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

2024-09-02

浙江经济(通用11篇)

浙江经济 篇1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1 来源及含义

1.1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 在学术界尚存争议, 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 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用社会生产投入自然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1.2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 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 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 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 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1.3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 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 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 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应该指出的是, 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 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 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 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是理想化阶段, 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 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2 相同的理念和支撑点

2.1 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 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 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 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 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 提倡绿色消费, 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 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 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 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2.2 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 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 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 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 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 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 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 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 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3 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3.1 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 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 鼓励创造, 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 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 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 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 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 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 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3.2 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 解决人类生存危机, 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 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 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 使得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 (CO2) 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 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和气候条件。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 市场机制的建立, 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 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的对待, 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 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 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 (下转第107页) (上接第137页) 济转型。也就是说, 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S

摘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 相继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 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们有相同的理念, 内容有交叉, 极易产生混淆, 却又在研究的侧重点、突破口和研究核心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完成这一转变需要相关条件。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钟建平.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报, 2003 (6) .

[2]韩锦芳.试论绿色经济的发展[J].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5 (4) .

[3]王育德, 步秀君, 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 2004 (16) .

[4]李彦龙.哲学视野中的生态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 2004.

浙江经济 篇2

20102072103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唐政 摘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相继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们有相同的理念,内容有交叉,极易产生混淆,却又在研究的侧重点、突破口和研究核心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完成这一转变需要相关条件。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一、来源及含义

(一)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三)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应该指出的是,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使生产系统自持,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化阶段,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四)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和低碳技术产品市场,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因此它们有许多相同之处,当然也各具特色。

二、相同的理念、支撑点和追求

(一)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二)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三)追求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三、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鼓励创造,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二)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解决人类生存危机,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CO2)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三)核心不同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系统的最大公平目标得以实现。生态经济学研究现状,以农业生态经济学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核心。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市场机制的建立,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地对待,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浙江经济转型的应对之策 篇3

关键词:浙江;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民间资本;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11年,浙江省经济总量从124亿元增加到31800亿元,从全国第12位跃居第4位。2011年人均G D P达到9115美元,居全国第五位;2011年城镇居民和农民的人均收入分别为30971元和13071元,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两市,均居全国第三位。

但是,最近几年来,浙江省的一些经济指标显示出放缓之势。如2004年,浙江省的G D P高居各省区(不含直辖市)的第一位,比第二位的江苏多出300多美元。但是到了2011年,江苏人均GDP反超浙江300多美元。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浙江省经济。不少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个别甚至爆出资金链断裂,老板出逃的事件。

我们应该可以看到,浙江省正处于由低附加值的加工产业经济向高附加值的重工业和高新产业经济转变的关键转型期。在转型过程中,企业处于求变的境地,政府则面临战略方向的调整。而当前经济层面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充分印证了经济的转型和前进之路并不平坦。

国际上,类似的经济转型有成功的先例,也有更多失败的教训。如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八九十年代的韩国,通过成功的转型,跻身发达国家行列;而以巴西为代表的南美国家,则转型失败,经济陷入了很长时期的停滞不前,甚至是衰退。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当前经济的转型挑战呢?笔者以为,须充分认识浙江省的自身优势和面临的困难,以科技创新为主线,打好人才基础,改变投资方式,积极开展制度创新。

浙江省具有的优势还是很多的。第一,浙江省的经济形势总体仍然是向好的。各项经济指标仍然是健康的,2011年,G D P增加了9%, 经济仍然可以说是处于繁荣状态。良好的经济状态,有利于政策和措施的推行,为经济的转型提供了更大的可操作余地。

第二,浙江省民间资本数量巨大。根据有关机构预测,光温州市大约拥有6000亿元。巨大的民间资本可以为经济转型提供充足的能量。

第三,浙江省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相当好的成就。交通方面,实现了全省“四小时公路交通圈”,电力方面,三门核电站已经在施工阶段,全面建成后,装机总容量将超过三峡电站。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了未来浙江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四,浙江省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2009全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2009年浙江省社会发展水平位列全国前三位,仅次于上海市和北京市。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有利于产业转型,比如容易吸引人才在浙江安居乐业。

第五,浙江人具有优秀的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转型本质上是二次创业,只要浙江省能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肯定能吸引浙江人回到省内再次创业。浙江人的二次创业也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笔记认为,当前经济表现出来的不利形势更多是转型过程中短期不适应,包括投资放缓、产业转移、资金外流、中小企业转型艰难等。

首先,投资放缓。大家都知道,投资和外贸出口一直以来都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引擎。当下,金融危机的余波未了,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人民币汇率继续呈上升趋势。在外贸出口面临严峻形势下,本来更凸显投资拉动经济的重要性,但是近几年来,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却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相对GDP的比值只有全国平均数的一半强一点。投资放缓凸显了目前经济转型道路的不顺畅。

其次,产业转移,资金外流。应该说,低级产业从相对发达的地区转移到相对欠发达地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产业的转移的同时,浙江省的产业升级却相对滞后。资金大量外流到了外地,甚至转成了投机性资金,进入楼市、股市等,尤其是炒高了省内的楼市、地皮,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成本和企业的生产成本。留不住人才,对转型更不利。

再次,民营中小企业转型艰难。民营中小企业是浙江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在金融危机的大风大浪中,却变成了“船小抗风浪差”的劣势,一度出现了中小企业的“倒闭潮”。民营中小企业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劣势尽显。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中也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但是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依靠的是高素质的员工和企业极强的专业性。而浙江省的很多民营中小企业脱胎于手工作坊,企业主往往自身文化素质不高,雇佣的工人的文化层次也不高,极大的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而民营中小企业的同质化又非常严重,往往一个区域内的众多公司生产同一样产品,企业的专业性非常低。可见,民营中小企业向技术密集型的创新企业转型之路不平坦。

上述的不利形势真实的反映出,以投资拉动经济的为代表的政策开始变得不再那么有效;以低端产业扩张,产能扩大为代表的粗放型经济已经没有空间;企业必须创新以求生存、求发展。政策、产品、企业都到了要转型,求变的时刻。

经济转型要以科技创新为主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在不少方面显示出落后日本的迹象,但是正是依靠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九十年代以后实现了对日本的全面反超;而日本依靠学习模仿,在追上欧美经济后,却缺乏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无法更进一步,陷入了长时间的衰退。这对我们的经济转型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要树立科技创新主线,必须要树立科技创新的指标。我们都明白,指标对实际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过去的三十年,我国的经济主线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个主线下,我们树立了GDP、引进外资数量、投资数量、出口创汇数量、企业产值、重大工程等指标,在这些指标指引下,从国家到地方,经济建设蓬勃开展,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短短的三十年时间,一穷二白的中国,基本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在,在以科技创新为主线的前提下,我们需要新的指标,比如:发明数量、专利数量、企业拥有重要实验室数量、科技创新转化成产品的比例、引进和培养人才数量。这些科技创新的指标将成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最重要的指标, 引导和指引我们的工作。

树立科技创新主线,还要使科技创新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崇尚和发扬科技创新的新风尚。这要求我们加大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培养孩子科技创新的意识,引导企业走上科技创新之路。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在生产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在现代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人才尤显重要。但是浙江省目前的人才现状却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浙江企业从业人员整体学历水平偏低,文化素质较低。我们以兄弟省份的江苏省作为比较,根据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浙江省的单位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0.6%、7.7%、12.0%、26.9%和52.7%。 而江苏省的相应指标分别为0.9%、8.4%、14.3%、32.8%和43.6%。江苏省的从业人员的指标明显好于浙江省。企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创新研究,职工的低文化素质,对企业的转型是非常不利的。

