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山

2024-10-21

浙江常山(精选7篇)

浙江常山 篇1

由国家教育部修订, 自2004年9月1日起执行的《中学生守则》第九条要求:“明辨是非, 诚实守信, 言行一致, 知错就改, 有责任心。”另外,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14条也要求:“诚实守信, 言行一致, 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 做不到时表示歉意, 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谎, 不骗人, 不弄虚作假, 知错就改。”显然, 《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都将诚信作为学生规范来培养。因此, 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然而, 当今社会存在一些不诚信的现象, 如“豆腐渣”工程、食品安全问题、假学历应聘等等。学校中也存在抄袭作业、冒充父母签名等现象。这些诚信缺失的现象, 时刻提醒着教育工作者:初中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 今天的诚信文化校园可以支撑起明日的诚信社会, 学校诚信教育在诚信社会的建立和完善中负有重要的使命。学校要从学生的诚信意识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 充分发挥诚信文化校园对初中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将诚信教育与学科文化教育相结合, 使学生体验到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笔者之前所在的学校———常山县城关中学, 通过三年多的实践研究, 开展了系列活动, 提出了初中诚信文化校园的构建策略。

一、建立健全诚信文化教育网络

诚信, 是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又是社会管理和治理国家必须遵守的规范。它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维系着社会秩序。做人需要诚信, 社会呼唤诚信。诚信赢得尊严, “无诚则有失, 无信则招祸”。诚信是人的一张脸, 写着一个人的品德和操行;诚信是社会的一幅画, 描绘了一个民族的基本素养。小胜靠智, 大胜靠德。因此, 在初中开展系列诚信教育活动意义非凡。常山县城关中学的做法是把建立健全诚信文化教育网络作为诚信教育的基础来抓。学校建立了以校长室为龙头的诚信教育网络, 即“校长室—各处室—班主任—学生”和“课题组—政教处—年级组—教师—团委学生会—学生”的双向教育网络, 同时开发了“至诚城中”诚信校本课程, 并每月一次开展“诚信之星”的评比,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创设诚信教育的显性资源

(一) 以校本课程为抓手, 树立诚信理念

学校以开发校本课程为抓手, 挖掘诚信教育资源, 主要是从学校实际出发, 以校园文化积淀为基础, 以校本教材《至诚城中》为载体, 每周一的第7节课开展教学活动 (由班主任或综合实践课程教师认真组织学生学习) , 对学生进行诚信的正面教育。《至诚城中》一书共分七个部分:诚信制度、诚信做人、诚信求知、诚信交友、诚信处世、爱国守法和明礼诚信。在教学过程中, 学校要求学生收集诚信方面的名人名言、诚信小故事, 讲讲身边的人和事, 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等。这样, 学校在诚信教育的过程中, 发掘校园的精神、制度、物质文化中的诚信内涵, 整合内部的资源, 实现了诚信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手段等方面的优化、统一。

(二) 以活动为平台, 开展诚信行动

学校设计了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 具体分为一般活动与专题活动两类。一般活动按常规进行, 提示学生应具有诚信意识, 如诚信主题班会、诚信考场、诚信征文墙报等。专题活动则通过精心设计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诚信的要义, 如诚信活动周、“诚信你我他”演讲比赛、新生诚信宣誓仪式、“诚信之星”评比等。这样,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将诚信的种子根植于每一个学生的吃、穿、住、行、学习、生活、思想的各个方面。如“每月之星”评选活动, 就让更多的学生认识自己, 认识他人, 认识自己的班级和学校, 并以身边人的先进事迹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三、挖掘诚信教育的隐性资源

(一) 营造诚信环境文化, 熏陶意识

诚信环境文化由校园环境、物质设施、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构成;诚信文化产品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研究成果, 有文化、艺术、体育等人文产品。网络时代赋予了诚信教育新的时代背景, 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探索不同的教育方法。学校从美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出发, 利用有限的校园空间, 让每一面墙、每一块石头都能为诚信的含义代言, 让诚信环境与氛围的美与学生心灵的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如象征学校诚信精神的“至诚”石, 矗立于正对大门的位置, 学生每天进出校门时都能耳濡目染受到无声的教育。又如在墙壁上张贴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如“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等等) 和故事 (如《乐羊子妻》《曾子杀猪》《程门立雪》《移木建信》等) , 还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这些资料, 并且互相交流、谈体会等。

(二) 坚持诚信师德育人, 落实行动

身教重于言教, 学校坚持以诚信师德育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直接影响着诚信教育的效果。学校从加强师德建设入手, 对教师的言行提出更高的要求, 并纳入诚信师德考核中。

(三) 构建诚信制度, 保障实效

在认真学习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关诚信的条款后, 学校制订了相关的学校诚信制度、班级诚信公约, 并通过“诚信之星”评比, 使制度有落实、有成果、有实效。

(四) 注重课堂诚信渗透, 全面保证

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 利用各学科的特点因势利导地渗透诚信思想尤为重要。尤其是语文、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科学等学科, 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诚信素材, 可以结合教学的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行诚信教育的积极渗透, 寓诚信教育于正常学科教学中。学校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处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关注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在教育过程中, 学生的诚信品质由“他律”到“自律”的形成过程是重点与难点。学校注重培养和发挥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学生的自主性, 让他们根据自身状况, 自主设计诚信承诺的形式和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通过三年多的实践研究, 学校的诚信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学校形成了诚信校园文化。各教室都张贴《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 各走廊、楼道都有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展板等。二是教职员工树立了诚信育人的意识。在学校里, 不仅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讲诚信, 而且门卫保安、食堂工作人员、后勤工作人员都将讲诚信写入工作职责之中。三是学生养成了诚信做人的规范。学校通过开设“至诚城中”校本课程, 开展“每月之星”评比活动, 举行诚信书画、征文和典故收集比赛等系列活动, 增强了学生对“诚信”的道德情感体验, 促使学生完成了诚信品德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造就了具有“诚信观念以及诚信行为能力”的学生群体。□◢

