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信息技术新课程

2024-09-11

走近信息技术新课程(通用9篇)

走近信息技术新课程 篇1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在新的课程标准下, 建设符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特点的、有效的、系统性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本文根据新课程理念, 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 展现新型方法的实施过程, 实现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最优化

目前,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 上好每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教法的设计,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教学实践证明,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 开始, 学生对计算机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 并觉得可以打游戏、好玩, 于是非常想学。但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深入, 有的内容需要记忆, 且枯燥无味, 难度增大,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慢慢降下来了。因此, 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 根据《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 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 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新课程理念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上的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也是上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师生关系、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等都有了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改变了以往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单纯的演示和讲授的授课现象。另外, 教师在教学中情感的外显对学生也能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

2、教学对象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建构知识,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演示的过程, 使得课堂变得机械。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认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在于促进学生主动展开建构活动, 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帮助学生将获得的新知识与已有经验建立实质性联系, 即建构意义。

3、改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得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教学的主要媒体。通常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 分学科门类和年级顺序编辑。”

4、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上, 教师必须从多方面评价学生, 让课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以及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结合。

二、新课程视野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后,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涌现出一批新的教学方法, 如讲授法、教练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等。结合新的课程目标特点及内容体系, 新课程视野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可定义为: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中, 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 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而采取的所有手段和方法的总和。下面将介绍新课程下的几种典型的教学方法:

(一) 演示与操作法

1、方法概述。教师通过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向学生展示教学过程, 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知识和学习技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基本教学方法。它的一般模式是, 教师首先演示操作的步骤, 通过计算机网络或者投影仪演示给学生看, 然后, 让学生自己一步一步做, 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辅导。

2、演示与操作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演示与操作教学法的实施基本过程与一般的讲授法与演示法有根本性的区别, 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 不是以教师为主体, 所以其过程可以归纳为:教师示范演示、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和师生归纳交流。

(1) 教师示范操作。通过教师的演示, 使学生明确做什么。并且还要指出学生在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动手实践。通过观看教师的操作, 确定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方向, 进行各种操练与练习。

(3) 教师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情况与问题进行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技能与知识, 并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思维方法。

(4) 师生共同交流。通过交流总结, 再一次强化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成果, 促使学生把学会的东西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与素养。

3、方法评价。演示与操作法具有以下优点。 (1) 示范性操作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操作技能要点, 使学生在自主实践时减少错误。 (2) 演示与操作法强调的是学生动手实践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 要求学生自己做而不是教师灌输, 引导学生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形成。

(二) 任务驱动教学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是“提出任务一一解决任务一一产生新任务”的过程。教师精心设计课时任务, 创设教学情景, 将任务以情景的形式出现, 学生分析了由教师创设的情景后明确学习目标, 进行自主和协作学习, 完成学习任务, 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的指导, 进行共同研究。

2、教学过程。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教师呈现任务----师生讨论分析任务----学生独立探索完成任务----交流与总结。

(1) 教师呈现学习任务。教师要经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分析和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与兴趣的分析, 提出一个恰当的工作任务。

(2) 师生讨论分析任务。教师给出任务后, 师生一起讨论, 启发学生对于该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想法, 使其形成正确的思路和计划。

(3) 学生独立探索完成任务。通过对问题的分析, 学生的思路已经比较清楚, 接下来由学生个人或者分组去独立完成任务。同时, 教师给于必要的帮助与指导。

(4) 交流与总结。在学生完成任务后, 要组织交流, 相互介绍中间的成果或者最后的作品。交流的目标一方面是相互评价, 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成果的评价能力, 鼓励学生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与方法, 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回味, 把所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内化。

(三) 分层合作学习法

“分层”实质上是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实现个别化教学的一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对学习材料、学习方法、达到目标的程度和达到目标的期限有灵活选择的机会和余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的确定都可以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学目标的高低应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在学习效率不同, 学习内容的容量也应有多少不同。针对学生认知能力, 在自学、讨论、练习上也有不同的要求。教学目标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之一。目标分层就是将传统教学中统得过死的划一的教学目标, 改为可由学生选择的弹性目标。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允许由学生来进行选择, 就决定学生“人人有事可做”、“人人有兴趣学”。教师的任务从主要是讲解和讲授, 转化到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给予个别辅导。学习方式也从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 转化到主要是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分小组学习是“分层”教学比较可行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

(四) 研究性学习法

研究性学习,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 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 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 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 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如我让学生在网上了解有关“花”的相关知识, 并制作一份有关花的电子作品, 可以是电子报刊, 网页, 动画等等。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 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 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以说, “让每个学生有进步”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价值取向。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既学到了知识, 又锻炼了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塑造了自信和自尊。

(五) 自学法

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不仅要求学生很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 而且,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操作实践之中去, 立即可以在生活实际问题中得到检验。然而, 信息技术有很强的逻辑性, 处理问题要求周密、严谨;同时, 信息技术有艺术感觉能力的要求, 比如:处理画图和动画, 形象的设计, 审美水平的体现。这些都影响着学生整个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自学信息技术虽然能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但一些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薄弱, 缺少练习的时间, 学生需要把大量的时间应用于知识的理解, 相对来说, 他的练习时间就减少了。还有枯燥乏味的自学, 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只有少部分学习很认真或者对信息技术很有兴趣的学生能较好掌握, 但这样的教学离我们的素质教育相差太远。

