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绿道建设研究(共7篇)
低碳城市绿道建设研究 篇1
摘要:由于城市绿道建设具有扩大社会影响、发达景观价值、优化环境系统、提升生活品位的作用, 正在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受到各地的普遍重视。本文结合绿道系统建设的相关实践, 对滨州市建设城市绿道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绿道,建设,可行性,建议
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 人民群众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绿道建设因其低碳、环保、人性化等特点, 成为城市乃至区域开发建设的时尚, 越来越受到各地的重视。部分省市的绿道系统建设规划已经完成, 并正在组织实施。山东省今年也将进行绿道建设试点。市环境保护协会组织人员对绿道规划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对滨州绿道系统建设的条件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认为:在滨州建设绿道系统是可行的。结合滨州实际, 提出了绿道系统建设的建议。
1 滨州建设城市绿道的可行性分析
近几年, 随着滨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城区大水面、大绿地的特点逐步显现。如何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品位, 为广大市民提供越来越多的娱乐休闲场所, 改善生活环境, 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城市绿道建设已经显得非常必要。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我们认为建设城市绿道系统的时机已经成熟, 是完全可行的。
1.1 四环五海工程的建设构筑了城市绿道的大框架
为了进一步改善滨州的生态状况, 滨州市委、市政府根据滨州城市建设的需要, 投资10.2亿元实施了“四环五海”工程。“四环五海”工程的建成, 使滨州以城郊大环境绿化为背景, 以城市公园绿地为核心, “四环五海”为骨架, 道路及滨河绿带为纽带, 同时, 以“黄河风景带”、“滨州古八景”、“三十六桥”、“七十二湖”为节点, 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构筑起了绿道系统建设的大框架。
1.2 绿地建设规划为城市绿道建设提供了基础
按照城市园林绿地与生态绿地相结合的原则, 滨州将形成“一环、二心、三区、四带、五园”的城区绿地系统主框架。以“四环五海”为主体框架, 以七十二湖为节点, 充分体现滨州特色。
公共绿地的布局突出了“以大带小”的特色, “大”指加大市级公园的面积, 增强综合性功能, 加大绿化功能, 形成生态公园。“小”指加大方便居民生活的居住小区绿地及街头绿地和袖珍广场。公共绿地划分为综合公园、区级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进行统一规划, 在具体实施中保持清晰有序, 为绿道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
1.3 规划建设的植物园为绿道建设提供了休闲好去处
市委、市政府为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打造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黄河三角洲珍珠湖植物园被列入了2012年重点项目的建设计划。
该植物园是一个以展示各种特色植物为主题的大型城市公园, 园区集观赏、科普、科研于一体, 形成不同特色的植物园游览景区以及具有经营性质的绿色主题餐厅和名贵植物温室等设施, 规划结构为“一心、两轴、四园”。规划建设的四园分别是以展示滨州城市居住生活为主的城市风情安居园、以展示城区群众健身活动为主的城市活力生态园、以展示区域多种特色植物为主的城市绿色植物园、以展示城市人文风貌和水系景观为主的城市人文水景园。将为市民休闲提供好去处, 并将成为滨州城市绿道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1.4 众多的河流为绿道建设提供了天然依托
滨州市境内除过境黄河外, 以黄河为界, 南部为小清河流域, 北部为海河流域。各河大致流向东北, 注入渤海。
其中, 黄河境内河段长94公里, 南堤长99.3公里, 北堤长91.6公里。小清河境内河道长度75.8公里。孝妇河境内河段长22.9公里。杏花河境内长33.4公里, 流域面积425平方公里, 其支流有7条河道。支脉河境内河道长28.2公里。徒骇河境内长150公里, 有排水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3条, 即沙河、土马河、胡营河。德惠新河境内河段长度76.7公里。马颊河境内河段长43.4公里, 有排水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2条, 长45.3公里, 主要有笃马河、朱家河、德王河等。漳卫新河境内河段长47.7公里。秦口河境内长39.3公里, 有排水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28条, 总长689.6公里。潮河全长75.6公里, 有排水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7条, 总长262.4公里。
这些河流河堤、河滩和堤外绿化带等, 都为绿道系统建设提供了天然的依托。
1.5 交通干道纵横交错为绿道系统建设提供条件
据统计, 滨州市辖区内24条国省道、高速公路等干线道路, 适宜绿化的林带总长度 (单侧) 1268公里。自从2002年滨州市启动干线道路绿色通道建设以来, 已完成绿化的林带总长度758公里。经过去冬今春新植补植后, 历经十年的不懈努力, 滨州市辖区内24条干线道路适宜绿化的林带基本实现绿化全覆盖, 届时, 总长度1268公里的绿色通道“绿化带”将逐步变成一条条“景观带”、一道道风景线。
干道公路和路边绿化带为滨州市绿道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可以看出, 在滨州市建设城市绿道系统,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并且是可行的。
2 关于滨州城市绿道系统建设的建议
为搞好滨州城市绿道系统建设工作, 提出如下建议:
2.1 积极争取试点。
鉴于省旅游局已经确定要在今年选择1~2个市和3~5个县市区进行绿道建设试点, 而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我市建设绿道系统是可行的, 可以起到增加知名度、提升城市品位等作用, 建议安排相关部门, 结合国家级园林城市建设, 申请省级绿道系统建设试点, 争取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
2.2 统一规划。
由于绿道系统建设范围较大, 且涉及多个部门, 多个专业领域, 没有科学统一的规划, 很难组织实施。因此, 建议市政府牵头, 规划、水利、住建、林业、旅游等部门参加, 对全市的绿道系统进行规划, 规划时, 应注意与生态水系规划、旅游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协调和衔接。建议近期规划的重点为城区的城市绿道规划, 以便尽快组织实施。
2.3 分步实施。
规划编制完成后, 应根据经济技术条件, 本着由小到大、由线变网的原则, 分步组织实施。
首先建设城区绿道系统, 将中海公园、新立河、蒲湖公园、南海、东海、北海以及滨州古八景等相对破碎的景观连接起来, 使其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点、线、面的组合。
其次, 开展县区层面的绿道系统建设, 并搞好衔接, 最终形成滨州市完整的绿道系统体系。
2.4 搞好与周边市绿道系统的衔接。
绿道系统建设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省 (市、自治区) 的重视, 可以相信, 山东省域的绿道系统建设也会在不久的将来付诸实施, 因此,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 还必须注意与周围区域的衔接工作。
低碳城市绿道建设研究 篇2
