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浙江民营企业文化

2024-05-20

走近浙江民营企业文化(共6篇)

走近浙江民营企业文化 篇1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早的发育地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民营经济大省,素有“中小民营企业王国”之美誉。浙江民营企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0%以上,民营经济提供了全省90%以上的就业岗位,贡献了60%以上的税收,无论是从产出、企业实收资本存量、劳动就业和对财政税收的贡献上都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企业文化软实力和技术硬实力共同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大趋势,浙江民营经济的先发优势已不明显,增长后劲乏力,缺乏战略意识和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独特的企业文化已成为浙江民营企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系统性的概念。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全体员工的价值观、行为模式、企业形象等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内涵结构主要包括精神、制度、物质和行为四个维度,即企业文化的结构是一个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综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其中,精神文化是灵魂与核心,物质文化是载体与基础,制度文化是条件与保障,行为文化是过程与推动,四者在交融互动中共同促进企业文化形成丰富深刻的内涵、 创新进取的品质。

企业文化的内涵很丰富,核心是价值观,外在表现就是行为方式,即企业的凝聚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感、自豪感、 精神面貌和职业化行为规范等。企业文化主要分三个方面,企业形成自己特别的精神理念系统,约束和指导员工的行为文化,良好的企业经营生产环境。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1.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是产品层竞争,包括以产品和质量、成本控制能力为代表的企业生产水平、企业服务水平、以企业研发和营销能力为代表的市场适应能力;第二层是制度层竞争,包括企业环境优劣、企业资源厚薄、经营机制的优化程度、品牌策略及制度等;第三层是核心层,包括企业理念和企业价值观为内容的企业文化,企业创新能力、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其中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企业显现旺盛生命力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2.有效增强团队凝聚力。企业文化是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企业的粘合剂。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激励士气,使人奋发进取,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还可以使员工自觉认同和遵守企业的价值理念,实现企业与员工的融合,员工的成长同企业的发展同步,员工对企业更具有信赖感和责任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一些企业已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进入再次创业阶段,一次创业靠机遇和个人素质, 二次创业则要靠团队奋斗。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内聚力的源泉,通过推行企业文化让全体员工达成共识,增强企业高层与基层员工相互理解和沟通,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塑造企业品牌和形象。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且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企业必然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员工就会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提供给消费者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良的售后服务,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企业形象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的外化形式,是人们可视的可感觉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通过品牌形象,使顾客在产品体验中熟悉企业,认同企业。实践证明,企业文化深厚的企业, 企业的知名度和顾客忠诚度就愈高,企业的整体业绩就会上升。

二、浙江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制约因素分析

近年来,浙江省民营企业形成了丰富多样、体现创业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不少民营企业在企业发展实践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以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内容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变成全体职工共同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对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民营企业通过文化建设,实施名牌战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在参与市场竞争中赢得了社会公众的信任和好感;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企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扬弃,在企业文化上进行更新和深化,力求用崭新的中小企业意识来培育职工;一些新兴的高技术中小企业,针对知识密集、知识分子密集的企业特点,普遍把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视为中小企业的灵魂和生命。

近段时间通过走访调查多家民营企业,我们感到仍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认识不足,企业文化的构建缺乏特色,把企业文化理念分解、细化为可执行的阶段性目标和具体行为规范的企业不多,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融入到标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建设中的企业更是少数。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对企业文化存在认识误区。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仅局限在口号、标语等形象文化上,只是找一些华丽动听的词汇, 给企业贴上几个标签,搞几条朗朗上口的口号;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深,将企业文化口号化,立足于硬性规定、钢性管理,强调贡献,淡化关心,缺乏理性和人性化,难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达不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一些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企业文化活动或等同于企业形象工程,如搞一次读书活动,一次文艺演出,或在电视上频频亮相,只注重企业文化的外在形式,忽视企业文化的内涵;一些企业经营者不介入、不重视,没有把企业文化战略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的整体战略中,没有专项经费投入,企业经营理念涉及企业使命、宗旨和目标等内容的规定力度远远不够。

2.企业精神塑造缺乏个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价值理念是在长期经营中自发积累形成的,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零碎而不稳定;有的企业虽然提出了经营理念、经营使命、经营价值观等内容,但往往带有较明显的模仿性,盲目照搬照抄,结合自己的特色进行创新不够,造成内容上空洞化,表述上的趋同化;一些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涵,与企业经营管理联系不紧,企业精神既没有突出本企业鲜明的文化个性,也没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实效性不强。

3. 不同程度存在家族化色彩。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传统家族制管理阶段,企业文化中企业家个人意志烙印明显,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老板的文化。老板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初级阶段,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其价值观往往表现为家长意志。受企业主个人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家长制集权管理导致企业在发展中缺乏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家族力量对企业领导权的垄断,导致企业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团体。如用人制度是唯亲是举而不是唯才是举,强化人情,聘用亲友。在企业发展决策上难于做出准确的市场预测,有时不顾客观规律,盲目扩张,最后导致“激进后遗症”。

