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经济现状

2024-07-25

浙江省经济现状(共11篇)

浙江省经济现状 篇1

一、2012年黑龙江省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 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初步核算, 2012年黑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91.6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 增幅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 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3.7亿元, 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6456.4亿元, 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5121.4亿元, 增长10.7%。三次产业结构为15.4:47.2:37.4, 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51.9%和4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5711元, 同比增长9.9%。

(二)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2012年黑龙江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40.4亿元, 同比增长30.1%, 2012年年初以来增幅一直保持在30%以上,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 居全国第8位。工业项目投资、民间投资、地方投资、四大主导产业投资增长快。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全省亿元以上施工项目达2381个, 同比增加821个, 完成投资3520.5亿元, 同比增长24.0%, 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2.0个百分点。

(三) 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

2012年, 黑龙江省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总额5246.7亿元, 比上年增长17.6%, 增幅高于全年目标2.6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四) 利用外资增长势头良好

2012年黑龙江省实际利用外资36.5亿美元, 同比增长20.0%, 其中, 外商直接投资36.3亿美元, 增长23.7%。在外商直接投资中, 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外资5760万美元, 下降72.9%, 占全省的1.6%;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25.2亿美元, 增长33.5%, 占全省的69.3%;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0.6亿美元, 增长26.2%, 占全省的29.1%;。

(五) 信贷支持力度加大

截至2012年末, 黑龙江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6155.0亿元, 比年初增加1827.3亿元。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811.5亿元, 比年初增加1262.8亿元, 同比增加195.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897.0亿元, 比年初增加458.3亿元;中长期贷款5427.3亿元, 比年初增加608.6亿元。

(六) 市场物价涨幅继续回落

2012年黑龙江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 涨幅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3%, 农村上涨2.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1%, 涨幅同比回落12.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1%, 涨幅同比回落12.5个百分点。

(七) 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

截至2012年末, 黑龙江省共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778个, 2012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35.0亿元, 增长4.8%, 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1%。全年共取得各类基础理论成果219项, 应用技术成果1168项, 软科学成果74项。受理专利申请30610件, 增长30.6%;授权专利20261件, 增长65.6%。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771份, 成交金额100.3亿元, 增长61.6%。

二、黑龙江省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 众多利好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与实施

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意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振兴东北战略的内涵, 这将有利于推进黑龙江经济全面振兴。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资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 下达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重点行业结构调整专项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缩短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降低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 豁免历史欠税;允许东北商业银行进一步采取灵活措施处理不良资产和自主减免贷款企业表外欠息。

(二) 物质基础雄厚

黑龙江省有耕地面积1.8亿亩, 2012年粮食总产量5761.5万吨, 同比增长3.4%, 进一步巩固了“全国产粮第一大省”的位置。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13.7亿元, 总量同比增加412.2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 全年猪牛羊肉产量为180.2万吨, 同比增长7.2%;禽肉产量为33.7万吨, 增长9.0%;鲜牛奶产量为559.9万吨, 增长3.1%;鲜蛋产量为108.2万吨, 增长2.6%。同时, 黑龙江省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产量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就地加工转换潜力很大。黑龙江省共有1918条生态保持良好, 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 水养殖、发电、航运、旅游等项目的发展也为黑龙江省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 产业实力不断提升

从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 黑龙江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产业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不断增加, 近几年, 黑龙江省GDP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为今后黑龙江省经济的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一) 消费需求放缓不利于经济后续增长

从消费需求来看, 由于国家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 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风险, 因此2012年黑龙江省房地产投资势头放缓。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 由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 再加上油价不断上涨, 给汽车业的销售带来了严重的冲击。2009年以来的家电下乡、农机下乡大大刺激了家电等行业的需求, 但到2012年, 此类需求已经得到全面释放, 进入了饱和期。综合来看, 消费需求减少给经济的后续增长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 资源消耗和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大, 要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压力较大。2012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上依然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问题。重工业结构与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矛盾。2012年黑龙江省总体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1.9%, 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值的88%左右, 而工业能耗占全省能耗的67%。因此, 在降低能耗水平的压力下, 重型化的工业实现快速增长的难度加大。

(三) 国际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对世界各国经济冲击巨大。全球经济的持续下滑导致外需萎缩, 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大幅下降, 黑龙江省对外贸易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金融危机加大了就业的压力, 从2008年以来, 黑龙江省累计13万高校毕业生未就业, 加上2013年23万的高校毕业生, 就业压力巨大。

四、稳定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 优化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要继续提高种植业比重, 大力培养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上市步伐。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第二产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环保技术、能源技术、生物医药技术。降低第三产业的准入门槛, 对中小型企业给予政策优惠。

(二) 加快和促进科技创新

切实提高高新开发区向周边的辐射功能, 扩大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总体规模, 要抓住国际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契机, 制定优惠政策、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吸引外商在黑龙江省投资建厂, 带动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三) 建立宏观经济景气监测与预警系统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出现了较大的波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 因此应超前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态势, 以及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趋势, 建立黑龙江省宏观经济景气检测和预警系统, 对于保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摘要:2012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巩固, 产业动能不断增强, 众多有利因素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 但国内外消费需求缩减、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等不利因素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在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形势下, 黑龙江省应从宏观经济现状入手,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和促进科技创新、建立经济预警系统等政策措施, 保障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陈君.当前黑龙江省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J].统计与咨询, 2012 (4) .

浙江省经济现状 篇2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增长 贡献

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分离出来的新兴产业,是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产业。近年来,浙江生产性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从长远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源泉。

一、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同步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省第三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方针的指引下,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25378.9亿元增加到19221.51亿元,其增长速度已经连续10年高于GDP和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7.9%。

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并且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改革开放的最初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其增加值只有约7亿元,2005年增加到2620亿元,之后一直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2013年已增加到9042亿元,不考虑价格的影响,八年共增长245.1%(见图1)。

(二)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日趋优化

一般而言,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两类。传统型生产服务业一般认为是以资本作为主要投入要素,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批发业;而现代型生产服务业则以知识和技术作为主要投入要素,包括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近年来,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现代型生产服务业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比例基本保持逐年上升趋势(见图2)。一些附加值比较高的服务业在生产性服务业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7年,金融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686亿元增加到1122.86亿元,两年间增长了63.7%,占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由26.2%上升到29.3%。之后产值规模持续扩大,2012年,增加值达到2762亿元,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也进一步提高,达到33.5%,占比跃居各行业之首。除金融业外,其他现代型生产性服务业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05年以来,各行业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2%。传统型生产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速度较慢,占服务业的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

(三)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

近年来,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规模的扩大导致其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2012年,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429万人增加到561万人,七年间共增加131.4万人,每年平均增加18.8万人(见图3)。生产性服务业的六个行业中,批发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一直居于首位,2005年到2012年分别为218.8万人、206.6万人、220.1万人、217.9万人、221.2万人、231.4万人、233.7万人、232.7万人。虽然数量基本保持上升态势,但占当年生产性服务业人员的比重逐年下降,2012年,由2005年的51%下降到41.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在这七年间增加最多,由33.1万人增加到79.6万人。

二、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近年来,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对浙江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一)模型的建立和计算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增量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量的比值,即

Ci=ΔPS/ΔGDP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用公式表示为:

ci=PS/GDP

生产性服务业对GDP年增长率的贡献用公式表示为:

AGR= Ci(ΔGDP/GDP)

根据上述公式和《浙江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整理和计算出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结果分析

通过对表1中相关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基本保持逐年增加的态势,到2013年,由2005年的19.5%增加到24.1%,8年共提高了4.6%,平均每年提高近0.6%。这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总体来看,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对GDP年增长率的贡献均呈现出周期波动趋势,一定程度下降后又呈现上升趋势(见图4)。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6年较之前有明显下降,2007—2008年又小幅反弹,2009—2010年又呈现缓慢下降的态势,2011年小幅回升后,2012年降至谷底,而后又出现反弹趋势。生产性服务对浙江GDP年增长率贡献的变化趋势与其类似。分析其原因,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生产性服务快速发展,但其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且内部缺乏持续推动其发展的稳定动力,造成生产性服务业增长时快时慢,从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出波动趋势。但总体而言,2005—2013年期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20%以上,对GDP年增长率的贡献除2009和2012年在1.5%左右,其它几年均高于2%,说明生产性服务业有效地促进了浙江经济的发展,并且生产性服务业将会成为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加快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以市场化改革突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

打破垄断,消除体制性障碍,推进市场化改革是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除了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有国家垄断经营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外,其他的行业原则上都应该放开,并消除差别待遇,对各类、不同所有制的生产性服务行业企业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同时进一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市场进入的门槛,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和鼓励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市场的调节使资源得以有效合理配置。

(二)健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因此,必须加强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推动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根据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引导和鼓励高等学校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培养,根据需要调整或设置专业,增强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的适应性,努力培养具有多种技能的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另一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和引进国内外高端的专业人才,并完善人才选拔制度,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对技术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鼓励有条件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并增加研发投入,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研发产业规模,使其成为研发主体。整合政府相关部门投资的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形成科技基础设施资源的共享机制。

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大力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合理利用民间资金,构筑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满足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三)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日益紧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浙江是我国制造业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这导致其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也制约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提高。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把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因此,浙江应该在制造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制造企业的“主辅分离”,推动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的发展,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集中精力发展主业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需求空间,促进其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成柏.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以江苏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08(1)

