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理论

2024-10-07

城市建设理论(精选12篇)

城市建设理论 篇1

0 引言

近年来, 每逢大雨, 我国各大城市纷纷上演“看海”的情形。广州、南昌、武汉、杭州、北京, 这些平日里光鲜亮丽的大城市都遭遇着“逢雨必涝”的问题[1]。人们首先声讨的是城市排水系统, 认为是因为排水管管道老化、排水标准低、系统建设滞后才使得我们的城市一次次经受内涝, 我们应该建造更完善的排水系统, 尽快的把水排出去[2]。然而2014年5月11日, 深圳这座仅有30多年历史、修建了1.37多万公里下水道的全新城市, 在50年一遇的暴雨下依然内涝严重。这意味着改善排水管道还不够, 我国需要彻底革新城市排水体系。

2014年11月2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下称《指南》) , 这意味着今后我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不再以修管道为主, 建设理念将发生彻底转变[3]。2015年1月,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水利部启动2015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试点城市的年径流总量目标控制率要求达到《指南》要求, 成为吸、蓄、净、释结合的“海绵体”, 以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 我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及原因

我国多个城市频繁出现内涝、地下水枯竭、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受灾城市的数量、规模、严重程度呈上升的趋势[4]。

我国城市内涝情况严重。洪涝灾害基本覆盖全国31个省, 受灾人口在每年1亿左右。在2010年住建部对国内351个城市的专项调研中, 2008-2010年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 其中有137个城市内涝灾害超过三次以上, 57个城市的最长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我国城市缺水情况严重。在我国660多个城市中, 有400多个城市缺水, 114个城市严重缺水, 其中北方城市有71个, 南方城市有43个[5]。我国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杨伟民曾说, “城市首先要考虑如何增强本地区水源涵养能力, 不要指望都调水。要优先考虑节水, 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 如何更多利用自然力来排水,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的海绵城市”[6]。

为什么我国的城市经常内涝而却还是缺水?因为水留不下来。在快速的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 城市地面建设以硬化为主、原本具有蓄水调洪作用的自然水系遭受破坏, 大规模的人为改变地表径流, 导致了原有地区自然生态调节能力降低。同时, 部分城市也存在现有排水管网排水能力和覆盖密度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问题。而传统的城市雨洪处理主要是考虑排水, 将地表的水通过排水系统尽快排出, 并没有考虑到雨水的再利用, 这就将大部分的雨水资源白白浪费了。

2 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仇保兴指出, “我国城市排水防涝缺乏系统规划、标准体系不完善、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滞后、重建轻管、河湖水系被随意侵占现象突出, 是导致城市内涝频发的重要原因。”因此为应对日趋严峻的城市内涝及干旱问题, 首先要扭转观念, 改变现有相对单一的排水设施规划思路, 建设海绵城市势在必行。

2.1 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 具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 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 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能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 并加以利用, 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即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的技术, 构建低影响开发 (LID) 的雨水系统。相对于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 海绵城市建设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 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7]

海绵城市的建设, 强调优先利用绿色、生态化的“弹性”设施, 同时也要注重和传统的“刚性”设施相衔接。通过“绿色+灰色”的组合, 建立完善的城市雨洪利用与管理体系, 从而实现缓解城市内涝、降低暴雨内涝控制成本、削减径流污染负荷、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改善城市景观等多项目标。

2.2 海绵城市建设的开发技术特点

海绵城市建设采用低冲击开发技术, 该技术以小型、分散式设施为主, 设施主要是利用绿化用地、人行道、屋面等进行设计, 占地面积小, 同时对暴雨起到分散控制的作用[8]。在实际运用中LID可以减少暴雨径流30%-99%, 并延迟暴雨径流的峰值5-40分钟[9]。LID技术可以根据地块具体情况灵活设计, 能较大程度的保持原有生态效果, 在景观绿化效果好的基础上达到良好的入渗效果, 起到补充涵养地下水的作用。而相对于5-6元/吨的海水淡化成本和1.5元/吨的中水成本, 0.2元/吨的雨水利用成本是一个不小的经济优势。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但不会增加城市建设的开支, 反而由于其多利用现有地形、设施, 具有经济性好、维护便捷的优势。海绵城市的调蓄设施往往与城市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 减少了“灰色”设施的建设量, 降低了市政建设的投资, 其本身成本也较低, 还能减少水污染治理的费用, 降低城市内涝带来的经济损失。根据美国环保署 (EPA) 的数据, 修建LID设施仅需要修建地下管网费用的二分之一或是三分之二。

3 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设施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解决城市内涝排水、缺水干旱和水污染问题, 因此在其设计中主要针对径流量控制、洪峰流量控制、雨水收集回用和点源面源污染控制。根据控制目标低影响开发技术按照功能可分为渗透、调节、储存、截污净化等几类, 因此可根据功能将低影响开发具体技术分为入渗系统、滞留系统、存储系统和过滤系统等。

3.1 入渗系统

通过减少不透水面积、增加雨水下渗来补充地下水, 并从源头上控制径流以达到径流量控制的目标,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峰值流量削减和雨水净化的作用。对应的单项技术设施有透水铺装、绿色屋顶、渗透塘、渗井、渗管/渠、植草沟、人工土壤渗滤等。

3.2 滞留系统

通过最大化滞留雨水径流, 减少洪峰流量, 延缓洪峰到来, 以达到洪峰流量控制的目标,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雨水下渗和净化的作用。对应的单项技术设施有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池、植被缓冲带等。

3.3 存储系统

通过对雨水的存储、集蓄利用, 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以达到雨水收集回用的目标。对应的单项技术设施有湿塘、蓄水池、雨水罐等。

3.4 过滤设施

通过对初期径流的存储净化, 强化场地对雨水的自然净化力以达到点源面源污染控制的目标。对应的单项技术设施有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植草沟、人工土壤渗滤等。

低影响开发设施往往具有补充地下水、削减峰值流量、集蓄利用及净化雨水等多个功能, 可实现多个控制目标, 因此应根据设计目标灵活选用设施及其组合系统。

4 海绵城市建设的案例研究———北京怀柔文化生态城

北京怀柔文化生态城占地面积119公顷, 是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核心示范工程。项目根据北京文化生态城概念设计方案, 融合雨水利用思想, 将建设区划分为A-H共8个区, 在雨水综合利用系统中A-B区以景观水体为核心, C-H区以雨水净化渗透补充地下水[10]。

A-B区的雨水综合利用以景观水体为核心, 包括截污输送和循环净化设施。截污输送设施有低势绿地、种植花坛、雨水花园、植被浅沟、渗透铺装, 循环净化设施有人工湿地、土壤渗滤池。C-H区采取雨水综合渗透系统, 主要是将雨水经过截污处理后回渗补充地下水, 设施与A-B区相同, 其中增加的屋顶绿化主要应用于E、F区商业退台和C区民族音乐宫和大剧院。

对该项目进行评估可知, 低冲击开发技术的应用使得生态城每年节约绿化用水1.8万m3, 节约水资源约25.5万m3, 径流外排率由传统开发的74%降低至35%。

5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现存问题与改进意见

5.1 现存问题

5.1.1 设计规范、标准缺乏

设计院对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设计不熟悉, 目前还没有关于低冲击开发和海绵城市建设的工程设计规范和系统评估体系。设计单位大多依靠经验, 相应的规划设计缺乏依据, 可能会造成低冲击开发的规模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是维护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5.1.2 政策、法规不完善

海绵城市建设和低冲击开发在我国还属于推广阶段, 目前我国此方面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 建设工程开展缓慢, 已建成的大多为示范工程。同时现有的通知和文件又不具有强制性, 因此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其发展。

5.1.3 工程分散、管理难度大

海绵城市建设以源头治理、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因此一个实施低冲击开发的区域可能分布着数量巨大的工程设施, 其相应的管理难度大, 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 将难以发挥其功能与作用[11]。

