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企业走出去(精选12篇)
浙江省企业走出去 篇1
浙江省是开放型经济大省, “走出去”发展迅速, 截至2007年底, 经核准的境外企业 (机构) 数量居全国第一。“走出去”在促进外资外贸联动发展、推动产业规模扩大、实现制造业原产地多元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 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 企业由于缺乏有效服务、不了解投资国环境等问题, 也制约了企业“走出去”的进一步发展。目前, 浙江省已经进入规模对外投资阶段, 企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 因而建立“政策扶持、服务保障、风险应急处理及防范”三位一体的“走出去”公共服务机构,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有效、系统的公共服务, 对于促进浙江省“走出去”快速、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浙江省企业“走出去”发展概况
浙江省的境外投资始于1982年。到国外建立营销网络、研发中心、生产基地, 利用国际资金、市场、人才、资源等, 进一步壮大企业是浙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浙江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鼓励本地企业向外拓展, 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商务部统计, 浙江境外投资的境内主体数量和境外机构数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截止到2007年底, 全省经政府部门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累计已达3039家, 投资总额20.9亿美元, 中方投资17.4亿美元, 遍布6大洲、121个国家和地区。随着“走出去”企业不断增加和发展壮大, 产生的各种纠纷与问题也势必增多,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及时、必要的公共服务。
二、浙江省企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浙江省“走出去”公共服务体系已经初具雏形, 但与该省企业“走出去”发展速度相比, “走出去”公共服务相对零散, 未能形成有效的公共服务平台, 企业对提供公共服务的需求迫切。
1. 政策支持的需求
在“走出去”方面, 企业希望能够得到“走出去”各项专项资金的支持, 希望能够得到在财政、金融、保险、税收等方面较为完善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
2. 信息和投资促进服务的需求
企业对“走出去”公共服务有着较大的需求, 针对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援助平台和提供“走出去”信息是需求的重点。
3. 风险应急和防范服务的需求
境外投资的风险防范以及遇到风险时的应急处理服务也是企业需求的重点内容之一。企业较为关心在境外投资政治经济风险所带来的企业家人生和财政的安全。如何规避风险的服务是公共服务应该考虑和提供的重点服务内容。
4. 国际经营人才培训服务需求
国际化的人才是走出去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缺乏那些国际化的人才, 企业家寸步难行。缺乏熟悉法律、精通业务、懂管理、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是制约民营企业“走出去”重要因素。
三、浙江省企业“走出去”公共服务对策
“走出去”公共服务主体的建设、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境外投资政策体系的不断健全等方面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必要保障条件。
1. 加强公共服务主体建设, 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建议挂牌成立浙江境外投资服务机构。由政府牵头, 在境外设立若干办事机构。在机构设置上, 境外办事机构可单独设立, 也可挂靠我驻外使馆经商处或与浙江现有境外机构合署办公, 旨在为企业提供有关境内外投资信息情报、拟投资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咨询服务;代办有关投资手续, 帮助企业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对已开业的境外投资项目跟踪研究, 比较投资项目的经营业绩,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以一定的方式反馈给企业。
2. 加强企业主体建设, 强化服务网络建设
在政府的支持下, 由浙江境外投资服务机构牵头, 加强与“走出去”成功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企业, 建立浙江省海外“联络站”, 并以“联络站”为载体, 有效整合华人商会、企业协会等境外华人团体, 以及浙商团体的资源, 建立能够与省内进行有效信息交互的境外服务网络, 使网络服务进一步功能化。
3.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拓宽公共服务资助内容
一是“走出去”公共服务机构要着力积极推动银企融合。加强企业与银行合作, 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根据2007年省政府出台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浙江金融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通过公共服务机构, 加强与发改委、金融办等部门的协作, 推动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和运作, 尽快设立浙江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创业投资基金的桥梁, 将浙江省雄厚的民间资金集聚, 支持企业“走出去”投资发展。
4. 丰富公共服务内容, 提供优质“走出去”公共信息服务
坚持优先支持重点工作, 特别是重要民营企业“走出去”项目信息的提供、国际经济情报的搜集、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服务等。收集国际市场行情和世界各地的投资环境信息, 及时向企业提供境外国家政局情况、政策、宗教信仰、消费习惯、市场容量、外汇管理、法律环境、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等准确真实的情况, 提供经营有关项目的必要信息, 为对外投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如:帮助企业了解我国和东道国的税务、法律、法规、各项政策、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等多方面的信息;帮助企业了解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准确翔实情况;为企业提供国内外各行业跨国公司的典型案例, 使之从中得到经验教训, 减少境外投资的失误等。
5. 加快“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步伐, 完善人才交流平台
以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 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做好“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出国培训”工作, 加大对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组织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力度, 支持民营企业家出国培训, 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家。在适当的时候, 探索在香港和欧美发达国家, 与国外知名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专业培训机构合作, 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其次, 建立和完善国际人才交流平台。逐步丰富国外高层次人才库与用人单位需求库信息, 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 促进国际人才交流。第三, 拓宽海外人才引进渠道。定期赴国外举办海外人才招聘活动, 宣传浙江省引进海外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 发布需求信息。探索在主要发达国家建立引进海外人才联络站, 更好地为我省民营企业“走出去”投资发展提供人才服务。鼓励和引进国际知名猎头公司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来我省开拓业务, 进一步疏通、拓宽人才流动渠道, 发展人才中介业务, 以满足民营企业发展旺盛的高层人才需要。
参考文献
[1]王丽云:构筑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J].南方经济, 2007, (07)
[2]马元:美国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J].全球科技经济望, 1994, (01)
[3]韦昌鑫:浙江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14)
[4]彭静:关于浙江省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思考[J].特区经济, 2008, (07)
[5]姜梅李瑞: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困境探析[J].济南金融, 2007, (02)
浙江省企业走出去 篇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也加快了对外投资的步伐。我国于2000年启动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走出去”战略,从而拉开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序幕。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工作之一,强调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引导和协调。” 可见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在新的发展时期的重要任务和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也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蓬勃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眼于国际市场的拓展,实行跨国经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但随着“走出去”企业的增多,由此带来的跨国纳税事务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维护国家权益,必须切实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日常税收征管工作。
一、我国走出去企业税收征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对“走出去”企业有相应的税收管理规定,但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税收征管方面的问题,例如,税务部门应对境外投资企业的境内总公司均进行纳税申报、税收抵免、协定执行等方面的控管和援助,但实际上,对其真实情况控管乏力。
(一)各国税收制度存在差异
我国与企业境外投资地的税收制度存在差异,如:各国同时规定属人法和属地法,造成不同国家之间的属人法和属地法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企业境外经营情况、税收征税、减免税情况资料报送不全、不及时,真实性、准确性较难把关,导致企业境外所得征管难度加大。
(二)税务部门对“走出去”企业的信息掌握不完全。
一方面,在国际上,各国政府一般都通过国内的立法要求其境内的企业纳税人,必须要按照本国政府规定的会计处理办法进行核算,并在经营国保管有关会计资料。所以,主管税务机关无法获得相关核算资料来合适境外所得,只能根据企业每年向境内报送的会计报表反映的申报数额。另一方面,境外投资企业每年应向有关部门如外经贸、财政等部门报送境外经营情况,对不同类别的外派人员如政府派出人员、访问学者、劳务输出人员等,审批部门有所不同。因此,外经贸、财政等部门掌握境外投资企业经营情况较为完整。由于目前缺乏协税护税机制,基层税务部门难于从有关部门获取有关信息资料,只能靠纳税人主动申报获得零星资料。
(三)税收政策宣传不够,税收征管偏松。
一方面,税务部门对“走出去”企业税收政策宣传不到位。税收政策的变更,没能及时组织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适当学习,使政策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政策、方针、规定得不到落实,造成公司报送资料的不规范、不健全等问题,给税务征管带来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税务部门的征管偏松,税务部门管理的企业众多,要对每家企业了如指掌是很困难的,再加上税法规定的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税务对企业的征管不严,当然,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税务人员。
(四)税务部门部分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欠缺。
在税务部门中,有许多人员并非专业对口,或者之前根本就没学过关于税务的相关知识,对于这些人员,培训尤为重要。随着我国走出去企业的增多,对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可能对税务部门的培训仍做的不够,特别是关于国际政策的学习不够,降低了税务部门对“走出去”企业的征管能力。还有许多“走出去”企业提供的报税资料是外文的,税务人员中外语的掌握程度也不高,要求掌握所有外语是不可能的,至少应该掌握会计相关术语的对应英语。
(五)我国税收政策不完善。
我国税收政策不够完善,一是税收利益保障机制不足。为了满足吸引外资的需要,我国在与其他国家签定税收协定时,考虑更多的是收入来源地的税收利益,而相对忽视了对“走出去”发展中涉及的居住地税收利益保障机制。二是税收政策规定可操作性差。如:关于对境外所得税的抵免办法的规定。企业未设立全资境外机构取得的境外投资所得,明确是指被投资企业已分配给投资方的利润、股息、红利等,但对境外投资的费用支出是否可以作为计算境外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项目及如何扣除不够明确。三是税收政策优惠形式单一。我国在税收政策上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主要是税收抵免,形式比较单一,为“走出去”企业的纳税人的提供税收权益保障不足、税收服务滞后。
二、改革我国对“走出去”企业税收征管的建议
(一)完善投资事项登记制度
税务登记是控纳税人境外投资情况源头。根据我国《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有境外投资行为的纳税人实行税务登记备案,将企业发生境外投资行为作为税务登记变更的申报项目。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要进一步对税务登记系统进行细化和完善,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税务登记环节,制定相应的税收征管操作规程,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税收管理。包括境外机构所在国家或地区、境外机构名称、设置时间、在当地适用税对率以及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和抵扣税额等内容,以便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基础信息管理机制,全面掌握 “走出去”企业在境外的财务和税收状况,包括境外机构所在国家或地区、境外机构名称、设置时间、在当地适用税对率以及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和抵扣税额等内容。
(二)建立健全联系沟通机制。
一方面,加强税务部门与“走出去”企业沟通,双方都应该公布联系电话和网址等联系方式,并确保联系渠道的畅通。税务部门要利用互联网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交流,提供集约化的纳税辅助、税收法规查询、涉税友情提醒、受理举报投诉等服务,促进办税质效提高和税收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加强部门间的配合,主动协调。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定期获取我国“走出去”企业相关信息。各地税务机关要主动联系与外经贸、外汇、海关、银行、商务、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加强部门协调和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建立有效联动机制,将税收服务与管理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境外投资与经营。此外,为了加强与外国税务当局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及时进行税收情报交换,建立税收征管互助机制,以保证我国境外投资税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增强税收政策宣传,明确税收征管分工。
针对税收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应采用多渠道方式对“走出去”企业进行政策宣传和指导。特别是在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更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手段。除此之外,对“走出去”企业会计人员进行纳税培训,以提高办税效率。尽快理顺国地税部门税收征管分工,从体制彻底解决两家税务机构征管范围交叉重复的问题。其次在税务机关内部机构的设置上,在税务机关内部机构的设置上,建议将国内企业的境外投资纳入国际税收业务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并加强税务干部的配备,由国际业务部门统一管理国际税收事务,落实国际税收协定的执行,协调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解决协定执行过程中的矛盾和争端,维护我国境外投资者的利益,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良好的税收服务。
(四)提高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通过内部学习与培训,实现对境外投资事项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由于税务部门会有一些规定的变更,所以,更应加强对基层税收管理员有关税收协定等国际税收管理政策培训,提高国际税务管理水平。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激励机制,有利
