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经典亲近阅读(共3篇)
走近经典亲近阅读 篇1
“走近经典亲近阅读”从儿童生命成长的角度入手, 以“经典诵读”为基点, 构建起螺旋上式儿童童心阅读的框架, 精选阅读的内容, 搭建阅读的平台, 形成阅读的策略, 从而拓展儿童阅读的视野, 提升儿童阅读的能力, 激发儿童生命成长的活力, 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策略一:低段———快乐的读写绘
低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 对于文字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能力都不高, 绘本及儿歌、童谣, 这是生命在这个特定阶段的最佳营养。
“读写绘”是开展儿童阅读的最初一级, 通过大量阅读人类优秀读物, 为儿童学习建构最丰厚的智力背景, 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 使儿童产生对学习、学校、教师、思考的喜爱, 改善师生、亲子、学校的关系。通过读物的主题, 以最佳的方式, 实现思想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
鉴于此, 我们在低段阅读中倡导绘本阅读, 一、二年级语文教师筛选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的故事书, 利用社团活动、午间休息、午间文艺时间 (周四) , 与孩子们一起读、聊、绘、写, 展开丰富的绘本阅读活动。教师运用元认知策略, 提高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给孩子一本新的绘本时, 不告诉孩子们故事的结果, 让孩子们大胆地猜测。在讨论重点内容时, 教师让学生们猜测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让孩子们大胆地想, 大胆地说, 避免了教学中因强化识字而导致的思维呆滞, 想象力缺乏的弊端, 培养了孩子们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给精彩的故事配上自绘图, 给精美的图片配上生动的故事, 画下来, 写下来, 把每个孩子的作品放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保存下来, 变成图文并茂的作品, 在学校走廊上展览。把优秀的作品做成PPT文件, 放在班级博客中, 向同伴和家长展示。
绚丽的色彩, 可爱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孩子们喜欢上了阅读, 课间随处可见孩子们看书的影子, 还每天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绘本, 借助图画的表现力, 绘本中所讲的故事让想象飞扬, 许多用文字难以表达的场景用图画轻松地表达出来, 让孩子们发挥无穷的想象力, 孩子们编故事的能力提高了, 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完整性得到了发展, 安静地读书, 边读边想的习惯正在逐渐形成。
策略二:中段———美妙的诗歌旅行
这里所说的诗歌, 主要是以现代儿童诗为主。这些诗歌不但语言美, 意境美, 而且音韵美, 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 让小读者获得阅读上的快感, 思想上的启迪及感悟。
学期初, 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特点, 从课外精选十五首经典儿童诗作为学生本学期晨诵的内容, 这些诗歌文字简短精炼, 读来朗朗上口, 富有童趣, 深受学生们喜爱。如下列两首诗歌:“看月亮 (三下) 歌唱家说/月亮像张唱片挂在树上/卖馒头的说/月亮像烧饼/月亮像流在地上的豆浆/百货店的/老板说/月亮像一面镜子又圆又亮”
“梦中的绿 (四下) 浓浓淡淡的绿/深深浅浅的绿/层层叠叠的绿/起起伏伏的绿/连连绵绵的绿/……”
孩子们读这样的诗歌, 在诗意的语言中得到了熏陶, 在诗意的想象中放飞了梦想, 不少学生迷恋上了诗歌诵读, 随着节奏抑扬顿挫, 音调变化, 手势挥舞, 小诗迷们陶醉在这一张一弛之间。于是, 每天晨诵儿童诗10分钟, 学校里诗声琅琅, 每周推出一个班级展示的诗歌诵读, 成为学生和老师们的共同期待。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 和着诗的节奏, 诵着诗的音律, 与诗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交汇。
(三、四年级学生经典诵读之晨诵图片)
熟读成诵后, 不少小诗人也尝试着自写儿童诗。为满足儿童诗歌创作的欲望, 学校每周三为中段学生开设一次主题为“美妙的诗歌旅行”的社团活动, 教师鼓励有小诗人潜质的儿童在诵读的基础上放飞想象, 大胆仿写, 适当配图。孩子们的作品令人惊喜, 已初见小诗人的端倪:
如学生自创儿童诗“风儿风儿是理发师/带上工具/把柳枝剪得漂漂亮亮的/风儿是播种家/
把蒲公英吹得满天飞/风儿是画家/把四季涂得那么美丽/风儿是魔术师/把世界变得那么美妙
那么惹人喜爱”
“月亮的话/四 (1) 班李无闻/打开你的窗户吧/打开你的大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的小小的梦里去……”
学生的诗歌内容充满了童趣和想象, 在他们笔下, 风儿是理发师, 是播种家, 是画家;把月亮带进窗子, 带进大门, 带进了小朋友的梦中……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一物一景, 都可以赋予生命和活力。
