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管理理论(精选8篇)
城市环境管理理论 篇1
城市环境管理理论学习体会
学习《城市管理学》,使我了解城市管理的重要性,而城市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内容,构建和谐城市环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同时城市环境管理成为重中之重。
我国的城市环境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城市污染源调查和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入手进行城市环境管理,到1979年成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以管促治,管制结合”的方针,使城市环境管理走上综合防治的轨道。自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人们对城市环境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看法。从系统的角度看,所谓城市环境管理就是通过调整城市环境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使城市生态环境得以良好运行。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管理业逐渐由单纯的环境污染控制转向综合的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如今,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下,城市环境管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把城市环境管理好,必须要有原则和适当的手段。
城市环境管理的原则包括:
一、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该原则有三层含义,1.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2.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3.是全面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
二、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这是全面和充分地利用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充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这是治理污染、节约资源、发展生产、保护环境而必须贯彻的一项重要原则。
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城 市环境一旦污染便很难恢复,因此保护环境应以预防为主,但预防不可能完全避免污染,对已经存在的污染必须治理,因此要防治结合。
四.“三同时”原则。要求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五.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体社会组织和市民的职责。
六.污染者负担原则。指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由排放污染物和造成破坏的组织或个人所承担。我国参照这一原则,在《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具体原则,以明确污染者的责任。除上诉原则之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管理的手段包括:1.行政手段。这是以政府的名义,通过研究制定城市环境管理的政策,组织制定城市环境规划以及在自身职能范围内的一系列政策活动队城市环境进行管理。2.法制手段。一时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做到依法办事,三是做到违法必究。3.市场手段。指运用价格、成本、利润、税收等与价值有关的各种经济杠杆,影响和调节社会再生产过程,利用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使国民经济在生态环境健全的基础上发展。4.技术手段。即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改进城市环境管理的手段,提高环境管理质量。5.教育手段。一是环保知识的教育,二是环保意识的教育。以上手段应综合使用,不能偏废,其中法制手段是根本保障,教育手段是长远基础,技术手段是优化条件,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是日常管理的必要条件。
同时,面向21世纪,实现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控制,必须树立全民环境意识,提高市民素质,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强化城市环境行政管理。
1.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这是美化环境、防治污染的根本。环境污染的制造者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也有企、事业机关和单位的职工,也有城市的个体户、外来民工、无职业者,甚至是家庭主妇。可以说城市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城市公害的有意与无意的制造者。这主要是缺乏自觉的生态观念与环境意识。要消除环境污染的弊害,必须开展全民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可分为社会的环境教育与学校的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可以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或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广泛普及和宣传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切实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北京市由一部分退休干部、工人、教师、高校学生、科技工作者倡导的《环保志愿者行动》,动员全民营造绿色时尚,善待地球,节约资源,宣传“缺乏环境意识就是残缺不全”是很好的例子。全民环境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全国各地开展的垃圾分类、垃圾处理,一只桶、一个袋,消灭白色污染,变废为宝的环境教育活动已赢得城市居民的普遍赞同。学校环境教育主要以中、小学为主,在学校可设置安排环境教育课程,可带领中、小学生去郊外或动物园进行动、植物资源珍惜与保护的教育,从小养成浓烈的环境意识。此外,环境教育还要着重《城市环境管理》的教育。环境行政管理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管理学问。对于从事城市环境行政管理的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尤其重要。全国已有近百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环境保护专业与行政管理专业,不少省、市创办了环境保护干部学院和环境保护研究班。这为在职环保干部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及时报道和表彰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违法行为,对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曝光,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2、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道德体现社会风尚。我们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共道德教育,人人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充满美好。我们要大力开展公共道德教育,养成公共道德。要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做到“为互助而去恶,为互爱而存善”;“利群”而居,“利他”而生。“大河无水小河干”,“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市受社会环境的污染,势必影响到每个市民的安宁。城市环境整洁、优美,每个市民都可享受良好的雨露滋润。要关心城市、热爱城市,顾全大局,美化环境。一切要从公众的利益出发,关心城市的建设发展,热爱城市的一草一木。要崇尚“绿色世界”,积极投身城市环境保护活动,美化环境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家庭做起。做模范市民,遵纪守法。要积极参加城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要模范遵守市民道德规范,要“与人为善,与邻位善”,坚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养成良好的生活情趣,要严格遵守《环保法》,同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3、建设一支环境保护学术队伍。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一样,一 靠政府,二靠科学。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这也与控制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等科学技术落后有关。污水的澄清处理、工业废水的再使用、空气中所含毒素的分析、劣质汽油的改善、地层下陷的测量等,都必须依靠科学知识与技术。所以防治污染、改善环境的基础是要提高环保技术的含金量,建设一支由环境保护专家、学者、城市环境管理工作者组成的学术队伍。
4、健全法制,依法管理。环境立法是有效进行环境管理和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和保证。支配人类行为有两大势力:一是道德的约束,二是法律的制裁。当前在城市环境依法管理中必须建立“三大支柱”和“八项制度”。
城市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爱护,如果每个人都能提高自身修养,多一份责任心,环境会变得更加美好。不要等到出了问题才想办法解决,应做到未雨绸缪。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新闻媒体唤起全民的环境意识,从而强化环境管理,建设一个整洁、卫生、美好的城市。
城市环境管理理论 篇2
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在我院保健科住院的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60~87岁。入选标准:意识清楚, 并能很好地进行语言交流。排除标准: (1) 患有精神疾病; (2) 拒绝参与调查。
2 方法
2.1 改变患者心理环境
在常规疗养护理服务内容的基础上, 开展手指操、呼吸养生操和太极拳导练、茶文化知识宣讲和各项才艺展示活动。为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 在病区设置娱乐室 (可阅读书报杂志、欣赏音乐、进行棋牌活动等) 、康复训练室 (配备站床、太极云手、健骑机、偏瘫康复器、滑轮吊环训练器、手指肌训练台等) 、针灸推拿室 (根据医嘱单执行) 、茶话室。对于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他人疗养生活的活动进行干预和阻止。另外, 病房添置《文化疗养手册》和《康复保健手册》等书籍, 针对患者的个体状况制订健康处方, 并放置在患者床头。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鼓励护理人员系统、全面地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美学等相关知识, 提升护理人员的内在素养。在工作过程中注重礼仪举止, 使患者感到亲切、可信赖;利用录像、专题讲座、演讲等形式宣传护理队伍中优秀护士和先进典型的事迹, 将在工作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先进事迹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制作成视频公布到我院网站上, 提高护理人员的道德修养;针对护理人员学历、年龄、职称、能力, 分科室、分人员、不定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护理人员要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操作技能创造出良好的诊疗环境, 从而使患者达到生理、心理与外界环境的平衡。