(六) 讲授法

是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地讲解, 是一种最常用和最古老的教学方法, 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述, 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中获得较为全面系统的知识。同样新兴的信息技术学科, 特别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教学 (比如: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组成原理、还有一些计算机操作知识等方面的讲解) , 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法, 这样的教学对知识能力的培养明显优于其他的教学方法。但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知识讲解的同时, 尽量缩短时间, 如果讲解的时间过长造就缩短了学生练习的时间, 这样, 学生的练习时间相对减少, 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就不能显露出来。

(七) 尝试教学法

让学生先试后导, 先练后讲, 学生的操作水平比较好, 因为通过尝试练习, 能知道自己在哪个方面存在着问题, 心中产生的疑惑, 再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 学生听课就更加认真了, 掌握情况较好, 也能培炎学生的积极性。由于花大量时间的练习, 学习基本知识的时间显得比较紧张。同时如果学生的学习不是很自觉, 就浪费一些尝试练习的时间, 因此, 学生间的能力差异程度较大, 容易出现两级分化现象, 教学中要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八) 形象比拟法

形象比拟法是指教师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借用学生已感知的知识来映射新知识, 使新知识更容易被理解的教学方法。

限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知识水平, 《信息技术》中的有些内容会显得比较抽象, 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就应当尽量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 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将难懂的理论形象化。比如, 在讲文件管理中的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等概念时, 学生很难理解, 教师若照本宣读, 学生就难以接受, 而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如用外国人的取名来比拟文件名与扩展名, 用一棵树的结构来比拟文件目录结构, 学生就会感到所学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 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

这种用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 对问题进行说明, 以达到加深印象, 帮助理解的方法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采用这种形象比拟法教学时, 应注意两点:一是比拟的两种事物可能仅在某一方面相似, 不可将两者混为一谈;二是所打比方一定要贴切, 如易产生误导作用则宁可不用。

(九) 兴趣激励法

根据《信息技术》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学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的萌芽,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 加以引导、扶植、培养, 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形成真正的学习兴趣。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 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在学会和会学中不断取得进步。

比如, 在教"计算机操作系统"时, 由于Windows系统的人机交互性强, 因此, 有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 就会在上机时做出一定花样来显示自己的能力, 诸如将系统桌面的图标移动或改变桌面的背景等等。若教师发现后, 就此对这些学生加以批评, 甚至处罚, 学生就会由扫兴到无味, 一旦失去学习兴趣, 学习效果也就无从谈起。有效的做法是:宁可自己的教学进度受影响, 也要请这些学生上台给其他学生介绍他们的"经验"。这样, 不仅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传授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内容, 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 也要告诫学生, 一些随意操作可能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 所以是不能随意改变系统设置的。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 采用兴趣激励法, 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知识的动力, 这样, 学生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学习, 一旦取得一定的成绩, 就会产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 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深化, 形成良性循环。

(十) 游戏引导法

游戏引导法是指教师借用健康益智性的游戏软件的教学, 来激发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求知欲望;通过健康的益智性游戏软件的操作, 来提高中小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技巧。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 运用游戏教学法的常用施教方式有以下几种:

1、采用游戏教学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

2、通过游戏教学法, 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

运用游戏引导教学法时, 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有目的、有节制地进行一些益智性游戏操作。即在教学中, 适当引入有益的游戏, 却不以游戏为目的, 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引导学生学习其计算机知识的手段。

2、选择游戏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增强技能和科幻意识。加强学生的科幻意识被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进行游戏软件的安装、解压、合理分配内存等计算机知识的探索实践, 寓基础知识的学习于娱乐之中。

3、要把握好引入游戏的尺度, 不能以玩代教, 因玩误教。同时不能忽视游戏的负面影响, 要绝对禁止在一切学习时间玩游戏 (包括在学校公用计算机上机时) 。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 可利用节假日, 选择政治观点正确、思想内容健康、知识丰富的游戏, 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操作, 但一定要教育学生有自我控制和约束的能力。

4、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采用游戏引导教学法获得成效的关键, 是教师如何把握契机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找到益智性游戏软件中这些教育"热点"和精华。

(十一) 讨论法

由于信息技术课中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多美妙的动画、漂亮的图片、和一些很有创意的编排等等, 这样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教学活动, 集思广益, 互相启发,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下, 提高学生学习的情绪, 能拓宽学生的思维, 能把以前的知识运用起来, 同时,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学生在情感表现和操作能力方面表现出很明显的差异, 说明学生比较喜欢这种教学方法, 喜欢宽松的学习环境, 能和自己的同学讨论学习, 当然这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也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学生很多课程的学习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 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好奇、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 这些是为学生探讨、创造提供有利的源泉,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地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学生知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表明, 先进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 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后续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其自学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当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软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还要不断地探索和逐步改进。

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

教无定法, 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我们应如何选择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优化呢?我们知道, 教学往往要求的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有一定综合性的方法。因此, 教师应该了解每一种教学方法的功能, 了解它与其他方法相比对于解决特定教学任务的优越性, 在此基础上才能针对具体情况如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师素养等进行方法的优化选择。

1、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素养条件等其他因素, 恰当、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

(1) 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方法要与教学目标相适应, 能够实现教学目的。

(2) 从课堂教学内容出发。应该根据具体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特定的教学内容来实现的。

(3) 根据教学对象。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 根据教师的素养。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素养包括人格素养和智慧素养, 在心理学意义上, “人格是个体对人对己及一切环境中的实物适应时所显示的异于别人的性格”。教学方法的运用者是教师,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素养条件, 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方法。

上述各个要素也是相互作用的, 首先在选择教学方法之前认真研究教学内容, 掌握内容的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发展水平来选择;另外, 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自身特点, 教学方法的最优化需要教师自身的创造性, 教师应当凭自己的长处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

