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2024-09-10

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通用8篇)

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篇1

创造力与教育观念的变革

内容提要:观念变革是创造力的体现。教育观念面临着范式转换。未来的教育将重视创造、自由、和谐,将引导人走向全面的精神生活。教育范式与科学、哲学和思想观念相关。前现代教育范式强调普适性的规律,是古典科学理念与近代哲学观念的结合,是认识论的教育观。现代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有种种局限。新的教育范式更重视情境、交流和独特性、偶然性及主体间性,与现代哲学和后现代思想相关联。 关键词:创造力/教育范式/科学/技术/制度 ---- 创造力是创造的能力。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力。我们处于一个网络技术的时代,现代技术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没有新的教育观念去面对技术社会的新变化,现代技术成就虽能为我所用,但它也将会扼杀我们的智慧与创造力。现代教育如果仅仅被技术的发展所带领,就会迷失自身的方向。 创造与技术 创造是将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带上前来,是使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呈现出来,是无中生有。创造的德语词是Hervorbringen。Bringen作为一个动词,是带来、导致、提供,在德语中,Vor是“在……之前”,而her是到这里来的意思。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如何被导致出现?是谁将它带到这里?出现在谁之前?是创造力使它出现,这创造力是人之创造力,是人的创造力将一个原来所没有的东西带到自身的面前。 创造有两种:一是理的创造,一是物的创造。理的创造即理论的创造,它体现在思想上和观念上,亦即创造思想和观念,它开辟一条思想的道路并敞开人与存在、人与道的关系。物的创造即是生产,生产以产品为目的。任何一件产品都与设计和制作相关,设计包括了产品的功用和形式,包括了设计者的思想和观念;制作包括了将设计者无形的观念与思想转化到有形的质料中,使此质料变为满足目的的产品。物的生产是一种创造,这与常识关于创造的理解不太相符。常识理解的创造是独一无二,是绝无仅有,是首次。在此意义上,物的批量生产决不是创造。只有第一次作成时才是创造。在我们这里理解的创造来说,首次作成可称之为原创,模仿之作也是创造。创造就是使某物从无中出现,也就是制造。这是在一种更本原的意义上来理解创造,它并不强调首次和绝无仅有。退一步说来,模仿也不是没有意义,能模仿精美的产品和作品,也能使人欣赏,也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只不过不是原创,不需要原创品被设计的智慧,却需要模仿的智慧。模仿的智慧仍然是智慧。我们不要把创造看成是惊天动地的事。也不能看成是第一个人第一次的创举。那个第一是创造,那个模仿第一的,也是创造,但两者的差异何在?差异在于模仿者不需要思想,不需要观念的变革。对于理论的的创造,多数人是学习,只有在学习的基础上才有创造可言。一个不重视基础知识学习,不经过基础知识严格训练的人的创造力是十分有限的。 制作是技术。技术是人的作为,是创造之一种方式。技术是工具,但不是目的。目的的实现需要技术这个工具,可以利用,但不能被它遮蔽和遗忘了创造的目的。特别是在教育活动中尤其要注意这点。比如,网络技术,是现代社会高新技术的高度体现。如何利用网络,是教育观念的体现。把网络看成是技术,可以为我所用,老师可以用此教学,这是对网络和技术的一种看法。网络技术为现代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节约了资料收集和信息获得的时间,但网络并不一定会增强我们的创造力。 创造力首先来自于思想的能力,而思想的能力来自于学习。学习知识被认为是学习的基本内容甚至是唯一任务。但我们很少去学习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不是知识,而是知的能力。知识是静态的已成型的,而知是动态的正在进行的。知虽然受知识的影响,但知却使知识得以生成。在此意义上,教育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知的能力,要促使学生去知。 一位美国小学校长这样阐释了他的教育哲学观念:“在教育中,我们更应重视科学观而不是技术。技术是一种教育工具,关键是我们怎样用这个工具。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怎么用计算机、互联网来创造、研究和设计。我们知道有很多计算机语言,也很有用,但是否教计算机语言并不重要。我们希望孩子们会用自己的头脑,这是最重要的。经过教育,他们应对世界保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他们应该会提出问题,而不只是接受。” 在这段话中,强调了技术是工具,工具的作用是为我所用,是我的手上之物。对于孩子们来说,重在学会用此技术;其次,强调了要用自己的头脑。“用头脑”之“用”,是运用,是防止和不被技术(工具)所宰制。我们使用工具,控制技术,但技术反过来也控制我们。比如,当我们的生活完全依赖网络,当网络出现故障而不能克服,导致网络技术成为目的而不是手段时,当技术本身成为人生的唯一需要,其它对于人生切身的问题都被遮蔽时,我们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技术所控制和宰制。要摆脱技术对人的控制,要使技术成为人的手上之物(工具),其途径便是人的智慧的唤醒。智慧使人成为人,是智慧使人使用工具。就教育而言,可教人制造工具,也可教人使用工具,还应该教人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意义何在,目的是什么,要使受教育者有反思自己行动的意义的能力。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其实仍然是个技术问题,意义关涉到人文,但两者都可关涉到创造。这是其共性与差异。意义本来只相对于个体而言,意义如何能是创造性的?意义是思想,意义要保证工具之制造与使用的正确,也就是说要揭示真理,要去蔽,就中国文化来说,是要合乎道。一个揭示了真理的意义就一定是创造性的。 就技术而言,技术之所以是技术,也正因为它是去蔽了。一个不能去蔽的技术就是失败而不是成功。去蔽是真理的本性。一个把握和显示了真理的本性的技术也将是创造性的。因此说,两者都关涉到创造,都可以展示创造力。但技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必须接受智慧的指引,必须有意义――思想的规定,而不能任凭欲望的需要。当爱因斯坦看到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时,他十分愧疚地自言自语:“是我,是我钦了那个按扭!”这说明爱因斯坦有反思意义的能力,但这个反思并未在他研究出E=MC2时进行,他当时没有想到科学衍生出技术,技术又由于它的创造性而同时具有毁灭性。他没有怀疑和预见到自己的理论成果对于人类幸福的破坏性,没有想到它对于人类苦难的直接影响。有人会说,技术是中性的,原子能也可和平利用,问题是看是谁利用?如何利用?为何利用?但技术和技术的知识并不会教人怀疑和反思的精神,不会给予人智慧的判断力,不会给予人行动的目的与意义。技术不思考自身目的之外的其它可能性,因而它看不到自身的局限。 教育观念的范式转换 技术源于科学。自然科学起源于哥白尼和加俐略,经过牛顿的古典科学,到爱因斯坦、玻尔与海森伯达到高峰,现代科学也达到了顶点。古希腊的科学是对永恒事物的探求,不是对现象世界的探究,科学精神就是对一个永恒的,不在眼前的事物的真实性的探求,它当然是在柏拉图的两重世界之区分与理念论的基础上,首先假定了一个真实世界的存在,并且这个真实世界不是我们眼见的事物,它是属于理念界。近代自然科学把古希腊的科学变成了狭隘的对自然现象的规律的探求,它是对中世纪自然被神化的破除,是以对自然的去魔咒为前提的,是解除魔咒之后才有可能的,现代科学自量子理论问世之后,一个脱离人的纯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的神话也宣告破产了。在不同时代科学理论的变化与发展中,科学观念的变化始终是在先的,正是由于科学观念的变化,具体的科学理论才得以产生,而且,在已经变化了的科学观念之下产生的科学理论与原来科学观念之下所产生的科学理论是断裂的。如牛顿的经典力学与量子物理学的差异所表明的那样。一种新的科学观念的提出,可以库恩的科学范式的转换得到说明。库恩的范式面对的是自然科学为整体的科学,而非整个西方科学。但范式一说表明自然科学理论自身的更新也具有明显的特征。总之,无论是新范式的提出,还是科学新观念的提出,都是思想之创造力的突出表现。 科学的范式转换意味着科学理论的.创造与进步。在人文学科领域,也同样有范式的转换。在同一学科中,过去的概念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涵义,而且,这种涵义可以与原来的涵义完全不同。它是一个思想时代的终结与另一个思想时代的开始的标志。“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 普适性的规律的存在,是传统科学的信念,普适性是源于对规律本身的规定,即存在规律,而且规律反映事物的本质,同时它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这一规定又源于近代认识论,即假定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和认识的可能性,在本体论上设定了实体的存在,是形而上学的传统哲学思想,这一思想是传统的古典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把教育理论当成一门科学,把教育当成科学的研究对象,传统的教育理论必然是传统科学和传统哲学的衍生。我们可以把传统教育观看成是一种认识论的教育观。教育理论要认识教育的规律,教学有教学的规律,学习有学习的规律,教学和学习的内容就是规律的,知识就是规律的系统描述,科学研究就是发现规律和原则。这种规律观当然有它的成功的辉煌,它是前现代的科学观、哲学观与教育观。随着现代哲学与后现代哲学的出现,思想的断裂与超越就提供了新的视野。偶然性、多元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无中心得到突出与强调,成为共识。但这共识不再理解为思想的同一性与普适性,而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沟通,它被理解为主体间性。所谓情境化教育就是重视主体间性的教育,它不仅是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主体间性的重视,而且,还重视课堂内与课堂外、自我与社会、知识与情感的关联。