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时代艺术研究的特征论文(精选8篇)
论信息时代艺术研究的特征论文 篇1
论信息时代艺术研究的特征论文
论文关键词:艺术研究;非物质;虚拟现实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已经透到艺术的各个方面,给艺术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改变。文章分析了信息技术对艺术载体的影响,研究了发生相应变化的艺术研究界面。通过分类基于信息技术的新的艺术形式,归纳了数字艺术的特征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艺术研究的非物质化的特性。
信息技术已经带领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人类的生存方式也随之产生了历史性变革。从工业社会的物质文明向后工业社会的非物质文明转变,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非物质化的新时代。这种巨大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技术特征,也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艺术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艺术研究也经受了这场剧烈变革的冲击和挑战,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决定21世纪艺术发展的两种主要力量:一是信息技术,二是艺术研究。在社会信息化进程越来越快、程度越来越深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艺术研究发展的新动力。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的影响,使得信息化下导致艺术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手段都凸显出非物质的特性。
一、艺术载体的改变及影响
艺术的本体由一定的信息和载体构成,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用岩石、泥土、竹木、铜铁等自然物质作为艺术的载体。文字的产生和丝帛、竹木、纸张等加工媒介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艺术的表现方法和表现手段。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使艺术作品大量的复制变得更为容易,同时也加快了艺术的传播。进入工业革命,以物理、化学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将胶、磁等物理技术很快地应用于艺术领域之中,以胶片、磁带为载体的媒介也应运而生,艺术中的视觉传播开始得到极大的物理化,而艺术的形式、内容也开始从平面走向立体。在艺术家们的创作中,以摄影等三维方式制作的作品迅速增加,艺术作品的传播也由于其载体的变化而开始从静态向动态领域扩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将不利于永久保存,多次修改会损耗作品质量的磁带、胶片等载体淘汰,此时,基于光学原理的“激光读取技术”,作为读取与写入的存储技术走到了科技舞台的前沿。光盘技术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大容量储存能力,而且它体积小、使用方便,这些优势使它能够很容易地替代其它载体。它的应用让艺术作品从传统的静态式、单向式、平面式的表现形态跨越为动态的、多向的、立体交互式的全新视觉形态。
信息技术使得艺术在传播方式和存在媒介上都有了巨大的改变,使得艺术的研究界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较为庞大的物体如建筑、古墓、人类文化遗址等文物很难用传统手段复原及展示,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虚拟重建,让它存在于网络的虚拟空间之中。利用SimXML互联网仿真技术,通过在互联网上重建象阿旁宫、圆明园、古代长安城等那些早已被毁灭的古代建筑,能让他们出现在倒转的时空当中,使得艺术研究更为直观、快捷和方便。艺术载体的变化,使得我们的研究界面也随之变化,在信息社会以前,参观者只能通过博物馆所展示各种物品或物品的残片、图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来想象当时的情景。现在情况则完全不同,通过数码复制技术,而在虚拟博物馆里,人们不仅可以看到物品的3D模型,而且可以在计算机虚拟世界环境中对其观赏,计算机虚拟世界在每一细节上看上去与实际的历史遗迹并无二致,并可以亲自操作。
二、数字艺术的出现
信息技术已渗入传统艺术所涉及的一切领域,通过对艺术载体的历史性变革,使得艺术的内涵得到深化。信息化也导致艺术的形式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数字艺术,例如电子音乐、数码版画、网络艺术等。传统音乐所涉及的一切领域几乎都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原则上可重现自然界一切已有的声响,并能够制造出自然界并不存在的声响,从而冲破了人们对音乐的传统认识,更新音乐观念,促进音乐研究的深化。信息技术同时也给音乐开拓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给音乐艺术提供了无穷无尽的音源,大大地拓展了声音的表现范围和艺术感染力。通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数字音乐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成为音乐在信息时代新的发展形式。
根据国际上的共识,凡是用计算机或有CPU的数字电路所作的有关音乐的工作和活动都属于计算机音乐的范围,计算机音乐包含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一)音乐声的数字合成。音乐声包括乐音、在乐音中应用的“噪声”以及在谐波中存在的对音色起作用的一部分超声。各种音乐声都可以根据声音的原形进行分析后再用计算机技术予以合成复制,这是声音数字合成的一个方面。声音数字合成的另一个方面是可以随意产生自然声中从未有过的各种声音。
(二)音乐的数字录音。数字录音是计算机技术在录音领域的应用。DAT、DCC数字录音机、激光唱片都属此类,现已推出DDDD激光唱盘及可多次录音的激光唱片。数字录音与一般的模拟录音相比,其优点有:频率特性好,保真好;动态范围大;抖晃趋于零;信噪比高,信号失真极小;对失落信号可以补偿恢复;经多次复制后不会降低声音质量;节目搜索时间短;重放精度高;记录密度高;记录时间长;体积小等。
(三)网上音乐。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在网上可以随时听、看音乐会、音乐表演、MTV等,可以购买CD、VCD、DVD和与音乐有关的书籍、资料等,可以进行网上问题讨论、评论、交谈等一切音乐活动。能够实现远程控制的互动性MIDI中心在一些国家、城市已经建立,方便浏览者随时点播节目,实现资源共享。
除了音乐,其它一些艺术形式诸如舞蹈、戏剧等也或多或少的融入了信息技术的成分,就连电视广播节目也有了虚拟主持人。这些数字化的应用,使艺术的表达、传播甚至存在的途径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虚拟艺术形式的出现,表明人们已逐渐适应信息化带给人们的冲击,甚至人们已经开始习惯这种充斥着信息化、非物质化特性的艺术形式。
艺术的非物质化存在是社会信息化的结果。信息社会是一个“基于提供服务和非物质产品的社会”,信息社会是物理现实和社会现实充分信息化的社会。“非物质”不是物质,但“非物质”是基于物质的,只不过是脱离了物质的层面。艺术形式的非物质化,使得传统的艺术理论在解释新的艺术形式时面临巨大的挑战。声音、图像、文字等诸多艺术因素的非物质化,导致艺术理论中非物质性成分的增加,例如,数码设计艺术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原理等。
三、数字艺术的特征
将利用数字技术创造的艺术形式及其过程统称为数字艺术,例如,由计算机来渲染的动画片,数字音乐还有计算机设计的雕塑品等。数字艺术是一种真正的技术类艺术,是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并以技术为核心的新艺术。数字艺术包括交互媒体设计、数字影像艺术、虚拟现实设计、新媒体艺术等,只要在创作过程中全面或者部分使用了数字技术手段,都可称为数字艺术。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不同,其创作手法、风格、传播与接受方式是特有的。概括起来数字艺术具有个人性、动态性、瞬时传播性等特点。
(一)个人性。由于数字艺术作品都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因此它们都可以被随意复制而且易于改造。个人主观意愿能够更大程度地得以实现,有人因此发出信息时代艺术家会不会失业的疑问。传统艺术更多体现“公共性”,艺术是为更多的人服务的,艺术创作完成之后要进入公共场所或公共媒介,而数字艺术由于更为强烈的开放性、随意性,反而更具有“个人性”,个人的随感,一点点灵感,一点点艺术的火花,都可以记录下来、制作出来。 (二)动态性。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不同的另一特点是:从静态到动态。传统艺术一经造就,除非毁坏,永世不变;电影电视制成拷贝、录像带,难以更改。在某种意义上,数字艺术作品是永远创作中的作品,是一种动态艺术,作者和浏览者可以随时加以评述、修改、补充,进而形成新的艺术作品。
交互性。传统艺术是一种“只读艺术”,只可被动观看,空间上有一定距离,数字艺术是一种“可读写艺术”,空间上距离缩短为眼睛到屏幕的距离。数字艺术通过网络可以很好的进行交互,甚至时时更新。只要网络艺术作品传播者愿意,可以随时对这些作品进行修改、补充与完善。受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参与者、制造者。
(三)瞬时传播性。与印刷在纸张上的文字相比,那些刻在石头、铜鼎、龟背上的文字显然更坚固更不易毁坏,但后者的可复制程度要低得多,甚至根本不能复制,因而保存于这类媒介上的艺术品不易传播。大规模复制技术使艺术得以更广泛快捷地传播,网络技术更使艺术作品能够在光缆中以光速的瞬间传播。与数字艺术创作的个人性相反的,是数字艺术的“公开传播性”。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大势所趋,网络日益成为重要的传播手段。数字艺术在传播速度、传播效率上要大大优于传统艺术。数字艺术的传播既是快速的,又是公开的,传播效率极高。应当说,任何一种传统艺术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都比不上数字艺术。在速度上,传统艺术要慢得多,在范围上,传统艺术要受许多因素的制约。但是,易于复制的特征也使得数字艺术作品的影响反而越小。原真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地被复制品取代,人们可以将数字化的艺术作品任意放大或缩小,任意使其静止或运动,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大规模的机械复制使艺术作品中独一无二的韵味丧失了,至少是减少了。
四、艺术研究交流的变化
进入信息社会,人们的交流方式和层面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可供选择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信息交流手段则是多元化、多种手段并存:“图像→文字→三维环境→虚拟现实”。以前人们交流局限于文字和图像,但是文字和图像很难说明事物变化的动态过程,于是人们采用了三维环境的方式,制作一个现实的实体,来表现动态的变化过程。进入信息社会,这种三维的交流方式也逐渐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其表现力虽然很充分,但受到空间、时间、材料、加工工艺的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地实现信息传递,其手段应该说还是比较被动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上模拟真实的`三维环境,使用者有如身临其境,并能操纵系统中的每一个对象,同时又具备了听觉、触觉、嗅觉等多媒体功能,使得虚拟展示的方式更为多元化和主动性。主动性关键在于它的“实时”图形渲染功能,所谓“实时”就是即时随机进行图形渲染的一种技术,当用户在观赏虚拟三维的场景,根据自己的需要变换视角时,它可以即时的生成相应的图形,满足用户的交互需求,这种获取信息的行为完全是主动的。
