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乐云时代

2024-10-22

数字音乐云时代(共10篇)

数字音乐云时代 篇1

在大数据时代下, 各种数字音乐平台层出不穷。大数据技术为平台经营者提供便捷地用户数据搜集手段, 庞大的数据背后隐藏着用户的音乐喜好, 通过数据测算与分析, 数字音乐平台会更加精确地向用户推送音乐信息, 从而提高用户使用率, 增强用户粘性。然而, 数据式地精准推送无法避免机械化的缺点, 这势必会对用户体验产生不良影响。

1 精准推送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

1.1 精准推送概念界定

直效行销之父Lester Wunderman提出了精准营销的核心观点, 他认为精准营销是指围绕客户建立数据库, 通过数据分析确定目标消费者, 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精准推送作为精准营销的手段被多数营销者所应用, 借助大数据技术, 营销者快速锁定目标, 在正确的时间里把正确的内容推送给正确的客户, 从而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

1.2 精准推送特征分析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精准营销具有5个基本特征, 即目标客户的稳定性和针对性、营销策略的经济性、有效性和效益性。根据“新4C”法则, 精准推送又呈现出新特征。

第一, 无场景不推送。合适的场景是精准推送的关键, 不当场景下的任何推送都只会是无用功。利用大数据技术描绘用户的场景画像, 使精准推送的信息直击用户痛点,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营销效果。

第二, 有社群要推送。互联网时代下, 有效的营销传播方式将走向社群化。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基于共同兴趣和需要聚集形成的众多社群, 通过数据预测, 以合适内容解决特定社群的“痒感”, 使营销者获得有效商业传播。

第三, 内容至上。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精准推送的内容一方面要极具传播力, 以便在社群之间快速扩散;另一方面, 通过大数据描绘用户具体画像, 向其精确推送合适的内容, 以期获得良好传播效果。

第四, 连接创造价值。精确推送更加注重连接价值。一方面, 基于大数据技术展开的用户预测与描绘行为本身就是一次连接过程。通过把用户各种零碎数据连接, 形成鲜明数据画像, 从而进行精准推送;另一方面, 通过精准推送连接拥有共同兴趣或需求的用户, 进一步拓宽用户广度。

2 网易云音乐精准推送的问题

问世于2013年的网易云音乐如今已成为数字音乐平台的领跑者。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 2014年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品牌用户使用频率分布方面, 网易云音乐占据第一, 其中21.8%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网易云音乐[1]。网易云音乐的个性化推荐功能独具特色。此功能根据用户播放、喜欢或拉黑某个音乐或歌手的行为, 结合大数据技术, 测算用户音乐喜好, 从而进行音乐的精准推送。网易云音乐因人性化的推荐功能受到年轻群体的青睐。然而, 数据测算无法摆脱机械化缺陷, 在向用户智能推送音乐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信息茧房效应

信息茧房效应是精准推送下的必然产物。经过大数据的搜集与分析, 找到用户喜爱或相关信息, 并把这些信息精准推送给用户, 这一过程帮助营销者精确定位目标用户, 减少营销成本, 达成良好传播推广效果。但是, 这些信息与用户高度相关, 用户长期接触此类信息会使其封闭在私人性的信息空间中, 犹如一个信息茧房, 把用户层层包裹, 喘息不能。网易云音乐的个性化音乐推荐功能同样无法躲避信息茧房效应。用户仅能接收到自己原本喜好的音乐类型, 无法接触其他音乐形态, 用户被自身音乐喜好所封闭, 无法拓展新的音乐类型, 形成新的音乐兴趣。

2.2 信息重复

精准推送的另一个问题是会产生信息重复后果。当网易云音乐用户在某一阶段偶尔连续收藏或聆听某种音乐类型时, 网易云音乐会将这种暂时性喜好当作用户的习惯爱好, 在接下来的“每日歌曲推荐”歌单中持续推送相同音乐类型。用户的“偶然听之”变成强迫式的“长期听之”,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用户的厌烦或抵制心理, 长此以往, 易造成用户的集体出走行为。

3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下的精准推送功能的确为企业和营销人员带来极大的效益, 但其中产生的问题也值得营销者警惕。在音乐精准推送火热的场景下, 要清醒地认识到此功能带来的信息茧房效应和信息重复等不良后果, 对精准推送功能进行冷静考量, 及时发现并解决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从而保证数字音乐平台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2]唐兴通.引爆社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4C法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数字音乐云时代 篇2

“进入2012年,各类Web 2.0应用平台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如人人网、微博、Q+、盛大等给互联网带来更开放的应用开发环境,而为了适应网民丰富的网络音乐娱乐需求,跨平台的数字音乐播放更成为了一种主流趋势。”酷狗音乐副总裁伍巧思分析称。

据介绍,酷狗已搭建了完善的云音乐服务平台,其云音乐库已积累超过500万首歌。

面对如此巨大的云音乐库该如何进行运营?伍巧思表示,酷狗早已着手开始转型。由媒体属性向渠道属性转化,在面向用户形式上,体现为从单向提供内容方式转换为提供更注重交互性的音乐服务。

“初级的内容交互可以定义为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通过音乐社交应用进行互动,而目前酷狗采用了现已推出的‘云音乐’服务和‘个人电台’服务,成为国内惟一一家提供音乐上传功能的云服务平台。同时,酷狗音乐更是开拓性地创立了为用户提供内容收听模式与用户可自行提供内容+用户可收听由其他用户创建的电台模式。”伍巧思说。

数字音乐云时代 篇3

1. 云技术及云出版简述

1.1 云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技术也是一种服务, 云计算技术展现的是一种利用网络中数据和软件的能力, 可以运用网络连接将共享的软硬件和海量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提供给计算机及其他设备, 最终形成能够依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对应服务。“云”是拥有庞大资源的计算资源池, 可以随时获取, 随时扩展, 按需使用, 并按使用付费。

1.2 云出版

云出版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数字出版的服务平台, 是对传统出版方式的一种革命性变革, 且并非单纯数字形式上的变革。云出版高度整合了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优质内容资源, 依靠云计算技术实现云存储、云计算、云服务。云出版集合了加工、出版、发行、经营、服务等各个环节于一体, 构建成一个无限宽广、易拓展的出版业务交易平台, 是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 相比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 云出版实现了无库存、无退货、无欠款, 涉及网站、手机、电子阅读器、打印机等不同终端设备, 能够为不同阅读习惯、不同语言、不同民族, 提供各类学科、专业的资源。

2. 云计算发展下数字出版面临的发展机遇

2.1 云计算技术为数字出版产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创造条件

云计算技术在数字出版行业的运用, 为实现出版产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以及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通过运用云计算技术, 凭借海量存储能力和虚拟化技术, 可以快速处理数字信息, 满足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化经营的需要, 同时存储云拥有着分布式的超大规模存储系统, 为不同出版商数字出版信息进行集成、整合、优化提供条件, 且可以随时更新, 此外基于云技术不仅可以为数字出版信息存在提供安全保障, 还可以实现作者、编辑及读者在互联网上随时随地共享资源。

2.2 云计算技术降低了数字出版的经营成本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面临一个突出的阻碍因素是——昂贵的制作成本。通过将云计算技术应用数字出版产业, 会极大地节约制作与维护成本, 集中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优良的容错能力和快速的故障恢复能力, 减少了高可靠硬件带来的高昂费用以及数据管理费用等, 二是标准化数字资源格式和设备的云计算技术降低了数字出版的经营成本, 三是云计算技术软硬件集成在线模式减少了数字出版企业在硬件设施和资金方面的投资。

2.3 云计算技术使得按需出版成为可能

在现代数字出版中, 云计算技术以硬件设备为基础, 可以实现集数字管理于一体的按需出版集成管理系统, 同时云计算技术的伸缩性特点, 可以在按需出版服务和规模经济效益之间寻求一定的平衡点, 此外通过运用云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同属需求灵活调整规模, 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读者需求, 这对于推进数字出版向云出版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云时代下数字出版的发展策略

3.1 建立跨企业的云出版服务平台, 实现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

云时代下, 数字出版业要想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就必须尽快建立起跨企业的云出版服务平台, 从而实现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 为此必须充分发挥一些优势企业的带头作用, 例如一些作为数字出版的龙头企业, 拥有核心出版资源, 且在社会范围内具有一定公信力, 其必须发挥自身在客户、内容、平台、技术以及渠道等方面的优势, 与其他企业合作, 形成建立跨企业的云出版服务平台。通过云出版服务平台, 一方面可以形成对各出版机构的自主数字出版经营的有力支持, 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数字出版市场、产品定位、出版设计与策划、发掘稿源、编辑校对、数据加工、出版定价、产品发布与发行等的运作, 从而实现跨越多个网络、多个终端的现代数字出版新业态, 此外跨企业的云出版服务平台对于促进数字出版厂商之间的良性竞争, 实现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建立数字出版行业标准, 推动数字出版产业的规模发展

