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理论

2024-07-12

健康城市理论(精选7篇)

健康城市理论 篇1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所有就诊者中,只有10%左右的患者需要专科医生诊治,而人群中80%-90%以上的基本健康问题,可以通过训练有素的全科医生和社区健康管理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来解决[1]。健康管理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持续动态过程,单次的循环中健康问题得到解决,不断的循环保证了健康管理朝着健康的终点前进[2]。PDCA循环的核心在于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螺旋式上升,最终实现既定的目标[3],与健康管理理念一致。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健康管理优秀经验的基础上,以广州市车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通过应用PDCA循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纠正、处理),构建基于PDCA管理理论的城市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并阐述应用前景,进行可行性分析。PDCA城市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是将社区健康管理的4个环节(风险评估、健康干预、跟踪监测、效果评价)与PDCA循环质量管理的4个过程相结合,从7个角度进行健康风险评估,9个方面进行健康干预,10个模块进行健康监测,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家庭互动获取健康信息、社区医生与居民互动联系的纽带,达到持续改善社区健康管理质量的目标,根据个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个体指导,制定个性化目标并动态追踪效果,这样周而复始、长期坚持的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管理良性循环,以此全面保障社区居民健康。

1 PDCA城市社区健康管理模式

PDCA城市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是以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PDCA循环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健康管理4个环节为步骤,通过7个角度对居民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居民分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人群。居民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师进行签约,签约医生从9个方面对居民开展健康干预,再从10个健康管理模块入手跟踪监测居民的健康改善情况。同时建立健康管理网络服务平台、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以便及时管理健康数据、干预与评估、获取健康教育知识、建立绿色就医通道等。并通过汇总、整合、分析居民季度或年度健康指标变化,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等信息,借助专业效果评估工具,出具年度《健康管理效果评估报告》,明确居民是否达到管理目标,并分析原因,据此制定下一步改善目标和改善重点。具体模式如下:

1.1 PLAN计划———建立健康档案、风险评估、制定干预计划

1.1.1建立健康档案

根据居民已有健康档案、既往病史、历史体检数据、便携式监测仪、生活方式问诊等信息,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信息包括:住院病历、检查报告、门诊病历、用药记录、既往史、各项生理数据、生活方式等。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全面连续、动态更新,方便居民随时登陆APP进行掌上查询,同时支持个人主动更新健康信息。医生可及时了解健康干预效果,根据干预效果不断完善干预计划。

1.1.2 风险评估

与各级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联合机制,通过专业健康评估软件、综合医院专科医生、社区全科医生、健康管理师4个角色根据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健康评估问卷,从以下7个角度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发现生活方式问题和健康危险因素:生活方式评估;睡眠质量评估;慢性疾病评估: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冠心病、骨质疏松等患病风险评估;心理评估;功能医学评估;中医体质辨识。

1.1.3 制定干预计划

根据健康档案、通过风险评估,将居民分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慢病人群,分别进行个性化干预。社区全科医生/健康管理师通过与片区居民签约,为其提供健康信息收集、健康教育、健康干预等全方位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并制定相应的有指导性、可实施的计划,以及所预期达到的近期健康管理效果、远期目标。

1.2 DO执行———健康干预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健康管理示范基地要求,从9个方面展开健康干预:

(1)生活方式干预:膳食指导、运动指导。

(2)睡眠干预:通过介绍环境、心理护理、对症处理、创造舒适的睡眠条件和环境、睡眠卫生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3)慢病管理: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痛风、冠心病等慢性病,制定专项慢性病干预及风险管理方案,伤残康复管理方案,从膳食、睡眠、运动、心理等方面入手,以书面的形式制定个性化专项慢病管理方案,每季度根据干预效果不断改善方案。

(4)心理干预:根据心理健康评估,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问题,如慢性病患者、孕产妇、青少年、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进行心理健康评估,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师一对一辅导等。

(5)健康教育:全科医生、健康管理师一对一咨询健康相关问题;专家专题健康讲座;专家视频讲座;APP推送健康相关知识;发放健康宣传小册。

(6)在线健康咨询:通过电话、微信、APP三种方式,咨询常见病的生活方式保健、给予生活方式改善、饮食营养、运动指导等,但不涉及疾病诊断、用药。

(7)社区活动: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养生旅游等。

(8)健康保险:签约居民选择社区首诊可享受相应的医保优惠政策,市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门诊医保起付线低于原有起付标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则通过签约转诊至上级医院产生的费用按照社区报销比例直接结算,提供适当的政策倾斜。通过试点效果,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议案,争取将参与健康管理过程产生的费用纳入现有医保报销体系,更加能提高居民参与健康管理的积极性。

(9)绿色就医通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各级综合医院建立联合机制,为居民开通绿色就医通道,居民有需要就医时,社区全科医生可为居民预约综合医院相应科室,省去排队等候咨询的时间,直接到综合医院看病。且联合医院共享居民健康档案,更节约部分检查费用和时间。

1.3 CHECK检查———追踪访问、远程监测

从10个健康管理模块入手,通过便携式监测仪、家庭随访、健康小屋测量、网络健康数据采集等渠道跟踪监测居民健康数据并实施干预计划。

(1)生物学:通过便携式检测仪,实时监测居民体温、血压、心率、脉搏、血糖等生理数据。

(2)心理及精神压力:压力测量、抗压指数评估、个性化心理问卷调查。

(3)社会适应:个人生活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职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道德约束能力。

(4)睡眠监测:通过睡眠监测仪监测睡眠质量。

(5)眼底检查:儿童、青少年视力监测,中老年人老花眼、白内障筛查预防。

(6)人体成分:监测身高、体重、脂肪含量、水分含量、腰臀比等。

(7)营养:不同人群的营养管理,制定如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等通过纸质化的营养监督指导计划,并定期进行效果评估、改善计划。

(8)运动:不同人群的运动计划,监督完成情况,不断完善运动方式。

(9)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健康状态评估。

(10)功能医学:体适能和肺功能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硬化检测;热断层TTM;微量元素、重金属、激素等监测干预。

将监测数据上传至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或APP),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师根据获取的健康数据评估居民健康管理效果,居民可随时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及时了解健康干预效果,根据干预效果不断完善干预计划。并通过微信、短信、APP、网上查询等方式及时对居民做出反馈,监测居民健康行为。

1.4 ACT修正———效果评价、改进干预

通过汇总、整合居民季度或年度健康指标变化,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等信息,借助专业效果评估工具,出具季度或年度《健康管理效果评估报告》,明确居民是否达到管理目标,并分析原因,据此制定下一步改善目标和改善重点。

2 PDCA城市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前景

2.1 全面提升社会、经济价值

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健康管理服务在国内还是个盲区,基本上没有开展起来,其知晓率很低(19.9%)。居民的健康维护需求依次是生活方式干预(95.7%)、定期体检(93.9%)、健康知识(89.0%)、制定并实施个人健康计划(79.3%)、健康咨询(63.3%)[4]。而PDCA城市社区健康管理不仅涵盖了以上的居民健康需求,其与各级综合医院建立联合机制,建立与全科医生、健康管理师的签约机制,开展绿色就诊通道,更是贯彻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帮助减轻居民看病难的困境,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且社区健康管理以预防为主,以提高居民健康质量为目的,具有小投入大产出的特征,作为需要巨大医疗投入的国家来说,积极发展社区健康保健与管理是降低医疗费用支出的最佳选择,其产生的经济性是其他医疗模式无法比拟的[5]。

2.2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大的特点是为广大居民服务的基层卫生服务单位,贴近居民,便于为居民提供快捷的卫生服务,开展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是以治疗为主向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模式转变的重要体现。PDCA城市社区健康管理模式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开展健康管理服务,不仅符合居民的真实需求,也是社区卫生中心自身发展的需要,还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机构的保障人群基本健康的首要职能。健康管理遵循“治未病”理念,强调预防为主,通过利用有限的卫生医疗资源来降低居民发生疾病的概率。对减轻综合性医院常见病就诊压力,促进“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的发展。

2.3 丰富健康管理学科内涵

目前健康管理工作主要局限在自然科学领域,使得对如何提高健康水平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关注太多,而对社会科学领域的关注太少,不利于健康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宏观发展[6]。PD-CA城市社区健康管理模式中包涵了功能医学、健康保险、生活方式干预、心理干预等社会学领域的知识技术,且PDCA循环质量管理理论本就属于社会科学领域,更进一步完善了健康管理学的研究范围,更广泛、全面地保障居民的健康。再者,由于临床医学研究总是占据着健康管理研究的主导地位,从而使得原本应为健康投资优先计划的预防保健始终得不到贯彻落实。PDCA城市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根据不同居民的健康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计划,重点是预防保健,并为签约居民购买健康保险,更能促使健康保险成为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一部分。通过试点居民参与健康管理产生的费用纳入医保报销,更能激发居民参与健康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建立和完善健康管理保险制度成为我国社会保险的一部分很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3 可行性分析

