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开化县论文

2024-07-29

浙江省开化县论文(共4篇)

浙江省开化县论文 篇1

1 实施背景

浙江省开化县是原新农合第一批全国试点县之一。自2003年7月以来,通过不断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建立和完善医疗费用控制措施,于2007年建立起规范化的总额预付机制,按照“县内控总额,县外控流向”的策略,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次均费用维持在全省较低水平。

由于目前的付费方式仍以按服务项目付费为主,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难以有效地约束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普遍存在重复检查、大处方、过度使用高精尖医疗技术和设备行为;二是医疗机构缺乏成本控制意识,造成医保基金浪费。经反复研究论证,从2011年7月开始推行相对病种双向支付住院结算办法,控制医疗费用和提高医疗质量效果明显。

2 主要内容

相对病种双向支付,是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因患该支付办法界定的某种疾病,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时,将按疾病诊断(病种)确定的最高支付限额,分为基金补偿部分和个人付费部分双向支付的一种费用综合管理方式。具体说,就是通过基线调查分析“结算病种”费用构成比,并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谈判,最终确定“结算病种”医疗费用的定额标准,并将其分为基金补偿部分和个人付费部分。

2.1 基金补偿部分

不设起付线,无论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是多少,均按定额标准的75%(目前开化县住院补偿比例)直接支付给定点单位。基金补偿部分参与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年度累计,年度累计补偿金额不得超过当年补偿最高限额。这就意味着在定额标准、补偿比例确定的前提下,医院费用越高,医院的经济收益越小,对医疗机构降低成本具有激励作用。

2.2 个人付费部分

当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大于或等于定额标准时,个人按定额标准的25%支付给定点单位;当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小于定额标准时,个人按实际发生医疗费用的25%支付给定点单位。这对参保患者节省医疗费用具有激励作用。

3 主要做法

3.1 科学选择结算病种

根据有利于促进医疗机构建立合理成本约束机制、规范医疗机构临床诊疗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负担的原则,确定选择相对病种的具体标准为:一是常见病、多发病;二是发病原因明确;三是发病机制清楚;四是无其他并发症、合并症的单纯性疾病;五是有比较明确的诊疗规范和治愈标准;六是疗效确切,愈后良好;七是质量易于控制;八是成本易于核算。基于以上标准,目前共选择阑尾炎(合并腹膜炎除外)等近80个病种为结算病种。

3.2 合理确定定额标准

一是编制临床路径。根据当前比较成熟的诊疗技术规范和指南、国家和省卫生主管部门已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等,科学编制该病种最基本的规范化诊疗方案、诊疗环节及临床护理路径。二是测算初步定额标准。根据制定的临床路径,按现行医疗项目收费的价格标准计算出相应费用,作为该病种的初步标准。三是计算出所选病种近一年来的实际平均医疗费用水平,为合理确定定额标准提供依据。四是根据测算出的初步定额标准和近一年来的实际平均费用水平,确定该病种的定额标准。

3.3 建立监管追踪制度

为使相对病种双向支付结算办法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取得实效,县社保局和医疗机构都建立并落实了相关制度。一是统计监测制度。及时收集、统计入院人数、平均住院天数、平均药品费用和“药占比”、医用耗材费用和支出比例、治愈好转率、降低的医疗费用以及医疗增加值等数据,及时处理和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二是通报考核制度。将相对病种双向支付结算情况与“三规范”总额控制的“月警示、季通报、年考核”机制相结合,及时进行内部通报或向社会发布,使广大参保人员及时了解相对病种双向支付的有关信息,为患者提供就医指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实行“四个”严禁。严禁将应当实施相对病种双向支付管理的疾病,以合并症或其他理由转为“非相对病种双向支付”管理;严禁为转嫁费用负担,将应当在住院期间实施的医学检查移至入院前(门诊)进行;严禁诱导、强迫未愈患者提前出院;严禁因实施相对病种双向支付管理而推诿病人,或降低服务标准、服务质量,明确检查费、治疗费、病理费必须达到规定的90%以上。