[2]郭慧敏,徐文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研究[J].浙江金融,2012(3)

[3]郑长娟,谢子远,李肖钢.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趋势和供求状况分析[J].技术经济,2009(2)

[4]翁春颖.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3(4)

[5]汤鹏.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36—38

浙江省经济现状 篇3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系统中子系统的县域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拥有县级市373个、自治县116个、旗52个、县1464个、林区1个、特区1个,县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3%,县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国GDP总量的48%。由此可见,不论从县域人口规模和土地面积来看,还是从投资总量和经济总量来看,县域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黑龙江省是个农业大省,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重工业基地,全省经济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就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我国沿海发达省份县域经济总量可以达到全省国民经济总量的70%—80%,而黑龙江省的县域经济总量只有全省经济总量的40%左右,差距较大。黑龙江省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县及县以下的农村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着这些人口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也关系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因此,了解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把握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机遇,迎接挑战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1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Strengths)

1.1 区位优势

1904年,英国经济学家哈·麦金德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上发表了《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提出了现代地缘战略理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在书中指出,欧亚大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地理中枢,谁占据这块“心脏地带”,谁就拥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黑龙江省正处于这个“心脏地带”。目前,黑龙江省已经成为“东北亚”地区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具有县域经济发展难得的区位优势,加上近几年黑龙江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交通现代化程度快速提高,实现了以哈尔滨为核心的东北亚国际运输的陆路、水路、空路三位一体的立体运输网络。目前,黑龙江省共有一类口岸21个,经绥芬河、黑河等陆上口岸可以直达俄罗斯、韩国等国家,这种区位经济优势将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2 资源优势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黑龙江省土地面积为45.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4.7%,排在全国第6位,其地形地貌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特征,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与老爷岭绵延起伏,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0%左右,平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37%,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黑龙江省水网密布,拥有松花江、黑龙江等4大水系和镜泊湖、兴凯湖等湖泊,1918条河流流域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以上,密集的水网为黑龙江省发展渔业、电力、航运等行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全省水资源总量达到620亿立方米,居东北地区首位。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丰富,可开采的矿产品种众多,已知存在的131种矿产中,探明储量的有75种。大庆油田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从开采至今生产原油累计达到17亿吨以上。目前,大庆油田的年产量为4000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40%。黑龙江省的煤炭资源储量大、分布广、煤层浅,煤炭储量达到500亿吨,拥有年产量1000万吨以上的特大煤矿4个,全省煤炭生产能力为9000万吨以上。

黑龙江省土地肥沃,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全省60%以上的耕地是黑土地,适合水稻、玉米、亚麻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黑龙江生态环境较好,森林覆盖率较高,雨热同季,一年当中70%的降水集中在农作物的生长期。黑龙江省也是我国的木材生产和加工基地,森林面积达到1773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14.5%,森林覆盖率达到39.8%,野生植物种类2400多种,100多个主要树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有50多种,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都是珍贵的树种。黑龙江省的可食野生植物油达1000多种,有16种野生药材的产量居全国首位。黑龙江省的草原面积为433.3万公顷,松嫩牧场是世界三大牧场之一,面积达到166.6万公顷,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奶牛存栏数、乳制品产量都居全国首位。黑龙江省处于中温带和寒带地区,雪期长,适合开发冰雪旅游项目。

1.3 产业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黑龙江省在经济发展的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装备制造业、石油生产、石油化工、医药、绿色食品等产业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的支柱产业,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已经有13个市、54个县和42个农场在生产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超过15万公顷,占全省耕地的5%,其中大豆、亚麻、甜菜的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黑龙江省耕地大多处在平原地区,适合机械化生产,是全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黑龙江省已经具有较强的装备制造业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以电力设备、中小轴承、汽车、飞机、机床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生产格局。目前,黑龙江省的铁路车辆产量占全国的35%,冶金设备产量占全国的25%,重型机床占全国的20%。2008年,黑龙江省确定了重点发展重大装备、石油化工、煤炭开采选洗、化学原料、制药等100多个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扶植产业,并做大哈飞集团、哈电集团、哈药集团等60个左右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为黑龙江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坚实基础。

2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劣势(Weakness)

2.1 思想观念陈旧

黑龙江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惰性,各级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中主要靠上级立项、财政支持和银行贷款,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总是被旧的思想束缚、墨守陈规,习惯于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不善于利用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发展中,人力资源观念不强,不善于用灵活的手段和方式吸引人才,特别是高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在用人制度上也缺乏公平和效率。

2.2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较弱

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在全国排在中游位置,同先进省份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相比,差距较大。2008年,黑龙江省排名前三的县为双城、肇东和呼兰,分别实现产值为147.0亿元、128.8亿元、99.6亿元,而发达地区的部分县产值已经超过800亿元。2008年,黑龙江省国内产值低于10亿元的有13个县市,占总数的20%,在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上只有肇东市入围。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与发达省份的差距主要在于县域经济的落后。

2.3 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2008年,黑龙江省经济十强县与落后的十个县财政收入比为7∶1;到2011年,这种趋势不仅没有改善,差距反而更加明显。2011年,排名第一的肇东县与排名最后的孙吴县差距高达30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

2.4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较为落后,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0∶34∶36,十强县三次产业比为25∶36∶39,十弱县三次产业比为41∶23∶36。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较较低,有些县没有自己的龙头企业,财政收入来源单一。总体来说,黑龙江省的县域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且产业结构大多集中在第一产业内部,没有形成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互动的局面,产业结构不合理。

2.5 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黑龙江省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较晚。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民营企业大发展的时期,黑龙江省的县域企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没有把握住发展机遇,发展水平较低。黑龙江省县域民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主要集中在商贸服务领域。到2011年,多数县的民营工业企业数量只占总民营企业数量的15%左右,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由于民营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和政府的税收优惠,一些利润率较高的行业垄断的存在,限制了黑龙江省民营企业的发展。

3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

3.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会。黑龙江省的工业基础较好,工业体系完整,经济再度起飞的潜力巨大。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核心是以高新技术和体制创新为发展动力,努力推进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和生产方式转变,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道路,这必将极大提升黑龙江省的经济实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量。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黑龙江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仅靠黑龙江省的自身调节难以摆脱县域经济落后的面貌。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为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必将调动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3.2 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加快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而黑龙江省的工业基础较好,为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已经由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而黑龙江省的县域经济具有土地储备充足、劳动力成本低、工业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可以很好的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县域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大企业协作的形式实现自身经济实力的壮大。

4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威胁(Threats)

4.1 区域竞争激烈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举措,全国各省都把发展自己的县域经济作为大事来抓。安徽、湖北、山东等省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经济大省广东提出通过发展民营经济、园区经济,培育特色经济,提高劳动力素质,推进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使更多的县发展为工业大县、经济强县。黑龙江省的近邻吉林省也在加快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力争2015年前有3—5个县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县。黑龙江省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众多对手,不进则退。

4.2 环境资源逐渐恶化

黑龙江省近年来环境污染逐步加重,土地有害物质残留逐渐增加,水土流失加剧,石油、煤炭等重要资源开始枯竭,这些都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而要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就要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兴修水力设施,但这需要巨额的资金,仅靠黑龙江省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完成环境保护工作,难度较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采用了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指出了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黑龙江省在今后县域经济发展中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抓住机遇,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县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为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产业转型

参考文献

[1]段培君.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系统框架[J].中国软科学,2003,(06):125-128.

[2]孙伟,周利秋.黑龙江省县域经济与“百强县”发展比较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07):9-11.

[3]沈航.从解决“三农”问题着眼来发展黑龙江省县域经济[J].工业技术经济,2006,(06):24-25,37.

[4]吕维刚,张昊.影响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法律及制度问题分析[J].北方经贸,2005,(05):30-31.

[5]姜国忠,张红岩.对黑龙江省经济区域划分及产业空间布局的分析[J].学术交流,2003,(06):100-102.