本绿道建设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计划、建设慢线系统的试点之一。项目建设主要体现绿化为主, 从“绿道”核心理念出发, 根据绿道类型以及绿道慢行道类型及周边环境, 因地制宜, 依托项目所在地的现有优势, 充分利用村道、堤围和果园, 沿路、沿河、沿村委婉穿行, 切实保护好原生态;配套上合理设置各配套服务设施, 提供方便舒适的环境;在形式多样上, 既要建设人行步道、自行车休闲健身游绿道, 景观水系等, 将沿途景点和沿线村庄有效连接, 建设于集生态、运动、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线形绿色通道。
2 城市绿道的景观建设原则
绿道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绿道的各个部分也是有机联系的。绿道建设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和生态导向, 尊重福建山水自然基底, 引导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 体现地域景观特色与文化传统, 满足当地居民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 确保绿道生态、环境、民生和经济等多方面功能的实现。
2.1 因地制宜, 顺应自然肌理, 畅通生态廊道
坚持因地制宜是绿道园林绿化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合理利用, 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 充分利用地形、植被、水系等自然资源, 结合市域生态廊道、生态隔离绿地、环城绿带和农田林网等构建绿道, 使分散的生态斑块得以有机连接, 从而构建和维护完整、安全的区域生态格局。
2.2 坚持人性化设计, 倡导绿色生活
坚持人性化设计是绿道建设的前提, 仔细分析当地城市居民观光、生活的特点, 组织人性化室外空间, 所创造出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 做到景为人用, 富有人情味。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 多看到园林景观, 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2.3 串联发展节点, 体现特色底蕴
充分发挥绿道对各类发展节点的组织串联作用, 尽可能多地发掘并展示本地具代表性的特色资源, 提倡多元化。强调创新绿道园林绿化建设, 应有别于公园的建设, 它应以自然为主线, 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 使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
2.4 契合城乡布局, 引导空间发展
一方面, 绿道应契合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功能拓展方向, 有效发挥城市绿道在城乡之间、城镇之间以及城市不同功能组团之间的生态隔离功能, 引导城乡形成合理的空间发展形态;另一方面, 城市绿道应连通城镇内部的公园、广场、体育场馆、商业街、滨水休闲带等公共空间, 成为公共空间的联系纽带, 孕育城乡居民多样的公共生活空间,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3 城市绿道的绿化景观建设内容
本项目的绿道建设由一条动线 (自行车道路) 、一条静线 (人行步道) 和一条景观水系的相合、相离, 形成节奏韵律式的跳动为主线, 同时配合周边草坡地形的处理, 景观小品绿化的搭配, 共同营造自然、舒适、生态的田园风光,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慢行系统、绿廊系统、服务配套设施系统、标识系统、交通衔接系统等五大系统。
3.1 慢行系统
慢行道布置充分结合现有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资源布设, 与外部道路合理衔接成为网络, 同时注意减少与机动车交通的相互干扰, 完善安全保障设施;线形布置应做到有景可观, 顺应自然, 不损害原有地表植被和自然景观, 另外, 串连区内重要自然与人文景点, 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道系统。
集美田塘绿道慢行系统主要包括一条自行车道和园路游步道, 材料以体现当地特色或文化特征、与绿道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 在满足使用强度的基础上, 采用环保生态自然材料铺装慢行系统路面, 多采用软性铺装。
3.2 绿廊系统
绿道的绿廊系统是绿道的生态基底, 其规划设计的的主要内容包括绿化种植以及控制范围内的生态保护与景观提升。
在植物的选择上优先选用本地乡土树种与特色景观树种相生的种植模式进行植物配置, 合理利用场地内现有的自然和人工植被, 使原有的植被最大限度地得到保护, 充分体现绿道的生态性。
植物和水是营造滨河绿道最主要的两个元素。景观水系的营造上首要考虑安全性生态性, 水系不宜过深, 驳岸尽量自然, 采用缓坡绿化河卵石处理, 同时设计小跌水、水中绿岛等增加景观丰富性, 沿线结合园路、水系设置木栈道、观景休闲空间及户外运动健身设施等。
3.3 服务配套设施系统
绿道服务设施主要是为绿道使用者提供游客接待、野外游憩、科普教育、餐饮零售、安全保障、管理维护等服务。主要包括游览服务设施和管理服务设施两部分。应注意服务设施应相对集中设置, 以方便人群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新增服务设施应美观、舒适、经济、实用, 不与环境、景观相冲突;要尊重本地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 凸显当地特色等。
3.4 标识系统
标识系统设计由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组成。基础部分主要包括标准图形, 标准字, 标准组合, 标准色, 反白组合等;应用部分主要包括绿道入口处标志性设计、导视系统设计、编码系统设计等。绿道入口处标志性设计主要包括绿道入口处绿道标识形象牌、艺术装置设计。导向系统按功能类型分为三大类:指向型, 解释型, 安全警示型。
3.5 交通衔接系统
绿道可与市政道路的慢行系统相衔接, 利用居民购物、社交、游憩等活动的生活性道路而设置, 如体现城市风貌特色的景观大道、商业大街、居住区道路或者社区步道等。通过改善慢行道的绿化条件, 设置与机动交通的隔离设施, 合理组织交叉口交通, 对停车场、公交站点等的设置, 做到方便合理, 以实现绿道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有效衔接与高效利用。
4 绿道的发展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虽然我国城市公园、开放空间的规划和建设较晚, 发展的层次较低, 现有的绿地水平也还未能很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 但目前我国正紧抓实施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
4.1 绿道网络框架的明确
今后的户外空间规划正向着整个国土范围内的绿道网络发展。从我国自然资源保护、休憩娱乐与历史文化三个方面考虑, 并根据自然生态环境和条件, 确定国土层次上绿道网络的总体框架。
4.2 综合性绿道网络的多功能规划
复杂的绿道形态和构成, 使得不同类型的绿道具备的作用和功能也有所不同。而绿道网络应该具备有游憩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发挥绿道网络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提供游憩活动机会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的作用。
4.3 各级层次绿地的衔接
绿道网络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需要从宏观的区域层次、可实施的地方层次及宜人的场所层次这三个层次进行规划, 并在各个层次上做到相互衔接和控制。我国现阶段, 可以在总战略性框架的控制下, 自下而上地从宜人的绿化场所和各个地方层次的绿道规划建设做起, 直到今后一定的时期形成整体绿道网络系统的控制。
5 结束语
总之, 绿道景观建设的目标就是通过所有参与者的努力和付出, 创造出充满人文关怀和自然生态的绿色环境, 真正体现出绿道景观设计的理念, 使人们的游憩、沟通、休闲生活更丰富和健康, 幸福感增强, 最终实现低碳和理想宜居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徐文辉.绿道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常健.基于绿道类别的城市绿道发展方向分析[J].中外建筑, 2011.
[3]黄明东.城市绿道绿化的景观性与功能性建设探讨[J].绿色科技, 2012.