2、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 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掌握并学会应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去处理广泛的社会信息, 新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以服务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为前提。

3、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地、综合地运用教学方法, 防止单调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种教学方法是互相联系的、互相渗透的。因此,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采用综合性原则, 使用的时候要根据具体需要结合各种教学方法。

总之, 新课程正在探索中走进校园, 走进师生日的生活, 新课程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落实, 但新课程的实施仍需要大家共同建设, 共同创造。同时,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也是一门新兴的课程, 还处在前进中的探索阶段。既没有传统学科的大量经验积累, 又需要根据学科领域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随时调整。信息技术专职教师队伍也还在逐步的形成和健全。要在较短时间内使信息技术课程步入好的发展轨道, 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走近信息技术新课程 篇2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在信息技术教育教材新课程的培训过程中,觉得它把计算机基础知识、最新的应用与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融合了在一起,且它的超前性更是督促我再学习的动力。通过这次的培训,我个人体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信息技术教材的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极具吸引力,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且计算机的交互性,使计算机在教学软件的控制下,部分承担了教师的职责,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从“被灌输”状态转向“自主”状态,每个学生都能在计算机的适当引导下,自主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这种交互式教学既能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其次,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导"使学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这种动静结合,视听相兼,就能更充分地发挥表现力和重视力,在组合的现代环境技术中它所展现的信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并且形式活泼多样,这种多层次的表现力和多样性的感官刺激,学生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求知欲望。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在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的心理实验中,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了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套教材通过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声音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校园网、因特网为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人机交互,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不断创新实践,提高了教学质量。高中教材中明显地体现出了这点,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

走近信息技术新课程 篇3

一、教师的思想观念要更新

由于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 只是一门会考科目, 因此, 它不论在学生还是在信息技术教师心目中便成为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 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而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提升信息素养, 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法公民”。所以,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正在进入一个转型期, 其中转型的核心就是理念的转变。在这种形式下, 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刻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理念, 转变陈旧的观念和做法, 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及学生等形成一个基本的看法和信念, 增强课改的适应能力;其次要加强学习教育理论、学科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 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再次就是要有专业发展的意识, 加强自我发展。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创新

1. 进行愉悦式教学, 适度地渗透德育教育

高中生的特点是活泼、开朗、可操作性强, 所以老式的教育方式必然使课堂气氛沉闷、压抑, 难以与学生沟通, 产生共鸣。这样, 极大限制了学生智能发展的潜能的发挥。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教育最重要的是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在高二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的复习阶段, 农村的孩子, 动手感知能力较弱, 表现很是紧张, 个别女生甚至出现了焦虑症, 这时可适当播放一些比较舒缓的轻音乐, 励志成长的故事片 (如钱学森故事) , 让学生在枯燥的操作练习时感受音乐带来的放松, 伟人成长的激励, 调节一下学生的学习情趣。

电脑的普及, 网络流行, 影像视频的泛滥, 家长、学校监管教育不力, 导致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电脑网络世界, 走向了犯罪, 毁了自己, 破坏了家庭, 影响了社会!因此, 我们在教学的同时, 更应注重育人教育, 能够经常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道德、法规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巧举例, 巧“犯错”, 设疑问

限于高中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部分知识的抽象化,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变成形象易理解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打比方。因此, 我尽量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 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将难懂的理论形象化。比如:在Visual Basic的三种基本语句结构中的第二种选择结构时, 为了让学生更清晰明白, 可以把双分支选择结构变幻一下思路, 让男生站在左边, 女生站在右边。判断框定义为教室, 左处理为男生选择边, 右处理为女生选择边。这样便一目了然。

另外一种方法便是巧添错误。“故错”是置疑、激疑, 制造矛盾达到引思的一种方式, 以此启迪学生的思维。如在Visual Basic教学中讲四种基本语句Print输出语句的“, ”与“;”区别时, 如“Print 1, 2, 3, 4Print 1;2;3;4”, 我并不先讲它们的区别, 多数学生也没有考虑到它们之间会有区别, 而都写出了同样的结果:1 2 3 4, 我在机房的黑板上也写出了这样的结果, 但是少部分学生对我的答案发出了质疑。之后, 我就上机运行了一下, 结果令大多数学生大吃一惊。经过我这一“错误”举动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 也可以设置悬念, 提高求知欲。如在教Word2003文字处理系统时, 可先用计算机演示一份高中教材里面的板报样张给学生看, 然后让学生想办法去实现样张中的模式, 高中学生以前学过Word2003, 有一定的基础, 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讲讲文字处理方法, 然后我再有针对性地讲述实现方法与步骤。只有当学生自己产生疑惑、有解决问题的冲动时, 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新知识, 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伴随着科技文化的大发展, 现代教学的模式也在不断更新,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让师生耳目一新, 资源的浩瀚, 取材的便捷, 时时冲击着师生的大脑, 带来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 具体表现在:

(1) 多媒体教学以其声形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多样的表现形式, 以及大容量、展现丰富、灵活多样和易接受的特点;图文声像并茂, 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深受师生的青睐。

(2) 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3) 多媒体教学也节约了课堂空间:原来要写在黑板上再讲解, 而使用多媒体只需点击一下就可完成, 教师也不再苦于时间不够。

三、新理念下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参与到教学实践课堂中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下, 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自身的素质, 从教学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 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 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留心、多实践, 就一定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提高信息技术学习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1 篇4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

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课时安排: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 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

