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插图艺术(精选9篇)
数字时代的插图艺术 篇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出现, 作为人们生活一部分的舞蹈也遭遇了极大的冲击和机遇, 舞蹈逐渐成为社会上一种有效的艺术表现形式, 且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 舞蹈艺术开始有了影像质量、舞蹈创作手法、观舞体验等的飞跃前进。
一、数字化的舞蹈艺术
数字化舞蹈艺术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数字化舞蹈艺术是指数字化的舞蹈创作, 也就是不再让舞蹈真真正正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而是依靠计算机中的编程等手段使自己心中所想展现出来的舞蹈依靠这种方式虚拟化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使得舞蹈爱好者不再单单依靠自己的体力在舞台上将自己心目中的舞蹈展现给大家, 而是可以不耗费体力将自己心目中的舞蹈创作出来。广义的数字化舞蹈艺术可以说是狭义的数字化舞蹈艺术的下一步, 只有在狭义的数字化舞蹈艺术有了较好发展的情况下, 广义的数字化舞蹈艺术才有可能达到它所要达到的目的。但是在今天, 数字化舞蹈艺术暂时还只处于初级阶段, 它的主要形态就是游戏舞蹈, 因此它暂时只是在舞蹈的趣味性、表演的方式及观念上发生了一些改变, 舞蹈欣赏及教育还未发生巨大改变。
二、数字化舞蹈艺术的特征
(一) 自娱性和娱乐性
舞蹈原来只是特定的表演者向特定的观众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 它逐渐从一种仪式性的小众艺术发展成为了借助信息网络技术而向大部分人予以分享的大众艺术。舞蹈艺术的数字化让心目中具有自己的舞蹈创作思想的人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 他们完全可以以一种自娱自乐的心态在计算机前利用编程等技术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屏幕中跳动的人物, 在发挥自己思想的同时, 还可以使得大众借助舞蹈创作者的创作进行娱乐。在数字化的影响下, 舞蹈逐渐成为了使得舞蹈创作者及欣赏者都可以得到放松的一种艺术。
(二) 互动性和即时性
舞蹈艺术的数字化给予了舞蹈创作者创作舞蹈所需的空间, 并且无需舞蹈创作者自身进行尝试, 仅需在计算机上让自己鼠标下的人物按自己的想法转动、跳跃, 通过不断变化鼠标下人物的动作, 创作出舞蹈创作者自己想要的舞蹈。但是, 当舞蹈不再是单纯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艺术, 而是在网络上进行反复的呈现, 那么, 舞蹈创作者在某种程度上就应该吸取观众以及其他舞蹈创作者的意见, 让自己的舞蹈变得更好。而即时性就是指舞蹈创作者一有自己的新想法就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创作, 并且将自己的作品和观众及时分享, 这就保证了人们随时随地观看舞蹈表演及舞蹈创作者随时随地分享自己创作的需要。
三、数字化舞蹈艺术的优点
(一) 减少进行舞蹈编排浪费的资源
舞蹈创作者如果要将自己心目中构思好的舞蹈表现出来, 舞蹈编排就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舞蹈的编排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并且还需要有进行舞蹈编排的场地。这首先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其次, 舞蹈编排过程中, 舞蹈创作者需要让舞蹈人员都懂得你所想的舞蹈是什么样子的, 只有他们所有人都懂得了之后才有可能把你想要的舞蹈展现在你的面前, 而这恰恰是最难的。不说舞蹈人员知道你所想要的有多难, 仅仅让他们在舞蹈中配合协调就是一个不小的难处。而数字化的舞蹈编排使得舞蹈创作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自己创作的舞蹈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感受, 更有利于创造出好的舞蹈。
(二) 提供了新的舞蹈教育方法
舞蹈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是需要有进行表演的人的, 而为了有人可以进行表演, 且表演得到位, 是需要老师进行指导的。实际舞蹈教学过程中, 往往学生多, 老师少, 这就使得学生没有办法得到老师较多的帮助, 更多的只能自己去琢磨。因此对于数字化的舞蹈艺术来说, 其为舞蹈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及效率,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舞蹈自学, 而且对于自己的错误动作可以在计算机的监控下得以指出并纠正, 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效率及动作的标准性, 减少老师的工作量, 还可以使得社会上喜好舞蹈而没有条件的人也可以得到舞蹈学习的机会, 这无疑为舞蹈的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为舞蹈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四、结束语
科技的发展给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发展, 数字化的舞蹈艺术就是其中之一。舞蹈艺术的数字化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些娱乐性, 并且为人们可以创作出更好的舞蹈提供了一个机会, 还为舞蹈的教育提供了一定的途径。总之, 数字化的舞蹈艺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有益之处。
参考文献
[1]李雪.数字舞蹈艺术初探[J].戏剧之家, 2015 (01) .
[2]张濬哲.数字化舞蹈影像艺术研究[J].艺术时尚 (下旬刊) , 2013 (10) .
数字时代的插图艺术 篇2
参考文献:
[1]苏桂宁,李文浩.数字媒介时代中国文艺生产的“知识/权力”构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93-98.