于造就一支能够承担新时期税收征管任务的人才队伍,提高办税的效率,降低办税成本。
(五)完善我国税收政策。
首先,我国在与其他国家签定税收协定时,应该适当考虑对“走出去”发展中涉及的居住地税收利益保障机制,以维护我国的权益。其次,在税收政策中有些不够明确的地方加以细化。可以借鉴国外做法,通过外国税收抵免的办法和申请扣除在外国实际缴纳的税收来避免双重征税问题。再者,开拓创新对“走出去”企业的优惠方式,提高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企业走出去 篇3
中国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在4月9日的"企业走出去"博鳌对话上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势头很猛,未来几年可能会达到5000亿美金,而去年的数字就达到1000亿了,如果未来5年还维持这个势头,5000亿应该可以做到。
张国宝说:中国企业走出去从过去规模比较小到现在规模比较大,从过去获得短缺的资源到现在广领域的走出去,目的也不一样,不仅为了获得资源,还有过程产能的转移,我到孟加拉遇到福建有很多制衣厂跑到孟加拉,为什么?那个地方工人一个月的工资相当于中国人民币800元,中国已经很难了。单一工种,如果简单的工种让人家长期干不安心,孟加拉三年多锁扣他也干,只要不拖欠工资就可以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势头很猛,未来几年可能会达到5000亿美金,而去年的数字就达到1000亿了,如果未来5年还维持这个势头,5000亿应该可以做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势头非常猛。
马蔚华:中国企业走出去最大的问题是融资难
永隆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长、前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4月9日的"企业走出去"博鳌对话上表示,中国的企业走出去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融资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想在国内贷款拿到国外去,有贷款通则的制约;二是一旦在境外建立企业又不能从境外很容易的获得融资。
马蔚华说:不久前我看了习主席访问欧洲的电视,其中令我感动的在比利时参观李书福沃尔沃汽车,应该说这是100%的中国民营企业在国外获得的品牌。使我想起当年李书福走出去收购的时候,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我当时经常给他提三个问题,第一,你有办法对付西方的工会吗?第二,你有办法解决文化的差异吗?第三,你有办法不断地取得连续不断的融资吗?他胸有成竹,说没问题,他肯定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习主席出去很高兴。我的意思是说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是我刚才所说的问题,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并购70%是失败的,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文化的整合。所以文化的、制度的、法律的,包括风土人情的这些东西都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融资的问题,你能不断地获得资金的来源吗?我们中国的企业走出去,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融资难,融资难一个是企业想在国内贷款拿到国外去,有贷款通则的制约。因为贷款不能成为资本金的来源,这是中国的制度规定。尤其是民营企业,因为国营企业还有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政策性的金融,所以民营企业比较困难。包括中国的信用担保限额有限,超过2000万美金要财政部批准,所以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最大的难点是这一点。另一个是,一旦在境外建立企业又不能从境外很容易的获得融资。因为最初的企业都是资产负债很高,盈利很低,所以境外的银行也不容易给你融资,你国内的信誉很难得到境外银行的承认,其中最大问题的缺陷是中国本土的银行在全球的网络还没有形成,这就使得我想起我们当年走出去遇到的许多的困难。
项兵:中国企业在全球经商环境糟糕 中国威胁论弥漫
“中国威胁论到处弥漫,中国企业在全球经商的环境非常糟糕,需要共同努力”,4月9日,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上主持“企业走出去”博鳌对话作出上述表示。
项兵称,思科在中国占了70%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华为在美国存在国家安全问题,对等的问题只有中国政府能解决,华为自己很难解决,希望中国政府在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有更大的力度。
“金融走出去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中国政府有些地方可以多做工作”,项兵表示。
话说建筑企业“走出去” 篇4
鉴于此,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企业如何“走出去”作一探讨。
“走出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我国和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格局重新“洗牌”, 所有的国家都感受到了由此而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巨大压力。各国政府不得不重新估量自己在新的世界大格局中的地位, 认真思考如何在一个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更加市场化的世界中生存发展, 同时也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课题:调整发展战略、变革体制、夺取新的战略主动权。二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短缺经济的结束引发了传统产业普遍过剩, 开拓国内外市场, 调整经济结构,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世界经济一体化, 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 在各个层面上互通有无。由此, 我国企业不仅面临着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的危险, 还面临着丧失本土市场的可能。正是在此情况下, 我国政府提出“走出去”战略, 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为企业的发展探索新的道路。
2.目前国内建筑市场的态势是“僧多粥少”、物价上涨, 而国内承包商为了获取项目不惜竞相压价, 宁愿降低利润甚至以赔本的方式恶性竞争 (利润率约为0~3%) , 这些都为国内工程承包带来了不利影响。况且, 如果一个建筑企业的市场领域明显偏向国内, 这种状况一旦国内建筑市场趋于饱和、市场竞争加剧, 企业间的竞争会更加残酷。这也更说明了, 如今现在大力开辟海外市场的必要性。除了中字号大型企业, 现在也有很多地方国企和民企也已在世界各地逐步开辟市场, 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新时期的特点与表现
世界形势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目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融资能力成为国际竞争中的关键因素。过去的承包模式一般是只作为施工承包商承建某个项目, 而现在缺乏一定的融资能力和途径, 则意味着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由此, 承包和发包方式也随之演变, 即发包方越来越重视承包商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 现今广泛为国际大型工程项目所采用的模式主要包括EPC、PMC等一揽子交钥匙工程模式以及BOT、PPP等带资承包方式。产业分工体系也在不断深化。欧美等国家的大型跨国建筑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发展中国家的建筑承包商则因为在劳动力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 在国际工程市场中承揽的多是相对简单的劳动密集型项目, 但因为近年来国内GDP增速明显, 劳动力成本也显著提高, 已开始向技术密集型项目和知识密集型项目转变。
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在大力帮助企业“走出去”, 在资金支持、项目保函及手续费补贴、驻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为企业的对外承包提供了有力保障。
“走出去”需注意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事业已经历了三十多载的磨练, 笔者在这一行业也已工作十多年, 对于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颇有感触。
1.严格甄别项目信息。对于尚未走出国门的企业或刚开始接触对外承包工程的企业来说, 难免会遇到雪片一样的所谓项目信息, 在此情况下, 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对信息来源做仔细的背景调查, 不能因为是某个熟人关系的缘故而忽略其中的不实成分, 这样才能确保从源头上消弭风险。比如在2003年7月, 某大型国企接二连三收到台湾某集团发来的合作函件, 希望能共同开发泛东南亚铁路, 即修建一条从老挝至泰国和马来西亚的铁路, 其在信中所描绘的蓝图非常美好, 且附有相关的项目计划书。后经该企业派人赴老挝与该台湾集团公司商谈, 发现这是一场骗局。所以, 如果不能确定项目的真伪, 亲自到现场考察是最好的方法。
2.要慎选国别市场。在决定进入某个国家建筑市场之前, 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 从国家是否安定、总体经济水平、人文社会到所执行项目的各个关联因素均需要考虑周全, 不仅是因为各个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等有所不同, 其在工程项目所执行的技术规范上也各不相同, 例如:中东地区一般采用欧美标准, 非洲地区则更多采用英国标准, 当然也要结合本国制定的一些规范及其它行业规范同时使用。
3.采取多种方式承揽工程, 拓宽承揽渠道。从经验来看, 如果国际工程项目按资金来源性质划分, 一般包括:中国政府经援项目、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建设项目、中国各银行融资贷款海外建设项目, 以及境外招标项目等。在上述几种方式中, 除了境外招标项目, 其他方式在工程资金的拨付上相对及时、有保障, 而且还可以缩小汇率损失的风险。如中东地区, 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 项目资金可以按时拨付。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如非洲的一些国家, 资金问题一直存在。
4.需针对每个境外项目编制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并以此建立完备的应急风险防范体系。通过与我国驻项目所在国使馆经参处建立联系, 形成及时通告体系, 并随时注意收集并保存当地资源信息, 以备不时之需。
5.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海外管理队伍, 通过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推动企业的海外发展, 不仅具有工程专业的经验, 同时兼具外语、外贸、信息化等方面的知识, 以便在对外这一窗口平台上顺利打开通向目的国市场的大门。
安徽民营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 篇5
根据要求,3月中旬至4月中旬,我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企业、案例剖析等形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民营企业‚走出去‛综合调研。为深入细致做好调研工作,我单位召开了动员会议,精心制定了调研方案,在全省16个市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组成四个调研组,由会领导带队,分赴宣城、滁州、安庆、六安及省直部分企业和商(协)会开展了重点调研,召开了相关座谈会。本次调研共实地走访企业70家,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企业问卷85份,商会问卷30份,收集民营企业案例20个,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安徽省民营企业“走出去”总体概况
(一)安徽省民营企业“走出去”基本情况
近年来,省政府加大推动企业‚走出去‛工作力度,出台和落实了支持企业开展‚走出去‛跨国经营的系列政策举措,全力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截至2014年底,全省累计在境外设立企业(机构)467家,协议对外投资额77.2亿美元,实际投资32亿美元;104家具备对外承包工程资质的企业中,有38家在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77.6亿美元;32家具有对外考务合作资格企业中,有23家外派劳务累计14.5万人。在省政府‚走出去‛政策的鼓励下,部分民营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走出国门、跨国经营,成为对外投资
合作队伍里最活跃的群体,‚走出去‛数量已占整个‚走出去‛主体的83%,并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走出去‛领域逐步拓宽。对外承包工程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房建、修路等单纯土建向以技术、资金密集型为主的冶金、石化、建材、水利、电力、通讯等领域扩展;对外劳务合作由建筑劳务向服装缝纫、机械电子装配、医疗服务、农牧渔业生产加工等工种延伸;对外投资从轻纺、机电行业向汽车、建材、新能源、农业、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拓展。如:安徽天瑞生态科技公司在津巴布韦注册成立皖津天瑞,独立经营原津巴布韦空军基地三个农场3228公顷,发展现代农业、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项目;蚌埠利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在莫桑比克投资成立莫桑比克矿业资源有限公司和莫桑比克国际钢铁公司,其中矿业资源有限公司现已形成1000吨/日选矿能力,等等。
二是‚走出去‛区域日益扩大。我省民营企业‚走出去‛业务已扩展到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的10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外投资由香港、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延伸到中亚、南美、北美、非洲、东欧的74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承包工程市场由中东、东南亚为主向非洲、南亚、南美挺进;外派劳务在原有日本、新加坡基础上,开发了西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并由简单用工外包逐步发展到服务外包。如安徽海金水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我国成熟的水泥生产和组织经验,近三年来,在沙特、伊拉克、越南、苏丹等国承接水泥技术服务项目十余个,最大项目伊拉克MASS水泥调
试、包产项目驻外员工达420人。
三是‚走出去‛方式不断优化。在投资建立企业的同时,境外并购和股权交易活动日趋活跃。中鼎集团先后收购德国Schmitter公司、美国AB公司等9家境外公司。2014年又斥资8200万美元收购奥地利KACO橡胶公司80%股权,从而增强母体公司研发创新能力,并打破国外厂商在汽车及工程机械用高端密封产品市场的垄断地位。安徽一隆羽绒集团投资2000万新币在新西兰收购了一家奶粉工厂(已通过中国国家认监委认证)30%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主要生产婴幼儿奶粉。通过境外并购、股权交易,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产品结构和管理能力,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
四是‚走出去‛层次持续提高。我省企业对欧美投资重点关注的是成熟的品牌、技术和营销渠道,通过并购或绿地投资等手段,获取高端品牌市场资源,增强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如马鞍山汉世伟猪业公司并购法国CG公司,利用其先进的养殖技术,促进母体企业扩大养殖规模;安徽国轩高科动力能源公司在美国建立国轩硅谷研究院,抢占新能源电动车技术的制高点;安徽广印堂中药公司与日本富山一家百年老字号制药企业合作,利用日方先进的管理和中药制剂技术,生产具有国际品牌的中成药,产品全部返销日本。
虽然安徽民营企业‚走出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起步迟、起点低,从主体队伍、业务规模、占全国比重看,迄今对外经济合作仍是我省开放型经济中明显的短板。2014年全省直接利用外资123亿美元,而对外投资不到5亿
美元。对外投资企业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对外投资领域集中于开展国际贸易、资源开发、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传统低附加值领域,高科技领域和研发类项目少,新兴产业跨国对接项目少,总体上处于‚走出去‛的初级阶段。
(二)安徽省工商联系统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做法
2012年,安徽省成立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由分管副省长花建慧任组长,省工商联作为成员单位参与。为做好交办任务,省工商联成立了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去‛领导小组,由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卫华亲自担任组长,并抽调一批精干人员专门设立了‚走出去‛办公室,全力服务我省民营企业‚走出去‛工作。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并下发了《省工商联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实施方案》,明确了各市联络员,与省商务厅、省外办等部门和澳大利亚驻沪总领馆、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香港贸发局等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二是建立信息平台。依托省工商联网站向企业发布投资政策和项目信息,建立了‚走出去‛企业数据库,编印促进企业‚走出去‛政策汇编等。三是开展宣传培训活动。每年召开全省民营企业‚走出去‛培训会议,邀请省商务厅等单位专家授课和‚走出去‛企业负责人作经验交流。完成省工商联网站‚走出去‛专栏的收集、录入工作,发布国家和我省政策文件、投资信息、投资目的国政策和产业发展情况等205篇。四是加强项目推介。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俄罗斯、加拿大、澳大