2.3 规范陪护及探视制度
对陪护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讲解健康检查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上岗前主要检查其身心状况是否能胜任陪护人员工作及是否有传染性疾病, 在岗期间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并在上岗证上盖章以示通过;严格执行探视或陪护制度;使用温馨标语提醒探视者按规定时间探视, 以不影响患者休息和医疗护理为原则, 不得超过规定的探视人数和时间等;由医生或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签发陪护证, 严格控制陪护人员数量, 督促陪护人员遵守病区管理规定, 维持病房的正常秩序;设立病房接待室, 降低对同病房病友的影响。
2.4 加强硬性环境的管理
硬性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 硬性环境的标准已趋于完善, 目前的问题是如何从细节入手, 使病区的环境清洁、舒适、安全。主要通过护士长加强监管力度继而增加护士的执行力度。制作《病房环境管理监管表》, 患者与护士每人一份, 在执行过的条目上打“√”。环境条目包括:早晚是否开窗通风, 室内温、湿度是否在合适的范围内, 地面是否清洁、干燥, 床旁是否有障碍物, 是否按需更换床单被褥, 床单是否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 床挡是否及时归位, 警示标志是否清楚, 是否进行紫外线灯消毒处理等。每天回收《病房环境管理监管表》存档, 作为月底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为了推进病房环境整改, 可邀请本院病区环境管理专家到我科现场指导培训, 介绍管理技巧和经验, 解答实际问题。每月组织护理人员分批参观环境管理模范病房, 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主动参与病区环境管理。
2.5 效果评价
(1) 患者对环境满意度:采用自制《环境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 每周1次。包括病室清洁、病室安静、病室舒适、病室安全、环境维护情况5个维度20个条目, 满意计5分, 基本满意计4分, 基本不满意计3分, 不满意计2分, 很不满意计1分。该量表总Cronbach'sα系数为0.91, 内容效度为0.83, 重测信度为0.87。 (2)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将2011年 (实施后) 与2010年 (实施前) 老年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3 效果 (见表1、表2)
3.1 实施现代病区环境管理后患者对病区环境的满意度提高
3.2 实施现代病区环境管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下降
[n (%) , 人]
注:△为连续校正统计量值
4 讨论
4.1 改善病区环境提高了患者对病区环境的满意度
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应全面履行护理职责, 在临床护理服务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专科特色, 丰富服务内涵, 保障患者安全, 促进患者康复, 体现人文关怀。患者突然从熟悉的家庭、社区环境进入病区环境, 会产生疏离感和孤独感, 护理人员在布置温馨舒适的病区环境的同时, 应促进患者角色行为的转变及其对社会环境的适应。针对保健科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 以现代环境护理理论为基础, 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加强对患者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管理。表1结果显示, 患者对病区环境的满意度提高 (P<0.01或P<0.05) 。患者满意度可以从患者的角度来评价医院的服务质量, 是反映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改善病区环境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措施的落实。
4.2 控制环境因素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实施现代病区环境管理, 能够减少环境因素对护理风险的影响。表2结果显示, 通过实施现代病区环境管理, 跌倒、坠床、感染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之前有所下降 (P<0.05) 。通过实施现代病区环境管理, 改善了病区的硬性环境, 降低了护理风险, 同时, 病区的软性环境也逐渐加强, 从患者自身、护理人员、陪护人员3个方面构建安全的文化氛围, 降低了护理风险发生的间接因素。但其中压疮未得到明显改善 (P>0.05) , 因为压疮的发生不仅受床单等物理条件的影响, 还受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城市环境管理理论 篇3
5月17日—23日,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柴文忠带队,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北京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现代化到外省市学习考察,先后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徐志虎、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叶果、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南京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司徒幸福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交流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经验,探讨“新常态”下城市管理发展特点规律,相互学习,受益匪浅。
这三个城市虽然功能定位、人口规模、管理基础各不相同,既有直辖市、又有副省级计划单列市、还有省会城市,但在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方面,却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结合各自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要求,在“大部制”、“大城管”、精细化、标准化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一是突出城市管理的“首位意识”,党建统领,真重视、真重拳、真奖惩;政府领导归口,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系统管理顺畅到位,减少了扯皮内耗,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二是强化城市管理的“统筹意识”,上海市成立了市委派出机构“建交工委”,与市政府“建管委”合署办公,强调建管并重、顶层设计,统筹系统内思想政治工作和领导班子建设,协调重大行政业务管理;南京市成立了城市治理委员会,由市长任主任,研究决定城市管理重大决策,统筹协调城市管理重大事项。三是注重城市管理的“法规意识”,结合各自城市实际,编制了较为完善的各类城市管理标准规范,以网格化为支撑建立“大数据”系统,为精细化城市管理提供信息保障。南京市编制出台了我国第一部城市管理地方法规——《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机制,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提供了法制保障。四是强调城市管理的“效率意识”,对条块推进和落实城市管理的质量效率进行定期考核评估,结果“四纳入”: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占一定比分权重;纳入“以奖代补”,重奖先进;纳入政府信息公开,在官方媒体公布,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纳入政纪处分,实行末位问责、诫勉谈话、党政“一把手”撤换,激发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升。(通讯员 堵锡忠)
nlc202309051611
城市环境管理理论 篇4
一、行政监督理论
建立在“天赋权利”、“权力恶”、“社会高于国家”
等观念基础上的近现代西方国家监督制度理论,对权力制约与监督进行了大量、理性的思索。由洛克、卢梭等人阐发的主权在民论,成为之后以制约权力为目的的种种分权学说的理论基础。洛克还提出将分权制衡作为一种政府组织的建构原则,这一原则在美国的建制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挥,分权制衡论由此成为西方国家监督制度的核心思想。西方其他监督理论还包括法治论、有限政府论、自由主义理论、“滥用权力”论、多元民主论等。当代中国监督制度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议行合一说和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邓小平对新中国30多年历史进行了深刻反思与总结,系统提出以权利制约权力、以适当分权制约权力、以法制制约权力、以公开与监督制约权力、以素质制约权力等权力制约与监控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
国家土地督察制度作为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组成部分,应以马克思主义监督理论为指导,同时注重吸收西方监督理论的进步成分:(1)在以市场配置和放权让利为基本取向的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土地行政管理权力滥用的可能性趋于扩大,加强土地行政监督势在必行。(2)土地监督制度设计一方面要注意保障民主和公民的土地权利,以民主和权利制约权力,另一方面要丰富监督方式,扩大行政内部和外部监督。(3)现代社会的权力制约和制衡具有向横向、纵向和社会的多维度发展的趋势,土地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在扩大地方政府权力和利益的同时,必须加强纵向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滥用特别是权力失控。(4)土地权利具有公权性质,国家拥有对土地的最终管理权和决定权,土地的国家监督是保证该权利实现的基本制度安排。(5)权力制约与法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加强土地监督法治建设,是建立和实施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前提和保证。
二、政府监管理论
政府监管理论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但其研究主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自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几百年来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等研究的重点之一。长期占据西方经济学统治地位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认为,建立在“经济人”理性行为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是有效率的、均衡的,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最终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利益,市场自身会解决一切问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使传统的市场经济制度神话遭到破灭,以倡导现代国家干预主义的凯恩斯理论应运而生。此后,有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争论延续至今。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和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导致市场失灵则主要有外部性、公共物品问题、信息不对称、垄断经营等原因。市场失灵提供了政府监管的必要前提,但并不能构成充分根据。政府失灵也是普遍存在的事实。政府失灵主要表现为公共政策失效、政府组织的低效率、寻租等。