社区健康管理模式不仅有市场需求、技术支撑,更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发展前景明朗。一是市场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结构进程加快,慢性病发病率增高以及人们期望寿命值的延长,且人们的健康意识淡薄,不健康行为突出,“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困境仍未解决,给社会和个人均造成了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因此,构建适合国情、切实可行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二是技术支撑,现代健康管理模式通过网络、电话、短信、视频等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手段,引进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和知己健康管理等新概念,已有较为成熟的知识管理信息平台和客户服务信息平台[7]。三是政策支持,2013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做出详细计划。2014年9月,发改委、民政部门等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并明确规定到2020年,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更加丰富、结构更为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8]。可见国家对健康管理行业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PDCA城市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在理论、技术、市场、政策上都有着极大的优势,但实践中可能遇到许多问题,如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收费标准难以确定、医疗保险报销、弱化社区医疗服务等问题,应进一步积极探索前进,与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双向转诊趋势、医疗保险制度等有机结合,构建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全面保障居民健康的新型社区健康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祝友元,赵影,潘毅慧,等.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9):2202-2204.

[2]符美玲,冯泽永,陈少春.发达国家健康管理经验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3):233-236.

[3]Varkey P,Sathananthan A,Seheifer A,et a1.Using quality—improvement techniques to enhance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ling of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Quality in Primary Care,2009,17(3):205-213.

[4]陈宪泽,詹小清.基于全科医生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12):897-900.

[5]邓斌菊.城乡社区健康管理行业现状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15,36(27):4151-4153.

[6]陆燕梅.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3.

[7]陈文,步肇洪.妇幼健康教育现代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07,2(9):22-24.

[8]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J].城市规划通讯,2014,13(19):4-7.

城市规划理论与智慧城市 篇2

1 城市规划的概念

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将“城市规划”定义为“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 也有人将后工业社会称为“信息社会”、“网络社会”, 显然, 信息元素在后工业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后工业社会结构呈现网络化特征, 人们的生活空间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把我们带入一种全球化的后现代主义的城市文化。后现代主义、全球化和虚拟化正成为城市文化的特征之一。

“信息城市”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而提出的一种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 是从纯粹的新技术角度提出的未来城市理论。从对众多专家的调查表明, 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是信息城市, 这也说明信息技术对未来城市社会的主导影响, 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

信息化城市的规划与传统工业化城市的规划有很大不同, 其全球背景、产业特征、生活工作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从而导致城市规划的背景依据发生变化。在城市规划中, 需要研究城市在全球和区域城市等级体系中的地位, 综合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 来确定城市的性质;城市功能空间的划分要考虑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中心功能变化、工业空间的边缘化以及空间发展的持续性等因素;在信息化条件下, 对于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特别是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分类会有所改进;要适应城市综合社区的要求, 进行城市居住区域规划设计;对于城市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要注意城市场所的个性化和生态化, 在城市更新中注意城市文脉的延续;在高新技术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中, 要注意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创新氛围的营造。

1.1 城市基本要素

城市基本要素包含城市的空间形式、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组织、城市景观的描述等各方面的内涵。城市结构的本质是指城市形态和城市相互作用的网络在理性组织下的表达方式, 是城市的物质与空间组合而呈现出一定的结构形态, 它包括了城市物质设施所构成的显性结构 (如物质设施分布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城市交通系统结构等) 和城市的社会结构 (如人口结构、文化层次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 及自然结构在内的具有相对隐性的结构内容。

美国的城市社会学家简·雅各布指出:城市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城市对错综复杂的功能使用多样化的需求, 而这些使用之间始终在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得到相互支持, 以一种相对稳固的方式互相补充, 以现代城市规划的分类法来进行规划, 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确定位置。一些将城市功能过于纯化的做法割裂了城市要素间的联系, 使被裂解的城市再也不能还原到原来的自然、有机的状态。城市的一切功能活动, 都依托于各类基本的城市物质要素的相互作用来进行。这些众多的物质要素以及功能活动要依据一定的空间秩序且有规律的联系在一起。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是在分析和研究城市各类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发展方向的基础上, 来寻求各物质要素的内在组合方式, 使经过规划的城市空间保持有机状态, 达到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的目的。

随着工业社会的成熟, 出现了一批综合性的城市, 但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区位等方面的因素, 一些城市的功能结构有明显的倾向性特征, 如有生产功能为主的工业生产城市、以流通和消费为主的流通型城市、以政治功能为主的首都型城市、以旅游服务为主的旅游城市、以货物进出服务为主的港口城市等。进入后工业社会后, 全球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 从而形成全球网络。在城市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不体现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流的存在, 信息技术将城市各功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使之重新整合变得更加有机化和整体化。

信息技术与城市各结构要素的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1) 信息技术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表现为城市经济管理职能的集中趋势, 表现在生产和消费市场的在线服务以及生产和后台办公功能的分散上。同时, 城市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工业化经济向信息化经济转化, 城市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 (传统服务业) 为主向第四产业 (信息产业) 为主的构成形式转变。

(2) 信息技术发展使城市社会控制进一步加强, 在为人类社会活动带来极大便利和灵活性的同时, 也为社会沟通提供了新的工具。信息化城市的文化日趋全球化和虚拟化。在城市生活中, 家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成为全球信息网络的重要终端。

(3) 在信息时代, 城市在物质空间和电子空间内已被重新定义。在信息化城市中, 家庭与工作、公共与私有、电子与物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值得注意的是, 信息技术支持城市强势群体对物质空间的控制。当物质和电子空间以新的方式被利用时, 城市变得越来越破碎和多极化。这些发展过程创造出一个由不同空间类型组成的复杂拼凑物, 其中一些是物质的, 一些是虚拟的。

(4) 对于城市的“智能化”进程来说, 基础设施的制度创新是必须的。首先, 制度创新必须与全球性的竞争市场联系起来, 基本点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 是为了参与全球性的竞争与发展的需要。其次, 要努力摧毁制度壁垒, 这种壁垒存在于城市政策制定者和城市掌握基础设施网络的人之间。最后, 是城市各种基础设施网络之间的联合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和管理运行中。

(5)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城市环境, 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减少有毒排放。

1.2 城市结构功能

城市的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演进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同的城市功能结构能反映出当时城市社会发展和不同地域文明的特征。

从世界500强企业在全球城市中分布状况可以看出, 一个全球化的城市网络已经形成, 每个城市都可以在网络中的等级体系上找到位置, 全球城市的分工协作成为世界经济的新模式。在全球城市等级体系中, 城市的地位和分工不同, 其功能结构也出现很大差异。信息时代的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 更不能脱离全球城市等级体系变化的大背景。

(1) 信息时代的城市功能

受到信息化的冲击和影响, 中国城市体系作为全球城市网络的一部分, 自然也形成网络。根据国内外城市综合实力研究的各种指标体系, 结合中国城市信息化过程的特点, 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功能有如下的发展与变化:

城市功能的演变是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 影响城市功能演进的因素有经济发展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和技术进步因素, 其中技术进步因素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功能的更替和升级中, 城市传统功能被重新整合, 居住与工作功能界限的模糊、空间的整合使家庭文化重新兴起, 家庭功能呈现多元化。生产与流通也通过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工作方式也呈现多元化、高灵活性的特征, 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务方式形成很大冲击, 电子商务的份额快速增长。交通网络智能化、文化娱乐也与信息网络连接在一起。

城市服务功能发生变化, 一般服务功能从商品服务向信息服务的转变, 生产性服务业将迅速增长并逐渐国际化, 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相适应。城市服务功能变化中最重要的是创新功能的提升, 这里不仅仅是科技创新的发展, 还有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功能的加强等。

不同等级城市具有不同的功能特征, 全球性城市是全球经济指挥中心, 区域性城市则聚集着后台办公功能, 地方性城市更多地承担全球经济分工的生产功能。

在城市功能的发展中, 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产业优化了城市经济要素, 改变了传统的城市经济运行方式, 并对城市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同时, 城市社区功能也朝着多功能智能社区的方向发展。

(2) 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各组成物质要素实体和空间结构所表现的形式、风格、布局等有形的表现有其自身规律, 但就其本质而言, 它实际上是人类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化和空间化, 是各历史阶段城市的技术能力和功能要求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