浙江常山 篇2

作为我国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最快的区域之一, 浙江省从未停止过探索地方特色的城镇化之路。2014年, 浙江开始谋划创建一批承载特色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旅游和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1], 谓之特色小镇。这是一个居、业、游融合的发展平台, 而不是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省政府对特色小镇的建设寄予厚望, 希望以此作为产业创新的重要载体, 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2015年6月, 常山县青石镇凭借悠久的观赏石历史和发达的石加工产业, 以“赏石特色小镇”之名入选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见图1) 。小镇项目主体区域位于青石镇镇区西侧, 用地面积3.4km2。

特色小镇的创建实行宽进严定的政策, 不光要年度考核, 还要3年后验收通过才能命名。即由2015年起始的3年之内, 赏石小镇需要从产业、设施、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 达到特色小镇的创建标准[2]后才能正式挂牌。

从现状调研结果来看, 项目主体区域目前正进行封闭式施工, 外围是石博园大道 (320国道段) 破败的过境公路景观以及镇区质量层次不齐的建筑景观。借特色小镇创建之机对青石镇的建筑和景观进行全面整治, 实现全镇特色化, 是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通过对环境景观的整治更新, 改善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 是规划师的社会责任。

2 小镇特色解读和规划构思

2.1 特色解读

对青石镇地方特色的精准解读是确保规划构思方向不偏离的前提条件。结合现状调研和资料分析, 提炼青石镇四大特色如下:

(1) 山环水绕的浙西小镇。青石镇四面临山, 千里岗、怀玉山脉与贯穿镇域的常山港、芳村溪共同形成独特的丘陵河谷地貌。冬夏长春秋短、光温充足、降雨丰沛而季节分配不均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滋养着这里的土地和人民。粉墙黛瓦点缀在青山绿水间, 恰似一幅静谧的山水画。

(2) 便捷而干扰少的外部交通。杭金衢高速公路穿青石镇域北境而过, 出入口距镇区仅5km。另外, 根据公路部门相关规划, 该出入口将升级为衢州市级的高速公路出入口, 成为市级门户。320国道和48省道分别从镇区南北侧通过, 使小镇享有便利交通的同时避免了过境车辆对环境、生活带来的影响。

(3) 赏石第一镇。青石镇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青石、花石、砚瓦石资源, 品质优良, 形态独特。“从这里开采的千姿百态的怪石和色泽清亮的板石, 进过北京的故宫、苏州的园林;也曾被加工成别致的砚台盆景, 为文人墨客争相收藏”[3]。目前, 这里已发展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青石花石市场, 青石、花石与其它石种的规模开发、深度加工和销售贸易, 成为一支新兴产业。

(4) 胡柚祖宗地。中国胡柚原产地在常山, 常山县为扩大“常山胡柚”品牌的影响力, 推动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 提炼了“胡柚娃”的动漫形象, 以玩偶和动画片的方式向外界推广。常山胡柚又起源于青石镇, 目前树龄最大的一棵胡柚树, 就位于青石镇澄潭村胡家自然村。因此, 胡柚文化也是青石绕不开的话题。

2.2 规划构思

从青石镇的整体空间格局 (见图2) 和产业、文化特色入手, 以赏石文化、胡柚文化为主题, 从点、线、面层面上将整治内容分解为建筑立面、户外广告、道路沿线景观、重要节点等方面。并针对各层次具体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不断完善城镇景观与基础设施建设, 达到小镇面貌特色化、景观环境整洁化、门户形象特征化的规划目标。

3 建筑立面整治协调化

青石镇主要建筑界面分别位于石博园大道、48省道和镇区主干道柚乡路沿线。其中, 石博园大道和柚乡路沿线建筑界面较为杂乱, 需进行专项整治;48省道沿线除三家加工厂外, 均为民居, 且大多数立面整洁、院落维护良好, 无需干预。建筑立面整治以整体协调、干净整洁为目的。

3.1 建筑立面整治要求

(1) 建筑立面色彩:以黑白灰为基调色, 局部以暖色调点缀; (2) 建筑立面材质:原有建筑饰面为粗糙面砖、破损严重或色彩陈旧的, 重新粉刷。“赤膊墙”建筑需要重点整治; (3) 屋顶形制:建议采用坡屋顶形式, 屋顶/屋脊尽可能减少装饰。材质宜深、宜灰, 与墙面形成较明显的对比, 并与绿色自然背景相和谐。

3.2 建筑整治分类及整治方式

根据建筑质量和立面色彩分析, 青石镇现状建筑可分为七种类型: (1) 老旧的白色瓷砖贴面建筑; (2) 立面色彩过于突兀建筑; (3) 旧水泥墙建筑; (4) 赤膊墙建筑; (5) 新建颜色不协调建筑; (6) 新建颜色协调建筑; (7) 破败建筑。分别对应三种整治方式: (1) 重点整治; (2) 一般整治; (3) 拆除新建 (见表1) 。重点建筑整治示范见图3。

4 户外广告整治标准化

现状户外广告主要分布于石博园大道和镇区柚乡路沿线, 分为附属于建筑和公共开放空间广告两类。其中, 附属于建筑的户外广告以店招为主, 形式杂乱, 质量较差;公共开放空间广告以附属于灯杆的商业广告为主, 另有少量挂在电线杆或者树上的违章广告。现状户外广告规格样式不一、设置凌乱无序、不少已呈现破败之象, 视觉效果较差。

