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精选12篇)
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 篇1
一、对广告教育定位的重新思考: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
传统的广告专业的教育基本上是按照模块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可大致可以以培养能力分为几大方向:以培养文案、策划能力的知识模块;以培养设计能力的知识模块;以培养媒体应用能力的知识模块。现有的大多数的广告学专业的课程开设是以文案和策划能力为主, 少数在媒介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因为招生的学生多为文理科生, 在招考的时候由于属于非艺术类, 基本上也注重对学术造型能力方面的考察, 招进来的学生大多缺乏一定的艺术和设计技能。即使是在课程体系中开设一定的设计类课程, 学生也会因为无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而导致效果大打折扣。与广告设计相关的专业, 以设计专业中的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也叫平面设计) 或者新闻传媒院校开设的广告设计专业为代表。这些学生由于通过艺术类招生, 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造型方面的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以设计技能的培养为主, 其培养的目标主要为设计技能。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能力。
然而原有的创意思维能力主要局限于特定的广告作品内容方面的创意。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 消费者使用的媒介形式多样化, 尤其是营销实践中原有的广告、营销、传播、公关等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具体广告作品本身的创意能力培养明显而明显束缚了学生的创意能力。学生毕业之后也不太容易适应现实的营销环境。
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数字营销的兴起, 不少新型的广告公司已经成为数字营销领域的的创新者。比如Anomaly等新型的创意性公司和常规的广告代理公司相比, 它们做的事情有些不一样:除了提供广告创意, 还把服务延伸到了营销链条的前端, 比如参与产品创意乃至实际的设计过程。Anomaly上海公司合伙人李巍说认为应该将这些公司叫做营销公司或者创意Agency, 因为我们帮助客户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广告沟通。1换而言之, 新型的广告公司为客户的服务领域已经超出了原有广告教育的创意范畴。过于的广告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囿于以传统媒介为主的广告营销传播活动。即对创意方面的训练也主要表现为对广告作品内容本身的创意和表现的一种重视, 并培养学生在进行作品设计时以创意为主的表现技能训练。但是单一广告作品的创意能力已经无法胜任诸如此类的新工作。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广告营销传播活动, 横跨艺术、营销、传播等领域, 这种创意应该称之为大创意将更加合适。为此广告教育的定位应该重新思考, 可以考虑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整个广告教育的核心。
二、增强广告教育的跨界性, 强化广告教育中技术含量
新型广告公司的价值可能在于对变化不定的媒介形式的把握以及对消费者的深度了解。尤其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数据库的建设, 数据挖掘与语义分析等技术的使用, 对消费者的个性化的把握已经成为现实, 给予精准营销实现提供了技术动量。比如电通公司的CSP模式就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制定媒体方案的计算机方式。
伴随着这种技术出现的是一些新型的数字营销公司所策划开展的活动都需要以相应的技术开发、应用为特征, 比如交互性设计开发、软件研发以及APP应用等。作为广告公司应该将数字技术作为重要支撑纳入广告公司的业务组织框架之中。数字技术部门主要用来进行实现创意转化到内容呈现的技术手段, 解决长期以来广告公司在数字媒体技术方面的先天不足。尤其是将社会化媒体作为主要阵地的新型广告公司都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科学技术软件。
然而目前中国的广告教育在此领域更是显得有心无力, 因为技术不是当前广告教育的强项。这源于中国广告教育的体制构建, 基本上大多脱胎于中文或新闻系。对技术的轻视一直是文科教育的短板。数字化传播的迅猛发展已经让文科背景的广告学教育有些不知所措。加之纸媒发展的快速衰退可以预见, 在不久的将来, 传统广告教育所依托的媒体基本上都处于相当不利的位置, 只有少数可以存活发展。舒咏平教授认为, 由于广告专业的学生生源结构大多来自于文科和艺术生, 师资主要来自传统的文科或艺术类, 对技术方面的缺乏将导致广告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缺乏对学生数字化操作表现力形成的培养。2要改变此种状况, 在以后的广告教育变革中, 应该联合相关的专业如计算机、动画专业加强对以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等技术性较强的内容, 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设计技能以更好地适应营销环境的变化。技术必须成为广告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三、与广告公司等营销参与者深度合作构建开放型办学新模式
传统的广告教育与业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 导致在广告教育过程中学到的很多东西无法应用于广告实践之中。这主要源于广告教育的封闭性办学的理念。业界的新动向、新趋势无法被广告教育吸收, 也无法成为教育的内容和关注点, 关起门来办学的现象导致学生的知识框架、思维能力水平等方面呈现出还未应用就老化落伍的结局。这也说明了过去的广告教育缺乏与广告业界之间的良好互动。近几年来, 大多数新闻传播学院已经意识到这个现象, 开始积极探索开放式办学、合作性办学的新思路和新形式。比如暨南大学广告系与广东省广告公司合作开设的的暨大·省广“广告并发训练营”以及邀请广告业界人士开设讲座已经成为主要的合作办学的新形式。也有不少学校邀请业界人士从业界进入学界, 很好地促进了过去广告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 广告教育的师资应该积极走出去, 进入到广告公司开展实践工作, 从而准确把握广告公司对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这种开放式办学的力度还不够, 而且存在着较大的短期性和偶然性。目前的合作停留在形式层面的较多, 偶然性的交流较多, 缺乏一个长期的有规划、有目的、有具体操作细节的合作方案, 尤其是在合作的具体层面上。广告公司缺乏办学的动力和机制, 学校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如何大胆创新, 调动广告公司参与办学的积极性, 构建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尚不清楚。可以确定的是从长远发展来看, 广告教育的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在给予办学较大自主权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广告公司等营销传播机构和学校深度合作办学的具体理念和操作路径, 尤其是要实现市场需求与学生能力之间的无缝对接。
摘要: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 广告行业的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巨变。原有的广告教育思想、理念以及定位等面临着理论和现实双重困境。要使广告行业能更好地适应数字营销时代的要求, 广告教育必须大力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探索: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 增强广告教育的跨界性, 强化广告教育中技术含量;与广告公司等营销参与者深度合作构建开放型办学新模式。
关键词:数字营销,社会化媒体,大数据
注释
11 .李会娜等.《谁更懂消费者》.《第一财经周刊》, 2013.40.
22 .舒咏平.《新媒体广告趋势下的广告教育革新》.《广告大观·理论版》, 2008.4.
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 篇2
(一)思政教育之形式创新
借鉴感官营销模块,充分利用文艺载体,倡导寓教于乐的告知方式,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政治教育方式。此为思政教育之形式创新。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在思政工作中是相得益彰的,体验经济时代要更加强调隐性教育的作用,在教育形式上因时制宜地采取多种载体,倡导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特别是寓教于艺的方式,多管齐下,突出实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重视利用生动有趣的音乐、诗歌、故事等形式,将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和兴趣,培养好德、乐德的情感,并使其有所感悟和体验,从而在感官方面有所突破。要特别注重借助多种艺术载体,如绘画、摄影、电影、戏剧、音乐等文学艺术形式,以构筑富有感染力的教育氛围,在这种情境中,受教育者在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的文艺活动中产生直觉体验,从而得到思想、认识上的启发和教育以及心灵、情感上的陶冶和净化。
(二)思政教育之内容创新
借鉴情感营销模块,精心设计场景活动,依托实际场景引发受教育者内心真切感受,摒除单一的理论学习模式。此为思政教育之内容创新。
实际场景活动是体验产生的载体和基础,正是在活动的亲历中,个体用感官和心灵直接去把握特定的认知对象,生成独特的感受。感受是体验的基本形式和内容,而要产生真切的感受,必须以实际场景活动为载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让受教育者走出狭小的教育课堂,走入社会大舞台,参与各种活动,从做中学,从动中悟,在活动中坦诚地认识和接受自己的感受。为了获得深刻的感受,必须对生活资源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系统性的场景化设计,使其具有明显的教育导向意义。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引领受教育者投入广阔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特定角色的换位模拟,在真实的活动过程中,体验生活的真、善、美,进而培养起受教育者对事物的敏锐感受力。
(三)思政教育之平台创新
借鉴思考营销模块,引导进行自我反思,将认知习惯内化为自我心智模式,摒除被动接受、走马观花的旧有认知弊端。此为思政教育之平台创新。
自我反思是以个体的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等方式,发展精神理解能力。为了真正生成领悟,应倡导受教育者经常反思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并对之采取一种探究状态,敏于并善于体验其中的奥妙。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留出充裕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受教育者自我反思。教育者可以通过让受教育者回顾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件,尤其是其中蕴含着道德、心理、行为冲突的事件,剖析自己做出选择判断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动因,从特定事件的最终结果反馈中评价自己。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一蹴而就,而要贯穿于个体成长的整个阶段。因此,教育者应该组织受教育者将思想、行为反思中的真切感触记录下来,作为成长的见证。这种反思记录要求受教育者针对学习生活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表现,把自己的感受、思考以文本的形式记录下来,以此作为对自己心灵反观的记录。
(四)思政教育之路径创新
借鉴行动营销模块,激励个体付诸实践,将主观理念与个人践履深入结合,摒除理论背离实际,知行脱节的痼疾。此为思政教育之路径创新。
为了巩固和发展体验,确保思政教育持续有效,需要继续深化个人践履,引导受教育者逐步实现自我体验教育,通过回归生活和付诸实践进一步将隐性经验显性化,使在深化体验中获得的情感价值等逐步升华为自我的态度品质以及个性能力等素质。
情感信念等要变成行为并使行为转化为习惯,是在实际的实践情境中,在不断完成各种相关活动中逐步实现的。一次体验由于实践层面的狭隘性,无法上升为行为习惯,因此,应该抓住时机反复体验,在反复体验中,实现认知与行为的真正协调,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思政教育要产生实效,必须反复践履。个体在活动或认知情境中自觉体验、践行某一思想道
德规范的次数越多,所获得的体验就越宽广、越深厚,在这种高度自觉的精神力量支持下,诚心接受教育并寻求进步就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
(五)思政教育之情境创新
借鉴关联营销模块,把握资源创设情境,倡导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摒除为思政而思政、教育游离生活的低效率模式。此为思政教育之情境创新。
教育者要有意识地以现实生活为素材,截取其中有教育价值的事件,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将其融入个体的生活之中,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而让其真实地体验和感悟到诸如自尊自爱、礼貌待人等生活习惯,并进一步转化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生活中的情境资源通常包括自然情境和人文情境。清新舒畅、适用得体的校园景观等自然情境会使受教育者更贴近大自然,从而使其愈发热爱生活,而充满人文气息的生活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则构成了一幅和谐的人文情境,使受教育者享受如沐春风的润泽。无论是自然情境还是人文情境,都是以真实的生活经历为背景的生活体验,当受教育者作为主体投身现实情境时,会为其中直观生动的内容所感染,由此引发直接的主体体验和意义感受。优美的自然情境以及和谐的人文情境,对受教育者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在对美好自然环境的亲密接触中,在对和谐人文情境的切身感悟中,个体才更加体悟到生活的真谛与意义。
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 篇3
【摘 要】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将人们带入了数字时代,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早已深入渗透了我们生活和学习。信息管理中心近年来更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本文主要展望了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管理中心的主要发展趋势,并从多角度出发探讨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要点。
【关键词】数字时代;信息管理中心;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4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40-02
进入21世纪之后,经过10年的数字化校园探索与建设,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对于校园行政管理之影响已初见端倪。信息管理中心的普及应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管理效率,同时也改进和优化了管理流程。以此为基础,对学校整体的教学、科研诸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推动校园改革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力量。
1 信息管理中心在教育方面的发展趋势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为基本技术特点的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国内各高校的工作重点,特别是如何将IT广泛地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已成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新时期信息管理中心建设也大致呈现出,3个方面的主要发展趋势。
1.1 突出自主学习、强调个性化定置
由于教学模式的改变,教育信息化的服务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因而,新时期信息管理中心的建设,无论从硬件系统、从软件系统、还是从教育资源方面来看,都要从重视教,重视管理转到重视学生学。将原有支持老师管理和教学的软件逐步改成有利于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定置的系统。
1.2 信息管理中心建设以硬件建设为主转向以应用服务建设为主