在信息化条件下, 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了相应的发展和变化, 进入后工业社会后, 信息技术革命对城市结构形成全面的冲击, 城市空间出现网络化结构, 空间性质兼容化。城市居住空间从单一功能空间向复合功能空间转变, 智能化住宅快速发展, 社区空间的电子延伸——虚拟社区出现;城市的工业空间发生重构, 高技术园区出现, 生产方式更加灵活, 并出现虚拟化企业;城市的办公服务空间虚拟化、电子化, 以信息网络为支持的社会服务通过各种远程服务活动使城市服务体系部分进入电子空间, 如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 服务的质量、水平、多样化及灵活性大大提高;CBD的功能空间特征也发生变化, 商业娱乐也进入虚拟空间, 如电子商务、网上娱乐等, 城市中心的商业娱乐空间也出现复合趋势。

在城市空间结构中, 出现新的城市空间要素——高技术中心。高技术中心是由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新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以及对信息技术需求等各种因素推动而发展起来的, 在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高技术产业综合体、科学城、技术园区、高技术城等多种类型。高技术中的空间要素由创新空间要素和非创新空间要素组成, 两种空间相互作用和整合, 共同构成高技术中心的创新环境。

(3) CBD的演进

城市进入全面工业化阶段以后, 城市开发强度提高, 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张。城市土地使用方法和方式出现明显的分区, 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城市围绕中心区发展, 商业、工业、居住区、郊区之间相互分离, 对可达性要求最高的商务和商业活动多聚集在城市中心区。

CBD是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通常被认为是城市发展和繁荣的标志, 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 是城市的商务中心、购物娱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CBD在经历了以商业为主的混合阶段、专业分区的综合功能阶段后逐步走向功能升级、综合化、生态化的综合阶段。CBD中不仅集中了大量的跨国公司的总部, 还有高层次、专业化的商务服务, 包括金融、法律、会计、管理及广告业等。这类公司聚集于国际性大城市的CBD中, 在跨国公司的全球运转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信息化条件下国际大都市功能的空间特征, 首先存在着一种全球空间, 全球经济在其中流动运行, 操纵这种全球经济的主要是一些大型多国公司、生产性服务公司、研发创新公司和投资金融公司等, 这些全球流动空间的节点主要是那些全球性城市。其次是作为这些流动的具体执行空间, 地方场所显然是重要的, 它提供了交流、交易的物质场所。在这类空间中, 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心城市综合体, 他存在于全球性城市和国际性城市中, 成为支撑全球流动的主要物质空间依托。

(4) 信息产业街区

信息产业街区是指在城市内部, 以城市街区为载体, 以信息产业相关活动 (主要是信息密集服务业) 的高度集聚性为特征, 具有一定区域性影响力的城市空间。信息产业街区是我国信息产业在城市空间发展中有别于高科技园区的一种特殊的空间形式。人们通常所指的“电子一条街”或“科技街”是街区运作的一种表现形式。“街区”概念的提出, 反映了产业运作的关系, 从满足街区产业运作角度入手, 以较宏观的角度来表征这种特殊类型的城市空间。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 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中关村、深圳的华强北、南京的珠江路等。

虽然信息产业街区的发展是从电子产品贸易和专业技术服务开始的, 但街区的发展带来了人们需求的多样性综合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5) 高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变化

高技术产业园的空间以教育、研究和开发、生产企业三大部分为核心, 与传统工业相比, 高技术产业的生产过程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创新过程, 研究与开发在这里占了很大比重, 其本身并不要求过大的用地, 他们宁可在更大的范围内扩散、分工协作, 也不会把与之联系的所有研究、生产单位集中在一个地方, 因为接近市场是他们的一个重要区位趋向, 而研究开发、生产之间的联系不会像传统产业那样受到运输成本的制约。

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来自创新信息、创新劳动力、风险资金构成的创新环境, 他们可以是不同来源的创新信息、技术劳动力储备, 以及高风险资金不同投资者的组合, 因此创新环境的定位和发展模式是多元化的。从时间尺度来研究高技术区的发展历程和类型, 可以看到不同发展模式的创新环境。他们以不同层次的创新水平和生产力结合, 形成不同的产业环境。

2 现代城市的主要发展理论

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理论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力图解释一个地理摩擦几乎为零的信息化时代, 城市还能否成为经济活动集聚的中心, 以及在未来城市应该如何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有关城市发展的新理论, 其中包括全球城市 (世界城市) 理论、柔性城市 (后福特城市) 理论、信息城市假说、学习城市以及智能社区理论等, 他们分别是将城市视为高等级的商务和金融活动的集聚地, 或者是“后福特”资本主义的柔性综合体, 或者是信息经济的集聚地, 或者是学习性的地方网络, 或者是利用信息中心获取竞争优势的地域。

(1) 世界城市/全球城市

世界城市概念早在1915年就由西方城市和区域规划先驱Patrick Geddes在其所著《演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提出;而加拿大学者约翰·弗里德曼在1986年综合了若干年来世界城市研究的最新成果, 提出的“世界城市假说”, 其实质是关于新的国际劳动分工的空间组织理论, 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后工业化以及新的国际劳动分工背景下的产物。

现代世界城市的本质特征是拥有全球经济控制能力, 其来源是跨国企业总部与作为生产者服务核心部分的跨国银行的总部, 因此世界城市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决策中心。约翰·弗里德曼明确提出其假说的目的是要将城市化过程与世界经济力量直接联系起来, 为世界城市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

世界城市是以技术革命为其产生的根本动因, 现代的世界城市尤其受到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深刻影响。一方面,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降低了跨国企业内部协调、监督的成本, 可以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地进行管理与控制, 给跨国公司的空间扩张提供可能。生产和管理可以在空间上分离, 于是管理控制功能向中心区集中, 生产向边缘低成本地区分散, 这是新国际劳动分工的空间表现之一。另一方面, 信息通达性的提高也降低了外部市场交易成本。生产者服务是信息高度密集的生产过程, 跨国公司的扩张增加了对生产者服务的需求, 需求的信息数量大幅度增加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促使生产者服务的专门化与大规模生产, 将服务 (非物质产出) 的生产与物质的产出分离开来, 促进了管理控制功能区和被控制功能区的分离。

世界城市假说是城市等级理论的延伸, 但又不同于传统的在国家层次上的城市等级体系, 假说论证了在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中, 一个全球统一的城市等级体系正在形成, 其中国家的城市等级体系只是它的一个子系统, 由于城市增长的最基本动力由国家转向了全球, 因此对于每一个国家城市体系而言, 其顶端的首位城市是这种增长刺激的第一线接收者, 随之将增长分配给各自国家的城市体系。

(2) 信息城市

信息城市理论是由美国著名规划学家、信息社会研究者曼纽尔·卡斯特尔斯提出的, 他认为信息城市是信息社会的体现, 并重新分析了世界城市形成的力量基础, 构造了“发展的信息模式”, 并认为所谓的世界城市就是他所指的信息城市。

虽然很多学者都曾研究城市的高技术革命, 但是卡斯特尔斯的理论较为全面, 它不仅分析了高技术产业, 而且更重要的是分析了高技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他认为, 技术革命最重要的影响是服务转变, 我们的世界将是信息社会。根据这个概念, 经济生产、文化主流、政治军事赖以依存的社会结构都会依赖于对信息及知识的收集、储存、处理和生产的基础上。信息成为所有社会过程和社会组织的原材料。

卡斯特尔斯认为, 信息没有空间特征, 信息技术也使得地理摩擦几乎为零, 因此世界经济将由“地域的空间”转向“流的空间”。信息经济的流具有一个特殊的结构, 即网络, 通过建立全球性的具有“瞬时”通达性战略网络, 信息为基础的高级技术就消除了“流的空间”的国家壁垒, 这种情形充分表现在以通信联系为基础的世界资本市场的金融交易之中。获得这种信息空间的进入权和取得对信息空间结点 (即世界城市) 的控制权是在国际资本积累博奕中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之所在。从这个角度, 现有的世界城市体系就反映了这种力量的分配, 国家或城市要想改变自己在这一空间网络中的地位,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系的控制者所愿意让出的份额。

(3) 后福特城市

柔性城市是“本地化经济”与“区域经济复兴”的产物, 20世纪80年代早期, 社会学家试图解释全球化同时某些生产活动出现的明显区域化趋势。此时, 战后经济秩序正在崩溃, 大生产的组织模型出现了转变, 同时就业与产出的部门组成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 在制造业内部向高技术生产转变。