低碳城市绿道建设研究 篇3
1.1 绿道的概念
绿道的概念起源于欧美国家, 意思就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列特 (Little) 、佛里克 (Flink) 和施恩思 (Searns) 把绿道定义为一种线性开放空间, 它是由自然廊道, 比如山脊线、溪谷、滨水空间或者是火车道直接转换成的风景道路、游憩用地或其他线路。法布士 (Fabos) 在此基础上强调了绿道的生态、游憩和文化历史保护的理念。乔格曼 (Jogman) 在同意法布士对绿道多功能性的基础上强调了绿道是为人类服务的, 是有链接城市和城郊景观的功能的。杰克·艾亨 (Jack Ahern) 的定义明确地指出了绿道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的土地利用理念。他认为:绿道是经过精心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土地网络, 这个网络是多功能的, 包括了生态、游憩、文化、美学以及其他多种功能, 这些功能可以被集中地以可持续的方式在此土地网络上实现。
此处列举的绿道的定义虽然有所区别, 但构成这些定义的基础认识是一致的:资源共生的假设、连通性和多种功能的集中性。这些就是绿道的本质。
1.2 绿道的内涵
绿道是串联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的自然与人文节点的绿色廊道, 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自然节点, 人文遗迹、历史村落、传统街区等人文节点, 以及社区、中心商业区、大型休闲文娱区、公共交通枢纽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的绿色廊道。绿道对于保护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引导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提供休闲游憩和慢行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1.3 绿道的组成
城市绿道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两部分构成。绿廊系统是城市绿道的绿色基底, 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野生动物、水体、土壤等生态要素构成, 包括自然本底环境与人工恢复的自然环境, 具有生态维育、景观美化等功能。人工系统由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和标识系统等构成, 具有休闲游憩、慢行交通等功能。
2 西安历史文化街区绿道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其保留了城市中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区内生活着大量的原住居民而向世人展现着该城市某个历史时期的完整风貌;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认为一个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代表了该城市特定时期的风貌和特色。
目前, 西安的现存历史文化街区分为两类, 一类是北院门和三学街两片明清历史文化街区, 一类是七贤庄近现代历史文化街区。西安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较广, 且成片分布, 基于西安城市的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深, 基本具备绿道和文道建设的条件以及建设绿色历史文化长廊的基础条件。
2.1 线形绿色开敞空间基本形成
西安历史文化街区自然条件优良, 文化氛围浓厚, 环城公园、兴庆宫公园、大唐芙蓉园、曲江遗址公园等线状和块状的绿色开敞空间丰富, 形成具有西安古城特色的、景观环境优美的开放式历史空间地块。
2.2 沿线历史文化遗存极其丰厚
西安是一座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 经过3100余年积淀, 西安孕育了以宫廷文化、西部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代表的丰富的无形文化遗产。西安具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 省级65处, 市县级183处, 在册文物点2 944处, 其中秦始皇陵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82年, 国务院公布西安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周、秦、汉、唐等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 且在明城墙围合的明代城区内, 历史格局基本保存, 街巷空间丰富, 成为西安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符合西安文化展示规划要求
第四次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0年) 确定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两项重要举措:新旧分治, 行政中心外迁和完善老城保护体系。提出了“以西安古城为核心, 以周边重大古迹遗址为背景, 以四大保护带为依托, 重点弘扬周、秦、汉、唐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 全面带动关中地区历史文化保护”的原则, 在继承和发扬上版规划的保护体系下提出“一环 (城墙) 、三片 (北院门、三学街和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 、三街 (湘子庙街、德福巷、竹笆市) 和文保单位、传统民居、优秀近现代建筑、古树名木等组成的保护体系”。并通过明城墙和河流等线型和块状的绿地空间, 把相对孤立的历史人文景观串联起来, 形成历史文化序列。
3 西安历史文化街区的两道建设的总体思路
着重提升明城墙及其绿地的生态功能, 并与历史街区文化资源保护展示和居民休闲旅游、传统文化体验相融合, 形成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绿色廊道, 促进西安历史遗产绿道建设的发展。该方面的建设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3.1 贯通拓展明城墙及周边的绿地, 丰富绿道系统的文化内涵
由于西安的绿地建设是分期分块进行的, 受时代特色和建设条件的限制, 绿地建设的设计理念和建设风格有差异, 整体性存在不足, 有些绿带与绿带之间相互割裂和连通性不足, 有些绿带的斑块面积较小, 生态性也有不足。为此, 要对西安历史文化街区和遗产绿地、绿化带进行整体规划和调整, 增强绿地的连接度和连通性, 同时把周边零散的街头绿地容纳进来, 增加绿带宽度, 尽可能扩大绿地规模, 形成全城的具有较高生态修复能力的城市绿色廊道。西安的文化遗产数量多, 范围广,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进行绿道的规划和建设中, 应该加入成体系的文化因素, 建设具有西安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性绿道。
3.2 提取西安历史文化主题元素, 挖掘沿线历史文化景观资源
西安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级的文化景观, 历史人文资源丰富, 但保护挖掘、展示利用的深度不够, 大量珍贵的历史遗存, 深藏小巷, 未被人识, 湮没在历史的记忆中。为了保持街巷肌理和小尺度空间特色, 演绎和展示这些历史资源, 需要突破空间的限制, 对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重构, 深入提取西安历史文化的主题元素, 挖掘沿线历史文化景观化资源和与之相关的文化基因, 利用明城墙和历史街区等各个绿地空间作为载体, 沟通周边的街巷和小路, 组成独具特色的路径系统, 并就势连接周边文化遗迹, 结合当地特色发展文化产业, 把散落的历史遗迹组织串联起来, 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充满文化氛围的城市绿道。
3.3 完善城市路网衔接, 组织构建低碳型自然化的慢行通道
“慢城市”建设已悄然兴起, 渐渐成为各个城市建设的新方向。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也成为城市建设的新时尚。西安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特色和景观是得天独厚, 极其珍贵。但长期以来, 城市路网与城市绿地的衔接不够通畅, 部分地区无法便捷地实现居民步行活动的连续性。很多绿地只是周边市民的晨练场所和旅游观光场所, 而在很多历史地段没有得到更多在文化体验上的开发和利用。为此, 首先应该完善城市路网中步行空间与绿地系统的流畅连接, 实现适宜居民步行和自行车等低碳环保的出行, 享受城市绿网带来的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健康生活方式。其次, 要对西安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遗产空间适当进行重新塑造和表达, 汲取“慢城市”生活理念, 创造一种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式的空间环境, 让人们放慢生活节奏, 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舒缓生存压力, 致力于将其打造为亲近自然、低碳健康的慢行体验式自然通道。在为更多游客提供良好的文化型景观特色的同时, 更好地为当地居民的交往和休闲生活服务。
4 结语
城市绿道的建设工作还在探索和发展阶段, 但是其重大的生态意义和低碳意义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笔者在此理论基础上对西安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遗产的建设进行初步探索, 致力于改善城市步行空间, 促进市民健康低碳的出行方式选择;提供步行活动路径, 串联休憩与文化体验空间,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摘要:城市绿道是一个城市慢行系统的重要组织内容, 对城市环境品质与文化内涵的提升都有积极意义。西安是历史最悠久、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区之一, 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提出了一个设想:通过借鉴绿道建设理念, 拓展贯通西安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遗产绿地空间, 串联整合周边历史文化资源, 构建慢行交通路网, 打造一条文化体验型绿道系统, 以更好地展示西安的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关键词:城市绿道,西安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性
参考文献
[1]杰克·艾亨, 周啸.论绿道规划原理与方法[J].风景园林, 2011 (10) :104~107.