它强调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与严密性。 它不再在教育中贯彻统一的意志 ,而是和谐与宁静,这种教育观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它不强调教师的权威,它提倡师生间的共在与共知,它强调对于生活世界与生活意义的关注。 与普适性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标准化。现代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教育制度使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接受制度的审查与检验。如学生入学制度、考试制度、学位制度、教师资格与奖惩制度、教学制度等等。这些制度是科学和理性的产物。它设定了一个合格与正确的标准。它不怀疑这个标准的合法性,它把所有人都纳入这个标准的度量之中。就考试来看,试卷要求是标准化的,只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这对自然科学科目试题来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能把标准化普适化。比如英语TOEFL、国家四六级英语的客观题,特别是自学考试与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哲学与政治考题,都设计了40―60分的选择题,一个问题只能选它提供的四个答案之一。这种标准化的出题,不仅违背了学科自身的规则,也使教育丧失了它的诸多意义。它虽然便于操作,但毕竟不可能检查出每个人的创造力来。它看起来是公平的,同一试卷、同样多的答题时间,同样的评分标准,公平就是靠“同样”来保证,犹于一杆称称不同质的东西,现示出准确的数量。但这种题目就是不让人讲自己为什么这么选择的道理,并且你必须认定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而且就是试卷的出题者提供的,其余都是错的。它将对错的二元对立观渗透到每一个考生的意识与潜意识之中。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和答案并不是自然科学的那种确定性和唯一性,它的提问方式和提问角度就是创造性的。因为,正是提问唤醒了人的思考,不同的方式与角度提问,正是唤醒人用不同的方式去关注和思考问题,问题的解决方式与途径,就孕育在提问之中。因此,从提问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知识水准与创造力高低。 我们的考试从来没有或者很少通过学生的提问来给予学生成绩的。考试都是考老师教过,也即给过你答案的问题,考试就是看你还记得老师讲过的东西不?这看起来是检验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实际是检验老师自己已明白的知识有多少被学生接受了,是让学生求与老师同。一般说来,老师比学生先学,掌握的知识比学生多,但也不能保证如此,有的老师的学术视野局限、知识不足。特别是人文学科,我们的确有大学教师由于缺乏学科训练,对自身所从事的学科的学术性了解不够。另外,人文学术研究也被一些非学术的声音所吸引,学科的独立性也受影响。象哲学考试中的选择题现象就是这些问题的反映。这些考试方式之出台,实际是是受制于一个制度链条,受制于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现代性原则与理念,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的差异区分,也即受制于人的价值观念。总之,现代考试制度的出题思路还没有从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造力出发,它是以检查出合格者和不合格者为目的,是一种不黑必白的逻辑,是求同不求异。 同是统一的别名。现代教育思想是以统一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制度是统一的制度,理论上和逻辑上不因人而异。但创造力是个体性的,不是群体性的。因此,制度化的现代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在理念上并不一致。尼采在19世纪末就鼓励我们要做超人、不做末人。超人是有创造力的人,而末人是毫无创造力,毫无个性的人,是一种群体,一个抽象的只有共性的人。尼采哲学就是一种创造力的哲学。 现代教育源于科学的、特别是自然科学的观念,但它的实质是权力科层制,即权力金字塔构成一个权力系统。由于权力的强制性和意识形态化,教育中创造性的发挥与孕育都不可能超越教育科层制的制约,不可能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性原则。也就是说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受到一个外在于教育本身的力量所制约和制衡,有一个主管他的人和制度,他必须听从于他。可以说现代教育正是尼采权力意志的片面体现。 现代教育重视了物质的创造但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创造与心灵的孕育成长,强调了统一性忽视多样性与差异性,强调了必然性忽视了偶然性与复杂性。这对于未来教育的发展来说,已经给予了新的方向与启示,它预示着一个教育范式的转换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 未来教育的方向 由于西方技术工业的突飞猛进与成功,逐渐增长了人们对科学的崇拜与迷恋。现代教育正是这一崇拜与迷恋的再一次扩展与渗透,教育既满足社会的需求又对社会的价值观念推波助澜,教育的成果进一步激化社会的梦想,加重了人们对科学的热爱与对技术的推崇。也由于技术的全球化与中国的开放与对外交流和交往,中国教育也逐渐丧失自身古老的传统,从本世纪初就开始了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科学与民主是西方观念的“进口”,这两个观念正是西方价值观与社会制度的主导观念。 教育要培养人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现代教育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理念。由于科学的观念源于西方,科学精神的教育与领会还需进一步深化和学习。特别是要区分科学与自然科学、科学与技术。我们说是说认同科学,实际是被技术的魅力所吸引。这表明科学精神并没有被真正理解和接受,需要进一步学习与传播。同时,教育范式的转换与教育理念的更新并不意味着要抛弃过去的教育理念,而是要对现代教育理念进行发思,看到它的局限,新的理念也不是否定旧的理念,而是不同思想时代的标志,它们在各自时代都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因此,我们要在教育理念的多样性中寻求创造性的发展。 科学精神首先是一种探求永恒事物真相的精神,如古希腊人那样,这是柏拉图的贡献;其次是怀疑精神,也即理性的精神。但怀疑是方法,不是目的,这是笛卡儿的理性主义哲学成就。再次,科学精神也是求知的意志力,是创造的精神。 科学精神虽然也是一种怀疑精神,怀疑精神即是洞擦力,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能力,它实际上是一种创造力。但科学的怀疑面对的是知识现象和知识原则,它并不怀疑自身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科学精神起源于科学态度,科学的态度总是对于现象之所以是现象有一种困惑,要探求引起现象的原因,这是传统认识论观念下的科学,它以自然科学为典型形态和最后完成形态。科学态度同时也面对概念,概念是对思想的观念的概括,是对观念的固定和精炼的表达。传统科学认为概念有一个所指,其所指属于一个真实的世界。科学态度寻求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一个关于客观世界的确定性真理。 教育要培养人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理性的精神、创造的精神。科学即是理性的事业。创造是思想的能力和行动的能力的结合。古希腊的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和诗意理性,诗意理性是创造性的。理论理性是冷静的看,通过概念构造,将看之所得作系统表达,实践理性是行动的意志,是伦理的、政治的、关于公共事物的理论,诗意的理性是关于创造的理论,是文学的、诗歌的理论。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创造精神的培养,既可以继承古希腊和其它时代的思想传统,需要从一个爱智慧的源头来寻找思想的资源,又需要与当今时代的新特点相结合,即要面对制度化与技术化的社会,特别是要在制度化与技术化社会中保持教育的独立性与自由。如果听任制度的摆布,在制度面前完全没有看出制度之局限的智慧,也没有克服制度局限之技巧、胆量与自由,那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话语出现,不可能有创造性的行动。当然,一个不在制度化与技术化统治中的教育是不可能的。这使得人文教育与个性教育具有相当的艰巨性。 因此,未来教育必须加强和发展人文教育,而个性教育与人性教育是人性教育的重点。人文教育是对狭隘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崇拜的克服,它能引导人走向完满的生活,发现生活的意义。个性教育、人性教育都是人文教育,从科学精神的培养到人文精神的培养,从科学教育到人文教育,这是一个社会精神境界提升了的标志,是教育观念从片面走向全面的标志。但科学与科学精神的教育不要被技术教育所替代和迷惑。技术知识、专业知识并非都是科学的。尽管技术是科学的技术,但技术是被它自身之外的目的性所规定,而科学则是无外在目的的,如果说科学有目的的话,则是以纯粹求知求真为目的的,它不是要解决一个现实困境,不是为满足他人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生活的丰富。技术是能力,具体可以表达为生产的能力,即生产力。它仅仅限于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利用,它没有涉及到物质世界之外的其它世界,比如精神的世界,符号的世界。作为人,物质生活是基本的生存需要,文化生活的需要是一种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一个动态的需要,它与一个人的自我觉悟程度直接相关。一个觉悟高的人,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越高。所谓自我觉悟,即是一个人对周围生活世界与生命意义的理解程度。科学、哲学、艺术、宗教都是文化生活的形式,而且是人在不同领域之自我觉悟的理论性的或创造性的表达形式。如果不是为了谋生而