对任何一个行业而言, 是否具备成熟的产业标准是衡量其是否规范、有序的重要标准。在云时代下, 我国数字出版存在标准制定滞后, 且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等问题, 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起一个统一开放的数字出版行业标准。在建立云时代数字出版的行业标准时, 必须注意如下两方面:

一是, 充分考量数字出版产业整体中各部分的兼容与配配套套, , 实实现现不不同同的的数数字字出出版版平平台台不不同同的的数数字字内内容容和和终终端端之之间的良好兼容。

二是, 充分考虑到数字出版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的更新换代。数字出版产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这就要求在制定数字出版行业标准时, 必须注重三方面原则, 即兼顾系统性、整体性和前瞻性。数字出版行业标准的制定必须适度超前, 且必须保证统一接口、通用互换和相互之间的兼容等, 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控制。

在数字出版中广泛运用云计算技术的背景下, 我国出版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加快完善数字出版行业标准, 促进数字出版的标准化加工和集约化生产, 统一行业标准, 建立数字出版产业联盟, 完善数字出版产业链。

3.3 依托统一、开放的服务平台, 形成良好的版权保护机制

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必须注意的关键问题。数字出版的版权问题涉及作者、出版单位、技术提供商、数字出版商等多方利益, 因此如何明确各利益方对数字出版产业的贡献、如何反映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诉求, 都必须在版权保护机制中得以体现, 唯有如此才能促进数字出版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 依托统一开放的服务平台实现数字出版资源的高度整合的基础上, 采用数字版权管理 (DRM) 技术来形成良好的版权保护机制, 出版商可以利用平台对数字出版进行全方位、全程的加密监管。就渠道而言, 采用何种渠道以及该渠道的销售数据, 都可以在平台上得到直观的体现, 渠道运营商也可以在获得授权的基础上实现对已授权资源的良好运营。

结语

在云计算技术的积极影响下, 数字出版的发展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 必须尽快建立起跨企业的云出版平台,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尽快建立数字出版行业标准, 推动数字出版产业的规模发展;必须依托统一开放的服务平台形成良好的版权保护机制。在此基础上, 实现数字出版产业在云时代的更好更快发展。

摘要:当今时代, 云计算技术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 在云技术普及与革新下, 出版产业由传统形式发展为数字化趋势, 云出版作为一种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新的出版业态, 已经成为云时代数字出版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将在简述云技术及云出版内涵的基础上, 对云时代数字出版的发展机遇进行一定的分析, 进而对云时代下数字出版的发展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云时代,数字出版,机遇

参考文献

[1]杨慧娟.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及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 2013.

[2]王丽.论媒介融合时代我国图书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策略[D].郑州大学, 2014.

数字时代如何维护音乐版权 篇4

高晓松

高晓松,因《同桌的你》等校园民谣一举成名,后“混迹”于娱乐圈各个行当,一直是中国流行音乐风云人物。

周亚平

周亚平,北京鸟人艺术公司董事长,资深流行音乐人,曾成功推出《血染的风采》《纤夫组曲》等多首走红歌曲,2004年捧红《两只蝴蝶》。

回合网络下载是否免费

应该放弃复制权

“网上有110万首歌曲,但你真正喜欢的可能只有50首。这50首才能成为商品,其他都是垃圾。在网上下载或者听歌就像买衣服,试一试不用花钱,真正买时才花钱。但这个买的过程不是下载,而是去KTV唱歌、去酒吧听歌或者现场演唱会,通过这些方式来实现收费,而不是你只要把歌录出来放到网上就要收钱。”

高晓松认为,数字音乐实际是载体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只提供了音乐的复制工艺,却没提高音乐的生产工艺。“互联网应当开放所有音乐试听的机会,坚持提高音乐表演权的收入。表演权包括机械表演和现场表演,所谓机械表演就是KTV等,现场表演就是演唱会等形式。应该放弃复制权,应集中精力来维护表演权的保护。”

探索合理收费模式

“音乐的复制权是恰恰音乐版权中最重要的权利,晓松刚才强调了歌曲的审美价值,通过网络免费试听让听众进行甄别选择固然没有错,但是如果只是强调表演权,那么保护只是演唱者的收益,创作者的利益无从保证。如果这样,大量的唱片公司和音乐人都要没饭吃了。许多唱片公司说我们不做音乐是死,作音乐死的更快。”周亚平称,数字音乐分为无线和在线两种形式。“无线通过手机运营商的渠道实现收费,唱片公司不掌握定价权和话语权,基本上只能任人宰割。在线音乐尽管是开放平台,但是大家还是有付费的习惯,网游和网络文学就实现了收费,因此探索一种网络下载音乐的收费模式更加重要。”

Google模式是否成功

自由竞价广告

让富人为穷人埋单

“其实这种模式已经有了成功范例,就是Google模式。电视台通过插播广告来实现盈利,但观众看电视是免费的,这就是让富人来为穷人埋单。Google也是通过企业投放广告来支付正版歌曲的版权费用,让网民可以免费享受音乐。并且他们还推出一个产品,叫‘给你个人的演唱会’。他们会依据你喜欢的明星和歌曲自动生成一个虚拟的3D演唱会环境,比如周杰伦,他手中拿的可乐,身上穿的衣服,以及周围场景中出现的物品都是广告。”

广告无法支撑唱片行业

“Google的广告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唱片行业,而且Google的财务制度很难透明,唱片公司无法掌握他们实际的收入情况。他给你的分成可能只是他的广告收入的1%。”周亚平说,Google模式支撑不了网络音乐,下载才是解决之道。

对此高晓松回应说,Google的广告运营模式不是传统模式,而是开放平台让企业自由竞价。他们通过追踪了解每个用户的日常行为,比如经常登陆哪一类网站,搜索哪一类信息,从而掌握用户的消费倾向和行为习惯。有可能两个人听同一首歌时看到的广告不一样,比如对汽车感兴趣的用户,看到的就是汽车广告、对电脑感兴趣的用户看到的就是电脑广告。每个广告都是由几个商家同时竞价,谁的价格高就上谁的。

集合版权是否可行

集合版权很难实现

“苹果的边界并不封闭,我用PC一样可以上去。网络文学的收费也不在于边界封闭,而在于版权集成。盛大收购了40%的文学网站,他先购买正版版权,让读者看个开头,再往下就要收费了。盛大之所以能够这样做除了版权集成,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强大的诉讼力量。他有一个律师楼的律师天天和百度打官司。集成版权和封闭边界的意义在于形成自己的话语权,争取更好分成。比如你有几万首歌就可以和百度议价,百度也给钱,但不叫版权费,而是封口费,让你别告他就完了。大家都拿他没办法,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垄断。”

边界封闭才能实现盈利

“下载一定要收费,只有如此才能保障音乐人的利益。苹果的音乐商店能够实现盈利,是因为苹果的边界封闭,只有通过itunes才能进入消费系统,而其他途径不行。手机能够实现收费也是因为它的边界封闭,‘中移动’原来的音乐平台分散在各省,现在都集中在一个中央平台,更加加剧了它的垄断性。移动每年无线音乐收入是200亿,但这其中有180亿是彩铃的开通费,这部份钱和唱片公司没关系,另外的20亿才和唱片公司五五分成。互联网的下载没法收费是因为边界没法封闭,音乐网站太多。”

数字音乐云时代 篇5

“云学习”是依靠云计算技术支撑发展而来的一种数字化学习方式。云计算的本质是将所有资源集中在一个网络平台 上, 在统一的管理调配下, 使资源具备灵活性和高效性, 最终给用户带来信息使用便利。其实, 云学习原本就是在线网络学习的一种形式, 只是随着云计算理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云学习更加强化了它的非线性网络属性, 表现出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有”特色。

为什么说云学习是4G时代青少年数字化学习的一种范式?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范式” (Paradigm) 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 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云计算最初提供的是 “一种创新的计算模式和管理模式”, 进而引入了“一种新的计算思维方式”, 又因其网络普适性与启发性让云计算为教育带来新的理念和模式, 既影响以学校教育为代表的正规教育, 也延伸到以各种泛在学习为特征的终身教育。正如用友大学校长田俊国所言 :“‘云’不应是一种技术, 而应该是一种观念、机制、服务平台和管理模式。”云学习构建了4G时代青少年数字化学习的新的重要范式。青少年云学习特征主要表现为网络移动学习、云端结合学习、共享协作学习、个性专属学习和翻转教与学。

一、网络移动学习

4G时代的青少年数字化学习已经步入“数码时代”, 不再像“模拟时代”那样仅仅通过音像设备、磁带光盘、PC电脑等来实现简单电子化的学习。云计算是网格计算的发展, 并在网格计算的基础上融合了虚拟技术、Web2.0、IaaS、分布式计算、共用计算等技术。因此, 云计算的巨大优势是融合技术、融合媒体, 它获得在网络和媒介中的高度兼容, 为数字化学习的全面实现提供了技术条件。

网络移动学习作为云学习的显著外在表现, 前提条件是使用便携式智能终端。在青少年群体中充当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个人数字化终端) 的设备主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以电子书包为代表的各类数码学习机。同时, 实现有意义的网络移动学习必须建立无线网络信号 (如3G、4G或Wi-Fi) 覆盖区域, 否则, 谈不上真正的、完全的网络移动学习。