数字时代的插图艺术 篇3
从古至今, 艺术作品中流露的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 是无所谓美的”1数字时代的快餐化创作似乎让我们无暇顾及心灵的映射, 也体味不到艺术的审美乐趣。现实就是, 我们无法阻止数字进程的发展脚步, 它带给我们一场场视觉盛宴, 提供给我们一次次真切的实感体验, 但依然无法遮蔽它带来的在艺术创作中的问题。与艺术“精英化”时代的告别, 让我们彷徨迷惘也若有所思。
一、数字时代的艺术创作问题
艺术发展至今, 从未有过今天的自由和开放。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 艺术因为阶级和贫富的差异被垄断在一部分人的审美视野中。歌剧、交响乐、艺术展等被大众定义为高雅艺术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欣赏者的阶级身份。高高在上的艺术作品是大众难以触及的, 更谈不上直接面对面的感受其带来的艺术体验和心灵震撼。网络时代的到来拓展了艺术的审美空间, 它强大的复制能力和迅速的分享能力使得艺术创作的成本降低, 从此艺术走下神坛走向平民。
“基于数字技术开放原则的数字艺术创作, 必然主张创作的自由性、自愿性、自主性, 其投入创作的兴味远远大于创作的功利, 这必然赋予艺术创作全新的价值观念。”2技术的自由使用为艺术创造者们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手段, 以往无力表达只能存在于创作者脑海中的一切, 如今都真切的呈现在银幕之上。我们的感官不断的收到视觉冲击, 一次次的接收着视觉盛宴上的这场饕餮大餐。观众在艺术鉴赏过程中, 本能的审美直觉体会到了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美, 也深深被它吸引、被它打动。而在习惯了这些眼花缭乱的魔术后, 我们的感官需要更强烈的冲击, 于是3D甚至4D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 一时间它成为影视作品身上的一件华丽外衣。创作者曾一味的追求形式上的华美炫目, 在一阵烟花般的绚烂过后, 留下的只是一片空白, 索然无味。艺术作品本该具有的美学品质和审美价值无从体现, 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艺术要求被降格, 精神上的美感享受已无暇顾及。我想, 并不是技术本身出了问题, 而是我们艺术创作的“自由”过了度。数字技术作为工具, 在使用上的自由一旦发展到任意的程度, 必然会导致创作者对工具的盲目崇拜, 尽管它为我们带来了艺术创作手法上的最大自由度, 但“为技术而技术”的泛滥使用并不能代替艺术精神的自由表达。再者, 数字媒介的沉浸式体验为观众带来逼真的欣赏体验, 数字技术模拟实现的感官刺激给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审美直觉, 逐渐弱化了观众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 观众不再主动去感知艺术的内在审美意义, 不再去完成能构成深层审美意象的心理活动, 更不能激发对艺术深层次思索和感悟, 这并没有带来审美的自由, 而是“美为感官所奴役”。3欣赏者与作品间的相互作用在不断强化, 并影响着接收者与创造者之间微妙的感知与“默契”, 使得艺术作品的形式一再迎合大众的审美取向, 艺术精神在有意无意间被扭曲甚至被取消。
尤其在自媒体时代, 海量的数字艺术作品获得前所未有的广泛传播。层出不穷的数字媒介不仅拓展了我们接收艺术的途径, 更开辟了普通人创作艺术、传播艺术的道路。百兆带宽以秒计时的速度, 让我们快捷自由的进行审美欣赏, 或是上传我们的艺术创作, 并在短时间内获得响应和交流, 甚至掀起艺术领域的新运动、引领艺术创作的新风潮。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大潮中, 数字媒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广阔的平台, 自媒体的方式为我们带来一个更加开放的创作环境。而在艺术创作门槛被降低, 人人都热衷于做一回艺术家的热潮背后, 应引起我们的冷思, 这种跟风恶搞、批量复制、渗透性和影响力极强的创作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水平参差不齐的艺术作品大量涌向我们的审美视界, 导致艺术品质被降低、审美感知被弱化。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该何去何从?不可否认自媒体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享受艺术的平台, 它实现美的创造与美的审视之间的融合, 接受者即创作者即传播者, 它彻底解构了艺术创作的专业垄断。让我们从未如此接近艺术。与此同时, 大众文化中充斥着品质底下、品味恶俗的产品, 通过大银幕、互联网、移动媒介占据着当下的艺术生活。这些草根文化产品缺乏最起码的监管和审查, 缺乏审美性和艺术精神的体现, 只在不断麻痹大众的审美神经, 更无法达到精神上的美感享受。
以上的自由与开放所引出的最大问题, 则是对艺术的价值判断。低水准的艺术产品解构了经典艺术, 并使得艺术精神被消费化的大潮所吞噬。艺术本身应该体现的震撼心灵的审美价值该如何寻回?艺术是人对世界的一种精神掌握的方式, 是对于哲学、政治、道德或科学思想的一种审美反映。我们应清醒的认识, 在数字化的华美外衣下, 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实质依然是艺术。抛开一切纷繁复杂的遮蔽, 我们要坚守的依然是艺术创作的本性。
二、美在意象
“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4, 美感是一种精神愉悦, 它是超功利的, 它的核心是生成一个意象世界。意象是艺术审美的核心范畴, 意象是美的本体, 也是艺术的本体。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结晶, 是美的创造的结果。它不仅以情动人, 更以美感人, 使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美感享受。审美意象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美与意象紧密相连, 互为统一, 在意象的世界里感受审美的愉悦, 在审美活动中生成意象。作为审美结晶的艺术作品, 其意象美的构造是甚为重要的。它能揭示艺术的本性, 散发出艺术本有的光辉, 更让审美者探究心灵源头的波动。美学大师朱光潜、宗白华吸取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 在他们的美学思想中, 审美对象是“意象”, 是审美活动中“情”“景”相生的产物。他们所论述的“美在意象”的思想也是很明确的。凡是遏止审美意象生成的东西就不是美, 当然也不是艺术, 尽管他们自称为艺术。美和不美的界限, 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 就在于能不能生成审美意象, 也就是能不能产生美感。
如何生成审美意象, 如何在艺术审美中孕育出美感, 我国古代艺术理论家提出的艺术评判标准是“气韵生动”, 其实质是艺术作品要有生命力的蕴涵与彰显。而这种蕴涵与彰显, 需要艺术家在创作中灌注自己的生命意绪, 情感意蕴, 使作品体现出强烈的生命张力。5气韵生动是艺术精神的体现, 是艺术作品内涵和神韵的表达, 艺术作品要达到“气韵生动”, 就要求艺术家在学习、掌握艺术技巧之外, 还要涵养心灵, 开阔视野, 创造出历久弥新的蕴涵生命质感与张力的艺术作品。由这种内涵和神韵构造的独特意境是一种特有的含蓄蕴藉、意蕴深厚, 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体验。在情景交融中, 由景生情、寓情于景, 是一种多么欣合和畅、一气流通的韵味构成啊。只有情与景的统一, 才能构成审美意象, 构成韵味悠长的美感享受。
就意象和美而言, 对审美意象的体验就是对艺术内涵的把握, 在艺术神韵中享受由意象构成的美感世界。它们共同构成艺术的本性。这种美学思想对数字艺术的创作同样重要, 这门架构于技术之上的学科, 其本质依然是艺术。当我们把握了这个根本方向后, 对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困扰迎刃而解。
三、构造数字艺术作品的意象美
与经典艺术相比较, 数字艺术作品的那种存在感、体验感似乎被技术这个冰冷的名词所弱化。对数字艺术的创作而言,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当下的艺术氛围中用正确的形式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 坚守历久弥新的艺术精神, 同时为美的营造赋予新时期的创作手法。
1. 艺术内涵的正确把握
作为审美结晶的艺术作品, 它不仅要以情动人, 更以美感人, 使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美感享受。其表达的内容与精神是鉴赏主体与艺术作品间得以交流呼应、融汇相通的重要载体。因此内涵的定位与把握显得尤为重要。能触动心灵的、引发情感共鸣的, 必然会使艺术作品获得长久的生命力。这就需要艺术创作者将思想情感、理想愿望付诸于作品中, 促使欣赏者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 甚至达到主客体融合为一、物我两忘的境地。若能引发这样的艺术体验和感应, 作品一定具备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 生动真实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些表现人生哲理、揭示生活真谛, 富于真理性、启示性的作品, 常能跨越时空界限, 激起人们的思索回味。
归根结底, 艺术的核心内涵和精神品质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这对数字艺术的创作有着同样的要求和启发。
2. 技术手段的正确运用
社会生活是千变万化的, 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人的情感更不是凝固僵化的, 有时人的心理变化还会超出于时代的进程。艺术作品的形式也常常随着时代生活的进程而不断变化革新。
数字技术带来了艺术创作手法上的最大自由度, 赋予艺术作品形式变化的可能性, 也为意象美的营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审美角度看, 形式的作用至关重要。人们接触艺术作品, 总是先从它的艺术形式入手, 并首先为它的形式所吸引, 形式的完美, 往往成为接受内容的先决条件。美的形式是人们感知艺术意韵的先导, 产生艺术魅力的前提, 没有形式的美, 就谈不上内容的美, 就无所谓艺术作品的美。数字技术倡导的逼真的欣赏体验、身临其境的审美直觉, 为我们感知美架设起一座便捷的桥梁。
当我们遭遇技术热潮带来的艺术崩塌后, 提起技术不应一味否定, 当这种艺术形式成熟之后就会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当下的数字艺术创作应力争在技术的表现形式上利于艺术精神的表达, 如接近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水墨、剪纸、皮影等元素拓展了创作题材, 拉近了我们与传统艺术的距离, 并赋予传统艺术形式以全新的面貌。并且技术手段恰如其分的使用为各类艺术形式美的构建增色不少, 影院中触及感知的4D影像让观众沉浸于此;T台秀场中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带来的时尚秀, 神秘而梦幻;影视作品中的无缝剪辑技术, 让镜头的流动一气呵成;以及隐藏在巨大的泰坦尼克号沉没下的思索, 难道没有一丝是触及心灵的吗?