校园信息化工作主要包括网络工程和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过去国内各高校的信息管理中心多侧重于“铺路”(搭建校园网),却忽略了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应用。没有应用的信息化建设,犹如没有汽车在跑的高速公路。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这必然会导致投资的严重浪费。所以,与教学应用和教学服务有机整合的信息管理中心建设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1.3 教育信息系统从信息管理转向知识管理,教育软件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由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单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资源智能管理的需求,所以,知识管理应运而生。知识管理首先要将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以便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就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为显性或隐性的相互之间网状联系的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生产、传递、利用和共享。
2 信息管理中心的建设思想和发展趋势
2.1 统一规划
信息管理中心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与网络工程、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具有投资高、建设难、周期长、涉及部门人员多等特点,因此建设之前必须从整体效果和目的出发,做好项目分析和规划设计工作,整体考虑、统一规划,确保统一的信息标准、统一的技术路线、统一的基础架构和统一的组织管理。
2.2 分步实施
信息管理中心建设是一个建设周期比较长的项目,涉及到需求调研、方案论证、系统选型、部署与集成、人员培训、推广应用、运行反馈、修改完善等多个过程,因此整个建设过程必须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确保项目进度的质量、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2.3 加强应用
信息管理中心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应用,使各个职能部门实现管理信息化,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更简便快捷的沟通,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减员增效,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因此,信息管理中心的建设必须坚持以应用为主导、优先确保应用系统建设,加强应用,以应用起来为主要目的。
2.4 整合资源
信息管理中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许多单位经过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购置、开发了不少应用系统,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平台建设必须考虑保护原有的投资、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因此,信息管理中心建设必须不断整合已有的信息资源、开发新的资源,建设集中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
2.5 共享数据
大部分单位原有的多个应用系统不能互联互通、不能共享资源,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导致重复建设、重复工作,严重影响了信息化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因此信息管理中心建设必须确保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实时交换。
3 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实现
3.1 管理人员的角度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由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控制和操作的过程。如何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整体结构、素质和能力。一个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最好既了解信息资源及其交流过程,又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并掌握各种适用的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一个具体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必须灵活的运用管理理论、心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及经验知识,才能为信息用户提供更高的信息服务。
3.2 信息资源角度
在现代信息环境中,信息技术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将不再是从事具体的信息资源的采集、组织、存储、检索、开发和传播工作,而将主要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并设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信息技术,然后由这些信息技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代替人来完成上述这些具体工作。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数据库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它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省开支,提供系统的反映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
3.3 构建系统的角度
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涉及的技术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技术问题,还是一个包括人和管理手段在内的管理系统问题。建立一般应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管理信息化指导思想的确立;另一个是信息化系统的总体模块设计。按照支持管理的信息技术和系统特征与功能,一般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信息通信支持模块;协调支持模块;过滤支持模块;决策支持模块;监控和保障支持模块;智能信息处理模块。将这些基本模块与单位管理的指导思想相结合,配以相应的技术支持,使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创新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3.4 系统安全的角度
网络和信息的安全是自动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必须采取先进有效的安全防范策略,避免网络遭到破坏和病毒感染;其次加强保密措施,通过权限设置、身份认证、网上行为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技术确保信息的安全;再次开展安全保密的宣传教育,提高办公人员的保密意识。
结束语
信息管理中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虽然在各界的努力下,信息管理中心的建设已初具规模,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观念、机制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相比国外先进国家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完善信息管理中心的信息建设,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新华,梁正和,张国宝,卞海红.基于中心数据库的数字校园应用框架的研究与设计[J].微型电脑应用,2007(01)
[2] 张凡,陈思平.信息化建设与数字校园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07(01)
[3] 蒋东兴,郭大勇,罗念龙,刘启新.清华大学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规划与实践[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2)
[4] 初汉增.数字校园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8(05)
[5] 邱鸣.加快数字校园建设 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09)
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 篇4
在化学高一初始教学时,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困惑:初中化学———感性、形象性、趣味性强;高中化学———理性、抽象性、逻辑性强。化学学科经历初中到高中的跨越, 学生常常反映:太难了、听不懂、跟不上!但每个学生原有的化学基础不同, 理解力不同, 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不同, 高一化学课时又很有限, 教师没有足够的课时帮助新高一的学生统一梳理自己的化学知识体系。有什么好办法能够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定制自己的“初高中化学衔接课程”呢?数字化教学能不能帮助学生度过这个学习的瓶颈?教学实践中我发现, “微课”这种数字化教学媒介具有短小、精练、个性化强的鲜明特征, 用微课创设初高中衔接的化学课程, 就解决了这一难题, 可以帮助不同基础、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搭建起初高中化学学习的平台, 使每个学生能够按照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 遵从自己的时间安排, 自主地学习初高中化学衔接的相应主题。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记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 (课例片段) , 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 “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 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一、利用微课帮助学生突破初高中知识衔接的忽略点与延伸点
从客观角度看, 现行初中教材内容的难度、深度和广度都大大降低了, 那些在高中阶段经常会用到的初中知识, 都集中到高一阶段补充学习, 这本身就造成了初高中知识的断层。新升入高一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 由不同的教师教学, 本身知识结构就是参差不齐的。比如, 就化学分类法教学, 初中教材仅让学生掌握到:物质是由混合物和纯净物组成的, 而纯净物可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细分为氧化物、酸、碱、盐。对于氧化物再细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酸按照不同标准再细分为:含氧酸、无氧酸、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盐可以细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等。初中教学没有过多要求。这就为学生学习高中的过氧化物、强弱电解质、盐类水解带来了知识上的忽略点。于是, 我们利用微课视频的形式制作了物质分类的视频演示课件, 利用学生初中原有的分类知识体系进行延伸。
可以利用微课录课软件Camtasia Studio 6 制作一些类讲解ppt, 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这样的系列教学视频可以通过手机终端接收, 已具备这部分知识的学生就可以选择不学, 没掌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选择学习几遍。我们还制作了化学反应类型、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算等一系列微课教学视频供学生自由选择性学习。
二、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初中化学具有启蒙性、符号性的特点, 学生在初三才开始接触化学, 经历约半年的知识学习就要备考中考, 所以, 学生的学习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 学习方式上也大多以记忆为主。高中化学的学习具有“理性”的特征, 高中化学知识相对来说“博而深”, 知识由“形象”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浅显”到“深入”, 知识更加系统而全面、有深度, 因此, 高中化学学习必须变“感性学习”为“理性学习”。这些在学科知识体系下的特征需要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去体会、去感悟, 但由于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不同, 有的学生能快速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 而有的学生面对“繁”而“难”的高中化学学习会出现畏难情绪。为此, 我们利用微课制作了一系列关于化学学习方法的视频讲座, 内容涉及预习法、类比法、归纳法、实验法、探究法等, 并配以例题指导, 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感受这些学习方法的应用。
三、利用微课传播化学学科思想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提出高中化学新课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2) 物质的性质是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 (3) 物质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消失, 只可能有规律性地转变; (4) 环境问题较多是由人类不正确使用科技成果或使用不成熟的科技成果造成的, 各门科学可以继续为解决环境问题贡献力量; (5) 人是自然的一个部分, 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需要借助科学知识、遵循科学规律; (6) 自然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 也是人类的朋友; (7) 科学研究有方法可循, 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化学的基本观点:物质观、微粒观、元素观、运动观、分类观、结构观、守恒观、科学价值观。怎样在课时有限的条件下, 让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感受到这些化学观念, 微课又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支持。利用微课可以制作化学基本观点系列讲座, 配以动画、视频, 可以使学生更形象生动地感受化学基本观点。如, 学生对于抽象的粒子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而粒子观中又包括粒子的构成观、间隙观、运动观、作用观、能量观和空间观。利用微课制作微视频动画就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一难题, 使对抽象空间想象困难的学生走出困惑。
四、利用微课实现学生初高中转化过程中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
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教育的更高境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过程, 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自我监控地学习也是学生由初中到高中学习要提升的能力, 对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微课也具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因此, 在学生步入高中学习之初利用微课作为桥梁, 搭设学生从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学习的阶梯, 可以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高强度、密集型知识学习, 实现学生自己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自己调节学习进度, 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化学知识的初高中衔接, 一直以来都是高一教学所面对的难题, 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中心, 设计化学学习情境、资源和活动, 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化学初高中教学支架,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帮助学生顺利穿越初高中能力上的“最近发展区”获得进步, 为我们破解化学初高中教学衔接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支持。
专家评述:
教育是被发现和认同的过程。走进天津市第五中学张莹老师的课堂, 会发现, 这一过程在教与学的交互作用中被淋漓尽致地放大, 她的化学课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范儿, 也多了浓浓的人文气息, 看到了生命的蓬勃发展。发现、认同, 课堂的价值不正是在于此吗?