[1][2]下一页

从事这些领域的研究,尽管在这些领域作研究与谋生并不能明确分开,但只要自己的研究与自己对生活世界的理解结合起来了,自身生命的意义在其中得到了满足,那么,这些研究就是人之精神文化生活的高级样式,是高雅的、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样式。人文教育如果抛开这些高级的精神生活样式,仅仅开展一些活动身体、放松大脑、追赶时髦的集体游戏,或是开设一些人文学科的课程,但又并没有发现更没有进入这些学科的辉煌殿堂,而只是跟随流俗的人文教育热,那么,自我的觉悟程度还是相当有限的。 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者,受教育者受教育主导者觉悟程度的影响,教育观念的变革是教育主导者自我觉悟的结果。教育观念的变革发生在教育者特别是教育管理者的自我觉悟上,才会对教育制度的变革发生影响。因此,我们要强调觉悟的重要性。由于教育领域的科层制,必须使科层制的职员们首先觉悟起来。科层制职员是教育管理者,是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教育理念要靠制度实现。那些最先觉悟的人要利用可能的机会去影响和提升教育整体的觉悟。 教育要培养人健康的怀疑精神。健康的怀疑精神是什么?健康的怀疑精神就是自我否定的能力。它是自己否定自己,不由它者来否定;它虽否定它者,但是因为它有自否定的能力而能使自己处于清醒与智慧中。它能否定自身,也能规定自身,并规定它者,因而,它也就是自由。自由的人是有创造力的人。未来教育观念是能意识到技术的益处,也能意识到技术的危机与危害;它不仅教人学习和利用技术,也教人获得智慧。

上一页[1][2]

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篇2

一、为什么要进行职业教育改革?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企业培养优秀的技术工人。这里的“技术工人”不一定就是工程师、设计师等。为什么不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工程师上?我认为如果中等职校培养工程师, 那么高等院校将培养什么人?何况企业需要的工程师只是少数, 却需要大量的优秀技术工人, 这些技术工人的就业要求不高, 适应能力强, 能吃苦耐劳, 这些都为我们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培养优秀的技术工人, 要让他们得到较高的工资, 这就决定了必须进行职业教育改革。

二、职业教育怎样进行改革?

(一) 改革教学思想, 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职校学生在小学、初中时就饱受社会、家长等责难与批评, 心灵受到过严重的创伤, 需要我们以宽容的胸怀去包容他们, 用适合他们特点的方法教育他们, 多一份鼓励, 少一份批评, 多一份关心, 少一份打击, 打破传统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思想。

例如我第一次给2007电子1班上《综合素质训练》课时, 当时教学的内容是介绍你自己, 包括你自己的人生、家庭、难忘的人或事等。先让学生思考, 然后发言。轮到学生发言时, 居然没有一个学生主动站起来, 大家你看我, 我看你, 眼神中充满惊恐。最后我只好说:“同学们, 谁想好了谁就站起来说, 能说一句话的得20分, 能说三句话的得40分, 能说五句话的得60分, 再好一点的得80分。”然后我用鼓励、赞许的目光看着他们, 过了一会儿, 有一个女同学站起来, 向我敬了一个礼说:“老师, 能让我试一下吗?”我立刻微笑着点头。“我叫XX, 认识大家真好。”然后就站在那里, 没有话说了。我问她:“你说你可以得多少分?”“最多30分。”“错了, 你可以得80分了。”“为什么?”“因为你第一个站起来, 又已说了三句话, 可得40分, 加上你站起来时敬了一个礼, 很有礼貌, 我给你40分, 不就是80分。”“谢谢老师。”“你可以得100分了, 顺便祝贺你, 我决定选你做我的科代表。”教室里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综合素质课终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 改革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轻松学习。

职业教育中传统教材的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 都较难;对企业来说, 都已不适应;对教师来说, 都需要改革。改革教学内容的标准是什么?

对学生以能学, 易学为准。因为现在职业教育培养的对象是以前基础很差的学生, 他们中大多数都没有办法学习复杂的知识, 因为有的同学连小学生都会做的几十加几十都算不对, 所以只有将学习内容容易化, 使他们能学, 学得懂。如一位语文老师曾对我说过他在上课时, 经常给学生讲新闻、故事, 学生听起来很感兴趣, 改变了以前上课学生爱睡觉或不想听课的情况, 课堂纪律明显好转, 老师上课也感觉轻松多了。让学生既了解国际国内的大事, 也学习到如何做人, 如何待人接物, 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为他们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对企业以适用为准。学生将来是企业需要的技术工人, 他们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为企业创效益就行。所以有的职业学校干脆派教师深入到企业, 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发展的动向, 以调整办学的方向, 满足企业的需要。

对教师以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准。教师不是万能的, 不可能样样精通, 取每位教师的所长, 综合起来, 就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了。如我校2008级学分制选修课的开展, 新生共766人参加, 选修课课程设有演讲、社交、创业、书法、舞蹈、器乐、普通话、绘画、文学等共12个专业, 并专门选派19位具有相关专长的教师负责指导,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专业, 使自己的个性得到最好发挥。从这项课程的实施效果看, 非常好, 这种培养方式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有利于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增强职业教育自身的办学活力和吸引力。