利亚、阿根廷、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机构的招商活动,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寻找机会。五是开展务实服务,利用外国政府驻华总领馆领事、境外工商社团来省工商联交流契机,有针对性地安排部分民营企业家参加交流,了解相关国家投资发展环境。帮助民营企业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帮助民营企业在国外进行项目对接等。
基于基础条件较为成熟、符合国家政策引导方向、潜在风险较小等要求,省工商联将中俄两江(河)流域合作、省农垦集团津巴布韦农业合作区、新长江集团柬埔寨开发区等作为重点推介项目,积极推动民营企业抱团‚走出去‛。省工商联与省农垦集团签订了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省工商联的努力下,目前安徽恒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发起成立了省总商会国际农业开发联盟,并成立注册资金达7000万元的‚安徽丰联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作为投资主体,与省农垦集团合作,拟首期在津开发耕地15万亩,逐步拓展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及农业机械经营开发业务。省工商联先后两次参与省政府访俄工作,分别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州工商会和鞑靼斯坦共和国工商会签订了‚友好商会合作协议‛,组织企业参与访问,与俄方进行投资洽谈。目前,征集对俄投资项目(意向)7个,并报省发改委和省外办。今后我们将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搭建平台,加大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对外投资抱团‚走出去‛。
二、制约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因素
随着我省民营企业实力的日益提升,企业‚走出去‛日趋活跃。然而,在‚走出去‛过程中却面临多重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一)企业层面
1、对‚走出去‛认识存在偏差。调研中,大多数民营企业对‚走出去‛的愿望强烈,认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企业‚走出去‛迎来重大机遇,问卷调查显示60.9%的企业未来三年在‚一带一路‛区域有投资意向。企业希望通过‚走出去‛转移优势产能,扩大生存空间,降低成本,获取品牌、技术、人才等战略要素,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但仍有一些企业对境外投资认识不到位。一是不敢‚走出去‛,对国内外相关政策不了解,惧怕国外的政治风险和市场风险。二是不愿‚走出去‛,认为‚走出去‛应该是大企业的事,与中小企业无关。三是不想‚走出去‛。有的民营企业坦言只要在国内作为就行了,不需要到国际市场上去闯荡,缺乏主动‚走出去‛的意识。
2、缺乏具有国际化经营的高素质人才。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有62.5 %认为缺乏国际经营管理人才制约了企业在海外的进一步发展。我省企业中的多数管理人员不具备跨国经营应具有的素质,特别是缺乏既精通项目经营管理,又懂商务、外语、法律的复合型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发展需要。比如,目前各发达经济体都在发展自身的全产业链认证,企业一旦通过认证,通常会得到出口目的国的一系列优惠措施,但是据企业反馈,熟悉这方面的管理、物流、外贸、法律相关专业人才还较少。
3、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由于缺乏对海外环境的深入考察和对境外市场的调研能力,多数民营企业缺乏对东道国政治宗教、法律法规、经济发展、税收政策、文化习俗、市场运作模式等信息的了解渠道,目前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在项目立项、洽谈、投资过程中,主要依靠投资国当地华人和驻外大使、参赞等,企业获取信息成本高,缺乏权威的信息交换平台,增加了投资决策的难度。
调研中也发现,部分‚走出去‛民营企业没有在商务部门备案,一方面无法享受国家和我省对境外投资企业的资金扶持,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
(二)政策支持层面
一是相关政策调整滞后。支持和保障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还不完善,便利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出口退税政策,国内产品出口大多经过中间商,造成生产企业不能享受退税政策,而中间商却能享受退税政策,有悖于出口退税政策制定的初衷。二是境外投资项目审批手续繁琐。据企业反映,跨国投资的审批要经过多个部门,手续繁琐,审批时间较长,造成洽谈项目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企业跨国投资的时机,建议政府部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有些驻外使领馆经商参赞服务意识不强。有企业反映拟在老挝投资,当问及当地的投资环境、政策、法律、市场等信息时,态度不积极,连基本的宣传材料都无法提供。四是政策对待不平等。对于商务洽谈、参加会展、出国培训
等外事活动,国有企业人员可以走因公渠道、获取补贴,而民营企业人员只能办理因私护照,很少享受到补贴。不少民营企业反映,在金融信贷上和国有企业存在较大区别。五是政策落实不到位。据问卷调查,55.1%的企业对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政策不了解,83.7%的企业没有享受对外投资贷款贴息,65.9%的企业没有享受境外所得税抵免政策。根据‚走出去‛指导意见,我省已将1000万美元以下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备案和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审批以及对外劳务合作项目审查、外派劳务人员招收备案等下放到各市商务局。但由于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机构不健全导致改革事项在基层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
(三)服务体系层面
1、金融扶持不足。民营企业认为,‚走出去‛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缺少金融支撑。主要体现在:投资形成的境外资产无法在国内融资、难以获得所在国家金融机构支持、境外上市存在政策障碍、境内融资困难等。据问卷调查,在影响企业‚走出去‛发展的自身因素中,67.1%企业认为缺资金,排在第一位;在影响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国内因素中,62.5%企业认为金融支持不够,排在第一位;民营企业对商业银行境外投资贷款政策的满意率为41.7%;对境外资本上市政策的满意率仅为37.3%;对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的满意率分别为49.2%、43.3%。据安徽蓝德公司反映,国开行在不同省份政策不一致。该公司将在老挝建一套年产4万吨的酒精生产装臵,向省开行申请贷款需要主权担保、抵
押物担保、第三方担保,尽管如此,省开行认为总投资2000万美金的项目太小不予贷款,而相同的条件广西开行就可以贷款,据了解是国开行内部有分工要求。
2、中介服务不完善。推进企业境外投资,不仅需要政府提供优质服务,而且需要法律、会计、投资、咨询等社会中介组织提供各类专业服务。企业反映,‚走出去‛中介服务体系发育不健全,特别是缺乏综合服务机构,民营企业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了解相关政策,不知道手续怎么办、程序怎么走。
3、工商联作用发挥不明显。中发[2010]16号和皖发“2011”12号均提出:大力支持工商联开展民间外交,支持工商联组团非公有制企业‚走出去‛,加强同国外境外工商界和工商社团的交流合作,更好地为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提供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省工商联(总商会)因受公务出国(境)指标限制,每年组织民营企业家出国不超过2批次,这对于全省16万会员企业旺盛的需求来说远远不够。我省民营企业‚走出去‛基本上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企业间缺乏必要沟通和相互联系,很难形成产业内企业间的规模经济和专业协作,也使不少企业走了弯路。
(四)投资环境层面
一是海外投资的风险比国内有所增加。由于国别、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地理位臵、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国外投资会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投资风险,提高企业投资成本,影响项目的推进。问卷调查显示,在影响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海外因素中,国际地缘政策与冲突、东道国法规政策不完善或存在歧视、东道国汇率波动,占据前三位,分别为32.8%、26.6%、26.6%。一些企业反映,东南亚、非州一些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在当地投资具有成本优势,但由于政策性规章制度不完整且存在一定的变动因素,对当地投资环境表示担心。安徽国祯集团在泰国专设一个公司负责污水处理项目,由于政局动荡,投资失败。安徽中亚钢结构公司在埃塞俄比亚投资钢结构项目,由于当地基础设施太差导致派驻人员不愿入驻,加上外汇管制严格,开始撤资,因埃币大幅度贬值,损失较大。二是部分国有企业无序竞争。某企业反映,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在海外并购中不按市场规律办事,民营企业无法与之竞争。企业表示,该行业一般海外并购报价为7-8倍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等于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主要衡量企业主营业务产生现金流的能力),往往不同竞标者的出价差异都在一倍EBITDA之间,而某央企的报价高达14倍EBITDA。该企业建议,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应加强审计,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为民营企业平等竞争创造条件。
三、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第一次确立了‚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提出了‚三个允许‛的新要求,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开展‚走出去‛跨国经营的指导意见》。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扎实推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一)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制定‚走出去‛产业规划、指导政策和专项行动计划,明确重点领域和地区,做好国别投资环境的评估,指导企业规避风险,提高‚走出去‛的成功率。‚一带一路‛区域国家多、地域广、情况复杂多变,引导企业对‚一带一路‛投资,在鼓励企业大胆尝试,自主投资同时,应当选择投资条件较好,与我国产业结合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系统研究,深入耕耘、重点推介,让企业有信息、有信心进行市场研判、大胆投资,不宜广铺摊子。二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并实施境外投资法,进一步规范对外投资的主体、程序和标准,将不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对外投资,特别是民企的,改为单一部门备案制;建立海外投资收入税收减免制度,对企业境外投资给予一定的财税优惠。三是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存在扶持资金‚撒胡椒面‛的现象,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建议将补贴资金集中,成立‚‘走出去’风险担保资金‛或‚‘走出去’基金‛。通过设立投资引导基金,并把引导基金作为股权投资,通过基金公司运作,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有意愿开展对外投资的企业。待企业成功开展对外投资后,引导资金即可撤出并投资到其他‚走出去‛项目,以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这样既可以缓解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资金压力,更好地孵化对外投资企业,又可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克服政府直接干预模式带来的权利寻租和市场体系缺陷等问题。四是加强人才支持。对民营企业开放政府与境外机构的培训名额,把民营企业人员
到境外进行培训列入计划,多渠道帮助民营企业引进、推荐、培养国际化人才。五是鼓励交流考察。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对境外市场、环境、政策缺乏了解,建议对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民营企业代表团出境考察、对接项目给予特殊政策,特别是赴‚一带一路‛、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联邦区,和非洲、南美、东南亚等‚走出去‛重点地区进行考察的,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补贴。
(二)健全“走出去”服务机制。目前,具有悠久对外投资历史的西方国家已经建立系统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例如‚选择美国‛、英国贸易投资署等西方投资促进机构均在国外设立大量的服务团队,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怎么‚走出去‛,许多企业并不准确把握,政府部门要加大服务体系建设,便利企业‚走出去‛。一是建立和完善‚走出去‛信息发布通道。商务部门要牵头整合和利用国内外各种信息资源,实现各部门资源共享,建立统一的‚走出去‛企业数据库、项目信息库和服务平台体系。及时发布并定期更新有关‚走出去‛的各种信息,并对所发布的‚走出去‛信息进行必要的解读。二是畅通对外交流渠道。充分发挥政府间合作机制、境外投资中介机构、政府和大型企业驻外机构、华侨华人及其工商团体的作用,支持他们积极牵线搭桥,引导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党政代表团出访或领导接待国外官方及商界等高层时,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行业领域的代表性民营企业参加会见会谈等活动,便于企业建立与该国官方及商界的联系渠道,促进相互沟通交流。三是
建立‚走出去‛境外风险防控和保障机制。中东和非洲具有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市场优势,与此同时,缺少技术、资金和人才,是我省企业走出去理想地区。但是,这些国家政局动荡、不确定因素较多。相关部门要提高对重大国别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加强对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投资的指导和鉴定,及时向企业警示和通报。目前国家承担对外投资保险仅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一家,建议成立省级政策性保险公司,统一服务进出口、对外投资等外向型经济活动,降低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可由政府协调相关商业保险公司等,开展民企‚走出去‛项目的国际政治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保险,减少民企‚走出去‛后顾之忧。四是发挥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出台政策,定期从财政拨付一定资金,建立专门基金,用于补贴从事中小企业海外发展咨询、指导等工作的公共团体和企业。加快具备全球能力的律师、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关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帮助企业进行海外项目评估、可行性研究等,综合东道国政策、法律、文化、投资环境等信息,给予企业海外投资指引和示警,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提高银行、金融、保险等机构服务水平。鼓励中资银行、信用担保机构先行‚走出去‛,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给予‚走出去‛企业更好的融资支持与指导。支持企业在境内外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多元方式直接融资。允许企业以境外有效资产、股权、矿业开采权、土地开发权、应收帐款等抵押物担保贷款,即实现‚外保外贷‛。利用国家外
汇储备对海外资源类项目建设给予长期低息贷款支持。建议由省担保集团选择‚走出去‛优势企业出具担保,以股权、合同反担保和应收账款等作为担保,以内保外贷形式,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用好进出口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出口信贷资金,在授信额度范围内,项目经核准,可通过境内母公司提供担保,为境外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建立国内总部企业与海外投资控股企业之间的外汇资金池,为企业之间相互借贷美元资金提供便捷通道,也便于外汇管理部门的监管。
(四)加大“走出去”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动态掌握有‚走出去‛意愿的重点企业和潜在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服务、政策宣讲、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境外市场考察、对外投资前期费用、贷款贴息、海外投资保险等‚走出去‛政策激励作用,鼓励企业以新设、并购、参股、技术和品牌投资等多种方式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健全走出去‚重点企业‛定点帮扶机制,帮助企业发展思路,做好境外投资环境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帮助制订完善投资计划和实施方案。对于有‚走出去‛意向企业,力争发现一个、发展一个、走出去一个。
(五)引导民营企业抱团出征。政府部门应鼓励民营企业联合在一起走出去。因为有先行者的经验可以减少企业成本,而且规模更大,更容易引起当地的重视与支持。建议以已经‚走出去‛的民营企业为支点加快建设境外工业园区,或有针对性地建立类似苏州新加坡工业园这样的政府性园区,防止民营企业单打独斗,提高开拓市场和抵御风险的能
