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

2024-06-29

走近(精选12篇)

走近 篇1

大凡到柬埔寨旅游的人, 多是冲着吴哥古迹而来。吴哥, 柬埔寨的灵魂。

尽管在走近它之前, 曾做过不少功课, 但是, 当五座莲花蓓蕾神塔惊现在眼前的那一刻, 视觉上的冲击, 突袭而来的美, 依旧让我张大着嘴巴而发不出声响, 那份来自心灵的震撼与颤栗, 无以言表。

想来, 期待走进吴哥的愿望由来已久。早在10年前, 第一次去往西贡, 就曾计划过要去吴哥, 由于当时的柬埔寨局势动荡, 便改道去了曼谷。但在心中, 一直为吴哥留有一方圣地。刚好有朋友要过去, 于是, 便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 去吴哥, 去朝拜心目中的圣地。

按着事先的出行攻略, 我们由青岛乘坐港龙航空的班机, 经香港转机到金边。说实话, 金边于我, 没有太多的惊喜。无序的交通, 嘈杂的摩托车人流, 让我觉得很拥堵。不过, 他们周到的服务, 倒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印象一, 酒店派往接机的车上, 备有不同型号的手机充电插头。

印象二, 餐馆吃饭, 等待期间, 服务生为你备好纸笔, 待你把一张白纸涂满, 饭菜也上了, 被涂鸦的文字或是画, 还会被服务生们张贴在酒店的墙壁上。

印象三, 在经济还很落后, 各方面都不是很发达的柬埔寨, 金边开往暹粒的大巴车上, 居然有WIFI (无线网络) , 这让我有点意外。

到吴哥, 必经暹粒。暹粒, 是掩映在热带雨林中的一座小城, 是柬埔寨暹粒省省会, 也是进出吴哥的门户。

暹粒, 虽不是柬埔寨最大, 最繁华的城市, 但却是柬埔寨最休闲的声色不夜城, 距吴哥古迹群6公里, 是吴哥窟的后花园。人们在畅游完吴哥古迹后, 可在这里得到最大限度的喘息与放松。

白天的暹粒, 游人不是很多, 唱的多是空城计。因为当地人, 大都到机场、码头拉生意, 游客则散落到吴哥。到了傍晚, 散落在吴哥的游客陆续回到暹粒, 老街便热闹起来。

漫步在22点后的暹粒街头, 沸腾的酒吧, 狂舞的鬼佬, 川流不息的人流, 让你一下在时间上产生错觉, 感觉一天中的开始, 似乎刚刚拉开序幕。

“没有人会质疑, 暹粒是吴哥放在世人面前的一扇前窗。透过这扇前窗, 能获得一种有助于感受、领悟吴哥的强烈对比。暹粒与吴哥, 一个繁华、喧闹的纷繁俗世和一座空灵、沉寂的石头佛城, 就这么矛盾而统一地依偎着……”

感受过暹粒的浮华与喧闹, 回到下榻的酒店, 已是午夜。

凌晨4点, 闹钟铃响。拿好事先准备的照明手电, 背上摄影装备, 匆匆上路。因为, 要赶在日出之前, 走进那个咫尺天涯的天堂世界———吴哥窟。

摩托车在漆黑的夜幕下急速前行, 穿越过黑压压的原始森林, 来到小吴哥护城河桥。阵阵清凉的微风拂面而过, 把残存的一点睡意驱赶得无影无踪。

原以为自己起的很早, 走在路上才发现, 在我们的前面, 已有一串串的摩托车灯光在闪动。而在我们的身后, 有着更长的萤火虫似的车队望不到头, 心中暗喜:没有早来, 也没有晚到, 东边的天空刚好泛起一点白光, 此时的吴哥, 还没有完全从睡梦中醒来……

之前, 对于吴哥窟的想象, 仅是停留在书本与照片上。即便是把想象放大到极限, 也想象不出吴哥日出时的虚幻感觉。身临其境后, 才明白, 再华丽的文字, 再专业的装备, 也无法完美来诠释吴哥窟的日出之妙。

为了找到观看日出的最佳位置, 第一天, 我们在神塔前的藏经阁安营扎寨。第二天, 转移到塔前的莲花池旁, 怀着莫名的喜悦, 等待着心悸的刹那……

在吴哥, 追赶太阳是游客们必做的科目。每天凌晨, 睡梦中惊醒, 黎明中, 约会吴哥窟的太阳;黄昏, 站在暮色中, 守望巴肯山的日落, 守望一天中太阳最后的辉煌, 即便是累的疲惫不堪, 瘫靠在石头上, 也乐此不疲。

追赶太阳, 如同赶赴一场约会, 你如期而至, 它却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不肯露面;尽管你每天都按时赴约, 它也只是吝啬地给了我们一缕淡淡的霞光。应该说, 没有看到吴哥窟的日出, 是我此次之行的最大遗憾。

记得是在一本书上读过, “走进吴哥, 犹如翻开一部尘封多年的百科全书, 古代高棉文明的历史, 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你眼前。”吴哥窟的精美建筑, 浮雕长廊上的画面, 展现了高棉人超现实的想象力。它涵括了战争场面、神话传说、宗教礼仪、帝王统治、平民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行前, 无论你做过多少功课, 在吴哥面前, 哑然无语。

吴哥, 对于游客来讲, 它是柬埔寨的一座都城, 一群建筑, 一方崇拜, 是一个让你一生至少值得来过一次的地方。对于柬埔寨人来说, 它不仅仅是一个地名, 一处景点, 一个朝代, 一段历史, 更是他们的精神高地, 是他们的灵魂所在。吴哥窟, 作为世界建筑的一个奇迹, 它与埃及的金字塔, 中国的万里长城, 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世界四大奇观。

仰望65米高的吴哥窟主塔, 心生疑惑。吴哥窟, 地处平原, 数量居多、巨大的石块是从何而来?1000年前, 没有现代化起重设备, 数吨重的大石头是如何堆砌上去的?神奇般的建筑, 又是如何一斧一凿地雕刻而成?在近百年的建造过程中, 曾发生过怎样的故事?最让我疑惑的是, 这样一个伟大的神寺, 竟然有几百年的时间, 被湮没在原始森林之中而不被世人所知。

气喘唏嘘地爬上3层平台, 回望四周。晨曦下的吴哥窟, 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它的每一处建筑, 似乎都尽力在有限的面积里, 营造尽可能大的落差。通往主塔的阶梯, 与地面垂直75度角, 且一梯到顶, 两边没有扶手, 也没有缓冲层, 人们要想上到主塔, 得手脚并用, 朝圣一般。

吴哥窟, 世界上最伟大的石砌庙宇之一。1000年的风雨雷电, 1000年的岁月沧桑, 终究未能撼动这些石砌建筑。它见证着一个辉煌王朝背影的神迹, 其建筑、雕刻艺术上的成就, 让到此的每一位游客只能叹为鬼斧神工。不过, 通往天堂核心的吴哥窟主塔, 南、北、西面的阶梯, 皆已封闭, 游人已无缘踏足, 仅有东面的阶梯开放, 且修了木梯, 这样既保护了阶梯, 也保证了游客的人身安全。曾经, 有一对法国夫妇到吴哥窟旅游, 妻子不慎摔下身亡, 丈夫非常悲痛, 为纪念妻子, 他捐钱在此造了一条楼梯, 被称为爱情梯。