4 成效与思考

实行相对病种双向支付方式以来,已有3600多个病例纳入住院结算管理,从未发生医疗安全问题和经济纠纷。与办法实行前相比,同病种次均住院费用下降近30%,实际补偿水平由原来的60%提高到现在的80%,最高达到88%,政策范围内补偿率达到90%,参保居民受益水平明显提高。

4.1 参保人、医保基金和医疗机构三方受益

通过对2013-2014年县人民医院阑尾切除术(合并腹膜炎除外)和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次均医疗费用及其构成等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

一是参保群众得实惠,次均费用明显下降。以阑尾炎切除术为例,两年来双向支付法共结算278例,次均医疗费用3926元,与其他支付结算办法相比下降1528元,一个病种平均一年就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20余万元;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次均医疗费用下降更多,两年双向支付法共结算239例,次均医疗费用为6808元,与其他支付办法相比下降3108元,一年就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近40万元,患者是受益最大的群体。二是医院得发展。由于病种定额和支付比例是确定的,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越低,医院经济收益越多。虽然受条件的限制,许多疾病未能纳入新办法,其医疗费用与按相对病种双向支付办法相比高出35%-40%,但增加的是以药品费用为主,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医疗增加值基本不受影响,同时还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为医院发展注入正能量。三是政府得民心,在没有增加个人筹资水平,基金没有多支付的前提下,提高了实际补偿率,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4.2 结算便捷,利于参保人掌握医保政策

与原来的补偿政策中费用分甲乙丙类等相比,相对病种双向支付让群众易于理解。医生按需进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不再收取其他任何费用。患者入院时只需交纳个人自付部分,医疗费用透明,结算方式简单明了。

4.3 医院注重提高医疗质量,群众满意度提升

实行相对病种双向支付管理后,促使医疗机构重视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服务态度的改善,医患沟通加强,更关注降低成本、讲求效益等管理细节。通过明确“检查费、治疗费、病理费必须达到90%以上”的规定,医疗质量有保证,又遏制了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等医疗行为。经评估,以子宫肌瘤为例,住院天数从原来的13.7天,缩短为11.3天,医疗成本下降,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4.4 病人流向更合理,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由于充分利用医保基金的调节作用,促使参保人群合理、有序地选择县内医院就诊,使常见病、多发病在县内得到解决。以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为例,2011年1-7月有8例转外地医疗机构治疗,实行相对病种双向支付办法后至今,无1例出县治疗,病人流向更加合理,县域内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实施相对病种双向支付也暴露一些问题。比如,病种定额标准的确定比较困难、医院应用高新医疗技术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医院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等,有待于在今后运行中及时总结,不断完善。

摘要:开化县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住院结算中实行“相对病种双向支付”管理办法。所谓相对病种,是指根据发病原因明确、诊疗规范和治愈标准明确等因素确定的病种;确定病种后,通过编制临床路径,测算出每个病种的医疗费用最高定额标准,医保基金和患者分别按定额标准的75%、25%支付给医院,低于定额标准的按实际费用同比例支付,该办法不仅调动了医院和患者自控费用的积极性,也使医疗质量得到了保障。

关键词:相对病种,定额标准,双向支付,效果

浙江省开化县论文 篇2

在生态破坏的石灰土山地,采用地形、土壤、土地利用三要素综合法,进行土地资源基层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按土地资源类型作生态结构布局,完成了乡级山地生态经济开发规划.

作 者:王深法 王援高 陆景冈 徐益清 姚礼善 WANG Shenfa WANG Yuangao LU Jinggan XU Yiqing YAO Lishan  作者单位:王深法,王援高,陆景冈,WANG Shenfa,WANG Yuangao,LU Jinggan(浙江大学,杭州,310029)

徐益清,XU Yiqing(江山市何家山乡政府,衢州,324100)