土地和土地利用的特殊性使得土地监管成为政府监管的主要内容之一:土地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使其在市场机制下难以得到有效保护或供应;土地利用的外部性问题较之其他资源的利用和产品生产更加突出;土地经营利用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问题增加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风险,等。政府土地监管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监管失灵”的问题,如: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和制订政策的复杂性等,容易造成土地公共政策失效;由于地方保护主义、自利动机的影响,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可能缺少保护耕地、生态用地等公益性用地的积极性,导致保护不力;政府官员的官僚作风与无处不在的寻租行为和利益集团影响相勾结,可能导致土地用途随意变更,侵害土地公共利益,等。
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在我国特有的土地管理“体制性失灵”问题。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无论是国有土地还是农民集体土地,其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主要归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成为事实上的“土地所有者”。这种身份使其在全国统一市场中更多地扮演了市场竞争的参与者而非监管者角色,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也由政策执行者更多地变为利益博弈者的关系。其结果,市场机制的各种缺陷,如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提供不足等等问题,地方政府土地行为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针对这种“体制性失灵”,有必要按照政府监管理论重新审视中央与地方的土地管理关系,加强和改进对地方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行为的监管。
三、府际关系理论
20世纪80年代发端于英美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推动了全球范围的公共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在以公共治理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为基本特征的行政改革浪潮中,地方分权、府际合作和多中心治理成为府际关系调整和发展的共同取向。世界各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变迁的一个重要现象,是联邦制国家呈现由分散向集中的发展趋势,而单一制国家则呈现由集中向分散的发展趋势。这种以纵向分权、彼此制衡、相互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国家结构名异实同的发展趋向,对研究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实行中央高度集权
体制。改革开放以来,以放权让利和实行差别化区域政策为主要特征的地方分权改革开始启动。经过30年的改革,传统中央集权体制有所松动,地方政府自主权力空间显著扩大,但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央政府仍然具有浓厚的集权色彩,但并不拥有足够的支配权力;地方政府在事实上分得了部分权力,但却缺乏有效的权力监督;府际关系存在着“讨价还价,互相攀比”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问题,导致中央重大决策在地方执行中走样。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改变中央集权过度问题,实行中央与地方适度的分权体制,同时完善中央的宏观调控和监管体制,实现中央与地方之间分权分工、协调合作的良好关系。
中外府际关系的改革实践及相关理论,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具有重要借鉴作用。(1)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地方分权趋势不可逆转,包括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在内的任何改革都只能顺势而为。(2)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地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仍然发挥着其他要素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这决定了土地管理地方分权的必要性。同时,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央政府必须保持对全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有效的宏观调控能力。(3)要克服“一统即死,一放即乱”的怪圈,构建土地管理中央选择性集权体制看来是很有必要的。具体来说,应当明确哪些权力必须由中央政府行使,由中央政府一竿子插到底;对需要中央政府决策而由地方政府执行的权力,可以通过加强监督的方式进行管理。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建立无疑体现了这种现代管理的要求。其实类似制度安排,在任何现代民族国家都是必需的,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治理来说就尤其必要了。
四、利益关系理论
利益和利益关系是中西方思想史上的古老课题,但直到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才第一次科学、深刻地揭示了利益的形成和实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不回避利益,反而是从关注和研究人的需要和利益出发,揭示人类行为的物质动因,进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就既存在着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即国家利益,又存在着不同组织的组织利益和公民的个人利益,尽管公有制下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利益矛盾也客观存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关系复杂化的背景下,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首先,地方政府成为特殊的利益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应当承认地方政府追求地方利益行为的正当性,但决不能承认在当前非规范的市场条件下违反法律、扭曲经济规律的地方保护、恶性竞争等的正当性。其次,地方与中央的博弈关系日益明显。地方政府无论是作为利益主体还是作为调控主体,都会以地方利益最大化为追寻目的,导致与以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中央政府之间出现博弈关系。第三,地方政府的利益并非等同于地方利益,当出于政府机构和官员个人自身利益的考虑致使发生权力寻租等情形时,其所追逐的利益是与地方整体利益完全背离的。
城市环境长效管理现场会讲话 篇5
在##区城市环境长效管理现场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桃花坞街道召开城市环境长效管理现场会,交流推广桃花坞街道开展街巷新村保洁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刚才,我们听了桃花坞街道、桃花坞社区和“都市之星”市容环境服务公司三个单位的交流发言,又实地参观了
林机新村的卫生管理现场,对我们的启发教育很大。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极其宝贵的经验,归纳起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认识提高。桃花坞街道的城市环境长效管理工作之所以一直走在全区各街道前列,这是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对城管工作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他们把城管工作与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步规划、同步落实;建立领导小组,健全了城管工作网络,使城市环境长效管理任务逐项得到分解和落实,从而推动了街道城管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领导对城管工作的认识至关重要,哪个街道真正把城管工作提高到践行“三个代表”高度,真正把城管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真正把城管工作作为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的高度认识,这个街道的领导就一定会把城管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抓出亮点。
二、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从桃花坞街道和桃花坞社区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街道的街巷新村的管理任务是相当艰巨的,有些老新村由于建造时间长,房屋和各种公共设施陈旧,管理起来的难度更大。桃花坞街道给我们的启示是:坚持“条块结合”原则,强化“属地管理”职能,把长效管理的职责落实到每一个社区。社区居委会怎样行使自己街巷保洁的职能呢?桃花坞社区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发挥社区党员、骨干、妇女突击队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动员广大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管理。另外要与物业管理、有关企业协商、配合,解决一些老大难问题。面对街巷新村面广量大的保洁任务,针对保洁工作具有的动态性,我们只有充分发动群众,人人都来投入到“洁净家园、美化社区”创建活动中去,街巷新村的保洁工作才能搞好。否则,单靠街道几个协管员、社区主任和一些保洁员是无法开展好这项工作的。
三、不畏困难,敢于碰“硬”。桃花坞街道的经验告诉我们:面对面广量大的街巷管理任务,关键是要花大力气,重拳出击,解决好几个影响全局的老大难问题,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刚才桃花坞街道介绍的对庙桥市场的整治,对南新路夜排挡和吴趋坊地段脏、乱、差的整治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我们辖区的街道、社区在一些重点、难点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脏、乱、差问题,只有把这些重点问题解决了,其它地方的问题就不那么棘手了。所以,我们负责城管工作的同志,在工作中要善于抓“牛鼻子”,敢于碰“硬”,要增强工作事业心、责任感,克服畏难情绪,打好这个硬仗。
四、建章立制,强化管理。桃花坞街道刚才介绍了他们抓好基础工作,强化制度建设和加强队伍管理几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其它街道好好学习、借鉴。城管工作一是要情况明;二是要措施得力;三是要管理到位。这三者结合、落实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长效管理工作的成效。如果制度订出来了,挂在墙上,束之高阁,不去执行;每个领导、队员的职责任务明确了,不去督查、考核;管理到位不到位,不实行奖优罚劣,这样的管理模式和力度,是与我们当前城管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不相适应的。我们的城管工作首先是要讲务实,要真抓实干,然后是讲创新;没有实干、苦干精神,城管工作要上一个新台阶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桃花坞街道的经验介绍中,我认为他们在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方面的一些举措是搞好街巷新村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把这两个建设搞好了,管理工作自然而然地也就上去了。