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如果说企业的从业人员中含有外来务工人员,不能准确反映浙江省实际教育水平的话,那么浙江省真实的人口受教育程度又是如何呢?我们在第六次全部人口普查的数据中找到答案。根据普查数据,浙江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为9330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为13562人;仍然以江苏省作对比:江苏省的这两项指标分别为10815人和16143人。以上数据可见,浙江省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仍然和江苏省有些差距。

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到,加大浙江省的教育投入,提升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刻不容缓。

投资是最好的推动力,因此,改变投资方式是促进经济转型的一个好手段。笔记前文已经提及,浙江省的资本的优势是民间资本,但是由于前几年省内投资环境不理想,浙江省的民间资本纷纷投向了外省,甚至是外国。如何吸引浙资回巢,关系到经济转型的大局。2011年,国务院推出了鼓励民间资本的新36条,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一些垄断行业,国家也把经融改革的试验地选在了温州,这对浙江的民资无疑是极大的利好。

经济转型要坚持经济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实质上是改进生产关系。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转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后,现有的一些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了, 因此需要制度创新。而勇于制度创新则是浙江省的传统。回顾过去30年的发展之路,浙江省一没有高比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二没有大量吸引外资,三没有丰富的矿产和物产资源,靠的是经济的内源性增长。经济的内源性增长除了要归功于浙江人民天生的勤劳、开拓、创新的品质外,很大程度也受益于省委、省政府前瞻性的选择了适合浙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比如放开经济管束,尊重和帮助群众自主创业,自求发展。也正是在正确的经济制度的保驾护航下,浙江经济发挥自身特色,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全国其他地方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成功。人称之为“浙江模式”。而今,浙江经济也到了第二次制度创新的时候了,经济体制和制度能否适合浙江的未来发展,关系到浙江经济能否再上一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寿春:国际金融危机中浙江民间资本运行态势分析[J]. 发展研究,2010年第6期.

浙江经济 篇4

1 生态、循环、低碳与绿色经济的异同及不足之处

1.1 生态、循环、低碳与绿色经济的异同

(1) 解决的主要问题, 焦点不同。生态经济主要解决由于大规模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要求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积极按照生态发展规律去构建经济发展体系, 发展环保性产业, 减少环境污染, 加强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则是考虑按照生态学产业生态食物链的法则, 构建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的体系, 提高利用效率, 减少废弃物排放;低碳经济则是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化能源利用结构,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是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保障人类社会发展的健康、公平、和谐, 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实施绿色发展[1]。

(2) 价值取向不同。生态经济的价值取向是有效控制污染, 倡导发展环境友好产业, 实施清洁生产, 建立环境与生态重建保护体系;循环经济则倡导建立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 让资源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循环利用, 实现废弃物的低排放、零排放;低碳经济则是要求优化能源利用结构, 多利用可再生能源, 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绿色经济则是强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实施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 让人类与自然实现共同发展。

(3) 理论基础的侧重点不同。生态经济侧重于将生态学与经济学经合起来, 以生态学的有关理论来指导构建经济发展体系, 以期实现经济发展体系与生态发展体系的共振;循环经济侧重于利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 运用生态物质循环的基础理论 (食物链理论) 来指导建立闭合循环的产业生态食物链, 构建资源在生产体系内部循环利用的闭合系统;低碳经济侧重于将能源经济学应用与产业发展的能源利用结构调整, 着重于优化能源利用结构;绿色经济侧重于将环境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经济发展, 使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4) 本质内涵表述相同。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 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内涵表达, 都倡导发展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体系、提倡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社会进步的统一。四者都是从结构和机制入手, 以新思维、新办法解决日渐明显的全球性资源环境劣化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新举措, 针对的问题均是相对于传统的落后经济发展模式。

(5) 最终的发展目标相同。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从而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

1.2 生态、循环、低碳与绿色经济的不足之处

每种经济形态都是为解决针对性问题, 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产生的, 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的狭隘性、内涵目标的重复性以及实践发展的模糊性三个方面。

(1) 研究视角的狭隘性。纵观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 提出的背景不同, 理论基础不同, 解决问题不同, 但是本质内涵和发展目标确是相同的。这些经济形态都是随着发展问题的出现而出现的, 存在“时效性”。几种经济形态总体上是针对不同问题产生, 实质上则是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统一性问题。不同的形态从不同角度去表述, 去提出解决这一主要问题的措施。所以, 研究视角是存在狭隘性的。

(2) 内涵与目标的重复性。一是都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人类依赖于生存的自然环境, 这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条件;二是都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 特别是稀缺性资源;三是都要求以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经济发展体系, 使得经济发展的废弃物排放在生态环境的自我溶解能力范围, 以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四是都要求经济发展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实现人类发展健康与生态发展健康的相统一。

(3) 实践发展的模糊性。由于内涵与目标的重复性表述导致实践中存在模糊性发展问题。严格说来, 几种经济形态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同渠道、不同程度。但是, 实践中管理者往往找不到具体的方向, 而没有真正实现某种经济形态的发展, 实质上, 无论发展哪一种经济, 都可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持续化发展这一共同目标。经济发展实践需要统一的发展理论, 这种理论能够有效反应不同经济形态的具体内涵、原则与目标, 又能实现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统一性。

2 超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

2.1 超循环理论

超循环 (Hyper cycle) 理论是曼弗雷德·艾根 (Manfred Eigen, 1927-) 结合分子生物学、信息论、进化论、非平衡热力学的成果而提出的, 与耗散结构理论、突变理论、协同论齐名的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艾根侧重考察了生物化学中的各种循环现象, 他把循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反应循环。即在反应循环过程中, 存在反应物S, 通过催化物E的作用, 生成了产物P。在反应过程中, 催化物E先与反应物S形成中间产物ES, 然后进一步反应后转化为产物EP, 最后催化物分离出来, 剩下产物P;这样一个循环称为反应循环。第二层次:催化循环。作为比反应循环更高一级的循环, 化要求反应循环过程中至少存在一个环节是自催化反应, 即至少有一个中间产物是自催化剂, 而自催化系统或者说是简单的自我复制单元的循环, 就是一种催化循环。第三层次:超循环, 即由小循环构成的大循环。简单的说, 由反应循环耦合而成的催化循环就是超循环。在这个超循环组织中, 每个单元既能够自我复制, 也能够催化其他单元的自我复制[2]。

总之, 超循环理论认为, 反应循环是一个自我再生的过程, 催化剂经过一个循环过程又再生出来;催化循环是一个自我复制的过程, 产物自身作为催化剂又指导反应物再生出产物来;超循环不仅是自我再生、自我复制, 还能自我选择、自我优化, 从而向更高的复杂循环形态进化。超循环理论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适用, 也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因此, 艾根将“超循环”作为其理论名称, 认为是“一个自然界里的自组织原理”[3]。

2.2 超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超循环理论有三个层次: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 每个层次都是严格有机的联系着, 是相对独立又有机统一的整体。由此,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基本要求, 提出超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超循环经济就是以超循环理论为依据, 以高效、互动、健康、和谐为价值取向, 合理调控人与自然的复合矛盾运动, 科学规划、组织和管理生产、流通、消费和排放的循环活动, 持续满足人与自然健康发展需要的经济发展模式。