第一种柔性城市的理论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延伸, 这个模型发展了科斯和威廉姆斯的理论, 认为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决定如何组织生产, 这既包括企业内部也包括企业外部网络关系。现代生产的劳动分工与生产区位相互影响, 一旦生产区位的接近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 企业就会将更多的关系外部化, 因而出现不同的组织模式。80年代国外城市增长的复兴显示出城市是新兴产业 (生产者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 实现集聚经济的地域, 这些产业需要外部动力以达到柔性。

城市就是这些复杂的、不确定的、高成本和柔性化的公司之间投入产出关系的结点;柔性城市的经济基础是由这些需要通过集聚来获取柔性的产业构成的, 这些产业不是传统的大生产部门, 而是建立在与之不同的组织模式, 因此存在一个柔性的城市经济。

第二种柔性城市理论与第一种相似, 但是没有进行部门分析, 而是提出了城市不是一个相互交叉的部门集聚的地域, 是一个统一的巨型的“柔性综合体”系统, 里面的要素和子系统相互作用与联系, 组成一个柔性投入与产出的地域。

第三种柔性城市理论与新工业区理论有关。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的变化导致一些经济发展分析家开始讨论本地网络化的企业正在代替垂直一体化的公司成为经济变化的主要现象。新工业区的理论强调工业组织结构方面的相互联系的转变:社会、空间、制度以及政治。一个城市随时都有衰落的可能, 对于原先生产某种产品的城市来说, 一旦其他城市对这个城市进口的产品采取替代策略, 城市就面临着更大的竞争;而绩效好的本地企业在建立共生的城市网络后, 往往开始将他们的某些活动向远距离的地方移植;只有城市持续的改进以保持相当的柔性, 才能保证城市不被逆工业化。对于某些被支配的城市地域而言, 他们依赖于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入驻企业, 面临着增长且并未发展的困境;在这些外植的产业基础上建立内生的本地经济要想成功, 宿主就必须构筑自己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的生产基础, 逐步使整个城市变得更加柔性。由此可见, 处于不同发展环境的城市都同样需要柔性化。

对柔性城市的第四种描述是, 在城市的郊区扩张中, 人们必须权衡扩散的优劣, 在保持财富和郊区自由发展的同时遏制其不良效应。郊区的扩展可以说是城镇内居民和城镇本身为获取效益最大化而忽视了整个地区发展的结果。新区域主义认为区域才是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单元。但在目前的状况中, 一些郊区的繁荣完全是建立在与之毗邻的其他郊区和中心区的衰落上, 这种缺乏区域整体性的发展, 必然导致城市在进一步的竞争中失利。只有“柔性城市”——就是在地理上有扩张的能力、能够抓住郊区的财富的城市, 才能够解决内城贫困等问题。

(4) 学习城市/区域

学习城市/区域是相对较新的概念, 但却成为大量区域发展的中心策略。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学习性城市或区域的概念, 但是都与创新和促进创新的系统有关, 这类城市或区域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将创新和学习放在发展的中心位置, 具有共同要素。

所有的合作者都有一部分将学习和知识散发放在发展中心的明确任务, 由他们来决定培养全球性的竞争力、知识密集性的产业和服务活动, 所有的工作建立在当地学习、创新与应变能力的基础上。集聚于相同区位的企业和知识机构能共享文化并具有共识, 更能促进社会相互作用和学习的过程。

“学习”包括了个人学习和机构 (制度) 学习。前者指个人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获取知识、技能等, 通常指的是终身学习, 而不仅仅是学校的学习或培训。通过学习, 个人可以获得更好的工资和就业机会, 而社会则得益于一个更柔性化的、具有先进技术的劳动力。但是个人的终身学习只是建立一个学习性城市或区域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 将个人的学习与更广阔的环境联系起来, 使城市或区域的制度 (机构) 也感觉到学习和创新的必要。

学习城市是建立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基础上, 其中集体的学习与产品、流程和工作组织等信息的交流相关, 这种本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机制。大型的全球公司也寻求将其研发行为融入本地, 充分利用、发展高水平的企业网络和本地商业支撑和资源, 以获得高度本地化的研究和技术能力, 实现本地市场全球化。

在学习社会里, 没有机构能够垄断知识, 所有的合作者——不管是公共权威部门、私人企业、教育研究机构还是市政组织、民众个人——都将学习和知识散发作为发展的重心。事实上, 不同的主体之间有着共同目标, 通过城市的网络培养了共同的价值趋向, 它对于学习性城市的运行至关重要。

(5) 智能社区

智能社区的地理范围可以从街区到多个区域的联合体, 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其中的居民、各种组织和政府机构都在使用信息技术来改善他们所在的区域。

智能社区强调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以前的经济社会活动有明显的地域尺度, 人们在同一个城市 (地区) 内生活、工作、购物等。但是由于交通和通信的成本急剧下降, 现代经济成为开放性和全球性, 企业可在全球范围内比较权衡以选择生产销售地点, 人们可以在家或者世界的任何角落通过计算机提供服务, 甚至通过比较地方政府服务的优劣来选择居住地点。因此, 一个城市要想在全球竞争中吸引居民与投资者, 其地方政府必须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并且善于合作, 尽量用最低的成本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利用先进的技术为市民增加服务、获取信息和提供决策。

智能社区应是已经拥有或者追求以下特质的区域:高新技术的投资以及人才的可获得性;人才和职业培训;竞争经验与合作习惯;透明的城市财政;有将债务转换成资产的能力;制定让公众共同参与的战略。每个智能社区依据各自的资源和目标, 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达到以上特质, 但是在获得经济稳定性和公众的共识、忠诚方面却有着相似的结果。

智能社区的发展为全世界的城市和区域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他们必须考虑自己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例如北京, 它不能仅仅考虑与上海、深圳在新经济发展中对企业和居民的竞争, 而且要感受到同伦敦、东京、纽约的竞争。区域必须要SMART (智能) , 有学者将它分解为:“S”代表学习与策略, 要将远程通信和信息技术用于自己的区域;“M”代表城市和区域对信息技术和经济、居民需求的趋势与变化的快速反应;“A”代表城市和区域的主体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区域达到共识;“R”代表城市与周边区域的合作与协调;“T”代表快速行动, 一旦落后就意味其他城市在新经济中取得了竞争优势。总之, 社区和城市的发展需要高度发达的远程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 以此获取竞争优势来吸引那些能够创造知识性质的增长型企业。

(6) 经济反射能力中心

地理信息科学家Michael Phoenix认为, 有关的“世界城市”、“全球城市”、“信息城市”和“柔性城市”的理论假说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 即是将城市看作一部机器——一个具有地理密度的社会经济体系, 并且遵循某种城市物理学的机制。而城市学家们关注的社会经济变化不过是推动这部机器运转的力量的转变——从国家资本主义到全球资本主义, 从制造业到服务产业, 通过特殊的本地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些形式的推动力“创造”了城市, 城市成为全球资本流动和力量的机械结构的部件。

现代的城市是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反射中心。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差别化的、本地化的社会关系的综合体作用于全球资本主义, 城市里集聚的经济活动——包括制造业与服务业, 都是相互依赖的, 这种依赖是间接的或者说是非贸易性的, 而不是城市经济中主要的直接的本地贸易的联系;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区别的中心要素应该是惯例、习俗与关系。由于现代资本的转变, 这些要素的重要性还在增加, 组成了经济反射能力。这个术语指的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企业、市场、政府、家庭以及其他主体的不同制度层面上各组要素通过反射性的行为作用于经济演变过程的可能性。这类似于智能社区中城市各主体快速反应的特质。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渗透和信息网络的发展, 各个行为主体的行为更多样化, 并且行动速度比以前更快。企业、政府其他机构以及家庭都被迫适应其他主体的快速变化, 他们完善这种能力的途径就是增强组织和集体反射能力。在经济中, “反射能力”意味着积极参加竞争性学习;在社会和消费中, 反射能力是为了获得“满意”, 处理经济反射性对于个人、企业、家庭和公共机构新形式的风险。城市的这种反射能力同时存在于生产和消费领域, 依赖于城市内各主体的关系以及城市内组成的不同惯例习俗, 因此, 每个城市的反射性都不同。

全球化经济中的城市并非仅是全球机器的一个部件, 而没有地方性经济的特点, 相反, 当全球企业或机构选择入驻大城市时, 他们的目的包括了利用地方的特殊性:一方面他们希望获取进入本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场途径, 进而为其服务, 从中获得利润, 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获得当地特有的特殊形式的反射性, 将其作为他们全球生产和营销体系的投入。