4.存在信用和责任缺失现象。一些企业守法意识不强,责任和诚信意识缺失,贪图短期利润而几乎不顾及顾客健康与生命, 甚至贻害子孙;一些企业管理政策和企业文化相脱节,管理政策往往与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要求不一致,造成员工对企业文化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有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轻于承诺、耽于信守”,无信失信,不履行对职工的承诺,伤害了职工的积极性,导致人才流失。

5.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许多民营企业为忙于生计,不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更多地考虑企业当前所处的位置和现状, 忙于追求自己的短期利益,而对于相对注重长远利益的战略无暇顾及;一些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缺失,企业管理不规范,企业品牌和形象缺乏有效塑造;有些企业没有把企业创业初期的老板文化提升为企业家文化,沉迷于创业初期的“爱拼才会赢”,忽视在全企业范围很好地文化宣导、提升与继承,没有广泛的凝聚力与感染力,出现了“文化断层”。

三、推进浙江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 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数量多而规模小、发展快而后劲不足、平均寿命短的现象,究其原因是企业经营者缺乏企业管理意识,没有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忽视企业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因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民营企业价值观,重点培育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价值取向,诚信为本的经营准则,创业创新的精神追求,合作共赢的发展指向。企业精神的提炼、企业发展理念的构筑、企业价值取向的确立是企业文化的实质内容,在对自身发展历程全面调研的基础上,请有关专家帮助和指导,发动全体员工共同讨论,注重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国内外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挖掘整理本企业长期形成的宝贵文化资源,并进行提炼和加工,使之得到提升。

2.提升企业家的综合素质。Werhane在研究了亚洲和新西兰的企业时强调企业家道德品质是决定企业文化的关键因素。企业家有没有文化战略眼光,能否引导和创造文化,推动企业文化的构建、强化和变革,是民营企业能否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应重视企业家文化素质修炼和价值观培养。一是企业家要重塑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成为由单一追求利润转变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的企业家,做民族振兴的推动者;二是企业家要把自己塑造成为真正的具有渊博知识、辨证思维、敏锐洞察力的企业家,推动企业文化的构建、强化和变革,将自己成功的经验融入职业化团队管理,形成自己风格的管理文化;三是企业家加快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做强做精做优企业,做敢为人先的开拓者。

3.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展开竞争。民营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汲取浙江商业文化积累的丰富营养,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结合企业特色优势,进行合理的扬弃和大胆的创新,突出企业文化的个性和可操作性,以企业文化的创新,带动职业价值理念的创新,进而推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要围绕企业的产品特性、品牌特性、发展特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善于挖掘真正属于自己、精华而有特色的东西,充分体现出具体鲜明的时代特点,显示出个性的企业文化。

4.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卓越的企业总是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借企业文化的力量强化企业经营过程中劳动者生产力这一要素的协调管理工作,使企业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企业家要善待员工,重视员工的思想情感以及合理要求,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实施“人本管理”, 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会极大地提高,并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努力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效能。

企业文化和个人发展融合在一起,淡化家族观念,广纳天下贤才,让有能力的人来经营和管理企业,以保证每位劳动者个性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联想集团让产品开发者上主席台介绍产品,担任形象代表。给每个员工都压上略重于现有能力的担子,并经常性地变换工种,让最好的工人来搞技术,让最差的技术人员去当车间工人,打破界限,能上能下,最大程度发挥每一个员工的潜能,实现人尽其才。

5.强化企业品牌文化塑造。企业文化是品牌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品牌之所以生生不息,被人们所信赖所忠诚所热爱,是因为品牌有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蕴含着鲜明的文化个性,流传着感人的文化传说,不断满足着顾客对它的文化诉求和某种情感需要。因此民营企业要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坚持面向市场做文化,强化竞争理念、顾客理念、创新理念、诚信理念、环保理念、社会责任理念、双赢理念等,增大企业文化的市场公信度和辐射力;其次要着眼文化做品牌,突出品牌的核心价值,把企业文化中的人本内涵及独特的审美倾向等注入品牌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当中,增加品牌的文化含量;三要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的“本土型”文化,员工来自本土,产品销售集中在本区域,品牌源自本土文化,深深保留地方文化印记。

6.推进企业文化可持续观。现代企业文化可持续性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坚持低碳理念。因此民营企业在追求效益增长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把商业道德、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将循环经济、绿色GDP的理念贯彻到每一个决策,每一个流程和每一个环节,渗透到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让低碳理念深入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坚持低碳和可持续的企业文化引导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让低碳理念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

摘要:文章简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浙江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走近浙江民营企业文化 篇2