2.3 超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

包括三个层次的循环:内循环、中循环、超循环。

(1) 经济内循环。即反应循环, 指经济生产体系中将资源、土地、设备、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运作, 进而产生产品, 作为催化剂的要素如设备、土地、人力等投入又转化出来, 即催化剂本身不实际进入产品, 完成一个经济内循环。农户、企业的独立生产过程即是规范的经济内循环。这一相对独立的生产过程是超循环理论的反应循环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循环本质与超循环理论广泛的应用性及强大的生命力。在经济内循环中, 完成产品从生产、流通、消费到还原的整个过程, 每个过程都能够实现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产出、高效率、高健康的目标, 也严格按照“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创新”的“4R原则”组织生产 (图1) 。

(2) 经济中循环。即催化循环, 根据定义催化循环是若干反应循环构成的, 反应循环本身不仅能够实现自我催化的循环, 还能够实现催化其他循环体, 即反应循环本身又是催化剂。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 经济中循环可表述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经济体, 在实现自我生产型循环的同时, 作为其他经济体的催化物, 引起其他经济体的自我循环性生产。表现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园区) 的发展, 不同区域的经济体由于功能划分不同, 形成集聚效应, 资源共享、互为影响, 经济体之间形成上下游的产业生态食物链关系 (图2) 。

(3) 经济超循环。即超循环, 在超循环理论中指由反应循环耦合而成的催化循环。那么, 在超循环经济理论中, 指由经济内循环耦合而成的经济中循环, 即经济超循环。在现实中, 经济超循环主要体现为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循环问题, 在经济超循环中, 则重点是三个系统之间建立起来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循环问题。由于三大系统不断的矛盾循环运动, 使得三个系统有向着良性互动、共生繁荣发展的可能性与趋势性。从超循环经济的内涵来看, 可调控生产、流通、消费和还原几个阶段的具体行为, 在制度、技术与环境的合理安排下, 实现三大系统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协调发展 (图3) 。

2.4 超循环经济运行的原则与特征

2.4.1 超循环经济发展遵循的“4R”原则

超循环经济具有“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基本原则, 除此之外, 还有“再创新”的特殊原则。第一原则:减量化 (Reduce) 。从传统的、自经济活动源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理念, 扩展到降低人对物质产品的需求, 使之合理化;第二原则:再利用 (Reuse) 。从传统的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一物多用的理念, 扩展到基础设施与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以他处废弃物为原料的“再制造”产业、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短缺资源。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当代留给下一代不少于自己的可利用资源, 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原则:再循环 (Recycle) 。从传统的生产中的废物被利用为生产原料的理念, 扩展到把传统工业经济提取原料———制造产品———排出废物的开放链孤立产业体系, 改造为提取原料———制造产品———排出废物———变为另一种产业的原料的循环产业体系;第四原则:再创新 (Reinnovation)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组织创新, 往往可以使资源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要求。一是对投入物能耗、效率和环保性质的再思考再创新;二是对循环过程的效率作用进行再思考再创新;三是对循环结果 (产品) 品质、健康水平、产出水平的再思考再创新;四是对废弃物水平、品质的再思考再创新。总体上看, 经过多次内循环、中循环到大循环系统往复循环利用的废弃物, 理论上应该“刚好”处于生态系统融解能力范围。超循环经济完全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互动、繁荣发展。

2.4.2 超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特征

(1) 超循环经济发展突显的“两低一高”特征。在运行中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两低一高”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超循环经济也具有这一特点。实际运行中, 特别是处于经济内循环、经济中循环两个阶段, 两低一高特征表现尤为突出。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效率 (是经济学概念上的核心内涵) 表现在经济内循环和经济中循环过程上, 要求投入物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尽量少使用化石能源, 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尽量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 同时尽量多次循环使用资源, 建立“资源1-废弃物1-资源2-废弃物2-……资源n-废弃物n”的产业生态食物链, 多次使用、多次循环、多次创新, 最后排放到生态环境中的废弃物实现最小化、生态化、绿色化。

(2) 超循环经济发展的系统性特征。系统性特征是超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从超级循环经济的内容包含经济内循环、经济中循环、经济超循环三个层次, 并且小层次内容经过耦合催化而形成相对高级的层次内容。可以看出, 超循环经济体系是系统性、有机性、整体性极强的概念;内循环耦合而成中循环, 中循环耦合而成超循环;三个层次的循环又不断进步发展, 从低一层次向高一层次进步。超循环经济的几个层次不仅反应经济过程, 也反应社会过程和生态过程, 需要实现经济过程、社会过程与生态过程的循环健康发展的态势, 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全面进步 (图4) 。

(3) 超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的突变性特征。超循环经济体系具有极强的系统性、有机性和整体性, 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发展实体。在一定技术和制度环境下, 超级循环经济体是相对稳定的, 由低层次循环体构成高层次循环体, 稳定循环下去;但是, 当外界条件改变的时候, 必然会引起某一层次循环体发展路径的改变, 进而产生循环式改变, 形成超循环经济体的整体突变。这种改变可以是漫长的, 也可以的短期突变。关键在于引起变化的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作用力较强, 则突变时间短, 反之, 突变时间长 (图5) 。

超循环经济路径的螺旋性特征。超循环经济三个层次的循环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相互之间紧密联系着, 低层次的循环会影响中高级层次循环发展, 三个层次的循环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互之间影响且联系, 并有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能量流的流动, 但是各层次的循环不断转化:即内循环、中循环、超循环只能从一个级别上升到另一个级别, 但是循环类型不能相互转化。根据超循环理论, 超循环经济是呈螺旋形状发展升级的 (图6) 。每个超循环经济系统中, 包含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 三个系统复合而成超循环经济系统,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螺旋式共生、繁荣、发展。

3 超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三个层面推进超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3.1 超循环经济的空间结构

超循环经济系统开始于企业内部的生态化、清洁化生产行为, 然后扩大开来发展到较高一层次的超循环经济园区以及超循环经济网络, 进而可建立最高层次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一体化的复合循环系统。超循环经济系统是生态化的发展系统, 由企业、超循环园区、区域性超循环经济网络和广域超循环系统 (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 构成;循环空间由小到大、循环层次逐渐提升, 总体上是由企业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复合、循环、矛盾运动。

第一空间, 由企业组成的经济内循环系统。这一空间发展的实践路径是要求实施清洁化生产, 这是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清洁生产的实施程度应该达到“无公害产品”的初级清洁水平、“绿色产业”的中级清洁水平, 进而实现高级清洁化生产水平, 如“有机农业”。但是, 鉴于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在这一经济发展阶段, 清洁生产是在满足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实施的[4];第二空间, 由区域经济中循环园区构成。其发展实现路径是建设生态化超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可部分地要求园区进行技术改造、试点超循环经济产业园, 也可构建新的超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按照“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创新”的原则, 在“W模式、G模式、H模式”[5]的指导下, 构建符合现代发展要求的产业园区;第三空间, 广域性超循环系统构成, 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复合循环系统。这一空间的发展要求三大系统构建复合式循环机制, 保证三个系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循环往复, 最大限度的发挥系统和耦合功能、循环功能。实现超循环经济系统“两高一低”的运行标准, 满足人类社会与生态健康的互动发展需求。

3.2经济内循环模式及形成路径:企业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实现生态化的必然选择, 也是从源头、过程来解决环境污染的一个根本性途径, 同时清洁生产是超循环经济实现的载体。农业领域的清洁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属于较新的课题。本质上讲, 农业领域的生产行为对农业环境存在污染, 其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人身健康的影响都不亚于工业污染, 甚至在某些方面会超过工业[6]。清洁生产则是解决面源污染、环境破坏的有效途径, 是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根本保障, 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3.3 经济中循环模式及形成路径:超循环产业园区建设

