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语文试卷分析改进措施

2024-07-01

二上语文试卷分析改进措施(精选6篇)

二上语文试卷分析改进措施 篇1

三四五题分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1 28 37 30 9 18 40 45 35 18 39 202 20 29 23 8 12 34 40 29 13 31

202 1 7 88 40 136

203 12 4 24 4 20 4 74 9 10 47 173 203 6 13 92 62 173

204 34 20 29 15 37 30 64 36 23 66 210 204 7 18 118 60 203

205 14 5 26 5 22 5 76 10 11 49 181 205 8 14 94 65 181

合计 109 97 135 45 114 119 306 127 84 242 575

各题分值 20 6 8 8 9 9 8 5 12 10

阅读题各小题扣分201 数 1 2 3 4.5 2 8 95 50 155 第三题共失分135分,错误主要集中“旁”“披”“弯”这三个字上,“披”与“坡”混淆,组词“山披”“上披”,“弯”组词“直弯”“弯直”,与一年级找近义词混淆。“旁、披、弯”都是二类字,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二类字的关注不够,孩子认得不扎实,与形近字混淆。

措施:1.加强对二类字的认读与考察,每个单元的二类字都要通过连线的方式考察,使学生熟练掌握二类字。

2.加强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在比较中进行辨析,加强记忆。3.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巩固字形,理解字义。

第四题合在一起变新字,全年级失分45,主要是“口+元”组合不熟练,个别孩子“肥”组词错误,“群”书写不规范。

措施:1.教学生字时尽量使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既可以将合体字拆分开,认识更多的汉字,又可以训练合在一起变新字这类题型,还可以熟练掌握像第八题这样加偏旁组新字的题。

2.组词在学生个性化组词的基础上,加强双生字组词,常用词等的记忆,必要的要背熟。

第五题,填量词,全年级共失分114分,主要失分在“一()大眼睛”,很多填“个”,很多“一块橡皮”中“块”写成“地”,“一道小溪”中“道”少一道横,还有的写成“到”,“一条帆船”中“条”写错了。“道、块、条”都是二类字,不要求写,填的时候出错较多,另一个原因是平日量词积累少了。措施:1.加强量词积累,进行专项练习和朗读,形成语感。

2.填空时养成找学过的字写的习惯,尽量避免错误字出现。3.平时积累二类字时也多引导孩子们使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记忆,提高识写的正确率。

二上语文试卷分析改进措施 篇2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还受应试理念的影响,教学素质化程度和生动性不高,主要表现为4 个方面。

1.教学趣味性不足。课堂教学所运用的信息量较少,大多数时候以教师的口头讲解为主,没有能够在课堂上展示生动丰富的信息,无法对学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枯燥乏味,严重制约了教学的趣味性。

2.教学互动性不足。有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完全以自己的讲解为主,较少兼顾到学生的参与,甚至一节课从头讲到尾,只注重了知识点的传授,没有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发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学兼容性不足。初中语文教学应当立足学生实际状况,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简单化的方式制定教学要求,全体学生按照同样的标准组织教学,优秀生和学困生的学习目标要求甚至一样,违背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教学工作出现首尾难以兼顾的状况。

4.教学拓展性不足。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仅仅着眼于课堂环节,对课外时间与空间的运用缺乏研究,没有能够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起来,也没有能够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结合起来,导致语文课外活动出现空白,浪费了教学资源。

二、有效改变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措施

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每一位教师都要做有心人,通过扎实细致的教学研究来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路径。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主要从以下4 个方面着手对语文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

1.以信息手段辅助提高教学趣味性。教学趣味性程度对学生学习兴趣影响较大,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需要通过拓展补充的方式进行完善,让语文课堂呈现出更加丰富的信息量,可以弥补学生视听感知方面的不足,让学生在学习中身临其境。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普及,为这方面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手段的作业,从互联网中搜集与教学工作相关的内容,包括图像文字以及视频等等,通过自主创作的方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在课堂中有效运用,让学生能够从课件的演示中获得更多的生动信息,从而为教学理解深度的拓展奠定基础。无论是说明文教学中的课件演示,还是散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多媒体手段可以有效增强教学趣味性,给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2.以自主探究模式提高教学互动性。初中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这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息息相关,广大教师要重视发掘这一方面的特点,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自主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要求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理解,在和他人的讨论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学习成果,从而达到集中大家智慧提高学习完善程度的目标,而且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笔者的每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都认真对照教学目标要求设置思考题,每一道思考题都有着明确的指向性,与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实现了有机融合,思考题对学生的思维有着明显的启迪作用,每一个学习小组对照思考题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也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过程,学生的高度参与为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3.以分层目标落实提高教学兼容性。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为多种因素的制约,这样的差异性在短时期内还难以彻底消除,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兼顾到这一点,较为科学严谨的方法是制定分层目标,以此为抓手提高教学的兼容性。笔者在教学中分别设置了ABC三种不同难度的目标,整个教学活动严格对照梯度目标进行,无论是教学提问的难度还是作业布置的难度,以及考试考核的难度,都与学生的分层目标结合起来,保证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分层目标对推动语音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学生的学习畏难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整个教学工作有效提升了整体成效。