(三) 改革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快乐学习。

运用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 将学生一味地关在教室中, 手里拿着书本, 在黑板上画着图, 给学生拼命地讲, 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昏天黑地, 最后教学效果却不好。因此教学方法需要改革, 那么如何改?我校的一次公开课效果不错, 值得借鉴。那是一节电视机原理课, 教学内容是彩色电视机的电路结构, 教师将学生带到实训室, 对着彩色电视机的主板, 在主板上找出彩色电视机的几大电路:电源电路、高频头、主机芯电路、遥控电路、行场扫描电路、伴音电路等。全班同学都认真的在主板上找出相关的电路, 在老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时, 学生都基本答对。这说明学生并不是不学, 只要他们能够学懂、学会, 他们还是很乐意学, 学习积极性也很高。

(四) 改革教学评价制度, 促进学生努力学习。

传统教育的教学评价制度, 既与企业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也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 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需要改革。我们很多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都认为, 当前推行的学分制, 就是一个不错的评价制度, 学分制要求的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其实在很多职校已经以“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形式实现。学分制常见的形式有过程学分制, 替代学分制等。

过程学分制就是将对学生的考核分得更细, 更注重教学过程常规管理的细节, 强调教学的整个过程, 不像传统教育那样, 学生的考核成绩只取于决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及格就合格, 否则就不合格, 而大多数学生的考试成绩都不能令人满意, 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 没有积极性又如何学习。过程学分制要求学生只要平时努力学习, 认真听课, 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 就能够完成学业。这样一来显然解决了学生怕考的问题, 学生通过努力就能轻松拿到学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 能不努力学习吗?

替代学分制是尽量发挥学生的专长, 利用学生的优点补救学生的缺点。我们的学生大都不喜欢理论知识的学习, 喜欢动手操作, 或者具有某些专长, 可以利用他们的专长去补救其不足。如我校2005级学生曾X的英语成绩很差, 经常都与及格保持较大的距离, 但他的动手能力很强, 在家经常帮人修理各种电器, 所以就用他的维修技术来加分, 使他顺利完成学业。

摘要:为什么要进行职业教育观念改革?怎样进行改革?这些都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沉重话题, 也是办好中职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话题, 更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彰显职业教育魅力的快乐话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变革

参考文献

[1]商台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析》2007-11-07;

[2]阿香《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三步曲”》2005-12-5;

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篇3

前言

随着会计计量方法的不断变革,会计观念也随之变革,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受到了挑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现代会计环境及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球性通货膨胀促成了现行成本法等通货膨胀计量模式的适时提出。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被大量的采用,大规模的企业联合和兼并,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决策的相关性及充分披露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价值计量基础可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和风险,具有高度的决策相关性,并且能披露传统会计所无法处理的自创商誉、衍生金融工具、人力资源等会计信息,使资产负债表更能体现企业价值,提高了会计信息在经济信息系统中的地位,从而引起了会计计量模式的变革,取代了历史成本法的统治地位。

一、旧有的权责发生制在会计计量变革中的观念变革

旧有的权责发生制在收入实现原则中体现出来,其中有些方面的内容,如交易发生方面、资产价值可计量方面,收益过程基本完成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现代会计计量需求的冲击。

一是传统会计观念认为,企业必须作为参与交易的一方,强调以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作为确认营业收入的依据。由于强调这一点,自然认为历史成本是资产计价最切实可行的基础,它为会计记录提供了客观和可靠的证据。然而,在现代经济环境中,即使企业的经济业务过去没有实际发生,销售业务没有出现,价值计量仍可成为资产计量的工具。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就不是以企业购并业务的发生为前提,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依据仅是证明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企业的合约并不是实际的交易,其再计量的依据也不是实际交易,而是未实现的市场公允价值。

二是权责发生制下的营业收入是一定时期内提供商品或劳务而流入企业的资产。假如资产的价值不能客观地计量,那么就不应视为已经发生了营业收入。然而,在现代会计业务中,有许多未来现金流入的价值是不确定的,只能通过预测估算的方法确定其价值。可见,资产价值的可计量性作为收入实现标准又有一定的松动。

三是收入确认原则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经营周期或收益过程完成以后即收到现金或取得收回现金的权力,营业收入才会全部实现。然而现实情况是自创商誉、衍生金融工具和人力资源的计量都可以不考虑收益过程是否完成,通货膨胀会计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中持有利得的计价并不考虑其是否真正实现。

二、传统财务报表要素定义的观念变革

传统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是对过去交易或事项结果的确认,尽管着眼点在未来,但所关注和要确认的信息却是历史信息。所以,采用成本计量来反映会计要素的具体数额与传统会计要素定义互相匹配。传统会计要素定义强调下面几点,首先,会计要素起源于过去的交易;其次,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的方向确定;另外,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的金额确定。在现代会计环境下,一些重要的交易与事项并不能满足或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衍生金融工具。因为大多数衍生金融工具合约所规定的主要经济业务的履行,其立足点是将来而非过去,过去发生的只是数量极少的承诺费或保证金,而占主导地位的合约标的都在将来发生。未来经济利益或资源的流入和流出方向很难确定。如在双向期权交易中合同买方既可以行使买方期权,也可以行使卖方期权,因此,某种经济资源既可能是流出也可能是流入。其它的如自创商誉、人力资源等都不完全符合传统会计要素定义。如果将这些交易和事项拒绝于财务报表之外,即使采用附注或补充报表的形式,也不能充分揭示此类与决策高度相关的信息。这样对财务报表要素重新定义的要求便产生了。IASC

在第48号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始确认的两条标准,一是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已经实质上转移到了本企业;另外是企业所获取的金融资产的成本或公允价值或所承担金融负债的金额必须可以可靠地予以计量。

三、会计中传统的稳健性原则的缺陷

稳健主义原则可以说是经理人员、审计人员、投资者和会计人员共同的目标。稳健性原则的实质是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所采取的谨慎的或保守的价值取向。其可能追溯到中世纪财产托管人对其受托责任解脱所采取的策略,即不预计托管财产的增值是托管人减轻责任的自我保护方式。这种减轻责任的考虑逐渐为以后的会计界所认可。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发现,在大危机之前虚夸利润和粉饰经营前景的会计报告的泛滥,导致了各方面对经济的盲目乐观,是引发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稳健主义的地位得到最终的确立。

稳健主义在强调稳健的同时丧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首先,在稳健主义原则下,人们只倾向确认或有负债或损失,不确认或有资产;只接受具有历史成本的资产计量,而不接受对资产价值的预测和估计;忽视能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入这一资产的本质特征,只强调资产价值的可验证性,因而将对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有巨大价值的会计信息拒绝于会计报告之外。再者,只反映不确定的损失,不反映不确定的收益。例如,对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可以提取备抵资金,而对物价变动引起的资产持有利得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持有利得不予反映,这种以牺牲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为代价的稳健主义,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充分揭示”和 “重要性”原则要求甚高的今天,是不合时宜的,而且在稳健的背后潜藏着极大的投资决策风险。

四、对金融负债计量的建议

如果对债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话,那么当企业自身信用恶化时,负债的价值会下降,而所有者权益会上升或收益增加,这很难理解。这样对大多数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属性,而负债采用历史成本属性,会导致计量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不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比的信息,甚至还可能与企业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发生冲突。因为同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化一样,金融负债无论其是否在到期前偿付,其公允价值的变化都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

企业在进行利率风险管理时,如果采用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一致匹配的政策,这样能实现从企业整体层次自动规避风险的目的。如果公允价值只适用于金融资产而非金融负债,那么,因金融资产单方面的波动会加大企业损益。假设一个企业借出100美元,又借入80美元,那么借出100美元的风险已为所借的80美元作了自动规避,只剩下20美元的风险;而如果只确认资产风险而不确定负债风险的话,那么企业将承受100美元的风险。