作为超循环经济系统的第二层空间构成内容, 产业园区的循环发展路径是改造现行 (传统) 园区为超循环产业经济园区, 按照新标准建设超循环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是由企业加工商 (生产者:企业组织) 和服务业构成的一种企业化社区。在这个社区之中, 各成员通过共同管理环境有关事宜和经济事宜, 来取得更大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获得整体大于个体的规模效益。对于超循环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 要遵循链结性、区域性、高效性和循环性原则, 包括主体选择、系统集成设计、配套服务三个方面。1明确园区的主体类型。要明确园区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还原者) , 及其在园区中的作用与位置;2选定关键种企业, 按照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最大化原则, 确定中心地位的关键种企业, 位于产业生态链的核心, 发挥着稳定园区的重要作用;3构建产业生态食物链。按照产业生态学中的有关理论, 根据物质流、能量流、信息物、资金流的流动关系, 构建产业生态食物链, 使物质在系统中最大限度的循环流动与使用, 让废弃物最大限度的资源化、增值化、无害化。

3.4 经济超循环模式及形成路径:产业超循环园区网

作为超循环经济的第三空间结构, 产业超循环经济网层面的循环发展路径实质是建立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生、共荣、和谐的关系。总体上看, 产业超循环经济网是以经济、社会和生态为背景, 按照产业生态学有关理论与方法, 合理界定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以资源 (原材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等) 的消费纽带形成具有“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资源———废弃物 (无害化) ”的发展共同体, 由一条条仿真的“生态食物链”组成, 实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在三个系统间的循环流动, 实现三个系统的共生繁荣、互动发展。一般来说, 产业超循环经济网有两种形式来组建, 一是区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 二是广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6]。

(1) 区域性产业超循环园区网。这种组建模式不同于一般的产业超循环经济园区, 也不同于一般性副产品交换。而是将一个园区视为一个企业 (或者不动产) 来开发并加以运作, 与其他资源 (产品、废弃物) 互补性、替代性园区一起, 寻求更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个或几个园区可加入一个网, 一个网也可能包含传统园区、一般企业和新建的产业超循环经济园区, 网内成员相互合作, 可增强其绩效并表现创建共享的服务与设施 (图7) 。

由图7 所示, 独立的企业、现代园区和传统园区共同构成了区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 在这个网中, 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可能被另一个企业利用为生产资料, 而这个企业的废弃物又被其他企业利用, 就实现企业之间的副产品交换, 极大减少环境污染, 最后实现废弃物的最大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2) 广域性产业超循环园区网.广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是指导按照产业生产区域、发展区域的实际情况, 根据产业发展的优势、特色, 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建立起大组团、大特色、大分工的园区发展模式。各大组团的园区之间又存在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动的交换, 以取得更大范围、更多程度、更大可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这种模式一般要求产业特色互补、交通便利、按照生产、流通、消费、还原的功能进行组团式发展。各园区组团也是形成共荣、共生、互动和谐发展的格局。同时, 广域性水循环、大气循环都带有极大的外部性, 小区域的产业循环经济网络很难实现良好改变, 必然借助大范围、大区域、大合作的模式下, 有较强的融合协同能力, 才能在一定时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摘要:系统研究了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几种经济类型的异同与缺陷, 认为几种经济形态存在视角狭隘、目标内涵的重复性表述、实践指导性不足、发展界限模糊等问题;结合超循环理论中的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概念, 提出了超循环经济的概念模型、内涵特征、系统结构、运行原则, 从经济内循环、经济中循环与经济超循环三个层面, 提出了“实施企业清洁生产、构建超循环经济园区和区域性超循环经济园区网”的三大实现途径。超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 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超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

参考文献

[1]杨运星.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之辨析[J].前沿2011 (8) :94-97.

[2]沈小峰, 曾国屏.超循环理论的哲学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 1989 (4) :185-194.

[3]艾根·舒斯特著.曾国屏, 沈小峰, 译.超循环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4]方淑荣, 游珍, 蒋慧, 等.生态化: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 31 (1) :43-46.

[5]朱玉林, 何冰妮, 李佳.我国产业集群生态化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 2007 (4) :48-50.

低空经济何时“经济” 篇5

通航是否过热?

虽然国家政策方面为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提供了非常强劲的政策信号,相关部门正在加紧筹备低空空域的管理规范,同时地方政府热情高涨,多个航空产业园基地纷纷涌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纷纷试水,但纵观国内企业和民众对通航的市场需求尚未全面开发,有效需求并没有得到实质提升,使得业界一度争论“通航是否过热”。

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航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在论坛上认为,对于我国通用航空业“过热”的判断,针对的只是通用航空业发展的话题,而非通用航空业的实质。实际上,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远未进入实质性的快速发展的态势。

“中国通用航空如同‘画中饼’,在运营、机场以及人才培训的三个方面都存在很多的进入问题,在该产业发展初期,需要系统性地进行产业链的构建,其在我国需要三到五年的产业准备期。在准备期间,可以在局部地区率先进行实验性发展。”高远洋建议说。

“我希望能看到的是中国通用航空迎来黄金二十年。”兴业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研究员曾旭表示。他预测,航空研发市场的规模最大,未来每年有大概1500亿元的市场容量,其次就是市场基础,包括基础配套、地面保障,市场容量是110亿元,第三个就是维修、培训这些方面,市场在130亿元。

由上至下还是由下至上

在发展模式和路径上,中国通航产业应该如何走下去?高远洋指出,通过与美国发展经验的比较,中国通航业发展的模式与路径是自上而下由政策推动的形式,实现以政府为主导,对市场化发展实现引领和过渡作用。高远洋认为,通用航空运营环境是实现个人飞行常态化的必要条件,应构建一个复杂并系统的运营环境。

但中央财经大学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高炽海的观点则有所不同,他认为,来自通航旅游类消费将助推产业发展。“产业的发展一定是以消费为依托,只有这个口子撕开了之后,整个行业发展才有前景。”

高炽海表示,选择以促进消费为主,拉动产品质量与研发,这必然是这个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而航空消费市场中,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当属旅游类消费,包括通用航空运输服务,再加上公共市场,只有这两个市场能够形成消费规模,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格局根本性的改变,也才能推动后端的制造和研发。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通用航空系主任李海鹏也指出,我国通航严重缺乏个人消费航空的市场,9%是石油行业飞行,至于公务机和私人飞机只有10%。这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消费航空市场较为初级。事实上,判断一个市场发展的核心关键就在于是不是转为比较成熟的消费品市场。因此,消费品市场必定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低空经济如何落地

高远洋以“看天看地”、“由天到地”及“有软有硬”总结了复杂的运营环境中所需的要素,他认为,低空经济首先应以通用航空机场的建设为突破口,应构建区域性的低空飞行网络,并开辟非定期固定飞行的航路,以点线面为路径进行展开。

而此次承办AOPA飞来者大会的沈阳法库县则开始将低空经济落地,法库财湖机场成为东北地区首个正式获得批复的通航机场,获得了10平方公里空域的飞行权限,被批准为我国第一个低空空域航空服务站试点地区。依托机场,总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的沈阳通航产业基地已完成FBO航空服务楼、塔台、机库和附楼等主体工程。