5.1.4 与排水系统设计割裂

目前排水设计规范与标准较为传统, 缺乏关于低冲击开发建设的考虑。建设的排水系统并没有考虑到低冲击开发中的雨水下渗、存蓄与利用, 因此可能存在市政设施的过分建设与投资浪费。

5.2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些建议

5.2.1 重视水资源的规划

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积极考虑水资源及生态环境问题, 将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问题放在重要的地位, 充分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 注重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价值, 培育和引导水产业发展[12]。

5.2.2 制定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法规

现有的通知和文件不具有强制效力, 为进一步落实和深化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还需要构建完备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 出台强制性的政策法规以促进低冲击开发的实施和管理利用的规范化[13]。强制性内容既要包括针对业主和开发商的管制政策, 针对规划师和工程师的设计要求, 也要包括针对管理者和使用者的管理条例。在制定强制性法规的同时也制定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14]。对于市政工程和开发建设项目, 可采取财政、专项资金补贴等形式鼓励工程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对于开发商和居民, 可根据其相应的环境责任, 收取税费或给予经济补偿, 以增加其积极性推广低冲击开发技术。例如美国征收的暴雨管理费和德国征收的雨水费。

5.2.3 推广低冲击开发技术和设计体系

应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规范或导则, 推广实用技术, 将规划设计规范化和标准化, 为设计人员提供简单便捷的工程设计工具, 降低技术的应用难度, 推动低冲击开发模式的推广与利用。同时引进国外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新技术, 提高其性能, 降低使用的成本。

5.2.4 强化多部门多专业的协作

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个部门一个专业就能完成的, 它需要多部门多专业的共同参与[15]。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统筹协调规划、国土、排水、道路、交通、园林、水文等部门;融合不同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协作;注重从开发前的场地设计到地块规划设计, 再到运行和使用指引和开发后维护的连续性;强化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设计、管理、技术、资金上的衔接。

5.2.5 完善评估系统、量化实践

应实现实施效益可量化评估, 以测评低冲击开发技术设施的实际应用效果, 从而促进开发技术的应用与改进。在评估系统中,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策略与指标相结合。对于开发技术的评估与量化应关注全生命周期内持续的性能表现, 使用持续监控和测量队数据进行分析和校正, 来对下一阶段的设计或管理进行调整。美国的能源及环境设计先锋奖评估标准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6 结语

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下, 各国环保意识增强, 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与技术日益显现其价值, 已成为备受重视的主流理论。

目前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 技术与规划思想还不成熟, 在涉及土地、规划与相关技术部门的衔接、管理、资金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我国还需要结合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 积极探索。

城市建设理论 篇2

城市进化理论——阐述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系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城市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期,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

(2)“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的成熟期,人口仍向城市集中,但开始向郊区扩展;

(3)“相对分散”时期:进入后工业初期,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郊区人口增长超过城市人口增长;

(4)“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进入成熟期,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人口的逆城市化现象显著增加;

我与“海绵城市”理论的碰撞 篇3

20世纪70年代,美国提出了“最佳管理措施”(BMPS)[6],最初主要用于控制城市和农村的面源污染,而后逐渐发展成为控制降雨径流水量和水质的生态可持续的综合性措施[7]。在BMPs的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美国东部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县(Prince Georges County)和西北地区的西雅图(Seattle)、波特兰市(Portland)共同提出了“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其初始原理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减少开发行为活动对场地水文状况的冲击,是一种发展中的、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从径流源头开始的暴雨管理方法[8]。1999年,美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即空间上由网络中心、连接廊道和小型场地组成的天然与人工化绿色空间网络系统,通过模仿自然的进程来蓄积、延滞、渗透、蒸腾并重新利用雨水径流,削减城市灰色基础设施的负荷[9]。上述3种理念在雨洪管理领域既存在差异也有部分交叉,均为构建“海绵城市”提供了战略指导和技术支撑。

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的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建城函[2014]275号)以及仇保兴[10]发表的《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则对“海绵城市”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总体来说,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1)保护原有生态系统;2)恢复和修复受破坏的水体及其他自然环境;3)运用低影响开发措施建设城市生态环境[10]。海绵城市技术基础设施除了自然河流、湖泊、林地等外,城市绿地应当受到高度重视。在满足绿地功能的前提下,通过研究适宜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和指标、规模与布局方式、与周边汇水区有效衔接模式、植物及优化管理技术等,可以显著提高城市绿地对雨水管控能力。

近20年来,英、美、澳、德、日等国家针对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内涝频发、径流污染加剧、水资源流失、水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分别形成了效仿自然排水方式的城市雨洪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相应的措施和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实践应用[11-13]。例如,英国建立了“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14],以通过科学途径管理降雨径流,实现良性的城市水循环。澳大利亚则以城市水循环为核心,建立了“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体系[15]。同时,新西兰也在LID和WSUD的理念背景下,整合、发展、建立了“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LIUDD)体系[16]。此外,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对雨水管控方法的探索更早,法律法规相对完善,实践效果显著(表1)。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综述 篇4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高度集中发展的产物[1]。预计到21 世纪30 年代, 全世界城市人口比率将会超过60% , 全世界城市化的脚步正不停向前迈进[2]。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也伴随着出现了很多问题, 比如环境污染, 资源缺乏等等的“城市病”[3]。19 世纪末英国的霍华德首次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 从此, 人们便开始了对生态城市模式的不断研究。20 世纪70 年代, “人与生物圈计划”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 并在计划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城市研究的核心框架, 自此世界上各国已将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

1 生态城市的产生

生态可持续思想的提出最早出现在中国, 就是古人推崇的所谓“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一种理论基础, 为人们指引了城市建设的新方向。当代的生态城市的理念最早是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 是从他田园城市的思想中提炼出来的。1898 年霍华德在其著作中提出未来需要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田园城市”。城市化的进程的加速诱发了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也得到了联合国的特殊关注, 20 世纪70 年代, 联合国组织发起了“人与生物圈计划”, 其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

1972 年, 《人类环境宣言》首提“人类的居住环境与城市化工的分布区域需要有规划地加以划分, 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创伤, 同时还应权衡社会、环境和经济三方面的最大利益”的理念。紧接而来, 雷吉斯特美国的建筑学家和他的同伴们以“重建城市和恢复自然的平衡”为宗旨, 组织创办了以保护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机构, 并于1990 年举办了以生态城市为主题、讨论环境健康安全问题的会议。此后“生态型城市”这一理念渐渐地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由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式开始投入大量的精力到生态城市的建设研究和实践当中。

2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随着人类城市的发展和文明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在自然关系中不断学习研究中总结出来的。联合国“人与生态圈”计划中曾指出, 生态城市是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角度出发, 创造的一种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可以充分融合的最优环境, 随人类创造力及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升, 最终提高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方式。随着时间的推进, 研究的深入, 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内涵在未来会进一步的得到深化和补充。

前苏联的亚尼斯科基在1987 年曾提出, 生态城市应该是表达一种理想的城市发展道路, 在这样的城市中, 技术、社会以及自然环境能够充分的融合, 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能够得到最极致的发挥, 居民的身心健康、生活以及自然环境的品质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是一种城市中和城市外生态良性循环的理想的居住环境[4]。同年, 雷吉斯特在他的研究中指出, 生态城市应该是一种具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的栖息地[5]。澳大利亚建筑师唐顿 ( P. F. Downton) 也在研究中指出“所谓生态城市就是指出创建的关键是要建设有活力的居住环境、与此同时创建与生态可持续原则一致的经济增长方式, 主要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中国的学者普遍认为生态城市是人类居住模式的理想状态, 具备生态可以良性循环、经济稳定高效发展、社会和谐美满的特点。由此提出自然和人成为有机的整体, 共同组成一种互利共生的结构, 而面对自然界和工业发展的对立状态, 二者互利共存才能实现这种理想的居住环境中人和自然真正的和谐统一。