五、推行全面收益计量

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成本计量的统治地位已经消失,会计界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采用现行价值计量。在实行现行价值计量之前,要解决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金融衍生工具计量模型的研究等问题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为了及时反映信息,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后续计量也要日趋增加,即企业的资产、负债在取得时,按取得时的成本进行计量。在持有期间,由于经济环境变化等原因,可能要进行重新计量,这就必须采用现行价值。在没有解决现行价值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之前,应采用以历史成本为主的多种计量属性。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采用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现行价值计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全面收益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除了所有者投资和分配股息外,企业所有的交易、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变动包括未实现的收益项目。净收益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为实现收益项目都是由脱离历史成本计量而采用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现行价值计量而形成的,因此全面收益也应采用多种计量属性来计量。

六、未来现金流量计算法的探讨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7辑概念公告中认为,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值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捕捉和反映各种不同类型的未来现金流量之间的经济差异。由于现值计量能够区分出那些容易被人误认为相似的不同的现金流量,所以与未折现的现金流量相比,以未预计现金流量的现值为基础的会计计量能够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然而,现值本身并不是会计计量的目的,仅仅用某个随意的利率对一系列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得到的现值只能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非常有限甚至是误导的信息。

为了使财务报告能够提供具有决策相关性的信息,现值必须能够反映被计量资产或负债的某些可观察的计量属性。在公告中这种属性称为公允价值,采用公允价值作为现值计量的目标并不排斥使用建立在管理当局的期望基础之上的那些信息和假设。从实务操作的角度看,企业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时通常并不清楚其他市场参与者在评估该资产或负债时所使用的假设。未来现金流量、公允价值、现值等新的计量观念并没有完全消除一个存在已久的担忧,那就是在会计计量中使用公允价值这样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作为计量目的,具体而言是使用具有不确定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作为计量属性,这样的信息可能更加满足相关性的质量特征,但是会计计量观念的变革引起的传统会计观念变革将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且会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极大限制,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也始终存在一个利弊权衡的问题。

总之,会计计量变革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其所带来的会计观念的变革是最值得去研究的,会计工作者要在未来的会计计量工作中注意其所带来的会计观念变革,为会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指导性的意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婚姻观念变革 篇4

时至今日,广大青年群体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婚姻形式。据报道,公众对它们的接受度分别为:“网婚”48.8%;“隐婚”(假性单身)为52.5%;“闪婚”34.1%;“不婚”62.7%。其中“闪婚”、“闪离”的多数在一个月以内完成相识到分手的全过程。

三十年前后,对离婚容忍度等存在如此强烈的反差,说明了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巨大的颠覆性的变化。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在婚姻观念上表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阶级色彩。这过分地扼杀了人性,过度地控制人类的生理需求、经济需求,使得婚姻表现为绝对的国家化特征。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渐将婚姻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重要生活体现。人们择偶是对职业、收入等经济因素及容貌、身材等生理因素的考虑在不断增多,对文化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社会,婚姻已完全纳入私人生活范围,成为真正意义上社会公认的个人行为。这使得不同年代的“白马王子”面目迥异,更重要的是,凸显出强烈的人性自我松绑意识。

人的观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个体的观念往往为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所以由个体观念组成的社会观念,是一定生产方式或经济关系中产生,受经济关系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社会观念是具体和发展变化的。一定时期的社会观念代表了一定时期大多数人的社会认知能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社会道德与社会价值上的折射。简单的讲,观念取决于人获得什么程度的自由。婚姻观是人观念的一部分,自然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是僵化的,中国人受到计划体制和条块分割制约,封闭同时造成经济上的匮乏和思想上的贫乏,盲目的政治信仰导向造成了社会观念的偏差甚至荒谬,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表达忘我、无我的境界,人性在高度文明的现代遭受愚昧的中世纪常见的痛苦扭曲,被压缩到了极致。婚姻在这个时期,就是盲目政治的牺牲品,极端政治将人分三六九等,阶级出身成为人的界线,自然也成为婚姻优劣的标尺。由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处于畸形状态,人已经成为政治化产物,物化成为国家、集体的附庸,毫无经济自由和精神自由可言,人们对社会价值和社会道德的看法严重失真,所以,文革时期的婚姻大多是背离人性的政治婚姻。

三十年前伟大的改革开放,复苏了一个国家,更松动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重获新生,虽然自由起初仍旧是贬义,但阶级出身等已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人们越来越多的审视曾失去的民主,渴望人性更大的解放。公有制的坚冰被打破,多种所有制形式带来城镇和乡村普遍的致富欲望,也真正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在经济上获得了利益。由于生产力被逐步拔高、上升到正确的位置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在党和政府宏观控管下,中国人民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人们能从陡然增长的西方思潮中学习尊重本性、自由择偶,这个时期的婚姻观以经济导向为主。

由于对平等的追求没有明确方向,对特权阶层的愤怒没有正确疏导,二十年前曾引起一场灾难。在婚姻观念里,同样由于矫枉过正,90年代中期,出现了没有道德观约束的性爱至上主义。性自由摧毁了传统的婚姻观念,引发了性罪错和性疾病泛滥,引起了社会的反思。决策层通过正确的、积极的道德和价值观导向,在不断的文化回归和人性思考中,婚姻观逐渐理性、成熟并分化成传统和激进思潮,虽然互不认同,仍能共处容忍,并且有一定的共性。表现在家庭形式方面,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家庭人口规模越来越小,不管是忠实的传统婚姻,还是浪漫的激进婚姻,都不再唯儿孙绕膝、四世同堂为美。由于社会交往的加深、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日益增多、生产力水平的通过,使大家庭的局面受到冲击,户均人口逐年下降,家庭类型相应变化,核心家庭(一对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数量不断增长,传统大家庭观念逐步淡化,自我意识逐步增强。

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篇5

摘 要: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和学习的促进者,这是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最富有当代性与未来性的角色特征,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有利的教师角色应该是由权威者转化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由单干者转为学生学习习近平等的合作者;组织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由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教育资源拥有者转变为开发者;

关键字:教学活动参与者; 引导开发;平等合作

在注重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观念及角色的转变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导演?还是演员?是教师观念和角色转变的试金石。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演员只讲自己演出是否成功,不管观众接受的如何,更谈不上培养创新人才了。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观念必须改变,教师的角色必须改变,要由演员变为导演,让学生去做演员。在教师的导演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和能力演好自己的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一代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小学英语教师,我有幸参与这次教育改革大讨论活动,并深知此次活动的实践指导重大意义。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和探讨之后我受益匪浅,尤其在转变教师角色方面更是感受颇深,现浅谈一下英语教师角色转变:

一、英语教师由权威者转化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权威的角色意识和观念,以平等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普通的一员,真正融入学生学习的情境中。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英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倾听学生学习要求,参与学生的活动过程,分享学生的学习,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英语教师是他们学习中的一个成员。相互产生信任感,愿意彼此间无拘无束的交流和讨论,相互争论、各抒己见,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学习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同时也感受到激励、鞭策、感化与召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二、英语教师由单干者转为学生学习习近平等的合作者

过去我们总是习惯于单兵作战。在课堂上,英语教师独占课堂,一讲到底,教师扮演着“独角戏”的角色。本应畅通无阻的双车道却人为地堵塞了,造成了“偏瘫”。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仅仅扮演着装卸工的角色。而教学从本质上说是师生“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彼此分享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情感、观念和理念、实现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民主、开放的学习情境,英语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学习伙伴。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摆正位置,俯下身子,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参与学生的研究,在与学生的共同合作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我的课上,我第一次接触学生时就会告诉他们我的英文名字是Sunny,而且要求他们不要用老师来称呼我,就叫Sunny,这就是在第一次接触中建立起平等的地位,为以后的关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英语教师由主宰者转化为学生学习合格的组织者