——卓尚服饰(杭州)有限公司 之 成长历程及企业文化分析工商0801190102 黎玉全(越南)

一、公司情况概要

卓尚服饰(杭州)有限公司系大型美资企业,始创于1997年,前身为浙江三彩服饰有限公司,2006年更名为卓尚服饰(杭州)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800万美元,资产总规模贰亿元,年销售额伍亿多元,现有员工2000多人,技术人员300多人。

是一家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女装品牌公司,现为杭派女装商会副会长单位。旗下拥有四个品牌。一是“三COLOUR”。三彩代表色彩学中的三基色,红色、绿色、蓝色。这三种颜色虽然非常简单,但是可以混合成自然界的任何一种颜色,我们就是要用简单折射辉煌。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品牌风格是属于温馨、典雅、时尚、淑女偏职业。目标人群是25-35岁的职业女性,如医生、教师、公务员。全国有20多个省市1000多家专卖店。二是“IBUDU”。品牌风格是现代女性主义和浪漫主义融合为一的风格,目标人群是年龄25~35岁,个性独立,生活有品位,对服装有着自我独特的见解,对时尚潮流追随但不盲从。三是“OMOR”;四是丽丝三彩,相较于三彩更高一个档次。

董事长丁武杰1968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浙江工学院工业电器自动化专业,进入杭州电器控制设备厂当技术员,6年里他努力工作,但毫无背景的他始终得不到领导的培养,最后选择了辞职;辞职后,丁武杰实在不想进入相同的环境,因此在社会上了闲置了三年,接触最多的、社会地位最高的是出租车司机;1997年凭借手头暂借的几千元与其他三位朋友一起开始创业,1997年5月1号,在杭州凯旋路北口创办时只有四名员工。1999年,迁至杭州秋涛路298号,规模发展到150多人。2000年迁到石桥路天堂经济开发区308号。在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夺得“双十佳”称号。被中国社会调查所评为:“中国名牌”称号。浙江省授予“省籍名牌服饰公司”称号。2001年被浙江省质量管理中心授予“浙江省新世纪质量服务双优企业”。2004年企业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2008年三彩服饰经受住金融危机的影响,销售业绩再创新高峰,销售业绩增长50%以上。近几年来,在全国总代理数量队伍越来越庞大,销售业绩也逐年增加。下沙厂区目前有3000多员工,石桥厂区有600多人。国内销售业绩达到8亿。

二、卓尚文化伴随其成长

1、只听对的,不听大的。

在一个私企中,作为部门领导或许向来的作风是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决定部门各种事务,但是在卓尚企业中,丁董事长自开厂以来就坚持“只听对的,不听大的”。他认为对的指的是:有利于更多数人,更长远利益的选择。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上说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是长远的、科学的、持续的发展模式。在卓尚中,专门为普通员工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还每月都设定了合理化建议宣传栏,对一些提出了具有实际实施意义的,对企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哪怕是一点点积极性作用的,卓尚都将采纳并公之于众。每月汇总对那些积极提意见和建

议的员工以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这些合理化建议中,就有很多是那种对部门主管领导处理的事项的异议,以及自身对该事项的解决方案等。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样是对部门领导的不敬,其实不然,正是这种氛围,才使得公司能吸收更多更好的良策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活力。

2、客户第一:了解客户,快速服务,满足客户。

在卓尚,客户分为两类:一是外部客户;二是内部客户。外部客户对于卓尚来说非常广泛,每一位消费该公司服装的女性;每一位代理;每一位加盟商等等。卓尚总是不定期召集这些外部客户或者通过优惠活动让外部客户得到实惠与安心。当代理商或者加盟商出现经营上的困惑时,卓尚的领导都积极予以配合解决,以达到双赢的结果。内部客户指的是:上级是下级的客户,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客户,提出需求部门是提供服务部门的客户。在整个公司中形成这种商业性的运行模式,让每个部门的每个同事在工作中时刻都保持一种服务者的态度,这使得公司部门同事之间的各项工作都稳步进行。丁董事长在每次企业文化培训课中,总会刻意让不同部门的同事回答企业文化各类问题,增强意识,更好工作。服务的三要素是:意识、能力、速度。卓尚最注重的是意识,如果无意识的办一件事情是空洞的,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3、员工都是老总的职务代理人。

相信很多企业中都会实行职务代理人这个制度,但是这种代理都是在领导层之间的相互代理,而在卓尚中,职务代理人这个概念最重要的是在普通基层员工与领导之间的。着重强调:职务代理人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贯彻执行这三个环节。事实上,本条也正是“只听对的,不听大的”的重要体现。