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 篇4

【发布文号】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第35号 【发布日期】1992-07-28 【生效日期】1993-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

(1992年7月25日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1992年7月28日浙江省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十五号公布

199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村经济合作社建设,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巩固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村经济合作社和其他名称的农民集体所有制的村级社区性、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

第三条 第三条 村经济合作社一般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

第四条 第四条 设立村经济合作社,应当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取得法人资格,社长为法定代表人。村经济合作社法人资格登记注册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五条 第五条 村经济合作社实行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第六条 第六条 村经济合作社对本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行使经营、管理权。

村经济合作社是本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发包方,社员个人、家庭或专业队(组)是承包方。原已签订的承包合同,在承包期满前继续有效。合同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村经济合作社负责。

第七条 第七条 村经济合作社的集体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八条 第八条 村经济合作社具有生产服务、协调管理、资源开发、兴办企业、资产积累等职能。其主要任务是: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维护村经济合作社和社员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滩涂、水面等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发展多种经营;

(三)兴办、管理集体企业,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

(四)组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管理、维护农业基础设施,兴办社员生产经营所需的技术、信息、良种、植保、机耕、排灌和加工、贮运、销售等服务项目;

(五)完善各业生产责任制,管理各业承包合同,按有关政策和合同的规定提取集体提留;

(六)协调本社范围内各业、各队(组)、各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

(七)维护社员家庭承包经营自主权,支持社员家庭或联户发展自营经济,为社员家庭或联户生产经营提供有偿服务;

(八)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九)建立健全集体提留制度、劳动积累工制度、农业发展基金制度和合作基金会制度,健全积累机制。

第九条 第九条 户籍关系在本村、年满16周岁的农民,均可以参加村经济合作社成为社员。户籍关系不在本村但在本村劳动的农民加入本村经济合作社问题,由村经济合作社章程规定。

第十条 第十条 村经济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的权力机构是社员会议,由本村全体社员组成。社员会议由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召集和主持,每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有1/5以上社员提议,应当召开社员会议。

社员人数较多或地域范围较大的村经济合作社,可以设社员代表会议。社员代表会议每届任期3年。社员代表由社员会议选举产生,可以连选连任。社员会议可以罢免社员代表。社员代表人数由村经济合作社章程规定。

社员代表会议由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召集和主持,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有1/3以上社员代表提议,应当召开社员代表会议。设社员代表会议的村,在每届社员代表会议任期内,至少召开1次社员会议。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社员会议或社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涉及全体社员利益的重大事项,主要职权是:

(一)通过、修改村经济合作社章程;

(二)选举、罢免合作社管理委员会成员、监察委员会成员或监察员;

(三)听取、审查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或监察员的工作报告;

(四)讨论决定村经济合作社经济发展规划、生产经营计划、基本建设计划、财务计划和各业承包方案;

(五)讨论决定村经济合作社干部报酬的方式和标准;

(六)监督村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社员会议或社员代表会议进行选举、罢免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分别以全体社员或社员代表过半数通过。选举和罢免的具体办法,由村经济合作社章程规定。

社员会议或社会代表会议作出决议,分别以全体社员或社员代表过半数通过。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村经济合作社的工作机构是合作社管理委员会。

合作社管理委员会由社长、副社长和委员若干人组成。

合作社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由社员会议或社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社长和副社长在合作社管理委员会成员中推选产生。合作社管理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本村其他村级组织的干部通过选举,可以当选为社长、副社长和委员。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向社员会议或社员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合作社管理委员会负责拟订合作社经济发展规划、生产经营计划、基本建设计划、财务计划和各业承包方案,组织实施社员会议或社员代表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定期公布财务收支情况,受理、答复社员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其他日常社务工作。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可以根据需要,设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生产服务等小组,分工负责社内有关事务。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村经济合作社设监察委员会或监察员,负责受理社员对合作社管理委员会成员的控告、检举,监察合作社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审查合作社财务收支情况。监察委员会成员或监察员可以列席合作社管理委员会会议。

监察委员会或监察员向社员会议或社员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监察委员会成员或监察员由社员会议或社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每届任期3年,可以连选连任。合作社管理委员会成员不得兼任鉴定委员会成员或监察员。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村经济合作社干部应当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廉洁奉公,作风民主,敢于开拓创新,善于经营管理,坚持艰苦创业、勤俭办社。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村经济合作社干部的报酬,根据当地社员的收入水平,结合工作实绩,可以采取定额补助或误工补贴等办法确定。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村经济合作社应当尊重村办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并为村办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提供服务。

村办企业厂长(经理)的人选,应当由合作社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村办企业的经营方向、经营形式、承包方案、企业税后利润在合作社与企业之间的具体分配比例以及村办企业的分立、合并、停业、申请破产等重大事项,应当由合作主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村经济合作社应当鼓励、支持村内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发展,按照互利的原则,有偿提供场地、设施等各种服务。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村经济合作社应当尊重和支持村民委员会工作,合理安排发展生产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以及办理公共事务所需的资金。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省、市(地)、县(市、区)农村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村经济合作社工作。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村经济合作社的领导,促进村经济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并为其提供服务。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示范章程由省人民政府制订颁发。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农村经济综合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自1993年1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经济现状 篇5

摘要:目前,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而城乡统筹状况却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恶化,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根据脉冲响应分析,城乡统筹水平在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差冲击之后,水平值下降,并逐年增大,说明经济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会加剧城乡差距的扩大;经济发展水平在受到城乡统筹水平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后,冲击效应为负,说明城乡差距扩大反过来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两者之间虽然发展趋势相反,但存在互动的关系。

关键词:城乡统筹;经济发展;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

中图分类号:F127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3—0032—04

已经有很多的学者研究过城乡统筹问题。张迎春(2004)认为,统筹城乡发展,包括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郭东风(2006)认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形成城乡互动、一体发展的新格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他以浙江省杭州市的城乡统筹状况为例,指出杭州市存在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城乡社会事业失调更趋明显、城乡制度政策体系以及原籍城乡生产生活质量差异显著四处不和谐现状。邵西梅(2006)认为,要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增加农民收入,包括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解决农村经济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其次是减轻农民负担,包括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加强农村的社会保障、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强化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责任;最后要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王振营等(2006)认为,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周加来等(2006)对安徽省城乡统筹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指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在参考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浙江省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的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描绘浙江省近十年的城乡统筹状况,并分析其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是否存在互动的关系。

一、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

1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依据统计分析指标的选取原则,结合浙江省的实际发展状况,共选出了两组指标,一组反映浙江省经济发展状况,另一组反映浙江省城乡统筹发展状况。

(1)经济发展状况指标。在反映浙江省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选取上,本文共选择了四项综合量化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三产业产值增加值(S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DP)和人均财政收入(PCR)。

(2)城乡统筹状况指标。本文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来选取指标衡量城乡统筹状况,共确定了八项指标:第二、三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产值比(M1)、农村与城市居民人均纯收入比(M2)、城市与农村恩格尔系数比(M3)、农村与城市人均消费水平比(M4)、城市与农村就业人数比(M5)、农村与城市人均医疗费用比(M6)、农村与城市人均文娱教育活动开支比(M7)、农村与城市居民年末储蓄余额比(M8)。上述指标值越大,说明城乡差距越小,城乡统筹程度越高。

2样本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所选取的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浙江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990-2004年,计算分析是在SPSS13.0及EVIEWS5.0上完成的。由于各项指标数据的原始量纲各不相同,用SPSS软件对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各原始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值(见表1)。

3主成分分析与H—P滤波

如果各指标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必然产生多重共线性的问题,会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不科学。因此用SPSS中的“ConcisionMatrix(相关系数矩阵)”来判定。分析结果(略)表明各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为了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经济发展水平值(ED)与城乡统筹水平值(URPW)(见表2)。

本文将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VectorAutoregression)分析浙江省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的关系,而该模型要求变量必须为平稳序列。因此,本文采用EVIEWS5.0统计软件,先对经济发展水平值ED与城乡统筹水平值URPW进行H—P滤波处理,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省城乡统筹状况总体上在恶化,城乡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二、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1ADF单位根检验

用ADF单位根检验对经过H—P滤波处理的经济发展水平值和城乡统筹水平值进行平稳性检验(见表3、表4)。可以看出,对于经济发展水平,ADF检验统计量为-1.371441,其绝对值均小于ADF检验临界值的绝对值,说明其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同样,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值为非平稳序列。两者至少存在一阶单整。为进一步确立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的关系,下面采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方向。

2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两者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5,浙江省经济发展状况与城乡统筹状况互为因果,两者存在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3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一个内生变量对误差的冲击的反应。具体地说,它描述的是在随机误差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后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对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的滤波进行脉冲影响分析。图1为模拟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横轴代表滞后期数,纵轴代表对新信息的冲击响应程度,实线为计算值,虚线为响应函数值加减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反应。根据图1右边的脉冲曲线分析,城乡统筹水平在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差冲击之后,水平值下降,并逐年增大,说明经济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会加剧城乡差距的扩大,这与浙江省实际情况相符合。从图1左边的脉冲曲线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在受到城乡统筹水平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后,冲击效应为负,说明城乡差距扩大反过来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从而也证实了两者之间有互动的关系。

三、结论

从1990年到2004年,浙江省城乡统筹状况在恶化,城乡差距在进一步扩大。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有互动的关系,但是经济发展并没有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情况,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大了城乡的差距。根据库兹涅茨曲线,在较低收入水平上,社会收入差距水平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上升;但在较高的收入水平上,社会收入差距随收入的增长而递减,人均收入的增长最终导致社会平等程度的改善。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在其经济发展程度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城乡之间的发展在急剧产生分化,是两极化的分化。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其本身就是一个分化的过程,而实现城乡统筹就必须施加外力的影响,使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能够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阶段。

从本文的实证结果出发,我们认为城乡分化是在很多大城市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现象。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早就进入了城乡平等发展的阶段。城乡统筹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浙江省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积极采取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措施,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进程,加大政府调控的力度,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浙江省经济现状 篇6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方向

一、循环经济的涵义

农业循环经济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开展经济活动,按照生态系统内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物链原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有机废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去,从而达到生态平衡与经济协调发展。基于对几种农业循环经济观点的认识,可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定义为:“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按照3R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最小)排放或零(最小)干扰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其实质就是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二、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黑龙江是我国农业大省,目前根据2010年统计年鉴,全省拥有耕地1183.8万公顷,农村人均耕地0.3公顷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首位。2009年黑龙江省农业总产值1206.8亿元,粮食总产量4353万吨。虽然黑龙江从“北大荒”变成了“中国粮仓”,但从整体上看,尚未形成规模与体系,在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尚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思想认识、法规体系、政策机制、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诸多困难和差距。