4.以课外活动开展提高教学拓展性。在立足课堂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每一位教师都要重视课外活动的拓展,既可以立足课堂进行延伸,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调整,使语文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能力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笔者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难点问题,在课外组织专门的研究活动,例如怎样学好文言文,怎样开展细节描写,怎样把握好文章的结构,通过这样的专题研究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实现了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积极补充。另外,笔者还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采风活动,观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听先进人物讲述他们的故事,增加生动的写作素材,以及开展现场作文指导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语文教学活动的拓展程度。

三、结束语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许多不足,语文教师要认真思考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综合着力推动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存在趣味性、互动性、兼容性、拓展性不足的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以信息手段辅助提高教学趣味性,以自主探究模式提高教学互动性,以分层目标落实提高教学兼容性,以课外活动开展提高教学拓展性。

中专语文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 篇3

关键词:中专;语文;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功底,又要具有专业技术性强的特点。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中专语文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法不合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中专语文教学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利用黑板、粉笔进行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讲学生记的方式仍然占据语文课堂的半壁江山,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想法和意见得不到表达,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渐消失,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感,甚至放弃语文学习,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极其不利的。

2、对语文教学不够重视。在中专教学中,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中专院校是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应以专业课为重,认为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每位学生都懂、都会,而且在学生以前的教育中都有学习,在中专阶段再学习语文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也达不到效果,所以许多中专院校缩短语文教学时间,重点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进行指导。

3、教师素质能力不高。教师的能力素质对于学生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要想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语文素质一定要得到保证。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中专教师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也不高,语文知识储备不丰富,对文章的分析和探究能力也比较差,教学时只是照本宣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4、学生自身的因素。中专学生成绩普遍比较差,自身的基础也比较薄弱,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十分有限,他们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且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学生不愿意思考,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而且许多中专生不会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得语文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中专学校语文教学的应对措施

1、更新教学理念,创设新颖的课程体系。语文课一直给人以“重知识,轻实践”的印象,这就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转化,实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制定一套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第一,基础知识课程。学生首先要学习与语文相关的基础课程,只有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才能为接下来的拓展课程打下牢固的根基。基础知识课程的设置按不同的学校而定,一般都包括诗歌鉴赏,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汉语、阅读理解等课程。

第二,能力提升课程。能力提升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在语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从认识的层面提升到行动的层面。关于这一方面,可以包括文学创作,文学语法研究方法与实践,艺术经验等比较拓展性的课程,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本科目的教学效果以及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效果,因此,应该重视教师的素养,采取各种方式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团队外出学习交流,汲取别人优秀的教学经验为己所用;还可以经常举行一些经验交流会或者研讨性比赛,促使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在学习中、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另外,优秀的教师还应该具备勇于创新的能力和精神。在课堂中,老师尽可能地利用情境探究,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位真正优秀的老师不仅可以将理论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应该建立一套严谨的教师聘用、培训、考核机制,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选拔真正能够作育英才的教师。

3、创新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对语文课的关注。具有趣味性的课堂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该科目的积极性,也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手段有很多,关键在于能否迎合学生的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进行新课传授,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创造一个高效有序的课堂。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互动环节,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随着时代的發展,固守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课堂的教学效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互动环节,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打造一个出色的高效课堂。

4、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与人交流沟通,比如怎么与人相处,找工作怎么与用人方交流,面试应该怎么说。语文是交流工具,要多鼓励学生们与周围人进行沟通交流,尤其是多与教师交流,教师是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把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多向教师请教,相信教师会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避免学生走错路或者走弯路,此外,还要经常地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当你遇到交流障碍时应冷静分析原因,找出不足之处,多回忆回忆教材中学过的与人交谈的方式方法,把学生放在社会中去锻炼、去实践。

三、结语

语文是中专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中专语文教师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改善语文教学现状,使语文教学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朱海颖.试论中学语文教学困境及其应对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2(33):88.

[2] 许亦周.专语文教学的困境及调适[N].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05-25.

[3] 史宗智.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其应对措施[N].学周刊,2011-02-15.