传统艺术研究交流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一时空内所获得的信息量永远是受客观环境制约的。如我们想同时去若干个学术研讨会,这在过去是不能想象的,现在,我们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非常完美的达到这一目的,因为它的实时性和网络传输的特点――我们只需多开几个视窗,便可通过互联网方便的浏览和获取学术研讨会的相关信息,并且可以有选择的把信息保存在电脑中。
虚拟现实不但是实时性的而且是交互性的。它的交互能力主要体现在全方位的个性化的行为方式上,你可以选择你自己的方式去浏览和参与展示活动――在虚拟的环境中,你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受他人影响。
虚拟现实技术使得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变化,内容更加丰富,突破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让艺术研究者可以足不出户的进行研究,他可以方便的得到关于研究对象的一切信息,包括以数字方式存在的前人的研究成果。用虚拟现实技术复原历史古迹,有望使人们重见罗马古城、雅典古城的辉煌。而今天的虚拟现实技术使人进入无我之境,融入艺术创造的环境之中成为可能。庞贝古城在公元前9年被维苏威火山喷发的火山灰掩埋。现在庞贝某些部分的模型已经建立起来,并且在虚拟现实程序中得以实现。美洲考古研究所以及匹兹堡大学艺术史学的专家重建了庞贝的剧院建筑群与爱西斯神庙以及这座古城的其他建筑,虚拟现实场景使观众体验到庞贝人的生活和文化。剧院建筑群的重现包括大剧院、赫拉克勒斯神庙及三角论坛。人们可以走进一个露天圆形剧场,并观看一场戏剧演出。在另一个重现中,观众可以探索以惊人细节展出的爱西斯神庙,设有柱廊的走道、庭院、建筑结构、雕塑及彩色壁画。这种真实感又由于诸如一个唱诗者和长笛手等动画人物,以及由于良好的伴音而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开始从远处看,唱诗的歌者说的是拉丁文,但当观众走近时,唱诗者都改用了英文。这为今天的观众创建了一个动态世界,并使他们处在其中去理解和感受,这些都是传统的博物馆无法提供的。
日本东京大学精密工程研究所开发了一个虚拟雕塑系统。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用虚拟的粘土捏成自己所希望的形状。这一系统有位置测定装置,以测定人的手指对虚拟粘土所作的移动,并将其所在位置不断地表示出来。系统还有运动控制装置,以此来制约手指的运动,并生成碰到虚拟粘土时的触觉信息和感觉到手指在捏土时所施加压力的大小。这样,人们就可以像在真实世界里捏粘土一样,捏虚拟世界中的粘土,达到虚实交融的雕塑境界。这些虚拟博物馆和虚拟系统的兴建,必将加快艺术研究的非物质化进程,对艺术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信息技术给艺术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新的发展的契机。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入为我们重新审视艺术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维度,信息技术也为艺术研究提供更多样的可能性,使得我们能够摆脱以往客观物质的束缚,进入艺术研究非物质化的新时代。
论信息时代艺术研究的特征论文 篇2
在传统的电影艺术时期, 由于受到技术限制, 纪实性的艺术美学原则成为了主旋律。在传统电影中, 获取画面的唯一手段是摄像机。一部电影的图像和声音是由摄影机和录音机还原了真实的人和环境, 电影对现实有着极重的依赖, 即便是一个假造的“它”也必须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 才能被用于摄影机的拍摄。这些现实生活中东西的是否存在是衡量一部电影真实度的重要依据。这种纪实性是依靠电影画面获取而产生的艺术表现特性, 它所能实现的是一些对真实世界的简单变形或移位。传统的电影摄录手段和绘画手法所出现的画面限制着银幕视听思维的发展更新, 已经远远不能跟上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家的要求。数字技术的介入, 给传统电影带来了全新的制作方式, 以数字化技术为表现力的电影艺术, 逐步迈向更加广阔的电影艺术表现领域。数字技术也给了文学工作者带来了更广阔的想象领地, 大大提高了导演等对电影的创造能力。数字化的出现, 使影视艺术家的想象力终于获得解放, 没有做不到的, 只怕你想不到, 电脑技术可以呈现一切可以想象的东西。以前, 我们总是相信电影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所拍下来的, 但是现在的电影也可能是数字工程师在电脑机房里所合成制作的, 并且有可能它还比拍的更好看, 更真实。而导演就可以根据剧情设定最合适的“演员”, 也使得电影的镜头更有随意性。数字化带领着影视艺术突破了实景拍摄的局限, 迈入“奇观电影”时代。
二、数字技术丰富了电影语言
任何一种视觉艺术要做到时间和空间上的同时展开, 才能给人舒服的欣赏感。从古至今, 细数人类文明所创造的艺术形态, 唯有电影能够给人们带来壮观的时空感受。伴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升, 以及电视的冲击, 难题出现在如何给观众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数字技术的发展给电影行业带来了曙光, 而在计算机中制作的图像或协助生成的图像除了能够立体化地展示原有的三维空间, 强化了电影的时间和空间的时空效果。这种画面所创造的作品给传统的镜头组接原则和剪辑观念带来了危机和生机。数字技术给电影带来了人们所想到的一切, 不仅有美轮美奂的天堂, 也有阴森恐怖的地狱, 电影的世界成为了一个无奇不有的世界。惊险增加, 恐怖加剧, 人们越来越注重电影的视听感官的层面, 越来越享受电影的视听盛宴, 电影顺着这个趋势愈加好看、好听。
数字技术有着超强的影像化功能, 能够将电影的直观效果推向极致。数字化技术给电影带来更多的娱悦性和消费性。不过, 要是过分的视觉化容易消解影像背后的思想内容。数字技术的出现极大地刺激了艺术手段的表现能力, 它能够跟观众形成一个很好的互动, 使电影所能提供给观众的有限的理性思考层面正在“淡出”电影图像化的语言表意形态。让所有观影的观众在过程中都退回到了一个原始的点。观众逐渐被现代电影的技术和节奏所吸引, 远离他们的虚构世界。数字化技术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这种心理欲望。
三、数字化带来了大众视频消费时代
电影曾经是人类艺术殿堂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 无数人对它膜拜, 神圣的电影艺术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电视也是如此, 长期以来, 受高昂的制作成本和贵重的专业设备所限制, 然而现在数字技术改变了这一切。数字DV摄像机的普及, 以及出现的各种廉价的影视制作软件, 使电影电视不再同业外人士无缘。拍电影也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利, 高额的投资也不再是必然。更多的人喜欢拿起数字摄像机进行拍摄, 更多的主流导演开始用数字DV字摄像机来拍摄低成本的影片。体现在真实美学上的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电影创作者的注意, 一些著名的老电影导演如伊朗导演阿巴斯, 法国导演侯麦、瓦尔达, 德国导演文德斯和美国导演斯派克李等都曾公开表明对其的喜爱, 并积极地探索DV电影的可能。数字化技术给电影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以将任何人的图像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处理, 让他在银幕上“为所欲为”。它的意义在于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与社会交流, 且这是个便捷的过程。
四、数字化改变了观者的观影习惯
数字化时代, 拍摄数字化、制作数字化、观影环境数字化, 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看体验。在电视领域, 如今占据主流位置的是大屏幕、高画质的等离子体和液晶电视。以光纤网、宽带网为代表的传输渠道将给电视观众提供大量的频道可供选择, 观众观看的视角也不再是单一的, 而是可以选择的多维视角画面, 看电视的习惯将大为改变。仅仅是单纯地来谈论数字化对于电影的意义而言, 虽然说这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所制作生成的影片。然而广泛的来说, 数字化给电影观众所带来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些。数字化在改变了电影自身的同时, 更为重要的是给电影这种传统传媒形式的特性带来根本性的改变。数字化的出现, 给电影的载体形式和传输手段带来日新月异的变革。数字技术也为观众呈现了视觉上的观赏盛宴。以数字放映机为主的数字电影院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好的放映环境, 声光色影的质量将得到很大的改善, 给观众带来一个更精彩、更清晰、更身临其境的观影经历。
五、总结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无所不在的信息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 而另一场正在高速猛进的技术革命——数字化信息革命也在悄然兴起, 这次革命的特点就是数字化, 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发展的新时代。“数字化”对于我们逐渐变得熟悉, 潜移默化的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 不同程度地被动或主动地感受着它的影响。“数字艺术”正是由“数字化”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自我发展的同时, 也使得这些传统艺术获得了新生, 带来不同程度的延伸和发展, 逐渐影响着影视动画艺术, 带来更好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张迪.数字电视—实现电视大国到强国转变的时代机遇[J].电视研究, 2003 (3) .
[2]刘雪颖.看数字电视的现状和发展[J].当代传播, 2003 (9) .
[3]贾磊磊.中国电影的数字化生存[J].电影创作, 2002 (5) .
论信息时代艺术研究的特征论文 篇3
关键词:平面艺术设计;设计风格;时代精神;审美特征
一、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
(一)审美意识概述
审美意识指的是一种感知的能力,它是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具有审美性的心理特征,它同样也带有社会性的意识特征,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作为一种具有极强应用性特征的艺术形式,平面艺术设计也带有很强的审美特征,它在完成自身的实用目的同时,也很注重对于审美特征的体现。比如,人们把灯的造型设计成了不同样式的动植物形状,把沙发设计成了花的形状,花瓶被设计的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这些都是人们对于审美意义追求的体现,人们生活的每个方面都离不开对于美感的追求。对于美感的追求可以让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从而表现人们的自由意识。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审美特征,我们通过对于时代审美特征的把握,对艺术作品进行全新的创造,进而使其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体现