综观“生态城市”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发展, 其内涵的表述在不同领域的学者眼中各有不同。以哲学的角度来看, 建造生态城市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从系统的角度考虑, 它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的生态系统, 并处在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生态城市”应该是一个城市的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其自然资源的需求达到相对平衡并且其消耗程度维持在生态承载力以及环境容量的允许范围内; 从社会学角度看, “生态城市”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生态化。由分析可以看出, “生态城市”重点强调生态、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生态城市”是一种多元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3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3. 1 建设原则研究

在1984 年的MAB的生态城市规划研究报告中, 生态保护战略、生态设施建设、居民生活标准、历史文化的保护、城市建设融入自然等原则被提出, 这五项原则在日后也成为衡量生态城市规划是否科学有效的一个标准。而后1996 年雷吉斯特的生态城市组织在前人基础上将基本原则发展成为十项, 新的准则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使得生态城市体系更加全面而丰富, 对生态城市的发展有更为直接有效的指导意义。到了1997 年, 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升级, 澳大利亚的生态协会提出: 城市开发生物区域需要相互协调、彼此得到均衡发展; 终结城市的无边的蔓延; 实现土地承载力与城市开发相适应; 修复退化的土地; 优化能源结构; 维护社会公平; 保护文化遗产; 丰富文化景观; 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行为等[6]。至此, 经过不断的优化完善, 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发展思路。

3. 2 规划方法研究

生态城市的设计与计划的实施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又一核心问题。1987 年, 亚尼科斯基提出将基础、应用的研究, 城市的设计、建设过程以及形成城市的有机组织作为生态城市设计实施划分的几个阶段[1]。同年, 雷吉斯特指出对生态城市建设阶段的规划不仅应该强调科学划分更应加强对实践的重视, 争取做到让细节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上, 例如沿街种植果树, 改善能源利用效率, 多用自行车和步行等等。此外, 在1993 年多米尼斯基也提出了三步走模式。澳大利亚设计师大卫也针对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出了十条可行性的方针。这些方法的提出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切实而行的方案和建设依据。

3. 3 实践方面

从生态城市概念被提出之后, 世界上各个国家便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 建设和实践生态城市的步伐不曾停歇, 也卓有成效。巴西的库里蒂巴通过改变公交导向从而改变城市规划, 对市民加强环境教育, 从而成为了巴西地区生态城市规划的典型案例。城市建设中, 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花费了更多的精力用于解决城市能源消耗大、可用资源少、环境污染等问题, 通过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技术真正做到了降低社区能源消耗, 提升利用率, 切实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而阿德莱德市则主要通过提倡绿色交通、大力发展可持续资源利用, 提高废物的回收利用率, 解决了城市资源不足的问题。新加坡全岛、印度的班加罗尔、丹麦的哥本哈根等在内的多个城市, 将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应用到实际建设当中, 又在建设的过程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理论、寻求突破, 优化了城市的生态格局, 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案完善城市建设。

综上总结, 对城市生态建设方向来说, 注重体现整体性、系统性原则,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这些研究多数停留在概念化和抽象化的层面, 理论宏观性较强, 研究学科也局限在生态学、建筑规划等领域, 缺乏学科间的综合研究, 因此在具体实践上不具备可操作性, 指导作用有限。

4 结语

根据对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和建设的经验分析, 不难看出:

1) 国外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主要强调城市回归自然, 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并充分考虑了经济、社会发展增速的合理性以及城市向外扩张的适度性; 而国内目前的研究则寻求“人—自然—社会”系统的整体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以环境压力换生态效益, 并不能很好地体现“适度”的原则。

2 )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将研究重点落实在各城市的现实问题, 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通过“提出问题 → 方案研究→实践应用→理论提升完善”这种完备的研究模式,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而使得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国内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 过分强调综合、宏观、抽象的理论研究, 而忽略了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从而导致实践和理论的脱节, 难以切实解决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规划问题, 不能达到所谓“因地制宜”的效果。

由此提出, 未来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应着眼于生态城市的内涵的正确理解, 避免“乌托邦”式的理想状态与实际建设不相适应; 在生态城市系统发展的整个实践过程中, 努力探求城市生态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和有效途径; 加强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逐步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生态城市建设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系统调控原理与方法[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88.

[2]Grimm N, Faeth S, Golubiewski N, et al.Global change and the ecology of cities[J].Science, 2008 (219) :756-760.

[3]文宗川.生态城市的发展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4]Yanitsky O.Social Problem of Man’s Environment[J].The City and Ecology, 1987 (1) :174.

[5]Richard Register.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 North Atlantic Books[M].USA, 1987:13-43.

[6]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7]马世俊, 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 1984, 4 (1) :1-9.

中心理论小组建设章程 篇5

为了让小组成员能更具体更尽心地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锻炼自己,除遵守研究会的基本制度外,我们在此建立中心理论小组建设章程。希望小组成员能积极配合,落实好每一项工作,完成好每一个任务,服务好每一次活动。

一、工作理念:

(1)强化研究会的理论研究性。(2)提升研究会成员的理论素养。(3)保持研究会思想的先进性。

(4)营造大学生群体学习经典理论的氛围。

二、工作方向:

1、理论作品:小组成员定期需上交至少一篇理论作品,内容主要是关于对红色理论经典的研读体会、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对国内外时事的分析,对国家发展轨迹的认识等等,内容需反映党的理论思想。在作品形式上尽量给予小组成员足够大的自由裁量度。小组内部可通过分块学习等形式灵活交流合作,以便有高质量的作品产生。

2、理论学习:本理论小组成员定期参加总会组织的理论学习会,在会上积极思考发言,会后将理论学习的收获融入理论作品中,来促进自身思想的提升及总会理论学习思想的传播。

3、实践调查:小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发组队,确定课题,或参与研究会组织的实践调查,并邀请老师指导,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在此基础上产生一些优秀的调查报告或是问题分析。

4、校际交流:主要是华中各大高校红色社团之间的交流,本小组侧重于对党的理论与国家发展上的探讨,目的在于通过观点的交流探讨相互提升思想上的认识水平,增进各校红色社团之间的感情,扩大研究会的对外影响力。

5、部门协作:参与总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协助总会其他部门及相关分院。现阶段主要是协办总会理论学习,名人讲坛。

三、人员构成及权利义务:

1、小组一般由三位组长及时十几位组员构成。

2、成员要求: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渴望了解理论知识,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关心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

3、组长职责:

(1)做好中心理论小组发展规划及统筹安排理论小组的工作。(2)及时传达主席团的指示和要求,密切与主席团的联系。

(3)及时向组员组织布置工作,通报情况,并对各项小组工作负责。(4)按时召开工作会议,主持小组会议,对部门的工作进行总结、建议。(5)负责理论小组主办或协办的各项活动的组织工作。

(6)负责平时组员的管理,做好中心理论小组人员清退纳新工作。(7)例会迟到、旷会二次要公开向小组成员作自我检讨。

4、组员职责:

(1)按时、按量完成任务。

(2)积极参与中心理论小组的内部交流。

(3)积极与组长联系,提出有建设性的发展建议或其他有益想法。(4)服从上级的指示安排,不随意变动。(5)按时参加例会、总会理论学习等活动。

5、组长及组员权利:

(1)参加总会及分会的理论学习及其他形式的活动。(2)参与组织研究会主办协办的各类活动。(3)申请借阅研究会范围内的资料。(4)优秀作品刊登在研究会刊物网站。

(5)在中心理论小组各类博客论坛上发表观点。

6、纳新清退工作方法:

