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措施教学观念

2024-07-02

改进措施教学观念(精选3篇)

改进措施教学观念 篇1

阅读教学的目标既是上课的出发点又是其最终归宿;是学生的指向标, 所以, 每个语文老师都要重视每一课目标的制定与落实,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看似简单, 不过短短的几句话, 却凝聚着老师的教学智慧, 体现出我们对课程的理解, 对教材的把握以及对学生的了解。

一、制定教学目标, 充分把握好教材

一是注重重点。一篇课文, 可教的东西很多, 我们应该以是否正确理解和领悟课文的关键作为取舍教学重点的标准。二是注重难点。所谓“难点”, 就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疑点,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实。三是要注重内容, 所谓“注重内容”是指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只有正确地理解和领悟了课文的内容,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驾驭语文的能力。所以,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应当注重对内容的理解, 让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为达到这一最终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 根据教材内容, 我确定本文的重点为:学生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 并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优美段落;教学难点为:学习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样更能将三维目标整合在一起, 层次条理清楚, 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制定教学目标, 要充分解读课标, 明确所讲内容要达到的范围和程度

学期初, 老师必须要阅读、吃透课程标准, 年段目标了然于胸, 然后再去阅读、理解、爱上一篇篇课文, 制定适合学生的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 这样在教学中才会胸有成竹, 才会方向明确, 才会游刃有余。否则, 我们教学时要么信马由缰, 要么钻进死胡同, 要么浅尝辄止, 要么深不符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要抓语言文字,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学会交流, 即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还是以《颐和园》为例, 本文除了在词汇方面的积累外, 还要感受这些词汇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即: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景物的美, 从中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这样既传授了知识, 又注重了方法的指导,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认知水平

教师要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 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 制定出详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同时, 教师要经常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 认真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使教学目标制定的更具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比如, 《颐和园》一课,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词汇基础还不够丰富, 虽然还需要说说、读读的积累巩固;但更应该重视学法和写法方面的指导。所在这一课中确定的学法就是: (1) 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2)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景物的特点。两个方面的学法由易到难, 更能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语文教学的内涵非常丰富, 有待于我们去研究、探索的问题还很多, 笔者只是从确定教学目标这一角度略陈己见, 今后, 还要继续努力探究。

转变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篇2

我国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 失去了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失去了时代感, 没有创造欲。机械模仿式的练习, 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业量过大, 学生无暇进行深入思考, 全方位探索。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 教学过程主要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备、教学思想和方法构成。其中教学思想和方法是一堂课的关键, 而教师是它的主导者, 教师的教学观念越先进, 所采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越先进, 从而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一线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思想, 彻底改进教学方法。下面就转变数学教学观念, 改进数学教学方法谈几点看法。

一、让数学交流走进课堂, 使数学教学民主化

“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基本点, 是数学教学民主化的具体表现。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问, 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学习运用数字知识的目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尽地可能让学生当主角, 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感化学生探索知识。这样学生能把自己的观点和疑虑展现出来, 师生共同讨论,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数学交流中主动获取知识。这样既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和蔼可亲, 又使学生开拓了思路,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克服“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

在当前的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填鸭式”教学, 认为定理、性质教科书上已经证明了, 课堂上不需花大力气证明, 会用就行了。于是概念、定理、性质一带而过, 迅速转到习题应用, 做完练习, 做习题, 做完习题, 做讲义, 机械重复, 令人乏味。虽然在大题量的训练下, 在教师的高压下, 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 但却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难怪连优秀的学生都感叹, “并不盼望上数学课”“数学课给我一种压抑感”。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才能, 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暴露出“怎样想”“想什么”, 从而使教师能够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能够对症下药, 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目的。例如, 讲“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时, 学生很自然想到, 过点P (x0, y0) 作直线1:Ax+By+C=0的垂线l′, 垂足为Q, 先求Q点的坐标, 再求|PQ|。教师没有因其较繁而打断学生的思路, 而是让其继续操作, 并加以解决。因为怕繁、畏难的人是不可能有创新意识的。正因为难、繁才能激发学生求简的欲望, 这种永不满足的追求正是创新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解决后自己也感到繁, 意识到应该寻找更简捷的解决办法, 探索性思维得以展开。这时及时给予适当的引导:若思维方法不变是否可以从计算技巧上想办法, 运算繁为什么繁?繁在哪里?繁在求Q点的坐标, 能不能不求Q点的坐标呢?如果设Q (x1, y1) , 我们从式子, 中可以发现, 知不知Q点坐标无关紧要, 我们所关心的是这个整体 (这里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了整体思想的渗透) , 而不是x1y1, 这就产生了设而不解的这一新的简捷的计算方法。

将1的方程改述为:

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l′, 垂足为Q (x1, y1) , 由l′⊥l可设l′的方程为:Bx-Ay+C1=0,

由 (1) 2+ (2) 2并用x1, y1代替 (1) 、 (2) 中的x, y得:

运用设而不解的整体思想优点在于, 计算量小且不分类处理。

如果从方法上想办法, 能否达到简捷的目的呢?我们先来求当l与坐标轴平行时点P到的距离。

当A=0, B≠0时, 如图1

当A≠0, B=0时, 如图2

想一想在上面特殊情况下, |PQ|为什么那么好求? (因为PQ与坐标轴平行。) 既然两点与坐标轴平行时, 这样的两点间的距离很好求, 当A≠0, B≠0时, 要求|PQ|你能否将其转化为先求与坐标轴平行的某一线段的长度, 来达到求|PQ|的目的呢?受到以上的启发, 学生经过一番努力, 较容易地想到如何作辅助线。 (可以过P作x轴的平行线, 也可以过P作y轴的平行线) , 自然地得到课本上的推导方法。 (这里很自然地向学生灌输了一般化特殊, 特殊推一般的这种数学思想方法) , 如图3。