4.1 户外广告设置标准化指引

规划以《浙江省户外广告设施技术规范 (DB33/T 700—2008) 》[4]为依据, 结合青石镇自身特点, 确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户外广告设置通则。总体要求如下: (1) 禁止设置屋顶广告; (2) 建筑物二层以上禁止设置广告; (3) 以建筑楼体为单元, 以不遮挡采光窗、不影响建筑特色及不侵犯相邻合法权益为原则, 实行一店一招; (4) 同一个建筑立面上相邻招牌的类型、大小、悬挂位置、出挑尺寸应当一致, 不得在同一栋建筑上设置3种以上形式的户外招牌; (5) 镇区不建议设置立杆式、实物造型户外广告。另外, 通则对不同位置户外广告的尺寸、形式、材质、照明、色彩等内容均作出明确的规定与指引, 便于政府部门参照实施。

4.2 户外广告整治分类及整治措施

根据现状调研结果及户外广告设置通则, 对镇区现状户外广告采取五类整治措施: (1) 保留:LED走字屏与路牌, 共6处; (2) 基本保留:未遮挡窗台的金融、通信、公共服务设施等特定配色广告, 保持原貌, 仅须立面清洗, 共5处; (3) 一般整治:招牌材料较好, 但颜色或尺寸需要重新粉饰或改造, 共23处; (4) 重点整治:灯杆商业广告及招牌材料较差、遮挡窗台的广告, 立面形式、尺寸、材料都需要改造, 共99处; (5) 拆除:拆除违反《浙江省户外广告设施技术规范》的招牌及广告, 共53处。石博园大道沿线户外广告整治措施参照镇区实施。

4.3 户外广告整治示范

(1) 店招。对现有店招的整治严格按照分类执行, 需要更换的店招采用铝合金方管+立体字材质, 铝合金方管底板建议采用仿木纹色 (见图4) ; (2) 路灯广告。将现状依附于灯杆上的商业性广告取消, 改成宣传赏石小镇的公益性广告; (3) 落地式灯箱广告。统一落地式灯箱广告规格与样式, 以印有小镇logo的石材为基底, 边框采用铝合金方管。

5 道路整治人文化——镇区主干道整治

柚乡路是青石镇区唯一的主干道, 承担了镇区绝大部分机动车交通量。北段住户密集处车道宽约18m (包括两侧各5.5m的非机动车道兼停车带) , 人行道没有统一规划, 且多被沿街商户占用。南段住户较少, 加上依山沿溪的地形限制, 仅设约7m宽的机动车道。柚乡路的整治重点在于如何在改善设施质量的前提下体现石文化和胡柚文化。

5.1 柚乡路标准段

考虑到现实条件限制, 规划对柚乡路南北两段亦分别考虑。北段路幅宽度设计为20m, 其中机动车道宽度12m (包括两边各2.5m的停车带) ;人行道宽度4m, 以青石板为主要材质, 靠近停车带的一侧放置木质和石材结合的景观坐凳。南段在现状7m宽机动车道的基础上两边增加各2.5m的人行道。行道树采用黄山栾树, 现有行道树移至次要街道继续使用。电力线路上改下, 拆除现有电线杆。

5.2 主题铺装

作为胡柚文化最有辨识度的提炼符号, 胡柚娃动漫形象被考虑作为人行道的铺装主题。将三个不同表情的胡柚娃以浮雕形式刻于青石板上, 每隔3m布置一块 (见图5) , 形成独特的展示序列。

5.3 街道家具

(1) 公交候车亭。城乡公交线路沿石博园大道设置, 是青石镇居民来往常山县城及其他乡镇的重要交通方式, 现有站点位于镇区北入口。结合特色小镇建设的需要, 规划增加石博园城乡公交站点, 并提供了新的公交候车亭设计意向。候车亭以型钢、石材 (或仿石) 为主要材质, 以玻璃、仿木纹铝材为辅助材质, 增加花窗等江南建筑元素, 以胡柚娃图案镶嵌, 突出青石镇的石文化和地方文化特色。

(2) 路灯。柚乡路采用中式仿古路灯样式, 突出青石镇浓厚的传统文化风情。现状路灯移至清溪街和溪口街使用。石博园大道与柚乡路采用的路灯设计风格一致, 以体现协调性。由于照明重点的不同, 石博园大道路灯采用单杆样式。

6 节点整治主题化

根据实地调研结果, 高速公路出入口、高速连接线与320国道交叉口、镇域东入口、镇域西入口为青石镇最重要的四个门户节点。四个节点主题明确, 特色各自彰显。

6.1 赏石之美——高速公路出入口

该入口为青石镇乃至衢州市的北部门户, 现状左侧为一段残坡, 右侧护栏外为胡柚林, 景观效果较差。需对出入口两侧景观进行整治美化, 营造令人记忆深刻的入城口空间。规划对高速公路出口左侧残坡加以处理, 形成浮雕石壁背景, 上刻“赏石小镇欢迎您”;以常山当地特产观赏石组合而成的大型石盆景为前景, 充分展现青石镇的石文化特色。出口右侧, 考虑到交通安全的需要, 近景不设置任何景观, 中景设置组合石景, 上刻“石博园欢迎您” (见图6) 。

