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

2024-08-14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精选8篇)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 篇1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

作者

(单位)

摘要:分析了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指出我们目前城市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式,因而有必要大力开展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并提出了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城市建设;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环境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主题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城市化进程推进,这一方面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因而有效利用能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人类的迫切任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1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

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而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构成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已经直接而明显地影响了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趋势。

为了改变中国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应当采取刻不容缓的行动,否则,日益扩大的生态赤字将使其他领域所获得的成绩不是大打折扣,就是黯然失色。因此,进行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刻不容缓。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内容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性人工系统,维持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能量都很大程度地依靠外部系统输人,这就使它成为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必须在宏观上强化对系统的人为调控。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站在区域、整体的角度上,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科学的分析与管理,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它的目标和布局都受总体规划的制约,恪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积极创造新的生态工程,如绿化、污染治理、市政、供排系统等,以保证城市物质、能量正常流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稳定。要从系统工程原则出发,处理好城市各部门、系统之间的关系,并做到生态环境规划在近期和远期目标上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致性,做到时间、空间上的有序性。要讲究整体最佳效益,各部门应当服从整体,使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在整体上有最佳的综合效益。

2.1 要根据城市地理位置,确定其规模体系及功能性质,并对城市合理分区再按分区布局

城市应具有工业中心功能、商品流通中心功能、交通运输中心功能、科技教育中心功能、信息中心的功能、金融中心的功能。对于城市来说,一方面要按照城市功能分区来安排生产,如文教区、居住区、风景区安排污染型工业就不恰当。另一方面要根据地理位置进行工业布局,如在城市主导上风向不宜安排污染型工业,兰州市的工业布局应引以为戒。在水源短缺地区安排耗水量大的工业也不适宜。要根据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合理确定轻、重工业的比例和规模,如北京是首都,杭州、苏州、桂林、西安、开封、洛阳是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名城,在这些城市就不宜发展重污染工业。平项山市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化盐矿资源、地表水资源,大力发展煤化工、盐化工和化工原料工业,是一个能源和化工城市,污染相对比较严重,要合理布置居住区、商业区、文教区、游览区、交通网络等。

2.2 确定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近、远期目标,并把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纳人城市总体规划

制订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应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规划和发展趋势作出科学评价,确定生态环境规划的指标,确保城市脆弱的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城市规划应根据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要求,使工业、交通、居住、娱乐等建设计划统一起来,合理安排,既要考虑到收益的一面,又要兼顾对生态系统影响的一面,既要看到局部和眼前的好处,又要想到全局和长远的利益。作为深化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层次,着重解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术性问题,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为实施总体规划的依法管

理和宏观控制提供依据。

2.3 通过对城市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研究,制订合理的物质、能量利用方式

如平顶山市煤炭储量达103,000万吨,可开采量只有21亿吨,现每年以3,000多万吨的速度开采,大约只能开采70余年,将会导致城市发展后劲不足。因此,要立足当前,因地制宜,着眼未来,不留后患,适度开采。如地下水的开采与分配,煤气的运输与分配等适度发展。

2.4 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确定城市的环境容量,制订城市环境规划,确保城市系统的良性循环

如制订城市的“三废”排放标准,要防止污染转移。一是国外向我国境内转嫁污染,主要是将国外禁示生产的污染严重的产品,转移到我国境内进行生产,或是把工业落后,污染严重的设备转移到我国境内进行生产;二是我国城市污染转移给农村,主要是把城市中禁止生产,或虽能生产但污染严重的产品转移到农村继续生产。结束语

面对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式,我们更应清醒认识到:人类对生物圈施加的任何影响,生物圈都将按照自身的规律反馈给人类。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按生态学规律办事,才能使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能够被人类持续永久地利用,才能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持续拥有这美好的地球家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明芳,陈涛.关于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的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12).[2] 高天熙.浅谈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松州,2006,(Z1).[3] 朱锡平,陈英.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J].财经政法资讯,2007,(02).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 篇2

1.1 生态都市主义产生的背景

伴随近期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 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了全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1987 年在布伦特兰报告中, 全面解读了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并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事隔近三十年, 就世界各国的发展而言, 全球变暖、人口激增、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突出, 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截至目前, 还没有对可持续进行明确的定义, 缺少相关的规范, 相关说法层出不穷, 使得这个概念变得模糊难辨,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措施或手段的提出。

以北美为例, 在专业界中, “新城市主义”是我们较为熟悉的话题, 提倡回归小城镇, 其中包括大众导向的公交系统、步行尺度等观念;LEED绿色建筑规范, 以新的建筑技术与法规来推行节能与环保建筑;以及这几年新崛起的“景观城市主义”, 从景观与生态的方法来设计城市边缘地区, 关注棕地再开发。英国的莫森·莫斯塔法维一直致力于景观都市主义的研究和实践, 在2008 年“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受到人们广泛质疑的情况下, 他适时提出了“生态都市主义”, 并指出我们应该运用更少的资源去建设城市, 基于这个想法, 生态都市主义应运而生。

1.2 生态都市主义的概念

对于“生态都市主义”, 作为创始人莫森·莫斯塔法维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一些理论书籍的观点来理解这一新兴的城市规划理念。它们涉及到哲学家费利克斯·瓜塔里 (Félix Guattari) 在《三大生态》 (The Three Ecologies ) 一书中的论点。从环境、社会关系和人的主观性三个方面出发对生态问题进行解读,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生态都市主义, 即生态都市主义侧重点在于运用更少的资源建设城市, 而不仅仅是如何对城市进行有效的规划。