坚持人员加入与退出人数对等的原则。

(1)成员产生方式:组员由分会推优或自荐,并参加面试后通过审核即可;组长在此基础上通过竞选方式产生并由主席团任命。责任心强、兴趣浓厚、团队意识强者优先考虑。

(2)成员清退方式:成员自己主动提出退出、连续三次不参加总会理论部组织的理论学习、连续三次不参加部门或总会例会、连续两次没有上交理论作品,均视为满足清退条件。对不积极参与理论小组工作的人员在满足退出条件后,先给予机会观察,于观察期表现决定是否清退。

四、例会制度:

1、总会例会在学工部四楼召开,小组全体成员都需参加。

2、部门例会两周一次,定期在南湖某教室召开,小组全体成员都需参加。

3、每次例会由专门人员负责作好记录。鼓励小组成员带好笔记本,及时做好会议记录,养成良好议事习惯。

4、例会实行点名签到制,不得无故缺席、迟到和早退,如有特殊情况请假须履行请假手续。

5、开会时各成员必须将手机设置成无声或震动,以保证会议顺利进行。

五、培训制度:

附则:

1,中心理论小组理论作品流程:

(1)前两周中心理论小组成员自己了解社会热点、阅读经典理论,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寻找理论作品的素材。

(2)在部门例会上,集合中心理论小组的成员。中心理论小组成员谈谈自己的前两周的学习情况,大家重点交流各自在学习中的心得与想法(最好是跨组的),也讨论同学们学习中的困难,集体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3)第三周,小组组长见面,交流本月写理论作品的注意点,小组长反映组员的困惑,以及督促进度慢的组。

(4)第四周,中心理论小组成员上交自己的作品。各组小组长集合,集体检查理论小组成员理论作品。对不符合要求的文章,由小组长和该成员一起修改。审阅在五天内完成。

(5)将符合要求的理论作品分类,确定所有符合要求的理论作品的相应的用途。备注:

(1)原则上中心理论小组成员每月出至少一件理论作品:如果是文章的话,字数在1500以上;其他形式的理论作品亦可。如果是团体作品(指作者在两人及以上的),则该作品作为所有作者本月的成果。

(2)理论作品的使用:交给编辑部制作月刊简报年刊等,刊登在研究会各式网站博客等,作为部门培训时成员讨论的话题与素材,研究会理论学习的话题与素材,其他途径。

(3)中心理论小组成员需要在一学期初确定自己本学期的理论作品的主题,主题建议多定几个。将自己的所有备选主题提交给中心理论小组负责人。由负责人确定其中合适的主题,并反馈给该成员。如果有成员没有备选主题,或者有成员的主题都不符合要求,就由该成员在中心理论小组成员所有符合要求的主题中选择。主题已经确定,则本学期的理论作品的主题将不变。主题的统一改变以学期为单位。由小组成员决定是否需要本小组的共同主题及哪些共同主题。

2,请假手续:

(1)小组成员需在活动开始前请假,部门例会、理论学习、部门培训向中心理论小组负责人请假,总会例会向秘书部请假,其他活动向相关活动记录人员请假。(2)建议采用短信、电话、面谈的方式履行请假手续。

(3)请假要说明原因,原因正当方可。未履行请假手续或者理由不充分,都按旷到处理。

理论普及工作平台建设我见 篇6

一、突出示范点,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形成理论普及工作的强势带动作用

完善机制,推进中心组学习的制度化。当前中心组学习往往流于随意性,囿于程式化,所以机制的完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形成长效机制。这种制度的规范不仅需要定性的一面,而且需要定量的一面,唯其如此,才能确保中心组学习的常规运行、高效运行。为此,需要制定下发包括领导学习日、专题调研、集中研讨、个人自学、旁听联系等一整套有关中心组学习的规章制度,而且将定性的要求与定量的考核相结合,运用项目化的手段实行量化管理。

与时俱进,增强中心组学习的导向性。与时俱进首先要体现在学习内容上。最新、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固然是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牢牢把握区域发展的实际,科学安排方案,合理设置专题。与时俱进还要体现在学习形式的创新上。要激发学习热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就必须探索和运用多种学习途径和方法。比如在国家每一次重大政策出台之际,立即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开设专题讲座,开辟高层论坛,组织专家授课,策划课题研讨,使党委中心组成员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发展动态,明确本地的发展方向,这种及时的引导不仅对于领导干部准确把握相关政策和知识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于引导基层各级做好普及教育、指导工作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

以点带面,扩张中心组学习的影响力。抓好各级中心组平台的学习固然重要,而扩大其社会影响,发挥其示范效应,才是理论普及的要义。因此,要及时宣传上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情况,影响和带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学习;要架构理论普及的上下互动平台和横向交流平台。领导干部要深入到挂钩联系的基层学习点,上讲台、讲理论,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互动,释疑解惑,普及理论知识;同时要适时推介基层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

二、夯实基础点,以各级基层党校建设为阵地,形成理论普及工作的基本网络架构

丰富基层党校教育内涵。党员难集中、教学难同步、形式难活泼、内容难新颖的“四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基层党校建设,必须围绕创新求突破、围绕富民求实效,通过拓展教育对象,丰富教育内容,活化教育形式,深化教育职能,注入时代内涵。尤其是要在提升农村党员干部致富领富的本领和热情上下大功夫、花大气力。

构建社区党校教育体系。为了破解社区理论普及教育的难题,应积极开展社区党校建设的有益探索。我市三茅镇总人口12.7万,12个社区人口达到7.6万。我们通过整合资源,联动共建,在三茅镇开展了社区党校建设的试点,推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社区党校。实践表明,目前这批党校已经成为“理论武装的课堂、社会实践的基地,党性锻炼的熔炉、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地”。

开辟网络党校教育模式。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对人们的影响日渐突出,网络党校建设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2006年以来,我市在全市6个镇区陆续投资500多万元全面建成了远程教育网,催生了网络党校教育模式,其新颖、灵活,容量大、层次高,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特点为理论普及工作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探索企业党校教育路径。我市总人口30万,从事企业生产的人口达20余万,占2/3以上,对这2/3以上部分的人群开展理论普及工作,需要探索一条恰当的教育路径,而建设企业党校则应该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我市在大全集团、中电集团等30强企业开展企业党校建设,在为企业构筑理论普及教育平台的同时,也给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抓好互动点,以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形成理论普及工作的多元渗透机制

依托老干部宣讲团走村串户开展理论普及宣讲。群众对老干部的认同度相对较高,老干部在理论普及工作的作用不容忽视。组建一支党性强、热情高、业务精的离退休老干部宣讲队伍是理论工作向群众渗透非常直接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拥有37名成员、9个分团的扬中市老干部宣讲团长期活跃在企业、学校、村头、楼院等场所,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理论普及宣讲活动,使农村基层党员和广大群众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强化自我教育能力,成为自我教育的主角。由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都能及时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依托“市民大讲堂”有的放矢破解理论普及难题。理论普及与百姓生活寻求最佳结合点才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在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中,传播先进的理论知识,这就是最佳的结合点。为此,理论普及工作必须有的放矢,必须破解难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受到群众的欢迎。近年来我市根据不同群众的文化层次、心理特征和实际需求,围绕理论普及工作推出了“市民大讲堂”活动。由于每一期的“市民大讲堂”都针对热点问题和群众现实需求,设置系列专题,因此理论普及惠及了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产生了越来越大的教育效应。

依托主题教育活动层层突破营造理论普及氛围。开展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参与活动中提高思想素养、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促进理论教育的普及和深入,使理论知识真正成为他们推动工作上台阶、推进发展上水平的“催化剂”。我市每年都根据不同人群,在不同层面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比如“理论普及宣传周”主题教育、“推进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主题大讨论、“优化发展环境,共建和谐家园”主题教育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得理论工作高潮迭起,普及教育不断引向深入。