4、员工出错的处理方式:创新的错误——鼓励、表扬;技能的错误——培训、教育;简单、重复的错误——批评、处罚。对于质控部的同事在研究布料新品种时出现的错误,丁董都是在肯定的基础上表示鼓励;在掌握的原有的技术基础上的错误,会再加强培训,而并非只是教训过就不了了之;对那种简单的已经错误几次的错误,会加重处罚。

三、卓尚2010年的愿望

走近浙江民营企业文化 篇3

老师文化传承事业发展

20年前,新和成只是一家靠10万元借款起家、以回收废酒精为生的小作坊,今天已发展成能与巴斯夫等国际化工巨头同台竞技的国家级重点高科技企业。短短二十几年,新和成的资产增长了7万倍。主要从事原料药、药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香精香料等产业的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维生素E、维生素A产销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前列。目前公司已成为世界四大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全国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大型生产企业。新和成为何能迅速崛起并持续稳定发展,企业特有的“老师文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新和成倡导和建设“老师文化”,就是要让企业拥有老师的品质、精神和大胸怀,企业不仅要会赚钱,更要为造福社会贡献力量,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最终把公司办成有文化、有品位的企业。

新和成开始创业时确立了“振兴教育,产业兴教”的宗旨,并逐渐形成了“创新、人和、竞成”的价值观和“求实、求新、求质、求效”的企业精神。1982年,化学老师胡柏藩怀着“振兴教育,产业兴国”的抱负和愿望,放弃考研梦想,踏上了创办实业之旅。创业之初,公司只有10万元借款和7个人,做的是回收废酒精业务。在初期创业中显示出来的这种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以及身体力行、吃苦耐劳、勤奋努力、勤俭节约的精神,就是“老师文化”的雏形,为后来新和成特色企业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企业的理念逐渐得到升华,并最终形成确立了“创造财富,造福社会”的企业宗旨。合成化工厂创业当年就赚了十万元,之后他们把乙氧甲叉作为攻关目标,克服了极大的困难,顶住了各种压力,终于在1990年开发成功,企业产值一下子上了千万元。产品不仅填补国内空白,还打入了国际市场,新和成也从作坊式生产跨入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行列。

1993年,新和成瞄准国际市场维生素E的巨大商机,投入资金研究开发维生素E中间体三甲基氢醌并获得成功,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006年,攻下了生产维生素另一个重要中间体异植物醇;2007年,新和成实现了从基础原料到维生素E一条龙工业化大生产。从此,打破了长期被国外几家大公司垄断的局面,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为振兴民族医药工业做出了贡献。

几十年来,新和成先后研制开发了异植物醇等13个国家级新产品、47个省级新产品、2个国家“863”项目,成功实施了13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取得授权专利52项。公司技术中心配置了上亿元的国际最先进的科研设备,设立了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4年3月,该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评审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师德品行营造“人和”氛围

在新和成,时时处处有种浓郁的学校里才有的人文气息,这种气息,是他们以教育人、培养人、造就人为目标的人文管理模式所散发出来的。“领导对员工,要像老师对待学生一样,用心去培育、去爱护、去关心。要对他们的工作负责,学习负责,生活负责,父母负责。”这是新和成的育人原则。

新和成视人才为企业的财富,认为人才的聚集过程也是企业财富的积累过程。为此,公司采取招进来、借进来、聘进来、调进来等方式,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广纳人才。

公司每年投入500多万元用于员工培训(不包括带薪培训工资),公司建有两个藏书近1万余册的图书馆,建有培训中心、电化教室,配备专职人员,每年培训经费列入年度工作预算,培训计划列入各级干部考核。培训内容多样,有进厂培训、上岗培训、等级培训、特殊岗位培训、专业培训、技能培训等,培训成果与员工薪酬、绩效挂钩。针对企业内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公司采取了分层教育、培训,建立了新和成干部网上培训学院,对中层干部进行系统性的培训;长期聘请十多家著名院校的专家学者来企业进行专题授课;与高校合作,为干部员工设立学费全免的本科班、硕士班;选送优秀干部员工到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或者出国考察等。

在老师文化“育人为本”理念的引导下,大批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在新和成得到了良师指点和专家培养,成为科研、经营、管理领域里的行家里手。目前,公司员工大专以上学历占60%,拥有博士及专家14人,硕士研究生25人,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780多人。

在新和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已经成为衡量领导干部言行举止的标准,排在领导八大形象要求之首,并编入了企业文化手册。董事长胡柏藩认为:要使员工思想融入企业文化之中,领导首先要融于其中;要使企业管理制度具有权威性,领导首先要以身作则,带头维护制度。新员工进公司,公司领导亲自上课,给员工讲如何做人、做事,向员工描述企业的远景目标;上项目,做新产品时,公司领导跟大家同吃、同住、同赴生产现场。领导的模范作用是最好的“身教”,既保证了制度的有效运行,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了员工。