浙江省开化县论文 篇3

一、为了维护农民的权益,改革势在必行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开化县苏庄镇境内,总面积12.16万亩,其中核心区3.23万亩,缓冲区2.6万亩,实验区6.33万亩。从土地权属上看,集体林有9.5万多亩,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由于自然保护区尤其是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资源不允许开发利用,以林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保护区社区居民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收入减少,生活十分困难。为了维护农民权益,让他们在为生态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得到合理补偿,我们探索改进自然保护区范围内集体林管理,健全完善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促进保护区事业健康发展。我县根据省财政厅、林业厅的统一部署,于2007-2009年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核心区集体林租赁试点,探索出“核心区集体林国家租赁,自留山补偿全额到户,统管山分利不分林”的集体林权改革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1、明确范围,统一租赁标准。试点工作将租赁实施范围明确为核心区的集体林,面积1.61万亩,涉及苏庄镇横中、余村、唐头、平坑四个村。根据上级批准的试点方案,年租金定为35.2元/亩,剔除公共管护支出、护林人员劳务费、租赁后相应增加的管护费用支出,实际支付租金为29.2元/亩。租赁合同约定租赁年限为48年,至2054年12月31日止。

2、勘界发证,明晰产权归属。试点之初,我们就对核心区集体山林进行了实地勘界,核实有关材料,做到权属明确、四至清楚。对未发证的进行补发,对发证不规范、不准确的进行更正,查清了核心区集体林林权状况及经营现状。核心区集体林租赁之后,保护区沿核心区界用水泥桩对租赁山场进行确界立标。

3、尊重民意,依法规范操作。试点过程中,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浙江省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租赁合同条款的约定、租赁决议和补偿资金的分配制度均由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或户主会议审议通过。为规范和完善租赁手续,试点方案实行农户自留山、责任山及村民小组统管山委托村委会统一租赁,并根据山林权属类型,分别出具了委托授权书。

4、完善制度,保障林农收益。为确保租金合理分配、规范使用,在租赁试点过程中,对所有集体统管的公益林按照“分利不分林”的原则,根据各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及租金规模,指导各村制定和完善补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统筹兼顾农户和村集体的利益,除兴办公益事业和必要的开支外,租金直接用于农户分配,保障林农的收益权。

5、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策。针对相关4个村的不同村情,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做到“一村一策、一山一策”。如余村的集体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及核心区集体林租金使用管理方案,40%由村提留,作为村委会运转经费、护林防火经费及公益事业支出等,60%统一分配到全村每个人。横中村则是由村提留35%,作为管护经费和公益性开支;其余65%分两种情况分配,对村民小组统管山,按上级规定的标准以及林权证面积拨付到组,实行组帐村管,村民小组户主会通过使用分配方案,报村委集体审核后直接拨付;对村统管山,在全村村民中平均分配。

三、生态得保护,农民得实惠,改革初见成效

1、增进了林农的利益。通过租赁试点,保护区拨付到各村的公益林补偿资金由2006年的45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近150万元(其中核心区租赁金为47万多元)。经统计,2008年余村村资金直接分配到户的比例达80.2%,横中村达到77.6%,在核心区中山林较多的龙潭口自然村人均分得现金500余元。

2、保护了生态环境。通过试点工作,广大干部群众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林业政策法规教育,感受到了党的惠民政策,参与自然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实施租赁后,核心区集体林由保护区统一管护,没有发生森林火灾、乱砍滥伐及非法狩猎案件,保护了森林资源。人员进山活动也受到严格控制,自然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也明显减少。

3、实现了产业发展。租赁试点工作夯实了保护区扩区的基础,扩区建设给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直接劳务收入达100多万元。保护区还促进了苏庄镇“农家乐”生态旅游以及矿泉水、山茶油、名茶、吊瓜等产业发展。

浙江省开化县论文 篇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简称 “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长期面临的问题。而农村人口医疗保障,更是关系到百姓民生的最基本问题。新农合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惠农政策,自2003 年试点实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截至2014 年,我国参加新农合农民数为8. 43 亿,参合率为99. 3% ,,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截至2014 年,浙江省参加新农合农民数量为0. 23 亿,浙江省开化县为新农合的第一批试点地区,其经历了新农合自身的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高,随之该地区新农合参保率已接近100% 。

