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环保设施运营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2024-08-23

我国城市环保设施运营管理的现状与问题(精选5篇)

我国城市环保设施运营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篇1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距北京城约50公里。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及使用火的遗迹,证实50万年以前北京地区已有人类活动。

考古学家开始在这里发掘,发现了距今约50万年前的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为北京猿人。以后陆续在龙骨山上发现一些猿人使用的石器和用火遗迹。这一发现和研究,奠定了这一遗址在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中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生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而且研究最深入的古人类遗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针对游客需要和景区的实际需要,在区内已设置了不同的标识牌。现有标识牌在引导游客参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景观、了解其文化历史、促进其旅游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旅游形象,保障了中外游客能够顺利完成旅游活动,同时也提高了遗址管理效率。

景区内现有标识牌类型相对较为齐全。全景牌、景观解说牌、服务导引牌、道路交通牌、警戒忠告牌五大类牌示共计349块,但从总体上看,遗址内的牌示信息表达形式单一。内容大多数采用文字叙述形式,只有少数全景牌配有图示;语言选择上,大部分指示牌示中英日文对照;材质选择大多为大理石柱,黑色石质面,说明牌为不锈钢立柱说明牌,形式单一且质量一般,从而总体不成体系,比较杂乱。

我国城市环保设施运营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篇2

1 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与现状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 城市化的脚步逐渐加快, 城市各项事业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

直观地看, 当前基础建设的成就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城市的园林绿化面积逐渐扩大, 交通设施形式多样化, 道路以及各种管道逐渐完善, 公园、体育中心等公共设施也逐渐增多, 污水、垃圾处理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各个城市都在积极努力地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加快了城市建设的脚步, 同时也在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通过扩大建设投资成本,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2 我国城市市政基础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改革发展速度之快, 推行面积之广, 必将存在很多被忽视的地方, 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完善的问题, 当前, 我国城市市政基础建设的突出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2.1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落后

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已经很快, 但是总体上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差距。我国很早之前就提高了城市建设的各项指标, 各地方也在朝着目标发展, 但是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一直影响着整体的进度, 拉低了我国城市建设的总体水平。例如一直困扰城市建设的汽车尾气排放的问题, 还有污水、垃圾的处理问题等等都是城市建设中对环境影响非常严重的问题。

2.2 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差距大

我国城市化的范围在逐渐扩大, 可是农村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有着比较大的差距, 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市生活基础设施承受的压力普遍大, 农村发展水平跟不上进度, 严重制约了整体发展。拿公园和体育运动中心来说, 可以明显地看出, 城市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公园和体育运动中心, 但明显满足不了百姓需求。农村却基本上看不到这一类基础设施的存在, 还有公共交通方面也表现得比较明显, 城市数量之多但仍然拥堵, 农村数量之少满足不了需求, 带动不了经济的发展。

3 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改进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1 全面覆盖, 加大投资力度

在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中不应该厚此薄彼, 要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 抓住改革重点, 推行城市全面建设, 成立建设专项基金, 扩大招商引资, 不断吸引投资者, 还可以借鉴一些发展较好的城市的发展策略。例如某城市为促进整体发展, 加快建设脚步, 实行分块管理模式, 将城市分成几个大区, 每个大区的建设承包给个人或者项目投资者。按照发达国家水平进行建设, 达到发达城市基本的各项指标甚至高出指标, 而该区的一些基础设施规划都要达到相应指标。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可以吸取其他城市好的建设经验, 加以借鉴和实践;根据各城市的发展状况来实施建设计划, 因地制宜, 用好的项目与规划来吸引投资者, 保证基础建设的顺利进行。

3.2 控制成本, 把握市场环境

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预算和安排, 可是往往有好的项目都会因为预算过高、超过预期投入而导致项目无法进行直至搁浅, 十分可惜, 其实这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是相当不利的。