青少年是最能迅速接受并频繁使用数字新媒体的群体, 网络移动学习是当前青少年的日常学习方式之一, 而且这种学习方式正以极快地速度扩展与普及, 越来越由非正式学习向正式学习覆盖, 从学习者个人自主学习逐步走进有组织、有规模的学校教育。教育部门和学校教育管理者越来越认识 和感受到教育信息化在开拓学生视野, 促进学生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等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让师生广泛尝试、参与云计算支持下的新媒体教学。正如过去的幻灯机、投影仪、语音学习设备陆续进入课堂一样, 网络移动学习媒介作为一种潜在的变革力量正在发挥不可逆转的作用。网络移动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微课程聚合为课程表现和组织形式, 注重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智能化教学, 社交化互动学习行为的特征明显。

云计算的本质是将所有资源集中在一个网络平台上, 在统一的管理调配下, 使资源具备灵活性和高效性, 最终给用户带来信息使用便利。

二、云端结合学习

如果说, 便携式智能终端实现了学习者触感、实感的移动学习, 那么, 云平台则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有了网络平台这朵“云”, 终端才有了信息之源, 学习者才有了无边无际的知识库。

“学习云”或“教育云”即存储和处理课程内容、学习信息的网络平台。云学习系统包括云学习平台和云终端学习机, 二者缺一不可。云学习平台作为资源聚合网络主站, 架构出集合学习内容、应用程序的“云”。学习者通过云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云平台, 开始互动学习。云终端学习机可以是PC机, 如果要实现移动学习, 则要求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包等便携智能设备。云平台在云学习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高效的云学习需要成熟的云平台作支撑, 包括海量优质的数字课程资源, 交互性强的应用软件, 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系统三个层面的内容。

内嵌在云平台和云终端之中的程序系统是使云学习得以顺利、有效进行的保证。青少年在网络活动的人群中占据主 要位置, 他们为游戏成瘾和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许多教师表示, 在众多终端分布的多媒体教室里或在教师无法监控的课外时间里, 很难找到一种有趣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阻止学生登陆与该次学习无关的网站、聊QQ、玩游戏等。教师们一直期望教学媒体能够安装一套适合课堂教学、学业统计和班级管理的操作系统, 加强云端联系, 实现终端信息采集和远程桌面控制。这不仅可以防止学生沉迷游戏与网络, 让教师监督学生完成学习内容, 获取学生学习情况, 更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从这个角度看, 云计算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 而并非是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祸首, 云终端学习机在学生心目中的工具角色将大于玩具角色。

三、共享协作学习

传播学家亚历山大·戈德说“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信息的共享性是互联网传播的一大特性, 教育传播亦是如此。目前看来, 真正能助力教育资源均衡化、共享化的媒介及技术莫过于互联网和云计算。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发展中难以避免的现实问题。以往的教育信息化多集中在对地区硬件、 技术和人才的建设, 投入高, 使用效率低, 效果不佳。对于欠发达地区,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及运维总显不足, 教育信息化的效能很低。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 云计算提供了对资源使用和分配的新方式, 可以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起来, 通过广泛、强大的网络提供给教师和学生, 开辟出一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推广创新教学成果, 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新途径。同时, 云学习的共享性还体现为它对终端配置要求低, 学习者使用简单的数字终端就可以获取通过云平台提供的海量资源和远程服务, 降低了教育信息化的使用门槛, 为跨越由于过去信息化发展引起的“数字鸿沟”提供了可能。

众多使用者共享资源带来的作用是开展协作学习和协同资源建设。借力云平台, 不同地区的学习者可以协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建立各种学习社区进行社交化学习——青少年交往需求在学习中得到满足, 交往行为成为一大学习促进因素。再加上云计算带有应用快速部署的特点, 可以方便实现类似于Apple Store、Android市场的教育资源创作和交易平台, 吸引一线教师、教育机构、数字出版商甚至学生及其家长开发教育资源, 多元化地突破目前教育资源模式单一、适用性和趣味性较低的局面。

云学习天然就是一种信息化和技术化的道尔顿制, 即在保留“个别教学”原则的基础上, 通过数字技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考虑人机交互体验、云平台支持下的网络社区人人 交互体验。

四、个性专属学习

个别教学法是对当前学校班级授课制的一个有效补充, 而云学习正是一种擅长针对个体特征开展个性化学习的方式。为了实现个别教学, 教育史上曾出现过“道尔顿制” (即个别教学法) , 以满足因材施教的需要。云学习天然就是一种信息化和技术化的道尔顿制, 即在保留“个别教学”原则的基础上, 通过数字技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考虑人机交互体验、云平台支持下的网络社区人人交互体验, 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也可使学习管理简单化和系统化。

青少年开展数字化学习的意义不完全只是利用机器、借助程序来获得资源, 云计算对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功能使其成为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跟踪器、记录仪和分析师。重庆新课堂 数字出版公司总经理王昧红把电子书包定义为一种可以更好开展个性化学习的工具, 在大课堂老师集体传授知识, 难以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时, 通过大数据等技术记录、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 电子书包就能做到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实现个性化教学目的。

对学习者而言, 云平台这个“资源池”是无限大的, 但是, 由于资源配置动态化是云计算的主要特征之一, 因此, 学习者无须了解平台的内部结构, 只要关心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即可。例如, 课堂内外电子书包在解决学生自主资源管理与使用问题时, 设计开发的“搜学系统”和“推送系统”能让学习资源主动与学生的年级、教材、学习进度、知 识缺陷相匹配, 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倾向为他们提供专属教育资源和服务。可见, 云学习的个性专属特征高度契合了程序教学理论倡导的积极反应、小步子、即时反馈、自定步调的原则。

五、翻转教与学

云学习还重新建构了教与学的流程。教与学相互作用, 密不可分, 与此相应的是云教育对教学模式、过程的改变。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四阶段”, 经其门徒席勒的发展演变为“五步教学法”, 即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这种教学过程模式曾风靡欧美各国, 并对我国教师影响甚大, 被后人称为传统教学法。可以看出, 传统教学法将教师的教学过程 (或说学生的学习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 :学习准备 (导入) 、知识传授 (新课) 、总结运用 (作业) , 这个流程是通过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课后学生复习来完成的。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向 学生传授知识, 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则更多通过课后复习、思考和作业来实现。

然而, 作为云学习实践之一的翻转教学却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2000年, 美国学者在论文中介绍了迈阿密大学开设“经济学入门”课程时采用翻转教学模式 ;2007年, 美国卡罗拉多州两位中学教师采用“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教学模式并发现用这种模式取得的教学效果远比传统模式好得多, 他们的实践引起美国教育界的关注 ;此后, 这一模式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试水并快速推广。

翻转教学中, “知识的传递和接收”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 教师利用云教育系统向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微课视频、电子图书资料、导学程序, 甚至在线辅导 ;“吸收内化”是师生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 教师通过了解学生课前云学习的表现, 准确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 在课堂上针对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和困难给予有效的辅导 ;同学之间也可以就学习问题在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这一做法有效弥补了学生在内化阶段缺乏指导与互动的缺陷。使教学得以翻转的力量正是云计算, 可以说, 翻转课堂是依托云平台和云终端媒介在教学过程模式上的创新典范。

我们应该看到, 信息时代“云学习理念的形成, 将有助于将教师从繁重的技术使用负担中解放出来, 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效学习的设计中。”

六、结语

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人的延伸”: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 广播是听觉的延伸, 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 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云计算网络时代, 新兴媒体层出不穷, 新媒体已经被青少年及其家长、学校和教师有意或无意地运用到学习实践当中, 在4G和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 云学习必然构筑青少年数字化学习的新范式。

目前, 我国云计算教育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众多云学习理念的实现与发展还行进在探索阶段。但是, 我们应该看到, 信息时代“云学习理念的形成, 将有助于将教师从繁重的技术使用负担中解放出来, 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效学习的设计中。”如今4G时代刚刚开始, 上述特征有些可能在3G时代已经呈现, 有些可能还未明显表现, 但我们期许这些论述对于洞察4G时代青少年数字化学习范式, 研究青少年数字化学习变化规律, 指导云学习资源开发、云教育平台建设以及引导变革走向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

摘要:云计算因其网络普适性与启发性为教育带来新的理念和模式, 既影响以学校教育为代表的正规教育, 也延伸到以各种泛在学习为特征的终身教育。“云学习”是依靠云计算技术支撑发展而来的一种数字化学习方式, 它构建了4G时代青少年数字化学习的一种重要范式。青少年云学习特征主要表现为网络移动学习、云端结合学习、共享协作学习、个性专属学习和翻转教与学。

关键词:4G,云学习,青少年,数字化学习,范式

参考文献

[1]林君芬, 陆以勤, 黄国洪, 陈德福.云计算助力教育信息化生态发展[J].教育信息技术, 2013, (5) :3-9.

