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规划研究综述

2024-05-09

生态城市规划研究综述(精选8篇)

生态城市规划研究综述 篇1

生态城市规划研究综述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12-9-15 23:10:50

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引发了越来越越多人的关注,使得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的一些城市相继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计划,并付诸于实践,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本文比较系统的阐述了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结合城市发展的特点,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了生态城市的几种发展趋势,并通过典型的实例分析,阐明了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经验。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规划

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资源日益枯竭以及环境的破坏严重,打破了城市原有的生态平衡,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地下降,为了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人们必须重新的审视和分析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促进城市区域的协调发展,通过借鉴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加强城市生态系统的循环,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同时,充分利用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创造舒适的、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生态城市规划要以科学,切合实际的城市生态建设为目标,把建设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作为城市规划的对象,综合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科学、合理的手段规划设计出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关系,寻找出一个最佳的生态位,规划出人与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最优化方案。

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环境、生态规划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并结合城市的自身条件,协调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布置生态城市的建设体系,生态城市规划就是要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经济、环境、资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

国外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

自从20世纪70年代俄科学家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之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的和方法,如今已有诸多国家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计划开始付诸行动,并在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向巴西的库里蒂巴,美国的伯克利,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以及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它们从土地利用、社区管理模式以及城市空间的绿色等方面,为各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2)国内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以来发展尤为迅速,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结合现代生态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国外生态城市规划实践的成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提出了适合我国的城市规划的建设理论和方法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起步较晚,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

还不够完善,缺乏实践方面的经验,而且由于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规划的功能结构单一,城市的生态建设严重不足。为了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

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发展紧凑型的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紧凑型城市是指采用密集开发的策略,把人们的住所建设在其工作和所需的各种社会服务设施的周围,着重强调城市在时间、空间的内在紧密性。紧凑型城市的建立,一方面,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使得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另一方面,一些关于城市生态化的措施也能确保顺利的实施。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为了切实有效地解决人们过度使用机动车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一些获得巨大成功的生态城市通过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有效减少了私人汽车的使用率。巴西的库里蒂巴市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尽管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但是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并没有引发交通堵塞的现象。

重视城市生态网络建设,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国外一些国家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如享有世界“花园城市”美誉的新加坡,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地来提高本国的城市生活质量,由于城市生态生态系统网络的建设,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态系统的得以紧密结合。

大量运用绿色技术,使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从国外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的实践经验可知,城市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重视城市的各种资源,同时推广使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建筑节能、可循环的材料也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生态城市规划的典型案例分析

巴西的库里蒂巴市被世人认为是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该市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规划出的城市受到全世界的美誉,特别是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尤为让人称道,同时废旧物品的回收、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一系列举措同时受到相应国际机构的嘉奖,1990年联合国授予库里蒂巴“巴西生态之都”、“城市生态规划样板”的称号。库里蒂巴的城市规划建设具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做法,首先沿着交通沿线对城区进行大范围的改造;确立“以人为本的”的思想,确保优先发展的设施顺利的实施;增加绿地和公园的面积,改善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同时,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社会公益方面,通过建设图书馆系统,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提供各种简单使用的培训技巧;最后,在社会公众的教育方面,在全社会普及与环境相关的知识,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经验总结

制定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和发展措施。生态城市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依据各国城市的发展的情况,规划出相应的发展模式和建设措施,如丹麦的哥本哈根。编订科学的、系统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城市规划时应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城市的建设已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的一部分,将生态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建设之中。依据不同的国情选择不同的城市规划模式。由于各国的国情,自然状况以及社会条件的不尽相同,因此,应该规划出适合自己城市的情况的建设道路。

强调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生态城市的规划应重视区域的协调发展,同时,建设城市的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园的面积,从而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如亚洲的新加坡。保证充足的资金支持。由于生态城市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依然是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资金的主要的承担对象,因此,需要政府与企业加强合作,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

结论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不同的国家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历史条件等诸多因素的不同,生态城市的建设的重点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要根据自身

城市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生态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内外的经验以及典型的实例分析,使我们加深了对生态城市规划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锦滔.长沙市生态市建设与规划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 沈超.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探讨.城市观察.2011

[3] 张余.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比较研究.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生态城市规划研究综述 篇2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高度集中发展的产物[1]。预计到21 世纪30 年代, 全世界城市人口比率将会超过60% , 全世界城市化的脚步正不停向前迈进[2]。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也伴随着出现了很多问题, 比如环境污染, 资源缺乏等等的“城市病”[3]。19 世纪末英国的霍华德首次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 从此, 人们便开始了对生态城市模式的不断研究。20 世纪70 年代, “人与生物圈计划”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 并在计划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城市研究的核心框架, 自此世界上各国已将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

1 生态城市的产生

生态可持续思想的提出最早出现在中国, 就是古人推崇的所谓“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一种理论基础, 为人们指引了城市建设的新方向。当代的生态城市的理念最早是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 是从他田园城市的思想中提炼出来的。1898 年霍华德在其著作中提出未来需要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田园城市”。城市化的进程的加速诱发了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也得到了联合国的特殊关注, 20 世纪70 年代, 联合国组织发起了“人与生物圈计划”, 其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

1972 年, 《人类环境宣言》首提“人类的居住环境与城市化工的分布区域需要有规划地加以划分, 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创伤, 同时还应权衡社会、环境和经济三方面的最大利益”的理念。紧接而来, 雷吉斯特美国的建筑学家和他的同伴们以“重建城市和恢复自然的平衡”为宗旨, 组织创办了以保护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机构, 并于1990 年举办了以生态城市为主题、讨论环境健康安全问题的会议。此后“生态型城市”这一理念渐渐地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由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式开始投入大量的精力到生态城市的建设研究和实践当中。

2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随着人类城市的发展和文明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在自然关系中不断学习研究中总结出来的。联合国“人与生态圈”计划中曾指出, 生态城市是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角度出发, 创造的一种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可以充分融合的最优环境, 随人类创造力及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升, 最终提高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方式。随着时间的推进, 研究的深入, 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内涵在未来会进一步的得到深化和补充。

前苏联的亚尼斯科基在1987 年曾提出, 生态城市应该是表达一种理想的城市发展道路, 在这样的城市中, 技术、社会以及自然环境能够充分的融合, 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能够得到最极致的发挥, 居民的身心健康、生活以及自然环境的品质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是一种城市中和城市外生态良性循环的理想的居住环境[4]。同年, 雷吉斯特在他的研究中指出, 生态城市应该是一种具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的栖息地[5]。澳大利亚建筑师唐顿 ( P. F. Downton) 也在研究中指出“所谓生态城市就是指出创建的关键是要建设有活力的居住环境、与此同时创建与生态可持续原则一致的经济增长方式, 主要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中国的学者普遍认为生态城市是人类居住模式的理想状态, 具备生态可以良性循环、经济稳定高效发展、社会和谐美满的特点。由此提出自然和人成为有机的整体, 共同组成一种互利共生的结构, 而面对自然界和工业发展的对立状态, 二者互利共存才能实现这种理想的居住环境中人和自然真正的和谐统一。