课改深处是课堂, 师生成长也在课堂, 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张莹老师就是从一线教学中, 从课堂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第三期学员。她钟爱课堂, 因为课堂上有一个个灵动的生命。她钟爱化学课堂, 因为她的课堂上不是给予和告知, 而是师生智慧“化学反应”的新生成, 课堂上充满了惊喜, 她的学生也钟爱她的化学课堂。
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 篇5
——张掖市第四中学信息化建设纪实
在千里河西走廊的丝路明珠“金张掖”,座落着一所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现代化学校——张掖市第四中学。
张掖市第四中学始建于1972年,其前身是1885年甘肃提督周达武创办的觻得书院,1998年改制为独立初中。学校现有教学班38个,学生2200多人,教职工168人,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学校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书写了悠久的办学历史,创造了卓越的办学业绩。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尤其是学校信息化建设,在省内堪称一流水平。历届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多年的努力,生机比达到8:1,师机比达到1:1。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整合课堂教学,打造数字校园,是贯彻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需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迎接国际竞争的需要,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
气势宏伟的育才大厦,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信息化教学大楼,楼内设有校园网总控中心,配置先进的服务器和路由器,通过这里,全校所有的教学电脑和办公电脑都能实现有线或无线快速上网,实现了整个校园网络的全覆盖。
楼内设有三个多媒体室,每个多媒体室安装了配置较高的64台多媒体电脑,为学校信息技术课提供了上机场所。电子阅览室,配有多媒体计算机64台,学生通过上网可获取校内外的各种信息。电子备课室,配有多媒体计算机20台,教师可在这里下载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加工,为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环境。启智音像馆存有光盘4000余张,已成为张掖四中独有的信息资源库,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在这里借阅相关资料,为课堂教学服务。非线型编辑室配有先进的非编系统一套,数字摄像机两台,硬盘录像机一台,佳能数码照相机一台,存有各类录像带600多盘,VCD、DVD400光盘多张。250平方米的多功能大厅,配有中控系统、交互式电子白板、数字实物展台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在这里学校已成功地举办了各类展评课、优质课、培训会、讲座等。三个专用电教室,配有先进的光学交互式电子白板、超短焦投影机、组合式黑板、多媒体电脑等教学设施,并多次组织教师培训电子白板的使用,有力地保障了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质量,为师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为学校对外宣传的门户,张掖四中网站一直受到外界的关注,但因挂靠在大型教育类网站上,其功能和宣传效果受到严重限制,为此,在信息中心的策划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集技术力量雄厚的软件公司和学校一起开发新一代网站平台,打开了学校对外宣传的又一扇窗口。
有了先进的办学条件,良好的教学设备,张掖四中的师生置身于网络世界,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不断丰富着素质教育的内涵,一线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开发教学软件,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使教育信息化真正落到了实处。
校长史尚山同志高瞻远瞩,将学校信息化建设摆在了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他说:我认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信息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今天这个成果,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首先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第二,建设经费的优先保障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坚实基础;第三,多媒体新技术的换代升级,助推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 篇6
2006年1月,让IT圈和非IT圈中人士都再熟悉不过的“Intel Inside”广告曲,随着英特尔公司的彻底转型而成为绝响。
该月,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消费性电子大展)中,全球半导体龙头英特尔正式宣布启动新的品牌再造计划。他们使用了37年的品牌商标在2006年起全面改变,Intel商标中的“e”,原本是比其他字母低一阶,新商标中则改为环绕整个名字,代表英特尔朝向全方位半导体厂商迈进的强烈欲望;而过去14年来,几乎就与PC画上等号的品牌口号“Intel Inside”,也改为“Lead Ahead”(遥遥领先)。
在飞行中更换引擎
“现在已经进入运算无所不在的时代,计算机必须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保罗·奥特里尼(Paul Otellini)指出英特尔进行成立以来最大规模再造的原因。他举例,无论是iPod或是智能手机,功能都应该宛如一台PC,但打动消费者的关键,则是满足生活娱乐所需,而非靠着强调本身强大的功能。
对8成销售收入来自PC领域的英特尔来说,随着相关产业成长趋缓,如何将自造的芯片放进更多其他的电子产品中,这直接影响着他们能否长期维持半导体的霸主地位。第一波新品牌销售与推广费用,预估将投入25亿美元,并将推出更多应用在不同领域的新芯片。据华尔街分析人士估计,英特尔在2006年推出的新产品线数量将超过成立以来的总和。
“从许多方面来说,这都像是在飞行当中更换引擎。”品牌顾问公司Landor Associates首席战略官鲁斯·梅尔(Russ Meyer)形容。他认为英特尔接下来的处境极其微妙——不仅要和强悍的对手竞争,更要一举将过去成功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推翻。根据知名品牌评价机构Interbrand此前给出的2005年的排名调查,“Intel”品牌价值达355.9亿美元,高居全球第5大品牌厂商。
对任何成功企业来说,借由新品牌形象进入新领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2006年1月18日,英特尔公布了2005年第4季财报,结果大出市场意料,第4季营收102亿美元,低于英特尔原本自行预估的104~106亿美元之间,不仅当天造成英特尔股价重挫12%,更引发1月底全球科技股大幅回落。过去3年中,英特尔平均营收成长13%,但分析师预估2006年成长率将减缓至7%;获利更将从过去3年的40%成长率大幅下滑到5%,PC产业高度成熟化,直接导致英特尔成长力道消弭。
“英特尔要更快地开发来自PC领域以外的营收。”位于波士顿的科技顾问Adventis科技部门主管拉古·鲁墨西(Ragu Gurumurthy)指出。
科技技术转为科技应用
这场大规模的再造运动,希望借此将英特尔从“科技技术”的品牌形象,一举改变为“科技应用”的领导厂商,让科技不再是绕口难懂的名词,而是更为贴近消费者的生活所需。
“现在要销售科技,你得要让消费者用更简单的方式使用它,你不能再讲速度或是效能。”奥特里尼指出。过去,是科技创新带动消费需求,在两位前首席执行官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和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的铁腕领导下,靠着推出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大的芯片,每次推出的新一代微处理器都会创造新一轮的PC换机潮,这为他们打下半导体龙头宝座提供了绝无仅有的机遇。但如今,科技创新带动的消费需求有限,消费者需要更贴近生活所需的科技,使得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了近几年的趋势产品。
为了改造英特尔,2005年5月接任CEO的奥特里尼着手将英特尔从技术导向型的厂商,转为市场导向型厂商。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2005年将运营官的位置,交给了来自三星的恩里克·金(Eric Kim)。
自从1999年起,恩里克便领导三星的运营部门,通过成功的品牌操作,让三星手机从原本不被看好到直冲世界第3大的位置,并成功塑造出三星消费性电子大厂的品牌形象。“我告诉英特尔员工,他们不只是制造芯片,他们是在协助人们改善生活,我们必须让全世界都知道这点。”恩里克指出。
恩里克是英特尔有史以来第一位外聘而非内部晋升,直接向CEO报告的高阶主管,也象征英特尔的工程师文化正在彻底转变。
2005年初,当时担任首席运营官的奥特里尼在确定接任当前职位后,曾主导英特尔的组织重整计划,将原本以个别产品研发、生产、运营、销售做分类的组织结构,调整为依照客户应用,提供整合产品组合的“行动事业群”、“数字企业事业群”、“数字家庭事业群”、“数字医疗保健事业群”等4大类别。过去,英特尔的组织型态是工程师负责研发出速度更快的芯片,再交给业务部门拿到市场销售,如今则是4大事业群各自的芯片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市场行销、销售业务共同合作,将整合的产品组合销售给客户或市场。“我相信这是正确的模式,现在重要的则是把它运作顺畅。”奥特里尼说。
透过组织重整品牌更新
因为组织重整,进而让新产品以及新品牌推广拥有更强大的后盾,过去1年来,英特尔正经历激烈的内部调整。
根据《商业周刊》报导,仅在2005年,英特尔全球共有约10万名员工的工作内容改变,并在1年内从外部找来约2万名新员工,其中多数不是半导体工程师,而是软件工程师、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甚至医生,例如人类学家格里维·贝尔(Genevieve Bell)负责研究中国与印度等新兴市场,消费者对科技的使用习惯;担任内科医生15年的伯恩·沈(Bern Shen)则负责开发医疗设备新技术,以此预防早衰症以及老年痴呆症。
先由内部组织改造,再推广到外部品牌更新,奥特里尼的改革获得了前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克里格·贝瑞特(Craig R. Barrett)的全力支持。“这项计划完全符合英特尔冒险、纪律、结果导向的文化。”他对新CEO高度赞赏。
在英特尔宣布新品牌计划的同时,也启动了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产品计划。在CES上,奥特里尼同时推出了欢跃(Viiv)平台,预计第一季上市进军数字家庭。
