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观念下心理学

2024-09-03

教学观念下心理学(精选12篇)

教学观念下心理学 篇1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它是青少年素质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途径, 也是现代社会对青少年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基于素质教育观念, 审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从青少年实际的心理素质情况出发, 构建素质教育观念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是素质教育整体改革的关键环节。

一、素质教育观念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解读

1. 素质教育观念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与意义。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普及心理健康的卫生内容与常识, 一方面帮助青少年学习解决与处理常见心理问题的技巧, 另一方面帮助青少年适应学习、生活与社会做准备;二是预防重大心理问题与疾病的发生, 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活动, 帮助青少年及时发现心理问题, 利用学校提供的心理资源寻求帮助, 做到防患于未然。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 心理健康教育会影响青少年思想与品德方面的形成与发展, 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其次,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实现人格的健全与完善, 促进青少年健康水平的提高。再次,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开发青少年的心智潜能, 通过情绪、心态、信念等方面的心理教育, 充分开发青少年的心智潜能, 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2. 素质教育观念下青少年主要的心理问题。

素质教育观念下青少年在心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一是学业适应问题, 由于课业负担过重与升学竞争过强, 很多青少年难以适应学业的开展, 出现考试焦虑情绪、厌学情绪、抗挫折能力差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二是人际交往萎缩问题, 现在的青少年基本为独生子女, 他们从小娇生惯养, 形成自我中心的孤僻性格, 很难融入到人际交往的过程之中;三是情绪情感问题, 这种心理问题的内在表征为恐惧, 如心理症状的恐惧、社会评价的恐惧等, 容易使青少年产生焦虑、敏感的情绪;四是社会适应问题, 青少年由于个性发展的不成熟与不完善, 存在薄弱的意志力、较差的承受力、不稳定的情绪等各种个性发展问题, 这使得青少年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 素质教育观念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存在, 这些心理问题会阻碍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不利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与健康成长。因此, 要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探寻素质教育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为青少年形成健全的心理提供途径与保障。

二、素质教育观念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构建。

教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之一,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构建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因此,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先要构建教师心理健康观与心理健康教育观。一方面, 学校可以通过培训、讲座等多种活动类型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观念, 引导教师深入地认识到心理健康对青少年心灵成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 倡导教师“心理保健师”的新型身份, 即教师要时刻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状况, 及时发现青少年出现的心理问题, 采取有效地针对性措施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

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途径, 这种课程的开设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学课程的开设, 通过心理学课程中认知、情感及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学习, 引导青少年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来适应学习生活, 掌握合理的人际交往技能来适应社会生活;二是身心方面指导课程的开设,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 这就需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课程来满足青少年的实际发展需求, 如青春期发育、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课程等。

3. 专业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建立。

心理健康辅导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学校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来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访谈等活动, 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门的场所、专业的人员、适当的时间与活动经费保障。专业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三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与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二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监护;三是协助专任教师合理安排心理课程, 培训相关教师进行心理课程的教学。通过专业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建立, 可以帮助青少年及时地解决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与价值观, 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4.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途径的扩展。

引导青少年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就需要不断扩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营造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一方面, 学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购置有关青少年心理保健的杂志报纸或有关心理学的书籍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提高青少年对于心理健康保健的兴趣;另一方面, 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编辑心理小报, 开设“心灵之窗”“大声喊出心里话”等心理栏目, 让青少年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心理保健的常识, 为学校创设良好的心理校园环境与氛围, 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感受性, 促进心理健康校园氛围对学生无形的熏陶与感染。

素质教育观念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 也需要家庭与社会的相互配合与支持。家庭教育、社会环境都会影响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水平与质量, 因此, 要实现家庭、学校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 为青少年提供正确的家庭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及适当的学校教育, 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促使青少年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摘要: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 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视角出发, 解读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意义及心理问题, 提出素质教育观念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措施, 以期能够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思考与借鉴。

关键词:素质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何安明.论素质教育观念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05 (6) .

[2]郑希付.解剖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 科学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评析[J].心理学探新, 2011 (1) .

教学观念下心理学 篇2

谈新形势下职高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职业教育新模式不断出现,职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职业教育文化课程基础的`语文课,也必定要进行改革,语文教学目标应由“应试”教学向“应世”教学转变,课堂教学应由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学习评价应由静态型评价向动态型评价转变.

作 者:孙春裕  作者单位:溧阳市职教中心,江苏,溧阳,213300 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职高   语文教学   开放型课堂   动态评价  

转变教育观念形势下的教学 篇3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了解学生体质 培养体育意识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充分表明小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而现在许多学生,面对激烈的小升初,减少甚至放弃了体育活动,导致体质不断下降,“胖墩”、“麻杆”、“近视眼”在逐年增多,体育活动仅仅依靠每周三至四节体育课,显然已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要求,课外体育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的小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在强大的应试教育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是名存实亡;在这一时期正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能否正常开好课外体育活动直接影响着其体育意识、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形成。