6.2 朴石之巧——高速与国道交叉口

该节点为T形交叉口, 正前方“宇华景观石”建筑处为视觉焦点。规划在视觉焦点处陈列若干当地特产原石, 展示未经雕琢的朴石之巧。节点植物配置强调层次性, 加强绿化景观的趣味性, 呈现景致多样、林木层次丰富的开敞空间 (见图7) 。

6.3 建筑与石之和——镇域东入口

东入口为青石与招贤镇的交界处, 现状为旧建筑拆除后的空地, 背景为徽派风格民居的山墙, 现状特征比较明显。规划对民居进行修缮, 山墙面翻新, 墙上以立体字形式标记青石镇名。空地设计成小游园, 以花径装饰, 游步道以青石板铺地。靠近建筑一侧布置景观石景, 与背景山墙融合, 形成特色明显的入城口景观 (见图8) 。

6.4 笋石之势——镇域西入口

镇域西边从跨常山港的朱家渡大桥入城, 视线聚焦于右侧的山坡上, 形成远景景观面。规划将石笋石阵列于现状半山平台外缘, 在前排石头上刻“中国赏石小镇”。石阵后面用竹林填补空隙, 形成半遮之势, 有隐约之美。山坡上搭配种植花灌木和藤蔓植物, 形成四季均有花色的植物景观坡面。由于距离较远, 景观整体有气势而无压迫感, 具有较强的特色提示性 (见图9) 。

7 结束语

规划编制完成后, 后续各项实施工作即紧锣密鼓的展开, 其中柚乡路路面改造已进入施工阶段。期待青石镇特色小镇创建之路顺利, 也期待浙江新型城镇化探索之路的成功。

摘要:文章以常山县“赏石特色小镇”整治提升规划为例, 探讨通过特色化解读、符号化提炼、主题化实现等手法对小城镇的建筑立面、户外广告、道路景观、重要节点等方面进行整治更新, 达到提升小城镇景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特色小镇,赏石,整治,规划

参考文献

[1]李强同志在全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Z].2014.

[2]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Z].2015.

[3]邓洪寿, 天才.他让石头唱“富歌”——记常山县青石乡砚瓦山村党支部书记徐春阳[J].今日浙江, 1996, (13) :26.

常山县女性月经初潮年龄调查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是采用现况调查方法, 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 抽取常山一中、三衢中学、天马二小、常山二中、招贤中心小学、常山三中、芳村中心小学、球川中学、球川中心小学等9 所学校的8~18 周岁的女生为调查对象。自制调查表, 由项目组成员和校医配合, 以问卷方式对调查对象的月经初潮年龄进行回顾性调查, 获得在校女生组的月经现况资料。二是对2010年1 月1日至12月31日在县妇保院婚前医学检查的女性, 进行月经初潮年龄问询调查, 获得20~50周岁社会女性组的月经初潮年龄资料。纳入本研究条件, 必须对月经初潮年龄回忆准确或比较准确;月经初潮前必须是长期生活居住在常山县境内;无处女膜或阴道闭锁、甲状腺疾病、垂体肿瘤等病史。

1.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按年龄分组为≤20岁、21岁~、31岁~、41岁~组。

2 结果

2.1 各年龄组妇女平均初潮年龄比较

共对4 118名女性进行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3 991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6.92%, 已初潮妇女3 005例, 已初潮者被调查时年龄最大50岁, 最小10岁, 平均初潮年龄 (14.13±1.73) 岁, 初潮年龄最早8.99岁 (1例) , 初潮最晚22岁。各年龄组平均初潮年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随着年龄增大, 初潮年龄呈增大趋势。见表1。

F=558.76, P<0.01, 组间两两比较P<0.05。

2.2 各年龄组妇女中小于12岁和大于18岁初潮者比较

初潮年龄小于12岁者共321例, 占总数的10.68% (321/3 005) ;初潮年龄大于18 岁者共68 例, 占总数2.26% (68/3 005) , 各年龄组妇女中小于12岁和大于18岁初潮者比例的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小于12岁初潮者的比例在被调查者年龄≤20岁组中最高, 1例8.99岁初潮和12例小于10岁初潮者均在被调查者≤20岁组组中, 在≥41岁组中无12岁以前初潮者出现。而初潮年龄大于18岁者的比例随着被调查者年轻化而比例逐渐减少。见表2。

注:各年龄组中小于12岁初潮者比较χ2=326.238, P<0.01, 组间两两比较, 小于20岁组与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大于18岁初潮者比较χ2=93.964, P<0.01, 组间两两比较, 大于41岁组与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3.1 月经初潮年龄变化趋势