1.3 生态都市主义的意义

面对建成的城市群, 生态都市主义主张以“设计”来积极改造生态环境, 与以往消极的环境与自然保护主义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国过去几十年城镇化过快发展, 带来了城市无序蔓延、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 “生态城市主义”与其他理论相比更适合我国的发展实际, 为我国的城市规划与设计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2. 中国面临的城市建设困境与挑战

2.1 城市风貌抄袭现象严重

中国近年来城市化的进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尺度、速度和范围, 中国社科院在《宏观经济蓝皮书》披露的数据显示, 截至2008 年, 中国已拥有6 亿多城镇人口, 城市化率已高达45.68%, 其中39 座超大城市, 118座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 建制城市高达655 座。伴随快速推进的城市化, 城市本土化形态遭受了沉重打击, 我国许多城市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由于对传统的街区格局缺乏相应的保护, 一些城市的传统的街区格局正在逐步消逝, 独特的传统城市文化面临消亡。

2.2 城市抵抗极端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

除了承受城市形态的本土化丧失, 中国的城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变暖使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频频出现, 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断遭受威胁。每年的夏季, 许多城市遭受洪涝已成常态, 而究其本质, 是人们在城市建设中破坏了城市自然肌理, 用大量硬质的道路铺装基底替代了自然地形和植被, 使城市肌理原本的吸水纳水功能受损, 进而导致过多的雨水流入城市内河, 扰乱城市对自然洪水周期的基本防御。在2010 年的5 月, 广州及周边城市遭遇特大降雨, 城市内涝严重, 造成了高达十亿元的经济损失。而在2011 年, 类似的情况还在不断上演, 人们对特大灾害“百年不遇”的形容似乎成为了过去时。但是, 城市规划和建设并未对此做出有效的应对, 现有的总体规划和毫无弹性的土地利用布局根本无法引领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中国目前的这种城市建设模式迫切需要转型。

2.3 城市本土化丧失严重

当前中国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忽视生态环境和过分追求英雄主义“面子工程”的建设风格, 导致城市缺乏自然生态景观, 面临水体污染、光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恶化问题。以上海为例, 在2001制定了“一城九镇”的城市新规划, 按照该规划安亭镇和江镇应分别建成德式小城和英式风格的小城, 奉城镇建成西班牙风格小城, 浦江镇在结合美国城镇风格的基础上建成以意式建筑为主题的小城, 高桥镇在融入澳大利亚与法国建筑风情的基础上建成荷兰式的现代化小城[1]。城镇建设变成了西方建筑风格的模仿秀, 本土文脉不断丧失。目前我国城镇建设的挑战不仅要依赖于西方的知识经验, 更迫切的是应该找回自身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

3.运用生态都市主义于城市规划建设中

3.1 运用生态空间形式理论和经验

在城市空间形式中隐藏生态效应。在掌握自然系统与城市空间几何形式的关系后, 我们可能具有对生态城市进行操作和设计的能力。人为创造的空间形式往往无法把握好与自然系统的关系, 在表现上常常是压制自然系统, 自然环境从生活场景中消逝, 人们对于自然环境流动的空间经验和记忆也随之消失。地形是生态空间形式的重要因素, 对于微气候和地面径流的走向, 地形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微气候和地形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较大尺度上决定着植被、水流、土地利用以及生产活动。在感知尺度上, 我们将地形当成是各类流动与视觉的发生器。凯文·林奇 (Kevin Lynch) 于1976 年在《感觉品质营造》 (Managing the Sense of Region) 中已经对城市环境的感觉经验模式进行了研讨, 首次提出了视域集水区分析, 测绘景观视点在起伏不定的地形中的可视性范围, 从而实现对大尺度城市环境的精准分析。

3.2 进行生态流动及环境绩效的测量

空间、生态流动和时间推移之间存在着动态联系, 因此需要对城市环境效绩进行测量和评估, 以此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依据。一方面, 从宏观的尺度来看,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流动模式显著受到地表上物质空间形式的影响, 比如在建设城市过程中, 大量自然地表的硬化改变或阻断了生态的流动方式。另一方面, 能源、物质、人、信息等各类生态流动也会横跨各类空间尺度, 影响各种空间形态的形成, 使得地面空间形式产生长短期的转变。生态流动有着随机性 (Stochastic) 的特点, 地景模式的产生和转变通常是因几率而形成的结果。传统的城市空间设计方式往往都过于绝对化 (Deterministic) , 缺乏对流动网络、时间变动以及系统随机性进行考虑, 限制了自然过程, 造成生态流动与空间形态不相容 (Incompatibility) 的后果。 在城市空间规划设计中, 对生态流动与空间形态关系进行动态分析, 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各类空间规划设计的环境后果。

3.3 合理考量城市尺度与复杂性

上述的生态流动及其效应, 横跨区域、城市结构、地景单元到建筑空间等不同的尺度。因为城市系统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加之生态城市强调环境脉络, 所以城市生态设计必定具有跨尺度的特点。哈佛大学风景园林系教授卡尔·施泰尼茨 (Carl Steinitz) 提出了尺度与系统复杂度关系的分析架构:某一空间尺度的现象、过程与设计策略不一定适用于另一种空间尺度, 系统的科学复杂性是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而增加的。施泰尼茨认为, 尺度大的规划大部分属于防卫性, 尺度小的空间才适宜设计介入。这一观点很常见, 但其正确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生态设计和传统城市设计的区别就是在于, 生态设计具有穿透各类尺度, 分析并处理跨尺度生态效应的能力。我们在城市规划设计时, 应该充分认识到景观生态设计框架具备尺度性的特点, 依据尺度性选择不同分析模式做出合理科学的规划决策。