纵观以上的城市理论, 尽管分析的角度和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 但是他们都直接或间接的肯定了城市, 尤其是大城市在未来社会中将继续作为经济中心的地位, 而且分别或同时强调了信息/知识、学习、快速反应能力和在信息网络的支配控制力对于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3 信息社会中的城市发展

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中, 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它必然是全球区域城市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无论这个节点是大是小, 是主是次, 都要通过这个网络与别的城市发生不同的联系, 这种联系首先体现在它的定位上。信息化、全球化的结果使得城市全球分工成为可能, 每个城市在网络中的作用决定了它的定位。这种联系的变化体现在城市的竞争力上, 城市网络具有相对不稳定性, 随着综合实力 (体现在城市竞争力上) 的变化, 每个节点的影响力也在变化。在区域城市体系中, 这种特征也同样存在, 因此, 对于城市等级体系来说, 城市之间既是相互依存又是相互竞争的。发挥优势、提供竞争力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功能的这种变化特性和发展趋势使得一些城市空间的构成发生变化, 如城市的CBD, 其功能演变和结构调整的背景, 就是城市网络的形成和城市功能空间的聚散。因此, 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城市CBD发展, 必须置于全球城市网络的视野下, 以及全球城市经济区域分工的背景下。

中国正处于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阶段, 在这种背景下, 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如何适应这种发展要求, 使城市生长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使城市结构更加适合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空间结构, 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首先, 要有区域整合的理念, 区域中的城市不但是相互竞争, 更是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 这也是区域城市体系功能分工的要求。打破行政管辖的界限, 区域整合, 协调发展。其次, 进行制度创新, 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 要打破垄断, 引入竞争, 通过制度改革加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第三, 要研究城市相关功能和产业的发展模式, 分清各种模式的基础和特点, 找出适合特定城市的发展模式, 避免或减少发展过程的弯路。最后, 要进行战略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结构形态的发展因素很多, 应该从战略的角度综合地、跨学科地研究。信息技术发展只是研究城市结构形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对它的考察也只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一个切入点, 而战略研究需要在更高的更全面的层次上审视城市的发展方向, 制定发展的大政方针。

4 结束语

纵观各种流派的城市研究与规划的理论, 尽管分析的视角不同, 但是都直接或间接的肯定了信息社会对于城市的未来社会和经济的作用, 并充分反映了智慧城市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对于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阎小培.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 国外城市规划, 1998 (4) .

[3]程大章.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导论.中国科学出版社, 2012.

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 篇3

1 紧凑城市理论的内涵及其特征

欧共体 (CE) 首先倡导构建了紧凑城市理论发展模式, 并在以积极遏制城市过度蔓延、保护郊区土地利用空间、减少资源能耗为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开展来, 有利于人们创造多样化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的城市化生活。然而, 紧凑城市理论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着一些缺陷, 对于高密度城市形态可能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以及生活成本问题缺乏必要的落实研究, 尽管紧凑城市理论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但其本质内涵和具体特征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认可, 具体表现为以下内容: (1) 城市开发的高密度性。紧凑城市理论在规模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对城市的现有土地进行高密度规划与开发, 可以有效遏制城市郊区化蔓延, 从而起到保护郊区绿地、农村土地的作用。另外, 这种理论还能够科学合理地缩短人们的出行交通距离, 通过对汽车的限制来降低资源消耗, 减少废气的排放。而人们通过高密度城市能够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更多城市活动, 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全面覆盖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土地利用的混合性。紧凑城市理论提倡采用混合布局的方式来建设城市, 将城市的居住用地和工作用地、休闲娱乐场所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有效利用起来, 不仅可以降低对于交通工具的依赖程度, 并且还能够起到节约时间、减少能源浪费的作用, 对于构建和谐、良好的城市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3) 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性。紧凑城市理论强调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工具的重要性, 可以避免因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而带来较多的尾气排放, 对于完善和优化绿色城市交通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我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能源枯竭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 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使得一些沿海地区的人口基数逐年攀升, 对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造成了严重威胁。根据相关资料数据显示, 我国一类适宜居住用地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9%, 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土地占有率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水平。

2.2 城市建设用地呈粗放增长模式, 城市蔓延趋势日渐明显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上升到了130m2, 远高于发达国家的83m2, 全国范围内城市用地面积的不断攀升使得郊区大量土地资源逐日减少, 导致城市发展模式朝着粗放型发展, 对郊区的自然土地资源消耗造成了重要影响, 从根本上加剧了能源的供需矛盾。

2.3 能源短缺与机动化矛盾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加剧

我国现藏有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重要战略资源正面临着紧张局势, 呈现出了严峻的供需矛盾形势, 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有汽车数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呈现出了剧增趋势, 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汽车数量会增加到1.54亿辆, 更加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 加剧了战略资源的紧张状况, 造成了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 使得城市环境更加恶化。

3 利用紧凑城市理论推动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

3.1 科学合理采用高密度城市土地开发模式

采用高密度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土地资源紧张局势, 提高城市用地的使用率, 有利于城市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构建多元化发展城市, 对于开展多功能的社会活动、提高各级城市交通枢纽的容积率、改善周边环境、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并且还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

3.2 坚持使用多样化、多功能混合土地开发模式

在利用城市土地推动城市化进程过程中, 要尽量采取具有综合开发功能、集多样化需求为一体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 有利于构建和谐多样的社会氛围, 还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拥堵的交通压力与资源紧张局势。

3.3 采用公共交通优先的发展策略来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私人汽车推广使用数量不断提升, 给我国的能源局势造成了重大威胁, 使得资源能耗不断加剧, 同时又加剧了城市郊区化程度, 以及城市人口密度的下降。因此, 应该推行TOD城市开发模式, 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从而有效减少我国机动车辆尾气污染物的排放, 缓解城市能源紧张局势。

参考文献

[1]彭晖.紧凑城市的再思考——紧凑城市在我国应用中应当关注的问题[J].国际城市规划, 2011 (05) .

生态城市理论与发展 篇4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学,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eco-ci t y)概念是在1971年联合国教科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首先提出来的[1]。但是,到目前为止不仅世界上没有真正意义的生态城市,而且对生态城市内涵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化。

1 生态城市的理论发展

1.1 国外生态城市的理论发展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萌芽,最早可追溯到空想社会主义时期的“乌托邦”。由于这种思想理念过于超前,完全脱离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没有提出完整的生态城市概念。但在一定程度上,为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古罗马建筑师威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总结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城市建设经验,提出应从城市的环境因素来考虑城市的选址、形态和布局[1]。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在城市用地的选择和中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的建城思想都加大了对环境因素的考虑。这些前人的成果,对以后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起到启蒙作用。

国外现代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直接起源于霍华德(Edwar d Howar d)的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理论为我们展示了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生态魅力[2]。霍华德之后,其追随者雷蒙·恩温阐述了“卫星城镇”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应用于大伦敦区域规划中;1929年美国建筑师佩利在编制纽约区域规划方案时,提出了“邻里单位”理论,它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大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1942年,芬兰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提出了缓解城市过分集中的“有机疏散”理论,这一理论对二战以后大城市向城郊疏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三种理论是继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之后,对生态城市理论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两次城市生态学高潮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城市生态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得到重新认识和反思。

1.2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

我国古代哲学中有“天人合一”论,这一思想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并在传统的天人关系论中居于主流的地位[3]。这种思想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关注环境,顺应自然的朴素生态观念,对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我国早期的生态城市理论,为我国现代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我国城市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其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1984年12月在上海举行了“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标志着我国城市生态理论研究的正式开始。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90年代,我国生态城市理论已形成了一套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指导的建设理论与方法体系。例如1986年,江西宜春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并于1988年正式开始生态城市试点。随后,各地在生态城、生态县、生态示范区、生态村、生态小区等层次上建立了一些很有推广价值的示范点,对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94年,上海明确提出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一个清洁、优美、舒适、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城市;重庆正式把“21世纪生态城乡大都会”作为重庆未来发展目标的最佳定位。与此同时,我国在与生态城市建设紧密相连的“园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清洁生产城市”等专项城市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些生态城市的建设成果都是建立在我国生态城市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加快了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

2 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生态城市认识的深入,在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认同生态城市理论的先进性和发展必然性,但研究大部分停留在概念的探讨、理论的分析上,且研究领域单一,缺乏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理论依据。生态城市理论在指导实际建设中并没有统一的定式,因地域、社会基础、自然等条件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方式和解决途径,且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亟待解决[4]。