月经初潮年龄是反映女性成熟的重要标志, 常被作为一项观察指标, 用于衡量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女性健康状况[3]。青春期月经初潮年龄的早晚与成年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如肥胖、乳腺癌等[4-6]。初潮年龄受遗传、宫内环境、种族、地域、环境、教育、营养、生活方式、体育锻炼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 女性月经初潮年龄普遍呈现提前趋势, 不同地区和国家提前的程度也不同。美国的一项报道显示, 从18世纪中期到19 世纪中期, 美国妇女月经初潮在1个世纪内提前了4岁, 而最近几十年, 妇女月经初潮年龄相对维持不变[3]。国内1980年全国妇女生理常数调查分析报道, 城市妇女平均初潮年龄是15.56岁, 农村妇女平均是15.95岁。2000年全国省会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调查结果[7]:城市平均初潮年龄12.63岁, 乡村13.03岁, 城乡合并12.83岁。王大志等报道[8], 沈阳市1974年到1995年21年间城乡妇女月经初潮年龄分别提前2.20岁和2.24岁, 均显示我国城乡妇女的初潮年龄也有逐渐提前现象。本研究结果显示, 平均初潮年龄 (14.13±1.73) 岁, 被调查妇女月经初潮年龄也呈现逐渐提前, 40 年间提前3.64 岁, 小于20岁年龄组与20~40岁年龄组比较提前幅度最大;初潮年龄小于12岁者也在≤20岁年龄组中比例最高, 达20.61%, 在≥41 岁年龄组妇女中无小于12 岁初潮者, 同时也显示在≤20岁年龄组中大于18岁初潮者比例最低, 在≥41岁年龄组中大于18岁初潮者比例最高, 达34.29%;以上均显示常山县妇女初潮年龄变化呈现逐渐提前趋势, 且近年提前幅度增大, 但平均初潮年龄大于2000年省会城市调查时的城乡妇女平均初潮年龄。分析年龄大于40岁的妇女是在1970年代以前出生的, 当时全国经济水平差,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而小于20岁年龄组妇女出生在1990年代后, 是国家全面实行改革开放, 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快速提高、文化生活丰富的时期, 这些差异影响着女性的青春期发育。而常山县是浙西经济欠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幅度和起步均落后于省会城乡, 因此, 初潮平均年龄提前时间和幅度均落后于经济发达的省会城乡妇女, 但从本地区观察常山县妇女月经初潮年龄仍逐渐提前, 且近年有加大提前幅度的趋势。本研究调查的妇女年龄跨度大, 她们的青春前期分别经历了国家社会经济落后、开始发展、快速发展等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 不同社会环境呈现不同的文化生活、营养状况等, 影响到她们青春前期的发育, 从而影响到初潮年龄。

3.2 月经初潮年龄变化的意义

青春期性发育是连续复杂的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研究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 营养状况改善对儿童体质产生的实际效应。个体营养摄入充足, 现代化社会通过促进卫生服务, 提高健康意识, 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等促进了少女生长发育成熟期的长期提前趋势。虽然长期趋势的正向效应是人群体质的提高, 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和教育问题以及伴随一些病理现象的出现[5]。初潮年龄的提前, 使性生理成年期与社会文化成人期的间隔增大, 增加了个体青春期的适应困难;由此带来相对漫长的婚前性等待期, 极易出现青春期性行为、少女妊娠、性传播性疾病和妇科疾病等生殖健康问题[9], 要求学校及社会更早地、更有效地加强科学的青春期性知识、行为及相关的伦理、道德教育。发达国家早已报道, 随着生长长期变化的进展, 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等成年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出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少女的月经初潮年龄不断提前, 与肥胖倾向相互伴随[10], 导致成年后乳腺肿瘤患病率增加, 发病年龄提前, 因此需要适时提供卫生保健。

参考文献

[1]叶广文, 刘宝林, 张国栋, 等.少儿卫生学[M].第三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23.

[2]Tanner JM.Trend towards earlier menarche London, Olso, Copenhagen, the Netherlands and Hangary.Nature, 1973, 243 (5402) :95-96.

[3]陈华, 舒惠敏, 能苗, 等.上海浦东新区56924例妇女月经初潮年龄调查[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 44 (7) :500-503.

[4]齐秀玉, 陶芳标, 万宇辉, 等.月经初潮年龄与中心性肥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3) :196-197.

[5]季成叶.注意生长长期变化的双面效应[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2, 36 (2) :75-76.

[6]Stice E, Presnell K, Beannan SK.Relation of early menarche to depression, eating disorders, substance abuse, and comorbid psychopathology among adolescent girls[J].Dev Psychol 2001, 37 (5) :608-619.

[7]陈天娇, 季成叶.中国省会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地域分布及变化趋势[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3, 4 (4) :264-266.

[8]王大成, 闻忠贞.沈阳市女生月经初潮及男生首次遗精状况分析[J].中国校医, 1997, 11 (1) :71-72.

[9]汤雪娟, 郝文静, 程惠平, 等.低年级大学生性生殖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干预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9 (6) :460-462.

常山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研究 篇4

1 常山的田间管理与栽培技术简述

1.1 播种繁育技术

播种繁育是常山的一种常用繁育技术, 每年四月中下旬是常山播种的最好时间。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应采取适宜的整地措施, 以确保常山植株正常生长。例如在选用常见沙壤土进行播种时, 由于常山对水分需求较为旺盛, 则需要在播种之前先对整块土壤进行浇水, 待土壤中渗入足量水分后再进行播种。而在一些土壤墒情不佳的土壤中, 也可考虑用喷壶喷水补墒, 并合理整平耙细, 多用条播。播种时, 植株行距控制在30~50cm之间, 每公顷的播种量以30~40kg为佳, 确保常山植株之间不会因争夺养分导致发育不良。播种初步完成时, 还需要适当将种子与土地进行压紧, 使得种子与土壤能够紧贴, 利于其吸收养分。在九月末到十月初这段时间, 可以开始对常山的种子进行采集, 采集时注意选取已成为蓝紫色的成熟浆果, 对一些浅蓝色的半成熟浆果可延后采集, 采摘下的浆果需要及时去除果皮、果肉、果柄等杂物, 然后放置于阴凉干燥处自由阴干4~6天。待果实基本阴干后, 进行消毒, 然后再将细石沙按1∶3.5的比例混入其中, 并将混合物密封于不超过3°C的阴凉干燥处, 用于来年播种繁育。