3.4 纵观城市生态演变进程与时间向度

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包含了时间向度 (Temporal Dimension) 因素, 城市生态设计最为关键之处就是要将自然系统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以及其动态不确定性 (Uncertainty) 处理好。所以, 相比静态空间形式, 怎样应对时间过程变化显得更加重要。各类生态流动过程在自然系统当中均有着自己的时间尺度;各类生物生命周期、演替时间和空间尺度均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 空间尺度更大的生态流程的持续时间会更长。值得注意的是, 和生态过程相比, 干扰过程的时间轴更为压缩, 不管是自然的干扰还是人为因素的干扰。我们可将城镇化过程当作是一个较大规模的干扰, 不同的位置区域形成不同的时间速率。我国在城镇化过程时间轴被急剧压缩, 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干扰规模是史无前例的。以后的城镇规划及发展对策应吸取教训, 充分考量城市生态过程的时间向度与演变进程。

4. 结语

2012 年玛雅预言的世界末日已经过去, 在迎来的新纪元中,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将面临十字路口的选择。这种选择不仅仅是城市规划和设计本身的问题, 还包括社会公平、公众参与和协商机制的城市管理和社会文化问题。生态都市主义关注已经成型的城市, 侧重于对立事物间的均衡关系。作为规划者设计师, 我们应当从仅关注功能和视觉设计的迷思中走出来, 更加注重人与场地间交流价值的设计, 并给予人与环境交流价值和环境公众利益更多的尊重。我们不应该只把生态当作口号, 更应将其作为城市管理的思想与哲学, 力求达到长短期利益的平衡。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我们可以看到生态都市主义理念在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使我国城市建设进入更可持续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孙成仁.平衡、包容与交流的柔性城市.商务周刊[J], 2010 (01) :78-79

[2]杨锐.景观都市主义:生态策略作为城市发展转型的“种子”:5种设计维度[J].中国园林, 2011 (07) :47-51

[3]周明艳, 佘依爽, 田乐.莫森·莫斯塔法维的生态都市主义[J].Landscape Architecture China, 2010 (04) :110-119王林.国际视野中的城市化挑战与策略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穆赫辛·穆斯塔法维访谈[J]时代建筑, 2010 (04) :20-25

[4]王毅.生态城市主义[J].世界建筑, 2010 (01) :16

[5]杨沛儒.生态城市主义:5种设计维度[J].世界建筑, 2010 (01) :22-27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 环境保护; 低碳理念;策略

前言

我国的城市化飞速前进,但不得不承认,光鲜亮丽的城市规划背后付出的是环境恶化的代价,在城市化道路上我国起步较晚,城市规划环节相对薄弱,一味地追求高速的发展,使我们的城市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管理人才的缺乏以及整体人员素质不高为城市规划增加了难度,使得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许多的环境危机,对人们的居住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甚至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在出現了一系列由环境引发的灾害后,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优美的环境,进行城市规划也就失去了意义,也违背了它的初衷。

一、城市规划中受到的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

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源大致来自于以下方面:工厂排放的大量粉尘和CO2、SO2等废气;汽车尾气;加油站,汽油泄露后蒸发形成的碳氢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家庭中能源的消耗;各种喷雾剂,如各种空气清新剂、杀虫剂,这些化学制品增加了空气中原来没有的成分,造成污染。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工业、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甚至于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但是这些高速发展的代价就是让空气中多了很多污染物。大气的污染物包括了大量的废气、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这些物质一旦被排入大气中,就会让空气的质量严重恶化。严重的会让整个城市都被烟雾包围起来,让城市的居民被迫呼吸着受到污染的空气。且大气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在下雨的时候,随着雨水降临到地面,腐蚀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加剧建筑物、铁路、桥梁的腐蚀与破损,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2、废水污染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 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我国的水体污染仍呈上升趋势, 根据资料表明, 目前我国的1 200多条河流中, 有850多条受到了较严重污染。全国范围内有80%以上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中国600多个城市中约有400多个城市缺水, 每年缺水量达60多亿m3。目前工业废水处理率仅68% , 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10%, 导致90% 以上的城市水域严重污染, 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3、生态失衡的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热效应、城市噪音、垃圾清理等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与此同时,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不但加剧了资源环境供给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而且进一步降低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4、噪声污染

一般噪声分为低强度及高强度噪声,低强度噪声对人体健康并没有较大危害,但高强度噪声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城市中高强度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工具、工业机器机器、建筑工地及文化娱乐场所等,如:汽车、飞机、摩托车、鼓风机、织布机、空气压缩机及商场等,往往使人产生消极情绪(狂躁、暴躁)等,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甚至产生某些疾病等。而在城市规划进程中,其主要污染源主要为交通工具、建筑工地。

5、固体废物污染

城市中固体废弃物主要污染源为工业生产中的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及其生活中各种垃圾等。一方面,占用土地,加剧水土污染,给城市造成较为严重的土壤及空气污染,另一方面,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传染某些疾病。据相关报道,全国有将近一半城市都处于垃圾的包围中,固体废弃物到处堆放。