3. 寻找技术与艺术的平衡点
寻找数字艺术创作的支点就是要寻找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平衡点, 它们二者之间, 应当是双向互动、相辅相成、彼此制约的, 以艺术形式的进步和变革促使艺术内容的拓展和重新思考, 以内容的需要来制约形式的表现。只有当我们看到了数字技术工具层面以外的东西, 也就是它的精神内核, 我们才有可能使之成为我们用来言说的语言, 并且才有可能艺术的言说。6
当我们注重艺术精神的灌注时, 其实我们已经意识到技术并没有决定也没有代替艺术的性质, 它只是提供了一种手段和方法, 尽管它对艺术美感、精神的形成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最终我们要表达的、所关注的依然是通过技术手段所表现出来的艺术诉求。技术已融入到全新的艺术创造中去, 同样作为人的精神性创造活动, 无论技术还是艺术, 其核心还是作为艺术创造和艺术审美的主体——人。数字时代艺术创作的人文价值与情感关怀如何展现?创作的关注点在哪?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续探求并思索下去的, 只有这种探索才能使数字艺术作品真正走向艺术。
摘要: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后, 受数字技术影响、艺术文化的后现代化转向及大时代背景下审美体验的转变, 艺术创作的审美性出现了急转直下的趋势, 我们的审美感知也被严重“消费化”。商业指数似乎成为评判当今艺术的重要标准, 与艺术“精英化”时代的告别, 让我们彷徨迷惘也若有所思。数字技术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更真切的审美体验, 无论是电影奇观还是交互艺术都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审美感知。但在消费主义语境下, 艺术已不再为体验而创造, 更多的是为消费而设计生产, 艺术精神在有意无意间被扭曲甚至被取消。尤其在自媒体时代, 海量的数字艺术作品获得前所未有的广泛传播。在这个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大潮中, 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该何去何从, 我们应该寻找一个支点, 这个支点, 就是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平衡点。通过构造数字艺术作品的意象美, 再度回归艺术创作本性。
关键词:数字艺术创作,自媒体,审美性,意象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艺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人民出版社.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
[4]叶朗.美在意象[M].北京大学出版社.
[5]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6]朱光潜.谈美[M].中华书局.
[7]贾秀清.重构美学.数字媒体艺术本性[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 篇4
现代社会上最常被提起的就是:云、数据、信息时代、智能移动设备、网络等,这些新潮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数字媒体。
它区别于传统的大众媒体,不再存在于报纸、印刷书刊、广播电视中,而是以数字技术的方式存在且飞速传播,更多的呈现在手机、平板等移动智能设备上。
它以网络为载体,更高速、更有时效性,从而极大地打破了传统的艺术教学所带来的局限性,也降低了对空间、时间的要求,使得教学方式得到了改变,不再限制传统课堂上的教学模式,求知者甚至可以在任意时间通过数字媒体寻找自己渴望获得的知识,这样就具有更多的选择性。
而且,网络的发达让我们面对的社会信息资源比以往有了质的飞越,选择性更广,获得方式也更加便捷。
通过新媒体,高度集成了网络的资源,使数字媒体也具备网络资源的特性,如具备丰富性、可复制存储性、便捷性、高速性等特点。
基于这些优点,数字媒体已经是现在最流行的媒体技术。
随着体验的不断提高,数字媒体势必会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自由度得到空前的提升,甚至改变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引入数字媒体,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改变传统的教授变为大众的交流,互相分享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时至今日,数字媒体早已深入追赶时尚的年轻人的生活中,成为了互动、求知的首选方式。
论数字时代艺术本体的嬗变 篇5
深入考察一下艺术史, 便会发现艺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总是密切相关的, 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撑, 艺术的发展呈现出这样的脉络:科技进步—工具变革—媒介变革—艺术实践变革—艺术理论变革[1]。如失蜡铸造技法创造了春秋晚期青铜器的辉煌;宋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纯熟使陶瓷艺术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摄影和电影的诞生离不开声学、光学、电子学的支撑。如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艺术开辟了新天地, 电脑绘画、MIDI音乐、数字电影展现出现代数字技术的强大魅力。可见技术革新已不仅仅影响到艺术的制作方式和传播手段, 而其本身也成为了当代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的技术化和技术的艺术化也已然成为当代艺术与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更好地研究当代艺术现状和未来走向, 我们必须关注艺术与技术二者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所谓数字时代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时代。数字技术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的科学技术, 是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如图、文、声、像等, 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高效与便捷的同时, 也为艺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 把艺术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空间中, 虚拟、复制的艺术逐渐成为主流, 人们的审美情感无形中受到数字化信息的控制, 传统的艺术审美受到了挑战和冲击。“这不再是传统和印迹的问题, 而是分割和限界的问题;不再是基础遭到破坏的问题, 而是导致基础的创造和更新的转换问题”[2], 传统艺术理论已不符合现代艺术形态, 艺术本体在数字技术的影响和冲击下发生了嬗变, 这主要体现在艺术样式、艺术主体、艺术消费模式和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艺术样式:创新与丰富
“我们己经进入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和更具参与性的新时代, 我们将有机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 来传播和体验丰富的感官信号。”[3]在数字时代, 字符文化的中心地位经受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这是因为数字技术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 丰富了艺术的表现手段, 使艺术创新得以实现, 主要表现为新兴的艺术样式不断涌现。
在数字时代, 传统的艺术样式和新数字技术不断融合产生了一些新的艺术样式, 如网络音乐、电脑美术、数字电影等。首先, 借助数字技术通过电脑软件在虚拟空间中创作的电脑绘画, 彻底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创作模式和技法, 丰富了美术的表现方法, 为美术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电脑绘画作为一种传统绘画与数字技术结合的创新形式, 具有颜色处理真实、画面效果奇特、修改方便、复制便捷、保存耐久等特点, 因此像风暴一样席卷广告、动画等领域。其次, 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 音乐受到现代技术的洗礼, 经历了音乐家与电脑、艺术与技术的抗争, 形成了网络音乐——借助数字技术制作、传播和消费歌曲、乐曲、MV等音乐产品的形式。数字技术以锐不可挡之势闯入了音乐天堂, 不仅在制作方面给音乐带来了巨大变革,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此外, 数字技术也渗透到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 从取景、布景、道具的制作到后期的合成与剪辑都发挥着巨大的威力, 从而产生了数字电影——“所谓数字电影, 就是用数字摄像机将声音和图像储存在软件里, 在计算机中进行制作, 然后通过卫星、光纤电缆或特制的光盘, 把数字电影信号传送给各注册电影院。”[4]数字电影在制作方式、生成方式和储存介质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极大地扩展了电影的视觉表现力, 为观众贡献了一场场视觉奇观, 开辟了电影发展的新天地。