力,努力形成骨干企业带头、中小企业配套,有梯度、有纵深的‚走出去‛企业集群。同时,鼓励民营企业与有海外经验的国企联合对外投资,将混合所有制应用于海外项目中。
企业走出去需要“真机遇” 篇6
2012年7月20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将以12.52亿美元的总对价收购里昂证券100%的股权,其中19.9%股权收购已完成。
7月23日,曾折戟优尼科收购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以151亿美元收购在加拿大上市的英国最大石油公司Nexen的全部流通股和优先股。
上述消息发布几小时后,塔里斯曼能源(Talisman Energy Inc.)宣布,已同意作价15亿美元将其英国业务49%的股份出售给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掀起第二波中国企业出海潮的延续。多家研究机构发布报告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需求高涨、速度惊人。将于8月中旬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将主题确定为“全球经济转型与中国海外投资新模式”。
2011年投资额达600亿美元
中国企业“走出去”经历了三个阶段:
1984~2000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DI)规模较低,累计对外投资不足300亿美元。学界一般将1984年中国银行和华润联手收购香港最大的上市电子集团公司康力投资有限公司,视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第一案。
2000年至2008年金融危机前,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第一次热潮。200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升为国家战略,而中国“入世”这一历史性事件及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兴起,为“走出去”提供了国际背景和有利条件。这个阶段先后出现了TCL收购汤姆逊、上海汽车收购韩国双龙、联想收购IBM PC等大型交易。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引爆了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冲动。但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面前,让本轮抄底型的海外投资教训多于经验。最广为公众诟病的即是中投入股黑石。但教训并未放缓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据商务部统计,仅2011年中国企业共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实现直接投资600.7亿美元。
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表示,随着中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将进入大规模扩张期,当前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为企业提供了较好的“走出去”的机会。
伴随着中国企业20多年的海外投资历程,政府的主导思路也在因时而变,由限制逐渐发展到鼓励、支持,审查程序在不断地规范、简化,外汇管制趋于宽松,信贷、保险、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在步步加大,引导中国企业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的用意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导向的鼓励范围逐渐加大,有关部门对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大。6月29日,13个部委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加强对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宏观指导;切实完善对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政策支持;简化和规范对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管理;全面做好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服务保障;加强风险防范,保障境外人员和资产安全。这一最新政策的出台预示着机构将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更具体、更细化的服务。比如,为了响应监管部门鼓励企业海外投资,银行设立专项贷款,只要企业符合相应的条件,银行会按照程序来发放专项贷款。
在政府战略鼓励、国内产业升级倒逼、市场竞争加剧和国际市场诱惑的综合作用下,不缺钱而缺合适项目的企业仍会把“走出去”作为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中信证券国际董事长德地立人6月15日在“财新论坛”上说:“随着金融转型的推进,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发展会越来越好。”
让机遇成真
7月26日,中投公布了2011年境外投资收益率,为-4.3%,这一业绩跑输了多数主权基金。自2007年成立以来,中投对外投资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8%。有专家称,中国企业近70%的海外投资处于亏损状态,很多项目并没有按照预期的计划顺利运作和发展。
在全球经济脆弱的复苏过程中,金融市场发生新动荡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企业要规避哪些风险才能让机遇成为“真机遇”?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非部副主任张广荣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后主要面临市场风险和非市场风险,非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八大类风险,分别为企业内部运营管理风险、文化差异风险、企业道德风险、东道国政治动乱风险、东道国政策与法律风险、合同条款风险、项目价值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很多风险在国内投资也会遇到,如果仅凭着经验主义将相同的解决方式复制到海外投资中,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在张广荣看来,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文化差异。例如,中国企业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些人才管理制度,这套制度到了海外能否得到本地人的认同?如果无法认同会不会产生管理上的摩擦?诸如此类问题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是否已经准备好解决方案?
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石铁军持相近观点,他认为现在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方面“还没准备好”,比如真正了解外国文化、制度和商业规则的人才并不多,语言仍是制约因素。更重要的是人才。例如,起用国外的管理人才,一些企业家在心理上很难接受这个选择,即便能接受也要有前提—对当地的经济、文化了解充分。根据自身情况找个好律师会对中国企业融入当地法律环境开展业务有更好的帮助。
德国伯尔基金会中国项目一直关注中国对外投资这一议题,尤其是资源开发项目。其环境项目经理曹可表示,这些项目与民众利益紧密相关,在国内开展工作都较为棘手,在国外会面临更多挑战,大型资源开发项目几乎都涉及地缘政治、民族情绪和对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冲击等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局面很难收拾。伯尔基金会项目经理曹可提到,当地的民众、民间组织、媒体很可能会拿国际标准要求外来企业,而中国企业往往对非经济因素考虑不足、经验有限、人才缺乏。国际大公司在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管理方面也有很多问题,但相对来讲,较为体系化、规范化,且有专人负责,它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用合适的方式走出去
在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当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领域有两类,一是以大型国企为代表的资源性投资;一是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产业升级类投资,以购买技术、市场、渠道为主目标。对不同的投资意图和标的要用不同的方式投资和管理。
中国企业蹒跚“走出去” 篇7
多方数据汇总显示,2011年上半年至少有11起大规模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风险或遭遇困境的案例,例如广东核电撤销竞购英国Kalahar、中钢暂停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项目、中石油与加拿大Encana涉及53.9亿美元的页岩气项目谈判破裂、光明集团折戟法国优诺公司并购等。利比亚无疑成为令人忧心的焦点地区,由于当地局势动荡,葛洲坝、中冶、中铁建、中建共涉及72.4亿美元的投资面临风险,而这些仅是中资企业在当地大规模投资的一部分。“中国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量的挫折。”长期关注中国海外投资的传统基金会研究员Derek Scissors认为。
在近年来遇挫的交易中,交易平均规模在22.71亿美元,其中中铝对力拓、中海油对优尼科以及在伊朗的油气项目金额最大,合计达535亿美元。
中国企业走出去学费如此之高,加上过去20年像日本等其他国家海外投资教训惨重、全球范围内跨国并购一般仅有34%的成功率等诸多前鉴,不得不让人们警觉成绩、机遇背后所伴随的高额风险。事实上,全球性失衡酿制的金融危机及其后遗症的长期扩散,将裹挟着意识形态、文化差异等固有因素,在地缘政治上继续构成中国企业今后几年“走出去”的重大外部挑战。
量增却难质跃
自2000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正式提出“走出去”的概念,迄今已经步入第12个年头。诚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经过多年发展,已从早期的以绿地投资为主转为收购兼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和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并重,取得了截至2011年7月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864.3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7751亿美元和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67万人的成绩。尽管1362.3亿美元的涉险非金融类投资仅是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零头,但自损过半的残酷现实,充分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走出去”在整体制度安排、政策规划配套、宏观指导推进等方面缺少统筹设计,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例如,对外金融、股权投资和战略性资源储备如何有序有侧重地进行战略管理缺乏清晰思路;“走出去”战略与扩内需调结构、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等宏观战略缺乏协调配合。“走出去”的宏观管理存在缺陷与现有多层次的管理体制有关。在商务部牵头、发改委和国资委等部门各自参与的管理模式下,条块分割的格局、重审批轻服务的工作方式、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等因素往往会导致部门利益出现矛盾冲突、管理效率不高。而从企业层面看,一方面受制于信息资源获取渠道和能力不足、对不同投资地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了解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得不到应有的咨询指导和财经服务。在企业主体选择方面,尽管2011年上半年走出去的企业结构中国企比重下降民企上升,然而总体上“走出去”仍过度依赖国企,私人资本流出力度有限。
其次,“走出去”的整体产业层次较低,制造业对外投资规模较小,大型项目不多,高端跨境配套代工能力和中高端生产服务的自主发展能力不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涉及的产业门类多样,尽管近3年来投资农业、采矿业和能源业的比重有了较大增长,但投资最多的仍是传统制造业;而在已对外投资的企业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企业表示现有对外投资规模小于500万美元。这与中国的加工贸易体系长期被锁定在国际分工低端密切相关。按照专家的说法,这导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1美元所创造的附加值仅为0.2美元左右,而进口1美元商品为出口国创造的附加值则高达0.8美元。
再次,“走出去”的地区分布仍过于集中,亚洲仍占46%的投资比重,而不同区域内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并不利于分散风险。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77个,中国资本在境外已设立逾1.3万家企业;其中仅2011年1~7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就累计对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的2169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从境外投资项目的地区分布来看,亚洲、欧洲和北美是吸引中国投资较为集中的地区。例如香港,按照美国传统基金会的数据分析,香港吸引了几乎三分之二的中国内地投资,即便其只是个中转站。商务部的数据也显示,2011年1~7月新签合同额居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香港列第二,仅次于印度。从中国企业的投资热点变化看,西半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企业在欧盟国家的投资主要集中于英国、法国、德国;在北美的投资主要集中于美国;南美则扎堆巴西、阿根廷;在非洲投资较多的国家是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和南非。
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总的来看,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还只是量的剧增,并未达到质的飞跃。
内外兼修审慎权变
按照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的预计,继2010年的1.2万亿美元之后,2011年全球直接投资流入量约为1.3万亿~1.5万亿美元,2012年约为1.6万亿~2万亿美元。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直接投资的重要性在增加,但同时主要经济体投资政策中的限制性措施比重上升到30%。这对处于“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并存的“十二五”期间的中国来说,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走出去”之于当下中国的意义其实很明了:可以充分发挥过剩的外汇储备优势促进资产组合多元化,控制外储规模趋向合理,扭转资产收益过低的被动局面;可以实现顺差的对外转移,从而减缓贸易摩擦;可以缓解国内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瓶颈,延长既有的传统产业优势,推动新兴优势产业、产品海外布局,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可以有助于中国二元贸易生产体系的转型升级,向高端代工和自主发展演进。对外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看主要的有利因素依次包括:投资目的地的市场潜力、“走出去”政策及相关优惠条件、投资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可供投资使用的资金数量、从投资目的地的优惠政策中获利、海外投资节省运输成本、投资目的地的技术先进、获取知名品牌、规避贸易壁垒等。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邓宁的三要素优势投资理论,企业对外投资必备的优势之一是内部化优势,即企业必须有能力把在本土的所有权优势延伸到投资东道国,与当地投资环境和生产要素更好地融合。这是决定对外投资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因为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是随着距离的延长或环境的变化而递减的。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和不断的投资失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对外投资所面临的诸多不利因素。从企业的调研情况分析,目前“走出去”的不利因素依次包括融资困难、缺乏国际经营和管理的人才、产品技术缺乏竞争力、当地消费者对中国品牌不了解、文化差异、当地消费者对中国产品质量担忧等。这与有关方面认为的被投资国的政治对抗心态可能对流向当地的投资产生一种“寒蝉效应”——这一最大的投资不利因素判断迥然不同。事实上有超过60%的企业认为,融资困难和国际化人才短缺特别是跨国经营管理人才目前奇缺,是制约对外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对企业“走出去”构成巨大挑战。
对已经出现的投资困难和失败案例,我们应当深刻汲取经验教训;今后如何“走出去”,我们必须立足长远权衡利弊谋定而动。政府当下应抓紧推进的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要健全“走出去”的政策促进体系,深化对外投资合作管理体制的改革,推进对外投资合作的便利化;二是要健全“走出去”的服务保障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在对外投资管理中,管好国企,放开民企,更多地通过双边政府协商、提供信息咨询等措施保护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降低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政府须灵活采取各种措施,真正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集团,为创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提供应有的条件。