2、转变教育观念 承担教育使命

在传统观念中,体育教师职业仅仅是各个行业当中的一份职业,体育教师只要上好体育课、搞好群体活动、抓好课余训练与竞赛,就可以把这份工作完成好,这是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的固有观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示各国教育界:“使教师们从一心传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他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与时俱进 终身学习。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任何一个人一次性从学校拿到毕业证书,还远远不能适应以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他必须终身学习,从为获取某种任职资格而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教师也同样如此。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老师”必须“一辈子学做老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2、增强人文底蕴,培养人文精神。

不断提高德才等各方面的素质。从“德”来说,教师应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特别要加强人文科学的学习,增强人文底蕴,培养人文精神。传统文化中既有做人的道理,又有做学问的道理。要培养“大气”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有“大气”的人格素养。无论是文科教师还是理科教师,都应该在这方面下一番大功夫,而不能急功近利。

三、尊重每一个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1、以生为本 摒弃专制

课程基本理念三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从体育教育角度来说,最起码是必须摒弃专制、强制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使体育教育过程成为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和自我教育过程,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会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树立以建构学生主体为目标的主体教育观,即通过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体育教育环境,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教育机制。

2、掌握方法 领悟智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只至关重要的,这种习惯包括按时作息、善于利用时间的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喜爱钻研问题、寻根究底的习惯,以及良好的饮食、起居、健身、生活习惯,等等。良好的习惯是使人成功的无穷力量。除了学习习惯还要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在当今这个“变化的旋风愈转愈快”的时代,“学会学习”比“学到什么”重要得多。通过教育获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掌握了方法,知识的获取将是无限的。传统教育着眼于知识,现代教育则应着眼于智慧。智慧与方法应是同步的。变传统的声音形态的说教,为启迪学生智慧的领悟。培养他们自觉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独立思考、富于批判、敢于负责、勇于创造的主体精神,以及自尊自立、自信自律、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主体人格。

从“鹰架”观念谈管理学教学改革 篇4

一、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提出的心理起源社会说, 讲述的就是任何高级心智功能, 包括判断、推理、想象、有意记忆、语言等最初都是以社会交往的形式、在人与人之间作为一种活动内容或活动形式存在, 然后才被儿童内化, 成为儿童内在的心理能力, 因此任何高级心智功能从其起源上而言都是社会性的。那么学习作为学生高级心智功能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就必然只能发生在学生与教师、与同伴进行社会互动的情境中。

“教学应当是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这是对教学与发展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后所得出的最主要的结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又译为“潜在发展区”, 就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指的是儿童在某一特殊阶段的智力发展, 它标志着儿童一些官能的成熟;而最近发展区则意味着那些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官能还未成熟。维果茨基还由此提出了“教学最佳期”这一概念, 并指出传统的教学处于教学的最低界限, 好的教学应该处于“教学最佳期” (即最低教学界限与最高教学界限之间的期限) , 而“教学最佳期”是由最近发展区决定的。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了教学在学生发展中的主导性、决定性作用, 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 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这一理论的重要性还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它作为学生发展的指导, 它试图让教师知道运用一些中介的帮助便能使学生达到其最高的发展水平, 在这里教师可以针对管理学的特点选择案例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最高的发展。对于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分为如下三类: (1) 学生自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2) 需要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 (3) 介于两者之间, 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而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 以及他们所面对的各类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教学超前于发展并引导发展, 从而填补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与他们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鸿沟。

教师在为学生造就最近发展区时, 要考虑学生的原有水平, 在此基础之上, 构架起与学生互动的平台。因此对某些概念有了不同的解释和界定:学生原有内在心智平台为他们原有的实际发展水平A, 通过不断地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 (互动间心智平台B) , 教师提供帮助和支持使学生完成某项任务, 其间帮助和引导学生积累、练就和培养能独立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品质, 达到发展的更高水平, 即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A′ (见图1) 。

二、“鹰架”及“鹰架式教学”

教师不仅要通过对学生的了解给他们造就最近发展区, 更要通过自己的支持和帮助使学生跨过这个最近发展区, 从而使这种发展的潜能变为现实。教师的这种帮助在社会文化学中是由另一概念———鹰架来诠释的。“鹰架” (Scaffolding) 原意指建筑行业中搭的“脚手架”。最先将“鹰架”观念用于教学并阐述该概念的是学者伍德, 他借用这个术语来描述同行、成人或有成就的人在另外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所施与的有效支持。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观点是普里斯里等人于1996年为“鹰架”所下的定义: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 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

建构主义者从维果斯基的理论出发, 提出的“鹰架式教学”, 与“抛锚式教学” (theanchored instruction) 、“随机通达教学” (the 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交互式教学” (the reciprocal teaching) 一样都是根据社会建构主义基本思想开发出来的、一种比较成熟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学生能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的教学方法。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 (DGXIII) 的有关文件, “鹰架式教学”被定义为:“鹰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的, 为此, 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 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通过提供一套适当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 通过其支撑作用, 学生的认知发展不断从实际水平提升到潜在水平, 达到独立建构知识的境界。通过“鹰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 然后撤去“鹰架”, 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三、应用实例