在生态城市创建方面,存在下面的误区:忽视城市本身的生态结构,盲目发展;忽视城市内部资源的再生;重视基础建设,忽略城市生态文化建设,阻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忽视城市自身情况及特点,不从实际情况出发,只是为了装饰门面,吸引投资或出政绩,盲目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却不从深层次上进行规划发展[5]。

当前,我国正掀起第二次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高潮,许多城市都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发展目标。但在实际建设中,却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盲目的照搬国外的一些生态城市模式,完全脱离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生态城市的建设方面走了弯路,没能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应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发展的实际经验,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相应对策及措施,使我国生态城市理论和建设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实例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山东半岛的烟台市中心城区北部。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原有的土地面积已不能满足现有城市的发展需求,需要向周边地区进行扩展。烟台开发区新区区内的土地主要由山丘和滨海平原构成,山丘区多为森林用地,山前地带部分为园林用地,山前及滨海平原区多为农田用地。

规划在功能定位、规划构思、用地评价、布局方案等方面始终贯穿生态优先的理念。在以生态模式构思规划的指导下,建成的烟台开发区新区各区域将充分发挥自己的生态优势。其具体做法包括: (1) 发挥开发区海河交融的自然优势,顺应自然规律,建成具有生态优势的蓝海湾、生态河; (2) 绿地生态系统形成带网状格局,让绿色充分融入开发区内部,构成开发区景观安全格局,形成具有生态优势的绿带网; (3) 做好滨海地区休闲旅游规划,强化以金沙滩为主体的滨海生态休闲带,建成一个休闲海滩,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为开发区居民提供休闲的良好场所; (4)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形成现代科技园区; (5) 注重地域文化特征与开发区新文化的融合,通过建设文化新城,塑造历史文化、现代创业文化、外来文化的融合,建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区; (6) 建立现代化港口,并且配套现代仓储、临港性工业、服务业,建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港、山海城。

4 结束语

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迅速发展,而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的。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发展模式。但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的先驱者亦对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理念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在一些方面亦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我们应该总结前人的经验,借鉴国内外成功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我国实际,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城市理论,引导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交国, 杨永春.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 (12) , 23-6.

[2]Regi s t er R.Eco-ci t y Berkel ey:Bui l di ng Ci t i es for A Heal t hi er Fut ure.CA:Nort h At l ant i c Books, 1987.13-43.

[3]赵建平.生态城市理论与实例研究——以西递镇总体规划为例.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D].2007.

[4]陈勇.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J].新建筑, 1999 (l) :12-14.

[5]朱锡金:21世纪人类生态住区规划述要[J].城市规划汇刊, 1994 (5) .

健康城市理论 篇5

1 城市规划概述

所谓城市规划即指综合部署某个城市在一定发展时间内的空间布局、空间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配套设施等。城市规划概括来说即指城市空间设计及调整安排。通常情况下, 城市规划主要是动态协调城市人民活动的空间, 有计划的规划城市空间区域, 同时为人们提供活动所需的各种空间。

2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述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同时也展开了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具体的代表人物有法国柯布西耶、英国霍华德。其中英国的霍华德提出了建立一个理想化城市, 该城市兼具乡村和城市的优点, 即田园城市。即要求在中心城市或大型城市郊区、四周建造小规模的城市, 缓解大城市的卫生问题和拥挤问题。这一思想基本确立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体系和规划理念。柯布西耶认为城市必须集中, 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由于拥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 是完全可以通过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改造而得到解决的。通过城市不断发展和城市规划手段的实践证明, 在20世纪又涌现出大量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观点, 指导和促进城市的发展, 而城市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又将被总结归纳, 形成新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3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概述

3.1 卫星城理论

以卫星城理论为例, 该理论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其理论基础是田园城市理论, 因为在城市发展规划的时候, 存在城市功能集中的问题, 造成中心城市人口数量较多, 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稳定发展, 乃至破坏了城市功能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缓解该问题, 我国即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卫星城理论。所谓卫星城理论就是在中心城市郊区, 四周区域建设中小型城镇, 以将中心城市的人口分流至小城镇, 减少中心城市的压力。这些郊区城镇可以独立运行, 同时具备了城市运作的设施与条件, 且与中心城市息息相关。在这种情况下, 外围城镇与中心城市就构建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有效的推动了二者的发展, 同时实现了建设卫星城的目的。

3.2 同心圆理论

该理论是E·w·伯吉斯在1923年提出的。伯吉斯主要研究了芝加哥的城市现状, 其创建了土地使用空间与城市发展的一个理论模型。在同心圆理论中, 他将城市归类为五个同心圆:即中心环是中心商务区、二环是过渡区、三环是工人居住区、四环是良好居住区、五环是通勤区。这一理论特别关键的一点是, 这些环并不是固定的和静止的, 在正常的城市增长的条件下, 每一个环通过向外面一个环的侵入而扩展自己的范围, 从而揭示了城市扩张的内在机制和过程。同心圆学说对现代城市的建设规划有着参考性的作用, 该学说揭示了城市土地利用的价值分带: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层次最高;越靠近中心商务区, 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最高;越往城市外围, 地租地价就越低。同心圆模式的优点是反映了一元结构城市的特点, 动态分析了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3.3 扇形理论

扇形理论是H/霍伊特在1939年提出的理论。霍伊特依照美国六十四个中小型城市住房租金分布状况的相关整合资料, 并调查了芝加哥、纽约等大城市的居住现状, 得出城市住宅有如下几个倾向:①住宅地沿着交通线延伸的现象十分显著;②高租金住宅在高地、湖岸、海岸、河岸分布较广;③高房租住宅地存在不断向城市外扩展的倾向;④高级住宅地喜欢聚集在社会领袖等名流人物宅地的周围;⑤办公楼、银行、商店的移动对高级住宅有吸引作用;⑥高级住宅地紧密结合交通线路分布;⑦高房租住宅追随在高级住宅地后面延伸;⑧高房租的公寓多数建立在市中心附近的住宅地带内;⑨房地产业者与住宅地的发展关系密切。扇形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伯吉斯的同心圆学说。霍伊特认为, 美国城市居住区有向外延伸的趋势, 如处于外圈的高级住宅区往往位于高地, 接近自然环境的地区, 但由于受到事务区和高级商店、社会名流的吸引, 往往沿公路或河流向内延伸到市中心。低级住宅区也可向外扩展到城郊。其结果破坏了同心圆结构, 形成了不同等级居住区的扇形分布。该理论是从众多城市的比较研究中抽象出来的, 较之同心圆模式有更大的现实性, 同时考虑到交通、工业等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 这也是很大的进步。

3.4 多核心理论

该理论是由C·D。哈里斯 (C.D.Harris) 和E·L·乌尔曼 (E.L.Ullman) 于1945年提出的理论。他们通过对美国大部分大城市的研究, 提出了影响城市中活动分布的四项基本原则:①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区 (如中心商务区要求非常方便的可达性, 而工厂需要有大量的水源) ;②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相互接近 (如工厂与工人住宅区) ;③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容易产生对抗或有消极影响, 这些活动应当避免同时存在 (如富裕者优美的、大片的开阔绿地被布置在与浓烟滚滚的钢铁厂毗邻的地区) ;④有些活动因负担不起理想场所的费用, 而不得不布置在很合适的地方 (如仓库被布置在冷清的城市边缘地区) 。

4 结束语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归纳概括了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经验, 有效的指导了城市的科学化发展。对城市的规划发展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推动了城市的更好发展, 与此同时, 城市发展中归纳总结的建设经验反过来又更新、完善了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实践是一块试金石, 只有不断的进行实践, 才能将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 才能不断完善城市理论, 使理论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摘要: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规划部门及人员要全面掌握规划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并运用于实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应用

参考文献

[1]姚琼.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主体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 2014.

[2]狄涛.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理论的溯源与实践研究[D].长安大学, 2014.

[3]徐亚东.探析“梁陈方案”及其对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实践的影响[D].宁波大学, 2014.