以上四个方面,是桃花坞街道长效管理工作的经验,也是我们其他街道应借鉴学习的地方。在今年城管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情况下,特别是在迎接世遗会在我市召开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关头,我们在这里召开城市环境长效管理现场会,其目的是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市区城市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继续深化“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改革,以世遗会召开为契机,加大街巷新村管理力度,彻底改变环境脏、乱、差面貌,为创造一个洁净、优美的人居环境和生活环境而努力,为服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作贡献。今天,桃花坞街道的经验介绍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意义,希望在座的同志们将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回去,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加以落实。下面我就下一阶段工作提几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增强城管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桃花坞街道的经验来看,领导的重视、认识的提高,以及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无不与加强长效管理工作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有关。所以,我们要干好这项工作,就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有一个好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作风。面
对面广量大的城市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我们在座的每个同志都应当充分认识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好地担负起组织和领导重任,在明确各自任务的基础上,发扬当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精神,团结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奋战,把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为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新贡
献。
二、要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狠抓落实。上个星期,区创建指挥部专门召开会议,部署了下阶段的工作,主要的任务是要围绕世遗会的召开,开展“洁净家园、美化城市”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使街巷新村的环境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观。通过这次现场会,我们要认真学习先进经验,排查本单位、本部门在长效管理上的不足,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整改到位。为了迎接世遗会,在“五一”前后搞突击整治是必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抓好长效管理。所以,洁净家园整治活动不单是“五一”前要搞,“五一”过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还要搞,包括开展夏季爱国卫生活动等等。突击整治是治标,长效管理才是治本,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街巷新村管理工作才能保持一个较好的水平,工作才能上新台阶。上星期的创建指挥部会议上,区委周书记也到会作了指示,他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城管工作,但同时也指出了在硬件、软件包括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周书记指出,管理工作的好坏是检验我们每个同志工作的试金石,要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周书记希望我们每个从事城管工作的同志要充分认识自己肩上的责任,再接再厉,团结一致,跑步进位,在城管工作上创出我们##区的品牌。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区委领导的指示精神,在管理上勇于探索不断改革创新,使我们##区的街巷新村管理走在三个城区前列。
三、要进一步抓好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效能。抓好街巷新村的管理,关键是要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抓好协管员和保洁员两支队伍的建设。这个道理在座的各位同志都很清楚,关键的是抓得怎样,效果又是怎样,抓与不抓大不一样。桃花坞街道抓管理队伍的经验,大家回去要好好研究,认真学习。在这里,我还想强调的是,街巷新村的管理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在一只小小的垃圾箱上面,反映了我们协管员、保洁员和社区居委会的管理水平,折射出我们部分市民的文化素质,同时也显示了我们环卫部门的工作效能。垃圾箱管好了,垃圾入箱了,乱洒乱抛现象没了,无主垃圾没了,整个环境就会为之一新。所以,我们在管理上,要对垃圾箱进行有效地监控,抓好了垃圾箱,就等于抓好了街巷新村管理工作的一大半。我们应当对这项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发挥好管理队伍作用,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在街巷新村管理上,我们还要认真抓好农贸市场周边的环境整治,这项工作我们街道要会同区相关部门一起来共同管理执法,工作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还是必须反复抓、抓反复,不能放任自流。对于农贸市场周边的环境,应当在加强整治的同时,适时开辟疏导点,解决一些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的生活问题。疏导点开出来了,关键是要管好,娄门大街的疏导点,曾经一度秩序混乱,卫生状况极差,但经过城管局和街道大规模整治,现在状况良好。街巷新村保洁市场化运作现在已在全区全面推开,各街道要与承包企业很好配合,抓好督查、考评;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运转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确保该项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通过这次现场会,希望大家回去之后,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会议的精神,合理安排好下一阶段的各项工作,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苦干巧干,完成好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努力把城市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谢谢大家。
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味1 篇6
共建秀美、发展、和谐的新木垒
城市是地方形象的“名片”、经济发展的载体、人民生活的乐园。城市品味,就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教育、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生态、传统以及市民的文明程度、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共同社会心理的总和,是人们综合各种要素而给予城市的整体评价。简而言之,城市品味就是一个城市的建设档次和魅力,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发展的水平和潜力。结合木垒县的县情和建设实际,我们要以完善城市功能、增强承载能力为着力点,提升城市品味,加快宜居生态城市建设。
一、要明确主攻方向和指导原则
木垒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处古丝绸之路新北道和草原丝绸之路的交汇处,有许多的文物古迹和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站在新的起点,必须把大力提升木垒城市品味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灵魂和主线。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山水秀美、生态发展、人文和谐”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
1、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规划至上、生态至上、精细至上,把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充分彰显民族文化、地域优势等城市特色,精心打造以“山川秀美、生态发展、人文和谐”为标志的城市名片。以此为主攻方向,把精品意识和精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展现精细化的城市形象;促进历史、文化、生态的有机融合,丰富城市的美学元素和文化内涵;形成一系列带有木垒特色的标志、符号,强化城市的可识别性;大力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优势产业,为提升
城市品味提供实力保障。
2、要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立足城之灵气在水,实施引水入城工程,赋予城市灵气;立足城之灵魂在文化,深入挖掘木垒丰厚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草原文化和旅游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品味;立足城之内涵在精神,大力发扬木垒精神,全面提升人文素质,丰富城市内涵。
3、要正确把握当前与长远、速度与品质、重点与一般、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思路、举措;坚持严格标准、适度超前,追求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用品味意识统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共创共建的浓厚氛围。
4、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树立先进的城乡规划理念,按照“以人为本、扩城聚人”的总体要求,高起点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明确城市定位、城市风格、城市色调和城市骨架,以规划的先导性和创新性彰显城镇发展魅力。坚持“小片臵换,大片建设”,科学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区,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产业聚集、人口聚集和经济聚集,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支撑功能强大的城市发展格局。创新城市建设投入机制,鼓励和运用民间、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加快城镇交通、供排水、供气、供热等“生命线”工程、城市环卫设施和学校、医院、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5、要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城市是承载百姓衣食住行用的重要载体,寄托着人民群众太多的期盼。要把群众的期望作为我们工作的标杆和努力的方向,像爱护我们自己的家一样爱护我们城市,像建设我们自己的家园一样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我们的城市。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执法工作,进一步提高规划的严肃性和城市规划建设法制化水平。要以培育木垒精神
为载体,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投身于打造绿色生态之城、避暑宜居之城、旅游休闲之城的行列中来,自觉肩负起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美化城市、宣传城市、提升城市形象的职责,让我们的木垒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