基于以上对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鹰架式教学”的理解, 我们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我们以管理学决策者部分内容的学习为例, 把案例教学和“鹰架式教学”融合在一起,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1. 搭脚手架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 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学生原有内在心智平台也就是他们原有的实际发展水平, 即他们对管理学的基础和管理学的使命有所掌握。而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 学生要积累、练就和培养能独立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品质, 达到发展的更高水平就需要搭脚手架了。例如管理学决策概念的学习应从如下的三个方面搭脚手架: (1) 它的管理学意义是什么? (2) 它是如何定义的? (3) 它的内涵是什么?并且在巩固学生练习的习题也应以“问题”为中心, 以“方法”为中介, 以“答案”为结果搭脚手架。根据教师和学生双方对问题、方法、答案已知和未知的情况, 构建由易到难的练习。

2. 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 脚手架搭成之后, 把静止的平面教案变成立体的课堂活动, 需要把握活动情境的创设。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遵循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的创设原则, 做了如下尝试。

例如我们在讲述《施乐:跨越自我复制》这个案例时, 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置身于“问题”之中。以问题作为出发点, 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心理, 从而造成积极活动的课堂气氛。假如你是施乐公司的掌门人在生死关头该如何进行决策?决策的第一步就是诊断问题, 那么学生会分析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及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第二步就要明确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 以此来进行决策;第三步就是拟定和筛选决策方案;第四步学生要思考执行方案的情况;最后就是要对整个方案进行评估和反馈, 得出了方案的优劣, 并且要采取具体的调整措施。学生要理解并能完成整个决策的过程, 认识到决策不是单一的静态过程而是动态的循环过程, 这也反映了决策的本质。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采用电教手段, 创设多媒体的活动情境。优化组合多种媒体, 不但能够展示内容的某些细节和动态变化过程, 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 而且可以节省活动的时间拓宽活动的空间, 使学生身临其境, 从而达到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在进行练习、总结等反馈活动时, 我们可组织学生把案例分析的重点、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交流。

3. 独立探索

进入问题情景之后, 教师放手 (试着撤掉鹰架) , 让学生独立探索。在活动设计时, 教师应该充分估计到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障碍, 做好适当的铺垫。如对施乐公司问题的诊断时, 教师可以讲述施乐公司发展的历史和当时的宏观的市场环境;在活动进行时, 教师应该注意观察, 倾听并收集有关信息, 进行适当的引导;对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活动发展下去不再有进展时, 教师应立即结束活动。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的问题不宜列得太多, 一般来说3-4个问题为宜。

探索开始时, 教师要对决策理论阐释清晰然后进行启发引导;在探索过程中, 教师适时提示, 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 以后逐渐减少, 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 最后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 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独立探索告一段落时,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为了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要使案例讨论的过程贯穿“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

4. 协作学习

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通过小组活动和交流, 能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 并在与他人思维的比较中得到补充和完善。通过教师的调控、点拨和全班学生的集思广益, 使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达到更深层次的掌握和理解。小组讨论由小组长负责, 主要探讨教师布置给自己这个小组的有关问题和任务。小组讨论一部分在课堂上进行, 大部分在课下 (即业余时间) 进行。这个阶段关键在于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积极主动地甚至创造性地参与讨论, 并保证人人都有发言时间, 在每个人都畅谈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的基础上, 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 把大家的主张集中起来, 并加工整理, 代表本组在课堂上发言。

然后以教学大班为单位, 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和展开讨论, 甚至班上各个学生也可以进行激烈的辩论, 这一过程是案例教学整个流程的关键和中心环节。师生双方都应予以高度重视。对于学生来说, 课堂讨论既是学习别人长处、吸取别人经验的好机会, 也是锻炼自己思维能力和演讲辩论的好机会。对于教师来说, 应特别注意的是, 课堂讨论应该让学生唱“主角”, 教师只是“导演”, “导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踊跃发言, 畅所欲言, 相互争论, 相互启发。

5. 效果评价

学生完成了认知阶段之后, 就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教师要专门抽取时间进行开导、点拨和总结。这主要是在课堂讨论结束、各小组撰写完案例分析报告后进行。教师就本次案例分析情况做出小结和点评。小结的主要内容包括:归纳学生讨论的观点;结合案例进一步阐明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肯定案例讨论中学生取得的成绩和优点;指出在讨论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向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以供学生参考等。

摘要:本文针对现阶段我们在高等院校管理学授课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社会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的要求, 我们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和“鹰架”观念出发, 提出了管理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并且用鹰架式教学模式结合案例教学法作实例操作, 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观念下心理学 篇5

浅谈新课程下初中化学老师教学观念的改变论文

金晓明 安徽省无为县六洲初中(238321)

【摘要】新课程在我县全面实施已经有多年了,经过多年来的摸索和实践,我觉得化学老师应从五方面加强观念改变,即: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转变师生角色、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加强学法指导 。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要与时俱进、下大力气,改变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观念;改变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在我县实行已有多年了,使用后,我深深感到新课程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的过程。通过学习新课程和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革自身的教学行为。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内涵

《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化学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这样一个总目标上,全面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化学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在化学教学中,应该改革过去传统的只注重学习结果和学生分数,而忽视对学生过程考察的评价方式,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必须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对以往的教学进行总结,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用以指导教学实践,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驾驭和使用新教材。

2改变师生角色,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走进新课程后,教师不再是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和惟一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化学教师应帮助学生拟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与学生合作寻找真理。