走进幽深的长廊, 走进穿越千年的石头城堡, 如同走进时光隧道, 它不断地诱惑着你跨过一个个门框, 纵深地走进去, 离世界越来越远……

吴哥窟, 仅是吴哥古迹群中的一小部分, 俗称小吴哥。由吴哥窟向北2公里处, 是吴哥通王城, 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大吴哥。

途中, 攀上巴肯山。

虽说巴肯山不过60余米高, 但却是吴哥区域为数不多的制高点之一。向北, 近处的吴哥通王城, 被遮天蔽日的树木包裹得严严实实, 不留一点痕迹;向南, 吴哥窟在原始森林中若隐若现。书上说, 从这里向西望去, 可以看到柬埔寨与泰国的边界。我努力地眺望, 延绵无际的林海铺展到天际。在林海一角, 一大片水域泛着白光, 那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雨季水位最高时, 湖面可达一万多平方公里。

从巴肯山下来, 没走多远, 便是通王城。

通王城, 初建于9世纪后期, 是东南亚历史上最宏伟的一座都城。城内庙宇形状奇特, 建筑精美, 雕饰华丽, 据说, 鼎盛时期的吴哥通王城内, 拥有上百万人口, 规模之大超过罗马城。到过吴哥的人都有体会, 吴哥城内的建筑绝非一日之功, 没有几代人的辛劳是绝对造不起来的。

通王城, 有5座城门, 向东有2座, 五门皆相似。在每座城门口, 你都会看到残缺不全, 身首异处的修罗和阿修罗石像, 他们分别抱着蛇王用力地搅拌乳海。而每一次进出城门, 最先映入眼帘的, 一定是城门上方的四面佛像, 那张永远都在朝你微笑着的男人的脸。

他是谁?有人说他是高棉国王, 是大梵观世音菩萨;也有人说, 他是一块磁铁, 你越是靠近, 越是被压过来。他让你不断地接收, 却又无法收藏。

穿过四面佛门洞, 走进通王城, 犹如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远远望去, 巴戎寺就像一座小山似地矗立在那里。它是由49座石塔组合而成, 中心最大的佛塔43米高, 其余的宝塔如众星捧月般簇拥在它周围。有人做过统计, 巴戎寺内有200多张保存完好的面孔和54座佛塔。几乎所有的面孔都是低垂着双目, 嘴角微微上扬, 露出神秘而安详的微笑。所以, 穿行在巴戎寺, 无论你身处哪一个角落, 都会有无数双眼睛在微笑着注视你。

环顾围绕在身边的一张张神秘笑脸, 静静地感受这些令吴哥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所折射出的巨大力量。此时此刻, 面对着这样一张微笑千年的男人的脸, 你与他也只能是默然相对, 寂静无语。

烈日下, 有一位年轻画家, 在静静地临摹“高棉的微笑”。我们轻轻地走过他的身旁, 不忍打搅他的专注。我坐在离他不远的石头台阶上, 看着进进出出的各国游客, 在断墙残垣中徜徉, 心里却在努力地想象着通王城当年的繁荣景象。我在想, 1000年前的这里, 一定是车水马龙, 热闹非凡。

无论我如何展开想象, 遥远的吴哥王朝已成为历史, 曾经繁华喧闹过的通王城, 留下来的也只是一堆堆的石头。凝视着它们, 像一面面残破的镜子, 碎片在阳光下耀眼炫目, 映现出一个逝去千年的帝国辉煌。

穿过透着一缕阳光的回廊, 厚厚的石头墙壁, 伸手可以触及。空间上, 你与它离的很近;而时间上, 相隔的却又是那样地遥远, 它属于历史, 属于1000年前的吴哥时代。

坐下来, 静静地靠近它, 靠近那个不寂静的时代, 靠着实实在在的吴哥城墙, 就像当年的市民一样, 靠在城墙下的阴影里, 躲过正午最猛烈的阳光。

在吴哥, 大部分的古迹群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修缮, 而塔布笼寺, 却还保留着当年法国探险家亨利.穆奥第一次进入时所看到的状态:

整座寺庙被巨大的树木所包围, 长达数10米的树根, 巨蟒般缠绕着佛塔和寺庙。粗壮的根茎, 扎进古旧的墙壁, 探入石缝, 攀上梁柱, 撑破穿透建筑。有的, 甚至从塔庙的心脏上长出来, 将塔庙四分五裂, 裹挟吞噬, 导致众多寺庙顶部的砖石倒塌下来。

有人曾这样描述道:“树和塔是两名相互抓着对方的摔跤手, 只是这场比赛不是用分钟而是用世纪来计时的。”这场纠缠了千年的爱恋, 到了这种境地, 保护者也无法取舍。清除树木, 寺庙就塌了毁了, 更不能挪动建筑。

考古学家指出:古树的生长速度最终会使塔布笼寺成为一片废墟。

有人说, 战争是整个人类的“发明物”, 而战争让柬埔寨人承担了更多的恶果。在暹粒街头, 在吴哥任一个景区, 随处都可见到断肢乞讨的艺人, 他们多是战争的无谓牺牲者。多年的战乱, 使得柬埔寨地下种植着很多无法排除尽的地雷。虽然地雷爆炸的威力危及不到性命, 但却将人致残, 终生失去劳动能力。令人惊秫的“小心地雷”的警示牌, 让旅程变成了思考。

“柬埔寨的历史充满着血腥与罪行, 只是被自然或人类尘封而已。”

我之于吴哥, 只是一名匆匆的过客。当挥手向它告别时, 心中依旧满怀期待, 期待有一天, 再踏上柬埔寨王国的国土, 重回吴哥。

走近 篇2

在结绳记事里萌芽,

融入了祖先的智慧,

承载着遥远的记忆。

人世的兴衰,岁月的磨砺,

曾经的快乐、喜悦,

曾经的.痛苦、忧伤,

在一撇一捺中,步履蹒跚、走过风雨。

这里有先辈的暖暖体温,

远祖的绵绵呼吸,

口口相传的精灵,

让七千年的历史不再混沌蒙昧、不再一片空白。

刀光剑影里传递正义,

血雨腥风中将信念砥砺,

胜与败的屡屡痕迹,

荣与辱的无言叹息。

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魂魂,

和血脉一块延续,

与历史默默传递,

走近吴咸中 篇3

在天津办完该办的事后,打了一通电话,南开医院的人都很热情,电话在医院里转来转去,最后转到科教科,定下由王洁小姐帮助我联系,并陪同我进行采访。

中西医结合的先锋

吴咸中教授,解放前毕业于沈阳医学院。解放初期先后在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任主治医生和外科副主任。1959年,34岁的吴咸中积极响应毛主席的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号召,参加了由卫生部举办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当时的吴咸中已被称为天津外科的3把“神刀”之一,可他放弃了如日方升的外科事业,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为祖国的中西医结合开创出一条道路。学西医的人都知道,由西医转中医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对于疾病来说,西医要用中医的方法打破西医的界限进行治疗,其中存在着许多不协调因素,困难非常之大。可在3年的学习中,吴咸中教授克服了一切不利因素,他非常刻苦,通过拜名师、学经典、挖验方,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医理论,并积极进行实践。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阑尾炎没有不开刀的,一听阑尾炎不开刀,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连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感到害怕,不要说是病人了。当时的吴咸中顶住了“取宝不成反丢刀”的压力,在西医高手云集的情况下,力排众议,以坚定的毅力和明确的目标,为一位响应中西医结合的护士进行了我国第一例阑尾炎不开刀、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获得了成功。这一成功,打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腹部急性疾病)的第一炮,同时也打破了急腹症必须手术的框框。之后,吴咸中教授带领同班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结合临床实践,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研究中,几个月内治疗各类急腹症几百例,均取得了成功。1961年学习班毕业时,吴咸中教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卫生部颁发的唯一的一枚金质奖章和证书。