搭配内部“产品组合”的组织形态,加上外部“运算无所不在”的品牌形象,欢跃以产品“平台”的方式希望将所有的数字家庭应用串连在一起,英特尔提供芯片、软件与服务,结合硬件厂商、数字内容供货商,只要使用这个平台,包括手机、电视、DVD录像机、机顶盒和PC等各种电子产品,都能上网以及互相数据传输。
资本市场分析人士就此认为,英特尔希望未来使用欢跃平台产品的消费者,可以在地铁里用笔记本或是手机看电视,在家就能利用数字电视下载最新大片。“如果这个世界愿意买奥特里尼的构想,科技、媒体、娱乐产业都要重新改变。”《商业周刊》如此形容。
推广欢跃平台,最瞩目的标志是苹果计算机开始采用英特尔芯片。也是2006年1月,在旧金山举办的Macworld上,苹果计算机正式推出第一台采用英特尔微处理器的iMac。过去在PC高度成长时,微软与英特尔所谓的“Wintel”,加上戴尔与惠普两大PC厂商,是PC市场的4大超级天王,市场占率约2%的苹果计算机始终不是英特尔努力争取的合作伙伴,但随着苹果计算机的iPod在市场热卖,在数字娱乐市场中卡位成功,也让英特尔开始积极与苹果合作,而苹果也宣布未来全面采用欢跃平台。
3大领域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英特尔新平台问世,并与苹果计算机愈走愈近,过往在PC产业与英特尔合作密切的厂商,也正在重新思考对策。
《商业周刊》指出,英特尔与苹果的结合恐怕将会促使戴尔开始与AMD合作而采用后者的微处理器。而欢跃平台也支持Linux操作系统,英特尔更宣布,未来可能也采用苹果的操作系统,这个动作代表与微软的紧密关系正式结束。
新英特尔最受瞩目的欢跃计划能否成功,目前还言之过早。横跨3C领域的新平台,要面对的强悍对手比想象中还要多:在信息领域,随着微处理器的速度突破无法刺激销售,使得向来居于技术领先的英特尔,面对AMD史无前例的强劲挑战,其市占率在2005年底已经达到17.8%;在通讯领域,如同处理器之于PC,象征手机心脏的数字讯号处理器(DSP),德州仪器(TI)仍是绝对霸主,而3G技术的专利权超过半数掌握在高通(Qualcomm)手中;消费性电子领域,由IBM、索尼和东芝所合组的策略联盟,其推广的Cell芯片将可应用在数字电视、机顶盒、DVD录像机等产品上,并在2006年开始应用在索尼的PS3游戏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中,而IBM的微处理器Power则获得微软Xbox 360、任天堂Revolution等新一代游戏机使用,IBM等于一手把持了三大新一代游戏机的微处理器市场。
数字时代的阅读变革 篇7
一、数字阅读开启融合新时代
1. 纸质文献阅读与网络阅读融合。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网民数量也惊人增长。截至2008年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 , 继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 成为全球第一之后, 中国的互联网的普及再次实现飞跃, 赶上并超过了全球的平均水平。数字时代, 传播渠道和接收终端导致阅读方式都发生激变。尤其随着3G、4G无线网络普及, 移动电子阅读渐入佳境, 基于无线宽带的便携式电子阅读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使阅读变得更加简单。数字时代赋予阅读新的特性:网络阅读逐渐流行。网络阅读的信息组成部分倾向于娱乐、小说、新闻性等内容, 包括文字、色彩、图像、动画、音频、视频, 拓展了文献的深度, 并且可以实现实时音频、视频的交流。在数字平台上可以轻松、便捷地获得所需的各种信息, 这无疑给阅读带来重大变革。同时也正是这些异常丰富的文字、色彩图像、动画、音频、视频, 过多地吸引了阅读者的注意力, 而使他们无暇深入思索, 不乏存在着非经典化、缺少文化积淀的问题, 需要传统纸质文献的有益补充。但随着数字介质的逐渐完备, 其阅读功能也逐渐呈现出与纸质文献一样的质量, 能以最低的价格提供阅读的内容, 并以有效的方式储存内容, 甚至能够透过内容的超级链接, 不断让读者发掘更详细的数据, 这种便捷易操作性又使网络阅读有可能成为未来阅读的主打方式。阅读具有心理学上的从众效应, 它早已不是纸质阅读的代名词。虽然网络阅读给传统纸质文献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但网络阅读也会促进纸质文献阅读。例如, 有些读者从网络上看到一本书后, 觉得很好, 但通过网络阅读又太累, 结果就会捧上一本实实在在的书慢慢品味。这是一种阅读习惯, 很难改变。传统的纸质文献依然是当今阅读的主要依赖方式之一, 特别是老年朋友们是带有书香气息纸质文献的忠实读者。在传统人看来, 捧着一本书, 闻着油墨书香, 触摸上面的文字和图画, 那种滋味才算是真正的阅读享受。传统纸质文献要求读者循序渐进、由上而下地阅读, 有利于读者对阅读文献系统、整体的把握。阅读中读者注意力高度集中, 因而它具有引人深思, 引人思考的特点, 能引起读者深度思维。因此, 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各有优势, 二者的融合使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增强。
2. 浅阅读与深阅读融合。
浅阅读是指读者根据自己的喜爱而选择的一种简单的阅读方式。它表现为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特征。除了专业学习必读书目之外, 其他方面的阅读兴趣单一, 过于追求实用, 喜好生活类、时尚类等通俗读物。浅阅读所追求的这种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里的愉悦, 导致浅阅读带有功利性和娱乐性, 缺乏深层次思考。但在当今社会浅阅读有其存在的理由, 浅阅读是当代读者在多元化阅读需求的格局下, 积极应对浩瀚信息所采取的有效阅读方式, 它能够快捷获取信息资源, 扩展知识面, 并且是作为自我调节、减轻压力、维护心理安全的重要途径。
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 与浅阅读相对应。它是读者通过有目的地长时间阅读和反思, 从而获取知识。实战、眼光、视野、独特的思维以及由此而提炼的思想和精髓铸造了深阅读。这样的阅读有感悟, 有思考, 有乐趣, 并能提升个人修养、品味, 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一种阅读。因此, 深阅读是品位传统经典文化的有效方式。但深阅读也有其局限性, 如受时空的限制, 缺乏便捷性, 且依赖于传统纸质文献等。浅阅读与深阅读并非势不两立。浅阅读与深阅读可相得益彰, 互为补充。浅阅读与深阅读之间泾渭分明但绝不是相生相克。浅阅读牵引深阅读。浅阅读及其衍生的“读图时代”和“动漫时代”是数字时代的影射。浅阅读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激发读者认识什么才值得深阅读, 浅阅读具有细节的力量, 有时更意味着“精准化”, 它是深阅读的有益补充。深阅读能培养读者的思考习惯, 能使读者的浅阅读更为精细、更为准确。
二、阅读变革为信息服务指点自新之路
在新媒介迅猛发展、数字传播格局剧烈变革及引发阅读变革之际, 关键在于读与不读以及该如何去读, 信息服务正在积极探寻一条自新发展之路。
1. 转变观念, 提高导读服务意识。
在数字时代, 信息服务观念必须转变。信息服务者要认清当前的形势, 以阅读融合为契机, 深化服务, 拓宽服务领域, 创新服务方式, 营造个性化信息服务空间。数字时代是个性极度张扬的时代,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服务的主要趋势之一, 营造个性化阅读环境是信息服务者在数字时代迫切考虑的问题。阅读变革也要求信息服务者对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加工和整理并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因此应把信息服务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为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而进行深层次加工、开发上。
导读是对读者的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等方面给予直接指导和帮助的行为。服务是阅读的向导, 做好宣传导读工作, 激励读者多读书、读好书。为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 可利用电子大屏幕、网络、讲座、书评、知识竞赛等形式, 使读者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服务情况、新书出版及科技发展动态, 引导读者健康向上的阅读倾向, 使阅读真正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2. 增加技术含量。
技术引领服务, 作为拥有众多纸质媒介的新闻集团执行总裁鲁珀特·默多克认为, 媒介可以通过提供多种技术平台, 帮助用户更为快捷地获取信息。数字化的兴起, 新的传播方式的广泛使用, 将高科技手段引入信息服务领域, 为读者获取信息资源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渠道。因此, 积极依托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增加信息服务的技术含量, 创新信息服务新方式, 拓展信息传播的途径和空间, 将传统的服务优势充分利用并与高科技相融合, 冲破空间、地理位置、身份、种族等限制, 扩大读者服务群, 在各种技术平台支持下使读者获得个性化信息需求变得更为简单、快捷、高效, 使读者能在优雅、人文的个性化信息环境下享受阅读的乐趣, 进而真正提升读者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
3. 网络阅读导航。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门科学, 阅读导航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网上资源极其丰富, 网络阅读导航能够有效抑制不良信息的侵入。网络超文本引入了信息组织的非线性关系, 读者可以自由地控制网络阅读路径。因此, 读者常常会陷入盲目阅读。信息服务者要加强对网络阅读的科学研究, 对网络资源按专题进行收集、鉴别、分类、组织, 建立信息导航系统和检索系统。网络阅读导航包括网上资源导航、馆藏资源导航和网站导航, 借助网络导航积极推广经典文献、主流文学、益智科学等, 引导读者进行网络深阅读。
在网络环境下积极对阅读进行科学指导, 拓宽信息服务范围, 提供网络浏览导航。如在本单位信息网站上提供读者常用的数据库地址, 将收集到的目录存档在网络中, 再向读者提供目录通报, 提供网络浏览导航;另外有效组织网络资源、引导读者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阅读、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过滤、开展知识挖掘、智能推送、个性化定制等, 使读者在网络媒介中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这种导航服务方式可以将深阅读内容和浅阅读形式进行融合, 实现在数字时代阅读变革形势下信息服务的创新。
数字时代催生网络阅读。不过数字时代的阅读变革, 不是颠覆性的, 是纸质文献与网络阅读共同繁荣的时代, 是深阅读与浅阅读互为补充的时代。方便、快捷、优惠地获取信息是读者信息需求之根本, 因此读者服务并不再是单一的传统信息服务。阅读方式的变革要求信息服务的创新。转变观念, 增强意识, 以提高读者信息素养为目的, 勇于探讨一条适应该时代的信息服务是当今服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李刚.被制造的浅阅读[J].新乡学院学报 (社科) , 2008, 22 (6) .
[2]曾敏灵.阅读的变革与策略[J].论坛, 2010, 30 (2) .
[3]殷利艳.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探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9 (6) .
