方法地进行“动态想象”,才能使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更有效果。有些“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内容,仅仅是依赖于“动手操作”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果我们对“动态想象”的过程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实施,就能对数学学习的想象活动进行有效的内化,使学生在习得“空间与几何”数学知识的同时,空间想象能力和学法的水平也能得到十分有效的提高。

教学观念培养管理 篇12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 不少中小学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学思想滞后, 教学观念陈旧, 这成为当前制约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一大思想障碍.他们的教学思想、观念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 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只是空谈.本文谈谈自己转变教学观念, 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点滴做法与体会, 以期与同行交流.

一、改变单一知识流向为综合信息交流,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可概括为善于探索求异, 求是求佳, 奋力拼搏, 献身事业和为社会服务的精神.生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 其中蕴藏着生物学家们执著的创新精神.在生物教学中, 要重视挖掘教材中有关创新史的潜在素材, 充分发挥“读史明智”的作用.例如细胞学说的提出, 细胞膜结构的发现, 遗传物质的探索,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创立等, 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在以前的教学中, 我花大量时间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课堂上经常是我讲, 学生听, 我问, 学生答, 只是一种由上到下的单一知识流向, 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学生知道的总比教师的少, 这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参加新课程培训之后, 我意识到此种方法的弊端.在涉及相关知识的教学时, 发动学生利用各种媒体查找资料, 再利用讨论课大家相互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从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在学习《免疫调节》时, 教材中有阅读材料:“拒绝毒品, 慎用心理药物”、“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 课后我安排学生搜集相关的知识, 以便课堂上交流.在这次信息交流课上, 生活中常见的免疫问题基本上都被学生“发现”了, 既有正史、也有逸事.尤其是毒品和艾滋病最为学生热议, 有的学生所查资料来源不同, 对同一件事的叙述稍有出入, 因各执己见而引起争论……这节课的效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不仅接受了一次生物科学的自我教育, 而且他们经历了一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研究过程, 加上课堂上学生激烈的争论, 整节课气氛热烈, 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这种平等交流, 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现, 个性得到张扬, 创造性得到了发挥.

二、重视过程教学, 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 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和矛盾的过程, 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以前, 在教学中, 为提高“效率”, 往往简单给出结论让学生记忆.殊不知, 这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 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 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长此以往, 学生将不善于思索, 更谈不上创新, 泯灭了学生本身所固有的创新思维.在新课改过程中.我慢慢体会到过程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 灵活设置思维台阶, 诱导学生沿着台阶去创新.如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中, 首先回顾DNA的知识, 提出“人们一开始就发现DNA是遗传物质了吗?”“科学家是怎样发现DNA是遗传物质的?”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和继续探索的欲望, 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相关科学史实验.很快, 学生会发现“遗传因子”,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遗传因子是什么?”“怎么实验证明?”在讨论的基础上, 让学生得出与科学家相似的想法及实验思路, 激发学生的思维.最后, 再由点到面,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遗传物质都是DNA?”这样层层推进, 目的是让学生自己体验发现过程, 自己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活动之中.毋庸置疑, 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但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 结论就难以获得, 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 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想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三、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 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但在以往的学习中, 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 冷落和忽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记得在讲还原糖鉴定的实验中, 我介绍了本实验中要先加斐林试剂甲和乙先混合再加入到样液中, 而双缩脲试剂A和B是分别先后加入样液中的!此言一出, 课堂上有不少附和之声, 因为教材上有这样的介绍.要是前几年, 我一定是先对学生大力表扬一番.然后只需几句话, 花很少时间, 就能让学生满意.但这对学生是一种被动的学习, 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在面对学生我留下两个研究课题:1.“如果斐林试剂和双缩脲混用是什么情况?”2.“双缩脲A和B加入顺序颠倒结果又如何?”并当即对班级学生进行课题分组, 由组长召集志同道合的组员, 共同承担实验课题, 并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热情高涨, 个个摩拳擦掌, 到图书室、上网、问老师、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忙得不亦乐乎, 最终拿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并在班上展示实验过程:

实验1:如果斐林试剂和双缩脲混用, 结果鉴定还原糖仍出现砖红色沉淀, 鉴定蛋白质仍有紫色呈现.

实验2:双缩脲A和B加入顺序颠倒, 结果出现大量蓝色沉淀, 不能呈现紫色.

纵观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我感触很深.他们显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我要学的内在需求, 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享受, 一种愉快的体验, 一项令人骄傲的创新.对于教师而言, 尊重学生, 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 鼓励学生质疑书本和对教师的超越,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引导学生更多地进行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 切实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 转变教学观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有义务为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摘要:更新教学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 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 崭新的教学观念, 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基础.一切教育活动总是在一定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生物教学的根本任务.而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教学观念,创新,发现式学习,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明达.谈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J].1999, (1~2) .

[2]张武升.培养创新人才是跨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J].中国教育学刊, 1999, (1) .

上一篇:政治学困生下一篇:案例教学课程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