数字技术给艺术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 也使新兴的艺术样式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许多不足之处。其一, 新兴的艺术样式大多偏重于追求形式的变化, 与传统的艺术相比“内在神韵”的差距甚远。如电脑绘画只注重形式的新颖, 却无法表现传统美术的心物交融、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等笔墨精神。其二, 有的新兴艺术样式制作粗糙, 消解了艺术的价值。如网络歌曲虽然有很好的流行性, 但存在粗制滥造、随意拼凑等缺点。其三, 新兴的艺术样式过分依赖技术, 忽略了艺术内在价值的阐释。如数字电影对技术过度依赖导致电影逐渐沦落为仅靠刺激观众的视觉来满足娱乐性心理的游戏, 忽略了对电影内在真实性与艺术性的表现。“无论技术因素对扩大和加深我们对生活的认识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这一因素本身却不是也不可能是形成艺术形象的独特形式和决定因素。艺术与技术、诗学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不可简单的对待。”[5]因此, 人们在发展和追求新的艺术样式时应注意加强其艺术内涵, 不要将其沦为技术的附属品。
艺术主体:解构与重构
艺术主体是在艺术活动中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实践者, 是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者的总称。“主要包括艺术爱好者、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家三种类型”[6]。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演化, 艺术主体的身份逐渐与工匠、技师相分离, 地位也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不断上升的历程, 到了18世纪末艺术家的地位上升到与上帝并列。随后当艺术成为一种商品时, 艺术家成了名人, 艺术家的名气第一次远远地超过了其作品, 伯格曾说:“一百个知道毕加索名字的人最多只有一个人能认得出他的一件作品。”[7]
进入数字时代, 艺术主体经历了一个解构与重构的过程, 艺术主体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一方面, 传统艺术家的中心和霸权地位被严重消解与解构——“数字化网络使艺术家的中心身份模糊化, 发送者和接受者, 生产者和消费者,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绝对界限已不复存在。虚拟社群的参与者在情感表达上没有什么抑制, 交际放纵及匿名交往中无节制的身份转换, 结果在多向交流中, 主体的去中心化。”[8]显然艺术家的神圣身份在数字时代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艺术家在艺术中的霸权地位被削弱, “数字时代, 艺术主体只是分布在巨大空间的一个个点,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数字化的中心, 而人人又无法真正成为它的中心”[9]。数字艺术主体已经边缘化, 艺术主体对自己的作品也逐渐失去了掌控。个人在数字化空间的极大自由, 一方面使传统社会处于强势地位的艺术家的身份被降格, 精英阶层强大的话语权在网络中失去了力量, 传统艺术家的边缘化意味着其艺术中心权力的一种解构;另一方面, 艺术主体的范围极大扩展, 艺术主体得以重新组构。“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成为数字时代鼓动人心的口号, 数字网络技术使艺术创作简单化、便捷化, 降低了艺术门槛, 给艺术爱好者提供了自由创作的平台。在网络空间进行艺术创造不再需要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精湛的技艺, 借助数字, 技术艺术爱好者们可以自由地创作歌曲、作画、制作视频等, 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艺术创作的乐趣, 因此“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伴随着刀郎、香香的名字通过网络红遍大江南北, 人们在网络上掀起了“草根艺术”的狂潮。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目前有数十万人直接从事平面设计、影视制作、电脑动画、多媒体设计等与数字艺术相关的工作。
艺术消费:“实体”—“符号”
传统艺术消费品无论是陈列在画廊中、摆放于音像店、投射到影院里、安置在舞台上, 都是一种真实的物质存在状态。艺术消费也是以艺术实体为载体进行实时交流与实体消费。人们听音乐、看电影或购买艺术品都是面对艺术实体进行消费。
数字时代人们逐渐从传统艺术实体消费走向数字化网络虚拟符号消费。在艺术资源丰富的网络虚拟世界, 完全可以实现在线听音乐、欣赏或收藏艺术作品等虚拟的符号消费, “在后现代无深度的消费文化中, 直接性、强烈感受性、无方向性, 记号与影像的混乱或似薄如胶的融合及无链条的或漂浮着的能指。在现实的审美幻觉中, 艺术与实在的位置颠倒了”[10]。数字网络世界里, 信息代替了物质, 虚拟的文字僭越了传统的书本, 艺术消费也借助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形象动态的传播优势、快速便捷的优点掀起了“符号化”的艺术消费狂潮。在线观看电影、网上阅读小说、MP3音乐下载、网上收藏艺术品、网上购物等成为艺术消费的新方式。
艺术消费由“实体”到“符号”的转化, 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艺术的产业化和艺术消费的庸俗化。一方面,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商品经济浪潮的兴盛, 传统艺术结构不断遭到瓦解, 艺术结构由单一化逐渐向多元化方向迈进。在新的多元艺术空间中, 审美价值观被不断打破重塑, 从而造成艺术消费处于不断变动中。高雅艺术与大众艺术形态交融, 精英艺术与民间艺术的界限消失, 这在客观上为艺术消费的大众性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为艺术走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另一方面, 视像时代信息和图像成为艺术消费的核心, 通过作品的外在包装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作品内容、主题和内涵被搁置, 这必然导致精英艺术被消解。艺术经纪人与艺术符号的生产者把艺术家崇高的艺术精神化为普通的艺术消费品, 艺术为了配合消费者不断更新的消费时尚需求心理, 变得娱乐庸俗化。
艺术传播:电子—数字
技术进入艺术领域, 不仅体现在艺术的生产消费方面, 更体现在艺术的传播上。正是通过传播媒介的发展与演变, 艺术才得以日臻丰富、悠久流传。随着科技的发展, 艺术的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的过程。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 艺术传播由电子传播向数字传播演变。
人类发展早期由于传播技术局限, 人们主要通过声音、手势和图记进行交流与传播。这一时期的艺术样式主要是口头文学、民间歌谣等说唱艺术, 其主要传播方式是口耳相传。如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董永卖身葬父、梁山伯祝英台等都是通过口头传播流传的。而文字的出现和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的传播活动开辟了新局面, 传播的媒介从声音转变为文字符号, 传播载体从肢体表达改为工具的操作, 从而使艺术传播活动步入新的时期。艺术也随着传播手段的变革进入书写艺术时代, 长篇巨著的文学、绘画以及有乐谱记载的音乐、戏曲通过文字记载和印刷的方式流传下来。进入20世纪, 随着电子技术的导入, 电子媒介逐渐登上了艺术传播的历史舞台。电子传播工具——电报、广播、电视等逐步走入每一个家庭, 时刻向人们传递着形形色色的信息。
“现代传媒作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 直接把科学技术和艺术联系到一起, 并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艺术生存命运和发展方向。它不仅仅是媒介形态的变化, 而且是一切媒介作为人的延伸, 都能提供转换事物的新视野和新知觉。”[11]数字传播技术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文字在媒体帝国的霸主地位:艺术传播渠道转向网络, 艺术传播手段趋向图像化、虚拟化, 播音和字幕成了画面的补充说明。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由“读图”观看替代了“文字”阅读。同样,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类以图像的方式对艺术进行体验、观察、思考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艺术的传播也逐渐转向“视像”。人们通过传播媒体“看”来的艺术, 远远多于从书本上“读”的艺术。但是, 大众“读图”出现过度追求感官体验, 而忽略图像背后价值的趋势, 这必然会导致人们知性与理性的萎缩。因此, 我们应将“意义注入型”的文字和“感受丰满型”的图像整合起来, 打破文类界限, 激发出二者的和谐发展状态。
综上所述, 艺术与数字技术的结合, 无疑带来了一场全新变革。数字技术为艺术活动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环境, 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更广泛、更自由的展现舞台, 使得艺术形式、创作主体、消费方式和传播方式等艺术本体发生了嬗变。因此, 处于数字时代的我们应关注艺术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使数字技术向着更好地为艺术服务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l][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6
[2][美]约翰.拉塞尔著.陈述怀、常宁生译.现代艺术的意义[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6