四、课程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

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兴趣特长 应用技能 信息素养 技术创新 初中

巩固兴趣发现特长

拓展+提升初步具备一技之长 自主选择综合运用

创新能力培养,改进方案,动手创新

二、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

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操作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技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

三、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为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双价值”。以学科学习主题作为信息技术任务选题,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学习中。以此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价值的理解,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四、适应地区差异,体现地域特色,有很强地方特色的国家课程。

各省市的教研部门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地方课时、界定课程内容、选择教材呈现方式上有一定的自主权;教师在内容选择、难度设置上应适应本地设备、师资及学生的现状,活动选题除了体现课程整合外,要鼓励多样化的选题,体现“四地”??立足地方现实,体现地方特色,反哺地区经济,融合地域文化。

五、“应用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目标。要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

多样的课程,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任务要求分水平,适应个别差异的特长发展需求;

教学过程中要鼓励更自主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

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理解适合其年龄的信息技术核心概念。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基础性内容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基础,这是必修内容。拓展性内容是针对信息技术条件较

好的地区以及在信息技术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选择性学习内容,以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小学的选修包括机器人教学和LOGO语言。中学的选修内容有机器人教学和基于汉语编程语言的程序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理解信息技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的习惯。

1.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讨论衡量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结合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进一步讨论信息的价值,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理性认识信息价值、敏锐,捕捉有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甄别筛选正确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意识;进一步提高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讨论每个个体在学习共同体和社会公共知识创新中的责任,形成积极参与有益信息创作和知识创新的意识。

2.结合实例,了解常见的信息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

3.调查身边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了解常用信息技术的类别及其在学习、工作和科研中的前途。

4.能列举和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对工作、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能就某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

二、探究和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能结合应用实践,总结和描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构成,初步认识互联的概念及与单机的区别。在具备网络的学校中,学生应熟悉局域间的常用功能。

2.了解常见硬件设备的作用及其常用的关键技术指标,比

较不同指标对计算机功能的实际影响,学会根据学校、家庭或工作场所的具体要求,设计计算机软件的配置方案。

3.讨论分析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和主要功能。4.学习或进一步熟悉资源管理器的有关功能及其相关步骤和命令(例如:格式化、恢复格式化、建立目录、搜索、设置安全和共享等)。通过实践,加深对资源管理的认识,养成资源管理的意识。

三、利用因特网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1.根据学习或实践需要,提高使用因特网搜索、浏览和下载信息的能力,体验超链接在网页中的作用,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学会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工具和资源。

2.能根据学习主题或实践任务,识别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能讨论网络信息获取与其他信息获取的异同点。

3.能利用BBS、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交流工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辅助学习。学会判断不良信息、主动抵触不友好网络交往的必要方式,如学会管理电子邮箱和反垃圾邮件的管理的方法,学会在BBS、QQ、MSN等工具上判断并主动防止不良信息的方法等。

四、学会制作动画作品,直观地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过程。1.欣赏分析动画作品,比较动画与其他信息表达方式的联系与区别,分析动画在信息表达方面的独特性。

2.通过剖析作品,了解动画的制作原理,熟悉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

3.学会使用一种常用的动画制作工具,设计、制作动画,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动态过程。

五、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支持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1.根据学科学习和研究性

学习的需要,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输入或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成表。

五、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支持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1.根据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输入或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成表。

2.根据需要,学会用电子表格的公式和函数等功能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处理。3.能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和发现规律。

4.学会使用电子表格的图表功能,直观地呈现统计结果和研究结论,增强研究结论和结果的说服力。

六、能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综合运用写作、绘画、表格、动画等多种方式,设计、制作并发布多媒体作品。

1.能根据内容的特点和信息表达的需要,确定表达意图和作品风格,选择适合的素材和住处表现形式,并对制作过程进行规划。

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结合考虑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不同媒体形式素材的优缺点和适用性,选择合适的素材并形成组合方案;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采集必要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3.综合运用合适的软件和工具对原始素材进行初步的编辑、加工。

4.使用自己熟悉的多媒体制作软件,集成各类素材,制作多媒体作品。

5.能根据作品特点和受众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演示或发布电脑作品,表达主题和创意。

6.能通过讨论形成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多媒体作品及其制作过程进行评价,并对作品进行有效的优化以增强在现力;能比较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电脑作品与传统作品制作过程的异同。

7.讨论所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优缺点.提出可能的技术改进建议,形成技术创新意识,养成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七、通过网站设计与制作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

1.结合自己使用网站的经验,比较网站与其他多媒体作品在信息表达与发布方面的异同,比较网站和网页的关系,了解网站的基本结构。

2.学会根据学习或社会交往的需要,设计学习支持网站或其他主题网站,学会合理规划网站或其他主题网站,学会合理规划网站的内容栏目和必要的交互功能。学会使用合适的网站制作工具制作网站,尝试使用常用网站制作技巧支持课程学习、合作研究或健康的社会交往。

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冷思考 篇5

环境:准备好了吗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学校和教师应该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尚未得到普遍的、足够的重视, 严重影响着信息技术新课程开设的质量。

1. 前期投入不平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的课程, 需要建设一定的实验操作场所。对一些学校来讲, 设备的购置费用以及后期的管理与维护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给学校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在国家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同时, 尚未决定应该由谁来支付这笔巨额支出。因此造成不同地域的各级各类学校硬件条件差别极大, 有的学校设备更新频率较高, 而有的学校还不具备基本的开课条件。