1. 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基层领导干部利用循环经济的思想意识缺乏

黑龙江省农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源水平相对较低。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力结构矛盾比较突出。二是市场适应能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低,主要表现为缺乏时间、效率观念,风险意识淡薄,投资欲望不强,缺乏市场理性。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对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农业新技术、新方式不能得到及时的推广应用。加之,一些地方领导对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甚至还提出一些不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口号和建议。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舆论宣传缺乏力度和应有的环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 财政补贴、资金支持不到位

财政补贴制度设计不够合理,现行政策中考虑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财政补贴仅限于少数几项间接补贴,如利润不上缴、减免税收、先征后返等,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影响补贴的效果。资金方面,政府投入非常有限,资金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血液”,尤其在发展前期,必须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满足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但目前农业循环经济与工业循环经济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行者和受益者大多是资金缺乏、信息闭塞、技术落后的农户,不仅投资基础薄弱,而且以个人力量难以满足中长期循环农业发展对大量资金源源不断的需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但黑龙江省财政资金投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数额远远不够。

3. 废弃物规模化利用水平不够

有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利用,必须使得废弃物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沼气的产生所需的牲畜粪便、沼气生产后利用的充分程度以及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所需数量等,这些都要求将废弃物进行统一收集后,进行规模化利用。但是,目前黑龙江省小农户沼气利用发展过快,势必造成沼气池建设重复,费用过高,而且冬季单户产生沼气所用粪便不够,夏季由于天气较热产生沼气过多,而仅靠日常做饭不能使之充分利用,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因此,废弃物不能规模化利用,必然不利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4. 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足

由于宣传深度与广度不到位,消费者对农业环境污染程度了解不足,对农产品是否有有害物质,含量有多少,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有什么样的危害等许多问题都不得而知。因此,在选购时他们很少会从产品是否受到污染的角度来考虑,往往以产品的外表及价格为标准,而由化肥、农药、饲料、温室等培养出来的农产品都有很好的外表及较低的价位。另外,黑龙江省的无污染农产品标志体系不健全,无法判断产品的品质是否达到生产要求。因此,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足,也使循环农业发展缺乏需求动力。

三、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向

1.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提升农民文化水平、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利用循环经济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基层领导干部作用。只有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才能将循环经济思想和模式逐渐渗透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因此,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广、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需要政府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农业投资者和农业从业人员对循环农业的理解和认识,增强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步实现由传统的资源耗费型农业向循环农业方向发展。

2. 完善财政补贴制度、稳定资金投入

针对目前黑龙江省农业资源利用不足的情况,可构建适宜的经济激励机制,提高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对利用相关的技术等提高资源循环利用进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企业或者个人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或奖金鼓励。二是对生产或施用超标化肥或者农药等相关农业生产资料的企业或个人征收相关税收或费用,从而达到防止过度使用化肥或农药,减少系统内的资源投入,引导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的目的。

3. 加快循环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黑龙江省农村秸秆资源丰富,应该关注秸秆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的研究和投入,促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此外还应重视其他资源的循环利用,充分依据食物链中能量与物质运动的规律,增加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层次和环节,合理地设计农业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如,通过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产模式提高禽畜粪便资源化率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同时,通过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等生产模式的推广,提高农村能源的利用效率。

4. 建立无害化设施农业生态模式

无害化设施农业生态模式以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无公害奶或肉类加工为主要形式。绿色、有机食品企业需要对原材料质量提出要求,并提供优惠措施,促使种植户按绿色农产品或有机农产品生产规范清洁生产,从土壤、灌溉用水、农作物废弃物、肥料、大气环境等方面实现全程的农业循环发展。无害化设施农业生态模式既可以给有机、绿色食品的开发带来一定的空间,也可给设施农业的发展开辟一个健康的道路,同时有利于两者的进一步发展。该模式将原本分散的几种产业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减少了交易成本,加快了物流速度,增加了农户的净收益。施用沼肥的有机农业既可改善农田小气候,又可为城乡居民提供有机食品,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宗杰,桑金炎,周涛.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多淑金.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8(12):77-79

浙江省经济现状 篇7

霍姗姗 (2012) 认为, 中国目前尽管不存在粮食安全的较大危机, 但是, 未来几年供求“拐点”的出现使得粮食安全不可小觑;王一涵 (2013) 认为, 要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提高粮食主产区综合生产能力, 而要提高这一能力就必须提高主产区的耕地数量、质量以及科技能力;王静婷 (2014) 认为, 粮食安全需求会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对主产区农用地的削减而深受影响。

李震 (2011) 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要性进行了研究, 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由农业特点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地位而决定的;姜丹 (2012) 认为, 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也是具有公共特性的特殊产品, 不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生态环境维护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均发挥了独特功能, 对其进行补贴是公平的一种体现;李梦月 (2013) 认为,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值得推荐的发展模式, 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加农产品供给是我国当前农业政策常常左右不定的目标, 此外, 也不应该忽视农业补贴在维持粮田面积、保护生态、增加农民收入、稳定价格等方面的作用。

余航 (2011) 认为,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该有利于补偿粮食生产的外部性, 特别是要能够补偿其机会成本, 可以通过市场和税收调节等措施积极加以解决;王巧云 (2012) 、张晓军 (2012) 认为, 现金补贴的好处特别是执行效率要大大高于对农业的实物补贴, 也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福利损失及传统粮食政策对市场的扭曲, 中间环节成本的降低也提高了政策执行效率与效果;封燃 (2013) 认为, 直补并未减少粮食主产区粮农收益, 也没有增加政府财政支出, 恰恰增加了各方面的经济福利状况;刘可立 (2014) 认为, 农业补贴在增加粮农收入和稳定农产品供给方面的作用是毋容置疑的, 但是, 从政府财政负担和市场资源配置的角度考虑, 过多的农业补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经济效率和福利的减少。

赵烊烊 (2012) 认为,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粮食主产区和产销区应该根据当前实际情况采取以粮食贸易为主的供销合作关系, 此外也可以考虑贸易经营型和产业化经营合作等产销协作的基本方式;张岩岩 (2013) 认为, 实现产销区的顺畅对接, 要重点从粮食基地共建、机制障碍排除、粮食购销关系维持等方面大力推进;李华忠 (2013) 、李英民 (2014) 认为,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建立有利于调动粮农的积极性, 从而关系到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

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2.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降低农业经营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农业生产中充满了无所不在的经营风险, 尽管风险无法彻底消除, 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经营方式和手段规避风险, 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而风险或者不确定性的减少和交易费用的降低对农业生产主体显然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众所周知, 农民在农业经济活动中进行生产或者选择所面临的环境总是复杂多变的, 因而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人类随着经济发展而进步, 而经济越发展, 经济关系也就越复杂, 不确定因素也就越多。当然, 人类认识环境、预测环境的能力和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的存在会给农民的选择或经营决策带来困难, 使农民不能合理地进行预期, 增加了人们在农业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费用。设计出一种有效的农业经营模式, 就是减少不确定性和降低交易费用的重要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无疑具有帮助人们形成合理预期、减少风险和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

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完善

农业生产投资的成本都发生在现在, 其收益却发生在未来, 而未来意味着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风险主要来自于信息的不充分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任何一项农业生产经营和决策都依赖一定的信息, 信息量的大小与风险一般呈正相关关系。现实生活中的信息都是不充分的, 这导致农民做出正确的农业生产投资所需要的信息量不够。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及价格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当初需求大的农业产品在一段时间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进步等可能贬值, 甚至根本不为市场所需要。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通过合理预测及示范效应的带动作用, 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1) 广大农民在经济合作组织中是一个完整的利益共同体, 这一共同体通过有效避免农户信息不畅和分散经营的弊端, 从而规避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 (2) 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发挥生产者和市场的连带作用, 将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户进行种植和生产的导向, 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3) 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能够根据市场需求, 积极引进新技术和优良品种, 通过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 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3 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加强科技推广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

技术供给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构建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1)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能通过发挥组织成员的整体技术优势有力地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推广和应用的新技术是农民生产经营实际所需的技术, 即属于需求型技术; (3)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实用性的技术转移、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推广以及农产品的不断改良促进农户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

3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思想观念落后

思想观念属于文化和意识领域的问题, 先进的文化和观念可以引导人们从事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活动, 否则可能会使人一味地陷入缺乏创新热情、无法增收从而改善生活的境地中。长期以来, 由于黑龙江省所处的地理位置, 使很多农户总是在相对落后的思想观念指导下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部分相关领导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于不想承担失败的责任和相对知识匮乏, 导致缺乏高瞻远瞩的宏观把握, 重视程度和指导力度欠缺, 甚至一度认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该是和政府毫无关系的纯粹市场产物。

3.2 资金短缺

任何农业生产都离不开资金支持, 充足的资金是农业经济活动有序、有效和长期进行的必要保障, 一般而言, 农业所需资金可以来自农民自身积累和农民融资, 也可以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信托机构的融资和贷款。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需要在技术引进、产品改良、生产基地建设、生产设备采购、产品宣传以及销售渠道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依靠上述两种融资方式理论上无可厚非, 但是一方面农户自身积累十分有限, 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的贷款一般需要有效的担保或者质押和抵押;三是国家目前缺乏对相应社会融资的政策支持。基于以上三方面, 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难度很大, 即使建设初见成效, 也常常受到机制和规模的限制。