二、要明确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提升木垒城市品味,是事关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系统上程。在全面推进的同时,突出以下五个方面:
(一)传承文化之魂。立足城之灵魂在文化,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倡导人本精神,深入挖掘木垒丰厚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草原文化和旅游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品味。把传承木垒特色文化作为提升城市品味的核心,加快推进文化建设,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增强城市文化魅力,全面提升幸福指数,促进经济上新台阶、物质生活上新水平、人之精神上新境界,构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文明和谐发展形态。
1、放大历史和民族文化品牌优势。对各类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科学保护、深度挖掘、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保护城市历史,延续城市记忆。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制定保护规划,对文物保护单味和地点要加大保护力度。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对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古迹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在建设中破坏。加强历史研究,不断推出有影响、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加大文化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加快体育建身场馆、电影院,活动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区群众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基础建设。
3、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弘扬木垒人文精神。组织拍摄反映木垒重大历史和现实题材的影视剧。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舞台剧目。坚持研究与普及
并重,组织编纂全面反映木垒文化的系列丛书。进一步繁荣文学创作,提升本土作家的影响力。大力支持戏曲、书画等艺术创作。开展当代名人、名作、名师评选活动,提升木垒民族民俗文化的影响力。
4、发展壮大特色文化产业。整合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各类文化要素、规划建设文体产业园区。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和优秀人才,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整合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优势,提升旅游产业综合效益。
5、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举办高品味的文化活动,宣传展示木垒文化和木垒形象。努力把胡杨旅游文化节、赛马大会、民族刺绣文化节、阿肯阿依特斯盛会等活动办成具有全区及至全国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规划建设民族刺绣文化产业园,弘扬木垒民族文化。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主流媒体开办展示木垒民族民俗文化的品牌栏目。举办木垒特色文化巡展,加强对外交流。
6、繁荣发展地方戏曲和民间艺术。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对新疆曲子等地方戏曲和民间艺术加强保护与传承,培育领军人才,储备后备力量。加大对民间艺术的宣传普及、研究创作力度。组织举办木垒地方戏曲和民间艺术节。
(二)营造山水之秀。立足于木垒东天山秀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绿色财富”,顺应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新需求;立足城之灵气在水,实施新户干渠三畦干渠景观改造引水入城工程、赋予城市灵气。将“山川秀美”作为木垒的长远竞争力,做大做活“绿”文章,全力打造绿色之城、避暑宜居之城、旅游休闲之城,实现“山川秀美、生态木垒”的目标。
1、实施生态绿化工程。绿化建设能大大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文化品味。绿化也是城市生态文明的柔化剂,可以使人们在“自然和谐”中回归。
城市核心区的绿化应由单一的局部绿化、区域绿化向空间绿化、体系绿化、系统绿化过度,注重绿化的人文景观和市民休闲、生活的需求。加快建设环城绿化生态圈,着力打造城乡园林绿化系统,努力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改造人民广场,建设人民公园,使木垒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怡人。加大对县城入口生态保护力度,提高绿化标准,建设木垒北片区绿色生态屏障。以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和生态资源为依托,规划建设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城市森林公园,拓展城市发展和市民休闲空间。此外,住宅小区、单位建设也必须预留充足的绿化空间,且向城市主要干道开放。积极发展道路绿化和庭院绿化,不断增强绿化的艺术性,做到平面布局合理美化、人工与自然交融、绿化与美化并举,增添城市景观和人们良好的视觉感官效果。
2、实施水系改造主体工程。制定山水城市建设规划,以水系建设为重点,拓展城市生态空间。加快水库工程建设,实现清水入县目标,改善城区水生态环境,营造“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景观效果。
3、实施生态水韵景观工程。加快推进重点水景项目建设。整治城市防洪抗灾能力。在水系沿途建设一批水景小区、水景广场、水景建筑等城市水韵景观。
4、加强大水系综合管理。建立大水系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水系保护,坚决杜绝向河道排放生产、生活污水等破坏水体现象,确保水质清洁、水系安全。
(三)建设低碳之城。处理好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大力倡导低碳性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全面建设低碳城市。
1、培育壮大低碳经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低碳主导型现代产业体系。
2、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对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严查重管,倡导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大力促进生产、生活各领域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加快风能技术与产品的推广应用,建设“风能之城”。深人开展“蓝天行动”,加大扬尘和机动车尾气综合治理力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扩大集中供热覆盖面,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埋场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垃圾的无害化集中处理率。开展低碳(绿色)机关、社区、学校、医院、饭店、家庭等创建活动。
3、拓展城市生态空间。强化生态优先理念,新建小区、新开发片区要加大生态空间比重。对人民公园进行绿化改造,完善功能、丰富内涵。社区、街头绿地注重功能性,体现装饰性。
(四)彰显现代气息。立足城之活力在形象,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文化标识和城市标识的建筑群,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建设宜居型现代化城市。
1、完善“一心两轴三区”(一心是指以广场政府形成的活动、行政中心;二轴是指以依托人民路纵向商业及城市发展轴及与人民路相交的长乐路形成的横向发展轴;三区是指规划形成的工业片区、生态绿化片区、居住片区)的城市格局。结合城市发展和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分区和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商业区、特色农工业园区和重点开发片区的带动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主城区建设。
2.建设标志性城市建筑。对县城出入口、中心区、商业区等重要节点精心设计,建设一批形象标志。着力抓好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程建没。科学确定城市色彩基调,确保道路地面、建筑立面、街道小品的色彩协调,增强城市个性特色。
3、注重建筑立面与街景的协调。注意建筑的艺术性、协调性和建筑立
面凹凸有序、错落有致的街景效果,着眼城市品味的提高。一是建筑单体的立面与体量要充分考虑街景的整体效果;二是要充分考虑屋面造型与色彩的协调,从而增强城市的整体感。在和谐中改善城市的风貌,提升城市的档次。
4.加强城识城标和城市节点景观建设。对城市入口、城市中心广场要有城识城标和城市雕塑,加强人们对整个城市的认识。中心节点街头绿地一定要做好做美,使整个城市静中有动更显朝气和灵气。
5、完善城市承载功能。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目标,超前规划、统筹推进城市水网、电网、气网、热网、通讯信息网等基础建设,提高市政设施的综合承载能力,加大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力度。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拓宽、加密城市路网。对学校、医院、市场、文化场馆、体育设施、养老救助机构等,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公共资源的配臵利用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6、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城市管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城市形象的具体体现。城市管理的优劣对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与城市的档次和品味也息息相关。应该借鉴一些成功的城市管理模式,实施精细管理,健全完善的城市管理法规体制,培养市民自觉维护城市环境的素质修养,形成健康有序的城市运作体制。全面加强城市网格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县城内主次干道做到无店外堆物、无店外加工、无乱贴乱画、无违法建设、无乱停乱放,户外广告整齐规范。统筹推进管线入地,提高视觉美感。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主动维护城市秩序和形象。高标准规划并大力实施城市亮化工程,打造城市亮丽夜景。加强夜景的规划,并按照规划在区间内打亮几个建筑群,使城市个性得以张扬,使整个城市的夜景在光和影、明和暗中相互依存,彼此衬托,通过光的艺术展现城市的魅力。
(五)培树文明之风。立足城之内涵在精神,大力发扬“热情、包容、勤劳、奋进”的木垒精神,坚持不懈地抓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丰富城市内涵,全面提升人文素质。
1、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以木垒人文明公约、行为守则为主要内容,开展“城市面貌大变样、市民素质大提高”、全县道德模范评选等系列活动,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市民文明诚信档案。大力支持志愿者队伍从事各类公益性活动。
2、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新形式、内容和载体,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创造性地开展双拥模范城,文明生态社区、文明诚信企业、文明规范行业、文明高效机关等文明创建活动。