在传统教学中,英语教师包办一切,规定教学计划,包揽了教学目的、内容、方法的制定及评价。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如何评定都在其主导下计划与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难于发挥。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由传统教学的主宰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教学任务,激发学习探索的兴趣,提供学习的信息,指导学习方法,评价学习过程,这都需要教师有序地组织。课程的实施应该把关注的焦点始终放在学生身上,要能敏锐地洞悉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在干什么、想干什么、掌握了什么、需要什么……机动灵活地安排、调整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照本宣科,被教案牵着鼻子走。这些都需要教师做好学生的组织协调工作;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沟通学生之间的感情,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形成集体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分享学生学习成功带来的愉悦,这一切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这样学生在掌握一定信息量的基础上再来理解课文,才能水到渠成。

四、英语教师要由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和学习的促进者,这是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最富有当代性与未来性的角色特征,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现代的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智能和拓展视野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转变自己的职能,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之以法,导之以行。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变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学习的主体、认知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首先表现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充分发挥爱心,了解与辅导学生,引导其积极、全面地发展;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教师的角色不该是“讲师”而是“导师”,是启发激励学生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导师,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导师。

五、英语教师由教育资源拥有者转化为开发者

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种观念也得转变,这种转变要求教师不要局限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选择和开发英语教学资源,设计和展开多种英语教学活动,加强英语语言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只熟悉英语大纲和英语教材,这些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现成的,根本不需要英语教师去开辟新的教学资源。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合理有效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报刊杂志、广播影视节目、影像资料等多媒体等各种形式的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为英语教学服务。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不仅仅“用教材教”,其自身也是课程的一部分。只要我们转变观念,注重积累,合理取舍,为我所用,英语教学资源一定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结束语

总之,在英语互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组织、合作、组织、引导、开发于一身的“导演”。因此英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教育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和教学技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活动,消除学生对互动课堂模式的怀疑,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互动活动中相互沟通和激励,把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把个人体验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把语言学习和全人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具备英语能力和创造力的综合性人才。尤其对于我这名刚入职的新教师来说,以后的路还很长,需要更多的历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同时更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______________

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篇6

摘 要:信息化时代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本文简要阐述了信息化教学环境背景对学生学习产生的主要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教师应如何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有效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学习方式;问题分析;策略探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给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对教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由于过于依赖“网络搜索”,许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面临着退化的风险。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信息化教学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

1.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上不同用户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资源信息的传播速度,还增强了信息的交互性,有利于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

2.增强了学生的信息选择权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全面推行,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自由获取所需的信息,并且可以随时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源与他人分享,加强了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联系,为教学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而言,信息化教学的实施不仅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和质量。

3.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尽管信息化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自由选择,使他们获取的知识更加全面,但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部分自觉性差和是非辨别能力较弱的?W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二、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推进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探讨

良好的学习方式需经过长期的稳定训练才能形成,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时,不仅要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还应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

1.利用信息化技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整合校内外各方面的学习资源,构建学习的平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为保障学习资源的质量,学校还需对平台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大量资源。

其次,学校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达到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最后,教师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鼓励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下主动地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科学设计信息化的学习任务

建构主义学理论指出,学习是主体与环境客体之间进行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学生会结合自身的经验将对客体的认知转化为内在知识。信息化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学习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为学生科学地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实践价值的学习任务,以达到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应清楚地注意到,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的自由性得到了有效提高,为保障学习效果,教师有必要加强外部环境监督,通过一系列的信息化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的自律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运用信息化方式来解决问题。

3.利用信息化平台,构建完善的学习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对于全新的学习方式尚处于摸索阶段,学校和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快速确立学习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学校应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发展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借助信息化平台构建相关学习体系,对学生在今后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预判,并提出解决方案,不仅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交流不通畅、学习资源利用率不高、知识获取手段不足等问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文化水平和实践能力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有力推动了教学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教师在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不断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篇7

天人合一与天人分离的文化观

把文化作一简单分类: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深受又思想影响, 具有天人合一特征。中国文化中也有天堂, 准确一点说是天庭。天庭中有玉帝, 有王母娘娘, 有七仙女, 有二郎神, 有雷神风神等一班文武大臣、宫廷家族。各有各的角色, 各有各的分工。几乎人间所有的职能或需求, 上天都有一个角色相对应, 上天统掌三界, 天、地、人是一体。当然, 玉帝很忙, 既要忙于天庭中的大小事务, 也要处理后宫的家事, 他无暇顾及凡间的琐事, 就派遣了天子代其牧民。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自称为天子, 以天授神权方式取得权力的合法性。因此, 皇帝们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祭天, 以强化自己的身份, 向王公大臣、黎民百姓宣示自己的皇权来自上天。“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至高无上地位, 天道、天理等是人们认为理所当然、不可争议的规律和原则。人们即使反对统治者也拿天来说事, 宋江就为水泊梁山的人找到一个存在的理由:“替天行道”。

其实, 皇帝和他的老子“玉帝”一样忙, 后宫嫔妃一大群人、朝堂社稷一大堆事, 皇帝基本上没精力处理黎民百姓的事。于是他通过分封与授权, 建立封建等级伦理制度, 真正与老百姓接触的是县官小吏, 最后, 人们发现“县官不如县管”。人是治理的核心, 是为人治。董仲舒向汉武大帝谏言“罢黜百家, 唯尊儒术”以来, 二千多年的封建文明其本质是封建等级伦理制, 三纲五常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天道、人情、法度的秩序是深入人心的。

纵观中国历史, 朝代的更替往往伴随着对以前制度的批判与否定, 前朝的犯人往往成为新皇帝的功臣, 既使是一些伤天害理之徒也可能因改朝换代获得大敕。罪人往往是一面说“臣罪该万死”, 另一方面请求皇帝开恩, 以求皇帝免罪、减罪。在整个封建社会中,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是帝王奴仆, 人们依附于宗主, 人格不独立, 民众并不需尊重制度, 而应寻找归属, 找对圈子更重要。

在洋务运动中, 我们从西方引进了蒸汽机, 修建了铁路, 形成了初具现代大工业特征的铁路、造船厂。清王朝的衰败也证明“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理念不能救中国。辛亥革命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 “五四运动”开始尝试“德先生、赛先生”等西方的文化理念。近一个世纪过去了, 西方文化理念在中国水土不服, 开不了资本主义的花, 结不出法制公平的果。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一个清王朝, 剪掉了象征封建象征的辫子, 而深藏在人们内心的辫子还没剪掉。辛亥革命百年后的今天, 我们依然可看得见“辫子”——这是融入血液、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

西方文化深受罗马、希腊文明的影响, 具有“天人分离”特征, 人在干, 天在看, 人们按照与上帝的契约做好手中的事。基督教义是西方文化的重要元素, 人们相信万能的上帝, 上帝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者。人们当世的终极追求是死后可升天堂, 在有生之年, 人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最终的归宿。而天主教的教义主张认罪悔改、饶恕、重生、包容, 号召自由、民主、仁义、义气与道义, 消除内心的不良欲望, 对犯下的过错和自身的罪恶进行忏悔, 净化心灵。天主教更强调禁欲以修来世, 影响了人们创造价值的动机与欲望, 从而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对天主教进行改革, 形成了新教, 新教主张修当世, 认真做好本职就是敬奉上帝, 创造财富是替上帝理财, 这样的人同样会得到上帝眷顾, 身后依然可以升天堂。凡新教得到传播的地方, 资本主义也得到发展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赋予了人们做事的欲望与动机, 同时也让人们拥有了信仰和契约精神, 具有“生而平等”、敬业爱岗的文化基因, 这是西方职业精神的文化内涵。