毕业后,吴咸中教授经过多方努力,在天津南开医院建立了有30张床位的中西医治疗急腹症的临床研究基地。不久,吴咸中教授与20余名各科西医学中医的医生先后调入南开医院,全面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及治疗工作,使南开医院成为我国第一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园地。1964年,吴咸中教授任南开医院院长,从此,当时被人们戏称为“阑尾大院”的南开医院,一举成为闻名全国的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西医结合大有成就

吴咸中教授任南开医院院长后的短短几年中,与同事们一起,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取得了一批临床和实验研究成果,如急性溃疡病穿孔,已有近70%的病例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愈,急性胰腺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许多过去需要手术治疗的急腹症,经中西医非手术治疗,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同时,吴咸中教授还编写出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手册》,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以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即“矛盾论和实践论”,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临床实践。第二,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钻研中医理论,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全面提高现代外科的诊治水平,培养本专业的人才。第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要以单病为突破口,先易后难,逐步扩展,选择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系感染、胆道蛔虫症六大急腹症为研究重点。第四,以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相结合为诊治原则,充分发挥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两方面的特长,以西医的客观病理改变为诊断疾病的依据,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独特治疗方法,对疾病进行分期分型立法处方。第五,严格选择疗法。确定手术与非手术疗法的适应证,掌握好中转手术的时机与中转手术的原则和标准。第六,建立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室,为创建有我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新体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吴咸中的这些方法和学术思想,不仅有着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初探阶段的历史意义,而且至今仍有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吴咸中教授中西医治疗急腹症思想体系的逐渐完善,在其领导下的中西医治疗急腹症研究小组的临床研究进展非常顺利,疗效显著,成绩突出。1965年,他们研究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引起腹膜炎100例的科研成果,在医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可是,正当吴咸中教授准备向中西医结合的巅峰进军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吴教授难逃厄运,被打倒、靠边站了。可他心中想的不是自己政治上的得失,而是中西医结合的未竟事业。他冒着巨大的风险,在卫生部领导的支持下,向全国中西医结合人士发出了邀请信,在南开医院的车棚内,他与全国几十位同道进行了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探讨。这一举动,又使吴咸中被打成了“黑会的头子”,批斗挨整,关进了“牛棚”。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全部停止。吴教授对中西医结合事业的执着精神,令南开医院的人至今不忘,人们都记得,吴教授当时是个“批而不倒,斗而不臭的权威”,职工有病还是偷偷地找他看,年轻的住院医生也暗地里向他请教如何治疗急腹症等问题。

1970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吴教授恢复了工作。第二年,他代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组,参加了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和表扬。总理的鼓励使他和研究组的成员得到了巨大的鼓舞。在以后的几年中,他受卫生部委托,先后在南开医院办了9期全国性的学习班,培养了300多名各地学员,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这一新的临床学科在全国普及打下了基础。

1975年,天津市成立了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吴咸中任所长。这是吴咸中坚持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一个大的转折。他的研究进入了深入发展的阶段:在临床上对辨病与辨证的研究不断深入,并日趋完善,对手术与非手术疗法的选择更加合理,使中转手术率逐渐减少,不断扩大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病种,同时又不单纯追求非手术率,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对新的急腹症提出用“八法”进行深入研究,要以“法”为突破口,抓“法”求理等。

吴咸中教授在40年前选择了中西医结合这条艰难的道路,他始终如一,力挫磨难,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对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除了创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理论体系,为全国培养了数百名学术带头人以外,目前已培养了22名博士,30名硕士。在天津,吴教授的中西医结合外科第一个被授为博士后流动站。几十年来,他们发表论文400多篇,著书20余部,成为该学科领域的权威著作。吴教授的科研项目曾10次获得卫生部、天津市科委的科技成果奖。

严于律己品格高尚

一个人获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不能不说没有崇高人格力量的折射,吴咸中教授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在采访中,吴教授的夫人张丽蓉教授的“埋怨”深深地感动了我:吴教授是一个做事特别认真、一丝不苟的人,如明天要带医生查房,他今天一定要有所准备,第二天给年轻医生从头讲,教他们怎么做;再如有人请他为书写序,他会仔细地将这本书读完,家人劝他不要这么累,他却说不看完怎么知道内容,怎么能写好序?他对家人要求严格,在他夫人晋升主任的评审会上,他提出将她放一放;1978年,吴咸中任天津医学院副院长时,他儿子考医学院差2分,他不找人说情,一定要儿子第二年再考;他对医院给他装的电话“看”得很紧,不让子女在家打长途。市内电话打长了他也要干涉;有一次儿媳妇出国,学院派车送站,回来后,在他一再要求下车队只好收了汽油钱;他回复病人的来信,都是自贴邮票,而不从医院邮寄;他的稿费全部用来给研究生和科研部门买书;他待人很热情,不管什么人找他看病,他从不推辞,也无交换条件。他常说:不管自己的行政职务与工作岗位有什么变化,在病人面前永远是一个医生。他的成功是干出来的,埋头工作、踏实苦干是他一生的追求。

“埋怨”之后,张丽蓉教授又非常欣慰地告诉我,在丈夫从事的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影响下和他的敬业精神的感召下,她本人也早已转行从事中西医妇产科的工作,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走近4G时代 篇4

科技进步的速度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 虽然中国3G网络发牌才不过四年半的时间, 还有很多朋友没能用上3G手机, 但4G却已经来了。根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和“宽带中国”战略, 4G牌照将会在今年年内发放。

上网迎来百兆时代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相比3G而言, 4G的最大传输速率超过100M/s, 比拨号上网快50倍, 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 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可以集成不同模式的无线通信。“快”成为了4G的亮点所在, 例如, 下载一部1GB的高清电影, 使用3G网络最快需要近7分钟, 而按照4G的技术标准使用LTE网络则不到1分30秒, 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移动看高清视频不再是“神话”。而除了通信速度快之外, 4G的优势还在于网络频谱宽、通信终端灵活、智能性能高、兼容性好、高质量通信、费用便宜。可以这么说, 智能家居远程控制、实时看视频、媲美PC的移动网游, 4G时代这些都可以“轻松搞定”。

同时, 4G的带宽和速度结合IPV6的技术, 能够满足一般物品通过无线技术接入到物联网, 这将解决物联网发展中遇到的移动性问题。包括智能家居, 车联网在内物联网将迎来大的发展, 推动家居等产品更新换代, 推动传统行业信息化发展。另外, 4G还促进了无线城市或者智慧城市的发展, 目前, 运营商都在推无线城市, 通过移动网络以及Wi Fi来覆盖整个城市, 实现城市里无缝高速上网, 为用户提供全数字化生活。4G产业推动的不仅是产品或应用的新机会, 产品上下游, 包括原材料生产、物流、建设、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将存在新的机会。