[3][美]丹尼尔.贝尔著.高担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7
[4]刘纲纪.艺术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6
[5][英]汤因比等著.王治河译.艺术的未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6]孙绍先.文学艺术与媒体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7]黄鸣奋.超文本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
[8][德]拉普著.刘武等译.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出版社, 1986
[9]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10]王强.网络艺术的可能性-现代科技革命与艺术的变革[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
数字时代的摄影艺术语言 篇6
著名的法国哲学家萨特在著作中指出广义的数字影像是:“影像并不是一个事物, 而是以它的形状、颜色、位置等显现于我, 这种‘显现’就是‘影像’, 它的存在不像其它存在的事物, 它是一种‘意识’的形态存在。”任何意识和思维的表达都是借助语言得以实现的, 作为艺术领域的语言表达, 则是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万物进行时空定格、对影像存在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反映等等来表述的。因此, 在数字化时代, 特种艺术的特点、个性、文化底蕴、创造精神的表达方式和表现途径就是一门艺术语言, 只不过是在摄影艺术类中展现和传达而已, 特别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更有将之表现出淋漓尽致、意味无穷的艺术效果的能力。
一、数字影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摄影艺术创作, 在形式上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接近传统, 以传统的摄影造型法则为依托, 在后期制作中借助图形软件处理, 使作品更趋完美, 如李怒聆的作品《荷塘晨曲》; (如图1-1) 另一种更多的依赖图形处理软件, 把自己所拍摄的照片进行夸张、变异处理或者和电脑资料照片合成加工制作、摄影家可充分地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 创作出超现实的、甚至另一种更多的依赖图形处理软件, 把自己所拍摄的照片进行夸张、变异处理或者和电脑资料照片合成加工制作、摄影家可充分地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 创作出超现实的、甚至是荒诞的作品。我相信你会喜欢搞笑摄影师杰拉尔德.伯比, 特别是他数字摄影作品将会得到你的青睐。其中, 数码肖像作品是他一生中最杰出的艺术创作。比如, 让人难忘的作品之一就是一个男人通过放大镜凝视观众 (如图1-2) 。
随着数码摄影的普及, 人们观念的更新, 今后这类作品也许会越来越多。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 都需要具备一个共同的东西, 那就是创意。深厚艺术功底和丰富的生活积淀是产生优秀创意的源泉, 也是数码影像的魅力之所在和一幅艺术作品成败的关键。
二、数字技术的运用的效性
摄影是人类视觉语言的一个重要艺术门类。通过摄影, 不仅可以将时空锁定获得更加精美的视觉艺术作品, 更是现代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杰作。因此, 在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成功地应用, 并表现出取代传统摄影的表征。新闻摄影重视传播速度, 对影像质量要求不是太高, 目前的数码摄影技术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报纸印刷的需要, 这为数码摄影技术创造了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实力增强, 数码相机的诞生为数字摄像提供了最佳的表达手段和有效载体, 与此同时数码相机的使用也已经十分普及了。现如今几近所有的新闻摄影记者都配置了数码相机, 甚至还有的配置了手提电脑、移动智能手机 (抓拍功能) 等装备, 可以及时拍摄、处理、发送图片, 为新闻播报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和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说, 数字摄影在摄影艺术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人们所处在的时代不同, 其表现出来的社会观念也是各具特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使摄影又迈入一个新的领域, 对婚纱摄影在思想、观念、技术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数字化摄影艺术凭借其各种优势可以丰富我们的婚纱摄影, 甚至有可能颠覆我们以前所形成的摄影艺术风格, 成为尝试摄影创新的先驱者, 为我们的婚纱摄影服务带来质的飞跃。因此, 作为艺术效果最佳展示方式的婚纱摄影而言, 应该敏锐的感受数字化摄影时代的到来, 同时还要快速的接受和适应数字化摄影时代。
总之, 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不仅是摄影艺术领域改革创新的一次大胆尝试, 更应该是可以提高社会大众生活品质和艺术修养的新生产物。因此, 笔者的观念始终如一, 即数字摄影是对传统摄影的延续和丰富, 是新技术应用创新并将传统摄影推向更高层次的必然产物。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是协同发展的。
三、数字技术时代创意想象性
在丰富多样的现代社会生活中, 摄影活动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反映客观世界的行为, 而是已经逐步成为当代人表达内心情感、人生感悟、审美观感的一种重要的创作媒介和表达方式, 特别是创作者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其想表达的对万事万物的感知。他们更加着眼于主观化如何转化为视觉化。基于此, 数字摄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也为他们的创作自由提供了有效工具。
异彩纷呈的后现代文化繁荣发展时期正是数字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数字影像艺术的表达方式、表现形式呈现出不拘一格的特征, 比如, 创作方法上不再是单一的风格, 而是融入了其他媒体的使用素材;逐步将单调的社会记录性演变为创作者的个人情感抒发、个性特征表达以及特种艺术创作。并且在这些艺术作品中, 文学要素、文化底蕴、民族色彩依托数字化技术得到了更加突出的表现。可以说, 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当代摄影发展的重要依托和保障。当然, 这样的结果完全是得益于数字摄影技术的明显优势, 数字摄影成本低、快捷、方便, 几乎可以让每一个艺术创作者都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摄影技巧, 自然也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选择的工具和手段。相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 随着数字摄影与行为摄影、装置摄影等艺术媒介的逐渐融合, 将会推动摄影手段的多元化、高层次发展的同时, 促进摄影艺术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焕军, 冷静.探析数码摄影成为时代主流摄影技术的原因[J].数字与缩微影像.2010 (04)
[2]汤力.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的比较分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0 (02)
[3]蔡婷, 贾晓.论数码技术优越性及其对摄影市场的催生效应[J].企业活力.2010 (02)
数字时代的插图艺术 篇7
艺术创意产业最早由欧洲国家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 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艺术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慢慢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并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进而成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普遍流行的文化发展理念。艺术创意产业体现着包容文化、技术、人文、艺术等在内的多元化思想, 与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 因而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数字艺术创意产业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 其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数字艺术创意产业同时也是极具市场价值的新型产业。数字艺术创意产业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创新, 在一般的创新模式下, 人们关注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展, 但是, 数字艺术创意产业不仅包含有一般的文化创新, 而且还重视对人的技能、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自身艺术潜力的开发和利用。数字艺术创意产业以传统的文化产业为基础, 但又在此基础上赋予了文化产业更多时代的元素, 使得现代文化产业具有更加广泛的外延。根据数字艺术创意产业的定义和界限, 其主要包括新闻出版、建筑设计、网络游戏、企业策划、休闲娱乐策划等方面。数字艺术创意产业是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 因而具有二元化的特征, 即文化特征和技术特征。