平面艺术设计中包涵的审美意识的时代性,也就是一种时代精神,它是和时代的文化气息密切相连的。我们都知道,唐代是以肥为美,而当今时代却是一个崇尚瘦身的年代,现代人都想尽各种办法来让自己的身材苗条,因为,当今时代的审美风尚就是以瘦为美。古时候,人们如果穿着棉衣或者是麻布的话,会被认为是贫穷的象征,而在当今时代,棉麻衣物却代表着一种健康和环保的时代气息。现代很多人会穿着看起来破旧不堪的牛仔裤,甚至把新买的牛仔裤挖出几个窟窿,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 每个时代的艺术设计中既体现着设计者个人的审美特性,同时也体现出了整个时代的文化审美内涵。每个时代对于美感的追求都不同,每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也都不同,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审美风貌和对于审美的不同需求。
平面艺术设计是和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紧密相连的,所以平面设计通常都会传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月份牌的宣传画多是以摩登女郎为主要题材,这是源于当时电影和报刊的兴盛。还有,50年代的宣传画设计就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色调上多是以喜悦活泼性的色调为主,主要体现出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新气象。再比如,万科房地产公司是国内的知名公司,它的公司LOGO的设计就在去年进行了全新的变化,原因就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司原有的标志已经无法传达出新时期的企业文化理念和形象,无法满足企业对于新的发展战略的需求,因此,万科公司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公司的标志进行了全新的设计。
二、平面艺术设计构成要素的时代特征
(一)平面艺术设计中文字的时代特征
我国的商周时期是青铜器时代,它主要是图形文字,这种文字是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具体反映,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它充满了古朴的原始情调。设计师们在现代文字的设计中把这种图案融合了进去,形成了艺术性的汉字,表现出了远古的古朴精神。比如现代的美术字的设计,就是通过夸张的方法,来达到吸引观众兴趣的目的。20世纪50年代的美术字的设计,就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烟草中的“大前门”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体现出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到了20世纪80年代,“电脑特效字”兴起了,设计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最大化的体现出设计者的个性色彩。再比如,谷歌标志的设计,就是通过变形和夸张的方式,让汉字具有了更强的装饰效果,同时也让汉字的形式意味进一步被强化了,由此延伸出了很多丰富的内涵,让人有无限的遐想。现代审美诉求更多的一种体现方式,是涂鸦式的设计。涂鸦设计是建立在对于汉字变形的基础上的,它彰显出了人们特立独行的个性特征。许多的网站的标志就是运用了涂鸦化的形式,希望借此体现出人们的个性和自由精神。因而,通过对于文字形式和样式的变换,涂鸦设计在带给人们美感的同时,更是凸显出了带有时代特征的审美情怀。
(二)平面艺术设计中图形的时代特征
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图形可以是一种图案、符号或者是绘画作品等等,它可以超越语言沟通的障碍,让人们在共识中获得美感的体验。在当今,图形的引导功能变得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设计作品的效果。图形化的设计中也体现着独特的时代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精神理念。比如,我国传统的青花图案,多是出现在酒具或是茶具中,这会使人产生对于中国的酒文化以及茶文化的想象,让人联想到其中的悠远和淡雅的美感。绘画艺术通常能更加深刻的表现设计者的情感,它们的形式美可以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息,从而也让平面设计的内涵表达更加具有开阔性。现代电脑技术的使用,让人们可以用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来诠释图形的涵义,也更能满足现代人追求新奇的个性特征。因而,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代审美风尚。
三、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
当今时代,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环保的问题。很多的包装都不再使用塑料了。2007年,具有“伦敦袋后”称号的Anya Hindmarch,设计了一副作品,I’m not a plastic bag,(我不是塑料袋),就是一种环保性的设计作品。奥斯卡金像奖的礼品包就是使用了它,它受到了很多大牌明星的青睐,许多人开始抢购它,因此成为了一条众人瞩目的新闻。此外,现代人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集中体现了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了时代的发展趋势,这种设计理念让人与物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状态。当今的许多平面领域中的导示性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特点,比如电梯中的盲文指示,人机互动中的触摸屏的设计等。
四、结语
时代环境以及历史文化对于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凸显都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这就是说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从平面艺术设计中感受到一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风尚。因此,在平面艺术设计中,我们要把握好时代精神,努力使作品在传达出时代审美特征的同时又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以充分满足现代人的多元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咏梅.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及特征[M].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芦影.平面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
[3][美]保罗·梅萨里.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美]阿历克斯·伍·怀特.平面设计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论中国舞的艺术特征 篇4
摘要:舞蹈是一门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艺术,漫漫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舞蹈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独立品格和特质的艺术门类,以人类自身动作为呈现方式,号称“艺术之母”。中国舞有着几千年文明的积淀,为世界上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及,几千年下来,各式各样的中国舞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本文从中国舞几个方面的特征入手展开进行阐述,旨在展现中国舞蹈独特的风景。
关键词:中国舞;文化;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119-02
一、引言
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之一。舞蹈以其独特的魅力,生动地诠释着客观社会和整个世界的方方面面。舞蹈主要是以人类自身的动作姿态为介质,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结合来表达某个事件、某个主题、某种情感或者某种意境。舞蹈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英国的科林伍德曾今试图找到一个真正完整并且准确的能概括舞蹈的本质含义的概念,最后他指出: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同时也是一切语言之母。目前,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其中舞蹈在这样大的背景下自然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与发展,笔者认为,这无疑为中国舞蹈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中国舞蹈承载着几千多年的文化,具有极其丰富且深厚的积淀。中国舞蹈吸收了中华各个民族的精华,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以人为物质材料,以动作姿态为语言,在时间的流程以占有空间的形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独特的艺术门类。英国的哲学家科林伍德曾对舞蹈的本质特征进行深人浅出地探究,他否定了种种传统意义上的阐释,试图寻找出一个真正的、完整的艺术特征来廊括舞蹈的本质含义,最后形而上地指示出了舞蹈美的深层形态,认为“舞蹈不仅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且还是一切语言之母”。他认为舞蹈艺术中,语言艺术与舞蹈艺术之间具有着紧密地、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深邃思想的提出,无疑是极有见地的拓展,显示出语言在舞蹈艺术中的重要和不可缺少性,为舞蹈语言艺术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任重道远的积极意义。
二、中国舞之传情达意