4G正在蓄势待发

目前, 全球移动通信业移动化、宽带化、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加速发展4G网络已成为各国通信产业竞争的焦点。2012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了20亿户, 在移动通信用户中的渗透率超过了30%, TD-LTE作为4G国际的主流标准之一, 以优异的技术性能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4G网络的重要选择。

在中国, 数据显示, 2013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9%, 3G用户规模达到3.19亿户, TD新增用户接近5 000万户, 同比增长2.1倍, 达到1.37亿户。1~5月份, 信息消费的规模已经达到1.38万亿元, 同比增长19.8%, 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 新兴消费信息消费领域的服务和产品快速增长, 以家庭宽带接入、网络视频、网络购物、微媒体、手机支付、手机视频为依托的新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并且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 目前规模实验已经顺利完成, 已基本实现了16个试点城市、2万个基站的建设目标, 并开展各类业务体验。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透露, 中国4G网络发展已进入“快车道”, 到2013年底将覆盖到100个城市、建设完成20万个基站、采购100万部终端。

在我国三大通信运营商中, 中国移动对4GTD-LTE的准备最为充分。从2012年开始, 中国移动启动大规模4G网络建设工作, 根据2013年中国移动制定的目标, 全年将建成4G基站18万个, 其规模和中国移动3G商用初期接近, 具备商用的初步要求。中国移动已对4G网络商用进行了大规模测试, 据中移动最新的数据显示, 目前TD-LTE 4G网络已基本实现了16个试点城市、2万个基站的建设目标, 到今年底将进一步覆盖到100个城市、建设完成20万个基站、采购100万部终端。

和网络建设如火如荼相匹配的是, LTE的终端产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也在增加之中。工信部于早于8月30日发放了国内首批4G手机入网许可, 来自三星、索尼、华为和中兴的四部TD-LTE手机, 型号分别为三星GT-N7108D、索尼M35T、华为D2-6070和中兴U9815获得了首批4G手机入网许可证。作为4G网络的重要终端之一的智能手机, 其自身功能的改进, 包括手势操作、非触摸输入、NFC (近场通信) /虚拟现实、3D显示等技术的运用, 结合4G网络的技术优势, 将使用户获得日臻完美的使用体验。不可否认, 4G手机的入网, 进一步彰显了4G蓄势待发的生命力。

未来需要补足短板

在本届通信展前夕, 业内就有传闻称本月底将发4G牌照。事实上, 今年“两会”期间, 苗圩就曾表示, “我国在4G技术研发上已取得很大突破, 4G牌照估计今年年内可以发放”。但他同时指出, “目前我国4G网络建设有两个短板, 一是基站建设相对滞后, 二是终端产品比较缺乏”。很显然, 补足上述短板将是4G牌照发放的先决条件, 这两个先决条件均由TD-LTE自身的情况决定。首先, 需要建成TD-LTE全国性网络, 可实现全国性商用。其次, 4G终端需要进一步完善, 不光要有MIFI、CPE等, 还要有成熟的手机和上网卡。

不可否认, 4G牌照的发放需要慎重考虑。政府发放4G牌照前, 必须统筹考虑LTE技术、产业发展成熟度以及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网络演进发展的需求等因素。因为即使是最保守的预测, 4G也将创造上千亿元的通信设备市场, 形成上万亿元的产品销售, 拉动数万亿元的应用开发。未来4G网络还将承载大量的政务、军事、商业、民生等社会几乎所有环节的信息服务, 并将成为中国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促进信息消费的重要支撑。在未来很长时间内, 信息消费都会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亮点, 在信息消费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的情况下, 我国也明确了未来几年促进信息消费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 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 年均增长20%以上, 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从发展的眼光来看, 当前无论是信息通信技术从3G到4G的迭代, 还是互联网应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模式的创新, 都是在为信息消费市场的扩大打基础。

走近芦苇阅读答案 篇5

2.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对文章的第③节加以鉴赏。(4分)答:

3.文章第⑤节中写到“我们„„守住信念与信心,摆出一副越冬的样子”。结合全文思考:在作者看来,人生的冬天具体指什么?(4分)答:

走近保健食品 篇6

今年5月初,卫生部通报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对已经获得批准文号的12种保健食品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这些保健食品,在其产品外包装或说明书中,违法宣传与其批准功能不相符合或大相径庭的内容,有的还暗示其产品对疾病有治疗作用,这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卫生部要求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立即停止违法宣传保健功能的行为,并在6月底前将整改结果上报,如果经整改仍不合格者,就要被撤消批准文号。5月15日,广东省卫生厅公布了应国家卫生部的要求查处出自福州的某保健食品的情况,该产品获批其保健作用为补钙,但此产品在一些电视台的“电视购物”节目中夸大宣传,声称“服用1个月后可长高6厘米”,这种自我宣扬的”增高功能“就是夸大其辞,属违规操作,理应查处。6月29日,卫生部又发出通知,要求查处一批没有任何批准文号、却在产品包装和说明书中大肆夸大功效的所谓“降脂胶囊、伟哥酒、壮阳酒”等64种“保健食品”,这些产品严重误导了消费者,影响了消费者的健康,被责令立即停止生产。卫生部连续几个通知,表明了管理层面对保健食品市场的混乱,开始说“不”,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保健食品市场的利润巨大,厂家趋之若鹜,不惜违法违规,铤而走险。

那么,究竟什么是保健食品呢?

根据<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也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入市以前必须经过必要的动物或人群功能试验,证明其具有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生产保健食品的各种原料及其产品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其配方的组成及用量必须具有科学依据,具有明确的功效成分,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明确功效成分,应确定与保健功能有关的主要原料名称;标签、说明书及广告不得宣传疗效作用。所以保健食品的“验明正身”,并非是厂家的一面之辞,而是要经过卫生部门的严格审查认定。

保健食品有哪些保健功能呢?

保健食品与一般食品不同,往往对人体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但它又与药品有着本质的区别。目前,卫生部批准同意保健食品对人体可有22种保健功能,它们分别是免疫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清咽润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抗突变、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减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美容、改善胃肠道功能。保健食品在对外宣传功能中如有超出此范围当属违法,是不确切和不可靠的,应予以查处。

我国保健食品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如何呢?