二、城市规划相关环境问题的处理对策

1、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加强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原则,也是社会进步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不仅要从最大程度上满足当代人的生活追求,还不能影响子孙后的需求条件。可持续发展不只是简单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它还强调社会和经济因素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是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长远的目标。可持续要求我们在要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以及能源,为了子孙后代也能有相对好的生态资源条件,从而得以更好的发展,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公平合理。把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研究和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2、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 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 由此而来的首要污染物是SO2 和TSP, 因此大气综合整治规划应该包括改变燃料结构, 提高燃料效率, 尽量使用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清洁能源 ; 强力推进集中供热、并积极探索热、电、气联产的多种供热方式; 加强对建筑扬尘及二次扬尘的管理力度; 提高道路硬化率; 提高城市绿化率, 大力发展植物净化; 要积极建造城市周边绿化隔离带, 增强抵御外来尘的能力;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污染少的新型汽车燃料; 调整工业布局, 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合理地利用大气环境容量。

3、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 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 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 减少污水排放量, 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尤其是针对当前生活污水排放量在城市污水排放总量中所占比重不断增长, 必须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 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循环利用率,减少生活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的危害, 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4、城市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环境目标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定最终治理对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者处于固体废物包围之中, 解决固体废物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的目的是依据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城市固体废物的主要类型特点,建设城市垃圾处理厂和专用固体废物集中处置中心。

5、城市噪声综合整治规划

噪声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噪声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制定污染治理方案。首先是认真划分城市功能分区, 合理布置建筑布局和交通干线, 在住宅区和学校、医院、科研等单位附近不得再新建、扩建有噪声污染的企业。其次是分析引起城市噪声主要因子, 然后根据污染因子采取防治措施, 如对于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严重的城市, 以改变道路规划(加宽人行道、自行车道等)、车辆禁行(载重卡车禁止进入市区等)、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自行车等措施为主, 并坚决实施机动车禁鸣。

三、结语

总之,城市规划是为人民生活谋福利图便利,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时刻关注其中的环境规划问题,不能只追求有序的城市规划而忽视规划的初衷,要密切关注环境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规划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居民创造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石蕊.石家庄空气污染防治对策初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2(05)

[2] 刘湘辉.探讨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J]. 科技资讯. 2012(20)

[3] 檀奇.浅谈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J]. 珠江水运. 2012(08)

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篇4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规划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finition of eco-city, features, focuses on ecological urban planning theory.Keyword:eco-city,strategic plann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导言

1.1研究背景

21世纪的历史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历史。在整个 20 世纪,世界的城市化率不高于 13%,而到了 2000 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 50%,且仍有强劲的增长势头。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巨大的效益、推动社会的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引发了环境污染、住房短缺、交通拥挤、生态破坏、资源的过度枯竭等城市病的出现。一些世纪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警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问题是 21 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我国的城市化近年来同样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大量的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迅速膨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但悲哀的是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走了西方的老路,我们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这是我们为经济发展付出的高昂的、沉重的代价。于是中国人开始寻求一条新的道路,积极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观正在形成。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城市,逐步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理论体系。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而且实现了同代以及代际之间的公平,另外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得整个社会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

生态城市建设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的进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经验,但到目前为止,相关理论研究仍比较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领域,对生态城市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模糊的、表象的、感知的层次上,还有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解决,这使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时常会陷入迷茫,甚至走入误区,至今还没有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体系仍有待完善。因此对生态城市的进一步系统研究十分必要。尤其是在我国,生态城市研究才刚刚起步,而现实是许多城市已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这都更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给出回答,亟需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生态城市

2.1 定义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生态城市不仅体现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意愿。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研究过程中提出

来的,他把生态城市定义为“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与自

然的物质和生活方式”。

1981年,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茨基提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是技术与自

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可是这一概念过于理想化,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1987年,雷吉斯特在起专著《生态城市伯克利》一书中把生态城市定义为:生态城市追

求人类与自然的健康与活力,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康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

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这种定义增加了生态城市的可操作性。

我国学者对生态城市的概念也不断取得进展,黄光宇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系统工程等现

代科学与技术手段来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

能源,提高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

体,互惠共生。

李扬帆、朱晓东、黄贤金等根据生态城市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全球性、基础性等特征,构建了生态城市系统概念模型框架:

2.2 特点

2.2.1和谐性

这里的和谐不仅指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的和谐,还有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在过去的发展中,人类过于重视物质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从而一度使人与自然关

系变得紧张,泥石流、沙尘暴、土地盐碱化、酸雨等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生态城市的发展就是要改变这一切。我们要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融入自然,同时更要保护自然,营造

一个充满绿色、充满生机、充满关心和爱心的人居环境。

2.2.2高效性

生态城市一改现代城市的“高耗能”、“非循环”的运行机制,科学高效地利用各种资

源,不断提高生产力,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所

能,各得其所,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

2.2.3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可以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

满足现代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用“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保证城市发展的健康、持续、协调。

2.2.4整体性或系统性

生态城市不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力整体

利益,生态城市是由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等子系统组成的具有开放性、依耐性的复合生态

系统。各子系统在“生态城市”这个大系统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均衡发展。

2.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区域概念,是建立在区域平衡的基础上的,而且

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城市。生态城市是以

人——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就广义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加强合作,共享技术

与资源,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建立全球生态平衡。广义的区域观念就是全球观念。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的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

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从此,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指