就企业而言,强化合作与协作、深化“双赢”投资理念、打造命运利益共同体,显得十分迫切。中国企业要明白,存小异而求大同,是为了大家建立共同的利润目标、共同的商业追求、共同的价值观,以互助、团结以及为了共同目标相互妥协的方式共同发展。这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发展中,尤其是现在全球敌意升温时期必须采取的方式,必须转变的思维。如果中国企业能在主流市场与行业打造出广泛、深入的命运利益体,西方的主流商业机构就会重新看待中国企业的价值,会消除过往对我们的一些误解,进而帮助中国企业去游说政府,去影响西方主流传媒,加之中国企业逐渐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将会逐步在这些进入国家与地区中建立中国企业的良性影响力。这次全球性金融风暴,西方许多企业尤其是顶级金融机构陷入资金短缺困境,这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们彼时迫切地希望中国企业能施以援手,中国企业由此可以恰当的方式援手行业内的顶级企业。这种雪中送炭并共渡难关的方式,将使大家荣辱与共并结为同盟。
此外,企业要修炼内功,提高自身产品和服务质量;在对外投资之前应进行细致的可行性研究,要有长期规划和国际化的战略部署,广招通晓外语、管理和当地情况的专业人才;要加强公司治理、社会责任和法制意识,提升中国企业海外形象。唯有如此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对外投资模式。
突破中小企业“走出去”魔咒 篇8
相对技术优势。我国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 在很多领域缺乏现代尖端技术, 但却拥有不少“适用技术”, 在发展中国家有广泛的适应性。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许多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技术可以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找到广阔市场。我国根据自己的特点消化吸收地引进技术, 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 并且价格也较低, 易被发展中国家接受。
相对区位优势。首先, 周边国家较多, 且多数经济正在迅速崛起, 我国与其均有着长期广泛的对外联系。其次, 我国的华侨遍布世界各地, 靠种族纽带, 我国企业可以减少跨国经营中的障碍, 降低风险, 并有利于同当地企业进行更为密切的合作。再次, 因为经济、技术、环境的相似性, 我国企业在海外就地取材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强, 生产商品或服务成本较低。
内部化优势。我国中小企业规模较小, 资金资源有限, 其内部规模经济性并不明显。但各中小企业如果组成“企业群”, 进行“集群式”对外投资, 就可充分共享经营资源, 形成规模优势。另外, 中小企业决策简单而富有效率, 能够更灵活、及时做出有利的反应。中小企业内部的环节较少, 更易于管理者考核员工的工作效率, 提高管理效率。
市场营销优势。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有限、实力较弱, 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 但它又机动灵活、市场适应性较强、市场进退成本低、能更多地接触客户、更快地反应市场等优势。另外, 在产品的开发方面愿意设计和生产适合当地条件的产品, 开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屑一顾的市场缝隙, 其产品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特色产品优势。经营凝聚有中国文化的特色产品是海外投资企业重要的竞争力来源。一些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 如中式菜、中药、丝绸等, 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并具有不可模仿、难以替代等特性。加之中小企业在开发这些特色产品方面比国有企业更有效率, 因此在这方面中小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劣势
抗风险能力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 资本不很充足, 在对外投资中抵抗风险、管理风险的能力比较低。特别是对非企业自身因素造成的风险, 如政治风险、战争风险、国有化风险、社会治安风险等, 几乎没有任何防范承受的能力。
国际竞争力较低。要进行跨国经营, 需要有高竞争力的企业, 但事实上, 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低下。不少规模普遍偏小, 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 缺乏名牌产品, 缺乏独特的企业文化, 凝聚力不甚强。
跨国经营人才短缺。跨国经营是项复杂的工作, 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 通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而我国中小企业这方面的人才少, 且整体素质也不高。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要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才能有效地规避劣势, 发挥优势, 适应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开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屑一顾的市场缝隙, 也可与国外跨国公司结成战略性联盟, 成为跨国公司价值链的一环, 在合作中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 从而避免盲目投资造成损失。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淡薄。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认为只有大企业才具备成为跨国公司的条件,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缺乏克服国际化障碍的能力, 这就导致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具有强烈的内向性, 很少具有国际化经营的意识。
宏观对外政策的制约。在我国现有的对外贸易体制下, 使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的价值链中多了一些环节, 产品的价格等优势受到影响, 限制了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品出口。此外, 在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项目审批程序、融资条件等方面, 现行的宏观政策也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要求, 进一步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遭遇到新的问题。虽然知识经济可以使中小企业小而强, 并使得它们可以在国际市场中进行竞争, 但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缺乏知识创新的能力, 反而使它们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此外, 在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的获得是一个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而我国的中小企业缺少资金购买和建立信息通讯系统以及进行必要的人员培训, 这使得它们在这方面落后于国外的企业和国内的大企业, 对它们的国际化经营战略非常不利。
针对我国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为提高我国中小型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应采取以下积极措施:
企业应加快技术创新, 培育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能否走向国际市场并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形成并保持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资产, 特别是无形资产, 如技术、专利、生产技能、互补性知识等。只有着眼于培育企业的核心资产, 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力开发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 中小企业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根据我国国情, 要发挥中小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特殊作用, 并促使相关政府制定一个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工信部制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领域的政策, 鼓励中小企业创新转型。从产业上看可以从制造业转型升级入手, 在医疗产业、机器人、无人机、自动化机械制造方面入手, 打造自身的品牌并布局海外市场, 让中国中小企业品牌名扬海外。
着重引进和培养跨国经营专业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获得成功的关键。培养和引进业务技能强, 通晓外语, 以及国外文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成功的必要条件。要在企业内部着力培养一批既懂外语、又懂法律, 通晓财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担当公司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通过内部员工的国外培训、高薪聘请国外专家、吸纳海外学子等多种渠道吸引人才。要大力实施海外机构人员本地化战略。善于利用东道国的人才资源, 从而更好地适应东道国的情况, 进一步将我国中小企业推向世界, 实施跨国经营。
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地,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大中小企业的技改投入, 形成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 形成中小企业的新优势。加强中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的紧密联系, 引导有一定知识和技术基础的中小企业加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行列, 从整体上提升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
重视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大部分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很少, 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依赖国外进口, 对于塑造品牌等需要长期投入的经营活动更是很少从事, 只能选择为国外品牌代工。而自身能力的不足又使中国企业在竞争过程中无法实现差异化, 只能继续采取低成本竞争策略。透过“中国制造危机”事件, 我们不难看出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中出口产品占有很大的比例,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产品质量。
完善金融支持的辅助系统, 形成跨国经营融资网络。为我国中小型跨国公司开辟多种融资渠道, 就要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优惠。国家要提供各种政策, 扶持企业的跨国经营。对于跨国经营的企业给予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加大支持力度, 鼓励企业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在境内外获得国际化发展所需的资金。企业要善于利用“杠杆经营”的法宝, 利用多种融资渠道, 以减少投入成本和融资成本, 提高收益。建立中小企业银行, 鼓励开办多种经营模式的金融机构。鼓励组建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股东、以企业互助为主要业务范围的、区域性的中小企业互助合作银行及投资财团, 并在法律上规定资金投向 (主要为中小企业) 和扶持的政策。同时, 各大商业银行也应积极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支持, 建立新型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统借统贷平台。在贷款利率和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鼓励各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本性投资。
加快信息化建设, 努力发展电子商务。结合“互联网+概念”, 联合有实力的互联网电商平台, 开发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综合性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 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利用中小企业国际化平台将对外合作和交流上下游合作机构整合在一起, 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情况进行合理配置, 为中小企业走出国门, 走进世界保驾护航。
中国企业走出去困难的原因, 最关键的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难度大。金融生态环境一方面是要由政府来搭建, 政府要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诚信环境, 这并非银行力所能及的。举例来说, 德国和日本的金融生态环境都比较好, 有利于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也保证中小企业资产的安全。
——中国银行总行中小部处长 沈力
“打铁先得本身硬”, 走出去和国际化需要各方面的资源, 人力、物力、财力等。在新常态下, 很多中国的企业在试图转型, 倘若一个企业要走出去, 一定要在国内先做得扎实, 如果国内的情况不稳定, 还要去国外搞投资或者合作, 就会分散企业的力量, 对企业在国内外的发展都不利。
——凤凰国际智库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国际合作主管 陈小帅
每个德国企业都一定有一个绝招, 表现的特点是: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a人有我独, 人独我特。相较于德国中小企业, 中国的企业管理模式不能尽快适应国际市场, 缺乏国际性人才, 对中介服务体系的了解严重不足。
——凤凰国际智库高级研究员、留德学者 杨佩昌
第一, 对许多中国企业而言, 当下是否盈利也要看其战略规划是不是有一个统筹。我们说的统筹规划, 是在整个统筹的规划里和投资组合里, 从全价值链和全业务统筹出发定位海外项目。第二, 很多企业没有把大的战略概念落实到对项目的预期上, 也没有做非常详细的尽职调查, 没有很详细的计划, 也没有很具体的执行方案, 这导致了运营情况达不到预期效果。
——时任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 杨葳
“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家, 所以“走出去”是不是机遇, 当下是不是合适的时机, 应当由企业家判断, 而不是由政府来指令。目前在是否“走出去”的选择中, 企业家缺乏自主判断, 总是跟着国家走, 政府一个行政周期5年, 而企业应该追求的是长远回报。
我国服装企业如何“走出去” 篇9
一、“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本、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优化整合与配置。我国服装工业通过“引进来”,推进了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进程,加快了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世界服装生产大国,为我国服装“走出去”创造了有利条件。
1.“走出去”的依据何在
国际分工理论表明,一国的产品、技术、资本和劳务具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取得绝对利益或比较利益。同理,服装企业的产品、技术、资本和劳务具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时,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交换,才能取得绝对利益或比较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集团蓬勃发展,在这种情势下去,服装企业企业利用国际分工原理,积极主动地“走出去”,不仅能绕过贸易壁垒、带动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而且有利于资本运营,赢得市场竞争。
2.“走出去”的目的何在
企业经营要以效益为中心,其行为必须有一定的目的性。服装企业集团“走出去”,实施全球发展战略或跨国经营,是为了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同时谋求企业自身超常发展。企业情景不尽相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目的也就有一定的差异,但不外乎是六个方面:一是优化企业的战略资源配置;二是产品研发能力;三是提高产品销售增长率;四是扩大世界市场占有率;五是提高资本收益率;六是提升核心竞争力。
3.“走出去”的动力何在
服装企业“走出去”的动力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来自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诸要素整合后爆发出的能量,即要生存和发展的内驱动力,这种内驱动力又可分为效益驱动力、战略驱动力两种;另一方面是外部引力与推力。引力是国外对该中国服装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可分为资源驱动力、市场驱动力两种;推力有两大动力源,一是市场竞争的驱动力,二是我国政府支持的驱动力。我以为服装企业“走出去”,不应是单一的动力源,而应是多种动力源形成的合力而致,具体而论,应是以内驱动力为主,外力和引力为辅而形成的合力。
4.“走出去”的优势何在
世界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优胜劣汰,不断进化的过程。服装企业要在世界经济大潮中,适应竞争并赢得竞争,就必须扬长避短。在“走出去”之前,要进行PES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和SWOT分析,要清楚、客观地了解本企业优势何在,是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还是成本优势?是单一优势,还是综合优势?是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
5.“走出去”的风险何在