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和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一产业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一直是朝阳产业。市场需求量大,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保健食品消费的增长幅度已明显超过药品消费的增长。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的要求已不仅满足于填饱肚子,而是讲究营养均衡,希望能起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等功效。从历史上看,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祖国医学宝库又提供了许多药食同源的食物,于是保健食品就应运而生。80年代末,保健食品市场开始启动,90年代初,随着用马俊仁秘方配制的”生命核能“配方以1000万元的价格拍出,保健食品的市场开始空前繁荣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到1999年,全国保健食品的生产厂家达3000多个,总产值达400亿元。十几年的发展涌现出了中华鳖精、太阳神、脑黄金、脑白金、三株口服液、红桃K、昂立一号等销售额达到数亿元乃至几十亿元的著名品牌,充分显示了保健食品的巨大市场潜力。然而我国的保健食品也是良莠不齐,有的产品只是昙花一现,在目前的3000多种保健食品中,国家正式审批的有2000多种,而上市的仅五六百种,大部分都是进不了市场的低水平重复产品。实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保健食品市场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纵观保健食品市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部分保健食品夸大宣传,上市时擅自更改产品名称及批准说明书。据有关方面调查,保健食品的消费人群主要是幼儿、中小学生、中老年人及遭遇慢性病或多发病且不易治愈者。有30%的家庭将保健食品当做高级礼品送人,城市有90%的儿童曾服用过保健食品。他们希望通过进食保健食品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智力、健康长寿等目的。于是一些保健食品的生产厂家就开始玩起了“猫腻”,大搞文字游戏,夸大宣传:减肥、调节血脂的保健食品宣传成对高血压、冠心病、提高智力有改善作用;抗疲劳保健食品则积极夸大其能增强性功能;“免疫调节“讲成“补血、补肝、避免酸中毒”:“改善睡眠”变成了“预防老年退行性疾病(如失眠症、心血管病、老年痴呆症、糖尿病、白内障、骨质疏松及性功能低下等)、促进健康、延年益寿”:“调节血糖”可有“消炎止痛、强肝助肾作用”。还有些保健食品在宣传上利用”典型病例”或杜撰病例明示或暗示其有治疗作用,故意混淆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区别,更改说明书,删除注意事项或扩大适用人群。②一些产品自称“保健食品”,实际上并没有取得卫生部门的生产许可证,乃属无证经营,应该强制取缔。③保健食品市场简单地重复现象严重,这主要表现在产品重复与保健功能重复,如市场一段时间西洋参类产品好卖,于是诸多厂家一哄而起,大家都搞西洋参,大家都讲自己的产品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降血脂”,而宣称有这3种功能的产品占了市场70%~80%的份额。④部分保健食品生产不规范,有了批准文号,却无生产基地,于是相互委托生产,造成产品质量低劣。⑤一些保健食品厂家为了尽快达到其宣传的产品功效,在保健食品中加入各种不同类型的药物,如减肥食品中加人芬氟拉明、去氧基芬氟拉明、安非拉酮等,长期服用该类产品,会降低食欲,损害心脏瓣膜,同时由于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对此产生依赖性。⑥部分保健食品营养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中央电视台曾曝光过2只甲鱼做160盒鳖膏的事件,有的钙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0.02%,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1%标准。以上诸如此类的违规做法,严重扰乱了保健食品的市场,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保健食品市场的整改与发展趋势

客观上讲,保健食品的出现满足了部分人群的需要,为了因势利导,整肃市场,1996年3月,卫生部正式颁布<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及其配套的(保健食品评审技术规程)、<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保健食品标识规定)、<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管理办法)等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卫生部是保健食品的最终审批机构,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分别成立由食品卫生与营养、毒理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2级评审委员会,对申请的保健食品进行技术审查。要求申报者提供保健食品的功能性、安全性、稳定性报告。同时对保健食品的标识、标签及说明书做出规定,统一设立了保健食品标志和卫生部批准文号,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第××号”。2000年4月,在北京又召开了卫生部首届保健食品理论研讨会,会议涉及到我国保健食品管理模式的探讨、保健食品审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保健食品现况与21世纪发展趋势等。会议同时召集部分曾经“违规”的保健食品企业进行座谈,了解了保健食品夸大宣传清理整改的情况。大会强调对没有取得批准文号的产品坚决取缔,对有批准文号但有违规现象者限期整改,到时仍不合格,将撤销批准文号。

针对保健食品生产厂家在广告宣传方面误导消费者的现象愈演愈烈,卫生部有关部门最近也在酝酿对现行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进行修改,拟结合一些相关法律条文,增加保健食品的广告宣传限制性条款,对保健食品的宣传广告将做出详细的规定。如要求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包装及广告内容必须符合卫生部批准的保健功能和产品说明书,不能利用标签等宣传材料任意夸大其功能,不能在包装说明书中以典型病例来宣传产品等。提倡在产品宣传形式上采取更灵活一些的方式,如科普式宣传等,但不能涉及产品本身,不能特指某一品牌的产品,且此类宣传品不能随产品一同销售。

为了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市场,避免误导消费者,今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关于开展中药保健药品的整顿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1月1日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公告被撤销批准文号的中药保健药品目录。被撤销批准文号的品种一经公布,应立即停止生产,2002年1月1日起不得在市场上流通。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于2002年12月31日前撤销审批的全部“卫药健字”批准文号,2004年1月1日起不得在市场上流通。这就意味着市场上现存的“健字”号保健药品将慢慢消失。从另一个角度讲,它为纯净并壮大保健食品市场提供了契机,因为这些中药保健药品肯定会有一部分转化成保健食品。目前保健食品的销售已稳中有升,并且有从馈赠礼品加快发展成日常消费的趋势。而保健食品市场经过整顿,产品合格率已有很大的提高。据江苏省卫生防疫站食品卫生科严隽德科长介绍,7月初,他们对全省食品卫生监督抽检结果表明,平均合格率为91%,对于不合格产品则视其情况分别给予停产、销毁违法的产品包装及说明书、处以经济罚款,其目的是要求生产厂家提高认识,杜绝再次发生类似事件。通过整改,应该说保健食品市场的发展更加趋于理性,消费者不再盲目跟着市场跑,生产企业也认真地进行市场论证,力图开发出更加适合消费者的新产品,而我国的保健食品市场却远未饱和。据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保健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卫生部食品卫生评审委员会委员金宗濂教授的调查显示消费者选择保健食品首先注重功能,其次是品牌;我国保健食品的消费平均每人台湾省260元、内地仅27元,市场潜力巨大。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法制化管理力度的加大,剔除糟粕,留其精华,保健食品市场会涌现出更多的功能贴切、价格合理的品牌保健食品,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放心大胆地选用了。

走近差生 篇7

没想到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却有如此烦恼。在以后的教学和作业批改中,我只要发现他有点滴的进步,就一定在班上表扬他。第三学月考试,他语文考了125分,感觉他挺满意的。

没想到快期末考试了,他突然在晚三节找到我。问:“张老师,你会不会对我有偏见?”问得我摸不着头脑。“我怎么会对你有偏见?”于是,他谈了他以前的“不堪”经历。

原来,他以前肺出了问题,是误诊了。让他身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他始终觉得别人认为他“有病”,不愿和他交往。

“张老师,你肯定不喜欢刘某,肯定不喜欢周某某……”,他说得很激动。

“我凭啥不喜欢刘某?他可是班上思维最活跃的学生;周某成绩是差一点,但是他一直很努力啊。”

我突然想到,在三学月考试前,他曾找过我一次,说初二时说明文没有学好,所以,第三学月考试可能会很差,没想到居然考了125分,他是不是担心期末考试啊?

“期末考试,如果你只考90分,我也不会埋怨你,只要这是你的真实成绩。相信老师不会对你有偏见的!”我赶紧给他减压。

“我会尽全力的,我只是怕老师对我不再重视!”