中国的数字艺术创意产业起步较晚, 是近些年来从国外发达国家引入的一种全新产业模式, 在中国的发展和其他相关产业一样较为迅速和成功。中国正在处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转型时期, 在文化发展方面面临着各种巨大的挑战, 数字艺术产业在这种大背景下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发展, 成为涉及各行各业的新兴产业链, 同时, 也带动了包括动漫设计、造型设计、体验服务等一系列相关的服务产业群的发展。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 截止到2010年为止, 中国直接或者间接从事数字艺术产业的专业人员的数量为40万到50万之间。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二百多所大中专院校或者社会教育机构建立了数字艺术创意专业, 相关的课程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 经过数年的发展, 这些教育机构已经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数字艺术创意专业人才。在持续多年的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 数字艺术产业的发展壮大有效地解决了一大批社会人员的就业问题, 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国家目前正在大力倡导文化产业创新, 数字艺术创意产业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力量, 并为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促进中国文化走向国际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国外数字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
数字艺术创意产业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其本国文化走向国际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 现阶段各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值高达每天200多亿美元, 而且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增长。随着数字艺术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张, 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潜力更是不可估量的。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数字艺术创意产业国, 其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极具生机和活力, 并且在与其他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美国的数字艺术创意产业早已经跨出国门, 走向世界,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接受着来自美国的各种文化产品, 受到了美国文化的深刻影响。有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说过, 在现代国际社会中各国之间综合实力的比较已经从过去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比较转换为文化等软实力的比较。数字艺术创意产业的发达正是美国强大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美国的迪斯尼公司是数字艺术创意产业中的成功范例, 其典型的作品就是闻名全球的米老鼠和唐老鸭, 迪斯尼公司首先利用电影的形式将这两个卡通形象向全世界推广, 然后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又将这两个卡通形象打入娱乐行业和服装服务业, 造就了一个庞大的跨国文化创意产业集团, 持续不断地利用网络数字技术将包括米老鼠和唐老鸭在内的各种美国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向更深和更广的层次推广。
英国也是一个数字艺术创意产业非常发达的国家, 英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作品, 同时, 英国人也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在传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 英国不断发展自身的数字艺术创意产业, 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将其发展成为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全国第二个产业集群, 从事数字艺术创意产业的相关人员也远远超过其他产业的从业人员。
三、数字艺术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数字艺术创意产业在数字网络技术的引导下逐步发展起来, 虽然其具有一些时代的特性, 但是数字艺术创意产业仍然以传统的文化产业为依托, 因此, 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数字艺术创意产业根植于各国的传统文化之中, 任何一种数字艺术创意都必然地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 否则, 任何所谓的创意都是空洞的和虚无的, 也将必然被广大社会公众所排斥和抛弃。脱离了传统文化背景的数字艺术创意产业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 一些人盲目地认为数字艺术创意产业以网络技术或者计算机技术为灵魂, 可以脱离本国或者本民族传统的文化,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和不合理的。
数字艺术创意产业中的创意尽管高度依赖传统的文化产业, 但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和加工, 也不是换一种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表达和描述, 而是以传统的文化为基本素材,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对相关素材进行整合和编排, 并利用数字技术对其进行二次整理加工, 最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艺术创意产品。目前, 我国的数字艺术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在思想理念方面存在着很多误区, 导致了我国数字艺术创意产业虽然在数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在质量方面始终难以取得质的提升, 也成为了我国数字艺术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瓶颈。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 继承和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作品, 既包括有形的作品, 也包括无形的、口述的民间艺术形式。这些大量的优秀文化素材为我国数字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例如, 美国迪斯尼公司采用我国著名的花木兰故事, 利用数字技术拍摄完成了获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卡通大片。这就是一个数字艺术创意产业中的成功范例。尽管该影片中的具体情节有失历史事实, 但是仍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拍摄手法赢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电影市场。由此可见, 在我国发展数字艺术创意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数字技术的有机结合, 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国的数字艺术创意产业取得质的提升, 创造更多的文化创意作品, 形成可观的产业规模。
四、培养优秀的数字艺术创意产业人才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 同时也是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人的价值被空前地重视, 国与国之间逐渐由过去的军事实力的比拼转换为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的比拼, 归根结底也就是各国创新人才的比拼。中国的数字艺术创意产业唯有培养足够的从业人才, 方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也有利于该产业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前的数字艺术创意产业对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要求较高, 尽管在短短若干年内我国的相关从业人员迅猛发展, 然而仍无法满足数字艺术创意产业对专业人才的数量要求。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来指导和鼓励数字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 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设立专门的人才培养基金, 帮助企业或者教育机构培养数字艺术创意产业人才, 以为我国数字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霍美辰.论“审美主义”对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策略的价值——新媒体视域中媒介素养教育论[J].美与时代, 2010