2.中期维修跟不上

电子产品出现故障, 需要维修是很正常的。但不论在经费紧张还是经费充足的学校, 很少有将该项支出列入预算的情况, 这给课程的正常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的情况是, 学校的设备落后于网吧, 而且服务也差于网吧。网吧有专门的网管, 有问题可以找网管。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没有网管, 即使有, 也不能当堂解决出现的问题。如果当堂解决, 势必占用教师讲课时间, 长此以往, 教师的教学精力受到牵制, 教学积极性受到影响。

3.后期更新难保障

通常机房设备老化速度较快, 损坏程度较高。由于信息化产品的升级换代频繁, 当设备进入维修期后, 很难找到相应的部件更换, 提高了后期设备维修和设备更新的成本, 由此也导致部分学校设备更新不及时。

学科:准备好了吗

信息技术学科起步较晚, 学科的成熟尚需要经过很长一段的发展历程。缩短这个过程, 至少需要课程专家、教研员、教材等三个方面的有力支撑。当前这三方面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中尚未发挥有效的支撑作用。

1. 专家引领难到位

作为一门新学科, 尤其在它的起步阶段, 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依靠专家引领。目前的情况是, 本学科的专家数量极其有限, 无法到现场进行实地指导。在各种培训和相关会议上, 专家们提供的多是理念层面的解释, 缺少实践层面上的引领。虽然专家们推出了一些经典课例, 由于地域的差别, 缺乏适用性, 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和教师的需求。

2. 教研指导有缺位

教研部门在新一轮课改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有效的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 将有助于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落实课程标准、创新教学实践。但有的地区还存在信息技术教研员兼职和缺位现象, 由于在实践研究层面缺少组织者和领路人, 导致这些地区信息技术新课程失去新意。

3. 教材支撑需补位

课程标准提倡一纲多本, 鼓励创新。本次课改同期推出的作为承载新课程理念载体的五套教材, 在表达课程标准的意图方面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有的教材内容类似于大学教学内容的下移, 语言晦涩难懂。虽然大家都在说“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但是习惯于按教材编写思路授课的教师, 对新教材的变化无从下手。由于教师们很难得到与新教材相关的教学参考和教材使用指导等材料, 部分教师主导的课堂走向了照本宣科, 或重拾“技术培训”的老路。

师资:准备好了吗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实施就无从谈起。新课程启动后, 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素质的问题渐渐突显出来, 教师队伍的状况令人担忧, 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普遍关注。师资成了当前制约新课程实施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知识面窄

信息技术教师过于注重技术的掌握, 过于追求专业的深度, 而在社会和生活方面的知识上缺乏广度, 即知识面过窄。尤其在语言表达方面, 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 弱势更加明显。另外, 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中, 非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教师还占有相当的比重。由此导致教学设计单调、枯燥乏味、脱离实际, 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

2.精力分散

到目前为止, 信息技术教师仍没有明确的定位, 尤其在一些领导心中更是如此。作为一门课程的教师, 应该从其他杂事中解放出来, 把精力投注在新知识的学习、教学的设计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上。而现在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还在从事着电教和服务工作, 无法集中精力改进教学。

3. 经验不足

信息技术教师直接面对着怎样把握好新课标的要求、怎样针对新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怎样构建适合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环境等诸多现实问题。

新课程六个模块除了基本模块外, 其他都是新课程、新内容。教师对教材不熟, 上课不敢脱离教材, 对一节该讲多少、一单元讲几个课时, 心中没数。此外,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投入精力不足, 表现为教学设计老套, 或功力不够。笔者在一次信息技术教师说课大赛中发现, 多数参赛教师在谈教材分析与处理、学情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时, 理念先进、观念超前, 大有专家学者之才气, 但回归到具体的教学流程上时, 反而千篇一律, 毫无创新可言。在说具体的教学过程时, 有的只是寥寥数语, 短短几句;有的虽过程清晰、层次清楚, 却对具体的技术知识的处理避而不谈, 或者蜻蜓点水, 只体现了活动或任务的处理环节, 不知学生是怎么学的, 教师是怎么教的。但结论之处, 都说培养了学生一大堆能力, 让人起疑。正如网友苍山子所言, “大部分教师仍然还是以教材为依托的, 靠创新备课另写内容的较少”, 根本没有对教材进行再处理和再加工, 没有教学设计的习惯, 甚至有教师从网上下载教学设计, 不做任何修改就直接用在自己的课堂上。

评价:准备好了吗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激励、导向和促进作用。合理、有效的评价, 不仅有助于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但实际教学中的课程评价方式还很不健全。

1.过程性评价缺失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评价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然而面对众多的评价指标, 教师却往往感到过于繁琐, 难以在评价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实施, “重讲练、轻评价”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有教师采取批阅作业的方式对学生课堂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验, 有一定的效果, 却同时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不宜推广。有教师尝试开展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活动, 但部分学生将自评和互评当做游戏, 对评价的态度极不端正, 在实践中又很难把握。

2.总结性评价乏力

长期以来, 受考试决定教学的影响, 信息技术教师寄希望于该学科进入高考。但从目前的情况看, 信息技术学科仍然被高考边缘化, 而会考在激发、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方面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上述问题正迅速冷却着信息技术教师对新课改的热情。为改变这种现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必须发挥积极的管理、督导和评价作用, 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管理和实施两个层面上促进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管理层:坚持行政督导与教研指导相结合