新城市主义理论分析 篇6

1 新城市主义的思想渊源

新城市主义的新并不意味着割裂与旧城市规划概念的联系。它从战前的传统小镇、欧洲老城中获得许多灵感, 也从早年的“花园城市”、到后来的“城市更新”、“新镇”、“邻里单位”思想、“生态城市理论”等规划理论中汲取了不少营养。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由彼德.盖兹编著的《新城市主义——走向社区建筑》。

行为建筑学和建筑类型学也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新城市主义是现代主义批判的产物, 顺应了社会注重文化传统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在内容上, 运用行为建筑学科学的原理中研究空间行为规律以及与建筑环境相互关系的种种理论, 以及若干符合行为规律的设计方法。

2 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实践模式

新城市主义最典型的实践模式主要有TND模式、TOD模式和Smart Growth模式。TND和TOD都是新城市主义郊区建设的最基本代表模式。TND偏重于社区邻里层面的规划设计, 同时强调历史感;而TOD偏重于整个大都市区域层面, 强调邻里与轨道交通融合的区域发展 (注重公交系统) ;Smart Growth模式是新城市主义在规划领域的一种体现。

2.1 传统邻里社区理论 (TND)

新城市主义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思想源泉之一, 认为城市形态可采取紧凑形态, 即紧凑城市 (Compact City) , 认为可持续的城市和社区应该是适宜行走, 有效的公共交通和鼓励人们相互交往的紧凑形态和规模。TND的重点在于城镇邻里社区的城市设计上, 如图1所示。其提倡的“传统邻里区”有以下特征:1) 邻里是社区的基本单元;半径约400m, 或5min步行的邻里尺度;2) 优先考虑公共空间和市政建筑的适合地点;3) 复合并均衡的使用功能;4) 足够的建筑密度;5) 相互连通的交通网络;6) 多样化的住宅类型;7) 注重建筑及景观的地域性和传统性。

2.2 交通主导型发展理论 (TOD)

美国建筑师彼得·卡斯罗普提出了社区TOD模式, 一种土地综合利用的模式。以“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单元”的发展模式, 由“步行街区”发展而来, 是以区域性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 以不规则的网格式道路为骨架, 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内, 包含着住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内容的复合功能社区, 如图2所示。

典型的公交社区一般由以下几种用地功能结构组成:公交站点 (以有轨交通为主导) 、核心商业区 (Commercial Core) 、办公区、开敞空间 (Open Space) 、居住区、辅助区域 (Secondary Area) (Peter Calthorpe, 1993) 。

1) 公交站点:应使公交站点成为一个多种功能的目的地, 从而增强它的吸引力, 人们将因为公交站点同时成为购物和公共服务中心而更乐意选择公共交通上班;

2) 核心商业区:核心商业区是指混合使用的直接临近公交站点的高容积率的商业区, 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方便的零售、办公服务, 使居民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步行或自行车完成许多基本的购物和生活出行。核心商业区的位置和规模应当由市场需求调查决定, 同时鼓励商住混合建筑以使商业区成为全天候的公共中心, 避免那种传统城市中心夜晚缺乏人气的现象再度出现;

3) 办公区:为了改变居住和就业岗位分离带来的大量“钟摆式”通勤交通的压力, 公交社区强调居住和就业岗位的平衡布局, 办公区紧邻公交站点布置, 鼓励人们更多的依靠公共交通解决长距离的工作出行, 保证公共交通系统的使用效率;

4) 居住区:居住区是指核心商业区以及公交站点步行服务范围内的居住用地。公交社区内的居住密度应满足不同类型住宅混合的基本要求, 同时为满足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线路的布设, 需适当提高居住密度;

5) 开敞空间:公交社区内部的各项功能都围绕相应的开敞空间展开, 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交往空间, 这种交往空间包括公园、广场、绿地及担当此项功能的公共建筑。必须保证人们能够不受干扰地使用这样的设施;

6) 辅助区域:辅助区域紧邻公交社区, 距核心商业区的距离在1英里之内, 辅助区域内的街道及自行车道是直连核心商业区和公交站, 在辅助区域内主要布置适度低密度的住宅、公立学校、大型社区公园, 易与公交社区内核心商业区形成竞争的商业、公共设施不宜在辅助区域内设立。

2.3 精明增长模式

1997年, 马里兰州州长帕里斯·克伦德宁首先提出了精明增长的概念, 它的主要原则有:

1) 提供多种房屋类型供选择;

2) 创造适于步行的邻里;

3) 鼓励社区与利害关系人的协作;

4) 开发充满社区感、有吸引力的独特社区;

5) 确保开发政策的公正、可预知性和成本效益;

6) 土地多功能综合利用;

7) 保护户外空间:农田、自然景观和边界环境带;

8) 提供多种交通运输方式;

9) 加强和引导现有社区的开发;

10) 充分利用紧凑的住宅设计。

3 新城市主义的主要理论

3.1 关于区域的理论

“新城市主义”认为许多与城市规划有关的问题只有上升到区域层面、制定出整体性策略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城市和它的郊区及其自然环境应该被视作是一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同体。规模的初步规划是建立在藕合运输、土地利用政策和以邻里单元作为区域街区基本单位的原则上的, 如图3所示。

3.2 关于邻里及分区和廊道的理论

“新城市主义”认为社区组织最基本的元素是邻里、分区和廊道。

3.2.1 新城市主义的邻里、分区和廊道规划原则

1) 紧凑性原则;

2) 适宜步行的原则;

3) 归属感 (交流感、舒适感、安全感、识别感、成就感) ;

4) 满足“节能、节水、节地、治污、节力、节材、节约资金”的原则;

5) 因地制宜 (地域性) 原则;

6) 功能复合 (多样性) 原则;

7) 可支付性原则。

3.2.2 邻里社区的设计原则

新城市主义的核心在于邻里社区的设计, OPZ对此提出了13条清楚的描述。认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邻里社区应包含以下要素的大部分:

1) 邻里有一个可识别的中心。其常常是一个绿色的广场, 有时是一个热闹难忘的街角。交通站点通常位于这个中心;

2) 大部分的居住场所距离中心在5min路程内, 平均半径大概400m;

3) 提供多样的住宅类型——通常有住宅、连排住宅和公寓一以使年轻人和老年人、单身或家庭、穷人和富人都能找到地方居住;

4) 在邻里的边缘有充分且多样的商店和办公以供给居民日常所需;

5) 允许每家住宅后院有小型的辅助建筑。它一般是用于出租或工作场所 (例如办公或手工作坊) ;

6) 一所临近的小学可以让大部分的孩子能从其住所步行到学校;

7) 临近所有的住户有小型的运动场地, 距离一般不超过20m;

8) 邻里内部街道是互相连接的网络, 可以通过提供到达目的地的多样化形式 (如步行和车行路线) 来分散交通;

9) 街道相对窄小但被行道树遮盖。这样可以缓和交通, 创造适合于步行和自行车的环境;

10) 处于邻里中心的建筑应临近街道, 以创造积极良好的室外空间;

11) 停车点和车库门很少面向街道。停车转移到建筑的背后, 靠小路与街道联系;

12) 街道景观结束的某些明显的地方或在邻里中心应保留有公共建筑。其可以提供社区会议、教育、宗教和文化活动的场所;

13) 邻里的组织应是自我管理的。一个正式的组织负责社区内评议、决策、维护、安全及环境方面的事务。征税是较大社区的责任。

3.3 关于街道街区和建筑的理论

新城市主义认为这一微观层面的规划设计也相当重要, 因为这是新城市主义设计原则具体化的环节。其中, “人性化尺度”、“安全、舒适”“美感”、“有情趣”是考虑的重点。

4 新城市主义的三个领域

4.1 新城市主义的区域规划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新城市主义的社区和城镇设计在本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和城镇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社区概念考虑诸如土地的使用、城市和郊区扩散、城市生长界限、合理的郊区城镇模型、旧城和城市中心的复苏、城市交通的多样性与社区和城市组织、城市文脉等问题。

4.2 新城市主义的郊区设计理论和实践

DPZ和彼得·卡斯洛普的设计实践主要是针对郊区设计的策略。DPZ提出采用小城镇形态作为设计原则的思想。他们认为既然大多数郊区单元的规模远远超出传统和历史上的城镇规模, 就应该回到使用过去通常指导城镇设计的原则来设计郊区, 而小规模的城镇形态便是基本的原则。小城镇是城市主义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与大城市不同, 有着自己的制约市镇规模、成长、扩展的方式, 以及对公共领域形态、构造和组织的内在控制力量。对小城镇的理解需要仔细研究其空间经验和平面图示。小城镇的正常衍化需要依靠城市的关键部件和设计解决方式的相对稳定, 保持这些关键部件和解决方式、设计策略、形式体量的设计原则便得以保证城镇特色、形态和空间经验不因那些不断变化的要素的变化而改变。

4.3 新城市主义的旧城改造原则

新城市主义支持对现有城区的改造, 并力图将混乱无章的郊区改建成丰富多彩功能完备的社区, 在规划、改造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资源和建筑文化遗产。

5 新城市主义的生态思想与基本原则

5.1 新城市主义的生态思想

新城市主义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中包含了较丰富的生态学思想, 是属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潮范畴的, 这也是新城市主义的活力源泉之一。