法库县委书记冯守权告诉本刊,法库县将以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为载体,并辅以研发、休闲娱乐、运营培训等四大板块。法库县已经实现通航产业基地区域内净空环境负荷飞行要求的发展目标,并与国内外通航业企业展开合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低碳经济与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6

一、低碳经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是见于英国2003年《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政策白皮书中。该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内涵是:以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低程度的环境污染,来实现更多的经济产出。此后,气候集团在其所发布的报告——《赢余:低碳经济的成长》中也界定了“低碳经济”的内涵,认为低碳经济具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是一种明显优于其他经济形态的经济发展模式。自英国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后,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国内外学者纷纷围绕低碳经济展开研究。学者们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其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低碳经济的市场价值等方面都给予了自己的理解和探析。尽管他们研究的角度不同,所提出的概念也有所差异,但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内涵: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因此,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变,能够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从而最大限度地缓解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所带来的压力,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达国家日益重视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施与发展必将促进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出一条新路,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为了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欧盟、日美等发达国家在近十年非常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纷纷制定本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和计划并进行实践,积累了许多经验。

在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中,英国走在了前头,其他发达国家紧跟随后。英国早在2003年发布的政府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就将实现低碳经济作为英国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2007年,英国推出全球第一部《气候变化法案》,2008年开始实施,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气候变化法的国家;2009年4月,英国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约束“碳预算”的国家。2009年7月15日,英国政府又正式发布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英国能源、商业和交通等部门还在当天分别公布了一系列配套方案,包括《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和《低碳交通战略》等。在英国的积极主导下,欧盟于2008年公布有关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目标方案,提出了五个立法建议,包括《欧盟碳交易机制修改指令》,《碳捕集与封存(CCS)指令》,《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指令》和《关于为实观欧盟2020年减排目标,各成员国减排任务分解的决议》等,为每个成员国制定排放交易机制未涉及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最高上限的措施,以此实现欧盟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的目标。在美国,近些年来也十分重视节能减碳的相关法案制定与实施,如2005年通过的《能源政策法》,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总体而言,美国政府在努力寻求一个综合、平衡和对环境友好的长期能源安全战略中,把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可能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在日本,日本政府资助的研究小组在2008年发布了《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2009年日本政府公布了改革政策草案——《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其中心内容是通过实行减少温室气体等排放措施,强化日本的低碳经济。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表明,要想在将来的经济竞争中取得优势,其关键就是要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即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是发展低碳经济,由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三、低碳经济是浙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能源瓶颈

浙江是我国经济发达的省份,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GDP)27100亿元,人均GDP 52058.80元(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换算,为7690.20美元),是全国第四大经济强省。与其经济的强劲发展和产业结构特点相对应,浙江对能源的需求非常之大。2009年,全省能源消费量为15566.89万吨标准煤,人均消费量为3.30吨标准煤,远大于同年度全国人均消费量(全国人均消费量为2.15吨标准煤)。然而浙江又是典型的一次能源“穷”省,“无油、缺煤、少电”是其能源特征。浙江本省区域内几乎没有石油和天然气,只有少数煤炭资源,且品位低下,经过50余年的开采,浙江本省地域内可供开采的煤炭资源已近枯竭。多年来,浙江省能源消费仍然以煤炭为主,其占全省能源消费初始结构的60%以上;其次是石油,而天然气与电力在全省能源消费初始结构中的比例很低,不到10%。浙江省的煤炭自给率已从1996年的2.7%,下降到2005年的0.5%,即使包括核电和一部分水电,浙江的能源自给率也不足10%,且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浙江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238.39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全省净调入和进口能源14328.5万吨标准煤,全省一次能源自产率为7.96%(当量值)。

可见,浙江省经济发展所需能源的外部依赖性非常突出。随着全球及国内能源供应紧张局面的加剧及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浙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能源瓶颈制约。

(二)浙江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面临严峻考验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比较早的省份,浙江经济立足本省“民营经济”的特点,致力于优先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开创了一条被誉为“浙江模式”的特色发展道路。浙江成为我国的制造业大省,其制造业在浙江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据浙江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浙江省生产总值按产业结构划分,其比例分别为5.1%、51.9%、43%,第二产业份额超过了一半。就业人口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例依次为18.5%、47.9%、33.6%。

但是,随着改革的继续深化,浙江经济发展模式遇到了严峻的考验。由其经济模式内部先天性不足以及制度性瓶颈二带来的问题接踵而来。这在浙江制造业的发展中尤为明显。这是由于浙江制造业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中,呈现非常明显的粗放型增长的特征,其经济增长成本十分高昂,环境污染和治理成本不堪重负。在浙江制造业中,纺织业、皮革业、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值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浙江总能耗逐年攀升。受此影响,近三年以来,浙江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减缓。2007年以前,浙江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但从2008开始,浙江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由此可见,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浙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了。

(三)浙江经济将受“低碳壁垒”的潜在威胁

浙江是我国的外贸大省。2009年,浙江省出口总额达到1877.3488亿美元,位于全国各省市的前列。浙江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商品主要出口到欧盟、美国以及日本市场。此三大出口市场占了浙江2009年出口总额的51.1%。其出口商品主要集中于机电产品、纺织服装、汽车零件、塑料制品等。2009年此四大类商品的出口额高达999.7127亿美元,占全省当年出口总额的53%。这四大类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多是高耗能、高二氧化碳强度而低附加值的产品。随着欧美日国家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将环境与贸易挂钩的趋势越发明显。在此环境下,浙江对外贸易将会面临严重的挑战。例如,按美国《限量及交易法案》和《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美国政府经授权可以对来自碳减排不合格国家的产品征收“碳关税”。这将是一种新的贸易壁垒,即“低碳壁垒”。如果浙江未能尽快完成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低碳经济转型,浙江出口的高碳密集型产品必将遭遇发达国家的“低碳壁垒”。届时浙江的对外贸易无疑将会受到是严重打击,进而将会严重影响到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浙江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走低消耗、高产出的发展模式,而经济转型为低碳经济就是其发展的根本途径。

四、浙江具有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能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战略性布置是浙江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的情况下,我国也开始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尝试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胡锦涛主席在2007年9月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提到四个“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2009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强调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期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些都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领域的里程碑事件,表明我国正在积极为发展低碳经济进行战略性部署。

在国家鼓励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浙江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必要、有能力、也有责任尽快采取行动,把经济发展转轨到“低碳经济”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上来,率先创建低碳大省,给全国其他地区发挥示范作用,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积累实践经验。

(二)浙江具有实现低碳技术替代的潜在优势

根据低碳经济的理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低碳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来构建低碳经济的产业链条。这产业链条主要包括低碳技术研发、低碳金融产品的提供、低碳产品的制造、以及碳捕捉和固化等环节。其中,低碳技术研发、低碳金融产品在该产业链条中是上游环节,是低碳产业利润主要领域。因此,从长期发展来看,浙江发展低碳经济的终极目标是成为站在低碳产业链中上游领域的竞争者。就中期发展而言,浙江省应该凭借其经济和科研优势,成为国内在该领域的领跑者。也就是说,虽然浙江受其经济现状的限制,其低碳技术的研发还无法与国外发达地区相竞争。但在国内,浙江仍具有实现低碳技术替代的潜在优势。即目前浙江虽然还不具备完全自主研发低碳技术,但是浙江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替代成为我国低碳技术供给者。

摘要:低碳经济是缓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新发展模式,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本文旨在通过对浙江省现阶段经济发展所遇到的瓶颈问题进行剖析,在借鉴发达国家关于低碳经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是浙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2003