不言而喻, 课改的成败在于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强化管理与评估等措施对课程建设予以规范和扶持。从小学到初中, 信息技术课在学生眼里成了游戏娱乐课, 这与行政督导的不力有很大关系。建设一个机房少则十几万, 多则几十万, 如果无法保证足够的教学课时数和必要的师资, 难以发挥信息化资源的应用效益, 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督导力度, 并且在督导的过程中, 重点关注各校的硬件环境建设、开课时数、师资配备、教研组建设、学业评价等几个方面。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初期, 极其需要教研部门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构建、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实施等方面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现阶段正是需要教研部门重视深入一线调研、广泛组织教研活动、遴选优秀教学案例的关键时期。通过现场听课、观摩, 指导教学实践、规范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活动、落实课标要求、推动课改进程。

实施层:坚持专家引领与专业发展相结合

专家对新课程的解读, 在理念层面上揭示了本次课改的深层意义, 对于指导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实践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听取专家的报告, 阅读相关的课程解读资料,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同时照顾到区域差异,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结合本土的实际情况, 加强校本教研, 注重区域交流。

信息技术课程从计算机课程脱胎而来, 处于发展阶段, 课程的建设需要源自于一线教师积累的宝贵经验。信息技术教师应抓住课改的机遇, 不但要做新课程的执行者, 更要充当课程的建设者, 在不断创新教学实践、为课程建设提供充实内容的过程中, 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如何面对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 篇6

一、不断深入学习新课标的精神,认真领会新课标的先进理念与思想,为新课改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不是简单地等于课标加上教材,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由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组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又是总的课程目标。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发表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这就突出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承认教师是课程的经营者和设计者,但更着重强调的是教师要担负起学生的学习经验重组,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的责任。

二、认清形势,更新观念,主动出击,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抢占新的制高点。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革新、备课方式和课前准备、自我教学能力的重新认识和课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设等方面都进行深入改革。注重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同学间合作的行为表现、学生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与探究、思考的过程等。教师要迅速进行角色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学生也要从原来的知识接受者,变成学习过程的主导者。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大都是按照自己的课程设计让学生一步步地跟着学习,这样就严重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也就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确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敢于探索、总结经验。

三、明确责任,认清目标,积极主动,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勇敢尝试。

新课改的实验责任在于验证方案、创造经验、提升自我、改良教育。因此,我们应该有光荣感、使命感和主动性、积极性。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网络道德,提高其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未来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教学要重过程方法、讲体验感受,那么教师必须花时间去认真熟悉学生、琢磨学生、琢磨教材、琢磨课堂,不仅仅满足于对教材的通透和在课堂中深刻地重现教材,而且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教材的认识和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知识储备状况和他们特别关心的一些话题、社会现象等,并把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到这些学生的真正需要中。教师之间要加强合作与联系,多进行交流与沟通,实行集体备课,共享教学资源,达到互相促进。

四、注重过程,重谈感受,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1. 建立新型的教学环境,构建教学模式。

要进行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关键。在教学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和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使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教学,以活动式、探究式、分层教学为主,重视教学的多向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教学目标的设置既要重视学生的整体性,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教学内容和活动范围不应只局限于教材之上、教室之中,还应包括学生的生活内容、社会实践等。另外,还应把教学评价当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 要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安排课时。

从不同地区不同办学条件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课程设置应为“多起点”模式: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内容、不同难度、不同要求的教材进行学习。对于难以避免的部分重叠内容,必须改变其教学难度、广度、深度,并形成梯级层次。高中阶段应以独立研究、探索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较差,硬件水平跟不上的地区,对大型通用软件和网络信息的处理将是困难的,不能适应网络化、交互式学习,课程考虑安排计算机基本原理和程序设计等内容,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不高的应用软件的课程。而具备一定硬件条件的学校,课程内容加强与科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间的整合,进行网络化、交互式学习。

五、边学边教,寓教于乐,若有所思。

新课改是新的东西,作为教学中必不可少一员,教师应该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其实教师也是学习者,他们应该和学生一样处于学习上的同一出发点。教师应该学会在教学中寓教于乐,不断学习,把教学当成是一种乐趣,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广度与深度,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具体的教学方法运用出来。

六、在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误区。

1. 教学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误区。

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师生观。我们要重新审视教育的原则,重新审视教师的作用。现在的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仍然要起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学习,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和学习策略;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处理信息的方法,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传授出去。我们要改变教学原则叫“优讲优练”。

2. 教学设计误区。

在教学设计中,着重统一的学习要求、统一的学习内容,没有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层次性、独立性。因各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不一样,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很大,以及在一个教学班内学生基础知识普遍存在两极分化的事实。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适当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布置不同深度的练习。

3. 信息环境的互动的误区。

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处理好课本与课件之间的关系,课本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要起到主导作用,而课件应是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将两者的关系混淆。一个成功的教师在上课时经常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他靠的就是善于和学生进行交流,并及时调整课程的进程。

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改革 篇7

首先, 从信息技术本身而言,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引发了人类学习的革命。信息技术的出现, 拓展了学习者信息获取渠道和获取手段。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像、声及动画等各种信息表现方式于一体, 能多形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教学内容, 具体、生动、形象地作用于学习者的感官, 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启发他们探究知识, 从而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拓展与创新。而且多媒体的交互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策略, 而不是一切听从教师摆布。此外, 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不仅能更好地实现个别化学习, 而且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对同一问题的多种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 以便集思广益, 解决问题。多媒体与网络的超文本特性还可以对学习信息进行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以便更好地实行因材施教, 从而培养学习者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