3、下大力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减少审批环节、时间和收费项目,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台治理,健全突发性公共事件预防、应急体系,建设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设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
城市规划理论与智慧城市 篇7
1 城市规划的概念
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将“城市规划”定义为“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 也有人将后工业社会称为“信息社会”、“网络社会”, 显然, 信息元素在后工业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后工业社会结构呈现网络化特征, 人们的生活空间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把我们带入一种全球化的后现代主义的城市文化。后现代主义、全球化和虚拟化正成为城市文化的特征之一。
“信息城市”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而提出的一种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 是从纯粹的新技术角度提出的未来城市理论。从对众多专家的调查表明, 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是信息城市, 这也说明信息技术对未来城市社会的主导影响, 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
信息化城市的规划与传统工业化城市的规划有很大不同, 其全球背景、产业特征、生活工作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从而导致城市规划的背景依据发生变化。在城市规划中, 需要研究城市在全球和区域城市等级体系中的地位, 综合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 来确定城市的性质;城市功能空间的划分要考虑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中心功能变化、工业空间的边缘化以及空间发展的持续性等因素;在信息化条件下, 对于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特别是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分类会有所改进;要适应城市综合社区的要求, 进行城市居住区域规划设计;对于城市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要注意城市场所的个性化和生态化, 在城市更新中注意城市文脉的延续;在高新技术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中, 要注意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创新氛围的营造。
1.1 城市基本要素
城市基本要素包含城市的空间形式、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组织、城市景观的描述等各方面的内涵。城市结构的本质是指城市形态和城市相互作用的网络在理性组织下的表达方式, 是城市的物质与空间组合而呈现出一定的结构形态, 它包括了城市物质设施所构成的显性结构 (如物质设施分布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城市交通系统结构等) 和城市的社会结构 (如人口结构、文化层次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 及自然结构在内的具有相对隐性的结构内容。
美国的城市社会学家简·雅各布指出:城市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城市对错综复杂的功能使用多样化的需求, 而这些使用之间始终在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得到相互支持, 以一种相对稳固的方式互相补充, 以现代城市规划的分类法来进行规划, 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确定位置。一些将城市功能过于纯化的做法割裂了城市要素间的联系, 使被裂解的城市再也不能还原到原来的自然、有机的状态。城市的一切功能活动, 都依托于各类基本的城市物质要素的相互作用来进行。这些众多的物质要素以及功能活动要依据一定的空间秩序且有规律的联系在一起。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是在分析和研究城市各类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发展方向的基础上, 来寻求各物质要素的内在组合方式, 使经过规划的城市空间保持有机状态, 达到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的目的。
随着工业社会的成熟, 出现了一批综合性的城市, 但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区位等方面的因素, 一些城市的功能结构有明显的倾向性特征, 如有生产功能为主的工业生产城市、以流通和消费为主的流通型城市、以政治功能为主的首都型城市、以旅游服务为主的旅游城市、以货物进出服务为主的港口城市等。进入后工业社会后, 全球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 从而形成全球网络。在城市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不体现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流的存在, 信息技术将城市各功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使之重新整合变得更加有机化和整体化。
信息技术与城市各结构要素的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1) 信息技术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表现为城市经济管理职能的集中趋势, 表现在生产和消费市场的在线服务以及生产和后台办公功能的分散上。同时, 城市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工业化经济向信息化经济转化, 城市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 (传统服务业) 为主向第四产业 (信息产业) 为主的构成形式转变。
(2) 信息技术发展使城市社会控制进一步加强, 在为人类社会活动带来极大便利和灵活性的同时, 也为社会沟通提供了新的工具。信息化城市的文化日趋全球化和虚拟化。在城市生活中, 家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成为全球信息网络的重要终端。
(3) 在信息时代, 城市在物质空间和电子空间内已被重新定义。在信息化城市中, 家庭与工作、公共与私有、电子与物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值得注意的是, 信息技术支持城市强势群体对物质空间的控制。当物质和电子空间以新的方式被利用时, 城市变得越来越破碎和多极化。这些发展过程创造出一个由不同空间类型组成的复杂拼凑物, 其中一些是物质的, 一些是虚拟的。
(4) 对于城市的“智能化”进程来说, 基础设施的制度创新是必须的。首先, 制度创新必须与全球性的竞争市场联系起来, 基本点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 是为了参与全球性的竞争与发展的需要。其次, 要努力摧毁制度壁垒, 这种壁垒存在于城市政策制定者和城市掌握基础设施网络的人之间。最后, 是城市各种基础设施网络之间的联合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和管理运行中。
(5)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城市环境, 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减少有毒排放。
1.2 城市结构功能
城市的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演进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同的城市功能结构能反映出当时城市社会发展和不同地域文明的特征。
从世界500强企业在全球城市中分布状况可以看出, 一个全球化的城市网络已经形成, 每个城市都可以在网络中的等级体系上找到位置, 全球城市的分工协作成为世界经济的新模式。在全球城市等级体系中, 城市的地位和分工不同, 其功能结构也出现很大差异。信息时代的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 更不能脱离全球城市等级体系变化的大背景。
(1) 信息时代的城市功能
受到信息化的冲击和影响, 中国城市体系作为全球城市网络的一部分, 自然也形成网络。根据国内外城市综合实力研究的各种指标体系, 结合中国城市信息化过程的特点, 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功能有如下的发展与变化:
城市功能的演变是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 影响城市功能演进的因素有经济发展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和技术进步因素, 其中技术进步因素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功能的更替和升级中, 城市传统功能被重新整合, 居住与工作功能界限的模糊、空间的整合使家庭文化重新兴起, 家庭功能呈现多元化。生产与流通也通过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工作方式也呈现多元化、高灵活性的特征, 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务方式形成很大冲击, 电子商务的份额快速增长。交通网络智能化、文化娱乐也与信息网络连接在一起。
城市服务功能发生变化, 一般服务功能从商品服务向信息服务的转变, 生产性服务业将迅速增长并逐渐国际化, 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相适应。城市服务功能变化中最重要的是创新功能的提升, 这里不仅仅是科技创新的发展, 还有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功能的加强等。
不同等级城市具有不同的功能特征, 全球性城市是全球经济指挥中心, 区域性城市则聚集着后台办公功能, 地方性城市更多地承担全球经济分工的生产功能。
在城市功能的发展中, 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产业优化了城市经济要素, 改变了传统的城市经济运行方式, 并对城市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同时, 城市社区功能也朝着多功能智能社区的方向发展。
(2) 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各组成物质要素实体和空间结构所表现的形式、风格、布局等有形的表现有其自身规律, 但就其本质而言, 它实际上是人类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化和空间化, 是各历史阶段城市的技术能力和功能要求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
在信息化条件下, 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了相应的发展和变化, 进入后工业社会后, 信息技术革命对城市结构形成全面的冲击, 城市空间出现网络化结构, 空间性质兼容化。城市居住空间从单一功能空间向复合功能空间转变, 智能化住宅快速发展, 社区空间的电子延伸——虚拟社区出现;城市的工业空间发生重构, 高技术园区出现, 生产方式更加灵活, 并出现虚拟化企业;城市的办公服务空间虚拟化、电子化, 以信息网络为支持的社会服务通过各种远程服务活动使城市服务体系部分进入电子空间, 如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 服务的质量、水平、多样化及灵活性大大提高;CBD的功能空间特征也发生变化, 商业娱乐也进入虚拟空间, 如电子商务、网上娱乐等, 城市中心的商业娱乐空间也出现复合趋势。
在城市空间结构中, 出现新的城市空间要素——高技术中心。高技术中心是由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新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以及对信息技术需求等各种因素推动而发展起来的, 在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高技术产业综合体、科学城、技术园区、高技术城等多种类型。高技术中的空间要素由创新空间要素和非创新空间要素组成, 两种空间相互作用和整合, 共同构成高技术中心的创新环境。