新和成“老师文化”还体现在对员工的宽容博爱上。对员工,新和成没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霸气,却用一颗宽厚仁爱的心对待所有的员工。创业初期, 新和成工会就建立了每月“心连心”沟通联系制度、“五必访、五必谈”制度。 即职工家庭发生灾情遇特殊困难必访,职工生病受伤住院必访,女职工生育必访, 职工父母去世必访,职工家庭发生矛盾必访;职工有思想情绪必谈,与同事发生纠纷必谈,工作调整必谈,受到批评处分必谈,新进员工必谈。逢年过节,公司领导都要到员工家里去家访,公司党委还给每位干部发一个员情记录本,要求记录与员工的每次谈话。为了培养新进员工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责任感,新和成要求员工每月存一部分工资孝敬父母。2001年,新和成工会出资30万,职工自愿捐款及会员费每人每年40元成立了互助互济会,为困难职工发放补助款和慰问金。

新和成的“老师文化”迸发出巨大能量,使企业发展迅速上规模、上层次,驶入了快车道。如今,梅渚基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饲料添加剂生产基地,上虞基地已成为医药中间体和类胡萝卜素的生产基地;山东基地致力于成为全国最大的香精香料供应商。接下来,新和成在专注于精细化工产业领域的同时,致力于高分子新材料领域,做大做强主业,把新和成打造成国际著名的精细化工大型跨国企业,为“创新精细化工技术,改善人类生活品质”不懈努力。

浙江滋福堂药业传承与企业文化 篇4

1.1历史渊源

滋福堂药店始创于清光绪九年(1883),至今已有130年历史。创始人余恩荣(字:镜波)。余氏曾在广东少番禺、潮州、连州等地任知州40年。为了解除病人病痛,余氏遂于光绪九年(1883)出资银元1000元,在龙游县城石板街(即今清廉路)十字路口拐角开设滋福堂中药店。

光绪十九年,余恩荣仙逝,滋福堂归其儿子余滋泉所有。

光绪二十二年,余滋泉病逝,药店财产属其七个儿子共有。

民国八年(1919),余滋泉孙子余绍勤(系余滋泉次房次孙)为维持祖业,与胞兄余绍宋将药店股份全部买下,经整顿,批发、零售兼营,药店业务蒸蒸日上。

民国二十九年,营业额达4000元。

民国三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日军撤退后,在药店灶膛内暗藏定时炸弹1枚。爆炸后,店屋及店内存放药材一并焚毁。嗣后,瘟疫流行,当时龙游城里所有药店停业,城内药品奇缺,滋福堂重新开门营业。到已被日寇占领的兰溪采购回一些紧缺药材,日夜赶制成各类饮片和丸、散、膏、丹。此后至建国前6年,是该药店的全盛时期,最多时拥有资本额2万元,职工(包括学徒、客卿)20人。

建国后经县人民政府批准,药店于是1952年1月15日率先实行公私合营。在1956年改名为龙游县城关国药店第一门市部。“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名健民药店。

1978年改名衢县龙游医药商店中药门市部。

1984年恢复“滋福堂”店号,归属浙江龙游县医药公司。

2.滋福传承

为传承古医文化,振兴民族企业,2002年12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对原龙游县医药公司进行改制,成立了“浙江滋福堂医药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浙江省龙游县,是连接浙、赣、皖的交通要地,交通便利,物流通达。公司有配送车8辆,标准化仓库7000余平方米,是集药品批发、代理、零售、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化医药经营企业。主要经营: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第一、二、三类医疗器械、营养保健品等。药品的质量经营管理,通过了国家GSP认证。公司以“立足衢州,深入乡镇,面向浙江、辐射全国”的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便捷高效的销售、配送、物流体系。

2006年8月,注资300万元(后增资到1100万元),成立了浙江滋福堂得心医药零售连锁有限公司,是龙游县首家医药零售连锁企业,以“让顾客来得舒心、用得放心、享得诚心”为主要服务特色。主要经营:中药材(限参茸),中药饮片(含配方),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零售,保健食品,定型包装食品(不含冷藏食品)零售,化妆品及百货零售等。至2012年12月浙江滋福堂得心医药零售连锁有限公司麾下已有五十家连锁直营药店、十多家连锁加盟店,分布衢州各县市。

3.未来展望

浙江滋福堂得心医药零售连锁有限公司在衢州当地医药零售行业,规模上已成为最大,知名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展望未来,仅做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我们的目标是领航本土医药零售行业,成为百姓最信得过的医药零售企业:

提升从业队伍的综合素质,让滋福堂的每一位员工都成为专业素质过硬、致力投身于百姓健康事业的专业人才

更适合顾客需求的产品、更完美的个性化服务、更专业的健康恢复能力,使“选择滋福堂=选择健康”的理念深入民心

为衢州行业内个体药店提供更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服务,为衢城医药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哪里有健康需求的地方,哪里就有滋福堂!