四、把握放射点,以贴近实际的三维宣传为抓手,形成理论普及工作的全面辐射效应

充分运用报刊杂志实现理论普及的平面辐射。以报纸、杂志为主的传统平面媒体,历来是理论普及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理论普及的传播理念和方式关键是要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因此,运用平面媒体开展理论教育要尽可能多地把理论知识与发展实际有机结合。我市通过推出“理论与实践”、“科学发展笔谈”、“理论热点与百姓生活”等专栏,陆续刊登有深度思考,有典型案例的文章,让理论知识自然而然地入心入脑于读者,进而激发读者的思考、引发读者的讨论、增强读者的发展热情。

充分运用电视电台实现理论普及的声像辐射。电视和电台传播速度更快、渗透力度更大、影响范围更广的特点,为理论普及工作提供了一个立体声像的教育平台。但是,现实生活中理论教育在电视、电台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薄弱环节,其普及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市根据电视、电台的特点,发挥声像优势,采取“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直通车”等形式,开设理论宣传栏目,围绕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邀请专家和相关负责人走进直播室,进行现场解读和互动,为广大群众传播知识、释疑解惑。

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的一个理论探讨 篇7

一、全球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全球城市” (Global City) 的概念首先由Saskia Sassen提出。在对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研究的基础上, Saskia Sassen指出全球城市是高度集中化的世界经济控制中心区域、金融及专业服务的所在地, 其生产的是高度专业化的服务和金融产品。Castells从全球城市流动空间的角度, 将全球城市描述成世界范围内“最有直接影响力”的节点和中心。

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控制力与影响力是全球城市的两个核心功能。全球城市的控制力主要表现为对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占有、使用、收益与再分配。全球城市主要有三个特征: (1) 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2) 具有巨大的国际高端资源流量与交易; (3) 具有全球影响力。

二、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条件分析

我们从经济实力, 国际资源流量和交易, 全球影响力三个方面论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上海所取得的成就。

1. 经济实力。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上海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由1978年的272.81亿元, 上升到2010年的17 165.98亿元, 增长了62.9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 485元, 上升到2010年的76 074元, 增长了30.6倍。全市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69.22亿元, 上升到2010年的2 873.58亿元, 增长了近17倍。上海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8.6%, 上升到2010年的57.3%, 服务型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2. 国际贸易流量和交易。

上海进出口贸易总量已由1978年的30.26亿美元, 上升到2010年的3 688.69亿美元, 对外经济联系极大增强。实际利用外资额由1981年的300万美元, 上升到2010年的111.21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 上海国际贸易流量及实际利用外资额获得较快增长, 与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3. 全球影响力。

“世博会”的成功召开, 使上海的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素质明显提高, 城市国际化程度极大提升, 提高了上海在全球的影响力。上海“四个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经济中心) 的框架基本形成, 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上海经济实力得到极大提升, 国际高端资源流量和交易快速增加, 全球影响力得到增强, 上海已经具备建设全球城市的基本条件。

三、国家对上海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

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时指出, “上海开发晚了。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 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 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 首先要靠上海。”邓小平同志指出上海要建设金融中心。全球城市是金融服务的集聚地, 上海建设金融中心, 有利于全球城市的建设。

江泽民同志主政上海时指出, “上海要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 建成社会主义时代大西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对于上海的建设目标, 江泽民同志指出, “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 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江泽民同志对上海发展提出的要求, 比如建设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有利于提高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胡锦涛总书记对上海的发展目标也提出一些要求。在十七大报告上,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上海加强自主创新, 才能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有利于全球城市的建设。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上海的发展是高度重视的。上海肩负了国家的使命, 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

在国家的规划中, 对上海的发展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 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十一五”规划中, 也提出要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十二五”规划中, 提出加快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 对上海城市发展的要求, 也主要是针对“四个中心”建设。从这, 我们可以得出, 国家高度重视上海“四个中心”建设, 而“四个中心”建设正是建设全球城市所需要的。

四、中国改革的愿景目标

中国改革的愿景目标是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上海全球城市的建设必须与中国改革的愿景目标相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共同特征。经济关系市场化, 要求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推动要素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行为自主化, 要求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宏观调控间接化, 要求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只有在市场失灵的地方, 进行宏观调控, 例如提供公共品。经营管理法制化, 要求生产经营活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按照法律的要求进行, 不得违反相关的法律。

除此之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注重“包容性增长”。一方面, 加快经济发展, 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 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把蛋糕分好。同时,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体现科学性, 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上海全球城市的建设要与中国改革的愿景目标相适应, 这要求上海形成融入世界、利用世界资源造福市民的国际化制度环境, 保障竞争与公共服务的法治化制度环境,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公平正义的社会化制度环境, 实现政府管理信息化与扁平化的制度环境。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体制和谐融洽, 经济领域体现国际化、市场化的特点, 实现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社会领域体现社会管理需求,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行政领域满足“全球网络节点城市”的信息要求, 实现政府机制的扁平化;文化领域形成积极健康、海纳百川的现代海派文化。

五、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体制与制度

上海全球城市的建设, 要求上海在全面开放的环境、全球配置资源的市场化水平、法治化制度环境、城市治理模式等制度创新方面率先突破, 全面营造与全球城市发展相适应体制与制度。建立“强企业”与“强市场”的市场经济体系, 强化“小政府、大社会、强管理”的政府管理模式。

上海要提高全面开放程度, 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 占有、使用、收益与再分配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 成为全球经济网络的节点。上海利用自身的国际化优势造福市民, 迅捷地接收全球资讯, 便利地使用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信息, 获取投资机会, 提高自身的素质。

上海要提高全球配置资源的市场化水平, 应改变上海地区国有企业较强, 民营企业较弱的局面, 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例, 各经济领域逐步向非公有制经济开放。政府的宏观调控真正体现经济规律, 以间接调控为主, 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按照公平竞争的要求进行, 诚实经营、合法经营, 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形成壮大, 成为监管市场主体行为的第三方主体。

上海要改善法治化制度环境, 形成法治型城市, 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市民行为按照法治的规范进行。在地方城市立法权方面取得进展, 形成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法规。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都按照法治化的程序进行, 保障政策的连续性, 使各项政策不因领导的改变而改变。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形成, 企业之间公平竞争, 合法竞争, 社会交易成本降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得到完善, 严格执行, 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被激发。市民按照法治程序开展社会活动, 言论、集会、游行的自由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被充分尊重。

上海要在创新城市治理模式上率先取得突破, 实现政府管理的信息化与扁平化, 大部门制形成, 行政费用降低, 行政审批程序减少, 市场主体可以更加便捷地参与经济活动。政府的运作实现公开透明, 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充分保障广大市民的知情权。市民广泛参与政府决策, 政府的政策真正反映民意。听证会制度得到完善, 来自不同阶层的市民都能表达自己意愿。市民监督政府及政府行政人员的体制机制形成, 政府的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

上海要在营造和谐发展与公平正义的社会化环境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政府调节收入分配, 提供完善的医疗、住房保障, “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的社会形成。公平正义的城市环境形成, 不同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市民以自己的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 登上发展的阶梯。市民的道德水平极大提高, 慈善团体获得发展, 市民积极参与慈善活动, 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 形成关爱人人的城市环境。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上海经济社会得到极大发展, 已经具备建设全球城市的条件。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符合国家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定位。中国改革的愿景目标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上海全球城市的建设必须符合中国改革的愿景目标。上海需要在全面开放的环境、全球配置资源的市场化水平、法治化制度环境、城市治理模式等制度环境方面取得突破, 营造与全球城市相适应的体制和制度。

关键词:全球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海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苏多永.全球城市中心功能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其上海的相关战略举措[J].科学发展, 2010, (9) .

[4]吴灿燃.全球化与跨国网络中心:理解全球城市[J].国际论坛, 2011, (3) .