部编二上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篇4

部编二上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围绕“观察”这个主题,《夜宿山寺》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敕勒歌》是北朝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雾在哪里》这篇课文通过不同地方的雾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奇妙,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留心观察自然的良好习惯。《风》这篇课文描写了风像个小孩子似的调皮捣蛋,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小作者对风的喜爱之情。《雪孩子》通过对雪孩子在危机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白兔,却化成了雪水的故事,赞扬了雪孩子舍身救小白兔的事迹和舍己救人的精神。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篇5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教学观念较为落后。现如今,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观念仍然较为落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大的落后性。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但是由于农村教师缺乏一定的培训,虽然更换了语文教材,然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仍然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都是按照课本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师的知识更新慢,有些教师使用的教材仍旧是旧教材。课堂中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2.农村教师的素质不高。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普遍较低是导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农村的生活条件较差,工资也比较低,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不愿意去农村工作,所以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数都是年纪较大的老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较为落后,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一些比较年轻的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教学经验,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另外,在很多地区的农村,教学过程中使用的都是方言来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对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和与其它地区学生的交流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由于方言和普通话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会造成一些知识传授的失误,也不利于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

3.教学资源短缺。因为农村经济水平低下,因此教学资源短缺是当前阻碍农村教育的一个显著问题。政府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十分有限,农村的教学资源及设施与城市相比存在巨大的差异。特别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交通不便,消息也闭塞,很多贫困地区的学校连基本的课桌椅都没有。而且教师资源也严重缺乏,很多教师无法忍受贫穷,纷纷到外地谋生,使得学校教师更换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适应时间就会相对增加,学生的语文成绩难以提升。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方法

1.改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是采用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注重自己如何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却没有重视。教师应该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小学语文不光是要进行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因材施教,在采取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结合现代教学方式,联系生活实际,创新教学方式。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造自由想象的空间,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保证农村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更强的专业知识技能,还需要有高尚的职业精神,因为农村条件差,农村教师需要勇于为教育事业献身。在农村,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只接受过中等师范教育,专业知识技能普遍不高,有些连普通话也不会说,上课的时候用方言来讲课,严重影响学生的普通话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帮助农村教师走上教育科研之路,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鼓励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参加各种交流调研活动,主动接受培训,促进素质水平和管理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各种要求,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开阔视野,通过与城市教师交流学习,逐渐缩小城乡差距。比如定期组织农村教师去城市学校听课学习,让他们学习城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技巧,逐渐积累教学经验,丰富自身的技能。

二上语文试卷分析改进措施 篇6

增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

在学科教学中,对于“教什么”与“怎么教”这两方面内容,我们考虑更多的是“怎么教”,而对“教什么”这一前提性因素考虑不足。我们尽管口头上讲的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但行的却依然是“以教师为核心”“以教师讲解为核心”,即在学科教学中,还没能真正依据学生的已知、已能与自学的实际需要,结合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去精心思考、选择、确定教的内容与练的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不论是研读教材还是确定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不管是预设教学过程还是设计每项作业:都应该紧密依据学情,以教材为例子,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都应在精准思考学生到底应该“学什么”,以及他们会“怎么学”、应该“怎样学”的基础上,来确定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提高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与关注程度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具备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应是能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并初步学会准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沟通。这其中,“理解”是“运用”的基础,“运用”是“理解”的深入与发展,两者不可偏轻、偏废。然而,我们时下的语文教学,轻视“语用训练”的现象依然存在。如课堂阅读教学,在组织“读进去”与“读出来”的过程中,我们对“读出来”这个环节重视的程度还远不够;还不能结合文本特点、年段要求与学生在语用方面的实际困难,给予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引导;还不能把指导学生“读进去”,与引领学生“读出来”自然且无痕地结合起来,以指导“读进去”带动学生对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的领悟,又以引领“读出来”促进学生对文本情意的深刻理解与感受;还不能把具有明确目的的随文练笔、语言积累,不折不扣地落实到课堂阅读教学之中。

换言之,在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中,不顾课文体裁,不分内容难易,不看学生预习程度,只把理解文本内容与表达的情感作为教学的着力点,而将领悟承载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方法,以及背诵精彩语段和进行必要的语用练习,视作过程性环节或课余自愿性练习的现象,还依然很严重。

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学文、引领学生“读进去”与“读出来”的过程中,务必要把握重点、合理分配力量。对于词句含义深刻、思想情感比较隐含的段落或篇章,则可以把60%的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读进去”上;而对于说明性课文,或内容通俗易懂、思想情感又比较容易领会的叙事性作品,就该在“读进去”方面少用一些时间,就要把60%甚至再多一些的精力投放到引领学生“读出来”上,着力领悟作者用词、构段、谋篇的方法与表达效果,并把精彩语段积累和展现“认真思考想象→独自构思表达→相互提示修改→踊跃朗读展示”过程的随文练笔,落到课堂阅读教学的实处。