[2]Flink, C.H.Searns, R.M.Greenways:Guide to Planning, Design and Development[M].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 1993.
[3]Little, C.E.Greenways for America.Johns Hopkins[M].Baltimore:University Press, 1990.
[5]Jongman, R.H.G., Kulvik, M., Kristiansen, I.European ecological networks and greenway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8 (2~3) :305~320.
[6]马克·林胡尔, 王南希.论美国绿道规划经验:成功与失败, 战略与创新[J].风景园林, 2012 (6) :34~38.
[7]胡剑双, 贺慧, 范风华, 等.近四年来中国绿道研究综述[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10——风景环境规划) .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14.
[8]杨玲, 张萍.构建广东“绿道”+“风景道”休闲网络初探[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10——风景环境规划) .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14.
[9]陈文杰.关于在老城南历史街区规划建设文化型绿道的设想[J].现代园艺, 2014 (10) :150~152.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研究 篇4
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现状分析,建议措施
引言
自工业革命以来,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 同时近年来,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全球气候呈现逐步变暖趋势。为了减缓气候变化, 确保和谐的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建设亟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倡导低碳工作生活方式, 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事业。
1 低碳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方向
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目标的城市建设标本和蓝图而进行的规划建设。影响城市碳排放量的主要涉及四大部门:建筑部门、交通部门、工业部门和能源部门。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特别是在建筑节能、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保护林地碳汇及绿色出行等方面做出突出成效, 例如包括: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制造和使用、清洁生产和工业节能、碳排放指标交易、新能源汽车、林业碳汇、绿色物流等。
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始于改革开放, 到2009年, 设市城市总数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216个增加到660个, 增长了两倍多;城镇人口从1.72亿增加到6.22亿人;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约为46.6%, 预计到2050年会提高到75%左右。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促使城市建设了大规模的配套基础设施和住房等, 从而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有资料显示, 当前我国建筑耗能, 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热水、家电等在内的总能耗已经超过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4, 达到约30%。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这一比例还将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我国“十二五”期间有关建筑低碳节能降耗调查研究数据表明, 城市里碳排放60%来源于维持建筑物功能所耗能源上, 而交通汽车只占到约30%。建筑作为人类文明最重要的产物, 城市的发展与建筑业密不可分, 建筑物的建设耗费了地球大约50%的土地、矿石、木材等资源, 日益成为城市碳排放的“大户”。因此, 我们在转变城市发展模式, 探索和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过程中, 必须推动城市建筑向节能、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2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现状
目前, 尽管在城市低碳建设、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特别是在贵安新区的建设上, 提出了“生态城”建设的理念。但与我国东部沿海的部分大城市的先进水平相比, 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更高要求相比,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
2.1 主城区资源过度集中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受技术能力、装备水平等方面制约, 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还存在标准不高、观念滞后的状态, 造成严重的浪费和环境问题, 导致屡屡出现建了扒、扒了建的怪圈, 总而言之, 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一个城市只有一个市中心, 所有的功能设置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 对其它部分的规划建设与功能配套造成了忽略,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单中心”问题。
市中心的吸附力或“向心力”过大, 人口过分向中心区集聚, 导致资源功能过分向中心集中, 市区中心建设密度过大, 人为抬高了中心区的生活成本,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相反, 背向市中心的地区被逐步边缘化, 发展相对滞后, 建设投入少, 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而成为城市的不和谐区域和问题多发地区, 影响城市的发展和外在形象;城市规划设计功能设计不配套, 理念不超前, 十分容易引发交通拥堵、环境恶化, 同时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能力弱等问题。
2.2 资金投入、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与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低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离不开经济的支撑, 但大量资金投入却难以用产出收益来衡量, 使得资金流向受到极大的限制。城市环境的改善是大家彼此共同的心愿;然而, 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粪便处理却在日益制约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目前, 垃圾的分拣回收利用、焚烧发电、填埋整个系统建设尚处在形成阶段;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也还处在试运行阶段, 在这些方面的建设不仅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更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支撑。所以, 加大相应的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 以及在实践当中的创新力度, 正是提升城市整体价值品味与软实力的强心剂。
2.3 低碳城市建设目标和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相应的法规、标准有待制定
目前, 正在积极的探索适合自身低碳、绿色环保城市建设发展的新路径;但与国内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城市相比较, 还有较大差距, 还很不成熟。现在, 我们必须从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 科学统筹安排, 统一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 建立健全低碳城市发展评价体系等, 以便使制度建设能够及时指引未来发展需要。
3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建议
3.1 加强宣传, 进一步强化绿色建筑发展理念
(1) 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使参与建筑活动的各方主体和公众提高对“四节一环保”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重要性的认识; (2) 加强培训, 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 (3) 向公众宣传, 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和正确的消费观,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4) 宣传绿色建筑的经济政策、建设方式、经营方式, 激发全社会对发展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
3.2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发展绿色建筑的工作机制。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监管体系和财政税收激励政策, 涉及建设行政主管多个职能部门, 涉及项目立项、规划审批、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及房屋拆除等全过程, 因此应建立发展绿色建筑“政府组织、部门负责、区城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3.3 完善政策法规
根据《节约能源法》、《建筑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绿色建筑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明确建设各方主体责任、明确各项管理制度、明确推进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 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3.4 统筹城乡发展
认真研究城镇发展空间布局, 确定适宜的城镇发展空间布局、城镇规划和运行模式, 加快村镇规划编制, 加强农民建房的引导和管理, 促进城乡发展用地的合理布局;加强规划对城镇土地、能源、水资源等利用方面的引导和调控, 切实体现城乡统筹和区城统筹。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将农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化害为利, 创进以微生物产业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化农业, 沼渣代替化肥, 生产出优质、有机的农产品。
3.5 抓好科技创新
建立技术标准, 为绿色建筑提供政策支撑。充分发挥地区的技术、人才优势, 积极开展规划设计与集成优化技术。拟定和建立适合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 建立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绿色建筑施工标准、竣工验收规范和运行管理标准;加强技术指标管理和服务, 建立发展绿色建筑专家委员会专家库, 开展绿色建筑学术交流和推广, 为发展绿色建筑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3.6 以绿色建筑为契机
规划绿色产业的发展, 加大对绿色产业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加快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的规模应用;重点扶持光电、光热、地源热泵的生产企业, 节水设备和节能门窗生产企业, 通过财政、税收政策扶持绿色环保产业发展, 为发展绿色建筑提供产业支持。
4 结束语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如何通过恰当的城市规划手段理清城市空间结构, 运用低碳城市规划技术实现城市功能结构的低碳转型, 探讨适宜当地的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机制, 是低碳城市规划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裴莹莹, 罗宏.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环境科技, 2009 (06) :3~4.
[2]相震.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J].环境科技, 2009 (S2) :45~47.