[5]Sassen, S.The global city:New York, London, Tokyo[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建设 篇8

1 生态文明理论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人类文明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3个时期, 从人类对自然的敬畏、被动服从到盲目地利用和改造自然, 再到工业文明的“人是自然的主宰”, 自然界与人类相辅相成共存。直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变成了掠夺与破坏, 自然资源迅速枯竭、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物种大量灭绝等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20世纪60年代开始, 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迅速升温, 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文件《人类环境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生物多样性公约》等相继问世, 我国学者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 这都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党的十六大以来,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党中央相继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 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更是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重要指导作用。

生态文明, 即生态环境文明, 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 在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提出的替代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 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 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存在的负面影响, 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2]。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是人类朝着人与自然和谐迈进的重大决策, 在其科学的指引下, 人类终将放弃工业文明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 走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避开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惨结局。

2 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

鉴于我国尚处在工业化时期, 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 必须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 抓住历史机遇, 克服工业文明弊端, 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1 改变观念

走生态文明之路, 必须跳出“以人为中心”的误区, 摒弃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的理念, 需要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树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 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 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关系。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观念, 才可能保证生态文明之路的畅通。

2.2 完善立法

改变观念是根本, 完善立法是有力保障。建设完善的法律, 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 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与标准, 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 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 建立健全公众检举平台, 万众一心, 从源头上杜绝环境问题的出现, 从法律和道德标准规方面范公众的行为, 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2.3 规范行为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 需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齐心协力保护环境。首先, 要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环境文化, 倡导生态文明,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 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 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 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 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其次, 要倡导主人翁精神, 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针对环境污染的恶化形势和公众对改善环境的迫切愿望, 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 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生态文明新风尚, 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 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 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

3 以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为主旨的建设实践活动

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 两者相辅相成, 践行生态文明, 即保护生态环境, 倡导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以追求生态、社会、经济三者效益的有机结合。在自然科普教育的工作中, 以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为主的科普教育活动, 成为工作的纽带, 关系着科普教育的长足发展[3,4,5]。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中,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常年来开展以环境保护、生态教育为主旨的科普教育, 形式多样, 活动丰富, 寓意深厚的科普设施林立, 发人深省的环保格言环绕苑中。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该中心立足本身, 借助特有的资源, 从科研理论到科普教育, 为践行生态文明理论, 营造美丽北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1 扎实的科学研究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程

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直接生态问题就是物种的灭绝, 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研单位,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不仅在麋鹿的重引入项目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麋鹿得以在中华大地上重生并回归自然, 在其他物种如普氏野马、银杏等国家级动植物的保护上也取得一定进展, 由此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景观。中心的科研工作进一步深化, 分子水平的麋鹿研究正在进行中, 麋鹿与马鹿杂交取得成功, 动物信息平台与监测已投入使用, 湿地水质检测、科学饲养动物、合理规范绿化成为日常工作有条不紊展开。强大的科研技术团队做后盾, 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 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利保障。

3.2 深入的科普研究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环境

该中心自成立以来, 科学普及工作就紧紧围绕环境保护的主题展开, 苑区各项科普设施的主旨无一不体现了倡导环保、推广生态的理念。有寓教于乐的绿色迷宫、燕窝及动物之家系列, 这些科普设施意在通过公众的参与, 去体验迷宫中关于生态文明理论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 去换位思考、感悟燕子的丧家之痛, 去体味大自然赋予动物的本能及动物们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相辅相成关系。有生态教育意义深刻的世界灭绝动物多米诺骨牌, 沿着一块块倒下的墓碑走去, 鲜明的手掌、庄严的墓志铭带给公众心灵上的震撼, 更是唤醒着人类内心深处的责任感, 引发共鸣。有独具形象特色“森林木十”之滥伐的结局, 给人们敲响了生态安全的警钟。

近年来,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下, 中心的科普工作, 从点到面陆续形成自有模式。在形式上, 科普工作多样化, 从推陈出新的科普设施, 如中华护生诗画与科普栈道展, 到网络媒体下的网站、博客、微博创建与使用, 到惠及百姓的科普讲座、科普课堂与科普话剧, 再到不断深化的科普游戏如动物之家亲子体验、地球守护者、生态物候调查等, 科普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覆盖面不断增大, 从个别效应发展成为群体共识。在内容上, 科普丰富化, 围绕生态与环保2个主题, 拓展到生态安全、健康城市、爱国主义教育等多个方面, 不仅起到了面向公众的窗口宣传作用, 更担负起唤醒公众生态意识, 努力提高意识水平的重任[6,7,8,9]。

3.3 丰富的知识内涵提炼生态文明的实质精髓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 作为皇家猎苑遗留地, 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从麋鹿的科学发现, 到中国本土灭绝, 再到重引入的成功, 从适宜的环境资源、丰富的物产为麋鹿提供生存之地, 到环境破坏, 国难当头, 麋鹿惨遭灭绝, 最终到回归祖国怀抱, 在祖先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继续繁衍生息, 历史和实践都说明物种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可造就物种, 也可毁灭物种。在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中, 人类是主宰, 但不是环境的主宰, 人类的一切活动更不能凌驾于环境保护之上。为了人类的永续发展, 兼顾环境保护与利用,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除了历史文化知识, 在生态环保的知识宣传方面, 中心的科普设施区有碳足迹和生态足迹小径、鸟类迁徙展、荒野的自白、环保拍手歌、科普厕所, 湿地展示区设置湿地文化长廊和生物多样性知识展及科普栈道知识展, 这些区域都是借助科普设施进行知识传播, 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 广为宣传生态环保理念, 烘托环境教育的主题,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10,11,12,13]。

3.4 良好的生态环境唤起人类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有着“城市之肾”美称的湿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湿地具有丰富的物产资源, 是众多野生动植物, 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降解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护与利用在推进北京生态文明建设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3,14,15]。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倡导“给自然以修复的时间”绿色环保发展理念, 以麋鹿栖息环境———湿地展开一系列的环境治理与维护工作, 打造了城南湿地公园的先锋, 也为绿色北京建设之北京城南行动计划的落实打下基础。依托湿地开展的湿地科普文化教育也相继呈现在公众面前, 湿地文化长廊、生物多样性展览、潜流湿地试验区、湿地景观区都成为吸引游客驻足之处。枝繁叶茂、百花争艳的一派生机, 碧波荡漾, 蜿蜒如溪的湿地胜景, 悠然自得的动物, 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 带给公众的不仅是视觉美的感知, 更是对和谐共生美好向往的心灵震撼, 从而提升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意识, 从主观意识上强化了对和谐发展的认知。

4 结语

高校理论社团建设探析 篇9

关键词:高校,理论社团,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当代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做到真学、真信、真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 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需要, 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大学生理论型学习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是活跃校园文化的重要渠道, 因此不断加强和探索高校理论社团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高校理论社团作为一个理论学习性社团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各高校开始全面实行大学生住宿公寓化管理, 加上越来越多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子。所有的这一切对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宣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再次,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 当代大学生, 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普遍不浓, 甚至个别有排斥情绪。这是因为当代社会中, 实用主义思想在人们心中有了一定的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大学生。这种思想给他们造成了一种观念:理论学习并不实用, 因此也不甚重要。因此在当前形势下, 探索和建立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长效发展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试从契合校园文化、服务学生成长、创新活动载体和理论联系实践等四个方面探讨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路径和方法。

1. 契合校园文化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 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 是高校教育机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 高校要建设起具有本校特色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才能对大学生

大学生理论社团应走进学生生活。大学生理论社团的成立目的往往都是为了使大学生的理论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培养学生理论骨干。学生是理论社团服务的对象, 所有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展开。在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时, 应该避免让学生被动的参加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 应当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理论社团的积极性。

大学生理论社团应助推学生发展。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应着力于助推学生发展, 让广大学生在参加理论社团组织的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 不断增强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吸引力。

3. 创新活动载体

大学生理论社团要在当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 就必须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理论社团可以加强和学校关工委等部门的合作, 充分挖掘高校“五老”资源、发挥“五老”作用。同时积极开拓理论社团的网络平台, 拓宽活动覆盖面。在活动开展中要坚持走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道路, 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4. 理论联系实践