1) 城市发展的生态极限;

2) 城市的生长 (演替) 性;

3) 多样性;

4) 关键因素 (生态因子) 耦合性;

5) 活力与公平性;

6) 生命支持系统的完善与应急需要性;

7) 共生性;

8) 地方 (域) 性;

9) 重视城市构成元素的生态功能;

10) 类型性与整体性;

11) 有机性;

12) 紧凑性。

5.2 新城市主义的基本原则

1) 规模适度;

2) 连通性;

3) 混和使用和多样性;

4) 混合居住;

5) 优化的建筑和城市设计;

6) 低碳节能;

7) 公共服务设施步行的可达性;

8) 关注儿童与弱势群体;

9) 传统邻里结构;

10) 增大密度;

11) 灵便多样的交通;

12) 可持续原则;

13) 优质的生活环境与交往公共空间;

14) 适宜公共交通、步行与非机动车的交通模式;

15) 全生命周期的生态管理。

摘要:新城市主义理论坚持物质空间状态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 其试图提供更加完善和完整的生活品质, 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人居质量, 重建社区和邻里关系, 逐步摆脱过度依赖汽车的情况。对新城市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实践模式、主要理论、生态思想和基本原则等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社区,新城市主义,模式,生态思想

参考文献

[1]冒亚龙.人居环境—新城市主义的本质及启示[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 18 (12) :22-25.

[2]李兴举, 魏春雨.新城市主义在郊区居住社区建设中的发展及应用初探[D].湖南大学, 2006.

[3]李晓慧, 李巨川.新城市主义居住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3.

[4]胡志欣, 盛海涛.新城市主义在中国的初步探索—郊区居住社区开发新趋势[D].天津大学, 2004.

总体城市设计理论浅析 篇7

1.1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对象

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城市整体的空间环境质量来达到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空间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部分,物质的部分主要指城市的形态、实体空间、城市景观等显性的要素,精神部分更多偏重于城市的文化、内涵、历史传统、地方习俗等隐性的要素,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城市的综合环境。

城市空间的使用者是人,城市生活的主体也是人,因而,总体城市设计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城市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人”,也就是说,人在城市中展开各种活动的要求、人的心理行为研究在城市设计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观念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作为总体阶段的城市设计,是以整个城市作为平台,研究“城市”这一层级上的物质空间环境及市民在其中的活动及心理行为需求。

1.2 《城市的印象》所提供的方法与理论

凯文·林奇在他的《城市的印象》中向我们描述了一种方法:通过观察者在现状城市中的观察,再记录下观察者的视觉感受,以此作为个人对城市的“印象”,也就是城市针对个人的“可识别性”,通过分析、归纳,建立一个城市的“公众印象”[1]——即大多数人对一个城市的主要印象。进而通过研究,确定了构成公众对城市建立印象的五个基本要素:道路、边沿、区域、结点、标志[1],这些要素也就是在对城市的空间环境研究中需要把握的基本要素,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是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凯文·林奇认为,能够使公众建立深刻印象的城市,必然是上述五个要素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且相互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凯文·林奇认为,印象构成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是共同作用的。印象是一个连续的场,一种构成因素变化的干扰会影响其他所有的因素,识别一个目标不仅要依靠其自身的形状,也要依靠整个脉络。

印象同时是变换的,所容面积的不同、视点、时间、季节的变化会使印象发生变换。城市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印象的持续,因为原来印象的不断变化会使人产生行动和感情上的紧张。

1.3 凯文·林奇理论的运用

在我国现阶段规划体制下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实践过程中,应该结合设计的具体对象有机的将凯文·林奇的理论结合到实践中来,做到更有效的对城市的空间环境进行控制与塑造,提供市民良好的生活空间并得到良好的心理感受。

为更好的使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增强,同时结合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体系下城市设计编制的具体情况,我们有必要将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设计的五个要素结合具体对象进行深度的理解并拓展,更加明确、细致的控制城市的空间环境质量。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凯文·林奇提出的建立城市印象的要素是与具体的研究对象相联系的,一些城市级的节点,在针对城市地段进行研究时它就是一个区域,所以要素的概念是相对的。同样,建立印象路径的道路以及边沿、标识等要素也有层级关系,针对城市和一个具体地段,我们所关注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我国的总体城市设计研究时,应该把握住我们关注的重点,建立清晰的层级关系,灵活的运用凯文·林奇的理论和方法。

1)凯文·林奇所谈到的道路,按其在城市中的作用可以分解为若干方面:它是建立城市印象的途径,是城市景观组织骨架,其中可分为不同层面的景观轴线以及一些次要的起连接作用的线性要素;一些重要的道路同时也是(城市的、城市内各区域的)边沿,因而它们也是城市中重要的界面;当连接节点、标志点时,道路扮演着视线通廊的作用;作为与城市中的实体空间(建筑、构筑物等)对比的一种空间形式,道路同时也是开敞空间的一种形式。

2)边沿作为一种线性要素,首先反映为城市的外围轮廓,是城市最重要的界面,研究的问题牵涉到城市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城市内部各区域高度所决定的天际轮廓线;城市内部各区域的边沿同样反映为一种界面关系,同时影响着景观轴线的形成。

3)城市内部各区域形成的条件是使其具有各自的特征,从城市景观的角度来看则反映为城市的景观分区;各分区的形成依托于内部的建设密度的控制、色彩控制,高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一些分区的特色;各分区往往还利用一些开敞空间构成该区域的空间组织中心;各自具有一定特色的区域要共同构成整体的城市,区域间的联系尤为重要,绿化系统往往可以使相互间的联系自然而富于生气。

4)节点在城市中起着重要作用,景观节点是人们认知城市的窗口;城市的门户空间也是重要的一种节点的类型;节点在城市市民的游憩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5)标志往往是富于特征单一的形体要素,建构城市的标志体系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建立,并有利于人们对城市的认知。考虑视点的因素,伴随着标志点的往往还有视线通廊的建立。

2 中国现阶段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框架

基于对国内外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发展的认知和一些具体实践项目的了解,并结合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初步提出我国现阶段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框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的理论依据

1)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全过程,总体规划阶段同样有必要进行城市设计的研究;2)城市设计是为提高生活质量所进行的城市形体空间艺术的塑造,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城市职能、审美走向、自然生态的作用,创造出舒适、方便、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3)城市设计的目的是唤起人们对城市综合环境问题的关注,具有塑造、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生活环境的职能。

2.2 进行总体城市设计的指导思想

1)探讨我国现阶段新形势下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城市设计作为重要的补充手段与总体规划相结合;

2)注重生态和环境意识,使城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轨迹;

3)通过城市设计来增强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发展控制的可操作性;

4)“以人为本”,创造适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舒适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2.3 城市总体设计的原则

1)注重分析城市及周边环境特征,进行针对个体城市,突出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

2)城市设计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互协调,相互反馈,把握城市总体规划思想,进行互动的城市设计编制;)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对城市总体进行城市设计,横向为

3)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对城市总体进行城市设计,横向为总体层面的城市各系统的综合研究,纵向为总体—局部—个案的系统研究。

2.4 总体城市设计的目标

1)根据城市特征及环境特征,结合地理、历史、人文特征,创造富于特色的城市综合环境;2)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的城市综合环境;3)创造高品位的城市生活空间,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框架可以大略归纳为:在一定的理论依据的指导下,通过对城市现状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查、分析研究工作;明确相对于城市的城市设计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通过一定的手段与途径(包括对收集的基础资料的分析、研究、整理,确定特定城市的城市设计的内容和深度,进行城市设计层次的分析研究,提出多方案综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等);提出总体城市设计成果,成果应包含不同的层面,有总体层面(该阶段城市设计的主要成果)、分区层面、局部重点地段层面,相互间是一种在高一级层面控制指导下进行深化、展开提出意向性的低层面成果;城市设计的成果再通过一定的手段与途径(包括:将城市设计统一纳入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动态设计,分步实施;对重点区位特定的开发强度的控制;对重点地段在规划管理上特定的要求;为下一阶段的城市设计或建筑设计留下充分的创作余地等),进入实施阶段或对下一层面的城市设计发挥控制指导作用。总体城市设计同总体规划一样有相应的设计指导期限,每次城市设计实施后的具体建设情况都将作为下一次城市设计的基础资料,进行及时的分析、研究、改善,使城市设计工作成为动态的对城市建设产生指导作用的法定文件。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M].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6,14-22,41-76.

上一篇:中国政治下一篇:社会治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