湖南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研究 篇5
1. 风电产业集群正在三湘大地崛起。
目前全省风力发电厂建设方兴未艾, 2003年城步县委、县政府及南山牧场开始建设的南山风力发电厂是湖南省开发的第一家风电场, 南山牧场多数地方都可以安装风机, 风力资源可开发近30万千瓦, 是全省最理想的风电场所。此外, 2008年元月临湘市与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黄盖湖风电场建设动工;2010年10月20日, 株洲县政府与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协议, 由后者投资25亿元, 在该县修建一个风力发电厂, 建设装机容量200兆瓦的风电机组。项目建成后, 预计年发电量4亿千瓦时。
2. 长沙和株洲的低碳城市建设和实践已初见成效。
长沙从能源入手推动低碳发展。目前长沙已启动低碳经济示范城市建设, 实施新增项目能源审核制度。示范城创建工作从大河西先导区先行先试, 将“能评”纳入项目立项审理批程序目录, 放至与“环评”同等重要的位置, 工业项目成“能评”重点, 实施“能评”制度与淘汰落后产能有机结合低碳城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目前, 先导区已经完成了坪塘老工业基地的13家高污染企业的关闭。株洲也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实现低碳转型。一是倡导低碳理念, 广泛宣传建设低碳城市的意义;二是开展低空污染防治三年的行动全面推行电动化的行动计划;三是大力推进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整合。
3. 已出台了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
湖南作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的先导区, 已颁布实施了《湖南省节约能源条例》, 编制出台了《湖南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湖南省节约能源“十二五”专项规划》,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湖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湖南省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 为湖南建设低碳城市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4. 湖南高新区具有低碳发展的聚集优势。
湖南拥有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国家高新园区、产业基地等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高新园区和核心区域, 承担着建设湖南第三代生态科技新城的重大历史使命。这些核心区域积极进行生态型园区建设, 推动低碳产业链条集聚, 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低碳产业。
二、湖南省建设低碳城市的不足
1. 工业结构重型化趋势, 服务业比重较低。
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 全省工业重型化趋势仍很突出, 高耗能行业占比仍然较大。2009年, 全省轻工业比重为32.8%, 比2005年下降2.4个百分点;重工业比重为67.2%, 比2005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35.5%, 分别比湖北、安徽高2.7个和8.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医药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规模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仅为2.2%和1.2%。2009年, 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9%, 比2005年下降2.8个百分点。这与劳动力比重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变化情况极不相称。此外, 湖南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 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不高, 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发达地区都存在较大差距, 难以适应激烈竞争的需要。
2. 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化石能源比重仍然过高。
2006年湖南全省煤碳资源总量为41.42亿吨, 约占全国的0.08%, 而同期湖南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4.84%, 可见湖南人均煤碳资源量是非常低的, 而且煤种构成不理想, 无烟煤所占比重为71.5%, 烟煤仅占28.5%, 焦煤更为短缺。这一特征, 决定湖南烟煤产量低, 须依赖外省调入。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更加匮乏, 完全依赖外源。到目前为止, 湖南省境内尚未正式发现油气资源, 所有原油和天然气均需进口或从省外调入。2007年, 全省从省外调入原油451.72万吨, 进口原油201.78万吨;从外省输入天然气5.84亿立方米。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仅存在能源安全问题, 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带来了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等后果。
三、湖南省优化能源结构、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
1. 规划引领, 从战略高度规划低碳城市发展, 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
目前, 湖南虽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 但还未明确提出发展低碳城市的目标与工作举措, 需要根据国内外低碳城市发展的新形势与省情特点, 尽快制定“湖南省低碳城市‘十二五’发展规划”, 进一步系统研究, 明确低碳城市建设的工作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机制等, 重点做到以下几个结合:一是要把低碳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和生态功能区建设相结合, 努力打造“生态湖南”。二是要把低碳城市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大力推动新能源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 建立低碳产业体系。三是要把低碳城市建设和节能减排相结合, 运用低碳经济的理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促进传统产业节约和替代石油等传统能源消耗, 改变碳排放密集型发展模式。四是要把低碳城市建设与清洁发展机制 (CDM) 项目开发相结合, 以引进先进的碳捕捉和封存技术为重点, 不断增强湖南碳减排和固碳技术支撑能力。
2. 理顺组织机制, 切实加强低碳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
为了统筹全省低碳城市建设, 建议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或者省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增挂省低碳城市创建直协调工作领导小组, 由政府行政长官任协调小组组长, 牵头负责低碳城市发展的各项工作, 审批专项创建方案, 协调建设重大问题:成立低碳城市规划小组, 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对低碳城市进行高起点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自始至终贯彻低碳理念, 研究全省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组建高层次的专家咨询机构, 研究低碳经济开发、推广、对外合作、技术引进等重大政策。
3. 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低碳产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 避免重化工业过度发展带来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高等问题, 中国需要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产业。一是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 避免留下长久不利影响。二是调整结构, 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 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 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 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不断提升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 改造和升级零售、餐饮、生活服务等传统服务业, 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文化产业、生态旅游业、软件信息产业等资源能源消耗少的现代服务业, 促进低碳服务产业的发展。
4. 发展清洁能源, 改善能源结构, 加大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政策支持。
尽管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依靠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完成工业化, 但面对气候变暖的现实, 各国已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投资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 并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湖南也应加大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 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加快发展核电, 广泛应用世界先进的核电技术, 加快益阳核电站的建设进程, 积极谋划衡阳等后续核电站的建设。在城市推广普及太阳能一体化建筑、供热水工程, 建设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 积极扶植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着力加强大型风力发电设备、高性价比太阳能光伏电池、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燃料电池、生物质能、风能、地热和沼气等的规模化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积极接纳省外电力输入, 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 不断提高替代能源在全省电力工业中的比重。加大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财政补贴、税收、土地和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重点支持陆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垃圾发电、地热能等的开发与规模应用, 积极探索海上风能、潮沙能、海水温差能等能源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逐步建立起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多元消费结构。同时, 发挥湖南省畜牧业发达和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 重点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 (热) 工程、秸秆秤发电工程、秸秆压块成型燃烧等生物质能项目的实施。加快农村、农业太阳能和沼气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扩大农村非碳基能源消费比重。
5. 发展壮大循环经济, 大力推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发展循环经济, 将减量化放在优先位置, 减量化从减少生产环节入手, 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 变废为宝, 化害为利。持续推进节能减排, 当前的重点应放在工业节能上, 这是由湖南工业能耗所占比例决定的。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控制建筑和交通能耗的快速增长;加强制度建设, 强化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和评价考核, 切实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应持续强化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 实施重点节能工程, 推进工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电机节电等节能项目建设。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鼓励企业技术改造, 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化石能源。完善节能技术服务体系, 鼓励并扶持专业节能服务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
摘要:提高能源高效利用, 发展绿色GDP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湖南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发展低碳的相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战略高度规划低碳城市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改善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的国际合作和自主创新, 倡导低碳消费模式, 形成建设低碳城市的良好社会氛围。
关键词:湖南省,低碳城市,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李军.青岛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研究[J].管理学家, 2011, (4) :291-292.
[2]朱峰, 王庆.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理论学刊, 2010, (3) .
[3]林宏.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及对我省的建议[J].政策瞭望, 2009, (8) .