综观“生态城市”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发展, 其内涵的表述在不同领域的学者眼中各有不同。以哲学的角度来看, 建造生态城市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从系统的角度考虑, 它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的生态系统, 并处在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生态城市”应该是一个城市的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其自然资源的需求达到相对平衡并且其消耗程度维持在生态承载力以及环境容量的允许范围内; 从社会学角度看, “生态城市”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生态化。由分析可以看出, “生态城市”重点强调生态、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生态城市”是一种多元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3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3. 1 建设原则研究

在1984 年的MAB的生态城市规划研究报告中, 生态保护战略、生态设施建设、居民生活标准、历史文化的保护、城市建设融入自然等原则被提出, 这五项原则在日后也成为衡量生态城市规划是否科学有效的一个标准。而后1996 年雷吉斯特的生态城市组织在前人基础上将基本原则发展成为十项, 新的准则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使得生态城市体系更加全面而丰富, 对生态城市的发展有更为直接有效的指导意义。到了1997 年, 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升级, 澳大利亚的生态协会提出: 城市开发生物区域需要相互协调、彼此得到均衡发展; 终结城市的无边的蔓延; 实现土地承载力与城市开发相适应; 修复退化的土地; 优化能源结构; 维护社会公平; 保护文化遗产; 丰富文化景观; 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行为等[6]。至此, 经过不断的优化完善, 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发展思路。

3. 2 规划方法研究

生态城市的设计与计划的实施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又一核心问题。1987 年, 亚尼科斯基提出将基础、应用的研究, 城市的设计、建设过程以及形成城市的有机组织作为生态城市设计实施划分的几个阶段[1]。同年, 雷吉斯特指出对生态城市建设阶段的规划不仅应该强调科学划分更应加强对实践的重视, 争取做到让细节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上, 例如沿街种植果树, 改善能源利用效率, 多用自行车和步行等等。此外, 在1993 年多米尼斯基也提出了三步走模式。澳大利亚设计师大卫也针对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出了十条可行性的方针。这些方法的提出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切实而行的方案和建设依据。

3. 3 实践方面

从生态城市概念被提出之后, 世界上各个国家便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 建设和实践生态城市的步伐不曾停歇, 也卓有成效。巴西的库里蒂巴通过改变公交导向从而改变城市规划, 对市民加强环境教育, 从而成为了巴西地区生态城市规划的典型案例。城市建设中, 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花费了更多的精力用于解决城市能源消耗大、可用资源少、环境污染等问题, 通过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技术真正做到了降低社区能源消耗, 提升利用率, 切实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而阿德莱德市则主要通过提倡绿色交通、大力发展可持续资源利用, 提高废物的回收利用率, 解决了城市资源不足的问题。新加坡全岛、印度的班加罗尔、丹麦的哥本哈根等在内的多个城市, 将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应用到实际建设当中, 又在建设的过程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理论、寻求突破, 优化了城市的生态格局, 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案完善城市建设。

综上总结, 对城市生态建设方向来说, 注重体现整体性、系统性原则,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这些研究多数停留在概念化和抽象化的层面, 理论宏观性较强, 研究学科也局限在生态学、建筑规划等领域, 缺乏学科间的综合研究, 因此在具体实践上不具备可操作性, 指导作用有限。

4 结语

根据对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和建设的经验分析, 不难看出:

1) 国外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主要强调城市回归自然, 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并充分考虑了经济、社会发展增速的合理性以及城市向外扩张的适度性; 而国内目前的研究则寻求“人—自然—社会”系统的整体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以环境压力换生态效益, 并不能很好地体现“适度”的原则。

2 )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将研究重点落实在各城市的现实问题, 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通过“提出问题 → 方案研究→实践应用→理论提升完善”这种完备的研究模式,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而使得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国内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 过分强调综合、宏观、抽象的理论研究, 而忽略了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从而导致实践和理论的脱节, 难以切实解决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规划问题, 不能达到所谓“因地制宜”的效果。

由此提出, 未来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应着眼于生态城市的内涵的正确理解, 避免“乌托邦”式的理想状态与实际建设不相适应; 在生态城市系统发展的整个实践过程中, 努力探求城市生态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和有效途径; 加强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逐步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生态城市建设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系统调控原理与方法[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88.

[2]Grimm N, Faeth S, Golubiewski N, et al.Global change and the ecology of cities[J].Science, 2008 (219) :756-760.

[3]文宗川.生态城市的发展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4]Yanitsky O.Social Problem of Man’s Environment[J].The City and Ecology, 1987 (1) :174.

[5]Richard Register.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 North Atlantic Books[M].USA, 1987:13-43.

[6]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7]马世俊, 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 1984, 4 (1) :1-9.

城市水生态及其环境修复综述 篇3

关键词:城市水生态 环境 生物 措施

随着全球科技的进步,人类活动的频繁和社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城市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那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环境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生态修复的方法解决污染不是很严重格的水环境是今后城市环境治理的必然,修复受损的水生态环境是恢复水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一、 水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现如今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进行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应该严格按照规定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严禁排入城市自然水环境。要定期对公园、环城河内的树枝败叶,以及其它的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强化环境宣传,是人们在休闲游玩的时候养成一个良好的喜欢。这样从环境污染的外源摄入上控制上污染源,才能为内源性污染质量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农村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人口多、土地资源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到基础地位的作用。我国农业目前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时期。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传统农业对水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现代农业大量使用以石油为原料的化肥、农药和以石油为能源的农业机械,使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传统农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现代农业生产引起了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减少了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化肥、农药等产生了有机污染物及氮、磷等营养物质,造成水质的富营养化。

二、水生态环境修复原理

水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系统原理按照自然界的自身规律使水体恢复自我修复功能,采取各种工程、生物和生态措施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及结构,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而水生态环境修复主要分为三种技术——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1)物理修复技术为:外源控制、底泥疏浚、水动力循环治理。(2)化学修复技术为:化学除藻、沉淀净化。(3)生物修复技术为:生物过滤技术、微生物技术。