3.3 组织运行规范欠缺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想达到预期效果, 并在农业生产经济活动中发展促进作用就必须有规范的运行机制, 而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在两个方面表现出了组织运行规范的欠缺: (1) 利益机制欠缺。很多地方为了成功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在进入门槛以及会费收取等方面规范性极差, 导致农民与组织的关系并未形成有效的利益共同体, 从而导致关系松散、责权利不对等以及组织意识淡薄等严重问题; (2) 制度执行力度欠规范。制度的建立能够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所有成员进行有效的激励的同时, 也能进行有效的约束, 约束也是一种反向的激励, 他们是相辅相成的。有效的制度约束, 能够使农民明确自己的利益和责任, 明确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从而使得这一组织运行良好。但是, 黑龙江省大多数合作经济组织没有完善的组织制度和规章、没有有效的民族管理和监督机制。

3.4 政府支持力度缺乏

农业经济活动离开政府的支持是很难有序进行的,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及运作同样也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但是,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中比较缺乏政府的支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财政支持不足导致合作经济组织覆盖率低;很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从而阻碍生产成本的降低、生产区域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政府部门多头领导从而导致机制动荡、效率低下。

4 黑龙江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

4.1 提高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和意识

上文已经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村和农业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刻分析, 因此, 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挖掘和认识这一组织模式在组织、机制以及制度方面的创新及重大意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广大的农民与变幻莫测的市场通过信息的甄别和传递紧紧联系在一起, 不仅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内容, 也是有效解决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中深层次冲突的举足轻重的一环。基于此, 黑龙江省各地政府应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做好农户对经济组织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的导向指引, 加强对农户先进思想观念和文化的渗透, 同时, 政府也要引导相关干部从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等方面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4.2 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政支持力度

(1) 改善融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金融机构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利率优惠和信贷支持, 特别是对那些业绩相对良好、制度相对完善和运作相对规范的组织可以采取政府贴息以及放宽限制; (2) 各级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 整合对农业的专项投资资金, 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要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开发能力、技术服务水平、质量检验检测水平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农业科研开发资金、教育培训资金, 应确定一定比例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民开展的新品种引进和生产教育培训;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补贴资金落实到农民个人, 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调动农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

4.3 健全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

完善的运行机制会引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合理的组织行为, 继而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壮大。无论采取实物、资金或者劳务等哪种方式入股, 都要通过规范的程序与机制建立明晰的产权机制;可以将股金分红和按交易量返还紧密结合起来, 建立有效的利益机制;抓好市场开拓, 将流通服务工作放在首位, 建立灵活的经营机制;建章立制, 强化民主管理,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建立基于内部监督、系统监督和社会监督环节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对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与途径。本文在阐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村和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基础上, 从观念落后、资金短缺、政府支持力度缺乏、组织运行不规范等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磊.浅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 2015 (5) .

浙江省经济现状 篇8

1 双语教学的定义和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双语教育的定义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育系统, 其中一种语言不是学生的第一语言。B.Grabe教授将双语教学理解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是学习学科知识的教学语言, 学科内容则是外语学习的教学资源。在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中, 双语教学又被定义为:在学校里用外语或第二语言教授学科知识 (欧卫红, 2009:44) 。而在我国高校中开展的双语教学主要就是指在非语言学科的课程中, 教师用汉语和汉语以外的一门外语 (一般指英语) 进行课堂教学, 甚至完全用外语教学。欧卫红等在《双语教学论》中提到, 双语教学在其实施的过程中要达到两个目标:首先要达到由教师所设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 即学生在双语课上要获得学科知识, 技能和能力。其次, 在双语教学课程中发展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作者认为, 除了上述的两个目标外, 双语教学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

2 目前我国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然而, 我国本科学校双语教学的开展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在双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学生英语水平不足

学生的外语水平直接影响到授课效果。由于我国外语教育体系注重语法, 外语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 学生外语听说能力不足, 综合使用外语能力差, 因此很多学生在双语课听不懂老师说的是什么, 加上专业课的许多专业术语让学生更是觉得晦涩难懂, 导致双语课教学效率下降。

2.2 目前我国双语教师培养体系不完善

成功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合格的教师, 我国目前双语教师的培养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其结果就是双语教师数量缺乏, 双语教师的能力参差不齐。

2.3 教材的选用

目前双语教学课堂上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教材。一是外国直接引进的原版教材;二是中国学者编写的外语教材;三是中国学者翻译成中文的外国教材。这三种教材在其内容、语言、编排还有获取途径和价格上都各有优势和不足, 因此如何取舍也成了双语教学的一个难题。

3 浙江某经济管理类高校双语教学现状调查

3.1 调查情况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对双语教师的访谈和课堂观察三种形式。问卷调查主要由学生填写, 总共有16题, 前15道是选择题, 第16题为填充题。题目内容涉及学生对双语课程的评价、教师的能力、教材, 对课程和教师的满意度以及对双语课的评价等方面。本次调查分三步进行, 作者选取了两个不同的班级作为调查对象, 首先在教师和学生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在教室里听课, 观察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反应, 其次在下课时对教师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访谈, 最后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本次在两个班级中共发放60份问卷, 回收58份, 其中有效问卷为46份。

3.2 调研结果

通过课堂观察, 学生使用的教材都是外国原版教材, PPT和板书也都用英文编写, 然而教师使用英语授课的频率较低, 教师几乎只有在读课本上或PPT上的英文内容时使用英文, 在知识点的解释和与学生交流互动时都使用中文。课堂上主要都是教师单方面授课, 师生互动少, 课堂氛围不活跃。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 8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双语课, 1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双语课, 说明大多数同学还是认为双语课的开设是有必要的。在调查到双语课开设的目的时, 有74%的同学认为双语课的开设目的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思维能力, 剩下9%和17%的学生认为双语课的目的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英语能力;在对双语课难度的调查上, 有24%的同学认为很有难度, 26%的同学认为难度一般, 49%的同学认为有一点难度, 仅有2%的同学认为没有难度, 因此, 双语课对大部分同学来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难度。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 有57%的学生倾向于教师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用英语授课, 碰到难点再用中文解释, 只有28%的学生希望教师大部分知识点使用中文解释, 小部分时间用英文, 然而在实际课堂上教师只有少部分内容用英文授课, 与学生的期待不符。在对教材的选择上, 46%的学生希望使用原版教材, 还有41%的学生倾向于使用中文翻译版, 剩下13%的学生希望使用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文版教材。有26%的学生认为他们目前使用的原版教材适合他们, 20%的学生认为不适合, 其它54%的学生认为有些方面适合有些方面不适合。适合的部分主要体现在内容上, 有59%的学生认为原版教材的内容适合学习, 然而不适合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语言程度上, 70%的学生认为原版教材的语言程度不适合。在最后对双语课程的满意度的调查上, 有85%的学生对双语课程表示满意, 此外还有15%的学生觉得不满意。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 总体上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本校开展的双语教学表示满意, 这说明我校的双语教学整体上还是值得肯定的。然而, 我们在问卷中发现还有15%的学生对双语课程是不满意的, 而且学生在学习效率、对教师满意度、教材合适度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 如何提高双语教学的效率, 找到一种合适合学生的双语教学形式, 使本校的双语教学再上一个台阶, 就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4 影响本校双语教学效率的原因分析

4.1 双语教师水平不理想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尽管学生总体上对双语课程的满意度较高, 但对教师的满意度却偏低。对教师能力的调查上, 只有39%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都较强, 此外有35%的学生认为教师专业知识较强然而外语能力有所欠缺, 9%的同学认为教师外语能力较强而专业知识有所欠缺, 还有17%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上都有所欠缺。同时, 在同学们给双语课提的建议中, 大部分都是希望双语教师在外语能力、教学手段等方面有所改进。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 目前本校双语教师的能力问题并不乐观, 大部分问题出在了双语教师的英文水平能力上, 很多学生在意见中提到希望提高双语教师的外语水平。同时, 作者在对本校双语教学情况开展的调查中还发现一个现象, 很多原本学校计划开设的双语课程最终都没有得到实施, 其原因是很多教师不愿意上双语课。双语课程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难题, 很多教师认为双语课备课时间长, 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多, 上课效率低, 且学校给双语教师独立组织的培训机会少, 双语教师的待遇与普通教师没多大区别, 这些因素都降低了双语教师的积极性。

4.2 学生外语水平不过关

在受调查的学生中, 有73%的学生认为双语课程的难题表现在语言上。在课堂观察中, 尽管教师使用英文的比例很少, 然而在教师使用英文说到一些知识点, 特别是其中包括一些专业术语时, 很多学生都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在课后对双语教师进行的一个简短的访问中, 双语教师也提到学生外语水平不过关是导致双语课程效率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4.3 教材问题