所以这也要求规划人员在做成本预算时要把握住市场, 了解市场的发展规律和适时行情, 根据情况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和改变, 不能一味地根据以往经验, 还是要多走出去看看市场需求, 了解人们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 也要对当时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所了解, 在基础项目的实施中争取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会给项目的进行带来很大的支撑和便利, 使其更加顺利地进行;还可以加强同邻边城市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完善建设方法。

3.3 合理布局, 施行科学建设

国家是由各个城市组成, 而每个城市也都由自己的版块构成, 房屋、绿化、工业设施、商业设施、公共设施、水陆布局等等都要合理, 符合市场与社会的需求, 改善服务机制。

对于商用民用占地面积较大的城市, 虽说寸金寸土, 还是应该增加绿化的覆盖率, 这会给环境建设带来很大的帮助;市区内要合理布局发展, 同时也要城乡结合发展, 严格监管建设中存在的违章违法设施,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比方说在人流相对较少的地区或者乡村, 有些基础设施可以相应地减少, 人流量聚集的地方可以相应地增加基础设施的数量, 按照人口分布和距离, 合理科学地分布基础设施。

3.4 节约能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和国家的发展都应该以绿色建设、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实现资源的回收运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国内一线城市的PM值明显高于二三线城市和乡村, 空气污染相当严重, 城市可以建设地铁和城市自行车项目, 减少公路上机动车辆的数量, 也就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发展水平高的城市还可以加快建设的脚步, 推进电车的轨道建设和上路计划, 实行低碳交通措施, 同时也可以分散人流量, 改善交通拥堵的情况;全面提倡节能行动, 节水、节电、节气, 加大天然气的使用覆盖率, 加大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鼓励大众提出好的建设方面的建议。

还可以设立小型节能减排的奖项, 定期进行评比, 充分促进这项方案的实施;科学化地发展, 尽量推广绿色能源的使用, 例如太阳能的使用与普及;维持城市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为民生建设带来巨大的利益。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政府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大市政工程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 如果能在其建设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发展, 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相当大的改善。为了城市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革迫在眉睫。只有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 才能保证人民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章蓓蓓, 黄有亮, 程赟.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化及其发展路径[J].建筑经济, 2010 (09) .

[2]严盛虎, 李宇, 董锁成, 柳泽, 郑吉.中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综合评价[J].城市规划, 2014 (04)

我国城市环保设施运营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篇3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能源

我国现在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的辐射圈越来越大,人们的各项生活指标都在不断地上升,对物质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就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满足人们生活的附加需求,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和改革,完善城市市政基本设施的建设。

1 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与现状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城市化的脚步逐渐加快,城市各项事业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

直观地看,当前基础建设的成就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城市的园林绿化面积逐渐扩大,交通设施形式多样化,道路以及各种管道逐渐完善,公园、体育中心等公共设施也逐渐增多,污水、垃圾处理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各个城市都在积极努力地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了城市建设的脚步,同时也在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通过扩大建设投资成本,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2 我国城市市政基础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改革发展速度之快,推行面积之广,必将存在很多被忽视的地方,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完善的问题,当前,我国城市市政基础建设的突出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2.1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落后

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已经很快,但是总体上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差距。我国很早之前就提高了城市建设的各项指标,各地方也在朝着目标发展,但是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一直影响着整体的进度,拉低了我国城市建设的总体水平。例如一直困扰城市建设的汽车尾气排放的问题,还有污水、垃圾的处理问题等等都是城市建设中对环境影响非常严重的问题。

2.2 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差距大

我国城市化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可是农村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市生活基础设施承受的压力普遍大,农村发展水平跟不上进度,严重制约了整体发展。拿公园和体育运动中心来说,可以明显地看出,城市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公园和体育运动中心,但明显满足不了百姓需求。农村却基本上看不到这一类基础设施的存在,还有公共交通方面也表现得比较明显,城市数量之多但仍然拥堵,农村数量之少满足不了需求,带动不了经济的发展。

3 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改进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1 全面覆盖,加大投资力度