服装企业“走出去”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挑战应对有方就是机遇,应对无方或不当就是风险。服装企业的决策应有很强的风险意识。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形态万千,基本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存在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活动风险,如政治风险、经济危机的风险、运输风险,信用风险和汇兑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目的不清、优势不明、动力不当等造成的决策失误、经营失误、管理失误带来的风险。
二、“走出去”的战略重点
服装企业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无论是专业化、多元化、集中化战略,重点是要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整合企业资源,依照企业实际情形,重点产品、研发、人员和生产、融金“走出去”。
1. 产品“走出去”
服装企业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参加硬件、软件等服装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无论是直接出口、代理出口,其产品和广告宣传两要素的改变如否,有五种出口策略(参见表1)可供选择。
2. 研发“走出去”
服装企业要在市场上赢得竞争力,就要注重研发创新,传统的引进、自我开发、引进加开发的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企业要有国际一流的研发设计、产品开发,就必须“走出去”,服装企业就是要把研发部门搬到国外,搬到服装研发和产品比较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了解信息、掌握行情、摸准发展脉搏。
3. 人才“走出去”
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服装企业要赢得竞争在战略上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让科技人员“走出去”,让科技人员参加科技博览会、服装论坛、到国外留学进修、科技项目攻关、国外市场调研,产品售后服务,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发产品,学习引进国外的专利或专有技术,同时,也应在世界范围内招聘人才。
4. 生产“走出去”
服装企业产品、人才和人员“走出去”需要资金支持,资金“走出去”,就是把资金作为经营要素,通过资本运作,进行国际化经营,在国外独资、合资的建立生产型的子公司,也可以通过收购、兼并参股或控股国外工厂,也可以通过专利转让、特许经营等形式合作生产或经营,还可以通过托管、租赁国外企业进行经营。
5. 融资“走出去”:
资金是服装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经营要素,融资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利用国际资本不仅仅是服装企业“走出去”战略重点之一,也是服装企业做大、做好、做强的有效途径(参见图1)。一方面吸收外国资本参股合作,另一方面向国际融资,还可争取在境外上市。
三、“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走出去”应该是企业自身创新的需要,包括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走出去”是企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扩大出口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比较优势,进行资本运营,取得国际化经营的利益最大化。
1.“走出去”的目标国
选择目标国,就是选择目标市场,服装企业到国外去投资办实业或贸易公司,我以为服装企业在分析目标国可进入行可获利性的应优先选择下列四种情形:一是选择对外国投资者实行国民待遇,甚至给予优惠待遇的国家或地区;二是选择那些本企业品牌、技术,较之目标国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或地区;三是选择自己本企业有品牌、技术,较之目标国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四是选择本企业品牌、技术,较之目标国潜在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
2.“走出去”的领域
服装企业投资的领域可以是研发部门,也可以是流通企业,可以是生产企业,还可以是科工贸一体化的综合企业;投资的领域可以是服装的高端产品、低端产品,也可以是软件产品或客户服务;投资的领域可以在一国,也可以在多国进行。企业“走出去”的领域选择,不仅要考虑企业的战略取向、核心竞争力、投资目的等因素还要考虑投资环境、竞争态势、资源配置等因素。
3.“走出去”的模式
服装企业“走出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可概括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在国外设立商务型的营销公司或办事处,负责产品销售、行情调研和客户服务工作;二是在国外建立生产型或服务型的实业。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在国外兴办实业有三种基本模式,一是国内企业向国外全额投资,成立全资子企业,这种模式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二是通过资本运营的方式,进行参股、控股、收购、兼并国外公司,从而组建股份制企业;三是利用自身的品牌或技术,通过特许经营、托管、租赁等方式组建契约企业。
4.“走出去”的规模
规模有两种含义,一是投资的资本金的数量,二是投资办企业的个数。无论是资本金还是企业数,都将与竞争力、收益率、市场份额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合资、合作相对与全资的资金量要小;商务型企业较之生产型企业资金量要小;特许经营、托管、租赁较之新办企业资金量要小;参股较之控股的资金量要小。投资规模的好坏不取决于大小和多少,而在于企业的经营要素与市场需求的最佳匹配, 具体投资的资本金和企业数,不仅取决于“走出去”的战略定位和取向,还受制于企业实力和信用度。
5.“走出去”的时间
一般来说,投资时间越早越好,投资周期越短越好。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服装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应该尽快地“走出去”;没有条件的企业,应该积极创造比较优势“走出去”;投资的资本金较大、建设周期较长的项目,应分期“走出去”;有多国家、多模式、多领域的项目,应办好试点,分步“走出去”。
四、“走出去”应注意的问题
1. 知己知彼
服装企业“走出去”不能盲目,要研究市场,要研究中国、目标国的有关的产业投资的政策、法规和法令以及相关的国际惯例,要加强分析和可行性论证,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进入国际市场,从事国际化经营。
2. 择善而从
服装企业“走出去”要注意敏捷供应链构建,要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要建立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要讲求资金流、商务流、产品流、信息流的有序流动和综合的效应,要把企业的ERP链接成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
3. 文化融合
服装是美的艺术,要以人为本,营造企业文化,一方面要让投资企业的先进文化“走出去”,另一方面要注意文化融合,进行跨文化交流,加强市场细分,研究不同国家、民族的审美文化、迎合目标群体的审美需求。
4. 品牌经营
一流的企业卖品牌,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苦力。服装企业“走出去”准确的讲是服装企业的品牌“走出去”,走品牌国际化的道路,因此,加强品牌意识,改善知识管理。要注意品牌的质量、品牌创新、品牌打造、品牌宣传、品牌维护和品牌的延伸。
5. 系统配套
服装企业“走出去”是根据比较利益输出无形资产和货币资本,为了提高附加价值和利益,要以“走出去”为引擎,带动技术输出、商品输出和劳务输出,取得整体效应,谋求利益的最大化。
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国际经济低速运行、美元疲软、地区冲突、贸易摩擦升温、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竞争格局也在悄然改变,市场不再有国内、外之分,“引进来”就是国内市场国际化,“走出去”就是国际市场国内化。我国服装企业要摆脱出口的多重困境,就必须改变单一的国内生产、国外销售的局面,勇敢地选择“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经营,实现由O E M向O B M的跨越式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好、做强。
摘要:我国服装通过“引进来”,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获得了比较优势, 成为名副其实的服装生产大国。我国的服装企业还应该积极、勇敢地“走出去”, 进行国际化经营, 绕开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 减轻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同时把比较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 提升核心竞争力, 实现跨越式发展, 把企业做大、做好、做强。
关键词:服装,企业集团,走出去,国际化经营
参考文献
[1]程惠芳余杨:“走出去”战略与中国纺织服装业[J].国际贸易问题, 2005年第5期
[2]华珊郭宏钧袁慧丰:我国纺织工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J].纺织导报, 2005年第5期
[3]王春赵宏马涛:中国纺企从“走出去”到“融进去”[J].WTO经济导刊, 2006年第5期
[4]朱玉荣: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策略选择[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年第12期
[5]吴少平: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视角[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
[6]邢学杰.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第8期
[7]叶红青:我国纺织服装业适时“走出去”战略[J].企业活力, 2007年第10期
企业“走出去”的对策与建议 篇10
关键词:企业,走出去,对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发展方式转型需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开局阶段。我国长期高投资与低消费造成的国内供需失衡, 使产能过剩在许多产业普遍存在, 后危机时代亟待在出口之外寻求国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消化过剩产能。全球金融危机, 致使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 “十二五 ”时期中国企业要大踏步“走出去”, 不仅需要政府层面构建战略机制, 做好战略选择, 而且需要理论工作者、企业做好方方面面的必备工作:
一、认清形势
从世界范围看, 世界经济缓慢复苏, 国际投资合作渐趋活跃, 为我国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良好机遇。世界各国为应对危机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计划, 为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来了新商机。但在后危机时代, 世界经济出现了深度调整, 以往发达国家提供市场, 发展中国家提供产品, 发达国家高负债消费, 发展中国家高储蓄投资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被打破。此时, 中国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所依赖的外部市场已不可持续, 中国出口产品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经济成本, 贸易摩擦和政治风险将进一步加剧。特别是, 为了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困扰, 发达国家会不断加大对全球战略性资源的控制与争夺, 并加强对新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经济领域的竞争必将会引发政治领域的“中国威胁论”, 使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和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走出去”的战略研究, 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二、提高认识
当前, 经济全球化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之一, 它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经济全球化及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对于中国企业抓住全球化机遇和迎接全球化挑战, 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 是新时期我国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全面融入世界经济、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 也是我国企业增强国际经济竞争力、争创一流跨国企业的重要途径。我国国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十二五”期间, 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在企业“走出去”战略方面的推动作用, 真正推动企业“走出去”, 必须紧紧抓住两个重点, 其一是要正确看待“走出去”战略既是国家战略, 又是企业战略, 二者的关系是相互支撑, 不可或缺, 但又是不可混淆和替代的, 既不能以国家战略代替企业战略, 也不能将国家战略隔离于企业战略之外。其二是在“走出去”战略中要注意搞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角色定位, 并搞好其互动关系, 特别是政府在整个过程中, 既要避免其职能越位, 又要避免其职能缺位。政府和企业要找准自己最佳的战略位置, 各司其职, 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
三、政府要为企业“走出去”铺路服务
目前, 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尽管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发展较快。截至2011年7月底, 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864.3亿美元, 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 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 对外承包工程累计签定合同额7751亿美元, 完成营业额4870亿美元, 累计外派劳务567万人。然而, 据有关方面调查显示, 我国“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 并没有关于海外投资的统一法律体系, 金融咨询、投行、评级等中介配套服务机制也没有相应跟上, 企业“走出去”在体制机制、政策支持、扶持力度、指导服务等方面还需各级政府做大量的工作:
1.规范现代企业制度, 促进经营机制转换。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必须在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和规范现代企业制度, 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落实企业的法人资本所有权, 为职业企业家队伍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国有企业的法人资本所有权, 意味着该资本与出资者其他资本的分离, 对于作为出资者的国家而言, 避免了国有资本所承担的无限责任, 同时企业法人资本的独立性, 决定了他在经营上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与责任, 在法律上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实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
2.发挥核心资源的整合优势, 统筹规划“走出去”战略。“十二五”期间, 政府要通过有效整合制度政策资源、行政权力资源、外交关系资源等核心资源, 发挥大国的综合优势, 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走出去”的内在潜能。要充分发挥核心资源整合的优势, 从战略层面衔接协调实现“走出去”战略与国家经济能源、资源开发、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等发展的大政方针, 规划好“走出去”的战略体系, 搞好各个方面的资源整合。政府各部门, 地方各层面要搞好公共资源的整合, 形成经济、外交、教育等多个领域的综合优势;鼓励、引导和支持优势企业的整合, 力促多个行业组建、发展大型企业集团与优势企业联盟, 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要支持、配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大局, 将扩大对外交往、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与实施“走出去”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对“走出去”的不同领域要研究制定差异化战略和政策导向,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不仅要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 更要注意发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作用。要加大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 建立和完善“走出去”投资风险防范机制, 培育一批跨国公司。
3.完善“走出去”的政策支持。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要理顺管理部门及其权限, 使各部门管理权限既杜绝重叠, 又严防对管理业务与服务项目的遗漏;二要加强管理部门的监管, 提高管理部门的服务效率, 协调好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真正形成企业“走出去”的联动机制;三要逐步完善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体系, 规范各部门针对企业“走出去”制定的规章制度与管理规范。为做好以上工作, 必要时, 国家可建立一个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管理机构, 从事全面负责协调各部门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制定和监管等方面的工作。