[4]刘学敏.低碳发展之路需要经济和能源结构双重转型[J].中国科技投资, 2009, (7) .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 2009, (8) .
[6]朱有志, 罗波阳, 方向新.低碳崛起:湖南科学跨越的新路径[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
[7]刘志林, 戴亦欣, 董长贵.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6) .
低碳城市绿道建设研究 篇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对绿色的渴求与日俱增。如何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中, 为人们营造一个陶治性情、缓解生活压力的绿色生态系统, 是城市绿化者正在研究的课题。以城市道路网状绿化系统为核心的城市绿道绿化工程正是这个课题的子项目之一。建设绿道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历史名园、自然博物馆、名木古树、农业观光和风景游憩林地贯通, 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体系, 较好地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发展模式。
城市绿道主要指自然存在的, 或者历史本来存在的以及人工建设的如城市林荫道, 运河廊道在内的连接滨河公园、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聚居区之间, 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线性绿色开敞空间通道, 以绿化为特征, 串联成网, 供市民休闲游憩、运动健身, 是城市生态网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集合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教育等多种功能。
城市绿道的属性必须具备可达性、可通性, 因此与传统的城市绿地相比, 城市绿道比绿带更有助于形成人、城区和自然的和谐互动的关系。城市绿道建设基本不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指标, 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 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 也是符合我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之一。
2 城市绿道绿化景观建设原则
景观性是指城市绿道建设中的绿化要素通过合理配置, 所体现出来的具有审美特征的景色、风景、风光所表现的特性。在绿道建设中, 绿化涉及到地理、生态、园林、建筑、文化、艺术、哲学、美学等多个方面。绿廊系统建设是城市绿道的生态基底, 其规划设计的的主要内容包括绿化种植以及控制范围内的生态保护与景观提升。目前的城市绿道绿化, 已脱离了最基础的植树绿化这个概念, 而是晋升为以绿化工程为主体的园林景观建设级别。在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 从“绿道”核心理念出发, 根据绿道类型以及绿道慢行道类型及周边环境, 合理选用植物品种, 有针对性的进行种植设计, 改变以往片面追求道路绿化设计“美化、美观”的局限性, 增加景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绿道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绿道的各个部分也是有机联系的。在分析环境景观基础上, 从城市设计的高度考虑绿地的内容和形式, 从景观序列角度出发, 尽量保留城市原有的荷塘、溪流、湿地, 维护生物、生境的多样性, 以植物造景为主, 确定植物配置方式, 对背景有藏有露, 适当点缀景石小品, 串联绿道各部分, 综合安排各种要素, 使绿道和大地景观融为一体, 而不是单一绿地景观的展示, 形成开阔、协调、雅致的“风景大道”景观。
(1) 根据城市绿道所处的交通道路关口这一具体立地环境条件, 植物的选择应以耐干旱、耐贫瘠、株形好、病虫害少的乔、灌、草本植物, 以减少养护费用。同时注重其防晕、防眩的功能;种植方式多为群植, 表现植物群落的整体美, 栽植形式的变换距离以5km左右为宜。
(2) 用于引导行车方向, 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 分隔对向车流, 这类绿地一般都不宜种植高大的乔灌木, 以免影响司机行车视线, 应多种植小乔木、矮灌木, 花卉或铺设草皮。而在交道绿岛或高速的入口、道路平交的节点处, 则注意点缀景石、园林小品, 以起到标志作用, 并通过景题等手段深化“绿色廊道”这一主题。
3 城市绿道的绿化景观建设
3.1 植物种类形态的运用
在绿道空间建设中, 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 或植物与其他绿化要素共同构成主景, 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 做到主次分明, 从而达到表现绿道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 通过对比和衬托手法的运用, 如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 表现一定的绿化艺术构思, 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 则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 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目前绿道景观配置中, 绿化树木的运用多采用水平与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法3种方法。
植物和水是营造滨河绿道最主要的两个元素。水生植物一般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及沉水植物, 这些植物摇曳生姿, 既能美化环境、赏心悦目, 又能净化水质, 保持生态。植物的配置合理与否, 不仅影响景致的美观, 而且会对水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生态平衡。通常需栽植多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 深水与浅水相互搭配, 防止单一种群的生物侵害。一般水生植物的覆盖面积占水面总面积的50%~65%为宜。城市绿道环境中水生植物的应用, 除了景观和艺术要求外, 主要是在保护的基础上, 有效发挥水生植物生态和观赏作用。常用水生植物有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石菖蒲 (Acorus tatarinowii) 、荷花 (Nelumbo nucifera) 、伞草 (Cyperus altemifolius) 等、凤眼莲 (Eichhornia crassipes) 、菱 (Trapaceae) 、浮萍 (Commom Duckweed) 、菹草 (Potamogeton crispus) 、轮叶黑藻 (Hydrilla verticillata) 等。
3.2 绿道植物的景观性配置
(1) 在绿道的景观设计中, 要注意绿带设计与周围人造景观相谐调, 体现绿带韵律节奏、秩序井然之美。而绿化种植景观形成乔、灌、草, 高、中、低, 层次性、多样性的特点;片植与丛植相结合, 绿化和彩化相结合使植物景观活泼, 打破传统的城市道路等距种植的呆板性和色彩单调性。对林带的林缘线和林冠线处理, 要注意形成流畅的曲线, 每隔30~50m保留透景线, 降低绿带的封闭度, 并使建筑街景艺术得到体现, 营造宜人的通行空间。