数字时代广告表现的变革 篇8
一、数字时代下受众及传播模式的变迁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标志着人类步入数字化时代。所谓数字化, 是指“信息 (计算机) 领域的数字技术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的过程, 包括通信领域、大众传播领域内的传播技术手段以数字制式全面替代传统模拟制式的转变过程。”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以往大众传播的模式, 也使受众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和心理发生了巨大变革。这些变化一方面构成了新时代广告的生存环境, 一方面给广告表现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1、分众和个人化的传播崛起, 传播精准性要求更高
数字技术下, 传统的“大众”分崩离析, 针对众多细分市场的小众甚至是个人的分众媒体和个人媒体占据了市场的前端, 以适应不同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在此背景下, 广告表现必然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适时应变, 选择相应的媒介形式, 锁定核心消费群体, 以目标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精准传播。
2、从单向传播走向双向互动, 强调体验与分享
数字时代下, 受众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消费者、接受者, 而是“传播者”、“生活者”。正如电通公司提出的AISAS (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Action行动、Share分享) 模式所言, 他们不仅能选择性接受、搜索信息, 甚至还能随意发表、评论、分享信息。传媒必须向受众提供即时的反馈和互动渠道, 唤起受众的高度参与, 甚至是再次传播。鉴于受众对纯广告的容忍度下降, 广告表现也更加注重与受众的深度沟通与交流, 增加互动与体验的可能性。
3、媒体呈现出融合趋势, 看好跨媒体传播
数字化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兼容、开放、共享, 各种媒介形式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 如互联网、手机等。不仅如此, 传统媒体也衍生出许多新的媒介形态, 如数字电视、电子报纸等。这意味着, 数字时代的广告可以融合不同媒体, 形成一种跨媒体的生动表现, 使得广告变得更加逼真、有趣、富有动感。
4、媒体不再受地域限制, 传播走向全球化
数字技术使得传播范围急剧扩大, 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 传播从地域性、区域性向跨国界、全球化转变。这也昭示着, 广告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宽, 覆盖面年越来越广, 广告信息则能以低廉的成本让无数人共享。
二、数字时代下广告表现的变革
广告表现是对广告创意的实现, 是创意的一种物化形式, 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广告商品及品牌的好恶。由于数字时代下传播模式的变迁及受众接受、处理信息的心理和方式的变革, 广告表现无论从思维观念、形式调性、内容结构、文体语言上来说都较传统广告表现有了很大不同。
1、广告表现思维观念的变化:更加强调精准、互动
数字时代下, 指导广告表现的思维观念发生了很大变革。传统广告表现强调ROI原则, 即相关性、原创性、震撼性, 而数字时代的广告表现除了强调ROI, 更加强调在此基础上的精准性、互动性。精准性意味着广告要根据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来表现广告诉求, 而“精准营销并实现高传播效果的实质在于一对一的个性化匹配”。一些网络游戏的嵌入式广告就很好的利用了精准传播, 再如微信营销中的一对一推送等。
互动性成为广告表现的又一利器。相对于传统的“推”式广告, 数字时代的互动性广告更讲究“拉”, 即把受众拉进广告中来, 借此实现完整的广告表现, 如网络互动广告、微博、微信营销等。传统媒体也努力通过跨媒体的形式实现广告的互动表现, 如丰田汽车的杂志公益广告, 读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会发现广告中路面上的人不见了, 由此提醒人们开车勿看手机。该广告有效的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并激发了受众的参与, 在有趣的互动中, 广告主题也不明自现。
2、广告表现形式调性的变化:风格多元化, 时尚性、游戏性凸显
传统广告受制于技术限制, 其表现空间有限, 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则给广告表现注入了蓬勃生机和源源不断的创意源泉。从表现形式来讲, 传统广告多为平面化、静态化的展示, 这种被动的强制展示容易引发消费者的逆反心理, 使传播效果呈负增长。而数字时代的广告表现则利用动态化、立体化、综合化的展示来主动吸引消费者, 让生硬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心灵的双向沟通。
有了数字技术的驱动, 广告表现风格和调性较以往有了极大丰富。广告表现更加新颖, 凸显出时尚化、游戏化的特性, 怪诞、奇幻等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杂糅使得广告表现更具张力。虽然广告表现元素没变, 但元素的组合空间却大大提升了。传统广告表现中, 图片、声音、文字等带给受众的多是视觉和听觉的感受, 数字时代的广告则利用这些元素, 在技术的驱动下, 超越时空、虚拟现实, 带给受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体验。广告本身意图被极大弱化, 表现内容更加隐蔽。消费者积极的参与, 也让这种娱乐性、游戏性强的广告全面渗透现实, 成为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3、广告表现内容结构的变化:走向“协同”, 创意传播呈现一体化
数字时代下, 企业需要在与受众的互动中产生创意, 在产生创意的过程中实施传播, 广告创意与表现不再将受众排除在外, 广告表现的结果最终是企业与受众协同创意的结果。不仅如此, 广告创意与传播、营销与传播都将一体化了, 创意的过程既是传播的过程也是营销的过程。
因此,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的广告表现内容和结构也发生了变革, 广告表现不仅需要考虑文体、图案安排和内容如何有效融合, 还要研究消费者的特性, 广告内容必须是消费者易于和乐于接受的, 能够反映他们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 传播结构的安排要遵循他们的思维逻辑。所谓“大众智慧”、“众包”的概念即是如此, 广告在表现过程中, 需要激发大众的“点子风暴”, 发挥群体智慧, 让受众成为广告表现的另一主体, 主动参与到广告表现中来, 成为营销传播的一份子。
4、广告表现文体语言的变化:更加个性化、自由化, 自我价值凸显
广告语言是广告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表现主题、明确诉求、烘托氛围及与消费者沟通的作用。数字时代, 广告文体语言开始突破传统框架的束缚, 变得更加个性化、自由化、互动化, 并且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引发受众的模仿创造, 广告语言中自我价值的彰显变得尤为突出。
“凡客体”、“淘宝体”、“陈欧体”等一个个以“体”冠名的流行语让人目不暇接, 一种契合数字新媒体语境的广告语言应运, 在网上大量繁殖扩散。这些广告语言实际上承担着“沟通元”的作用, “沟通元除了承担创意概念所包含的指向品牌信息、文化基因和创新观念等价值要素, 同时还要包含直接指向表现的‘创意框’, 以此引导生活者的有效参与。”因此, 创造出契合消费者利益点, 引爆传播流的广告语言异常重要。“陈欧体”简洁、直白, 以创始人陈欧自白的形式, 依托梦想为载体, 唱出一批人的心声, 随即迅速引起网友的跟风模仿再创造, 聚美优品也以低廉的广告运作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高额的市场回馈。
参考文献
[1]张金海, 王润珏.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背景下的广告生存形态[J].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班) , 2009 (4) :494.
[2]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1.
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 篇9
“从20 世纪60 年代微电子技术开始在生产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80 年代初个人计算机出现并迅速普及,90 年代电信技术因为数字化而出现革命性变化,到互联网的出现和爆炸式增长普及,这些彻底改变了人类信息交流的手段和环境,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信息化时代。”[1]信息化时代,通常也被称为计算机时代或者数字时代。
随着信息技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档案管理也随之迈进“数字时代”。首先,便是引导了“从纸质记录向电子化记录的重大转变”[2]100,贯以纸质为主要载体的档案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转而以数字的形式被记录、被保存、被传递。档案载体的这种历史性变迁,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新,更动摇了长期以来沿袭下来的一整套已经相当成熟、稳定的档案工作模式,如何将档案最为原始、神圣的使命和最为先进的数字技术融合起来并完成理念的革新和管理的创新,已成为当前档案界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新变革:空间概念的突破
覃兆刿先生的《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第七章在谈到现代档案职业观时提出了“空间观”的概念,他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空间观”“,一是档案资源的贮存空间,一是档案工作者的活动空间”[3]。数字化和网络化则颠覆了原来的空间概念,使得档案管理的空间整体性在内涵、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物理空间、功能定位以及档案信息的记录、保存和传递的方式都面临着全新再造。
1.馆库形态。传统档案馆的运行依托于实体建筑,大部分工作都局限在档案馆这一物理空间中展开,档案馆与档案馆之间、档案馆与其他信息管理部门之间无法做到资源共享,成为一座座独立性较强的信息孤岛。而在数字化环境中,主要“依赖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档案馆馆藏文字、声音、图像等进行数字化,并对这些数字化档案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和处理,在网络化环境中被本地和远程用户存取”[4]35。并在此基础上“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相互连接……成为跨馆、跨地域的分布式信息共享系统”[5]8。数字时代的档案管理,实际上打破了有明确物理空间界限的档案馆库的既有形态,建立起了一个无形的信息组织与利用的环境,“使得以往主要以行政管理方式实现的整体性,转变为主要以业务上网络数字档案资源逻辑链接形式实现的整体性”[6]18。
2.馆藏来源。档案馆的传统馆藏主要由纸质档案以及少量缩微品和磁性载体的档案构成,一般通过接收、征集、购买等形式收集而来。数字化背景下的馆藏构成,不仅包括实体的馆藏资源,还包括大量通过馆藏档案的数字转换、电子文件的收集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捕获而来的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档案载体形式逐步由纸质一统天下向计算机可以识别的电磁介质转化,文件被大量地存储在光盘、软盘上,磁介质、光介质等将成为数字时代馆藏档案的主要载体形式,呈现出载体形式的丰富性、收集方式的多样性和来源空间的广泛性等特点。这些数字馆藏依托于档案馆的传统馆藏之上,成为档案馆传统馆藏的合理扩充,实现了“物理空间”和“逻辑空间”的巧妙结合。
3.工作空间。档案馆的传统工作内容基本可以概括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利用八大环节。数字化背景下的档案工作内容则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为广阔的工作平台。就工作内容而言,除了完成传统的日常工作之外,还包括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馆藏重要档案进行数字化,电子文件的接收进馆,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开发等。就工作平台而言,正如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1997 年制定的《电子文件管理指南》(草案)所说的要在“文件形成前采取行动”,为了确保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三位一体的完整性,需要档案部门运用“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的思想来“干预”电子文件的设计、指导电子文件的管理。实际上是通过档案工作重心的前移,搭建起一个文档一体化的网络平台,从而实现了档案工作空间的拓展和延伸。
4.服务阵地。档案馆的传统利用服务工作受到馆库实体的空间限制,利用服务基本局限于档案馆内。随着档案形态逐渐从纸质向数字形式的过渡,档案利用方式逐渐从过去档案实体的传递过渡到档案信息的传递,从过去复杂的手工查找过渡到计算机存储基础上的便捷检索甚至是网络终端的自助服务。技术的革新拓展了传统资源的分布空间和利用空间,有效解决了档案信息的分散性和利用要求的系统性之间的矛盾,大大缩短了档案信息传递的时间并拉近了档案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当前,档案部门正在努力建设成为“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中心”(五位一体),以及“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三个体系)。在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理念下,档案馆的服务目标将转向更广阔的社会用户,其服务范围以及社会作用空间将得到更大的拓展。
三、新发展:从平面管理到立体发展
数字时代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依托于网络社会的崛起,单一的管理思维、简单统一的管理方式、内向封闭的管理文化,已无法满足日益复杂和快速变革的时代需求,如何适应空间观念的根本性变革,在档案管理中引入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将会成为数字时代档案管理发展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