在西方企业中, 企业的价值主张与社会的信仰追求基本一致, 人们之间人格独立、自由平等、诚实求信、公正公平, 8小时内外的信仰是一致的, 人格是一致的。即使在工作中、生活中有些什么愉快的事情, 可通过礼拜获得心灵的释放和解脱。中国企业更强调忠诚度和归属感, 人格不独立, 在企业与在社会中的人格是分离的, 企业内外的价值理念不一样, 中国人对企业的依附性更强, 在企业工作不仅是工作, 更多的是生活。因此,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更加深远而广泛。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规则观

东方文化是耻感文化。而“耻感”更多地存在于熟悉的圈子之内, 中国人的面子文化是这种耻感文化的重要形式, 熟人、圈子做事的原则是“讲面子”, 就像黑旋风李魁那样只认得哥哥, 不认得什么鸟规矩。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区别, 呈现在对制度的态度上。西方文化是天人分离, 上帝无处不在, 上帝时刻关注着他的子民, 没按照约定去做就是违约, 就是犯罪。而罪感是无处、无时不在的。在西方宗教、社会文化共同洗礼下, 他们天然地具有契约精神, 从内心尊重规则, 制度的执行成本很低。

而东方的耻感文化, 羞耻仅存在熟人间, 在陌生人面前出点糗没关系, 别人不认知自己, 等于面子没有丢。我们认为面子比法纪更重要, 为了面子可以违法, 丢了面子就无地自容。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来行事, 罪感文化则依靠罪恶在内心的反映来行事。罪感文化社会的人们按心中的绝对道德命令生活, 一旦犯错, 即使别人毫无察觉也会痛苦自责。而耻感文化社会的人依照外人的观感和反应来行事, 只有当被发现时才有羞耻感, 失去外来强制力便要瞒天过海, 是缺乏自省力的文化。

圈子文化与契约文化的职业观

在中国文化中, 人们常以亲疏厘清人际关系, 将伦理关系延伸到各个方面, 人们更愿相信“上阵父子兵, 打虎亲兄弟”。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讲:家庭生活是中国人第一重的社会生活;亲戚邻里朋友等关系是中国人第二重的社会生活。这两重社会生活, 集中了中国人的要求和活动, 规定了其社会的道德条件和政治上的法律制度。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讲:以“己”为中心, 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 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 不象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 而是象水的波纹一般, 一圈圈推出去, 愈推愈远, 也愈推愈薄。

圈子文化是东方文化又一特征, 与耻感文化、面子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一群人形成一个圈子, 圈子里面讲人情、讲义气、讲恩惠, 圈里圈外做事做人的规则不一样。在中国的社会文化基因中, 重规则的意识不足, 人情高于规则, 人治大于法治。正如鲁讯所说, 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 面子破了很难糊上。面子后面是人情, 人情后面是权力和利益的运行规则。因此,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特别重关系, 有关系的要加强关系, 把关系进一步演化为亲疏有别的圈子, 没关系的也要创造关系, 姻亲、老乡、战友、校友、本家等都是构建关系、打造圈子的道具, 实在没有这些, 还可学学桃园三结义, 或来个“投名状”之类, 总之, 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圈子与关系, 否则就孤独、漂泊, 没有精神港湾。

寺庙经济与教堂经济的是非观

当今世上最伟大的组织是宗教, 最有效的经营模式是寺庙。寺庙是最成功的连锁行业, 不卖产品, 却拥有最多的忠实客户, 这背后, 就是被广为认可的价值观。佛教寺院在全球是最大旅游地产, 拥有统一视觉标识、管理模式、文化模式。不用广告, 不用交税, 消费者自动上门。而我们换个角度再看, 寺庙是信仰的庙堂, 人们烧香拜佛是乞求佛祖的庇护。为了增加佛祖对自己的关照, 人们往往在僧侣的指引下添香油, 认功德捐, 其本质是一种交易, 或说是一种行贿, 这是芸芸众生把现实社会的经营行为在寺庙这个道场再实践, 它为不道德、不合法商业行为找到了精神上“合法性”的平衡。

我们把目光移向教堂, 完全是另一种景象, 弱者可得到救助, 恶者寻求悔过机会, 富者奉献爱心, 分享成功。教堂的经济源自教民的自觉奉献, 它的行为方式与它的存在价值相一致。教堂弘扬的是平等、尊重、感恩与爱, 它维护商业文明, 提倡契约精神、职业精神, 是经济社会的稳定器。

对比寺庙与教堂里的经济行为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 它们都是各自文化的产物, 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而, 寺庙经济模式强化了一种不良或说低道德水准的生存方式, 什么时候人们拜佛烧香的愿望不这么功利, 不这么自私, 我们的产品质量也可多一份佛祖的保佑。

人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 当人有欲望而没信仰时, 往往会呈现在魔鬼的一面。在社会的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缺失情况下, 企业文化建设无疑是解决员工信仰的一个重要举措, 因为, 企业文化为员工的心灵保留一块净土。

养老观念:变革正在进行 篇8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思想是“养儿防老”,近年虽不常提了,但老年人靠子女照顾仍然是我国的主要状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的思想也会在社会大变革的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体现在老年人身上,就是在何处养老,怎样养老问题。

传统养老观念面临挑战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家庭,一直是中国人天然的养老组织,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以往的老年人生育4~5个子女,多数生活在多代的大家庭中,不但基本生活有保障,而且日常还能得到应有的照料,并享有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35年前,中国有赡养老人能力的成人与老年人的比率是6:1,也就是6个成年人供养1位老人。但按照目前的人口变化趋势,再过35年,这一比例将锐降为1:2,即1个成年人要赡养2位老人……中国绝大多数老人依靠子女来赡养,但是由于当前的独生子女政策,可以想象,随着老年人更长寿,独生子女们成人后可能要赡养他们的父母、配偶的父母,以及他们父母的父母……”

这是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完成的一份名为《银发中国》的报告中提到的内容,如今,这一结论正在变成现实。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到2015年,中国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5%;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升至24%;到2050年,将有近1亿的中国人口超过80岁。 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带来的是养老方式的必然变革。如今,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家长已经逐渐进入老年,一对年轻夫妇要赡养、照顾两对年老的父母,这种情况下,要每一位老人都与子女在一起生活,继续传统的“几世同堂”家庭养老模式,子女已经力不从心。

于是,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生活上的艰难,心理上的孤独,使这部分老人无法享受到晚年生活的幸福,更多的却是凄凉和无助。因此,我们更应呼唤适应国情、适应这个时代的养老方式。

一个独居老人的遗憾

“刘道全怎么还没来啊?这都过了半个多小时了!”“别是出什么事儿了吧?他平常都最准时的。”周末天气晴好,北京某小区的老年腰鼓队约好在小区中庭排练,刘道全是腰鼓队唯一的男性,也是骨干,可这天所有队员都到齐了,还不见他的踪影。

过了一会,一位姓赵的老太太终于忍不住,自告奋勇要去找他。10多分钟后,赵老太太慌乱地从刘道全家跑了出来,浑身发抖地对在外等候的老人们说:“出事了!”