[2]李新玲.云计算时代别让人才成了短板[N].中国青年报, 2011-7-21 (12) .

[3]李公文, 林雪涛.青少年网络移动学习新范式[J].继续教育研究, 2013, (10) :54-55.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360-363.

[5]胡正荣, 段鹏, 张磊.传播学总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52.

[6]尹琨.课堂内外杂志社精华内容装入智能“书包”[N].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3-12-26.

[7]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 (10) :124-127.

数字音乐云时代 篇6

1 数字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高效技术

当前,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图书馆使用的还是PC机, 这些PC机对硬件设施存在着强大的依赖性, 为了让图书管理事业能够顺利的进行,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需要定期给这些设备做专业的检查、升级和维修, 不仅浪费了财力物力, 还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 科学技术成了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重要条件。导航、搜索、数字、远程教育等技术是数字图书馆需要涉及的技术问题。而版权所有、存储容量、信息安全管理等技术也正在逐渐成为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方面。在使用云技术的过程之中, 很多技术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善, 因此, 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1.2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作为一名新型数字图书馆的优秀工作者, 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丰富的图书管理知识、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良好的道德修养、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我国人才市场信息数据表明, 当前, 我国虽然存在很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佼佼者, 但是能够同时具备以上几个条件的人才却寥寥无几, 这成了实现数字型图使馆的绊脚石。

1.3 缺乏雄厚的投入资金

经济是上层建筑, 所以建设数字图书馆最重要的一个条件还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只有资金作铺垫, 数字图书馆建设才可以顺利平稳的进行。但目, 前国家资金补给有限, 制约了数字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4 缺乏高度安全保障

在云时代, 安全问题是数字图书馆管理人员最重视的问题之一。在云的使用过程中, 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安全管理, 资源分配, 实行监控, 安全下载, 使用户的数据能够得到保障。但在整个云的计算环境之中, 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例如:黑客为了达到私利, 使用各种不法手段对计算机进行破坏, 盗取重要数据资料。此外, 计算机病毒也对整个云的计算环境进行疯狂肆虐, 破坏原有的良好系统。

2 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应对措施

2.1 完善专业技术

在国际上, 大多数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对云技术进行深入的开发研究并且在数字化图书馆上运用试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对云技术的研发比较晚, 还处在探索的初级阶段[1]。因此, 相关工作人员要时刻注意国际各种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的动态, 并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创新研究, 开发出具有自主产权的云技术, 为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提供强大的技术后盾。

2.2 培养高科技专业人才

在我国, 新型的数字化图书馆不应该只是一个图书馆, 还应是一个专业性人才技术的培训教育机构。因此, 我国的教育部门应该要设立更多与此相关的教育平台, 提供先进的设备, 舒适的环境, 培育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针对现有的图书馆工作管理人员, 应进行培训再教育,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素养, 为我国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2.3 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要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鼓励社会团体、公司、企业及个人的投入, 形成一个国家投资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体系[2]。让拥有高技术的人才和资金的投资者都能够参与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当中, 促进数字图书馆事业健康稳步的发展, 达到双赢的目的。

2.4 提高云服务的安全性

在建设云技术的过程中, 为了保障图书馆数据的安全性:一方面, 应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 让整个图书管理工作有备无患;另一方面, 建立大量的储存技术来对数据进行安全管理, 采用使用镜像和先进的检查技术来对设备进行相互容错。在两套不同的设备中维护共同的数据, 如果其中一个设备受到了破坏, 工作人员还可以在另外一台设备上找到相同数据进行工作。

3 结语

云时代的到来, 改进了我国传统图书馆原有的功能服务方式。但是这样的高科技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它的建设需要不断探究摸索并使之完善。高校图书馆应该要明确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 利用好自身的优势, 抓住重要的机遇, 攻克技术问题, 为早日实现新型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左友刚.二维条码检测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 2011 (3) :33-56.

数字音乐云时代 篇7

具有高速的网络连接能力和强大的网络计算能力的“云计算”被称为近年来IT行业最大的变革,被认为是未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接受信息的方式,进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预见未来世界可能只有五台计算机:Google一台、IBM一台、Yahoo一台、Amazon一台、微软一台,也就是未来世界的五朵“云”。

在云计算时代之前,本地运算仍然是日常生活的主流模式。云计算时代到来之后,几乎所有包括应用软件在内的数据都储存在“云”里,终端的功能将会退化。简单来说,运营商提供给你“无穷”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你不需要知道这些服务器在哪儿,怎么联接的,也不需要自己去购买和升级服务器,只需关注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以及如何通过网络得到相应的服务。甚至,运营商还会针对你个人或企业的需要提供基于云计算的种种服务[1]。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阅读习惯的网络化,使得数字出版成为中国出版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传统出版行业向数字出版转型已经成为其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大型出版社或出版集团依靠强大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实力,积极进军数字出版,期望在数字出版大潮中成为弄潮儿。但是中小型出版社,由于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的限制,面对数字出版无能为力。但是在当今中国出版行业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并存的环境下,中小型出版社必须进行数字化出版转型,才能生存发展。

多年来积累的独特、优质内容资源成为中小型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云计算时代为背景,对相关概念做了界定,提出构建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型的设想,希望给中小型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以指导。

2 相关概念内涵的界定

2.1 云计算

云计算是指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网格计算、网络存储和大型数据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实现。其基本原理是,用户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并不需要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而是运行在互联网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并不存储在本地,而是保存在互联网的数据中心里。这些数据中心正常运转的管理和维护则由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负责,并由他们来保证足够强的计算能力和足够大的存储空间来供用户使用。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用户都可以任意连接至互联网的终端设备。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能在云上实现随需随用。同时,用户终端的功能将会被大大简化,而诸多复杂的功能都将转移到终端背后的网络上完成[3]。

从图1可以看出,云计算不是一种计算模式,而是一种服务模式。用户通过网络以按需、以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资源(硬件、软件、平台)。这些资源的计算、存储、管理、维护都是在云中进行。云计算支持人们随时随地从任意终端访问信息、技术及其他服务。也就是说,只要用户拥有能与互联网连接的简单终端设备,例如:上网本、手机、手持阅读器、PC机等,都能通过输入请求,获得所需资源。

云计算的特点为:

(1)超大规模:云具有相当规模,通常拥有成百上千台服务器,Google云计算甚至拥有100多万台服务器,云计算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2)虚拟化: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体位置,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者一个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

(3)高可靠性:云使用了多种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可靠。

(4)通用性: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

(5)高可扩展性: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

(6)按需服务: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你按需购买,云可以像自来水、电、煤气那样计费。

(7)极其廉价:由于“云”的特殊容错措施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来构成云,云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业无需负担日益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成本,云的通用性使资源的利用率较之传统系统大幅提升,因此用户可以充分享受云的低成本优势,经常只要花费几百美元、几天时间就能完成以前需要数万美元、数月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

2.2 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是指使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整个环节进行操作,数字出版的客体就是数字化内容,数字出版的行为贯穿于数字化内容的创作、加工、传输、销售,以及读者的获取、阅读等整个过程,即从内容创作到读者最后阅读都是无纸化的。数字出版云传统出版相比,具有查询方便、存储量大、成本低廉、编辑方便、更加环保的优点[4]。

在中国,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出版呈现“井喷”状态,以传统出版不可企及的速度在发展。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进行数字阅读的国民比例达到24.6%,其中数字阅读的用户比例已经达到31.6%,其中16.7%的用户进行的是在线阅读,还有14.9%的用户进行手机阅读。截至2008年12月,中国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为530亿元,比2007年增长46.42%。预计2009年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将超过750亿元[2]。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化的最大难点不在于技术和资金,而在于能否把握数字出版的本质和特点,进而建立起相应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所以传统出版社必须探索建立有效的数字出版模式,积极推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步伐[5]。

3 云计算时代下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式的构建

图2是在云计算时代下构建的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式。该模式把中小型出版社、金融提供商、读者之外的产业链综合在云计算提供商,使得产业链大大缩短。作为整合起来的中小型出版社联盟,产业链地位得到提高,收益分配话语权加强,开展数字出版的积极性提高。而读者也会方便快捷的从云计算中获得全面丰富的所需资源。

在整个模式里,中小型出版社联盟是数字出版内容提供商,云计算提供商作为数字出版内容整合、存储、更新、维护、管理、输出的数字出版云,金融提供商提供资费方案,读者作为最终消费者。

现存在数字出版模式涉及的产业链各方很多,包括著作权人,内容提供商、数字出版商、技术提供商、终端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电信运营商、金融服务提供商、网络传播者、读者等[6]。过长的产业链使内容提供商必须与过多的下游交易。这不仅使得出版社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下降,而且在收益分配方面只具有很弱的话语权。这就大大降低了具有优质内容资源的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的积极性。但是没有海量的、高质量的内容资源作为依托,数字出版就成为“无源之水”,很难为继。