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不难看出,中国舞从久远的时代开始,便赋予了其有传情达意之艺术特征。中国舞蹈讲究以身体姿态为介质,展示的则是舞蹈者的心灵与情感世界,舞以尽意便是此意。中国舞蹈家通过具有诗情画意的曼妙舞姿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能让观众着实体会到舞蹈家想传达的思想包括人生体验,如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则是通过塑造孔雀的灵性表达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愿望等等,这一切都被孕育在杨丽萍的舞姿当中。举手投足之间,灵与肉的交融,还展示了生命的活力与激情。中国舞具备传情达意的艺术特征,它是动着的雕塑,是感情的高度集中,所谓“以神领形,以形传神”,中国舞蹈便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这一点,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舞蹈家如果只注重舞姿的形式优美忽略感情的投入与传达,并不能真正的从心底去打动观众,并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三、中国舞之凸现意象
中国舞最讲究意境之美,在中国舞所有舞种里边,无不凸现意象。在舞蹈表演中,舞蹈的语言艺术还涉及“意”与“象”的问题。舞蹈表演中,意在先,形随后,必须要在意境的前提下才能将舞蹈者的形态完美地表现出来,观众在面对舞蹈家表演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应该是内气化外,所感受到的必须是通过舞蹈者的神韵和气质将其表现出来。舞蹈者必须要有象外之象的语言特征,要能够淋漓尽致地用一举一动打动观众,中国舞凸现意象之意便在于此。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强调首先在创作过程中,心中必须有“象”,然后通过画笔或者其他工具完美地表现出来,中国舞所强调的意象便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一脉相承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古代画的创作中,强调意在笔先,画尽意在。中国舞也是,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也十分强调舞蹈的意象之美。中国特有的文化和特有的传统孕育了舞蹈语言的意象性;意象之广阔和谐,若有若无,给人以耐人寻味的意境。中国舞诗情画意的形象与丰富的内涵,给人提供了自由的想象空间,和自由活动的感情心理空间。人们的思想在广阔的空间下随着舞蹈姿势动作而尽情蔓延。人们在舞蹈动作的诱发下,不断地思索、体验、品味,并从舞蹈的表象深入到舞蹈的意境中去,能通过舞蹈的动作感受舞蹈者所要表达的情思和传达的感情,进而能让观众领悟到韵外之旨的艺术效应。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人们在舞蹈者的举手投足之间能充分体会到会滴滴水聚成涓涓小溪,以涓涓小溪汇成滔滔江河,以滔滔江河流人汪洋大海的不同层次和内在联系,舞蹈中歌颂的民族精神与勤奋不息的精神为观众所体会。
四、中国舞之述说生命力
中国舞讲究生命力,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气韵”。舞蹈被视作表现人生命力情调的一种语言,中国舞讲究气韵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气论”也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所在,许多学者均认为对于“气论”的不了解便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不了解。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气具有多重意义,是宇宙万物的原始情态,也是事物运动的情态,同时也是阴阳交合的情态。庄子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通天下一气耳”。因此,气在道家思想中被阐释为存在于宇宙之中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中国舞便体现了“气论”思想,认为舞蹈动作必须贯通一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气在中国舞蹈动作中往往被视为其原力与根本,也被视作中国舞的生命精微之所在,按照道家气论思想,中国舞蹈的本源便是“气”。“气韵”在舞蹈创作中,更讲究意念明确、气息通达、迂回曲折、动静求圆、反向起法、意念先到,无形中就迫切需要舞蹈在创造之前需求内心有一个要求,即创立语言,丰富意蕴。另外,“韵”也是中国舞的精要之所在。即舞蹈必须要有风格韵味,要透着精神气质,笔者认为,“韵”是来自于“气”的外化,是生命活力的显现。
中国舞的“气韵”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笔者想,人们之所以需要舞蹈,大概是因为一种对生命的生气勃勃的向往和追求吧。中国舞代表着生机、健康与快乐。在舞蹈的表演中,舞蹈者将自己与生命意识融为一体,让观众为之震撼,优美的舞步与姿态散发出无声的韵味和美感,体现的是生命力的迸发与激情。中国舞是心灵与肉体,灵魂与体态的完美结合。从舞蹈者的表演中,我们能感受到人类用生命的感悟去创造完美的过程。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
五、总结
论信息时代艺术研究的特征论文 篇5
N080602209 姓名:乐晓辉
摘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站在时代高度,以马克思的科学态度和精神,科学回答了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关键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时代特征 现实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时代条件
人类社会发展长河是由具有不同特点的历史阶段组成,每个具有特点的历史阶段即可称为一个时代。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第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经济前提。自从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爆发以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促进了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流动和配置,使生产、贸易、金融的全球化真正达到世界规模。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掀起了战后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进入90年代更进一步加快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是一个世界性潮流。在21世纪,它将以新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是,经济全球化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世界带来了积极变化,另一方面它的发展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使得全球化已经陷入危机和困境中。最后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还将长时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考验,发展中国家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中求得更大发展。
第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科技条件。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技领域出现了新的突破。从40年代来到70年代中期,发生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宇宙航天技术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从70年代后期开始,又发生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主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以科学理论的革命为先导,以教育革命为条件,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劳动生产率成十倍、百倍、千倍的提高。进入90年代,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通信等现代技术创新的日益发展和融合,以及互联网的应用发展,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为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当人类跨入21世纪后,这种作用进一步增强,各国在这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
第三、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国际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正式解体,世界局势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呈现复杂多变的情况。特别是2001年发生“
9、11”事件后,世界上的不安定因素自然增加。但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四、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实践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现实依据。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平竞争的时代。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式已发展为内涵型扩大再生产。因此,我们可以与资本主义发展友好往来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和借鉴一切反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
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我们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取得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局面,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国际影响显著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上达到小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当代中国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发展的。
可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客观的必然性。我们分析这种必然性,既要看国际国内因素,更要看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有其坚实的历史基础和时代条件,反映了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精神
时代孕育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每个特定时代,都有代表这个时代主流的特定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它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旗帜。