1.2 扦插繁育技术

考虑到常山繁殖能力较强, 近几年来, 在常山的培养过程中已开始逐步推行扦插繁育技术。扦插繁育技术主要分为插穗和扦插两个步骤。在插穗处理中, 培育人员需要选取生长状况优秀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新梢, 然后剪掉下部约3/5长度插穗上的叶片, 留下短梢4~5cm。插条的上剪口最好能够呈马耳形, 不留口, 不撕皮, 同时剪口需要控制在叶片顶端0.6~1.1cm处, 避免因顶端优势造成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在插穗处理结束后, 就是更为重要的扦插阶段。常山的扦插多在六月末至七月初进行, 其时间选择因当年的天气情况有些微差异。扦插之前, 要将所处理好的插穗下端用50%浓度的多菌灵浸泡一段时间, 再用100mg/mL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8~12min, 确保插穗下端不会因长时间的保存而损失营养和活性。所选择的插床基质因土壤情况也存在差异, 如果土壤墒情正常, 直接选用沙壤土作为插床基质即可。如果土壤墒情不佳或是营养不良, 也可考虑采用河沙土1∶1混合性土壤作为扦插基质。在插穗下端经溶液浸泡完成后, 将其迅速插在所选择的插床基质中, 植株行距相较于播种繁育可适当降低, 控制在10~15cm之间, 扦插深度为9~11cm。扦插初步完成后, 人工用手将插条与扦插基质进行压实, 确保不留空隙, 避免养分吸取不到位。扦插完成后, 需要建立起拱形塑料薄膜棚以控制环境温度能够适宜插条生长, 可将其温度控制在21~28℃之间, 考虑到常山对于水分的需求较为旺盛, 还需要保障薄膜棚的湿度大于85%。在夏季高温期间, 如果棚内温度超出常山正常生长所需温度, 使得插条枯萎, 则需要打开大棚两端, 及时通风和降温。同时在大棚上方搭建起70%的遮光网, 避免阳光直射。到八月下旬后, 当棚外温度基本符合常山正常生长温度时, 撤去遮光网与塑料薄膜, 准备收获。

1.3 田间管理

无论种植人员选用哪种栽培技术进行常山栽种, 必要的田间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水分的管理方面, 虽然常山植株在较为干旱的环境中也能够正常生长, 但充足的水分对于常山植株成熟果实的质量提升有着一定的帮助, 因此水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这将直接影响到植株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新栽下的常山植株在开始的一周内要极为注意其水分情况, 因为幼苗对于自由水有着更高的需求。四月至六月期间为多雨季节, 培育人员需要根据降水情况和栽种土壤的墒情进行透水浇灌, 次数根据降雨频率控制在1~3次。九月至十月期间对于常山的浇水更为重要, 可考虑在九月、十月各浇一次透水, 适宜的水量将能够确保植株安全过冬, 不充足或是过多的水量将可能导致植株在冬季枯萎或腐烂。其余时间内, 如未遇到干旱天气, 则可以适当减少浇水频率。

常山植株在施肥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矛盾, 一是在常山销售的旺季里, 部分种植常山的农民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 往往会在此期间加大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提升常山销售产量;二是部分农民在施肥时更倾向于施化学肥料。实际上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常山植株的正常生长。常山作为传统的药用植物, 喜肥, 在栽种的过程中需要以有机肥作为底肥, 可考虑选择腐熟发酵的动物粪便或芝麻酱渣, 单一地采取化学合成肥料或是在某一季节突然加大肥料施用量都可能会导致土壤板结或是植株营养失衡, 降低常山果实的成熟质量。

2 常山的应用价值

2.1 传统药用价值

常山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植物, 其药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不同种类常山属植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作用。如普通的生常山用黄酒或米醋混合伴匀称, 再用小火将其入药可以治疗截疟;海州常山的叶片可食用, 茎可煎汤, 均具有止痛降压等功效;黄常山的叶片、根部还可用作牛马的杀虱药;常山粗制浸膏对于发烧、发热、头疼等治疗效果也十分显著。

2.2 优良的观赏植株

以海州常山为例, 海州常山的花期相较于普通的常山植株而言具有更强的花期, 这就使得其除了作为传统的中药以外, 在诸如园林设计、城市绿化方面同样有着广泛用途。例如在园林设计方面, 海州常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海州常山的花期长达五六个月, 开花时, 其红色花萼包裹着蓝紫色的浆果, 非常具有观赏价值。加上这种常山植株较为耐寒, 在冬季时花萼并不凋谢, 更是成为了冬季园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3 良好的抗逆性质

以常山品种中的黄常山为例, 其主要成分为黄常山碱甲、乙及丙, 同时也含黄常山定以及4-喹唑酮、伞形花内酯等。这种常山具有非常强的耐受性, 无论在铅、锌、铬含量较高的重金属土壤中, 还是在干旱、盐碱等贫瘠土壤中, 都能正常生长。良好的抗逆性质将使其有望在西北等干旱环境地区有着更进一步的开发。

3 结语

本文仅简单提及了部分常山品种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相信常山在不同方面将会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同样, 虽然现阶段我国在常山的开发与推广方面做得还不够,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常山的应用价值和栽培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开发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平生.海州常山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J].农业经济分析, 2009 (31) :69-88.