三、水生态环境修复措施

1.城市水生态环境修复措施

1.1增强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及废水能力

根据污水水量、水中污染物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排放标准及处理工艺。修建污水处理综合性能强的污水处理厂,将工艺研究和设备开发密切结合,在推广应用先进工艺技术的同时推出高质量的成套设备,不断扩增污水处理厂综合性技能。

1.2人工建造景观水体,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在城市中修建人工景观水体,满足人们的亲水性需求,改善周边环境,种植适合城市生长的植被与树木,增加降雨后形成径流时间,使雨水能入渗到城市地面以下,补充城市地下水体,缓解城市水资源环境由于城市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调节局部生态系统。

1.3修建人工湿地,为城市增色添香

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修建人工湿地。利用湿地土壤疏松多孔体系,含有大量的胶体颗粒的物理性状,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而修复水生态环境。栽植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湿地植物,增添休闲、观赏和贴近自然的美景。

四、天然水体水生态修复措施

我国的天然水体主要由江湖湖海组成,目前已有近60%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和有机物。局部水体富氧化情况严重,造成诸如蓝藻等生物的大量繁殖,蓝藻等水生生物与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争耗氧气,而使鱼类等生物死亡。影响了水生態环境的自然规律。目前,我国主要通过修建工程措施、生物修复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修复受损的水生态环境。

1.工程措施

利用稀释和冲刷技术,引用外流对水体进行稀释和冲刷,短时间内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浓度和负荷,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利用底泥疏浚技术去除水体底部的毒害物质;利用底泥覆盖技术在底泥表面敷设渗透性小的塑料膜或卵石,营造出特定的水流环境和水生生物所需要的环境,抑制藻类大量繁殖;利用气体抽提技术,使用真空泵和井使有机污染物蒸气,或者将被吸附的、溶解状态的或自由相的污染物转变为气相,抽提到地面,然后再进行收集和处理;利用空气吹脱技术将压缩空气注入受污染区域,使溶解在地下水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上的化合物以及阻塞在土壤空隙中的化合物驱赶出来。

2.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对有机污染物及氮、磷营养物质的同化作用,将低浓度污染物进行富集转化,达到治理污染水体的目的。该类技术与所要修复水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属于旁路装置或非紧密结合的状态。常见的技术包括:固定化细菌技术、河道内曝气、结合高效微生物处理修复技术、生态浮床技术、卵石床生物膜技术、稳定塘技术、生物过滤技术土地处理技术等。

3.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修复技术是恢复退化水生态系统结构中缺失的组分,达到重建水生态系统的良好结构,实现其功能的恢复,同时改善水质。该种技术包括:生物操纵技术、沉水植物重建技术等。其中,生物操纵技术包括引入滤食性鱼类来控制藻类生物量的富集。沉水植物重建是利用属于本地物种的沉水植物,选择合适的地带进行引种并使之成为水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五、强化政府立法职能,增加社会舆论监督

我们在对水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去加强国家监察职能,运用行政手段、通过出台法律、法规约束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引进激励机制,对生产、生活中保护水生态环境的企业给予减免财税等方面的政策,奖励和鼓励高污染行业的技术进步。调动社会力量,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对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提出谴责,舆论干预其企业销售。加大社会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树立全民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结束语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综述与展望 篇4

摘要:生态系统健康是新兴的生态系统管理学概念,是环境管理和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在调研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产生、发展及内涵,分析了不同尺度下的评价指标体系,着重回顾和讨论了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作 者:黄和平 杨 毕军 Huang Heping Yang Jie Bi Jun 作者单位:黄和平,Huang Heping(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杨,Yang Jie(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毕军,Bi Jun(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生态城市规划研究综述 篇5

【前言】

《构建小学人文生态课堂的实践研究》是我校承担的省级“十一五”规划课题。为了更好的理解该课题内涵,深入开展研究,特在此做以文献综述。

“生”是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长大;“生”是活着的,有生命的;“生”又是“学生”。“态”是指形状、样子。那么,“生态”也可理解为“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成长的样子。”现代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课堂教学环境,即让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

[1]哲学意义上的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改变过程。人的发展是从幼稚走向成熟,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的发展也是作为社会职业人的教师从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到初任教师,到有经验的教师,到实践教育家的持续过程。教师发展的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1976年,美国的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指出,教育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运用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原理来研究教育的种种现象、成因,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现在,生态化教育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倡导环境教育开始,学者们日益认识到生态化教育应具有丰富的内涵。如方创琳提出“生态教育”的六大内容(略)。任凯、白燕著的《教育生态学》则运用生态体统的观点对教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的来说生态化教育的研究已经起步。

目前已有部分学校与教师将教育教学研究的关注点聚焦在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中,但对于利用生态系统的原理有机地渗透、整合于现实的课堂活动以及由此促进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大家正在摸索。因此,在生态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利用生态环境条件而进行的课堂教学重构与教师专业的发展的研究很有价值。

【主题】

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就像栽培植物那样,是让植物自然生长,而不是像工业生产,用模具去铸造成批的产品或机械零件。因此,面对植物的种子,我们要准备好土壤、肥料,充分利用好阳光和水分,顺其内在的生长规律,相信种子内在的力量,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让他们快乐自主地发芽、开花、结果。换句话说,只有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命体验的审美空间,理想与实践同步,传承与创新并存,科学探究与人文关怀结合,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让置身其中的师生享受到教学所带来的乐趣,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课程思想与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的前沿思维,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体系与教学实践契合的生长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意味着教学效益的确定,良好模式的推广即是效益的放大。随着人们对教育真谛认识的不断追寻和探究的深层化,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也随之从传统走向现代。教学价值观念的嬗变使人们重新审视既有教学模式的利弊,重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新模式。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历经曲折道路,终于确定以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中小学教师确立新的课程思想和新观念,改变传统的课堂专业生活方式,重构具有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缺失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及可持续发展,是难以达到的。