4.企业文化

企业宗旨——

滋润千家、福泽百姓、绿色健康、快乐感恩。

企业使命:传承百年老字号,打造规范化药店

企业愿景:引领健康事业,共享滋福辉煌

滋福堂古训——

日月延年,孝仁为本;天地诚信,顺德以心;

和心合力,敬人敬业;内外同济,滋福百姓。

滋福堂司训——

维护健康是我们的使命,感动客户是我们的追求。

绿色心态是我们的本色,创造财富是我们的价值。

敬人敬业化责任为力量,感恩的心且快乐的工作。

和心合力争创品质效益,让滋福堂的明天更美好。

企业经营理念——

诚信经营滋福百姓

不为短期利益牺牲未来

企业核心价值观:

营运价值观——利润是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体现;

管理价值观——领导为先,只有不合格的领导,没有不合格的员工;

发展价值观—— 一流平台打造一流团队,一流团队打造一流企业;

工作价值观——感恩忠诚,创新卓越,没有借口;

服务价值观——尊重热忱,健康安全;

人才价值观——以人为本,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

有前途。

走近浙江民营企业文化 篇5

团结拼搏显神威

5月15日晚, 恒风检测站灯光篮球场上一片欢腾, 恒风集团第六届“文化健身月”集体跳绳和拔河比赛项目在这里举行。篮球场内人头涌动, 围满了来自各单位参赛和助威的员工。

在集体跳绳比赛中, 联运公司代表队的12名参赛者个个精神抖擞、跃跃欲试。随着裁判员的一声哨响, 赛场上绳子上下飞舞, 不断打在地上发出“啪啪”的声音。摇绳手与跳绳者密切合作, 齐齐上扬的双脚随着绳起绳落, 就好比10名舞者跳着轻盈的舞步, 活泼而充满节奏。场外的拉拉队也不甘示弱, 各自发出阵阵的助威声。计数声、呐喊声一阵比一阵响, 一阵比一阵亮。大家充分发挥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精神, 向着最好的成绩冲刺。

经过激烈的角逐, 最终联运公司以74下的成绩夺得了集体跳绳的第一名。跳绳队里大多是一线司乘人员, 为了取得好成绩, 大家都是等到晚上车辆回场后组织训练。集体跳绳比赛使双方队员兴奋不已, 它不仅仅是体力的较量, 更是一种毅力与团队精神的角逐。

继跳绳比赛结束后, 拔河比赛马上开始了。本届拔河比赛共有24支参赛队伍, 以男女混合形式进行。随着裁判一声哨响, 恒风集团代表队与客服事业南方站代表队在观众热情高涨的加油声中奋力拼搏。双方队员齐心协力, 身体一致往后倾斜, 喊着整齐的号子。啦啦队也不遗余力加油助威, 赛场上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加油声、欢呼声响遍灯光球场的每个角落。

尽管集团有限公司代表队员工看上去要比对手单薄的多, 但大伙并没有失去信心, 反而积极备战, 运用技巧, 咬紧牙关, 奋勇拼搏。拉到最后, 每个人脸上都挂满汗水, 队员的手也因绳子的摩擦而红肿。集团有限公司代表队虽然输掉了这场比赛, 但大家还是一脸笑容, 与对方员工愉快地交流, 共同分享竞赛的喜悦, 充分展现了恒风员工们“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的风貌。

科学发展观融入比赛

硬笔和软笔书法比赛作为健身月的首个活动项目, 各成员单位的干部和职工都高度重视, 暂时放下了繁杂的工作, 挥毫泼墨, 创作出了一幅幅较有水平的书法作品。

这次硬笔书法内容把市委书记吴蔚荣关于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的讲话段落进行了临摹抄写;在软笔书法比赛中, 干部职工更是各展所能, 创作出了“改革创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内容的书法作品, 散发着恒风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良好气息。

恒风交运公交事业部的王师傅说:“我听了不少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但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真的不怎么清楚。通过这次比赛, 我知道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她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国际商贸名城建设的根本途径。今后我一定要按照科学实践发展观精神, 为公司、为我们的国际商贸名城多做贡献。”

以“增强服务意识、增强业务本领, 提升队伍整体形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也是这次“文化健身月”活动中的重要项目, 一共吸引了21名选手参与。此次演讲主题紧紧围绕了恒风整体素质提升年活动精神, 参赛选手精心准备演讲稿, 上至领导下至驾驶员, 都把最自信的一面展现给了评委和观众。一名出租车驾驶员和笔者说:“通过演讲比赛, 不但使我对如何增强服务意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对自身的素质更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面对这么多评委和观众我也敢开口了, 以后面对乘客, 肯定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友谊之花赛事中盛开