4 云计算时代下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式的实施

4.1 中小型出版社联盟

出版行业永远是“内容为王”的行业,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出版行业从内容到阅读的“死循环”是不变的。在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产业链中,作为数字出版内容提供商的中小型出版社必须具有足够高的地位和话语权。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小型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的积极性,而且是整个数字出版产业链持续、健康、稳定运行的前提。

中国五百多家出版社,大部分是中小型出版社。这些出版社分布在全国各地,在弘扬地方文化、专业文化、特色文化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多年的出版生涯中,中小型出版社积累了很多专、精、特的优质内容资源,具有巨大的文化传播价值。但是由于这些资源各属于不同的中小型出版社,所以资源呈现出散且乱的特点。中小型出版社的数字化程度较低,很多资源只能被封存在仓库里,即使以数字内容储存,也是多种多样,格式不统一。

基于以上特点,中小型出版社必须组成联盟。一是增加内容资源的全面性和丰富度;二是联合起来提高产业链地位和话语权。

联盟向数字出版云购买相应的服务,按照统一的数字格式,把独特优质的内容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放在数字出版云中,等待下一步由计算云进行数字出版内容的整合。整合后的数字出版内容由中小型出版社所有,但是这些资源存储在数字出版云中,在读者请求输入以后,可以获得全面丰富的资源。

这其中涉及到版权保护问题。一是联盟内部,各中小型出版社之间的版权问题;二是联盟与数字出版云之间的版权。这就需要在谈判的框架内,以利益分配方案为基础,制定详细、合理的版权协议,以保证这个模式能够长久运行。

4.2 数字出版云

数字出版云是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提供,它的功能涵盖了数字出版商、技术提供商、终端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网络传播者的所有功能,具有超大的数字出版内容整合、数字出版内容存储、数字出版内容输出、数字出版内容的维护与管理,这些功能都是在计算云和存储云上实现的。

数字出版云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计算体系,提供托管的应用程序环境,能够动态部署、动态分布计算资源,并实时监控资源的使用情况。中小型出版社联盟根据需要向数字出版云购买相应的服务,如果遇到大量数字出版内容需要处理得时候,数字出版云还可以提供高峰时期服务,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费用的使用率,这样可以避免本地建设、维护价格不菲的计算机系统。中小型出版社通过支付低廉的服务费用,即可完成同样的计算或处理过程,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处理效率。

(1)数字出版内容的整合

由中小型出版社联盟提供的海量优质内容资源,在计算云中进行分类、修复、完整化,使其成为能为用户获得的数字出版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大大节省资源整合的过程,因为所有的信息处理都是在云里,而不是在本地的计算机。

(2)数字出版内容的存储

所有经过整合的数字出版内容均储存在储存云中,客户端不需要添加类似硬盘的永久性大容量存储设备。这样在读者请求录入以后,一是可以获得全面丰富的资源,增加选择性和读者满意度;二是由于所有的资料都存储在晕的服务器中,读者不必携带专用的设备,在任何一个连接云计算的服务器的客户端设备,都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行登录,获取资源。

(3)数字出版内容的输出

数字出版云以云计算服务器为核心,动态部署虚拟的硬件服务器。读者在使用网络云接入时,实现“无处不在”的访问,同时也和网络上的读者共享流量和计算能力,可以动态的提供请求和反馈信息。读者通过检索界面输入动态请求驱动云计算服务器,云计算服务器根据读者提交的请求调配强大的计算能力,进行本地演算、机械智能推理等复杂运算,充分分析读者需求。根据分析结果调配存储在分布式储存云上的资源,将结果提供给读者。存储云可以极大提高资源查全率,计算云可以更精确查准,这就为读者提供了快捷、直达需要的数字出版内容的良好体验。

云计算的绝大部分功能都是在云计算服务器中,终端只是信息录入和显示结果的功能,所以对读者终端的要求很低。一般具有联网功能的终端,例如:上网本、手机、PC机、终端阅读器等都可以完成信息获取。这就避免了读者因格式不同、下载终端升级快等带来的麻烦。

(4)数字出版内容的维护与管理

数字出版内容的更新、维护、管理都是在数字出版云中完成。数字出版云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云,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和损坏。在云中,有全世界最专业的团队帮你管理信息,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帮助你放心的与指定的人共享数据。

4.3 金融服务提供商

资费方案一直是阻碍数字出版发展的瓶颈。一是现有的出版模式的权利基本都在技术提供商和网络提供商手中,收益情况对内容提供商不透明,所以很容易产生分配不均的情况;二是内容提供商话语权很弱,收益分配所占的比例很低,对出版社的盈利贡献很小。整体来看,数字出版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

在云计算时代下构建的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式中,添加金融服务提供商作为第三方。金融服务提供商必须针对不同的读者特征制定出不同的资费方案,使读者在资费时具有更多的选择性。模式里这样设计一是增加了收益情况的透明度,任何一个产业链环节均可以查询详细收益明细;二是可以结合版权保护协议,充分保护各方的获益权,减少产业链冲突,有利于产业链健康运行。

4.4 读者

整个模式前面部分的运行都是为读者获取资源服务的。读者只需运用简单的终端设备,选择好合理的资费方案,向数字出版云发送动态的请求指令,所有复杂的运算均交给云来完成,即可获得所需要的资源。

5 结论

数字出版巨大的市场容量和诱人市场前景,使其成为出版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传统出版社向数字出版转型成为其在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并存的大环境下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小型出版社以独特优质的内容资源作为依托,按照云计算时代下构建的数字出版模式开展数字出版,将会是很好的选择。但是云计算时代下构建的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式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将会在以后的研究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KNIGHT.触摸我们身边的云彩——我们的生活因云计算而改变[J].MicroComputer,2010(01):131-132.

[2]聂震宁.数字出版:距离成熟还有长路要走[J].出版科学,2009(01):5-10.

[3]张建.云计算概念和影响力分析.电信网技术[J].2009(01):15-18.

[4]周前进.论邮政发行应对数字出版的策略[J].邮政研究,2009(01):18-19.

[5]李静颖.数字出版:新盈利模式探索.观察[J].2009(04):20-21.

数字音乐云时代 篇8

其实早在云服务概念出现之前, 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传统图书馆在逐渐向数字图书馆发展。几十年来, 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建设了大量超大规模、可扩展、可互操作的分布式海量知识库群并在互联网上提供了电子存取服务。可以说,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得、拥有、利用、处理、交流知识的方式, 使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云服务概念的出现又给图书馆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云计算环境下, 数字图书馆在传统网络环境下不能妥善解决的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数字图书馆已经迎来了“云时代”。

1 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早在2000年以前, 一些实力雄厚的高校图书馆就开始组织人力开展数字图书馆研究, 探索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路。2000年以后, 这种研究逐步向小规模实验发展, 继而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不过由于各校图书馆规模、经费、原有基础和人员情况各不相同, 各馆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2000年4月, 由文化部率先提出的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积极响应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启动, 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始研究和开发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标准和规范、应用系统, 领导和组织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设。截至2009年, 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 (CALLS) ”项目通过二期项目建设, 已初步建成了分布式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系统, 其中部分系统已经在上百个成员馆和多个省中心部署使用[1]。这些研究项目大大推进了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进程, 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迅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已然成为变革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 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桥梁和纽带。

时至今日, 数字图书馆在经历了互联网时代、Web时代、网格时代、Web2.0时代后, 正在悄然走进云计算时代。2009年4月, 全球最大的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之一OCLC (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 宣布正将世界各地成员图书馆的内容、技术和专家能力结合起来, 创建了首个基于WorldCat书目数据的“Web规模协作性图书馆管理服务”。2010年7月, 盛大文学基于电子书交互平台2.0软硬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云中图书馆”上线。此外, 最近几年, 提供了云计算服务的图书馆管理托管产品不断出现, 如广州图创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Interlib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各大数据库商也根据自己的优势项目提供了云计算特点的产品, 如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资源门户等。

2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

自从2006年Google首次提出“云计算”概念以来, 图书馆界就已经开始试水云计算在图书馆的应用与研究, 与高校传统数字图书馆相比较,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特征。

2.1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作为网格运算模式的发展和改进, 云计算提供了更强的管理机制、自动化的部署功能和高层次的虚拟化技术。同时, 由于云计算技术屏蔽了信息资源格式的多样性, 它将网上所有资源连通, 消除了信息孤岛, 实现了多种资源的全面共享, 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2], 信息用户不管在何时何地, 只要能够连接互联网, 就能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 实现了网络虚拟环境下最大化的资源共享。

2.2 海量的信息资源存储能力

高校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数字化多媒体的信息库, 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存储于磁介质、光介质以及磁光介质上, 向读者提供了智能化的信息检索和下载服务。然而电子资源的迅速增长, 图书馆不得不不断地扩大存储容量以保证资源的存储。云计算为图书馆提供了无限大的存储空间, 上百万的计算机可以容纳海量的数据, 并可以随时更新和增加, 能满足海量信息的增长, 为图书馆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提供了完美的解决途径。