大伙儿跑去一看,只見刘道全横躺在地上,双眼紧闭,一动不动。一位老人试了试他的呼吸,“还有气!”可是谁也不懂怎么急救,也不敢乱搬乱抬,赶紧拨打了120……

虽然抢救及时,刘道全还是因为中风导致了偏瘫,运动机能已经无法完全恢复,可能再也无法参加腰鼓队的活动了。

刘道全老人例子让人唏嘘不已。如果老人不是完全独居,如果他有人照顾,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在现在的中国,像刘道全这样的独居或空巢老人还有很多,要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选择另一种养老方式或许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实际上,进入21世纪,一些新兴的养老方式不断涌现,已经让老人们有了更多更适宜的选择。

老年公寓——老人的精神乐园

陈志民(化名)和妻子都在党政机关上班,工作很忙,儿子在外省上大学。陈志民的母亲76岁,父亲几年前去世,为了照顾母亲,陈志民把母亲接到身边一起生活。然而,两口子工作都忙,经常不能按时回家给母亲做饭,母亲的身体不好,一人在家,万一出了事怎么办?妻子劝说陈志民把母亲送到老年公寓,陈志民一直不愿意,但情感归情感,眼前的困难怎么克服?

不得已之下,陈志民偷偷跑到几家老年公寓转了转,想了解一下老年公寓老人的生活状况。

走进市郊一家老年公寓,老远就看见老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下棋、聊天、看报、打牌,很是惬意。在另一家老年公寓里,身体健朗的老人,一大清早就沿着院内的花园晨跑锻炼。而行动不便的老人们则在公寓楼前的草坪地上,由护工搀扶着一边散步一边聊天,有说有笑。

“住公寓好,既不给儿女添麻烦,和老人们在一起有人说话,热热闹闹很开心。”刚刚入住的67岁罗玉丰大爷快人快语。“住在这里舒服又安心,什么事都不操心,吃饭、洗澡甚至上厕所都有人服侍。”行动不便的张大爷笑着说。这家老年公寓为老人们聘请了50多名护理人员、两名职业医生,专门照顾老人们的起食饮居。

“人到晚年最怕的就是孤独,最需要的就是有能够谈心交流的人,老年公寓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环境。”说起老年公寓,已在这里居住了3年、90岁高龄的纪洁贞老人深有感触。“在这里,心烦了有老哥们聊天、打牌解闷,逢年过节的时候,有人来慰问,热闹一点不比家里差。我就把这里当成了家,女儿女婿和外孙们想我了,随时都可以来看我。”

发现老年公寓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是“孤老院”,老年人在这里也很快乐,陈志民和妻子商量后就把母亲送进了一个条件较好的老年公寓。

过去,只有孤寡老人、五保户才进敬老院;但凡有子女、有亲属的老年人,都要在家中度过晚年。久而久之,在人们的头脑里就产生了一种思想:老人去敬老院是不幸福的,不是子女不孝就是家庭失和,能在家里过就在家里过。甚至还会有人笑话那些去敬老院的老人和其子女。若是家中的老人主动提出去敬老院,大多数子女都会持反对意见,因为此事要是传出去,岂不是落了个不孝的罪名?而如今人们的眼界变得开阔了,敬老院也不再被视为“老人的避难所”。老人在敬老院,每天吃喝不愁,生活有规律,身边伙伴也多,没有了家中的琐碎杂事;子女可以安心工作,不必再为服侍老人而占去工作时间。这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人住老年公寓,有很多现实的好处。

首先是工作人员对老人的照顾。现在好的老年公寓都会把服务分为几个等级。依照老人身体状况的优劣,服务内容逐级增加。最高一级的服务还包括喂水、喂饭、帮助翻身等,这种形式打破了以往接受“一锅饭”服务的框框,也实现了敬老院自身人员调配的合理性。

其次,人到老年,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注意起健康问题。健康又分为两大类: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很少有哪位老人没有一点病症,能不能使老人保持身体的康健,能不能在老人患病时提供最及时、最有效的治疗,往往成为服务课题的关键。一位在老年公寓住了一年半的老教师就把医疗条件放在首要的位置。她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住在这里,与公寓里的大夫和护士有着很大的关系。每天大夫都要挨家挨户地巡检,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解决。另外,大夫长期在这里工作,对每位老人的身

体情况和病史都很了解,遇到突然情况可以尽快找到病因。大夫已成为了老人们共同的私人医生。

头疼脑热人人都会重视,但心理上的疾病却往往被忽视。老人的心理与中青年人不同,俗话说“老小孩”,老人像孩子一样,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偏差。心理上的服务绝不应逊于身体上的服务。为此,老年公寓还经常举办多项活动,如组织合唱团,开辟书画室,举办门球比赛,表面上来看是丰富老人的日常生活,实质上是一种心理疗法。唱唱歌、打打球,尤其是这种集体性的活动,减轻了老年人的寂寞感、孤独感,心情好了,许多病痛会渐渐减轻。

另外,中国人讲“民以食为天”,敬老院里的饮食服务同样是重头戏。在老年公寓,老人每周都有固定的食谱,是根据膳食的营养性合理搭配的,如胆固醇的含量一定要低。同时又要考虑饭菜的口味,每周吃一次饺子,尽量满足大家的需要。另外对于身体状况很差的老人,还安排了流食、半流食的食谱。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老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预订饭菜。吃得顺心,心情自然也会舒畅。

在住的方面,目前比较正规的敬老院在硬件上都已达到了标准,两人或三人一间的房间,有的还配备了单独的卫生间。院里建有多功能厅、电脑室、健身房等多种设施。走廊、凉亭、喷水池,在绿树的掩映下,为老人营造出舒适、和谐的气氛。

社区养老,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社区养老,既不同于老年公寓,也有别于传统的家庭自然养老。首先,老年人是在自己的家里养老,而不是在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养老;二是从养老资源的提供者看,社区养老又依赖来自社区的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等,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

◆“老小孩入托”

现在,在山东、浙江等地的一些老年人集中的社区,由居委会、民政局等单位设立了很多“日托夜归”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设了包括文化学习、娱乐休闲、心理咨询、保健治疗、慈善救助等几十项免费或低偿服务项目。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1年时间里,已有12家托老站供老人“入托”,不少老人像“老小孩”一样过上了这样的“入托”生活。

以济南市历城区全福街道小辛社区的裕辛苑托老站为例,小辛社区有居民1500人,60岁以上的有150人。托老站占地近11亩,拥有35张床位,室内有电视、麻将桌等娱乐设施,室外有健身器材。现在该站对“入托”老人一律免费,等全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免费体验结束后,每天也只收取“入托”老人5元钱的午饭费。按托老站提供的饭菜水平计算,5元钱不够老人的生活费用,其他费用全部由居委会补贴。

来这里“入托”的老人,都是“早上由家人送到托老站晚上接回家,中午在站里吃午饭。午饭后还可以躺在床上休息,醒来可以看电视、打麻将、打扑克、下象棋,凑在一起闲聊……

◆老人“居家买服务”

海曙区是宁波中心城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近6万人,其中,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占老人总数的42%。可是海曙区主要养老机构仅9家,设计床位1000余张,养老机构远远跟不上老人的需求。为解决现实存在的困难,海曙区想到了让老人“居家买服务”的办法。即政府为那些达到80岁以上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按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购买服务,服务人员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每天上门服务至少1小时。为老人提供送飯、洗澡、洗衣、巡视、陪送看病、清洁卫生、康复锻炼等服务。

此外,为更好地监护1000多名患病的独居老人。海曙区还设计出“一键通”电话机。事先将高危老人的姓名、住址、病史及子女、所在社区居委会的电话等资料输入信息系统,高危用户拿起话机后,如果连拨键或诉说都有困难时,8秒钟后,信息系统会自动接通并显示用户信息,有关人员在第一时间即可实施救助。

既不用离开家,又避免了独居老人生活起居无人照料、容易发生意外的弊端,相信这种全新的社区养老模式将来一定能够在国内迅速普及,让老年人的生活少一份后顾之忧。

上一篇:核心网开展QC小组活动的原因下一篇:庆祝儿童节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