魏书生说:“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我不会改变后进学生,是后进学生帮我教会了怎样教后进学生。”

的确,作为一名老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我们更应该关注差生,关注差生的点滴变化。走近差生,教师的世界才会有春天。

走近生活学习数学 篇8

一、捕捉生活素材

数学中有关的概念、定义、公式、法则等体现着数学的某种规律, 学数学时教师应组织操作、模拟、合作等数学活动, 将数学习题中具体情节和数据作适当调整、改编, 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让他们经历和认识这些概念、定义公式、法则的形成过程, 获得体验, 明白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数学“加减法”的算法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多加要减”的道理, 把376+97=376+100-3教学情节进行改编, 组织学生模拟实际生活中收付款时发生的“付整找零”的活动:“小王已买376块积木, 他想要再买97块积木。这样小王可得到多少块积木?”让学生表演售货员出售积木 (出售给小王100块积木, 小王退还3块) 的教学情节。通过这种生活化的表演活动, 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知识中体会数学、理解数学, 从而达到在活动中唤起创新意识。

二、开展生活实践

数学中,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不但能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 而且能够开阔学生的数学思维, 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例如认识11-20各数, 请小朋友抓一把小棒, 问小朋友能一眼就看出是几根吗?用什么办法就能一眼看出来呢?只要数出10根, 用绳子扎成一捆, 就能一眼看出有多少根了。这样, 较简明地认识了十位和个位的区别, 理解了数位的意义, 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三、显现生活情境

“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 题材宜多样化, 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内容的选择上, 应该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方式方法的呈现上, 应具有新颖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和表达时间, 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和多种思维途径, 让学生求新求异,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 创设了“分糖”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 每组一袋糖 (袋中有21粒糖) 和五个盘子 (用括号表示) , 让学生把糖平均放到五个盘子中, 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然后激励学生:如果研究得好, 下课后把糖平均分给同学们吃。学生们拿到糖和盘子后, 都非常积极地投入到实际操作、探究、讨论中去。学生的探究结果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这样一个枯燥、乏味的内容, 由于创设了“分糖”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 学生感悟到数学就是生活, 除法就是分糖, 分糖后剩下的一粒不能再分的糖便是余数。多么直观形象, 从具体到抽象, 学生通过实物操作的检验, 呈现生活情境, 展现数的开放性, 不仅加深了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从中掌握了算式运算中的规律, 而且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满足感。

四、拓展生活空间

数学来自生活, 又必须回归生活。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 大多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 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可能如此单一地呈现。这就要求学生要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出隐藏在其中的数学问题, 再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获得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获得数学智慧。如学习统计后, 要求学生课后统计10分钟内校门口小轿车、摩托车、自行车、客车、货车五种车通过的数量。第二天, 同学们交流统计结果, 全班同学说出的答案却各不相同, 在同一路段同一时间为什么会有不同答案呢?

生1:视力有限, 车辆太多, 应付不了。

生2:精力有限, 车的类型多, 应付不了。

生3:记住这种车, 驶过了那种车, 记不清楚。

师:那我们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我们五个人合作, 分工合作, 一人统计一种类型的车, 这样就一定能够统计正确。

教师设计这样富有“变异性”的数学问题, 学生针对问题对自己的数学经验进行反思, 对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反复思考, 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反思与再思考中得到有效的生成和发展。

走近学生收获快乐 篇9

古代戏剧的曲词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和音韵美。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呢。我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改学生周记时候发现很多学生把周杰伦的《青花瓷》抄在笔记上, 我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答案。第二天上课的时候, 我微笑着对学生说:“这个单元我们要赏析的是古代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 也就是说是要欣赏古代的歌词的美。我们先从你们都喜欢的周杰伦的歌入手来分析他的歌词的美。”我这样一说, 学生的兴趣大增, 于是我把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拿出来, 当教室里放出《青花瓷》的歌曲时, 我感觉这不是语文。听完之后我问学生他们为什么喜欢这首歌, 他们有的说是因为旋律美, 有的说是因为歌词美, 还有调皮的说因为喜欢所以喜欢。我微笑着不置可否。他们说完后我说了一句:“这首歌能够流行是因为它的作者方文山先生借鉴了很多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这时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一个学生叫到:“老师, 你还知道方文山呀!”我回了一句:“为了你们我更要了解周杰伦!”学生们哄堂大笑。接着我说这首歌词中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 我顺势把大屏打开:“比喻, 运用想象力, 用人们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来说明或形容抽象的事物。 (1)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初妆, 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或者是第一次化妆后的样子。那一定很美, 不然不会用牡丹来形容, 惊艳, 大气, 雍容富贵得美, 国色天香。两个人一见钟情吗?抑或只是男子得一厢情愿。 (2) “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嫣然一笑, 美好的样子。笑如含苞待放, 那是怎样的笑, 含蓄, 耐人回味, 羞涩的打着朵儿, 如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3)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 犹如绣花针落地”“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为“喻体”, “犹如”为“喻词”, “绣花针落地”为“喻依”。若从譬喻“运用想象力, 以具体而熟悉之物说明或形容抽象之物”这个原则来看, 想象力将“细腻的秘密”与“绣花针落地”巧妙串联在一起, 呈现出彼此微妙的关系:那段“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是如此细腻, 因而被小心呵护着, 唯恐一碰就破, 就像绣花针落到地上, 是那么轻盈细微, 却又带点小小的危险。”有了这样的情境进入, 学生们跃跃欲试, 他们自觉地分成小组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评价歌词的思想内容分析起来。十五分钟后, 他们站起来对这首歌词的赏析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摘录如下:

反复:类迭不仅能使语调和谐, 还可强化词句所透露出的意思。“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两句中连三个“惹”字就属此用法。有主动招惹之意的“惹”, 让“芭蕉”与“门环”两种原本属于被动意象之物彷佛有了生气, 芭蕉不再只是认命般让骤雨淋泄其身, 而门环也不再被动等待铜绿染身, 然后再对照下一句“而我路过那将南小镇惹了你”, 整个画面更是活了起来。第三段与第四段开头的“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属于类句。但因为沾与染的语意都没有“惹”来的强烈, 沾与染只是一种与他物接触的用词, 但“惹”字却有不请自来的招惹之意, 主动性很强, 比较具侵略与戏剧性。也因此, 我用“门环惹铜绿”, 而不用“门环染铜绿”;还有另一句歌词我也是用“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也不用“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遇见'你”是同样的道理。一场大雨后满园的翠绿, 空气里充满湿润的水气, 芭蕉叶上滚动著晶莹的雨滴, 此时此景, 最是诗意;还有那历经风霜风吹雨打后, 依旧镶嵌在门板上只是多了些锈蚀斑驳的铜环, 最富古意。我先用“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段文言词句以景入情, 然后再承接较为白话的下一段“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以为对仗。因为芭蕉与门环都是静态的实物, 只能被动的等骤雨, 等岁月侵蚀后慢慢氧化的铜绿;但人称代名词的“我”却跟芭蕉与门环不一样, 因为“我”是可以自由移动的, 于是我偶然间经过江南小镇邂逅“惹了”你, 并不是被动的等你了, 而是主动的去认识你。所以虽然同样都是用动词的“惹”, 但其主动与被动性却迥然不同, 而且在这段词里我一连用了三个“惹”字, 字义相同, 用法却不同, 饶富趣味。

排比:“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就是用两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法来表达性质相同的意念, 显现出句子的节奏感与律动, 增强词意的感染力, 强化了“惹”的意象。

夸张:“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夸张了隔江对望炊烟的距离, 对应上一句“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所指涉的等待, 彷佛是如此无穷无尽, 而且隔了千万里, 显得遥不可及;另一句“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中的秘密被保守了千年从未让人知道, 象征守密者的细腻与坚毅, 能让秘密在窑中历经千年锻烧也不泄漏一字一句。

移用:简言之, 就是转化某一个词原来的词性。例如“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中的“伏笔”原为名词, 在这里做动词用。由于这样的转化, 句子顿时有了动态感, 进而深刻表达出前一句中的“书写”动作, 以及隐含在书写动作下的心意;“你的美一缕飘散”的“一缕”则是数量词转化成副词, 整个画面感都出来了。

倒装:“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就是个倒装句, 正确的文法顺序应为“你眼带笑意,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使用倒装法, 并不太会变动句子倒装前后的意思, 但是意境上就有所不同了。就拿此句为例好了, 未使用倒装的句子 (后者) 较平铺直叙, 整体感觉没有起伏, 较为平板;但倒装之后, 让人更有想象空间, 一位的美丽女子似乎就这么站在眼前, 盈盈笑着。

摹写:所谓摹写, 指的是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能引起感官感受的描写。譬如“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就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描绘出青花瓷上的锦鲤颜色, 尤其在白瓷衬底之下, 彷佛即将跃出碗底似的。至于“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句词是不是让你宛若看见庭院里被骤雨打弯的芭蕉摇来荡去, 空气中的湿气透进了门环, 让它招惹了一身铜绿色, 耳边还传来淅沥雨声呢?