1.合作共享———横向联接。“技术的进步要求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7],正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将国家档案馆与图书馆、政府新闻网、文件中心、学术团体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庞大的国家信息资源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在线服务”[8]8,数字时代的档案馆建设,不仅仅是自身数字资源的建设,还要求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种类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一方面档案馆要加快建设以自身数字化资源为主的服务平台,致力于使自身成为区域档案资源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要克服长期以来各自为政的封闭型管理模式,建立起基于共建基础上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包括不同地区同类机构的资源整合,如民生档案的“就近受理、协同出证”;以及不同机构同类资源的整合,如电子政务平台的资源共享。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档案数字化建设缺乏完整、科学的标准体系,相应软硬件设施存在较大差异,相关管理系统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档案信息资源互联共享遭遇瓶颈,无法切实发挥信息化的综合效应。因此,“合作共享”的前提必然是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宏观层面的整合和协调,确保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2.需求互动———双向交流。一般而言,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层次需求,即社会科研与技术开发创新层面的档案信息需求、社会管理与生产层面的档案信息需求、社会文化普及与日常生活层面的档案信息需求”[9]12。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档案利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档案利用的主体、范围、方式以及需求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更为明显地呈现出社会化的特点。而传统意义上的档案利用服务属于“阵地式”的服务方式,即停留在“要什么,找什么”的阶段,在“信息”意义上呈现出行为的单向性。随着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范围得到增强和拓展,档案利用需求的逐渐立体化,档案馆更应注重加强档案利用服务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不仅要分析用户的利用行为,也要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充分了解档案利用需求的发展规律,将有助于对用户未来利用趋势的分析预测,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促进对档案的广泛利用,建立起档案部门的长效服务机制。
3.开发利用——纵深挖掘。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而价值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体现则取决于利用主体即档案用户利用需求的满足程度,如何创建数字时代档案服务方式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已成了新时期档案馆面临的重大挑战。
数字时代档案的载体与内容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档案管理的重点也从管理实体转变为管理信息内容。在知识管理理念的观照下,档案管理实际经历着一个从“实体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再到“知识管理”的发展过程,而当前的“档情”仍然处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过渡时期(即从“实体管理”过渡为“信息资源管理”的阶段)。档案部门作为档案信息的终端集聚场所,应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纵深挖掘,在传统实体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基础上,在确保档案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海量的数字档案信息进行筛选、组织和整合,充分促进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广泛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价值。
数字时代的档案管理应是传统服务模式上的一种创新和拓展,我们既不能抗拒新技术给档案管理带来的变革,同样也不能放弃对于传统档案管理理论、方法的运用,我们需要踏实做好纸质时代与数字时代的档案管理在理念、方式上的共融与衔接,探索新时期档案管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要:本文立足空间观视角,从“馆库形态”、“馆藏来源”、“工作空间”、“服务阵地”几个方面分析了数字时代档案管理面临的空间变革,提出应通过理念的革新和管理的创新,实现从平面管理到立体发展的跨越。
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 篇10
尽管交通新闻广播被认为是, 但根据调查研究发现, 广播新闻仍旧是收听率最高的广播节目。因此, 广播新闻在汽车时代仍然具有极具潜力的发展前景。当然, 为了更好的实现发展远景, 针对汽车时代的特征进行有效的变革也十分必要。
汽车时代广播新闻的变革
就广播节目而言, 汽车的发明带给其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动力。“车轮拯救广播”的论断目前已经得到了传媒界的普遍认同, 其直接驱动了夕阳媒体到朝阳媒体的彻底转变。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 这也导致私家车数量的提升。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 车载媒体的移动广播已经成为私家车一族的主流广播形式, 其引领了时尚, 带动了消费, 也是广播新闻发展应重点关注的转变。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各家广播媒体纷纷打出了“交通牌”、“汽车牌”。为了向车轮子靠拢, 各家广播媒体使尽招数, 好多节目频频转型、改版, 节目设置的倾向性和针对性显而易见, 好多广播媒体不惜放弃自身的节目定位和一直来的受众需求, 而都去“侍候”受宠的有车族。好多听众大为感叹, 广播变了, 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远也越来越听不懂。是的, 众多的广播媒体根据汽车这一移动受众的收听需求和特点都相继改变节目形态、内容甚至节目主持人的风格, 而转型去为私家车服务。广播电台作为一个传统的公众媒体, 现在因为广告主流消费群体格局的变化而纷纷转型, 集中为开车 (坐车) 人群特别是为私家车一族服务, 大家一窝蜂地走上了汽车广播的这条路子, 这是对原国家广电总局要求的广播频率专业化差异性的定位挑战, 是对市场和广播本应具有的公共空间功能的冲击。广播作为传统的公众传媒, 她的特定性质就决定必须为公众服务, 而不应有太多的功利, 否则就会失信于众, 违背媒体的道德和本质特性。
数字技术的发展, 也使得传媒技术在汽车时代广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具体而言, 其具有如下优势:一是可增加广播频道节目。数字信号的优点就是可以压缩, 其压缩的结果, 可以减少原先所传送的资料量, 经压缩之后, 同样频宽可以容纳六套音质类节目。二是可提高声音品质。数字广播优于传统广播的特点是数字广播抵抗杂讯的能力, 远超过传统信号的广播。三是广播“单频成网”。一个频率就可以连续建立起广大的电波覆盖面, 有助电波秩序的建立。尤其对移动接收的开车族而言, 不会因行走不同地区而更换频率, 可照常可收听全地区的节目。四是提供多功能服务。数字广播可以提供传输数据, 各种信息、图像等多媒体的服务, 与3C结合后可提供更多项功能, 包括公众、交通、财经、休闲、救灾、教学等的服务。
基于融入传媒技术的汽车时代广播新闻的发展措施
1.发展要求
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新兴传媒的出现, 给广播这个传统媒体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不是两个互不相容的载体, 广播这一传统媒体在与新兴媒体的冲击与碰撞中擦出了火花, 形成了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的新型局面。在经济社会背景迅速转变的情境下, 广播新闻节目应当对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 不能盲目的追随其他类型的广播节目的做法, 背离自身的运营职责。作为主流广播媒体, 汽车时代所带来的变革机遇也是巨大的, 充分利用传媒技术, 通过有针对性的创新, 通过有针对性的创新, 不仅能够充分肩负起自身的社会使命, 而且也可以有力的推动自身的发展。因此, 汽车时代的广播新闻应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原则, 做到在变中求不变, 在不变中求变, 即坚持责任使命、舆论导向不变, 坚持新闻立台为立身之本不变, 坚持主流媒体、权威广播的地位不变, 而要变的是创新发展思路、提高节目品质, 融入数字化科技, 做大做强广播新闻。
2.发展措施
一是认清自身的社会责任, 对发展路径进行科学定位。结合社会责任来进行发展定位是汽车时代广播新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如果自身的发展定位不能够有效的体现出应肩负的社会责任, 就容易产生路径迷失, 最终容易因找不到可行的发展方向而造成运行失败。基本看来, 进行科学的定位应当综合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包括领导的任务要求、社会所赋予的使命、听众的真实需求、自身的能力水平、节目资源情况等。通过对上述因素加以系统整合, 就能够充分应用所具有的资源来推出各种类型的新节目, 提升自身的运行品质。除此之外, 对于类型化电台的编排方法不能全盘否定, 而应当吸取其科学之处, 对创新后的新闻节目加以编排, 增强可听性。
二是充分应用组合性新媒体。数字传媒技术的最大特点是组合新媒体, 它使一切组合性的媒体 (文字印刷等) 和非组合性的媒体 (模拟信号电话、电视、电子图片、录像、录音等) 可以在一个组合性的媒体的新平台上统一起来了新的顶级物种, 彻底改变了原有传媒生态系统的格局, 促使人类进入读图时代。因此, 汽车时代的广播新闻应充分应用无限制的多媒体融合, 提供传输数据, 各种信息、图像等多媒体服务, 并提升广播新闻传播的抗杂讯的能力, 提升广播品质。
三是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数字广播科技的产生, 使广播的形式可通过卫星或经由地面电台来进行广播系统, 除了提升音讯的品质与良好的接收品质外, 在建构的经费上数字广播也比传统广播成本要低。传统上, 电信、传播、信息各自独立的产业因科技的汇流而整合在一起, 这也改变了广播产业的生态, 数字广播不再是一个频道和传送声音而已, 它是一种平台的观念, 除了内容制作外, 还可当信息的传输平台。对于广播电台而言, 未来应与电信企业紧密结合, 但需要避免被电信业合并, 失去了原有的广播角色, 这就需要由法规对文字、声音、数据各自频宽加以限制。基于广播的特性是一对多的传播方式, 适宜作公共事务、新闻、教学、文化的宣传, 不同广播电台可以利用数字技术, 按照不同性质的电台共同使用同一平台, 来达成各自的任务, 避免浪费资源。
新媒体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变革 篇11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通识教育;变革
一、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改变人的精神,使得人类追求永恒的精神价值:美、真、自由、希望和爱。基于此,赋予教育的宽度便显得十分重要。中西方教育自古就主张博雅、自由。《论衡》中说:“博览古今者为通人。”亚里士多德也倡导“自由人教育”。因此,博学多识,通权达变,成为了教育的重要内涵。
在大学教育领域,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此后通识教育便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课题。由于现代大学的学科划分过于专业,文化知识分割严重,而通识教育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使之成为完整的人。因此自20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大学的必修科目。通识教育通过提供多样化的知识选择,使学生得到自由的成长。其终极目标是通过开掘不同个体的精神气质,培育其独特的个性特征。鲁迅先生“立人”思想的本质也在于此——确立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追求精神的解放和自由。
中国的社会发展需要“大师”,但现实却似乎令人失望。何谓“大师”?西方有苏格拉底和黑格尔,有牛顿和爱因斯坦;中国有老子和孔子,有梁启超和蔡元培。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大师,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智慧、才能和品格不同程度地引领了他们的同代人,并对人类科学、人文、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追求真理和知识并为之奋斗,这种百折不挠的信念比物质力量更具威力。成为“大师”的内在条件不一定是聪明盖世,但必须拥有独特的气质和高尚的品格。否则其智慧会变质,使其偏离道德的主线而与“大师”渐行渐远。但当代知识分子的素养已普遍弱化,受名誉、地位和金钱所惑,使得知识的获取已成为牟取私利的工具。他们缺乏的不是高智商,而是对真善美的感悟和追求。由此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匮乏及其带来的广泛的负面影响。
二、新媒体对大学通识教育的影响
何谓新媒体?《天府早报》副总编石磊在其著作《新媒体概论》中对其做了界定,他认为:新媒体一词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指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1]
作为知识存储的重要载体,媒体与教育密切相关。当前,除了纸媒之外,网络、阅读器、ipad、手机等都成为出版物的介质之一,从而构成了迥然不同的媒介环境。虽然纸媒目前还占据着出版业的主导地位,但新媒体已经崛起并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和学习模式。新媒体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也由此引导和影响了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
新媒体对大学通识教育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其对资讯获取的便利性上。网络、手机的普及使得学生对信息的取得更加方便快捷。互联网对信息的传播速度已无可比拟,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搜集到最新最广泛的信息。其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限制,只要网络信号覆盖,便可实现信息的高速传播和及时更新。新媒体的产生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由原来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空中课堂、网络论坛、慕课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资讯的广泛获取是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条件,它打破原有的专业领域,使得各学科知识的取得变得轻松。
其次,新媒体对大学通识教育的影响还体现在知识获取的自由度上。新媒体克服了传统媒体的容量限制,使信息得以海量传输,而下载共享则使得知识的使用自由而恒久。新媒体的多媒体展示方式使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更加具体形象,更加容易且印象深刻,这使得学生对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理解和学习成为可能。新媒体的交互属性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方传播,使信息接收方和传播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互动、订阅推送等方式实现知识的获取。