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一贯以升学为目标的教学观念,营造一个较为民主的课堂,转换师生角色,师生的距离才会近起来,学生的头才会抬起来,手才会举起来,话自然也就敢“多”起来。

比如,我在教《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节时,我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参与学生的讨论,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思维十分活跃,结合实际生活,畅所欲言,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他们的健康发展。

3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念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已根深蒂固,在课堂中,教师将事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会”这些知识,而学生呢?就像一种盛知识的容器,其任务是“学会”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并且能够理解、消化、运用,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如中考)能够熟练地取用这些知识。教师和学生所有的这一切活动都围绕着教材、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以此为宗旨,形成一种教师――教材――学生的联结,教师主宰着课堂教学。这种现象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严重地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枯燥的完成任务的活动。

新教材要求我们摒弃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充分体验感受,自主形成知识,获得能力,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快乐。

如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和制法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鸡蛋游泳”,学生先在容器内放入稀盐酸,之后放进一个鸡蛋,观察现象,学生们看到鸡蛋最初在容器底部,并且鸡蛋上逐渐附着大量气泡,随着气泡增多,鸡蛋逐渐上浮,接近液面处,气泡迸裂,鸡蛋又下沉,以后重复上述过程。此实验生动有趣,学生非常兴奋,实验结束,学生讨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深化了学生的化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的改革思想。

4改变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很小,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消极的,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填鸭式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掌握呆滞的课本知识,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在新的课程下,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相信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特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自学的机会。

联合国教育专家保罗朗格郎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面对新课程,教师应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倡导学生独立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在学习活动中,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积极的学习意愿,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成自主的行为。

比如,在九年级复习课上,我就采用了学生讲课的方法,请学生课前都准备好复习的知识点,课堂上让学生上讲台讲解自己归纳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然后其它同学补充,教师最后整理、归纳。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在准备和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总结,锻炼了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除了课堂教学外,化学教师还应组织学生研究问题,带领学生亲身体验。

例如学习防锈知识时,我就组织学生进行“怎样防止镇农贸市场顶蓬的锈蚀”的探究,让学生亲自去观察、研究。首先发现问题:市场顶蓬锈蚀状况?然后提出问题:顶蓬锈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三步分析问题:怎样应用所学知识来防止顶蓬锈蚀?最后设计防锈的方案并对比优缺点。这样拓展了防锈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种教学手段已不局限于课堂,内容也不局限于课本了,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5注重教学策略,加强学法指导

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发生很大改变,由此也引起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育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学习依赖于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学生得到的是格式化的知识,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实验、调查等)的重要作用,从而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走进新课程后,教师设计的教学情景应是开放性的,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开放的、多样的,应不时地这样鼓励学生:“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还有什么新的见解。”

如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一节时,我自己设计了开放性问题:“有两瓶浓盐酸和浓硫酸,我们如何鉴别它们?”当学生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溶解放热等性质,回答出鉴别方法时,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再根据浓盐酸的特性思考,学生在我的鼓励下,共能列出十多种鉴别方法,使所有学生的创造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在教师不断的鼓励、培养下,学生逐步养成了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对不同教材,教师应采取适当的学法指导。

如学习了《爱护水资源》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考察活动,主要围绕下列问题:我镇水污染状况怎样?有无浪费水现象?污染后的水对人和工农业生产有哪些危害?水是怎样被污染的?污染源在哪里?怎样防止水污染?你知道的其它“水”有哪些?要求学生开展实地考察、访谈、资料查询等活动,最后写一份“我所认识的家乡水”的科学小论文。教师对学生不论采取何种模式的指导,都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研究能力,但教师在指导时要把握一个度,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学习空间,让学生做决定;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就让他们自学或通过互助学习,难度较大的知识,先让学生碰壁、思考、讨论,然后我们再从中做适当的引导、启发,让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这样,学生才能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学习能力才会不断得到提高。

总之,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这样新课程的思想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斐新宁,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下化学教学理念的新观念 篇6

关键词:以人为本;生活世界;自我发展;积极互动;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011

实施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是所有改革中难度最大的改变,就是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转变,也是师生交流与合作机制的建立。教师的适当点拨,使学生的“思”迸出火花,增强了学生钻研的兴趣。基于此,本文拟从教学价值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对化学教学新观念做一探讨。

一、新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

新的教学观念,其核心之一就是以人为本。本次课程改革是在知识经济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以及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酝酿和展开的,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和发展需要,强调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然而放眼课堂,仍然可见教学目的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忽视人的多种需要与整体人格成长;教学过程忽略人的丰富多样的生命内涵,课堂教学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情感与灵性的自然流露;教学内容拘泥于教材,缺少创新性、情境性和灵活性;教学形式过于讲究常规与模式,约束了个体生命的多样性,教学方法偏重于灌输与说教,缺少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达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教学中如此这般的问题聚集到一点,就是我们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价值取向的缺失。那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究竟需要明确一种怎样的价值取向呢?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明确要求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笔者认为我们可以这样来明确新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

1. 新课程教学应改变单一注重知识传授的价值理念,致力于通过教书实现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通过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培养成以被动接受、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活动工具”。