[2].凌继尧.大审美经济形态下的艺术设计教育[J].装饰, 2010
数字时代的插图艺术 篇8
关键词:手绘艺术,现状,未来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人们的生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因为科技的渗透而充满了新鲜元素的设计感。这样的结合便出现了新鲜的产物,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犹如暴风骤雨, 仿佛一夜之间席卷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从宇宙太空, 到人的衣食住行, 随处都充满了数字媒体的身影, 几乎所有行业都穿上了数字媒体的时装, 让人耳目一新, 眼花缭乱。它几乎彻底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所有观念和生活态度, 大大加快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效率。艺术中的平面设计领域同样受到巨大的影响。数字媒体设计作品几乎完全消灭了手绘设计作品。也就是说在我国, 数字媒体设计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霸权的今天, 手绘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逐渐走向没落, 如今市场上很难再发现手绘作品。这实际上是一种极其不正常的现象。因为艺术, 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个性”。也就是说“个性”是界定艺术作品价值的重要因素。现在随处可见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给人的感觉是千篇一律的, 从而导致了视觉疲劳, 大大减弱了“广而告之”的商业目的。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有一些手绘设计作品出现, 定会让人耳目一新, 记忆深刻, 甚至爱不释手。手绘艺术设计必定会重拾往日风采, 倍受欢迎。
毫无疑问, 我们现在的时代已经全方位的被数字媒体所覆盖。各个领域都被数字媒体“粉刷一新”, 艺术领域的平面设计也不例外。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大街小巷林立的广告、报刊杂志上到处都是五彩缤纷的数字媒体的杰作。你想看到那些以往充满朴实的人文精神和闪烁着人性光芒的手绘作品却很难。造成这种单一局面的原因很复杂, 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家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而这种行为也反映了全社会民众的普遍心态。这种心态通常人们称之为“浮躁”, 如此说来当下之所以出现清一色的无所不在的、缺少激情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局面, 最根本的还不是人的问题, 而是社会问题。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 市场上什么时候出现或大量出现平面设计的手绘作品, 什么时候社会就进步了。这就是我呼吁或提倡手绘的平面设计作品的意义和原因。
由于商业促销周期的缩短, 自助式经营方式中, 顾客对商品信息需求的增大, 以及审美感的提升, 20世纪90年代, 欧美和东南亚的发达国家的超级市场, 开始大量应用软件制作广告来进行商品和公司品牌宣传。资料表明, 欧美零售门店的销售型广告用量平均为130张/百平方米, 每张广告平均悬挂时间为3天。而国内零售门店平均使用量为15张/百平方米, 每张广告平均悬挂时间为15天。在欧美零售业发达的国家, 广告大多由专业软件设计完成, 通过专业打印设备进行批量输出, 制作的广告清晰美观、格式统一, 充分发挥了“最佳销售员”的效用。
在十余年前, 收款系统还没有进入中国, 商家普遍习惯手工收款。当收款机出现后, 立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手工收款的种种问题也暴露出来。今天, 对于大型零售商而言, 没有收款机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事情。究其原因, 手工收款是一种没有创造性的重复劳动, 但对操作人员仍然具有较高的要求, 人员的管理给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 却仍然不能满足企业的更进一步的需要。在工业社会以后, 任何没有创造性的手工重复劳动的工作必将随着科技的进步被机器取代。广告的制作过程也不例外, 对于大型零售企业而言, 广告的系统类似于POS系统, 最终将成为企业的标准配置。
国内现状:据了解,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 全国各大艺术院校从基础到专业以及毕业创作都是手绘, 因为那时国内电脑还没有普及, 即使有了电脑那时的电脑技术还是比较初级, 还做不到今天这样无所不能, 所以手绘作品依然占主流。而到了21世纪电脑技术飞速发展, 电脑变得无所不能, 一夜之间数字媒体设计作品遍布全国。手绘作品突然消失了, 新的数字媒体时代开始了, 同时手绘平面设计作品就这样无奈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手绘平面设计作品在不多的部分艺术院校教学中依然存在, 而这仅仅是作为艺术规律和教学规律层面存在。学生们学会了手绘的技能之后只是为了使自己今后做起电脑设计作品更加熟练和自如, 而不是为了自己将来要做出很出色的手绘作品。因为他们知道市场需要的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人才, 并非考核你手绘能力如何, 但我相信手绘能力薄弱的人也不会创作出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品。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手绘平面设计作品还会悄悄地回到喜欢和需要它的人群中来。
国外现状:手绘与数字媒体并存, 应当更偏重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然而手绘早已成为另一流派, 被广泛用于街头艺术, 成为新时代的另一坐标。
在发达的西方和欧美国家与我们国家大体一致, 数字媒体作品也很盛行, 不同的是手绘平面设计作品在市场上一直占有一席之地, 因为他们深知“艺术”在“作品”中的重要地位。艺术在表现了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品位和企业的形象。有的企业在自己产品的商标上直接选用世界级大师的手绘艺术作品以展示自己产品的高贵品质和企业文化的独特性。
责任编辑:陈贵娟
数字时代的插图艺术 篇9
关键词:数字化,磁州窑,保护,传承
一、磁州窑艺术简介
磁州窑是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 是古代民间陶瓷的杰出代表。因主要窑场位于古磁州今峰峰矿区和磁县境内而得名。生产的器物大都为民用瓷器, 以使用化妆土为特征, 白釉为主, 另有黑、红绿、黄琉璃、酱紫等釉色, 装饰以“白底黑花”著称, 有铁锈花、刻花、划花、剔花、镂孔、绘花等, 制作工艺相当复杂, 包括原料成泥、修坯、刻画、上釉等72道工序。题材纹饰多取自民间生活, 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婴戏、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诗文词曲等。它以其优美的造型、丰富的装饰内容、粗犷的绘画艺术形成了质朴、洒脱、明快、豪放的艺术风格。1996年, 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磁州窑烧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数字化时代磁州窑艺术面临的问题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 磁州窑传统烧制技艺已经面临着老艺人退休、传统生产方式和制作观念改变、生产资金缺乏、手工技艺失传的局面, 急需进行全面的抢救、保护。
1. 发展的危机感
“南有景德, 北有彭城”。自宋代以来, 河北邯郸市的彭城就窑火不断。但在今天, 这个“北方瓷都”却普通得跟北方的其他小镇没什么区别。馒头窑虽还三三两两的存在, 但却失去了作为窑炉的功能, 变成了凭吊彭城古镇曾经辉煌一时的景观。目前, 传统磁州窑工艺赖以传承的家庭式作坊普遍不景气, 缺乏资金积累和经营头脑, 信息少, 销售范围打不开, 往往仅能养家糊口而已, 单靠他们自身力量发展, 很难形成规模。
2. 传承的危机感
国家级陶瓷工艺大师——老艺人刘立忠, 已经是第四代磁州窑工艺的传人了, “不能让传统在我们手里失传了”, 是这位朴实无华老人的心愿。磁州窑的艺术传承主要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完成, 家族式的传承方式限制了传承人的选择范围, 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 年轻人大多选择读书, 这更压缩了传承人的选择空间。要掌握磁州窑烧制的整个工艺体系, 不仅要熟练的掌握原料的性能, 还有成型工艺、绘制技巧、烧制技艺等特点, 没有几年是不能完全掌握的。当下年轻人都热衷于iPad, iPhone, 醉心于“洋武术”跆拳道, 急于出国镀金而去读雅思、托福, 会有几人能耐得住这份寂寞, 来对磁州窑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坚持呢?