本文以浙江省开化县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政策宣传、报销情况、受益水平等方面探究新农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

2 样本描述与数据分析

本文数据来自于2015 年8 月在浙江省开化县的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效果”的调查问卷。调研地点为浙江省开化县的后畈村、岙滩新村、桃溪村和山甸村,在四个村中各抽取40 户发放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60 份,回收160 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达到100% 。在调研对象的选取上,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基本覆盖各年龄阶段、不同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的人群,调研对象较全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浙江省开化县新农合的参与率达到了100% ,因此,本文不考虑开化县新农合参与率的问题,而是通过对调研对象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参合农民的年龄,性别等的分布情况,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报销比例、报

销程序烦琐程度等因素对农民对新农合满意程度的影响。表1 是调研对象基本情况的统计。

从表1 中可以看出,调研对象的年龄基本分布在30 ~ 60岁之间,身体健康状况较好,文化程度不太高,本科及以上人数较少。调研对象以务农、在职人员为主。另外,根据调研对象的家庭年收入情况,可以得知调研对象生活水平较高,该地区相对比较富裕。从中可以反映出新农合参与者的分布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政策调整,使政策更具体针对性。

为更直观地了解对农民对新农合满意程度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本文选取政策宣传、报销情况、农民受益水平三个方面的有关变量为自变量,以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程度为因变量,利用SPSS软件制作Logistic模型,见表2。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模型整体显著,拟合优度较高。从显著度可以看出,在7 个自变量中,农民对新农合的知晓率、一年内新农合的宣传次数这两个变量是不显著的,其余变量是显著的。其中,报销程序的烦琐程度和一年内参与新农合费用占年收入比例的回归系数分别为- 2. 5244 和- 0. 6614,因此,这两变量与农民满意程度呈反向关系; 报销比例、农民在一年内的报销率、减轻农民医疗负担程度与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程度呈正向关系。

模型结果中可以看出,新农合的政策宣传情况不会影响农民的满意程度,而新农合的报销情况和农民受益水平对其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为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程度和新农合的实施效果,应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的报销比例,简化报销程序,适当调整每年上交的费用,使其能更好地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3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以上模型的初步分析,本文得出了各个变量在总体上对新农合实施效果的影响程度。其中新农合的报销情况以及农民的受益水平对新农合实施效果有较大影响,因此,本文结合问卷相关问题以及得出的数据,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通过对问卷中部分相关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表3。

由表3 可以看出,调查的160 份问卷中,均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上述情况。主要包括报销比例过低、可报销的范围狭窄以及非定点医院不能报销等,具体问题可分为以下几点。

3. 1 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度低

经过实地走访了解得知,浙江省开化县农民新农合的参与率已达到100% ,新农合的宣传和参与均由村委会统一办理,但从问卷具体的情况来看,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度并不高。首先,农民对新农合的报销范围及报销比例了解程度不高,使得他们对新农合的报销过程中出现了相关问题。经调查得知农民对新农合的报销范围不够了解,这使得农民在通过新农合报销时针对性不高。同时,农民对各类病症的报销比例也无法详尽了解,这对农民通过新农合报销存在不便。

其次,农民对报销过程中的起付线和封顶线等相关问题了解程度低。这种现象使得农民即使在了解新农合的报销范围及报销比例的前提下,也会在通过新农合进行报销的过程中遇到不便。其中以老年人情况最为典型,多数老年人身体状况不佳且受文化程度较低,参加新农合多数为子女代办,因此出现了老年人参加新农合却报销率较低的情况。

3. 2 保障水平不高

最初提出实施新农合的目的是大病统筹、小病理赔,进而切实保障农民的医疗水平。然而,实地调查得知,新农合对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不高、报销范围狭窄且非定点医院不能报销,由此带来的是新农合的使用率较低,对农民的生活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改善。另外,经对浙江省开化县的实地调研发现,村民对报销程序和范围存在主观臆断,认为日常的小病不会有太多的消费,而报销程序的烦琐和范围的认识不清导致了农民对自身健康情况的不重视,加之经济上的负担,即使大病可以在很大比例上报销,也要去大医院承担高昂开支。