2. 新课程教学应不断引领学生寻求个体、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应不断引领学生追求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3. 新课程教学应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激励生命的创造性,不断使学生成长为精力充沛、个性充盈、热爱生命、善于学习、不断创新的人。

二、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基本理念

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化学课程标准》强调要“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目标体系”;指出应“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感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化学教学要落实这一课程基本理念,就要抛弃“为考试而教”的教育价值观,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潜力、增长学生的学力,关注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独特性;就要致力于把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沟通,使知识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的生活境遇和人生经验融化在一起,进而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提升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及能力,使他们能够产生对科学态度的持续兴趣,能用科学的方式来看待世界,关心社会问题,不断用科学和技术来丰富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社会决策,从科学与社会的角度主动思考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付诸于实践行动。

三、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传统教育把科学从生活中剥离出来,使学生固定在单一的“书本世界”或“科学世界”里,致使学生忘却了自己,远离了“生活世界”,于是教育丧失了鲜活的生命,不断陷入危机之中。然而,我们从以上两点可知:新课程及其化学教育具有回归生活的重要趋势。这实际上昭示着新课程的教育应该挣脱“唯科学主义”的樊篱,整合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摆脱工具价值的地位,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其真正的“主体教育观”。

1. 学生主题性的构建,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源泉和动力,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体现,在活动中确证。人的活动与人的生活是统一的,人怎样活动,也就怎样生活。因此,构建人的主体性就必须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实现,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促进其主题性建构、发展和完善的课堂生活,以充分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释放人的主体精神。

2. 传统教育忽视学生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认为教育仅是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在这样的教育观影响下,课程当然脱离了生活实际,教育必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转而片面强调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训练,以期能使学生掌握所为适应未来生活的本能。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课程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课程的变革起因于人们对生活高质量的追求;认为教育应当不断充盈学生的生活世界,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世界对生活世界的提升意义,进而不断地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真实感受到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转第18页)(上接第11页)从根本上激发起他们在教育中主动创造精神与开拓意识,并进一步为未来生活提供一种积极地切入自己生活方式。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不能传授的,知识也不是对现实客观的反映,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说。学习者只有基于一定的经验,并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才能获得知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还认为儿童、青少年构建知识的基础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致力于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有利于学生全面、真实、高效低建构知识,激活知识的生存与应用状态,做知识和生活的主人。

总之,教育是一项严肃的工程,改革与创新是必须而且是必然的,但改革必须慎重,要设计周密,要预测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有相应的对策,教育改革的步伐要加快,但不能搞“大跃进”;教育不是快餐,不能像“麦当劳”那样大量引进;教师可以试验,积累经验,失败了再来,但对于学生,永远不能喊“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一个人每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只有一次,学生的每一节课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何才能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这仍是我们今后努力探索的方向。

教学观念下心理学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校2003级、2004级护理专业三年制学生。实验组:2004级护理01班48人, 对照组:2003级护理01班50人。两组学生均是计划生, 其平均年龄、入学成绩接近。

1.2 方法

在学习手术护士术前无菌处理术时, 对两个班 (组) 实行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实验组:课前把该班随机分为4大组, 并介绍本次实验课的预习要点和教学要求, 课堂安排一节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手术护士术前处理术的操作方法, 要求学生采用角色扮演方法, 一人扮演手术护士, 一人扮演巡回护士, 要求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操作, 然后每组代表上来演示该操作, 教师以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的观察能力, 同时也检验出学生预习的效果, 然后教师对该实验进行演示, 再分别对学生演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评讲, 下一步进行仿真练习, 教师在场辅导, 最后进行考核。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 首先由老师布置课前预习, 上实验课时, 详细地向学生示教实验操作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示教完毕后, 学生分组练习, 教师亦在场辅导, 最后进行考核。

2 结果 (见表1、表2)

人 (%)

人 (%)

3 效果分析

3.1 学生无菌观念加强

实验课结束, 分别对学生进行无菌原则概念的认识调查,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使学生认识到无菌技术掌握的好坏, 不仅反映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 而且也反映出其职业道德, 更直接地影响病人的健康和愈后。护理人员只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具有良好的无菌观念,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满足时代的需要。

3.2 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和主体性

角色扮演是运用讨论、表演、点评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性教育,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参与式学习, 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操作的记忆, 角色扮演及模拟场景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缩短了课堂与临床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对医院及临床护理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为下一步病区实习加深了理性认识。通过角色扮演所学得的经验和技巧, 容易迁移到类似的临床情境中, 有利于学生的角色转换和角色的适应[1]。

3.3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分组探究式教学方法, 给学生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质疑, 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中, 合作贯穿学习整个过程, 学习活动完成的好坏, 往往需要依靠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 通过协作学习和探索, 学生可以取长补短, 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4 讨论