(3) CBD的演进
城市进入全面工业化阶段以后, 城市开发强度提高, 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张。城市土地使用方法和方式出现明显的分区, 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城市围绕中心区发展, 商业、工业、居住区、郊区之间相互分离, 对可达性要求最高的商务和商业活动多聚集在城市中心区。
CBD是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通常被认为是城市发展和繁荣的标志, 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 是城市的商务中心、购物娱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CBD在经历了以商业为主的混合阶段、专业分区的综合功能阶段后逐步走向功能升级、综合化、生态化的综合阶段。CBD中不仅集中了大量的跨国公司的总部, 还有高层次、专业化的商务服务, 包括金融、法律、会计、管理及广告业等。这类公司聚集于国际性大城市的CBD中, 在跨国公司的全球运转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信息化条件下国际大都市功能的空间特征, 首先存在着一种全球空间, 全球经济在其中流动运行, 操纵这种全球经济的主要是一些大型多国公司、生产性服务公司、研发创新公司和投资金融公司等, 这些全球流动空间的节点主要是那些全球性城市。其次是作为这些流动的具体执行空间, 地方场所显然是重要的, 它提供了交流、交易的物质场所。在这类空间中, 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心城市综合体, 他存在于全球性城市和国际性城市中, 成为支撑全球流动的主要物质空间依托。
(4) 信息产业街区
信息产业街区是指在城市内部, 以城市街区为载体, 以信息产业相关活动 (主要是信息密集服务业) 的高度集聚性为特征, 具有一定区域性影响力的城市空间。信息产业街区是我国信息产业在城市空间发展中有别于高科技园区的一种特殊的空间形式。人们通常所指的“电子一条街”或“科技街”是街区运作的一种表现形式。“街区”概念的提出, 反映了产业运作的关系, 从满足街区产业运作角度入手, 以较宏观的角度来表征这种特殊类型的城市空间。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 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中关村、深圳的华强北、南京的珠江路等。
虽然信息产业街区的发展是从电子产品贸易和专业技术服务开始的, 但街区的发展带来了人们需求的多样性综合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5) 高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变化
高技术产业园的空间以教育、研究和开发、生产企业三大部分为核心, 与传统工业相比, 高技术产业的生产过程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创新过程, 研究与开发在这里占了很大比重, 其本身并不要求过大的用地, 他们宁可在更大的范围内扩散、分工协作, 也不会把与之联系的所有研究、生产单位集中在一个地方, 因为接近市场是他们的一个重要区位趋向, 而研究开发、生产之间的联系不会像传统产业那样受到运输成本的制约。
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来自创新信息、创新劳动力、风险资金构成的创新环境, 他们可以是不同来源的创新信息、技术劳动力储备, 以及高风险资金不同投资者的组合, 因此创新环境的定位和发展模式是多元化的。从时间尺度来研究高技术区的发展历程和类型, 可以看到不同发展模式的创新环境。他们以不同层次的创新水平和生产力结合, 形成不同的产业环境。
2 现代城市的主要发展理论
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理论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力图解释一个地理摩擦几乎为零的信息化时代, 城市还能否成为经济活动集聚的中心, 以及在未来城市应该如何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有关城市发展的新理论, 其中包括全球城市 (世界城市) 理论、柔性城市 (后福特城市) 理论、信息城市假说、学习城市以及智能社区理论等, 他们分别是将城市视为高等级的商务和金融活动的集聚地, 或者是“后福特”资本主义的柔性综合体, 或者是信息经济的集聚地, 或者是学习性的地方网络, 或者是利用信息中心获取竞争优势的地域。
(1) 世界城市/全球城市
世界城市概念早在1915年就由西方城市和区域规划先驱Patrick Geddes在其所著《演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提出;而加拿大学者约翰·弗里德曼在1986年综合了若干年来世界城市研究的最新成果, 提出的“世界城市假说”, 其实质是关于新的国际劳动分工的空间组织理论, 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后工业化以及新的国际劳动分工背景下的产物。
现代世界城市的本质特征是拥有全球经济控制能力, 其来源是跨国企业总部与作为生产者服务核心部分的跨国银行的总部, 因此世界城市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决策中心。约翰·弗里德曼明确提出其假说的目的是要将城市化过程与世界经济力量直接联系起来, 为世界城市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
世界城市是以技术革命为其产生的根本动因, 现代的世界城市尤其受到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深刻影响。一方面,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降低了跨国企业内部协调、监督的成本, 可以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地进行管理与控制, 给跨国公司的空间扩张提供可能。生产和管理可以在空间上分离, 于是管理控制功能向中心区集中, 生产向边缘低成本地区分散, 这是新国际劳动分工的空间表现之一。另一方面, 信息通达性的提高也降低了外部市场交易成本。生产者服务是信息高度密集的生产过程, 跨国公司的扩张增加了对生产者服务的需求, 需求的信息数量大幅度增加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促使生产者服务的专门化与大规模生产, 将服务 (非物质产出) 的生产与物质的产出分离开来, 促进了管理控制功能区和被控制功能区的分离。
世界城市假说是城市等级理论的延伸, 但又不同于传统的在国家层次上的城市等级体系, 假说论证了在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中, 一个全球统一的城市等级体系正在形成, 其中国家的城市等级体系只是它的一个子系统, 由于城市增长的最基本动力由国家转向了全球, 因此对于每一个国家城市体系而言, 其顶端的首位城市是这种增长刺激的第一线接收者, 随之将增长分配给各自国家的城市体系。
(2) 信息城市
信息城市理论是由美国著名规划学家、信息社会研究者曼纽尔·卡斯特尔斯提出的, 他认为信息城市是信息社会的体现, 并重新分析了世界城市形成的力量基础, 构造了“发展的信息模式”, 并认为所谓的世界城市就是他所指的信息城市。
虽然很多学者都曾研究城市的高技术革命, 但是卡斯特尔斯的理论较为全面, 它不仅分析了高技术产业, 而且更重要的是分析了高技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他认为, 技术革命最重要的影响是服务转变, 我们的世界将是信息社会。根据这个概念, 经济生产、文化主流、政治军事赖以依存的社会结构都会依赖于对信息及知识的收集、储存、处理和生产的基础上。信息成为所有社会过程和社会组织的原材料。
卡斯特尔斯认为, 信息没有空间特征, 信息技术也使得地理摩擦几乎为零, 因此世界经济将由“地域的空间”转向“流的空间”。信息经济的流具有一个特殊的结构, 即网络, 通过建立全球性的具有“瞬时”通达性战略网络, 信息为基础的高级技术就消除了“流的空间”的国家壁垒, 这种情形充分表现在以通信联系为基础的世界资本市场的金融交易之中。获得这种信息空间的进入权和取得对信息空间结点 (即世界城市) 的控制权是在国际资本积累博奕中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之所在。从这个角度, 现有的世界城市体系就反映了这种力量的分配, 国家或城市要想改变自己在这一空间网络中的地位,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系的控制者所愿意让出的份额。
(3) 后福特城市
柔性城市是“本地化经济”与“区域经济复兴”的产物, 20世纪80年代早期, 社会学家试图解释全球化同时某些生产活动出现的明显区域化趋势。此时, 战后经济秩序正在崩溃, 大生产的组织模型出现了转变, 同时就业与产出的部门组成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 在制造业内部向高技术生产转变。
第一种柔性城市的理论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延伸, 这个模型发展了科斯和威廉姆斯的理论, 认为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决定如何组织生产, 这既包括企业内部也包括企业外部网络关系。现代生产的劳动分工与生产区位相互影响, 一旦生产区位的接近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 企业就会将更多的关系外部化, 因而出现不同的组织模式。80年代国外城市增长的复兴显示出城市是新兴产业 (生产者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 实现集聚经济的地域, 这些产业需要外部动力以达到柔性。
城市就是这些复杂的、不确定的、高成本和柔性化的公司之间投入产出关系的结点;柔性城市的经济基础是由这些需要通过集聚来获取柔性的产业构成的, 这些产业不是传统的大生产部门, 而是建立在与之不同的组织模式, 因此存在一个柔性的城市经济。
第二种柔性城市理论与第一种相似, 但是没有进行部门分析, 而是提出了城市不是一个相互交叉的部门集聚的地域, 是一个统一的巨型的“柔性综合体”系统, 里面的要素和子系统相互作用与联系, 组成一个柔性投入与产出的地域。
第三种柔性城市理论与新工业区理论有关。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的变化导致一些经济发展分析家开始讨论本地网络化的企业正在代替垂直一体化的公司成为经济变化的主要现象。新工业区的理论强调工业组织结构方面的相互联系的转变:社会、空间、制度以及政治。一个城市随时都有衰落的可能, 对于原先生产某种产品的城市来说, 一旦其他城市对这个城市进口的产品采取替代策略, 城市就面临着更大的竞争;而绩效好的本地企业在建立共生的城市网络后, 往往开始将他们的某些活动向远距离的地方移植;只有城市持续的改进以保持相当的柔性, 才能保证城市不被逆工业化。对于某些被支配的城市地域而言, 他们依赖于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入驻企业, 面临着增长且并未发展的困境;在这些外植的产业基础上建立内生的本地经济要想成功, 宿主就必须构筑自己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的生产基础, 逐步使整个城市变得更加柔性。由此可见, 处于不同发展环境的城市都同样需要柔性化。
对柔性城市的第四种描述是, 在城市的郊区扩张中, 人们必须权衡扩散的优劣, 在保持财富和郊区自由发展的同时遏制其不良效应。郊区的扩展可以说是城镇内居民和城镇本身为获取效益最大化而忽视了整个地区发展的结果。新区域主义认为区域才是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单元。但在目前的状况中, 一些郊区的繁荣完全是建立在与之毗邻的其他郊区和中心区的衰落上, 这种缺乏区域整体性的发展, 必然导致城市在进一步的竞争中失利。只有“柔性城市”——就是在地理上有扩张的能力、能够抓住郊区的财富的城市, 才能够解决内城贫困等问题。
(4) 学习城市/区域
学习城市/区域是相对较新的概念, 但却成为大量区域发展的中心策略。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学习性城市或区域的概念, 但是都与创新和促进创新的系统有关, 这类城市或区域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将创新和学习放在发展的中心位置, 具有共同要素。
所有的合作者都有一部分将学习和知识散发放在发展中心的明确任务, 由他们来决定培养全球性的竞争力、知识密集性的产业和服务活动, 所有的工作建立在当地学习、创新与应变能力的基础上。集聚于相同区位的企业和知识机构能共享文化并具有共识, 更能促进社会相互作用和学习的过程。
“学习”包括了个人学习和机构 (制度) 学习。前者指个人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获取知识、技能等, 通常指的是终身学习, 而不仅仅是学校的学习或培训。通过学习, 个人可以获得更好的工资和就业机会, 而社会则得益于一个更柔性化的、具有先进技术的劳动力。但是个人的终身学习只是建立一个学习性城市或区域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 将个人的学习与更广阔的环境联系起来, 使城市或区域的制度 (机构) 也感觉到学习和创新的必要。