在教材的选用问题上, 不能绝对地说哪种教材好哪种教材不好, 而是要看这个教材适不适合学生。对一本教材进行评估, 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 看学生在这门课中最希望获得的是什么。就如前面所提到的, 双语课程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专业知识的学习, 其次才是外语和外语思维能力的提高。被调查的学生目前使用的都是英文原版教材, 但是只有12%的学生认为目前使用的教材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 20%的学生认为不适合, 54%的学生认为有些方面适合有些方面不适合。有59%的学生认为原版教材的内容比较适合他们的专业学习, 而70%的学生认为原版教材的语言不适合专业学习。还有同学在意见中提到原版教材语言太难, 看不懂, 学不到知识。如果超出学生的外语接受水平而一味追求双语教学, 一定要使用原版教材而阻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 那到最后往往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都达不到预期目标。

4.4 教学手段

在调查双语课的收获时, 48%的同学认为他们在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上都有所提高, 15%的同学认为在语言能力上有提高, 15%的同学认为在专业知识上有提高, 剩下的22%的同学认为他们在这两方面都没有提高。而双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和外语思维能力, 从目前收集到的数据来看达到这个目标的同学还没达到一半。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来看, 学生对外语习得的过程主要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外语环境, 然而, 在本校的双语课堂上, 教师使用英语的比例过少, 除了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时直接读书本上的内容以外, 在课堂讲课过程中几乎都使用中文, 同时学生在回答问题和教师互动时, 也都是使用中文, 这样学生所处的外语环境过少, 不易导致习得的发生, 学生的外语水平自然提高不明显。这未免使双语教学空留于表面形式, 也难怪有些学生在意见中提到英语教学和教材空有噱头。

5 提高双语教学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5.1 完善我国双语教师培养体系

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形成固定的双语教师培养模式, 因此双语教师的能力总是参差不齐, 尤其是在外语水平上。在这块空白上, 各高校可以在学术论坛等平台上共同商议, 提出一个适合中国双语教师培养的统一模式, 再在各高校中统一实施。比如可以引进在国外有专业授课经验的华人教师;送国内专业课教师出国培训;请外籍教师给国内专业课教师进行培训等途径来提升双语教师的双语授课能力。同时, 学校应尽量配合双语教师的培养模式, 提供条件, 在政策上或福利上鼓励使用双语进行教学的教师, 增加双语教师的积极性。

5.2 外语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学生的外语水平上, 首先要改革的还是我国的外语教育体系, 在中学时期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语法的学习上, 同时要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进入大学后, 可以将以后要上双语专业课的同学分流出来, 上专业英语课, 学习他们专业的一些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 为他们上双语课打好专业语言基础。其次, 在课外学习应利用学校所有的资源给学生创造说英语用英语的机会, 比如和留学生结对子, 成立互帮小组等。

5.3 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

尽管原版教材在内容和语言的正宗性上都是能让学生受益最大, 然而考虑到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水平, 作者认为不适宜让所有班级的学生都使用外国原版教材。双语课程的最首要目标还是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 因此, 我们要始终把专业知识的教授摆在第一位置。在教材选择之前, 我们可以对目标班级的学生做一个外语水平检测, 根据学生不同的外语水平来选择不同的教材。对那些外语水平较好的班级, 我们可以使用原版教材;而对那些外语水平相对较弱, 原版教材的语言障碍会严重影响他们对专业知识吸收的学生, 就可以选择国内学者或学校自己编译的语言难度较低但内容和原版教材类似的英文版教材, 甚至是原版教材的中文翻译版。

5.4 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

双语课程的第二目标就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外语和外语思维能力, 因此课堂的外语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外语习得的前提是他们要暴露在一定量的外语环境下, 因此课堂上教师使用的外语比例不宜过低, 为了让学生在外语的环境中不影响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用中文解释一遍。且在与学生的互动和提问中也最好使用外语, 这样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外语使用机会, 使他们能在使用外语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同时, 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明确不要把专业课上成语言课。不要过分纠结于学生的语法等语言问题, 在学生的外语使用上以成功交流为主要目的, 要鼓励学生多开口, 使用正确的课堂反馈方式, 降低学生的情感屏障, 以提高学生外语习得效率。

参考文献

[1]欧卫红.双语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严玲.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构[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

[3]陈岱松, 熊兰, 杨敏, 严文娟.高校推进双语教学的几点认识北京大学学报[J].成: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5) :26-27.

[4]健京大学.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十大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学报[J].北: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5) :8-9.

[5]李春茂高, 王鑫, 刘玉.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未来探索与研究教探索[J]., 2007 (6) :202-203.

[6]欧阳柳章.本科双语教学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5) :32-宗34平.

[7]晏秋, 何凤文, 李.对我国高校实行双语教学的一些思考[杨J].高教探索玉, 峰2007 (6) :16-17.

[8]向云, 磨.如何使双语教学再上新台阶——基于我校双语教学效果调查分析及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钱, 2007 (5) :47-49.

浙江省经济现状 篇9

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沿海发展、港口建设、船舶建造、航海技术、航路开辟、政治联结、文化传播、商品生产、贸易互利等诸多方面, 通过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空间而存留下来的历史遗迹。中国沿海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半壁江山, 沿海、海岸、港口、航道、岛屿、水下等现存和蕴藏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 具有丰富的藏量和独特的价值。这些海洋文化遗产对推动当代中国海洋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相比世界其他国家而言, 我国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起步较晚, 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近十年, 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遗产调查与发展理论, 缺乏对于区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针对性研究成果。同时, 近30年来沿海城市发展与经济建设, 导致中国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破坏严重, 大量遗迹不复存在, 而且这一趋势至今仍在持续。因此, 在推动沿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 寻求合理保护沿海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已刻不容缓。

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端, 临近东海, 作为一个海洋大省, 浙江沿海人民与海洋朝夕相处创造了璀璨的海洋文化, 但是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政策体系还不是非常完备。本文即以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 通过实地考察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将直观可靠的现状与学科前沿理论相结合, 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建议, 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方向, 以提高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提高浙江文化软实力。

二、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长江三角洲的南翼, 拥有海域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 相当于陆域面积的2.56倍, 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6500千米, 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 拥有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3061个, 占全国500平方米以上岛屿数量的47%。浙江的海洋活动可以追溯到距今六千年前的河姆渡时期。优越的海洋地理环境与相对稳定的行政区划, 使得浙江在漫长的海洋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 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于舟山、宁波、温州、台州与嘉兴 (按分布数量多寡排序) 这五个城市。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 既有共性的海洋物质文化遗存, 如海防物质文化遗产 (诸如烽火台、炮台等历史军事遗址) 、妈祖文化遗存 (诸如浙江沿海渔村及岛屿上分布的天妃宫) , 也有独具浙江特色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 如涉及中日交往的海洋文化交流遗产 (如舟山、宁波一线的市舶司遗址、寺庙日本友人题词与绘画等) 、涉及浙江先民抵御海洋灾害的海塘文化遗产 (如嘉兴海塘) 。就浙江本省而言, 不同区域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也有诸多的地域色彩, 如舟山涉海博物馆、宁波远古文化遗址、温州沿海炮楼遗址、台州章安港遗址、嘉兴海塘遗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遗址不仅呈现出面上的空间分布, 还是区域海洋文明历史累积的结果。如宁波至温州一线的海防遗址就包含自明代抗倭烽火台直至民国抗日工事近500年的海洋物质文化遗存, 而温州至宁波、嘉兴一线的天妃宫遗址也是随着沿海渔村妈祖信仰自南向北扩张而不断累积的下来的。总体而言, 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海洋远古文化遗产、海洋商业文化遗产、海洋港口文化遗产、海洋军事文化遗产、海洋信仰文化遗产等五个部分, 其在浙江沿海城市的分布状况如下表。

资料来源:据互联网统计与实地调查整理。

相比其他浙江沿海城市, 舟山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最为成熟, 这里建立了12家涉海类博物馆, 将本区域乃至全国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以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保护与开发, 如中国盐业博物馆、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中国海防博物馆、中国灯塔博物馆等国字头的博物馆。除此之外, 舟山沿海村落与摩崖石刻的广泛分布也体现了这一区域海洋文化历史的悠久。而作为中国沿海著名的港口城市, 宁波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其海洋文化遗产几乎涵盖中国各个历史时期, 如远古河姆渡遗址、东汉越窑青瓷遗址、唐代天封塔、宋代海运码头遗址、元代高丽使馆遗址等一批在浙江乃至全国享有盛誉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而现存明清时期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不计其数, 仅海防物质文化遗产就有120处 (其中明代87处, 清代33处)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使得地处浙闽交界的温州不仅分布大量明代抗倭遗址, 还有20世纪三四十年代防范海匪的炮楼, 这一融居住与军事防御为一体的独特建筑仅在乐清就有22处。除此之外, 温州还有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遗址, 如洞头郑成功校场遗址、平阳郑成功摩崖石刻等。另外, 除信仰妈祖的天妃宫外, 沿海渔村还大量分布信仰温州海神杨府爷的杨府庙, 这种庙宇仅温州洞头县就有39座。相比前三个沿海城市, 台州和嘉兴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较少, 主要集中在海洋军事与信仰物质文化遗产。与温州相类似的是, 台州的海神庙宇既有天妃宫, 也有杨府庙, 另外这里比较有特色的是仙居下汤文化遗址与东吴时期章安港遗址。嘉兴乍浦的水仙庙、天妃宫、普照庵、城隍庙, 海宁的海神庙, 海盐的云岫庵等众多庙宇则祭祀着形形色色的海神。除此之外, 嘉兴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当属海塘遗址。