教师在每学期初制定授课计划时, 要安排足够的练习与考核时间, 以避免由于时间紧而放弃某些步骤。注意用物的准备, 用物最好能做到每人1套, 若用物不足, 亦可重复使用, 但一定要注意准备过程的一些细节, 如每一大组的同学练习完毕后, 一定要把用物整理好, 离开后才能进行下一组同学的练习, 避免引起同学的误解, 认为所放的用物可以随意摸或碰, 从而减弱学生的无菌意识。练习时一定要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 不能人为省掉其中的一些操作步骤, 如换手术室专用鞋、戴圆帽等。强调考核时的易出错地方, 并加重减分, 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高度重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 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在哪些环节容易发生违反无菌技术规范操作的“习惯性”错误, 及时给予纠正。在再演示的过程中, 可故意插入一些学生容易发生“习惯性”错误的动作, 然后以提问形式让学生判断“刚才我在哪些地方做错了?”“如何纠正?”让学生回答后自行纠正。这样可加强学生的“有菌操作, 无菌观念”的意识, 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无菌观念。可发放手术衣和洗手刷给学生, 让他们能利用课余时间及时巩固和辅导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

参考文献

新课改下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8

一、接受师生平等地位

“交往”是教学活动的本质, 教学就是“交往”的过程, 是对话的活动, 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的过程。“交往”即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活动。所以, “交往”意味着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因此, 只有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交往”。“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是从古至今教师所扮演的单纯的教师角色。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理念的提出, 大大改变了以往存在的“我讲你听, 我问你答, 我出题你做题”的被动学习局面, 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转变。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的指导下, 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时刻注意自己角色的转换, 尽量做到从原来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从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从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 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

二、学会尊重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和发展观。各种新观念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特别是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地位等方面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严峻挑战。教师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 允许他们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去构建知识体系。另外, 还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的个别差异, 允许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例如:在学生产生不同意见时, 我们可以说:能让老师发表一下意见吗你还想说点什么吗在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时, 我们可以说:想听听老师的不同意见吗现在社会所认可的是这样……。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同时, 我们可以说:欢迎老师加入你们的行列吗以“和蔼可亲”的态度, “商量”的口气, 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既起到“引导者”的作用, 又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体验以人为本

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和改进。一方面让他们在反思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进一步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并据此采取有效措施改进自己的学习, 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学生是人, 更是处于发展、成长中的人, 更是秉性各异、千姿百态的人。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要把学生当主体看, 更要承认学生的发展性, 尤其是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性、阶段不平衡性和侧面不平衡性。只有承认这种个体差异性和发展中的不平衡性, 对学生的要求才有可能更切实际。虽然教育是有共同目标的, 但对待每个学生却不能整齐划一地要求, 这好比园丁对待花草树木, 总体上肯定是要让它们都茁壮、茂盛, 但绝不是要它们都参天, 或者都芬芳, 而是个性化地要求、个性化地培育, 最终才有了姹紫嫣红的丰富之美和勃勃生机。

四、思维开放活跃

课堂教学建立在科学的教育观基础之上, 摆正师生之间的位置。因此教师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事事处处为学生着想, 事事处处先从学生角度考虑。有了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 有了对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真正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才会有融融的氛围, 才能实现从“用学生配教材”到“用教材教学生”, 再到“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和一切可能的资源帮助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飞跃。让每位学生都能被认为是一株别有韵致的花草、一个他人不可比拟和替代的生命世界, 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关爱和帮助, 生命的姿彩都能得到展示, 鲜活的个性都能得到张扬, 创新的思维都能得到培养;而每位教师的教学也是手法别致多样, 无论仪态、语言, 还是板书、奖罚, 都富有自然而至的艺术性, 特色纷呈, 淳朴实用, 并因此而使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加丰富多彩, 课堂教学更加生机盎然。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精心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 在“用中学”, 通过各种“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五、注重实践

实践能力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就学生而言, 总是在一定时间的学习之后, 以一定的职业作为归宿。因此, 从一定程度上讲, 所有学校教育都是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做准备。当人拥有一定的职业之后, 在学校里习得的知识、技能或是道德就变成一种综合的实践活动。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 生活在一起这个历程本身就是教育作用。同时, 德育不是一门课程, 作为一个整体教育, 它涵盖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德育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信不信。因此, 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当是每一个学生的现实需要。 从人生历程而言, 无论是做什么工作, 生命的意义就是一个既有相似之处, 又有不同之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体验, 就是生命的价值。因此, 我们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有尽可能多的经历, 有尽可能多的体验, 有尽可能多的“会做”。

论课改下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9

一、教学思想的转变

首先, 教师要深刻认识课堂改革的意义。我们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 改革是生活的常态, 不改革才可能出现问题。在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或者说定义) 是多元化的, 这就要求教育也要培养多元化的人才, 才能适应当前社会。惟智教育要培养的是把学生训练成一个应付考试的工具。但很多教师在思想深处, 对传统教育还是念念不忘。他们认为:老师不教, 学生是不知道的。如果学生自己能学, 还要老师做什么?或者有的认为, 学生学不会, 我不教, 那就是我没有尽到老师的职责。这两个想法, 都是基于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充分肯定或对学生能力的不认可。或者说, 这种思想是片面强调教师能力, 认为只有老师才有这个才能, 学生是学不会的。可现代信息的发达, 让学生也充分的领略到了其好处。因此, 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在老师问, 学生答的教学中, 教师把书本上一个问题抛出去, 学生的答案非常标准, 让老师只能说一句, 你的回答非常正确, 和我的参考答案一样。我曾经也和老师们开玩笑说:我们老师的知识储备, 谁有“度娘”多?学生只要想知道, 上网, 百度一下, 知识就有了, 甚至我们老师很多教案, 也是从网上下载的, 现学现卖而已。由此可见, 学生如果只要一个标准答案, 不需要只从老师教授而来, 这种知识传授是不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 如何对知识进行辨别、整理、归纳, 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这种能力, 才是教师们应该重点培养的。