正如诗人特奥多尔·冯塔内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2](23)传统教学伦理观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关系:人——人”,把人当作社会工具来看待,把课堂作为培养“社会工具人”的“教堂”,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生态实体——教师与学生。郭思乐教授在《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教育中生命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使生命调动起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生命会从中受到鼓舞,从而收获丰富和充实的人生。我们的教育必须创造这样一种人的整体生命投入的生态。”[3]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看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和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生态模式。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生态的建立。在课堂教学生活过程中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要一切从学生的好学出发,把全部的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这是现代人本教学伦理价值的根本体现,也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目标。根据这一目标,生态课堂教学要求把学生学习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人的意识和机体活动,情感与认识活动,社会规范的要求和学生的天性统一起来,创设一个和谐的充满关爱的课堂人际氛围,让学生富有个性地独立自主地自由开放地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良好生态课堂环境。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知识的“精选”。这是由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所决定的。由于生态课堂教学的伦理价值的核心是指向生态课堂的主体——学生,因而教学的内容选择既要适合社会规范的要求,更必须尊重知识生成规律和儿童学习的特点。吕达先生曾形象地把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知识、儿童和社会喻为“一尊鼎的三只脚”,“只有‘三足’都兼顾了,才能做到‘鼎立’。”同时强调在承认社会对课程的制约作用的同时必须尊重知识和儿童自己的特点。[4]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认为,“教育是人们尝试在任何一方面提升他人人格的行动。”[2](75)社会对儿童的期望值过高,其教学效果却可能是负面的。所谓“尝试”即意味着“适合”,儿童只有穿上“合脚”的鞋,才能走得更快。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课程本源和本质认识上的误区,过分强调装饰,使“整体课程膨胀,学非所用,远离人的生活,严重压抑人的学习积极性,阻滞了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提高。”[5]因此,生态课堂教学必须把教材当作范例,精选“知识”,使知识能真正进入儿童视界,只有儿童喜欢的知识,乐于接受和感悟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在广州、深圳、梅州的生本实验学校的生态课堂教学中,笔者目睹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的灵动与热情,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是对一种苦差的“应酬”,课堂成为学生最依恋的地方。这是与生本教材的精心设计分不开的。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感悟,把感悟作为学习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对知识和精神生命获得一种整体状态,否则就是“赤裸裸的教育假象”,虽然是严肃认真的却是徒劳的努力。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内化,是头脑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因而是人对自己的挑战和创新,是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的核心基础。为此,生态课堂教学过程必须尽量减少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领,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生产”知识,只有学生自已“生产”出来的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才会产生刻骨铭心的爱。这是生态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标志。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讨论的常规化,使儿童的体悟水平得以提升。儿童具有天生强烈的对集体所具有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价值观的学习需要,求得同集体具有的文化方式的一致是儿童的一种强烈愿望。儿童个体的体悟有时也许不是很深透,通过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讨论,使儿童对已有悟见重新组合、选择、建构,使体悟水平向更深层次内化,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讨论的常规化不但使学生获取深层感悟的经验,而且加强了集体

内部的沟通与合作,培养了集体探究和团队精神,和谐自由的富于创造的课堂讨论氛围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民主参与欲望。民主参与的课堂氛围正是灵动与创造的必要条件,压抑、不自愿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不可能有“出格”的表现。因此,只要是学习需要的就可以讨论,让学生的学习天性自由释放,才能使学生进入“乐知”、“好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学习生态。为使讨论常规化,必须改变课堂环境中的“生态位”,将座位的“行列式”改为“方块式”,在目前课堂环境条件下,这种“生态位”的改变,正是体现了生本教育对课堂生态主体——学生的尊重。

课堂教学生活是提升自己生命质量的人生历程。多尔赫认为“教育是促进人们之间相互的满意关系,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以及促进人格发展的一种共同生活。”[2](49)深圳南山学校李先启校长认为教育应是“充满爱的教育”。同时,学生又是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大教育的视野看,教师也是学习者,而且应该成为先行的永远的学习者。教师只有融入儿童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去,才能体味和领略教学的神圣和精彩,才能精神感奋,充满乐趣与活力,课堂才能成为师生共赢的共振共生的满意生活的地方。

因此,可以认为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充分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精选适合儿童学习的知识,减少对学生学习的时空占领,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开展不断提升学生感悟层次的常规化讨论,实现教师、知识、学生以及家庭、社会的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与互动,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这就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在当代教育改革实践中,教师的工作职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质。没有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专业上的成长,教师的历史使命便无法完成。教师的发展是历史进步使然,信息时代的教育改革使然。同时,信息时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重新认识与发现教师,为教师发展又创立了越来越多的条件。

在国际教师教育的改革中,许多国家从不同角度开始注意到教师发展的问题,也正是教师的发展催生了对教师的重新发现。重新发现教师、促进教师发展将逐步成为21世纪教师实践创新的主流话语。

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教育改革浪潮把教师发展推到历史的前台。在当代教育历史进程中教师不是单纯的任务执行者,而是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创新者。在专业发展的路径上教师的主体地位、精神和意识得到了时代的推崇,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对教师的重新发现将对21世纪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总结】

作为一名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工作的主阵地就在课堂,工作的重点是实施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工作的核心是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当我们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我们因单纯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因过于强调学习结果而忽视了教育过程的真实价值;因片面追求机械统一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丰富的个体差异„„在这样的课堂上,儿童最可珍贵的好奇心、想像力、独特性、创造力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日渐流失,生命也由此失去了应有的光彩。这些,无不是教育的遗憾和悲哀。

新课程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就是要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这就要求我们重建师生关系,重新认识学生角色及地位,重新认识教师角色及地位,需要我们在现实的课堂中,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对话中,在教学的每一话语、行为和细节中,真正实现师生人格对等基础上的体验与感悟、探究与创造、交流与交融。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切实构建生态课堂,绝非易事。她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我们每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努力追求,精心经营;她是一项艰难的系统工程,需要老师具有全方位的基本素质,如能言善辩的语言功底、海纳百川的阅读基础、敏捷睿智的思辩能力、兼收并蓄的“拿来”技巧、深沉博大的情意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生生不息,可持续和谐发展,我们课堂教学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期刊文章[J]

[1]《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J]

[2]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M]

[3]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教育研究,2003,(2):15—21.[J]

[4]张廷凯.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下).课程·教材·教法,1998,18

(2):10—16.[J]

我国城市贫困成因的研究综述 篇6

关于我国城市人口贫困成因及对策的研究综述

摘要:

贫困问题作为各国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其研究额历史已有几百年之久。而前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农村贫困展开,很少关注到城市人口的贫困问题。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下岗、失业人数不断增多,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起来。本文所指的贫困是温饱型贫困,即人的基本生存条件(衣、食、住、行、医、教等)的缺乏。本文由城市人口的结构分布、贫困的范围,深入分析了城市人口贫困的成因,并根据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

关键词:城市人口,贫困,特征,成因分析,对策

一、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结构分布

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结构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程度和从业结构。