当然,新媒体本身的特性也决定了其弊端的不可避免。通识教育需要知识的广泛获取,但互联网海量信息的真实性难以鉴定。同时,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面对选择时容易无所适从,对自身学情的不了解也容易导致其学习目标的不明确。网络信息的零散性易使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不够,知识的全面理解难以实现。新媒体中大量的表层信息容易使人失去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且新媒体的过多使用也容易隔断人与人之间的面对交流。因此,如何实现新媒体在通识教育中的科学运用,成为了大学教育的公共课题。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变革
新媒体对通识教育的影响无可回避。香港通识教育教师联会外务副主席罗洁玲曾提出:“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通识科的学习跟新媒体可以有何关系?新媒体对学生们的学习是好还是坏?我们可如何利用新媒体增加学生对时事新闻的认知?”“大概任教通识或生活与社会科的同工的工作,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协助学生辨识不同资讯的促进者。”[2]可以看出,目前的通识教育已开始重视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开展运用。
但就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而言,只简单注重新媒体对知识获取的工具作用还远远不够,如何科学对待及正确使用新媒体的教育功能也是不可规避的领域。基于此,新媒体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应实现如下变革:
首先,增加媒介素养课程内容。一方面,增加学生媒体使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影视、广播、网络、报刊和广告等媒介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以及使用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等信息技术来制作、传播信息的能力,增加其对于媒介的认识和运用。如亚洲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素养中就包括资讯能力的培养:具有常用电脑软件操作及利用网际网路中丰富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媒介信息的批判和思辨能力。在新媒体时代,普通个人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媒体个人化加剧了信息传播内容的泛滥,降低了信息价值的把关标准。传播权和信息的话语权被分散,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对信息的解读自由发声。网络舆论曾一度使人民受益,但集合行为的失范又使得网络暴力迭出不穷,侵蚀受众的理性思考和文明素养。因此,媒介素养课程的增加势在必行。如中山大学2014年新增“新媒体素养”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通过理解媒介和使用媒介,赋予公民批判的思维方式,并提供其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机会和能力。总体来看,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对新媒体的关注度还明显不足,即便是实行通识教育较早的大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也缺乏对学生新媒体认知和媒介素养提高的教育,而单纯的计算机基础等课程远不能实现该素质的培养。
其次,注重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石毓智曾说:“中国的传统教育是贬低能言善辩者,起码是不鼓励。现代教育则是忽略口头表达能力,不培养。”“一个民族的科技文化必须建立在自己的母语基础之上,个人智慧的发展必须以母语为支撑。”[3]新媒体的普及使得受众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加趋于弱化,其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面对机会,干扰了学生人格的良好发育。因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至关重要。在语言运用方面,现代大学过于强调外语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本国母语的学习与运用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而二者恰是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首要课题。2014年清华大学通识教育实验区新雅书院成立的新学期,就把“《史记》研读”、“早期中国文明”作为主要课程,为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典范。
最后,改革通识教育教学模式。基于新媒体的优势特征,改变原有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增加空中课堂、网络论坛、慕课等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同时实现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如新媒体环境下的经典导读、小班讨论、多元考核等特色教学,通过网络交流的便利性与畅通性实现通识教育的深度学习、有效研讨与学科交叉,提升通识教育的课程水准和育人实效,增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综合理解与有效表达,使其在认知、思维、表达和运用方面实现融会贯通。
通识教育的本质即发掘人之天性及潜在价值。其非理性知识的堆积,也不只是科学技术的给予,而是一种智慧和素养的领悟。新媒体的普及契合了通识教育的广博性,而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理应受到我们关注。因此,理性对待和有效应用新媒体对于大学通识教育来说十分重要。
注释:
[1]石磊.新媒体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罗洁玲.新媒体对于通识学习的重要[EB/OL].大公网,2014-09-30.
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 篇12
陈玉琨,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院长, 慕课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五、第六届国家督学, 全国教育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成员,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在教育科研方面, 陈教授著有《教育评估的理论和技术》《中国高等教育评价论》《现代教育管理技术》《教育评价学》与《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等十余部专著, 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
记者陈教授, 您好!我们知道, 慕课起于大学校园。您曾说, 慕课的到来是一场教育革命。作为中国最先引入慕课理念, 筹建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建立C20慕课联盟的第一人, 请谈谈将幕课引入中小学教育的初衷, 为何认为其能掀起教育变革的新浪潮?
陈玉琨慕课出现已有一段时间了, 在2011年开始风行, 2012年被纽约时报誉为世界“慕课元年”, 其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则是在2013年, 以上海交通大学率先加入全球最大慕课平台为标志。时至今日, 我认为慕课带来的是一场超时空的变革。我也曾把慕课称之为“继班级授课制以后最大的一次革命”, 不仅因为它使教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 也因为它使得优势教育资源实现了全球和全民的共享。我们知道, 在基础教育, 慕课的核心概念是“微视频、小测验、在线互动”, 这也是其广受中小学学习者欢迎的理由:容易获得, 容易学懂。与以往动辄四五十分钟、没有激励机制、没有互动交流的在线课程不同, 慕课平台上都是“微课”, 一般时间持续在10分钟左右, 甚至更短, 正是中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段;慕课借助游戏里的通关设置, 在课程与课程之间设置了许多进阶式小问题、小测验, 学生只有全部答对才能继续听课;学生如果有疑问, 也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 无论是同步还是异步, 最终会有来自教师或学习伙伴的解答。这些都是慕课能得到关注并引入到基础教育的前提。
2013年 9月 7日 C20慕课联盟 (初中/小学) 成立
记者据报道, 在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大学已经开始放弃慕课, 甚至有人提出了“反慕课”的概念, 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陈玉琨作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慕课有着众多的类型。其在高等教育与在基础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异, 即使在高等教育内, 也有诸多的流派。
所谓“反慕课 (Anti-MOOC) ”则是奥德丽·沃特斯在2013年提出来的。不过令人意外的是, 著名的慕课 (MOOC) 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学者乔治·西蒙甚至说:“如果2012是慕课元年, 2013将成为反转慕课之年”。为什么乔治·西蒙的看法会突然发生变化?事实上, 乔治·西蒙是著名的联通主义的倡导者。他在《联通主义:数字化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一文中系统提出了联通主义的思想, 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 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他认为:“技术已经重组了我们的生活交流与学习方式。正规教育不再构成我们学习的主体, 非正规学习成为我们学习的重要部分。”在乔治·西蒙看来, 目前的慕课模式已经远离连通主义教学理念, 并没有体现他所倡导的开放、连通的概念, 对此, 他十分不满, 由此就提出“翻转慕课”的想法。
讲到这一问题, 我们还必须提到另外一个概念:“私博课”。所谓“私博课 (Small Private OnlineCourse, 简称SPOC) ”。其中“Small”是指学生规模小, 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Private”原意为“私人的”, 这里指为特定对象定制的, 因而, 它对学生入学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 只有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进来。私博课其本质是一种“小众在线课”。
应当说, 除慕课外, 无论反慕课还是私博课都是出现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概念。不过由于教育的相通性, 深入地理解反慕课与小众在线课对我们尽可能地减少在慕课建设过程中的失误有很大帮助。
如前所述, 最早提出反慕课的正是慕课的创始人之一乔治·西蒙。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段时间内, 大量在线课程打着慕课的名义, 仍然以很传统的方式进行着教学。为此, 乔治·西蒙大为失望就不难理解了。在他那里, 所谓“反慕课”就是希望慕课能重新回到联通主义的模式上来, 任何过度的解读都是不恰当的。
在高等教育慕课推行的前几年, 虽然一门课程注册人数多, 点击率高, 但最终能够通过课程的人数却不多, 一般约在3%~4%之间。这是一些名牌大学推出设置学生限制性准入条件的、小众在线课程的重要原因。无疑, 它对维护大学的声望是有一定意义的。
的确, 哈佛大学等名校的上述举动很容易让人以为“慕课”已经过时, 国内也有媒体发表“美国在抛弃‘慕课’, 中国却趋之若鹜”的言论。但是, 哈佛大学在线教育学术委员会主席罗伯特·卢教授指出, 哈佛不是在抛弃慕课。他将哈佛的课程比作俄罗斯套娃, 既可以面向全球的巨量学习者, 比如慕课, 也可以提供给规模小些的受众, 比如私博课, 甚至是人数更少的、面向大学校园内的学生课程。
事实上,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 包括在线教育在内的人才培养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如果认为一种模式可以包打天下, 那肯定是要出问题的。各种模式并存, 以多样化的形式满足社会与各类不同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 教育才能拥有更大的价值。
记者您认为, 慕课在中小学要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陈玉琨慕课能否成功地运用到中小学教育中, 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但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优秀的微视频为什么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为:微视频是集视频与音频于一体、图文结合的学习资源。它对大脑提供的是多样化刺激。
中外教育在推行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都发现, 一些患有智能障碍的、自闭的、多动症的小孩, 在微视频的刺激下, 有相当比例的孩子有了良好的表现。看来, 这并非是偶然的。美国有位教授做过一个叫“割裂脑”的实验, 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人的左脑是理解语言的中枢, 主要完成语言、分析、逻辑、代数的思考、认识和行为。右脑则负责可视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认识与行为。观赏绘画、欣赏音乐、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览全局这都是右脑的功能。由于微视频具有充分调动学生大脑全部功能的作用, 因而, 它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就会有很大帮助。
当然, 由于大脑全部的功能都得到了开发, 学生学习效率提升了, 但学生长时间地观看也会感到很累。所以, 我们要求微视频一定要在“微”上下功夫, 一个微视频大约在5~7分钟, 不超过10分钟。
此外, 慕课的另一个魅力在于———人性化, 这种人性化表现在:学生在家学习时, 可以完全自主地、按照自己的节奏、以一种比较放松的心态去学习。学生在已经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下, 实现课堂学习的真正翻转。
我预感到, 慕课的到来将为中国基础教育带来很大的变化。首先, 它能使学生远离家教。有了慕课, 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 请家教的意义就不大了。如果我们的慕课做好了, 学生只需要坐在家里, 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能及时解决问题, 而且慕课平台上的课都是免费的, 是由优质学校的优秀教师传授, 师资是有保障的。其次是能促进教育的均衡和公平。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是教师流动, 但是教师流动不是简单的事, 涉及到方方面面。而通过慕课, 优秀课程资源由学生自主选择, 这就使得优质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教育均衡成为了一个自然的选择过程, 并不依靠行政强制。最为重要的是慕课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翻转课堂”、先学后教, 将学生在线学习与学校学习结合起来, 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效益。
记者在您的阐述中, 提到了继“慕课”概念后的另两个关键概念, “微课程”与“翻转课堂”。我们编辑部也经常收到很多一线教师的来信, 咨询有关这三个概念及其相互的关联, 您能否为我们做个解释?