推进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且不断创新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将课内与课外结合、精读与泛读结合,进而让每个学生进入更加广阔的信息领域,更为自主和深刻地研读课文的理念,尽管已经转化为大多数学科任课教师自觉的教学实践行为,可是在通往使课堂阅读教学更有效、更高效的改革路上,我们还有实践研究空间,还有很多更为艰巨的事情要做。

换言之,“以课本为本”,每堂课主要只读一篇课文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学生自主阅读、尽情阅读、激情阅读、享受阅读的愿望,还没有最大程度地得到满足。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一步自觉践行“课内与课外结合、精读与泛读结合”的课堂阅读教学方式基础上,大胆实践“群文阅读”“对比阅读”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以引导学生借助整合、比较的方法,更清晰和深刻地认识它们的相同点、相近点以及关联点;积极探索“主题阅读”“专题阅读”的课堂自主阅读模式,即把通过实践“群文阅读”“对比阅读”教学模式而节省出的单元课时,用于组织并激励学生读整本的书,读课文的原著,读作者的相关文集,让学生在书海中涵养综合素质,进行自我教育。

完善课外阅读规划与指导

在“读什么”上,尽管县教委于2011年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意见》,并推荐了部分课外阅读书目。然而很多学校,对于小学时期要学生阅读哪些书目,每学段、各学年要学生必读与选读哪些书目,哪些书目要放到哪个年段、学期去读等,还缺少整体规划与设计。其中确实缺少民族经典、中华国学文化经典、历史文化经典、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等方面的书目。

在“怎样读”,即怎样阅读整本书,怎样做适合的读书笔记,阅读每一类书籍又该关注哪些要点等方面,还缺少必要、简明、成序列的指导。至于如何检查与评定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就更缺少具体、可行的方法。

这就要求我们务必重视学校、年级组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并注意使其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务必重视依据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问题、困惑、需求,及时且有计划地给予直接、具体、简明、成序列的指导;务必重视通过组织班级学期“读书报告会”,帮助每名学生编辑个人每学期《读书笔记集萃》,举行学年各班级“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集萃》展评等形式,评定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阅读潜能。

重视以应用为主的跨学科、时空的综合实践活动

现行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从三年级第5册开始,每学期于单元“语文实践活动”中,都安排了两次具有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当然,仅这两次“综合实践活动”,还不足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更不足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就是这每学期仅两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还未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认真落实“改进意见”中的相关要求,切实加强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将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以语文应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即语文学科各年级(学段),每学期应组织和开展不少于4次的以语文应用为主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并且要将其纳入“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对于每次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要精心设计、充分准备,使活动各个环节紧密承接,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活动在全面育人方面的效能。例如:结合所学课文,指导学改编课本剧;组织排练和表演课本剧;激发撰写排练、表演或观看课本剧的感受。结合国家重大节日与活动,组织和进行主题阅读;启发撰写主题阅读感受,制作主题内容小报;举办主题朗诵、宣讲、展览活动。结合所学课文或年级(段)课外阅读计划,组织阅读原著、名著,特别是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的书籍;引导撰写读书心得、读后感;召开班级或年级(段)读书报告会。结合民族传统节日或学校、地方特色活动,带领学生制作楹联;组织书写、馈送楹联活动;撰写此次活动的真实感受。开展游览、参观、考察、采访、实验等活动之前,启迪撰写活动公约、倡议或编制实验方案;活动结束之后,指引学生撰写游记、参观记或考察报告、采访报告、实验报告;组织评定,并为获奖的游记、参观记或考察报告、采访报告、实验报告撰写评语,编订优秀文集。

探索以学习习惯养成、参与各项活动为主的评价体系

对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以往我们更多采取的还是书面性、检测性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有它不可替代的意义,只是还需不断改进。若按照“改进意见”中的有关规定——小学阶段不但要“禁止统考、统测”,而且是“只记录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参与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学生成长情况”——我们还没有一整套针对每个学生、科学又具体可行的评价方案。

这就需要我们,在锐意打造“行知合一”的育人课堂过程中:一手抓学科教学,在不断提高学科教学实效的课堂中育人;一手抓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在积极开展以语文应用为核心,以形成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运用语文能力为目的,跨越学科与年级,穿越时空并链接教室内外的社会实践大课堂中育人——引导学生于“行”中“知”,以“行”促“知”,用“知”导“行”,进而逐步建立并完善一套展示性评价方式。

上一篇:爱爱我们的家吧六年级作文550字下一篇:医务人员赴基层服务欢送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