在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中不应该厚此薄彼,要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抓住改革重点,推行城市全面建设,成立建设专项基金,扩大招商引资,不断吸引投资者,还可以借鉴一些发展较好的城市的发展策略。例如某城市为促进整体发展,加快建设脚步,实行分块管理模式,将城市分成几个大区,每个大区的建设承包给个人或者项目投资者。按照发达国家水平进行建设,达到发达城市基本的各项指标甚至高出指标,而该区的一些基础设施规划都要达到相应指标。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可以吸取其他城市好的建设经验,加以借鉴和实践;根据各城市的发展状况来实施建设计划,因地制宜,用好的项目与规划来吸引投资者,保证基础建设的顺利进行。

3.2 控制成本,把握市场环境

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预算和安排,可是往往有好的项目都会因为预算过高、超过预期投入而导致项目无法进行直至搁浅,十分可惜,其实这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是相当不利的。

所以这也要求规划人员在做成本预算时要把握住市场,了解市场的发展规律和适时行情,根据情况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和改变,不能一味地根据以往经验,还是要多走出去看看市场需求,了解人们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也要对当时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所了解,在基础项目的实施中争取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会给项目的进行带来很大的支撑和便利,使其更加顺利地进行;还可以加强同邻边城市交流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完善建设方法。

3.3 合理布局,施行科学建设

国家是由各个城市组成,而每个城市也都由自己的版块构成,房屋、绿化、工业设施、商业设施、公共设施、水陆布局等等都要合理,符合市场与社会的需求,改善服务机制。

对于商用民用占地面积较大的城市,虽说寸金寸土,还是应该增加绿化的覆盖率,这会给环境建设带来很大的帮助;市区内要合理布局发展,同时也要城乡结合发展,严格监管建设中存在的违章违法设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比方说在人流相对较少的地区或者乡村,有些基础设施可以相应地减少,人流量聚集的地方可以相应地增加基础设施的数量,按照人口分布和距离,合理科学地分布基础设施。

3.4 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和国家的发展都应该以绿色建设、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实现资源的回收运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国内一线城市的PM值明显高于二三线城市和乡村,空气污染相当严重,城市可以建设地铁和城市自行车项目,减少公路上机动车辆的数量,也就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发展水平高的城市还可以加快建设的脚步,推进电车的轨道建设和上路计划,实行低碳交通措施,同时也可以分散人流量,改善交通拥堵的情况;全面提倡节能行动,节水、节电、节气,加大天然气的使用覆盖率,加大资源的回收利用率,鼓励大众提出好的建设方面的建议。

还可以设立小型节能减排的奖项,定期进行评比,充分促进这项方案的实施;科学化地发展,尽量推广绿色能源的使用,例如太阳能的使用与普及;维持城市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民生建设带来巨大的利益。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政府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大市政工程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如果能在其建设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发展,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相当大的改善。为了城市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革迫在眉睫。只有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保证人民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章蓓蓓,黄有亮,程赟.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化及其发展路径[J].建筑经济,2010(09).

[2]严盛虎,李宇,董锁成,柳泽,郑吉.中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综合评价[J].城市规划,2014(04)

我国城市环保设施运营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篇4

3.供排水“一体化”模式

在城市污水处理企业化改制过程中,上海和深圳等地还探索出了供排水“一体化”模式,将原属事业单位的污水处理厂与属企业性质的自来水公司合并,形成一个企业集团,同时经营供水和污水处理业务。

2001年12月28日,由深圳自来水集团牵头组建的全国首家大型水务集团成立。原属市城管办管辖的滨河、罗芳、南山污水处理厂及整个排水管网整体并入自来水集团,新成立的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身价”达到了60亿元人民币。2001年,深圳自来水集团实现供水销售收入6.76亿元,利润0.87亿元。市污水处理系统日处理能力为125万吨,虽能满足全市污水处理需要,但按照深圳市现行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企业0.4元/吨、家庭0.27元/吨),年运行资金缺口达7000万元。因此,为取“长”补“短”,深圳市决定实施供排水一体化改革,由自来水厂吸收污水处理厂业务。同时,扩大规模后的深圳水务集团,将逐步通过减持国有股,引进民营投资者,使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与运营逐步实现市场化,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力争用5--10年时间建设成为一个服务良好、管理科学、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和跨区域经营的现代化水务企业集团。