2.3 聚合最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

在云时代, 全世界范围内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都可能聚合到云端的存储服务器中, 图书馆管理者只需对资源进行管理, 使用者只需遵守服务端既定的访问规则协议便可获取云中资源。同时, 在使用过程中, 使用者和管理者还可以对既有的内容进行更新与补充, 从而不断地完善资源。CALIS的E读和超星数字图书馆的百链正是基于云计算技术聚合了全国多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来提供服务的。

2.4 低成本的投入, 高质量的回报

为确保服务器数据资源的安全及服务器运行的可靠, 图书馆对服务器的最大服务响应数量及接入终端数量等都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如不对超过一定数量的用户进行响应。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图书馆只能花费财力更新或扩展设备。而应用云计算技术, 图书馆可获得云中百万台服务器提供的服务, 图书馆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效益。如CALIS三期项目的建设中既建立了多级共建共享中心, 又为不同规模的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低成本、本地化的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 并且这些中心和图书馆又能彼此互联, 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3 存在的问题和机遇

传统的数字图书馆属于自治的信息系统, 它们具有各自的查询界面、体系结构、通信协议和管理策略, 而所谓的跨库检索其功能和性能也不尽如人意。新兴的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能将Web上广泛分布的、异构的数字图书馆联合起来, 向用户提供统一、透明的服务, 实现数字图书馆之间的互操作。然而, 数字图书馆发展时间并不长,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仍然存在着传统图书馆的改变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3.1 信息服务问题

数字图书馆是对传统图书馆的补充, 网络条件下, 读者对信息服务的期望值和量的要求都比以往大有提高, 即便是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 读者仍然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完成更复杂的检索。这样图书馆就需要不断的完善, 使服务的范围更广, 项目更多, 层次更深化, 方式更灵活。

读者的环境和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云计算环境下, 信息的获取和存储的速度比互联网时代更快, 在为图书馆最大限度地拥有更充足的文献资源提供了保障的同时也改变了读者获取知识的行为习惯。其一,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开发, 图书馆能够对某一专题方面的文献提供广度和深度上的服务并不断扩大其利用率, 造就了部分读者需求趋向专深与特殊, 他们的需求更具专门性, 使得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更趋向于个性化服务的方向。其二, 在大量存储信息的同时, 检索技术极大改善, 读者对文献资源的查询与图书馆工作人员为读者提供服务加快了节奏。时间和效率是衡量一切的质量准则, 只有拥有这些素质, 才能使云计算环境下读者的使用满意度提升。

3.2 信息资源建设问题

数字图书馆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藏书量不再是关键, 馆藏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传统的印刷型资源所占比重逐渐减少, 电子资源逐渐增多。这符合了当今读者尤其是高校读者的阅读习惯的变化, 但也带来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问题。

在网络环境尤其在云计算环境下, 数字图书馆的内容重在使用价值, 信息资源数字化和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图书馆建设的主体, 那么如何在共建共享的前提下建立合理的馆藏资源便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话题。如资源的组成结构、学科结构、学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文献类型结构是否合理科学, 是否能够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需求, 以及符合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行统计和评价, 这将是不断完善资源建设和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

3.3 运营模式问题

云计算模式的建设需要大笔资金, 虽然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 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也已投入了部分资金, 但要实现理想的云计算数字图书馆, 目前投入的资金还远远不够, 因此资金短缺是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性问题。

当前, 高校数字图书馆都依托于传统图书馆, 其读者对象除本校在校学生和教师外, 还包括一部分其他单位的用户和毕业生。如何在保证图书馆公益性的前提下, 通过适当的市场运作模式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进而促进数字图书馆的良性发展, 是构建基于云计算高校数字图书馆运作模式的基础。应当进行必要的思维创新和体制创新,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保证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3.4 技术问题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是一个超海量信息管理系统, 它所面对的存储对象和技术领域远远超出了传统图书馆和目前数字图书馆的范围。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依然存在着传统数字图书馆主要面临的信息资源建设、存储与压缩、分类、索引和检索、安全性、用户界面等技术问题, 只有解决了技术上的根本问题, 数字图书馆才能真正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3.5 标准问题

数字信息的标准化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 我国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库分散建设, 网络信息资源缺乏统一标准, 不同的单位各自拟定信息资源建设标准, 不仅用户检索界面、检索语言和管理系统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而且大量的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结构本身也不兼容, 各系统不能互相沟通、互相应用, 直接影响到数据库的质量、查询服务效果以及网上资源共享。

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虽能够有效地解决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分散建设所带来的问题, 然而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 为了避免重蹈传统数字图书馆分散建设的覆辙, 为了达到全社会资源共享又避免重复建设, 设计一个国家认可、大家共同执行的统一技术标准, 并将它纳入数字图书馆的框架中去, 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大任务。

4 基于云计算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4.1 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是网络环境下云计算的一个鲜明特征, 是各个服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 图书馆的服务也必将趋向于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通过建立读者信息数据库, 利用相关软件跟踪读者的知识信息需求, 并对其研究或学习的知识方向和特点加以分析、研究, 从而为其提供个性服务[3]。

信息服务的个性化一直是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一个挑战, 一些国外高校数字图书馆早在网络环境时代就开始寻求创建信息化服务的入口来个性化他们的网站。随着“云时代”的到来, 个性化服务将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就是数字图书馆的用户被鼓励贡献他们自己的内容。新版本的OPAC系统和个性化服务门户都添加了一个新特性, 注册用户可以在目录里任何资源已存在的参考书目数据库添加评论和意见。这个能力增加了用户和用户的交流, 在图书馆的收藏上建立一种社区的感觉。

4.2 移动式服务

另一个不能忽略的发展方向是开发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多种形式访问信息的设备。像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这些和几乎无处不在的WiFi及蜂窝通讯连接服务耦合的移动设备, 给了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访问信息的能力。

随着移动电话和手持设备在生活各方面的流行, 数字图书馆能够把信息资源和用户世界有机结合起来。在互联网时代, 移动图书馆就已经有很多可利用的方法, 如提供适合移动设备的信息内容, 或提供短的、易读的有小巧图像的页面和简易的操作。未来的移动式服务发展趋势是将互联网的服务方式转移到移动设备上来, 如同一个用户可实现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以及其他终端的资源共享。

4.3 合理整合多种资源

数字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 当然还要继续整合未收藏的信息资源。基于云计算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已经不再是某一家图书馆的事情, 这些资源的建设要从国家角度进行宏观的思考和设想, 考虑其结构化、层次化, 而不能只局限于从图书馆藏书的角度考虑, 必须从整个国家信息化的角度设计信息资源的体系内容, 为将来与各个行业、各个方面信息资源连通整合提供便利[4]。

在云计算的推动下, 建立一个涵盖各个行业互联互通的数字网络。目前, 我国在文教、科研方面已经形成两个较大的网络, 要把科技、文化、医疗、艺术等这些行业的信息资源也通过互联网整合, 形成一个能互联互通、共享资源的网络平台, 以实现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资源互联共享。

4.4 运营产业化

现代社会一方面信息量激增, 另一方面图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都严重地制约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经费紧张的高校图书馆正陷于“信息过剩和价格螺旋形上涨的双重危机中”。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 图书馆产业化经营也逐渐成为图书馆管理者们探讨的重要课题。除数据商的运营模式外, 高校数字图书馆产业化就是要以知识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为导向, 以促进高校数字图书馆向信息产业发展为目的, 加强网络体系和信息化构建, 确立高校数字图书馆生存发展的新途径。要兼顾公益化, 以地区图书馆联盟为主体, 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 而不是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总之, 数字图书馆产业化是未来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文清, 陈凌.CALIS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模型[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 (4) :13-18.

[2]宋戈, 魏志鹏.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发展[J].图书与情报, 2011 (1) :79-81.

[3]王丽敏, 党卫红, 王淑阁.云计算环境下个人数字图书馆发展探析[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 2011 (1) :1-5.

[4]吴雷, 张淑芬, 刘建生.云时代与数字图书馆[J].重庆图情研究, 2010 (3) :45-48.