[2]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79-87

[3]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4-19

[4]胡淙洋.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1):11-18

[5]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01):84-87

[6]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2):18-23

[7]孙佑海,丁敏.依法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环境,2008(2):29-30

浙江经济 篇7

1 发展特色经济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 青海的省情决定了经济发展必须在选择特色上下工夫。青海地处偏远, 区位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 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 交通通信不畅;科学教育落后, 人口素质偏低。这些都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青海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构成如果不突出青海特色, 与外省趋同, 那么肯定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产业发展的路子势必越走越窄。同时, 青海地域辽阔, 省内各地区之间差异性也很大。因此, 青海以及省内外不同地区应当对产业发展进行区域调整和区域布局, 突出地方特色, 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这样,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并逐渐发展壮大。

其次, 青海的资源决定了我们有条件在发挥特色上出优势。青海地处世界屋脊, 由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所决定, 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貌和海拔高度, 不仅山川藏珍、戈壁埋矿, 而且具有其他地方少有的高原特殊气候和在这一气候条件下派生的珍稀生物资源, 有在全国独具优势的水电、盐湖资源, 独特的畜牧草地资源, 太阳能、风能资源, 独树一帜的高原地貌景观, 众山之巅、众水之源和颇具特点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这些丰厚的特色资源为青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善于开发这些优势资源, 就能够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据省情, 青海特色经济的构建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 着力发展壮大盐化工业, 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第二, 重点发展中藏药业、绿色食品业、有机食品加工业和高原生态农牧业, 逐步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链。第三, 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 逐步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经过努力, 最终形成世界高原生态基地, 全国盐化工加工基地, 中藏药生产基地, 西部水电——高耗能工业基地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基地。第四, 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龙头, 经济推进现代服务业。在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 有规划、高起点、高水平地面向市场开发各类旅游资源。

2 发展生态经济是青海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与生态, 二者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为条件的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 经济要想求得可持续发展, 必须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 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以保护和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 具有生态系统性、公共性、全球性、持续性的特点。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 起着江河水文循环的重要作用。青海生态又十分脆弱, 水土流失、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湟水流域、青海湖流域和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已经成为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严重阻碍和最大的隐患。因此, 在青海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把保护和建设生态作为根本任务。

青海生态总的看是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不断恶化的。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还是在于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 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力度。草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草业的发展可以兴起一个大产业, 推动产业化发展。种草本身 (从种草到加工、储存、销售、繁育草籽) 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同时拉动畜牧业。草既是经济作物, 又是生态作物;既可以体现长远的生态效益, 又可以当年转化养畜, 实现眼前利益。搞得好, 就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农牧民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 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 加大力度, 不断扩大退还规模。这里关键是要搞好规划, 把种草种树同结构调整、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 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生态, 发展畜牧业。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在退耕还草的同时, 要把着眼点放在高效农牧业上来。要围绕结构调整和特色农牧业经济大搞设施农牧业, 在牧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防灾抗灾基地, 种植高产优质牧草, 利用温棚种植根茎类作物, 大搞牛羊育肥、自繁自育, 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改放牧为圈养。在农区把种草和种植经济林结合起来, 进行牛羊育肥和西繁东育, 支持发展农畜果菜加工业, 鼓励发展新的高收益产业, 开辟更多的收入增长渠道, 对农畜产品龙头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 带动广大的农牧民获得更高的市场效益, 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是积极推动农牧区能源结构调整。我省电力、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在农村牧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用电用气取暖、做饭, 替代传统的烧柴烧草习惯, 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 这对保护生态, 净化空气都有重大意义, 应选若干地方进行试点, 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

3 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循环经济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 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 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使环境合理性和经济效率性得到了有效的结合。青海经济的发展, 更迫切需要循环经济。

青海循环经济实践中, 较成功的经济体有锡铁山铅锌矿循环经济共生企业群, 其产业链主要由西部矿业公司锡铁山分公司铅锌矿及选矿厂、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的硫酸厂、中汇矿业铁金矿、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大柴旦硼矿、大柴旦地区的八家硼酸厂以及拟建的硼镁肥厂和余热综合电站组成。根据核心产品特点, 该产业链中包含以锡铁山铅锌矿开采为核心的铅锌矿生产生态工业群落、以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硫酸产品为核心的硫酸生产生态工业群落和以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为核心的水泥生产生态工业群落。该企业群每年产生1000余万元的循环经济效益, 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青海发展循环经济, 主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 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加强法制建设,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 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 规划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强化政策导向, 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环境;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机制;以矿产循环发展为突破口, 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保护与开发并重, 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废物回收利用, 积极开展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突出重点, 加快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 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立循环生产技术体系, 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参考文献

以出口调整促浙江经济转型发展 篇8

关键词:浙江,外贸,结构调整,转型发展

“十一五”期间, 浙江外贸快速发展, 进出口贸易平均增速分别高出广东、江苏、上海5.9、3.4、4.1个百分点, 外贸依存度总体保持在70%左右。2008、2009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外贸依存度虽有所下降, 但仍维持在60%以上。对外贸易已成为拉动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浙江对外贸易结构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浙江的产业结构, 所以, 外贸结构的优化势必促进浙江产业结构优化和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发展。本文试图从分析浙江出口结构着手, 为浙江经济的转型发展作些探讨。

一、浙江出口结构分析

1.出口主要地域结构

注:上述表格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整理

从表1可以看出, 2007年~2009年, 该六个国家或地区, 占浙江出口的比重都在70%以上。浙江对主要发达经济体欧美日的出口占50%以上, 但近三年对欧美日出口的比重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008年比2007年降了1.4个百分点, 2009年比2008年降了0.2个百分点。近三年浙江对非洲、拉美、东南亚联盟的出口占比则呈逐年递增趋势。非洲从2007年的5.6%上升到6.1%, 拉美从2007年的6.5%上升到7.6%, 东南亚联盟从2007年的5.5%上升到6%。

2.出口主要商品结构

注:上述表格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整理

从表2可以看出, 该六类商品出口, 2007年~2009年分别占浙江出口商品的87.6%、88.2%、87.4%。服装及衣着附件,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鞋类等主要轻纺织品近三年的出口比重在上升, 而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 近三年的出口比重在下降。机电产品从43.3%下降到41.7%, 高新技术产品从7.9%下降到7.4%。

3.出口主要方式结构

注:上述表格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整理

从表3可以看出, 2007年~2009年, 加工贸易占浙江出口仅1/5左右, 且比重在下降, 从2007年的21.3%逐年下降为2008年的20%和2009年的18.6%。而一般贸易的比重却在上升, 分别从2007年的77.4%上升为2008年的79%和2009年的80.2%。从加工贸易结构看, 进料加工占绝对大头, 来料加工比重较低, 占比均不到2%。

4.出口总值结构

注:上述表格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整理

从表4可以看出, 浙江出口主要是工业制成品, 2007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96.3%, 且2008年、2009年占比分别逐年进一步增加0.1个百分点。与此相一致, 初级产品的出口则由2007年的3.7%进一步下降为2008年的3.6%和2009年的3.5%。

二、从出口结构看浙江产业发展问题

1.国际市场拓展不平衡, 对发达经济体贸易过于依赖

近年来, 浙江对欧美日的出口占50%以上, 而对非洲、拉美、东南亚联盟的出口占比则不到20%, 市场过于集中, 一旦产生贸易摩擦或经济危机, 对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会比较大。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这种情况。