羽毛球比赛是恒风集团“文化健身月”活动的传统项目, 5月26日, 在义乌梅湖会展中心羽毛球馆, 恒风集团第六届文化健身月羽毛球比赛火热开战。恒风集团下属各单位共有24支代表队120名职工参加了比赛。赛场上, 队员们奋勇拼杀, 誓将对手斩落马下, 他们前挑后扣、左吊右抽, 汗水早已浸湿了全身;而在场边, “好球!好球!”的加油声不断, 不管是哪边打出的精彩球, 都能获得大家的加油鼓励。

通过比赛, 大家以球论英雄, 原本不同单位不相识的职工互相有了认识和了解。场上是对手, 场下早已“打”出了友谊, 成为了朋友。还有的会为比赛对手递上一瓶水, 并与他交流一番刚刚失误的一个球。在平时, 大家也常常会相约一起练球、一起讨论, 共同提高球技。有时, 还共同代表公司与兄弟单位, 为比赛献计。

三人篮球的赛场上, 比运动员更卖力的当属拉拉队了, “加油”声此起彼伏, 每进一个球都会引来一片欢呼、喝彩和掌声。运动员们争球抢分, 拉拉队员们热情加油, 职工之间的友谊早已超过了比赛的本身意义。突然, 一名球员踝脚受伤倒在地上, 此时, 不管是场上的队员、对手, 还是场边观战的领导和拉拉队员们纷纷跑上前去, 有递冰袋的、有送好得快的, 并一起搀扶着受伤运动员坐下。

同样, 在乒乓球比赛中、在卡拉OK的比赛中、在各种棋类比赛中, 员工不单在认真地竞技, 更是在相互学习、相互认识, 在尽情地展示自我、展现恒风人的精神风貌。

走近浙江民营企业文化 篇6

(一) 企业文化的定义

目前我们讨论的企业文化一般指是特定条件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并得到遵循的共同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等。

(二) 企业文化的组成要素

1. 企业环境。

指的是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经营方向、外部环境、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外界的联系与关系等方面,它往往决定企业的行为。它是塑造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因素,是形成企业文化总目标的外部条件。

2. 价值观。

是指企业内成员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认识,是企业基本的观念和信念,是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内成员在判断自己行为时具有统一的标准,并以此来选择自己的行为。

3. 英雄模范。

这是指企业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业文化的人格化,其作用在于作为一种活的样板,是企业员工行为模仿效法的具体典范,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 典礼和仪式。

这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例行事务的行为规则,企业仪式虽然是企业的日常例行事务,但这种有系统、有计划的仪式也是企业动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保证企业文化健康地发展。

5. 文化网络。

这是企业中基本的沟通渠道,是企业先进的价值观和英雄意识沟通、传递的渠道。

(三) 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会对企业有较大的能动作用,如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等作用。

二、案例

(一) 瑞华公司背景

浙江瑞华机械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瑞华公司”) 是瑞典和中国合资设立的生产灭火器等消防产品为主的中小制造企业,位于浙江余姚,有员工110人,产品全部出口。

受到投资方瑞典高福利、民主管理和平均分配的社会文化影响,在瑞华设立之初,就努力建立明晰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董事会、总经理和管理团队在决策和管理执行方面有效分工,确立了依法经营、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努力贯彻企业宗旨“瑞华人群策群力, 始终保持和谐、严谨的学习型团队, 用创造性工作为客户提供物超所值的产品和服务, 以良好的经营成果奉献社会!”,倡导“不断学习力求创新分享成功持续发展共创未来”的企业精神。

(二) 企业文化发展情况

由于大多员工来自附近农村,其技能和意识距离公司要求有较大距离,公司积极采取各种形式培训教育和宣传引导,帮助员工统一认识,并营造正面、积极的主流文化,培养具备新风貌的“瑞华人”,包括端正个人工作态度、培养良好工作习惯,树立爱岗敬业精神,鼓励人人学习和团结互助的风气等,采取的措施有:

首先,推行科学管理,合理分工,导入现代管理体系,如ISO9001, ISO14001, OHSAS18001等。瑞华公司不仅通过了挪威船级社 (DNV) 的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 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AS18001) 认证,还通过了浙江省安监局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审核验收,获得国家二级资质证书。

其次,在企业中推进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员工享有各种合法权利,如参加社会保险,8小时工作制,周日和法定节假日休息,免费工作午餐,每年的健康体检和集体旅游,带薪年休假制度等。这都有助于建立员工的集体归属感。单就2009年上半年,公司先后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如集体拓展培训,年度“十佳员工”公开评选,全员集体旅游,公司运动会等。这些活动都体现了平等参与,公开透明和鼓励先进的精神。