从供排水“一体化”模式的制度安排上看,它有三个显著的优点。

第一,“回报扶贫”。用供水行业较高的投资回报,补贴污水处理项目的不足。

第二,“技术和管理扶弱”。我国供水行业发展已具有了较长历史,在水处理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都较污水处理行业有优势,二者合并后,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第三,解决污水处理融资的企业法人主体问题。传统运营体制中的事业单位是不允许向社会融通污水处理资金的,改制合并后的企业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由于有供水业务做保障,“一体化”后的企业具有较高的融资信誉和融资能力。

从以上特点看,除了企业化改制中可以采用供排水“一体化”模式外,它也非常适宜或更适宜应用于BOT运作方式。这是因为打捆后的项目对民营企业更具投资吸引力,同时,如果没有特殊政策或行政干预,具有回报和技术及管理优势的供水企业,并不见得愿意背“污水处理这个包袱”。

所以,在供排水“一体化”实践中要避免形式上的“一体化”改制,例如,通过行政手段强行撮合,搞“拉郎配”式的机械组合,“一体化”改制后的供水业务按照市场化方式经营,但污水处理仍沿用过去的经营方式,单独核算,运营的资金缺口全部仍由政府补贴,也就是说,虽然供排水业务在形式上合在了一起,但仍按两种机制运行,并没有从根本上实行市场化,没有充分发挥“一体化”模式的优势。因此,未来供排水“一体化”应遵循市场规则,通过市场作用实行结合,避免以行政手段强行改制。

(二)公有私(民)营模式

公有私(民)营模式是较彻底的市场化运营环境基础设施的模式。通过租赁或授权合同方式,政府将公有的环境基础设施运营和进行新投资的责任转让给民营企业,所有设施运营的投资、管理、赢利和商业风险都属于民营企业。其典型应用模式是ROT(改造--运营--移交)和TOT(转让--运营--移交)。随着实践的发展,公有私营模式衍生出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即设施的建设也由民营部门投资,但合同期满后,政府对设施拥有所有权,或者说政府拥有设施的最终所有权。与公有公营模式相比,公有私(民)营模式具有使运营效率更高、服务质量更好的制度基础。

我国东部地区在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市场化实践过程中,出现了BOT、准BOT和TOT等模式。

1.BOT

BOT(建设--运营--移交),是指政府与投资者签订合同,由投资者组成的项目公司筹资

和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在合同期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该设施,通过收取服务费回收投资并取得合理的利润,合同期满后,投资者将运营良好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目前,我国已投入运行的BOT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主要有浙江省温州东庄垃圾焚烧发电厂、广东南海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四川省崇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和河北省晋州市污水处理厂等。此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建的BOT项目有10多家,在谈的项目很多。

温州市年产生活垃圾40多万吨,并且以每年8--10%的速度持续增长。由于原有的两个垃圾填埋场容量已基本饱和,市区没有合适的地方新建垃圾填埋场。在参考其他城市的做法后,决定采用BOT模式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

我国城市环保设施运营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篇5

日前,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下面是意见的详细内容。

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海南省水务厅,直辖市城市管理委(市容园林委、绿化市容委、市政委、水务局):

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具有基础性作用。推动相关设施向公众开放,是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为此,环境保护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制定了《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现就有关工作事项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推动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旨在使公众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激发公众环境责任意识,推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风尚。

(二)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紧密围绕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推进环境监测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等向公众开放。

2.稳步有序。统筹推进环境监测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等设施开放,鼓励具备条件地区先行先试,稳步有序推进,逐步实现公众开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3.促进参与。合理规划开放内容、精心设计参与方式,鼓励、引导、方便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工作,真正形成全民环保的生动局面。