(2) 绿道树木的巧妙景观配置, 在树面和地面之间营造出一定的宽敞空间, 利用覆盖空间的高度, 给人们视角形成一种垂直尺度的强烈感觉;而草坪边缘的群落因为一面或多面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 限制了人们视线的穿透, 形成半开敞空间, 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而运用高大植物组合成方向直立、朝天开敞的室外垂直空间, 则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紧张的感觉。
3.3 乡土树种的运用
(1) 植物形态的地域性造就了地域性的乡土植物景观。北方的乡土植物以针叶树、落叶阔叶树为主, 南方则以常绿阔叶植物为主。通过运用这些土生土长、没有变异过的树木的地域特点, 通过对比、统一、协调、韵律等艺术原理进行植物高低错落搭配, 就可以凸现不同地区的绿道地域特色。
(2) 作为现代城市绿道景观, 应克服单纯使用浮华的造景材料、空洞的造景手法, 从而堆砌出有个性、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运用根植于地方文化的乡土植物, 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是根本。在景观设计中可把这种植物文化与绿地景观有机的结合, 创造出一定意境的景观, 比如大连市绿道中模纹花坛, 多以海波、浪花、海鸥为构图母体, 充分展现海滨城市特点。
(3) 乡土植物与雕塑的结合, 可以使无形的植物文化变得更加直观, 更易使观众领悟到其中的内涵。植物文化的表达除了依靠植物本身之外, 还需要其他因素, 如建筑、山石、园林小品等作为配景才能更完善。植物与其他景观元素的关系, 既是美学的, 又饱含着文化意味, 不仅可以普及乡土植物知识, 还可以传递乡土植物文化。
4 城市绿道绿化的功能性建设
功能性是指绿道建设中绿化要素服务性的发挥, 如绿化树木的绿化、遮阳功能, 园林小品为人类提供休憩娱乐、展示某地文化、提供指示的功能, 比如体现在文化性上的绿道各要素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的延续;体现在生态性上的绿道中各要素在改善绿道及其周围环境如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水土保持方面所起的作用。城市绿道既要美化环境、传承地方文化、塑造良好地方形象, 又要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使这些要求在设计中得以综合体现。在绿道的功能性建设方面, 功能决定绿化形式, 绿化形式要服从于功能。绿化的功能性是第一位的, 绿化形式要服务于绿道功能, 因此在绿道的规划设计中首先要注重其功能性的发挥。同时, 要注意绿道功能性、景观性、文化性、生态性的统一, 以达到创造“软”的环境, 实现景观、生态、自然和人文的有机和谐统一。
4.1 绿道绿化传承历史人文风貌
由于绿道绿化与地方风貌、历史、人文特点相呼应, 设计内容上综合考虑了各地城市的环境结构、地方历史文化及城市发展精神风貌, 其景观性充分发挥了绿道的社会文化功能。比如路人通过绿道中的观景台、大草坪、历史人物雕像、动物雕塑、滨水游憩带、体育活动区等景观, 可以体验城市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文化历史。
4.2 发挥绿带贯通功能, 保护生态多样性
城市绿道设计, 一般在景观上都包括远山丘、村落、城市建筑、天空和青翠绿地, 有多种景观层次、多样的空间感和丰富的景观体验, 把人对自然的友好经验注入设计, 加深了景观文化内涵。绿道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 通过保留已有的自然生境、保留残存在城市里的各种自然或近自然环境, 将城市尚未被彻底水泥化的灰色地域, 力争恢复到无需人为管理的自然状态, 发挥绿道在割裂空间中的连接功能, 使“自然生态景观”和“模拟自然的人造生态景观”形成有机的整体。以实现景观、生态、文化三元合一。
直观而言, 绿道突破了“块状”休憩地的想象空间, 形成“线状”。当城市轨道交通越来越挤压行人、自行车空间时, 绿道以狭长空间排斥机动车进入;当鸟类等动物无法在城市生存时, 绿道为动物提供了迁徙、繁殖、基因重组的通道;当河涌被填埋、掩盖时, 绿道起到保护者的作用。
4.3 以人为本塑造休闲空间
绿道绿化设计要以人为本, 仔细分析当地城市居民观光、生活的特点, 组织人性化室外空间。绿道的景观绿带要注意车行观赏特点, 将交通的流动性和景观的连续性结合起来, 以“人造生态景观”为特征, 绿化植物选择体现“多、众”植物选择在生态要求基础上, 体现多样性和群众喜闻乐见性, 并充分发挥自然生境之美。由生物自由生长繁殖的生境, 通常是充满着人类难以设计制造的自然美和浪漫情调, 是现代人休闲娱乐、调节身心的好去处, 也是人们经常性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
5 结语
随着城市道路和河道的不断建设, 绿道这一线性空间绿地的设计和建设也越来越受关注, 而在具体实践中, 只有自觉、积极地把绿道景观性与功能性要求和谐结合的设计理念运用到线性空间, 在发掘隐含的景观轴线、空间特征和地景肌理, 保持多样化的自然生境让沼泽、坡地、植物群落、池塘等各种的自然生境, 使其成为野生物种的庇护所、生物多样性的摇篮, 并在此基础上适当突出其社会、文化、生态功能, 这样才能增强人们对绿道的认同感, 才能发挥其在城市发展中“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居更洁”的物质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布·H·G·容曼.生态网络与绿道-概念·设计与实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低碳城市绿道建设研究 篇7
1 雾霾的成因
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形成雾霾往往是悬浮在空气中的众多颗粒和周围气象环境同时作用的产物, 一般霾的主要成分是PM2.5, 指的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其本身吸附并带着很多的有害物质, 是导致雾霾天气的根本原因。
污染物排放是内因, 污染物分为直接排放造成污染的一次污染物和由于阳光照射, 污染物间及与大气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的二次污染物, 对形成雾霾天的污染物中PM10和PM2.5都具有重要影响。机动车尾气排放为最主要污染源, 其中私家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经过光化学作用及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了新的污染物, 然后空气当中的水分不断被污染物吸收, 增长到一定“胖度”后就成为雾霾。
研究表明, 雾霾天一般都伴随着一定的气象条件。一是该地区有大规模的弱气压场以及均场对地面形成控制, 故风力很弱, 导致阻碍了污染物从水平方向的扩散。我国的欧亚大陆方面冷气流较弱, 中纬度以上的上空大气的环流比较稳定, 在较长时间被同一气团控制, 不利于内部气流流通, 成为形成雾霾的主要气候原因。二是地面附近往往空气中水分湿度大, 水分吸附在空中微粒的表面而“变胖”, 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三是在大气的低空位置有逆温层存在, 导致空气上下层无法对流以及交错, 阻碍了污染物以及水汽的驱散。
2 从景观学角度思考雾霾的解决途径
雾霾天气, 污染是元凶, 气象条件是帮凶。作为景观设计师, 我们无法强制人们少开汽车, 没有权利去加强执法, 也许不能参与修改法律规章, 不能主导经济结构转型, 也很难引领整个民众的生态意识。如何解决汽车尾气排放量巨大与大气扩散条件差的问题, 我们在矛盾中寻找到了平衡和统一———绿道。用文明与舒适的方式引导人们更加绿色与健康地出行, 让绿色的走廊携带清风在城市的客厅穿堂而过, 用合理的植物种植吸收大量的有害物质, 综合解决雾霾的灾害。
3 通过绿道缓解城市雾霾
3.1 绿道引导绿色出行
3.1.1 现状及原因。
在中国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中, 人们在无止境追求速度效率与方便快捷的同时, 也搬起了一块叫做交通拥堵的石头砸向自己的脚。每天都在上演着私家车、公交车围堵与突围的对决。而且车辆行人混行、非机动车道被占用、自行车道往往设计就不合理, 立交桥也过多的不合理绕行, 进出的车辆往往速度很快影响到了自行车的安全出行, 人们自行车出行都成了一件危险的事情。
3.1.2 绿道的作用。