三、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如一颗颗明珠般点缀着这个沿海大省, 它既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也是我们追根溯源的历史依据, 其对当代浙江“两富”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我们在对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近一年的实地考察与访谈后, 发现现存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很多问题, 其现状不容乐观。这些问题主要集中研究基础数据缺乏、城市经济发展破坏、政府政策导向不足与民众保护意识淡薄等四个方面。

1. 缺乏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基础数据

尽管自2008年以来浙江文物保护部门与各地旅游部门都发起过大规模的文物遗址普查工作, 但是至今我们仍然无法全面了解浙江省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除了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偏僻与难以准确鉴别外, 更重要的是我们缺乏对积累基础数据的重视。而海洋物质文化遗产随时间流逝而产生的变动也给数据统计工作带来了难度,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现有数据已经无法准确反映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现状。如我们在平湖市博物馆网站上查到嘉兴有一个“龙湫”摩崖石刻位于平湖市乍浦镇陈山北麓的九龙山森林公园内, 但在实地考察中却没有找到此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 而当地人对此也一无所知。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数据的缺乏, 不仅为相关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也使得我们现有涉海文化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缺乏现实基础。

2. 沿海城市发展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近三十年来, 浙江沿海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旧城改造工程使得原有城市格局荡然无存, 宁波历史上的码头、商埠、渔港等建筑、街区、场地、标志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只能在博物馆看到, 而宁波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三江码头如今只剩下一片现代化景象。与此同时, 工业化建设也导致浙江大量海岛物质文化遗址消失。如在舟山市马岙镇的实地考察过程中, 我们就发现当地很多海岛先民建造的土墩都被工厂取代。至今我们已无法知道浙江沿海有多少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被消失”,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再不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我们在几十年后将很难找到一个沿海城镇所特有的文化传承。

3. 政府所出台的相关政策导向性不足

中国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纳入文物保护的范畴。浙江现行的《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于2005年制定。就地方相关立法而言, 只有1994年的《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和2001年的《温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作为浙江省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舟山市, 还没有专门的文物管理条例。至今仍旧空缺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使得浙江沿海各级政府缺乏对本区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依据。缺乏足够政策导向的后果就是不具备经济开发价值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被忽视。如在舟山嵊泗列岛上的金平天后宫、沙帽礁沉船遗址、白节山灯塔、各类摩崖石刻等有专人负责管理, 而定海马岙镇的凉帽篷墩遗址和洋坦墩遗址却一片荒凉。如果任凭这一状况持续下去, 大量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就成为必然。

4. 民众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

没有意识, 就没有自觉。政府政策导向性是大方向, 但具体到基层还要看民众的态度和行为。在涉及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热门旅游景区, 游客还基本了解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 但对其历史渊源知之甚少。具体到乡镇, 民众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的淡漠更加严重。我们在对舟山马岙镇的问卷调查中发现, 仅有17%的居民知道当地有哪些海洋物质文化遗产, 而高达53.33%的居民仅在政府组织的情况下才会参与相关的保护活动。民众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还表现在浙江沿海地区有不少工厂和企业在不经批准的情况下建造厂房, 破坏海洋物质文化遗址。同时, 趋利性的海底非法打捞水下文物的行为在浙江沿海也时有发生。

四、对于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建议

对于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 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 参与到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中去。针对实际调查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目前最迫切的是由政府支持地方高校常态化普查与研究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成立由省市政府主导, 各相关部门、高校参与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加强政策引导。在此基础上, 由省市旅游部门主导, 文物保护部门、高校参与设计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分类保护与开发的模式。最后, 各地方文化旅游部门要加强对本区域居民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普及与保护意识的宣传工作。

1. 常态化的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研究

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动态分布的准确把握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出台相关保护政策的前提, 而普查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就需要由省政府牵头协调地方政府与相关科研院所开展常态化的普查与研究工作, 在提供财政支持的同时, 以便各级政府了解本区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与保护状况。与此同时, 省政府应适时引导高校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 以借鉴国内外成熟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与教训。

2. 涉海省市成立由政府主导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要改善现有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缺失的现状, 就需要成立由省政府主导, 各相关部门、高校参与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 以统筹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相关条例、规定, 以实现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法可依, 更加合理有效的强化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时, 该委员会作为省级及地方政府的咨询机构, 负责提供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前瞻性政策研究。

3. 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分类保护与开发

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高低及广泛分布的态势增加了我们管理与保护的难度, 这就需要由省市旅游部门主导, 文物保护部门、高校参与设计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分类保护与开发模式, 将本省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可开发程度的高低及其价值进行合理排序。将符合开发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交由专业旅游机构进行保护性开发, 而其余不适合进行市场性开发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其价值由文物保护部门进行差异化保护与管理。

4. 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

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 也需要广大人民的参与。通过支持地方海洋文化活动, 大力宣传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提高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区域的保护意识。与此同时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与媒介, 加强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工作, 让更多的人了解不同区域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 以增强其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的兴趣及参与意识。

摘要:作为海洋文明的承载者, 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而浙江作为海洋大省, 在推动“两富”浙江建设过程中, 对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变得极其重要。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 既有共性的海洋物质文化遗存, 也有独具浙江特色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就浙江本省而言, 不同区域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也有诸多地域色彩。大范围的实地考察和数据统计显示, 目前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研究基础数据缺乏、城市经济发展破坏、政府政策导向不足与民众保护意识淡薄等四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 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 推动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常态化普查与研究, 在涉海省市成立由政府主导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并在此基础上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级分类保护与开发, 加强相应的保护宣传工作。

关键词:海洋文化,遗产,浙江,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宏, 李强编.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2012) [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3.

[2]张亚红, 徐炯明编著.宁波明清海防研究.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系列丛书[M].宁波:宁波出版社, 2012.

[3]杨宁主编.浙江省沿海地区海洋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2.

[4]余群鸣.乐清炮楼的分布与建筑特色[J].东方博物 (第三十九辑) , 2011 (2) .

[5]陈爱琴.洞头杨府爷信仰调查[J].苍南文化, 2011.

[6]柳和勇.简论浙江海洋文化发展轨迹及特点[J].浙江社会科学, 2005 (4) .

[7]李加林, 王杰.浙江海洋文化景观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1.

[8]苏勇军.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1.

[9]曲金良.海洋文化艺术遗产的抢救与保护[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3) .

[10]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温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 (温政令第49号) , 2001年3月17日.

浙江省经济现状 篇10

[关键词] 对外贸易经济增长贡献率拉动度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全省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0.7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852.3亿美元,年均增长30.1%,高出全国同期年均增长速度1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0.3%增加到2004年的7.4%。尤其是1998年以来,出口规模稳居全国第四,出口增速不仅全国领先,而且在沿海主要省市中也处在领先地位。贸易顺差更是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第一,2004年浙江实现贸易顺差310.9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 (320亿美元)的97.2%,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从纵向的增长速度,还是横向的国内比较,以及结构性的产品升级,浙江的对外贸易堪称中国外贸奇迹的典型代表。因而对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简要的文献回顾

当前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已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如陈家勤(1999)通过对进出口依存度、进口GDP增长弹性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进口增长对GDP增长发挥了较大作用;林毅夫等(2001)通过联立方程组,得出“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作用”的结论;石传玉等(2003)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得出“短期内出口促进经济增长、长期内进口与出口共同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尽管各自选用的方法不同,结论有异,但一个广为接受的现实是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数量关系。笔者旨在分析对外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进而分析对外贸易与浙江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二、对外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为分析对外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作用,笔者引入对外贸易的贡献率和拉动度两个概念。对外贸易的贡献率是指對外贸易变量的增量与GDP增量的比率;对外贸易的拉动度则指对外贸易的贡献率与GDP增长率的乘积,它表明在GDP的增长中有多少是由对外贸易贡献的。然而在实际测算对外贸易的贡献率和拉动度时,到底采用哪一对外贸易变量,并无统一的认识。净出口分析法认为应采用净出口增量,因为按照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恒等式:GDP=C+I+(X-M),这里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X-M)表示净出口。用增量的形式表示,则有,式中表示各变量的增量。这意味着GDP的增量是由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因素的增量决定的,因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由净出口增量与GDP增量的比率(百分数)来表示;相应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则等于该比率与GDP增长速度的乘积。而出口总量法则强调出口总量增长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因此认为应采用出口增量与GDP增量的比率表示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用该比率与GDP的增长速度的乘积表示对GDP的拉动度。以上两种方法现实中都有所采用,因此这里笔者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分别按以上两种方法计算了1996年以来对外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结果见表1:

表1 1996-2004年对外贸易对浙江GDP增长的贡献

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浙江省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整理计算。

从表1可以看出,对外贸易对浙江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波动较大,但总体具有正的趋势。按照净出口分析法,1996年~2004年9年间除1996年的贡献率和拉动度为负值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值,2004年达到最高,贡献率为41.67%,拉动度为8.2%,说明2004年浙江GDP增长的1848亿元中有41.67%是由净出口贡献的,GDP增长19.67%,其中有8.2个百分点是由净出口拉动的。按照出口总量法,各年份均为正值,2000年达到最高,贡献率为81.04%,拉动度为10.14%。总体上看,亚洲金融风暴以后的1998年,外贸对浙江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有所下降,在加入WTO以后的2002年、2003年、2004年,外贸对浙江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均有所上升。