第一、与时俱进的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时代。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总是随时代的变动而永葆活力。这也就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分析时代,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提供了新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把握时代主题。当今时代的问题很多,其中直接关系全人类当前和长远利益的问题,如人口、粮食、原料、能源、环境问题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它的解决需要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配合。但是,在所有问题中,和平与发展是两个具有决定性统帅性的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和平与发展是关系到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战略性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首先,和平与发展为解决各种全球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保障和经济前提;其次,和平与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意愿,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要潮流。因此,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分析时代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并进一步作了阐述。他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址,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这一论断,为我们制定新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三,回答了时代的新课题。当今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而我们党经过80年的发展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二是已从一个在受外部封锁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国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这国际国内时代背景的变迁下,给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课题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紧紧围绕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江泽民提出了一整套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建党学说,创造性回答了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第四、提出时代的新任务。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使命和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大致都处于战争与革命时代,他们自觉地以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为己任,着重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历史任务。
以上分析,主要是从内容方面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事实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贯穿于该理论的全过程,涵盖各方面。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统一,坚持了当代中国实践与时代特征统一,坚持了历史发展与时代特征统一。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特征的现实意义 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特征,可以使我们提高境界,开阔眼界,把中国放到世界发展大趋势中去,这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分析国际形势,制定和平崛起的国际新战略;有利于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活动引向深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从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胜利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经过艰苦探索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战胜了来自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推动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因此,分析其时代特征,能够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有利于分析国际形势,制定和平崛起的国际新战略。和平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们党紧紧把握与时俱进这个时代精神的精髓,审时度势,缜密估量当今世界的局势和力量配置,考察当今世界的各种矛盾,提出和制定了新世纪维护我国主权独立,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一整套国际战略。这套国际战略是坚持邓小平外交思想和新世纪对时代主题正确把握的基础上作出的。它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已经被时代证明。首先,我们从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我们改善了同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扩大了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其次,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原则,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促进了区域合作;再次我们同第三世界国家加强了团结互助,拓展了合作领域。总之这些,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正确分析时代特征,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国际战略和外交路线所取得地成绩,从而也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一个详和的外部环境。
第三,有利于我们更全面的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认识其实践基础,认识其精神实质,认识其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活动引向深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一是从时代的高度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能更进一步理解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把握其科学体系。比如,分析其时代特征,才能更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科学理论;才能认识到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二是,从时代的实践基础去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坚实、深厚的实践基础。“三个代表”孕育和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如此,我们要自觉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并努力在实践中继续推进理论创新。三是从时代精髓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时代的精髓,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抓住这个时代精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而使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
论王小波《青铜时代》的艺术特点 篇6
摘要:王小波的《青铜时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时代三部曲的颠覆性创作,《青铜时代》以其故事的荒诞性、人物的穿越性以及语言的幽默独特性,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价值观取舍上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延续了王小波的语言幽默,而反乌托邦、反现实的创作创新也让《青铜时代》打上了独特的“黑色幽默”的烙印,这看似荒诞不羁的作品里,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非常强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即是通过对《青铜时代》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来分析其在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特点,通过对王氏幽默的解读,来重新认识王小波的人生价值观:有趣。
关键词:王小波
创作
艺术特点
人物形象
一、王小波的个人生平及其创作生涯