能否让我们在自行车的一踩一踏之间, 重新找回我们对城市的感觉?这不仅仅是解决拥堵的办法和策略, 更是低碳交通的生态环保理念。开辟出机动车道之外的绿色通道, 是回归自行车出行的自然乐趣和健康益处的新方式以及对绿色交通新模式的探索。“以公共自行车链接大公交系统, 进而代替或减少私家车的出行, 还大家一个绿色环保的城市”。
毋庸置疑, 作为绿色出行方式的载体, 绿道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 据测算, 电动自行车仅消耗不足小汽车十分之一的能源。假如以公交车的能耗为一个单位, 那么小轿车能耗为8.1, 摩托车则是5.6, 电动自行车才仅仅0.75。那么电动自行车的单位能耗仅仅是摩托车的1/8, 更仅仅是小汽车的1/12。随着新技术的发展, 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可能大量应用于电动自行车, 从而产生一个具有再生功能的零污染排放绿色通道。
城市的“绿道”与地铁等公共交通相连承担分流功能, 城外的“绿道”则沟通着铁路、公路以及港口和码头等设施。经测算, 自行车只占用小轿车的1/20的空间, 宽4m的自行车道每小时通过流量达到或者超过40m宽的双向8车道机运车道。可见, 绿道在有效地分散机动交通, 缓解交通拥堵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也许绿道在初期只是出于休闲游玩阶段, 但真正到了绿道高级时代, 它会成为人们喜爱且必不可少的交通方式, 从而起到取代一部分机动车道的作用。
3.1.3 绿道引导绿色出行的实践。
在美国西部被誉为世界小汽车之都的名城洛杉矶, 平均每个城市居民拥有1.8辆小轿车, 是美国城市污染最突出的城市之一。洛杉矶于2011年将“自行车之都”定位为发展目标, 提出了建造2560公里自行车道的未来30年目标, 并制定措施防范机动车与自行车之间的抢道, 保证自行车优先出行和畅通。
欧盟有多达11国拨放专款建设专用自行车车道, 在瑞士已经有累计全长3300公里的9条自行车专道。
在我国, 广东省计划未来三年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建设1690公里的总计6条自行车“绿道”, 预计将贯穿珠海、中山和惠州等9座城市, 提供百姓交通、锻炼以及休闲等活动。
3.2 绿道营造城市走廊, 构建通风廊道风道犹如城市的“经络”, 风道不通城市也会生病。
一些城市三面环山, 地形呈典型“簸箕状”, 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 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城区内建成了许多密集的高楼, 很多呈“摊大饼”似的环状发展, 不仅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生态难题, 并且使大气无法形成有效环流, 外面的风吹不进来, 容易导致雾霾长时间滞留, 夏天热岛效应也更加严重。从而可以看出在城市规划中留出风道, 让城市呼吸的重要性。
3.2.1 绿色风道的实践应用。
城市风道, 又称为城市通风廊道, 是指在静稳无风、大气扩散条件差的不利气象条件下, 为防止污染物堆积, 在规划里考虑留出主风向和次风向通道, 把郊外的风引进主城区, 将霾等污染物吹走。建城市“通风走廊”, 一是构建“生态廊道”, 根据地区的地形地貌, 结合好自然生态要素, 沿城市主要道路、铁路、河流、公路、湖泊等周边, 规划一定宽度的绿带。另一方面要结合城市规划, 合理布局街道走向、道路走向、建筑物分布等。
风是流体力学, 和水一样, 你总得给它通道。如果风速到达城市减慢, 不仅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还会形成热岛效应。城市规划中以往考虑的公园是作为块状出现, 而真正有风道作用的应该是形成绿廊的生态综合体, 可能包括廊道、湿地、公园等。“城市风道”相当于贯穿城市中的“大弄堂”或“风走廊”, 把这条“弄堂”或“走廊”打通, 确实能让风在城市中无遮无挡地蹿进蹿出, 可以把城市中的脏空气带出去。
3.2.2 构建绿色风道的方法。
绿色风道的构建作为城市风道重要部分, 应与城市风道的构建紧密结合。总的来说, 就是顺应城市主导风向, 构建一些能够贯通城市, 并与外围郊野直接沟通的大型城市通廊, 将市郊相对新鲜洁净的空气导入城市, 在风压的作用下, 把雾霾等污染物“吹”走。
充分利用城市内的绿色河流廊道、绿色道路廊道、绿带等绿道网络作为风道的载体, 可以通过集中保护成片森林带以及向建成区深入的丘陵、点状的林地、农田以及大面积公园, 将风导入城市。
严格治理上风口的污染, 避免引来脏风。
绿道作为风道应尽量与城市主导风向平行, 与风向平行的带状绿地更有利于通风。在作为城市进气通道时, 绿道应距离城市主导风向有一定角度, 以使气流向两边分流, 以达到更好的进气目的。同时应当注意绿道在作为城市风道时尽量保持通直。
绿道在作为通风道时必须保证一定宽度, 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议带宽在300-500m之间。
在绿道网络的设计中应注意连接度, 避免出现阻碍风的连接点, 减少绿色廊道的断开区, 增加网络的连通度。
注意绿地通风结构, 绿带中树木疏密适中, 必须保证有一定的通透性。密集的林带会影响风速, 阻挡新鲜空气的流通, 并不适合作为导风的通道。此外还应结合城市规划, 控制建筑密度和高度等, 在现有建设规模上尽可能的完善。
3.2.3 绿色风道在实践中的问题。绿色风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但是在实践中, 还存在不成熟的地方以及尚解决的问题。
主要是:在不少城市的主城区里, 其内部的主干道和纵横错落的街道可以充当风流的“动脉”或者说是“毛细血管”。但不少街道往往存在宽度或者朝向等方面的不合理, 往往下垫面也不畅通, 所以不能完成驱散雾霾的功效。
绿色风道与防护林的矛盾。我国冬季盛行西北风, 人们为了保暖, 建设了垂直风向的防风林, 建起了成片的东西向的坐北朝南的阻挡式建筑, 虽然说阻拦了西北风, 但也防碍了雾霾的消散。就像北京北部防护林的建设虽有效控制了沙尘暴, 但随着城市的密集和增高, 沙尘感受不到了, 雾霾却来了。
虽然大气本身有稀释扩散能力的自净功能, 但当城市空气污染物随着风道到了下风向, 自身的一些本体浓度仍会对下风向地区有多多少少的影响。
3.3 植物对雾霾空气的净化能力众所周知, 植物具有强大的空气净化能力,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能吸附一定量的有害物质而不受害。它们可以吸收有害气体, 如加杨、臭椿、刺槐、卫矛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硫, 女贞、泡桐、大叶黄杨具有很强的吸氟能力, 油茶、山茶对氯气有强大的抗性;它们可以吸滞粉尘, 利用树冠降低风速以降尘, 利用粗糙的叶表过滤污染;它们还可以杀死空气中散布的细菌以及增加空气负离子……可以说, 植物对于我们健康的生活环境必不可少。雾霾的产生和生态环境植被的缺失有关, 我们应该去创造绿色, 在绿化中倡导生态优先、回归自然, 创造低成本、低维护并且真正适应本土、发挥作用的绿化。
4 结语
绿道是减少私家车、倡导绿色出行, 引风入城以及增加绿化三方解决措施的统一体。此外, 绿道还具有促进可持续发展、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增进民众健康、保护和利用文化自然遗产、拉动创造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等作用。
【低碳城市绿道建设研究】推荐阅读: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研究09-02
低碳城市建设论文07-02
湖南低碳城市建设10-28
生态城市建设研究07-19
合肥生态城市建设研究06-18
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研究06-18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08-14
城市配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19
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空间应用研究10-18
城市地铁建设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