“学会学习”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结合体, 是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好途径。今天的学生要改变被动、机械的学习方法, 就要把信息技术当作获取知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识工具, 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问题探索、信息交互、自主学习, 表现出一定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即查询、评估、传输、有效利用和创造各种信息的能力, 是其自身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 这表明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前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其次, 从教育教学现代化的角度看, 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教育信息化是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思想中“面向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 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 使之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从技术上看,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和传统教育观念及模式的影响,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但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果没有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 就难以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信息化课程资源以及有力的教学工具。因此积极推进我国教育的信息化进程, 对克服传统教学的弱点来说, 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这样才能与国际大教育形势接轨, 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推动我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

再次, 从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来看, 在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 其目的在于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帮助他们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学习效果,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要求。在此意义上,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是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针对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应对新课程改革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从学科教学实际需要出发, 注意硬件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硬件环境建设一直是各个学校投入最大的一个环节。但不少学校在硬件建设中盲目追求档次, 并没有考虑到各学科教学的特点, 花大量经费配置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校园网络等并不好用, 没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再加上硬件的更新换代周期很短, 使得匆忙上马的硬件环境建设项目很快就落伍了, 从而造成硬件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 学校在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时, 应该充分考虑到各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实际需要, 建设的硬件环境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 同时硬件环境应具备灵活的维护和可升级扩展特点, 在硬件投入中要留有足够的设备维护及升级费用, 使得硬件环境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真正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加快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促进学科教学资源库及软件平台的建设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就是要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人与物化信息的融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助者、引导者、合作建构者, 教师要有能力依据学科内容与学科特征将课程学习内容加工处理为数字化学习资源, 并根据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根据新课程改革对各学科教学的要求, 应该尽快建设完备的学科教学资源库以及方便实用的应用软件平台。在经费的分配上, 要有足够的比例作为软件资源的建设, 避免“重硬轻软”的现象。同时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应注意抓紧学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而不是单一的孤立的教学课件而是积累, 调动组织教学专家、计算机专家等, 开发一大批可共享的教学软件资源, 让学科教师“从单兵作业”制作课件的方式中解放出来。有了完善的软件资源和便捷的软件平台, 教师应用起来得心应手, 就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3加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 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应把开展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 (试行) 》的要求, 中小学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 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用于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建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初步掌握继续学习信息技术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只有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具备驾驭现代化课堂的能力, 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新型的教学方式, 新的教学方式需要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的支持。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改革的物质基础。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也是应对新课程改革的最有力举措。

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 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面向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改革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于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应对新课程改革要从学科教学实际需要出发, 注意硬件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促进学科教学资源库及软件平台的建设;加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课程整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http://www.edu.cn/20010907/3000665.shtml, 2001, 5, 29.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http://www.edu.cn/20010926/3002911.shtml, 2001, 6.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 (试行) .http://www.sxedu.com.cn/info/wen-zhang/jiaoyuting/jiaoyuting_10.htm, 2000, 5.

[4]丁革民.略论信息技术对新课程改革的应对[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1) .

[5]陈琦, 张建伟.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6]黄荣怀.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7]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以“变”走进信息技术教学新课程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常言“教无定法”, 在课堂教学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 为促进初中生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努力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对于发展学生“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信息技术新课程谈自己的实践探索体会, 与同仁共勉。

1 变“重灌”为“引趣”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实质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和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力戒“一言堂”, 要给学生以“趣”引领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 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空间内构建知识、掌握能力。

案例1:初一“中文输入法练习”。开学第二周学习中文输入法。我按照以往的教法, 先教学生如何用智能ABC打字、词组、中文标点等等, 然后选一段文章让学生练习。学生在几分钟后就感到比较厌烦, 课上讲话的也有, 偷偷打游戏、看电影的也有。学生为什么不想练习打字, 不像打游戏、看电影那样开心呢?于是我改变教法:提出词语接龙游戏打字, 教师先提出一个词语, 让学生按照首尾相同的文字连接规则, 一个接一个地连续地“写”下去, 比谁“写”的又长又好又快。如:天才———才华———华中———中国——国家——家庭———庭长———长足———足球……这一环节下来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被带动起来了, 学生个个情绪高涨, 嘴里念着词, 手指在键盘上飞舞, 大家都在争分夺秒, 同桌之间有了竞争性。接着进行词语联想游戏:给予几个互不相干的词语, 如大地·空调·铅笔, 让学生用词语造句, 连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这样一来全班同学乐不可支, 打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有学生说“老师老师, 我们继续!”紧接着我们又进行了想象式写作打字练习……。下课铃响声时, 同学们还在进行情景描绘, 脸上呈现出欢声笑语。

上述通过游戏比赛的设置, 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立刻把学生带入喜欢学习的佳境。力戒了“一言堂”, 避开了传统的“教师中心”, 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空间内不断了解自我、完善自我, 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益。

2 变“教”为“诱思”

贯彻诱思教学思想, “变教为诱, 变学为思, 以诱达思, 促进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仅是考虑怎样教, 而是考虑学生怎样学, 怎样思。因此, 施教之功, 贵在诱导;进学之功, 贵在领悟。教师要把”循循善诱“调谐到学生的”独立思考“上, 才能点燃学生心中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 才会使教与学和谐统一, 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案例2: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4章第2节修饰工作表教学片段:

师:本课教学主题改为:WORD文档的表格处理.意义在于集中该节课的任务, 就是进行利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中进行表格处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0页图4.2-4~5, 查看本节的课后探究练习题 (1) 设计制作一个精美的课程表, 即“在WORD文档在做一个如下所示的功课表”。

生:阅读教材第60页图4.2-4~5, 明确本课探究学习目标任务。

师:出示新街中学初一 (1) 班2011-2012下学期功课表 (略) 后, 要求同学们在WORD文档在做一个如前所示的功课表”。

生:非常明确地知道这节课就是要做一个这类似这样的一个功课表。

师:当然, 可以根据自己的发挥想象, 可以做得比这个功课表更好更漂亮。请注意下面的操作指引:

(1) 参考课本的P60页方法生成一个空表。结合上表, 应生成多少行多少列的空表呢?为什么?