(1)年龄结构

在城市贫困群体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其中,高龄特困老年人的比例大大高于低龄特困老年人。据一项调查结果表明,500名城市特困老年人平均年龄为76.2岁,其中60~70岁的占15.8%;70~80岁的占32.4%;80岁以上的占51.8%。这是由于在退休后的老年人中,一方面,低龄老年人往往能够从事一定的再就业活动,从而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从时间上说,由于工资调整及通货膨胀等因素,退休时间越早,退休金水平越低,尽管政府给予了一定的价格补贴,但从总体上看,退休金的增加幅度低于物价与工资的变化幅度,这样,退休年份越早,老年人退休金的工资替代率水平就越低。所以,在年龄上,必然会呈现出年龄越增长,低收入的特困老年人的比重就增加。此外,由于物价上涨,一些依赖退休金的老人也处于相对贫困状态。

(2)性别结构

在城市贫困人口中,女性贫困人口的比例往往高于男性。据全国各地对失业下岗职工调查显示,在下岗职工中女性一般超过50%,在纺织行业甚至达到70%以上。而从老年人总体上看,女性老年人的退休金收入水平普遍低于男性老年人;即使是女性老年人再就业的收入水平也普遍低于男性老年人。而在特困老年人中,女性老年人的比例也高于男性老年人。在无收入老年人中,女性比例高达89.3 %;而在低收入老年人中,女性老年人85.4%。不难看出,在低收入的老年人群体中,女性老年人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老年人。这不仅是女性老年人中存在的问题,而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就业者中,这种男女收入上的差距,也是普遍存在的。

(3)文化程度

据全国各地对失业和下岗职工调查表明,下岗职工文化程度普遍低下,初中和初中以下的至少占60%。另据昆明市1997年对数十个国有企业13785名下岗失业职工的调查显示,小学、初中、高中学历的各占14.7%、44.7%和30.6%,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0%。(注:该数据摘自《昆明市总工会关于市属企业下岗职工及再就业的调查报告》)。

(4)从业结构

在不同的行业存在不同的收入差距,这是无可非议的,而在同一行业中,同样存在由于从业者角色不同,而导致的收入差距。以一组数据为例:1994年企业管理人员平均工资为6737元,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4141元,两者相差2596元,其中处级管理人员比职工平均工资高4577元,科级高3399元,科员高2044元;与集体经济单位企业平均工资3212元相比,则总计平均高3525元,其中处级高5506元,科级高4328元,科员高2973元。1996年国有经济单位经营人员收入为5519元;集体经济单位为16248元;其他经济单位为51129元;而同期其相应的职工收入为6280

元;4302元;8261元;两者相差分别为:2.5倍;3.8倍;6.2倍。由此可以得出,在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入明显高于职工工资收入,两者差距接近40%。(注:于祖尧主编《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版。)

在个体和私营企业数量多的地区,私营企业主与雇工之间的收入差距相当悬殊,而且随着雇工人数的增加,其收入差距也相应拉大。雇工规模在10~30人,雇主与雇工的收入差距在15~40倍;31~50人的差距在40~70倍;51~100人的差距约65~130倍。(注:于祖尧主编《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版。)据浙江省温州市的一项调查,在一般的私营企业中,企业主的年收入为一般职工的21倍;在具有百万资产以上的私营企业中,企业主的年收入为一般职工的79倍。(注: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在国有、集体、还是其他经济单位,在同一行业中,由于其职位不同,或扮演的角色不同,也会致使收入差距拉大,进而导致贫困产生。

二、我国城市人口贫困的范围

城市贫困人口主要包括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和低收入的贫困人口。目前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人群。

第一、以老弱病残和“三无”人员为主体的城镇脆弱者群体。这是目前城镇居民中最困难的群体。包括无固定职业、无固定收入、无生活来源的城镇居民;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或赡养人的老弱病残孤等城镇居民;退休人员群体,以及政府管不上,企业靠不上,家庭顾不上的“三不管”人员群体,如失业期满而无法重新就业者,已领失业保险而不能保障家庭基本需求者,没有参加失业保险或不够失业保险条件而生活困难者。

第二:下岗、失业人员群体。这是目前我国城镇贫困人口中最为集中,最引人注目的群体,是城镇贫困人口的主体。另外还有一部分群体属于隐性失业者,如企业效益差或亏损企业,长期拖欠职工工资,或职工长期拿不到全工资,仅靠企业所发的微薄生活费维持生计。如果再考虑他们所赡养的人口,则贫困人口还要增大。

第三:城镇外来“打工仔”群体。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差别的利益驱动,使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加之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外来劳动力在当地城镇很难受到平等对待,他们在入户、入单、购房、就业等许多方面受到各种人为的限制。

三、城市人口贫困的成因分析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是企业方面的因素,二是家庭方面的因素,三是国家政策方面的因素。

第一,企业方面:目前亏损和双停企业主要集中在:①军工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它们大多地理位置差,产品特殊,进入市场相对困难,转产难,经济效益普遍差,亏损严重,资产负债率高。②轻工、纺织、机械、建筑、煤炭等企业,由于受市场竞争冲击,这些企业被一些无负担,又具有强烈的市场竞争机制和适应能力的企业,个体和私营企业所冲击,加之企业本身人口多、负担重、设备老化、原有体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制难度大,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极度困难,处于停产、半停产、破产、倒闭的状态。③另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企业领导人经营决策失误,重复投资,管理差,经营不善,加之一些领导人滥用权力,以各种方式贪污、侵吞企业资产,导致企业破产。

现阶段,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亏损、双停企业和破产倒闭企业中,因此,企业效益下降,亏损增大,破产倒闭是城镇贫困人口形成的最直接原因。工资性收入是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最主要来源,一旦工资得不到保障,生活就难以为继,而且下岗、失业人员群体的出现,加剧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成为贫困人口的主体。

第二,个人和家庭方面的因素对城市贫困有重要影响。在亏损和双停企业中,特别是那些煤炭、轻工、纺织等行业常常是一家几代人在同一企业工作,拖欠工资对这类职工家庭影响更大,其生活尤为困难,甚至出现因生活无法维持而吃野菜、捡破烂、卖血等现象。不难理解影响城镇贫困的个人和家庭方面的诸多因素,如家庭规模、家庭年龄结构、劳动适龄人口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就业者的身份(全民、集体、个体等),职业性质(固定工、临时工)、职工种类、行业、就业者的平均收入等等。