大学生理论社团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要坚持理论学习联系社会实践, 让学生在学中用, 在用中学。理论社团可以精心规划面向全校学生的社会调研课题, 组织广大学生申报并开展调研实践, 聘请校内专家学者作为实践导师, 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给予指导。同时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让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参考文献

城市建设理论 篇10

1.1 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

这些年来, 我国的自然灾害发生越来越多, 普遍发生的是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 这不得不促使我们思考, 关于城市水的问题, 如果说水资源利用好了的话, 根本不会发生这些旱灾和涝灾, 所以目前来说, 就是水资源的利用问题, 没有利用好, 基本城市水资源都是被排水管排走了, 虽然城市在建设的时候设立了排水系统。但是他们设立的标准很低, 远远不够城市水的调节, 所以一旦出现暴雨, 城市里面的积水很严重, 甚至引起洪涝灾害, 这同时也加剧了加剧了水资源的缺少, 污染严重, 生态问题得不到解决。

1.2 海绵城市的目标

我们要做的第一点就是保护原来的水资源生态系统, 在城市规划的时候, 对于不同颜色的线, 比如说绿线、蓝线, 都要进行合理的规划, 发挥他们的用途, 边界区域和保护区域也要合理的规划, 同时对于原有的生态系统尽量不要去动他, 反之, 要去保护他, 比如说保护湖泊、湿地、森林、草地等等自然生态系统。在开发结束后, 一直保持原有的面貌。

第二点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去挽救已经被破坏的水生态系统, 传统的建设模式可以说是十分粗糙, 考虑的问题很少, 不够周全, 很多环境隐患, 导致绿地、湿地、草地等自然生态被破坏, 这时候要利用生物知识、物理知识等科学技术, 综合起来慢慢的是被破坏的这些生态系统修复好, 是的在城市空间占有一定的比例。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城市的生态多样性。在我国, 有很多地区采用了“河长制”来管理水生态系统, 水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水生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可以说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第三点要说的就是尽量开发对生态影响小点, 城市在开发的过程中, 开发的强度要有规定, 不能盲目高强度开发, 从而尽可能的避免破坏水生态系统。河湖沟渠的开发也要适度。

1.3 海绵城市防涝思路

根据以往的城市模式来看, 普遍认为的是雨水如果排的速度越快, 城市越畅通, 越好, 其实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 可想而知, 这些水资源在累积的时候都被排走了, 那么需要的时候怎么办?其实这种方式虽然快排, 但是没有长远考虑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问题。在技术层面, 现在的科学发达, 工艺手段也多种多样, 所以很多时候可以借助这些技术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计划以及城市空间的布局。

2 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有以下这五个原则:①主要规划引领;②优先考虑生态;③安全问题;④因地制宜;⑤整体的统筹建设。他是一个系统, 不能单一的存在, 城市各层级规划的统筹引领、协调, 同时也离不开城市各部门相互协作。

海绵城市建设对于生态要求很高, 可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优先考虑生态问题, 通常情况下, 与传统的灰色雨水设施相比较, 采用低影响的开发基础设施, 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并且还会提高社会效益。当然, 我们不能把低影响看成是唯一因素, 因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相当复杂, 要考虑的因素多种多样, 比如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 受到生态环境、水质地质的影响等等。此外, 海绵城市还受到不同地方降雨的情况影响, 环境保护的影响, 都是与海绵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 所以各个地区都要有控制的目标, 从而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

3 实施策略与案例研究

水系湿地、绿地广场、城市道路等城市空间是建设海绵城市, 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主要载体。以东莞市为例研究。

3.1 水系湿地

就东莞市目前现状, 其中部及水乡地区河网与路网密布, 我们需充分利用河道与道路之间的绿化带, 可以建设大量植被, 然后建设横向地表通水管道, 利用管道将雨水引入缓冲带。之后我们根据不同地形, 建立湿地系统, 来加强对雨水的净化。对于相对封闭的河沟、坑塘等, 应辅以适当的工程措施, 设置雨水滞留塘。

3.2 绿地广场

东莞市目前相对低影响开发较少, 例如公园, 绿地等方面。在部分区域中的防涝与排水能力较差。为加强防涝排水能力, 东莞市在水乡地区及松山湖区域的湿地公园进行了相关项目的规划, 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其周边环境, 开发出低影响系统。使得公园不仅仅可以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还可以将周边的雨水排除净化。应大力推行透水路面 (见图1) , 并且利用地下空间来建设雨水的蓄水设施。

3.3 城市道路

东莞市目前正在相关路段着手开发示范工程, 并且为以后建设低影响道路积累经验。低影响开发道路横断而示意图见图2。由于城市道路上的雨水流量大, 并且是城市水源的主要污染之一, 因此充分利用道路资源, 建立下凹式绿地与透水路等设施来降低影响。使得雨水可以快速被排除。

4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

我们在做城市规划的时候, 必须要强调上面说的五个原则, 并且将其实施到位, 不能纸上谈兵, 城市的边界开发要科学的合理的去运用不同颜色的线条, 对于自然资源, 河流、湖泊等等, 我们始终保持着不要去改变破坏的原则, 把生态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保护, 交通设施、等等内容和海绵城市建设相联系, 从而规划出科学环保的海绵城市。

5 海绵城市的主要建设形式

5.1 下凹式绿地

下凹式绿地需要场地具有足够的尺度, 且其设置位于场地相对较低的位置, 在雨量较大时需要有一定的存水功能。下凹式绿地又称为是低势绿地, 它的特点是比周围路面的公共绿地的地势都要低, 它的目的是利用地势, 储存雨水, 减少外排, 与“花坛”相反, 下凹式绿地可以在场地低点设置一个较小区域且深度大于100mm的低洼地带, 并在此空间中种植一些耐水湿的植被, 形成独特的植物组团景观。住宅区的草坪空间中增加此类设置.有助于大面积草坪的排水, 在微地形形成的低洼空间中增加草坪区域的观赏效果。

5.2 生态草沟

生态草沟往往会结合草沟植被和部分置石, 形成相对生态自然的排水沟形式, 平时可以当作一条植物生长带来做为景观观赏。生态草沟, 跟传统意义上的排水沟有很大的区别, 他的特点是沟底和沟壁上种有植物, 或者是根据工程措施防护地面的一种排水通道。雨季的时候兼做排水沟的用途, 用来汇聚雨水导向雨水花园或者水体, 形成独特的景观。生态草沟的运用可以帮助处理一些只有较少覆土的空间, 且场地本身具有一定坡向的空间。

5.3 雨水花园及生态滞留带

雨水花园, 它的特点是一种是人工挖掘出来的的绿地, 表现为浅凸, 当出现雨水较多的时节或者是积水较多, 这时候它的作用就表现出来了, 它的作用就是针对这种情况, 将屋顶的水或者是地面的水汇集到一起, 在经过一些植被和沙土, 渐渐的使其净化, 慢慢的渗透到土壤里面去, 涵养地下水, 这些水表面看不到, 其实用途广泛, 可以用补充厕所用水或者是景观用水等等, 有效的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一种可持续的控制雨水和利用雨水的方法。雨水花园的设置则更加适合大面积的景观绿地, 且楼间间距较大的地块, 汇水面积足以支持雨水花园的植被生长。雨水花园的设置, 可考虑在停车场或道路边缘区域, 利用齿状道牙形成既可以过水, 又可以阻挡车辆的道牙形式, 并在道牙内侧运用碎石沟对汇聚的雨水进行过滤沉淀, 让雨水在这个部分得到有效的净化后.再进人设计的雨水花园区域。

5.4 小型人工湖及溪流景观

人工湖是住宅小区中常常运用的景观设计手法, 作用是在住宅区中形成一个以湖面为主要景观展示的区域, 往往围绕湖面的住宅都被称做楼王或湖景房, 适宜的水面给人带来特别的景观体验, 并在此区域配以植被形成独特的居住景观。人工湖的面积不宜过大, 应避开建筑物本身和配电设施, 避免因渗漏产生不必要的危险。在适合开挖水系且雨季雨量较大的地区.可以设置小型的人工湖和溪流景观, 来减少暴雨季节带来的受淹问题, 最终可以达到既减少市政管网压力, 又形成独特景致的目的。

6 结束语

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 对环境保护有着很大的影响, 同时有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建设这种具有自动收集、自动的渗透、自动的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 对于我国来说意义重大, 推进了城市生态的发展, 同时使得城市更加美丽, 生态更加平衡。

参考文献

[1]王建龙.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模型研究及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 2010 (18) .