4.尽快为对外投资进行立法,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保障。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尽快走出去且要走好, 就必须尽快改变我国“走出去”立法滞后的局面, 要为企业更好“走出去”建章立制, 要建立健全《对外投资法》、《国际经济合作法》、《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配套的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 用完善的法律保障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 并要规范政府、企业和中介机构在企业“走出去”整个过程中的管理、服务及经营行为。同时, 为适应企业“走出去”战略, 国家要加快双、多边合作机制建设。要通过政府之间的磋商, 推动签订有关政府间协议, 如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经济合作协定、贸易与投资促进协定等法律文件。
5.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应有更多的扶持政策。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 而“走出去”的企业不仅有国企、央企, 更多的是以非公有制为主的中小企业, 它们是“走出去的”的重要力量。要使中小企业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 就必须建立健全扶持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体系, 消除对中小企业“走出去”的身份歧视, 包括在政策安排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同时, 要保证中小企业在财政支持、融资便利、外汇管理、税收减免、出入境管理等方面能够享受到公平待遇, 而且在信用担保、保险、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息服务与技术支持等方面都要给予中小企业“走出去”以优惠政策, 把中小企业培育成“走出去”的“小巨人”。
6.政府要对企业更好“走出去”提供指导和服务。各级政府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做好引导和规范工作, 并充分利用调动资源的优势以解决市场上的信息失灵问题。可通过开通相关的网站, 为各个准备“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对外的投资指南, 披露一些政府审批和服务的信息。例如, 我们的企业应该怎样更好地“走出去”;在今天, 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行业需要走出去;走出去往哪里走;“走出去”应该采取什么方式, 是采用贸易、投资、合作还是并购;如何把握“走出去”的环境因素等等, 所有这些, 国家都应有一个评估, 有一个具体的指导和引导。只有在这个基础上, 我们的企业才能卓有成效地“走出去”。
四、理论、实践的研究及服务要跟上
1.加强理论研究。
我国原来的企业管理理论, 企业竞争理论, 实际上是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另外一块跨国公司理论, 是以全球为视野的。这两者原来是分家的, 现在对于我们的理论工作者, 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就是要把他们统一起来。原来我们说, 企业要通过各种努力来获取竞争优势, 基本上是指当地市场或者国内市场,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 要有全球的观点, 要争取在全球的范围内想法去获取竞争优势, 理论工作者要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力争在短时间内尽快补上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的这一块“短板”。
2.加强实践研究。
我国有很多海归, 他们在海外做了很多海外的兼并收购、咨询, 也包括一些大型国企收购资源, 或者股权交易、上市的基本工作, 他们出国之前有的在机关里工作过, 回来之后, 有的在金融界做过, 有的在国企做过, 有的也做过外资, 他们既了解海外的文化, 也了解中国的文化, 他们既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发挥作用, 同时也可以在以前学习过、留学过的地方发挥作用。他们经历丰富, 其中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 这些经验教训对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走到什么地方去, 都有值得参考、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国家应该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一个顾问委员会, 以备我国企业对“走出去”的有关问题进行顾问和咨询。
3.搞好中介服务。
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 只有主动“走出去”, 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走出去”的意向很强烈。但由于对一些国家缺乏了解, 他们显得不知所措。这就要求有中介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相关的信息。这些中介服务机构应是一个综合性的机构:熟悉各个国家的国情特点、法律法规、投资政策、行业发展情况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 能为企业提供所需的相关信息, 让有关企业对相关国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 中介服务机构还可以尽可能地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当地国家的人脉资源, 使企业最大程度地减少投资风险。
五、企业要当好“走出去”的主角
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 为我国企业“走出去”, 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些企业不知如何“走出去”。一些“走出去”的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 或者由于缺少战略思维规划, 采取各种急功近利的短视投资行为;或者由于对投资项目缺少长期跟踪和远景规划, 加上配套措施没有及时跟上;或者由于不适应当地法律文化环境等, 导致企业“走出去”后面临着多重风险。所以企业必须:
1.充分利用有利的时机。当前, 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情况看, 都为企业大踏步“走出去”, 提供了很好的时机。特别是, 金融危机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很多企业都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能够走出去。此时, 国际并购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非常好的形式。但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的企业必须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首先, 要准确判断国际并购的价值在什么地方, 并购、兼并并不只是一个财务模型, 有一定的模式可以参考, 而更重要的是要看你买了它在未来的发展机会如何。这个战略价值在财务估值中千万不能忽略掉。其次, 对信息的搜集、加工要快, 要有正确的决策过程。第三,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并购过程中, 要千方百计使被收购企业的高管保留下来, 稳定的高管团队是顺利完成交易和交易后平稳过渡的必要因素, 也是交易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之一。中国企业要学会尊重国外商业运行的模式。第四, 如果企业是通过并购走出去, 并购公司的客户群、供应商都是宝贵的资源, 必须与并购的客户和供应商搞好关系。同时, 要借鉴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经验, 实施好本土化的策略, 通过灵活的用人机制等, 促使人才的本土化。
2.准确把握“走出去”的时机。“十二五”时期, 我国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将处于加速发展时期, 宏观经济正常运行, 对石油、矿产、森林等基础资源的外部依赖性将进一步深化, 亟待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国外资源进行整合。经济危机也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很多机会。但企业“走出去”会很困难。我们需要让自己准备好才能走出去;而等我们准备好了, 机会也会稍纵即逝。因此, 我们必须增加紧迫感, 并好好把握住“走出去”的时机。
3.企业“走出去”, 要实施正确的战略。首先, 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 采取分散投资领域与区域的谋略, 使企业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 有效地化解地区集中、行业集中的风险。其次, 要提高企业自身国际化经营管理的能力, 包括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应该从具备比较优势的方向起步, 诸如国际工程承包, 国内比较好的制造业收购发达国家比较困难的同类中小型制造企业等。应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相关的专业化服务, 包括对并购环节的服务, 以及对经营环节的服务等。同时, 企业必须迅速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 如把并购整合仅仅理解为买机器、买厂房、买技术。要在实施跨国并购中, 不仅把规模做大, 还要在优化资源结构的同时, 优化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及市场结构, 真正达到跨国并购的终极目的。第三, 在不同的地区, 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战略。如在欧美, 尤其是美国、加拿大这样的国家, 一定要说, 我们一起来做这事可以为你的国家增加多少就业机会, 这样就可以提高竞争力, 相对就容易做到双赢。
4.中国企业“走出去”应搞一个企业联盟。这样做是为了解决我们应该怎样“走出去”, 应制定哪些战略策略, 制定哪些行为规范, 对于质量、对于低碳、对于节能减排做出我们自己的承诺, 使我们可以在国际上形成一些标准, 避免中国人老是要被洋人牵着鼻子走。我们要走出去, 最核心的一点是, 我们的理念要走出去, 要使我们的理念能引领世界潮流。同时, 避免我们“走出去”的企业把名声弄坏了, 要避免出现假药、坏质量、环境等问题, 为中国企业更好“走出去”打下坚实的基础。
5.中国企业要“走出去”, 必须找准市场。在“走出去”之前, 要对当地的市场进行调研, 并制定出正确的经营战略。同时, 企业要对“走出去”的对象国的法律法规、市场特征、产品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不能盲目进入当地的市场。企业走到他人的地域经营, 必须找准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 必须使自己能够立住脚;同时, 企业不能短视, 不能图短利, 不能卷点钱就走, 做一锤子买卖。要与所在的地方有更多的联系, 要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做出贡献。
6.中国企业走出去, 必须搞好与当地的融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时, 除了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 还要特别注意与当地的融合。一定要注意遵守当地的法律和规定, 同时, 要更多地加强与当地的沟通, 要把自己的理念能够用当地的语言、根据当地的文化传递出去。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任何国家都必须坚持, 不论在非洲或是美洲, 一定不能把本国坏的东西带过去, 要切记, 社会责任是生存之本, 不以善少而不为。要积极参加当地社会的各种公益和环保活动, 要对实现互利共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7.中国企业“走出去”, 应更多关注新兴市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 应该更多地关注新兴市场和新兴经济体, 不要把目光只盯着发达国家。未来, 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不再可能维持像过去一样高的增长水平。因此, 这就需要中国的企业开拓新的市场。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将成为世界经济下一轮增长的引擎。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遭受的损失相对较少, 而且从这场危机中学到了很多经验教训, 因此增长潜力巨大。同时, “后危机时代”企业还必须将“绿色”提到新的认识高度上来。现在, 在几乎所有国家政府、政治家、大多数跨国公司都在谈论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 已不再是一个科学问题。因此, 企业的经营理念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总之, 我国要通过企业“走出去”, 积极致力于开展多层次的国际区域、次区域合作。要本着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多种途径、重点突出的原则, 引导和推动区域合作进程。同时要利用我国国际地位提升的有利条件, 在国际贸易领域和国际金融领域,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增加国际经贸规则的话语权, 推动国际经济秩序进一步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子娟.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国际化战略研究是关键.人民网, 2011-3-13.
[2]戴劲松, 周琳.海外投资猛增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加剧.经济参考报, 2011-3-23.
[3]“中国企业如何更好走出去”分论坛.网易财经, 2010-6-27.
[4]马强.“十二五”时期中国企业大踏步“走出去”亟待政府再助力——政府铺路企业“走出去”脚步才轻松.中国经济导报, 2010-12-28.
[5]李稻葵.中国企业“走出去”应更多关注新兴市场.证券报——资本证券网 (北京) , 2009-9-26.
[6]对外经济发展布局新方向——解读“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国际商报, 2010-11-9.
企业“走出去”如何落地生根 篇11
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以自己在巴西建厂的故事举例:“你在那儿怎么能活下去,那个国家法律法规、人文文化、习惯等等太多!首先你要让当地人接受你的文化,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的说法是:“走出去不光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还要考虑人家的利益,否则只想着拿资源,不想能给人家带来什么,不考虑文化法律的问题,将来矛盾就会越来越大。”
与可以利用外国渠道商、经销商、代理商解决的贸易事务不同,这一轮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行,“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为框架的新开放,会遭遇更为艰难的属地化挑战。
一个远在千万里外的基建工地,往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不同主权国家和利益主体,面临自然环境、安全威胁、边贸互补性与均衡问题、地缘政治风险等挑战。
众多要素,被中铁国际集团董事长甘百先总结为:“海外经营,‘红旗到底能扛多久’,关键在于属地化经营的深入与否。”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经历了30多年以“引进来”为主的国际化之后,“走出去”的中国人终于开始面对一场真正融入世界的尝试。
学会适应,懂得生存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路桥”)承建的蒙内铁路——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到重要城市蒙巴萨,是目前中资企业在海外实施的最大单体基建项目。
这是肯尼亚100年来新建的第一条铁路,尽管如此重要,但在这个“动物王国”,任何有可能危及野生动物自由活动的项目,都会在议会受到严苛质询。
蒙内铁路有140公里穿越野生动物园。中国路桥在规划路线时就决定,这些路段全部采取高架桥建设,尽管会为此增加成本。
“我们专门制作了动物穿行桥下的动画片,给当地民众播放,解释我们的设计是如何兼顾环境保护的,使他们相信我们可以做到保护环境、爱护动物。”中国路桥总经理卢山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是能够获得该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先规划远远好过事后补救”。
蒙内铁路的规划、谈判前后用了5年。为了证实项目的可行性,议长曾带领18个议员来中国考察,对中国路桥铁路项目的建设规模、质量、设计标准等进行充分了解。
卢山说,中国企业在整个项目的设计、技术方案、质量保障体系和建设预算、工期安排以及生态、环保、人文关怀、经济发展、当地就业、技术提升、人力资源培育等方面,都做了非常完整的规划,这是赢得大项目的原因所在。
企业还需要关注当地的标准。一个积极的例子是2012年由中铁国际建设、合同总额约合人民币18亿元的马来西亚MRT项目。
该项目工程设计伊始,中铁国际就找到了国内隧道工程设计领域最为知名的一家设计院。其负责人认为,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拿出一流的设计图纸不成问题。可前后修改十几次,图纸仍被业主丢进了垃圾桶。
原因在于,马来西亚深受欧美文化影响,建筑市场采用英标、欧标、美标混合管理体系,无法直接移植国内的工程管理模式。
设计团队从零开始学习国外标准,终于通过了业主的考核。
“挫折在所难免,关键是学会适应、懂得生存。”中铁国际集团副总经理、马来西亚项目负责人蔡泽民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属地化涵盖范围广泛,这就要求在进入一国市场之前,事先有详细的国别调查报告。
中国路桥副总经理刘弘告诉本刊记者,中国路桥目前制作的报告,必须包括当地的税收制度、用工制度、移民政策、进出口政策、对技术人员进出的限制,同时还要准确把握汇率的变化情况、项目所在国别及区域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当地的民族风格、习惯、习俗等等。
“征地问题一直是制约项目顺利开展的最大障碍。由于很多国家的土地私有化,每个项目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征地拆迁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建筑取材及运输问题、当地人力资源及技术力量水平等等。”他说。