数字音乐云时代 篇9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音乐;发展

0 前言

当前,新媒体正快速地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改善了创建、储存与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此同时还转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生活模式、消费观念等。新媒体这个概念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与历史性的特点,其中包含了对比、改革、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含义。而新媒体还是一种促使音乐得以传播的新型媒介,其对国内数字音乐行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为该行业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考验。

1 数字音乐产业的概念与特点

1.1 概念

数字音乐成为了当前媒体、娱乐等行业都较为关注的一个重点。其从广义来看,指的是结合相关的数字技术来创作音乐作品,其包含了在线与无线音乐等方面,还包含如CD、DVD等音乐形态;从狭义来看,指的是结合相关的数字技术来创建、储存并运用有线与无线的方法来对音乐进行传播、消费,根据音频文件的格式进行分类,可分成MP3、WAV、WMA、AIFF等。[1]

数字音乐行业发展的时间不长,所以有关的研究较少,对其还没有标准的定义。但从产品创作、企业经营范围及内容、服务的用户等方面看,数字音乐即企业依据数字形态与网络途径,对音乐进行创作、传播、服务等活动的行为。在新媒体背景下,数字音乐中价值链的上部,是由唱片公司、版權人等提供商构成;中部由爱国者音乐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服务平台构成;下部由收听、下载音乐的用户构成。

1.2 特点

第一,新媒体技术能大力支持产业的发展。在新媒体背景下,音乐者能够在网络空间内创作、消费数字音乐,冲破了一般空间内的很多限制,使运营的中间过程有所减少,从而给企业提供多重商业机遇与选择。网络从刚开始的单边传播到如今的交互传播;手机从单边通话功能上升为2G功能再到3G、4G网络功能等,新媒体使数字音乐行业的市场得到了创建与扩大,其发展会为数字音乐提供更加宽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版权的维护是产业得以发展的重点。版权也叫做著作权,而音乐版权是创作者根据法律规定对自身的音乐作品享有的控制、运用、处理、分配、收益等权利之和。新媒体时期,数字音乐进行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其是版权行业中的重要部分之一,缺少了版权的维护,其就无法立足与生存。所以说,使数字音乐行业中的版权维护问题得以解决对该行业的长远发展十分重要。

第三,创新是产业得以发展的动力。就本质而言,数字音乐是新媒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音乐作品的内容能够体现出音乐的魅力,是创作者思想情感的有力体现,还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音乐还是一种文化,有明显的民族性与地区性特点。虽然当前音乐传播的方式时常更新,但人们对待效用观点的差异,再加上音乐文化无法被取代,所以真正意义上支持音乐产业进步的动力,是创作者的激情、领悟,缺乏内容的音乐,是无法促进音乐与企业发展的。

第四,用户是企业获利的主要来源。获得经济收益是企业经营的目的,增加用户规模是其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用户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其还能够被当作主要资源使企业获得收益。为了得到更多用户,企业会提供一些免费的下载服务,从而售出其所形成的注意力资源,从中得到一定的广告分成。相对而言,想要促使用户愿意付费,提升其付费意愿是数字音乐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2 国内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的措施

2.1 结合数字音乐中的DRM系统

数字音乐具有开放性、实时性的特点,在Web 2.0技术的普遍运用后,博客、播客、微信、微博等交互型传播方式逐渐兴起,数字音乐的侵权事件也有所增加。为了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务必要借助一些科学技术更为先进的方法,来维护版权,并预防侵权事件的产生。这个技术即数字权限的管理技术(DRM),即有关数字内容的使用权限的确认、维护、检测、跟踪等,并对使用者与权利者间的关系进行规定的一种管理技术。DRM是会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十种新型技术中的一种,其通过对商业方式与制度规定的整合与运用,对当前数字信息的传递与运用产生着影响。为了更好地维护数字音乐的版权,在侵权发生后开展一定的渠道跟踪,对一些MP3、WMA等压缩技术限制其使用率,而普遍运用DRM系统是比较合理的方法。

2.2 健全维护数字音乐版权的制度

我国当前在版权维护上的立法与执法等方面都很有成效,但企业还是要正视一些具体的问题,合理修改有关的法律规定,健全版权维护制度,使数字音乐行业能正常运转。其一,要明确音乐作品侵权的范围,预防抄袭、恶搞等行为的出现,维护创作者的权益,提升音乐者进行音乐创作的积极性。其二,确定运用数字音乐的有效范围。确立网络下载、传播同运用间的权利分界,确立有效运用的范围及数量,给权利者进行一定的补偿。其三,扩大录音者的权力范围,借鉴国外有关的立法经验,提升录音者的广播权,从而增强唱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四,健全音乐创作权的管理制度,增快对邻接权者的权力管理制度的创建,真正做到维护数字音乐内部各方的重要权益。最后,增强对数字音乐市场的监管力度。各个监管部门要积极开展对管辖区域中有关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打击侵权行为,撤销非法网站,给该产业提供健康、正常的发展环境。

2.3 激励音乐者对本土音乐的创作

我国的历史久远,民族种类多,本土音乐作品的类型也很多。近几年,蒙古、东北、江南等地区的音乐风格同现代的音乐相结合,给我国音乐种类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条件。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数字音乐的消费以港台乐为主,大陆音乐消费额占据第二位。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国的唱片业要大力推动原创音乐的发展,促进差异化发展的实现,增加国内市场的需求,增大本土音乐的销售额。对此,在国际经济与文化呈多样化发展的前提下,我国的数字音乐,不但需要加强对优秀音乐的宣传与传播,提升其鉴赏与教育的价值,还应大力实施音乐版权交易,增强国内外的沟通及协作,满足人们对音乐的需求。

2.4 促使用户形成好的消费习惯

人们对数字音乐形成的消费习惯是在消费期间所产生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特点,其被用户的收入、音乐素养、道德及市场资源等许多因素所影响,只要习惯形成后就很难再改变。国内的数字音乐用户目前普遍认为免费获得数字音乐是一种最好的方式。要重视用户对数字音乐的消费心态,大力对版权维护的法律规定进行宣传,使用户形成合理消费的意识,制约消费行为,杜绝不良音乐的侵害。

3 结语

新媒体背景下,音乐消费用户增多为我国数字音乐的市场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数字音乐产业想要发展,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脚步并找准市场发展的机会,这是这个产业中有关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我国的数字音乐行业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超,丁振.数字音乐如何走出版权困境[J].出版广角,2014(17):65-67.

数字化时代音乐教师的新思考 篇10

随着网络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 音乐文化日益呈现出多元性和世界性, 音乐教育也一改传统的教育方式, 以适应多元的音乐文化和不断丰富的音乐传播形式。我国历来十分重视音乐教育的发展和规划,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要重视包括音乐在内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2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传统的音乐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中小学生音乐学习的需要。这就对普通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 否则学校的音乐教育就不能适应音乐文化的发展, 也不能够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学生。

90年代以来, 数字技术和网络多媒体的发展, 对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 对音乐教师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网络时代, 音乐教师既要发挥传统音乐教育的优势又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新技术为音乐教育教学服务, 更好的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模式。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 音乐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音乐教育;或者说, 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定位音乐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从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以更好的应对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变化, 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 音乐教师的职能定位的改变。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普及, 学生可以非常方便的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接触到不同形式的音乐, 不管是民族的还是世界的, 古典的还是现代的。而由于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学生几乎可以随时随地接收音乐信息, 进行音乐欣赏甚至是音乐创作活动。现在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随意的从网上下获得各种音乐信息, 各种音乐网站上也有音乐排行榜, 学生可以自由获得的音乐资源是空前的丰富。不仅如此, 即使不识乐谱, 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和一些电脑软件, 学生也可以进行音乐创作。而这些资源和知识却不是我们的音乐教育涉及的内容, 学生从课堂上学不到这些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因为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涉及的音乐信息和资源确实相当有限。一堂课的容量、传统的教学手段、保守的教学理念都限制了音乐教师在课堂上的作为。

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和信息场, 使得音乐教师已经不再是传统的音乐资源的垄断者, 网络和多媒体的发展使得学生在课堂之外接受的音乐信息和资源比在课堂上要多得多。有资料统计显示, 现在的年轻人一天听音乐的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 远远多于音乐教学课的时间。不仅如此,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音乐比音乐课堂上学到的更多元, 更符合学生的审美取向。学生就不再是被动的音乐接受者, 而是音乐的主动拥有者。也就是他有自己喜欢的音乐, 有自己崇拜的偶像, 甚至自己的审美趣味, 他们拥有充分的能力方便地获得他们想要的音乐。在这种情况下, 音乐老师要注意职能角色的改变。

音乐教师的角色应该从音乐的提供者转变成学生音乐生活的指导者。毕竟诸多因素已经使得学生对学校机械的音乐知识传授课了无兴趣, 甚至心生厌恶。而网络以其异常丰富的音乐资源, 多元的音乐形式, 可自由选择的主动性, 成为学生接触和学习音乐的主要场所。对于琳琅满目的音乐学习材料, 我们的学生, 该听什么样的音乐?哪些音乐是靡靡之音应该剔除的, 哪些是真正优秀的音乐呢?面对这么多良莠不齐的音乐作品, 音乐教师不可能也做不到分析每一首作品, 帮助学生鉴别音乐, 而是应该从源头上作起, 传授给学生自己鉴别音乐的能力, 把自己的专业知识, 通过学生的学习, 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使学生形成成熟的音乐欣赏和鉴别能力。

第二, 音乐老师的“教师”观念要改变, 音乐教师应该是一个学习者。音乐教师除了教师的身份外, 更应该是一个永远学习的人, 他才配做一个音乐教师。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学习的意识, 不管你是小学教师还是大学教授, 很快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所以老师必须学习, 不仅学习媒体技术还有多元的文化和审美观念。所谓教学相长, 没有永远的老师也没有绝对的智者, 多元的文化背景下要适应不断发展的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形式, 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某个地区或者某个学校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 能够获取的音乐信息也是有很大制约性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在全球进行多个表演互动教学。学校可以实现跨地域的、跨文化的音乐交流和学习, 这不应该仅仅是少部分人的特权和专属。