第三,多层次、多方位创造条件,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常设机构有职工工会、EHS委员会、党支部、社会责任领导小组等机构,结合员工意见箱、部门会议、早会、重要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各种形式,员工可以对企业管理的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倡导平等参与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基层意见,使公司的计划更符合实际并容易被理解和贯彻。做好内部沟通是管理的很重要方面,而提倡相互批评和自我批评,客观认真地对待意见和建议这都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共识。

第四,严格履行社会责任的承诺,在环境保护、员工健康和权益保护方面身体力行。在生产现场积极采取劳动保护措施,定期免费发放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开展职业病评估和定期体检,严格控制生产噪音、废气、废水等,推进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如控制空调设定温度,对工业垃圾分类处理,争取循环利用等。

(三) 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

2008年下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国家金融危机不期而至,2009年逐渐影响到实体经济,欧美不少象GM这样的跨国企业遭遇巨大困难,制造业严重依赖出口的中国也不能幸免,CPI、PPI双降,GDP增长减缓,受制于需求减少,出口贸易额下滑明显。而浙江瑞华机械有限公司是家成立刚四年的企业,产品全部出口,公司2007年投资建设的新厂区和制造线到2008年5月才启用,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行后,09年正是发挥产能是设计产能的重要时期,急需更多订单支持企业发展,在经历了2008年原材料价格暴涨的波折后,公司经营上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

(四) 对策

2008年9月公司董事会就适时做了经营策略调整,在业务方面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力求稳定现有客户,并对重点意向客户针对性营销;进行前瞻性的产品开发和认证工作,争取新的增长点;在投资方面力求务实谨慎;随后,总经理就召集主管会议和党员会议等介绍经济环境的新变化,提醒大家重视和分析面临困难,理解公司的策略,把大家思想统一到一起,积极配合和落实公司相关措施。同时,在09年初公司提出了本年度公司管理工作的重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开发新业务,保证产品质量和公司发展”,并相应地制订了一系列目标和计划,来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

首先,公司对全年整体工作做了全面布置,明确了目标、计划、分工和责任部门,使每个部门对公司的总体发展策略和各自任务有了全面认识,以便做出科学规划和准备。

其次,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如对体系管理、研发和生产等关键部门做了补充) ,制订和落实培训和学习计划,试行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并考虑建立储备干部计划,在选择、使用和培养人才方面做得更细致,努力创造健康、积极有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

第三,继续深化科学管理,尤其主要管理体系的贯彻,加强日常检查、运行监督和目标考核,力求把公司管理计划和制度执行到各个环节。

第四,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全力解决目前生产工艺中存在的几个难题,如喷塑加工中返修率高,磷化的除油与清洗效果不佳等问题。

第五,加强生产和采购的计划性,利用金蝶专业版物料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控制采购和库存,完善现场组织管理,提升各工序的效率和产量,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力求月月有统计、分析,并有考核奖惩。

第六,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市场开发和新产品设计和认证测试工作,为公司扩大业务和持续发展做准备。

(五) 执行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公司的人员有所精简,工作质量和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一些积累的问题得到了解放,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发展的信心。

在经营业绩方面,公司2009年前6个月出口灭火器整机约16万套,完成销售收入约3000万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80%,而在“质量就是成本,质量就是市场”的今天,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管理。公司成品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99.2%,加工中返修率下降到1.4%,相比2008年都有了明显提升,在非常困难的市场形势下较好地完成了阶段性经营目标。

三、总结

在瑞华的发展中逐步培养起特有的企业文化,这对企业发展有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而营销计划中企业文化也起到了更直接推动作用,如与瑞典宜家集团的业务开发中,客户对供应商有严格的准入条件,社会责任 (宜家称为“Iway”) 方面,国内同行企业都很难达到其标准。基于规范的经营管理传统,2008年10月瑞华通过了该标准审核,为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公司的理念和管理水平也获得了宜家瑞典总部的好评,这极大地增加了双方合作的信心。而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上下齐心,层层落实,很快在文件、产品和质量管理等各方面适应了这家国际零售巨头对供应商要求,到2009年7月,该客户共采购20多万套灭火器,超过公司当期业务总量的一半。

由瑞华公司的例子我们更容易理解,企业文化构建是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一环。企业文化可以对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通过以瑞华公司发展为例, 分析文化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不难发现:组织的行为与内部文化有密切关系, 企业文化的打造对建立良好的雇佣关系和企业形象非常重要。而在企业面临困难时刻, 除了果断的决策, 更要有企业文化来积聚力量。该公司积极采取各种形式培训教育和宣传引导, 帮助员工统一认识, 并营造正面、积极的主流文化, 培养具备新风貌的“瑞华人”;推行科学管理, 合理分工, 导入现代管理体系;在企业中推进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多层次、多方位创造条件, 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 逐步培养起特有的企业文化, 这对企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公司治理,企业文化,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 (第三版)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2]MichaelE.Porter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3]卢盛忠.组织行为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上一篇:可持持续发展下一篇: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