学习城市是建立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基础上, 其中集体的学习与产品、流程和工作组织等信息的交流相关, 这种本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机制。大型的全球公司也寻求将其研发行为融入本地, 充分利用、发展高水平的企业网络和本地商业支撑和资源, 以获得高度本地化的研究和技术能力, 实现本地市场全球化。
在学习社会里, 没有机构能够垄断知识, 所有的合作者——不管是公共权威部门、私人企业、教育研究机构还是市政组织、民众个人——都将学习和知识散发作为发展的重心。事实上, 不同的主体之间有着共同目标, 通过城市的网络培养了共同的价值趋向, 它对于学习性城市的运行至关重要。
(5) 智能社区
智能社区的地理范围可以从街区到多个区域的联合体, 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其中的居民、各种组织和政府机构都在使用信息技术来改善他们所在的区域。
智能社区强调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以前的经济社会活动有明显的地域尺度, 人们在同一个城市 (地区) 内生活、工作、购物等。但是由于交通和通信的成本急剧下降, 现代经济成为开放性和全球性, 企业可在全球范围内比较权衡以选择生产销售地点, 人们可以在家或者世界的任何角落通过计算机提供服务, 甚至通过比较地方政府服务的优劣来选择居住地点。因此, 一个城市要想在全球竞争中吸引居民与投资者, 其地方政府必须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并且善于合作, 尽量用最低的成本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利用先进的技术为市民增加服务、获取信息和提供决策。
智能社区应是已经拥有或者追求以下特质的区域:高新技术的投资以及人才的可获得性;人才和职业培训;竞争经验与合作习惯;透明的城市财政;有将债务转换成资产的能力;制定让公众共同参与的战略。每个智能社区依据各自的资源和目标, 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达到以上特质, 但是在获得经济稳定性和公众的共识、忠诚方面却有着相似的结果。
智能社区的发展为全世界的城市和区域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他们必须考虑自己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例如北京, 它不能仅仅考虑与上海、深圳在新经济发展中对企业和居民的竞争, 而且要感受到同伦敦、东京、纽约的竞争。区域必须要SMART (智能) , 有学者将它分解为:“S”代表学习与策略, 要将远程通信和信息技术用于自己的区域;“M”代表城市和区域对信息技术和经济、居民需求的趋势与变化的快速反应;“A”代表城市和区域的主体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区域达到共识;“R”代表城市与周边区域的合作与协调;“T”代表快速行动, 一旦落后就意味其他城市在新经济中取得了竞争优势。总之, 社区和城市的发展需要高度发达的远程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 以此获取竞争优势来吸引那些能够创造知识性质的增长型企业。
(6) 经济反射能力中心
地理信息科学家Michael Phoenix认为, 有关的“世界城市”、“全球城市”、“信息城市”和“柔性城市”的理论假说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 即是将城市看作一部机器——一个具有地理密度的社会经济体系, 并且遵循某种城市物理学的机制。而城市学家们关注的社会经济变化不过是推动这部机器运转的力量的转变——从国家资本主义到全球资本主义, 从制造业到服务产业, 通过特殊的本地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些形式的推动力“创造”了城市, 城市成为全球资本流动和力量的机械结构的部件。
现代的城市是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反射中心。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差别化的、本地化的社会关系的综合体作用于全球资本主义, 城市里集聚的经济活动——包括制造业与服务业, 都是相互依赖的, 这种依赖是间接的或者说是非贸易性的, 而不是城市经济中主要的直接的本地贸易的联系;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区别的中心要素应该是惯例、习俗与关系。由于现代资本的转变, 这些要素的重要性还在增加, 组成了经济反射能力。这个术语指的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企业、市场、政府、家庭以及其他主体的不同制度层面上各组要素通过反射性的行为作用于经济演变过程的可能性。这类似于智能社区中城市各主体快速反应的特质。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渗透和信息网络的发展, 各个行为主体的行为更多样化, 并且行动速度比以前更快。企业、政府其他机构以及家庭都被迫适应其他主体的快速变化, 他们完善这种能力的途径就是增强组织和集体反射能力。在经济中, “反射能力”意味着积极参加竞争性学习;在社会和消费中, 反射能力是为了获得“满意”, 处理经济反射性对于个人、企业、家庭和公共机构新形式的风险。城市的这种反射能力同时存在于生产和消费领域, 依赖于城市内各主体的关系以及城市内组成的不同惯例习俗, 因此, 每个城市的反射性都不同。
全球化经济中的城市并非仅是全球机器的一个部件, 而没有地方性经济的特点, 相反, 当全球企业或机构选择入驻大城市时, 他们的目的包括了利用地方的特殊性:一方面他们希望获取进入本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场途径, 进而为其服务, 从中获得利润, 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获得当地特有的特殊形式的反射性, 将其作为他们全球生产和营销体系的投入。
纵观以上的城市理论, 尽管分析的角度和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 但是他们都直接或间接的肯定了城市, 尤其是大城市在未来社会中将继续作为经济中心的地位, 而且分别或同时强调了信息/知识、学习、快速反应能力和在信息网络的支配控制力对于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3 信息社会中的城市发展
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中, 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它必然是全球区域城市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无论这个节点是大是小, 是主是次, 都要通过这个网络与别的城市发生不同的联系, 这种联系首先体现在它的定位上。信息化、全球化的结果使得城市全球分工成为可能, 每个城市在网络中的作用决定了它的定位。这种联系的变化体现在城市的竞争力上, 城市网络具有相对不稳定性, 随着综合实力 (体现在城市竞争力上) 的变化, 每个节点的影响力也在变化。在区域城市体系中, 这种特征也同样存在, 因此, 对于城市等级体系来说, 城市之间既是相互依存又是相互竞争的。发挥优势、提供竞争力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功能的这种变化特性和发展趋势使得一些城市空间的构成发生变化, 如城市的CBD, 其功能演变和结构调整的背景, 就是城市网络的形成和城市功能空间的聚散。因此, 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城市CBD发展, 必须置于全球城市网络的视野下, 以及全球城市经济区域分工的背景下。
中国正处于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阶段, 在这种背景下, 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如何适应这种发展要求, 使城市生长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使城市结构更加适合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空间结构, 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首先, 要有区域整合的理念, 区域中的城市不但是相互竞争, 更是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 这也是区域城市体系功能分工的要求。打破行政管辖的界限, 区域整合, 协调发展。其次, 进行制度创新, 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 要打破垄断, 引入竞争, 通过制度改革加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第三, 要研究城市相关功能和产业的发展模式, 分清各种模式的基础和特点, 找出适合特定城市的发展模式, 避免或减少发展过程的弯路。最后, 要进行战略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结构形态的发展因素很多, 应该从战略的角度综合地、跨学科地研究。信息技术发展只是研究城市结构形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对它的考察也只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一个切入点, 而战略研究需要在更高的更全面的层次上审视城市的发展方向, 制定发展的大政方针。
4 结束语
纵观各种流派的城市研究与规划的理论, 尽管分析的视角不同, 但是都直接或间接的肯定了信息社会对于城市的未来社会和经济的作用, 并充分反映了智慧城市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对于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阎小培.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 国外城市规划, 1998 (4) .
[3]程大章.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导论.中国科学出版社, 2012.
城市环境管理理论 篇8
很多年前,在一个在现场发起的关于对未来憧憬的调查吸引了每个人,大家尽可能地在画板上展示自己对未来的构想。
回忆当时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其实有很多在今天已经被实现了。
走进未来之城,颇具现代感的建筑设计随处可见,道路更是平坦宽阔、纵横交错。你看不到干道有任何高压线,因为只要在某个路段的地下综合管廊里放入多种市政管道就可以。管廊兼具光、热、压等多类传感器,一个人手持一台商用平板电脑,只要在有网络的条件下他能够随时随地对管廊进行监控。
即便出现突发状况,管理人员也能轻松应对。比如,污水井口水位超标,抽水泵会自动启动:管廊所属的井盖遭到外力打开,监控室能立刻听到报警声……
人们不会在未来之城看到垃圾车,因为每条街道几乎都有一套垃圾处理的输送系统,使得城市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实现全自动、分类、密闭收运和处理。
错落有致的垃圾投放口直接连接中央垃圾收集站,投放口“吃”进垃圾后,先进入下方的一个存储空间,由电脑自动控制被负气压吸走,顺着底下埋设的垃圾管线直接输送到垃圾站,再经过压缩、过滤、净化、除臭等一系列处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垃圾的二次污染,并十分“自觉”地完成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等重任。
在未来之城,你几乎可以和雾霾告别。一幢幢独特的公寓建筑,即使在乌烟瘴气的城市环境中依然可以保证健康的生活。
大楼的多功能外墙是整幢建筑最重要的部分,它布满了吸盘形状的“漏斗”,形成室内和室外之间的一层保护膜,控制光线、空气和水的进入。这些漏斗内部植入了光电池和感应器,可跟踪湿度、风向、阳光的亮度和角度。感应器感知气候条件变化,指挥漏斗变成最适合当前任务的形状。
【城市环境管理理论】推荐阅读:
城市环境管理11-24
城市环境管理问题06-15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08-09
2023城市环境管理理论学习体会06-16
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06-17
《哈尔滨市城市环境综合管理办法》09-23
城市社区环境卫生工作管理制度11-13
关于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思考07-05
韶关市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08-12
铁岭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