当今发达国家普遍强调“终身学习”、“终身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满足于现状, 停滞不前, 而是应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社会资源, 与时俱进, 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文化修养及教育教学能力。只有孜孜不倦、努力进取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勇于探索、创新的学生。

第三, 音乐教师要努力成为文化的传承者, 而不仅是一个教学者。由于地球村的文化格局, 我们不能一味地崇尚西方音乐教学体系与文化, 而是要挖掘民族文化、地方文化。这里所谓的地方文化概念不仅仅是地域的, 更应该是文化的。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 积淀了丰厚的音乐文化瑰宝, 我们必须在一个多元化的概念下, 在一个信息交流非常广泛的时代背景下, 努力地传承本民族优秀的音乐资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会教钢琴、会教声乐, 同时需要掌握并了解丰富的、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和多样化的音乐资源。我们要努力塑造成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者, 再通过课堂教学, 通过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 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挖掘并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是音乐老师的重要职责。

第四, 加快中小学网络音乐资源建设工作。网络音乐资源是丰富的教学基础, 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各式各样、多种审美取向的音乐资源。但由于网络的过分自由和无限制, 其很多信息是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 是不利于学生接触的。很多商业性网站在利益的驱动下, 会不加筛选的传播水平良莠不齐的音乐资源。中小学网络音乐资源建设应发挥社会、学校、专业机构、企业等力量共同参与建设。其中学校应注重课堂教学在网络上的延伸, 通过开展网络课程等形式, 整合音乐资源, 促进资源共享,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专业音乐机构和国家相关部门, 应了解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新特点, 整理一批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 并被中小学生所喜闻乐见的音乐资料, 满足青年人网络学习音乐的需求。3其他社会机构和企业则应树立社会责任感, 提供和开发更多适合青少年欣赏和学习的网络音乐资源, 提高青少年的什么意识和审美水平, 推动整个社会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和品质提升。

结语:

互联网技术已经深深融入现代化的生活。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简明正确的引导, 提高互联网音乐资源的正确利用率。弥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音乐教育的缺陷, 以人为本, 真正做到了解学

陶瓷之上·吉祥止止

——浅谈陶瓷装饰形式中的吉祥纹饰

杨阳 (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山东青岛266061)

摘要:吉祥一词, 从远古时代图腾崇拜时期就已为先民们所用, 这源于人们对宇宙万象以及动植物形状及生活特性的猜测与幻想, 更是中国人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 它反映了装饰中至善至美的本质。而陶瓷艺术则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 陶瓷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正是以它特有的装饰风格和民族语言, 几千年来在陶瓷装饰中广泛应用,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吉祥;纹饰;蕴含

读了成耆仁老师的《中国纹饰及其象征意义》一书, 受益匪浅。正如成老师在自序中提到:“纹饰不管是在人类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的历史上, 一向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 不仅美化物质生活, 更是反映社会的时代风貌, 因而成为研究工艺史、社会史、文化交流史与美术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纹饰更是层出不穷, 各个时期都有各自代表的纹饰, 它和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以及当时经济、文化等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被烙上时代文化的印记。

受这本书的启发, 我对中国纹饰的发展有了浓厚的兴趣。这本书带我领略了中国纹饰的发展历程, 在书中, 我更加全面、直观的与中国纹饰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于是, 我想从陶器装饰中的吉祥纹饰入手, 浅谈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以及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中, 人类对图腾的原始崇拜, 使得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形成与图腾观念密切相关。图案纹样是人类形象地把握世界的方式, 而且是一种基本的纯化的方式, 它以一定的形式构成而反映出一定的观念。装饰纹样的吉祥主题, 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众多内容和人文主义精神, 它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镜子, 包括了人生的各种需要和方方面面。此外, 它也是我国古老装饰艺术中的重要门类,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那时的岩画和石刻创作中, 它以图腾的形式出现, 此后, 又经历了商周的青铜器、秦汉的画像石和画像砖、隋唐的石雕、宋元的花鸟画、明清的织绣和瓷器等方面。反映了祥瑞喜庆, 美意延年的内容。吉祥纹饰以它渊源久远, 内涵丰富, 善祷善颂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里的一颗明珠。

成老师在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吉祥纹和吉祥含意纹。将每一种纹饰的起源及其发展都介绍地极为详尽。诸如, 在陶瓷装饰中应用极为广泛的八吉祥纹, 八吉祥纹又称“八宝纹”, 多半指佛教之符号, 是一种典型的含有宗教意义的瓷器装饰纹样, 以八吉祥图案为题材。八吉祥图案即: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 是佛家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另外还有仙家八宝, 即八仙之护身法宝。为渔鼓、宝剑、花篮、放篱、葫芦、扇子、阴阳板、横笛共八件宝器。也称为“八宝”。八吉祥纹最早见于元代龙泉窑青瓷和景德镇窑卵白釉瓷上, 表现技法为印花, 纹样排列尚无一定规则。明、清时期较为流行, 常与莲花组成图案, 作折枝莲或缠枝莲托起八吉祥的构图, 也有以八吉祥捧团寿的图样。多用作主题纹饰, 也有作为辅助纹饰饰于器物肩部的。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多以青花、斗彩、五彩、粉彩生、关爱学生,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因素综合考虑, 紧密联系师生关系,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导师:叶继红教授

描绘八吉祥纹, 纹样排列规范化。吉祥主题使陶瓷规范下的装饰开始呈现出世俗的生活形式, 如欢愉生动的凤鸟纹、鱼纹等都蕴含着吉祥的生命。体现了“中国人抚爱万物, 与万物同其节奏”的心态。

图案之美, 美在具象, 但归根结蒂又是一种抽象的表现手法。吉祥纹饰与陶瓷装饰的结合在各个时代都有其进步的踪迹。

唐代, 社会安定繁荣, 政局和谐统一, 给艺术的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这时的装饰造型完美丰满, 线条柔和优美。吉祥图案更是成为陶瓷装饰的主题, 象征富贵繁荣, 雍容大度的百花之王牡丹, 深得武则天的喜爱, 于是, 龙凤牡丹, 凤穿牡丹等吉祥图案由此兴起, 展现在陶瓷上的牡丹纹样, 更是给人一种欣欣向荣之感, 其象征意义亦可用《宣和画谱》卷十五《花鸟叙论》中的一段文字作诊释:“花之于牡丹芍药, 禽之于莺凤孔翠, 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 鸥鹭雁鹜, 必见之幽闲。”

宋代, 是中国陶瓷历史上蓬勃发展的时期, 瓷窑遍布大江南北, 有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定窑, 景德镇窑等等。宋代的陶瓷造型优美, 线条流畅, 构图完整。其吉祥纹饰的应用更是达到了陶瓷装饰的极致, 创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审美境界。苏轼咏芙蓉, 曾有“千株扫作一番黄, 只有芙蓉独自芳”之叹, 因此, 芙蓉与白鹭一样, 均象征着一种傲世忌俗, 自保高洁的品格, 而当这两种物象共同出现在图案上时, 又通常以谐音表示祝吉, 喻一路荣华之意。在这一时期, 代表吉祥的芙蓉纹和寓意新生的婴儿嬉戏等纹饰得到广泛的应用。

明代, 陶瓷装饰进一步发展壮大, 创造了很多新颖的表现手法, 吉祥图案成为这一时期装饰的主题。吉祥题材的陶瓷, 在构图上采用分割装饰和满布到边的装饰手法, 色彩上名目绚丽, 设色浓郁。这一时期的陶瓷装饰中, 既有以蝙蝠图案作主题, 也有用作边饰图案, 还有用作杯、碟、碗、盘的底心装饰纹样。蝙蝠因与遍幅谐音, 尽管它形象欠美, 但却经过充分美化, 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图案。以蝙和荷花组成“和福图”, 在蝙蝠图案中再加上蝙蝠形象或用蝙蝠组成“福”字, 则是“福中有福”, 蝙蝠望着古钱中心眼的图案称作“福在眼前”, 人们希望幸福生活长久一些, 常将福与寿结合起来, 列如用蝙蝠、桃子、百合、祥云组成图案, 称之“福寿吉祥”或者以蝙蝠、桃子、双钱构成“福寿双全”等。

现代, 寓意吉祥的陶瓷更加的受欢迎, 发展的也更加丰富多彩。以鱼为例, 在现代陶艺装饰中, 将鱼这一寓意吉祥的事物展现的淋漓尽致, 艺术化的鱼纹就装饰形式来说在陶瓷中千变万化, 在这种形式下人们找到了精神的寄托。以“鱼”示“余”, 于是有了连年有余的出现。由此可见, 传统文化题材与现代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在陶瓷装饰艺术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读书的价值在于思考, 感谢成耆仁老师的这本书, 让我有了思考的机会。

杨阳 (1984—) , 汉族, 山东青岛人, 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摘要: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来临, 网络对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给教育界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 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着互联网音乐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音乐教育,互联网音乐资源,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美]特里斯·M·沃尔克著, 田林译, 《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 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上一篇: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论文下一篇: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