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尔泰在《第三次浪潮》中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 是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及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 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教学过程中, 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感悟, 充实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而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往往是想怎么样把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或者说教师认为:我在教书, 我不教这些知识点, 到时考试要考的。殊不知, 学生究竟接受了多少, 谁也不知道!但经常在考试后听到老师说:这些学生, 真拿他们没办法, 这个题目, 昨天就复习过了, 还是不会做!所以教师又有“讲师”一说, 他求的是一个心安, 课本上的知识, 我都教了, 你不懂别怪我。不是我不行, 是学生不行。但他们不明白:我们教育要培养的是学生, 是学生能力的发展, 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以学生的能力, 找到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语) , 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是教学的重要工作和意义所在。因而, 在教学中, 教学行为就应该提倡“三讲三不讲”, 即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 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 也不讲。在课堂上, 教师要“精讲”“精评”, 并且让学生多讲、 多评。

试论新课程下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10

一.教学教法变“灌输”为“引导”

传统的应试教育把师生的角色定位为“园丁”和“花朵”, “工程师”和“产品”,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 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基本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个层面上。教师将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观能动性, 很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教, 忽视学生的学, 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成了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观点为“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 充当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者, 努力追求“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参考资料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集众人之长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教师教给的学习方法在自己的学习中灵活运用, 从而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 教师必须撕掉“神圣不可侵犯”的师者面罩, 努力做到“教学对话”, 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作者以及作品中人物的交流。因此, 在未来的课堂上, 教师应走进学生, 认真观察, 仔细倾听, 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 灵活采取引导方法。这种师生交往、积极引导、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唤醒他们沉睡的潜能。

二.教学形式变“单一型”为“多元化”

我们传统的教学形式为教师传授式, 可谓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单调而乏味。我们要努力改变这一“单一型”教学形式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交流、全面开放的“多元化”教学形式, 真正做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首先, 要坚决摒弃落后、低效的单一注入式教法。“教无定法”, 应根据不同课型灵活运用启发式、点拨式、导学式、提问式、比较式等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次, 课型要标新立异。有的课以讨论为主, 有的课以研究为主, 有的课以自学为主, 有的课以练习为主, 有的课以实践活动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设计不同课型。再次, 要积极构建与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相适应的课堂结构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常表现为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教师小结, 体现不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课堂活动中的思维特点, 分为逐渐集中———亢奋———疲劳三个阶段, 据此, 课堂教学结构应将有序性和层次性结合起来, 做到疏密相间。有序性即要求师生信息交流环环相扣, 层次性即要求教学活动过程此起彼伏, 整个课堂要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发现营造有利空间。其课堂结构应以感受新知———问题探究———拓展延伸为主要步骤。

三.教学评价变“看分数”为“求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仅限于“看分数”, 难以全面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探究能力等。科学的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切实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及课程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一, 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 注重个性差异。课程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 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要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 不偏爱成绩优秀的学生, 也不歧视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 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 肯定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

第二, 评价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式。学生发展的不同侧面有不同特点和表现形式, 对评价也有不同的要求。如课内作业适宜评价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等;书面考试适宜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迁移能力、综合能力等;实践活动适宜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此外, 还可采用行为观察、情景测验、成长记录等。

教学观念下心理学 篇11

新课程给教学改革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更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把核心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实现学生的发展性的学习,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下面,我就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必须真正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新课程的改革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得以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条件就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师不仅要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识,还要建立教学民主的策略和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民主、平等思想并没有真正形成。虽然在近些年来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有的教师也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现代教育方式,但这写方法是限定在教师设计的范围内,而不是真正的民主、平等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没有交往、互动发生的教学就不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要实现这种转变,如果教师不具有民主、平等的思想是万万不可能的。“穿新鞋走老路”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将民主、平等的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如何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做到“活而不乱”秩序井然,就成为摆在全体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而又非常现实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以教师的人文修养和学术水平感化学生,以学生的内在需要来组织教学。

二、教师要建立现代课程观

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弄清课程、教材、教科书三者的关系。课程的本质不是对所有人都采用相同的一刀切的内容,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课程实施的过程是教师于学生共同创造适应其个性发展需要的过程,是教育体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都不是外在于课程的,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都是课程实施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都是课程的饿创造者和开发者,课程不是“死”的而是动态的、可变的。很显然,课程、教材、教科书三者的关系是包容的、不可分割的。

教师的教学不再限于教科书的范围内,教师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实现课程功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首先,教师对教材必须有透彻的理解,在体系上、结构上加以把握,这是前提基础。一个教师如果只会教课本上体现出来的知识点,甚至只会按课本顺序讲一遍课本内容,举一些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上的例子,而不会结合学生的实际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不会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就不会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就没有了交流、互动,课程的创造性就成了一句空话。其次,教师要有高于学科知识的更为广阔的知识储备。在传统教学中经常说“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又提出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还要有一池活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否则,就会知识贫乏、落后,无法与学生交流。而教学的现实状况是,越是教书的越不看书,有多少教师能做到经常于大师对话,与现实中创造出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对话?又有多少教师坚持记教学日记,写教学反思?“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教师更应该身体力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与学生共同成长”。否则,就会被学生抛掷后边,被社会抛掷后边。