浙江常山 篇5

一、前言

(一)城市生态系统理论

目前因学科重点和研究方向等的不同,对城市生态系统尚无统一的概念界定,但是对其基本特征已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1.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2.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3.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生态系统;4.城市生态系统是高度开放的系统;5.城市生态系统是多层次的复杂系统。由于城市生态系统是通过人的劳动和智慧创造出来的,人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人工控制对该系统的存在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然,人工控制是在自然控制的大背景上起作用,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

(二)生态城市研究中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国内各学科关于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其中,著名生态学者马世骏和王如松于1984年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最具代表性,是指导我国生态城市实践活动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明确指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指出三者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当今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复合大系统的整体。社会是经济的上层建筑;经济则是社会的基础,又是社会联系自然的中介;自然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是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其结构符合生态系统的金字塔原则。”

(三)小结

综上所述,城市是由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相结合的物质实体,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个多层次、多因素、多功能的随机动态的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间复杂的相互矛盾运动推动了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诸多城市问题的产生是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失衡的外在表现。因此,只有探索分析系统中存在的矛盾,才能有效解决当前的城市复杂问题,并以此达到人、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共生共荣,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常山城市生态系统研究框架

常山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西缘和闽、浙、赣、皖四省交界毗邻地区,钱塘江干流衢江上游。常山县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交通便捷。常山多丘陵低山,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复杂,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县。境内河流均数山溪性河流,其特点是源短流急,水量丰沛,主要河流有钱塘江流域的常山港和长江流域的球川溪。近年来,随着常山的经济增长和城市拓展,城市发展正面临诸多问题,如土地开发过度、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居民的生活和所处的城市环境休戚相关。以居民的视角认识城市环境,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这既是对公众利益的尊重,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居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热情。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生活在常山的居民进行访问。从客观的角度了解市民的意向和对城市发展的期望,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发现城市生态系统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协调对策。本文以城市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从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社会、经济子系统角度出发设计研究框架(见图1)。

三、常山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对策

(一)城市发展方向探讨

“如果我们让更多的人从身边的零星小事做起,做一些对环境有益的事那将是非常有利的,这将会提高意识水平,并使这种意识成为实际的解决方法。”很多时候,相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活动,我们更相信调节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可以从居民不随手丢垃圾或者自觉购买一些生态型产品开始。调查显示,54%的被调查居民希望将常山建设成“文化气息浓厚环境宜人的生态城市”。城市生态系统调节过程中,常山居民的支持对城市建设十分重要,应让居民参与到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使市民的愿望成为决定城市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之一。把常山建设成为生态型、文化型城市,可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进一步说,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城市的一切活动均在人的行为支配下进行,而人的行为又受其观念、意识支配。当今许多城市问题都是由于城市的规划者、管理者、决策者及普通市民缺乏生态与环境保护意识而引起的。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其他社会团体可提倡加强公众生态意识的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支持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了解生态建设与居民生活的关系,最终引导民众形成关注生态、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只有获得市民的自觉支持,城市生态系统才能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自然子系统保护对策

常山属于山区县,山体众多,现状自然条件良好。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74.26%,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境内“一港十溪”网络全境,溪涧密布。绝大部分(85%)的被调查居民认为常山港两岸用地应该保留部分山体作为开敞空间、涵养生态,只有小部分(15%)觉得应该用于建设。另外,55%的居民认为常山景观建设中应该尽量减少高大建筑,保持自然山体、河道景观。公众意愿决定一个地区的景观取向。城市建设中保留自然山水的现状,进行少许人工修饰,比大量人工建设更符合居民意愿。调查既体现了人们与生俱来亲近自然的特性,也体现了城市自然子系统建设发展方向。根据城市生态景观发展取向,提出以下两种自然子系统保护对策。

1. 生态开发采取补偿和平衡策略。

常山属于山区县,山地丘陵地貌不经过工程改造无法成为适宜的城市建设用地,因此限制了城市肌体的拓展。为了维护常山的自然山水格局,常山城市开放空间塑造过程中可采用开放空间(山体、水体、绿地等)开发的补偿和平衡策略。“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如果有补偿措施存在,可以使用不可再生资源”,这一原理对于城市土地的开发依然适用。由于城市拓展受到自然环境限制,且为了维护常山的自然山水格局,城市建设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方式。第一,城市建设尝试适当提高城市密度,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但是提高城市密度会影响一些高密度区域内绿地和其他生态学上的自然和开放空间的实现。第二,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牵涉到对部分山势较平缓自然山体的利用和工程改造,这将影响城市的生态现状。这两种情况可以从临近区域寻找补偿措施加以弥补,使整个区域的总体生态质量不致降低或者恶化。例如,现状常山港以北富足山地区有一些山势平缓的地带,分布有小块工业用地,对常山港造成一定污染,也割断了富足山区住区和城区的联系。规划可以利用此地区良好的自然条件,将其置换成居住用地。在此基础上,为了弥补居住用地开发对自然空间环境的侵占,保留和改造其西侧大块无法用于建设的低洼地,尝试将其改造成为湿地景观,保障总体上的生态质量。

2. 绿地建设结合产业空间布局。

绿地和开放空间都是稀缺的资源,对于住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绝大多数的居民(81%)认为常山城市休憩绿地面积不足。城市生态系统协调过程中,建设者需要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寻求更多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的开发。常山具备良好的自然山水和农业发展条件,城市建设过程中可将开放空间建设和农业产业的空间布局形式相结合,形成城市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有机联系、相生相融的模式。发展中要保护农业用地,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建立农业生产园区,并实现农田园林化。例如,常山城市边缘(比如新都工业园区附近)建立农业生产园区,既可发展生态经济,又可隔离城市边缘工业园区,完成城市边缘地区的生态缓冲,在空间上保证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再如,沿常山港两岸区域发展蔬菜柑桔种植,既可形成较大的开放空间,为人们提供休憩的场所,又可改善局部小气候,并且使城市在布局上更为紧凑。