2.产业转型发展有待加快, 结构还没根本优化

近年来, 浙江具有较高技术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在下降, 而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等主要轻纺织品的出口比重却在上升, 这种高技术附加值商品出口增长能力弱于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现象,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浙江产业转型发展的速度还需加快, 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3.加工贸易发展缺乏优势, 外资的合理利用还应加强

浙江的加工贸易比重, 不仅落后于广东与江苏, 而且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工贸易涉及的行业主要是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专用设备等高技术产品和中高档日用消费品。加工贸易, 尤其是来料加工贸易, 经营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 加工贸易发展的滞后, 反映了浙江利用外资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4.资源比较匮乏, 产业转型发展压力较大

浙江初级品出口比重一直比较低, 近三年, 浙江初级品出口比重为3.5%左右,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浙江是资源小省, 资源性商品出口比重很低, 而且浙江省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外地资源。这就决定了浙江经济的发展更需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更要注重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 因此, 浙江经济转型发展的市场要求更为迫切, 压力也更大。

三、优化出口结构促浙江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1.发展现代出口加工贸易,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一要积极吸引外资, 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鼓励和扶持中小民营企业为国外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加工配套, 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体系和全球采购体系, 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利用外资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二要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加工贸易, 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档次, 使浙江的高技术产品加工贸易额比重实现较大幅度的提高。三要提高加工贸易的深度与精度, 延长加工贸易的加工链条, 提高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四要提高加工贸易与省内产业的关联度, 充分重视加工贸易与省内产业政策的结合, 优先发展产业带动强和对产业链有提升作用的加工贸易, 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2.调整外贸出口格局, 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一要巩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 按照发达市场的需求提高出口产品品牌与技术附加值, 同时要不断扩大与发达国家技术和先进设备贸易, 促进贸易平衡发展。二要提高对拉美、非洲、东盟各国的出口比重, 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国家的资源和市场条件, 扩大资本品出口, 带动省内企业转型。三要扩大对俄罗斯、东欧等国家日用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出口, 同时要增加与这些国家的资源和重化工业技术的贸易, 促进我国外贸市场格局的多元化, 并以此带动产业技术升级。

3.优化一般贸易出口结构, 促进产业集约发展

浙江经济 篇9

展示浙江魅力·畅享浙江名品

浙江向来以人杰地灵、物华民富著称。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省份之一,近年来涌现了众多的优秀企业和品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浙江已累计注册商标45万余件,占全国注册商标总量十分之一,浙江驰名商标企业所创造的产值已占全省工业经济总产值的十分之一。而浙江丝绸、茶叶、美食及特产更是从古至今备受推崇的的“贡品”。

简洁明快的开幕仪式

3月19日,浙江商品大集在唐人街购物中心隆重举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宏俊、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世雄、商务部商贸服务管理司副司长王选庆、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卢彦、浙江省商务厅纪检书记秦忠、朝阳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吴桂英、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李薇薇等出席了开幕仪式并剪彩。李薇薇在致辞中指出,浙江是首个第2次参加“各地商品大集”系列活动的省份。在去年的2010北京“浙江商品大集”活动中,浙江省企业累计销售559万元,单个企业日均销售近万元,创造了当时“各地商品大集”单个企业日均销售额的新高。今天,这些企业重返京城,必将再次吸引市民前来购买。浙江定能用优秀的商品再次打动京城消费者,树立浙江名品的品牌形象。

现场展演引人入胜,浙江大集风情万千

此次浙江商品大集浙江省商务厅精心组织了60家企业,带来了五芳斋粽子、千张包子、天竺筷、响铃枣、红曲酒、珍珠、丝绸制品等浙江名优产品,还安排了“浙江老字号与浙江非遗表演周”、“浙江工美大师展演周”、“浙江品牌腾飞之路高峰论坛”、“浙江之春文艺汇演周”等4大主题宣传周活动,充分展示浙江的特色商品和特色文化,让首都市民不出京城就可尽享浙江风情。

展卖现场火爆的销售和精彩的技艺展示相得益彰。硕大的炒锅,通过电流保持恒温,鲜嫩的青茶在制作师傅的手中上下翻滚,揉搓晾晒,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茶香。这就是铁观音的现场烘焙。

簸箕上均匀地撒满白芝麻,捏好的圆饼整齐地排在上面,制饼师傅凭着多年的晒饼技艺,一挥胳膊,几十个小饼就在空中整齐的翻身,最后均匀地落在簸箕内浑身沾满了芝麻。传统麻饼的制作技艺让在场的首都市民大为惊叹。

除了吃食,现场还有手握画笔的师傅,正心无旁骛地点缀着一棵树。一会儿工夫,一幅山水相间的风景画就出现在扇面上了……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大集特色商品荟萃。食品主要有:嘉兴的五芳斋粽子、湖州的丁莲芳千张包子、衢州的邵永丰麻饼、温州的潘瑞源麻辣酱等;特色产品主要有:宁波、舟山的休闲海产品及水产品、丽水的菌菇产品、金华的火腿、义乌的丹溪酒等;工艺品主要有:杭州的金星铜、张小泉,绍兴的珍珠,台州的盈昌眼镜,龙泉的南宋哥窑,义乌的新光饰品、舟山的霹雳马厨卫海钓产品等;服装主要有:杭州的菲妮迪、依兰,宁波的雅戈尔、杉杉、洛兹,嘉兴的雅莹,湖州的珍贝、帕罗羊绒衫;家纺主要有:佰年康皇族枕、南方寝饰、浙江花为媒、浙江金蝉家纺、浙江银桑丝绸等等。

休闲购物新选择

“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 篇10

“民营经济”的强劲增长,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事实表明,在中国所有制经济增长方面,“民营经济”是发展最快的,从而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在国企“减员增效”的“调整”中,容纳百川,承担化解了全国新增就业人数的70%以上。一份资料表明,“民营企业1200万投资人和近3000万个体工商户,不仅解决了自己一家人的生计问题,而且解决了上亿人的就业问题。”

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纵论非公经济”,颇有精彩之言,发人深省:“‘民营经济’是创新经济,通过自主创新,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民营经济’又是富民经济,培育出几千万个中产阶级,浩浩荡荡提前进入小康社会,对转换我国的社会结构起到关键作用。”一位政府官员在调查中发现:哪里“民营经济”发展最快,哪里的老百姓也就最富;哪里老百姓最穷,哪里“民营经济”发展肯定最差。由此可见,大兴“民营经济”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举措,而并非像某些人说的“民营企业家”掘大了我国贫富差距的鸿沟。相反,倒是国营垄断行业的“掌门人”,在老百姓“心里的那杆秤”中,因为“三高”——“產品价格高,牟取利润高,待遇非常高”,让人们心态失去了“平衡”,顿生几许“怨气”,怪罪在“国资委”头上。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中国“民营经济”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无须讳言,“民营经济”的奋斗之路,风风雨雨,难于蜀道,酸甜苦辣,一应俱全。然而,让人足以欣慰的是,每在关键时刻,党中央总要出来指明航程。诸如“保护财产”、“享受国民待遇”等这些重大问题,都已经写进了“最高大法”。年前又传来“利好”消息:“非公经济36条”实施细则有望今年出台,这将是打碎“玻璃门”的利器。仔细想想,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放宽准入”,到十七大再次强调,“三年多来打不破一‘扇玻璃门’”,可见阻力之大。