三、教师要树立不断学习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更新、完善知识

新课程体系的诞生,教师将涉足一个新的领域,学那些过去从未接触过的、甚至想都没想过的东西。实际上,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一场变革中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材开放,而且教学方式也是开放的。比如教材中有许多“留白”,就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为此,对于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应尽早列入我们教师的学习计划。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书籍,也应成为我们教师案头的必备品。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教师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认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观念 篇12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

过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缺乏多样性, 较为单一, 一般教师都是从讲授知识的角度进行教学, 而学生则被动接受地进行学习, 两者的状态相对来说较为独立, 课堂教学依托于教师预定好的教案及线路来进行, 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教师为了教学更为顺利地进行, 要求学生保持整齐而且统一的坐姿, 这对师生的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发散思维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2.各学科之间的教学相对独立, 缺乏渗透性

一直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学生接受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知识系统, 很难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首先, 这种各学科相对独立的现象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联想力的培养与发展。其次, 不但教学的趣味性会大打折扣, 同时整体上的教学效率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

3.课堂教学中缺乏师生的情感交流与互动

就语文教学本身来说, 其在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及积极健康的情感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一直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此方面做得不够。讲授式、填鸭式的教学很多时候都是在照本宣科, 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 缺乏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

4.忽略教学过程和方法训练

方法训练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 备受各界关注。现阶段在教育领域逐步推行从知识转向方法的新的教学方式, 比如说, 对仅注重灌输的知识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弊端的克服, 对于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有了更多的关注, 在陈述性转为程序性的知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被动全盘接受知识的教育体系下学生更多的是进行机械的模仿和一些基础性问题的处理, 对于其获取知识的具体过程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的训练几乎被忽略掉, 致使小学语文教学跟不上时代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二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

1.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融合

小学各学科之间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联系, 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小学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相互之间的联系与融合, 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也有助于学生联想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 同时在拓展学生思维方面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2.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一直以来, 语文教学中存在主观地将教师与学生、教授与学习分割开来的现象, 两者以相对独立的状态存在, 非常不利于知识的传递、师生的互动及情感的交流,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教—学互动, 让群体活动代替传统的个体活动, 用多向交流取代过去的单向交流, 让教师从过去的教学主体转变为教学主导, 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师生在互动中相互影响, 共同提升。具体来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 采用对话的方式代替过去传话为主的交流方式, 切实地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 通过有机的沟通来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其次, 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 以求师生共同发展,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绝对的教或学, 传统的教学过分偏重于知识传输, 主观地将教与学分割开了;再次, 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注重知识的深入探讨, 在资源有效利用的情况下把教材与教师、学生有机结合起来, 在教学互动中进一步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3.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小学语文教学绝对不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 在进行系统化学习的同时, 让学生在这一特定的成长阶段更为高效地掌握相关知识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对于具有极强应用性的语文, 应该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尤其要注意将课堂生活化, 同时也要将生活课堂化。将实际的生活背景置于课堂教学中, 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活课堂化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主动地进行细心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 从实际生活中获取课堂教学活动没有涉及的有益知识, 有利于学生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拓展知识面。

4.在教学中加强自主探究、合作及讨论的教学形式的运用,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一定要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是广大教师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 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 恰当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让其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新的知识, 并切实地体验到知识形成的具体过程,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给学生营造愉悦和宽松的学习氛围, 充分激发其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这对于激发、培养及发挥其主动性和创新思维有重要作用。将讨论的教学方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但能活跃和开拓学生的思维, 而且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 会投入更多的精力, 主动发表意见, 这与仅仅听老师讲解相比, 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同时, 教师也可以通过讨论过程更多地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 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中的问题, 丰富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知识。

5.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总是把教师摆在主体地位, 教师对于小学生真实的需求没有很好地去了解和把握, 这也是教学质量一直以来不高的原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该互换角色,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教师应将自己定位在辅助学生学习的角色,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6.进一步重视学生的教学评价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 除了重视教师的教学评价外, 也应该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更加重视。不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还要通过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学生对一学期以来的学习做自我回顾和总结, 为今后的学习计划制订提供帮助和依据, 同时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成为学习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帮助学生自身和教师从多方面了解实际情况,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改革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小学教师必须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 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形式单一, 学生的主动性不够, 师生的情感交流欠缺等诸多问题, 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科学、有效的新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敢于创新, 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加强语文教学的综合化和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更新教学模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成长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茂荣.探讨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J].考试周刊, 2013 (81) :63

[2]彭敏娇.论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J].考试周刊, 2014 (24) :40

[3]刘如桦.浅析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J].科技创业家, 2013 (22) :158

[4]陈蓓蕾.浅析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J].新课程 (小学版) , 2013 (2) :14

上一篇:项目导向型企业论文下一篇:浮法玻璃原料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