就贫困结构看,人口越多,就业人口越少的家庭,其贫困程度远高于其他家庭,换句话说贫困率与家庭人口成正比关系。未成年人和老龄人多的家庭,会使教育费用和医疗费用增加,从而加重了家庭的生活负担。家庭适龄人口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也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庭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低,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其择业渠道狭窄,即便就业也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作业、收入较低,相反,文化素质高,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家庭成员极容易找到工作,且收入也较高。第三,客观政策因素影响。宏观政策对城镇贫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社会保险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就业政策和物价控制。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在一是社会保障能力滞后,目前的社会养劳和失业保险主要集中在城镇,但由于各地劳动保险部门普遍采取的是统筹费用差额收缴和差额拨付的方式,因而普遍存在企业拖欠或无力支付职工的全额退休金的现象。现阶段的社会保障不仅覆盖面小,而且对贫困户救助的能力十分薄弱。二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滞后。我国许多地区现有的城镇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一种多部门交叉分管、企业自管、条块分割的分散管理体制。劳动、人事、财政、卫生、保障等部门及一些行业主管部门都参与管理,但缺乏一个综合协调部门来统一组织和领导。尤其是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应亟待建立相关的制度加以规范。

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不高,可供分配的资源还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人们收入差距的全面扩大,高收入阶层的形成,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收入低下和贫困。

我国的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地区性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造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而在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低,还不能有效吸纳外来劳动力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城镇贫困人口。同时,传统的“低工资、高就业”的就业体制已无法发挥原有的作用。国家对新增剩余劳动力难以全面安置,由于没有收入来源,使一部分人生活陷于贫困。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人们高水平的消费中,需求得到低水平的满足,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绝对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由于日用消费品中的食品类占更大比重,导致城镇贫困户食品类开支的增大,贫困问题更为突出。

四、解决城市人口贫困问题的对策

城镇贫困事关社会稳定,国家对此更应给予相当的关注和帮助。由于城镇贫困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1、大力实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证城镇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宠大的系统工程,决非短期内能完成。所以,为贫困者提供直接的生活保障,是短期内改善贫困者生活状况的有效手段。在实行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体,以社会捐助为补充的贫困补给制度,采取发放救济款、救济物、食品券等形式。建立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补充的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明确国家、用人单位和职工的权利与义务,规范三者共同筹措的保障金,使养老、医疗、下岗、失业都有社会保障,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得到应有的补偿,逐渐解脱贫困。

2、转变观念,立足劳动就业制度改革,解决好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在为贫困人口提供直接生活保障的同时,应加强对城镇贫困人口的发展援助力度,努力增加就业,提高贫困者的自身发展能力。发挥居委会、街道办的积极作用,再就业应优先考虑贫困户,尽可能给予优惠条件。再就业办公室或再就业服务中心应积极鼓励贫困者自谋出路,充分发挥其特长。条件许可时可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组织贫困者参与建设,以扩大收入来源,也可发展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拓展就业渠

道,扩大就业面。形成一个以政府引导,职工自主选择和自求发展为主,个体和私营企业为补充的再就业体系,从而最终解决其生活贫困问题。

3、建立相应的就业培训引导机制,培养和提高贫困人口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提高他们的择业观念、竞争上岗能力和适应能力。要着力提高贫困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包括学生上学,就业者的岗位技术培训等,提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自身脱贫致富能力。有关部门应根据择业实际组织贫困人口进行相关的培训,并引导他们实行跨系统,跨行业就业,鼓励他们到非公有制就业,以达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自由流动。

4、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效益,妥善安排下岗分流人员。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让亏损企业起死回生,重新焕发生机,让微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营效益。由于亏损企业境况不同,就必须充分考虑职工群众的承受力,考虑到政策的连续性,顾及到企业历史形成的困难。政府部门应对困难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给予更多、更实在的关心和支持,在涉及到有关经济政策、贷款、债权债务清偿等诸多问题上,应充分发挥行政职能作用,为企业排忧解难。

5、严格控制市场物价大幅度上涨。市场物价是人民群众密切关心的问题,物价上涨,导致人们的预期收入下降,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严重时会使居民恐慌,抢购风潮席卷而来,对社会安定构成威胁。据统计,物价涨幅超过10%,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将受到很大影响,对贫困家庭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在物价政策上,要兼顾贫困人口的承受能力,以保证价格变动不会使贫困家庭的生活水平下降,与此同时,应加强市场物价管理,防止乱涨价、欺诈行为等。

五、总结

城市贫困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予以足够重视。一方面,它会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和GDP的损失。无业所导致的贫困,实际上是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不能被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与一般的物质资源不同点在于其不能被储藏,且可开发利用的时间约为30-40年,不及时开发利用不仅会浪费这一宝贵的资源,而且,为维持劳动力资源的生存,还可能要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城市贫困问题的存在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会拉大收入差距,引发一些社会问题,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同时,贫困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增加,不仅会影响该群体的消费,还会影响其他群体的消费预期,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大。

所以提出解决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要“两手抓”:一手抓生活保障,另一手抓促进就业。促进就业是积极的、根本的脱贫手段。对贫困的无业人员来说,生活的压力使他们再就业的积极性高过其他群体,在享受“低保”与就业之间,他们宁愿选择后者。因此,城市政府要重视为贫困人口主动参与反贫困创造条件,并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帮助城市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参考文献】

[1] 徐勇《城市特困老人生活及最低生活保障机制》载《上海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2] 关信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01-01

[3] 苏勤 林炳耀 刘玉亭 《面临新城市贫困我国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对策研究》载《中国报刊杂志大全》2003年: 17-21页

[4] 张翠芳《我国城市贫困人群的成因与对策分析》载《计划于市场探索》2003年第06期

[5] 钱林 《当前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01期

[6] 姚雪萍《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的特点、成因以及反贫困的对策探析》载《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12期

[7] 王春萍 《可行能力视角下城市贫困与反贫困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12-1:168-177页

生态城市规划研究综述 篇7

近年来, 全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话题越发关注。这就使得由于农业、工业、生活废弃物的肆意排放, 致使大量淡水资源重度污染而无法得以利用的问题倍受重视。对于大城市而言, 因城市地面主要由水泥或沥青铺制而成, 从而导致了近年来城市热岛效应越发明显。同时, 地表因被隔绝而长期接触不到水分造成的地面的沉降问题, 十分不利于地表水循环。而新型材料透水砖可以有效的缓解并改变目前的情形, 其本身是利用建筑废弃材料制成的, 大面积的平铺在城市路面上, 可防止下雨天雨水无法渗入地表及地下, 并对地下水给予及时的补充。而且雨水在经过透水砖的及地表层的多层过滤后其污染程度会大大减轻, 剩余的污染成分基本上能够被自然微生物所降解。

1 现如今透水砖及其使用情况

1.1 透水砖的分类[1]

透水砖总体上可分为陶瓷透水砖和非陶瓷透水砖两大类, 其中陶瓷透水砖主要是以工业、建筑、生活产生的垃圾原料, 经粉碎、成形、高温烧制而成的具有透水砖性能的建筑装饰材料;另一类主要是以无机非金属为主要材料, 通过粘结剂粘结, 模具加固, 晾晒等环保工艺加工成型。因为无需烧结成型, 固称之为非陶瓷透水砖。