(2) 第6行为午休时间, 要合并表格的第6行。怎样合并?

(3) 在左上角的第一表格单元格中插入表格斜线, 并填入相应的 (星期与节次) 汉字。

(4) 向表格输入文字内容。注意:要怎样做才能把文字放在单元格的中间呢?

(5) 设置表格第一行和第六行的底纹颜色。

(6) 输入表格的表头, 并保存在教师指定的位置。

生:按操作指引, 认真思考后, 才进行按意图操作。个别学生很快就做好这个功课表, 保存在教师指定的位置上。

师:巡回个别辅导, 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讲解, 指引。鼓励先完成做好功课表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加工。建议优生如果加工完后还有时间, 可以在WEB课件中提供一个难度更大的表格处理的题。如:月历等。

课堂教学中多“问”少讲, 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理念, 其最大的变革就是增强师生互动, 要有效地利用教材, 以“问”为切入点, 使教材得到活化。变“教”为“诱思”, 以启迪学生思维, 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

3 变“权威”为“服务”

为学而教, “教”的重点在于为“学”服务, 要把精力放在如何促进学上。所以, “教案”应该成为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案, 学习什么、怎样学习、何时何地帮学生一把等构成导学案。教师要成为学生的顾问、交流意见的参与者,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并为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而做好报务。

3.1 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以真实和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 与学生平等相处, 视学生为具有独立情感和经验的个体, 不偏爱“好”学生, 尤其是对于“差”或“问题”学生, 更要理解、帮助他, 而不是简单的否定、抛弃他。在学生操练活动中, 用关切的目光、热忱的问候等点滴的行为, 来传递对学生的感情, 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安全感, 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增强学习的信心, 使独立自主的个性得以顺利的形成, 使学生创造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教师不近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 更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在开放学习中, 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提供广泛的、相关的学习资源。例如在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时, 教师事先就准备有关计算机各部件的图片、幻灯片、实物, 以及相应的课件, 以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 消除对计算机的陌生感。无疑, 作为资源提供者, 也包括为学生提供教师自己的实践经验、心得, 以及为学生提供可供咨询的其他专家, 相关工作人员等信息的无形资源。让学生通过多角度的学习, 立体式的建构, 获得有关计算机组成的完整知识。

总之,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灵活性非常强的课, 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 “以学习者为中心”, 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服务, 继而重塑和转换新的角色。以“变”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有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的自我和人格, 以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樱花, 张倩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模式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 2001, 9.

[2]陈建军.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

[3]钟启泉, 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新课程标准 篇9

一、坚持必修教材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是新教材中的必修内容, 与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相衔接, 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 重点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提高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归纳总结能力, 从而形成个性化发展。然而, 很多东西总是事与愿违的, 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知识并不牢固,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几乎是一窍不通。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很多时候高中的信息技术课是无法正常开展的。同样的知识, 有的学生听不懂, 有的学生不屑听。必修课中大部分是理论知识, 它是建立在软件操作的知识之上, 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学过该软件的操作, 没有基础知识, 你怎样让他提炼、总结操作的一般步骤?所以, 对这一部分学生, 务必先让他们掌握一些相应软件的操作技能。对于有一定操作基础的学生, 可以布置一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作业, 让他们在软件的使用上有进一步提高。这样做势必会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需要老师把重点放在讲解相应软件的操作方法上, 但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在理论的指导下学习;另一组需要老师把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探讨上, 在理论的指导下, 完成老师布置的高难度作业。这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准备两套教案;另一方面要在学生机房中安装多媒体教学软件, 运用教学软件中的分组教学功能, 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这两组学生, 老师一定要融合理论方面的知识,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完成教材中的教学任务。通过这种软件操作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改变了单纯的理论教学中枯燥乏味、学生厌学的现象,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 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与其他学科有很强的关联性。如果设计得当, 不仅能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而且还能让学生灵活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对所学知识有更完整的认识。这是设计信息技术课的最高境界。信息技术课有很多可以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地方。例如:程序设计这一部分, 与数学中的算法设计相结合, 可以直接采用数学课本中的例子, 也可以稍加修改, 让学生将数学课上学到的算法转换成计算机程序, 并上机调试。一方面学习了信息技术中程序设计的思想, 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加深了数学课中算法设计的知识。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教学设计上, 只要能与其他学科整合, 就尽量向其他学科靠拢。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 这是一种能力, 也是一种素养, 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目标。

三、适当增加一些程序设计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知识的重要内容, 程序设计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在设计程序的过程中, 其思维的广阔性、敏锐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程序设计在必修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虽然选修中有一本是程序设计, 但难度较大, 内容较深, 不太适合没有编程基础的学生。对于高中生来说, 应该适当学习一些程序设计方面的内容。程序设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是高中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高中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多种途径, 而程序设计对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程序设计中,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 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 然后再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将这个一般性的规律描述出来的过程就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过程。通过程序设计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游戏中锻炼与提高。程序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在计算机语言学习中, 学生体会各种指令的功能、分析程序运行过程、反馈运行结果, 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通过对程序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来逐个解决, 从根本上形成了良好的结构思维的习惯。

上一篇:戏曲舞台道具下一篇:一般过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