一年下来, 小诗人们从点滴的积累到感悟, 从谨慎的仿写到随意的创作, 诗歌的创作激情不断蔓延, 学校里的小诗人团队在不断扩大, 大家相互交流, 相互鼓励, 抒写了一首首涂鸦小诗, 积累了一本本原创的经典儿童诗集, 小诗人写诗的热度更高了, 他们以独有的方式, 亲近自然, 亲近生命, 从诗歌中寻找生命的意义感, 让生命得以自由充分的表达。
策略三:高段———经典作品读写结合
除了延续了中段学生的经典诗歌的诵读和仿写, 高段学生读写的内容更广阔, 方法更多样, 体裁更自由。读一本好书, 写一篇读后感, 看一场电影, 写几句影评, 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写一段感言……这些都是高段学生涉及的读写结合范畴。这里, 主要谈学校抓重头的“经典作品读写结合”举措。
每学期开学, 根据学校要求, 结合学生特点, 中高段语文教师精选2本儿童经典作品, 作为本班学生必读书目, 读完后平行两个班同学交换阅读书目继续阅读, 这样, 一个学期下来, 平均每个学生至少看完四本书。
学生在优秀文学作品里慢慢浸染、慢慢感悟, 同时, 写摘录, 撰写阅读记录, 填写读书漂流卡, 撰写读后感, 高段学生以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为载体, 从作品的内容出发, 践行与之相关“写”的训练, 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 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 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能力得到提升。
建校两年来, 我校高段学生参与省市各级各类的征文比赛中, 多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多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学校多次捧回优秀组织奖奖杯。获奖的优秀的作品刊登在班级博客、校报上, 学生的创作热情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孩子们是这样抒发自己的感受的:
学生读后感摘录
好书的魔力竟是这么大, 这一个月来, 我捧着《夏络的网》一读再读, 内心常常汪洋一片, 读到故事的结尾, 我的泪水决堤而出……我被夏络为威尔伯的付出而感动, 更为威尔伯能记住夏络, 为人间的真情而感动!
与夏洛同行, 一路阳光!
———六 (1) 班俞宁《夏洛的网》读后感
我沉醉在书的境界里, 好几个晚上, 我都步入同样的梦境:我潇洒地将国旗甩出雄壮的气势, 与肖晓两人手握绳扣将国旗冉冉升起。风中, 五星红旗呼啦一下舒展、飘扬, 卷出一团红彤彤的火焰……
———五 (1) 班章怡《今天我是升旗手》读后感
“随风潜入”的经典作品, 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 抽枝长叶。孩子们阅读着, 收获着, 书写着, 感悟着, 道德形成则如“润物细无声”一样隐含在其中, 以一种更加原始浪漫的状态进行, 生命的价值也在这样读写中指向更高远处。
走近经典亲近阅读 篇2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中学生思想意识中,是一门比较泛味的学科,说教多、理论多。新课程的改革给学生带来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用的“东东”,把握好了,联系好了,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
一味的说教,从教学效果看是不尽如人意的,也极容易出现成绩与学生实际政治思想水平不相符的现象。比如一些学生平日政治课成绩优异,而对集体活动却躲躲闪闪,缺乏那种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还有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之间常互相嫉妒,对进步大超过自己的同学说这说那,闹不团结,暴露出他们身上缺乏团结互助精神和广阔的胸怀。
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就是危险品”。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成小事靠业务本领,成大事靠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教育学生,走近生活,教会学生做人,这也是人的立身之本。
初中阶段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刻。他们思想比较单纯幼稚,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对某些突发事件的评定往往处于似是而非之间,因口角而上升为打架、因上网吧无钱导致敲诈勒索甚至抢却的现象屡见不鲜。初中学生品德、学习、行为容易于分化,如何更好地把握,引导他们,使他们在能力、觉悟、行为方面朝着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个重要的课题,引导得法,这些学生就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把握不好,就会步入歧途。
一、首先,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增添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这样会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早忙到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可由于学生的厌学情绪,带来政治教学效果上的阻力。老师辛勤耕耘在讲坛上,可谓“一切为了学生”,但为什么得不到学生的回报呢?寻根究源主要是思想教育问题,值得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老师反省和深思。