另外, 透水砖还可从性能和使用功能上进行分类, 可分为砖体本身透水的透水砖和砖体本身不透水或本身只能渗水或微弱透水的透水砖。

1.2 透水砖自身生产所具有的环保性

透水砖主要是对尾矿废料、粉煤灰、建筑垃圾等的二次利用, 是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我国每年在建筑方面产生的垃圾数量惊人, 大约为15.5亿-24亿吨, 并且数量还在逐年上升;然而, 在发达国家, 其建筑垃圾的资源利用率平均可达到90%, 而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利用率却不到5%。[2]通过推广使用透水砖, 能将建筑垃圾这笔宝贵的资源有效利用, 不但可以解决目前给人们带来的诸多问题, 还可以减少因开山采石而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等等。透水砖的使用还能达到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因此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和对建筑垃圾制造透水砖的生产是十分迫切也是十分有必要的。[3]

1.3 目前国内外透水砖的使用现状

德国针对城市不透水地面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 提出了“雨洪计划”。该计划主要是将城市绝大部分地面改为透水地面。主要针对新建小区, 其中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居住区均要设计雨洪利用项目, 若无雨洪利用措施, 政府将征收雨洪排水设施费和雨洪排放费。[4]

我国著名的城市西安市, 也是目前国内透水砖使用较广泛的城市之一。西安以及多个城市当前的目标是能够将自己打造成“海绵城市”, 而想要将城市改造成为“海绵城市”, 透水砖在这个过程中就起到了“肺”的功能。

2 透水砖如何缓解当前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2.1 城区径流水质污染

近年来, 城市公路径流污染越发严重, 尤其是机动车辆的漏油污染、重金属污染以及有机污染物污染。[5]这些污染物在雨水的冲刷下, 被尽数冲入下水道, 进而流入河流、湖泊。其所需的污水处理代价十分大, 处理费用也是极其昂贵。

2.2 减小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目前城市建设铺设的下水管道存在各种问题, 局部地区排水不畅, 出现积水现象,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由于下水管道材料损坏及功能下降, 现今已不能解决城市的排涝和防洪等各种问题, 每当遇到大到暴雨时, 产生的雨洪径流远远超出了城市下水管网设计的承受能力。因而, 各大城市“看海”绝不是天方夜谭, 主要是由城市排水系统严重不能满足雨水的排放量而导致的各种悲剧。

2.3 透水砖对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透水砖是为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而诞生的绿色环保新型建材产品。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地表硬化所产生的诸多问题, 营造高质量的自然生活环境。透水砖的特点是:首先, 其具有十分良好的透水和透气性能, 雨水通过透水砖迅速渗入地下, 可对土壤水和地下水进行及时补充;第二, 透水砖对调节地表局部空间的温湿度,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较大的作用;第三, 雨水通过透水砖渗入地下, 可大大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 同时其本身可充当过滤装置, 进一步减小水质污染;第四, 使用透水砖后, 城市道路雨后便不会存在积水现象, 方便出行, 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当然, 所提及的仅仅是透水砖带来的一小部分优点, 其在未来城市建设和改善居民生活上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3 结论及憧憬

透水砖作为当前出现的绿色环保新型材料, 能够极大缓解城市地表硬化问题, 能够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维持平衡, 营造出质量较高的自然及生活环境。除此之外, 其还具有保湿、强度高、能吸收降低噪音、有效防滑及抗寒等特点, 其主要的原材料可以是矿渣废料或者是废弃的陶瓷等, 其受到关注的原由也是多方面的:能使得雨水快速渗透地表, 补充土壤内的水分及地下水, 可以改善各城市植物生存条件, 丰富土壤内的微生物;可以调节城市小气候, 较大地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并且能缓解各城市防洪、排水压力, 减少道路积水, 减轻公共水域的水污染;方便城市居民的出门, 透水砖表面凹凸能防路面反光吸收行走车辆的噪音提高出行舒适性, 并且其色彩及规格多样, 朴实且自然, 非常经济。

摘要:近些年来“透水砖”的应用越发流行。究其根本是因为其能够对建筑废料起到二次利用, 从而减少因建筑废弃物造成的环境问题。透水砖的使用, 能有效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降低水质污染, 调节城市生态环境。而且通过透水砖渗入地下的雨水在经过透水砖及地表层的多层过滤后, 在降低水污染的过程中可对地下水起到及时补充的作用。

关键词:透水砖,建筑废弃物,热岛效应,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地下水

参考文献

[1]马养志.透水砖的生产工艺与发展前景[J].砖瓦, 2004 (7) :47-49.

[2]李瑶, 秦佳琪.中国每年产生建筑垃圾超15亿吨回收利用率不足5%[N].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6.

[3]左富云.建筑垃圾在透水砖及城市道路上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 2008:1-71.

[4]张泽中, 王海潮, 刘广柱.城市雨洪调控利用与管理[M].中国水利出版社, 2013:1-13.

国内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综述 篇8

关键词: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进展

Abstract:Traced the origi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its definition,from the key field of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This study reviewed the domestic research progres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its practical status in detail.Then,we summrised the defects and difficult point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china,and pointed out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future.

Keyword:eco-compensation;research;practice;progress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呈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改善,进入发展的新时代,但随之而来的是突出的人地矛盾、剧烈的环境问题和国家生态危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迫切。生态补偿作为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生态安全的有效手段,在全球层面上被作为一项重要的环保政策和制度安排,在各个领域进行了相关研究与实践探讨。跟踪国内生态补偿及其实践研究,思考我国重点领域生态补偿发展缺陷和发展趋向,对我国生态补偿和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国内生态补偿的含义及其起源

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形成关于生态补偿较为统一的概念,追溯其定义及内涵的发展历程,从人们对生态补偿的初步认识到高度重视,其定义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完善。

最早时候,国内生态补偿源于生态学理论,侧重于对自我调节、缓和干扰等自然能力的描述,期间较典型的有《环境科学大辞典》对生态补偿的定义,强调生态负荷的还原能力[1]。随着人类对自然作用的增强,生态补偿随之进入生态管理领域,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在实践中其常作为生态环境赔偿以惩治破坏环境的行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补偿被引入社会经济领域,其更多的用于政策领域范畴,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由最先的惩治负外部性行为向激励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积极性行为转变。综合毛显强[2](2002)、王钦敏[3](2004)、李文华[4](2006)、徐振辞[5](2009)等对生态补偿(的理解,这一阶段的生态补偿可概括为:为实现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保护和人地和谐,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本、发展机会成本为基础,以“谁受益谁补偿;谁受损补偿谁”为原则,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其实质是通过优化配置资源和调整生产关系,以补偿来抵消资源开发产生的外部成本,目的是实现环境改善和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