[2]丁年.深圳市光明新区低影响开发市政道路解析[J].上海城市规划, 2012 (06) .

城市建设理论 篇11

关键词:后工业社会;宜居城市;北京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世界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这一阶段,西方学界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描述和分析,有的称之为后工业社会,有的称之为后工业时代,有的称之为信息社会,无论哪一种称谓,都表明该阶段与前一阶段有很大不同。从经济学的角度概况该阶段的特征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第二,职业分布以技术阶层的崛起为特征。第三,轴心原则是理论知识日益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制定社会政策和依据。在后工业社会,世界城市的经济结构、城市发展战略、市民生活、城市空间改造、城市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样的世界的背景下,全面提升首都北京乃至全国的国际绿色竞争力,特别是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构想,具有全球战略意义。

一、北京市宜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报告中,北京确定了“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新的功能定位。在报告中,对宜居城市是这样描述的,“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创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經济繁荣、社会安定的首善之区。”这个定位是充分考虑北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人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时,2008年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积极开展绿色奥运行动和工程,对首都城市的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生态型建筑乃至宜居城市建设的示范与推广作用意义重大,是一次首都城市的绿色革命。

北京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具备了建设了宜居城市的条件。北京城市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全市生态状况继续好转。空气质量指标在全年绝大部分时间内满足国家标准,主要饮用水源水质、全部地表水水质和环境噪声等符合相应国家标准。但是,同时也应看到北京与国内外有关机构发布的宜居城市的差距。因此,关于北京在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发展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北京市发展阶段特点

北京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的首都,各国使馆和国际组织云集,许多国家和世界最高层次的对外交往活动都发生在这里。

北京是全国的科技文化中心,国家主要的科技文教卫机构所在地和国家大型文化、科技、体育活动举办地和交流地,全国大学、科研、人才最集聚的地区,中国最主要的对外科技、文化、教育、学术交流活动发生地。

北京是令世人向往的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三千多年建城史和八百年建都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是中华文明和中国城市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典范。

任何城市既有优势和特点,也有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必须承认并研究北京的弱势。北京市较为典型的内陆城市,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冬夏污浊废气不容易排去,加上城市发展导致天然植被面积减少,城市热岛强度增强,水质和空气污染依然严重。

三、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重点

重视北京城市建设的特殊性,统筹四个功能定位。宜居城市作为北京四大发展目标之一,与“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三个城市发展目标是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首先,作为国家首都,必须做好四个服务;其次,要处理好作为国际城市同时还是一个特大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特殊问题;另外,应该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

抓好人口调控核心问题。由于人口增长的调控是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北京宜居城市的建设,人口的控制和引导既是重点也是关键点,必须要有效控制人口规模,积极引导人口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有效缓解中心城市人口和功能的过度聚集,处理好外来人口的增长、管理和服务问题,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关注老龄化社会,同时还要积极有序做好城镇化推进工作。

突出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全市山区面积10072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61%。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面临生态环境改善难度大、资源短缺的困难和矛盾。北京的宜居城市的建设,首先就要解决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城市化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全面推进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发展模式,实行城市可持续发展。

推动区域合作与产业结构优化是关键。北京宜居城市的提出是基于我们国家整体发展的趋势和背景下提出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劳动力等要素跨地区流动呈现出经常化、规模化的特征。在人口聚集压力巨大,资源环境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北京不可能独善其身,区域整体水平的提高,将成为首都城市持续快速发展、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因此,北京必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基于区域和北京市的资源环境特点,在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基础设施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合作。(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段霞.世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以北京为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1)。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12。

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 篇12

1 紧凑城市理论的内涵及其特征

欧共体 (CE) 首先倡导构建了紧凑城市理论发展模式, 并在以积极遏制城市过度蔓延、保护郊区土地利用空间、减少资源能耗为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开展来, 有利于人们创造多样化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的城市化生活。然而, 紧凑城市理论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着一些缺陷, 对于高密度城市形态可能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以及生活成本问题缺乏必要的落实研究, 尽管紧凑城市理论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但其本质内涵和具体特征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认可, 具体表现为以下内容: (1) 城市开发的高密度性。紧凑城市理论在规模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对城市的现有土地进行高密度规划与开发, 可以有效遏制城市郊区化蔓延, 从而起到保护郊区绿地、农村土地的作用。另外, 这种理论还能够科学合理地缩短人们的出行交通距离, 通过对汽车的限制来降低资源消耗, 减少废气的排放。而人们通过高密度城市能够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更多城市活动, 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全面覆盖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土地利用的混合性。紧凑城市理论提倡采用混合布局的方式来建设城市, 将城市的居住用地和工作用地、休闲娱乐场所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有效利用起来, 不仅可以降低对于交通工具的依赖程度, 并且还能够起到节约时间、减少能源浪费的作用, 对于构建和谐、良好的城市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3) 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性。紧凑城市理论强调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工具的重要性, 可以避免因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而带来较多的尾气排放, 对于完善和优化绿色城市交通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我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能源枯竭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 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使得一些沿海地区的人口基数逐年攀升, 对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造成了严重威胁。根据相关资料数据显示, 我国一类适宜居住用地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9%, 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土地占有率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水平。

2.2 城市建设用地呈粗放增长模式, 城市蔓延趋势日渐明显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上升到了130m2, 远高于发达国家的83m2, 全国范围内城市用地面积的不断攀升使得郊区大量土地资源逐日减少, 导致城市发展模式朝着粗放型发展, 对郊区的自然土地资源消耗造成了重要影响, 从根本上加剧了能源的供需矛盾。

2.3 能源短缺与机动化矛盾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加剧

我国现藏有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重要战略资源正面临着紧张局势, 呈现出了严峻的供需矛盾形势, 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有汽车数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呈现出了剧增趋势, 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汽车数量会增加到1.54亿辆, 更加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 加剧了战略资源的紧张状况, 造成了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 使得城市环境更加恶化。

3 利用紧凑城市理论推动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

3.1 科学合理采用高密度城市土地开发模式

采用高密度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土地资源紧张局势, 提高城市用地的使用率, 有利于城市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构建多元化发展城市, 对于开展多功能的社会活动、提高各级城市交通枢纽的容积率、改善周边环境、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并且还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

3.2 坚持使用多样化、多功能混合土地开发模式

在利用城市土地推动城市化进程过程中, 要尽量采取具有综合开发功能、集多样化需求为一体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 有利于构建和谐多样的社会氛围, 还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拥堵的交通压力与资源紧张局势。

3.3 采用公共交通优先的发展策略来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私人汽车推广使用数量不断提升, 给我国的能源局势造成了重大威胁, 使得资源能耗不断加剧, 同时又加剧了城市郊区化程度, 以及城市人口密度的下降。因此, 应该推行TOD城市开发模式, 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从而有效减少我国机动车辆尾气污染物的排放, 缓解城市能源紧张局势。

参考文献

[1]彭晖.紧凑城市的再思考——紧凑城市在我国应用中应当关注的问题[J].国际城市规划, 2011 (05) .

上一篇:SIP协议下一篇:混凝土结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