王小波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面旗帜,出生在1952年的北京,当时正是三反运动期间,一个革命知识分子家庭正在悄悄发生着巨变,王小波的父亲被错划为“阶级异己分子”就在王小波出生之际,很多人认为这也是王小波英年早逝的一个原因。20岁的王小波在牛街教学仪器厂做了工人,后来《革命时期的爱情》等小说就是以工人生活为北京写作的。1977年与当时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并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李银河。1980年在杂志《丑小鸭》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大学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校教书。1986年获硕士学位。开始写作以唐传奇为蓝本的仿古小说,继续修改《黄金时代》。在美留学期间,与妻子李银河驱车万里,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与妻子一道回国,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讲师。1989年,9月出版第一部小说集《唐人秘传故事》,包括五篇小说:《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红线盗盒》、《红拂夜奔》、《夜行记》、《舅舅情人》。1992年9月,正式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从体制内到体制外 , 从人人羡慕的大学教师变成存在 生活压力的自由撰稿人 , 获得了自由 , 同时也获得了追求自由的根底。12月,应导演张元之约,开始写作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剧本《东宫·西宫》。1992年1月,与李银河合著的《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由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3月,《王二风流史》由香港繁荣出版社出版。1996年10月,李银河赴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机场上夫妻永别。因此 , 王小波去世引起的轰动 , 在一定程度上是他对诗意的执着追求拨响了人们遥远的记忆之琴。[ 1]
王小波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在他短暂的45岁的人生里,并不算是高产的作家,他活着的时候,读者群体多是同龄人,而在其死后的岁月里,也同样吸引着一茬又一茬的年轻人,读他的作品,模仿他的风格。时代不同,面对的苦恼和困惑可能有所不同,但在王小波的作品里感受到的对自由的渴望,对真诚的向往,都是时间永恒的主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独立思考、独立风趣、独立幽默的智慧,将指引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面对现实。作为真正为当代中国小说注入了新元素的作家,在知青小说的创作中,王小波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在作品钟都体现出了独特的智慧,和清醒的现实生活认知。在他同时代同时期的作家当中中,鲜少有人能达到。
二、《青铜时代》的文学价值及其艺术特点
(一)文学价值及文学地位
《青铜时代》是一部翻写唐人传奇的小说,唐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被誉为中国短片小说先河的正典文本,分别以袁郊《甘泽谣》中的〈红线〉,杜光庭的〈纠髯客传〉,薛调的〈无双传〉为原型,作者将这三个故事演绎出充满王小波式的黑色幽默,在作品当中,充斥着看似荒诞不经的插科打诨,反复使用与历史小说故意背离的语言,不断用“出格”来定位小说中的一个个荒谬的历史真相。
《青铜时代》是延续王小波一贯的文学风格社会主题,对于反乌托邦,反思想压制的文风承袭的又一力作,对于作品本身的“趣味性”的追求,让这部小说,显示出独一无二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借鉴了诸多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和叙事策略,在叙事中显示出王小波独一无二的才华和思想,以繁复、复杂、冗长为特征的语言叙事风格却并不令人生厌,处处充满“有趣”的品格,让幽默的语言和匪夷所思的想象别具匠心。《青铜时代》并没有完全抄袭后现代主义的反理性模式等负面思想,而是有选择地表达,有选择地创作。在《青铜时代》里,虽然古今场景变换不断,历史的概念意识没有断裂,与现实当中形成更加强烈的对比,在结尾处一反唐传奇的大团圆结局,取而代之以悲剧结束收尾,这是王小波对既定文学规则的叛逆之处,对理想世界的怀疑态度。叙述开放灵活自由,打破时序结构,不拘泥于传统,利用复杂的多线索交叉复式叙述结构,使得读者在阅读中充分体验变异中的荒诞,在荒诞的体验感中感受到愉悦,从而引人思考,发人深省。
《青铜时代》是时代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延续前两部的写作背景和风格,《黄金时代》以现实世界为背景,主要讲述的就是“文化大革命”的时代,知识分子群体性的无能同时饱受政治“左”的泛滥横行的歧视,在民族和国家灾难泛滥的时代,无法拥有自我意志和个人尊严,遭遇到了一系列的不公平的待遇,在逐渐摆脱文化的过程中,主人公“王二”的心态变化,创造出一种新的知识分子形象和生存模式;而《白银时代》则是充满虚拟与想象的作品,主要讲述的是,跨世纪的知识分子的生存处境。通过回忆来描述未来世界的知识分子的人生,给现代生活以深刻启示。《青铜世界》源于唐传奇,改编于过去的故事,通过写古代的过去的知识分子的故事,刻画出追求个性,追求自由,追求创造欲望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权力斗争控制的封建时代,自由和个性追求,被时代画上了滑稽的符号,不断扭曲的心态和行为,使智慧和爱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演变成闹剧。时代三部曲的故事选材、人物方面看似没什么联系,但在主题表达方面,都是描写知识分子的处境,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未来,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处境,都无法脱离知识分子本身的特点和时代所赋予的特征,在叙事方面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在塑造人物方面也表现出特有的价值。
(二)艺术特点
1、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小说的语言风格直白、幽默,延续了王小波诸多作品的语言风格,在《青铜时代》里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对主人公的思想进行思辨,这时的语言充满着辩证性,无论是引领读者思考还是通过主人公的反思引出故事情节都是作品语言的一种创新手法,这是王小波的高明之处。除此之外,大量的“王小波式”的黑色幽默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不断涌现出“别致”而特立独行的幽默感。比如:他对我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答道:您知道我早上吃了些什么吗?他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我说:这是对建筑行业的污蔑。他说:你这样子怎么为人师表?我说:您的意思是我不够漂亮,这是女生的看法吗?他说:你要知道我国的国情。我说:我怎么不知道?我每月挣30美元。[ 2]这是王二与李主任之间的对话,这段对话充分体现出了王小波的语言功力,这样的妙语连珠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幽默,更是作者思维及性格幽默的直接体现。这也就是“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在小说当中比如《寻找无双》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性的细节,展现出丰富的杂学写法,不仅使故事更加的丰满,也体现出作者语言风格的丰满性。比如王仙客拥有的望远镜以及数学才能等都是语言独特性的展现。不仅如此,大量的夸张调侃,是王小波在小说中常用的语言手段,他相信文字不是用来看的,需要有节奏的快慢,这是王小波作品里的语言筋骨,有意味的夸张不仅丰富着人物形象的刻画,更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语言体验。比如,在红拂的死中,他明确地调侃着:“红拂上吊的准备事项就在专家领导下进行,和她自己没了关系。” [ 3 ]这种不合逻辑的调侃和叙述,暗藏强烈的幽默和讽刺效果,同时又充满着快感,反衬现实丑陋的同时, 又拥有了一种 “自我指涉”和“自我增殖”的转喻色彩。
2、叙事手法的独特性
《青铜时代》独特的叙事手法,不仅仅表现在一反传统叙事的规范和有序,不断跳出人们的固定思维,采用荒谬的模式,增加黑色幽默。《万寿寺》通过一个被汽车撞到导致失忆的人,以现实世界的王二和唐朝时代的薛嵩的生活交替为背景,通过想象不断穿越,在小说中,一反常态,不断通过交叉与穿越的手法进行情节的安排,通过这样不可预测不可预知的故事来表达一种对人生的不确定、多种可能性的主题,生活乃至人生,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在《万寿寺》里人物的命运感减弱,甚至消失,追寻人生的不断变化的意义和体验,追求自由的主题就呼之欲出。《万寿寺》的魅力就在于不按套路出牌的变化自由、天马行空的想象、情节荒诞无厘头、行文没有固定程式,简直是表达自由追求的典范。在讲述的过程中叙事手法的独特性让人忍俊不禁。在王二的第一叙事中添加第二叙事,在手稿中生成元故事事件,分别写了关于薛嵩和红线在失忆之前、恢复记忆过程中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独特的想象和线索,从中蔓出枝故事的开始,将故事在发展中曼生出可能性,同时消除了叙事时间等确定性因素的描写。在《寻找无双》中, 由“寻找”闯入宣阳坊的王仙客,因寻找而蔓生出“鱼玄机”的故事被虐待与杀戮逐渐替代了寻找无双的叙事线索,逐渐浮现出无双、彩萍等人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断纠缠,成为一个开放,又由再生机制的故事生成模式。
3、人物形象的独特性
《青铜时代》是王小波根据唐传奇改变而成,但人物形象方面却与原来的人物关联不大,甚至有颠覆。历史小说当中的风尘三侠,无疑是英雄美人的形象。李靖是乱世英雄,不仅慷慨、才智过人,更是有运筹帷幄的智勇双全,而在王小波的小说当中,李靖只是洛阳城里的一个知识分子,以发明为乐趣,在洛阳城里随心所欲比如喝酒、纹身、吸大麻。红拂女本应是位巾帼女英雄,而王小波的叙述中却发现,红拂其实只是在追求有趣的小女子,她的夜奔只是源于一种寂寞一种无聊的反抗。与历史上的虬髯公英雄形象不同,在《红拂夜奔》里, 他虽然是个剑客,却非常的庸俗,盯梢红拂与李靖的夜奔却毫无意义。在岛外做国王,集滑稽可笑于一身。在这样的创作中,颠覆着人们心中旧有的固定形象,改变了传统观念,同时也不乏大胆的创新新的人物形象,在不断变换的场景和情节中,对英雄形象进行反叛,荒谬夸张却又充斥着大量的讽刺。这是对历史人物的创新,也是王小波小说人物形象的独特之处。
三、从《青铜时代》看王小波的黑色幽默
王小波把西方的幽默融进他所生活和经历的这个时代, 开创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王小波式的幽默时代。在描写手法上,通过塑造一些非正面的人物形象,借助可笑的言行表达对现实问题的种种不满,这种风格源于60年代的美国,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他们擅长突出人物与环境的不协调,通过对不协调的因素进行放大、扭曲、使读者忍俊不禁,同时又感到沉重。在描写手法上喜欢打破传统,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回忆混合起来, 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调侃戏谑混成一团。“黑色幽默”是一种集悲剧与喜剧特征为一体的文体。它往往反映现实,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知价值。王小波的黑色幽默不仅仅使体现在荒诞的一面,还体现着王小波式的狂欢。他通过大量的借鉴、引用,来阐释自己的人生哲理,在人生哲理当中又不断地反映着现实,批判现实,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人物对话来表现这种幽默的黑色,在时代三部曲中,王小波惯用的喜剧精神和幽默口吻来唾弃软弱、感伤的传统,通过冷静的思考和丰富的想象,对黑色幽默的风格进行创作创新,随心所欲地穿越在多种视角里,在虚拟中自由发挥,深刻揭示人性的弱点。比如在塑造王仙客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风里雨里几十年,落了一个王八蛋!”“一头闯到自己卧室里,倒在床上翻了白眼,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其实是月经初潮。”像这样的口语化的表达、以为,其实这样的反差性的语言充斥着作品本身,通过这样一些生活化的细节,让人物的形象更加滑稽,而让人物形象更加有喜剧效果的则是通过大量的心理和对话描写。“老爹后来说,在这个世界上,就数钱这个东西最坏,甚至比王仙客还坏。” [ 4]通过这样的对比,反映作品以及王小波本人的幽默,以冷峻且戏谑的语言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态度,这种表达轻松而富有深意,又让人无法忽视它语言的有趣性。再作品当中加入其他的现实元素,利用跳跃性不断地制造现实与历史的碰撞感,让作品的表达更加有交融性也是其幽默的一种表现,比如王仙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像荒岛上的鲁滨逊一样,给自己列了正反的问题表,开始假设哪一种问题成立,通过逻辑演绎的方法来证明人物的滑稽,从而影射现实的黑暗与困境。