导人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

3.1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内涵

可持续发展既不单纯指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也不单纯是指自然生态的持续发展。而

是人与自然地共生与共进,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和稳定。因此,可

持续发展,是对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内在本质的反印。它不仅揭示了自然生态的内在规

律,也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它的总体要求是:第一,调控的机制能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发展不能超载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第三,发展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创造一

个多样化的、稳定的、充满生机的、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态城市规划

4.1 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生态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计划等,基于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以生态学、建设学、城市学、社会学、经

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建

设目标和发展方向,布置生态区城市建设体系,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城市社会、经济、环境

协调发展、规划布局的合理设计等,生态城市规划要解决的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问题,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4.2 基本原则

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1)生

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保护、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2)生态基础设施,即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3)居民的生活标准;(4)文化历史的保护;(5)

将自然融入其中。另外,在生态城市规划上,还应考虑四个基本问题:即人口问题、资源问

题、经济发展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4.3 一般程序

规划是系统规划,规划的过程起源于控制论的思想,最简单的控制理论包括:辨识环境、确立目标、价值度量、构成系统概念、系统分析、开发求解方案、决策。根据系统论控制论

思想,依据生态城市规划基本理论,结合生态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

术)设计了生态城市的规划编制基本程序。

4.4平台

在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流程和规划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往往需要一个规划的工作平台,这样可以使规划编制运行的更加合理,提高规划的效率。根据规划的特点和内容以及工作的一般方法,设计了生态城市规划平台,它包括方法研究平台、技术设计平台和规划编制平台。后记 前景展望

本章简单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定义、生态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和生态城市的规划理论,从而

对生态城市的规划有了初步的认识。据此,我们对生态城市的前景进行一些展望。我们的基

本态度是:形式严峻,困难很多,但趋势好转,前景乐观,可以预言。生态城市并不是一个

不可企及、尽善尽美的理想意境,而是一个逐步逼近、可望可及的具体目标。所以我认为,今天的生态蓝图,明天定会兑现。

参考文献:赵运林、周东升 编著。城市生态学 科学出版社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 篇5

一、生态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的混淆

在生态城市的发展当中,由于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园林设计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与界限,导致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上发生了混乱,进而使得设计师在环境设计与规划当中存在漏洞与失误。园林绿化设计相比较其他的土木工程来说有较大的不同,在其内艺术性与历史性的蕴含上相比之其他建筑设施要更丰富,需要设计师自身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知识。而环境艺术设计则是对于某一区域的整体环境进行布局设计,其包含的范围比之绿化园林要广的多,例如设计区域的自身生态环境,地面植被与建筑设施的分布与外观以及区域内各部分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和整体的协调性等等。这意味着在对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要考虑到整体的植株分布,要以城市整体的建筑为主导,结合气候,景观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整部布局设计,也只有充分考虑到这几方面的因素,才能确保所得的设计为生态设计。

(二)整体实现与局部操作的矛盾

在对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环境艺术进行设计时,容易发生局部分隔开来进而导致整体不协调的现象出现。所谓的生态城市,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引申得到的一种概念,既是与自然生态相协调的城市系统。但是,在当前的一些环境艺术设计当中,很容易吧某些区域单独划分出来进行设计,进而导致整体的不协调或者局部设计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的现象出现。例如,对某一区域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充分考虑到该区域内的所有设施与环境体系,使得内部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如果这一区域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则完全符合当前社会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但是,区域必定不会是单独存在的,其周边的未进行设计改造的环境部分必定会对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改造的区域产生影响,轻微的影响可能仅会对该区域产生轻微的破坏,而一些较恶劣的环境影响则很容易抵消其内部的可持续发展。整体与局部的矛盾还涉及到城市与农村区域的矛盾,如何统筹这两方面的因素,使之相互融合,达到城市,建筑,地区,园林之间相互融合,就能创造出一种融合的美感,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

(三)利益驱动问题

虽然当前可持续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大势所趋,但是,利益问题同样是不可忽视并且是影响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如何统筹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是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中利益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进行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时,必定会涉及到城市中一些传承的生态景观与传统的建筑设施。对这些传统的部分是进行全部推翻更新还是保养维护,便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一个体现。仅考虑到当前发展的利益,便很容易造成传统元素的流逝。因此,为了长远利益的考虑,对于这些传统元素进行保护,但在保护的同时要针对它们自身的特点进行周边环境的改善,充分利用它们自身的价值为生态城市的发展提供可见的利益。

二、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内容

(一)空间设计

空间设计可以说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础性内容。虽然体现在设计图纸上各部分的分布是处在同一平面上的,但在实际的分布当中却是空间的,立体的。在这里立体的分布格局当中,人们需要进行诸多的工作以及生活内容。而这些内容统一起来,则离不开建筑设施,绿化设计。建筑设施的立体感很强,是空间设计中的主体所在。其高度,外观,功能在环境设计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某一区域中的建筑体系没有一个协调的外观形象,而是“各自为政”,就会使得布局设计的空间感丧失。只有保证在进行建筑的`空间设计时充分考虑周边环境,达到协调统一,才能增加设计区域的美感。