2.国内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实践探索

国内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开展得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在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实践探索中逐步演化并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其作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以政策性力量在国内迅速发展,已在几个重点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其研究也逐渐从政策性制度、机制、模式等定性研究转向补偿价值的定量测算。

2.1生态系统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

目前,我国开展较多的生态系统补偿研究和实践主要涉及全球3大生态系统中的森林和湿地。

森林生态补偿是我国生态补偿意识萌芽并着手实践的引发者,源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到90年代,其在法律政策层面得到了加强,相关重大事件包括:国家林业基金制度建立,《森林法》修正案正式设立生态补偿基金,生态补偿政策的首次确立等。2001年开始,国家围绕防护林、特殊用途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营造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大范围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森林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5年以后,国家又制定了系列具全局指导意义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措施,其研究与实践随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研究重点集中在森林生态效益的叠加效应及其定量评价,补偿法规、资金来源及其管理、补偿途径等方面。

国内湿地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开展的较晚,整体上来说还较薄弱。从研究内容来说,其主要侧重于湿地生态补偿的依据、补偿主客体、补偿机制、模式及制度建立等方面的定性研究。而湿地生态补偿的定量研究是近几年国内的研究热点,其中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是其重难点,已有的补偿定量研究也多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为基础,多出现评估结果差异大、主观性强、实践性差等问题,补偿立法和机制建设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2.2自然资源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

我国自然资源生态补偿主要集中于矿区开采及其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生态补偿研究,明确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的界限、责任及主体,制定健全的统一的矿区生态补偿评估体系、评估方法,确定有实践意义的补偿项目顺序,追求合理的补偿标准。王金南[6](2006)、张文丽[7](2008)等依据矿区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运用生态恢复成本原理,研究了煤炭开采的生态补偿。在实践方面,我国自然资源生态补偿最早始于1983年,云南省昆阳磷矿开采区以每吨0.3元为标准展开补偿工作;1993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实行矿区生态环境补偿费政策。目前,矿山资源开发形成了两个补偿模式:①废旧矿区和老矿区的“政府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金”模式;②新矿区的“企业全责治理”模式。

nlc202309021147

2.3退耕还林(还草)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

退耕还林还草生态补偿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人地矛盾剧烈、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以及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背景下开始启动的,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生态补偿政策之一,政府资金投入之大,实施范围之广,史无前例。2000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其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由国家无偿补贴退耕户,主要通过粮食直补、现金和种苗补助等途径。该领域代表性的研究有黄富详[8](2002)、康慕谊[9](2004)、柴兵[10](2006)等在退耕还林还草经济补偿过程中的补偿机制、补偿组织体系、补偿标准及方法、资金筹措及补

偿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的探索。

2.4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和实践主要有三大类:大江大河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补偿、省域内流域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跨区域流域水生态补偿,形成了三大补偿模式:基于河流源头保护的政府项目补偿、基于水资源短缺的水权交易、基于水污染控制的奖惩责任制。补偿途径以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主导为主,生态税费和奖惩责任制呈明显上升趋势,水权交易只在较少区域运用。金蓉[11](2005)、崔广平[12](2011)等围绕补偿机制与模型、补偿主客体及其责权利、补偿标准及其计量方法、补偿立法等方面展开了流域生态补偿研究。在实践方面,比较成功的案例有义乌与东阳的水权交易,福建九龙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项目和绍兴市、慈溪市供水合同等。

2.5其他领域的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

近几年,我国在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等领域也开展了一些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保护区生态效益的计量、主导效益的划分、补偿机制的探讨,其研究大多以保护区的生态服务价值为基础展开。建设项目是当今社会中凸显人地矛盾,加剧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建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态补偿模式,是切实解决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需要,但目前相关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仅欧阳强(2010)、范雅君等进行了简要探讨[13]。

3.国内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的思考

总体来看,国内生态补偿实践和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虽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果,基本与国际研究前沿相结合,但整体水平还有差距,在补偿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在生态补偿时空尺度、实施补偿项目的影响评估、补偿效益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更是鲜有涉及。从生态补偿的研究领域来看,我国在生态系统(森林、湿地等)、矿产、流域、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这六大领域取得了部分成果,其中在森林及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流域、矿区和退耕这4大重点领域研究较多,在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如公路)领域的研究有待加强。从研究内容来看,生态补偿定性研究相对较多,但还没有形成一套广泛适用的补偿机制与模式,甚至缺乏较统一的定义;生态补偿定量研究是近两年的研究热点,但也还没有系统的计量评估体系及方法,已有研究大多缺乏空间异质性的考虑。另外,我国生态补偿研究还存在补偿政策法规体系缺乏,补偿金来源单一(多以政府投入为主),资金使用监管薄弱,实践效益差,补偿效益低下等问题,“谁补偿、补多少、如何补”这三大核心问题还没得到确实有效的解决。而这些都是我国生态补偿必须落实的问题,也是我国生态补偿研究的后续趋向,可加强对国外经验的借鉴,加强生态补偿领域的技术创新研究,如GIS、SWAT、InVEST等软件和模型在生态补偿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环境科学大辞典编委会.环境科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326.

[2]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2(4):38-42.

[3]王钦敏.建立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J].求是.2004,(13):55-56.

[4]李文华,李芬,李世东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5):677-688.

[5]徐振辞,潘增辉,樊雅丽等.城市供水水源地集水区生态补偿研究:以岗南、黄壁庄水库集水区为例[w].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7(1):22-25.

[6]王金南,万军,沈渭寿等.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A].庄国泰,王金南.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2006.242-251.

[7]张文丽,连璞.煤炭开采中生态成本核算及经济补偿[J].中国能源,2008,(9):29-32.

[8]黄富详,康慕谊,张新时.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问题研究[J].生态学报,2002,22(4):471-477.

[9]康慕谊,秦艳红.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研究[C].王全南.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71-79.

[10]柴兵,金志刚,马妍.浅谈退耕还林工程的补偿政策[J].辽宁林业科技,2006,(4):35-37.

[11]金蓉,石培基,王雪平.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及效益评估研究[J].人民黄河,2005(27):3-5.

[12]崔广平.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立法思考[J].环境保护,2011(1):36-38.

[13]欧阳强,朱文婕,李祝平.湖南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10.

作者简介:任雁,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爱怕什么毕淑敏下一篇:公司节能管理机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