但无论净出口法还是出口总量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净出口法完全将进口作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索来考虑,认为进口产品完全是对国内需求的抵消,是国内可供商品的完全替代。而出口总量法则完全不考虑进口,认为进口产品是国内供给不足的补充,两种方法都有极端性。为了比较准确地衡量对外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作用,下面笔者采用定量方法分析对外贸易与浙江经济增长的关系。

三、对外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变量及模型选择

为了进一步分析对外贸易与浙江经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笔者选用浙江省的出口、进口、GDP年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原始数据(见表2)取自2005年《浙江省统计年鉴》,样本区间为1990年~2004年。

表2 1990年~2004年浙江GDP与进出口额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GDP及进出口数据见2005年《浙江省统计年鉴》,其中GDP数值根据当年中美汇率换算而得(1990年:5.2;1991年:5.4;1992年:5.7;1993年:5.8;1994年:8.6,1995年:8.4;1996年~2004年均为8.28)。

为了消除GDP和进出口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对上述各变量分别取对数,并建立如下的线性回归方程:

(1)

(2)

式中,Y代表GDP,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为出口趋势的截距和斜率,为进口趋势的截距和斜率,为误差项。由于笔者旨在考察对外贸易与浙江GDP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因此模型中忽略了影响GDP增长的其他因素。

2.回归结果及分析

借助SPSS软件,对表2中相关变量取对数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以上模型(1)、(2)分别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3。

表3 模型的回归结果

从回归结果看,模型(1)的拟和度很好,调整的,表明方程总体线性关系在97%的水平上成立。从经济意义考虑,,表示出口的增加能够促进GDP的增长;从统计角度看,回归系数的估计值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为:lnY=3.295+0.631lnX,这表明在只考虑出口对当年经济影响的情况下,出口每增长1%,将会使浙江GDP增长0.631%。

从模型(2)的回归结果看,模型的整体拟和度很好,调整的=0.962,但是由D.W值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回归模型的误差项却存在正的自相关,因此在模型中增加AR(1)项,并且以作为AR(1)项,进行重新回归,得到修正的回归方程:

lnY=1.776+0.262lnM+[0.567AR(1)]

方程中各项系数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整体拟和度也有所改善,调整的=0.987,D.W=2.674,该方程表明,进口每增加1%,浙江当年的GDP相应会增长0.262%。

模型(2)表明进口也会对浙江GDP的增长具有拉动作用,这似乎与传统的理论有悖,传统理论认为,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依靠出口或净出口。实际上,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虽然短期内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因素。但是,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则主要取决于要素供给的增加和生产率的提高。要素供给的增加包括资本和劳动供给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规模经济、制度创新、知识进展等,这些都与进口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进口中往往包含大量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它虽然不会直接对GDP总额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大量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进口会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集约化增长程度的提高,从而导致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终促进GDP增长。从这一点考虑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进口对浙江省的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了。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对外贸易对浙江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加入WTO以后,其促进作用在不断加强。因此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浙江利用海外资源来推动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浙江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从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到,进口也能促进浙江经济增长,因此在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大环境中,浙江经济要想在更加激烈的外部竞争压力下持续发展,在不断保持出口优势,提升出口质量、品牌、结构的同时,也就应充分发挥进口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浙江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才能在国际贸易中获益更多。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考虑,应该限制低科技含量的商品进口,引进高科技含量、可同时服务于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的技术设备和智力资源,提高河北GDP的进口弹性,以利于浙江经济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家勤:我国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外贸扶持政策调整的基本取向[J].财贸经济,1999第6期

[2]林毅夫李永军:必要的修正——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J].国际贸易,2001年第9期

[3]石传玉王亚菲王可: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4]王喜平:对外贸易对河北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商业研究,2006年第13期,

[5]孙敬水高玲芬孙金秀: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0期

[6]孫敬水龚江洪:进出口对浙江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研究.财经论丛,2006年第2期

[7]范柏乃毛晓苔王双: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1952年~2003年,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8期

[8]刘晓鹏:我国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从增长率看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第3期

[9]许和连赖明勇: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湖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0]浙江省统计局编:2005年浙江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出版

浙江省经济现状 篇11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现有家庭承包经营关系不变的基础上, 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力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 引领农民对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 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 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 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 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 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 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建立现代农业,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改变农业生产关系, 创新农村发展体制和机制的必然要求。

(一) 巩固和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被实践证明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民一家一户进市场的问题亟待解决, 农村市场主体建设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建立和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将农民组织起来, 实现统一的生产、管理、经营,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业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 形成规模效益, 这是实现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符合广大农民的切实利益。

(二) 维护和保障农民生产生活权益的需要

农村消费市场欺诈现象严重, 加强对农村消费市场安全的监管, 不仅需要工商、质监等部门的协同执法, 还需要发展农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生产消费组织化程度, 通过合作组织的统一采购, 减少因分散购买而产生的农资和消费市场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三) 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价格波动幅度大, 农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 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联合, 及时获取和捕捉市场信息, 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 获得加工和销售环节增值部分的利润, 保障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

(四) 推动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桥梁和纽带, 它一头联着企业, 一头联着农户, 能充分协调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 充分发挥“基地+合作组织+龙头”的优势, 使两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共同面对市场, 实现“双赢”, 建立起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 提升和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需要

从各国农业发展的经验看,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最普遍和最有效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 也是各国政府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和谈判的主要组织。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不仅使农户与国内国际大市场联结起来, 而且可以利用WTO规则中农业贸易的有关政策, 在国际谈判中占有利位置, 支持和保护农产品参与到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中。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一) 发展快

黑龙江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 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发展, 经历了由不规范到比较规范、由松散型到紧密型、由服务型到实体型的发展过程。截至2007年末, 全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已达到5017个, 带动农户75.4万户, 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4.8%。

(二) 类型多

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由生产大户和经纪人组织起来的。生产大户和经纪人带动农民从事专业生产, 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规模体系。二是由龙头企业组建起来的。为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 龙头企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 增加投入, 组建起与其联系紧密的合作组织。三是由农技推广站和科技协会等组织建立的。主要是为广大农民提供生产上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建立标准化生产模式, 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四是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的股份合作社。农民自愿以土地、生产资料等入股成立合作社, 形成适度的土地规模, 进行统一的生产资料采购、统一农业机械化作业、统一农产品销售, 按股分红, 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

(三) 作用大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打破了以农民单家独户的运行格局, 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整合了现有农村的优势资源, 使其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使农民扩大了生产规模, 降低了生产成本, 学习了先进的农业技术, 增强了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提高了收入。政府加强了与农民的联系, 改变了从前面对千家万户抓工作的局面。

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覆盖面窄

黑龙江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晚, 发展时间较短, 虽然发展速度快, 但覆盖面较小, 全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 全省加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仅占农户总数的11.8%。

(二) 带动力弱

目前,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发展初始阶段, 经济实力较弱, 合作紧密性不强, 在技术、信息等方面服务多, 加工、销售方面少, 独立开展产供销服务能力弱, 带领农户发展主导产业闯市场的能力弱。

(三) 机构简单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以松散型为主多, 农户之间形成经济实体、有实质性产权关系的合作组织少。多数农业合作组织都是非赢利性组织, 都没有独立的法人代表。全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 全省实体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约2000家, 大部分没有法律条款保障其成立和商业运行, 很少获得法律咨询和援助。

(四) 机制不健全

目前,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性不强, 缺少健全的管理运行机制。组织产权模糊, 权责不清, 组织章程内容不完整, 规章制度不完善, 民主管理、利益分配和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 合作组织和农民利益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

(五) 政策支持少

资金问题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瓶颈问题。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政支持小, 目前还没有建立促进合作组织发展的长效财政支持机制。金融扶持力度不够, 银行认为合作组织注册资金少、信誉度不高, 又没有担保, 也没有抵押, 造成贷款十分困难。税收和补贴政策优惠有限, 美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纳税率为工商企业的1/30, 法国一般企业须交纳盈利后36%的利润税和一定的工资税, 合作社免征, 不同行业合作社分别减免税收35%~50%, 合作社购买机械由政府提供15%~25%的无偿援助, 政府为合作社提供特别贷款。日本一般公司税率35%, 农协的法人税率为27%。

四、解决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的措施

(一) 健全机构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组织, 强化内部治理机构, 建立符合农民需要和市场竞争的民主管理、利益分配和监督约束机制。鼓励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走市场化、企业化、赢利化道路, 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 既能把支持政策落到实处, 也不形成对政府和龙头企业的过度依赖, 使其能够发展好合作产业, 创出专业品牌, 形成标准管理, 不断提高带动力和辐射力。

(二) 政策扶持

研究制定出台扶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政策,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构建财政奖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机制, 适度放宽贷款条件, 扩大贷款额度。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在初级农产品自行销售不征税的基础上, 研究可行的分类别税率减免政策。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教育与培训体系, 特别是要对带头人进行培训教育, 并指导和帮助农民制订发展规则, 扩大覆盖面, 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合作组织中来, 不断壮大组织规模。

(三) 法律保障

法律法规是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规章制度的基础。我国已制定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对该法还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普及, 探索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实施办法和细则, 贯彻好这部法律, 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健康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韩俊.破解三农难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9.

[2]郭翔宇.经济管理与“三农”论丛[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上一篇:课标下一篇:溶液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