(二)绿化设计

由于都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中建筑设施的不断增多,使得城市呈现出一种沉重感,压迫感,极大的影响着都市中居住的人们的心理状态。而通过有效的绿化设计,可以降低都市的这种不良影响,在人们的紧张生活节奏中提供一个休憩的场所与放松的区域。一些都市白领在一天繁忙的工作当中,情绪得不到释放,压抑在心中,即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与水准,还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产生危害。而绿化场所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暂离工作,亲近自然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释放可以帮助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愉悦身心。在进行绿化设计时,设计师们要依据城市的自身特点,进行植株的选择以及植株的分布。使得移植的植株能够健康的成长的同时,还要保证植株的外观与城市整体的理念相协调。例如,对一些水分较多的区域需要选择抗涝的植株。

(三)水体设计

生态城市的环境设计离不开水体设计这一步。水既是人们与其他生物存在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又是环境调节的重要物质之一。但是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废水废气的排放导致水环境不断的下降,水质受影响极深。在城市的环境设计当中,水体设计是其根本内容。其目的在于,为城市中生活的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的饮用水,以及一些生产当中所需的用水,在确保水分供给的同时,还要确保水分的可循环利用,做到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利用水自身的特性,进行环境设计,为人们提供观赏的水景观,既增加了城市的美感,又给人们带来了身心的愉悦。利用水资源设计的景观通常是一些城内河,人工湖,喷泉等等,这些场景为城市居民提供相应的休憩场所,还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不同寻常的亮色,所以说,水体设计是生态城市的环境设计中的根本性内容。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居住地的周边环境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对环境艺术进行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的环境设计提供一条清晰明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钱丽竹.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表征解析[J].美术教育研究,(14).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 篇6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由于见效慢,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但又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概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生态植被的破坏等五个突出问题之后,指出了生存压力、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监管不力是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三个主导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应该从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高农民的科学发展观意识三个方面着手。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

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而其中村容整洁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人居环境的建设需要加强农村基础,加大对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农村能源、改厨改厕等方面的投入,完善电力、广播、通讯、电讯、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使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供水系统快捷卫生,电力设施安全齐备;需要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沟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加强对危旧房屋的更新改造,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需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居民民宅,使其美观实用,又节约土地。但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诸多内容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效工程,由于见效慢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然而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应该列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已直接威胁到了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农民的身体健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社会和谐。

一、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

1.农村生态植被的破坏

我国对陆地生态植被的第一次“浩劫”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大炼钢铁、毁林毁草开垦、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错误政策的实施,导致了大面积灾难性的生态和经济后果,教训是惨痛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日益重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生态植被的恢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对生态环境的欠债太多,植被恢复积重难返,加上巨大的人口生存压力,对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处理的不当,各地毁林毁草开荒搞建设,不少农村地区还以柴薪为主要的生活能源,对生态植被“蚕食”现象一直持续不停,形成我国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局面。从整体上看,我国生态建设状况已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我们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仍在毁坏生态功能强大的天然林,另一方面又在下大力气营造生态功能脆弱的人工林。农村生态植被的破坏使农业生产失去生态屏障,是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虫灾、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直接威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安全。

2.农村水环境的污染

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药品提高产量,而未分解的药物流入地下水和河流等水体,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地下水和蔬菜中硝态氮含量超标,影响土壤自净能力;破坏生态环境,威胁生物多样性,粮食蔬菜果品中残留的农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乡镇工业大量工业废水,以及城镇和乡村生活污水排放,加之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绝大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成为农村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大多数乡镇没有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荷塘或低洼处,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而且造成河道淤积,污染水体。不少地区水环境污染已经直接威胁到了农民的生存,农民患癌症等大病的比例增加,也直接导致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贫困。

3.农村土壤环境的污染

一方面,我国是耕地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近年来耕地面积又在不断减少,并以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另一方面,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仍在恶化,不少农田土壤层有害元素含量超标、板结硬化。目前,我国受铬、砷、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土壤污染的危害性相当严重,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土壤污染还会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

4.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随着农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玻璃、废旧电池、快餐盒等不可降解物正大举“入侵”农村,污染农村环境今天进入农村,最触目惊心的莫过于随处可见的垃圾。乡镇工业发达的地区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特别大,甚至一些城镇的固体废弃物也随意往农村地区倾倒。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危害也相当严重,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空气、水源、土壤,还影响村容。未收集和未处理的垃圾还会滋生传播疾病的害虫,如苍蝇、蚊子等。对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我国大多数地区还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5.农村大气环境的污染

我国许多农村家庭还在使用柴草和含硫量高的优质煤作为生活燃料,且农家灶房的排烟设计很差。农家炊烟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害有毒物质,其中部分还是致癌物质,大量吸入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炊烟还含有大量可吸入颗粒物,一旦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就会直接进入肺泡和血液,最终引发呼吸道疾病和肺部疾病等。在工业废气方面,乡镇工业废气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均占我国工业排放总量的近一半。农村的大气污染由于受影响地的人口密度较低和较分散往往不易引起重视,但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

1、强化政府的职能,增强执法的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政府须继续坚持目前所走的生态发展道路,保证良好势头,确保各项环境指标能真实可靠,达到环境标准。须制定领导责任制奖惩办法,指定具体的工作计划、编制环境总体规划。各责任主体,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既各尽其职又通力合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下属单位及全体干部职工的创建积极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不折不扣的落实各项任务,形成人人听指挥、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应对突发的各种环境问题。