2013年 10月 26日深圳南山实验学校观摩研讨
陈玉琨好的。总结起来,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慕课:大规模的、在线开放性课程。这种课程可以是大型的学术讲座, 比如, 美国耶鲁大学的“死亡哲学”, 也可以是由可汗学院创造的教学微视频。微课是一种微型的课程, 一般包含了微视频、作业和在线互动。有些教师常常将教学的微视频当作微课, 这是不对的。微课包含了课程的要素, 诸如内容、互动、作业以及测试。把微课放在网上, 那就成了以微课为载体的慕课。当然, 有些教师自编微课, 只供自己教学使用, 那就与慕课无关了。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微视频并不就是微课, 微视频只是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当前, 我们探讨与研究的“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 也是一种教学实践。它借助微课带动课堂翻转, 实现从“依教而学”向“先学后教”的转变。“翻转课堂”其实早已有之, 其之所以没有迅速传播开来, 一个主要障碍是学生课下可以利用的视频资源不够丰富。而随着我们的慕课网络开放课程和可汗学院微视频的兴起和走红, 中小学将再次掀起“翻转课堂”教育变革的浪潮。
记者关于微课程的运用和开发, 慕课中心有比较成熟的指导意见和评价体系。那么, 微课程中的微视频应该怎样制作, 如何对其进行评价?
陈玉琨关于微视频的制作,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 其并不是让教师按传统教学经验、根据教材要求逐个讲解知识点, 而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科自身逻辑构成知识图谱, 厘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确定与分解教学目标, 利用数字技术对知识点进行最优化呈现。除此之外, 在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中, 教师还要研究如何形象生动地表达以吸引学生的视线, 如何设计科学的进阶练习以确保教学的有效, 如何利用网络的特性实现教学互动……而这些, 都是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的问题。其次, 微视频以知识点为基础进行编制, 时间通常控制在10分钟左右, 视频中不出现教师形象, 更突出学生的学。因此, 教师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 除了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知识点讲清楚, 还要考虑怎么把课讲得生动, 所以教学语言要有亲和力和幽默感, 而不是一本正经的“老师腔”。最后需要提出的是, 教师制作微视频, 现在技术层面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还是理念的转变。这个转变很难, 必定需要一个过程。在微视频的制作者中, 有的教师按照传统教学方式, 把整张PPT课件放进视频, 这并不妥当, 因为课件演示节奏太快, 不能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此外, 微视频在版面设计、声音处理等呈现细节上, 教师也都要花心思、动脑筋, 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2013年12月 14日青岛二中教学观摩研讨
关于对微视频的评价, 我校国际慕课研究中心有关于微视频全国中小学教师/全国高等院校师范生的大奖赛, 现在正在进行第二届的比赛。通过微视频比赛, 我们评选出优秀参赛视频并上传到慕课中心平台作为慕课资源, 并向社会免费开放。
这些微视频既然是为学生开发的, 就要让学生在评奖中有他们的发言权。我们正在举行的第二届微视频大奖赛, 计划让学生“用眼睛和耳朵投票”, 自己评选出心目中的优秀视频。借助慕课平台, 以竞争上线的方式让好的课程留下来。而且这个平台是公平客观的, 能把全国的教师都调动起来, 即使是普通学校的普通教师, 也可能在慕课上获得影响, 得到学生的认可。
记者慕课的产生是基于美国的文化背景、美国人的价值观, 发展于高校。我们本土化慕课绝不能简单照搬, 必定存在一个消化和探索的过程。对此, 您有何考虑?
陈玉琨对于这个问题, 我需要做些特别的说明。作为“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多年来已经做过大量的探索, 比如南京东庐中学的讲学稿与前一阶段在不少学校采用的导学案, 都是一些成功的案例。微视频之所以出现在美国, 而导学案产生于中国的农村, 实在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条件的不同, 我国中小学教师是充满智慧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技术条件的改善, 这一问题有望很快得到解决。
我国中小学教师在“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上的探索已经有了不少令人鼓舞的成果, 相信以后会有更大的进展。
为推动我国中小学“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 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也准备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协助有关学校把这一改革做得更好。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途径。第一个途径就是设置进阶作业和小测验。学生在慕课平台上完成的主客观作业, 教师收集信息后,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 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反馈到实体课堂上。有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支撑, 教师可以轻松地看出每个学生在某个知识单元停留了多长时间, 在哪里停留, 反复回看了几遍, 回答对了几题……也知道学生在哪方面学习有困难, 并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因此, 我们无需担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自控力差这些问题。通过技术手段,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 都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第二个途径就是动员师范生做后台志愿者服务。除了技术支撑, 完善的后台教师服务系统可能意义更大。我们的创新之处恰恰在此:华东师范大学除了安排教师进行后台服务, 还动员了全体师范生, 按学科划分, 参与后台答疑服务, 并将此作为师范生的选修课———实践操作课。以后, 我们慕课平台上每一门课程都是由一位教师带领数十个的师范生共同参与, 但由于即将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学生, 所以将来我们可能需要上百人来为某一门课程服务。当然, 即使有上百人在后台同时服务, 我们也不可能解决所有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因此, 某些共性问题还是需要归类解决, 而针对部分学生的个别问题, 我们则可以个别回答。
第三个途径是对学校而言的, 学生在家学了知识后, 学校并不是没任务了, 相反责任更重。学校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组织师生和生生交流研讨。课堂上就有了更多的时间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 通过更多的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养成学生的健康人格和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以预想到, 学校总体的教育质量会有大幅度提高。
2014年 6月 14日·常州北郊初中·教学观摩研讨
记者2014年8月在C20慕课联盟 (高中) 成立一周年内之际, 又推出了“C20慕课联盟 (地市教育局) ”, 此举一出, 在国内中小学引起了极大关注。那么, 未来您对慕课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有什么样的设想?
陈玉琨2013年8月12日和9月7日, 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牵头, 分别成立了基础教育的C20慕课联盟 (高中/初中/小学) 。2014年6月, 鉴于更多的学校有志于从事慕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广州市教育局、苏州市教育局与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协商, 联合发起成立C20慕课联盟 (地市教育局) 。目前已有郑州教育局、西安教育局、沈阳教育局、银川教育局、乌鲁木齐教育局等20个教育局共同参与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
该联盟旨在共同探讨“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以实现我国基础教育从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本位的转化;通过慕课学习资源管理平台,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推动教育公平, 全面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质量。
近日, “华师慕课”学习平台已经开通, 以后工作重点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到2015年底完成覆盖基础教育2万多个知识点的微视频资源建设。依靠中国顶尖的高中、初中、小学教师, 通过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精的过程, 实现一个知识点提供3个以上微视频;给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微视频;让学生拥有选择权, 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的教学变革。同时, 借助技术平台,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全国范围的免费共享, 从而推动教育公平。
第二, 探索翻转课堂, 先学后教、依学而教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对每个学生来说学习时间是固定的, 是常量, 但学习结果却是变量, 因人而异。但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真正希望看到的是每个学生都达成学习目标, 而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却可以是不同的, 可以快也可以慢。也就是说学习结果应该是常量, 即每个学生掌握以及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而学习时间、过程、方式应该是变量, 因人而异, 这才符合人类学习的特征和要求。
一年来, C20慕课联盟先后在广东省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上海市七宝中学、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江苏省镇江外国语学校、江苏省苏州国际外国语学校等地召开了19场“慕课与翻转课堂现场观摩与研讨会”, 逾6000名中小学教师与会。这些活动受到了盟校教师的极大欢迎, 也为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实践注入了活力。
第三, 建立学情分析系统, 旨在从知识维度、梯度、相关度等方面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 数据规模化后, 也可以用来检验学校、地区教育部门的工作。将来, “华师慕课”很有可能发布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这无论是对学生家长, 还是对学校、地方政府都有重大的意义。□◢
【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推荐阅读:
摄影教育数字化变革10-21
旅游业的数字化变革06-10
数字化时代的广告传播07-14
数字化时代的营销策略08-26
数字化时代的品牌突围10-23
数字化时代的商业创新05-10
《数字时代的翻译》06-06
数字时代的评价工具07-17
数字时代的网络影像06-28
数字时代的插图艺术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