把求|PQ|转化为求|PM|, 最后由|PM|求|PQ|时可用三角函数知识, 也可以用三角形中的等积法。

在以上公式的教学进程中, 我不是给出结论让学生证明, 而是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去探索、发现, 克服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通过公式的教学, 向学生渗透了一般化特殊、特殊推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及设而不解的整体思想。这样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获得了能力, 使学生从题海战术中真正解放出来。

三、根据具体数学知识, 采用恰当方法

数学教学已有一种规范的模式:复习引进———讲授新课——例题练习——小结作业。我们要灵活理解讲授新课这一环。它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在设计这一过程时要根据具体数学知识, 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 深入钻研教材, 选用恰当的方法, 以激发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为指导,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具体教学过程, 学生自己努力能得出的结论, 教师决不包办代替。另外,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猜想, 大胆猜想,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数学悟性。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获得能力, 是我们教师备课的追求。

四、大胆采用现代化教学辅助工具

改进措施教学观念 篇3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各地都相继采用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新教材。新教材因其崭新的编排体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重点突出、重视能力, 深受师生喜欢。但新教材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解决新教材中的问题, 笔者认为, 要在转变教学观念, 把握新教材特点, 改革教学方法上找出路。

一、更新教学观念, 着眼全面发展

教学观念是教学过程的灵魂, 它宏观上制约着教育方针的贯彻和学科任务的全面完成;在微观上影响着教案的构思, 教法的设计和教学程序的实施。因此, 上好新教材就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要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树立让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

新教材的教学目标, 是要使学生在思想、知识、能力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 新教材的教学就必须从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 真正树立素质教育观。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上好历史课的重要意义, 克服“小科”思想。切实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 上足上好历史课。历史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教材, 把握教材特点, 根据学生实际, 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 要坚决摒弃那种为中考加分而让学生死背硬记历史知识的现象。要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切实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注重能力培养,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

2.要正确处理好学为主体与教为主导的关系, 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

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十分重要。初中生掌握历史概念, 发展学科能力, 无异都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获得的。但是, 教师教学任务的落实, 都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才能实现。没有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主动感知、思维以及消化的过程。单凭教师的灌输, 是无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在, 传统的讲授法仍主导着历史课的讲台, 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巧设有序的课堂结构, 运用具有魅力的方法手段, 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使历史教学在师生共同地努力下, 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3.要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科能力的关系。

新教材十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准确地把握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关系, 也是上好新教材的关键问题。新教学大纲明确规定, 初中历史教学所培养的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 (1) 阅读能力, 即阅读一般资料和史料的能力; (2) 表达能力, 用文字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者密切联系的核心是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使知识和能力同步协调发展。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没有知识就谈不上能力的发展;能力是知识的翅膀, 能力低下的学生, 知识的学习、掌握也是低水平的。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准、要活, 让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探索, 培养其学科思维能力。一般说来, 能力发展水平与知识储备多少及认知结构完善程度有密切关系, 如观察力发展了, 获得信息会既广且快;记忆力发展了, 储存信息就会既多又牢;思维能力发展了, 理解、掌握知识会更加深刻。总之, 知识与能力是相互依赖, 相互贯通的辨证统一, 二者不可偏废。当前, 根据我局部分教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 只让学生死背硬记历史知识的倾向, 我们要特别强调突出能力的培养, 只有克服了重知识轻能力的错误观念, 历史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把握教材特点, 注意知识层次

初中历史新课标教材, 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上好新教材就必须钻研它, 熟悉它, 把握其特点, 分清知识层次, 浅化教材内容, 根据学生的实际, 深入浅出地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首先, 任课教师要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有三:其一, 新教材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它遵循了历史学科体系, 按照时间发展顺序, 突破了编、章、节体例, 以课为单位编写, 体例新颖, 有利于教学课时的完整性。

其次, 任课教师要区分好新教材的知识层次。新教材图文并茂, 内容丰富, 往往使教师难以招架。甚至每节课的任务都很难完成。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特点, 分清知识层次进行教学。所谓分清知识层次, 就是根据大纲的要求, 注意知识深浅、难易的程度和繁简的处理, 具体讲就是对丰富的教材内容, 进行取舍与剪裁的问题。

第三, 任课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 努力浅化教材内容。具体讲就是把较深的知识点讲得浅显易学。

三、改进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长期以来, 历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讲授法。现在讲授新教材时, 绝大部分教师仍用这种“常规武器”。教师在课上讲得津津有味, 学生在下面听得兴味索然, 这种传统教法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利于全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因此, 要上好新教材, 就必须走教学改革之路。

其一, 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启发学生兴趣。备课不仅要对教材重新组合处理, 更重要的是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准备教学方法, 因为教学方法是否富有启发性, 往往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备课时, 如何精心导入, 启发兴趣, 创设何种情景、激发思维, 如何设问、引导启发等, 都要精心设计好。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案, 给学生形、声、色的直感, 创设学生显露才华的机会, 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激发起学习兴趣。

其二, 要优化讲授法, 让学生参与教学。要不断克服讲授法的弱点, 吸取其他教学法的长处, 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讲, 就是利用新教材图文并茂易于自学的特点, 让学生去阅读, 去思考, 去讨论。

其三, 要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和各种文物、图表等教具, 再现或创设历史情景, 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情景之中, 去体验、解决历史课题。这种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 又能培养学生能力。

其四, 要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主动学习。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 涌现出许多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新教学模式。如“自学辅导教学法”, 它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师指导下, 以“学”为主。

上一篇:中国石化绿色低碳行动论文下一篇:社会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