二、其次,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互动起来。比如,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谈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找些案例,让学生充当法官进行审判;让学生模拟不良行为给班级进而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许多同学都会想不到平日以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还会有那么多的可操作性、趣味性的东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
三、要蹲下来和学生一起看世界。聪明的超市经营者,很懂得少儿心理,把儿童玩具和儿童食品摆放在超市的货架的低处,而高架处则摆放供成人挑选的货物。如果我们带孩子走进超市,在我们的视线内的物品问孩子要不要,或许孩子不会理睬你,因为他看不到你所指的`那种商品。而在他的视线内,他看到的都是他喜欢的琳琅满目的儿童商品。如果你蹲下来,问他视线内的商品他要不要,他跟你的感情会因此进一步加深。
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把教师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他们一般不会接受,而“蹲下来”,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共同探讨一种观点,就会取得好效果。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与学生的平等地位,在同一水平线上看待整个世界。共同学习,提高认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注意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坚持“因人施教”,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教学。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育是
走近,才能亲近 篇3
我身边的吴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小学科学教师。吴老师有一个习惯,每节课前都会提前几分钟来到任课的班级和孩子们聊天、拉家常、开玩笑,并不时嘘寒问暖。班里的孩子有什么爱好、家庭情况怎样,他甚至比班主任都清楚。
吴老师知识丰富,讲课风趣幽默,往往能够把深奥的科学道理用生活中的语言浅显而明了地讲述出来,而且我经常发现他下课后身边还围着一大圈儿的学生。原来吴老师在每节课后都要留出几分钟时间给孩子们讲一个科普故事,并且课下还成立了学科兴趣小组,经常和自己的小“粉丝”们在一起研究探讨科学问题,交流心得体会。而且吴老师本人也有许多的小发明申请了国家专利,因此在学生心目中很有威望,也很受爱戴。因为他走近了学生,和学生有亲近感,所以他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寂寞”和“冷落”。
相反,身边同样有许多的副科教师往往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己任,一节课很少走下讲台,更别提和孩子们主动交流了。这样的老师往往叫不出学生的姓名,甚至连孩子是哪个班级的也搞不清楚,即使有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很精彩,但学生们对他们往往是敬而远之,也难怪他们会有落寞的感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学生,感到跟学生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喜欢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学生。魏书生也认为,教师的幸福就体现在跟学生近距离接触的时候、谈心的时候、深入内心世界的时候。他建议教师一定要在课间跟学生一块儿活动,不活动时可以坐在学生堆里谈谈心,拉拉家常。所以,优秀教师的品质往往表现在乐于并主动和学生进行交往,通过师生交往来增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所以,副科老师也应该主动和学生交往,通过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牢记学生的名字、课前提前进班、课上多下讲台、下台多参与讨论、自习课多进教室来走近学生;通过给孩子们一些抚摸和表扬,和孩子们一起活动(游戏、劳动、体育课、课外活动)来亲近学生;通过自己独特雅致的兴趣爱好来吸引并引导孩子们不断提高学习热情。只有这样主动走近学生,才能亲近学生,也才能更多地收获来自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
【走近经典亲近阅读】推荐阅读:
走近“经典” 感悟“经典”10-27
走近国学经典07-31
走近孩子经典美文07-30
走近经典 传承文明 提高素养07-27
亲近经典传承文明07-03
一年级亲近课文,诵读经典活动方案08-03
走近06-29
走近对联07-05
走近孩子美文08-12
走近艺术家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