2、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有着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要确保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到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做好现有的污染治理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继续提升科技含量,降低治污成本,尽快成熟可复制推广的治污技术。此外,还需要加大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农工业工程体系,化绿色壁垒为绿色竞争力,打造一批有影响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3、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契机,加强对居民的环境意识普及。虽然现在公众的环保意识普遍增强,但是生活中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还有许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习惯问题、比如设施的齐备问题、比如社会环境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时间来一一完善,从有意识到开始行动,政府各级职能部门还需要做很多。要通过此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契机,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体验到切切实实的优异感。并且要对居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知识普及工作,定期开展活动把环境教育融入到对居民的亲身实践中去。加强对环保分管业务人员和各村(社区)环保办人员的业务培训教育;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让环保渗透进学校、走进社区、进入企业,不断加强中小学生的环保教育,提升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增强企业的环保责任感,真正形成领导重视、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4、保持原有环境不破坏,进一步整治污染单位。在处理水污染问题以及空气污染问题的时候,一方面要保证好污染单位不能再度恶化,另一方面要积极着手,通过政府主导,采取强有力的办法将污染范围逐步缩小,把污染的程度逐步降低。政府部门还要严格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严抓污染治理,不断削减污染负荷,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全面推广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生态建设和污染整治的问题上,政府也可以就如何治理好污染和怎样更好的进行生态规划向高校和上级环保部门咨询,团结好社会的力量,共同建设好生态文明镇。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 篇7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类文明的主要成就也与城市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城市是人类生活的乐园, 但目前,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城市所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重, 而生态城市概念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生态城市规划, 就是以生态城市为理念进行城市规划, 即运用生态学的原理, 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进行规划。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地方, 城市中的自然过程、生态环境过程、经济过程、文化过程构成一个复杂的城市生态环境综合体。

1 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 局部在改善, 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 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 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 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也明显地影响着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的发展趋势。造成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来源于3方面的压力。

1.1 人口压力

我国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 不仅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 而且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迫于生存, 人们毁林开荒, 围湖造田, 乱采滥挖, 破坏植被, 人们生存和获取利益的活动超过了大自然本身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

1.2 工业化压力

我国工业化发动时间晚, 发展起点低, 同时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 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 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 只重视经济的发展, 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我国的建设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

1.3 市场压力

市场经济本身会产生许多外部经济效应或外部负经济效应, 环境污染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产, 这种公共财产 (如清洁水、良好的大气环境) 为所有人都带来利益。显然, 若没有这种公共财产, 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损。公共财产或者公共财产受到破坏 (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的特点决定了个人或市场都不会提供控制环境污染的费用和服务, 只有政府才是公共财产的提供者。市场经济的压力越大, 政府对防治环境污染、整治国土资源的责任就越大。因此, 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 改变我国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

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 使城市出现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的现象, 这些问题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 将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城市规划设计中, 即城市生态建设模式的运用, 对协调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生态之间、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方面,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2.1 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 在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 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势, 从而决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吸引力和离心力。

城市生态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源利用、生产条件生态位, 简称生产生态位, 包括城市的经济水平;一类是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 简称生活生态位, 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城市生态位的最优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解读, 从宏观层面而言, 城市生态位反映整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与吸引力, 应以生活活动为主, 同时生产活动不能与生活活动相冲突;从微观层面而言, 城市生态位在提供优良的生态位方面对每个城市居民都应是公平的。虽然城市提供给居民的居住空间, 从空间角度来看存在差异, 但生态位大体是相当的。

2.2 生物多样性原则

大量事实证明, 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稳定状态的能力, 是同生态系统物种、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 生态系统结构越多样、复杂, 其抗干扰的能力则越强, 因而也越容易保持其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城市生物多样性, 是指城市范围内除人以外的各种活的生物体, 在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前提下, 所体现出来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分异程度。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直接联系, 与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基础, 是生物与生境间、生态环境与人类间的复杂关系的体现。

城市生态环境是指特定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通过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由于与自然界的生物生存的环境有较大的差异, 城市生物多样性也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在经济价值、丰富度、地球物质循环与能量代谢等方面, 城市生物多样性虽然与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无法相比, 但由于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面积上, 近距离地为城市人口服务, 因而它是非常重要的。

2.3 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 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 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 (演替性) 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 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 我们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存状态来维护它、保持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2.4 生态承载力原则

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是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 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极限的, 即城市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城市发展有一定的规模, 自然生态环境是限定城市发展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在城市规划中, 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 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2.4.1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 我们要科学地估算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并运用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手段来保护、提高这种能力。

2.4.2 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这是一个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2.4.3 要考虑城市的产业种类、数量结构与布局。这些指标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污染的产生与净化,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4.4 要考虑环境的自净能力和人工净化能力, 它们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生存质量与发展规模。

2.4.5 要考虑城市生态系统中资源的再利用问题。通过对系统中人文要素的合理布局, 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通过规划建设生态型建筑, 增加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的融合性、相互增益性, 从而提高城市生态的承载力。

3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及规划指标体系

3.1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 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改善生态环境规划、绿化系统的规划等。

3.1.1 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

综合运用人均粮食指标法、人均耗水量指标法等, 结合城市的具体实际情况, 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相关的经验和指标, 确定城区人口的最佳适宜容量。

3.1.2 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划

在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 还要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改善。在城区内要保留部分较大的河流、坑、塘、湖、溪, 将部分地段开挖改造为人工河道, 并遵重自然, 保留原有的自然堤岸曲线, 沿岸搞好绿化配置。这种做法不但可以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对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也有利于泄洪排涝, 还可以减少工程量, 节约基本建设投资。