但从总体来看,农民仍然有意愿继续参加新农合,这是由于: 一是参保时多数为村里统一为农民交付一定的费用,对村民产生的影响不大; 二是参合后即使没有生过大病也可以预防,使得村民的健康生活得到保障。

3. 3 各级农村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

新农合一直力求达到 “小病不出村”的效果,要求基层医务人员实现 “小病治得好,大病能诊断”的目标。然而,现阶段的情况是,乡村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水平不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农民自身需求, “小病不出门,大病必出村”现象严重,使得农民无法在医疗方面真正受益。另外,按照医疗机构所确定的住院基本补偿来看,住院补偿起付线,乡级、县级、县级以上( 县外) 原则上不低于100元、400 元和800 元。乡镇卫生院的住院补偿比例控制在80% 左右,县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比例不低于60% ,县以上不低于40% 。由此可见,医疗机构级别越高,可报销的比例越小,参合农民需支付的费用也会相应增加。但我国农村医疗资源短缺、医疗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人才流动频繁,无法承担复杂的医疗诊察工作。参合农民的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将转向更高级别的医院就医,这显示出我国各级农村的医疗服务体系确实存在漏洞。

4 对策建议

新农合自实施以来已取得巨大成功,在减轻农民医疗负担,避免和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等方面成效显著,当然该制度并不完善,在宣传、报销等层面仍存在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开化县四个乡镇的实地调研情况,运用经济学模型进行理性分析,并将调研地具体情况和前人的理论及经验相结合,针对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认知度

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基层自治组织及医疗机构应当相互合作配合,制订合理的宣传计划,发挥自身优势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比如政府有关部门借助媒体宣传,村委会运用村部宣传栏和喇叭播报宣传,医疗结构向医患发放宣传手册宣传等,使其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新农合。

其次,各部门不仅要在合作医疗推行初期进行大力度的宣传,而且要把宣传教育作一个重要工作,长期且有效地进行下去; 在宣传中要做到有效、准确,除了对新农合的基本内容进行明确解释,对于农民关心的问题如报销方式、报销比例等也要做到详细说明,确保参合农民真正了解其所参加的新农合具体是怎样的一个制度,切勿敷衍了事。

4. 2 合理扩大报销范围和适当提高报销比例

合理扩大报销范围,不等同于全面扩大,而是选择部分药品、医疗器械等,将该类产品报销范围可以确实减轻农民负担,而对于一些可选择的高档药,进口药可以不予报销。

适当提高报销比例,主要针对一些花费较高的疾病,众所周知,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治疗一些小病的费用并不会给他们造成负担。但对于一些大病,即使按最高比例报销后,剩余部分会给参合农民带来较大经济负担,此类情况应当适当提高报销比例。

4. 3 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政府相关部门灵活运用财政和政策手段,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建设,提高相关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 上级医疗机构则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力度,从人才和医疗设备两方面对农村卫生工作进行支持; 基层医疗机构自身也要寻找合理的方法,吸引人才入驻或自己建立农村卫生人才定向培养机制; 政府相关部门、各级医疗组织及相关培训机构都应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道德素养。

4. 4 加快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看病就医成为困扰农民幸福生活的大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导致的,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在医疗方面就不存在类似因病致贫或返贫的事情,所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医疗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自2003年试点以来,现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但由于制度设计缺陷和人为操作等原因,新农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着在一些问题。通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浙江省开化县农民作为调研对象,并以政策宣传、报销情况、农民受益水平三个方面的有关变量为自变量,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程度为因变量,利用SPSS软件对调研所得数据制作Logistic模型,得出新农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度低、保障水平不高、各级农村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政策宣传,报销情况,农民受益水平

参考文献

[1]胡萦.基于农民参合意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2]徐蓉.沙洋县新农合实施效果的调查报告——基于农民的视角[J].湖北:中南时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

上一篇:冻融作用下一篇:脉冲电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