我喜欢的一句,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烟雨什么时候来?我等的那个人什么时候现?让我想起郑愁予的《错误》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我在等你, 而你呢, 你达达的马碲是个美丽的错误, 你不是归人只是过客。意境幽长, 哀婉……我在佛前求了500年就是为了等你来……

课后, 一个学生跟我说:“老师, 我没想到语文课可以这样上。”随后的这个单元的教学学生们表现得极为认真, 对欣赏古代戏剧的语言和艺术手法都有自己的想法。我知道他们已经走进了这些可以与唐诗宋词媲美的古代戏剧。作为老师有老师的无奈, 我不是一个表演艺术家, 我不能用唱腔和身段来完美的呈现一个故事, 而仅仅通过文字来描述古代戏剧的美又显得空空荡荡。有一些美是可以通过文字来传达的, 而又一些美, 是自有形态的, 它们稳固甚至封闭, 不能被转化。你必须耐心接触, 进入, 深入, 再深入。直到你整个人与它有了心领神会的交合。这种感觉是旁人无法替代的。中国古代的戏剧就有这样的力。《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 我们能明了它们多少的浪漫与传奇。”“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溅血点作桃花扇, 比着枝头分外鲜”……我不知道学生以后有没有机会听昆曲, 有没有机会静静地坐在戏院里去品味氤氲的水磨腔, 领略回风舞雪的曼妙?但现在我有些许安慰, 我让他们从周杰伦那里找了一扇探究古代戏剧的门, 纵使我不知道他们能走多远。

走近MOOCs 篇10

编者按:“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的领域, 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这一质疑被称为“乔布斯之问”。这不仅令人思忖, 若乔布斯尚健在, 他会如何看待被称为“校园的海啸”的MOOCs?MOOCs是他所期待的IT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吗?本期《热点争鸣》栏目对MOOCs作了基本概述, 并特邀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的团队访谈国际著名比较教育专家王英杰教授和教育媒体专家约翰·巴格利教授, 为大家走近、理解和应用MOOCs提供专业支持。

走近高尔夫 篇11

可见高尔夫这项运动有其独特的吸引力,那就是健身、休闲、社交三位一体。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高尔夫,这种起源于英格兰乡间的农牧民游戏,推广到了亚洲,就成了“贵族运动”,成了高级玩意儿:几十万元一张的会员卡、上万元一套的球杆、上千元一次的入场费,再加上各种名牌专用服装及其配套用具,如手套皮鞋之类,乖乖,没有几十万闲钱,别去玩这个。似乎打高尔夫的,非富即贵。其实不然。

记者曾在美国小住,公寓旁边就是一个高尔夫球场。每天看着男女老少各色人等进出球场,也没几个像是美国“大款”的样子。好奇心驱使着对高尔夫一无所知的我第一次走进高尔夫球场去考察了一番,其行情让人“大跌眼镜”:打一场18洞的球,19美元;在练习场打100个球,6美元(够买一个麦当劳的巨无霸)。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优惠条件。这对于月收入三五千美元的工薪族来讲,算不上什么大负担。当然,这是一个公众高尔夫球场,收费低廉,贵的也有,几百美元打一场。再看球杆:便宜的100多美元一套,贵的几千美元一套,就像任何体育用品一样,高中低档都有,各人完全可以量力而行。记者见到从几岁的孩子到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太太,都在兴致勃勃地从头学起,这显示出所谓“贵族运动”正在走向大众的趋势。

高尔夫最遭人非议的是其球场建设,动辄占地上千亩,还要耗费大量灌溉用水,喷洒农药。可是,对开发房地产,改善环境最能起“点石成金”作用的,也是高尔夫球场。不管多么荒芜的不毛之地,只要开发商投资建设了高尔夫球场,周围的地价就会起来。特别是在开发荒山,改造沙漠方面,建造高尔夫球场,比单纯种草种树会有更多效益上的保证。记者在美国去过几个建在沙漠中的高尔夫球场,那是名副其实的沙漠绿洲。很难想象如果不搞高尔夫,吸引好此道者来打球消费,那些地方能绿的起来。而这一切都要以开发高尔夫消费市场为前提。

走近“留守太太”们 篇12

小郑:村子里唯一走出去的“留守太太”

小郑很年轻, 只有28岁。撇开“留守太太”的头衔, 她就是一个很有灵气的女孩子。大学毕业后, 小郑嫁给了自己的高中同学。过门没多久, 小郑开始了自己的“留守生活”。

最开始的时候, 公婆也是竭力反对小郑出去工作。说是工作环境复杂, 还不如在家享清福。时间长了, 小郑觉得这样的日子实在生不如死。

2008年春天, 小郑的表姐经营的一家批发店生意一下子好起来, 需要一名相熟的人帮忙管账。小郑大学学的会计专业, 她逮着机会就回娘家搬动父母来跟公婆说情, 好说歹说, 总算是出门工作了。

工作的日子里充实而又忙碌。2009年末, 在批发行混了两年的小郑打算利用便利的批发资源自己开店。为了避免家里反对, 小郑打算把店先开起来再告诉他们。租店面、办工商执照、联系货源、招聘店员, 几经折腾, 小郑的服装店总算开起来了。

由于市场定位准确、价格公道且货源充足, 小郑的店自开张之日起便生意兴隆。2010年, 服装店的净利润达到20万元。小郑说:“虽然这样的利润不算多, 但是开张第一年能做到这样, 已经相当开心了。”

小郑的公婆丈夫看着她忙碌并充实的样子, 且看着服装店确实能赚钱, 也就默许了小郑的创业行为。小郑说:嫁到这个地方, 她是为爱而来, 不是图钱。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完全可以自力更生。而接下来, 她更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丰富自己, 哪怕是做“留守太太”, 也要做得有滋有味。

姗姗:生活就是麻将加购物

记者刚走到村子口, 就能听到麻将馆里传出的爽朗的笑声:“又糊啦……”接着就是一阵搓麻将的声音。带路的人告诉记者:“姗姗又糊了。今儿心情好, 采访她, 有话赶紧问。”

姗姗现年30岁, 嫁到这个村子里已经七年, 丈夫经营童鞋出口生意。姗姗过门没多久, 老公便带着一帮兄弟去湖南办工厂了。新婚燕尔, 姗姗舍不得丈夫走, 丈夫安慰她:“去湖南劳动力成本低, 赚钱多, 过几年赚够了就彻底不做了回来陪你。”七年来, 姗姗每年和老公相处的日子不足一个月。