3.1.3 绿化系统的规划

城市生物, 尤其是绿色植物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流和能量交换的载体, 绿化的生态功能主要是减噪降尘, 更新空气等。规划由公园、湖面形成的绿地斑块, 河道、街道形成的绿色廊道, 农田、防风林、荒山形成的郊野基质, 共同构成一个带形相接的绿化系统形态模式。其次, 在植物配置时, 还应从植物特性、高度搭配、树冠大小、树冠间距等方面统一考虑和规划。

3.2 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前, 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三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3.2.1 经济发展指标

经济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区的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资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性等。总之, 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 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产业结构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 可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

3.2.2 社会发展指标

社会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生命线系统 (包括交通、供水、供气、供热等) 完好率, 消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 防洪抗旱、交通安全、工业事故、反恐与治安、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 燃气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等。总之, 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 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中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人口素质生活质量, 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3.2.3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 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条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总之,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 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 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 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公路规划建设中的环境因素 篇8

【关键词】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

一、公路规划设计应考虑的环境因素及防护措施

(一)农林用地的占用

公路多修建在人口稠密和经济交流较频繁的地区以满足地区发展的需要,为了节省投资,避免受地质、水文等条件的影响,公路选线多在地势开阔平坦且排水条件较好的地方,而这部分土地往往是优质农林用地,公路的修建势必挤占这部分土地,加剧人多地少的矛盾。除此之外,公路的修建促进了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公路建成以后,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和商业的快速辐射。公路修建所带来的这种城镇化效应,也会加快使沿线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公路线路的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尽量少占或不占农林用地,以保证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区域生态的影响

公路线路的规划设计应尽量避让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例如:湿地、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淡水水源区等。当公路穿越这些生态敏感区域时会影响动植物的栖息,影响它们的生存环境,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公路网的交错使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碎片化,影响它们的日常活动,使得种群繁衍受到威胁。公路修建所产生的“辐射效应”,使人类可以方便地触及到各类脆弱的生态系统,这将是动植物资源的一场灾难。为此,公路线路的规划设计必须考虑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大自然的和谐。

(三)公路建设中的水土保持

公路建设中,大量的土石方工程会引起土体位移、变形和破坏,造成边坡和路基的不稳定,破坏了地表植被。降雨季节极易引起坡面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河流阻塞等灾害。因此,在公路的设计阶段,要尽量考虑土石方工程量少的方案,尽可能少的破坏周围的地形地貌。路基工程要避免过多的高填深挖路基横断面,开挖拉沟高度不能超过30米,超过的应采用隧道方案。

二、公路施工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一)噪音和粉尘污染

公路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会产生大量的噪声,影响到附近的居民区和学校。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影响到周围大气环境质量,植被也会受到粉尘污染。因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对噪声和粉尘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例如将拌和场和料场设置在远离居民区和学校的地方;对运输易扬撒材料的车辆采取洒水措施,以保持材料一定的湿度,又不至于因材料的卸堆、拌和、摊铺作业而产生过量的粉尘。沿线施工便道要经常进行洒水处理,以控制扬尘现象。靠近居民点时,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减少噪声污染。

(二)土石方的利用

公路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土石方,若不及时处理,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埋压到植被,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进入水道失会淤塞下游河床水库、湖泊等,不仅污染了水域,也给防洪排涝带来了隐患。公路施工中的大量取土也破坏了原有的地质平衡,容易诱发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为此,在公路施工中,应对取土区域的小环境进行改造。

(三)施工驻地的环境影响

在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驻地会产生大量的工程垃圾、生活垃圾及污水等。因此,要做好垃圾的集中处理与污水的统一排放工作。另外,在驻地修建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原自然环境的破坏,在竣工拆除后,应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三、公路运营期的环境保护

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一方面带动了沿线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对沿线及周围的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一)交通噪声污染

公路建成以后,交通量的增长势必带来重型汽车数量的激增,公路运输所产生的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越显突出,特别是对公路沿线的居民区和工作区及动物栖息地等造成很大的噪声污染。长时间处于较大噪声环境中,容易诱发多种疾病。交通噪声声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车辆的动力系统;二是轮胎与路面、空气阻力的摩擦噪声;三是振动噪声。交通噪声量的高低取决于行车速度、路面性能、车辆是否超载运输。减少交通噪声污染,一是在一些特殊地段设置隔声墙、噪声反射板或禁鸣标志;二是保证行车辆的良好性能和公路行车环境;三是设置乔灌结合的绿化带。

(二)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在雨水和雪水的作用下,汽车运输所产生的油迹、轮胎粉末以及公路附近地表上的有毒物质都会被冲入河流或渗入地下,从而影响水体和土壤的质量。此外,采用工业废料作为公路建筑材料、喷撒农药防治公路绿化带的病虫害、服务区生活污水等,也都是水体和土壤的主要污染源。为了防止含有有害成份的污水污染水体和土壤,在设计排水系统时应注意水流的方向,路面水、边沟水、服务区生活污水等应排入一定的水域,不得随意排入公路两侧的水体或土壤中,以免污染周围的水土环境。

(三)局部小气候的改善

裸露的沥青和水泥路面热容量小,反射率大,蒸发耗热几乎为零,下垫层温度高,升温快,粉尘和二氧化碳含量高,形成一条“热浪带”,恶化局部小气候。对公路沿线进行绿化,种植行道树,能有效改善局部小气候。

上一篇:小学美术翻转课堂下一篇:述职报告说明述职报告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