四、王小波及其《青铜时代》等作品的现实意义
《青铜时代》延续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的创作风格,在作品的语言上延续了一贯的“王氏幽默”,通过对历史故事的改编,充斥着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以其独特的文学和价值意义,让后人受益匪浅,在黑色幽默开创的时代,不断给诸多同时代乃至后代的作家留下借鉴的意义和思考。超越着时代赋予他的意义,以冷峻和幽默的态度,描写着现实,不是怯生生地选取一整片黑色打压,而是选择回到人物命运本身,从人物的情感出发,去诉说时代,这是王小波的价值取舍,也是他文学意义的判断。
王小波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自我的价值观,追求有趣,在无趣的人生里创造有趣的价值取向。这是他的反叛意识,也是他的精神追求。他认为,“ 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 , 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 [ 5 ]他可以容忍一个人智力上的愚蠢,却无法理解无趣的人生。在传统的价值管理中,有趣并不是一个人的“正当意义”,大多数的人把“名利”看成是人生追求,这也是传统的“有用”的价值体系的体现,王小波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价值体系的追求,他给予我们思考人生除了“有用”更有一种“无用”的乐趣,值得追寻。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得到那么多的追随者的原因,纯粹而富有理想,永远低姿态,永远谦卑的幽默,以非主流体制外的身份,超越着主流追求,为沉默的大多数代言[ 6 ]。这样的思考在现当代社会里,尤其值得。如果说“有用”的机制体系,提倡物质追求,那么“有趣”则更注重精神食粮。“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真正的幸福从来都是来自于精神追求,这不仅仅是心灵的慰藉,更是一种知足、一种幸福感、一种创造。如果说有用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那么“有趣”则是一种形而上的更高层次的追求。
一个人能够做到有趣,其实并不容易,在这个时代,更加难上加难。当下充斥着对于“颜值”追求的渴慕,不少的年轻人为了拥有颜值高的外表,不惜整容损害其原有天然的美丽,王小波的作品告诉我们,一个人并不因为其颜值的高低而失去其人生的意义。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说的就是拥有广泛的兴趣,丰富的知识,以及敏感的洞察力,有个性有主见的人,我们并不刻意追求,有趣,但明确除了有用之外的价值观也是一种快意人生的选择,追求有趣,不仅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权利,说明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追求变化,同时也是对于人生价值探索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小波:《我为什么写作》[ M ],见王毅编:《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第 197 页。
论信息时代艺术研究的特征论文 篇7
1 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需求
随着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 高校艺术类学生呈现出一定专业社会表现特点, 主要表现为:情感丰富, 个性鲜明, 但组织纪律性不强;思想活跃, 创造性强, 但理想信念淡薄;重专业掌握、轻文化学习, 缺乏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存在的重专业知识、轻文化学习特点, 使他们特别重视掌握专业知识尤其是重视专业实践活动, 如, 音乐专业的学生只重视声乐、器乐等专业课和文艺演出;设计专业的学生则过分依赖电脑。存在知识不系统, 大量的业余时间乃至课堂学习时间都被艺术实践活动所占用现象。同时, 由于过分的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其它综合素养的提高, 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普遍较低, 信息素养更是难以提高, 不能满足整个社会与教育对他们的信息素养培养要求。因此, 如何满足艺术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需求成为艺术类老师和信息素养教育老师思考的问题。其实在平时的实践和学习中, 因为艺术类学生对一般与专业知识没有直接联系的教育内容与方式没有兴趣是他们信息素养较低的一大主要原因, 高校开展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需要的是能吸引艺术类学生兴趣的、结合实践教育的有效信息素养教育方式与内容, 而不仅仅只是开设相关的如信息检索课一般无区别的信息素养教育。
2 信息时代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自1974年被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以来, 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其概念、方式等方面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研究, 特别是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以来, 信息素养的内涵发生了很多深刻变化, 人们对信息素养的教育也更加重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综合分析来看, 信息素养的教育一般是对大学生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的教育与培养, 对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来说也应该从以上四方面进行相应的教育。但在教育的过程中, 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对上述内容的简单叠加, 而应根据艺术专业学生的要求, 结合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方式,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构建一种适合艺术学生发展和需求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1) 应重视结合艺术专业知识的文献检索课教育。文献检索课主要是一门传授检索工具、检索方法、具体文献检索知识的课程, 由于其侧重于信息检索技能的训练, 缺乏信息评价、鉴别、选择和利用等内容, 因此大多数艺术学生对其没有兴趣, 但如果将信息检索课与相关艺术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与实践, 增加检索知识的专业新颖性, 则能让艺术专业学生通过信息文献检索课增加信息知识, 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
(2)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艺术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教育作用。手机、电脑的普及为艺术学生的电子阅读提供了多种可能与选择, 学校应该抓住这个机遇, 注意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艺术专业学生阅读引导, 并可利用Web2.0等技术开展信息在线咨询服务, 形成学生—老师之间的信息互动交流, 学生可以随时咨询在信息检索或其它方面遇到的问题, 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老师则可以在解答疑惑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困难与要求, 并进一步制定更加适合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方式。
(3) 高校图书馆是艺术专业学生信息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是集信息服务与教育功能于一体的重要教育机构, 在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方面, 图书馆更是凭借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与专业的教育人员有着其它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 结合艺术专业学生的特殊性, 图书馆可以在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建设、信息技能培养基础上, 或开展艺术相关专业的信息素养比赛活动, 或开展艺术相关资源二次开发活动等, 让艺术专业学生更进一步认识信息素养提高的必要性, 开发或提高他们提高信息素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需要注意的是, 在上述的教育或活动中, 对艺术学生的信息道德必不可少, 只有在信息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才会不对他人或社会带来危害的教育, 反过来促进自身信息知识、信息能力的提高。同时, 对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人员的能力提高也很是必要, 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他们必须接受、掌握新的事物与技术, 并将这些新鲜知识教会给学生, 只有这样, 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3 结束语
现代信息社会对艺术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是一项较为庞大和复杂的体系, 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努力, 在信息素养教育老师对学生教育进行专业知识与能力教育的基础上, 艺术专业老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灌输, 并鼓励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以提高他们的素养水平与信息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凯.艺术专业学生发展特点及对策研究[J].时代文学, 2009 (5) .