3. 保护的危机感
近年来, 许多外国磁州窑研究者、收藏爱好者慕名来到彭城一带考察, 对磁州窑艺术赞叹不已, 出版和发表了关于磁州窑的研究著作, 然而, 国内大多数研究者对磁州窑的研究还处在自发阶段。从事磁州窑文化研究和开发者屈指可数。另一方面, 分布零散的一些磁州窑遗址, 经常被矿井、水渠和房屋所侵占, 有时还遭到盗掘破坏。尽管当地政府作了努力, 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开发状况仍然使许多慕名前来的专家和游人抱憾而归。磁州窑的保护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 不得不令人深思。
三、磁州窑数字化宣传平台情况
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也有许多专家学者在对磁州窑的挖掘和传承上面功不可没, 出版了很多关于研究磁州窑的专著和论文, 但在数字化宣传和建设上面显得不足。目前为止, 只有一个关于磁州窑的宣传平台——中国磁州窑博物馆 (http://zgczy.no45.cuttle.com.cn) , 网站以图片和文字介绍为主, 有博物馆总说、新闻快讯、陈列展览、藏品精粹、磁州窑文化等9个版块, 内容比较全面, 在展现磁州窑特征和传播传承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网站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网站缺少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 在展示馆藏文物时只有静态藏品的展示, 缺少三维立体化的展示;再有就是论文专著只要书的封面介绍, 研究性的论文可查阅的太少, 互动性差等问题。中国磁州窑博物馆网在数字化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建设。
四、磁州窑艺术数字化发展保护策略
1. 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化发展保护方案
数字化保护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的数字化技术来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多样性。在进行分类整理传播时, 保证其艺术本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能够对这门民间艺术进行全面系统的保护, 即切实维护其文化差异性, 与此同时, 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相互渗透,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职责明确、形成合力的原则, 制定出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规划, 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2. 磁州窑数字化资源采集及专题数据库展示
用数字化方法来对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需建立磁州窑数字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 不仅是文物的数字化, 而且是对所有馆内外有价值文物的所有图像、文本、影视、语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 进行规范化的加工, 集成海量多媒体信息的存储和自动化管理平台, 形成博物馆资料综合收藏, 使博物馆从“实物导向”转变为“信息导向”, 超出“馆”的地理、物理限制, 使文物真正走出库房服务于大众。
首先要建立磁州窑艺术文化信息库, 第一要整理出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本信息, 包括磁州窑的发展历史、造型艺术、装饰技法、艺术品种、烧成工艺、文化内涵、历史典故、工艺流程、传承人等内容。第二要建立磁州窑艺术图案库。在收集整理磁州窑艺术图案的基础上对所有图案进行研究和分析, 归纳出磁州窑常用纹饰、题材寓意等, 再就是整理出关于磁州窑研究的学术文献资料, 包括书籍、田野考察记录;实物图片资料;影视宣传资料;相关研究学者资料等, 为下一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展示系统的实现提供数据库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三维技术动态地展现其艺术精髓。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操作习惯浏览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从不同地域和品目中逐级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阅读、学习和研究。
3. 与先进数字媒介联手
在进行数字化尝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是渺小的, 在技术和设备方面或许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但与一些先进的数字媒介联手, 收到的效果可谓是事半功倍的。比如, 2009年3月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深圳市派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佳能 (中国) 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 在此次的项目原始数据采集过程中, 佳能使用了世界先进的影像数字技术, 以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及3D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形成了羌族非遗静态、动态影像数据库, 3D动作数据库, 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套完整、系统和深度记录羌族非物质文化形态的数据库。有以上成功的案例, 在对磁州窑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传承和保护的时候, 也可以借鉴。
4. 与数字化影像相结合
在漫长的岁月中, 磁州窑的历史充满了悲歌和传奇。古磁州窑留下的每一件珍贵的名瓷, 每一座著名的窑厂, 都有着可歌可泣的传说, 有着窑工艺人创业的动人故事。深度挖掘磁州窑的文化内涵, 使之很好地和影像化的大众传媒 (电影、电视新闻报道、各种文艺大赛和综艺节目、公益广告、专题纪录片) 相结合, 必定会取得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如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作品《活着》加入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 一方面, 将皮影嵌入影片, 增加了影片的色彩和旨趣, 令观众欣赏到皮影这一现代社会中难得一见的“民俗奇观”;另一方面, 以皮影为载体串起几十年的中国历史, 具有一定象征意义, 也使影片更加朴实厚重。
5. 开发数字化应用设计与销售平台
针对磁州窑装饰图案, 提取纹饰, 进行再设计。可研究开发应用于手机应用程序界面, 计算机软件界面, 网络图形用户界面设计中, 即UI (User Interface) 设计。根据个性需求设计角色确定软件的目标用户, 为商家创造卖点。针对磁州窑发展历史、历史典故、工艺流程等进行游戏开发与设计, 以现代的设计理念与手法把中国传统的元素和时尚的数字游戏相结合, 从功能和技术到形式与艺术感的层面提高现代数字游戏设计的高度。
6. 建立数字化保护实验室
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验室, 以项目立项的形式对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申报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 通过文化局和科技局两条线对项目进行资助。从三维建模, 到建立资源数据库, 将磁州窑数字化保护成果上网, 方便宣传和交流。
结语
一位戏剧表演艺术家曾经说过, 在演出的时候不能只是依靠以往学过的那套基本功, 而应该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实践的经验, 不断推陈出新的创造出新的表现技巧和表达方式, 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观众。利用数字化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方式。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不仅是社会潮流和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挑战, 也是在新历史条件下文化工作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杜鹤民、杨君顺.论中国民间工艺的数字化传承[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年03期, 2006.
[2]杨向明.数字博物馆及其相关问题[J].中原文物, 2006年01期, 2006.
【数字时代的插图艺术】推荐阅读:
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12-05
《数字时代的翻译》06-06
数字时代的评价工具07-17
数字时代的网络影像06-28
数字时代的语文教师05-21
数字时代的群众文化10-13
数字时代的人际网10-31
数字化时代的广告传播07-14
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05-09
数字化时代的营销策略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