二、主要任务

(一)开放内容

1.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重点是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设施,包括具备开放条件的国家或者地方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监测中心(站)、监测车辆等。实际活动过程中,既可以选择在监测点位开展,也可以选择在监测中心(站)开展;既可以围绕布点采样、监测分析、数据处理和信息发布全过程开展,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开放对象选取不同的阶段开展。通过开放活动,让公众走近监测工作,了解监测程序,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公众对环境质量监测科学性、准确性的理解,积极履行环保责任,共同呵护生态环境。

2.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重点介绍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收水范围、污水特点、处理原理及工艺流程、中控平台及在线监控设施等。在不影响设施正常生产运行和保障公众安全的前提下,公众开放活动可以在处理现场组织开展,采取讲解演示和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式。让公众了解污水处理设施将浑浊污水变为明净清水的全过程,培养公众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意识,促进节水减污,同时增强公众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科学认识和监督意识。

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重点介绍垃圾产生、收集与转运过程、处理原理及工艺流程、渗滤液或焚烧烟气处理设施等。在不影响设施正常运行和保障公众安全的前提下,公众开放活动可以在处理现场组织开展,采取讲解演示和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式。让公众了解垃圾产生、收集、转运、处理的全过程,引导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培养绿色低碳环保生活习惯,促进垃圾源头分类,同时增强公众对垃圾处理设施的科学认识和监督意识。

4.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公众开放重点是危险废物来源、种类、特点、收集及运转过程、处理流程、处置结果和在线监控设施等,以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收集、运转、拆解、资源化利用情况等。公众开放活动一般在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企业组织开展,采取讲解演示和实地参观的方式,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可适当邀请公众动手参与。让公众了解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特点、处理过程、资源利用结果,增强公众对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监督意识,以自身行动促进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减量化。

(二)开放步骤

底前,各省级环境监测机构以及省会城市(区)具备开放条件的环境监测设施对公众开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省会城市选择一座具备条件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一座垃圾处理设施作为定期向公众开放点;有条件的省份选择一座危险废物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作为定期向公众开放点。

底前,鼓励各省在有条件的地级市选择一座环境监测设施、一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一座垃圾处理设施作为开放点;有条件的省份可新增危险废物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作为开放点,推动开放工作常态化。

各类开放点每两个月应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公众开放活动,预约参观人数较多时应适当增加开放次数。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公众开放的组织领导。各省环境保护厅(局)会同住房城乡建设厅(局)组织制定公众开放工作年度实施计划,于当年4月底前将拟向公众开放的设施名单上报环境保护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并向社会公开(20各类设施开放点名单可于2017年10月底前上报)。环境监测设施、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公众开放活动由环保部门负责,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开放活动由住房城乡建设(环境卫生)部门负责。各地主管部门应为公众开放工作提供指导,并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运行维护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的企业要按当地环保部门的公开计划,做好配合工作,并组织安排好现场开放日的讲解、路线设计等相关工作。

(二)丰富公众开放的组织形式。开放活动可采取预约报名和集体组织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媒体代表、学生、企业员工等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并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分别采取对话交流、政策咨询、现场观摩等形式。开发图书、挂图、宣传册、公益广告、动漫等宣传产品,安排专人接待、指引和讲解,提升活动吸引力和感染力。入场前进行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注重对公众意见的收集、评估和反馈,深化与公众的联系与沟通。

(三)加强公众开放的舆论宣传。各地主管部门要提前做好宣传动员,利用政府网站、媒体等信息平台,提前公布开放时间、地点、内容、报名方式、行程路线等信息。积极协调媒体资源,在电视、广播、报刊、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和渠道宣传报道公众开放工作情况。鼓励参观人员通过自媒体播报体验和感受,扩大环保公众开放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公众参与。

(四)做好公众开放的总结推动。各地区、各单位要按照本指导意见要求,及时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提炼经验,查找问题,整理保存相关材料,每年12月底前将本年度开展工作的照片及总结报送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对各地区、各单位开展活动情况,适时召开环保公众开放工作总结会,推动环保公众开放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环境保护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上一篇:中学生作文:防火安全下一篇:当前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