刚开始的时候, 姗姗还主动承担了家里的家务活, 洗衣做饭伺候公婆, 和邻里关系也处得不错。后来, 丈夫寄回来的钱越来越多了, 婆婆就提议不让珊珊忙乎了, 请个保姆做家务。姗姗彻底闲下来了, 反而不知道日子怎么打发了。

姗姗的邻里有一“搓麻四人组”, 都和姗姗一样是“留守太太”。恰巧这时候, “搓麻四人组”中有一个怀孕了。“三缺一”的日子可不好过, 为了凑数, 她们把姗姗拉上了麻将桌, 培养成了一名“搓麻大将”。从此以后, 姗姗把大部分时间都泡在麻将桌上了。玩得尽兴的时候, 姗姗经常让保姆把饭送到麻将馆来, 匆匆吃了饭就上桌。姗姗说, 搓麻将现在就是她的事业, 没了麻将, 她的生活就没有乐趣可言了。姗姗的公婆对她痴迷于麻将倒是挺满意, 还经常跟姗姗说:“没事, 赢了留着花, 输了回来拿。”姗姗的公婆经常对左邻右舍说:“搓麻将有什么不好, 总比那些出去唱歌跳舞的好吧。”

姗姗告诉记者, 早两年, 村子里的很多年轻漂亮的媳妇, 都是刚嫁过来没几天就跟丈夫两地分居了。时间长了, 漂亮媳妇们按耐不住寂寞, 经常出入酒吧舞厅等声色场所, 继而闹离婚, 弄得鸡飞狗跳。姗姗的一位漂亮小姐妹, 是经姗姗介绍嫁过来的, 受不了长期留守生活, 红杏出墙。丈夫得知消息, 回来把她打了一顿轰了出去。想起这件事情, 姗姗总是很自责:当初就不该介绍她嫁过来。

姗姗结婚的时候, 婆家给了三十万聘礼, 这在姗姗的娘家成为一个很轰动的消息。于是, 托姗姗说媒的人很多, 但只有姗姗自己心里清楚:孤零零地守着一个金碧辉煌的家, 这滋味并不好受。

2009年, 让姗姗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从湖南回来的几个村里人嘴里得知, 姗姗的丈夫在湖南有了女人。姗姗当下就懵了, 反应过来的时候, 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买了张机票, 随机飞往长沙。从未出过远门的姗姗, 经历了一番折腾之后总算找到了丈夫。在丈夫的住处搜寻了半天, 姗姗没有找到任何丈夫出轨的证据, 半信半疑地又飞回来了。

这次事件之后, 姗姗花钱更潇洒了, 请了一个时装顾问, 经常出入高档时装店。姗姗经常跟姐妹们分析她的心得:“能抓到手的东西赶紧抓, 能吃的赶紧吃, 能花的赶紧花。哪天要踢掉你的时候, 你什么都享受不到了。”

姗姗说, 其实她有时候会害怕, 荒废了这么多年, 一无所长, 哪天要是丈夫不要她了, 她真不知道下半辈子该怎么过。兔年来临的时候, 她给自己许的新年愿意是:来年多跑几趟长沙, 生个儿子, 巩固自己的地位, 保证到手的长期饭票不会突然丢失。

晨晨:走不出的家庭牢笼

据说, 2005年之后, 这个村子里的暴发户娶媳妇都要大学生了。晨晨是村子里娶的第一个“大学生留守太太”。晨晨嫁过来之前, 和婆家“约法三章”, 其中有一条明确规定:要允许晨晨外出工作。但是, 正式嫁过来之后, 晨晨的“工作梦”就彻底被打碎了。

最开始家里人是以新婚燕尔为名, 让晨晨在家休养一段时间。和姗姗不一样的是, 晨晨第二年就为婆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一家人欣喜若狂之余, 晨晨发现自己彻底没法回去工作了。丈夫在孩子还没满月的时候又外出打拼了, 极度郁闷之余, 晨晨担负起了教养儿子的重任。

“孩子经常半夜哭个不停, 丈夫不在身边, 总觉得内心很孤独, 很无助。所以自己经常躲在房间里暗自落泪。”更让晨晨操心的是, 挑剔的婆婆总是对保姆指手画脚, 家里跑了几个保姆, 再也没人愿意去他们家当保姆了。公公婆婆身体都不好, 于是带孩子和家务活几乎都落到了晨晨头上。

“每天做家务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再加上带孩子, 有时候想坐下来好好看会书, 孩子就哭闹开了。”内心渴求上进的晨晨对这样的生活很不满, 但是无力改变。

虽然物质条件不差, 但长期的抑郁, 让晨晨经常觉得神情恍惚。“最怕的就是生病, 我要是生病了, 这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谁来照顾。”去年二月底, 晨晨因为感冒发烧引发肺炎, 住院一个星期。出院一进家门, 她就看见年迈的婆婆捧着饭碗追着四岁的儿子满院子里跑, 孩子的嘴角因为上火嘴角起了好几个泡。心疼之余, 晨晨感觉自己的生活彻底被这个家庭“牢笼”封锁了。

老林:没有安全感的日子

老林, 是村子里较为年长的“留守太太”。老林的丈夫是这个村子里发迹最早的一部分人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 老林的丈夫就带着一帮兄弟去广州搞服装厂去了。留下老林, 在家里照顾年迈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

由于家中男人常年在外, 只有老人小孩在家, 老林挑起了家里的重任。“那时候我那口子还没发家, 他去办厂了我在家还得干农活。我的农活比较多, 有些男人来帮忙, 就会被人指指点点, 说什么难听的都有。幸亏我老公信任我, 不然我真的跳到黄河也洗不清。”除了“人言可畏”外, 苏女士还经常遭到一些不怀好意者的性骚扰。“早年我家还养猪, 猪栏离家比较远。因为怕猪饿着, 我每天晚上十点多都要去给猪喂食。去的时候常有人想骚扰我。我很明确地表示我不是水性杨花那种人, 但他们不听。后来没办法, 我只好随时准备好铁棍来保护自己。”

与老林同村的刘女士也有类似的经历。“刚安电话那会, 有好几次, 半夜电话响, 我一接电话, 对方又挂掉。一晚上要反复好几次, 吵得人心烦意乱。后来我调查了一下, 打电话过来的都是村里的光棍。没办法, 遇到这种情况也不敢跟家人说, 怕误会!平时也不敢随便跟村里的年轻男性讲话。”

由于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善良、保守又缺乏法律意识, 她们大都不愿意向别人提及所受的屈辱, 发生什么事只会埋藏在心里,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之风。村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留守妇女告诉记者, 一天晚上12点左右, 有不怀好意的人拽家里的门, 没有拽开就走了。当时自己非常害怕, 给附近亲戚打电话, 找亲戚来做伴, 之后很长时间都精神恍惚。这位妇女说, 农村人对男女关系特别敏感, 有时候一点小事就会引起人们议论。因此, 这种事情也不会和外人说起, 更不会报案。

对于老林们来说, 自己的安全是一方面, 她们更担心在外打工的丈夫, 每天一看到电视、广播中发生撞车、翻船等事故时就非常紧张。

上一篇:班级管理感恩教育下一篇:砌体结构的工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