必须跨越文化差异
不可否认,中国的大型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正在重塑世界。
比如再造丝绸之路,还有在太平洋两岸打造互联互通的亚太新格局。在非洲,中国人建造的公共设施往往成为一个国家的地标。
但是,“中资企业在海外经营中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和当地文化不够融合。”中地海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中地海外”)战略发展总监黄世毅驻扎非洲多年,对此深有体会。
中地海外是中国最早实行股权混合所有制并最早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国有控股企业之一。1983年一批中国人辗转到达大西洋东岸尼日利亚,执行援助尼日利亚的打井供水工程。原地矿部为方便执行后续援外项目,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地质工程尼日利亚公司,这就是今天中地海外的雏形。
黄世毅认为,能否对所在国员工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做好海外属地化经营的关键。“从大环境来讲,目前非洲大多数国家经济不够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当地普通民众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发展情况,跨国公司经营理念等,还没有全面、足够的了解。”
“此外,由于历史、地理、宗教、政治等因素,中非双方人员在思维与行为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他总结,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劳资纠纷,已成为中资企业属地化经营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劳资纠纷其实是包括中资企业在内的全球性跨国公司都需面临与解决的课题,文化差异给中资公司的跨文化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黄世毅说。
解决办法是:非洲工会对当地员工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与说服力,就重点用工问题提前与工会组织沟通、达成共识,可充分发挥工会的过渡衔接作用。
“此外,中地海外已经形成中方管理层与当地员工的定期沟通交流机制,管理人员积极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日常需求,对合理的诉求会主动解决,加强对当地员工的人文关怀。
nlc202309030116
截至2013年末,中国境外企业员工总数196.7万人,其中直接雇用外方员工96.7万人,占49.2%。但与中国“走出去”的历史布局相比,人数仍然不多。
中地海外目前海外项目总计约有2.5万名员工,其中2.2万人为当地雇员。黄世毅表示:“目前在用工属地化方面,我们与西方成熟的跨国公司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家一直在尼日利亚与中地海外竞争的德国公司,在当地工作的德国员工只有5~10人。他们对当地雇员已有成熟的培养体系,比如将高级员工送到德国培训。
“目前,中地海外正在建立全球干部储备体系,积极培养各驻在国高端人才。”黄世毅说。
为了稳固劳资关系,德国企业甚至还会参与制定工会规则。中地海外则一直期望在中非员工之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让谁受益
与中地海外不同,中国路桥是一家老国企,很多代表国家友谊的大项目都出自这家公司之手。
卢山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们在早期还是交过学费的。那时大部分项目都是世界银行、亚洲银行、非洲银行给的扶贫项目,处于产业链最低端,利润微薄。你只是一个承包商,没有设计的话语权,更谈不上营运。”
那时的一个“惯例”是:无论出什么问题,外国监理都会觉得是中方没达到要求。
卢山认为,现在新一代的工程师,无论是语言、技术都已成熟。具备了与监理、业主交流、争论、捍卫权利的能力。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他看来,是中国路桥在属地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比如在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暴乱中赞助款项购买医疗设备,2011年捐助刚果(布)政府用于全民接种疫苗,以及在巴基斯坦主动承担疏通河道、修建水渠、参与水电站建设、修建板球场等。
“你能想象吗?汶川地震时,尼日利亚人排着队给我们捐款。对人好是互相的。”黄世毅说,“在非洲呆久了,你知道当地、本届政府什么需求最迫切,本着对中国资源的了解,我们会整合一些资源来满足解决他们的需求。”
在他看来,工程承包企业是中国“走出去”平台的搭建者。
有一个例子是关于尼日利亚农业发展的。时任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想发展农业,但苦于没有门路。
“这原本和中地海外没什么关系,但我们还是多方牵线找到了国内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70%,一起帮尼日利亚发展农业。尼日利亚给了我们2000公顷土地,培育水稻、玉米、高粱、花生。”黄世毅说。
目前,这家农业公司已拥有尼日利亚全国水稻原种供应量的60%。而世界银行也在采购这家公司的种子,卖给西非国家扶贫,盖茨基金会也准备投资以支持良种的培养。
现任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依然和中地海外保持了良好关系。他曾公开表示中地海外有两点让他印象深刻:“第一,与尼日利亚合作了32年,风雨同舟。第二,谁都不愿去碰农业,你们愿意去做。我很感动。”
“我们的企业精神是长期扎根海外,在一个国家就要做好一个国家,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黄世毅说。
事实上,虽然企业社会责任在属地化中具有重要影响,但是选择目标有很大不同。如果只注重经营与当地政府官员的关系,一旦政党更替,很可能努力落空。改善民生的大型基础项目,通常能赢得更广泛的肯定。
第三方的角色
“企业在海外经营,难免遇到税务风险、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等。解决问题的方式,一般是与其他中资企业互相取经,但这留下了很多隐患。”中地海外集团副总裁袁锋钧告诉本刊记者。
在处理法律、税务、劳资纠纷问题时,中地海外一方面尽力了解当地的税务、法律体系;另一方面借助当地的律师行和会计师事务所帮助筹划。
然而,由于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本身利润微薄,许多企业并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
这被总结为管理层缺乏跨国界的法律思维。
有一个例子:一家国内上市公司转让在境外与东道国政府共同设立的电信公司,由于投资结构过于简单,出手时遇到了诸多问题。
项目转让必须得到东道国电信部批准,费时费力,大大延缓了交易时间;该东道国对投资的资本溢价征收20%的资本利得税,这一转让项目的税额高达4000万美元;由于转让主体是国内上市公司,涉及复杂的披露问题。
如果筹建项目时设立一层或者二层离岸公司,直接转让中间的离岸公司,就可节省资本利得税。
如果合作方是外国政府,中资企业还容易忽略签署“国家合同”的特殊性,而东道国政府所作的承诺可能因为违反本国宪法而不能兑现。
为规避一系列风险和竞争,除了第三方专业机构,中资企业应在必要时以各种方式与其他企业联营。
“这样可以使企业间资质互通,优势互补,增强综合竞争能力;也有利于减少我国承包工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互相压价的恶性竞争,提高中标率,降低经营风险和交易成本。”卢山说。
浙江省企业走出去 篇12
“一带一路”的战略中, 我国中小企业可以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可以预见的是我国的建材、水泥、玻璃、钢铁等都会受益, 这是我们消化国内产能过剩的好手段, 相应的这些项目的受益者多为央企、国企和其他一些大型企业。未来如何能拓展到其他的行业共同受益, 比如物流行业、服务业以及互联网行业等, 特别是如何能让吸纳大量劳动力的中小企业在一带一路中同样受益, 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走出去现状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2013年我国出口总额达到2.21万亿美元, 出口的迅猛增长与中小企业的贡献密不可分。我国是加工贸易出口大国, 在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有很多是中小企业, 我国中小企业商品“走出去”较为成熟。
我国的出口型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省份包括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地, 一些城市出现了产业集群, 在拉动经济方面做出巨大贡献。据商务部统计, 截至2013年末, 我国1.53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 (境) 外设立2.54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 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 (地区) , 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6604.8亿美元, 非国有企业占比不断扩大, 国有企业流量占比降至40%, 在非国有企业中, 中小企业占据重要地位。
二、中小企业实现资本走出去的必要性
1. 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培育我国自己的中小跨国公司
当前, 我国纺织、化工和轻工等行业产能过剩、技术设备闲置, 急需寻找新的市场。“一带一路”建设中, 中小企业参与对外投资, 变商品输出为资本输出, 在国外投资建厂, 建立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点, 可以带动国产设备、原材料以及半成品出口, 有效拓展国际市场。
“一带一路”战略中, 中小企业资本走出去, 可以充分利用本国和他国不同资源和要素的优势, 享受本地化生产带来的好处, 这有利于我国中小跨国公司的培育。
2. 有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2008年金融危机后,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呈抬头趋势。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增加。截止到2012年4月美国正在实施的对华贸易救济措施涉案产品达114种。2014年4月, 美国商务部对华炉用小口径石墨电极进行反倾销调查, 7月美国对华厨房用金属架 (筐) 进行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 10月阿根廷对原产于中国的管道附件启动反倾销复审调查。我国成为实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首选目标, 中小企业通过资本“走出去”在海外设厂, 可以有效规避“一带一路”沿线以及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
3. 国际经济合作为中小企业资本“走出去”创造良好氛围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进展迅速, 分别与欧盟、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签署中小企业合作协议, 与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建立中小企业定期磋商机制, 增强了与东盟、APEC和亚欧等地区的区域合作, 这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中小企业对外合作提供了重要渠道。金融危机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大幅贬值, 购买外国国债的安全性下降, 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为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中小企业资本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及发达国家经验借鉴
1. 品牌知名度低、国际化意识缺失、抗风险能力差
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缺少国际化视野, 与国外企业相比, 管理随意、缺乏制度和规范。我国中小企业还存在品牌知名度较低、融资能力有限等问题。中小企业规模较小, 抗风险能力不强, 关注短期利益忽略长期利益使得企业的海外长期经营管理受到制约。
2.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政府公共服务有待加强
我国出口产品自主品牌较低, 很多中小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OEM生产服务, 中小企业走出去到海外直接投资, 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努力造就自己的一流自主品牌才能实现真正的“走出去。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公共服务有待提高, 相关部门对境外中小企业的信息咨询、产业导向、投资促进等指引需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中小企业海外投资后的监管、跟踪、统计和分析等环节服务体系不健全, 增加了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盲目性。国家对中小企业海外投资在金融、信贷、保险方面的支持不够, 走出去的风险保障机制未完全建立起来。
3. 美国为中小企业海外投资提供可行性分析, 日本大企业海外投资结伴中小企业
美国始终鼓励中小企业投资海外, 采取政策扶持、信息帮助模式。为鼓励小企业对外投资, 美国采取了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包括信息和技术援助、直接财政金融支持、投资保险、税收保护等, 如美国出资创办对外投资信息咨询中心, 为本国企业和居民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有关东道国的各项信息, 建立本国对外投资企业数据库, 为有计划海外投资的中小企业提供可行性分析, 保障中小企业对发展前景有充分的了解, 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从而降低中小企业到海外投资的风险。日本的经验是大企业海外投资结伴中小企业。20世纪70年代, 日本中小企业的国内生产遇到困难, 部分出口型中小企业将生产基地从日本本土转移到劳动力廉价并享有特惠关税待遇的近邻国家, 中小企业海外投资数目大幅增加, 80年代, 日本出口的汽车、家电等设备大幅增加, 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不断激化, 为规避贸易壁垒, 日本主要大型机械出口企业开始进行海外投资生产, 而且要求承担零部件生产的中小企业结伴而行, 从而使得关联的中小企业在海外投资数量的增加, 这保证了日本中小企业在海外的生产、发展和壮大。
四、“一带一路”建设中,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资本“走出去”的对策
1. 建立中小企业对外投资融资平台, 为资本走出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问题, 解决外贸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中小企业资本走出去的成功关键。我国应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采取更优惠的贷款政策, 建立多种形式并行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放宽为中小企业服务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为海外投资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专项服务。鼓励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利用直接融资渠道, 发展中小企业债券市场, 引入战略投资者或私募基金等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2. 实施合作联盟战略, 大企业联合产业链相关中小企业进行海外投资
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 组成战略联盟有助于资本积累形成规模效应, 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应借鉴国际经验, 大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进行海外投资, 分工合作, 实现“走出去”的战略跨越, 规避市场进入壁垒, 实现资本的最优配置。
3. 鼓励创新, 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
外贸中小企业应与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等联合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中心, 研究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并提供技术支持, 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推进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 增强核心竞争力。鼓励外贸型中小企业雇佣高素质员工并进行培训。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专门的技术试验研究机构给予财政支持, 选派技术专家对辖区内的外贸中小企业进行扶植指导, 以解决外贸中小企业在实际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为“走出去”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中国商务部网站.
[2]林汉川.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报告 (2010) [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10.
[3]李桂芳, 储贺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报告 (2010)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4]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5]韩景华, 任维.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新趋势及应对策略[J].国际经济合作, 2011 (2) .
[6]锁箭, 毛剑梅.日本中小企业的“走出去”[J].经济管理, 2003 (9) .
【浙江省企业走出去】推荐阅读:
浙江省民营企业09-27
浙江省企业权益保护规定10-21
浙江企业09-13
浙江民营企业07-20
浙江绿色企业11-10
浙江商业企业实证分析11-27
浙江中小企业调查05-19
正泰建筑电器荣膺“浙江省标准创新型企业”12-22
走近浙江民营企业文化05-20
浙江民营企业融资问题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