难在哪里?值得反思。最近读到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一份报告,业界的专家们调查后指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存在多个新误区。国企以能力强为理由盲目扩张,在竞争性领域“与民争利”,挤压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国企改制过程中出现的外资化倾向,令人担忧;而国资委对国企的管理也仍未理顺。报告还特别指出:一些中央企业借助规模、资金等优势,开始了一轮跑马圈地式的“新国资运动”,出现前所未有的高增长和高盈利。不少地方政府加大对竞争性领域的投资,重现新一轮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中央企业“好大喜功”,盲目扩张,存在强烈的做大冲动。专家还为“新国资运动”把脉,指出其冲动后带来的“三大”弊端:一是影响市场化和经济运行效率,挤压民企发展;二是国有资产过于庞大,增加监管难度;三是忽视国企进一步改革,导致旧体制复归。……窃以为,专家的把脉值得认真研究。倘若“新国资运动”的态势继续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也无法实现“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旁观者清。世界银行的一位官员在“中国投资环境论坛”上说,“中国民营投资要比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大。‘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过去1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这位“洋人官员”还搬出了中国的统计数据:1998至2005年的8年间,国有企业的就业人数大幅下降,约减少50%之多;外资企业就业人数同期增长了1倍;而在此期间,民营企业增长了10倍,创造的就业总量远远大于外企。

浙江经济 篇11

一、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

一般而言, 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最初人们把经济增长简单地当做发展, 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 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福利就会增加, 社会就会富裕起来, 认为这就是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备受睹目, 甚至联合国也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只要向发展中国家注入资金, 就能使这些国家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 并有效地提高社会福利。因此, 二战以后, 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探索发展道路的过程中, 不约而同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 把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实现工业化当做发展的主要内容。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工业化战略的普遍实施, 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成就的同时, 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难题, 并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全球危机, 例如资源耗竭、粮食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社会贫富悬殊等。

20世纪70年代初, 由于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关系的变化, 联合国倡导的第一个发展十年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陷入了增长率下降和债务危机中, 因为长期以来这些国家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外国公司拥有产权的初级出口的增长, 由于缺乏结构变革和制度变革, 人力资源、技术水平和其他部门的生产并没有因此而发生任何改变;经济部门的效益也没有发生相应的增长, 实际收入的利益没有在各个阶层间进行公平的分配, 只是个别人获益暴富, 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提高。由于这种增长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 因此只是有增长而无发展。于是人们开始对增长即发展的理论进行反思, 认为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经济增长不是目的, 经济发展才是目的, 并且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概念。

经济学家赫里克和金德尔伯格认为, 在经济学理论中, 增长与发展有时做同义词使用, 在某些场合这种用法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当这两个词在一起使用时, 应该区分它们的词义。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 而经济发展则既包括更多的产出, 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在他们两人看来, 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包括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在内的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的增加, 主要是指数量上的变化, 表现为GDP或人均GDP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既是一个数量概念, 更是一个多维度的质量概念, 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 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善、质量和效益、分配的合理乃至政治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增长包括了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 也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效率, 即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增加。而经济发展的含义则不止这些, 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 以及各部门之间投入分布的改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如同人的成长一样, 增长着眼于身高、体重, 发展则注重于机能和素质的协调和改变, 如学习能力等[1]。

总之, 经济发展应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的经济增长。一般认为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经济增长即产出的增加;二是结构改善, 包括人口结构的城市化、产业结构协调与优化;三是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 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社会保障、公平分配、生活环境的优化和美化、居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四是政治和经济体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也就是说, 经济增长并不是简单等同于经济发展, 如果只有产出的增加而无其他的改变那只能是有增长而无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必然同步

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一定是同步的, 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社会的稳定。相反经济增长如果不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体制、社会领域的变革, 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其实关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 早已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在19世纪、20世纪, 把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作为衡量国家进步的唯一标志的理论曾一度占据了主流。这种理论认为, 经济的不发达是政治动乱的根源, 只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就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的持续进步, 各种社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社会也就会保持稳定。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证明其武断性和不合理性。因为, 现代化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社会综合运动, 而不是简单的经济指标达标”[2], 它既包括经济的工业化, 同时也包括国家的民主化、社会的城市化和价值观的个人理性化, 其丰富内涵是GDP指标所难以涵盖的。在现代社会中, 正是由于人们过于关注GDP的增长而忽视了对于生态的保护、忽视了人文关怀, 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增长率, 导致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亨廷顿在其《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指出:“事实上, 现代性孕育着稳定, 但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因为“产生政治秩序混乱的原因, 不在于缺乏现代性, 而在于为实现现代性所进行的努力。”[2]亨廷顿所言虽比较偏激, 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现代化进程确实伴随着动荡、不稳定, 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改革的代价。从历史上来看,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经济迅速增长之后, 发生了社会动荡[3];而前些年经济发展居亚洲四小虎之首的印尼近年来也不断发生动乱、政变[4]。当然, 这些例子还不尽然说明一定是经济增长带来社会的不稳定, 造成这些国家发生动荡的原因还有很多, 但它至少说明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稳定。关于原因,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马迪尼认为是社会结构失衡、两极分化与阶级斗争。当然经济增长也不必然带来社会的动荡不稳定。而就算我们可以肯定上述例子中的不稳定是由于经济增长造成的, 我们也只能推出经济增长会带来不稳定, 但是并不能据此认为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社会不稳定。因为从全球看, 情况并非都如此。很多国家如西德、日本、意大利在二战后都出现了高经济增长率, 但是国内却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冲突, 其现代化进程基本是在非常平稳的过程中进行的。

因此, 严格地说, 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是具有双面效应的, 即同时存在对社会稳定正向的促进效应和反向的破坏效应, 而最终结果则取决于两类效应的角力。由于这两类效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 关注经济增长对人类发展、人民福利的作用[5]。因此, 要使经济增长在社会稳定中起到正向作用, 就要在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之间求得一个相对的和谐与平衡, 也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 经济稳定应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上的稳定

经济稳定的内涵包括: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微观经济活动充满生机活力;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6]。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保持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

过去那种以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 是一种单纯追求增长的片面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缺陷在于其仅仅关注发展的手段, 却忽视了发展的目的, 无视普通民众的需要;把环境当做可无限获取的资源, 而没有意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延续下去所必须珍惜的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 以及其作为生产资源的有限性。随着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正在被打破。人们认识到, 把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 把当代的生存和后代的持续发展, 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 这样的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和协调。离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 离开协调有序性的经济增长, 最终将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衰退乃至危机。2003年10月举行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要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均衡发展, 坚决摒弃过去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率的片面发展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经济稳定的基础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经济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首先, 应达到生态持续, 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和谐有机统一起来。要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方式,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 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 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其次, 是经济持续。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开发及其应用,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质量, 优化配置, 节约资源, 降低损耗, 增加效益, 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减少有害废物的排放, 使经济发展能够满足当代人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三是强调社会持续。要求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 促进社会向文明、公正、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 必须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 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 消除贫富不均的两极分化, 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 以保证社会的稳定[6]。

综上所述, 维护社会稳定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经济的持续发展, 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决定的。只有极大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经济繁荣, 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才能保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稳定。经济稳定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稳定, 其内涵应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参考文献

[1]金德尔伯格.赫里克.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2]陆志明.现代化是含义广泛的社会运动[EB/OL].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

[3]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 1989:37-38.

[4]何新.思考-新国家主义经济观[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440.

[5]胡鞍钢, 王磊.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双向效应[J].新华文摘, 2006, (4) .

上一篇:数字时代的插图艺术下一篇:电力营销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