[2]信息素养教育:高校走了多远?[EB/OL].http://xxsy.zau.edu.cn/xxsygl/ShowArticle.asp?ArticleID=54.
[3]金华宝.高等师范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D].成都: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论文, 2002.
[4]张进良, 张克敏, 何高大.从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谈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 2003 (8) .
论信息时代艺术研究的特征论文 篇8
关键词:书法;碑刻;南北朝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颇为动荡的一个时期。王朝的频繁更替,战争的连绵不断,各种势力的此消彼长,构成了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南北朝时期的碑刻书法艺术,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
一、南朝的社会风尚与碑刻书法
作为东晋历史的延续,南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永嘉之乱后随琅琊王司马睿渡江的世家大族,在富庶的江南过着奢侈、安逸的生活。他们争豪斗富,竞相奢侈的习气一直延续到整个南朝,而尤以齐、梁为甚。
这种风气直接影响到了文学艺术,那就是以柔美、飘逸、闲适、绮丽为文学艺术的正宗,书法上,也必然是追求形式美为准则。其书风也是以东晋“二王”那种潇洒、闲适、飘逸的风格为其正宗。在当时,“二王”的书法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风尚。上自天子,下至臣民,对“二王”书法推崇备至。可以说,整个南朝的书法,基本上都是在“二王”书法光环的影响下发展的。南朝碑刻作品流传不多,故其风格变化不甚明显,主要的风格有三种。一是以《爨龙颜碑》为代表的雄浑古朴的风格。这种碑刻基本上地处偏远,书风古朴自然,不饰雕琢,呈现为一种山林荒野气息,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二是以《萧憺碑》为代表的俊秀方整的风格。这些碑刻大都立于高门贵族的墓葬群中,形制高大,书刻均精,是“二王”正统书风的自然演变;三是以《瘗鹤铭》为代表的放逸恣肆的风格。此种作品多刻于悬崖峭壁,与自然环境为一体,写刻随意,大小不拘,浑朴自然。
二、北朝书法所处的时代背景
与南朝相比,北朝的历史要复杂得多。因此书法艺术的发展是非常曲折的。公元317年晋王朝南渡之后,北方中原地区经历了五胡十六国的长期战乱。直到公元439年,才由鲜卑族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王朝统一了整个北方。北魏王朝在政治上统一北方的过程,也是我国北方各民族在文化上进行大融合、大交流的过程。尽管少数民族成了军事上的胜利者,政治上的统治者,但高水平文化的拥有和传播者却依然是滞留在北方的世家大族。一般说来,在整个北朝阶段,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作为汉文化代表的世家大族与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代表的“胡人”贵族之间的关系,其总的趋势,是从对立走向认同,从冲突走向融合。而“冲突”和“融合”的具体内容,则是以儒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模式为核心并已获得高度成就的汉文化,与处在较低发展阶段的北方牧民族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这种冲突和融合对与书法艺术的发展也有深刻的影响。
三、艺术特征
(一)南北朝书法艺术的基本类型--着意与随意
随意型的碑刻书法一般为民间书手或刻工所为。由于这些书手和刻工在书法上并没有受到专门的训练,故而在点画、结体和章法上也没有太多的讲究,加之在刻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发挥,所以能在随意中别出天趣,不拘一格,可谓即兴而书,随意而刻,从而表现为一种自然天成、趣味盎然的艺术效果。正如沙孟海先生所说:“北魏、北齐造像最多,其中一部分乱写乱凿,甚至不写而凿。字迹拙劣,我们不能一律认为佳作。不过这些字迹多有天趣,可以取法,那是另一回事。”平心而论,随意性的书法并不为当时所重。那些民间书手、刻工也绝不会想到他们随意而写的作品会得到后人的喜爱和赞赏。这些作品收到后人重视的主要原因,在于审美过程中“物极必反”规律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在书法创作中以讲求法度、规矩为标准,限制了人们的主观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一向被视为水平低劣、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书法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赋予新的评价。
(二)南北朝碑刻书法的艺术风格
南北朝碑刻书法是由汉魏隶书向隋唐楷书过渡的桥梁,可谓由隶书而开始,入楷为终。这一过渡在时间上是漫长的,在地域上是辽阔的,在文化上是多元的,可分为如下几种。
1.古拙朴厚。主要以北魏前期和南朝早期的作品为主。这些作品还有明显的隶书遗意,点画厚重,多用方笔;结字拙中寓巧,不拘一格,给人以古朴之感。在这类作品中,可以南朝宋时期的《爨龙颜碑》、《刘怀民墓志》和北魏时期的《嵩高灵庙碑》、《大代华岳庙碑》为代表。
2.清俊秀逸。主要以北魏后期的碑刻为主。经过孝文帝文化政策的推行,北魏碑刻处于全盛时期,产生了许多精美的碑刻作品。这些作品既有刚健雄强的一面,又有秀丽典雅的一面,体现为一种清俊秀逸的风格。较为著名的碑刻有《贾思伯碑》、《张猛龙碑》。
3.方整茂密类。以南朝碑刻和北魏中期的碑刻、造像为主。主要作品有《萧秀碑》、《始平公造像》等。这些碑刻的基本特征是笔画方折厚重,结构谨严茂密,属于比较成熟的碑刻作品。
【论信息时代艺术研究的特征论文】推荐阅读:
论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伦理道德问题08-21
试论新经济时代信息产业论文09-07
信息时代的冲击06-05
谈智能信息时代下环境设计变革论文06-09
信息时代的档案工作06-24
信息时代的个性化05-08
信息时代的网络大入口05-29
物联网时代的信息产业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