(三)社会子系统优化对策

常山居民目前最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占72%)。“很少有哪种交通方式比自行车更环保,它们没有排放物,占用相对较小的空间,便宜,对老人和小孩都适用,并且还可以为使用者提供锻炼的途径”。提倡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小汽车的停车用地,这可以为城市留下更多自然的透水性良好的土地,使得生态绿化用地或者开放空间开发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但是,随着城市的向周边地区拓展,常山的机动车交通必然得到迅速的发展,公共交通发展将进一步加速。76%的被调查居民认为常山城区未来最适宜发展的交通出行方式是公共汽车。提倡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交通相结合,是常山未来发展可尝试的方式。

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就可将非机动车交通规划纳入规划过程。一方面,非机动车道路设计可以与生态用地相结合,结合常山港和内河沿岸的绿化带、公园和城市其他开放空间进行设置,使之有更多的自然特性;这样的设计也可以使路过的居民放松紧张的工作情绪,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以便未来吸引更多的人们选择非机动车的出行方式。另一方面,建立公交和非机动车换乘点,建立服务完善的非机动车停车场。在日常出行过程中,人们常常会接触到多种交通方式。特别对于居住在郊区,需要长距离出行的人群。在换乘点上设置集中自行车停车场,居民到达该点可以按情况换乘交通工具。

(四)经济子系统发展对策

常山的环境污染已经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引起了居民的普遍关注。例如,常山港富足山以下河段水质较差,已经不能满足水环境功能要求;内河贴近居民的生活,内河水的污染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困扰。所有被调查居民都认为常山的河流需要污染整治(占100%),说明现状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已影响到居民日常生活。究其原因,工业污染(采矿业、水泥工业等)是环境破坏的最主要因素(调查中占73%),其次是城市的无序开发(占39%)。且29%和24%的居民认为青石工业区和建材工业区需要受到开发控制。实际现场踏勘中也发现,常山非金属矿采矿业的发展和土地的无序开发,导致了常山城市自然生态的破坏;水泥工业和其他化工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城市水体和空气的污染,加上排污处理设施不配套,加剧了环境污染(见图2、图3)。

因此,城市生态系统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具有必要性,特别是工业发展调整迫在眉睫。常山县石灰石、萤石以及花石青石等非金属矿十分丰富,从区域经济角度而言,适合发展资源型工业。但是资源开采型工业给城市生态带来影响十分突出。如何可持续利用和开发非金属矿资源,工业发展过程中,减少资源型工业带来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建设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其一、矿山开发与生态修复相并行,防止环境污染。由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占用大量土地,弃渣废土堆存、废矿、地面塌陷等对现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废水、废气对水体、大气、土壤等造成污染。因此,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对因为开采青石等观赏石料而破坏的山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复绿,特别对废弃的矿山及时进行生态恢复,保护土地再生产及对污染物的净化功能。同时加强矿山废水、废气的污染治理。其二,进行长期的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编制非金属矿的可持续利用规划。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矿种科学划定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保护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制度,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无证开采、无序开发等违法乱纪问题。

另外,进行工业布局调整,形成产业聚集区,按照产业链努力构建工业生态链。一个行业的废弃物可以输入另一个行业,这样就减少了所需要的资源和排放的废弃物,提高了资源利用比率,减少了资源的消耗与浪费,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环境。通常一个企业要做到物料完全闭路循环是困难的,但通过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存关系,将具有前后项关联的产业有机结合,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工业园区,在此范围内依靠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适当的产业联合实现该区内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废物的排放。

四、结语

有活力的城市必须是一个不断生长、正常运行的有机体。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平衡为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奠定基础。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过程,不是限制城市的拓展,而是合理促进城市整体系统运行,形成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城市生态系统协调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承认人的重要性,为人们创造自然舒适的生存环境是协调城市生态系统最终的目标。此次常山城市生态系统调查过程中发现,自然、经济、社会子系统均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这可为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常山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缓解并有效解决常山复杂的城市问题,以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士弘等.城市生态环境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3

[2].[美]Richard Register著.王如松胡聃译.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Kirsten Jane Robinson著.王洪辉译.探索中的德国鲁尔区城市生态系统:实施战略.国外城市规划.2003/6

[4].邹涛栗德祥.城市设计中的生态学方法初探.建筑学报.2004/3

[5].Anders Langeland著.袁媛王磊译.对可持续城镇的探索——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国外城市规划.2003/6

[6].董雅文戴明忠潘铁山.江阴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基本构架研究.规划师.2002/4

[7].栗德祥江亿.对生态环境设计的认识和探索.建筑学报.2004/3

[8].冯雨峰陈玮.关于“非城市建设用地”强制性管理的思考.城市规划.2003/8

[9].李京生.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 2003/6

[10].任晋锋.美国城市公园与开放空间的发展.国外城市规划.2003/3

抗球虫药常山酮的研究进展 篇6

1 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背景

常山碱和异常山碱是从我国中药常山中提取出来的具有很高抗疟活性的喹唑啉酮类化合物, 在我国作为抗疟药使用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 被广泛应用于抗球虫病和抗疟疾的预防和治疗[1,2,3,4]。常山碱对红细胞内期的疟原虫有直接杀灭作用, 控制症状快且不良反应小, 对耐奎宁恶性疟有较好的疗效。

我国植物化学家傅丰永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与药物学家张昌绍、赵承暇等人合作研究中药常山, 首次分离得到了抗疟有效成分常山碱甲和常山碱乙, 并于1948年用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推定了化学组成及部分化学结构[1,2]。这在当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为以后结构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期, J.B.Koepfli等[2]也进行了分离工作, 并于1950年首次提出了常山碱和异常山碱的骨架结构, 其结构式见图2。但是常山碱和异常山碱的相对构型和绝对构型的确定却经历了40余年的不断修正。

B.R.Baker等[5]在自己合成工作的基础上报道了与实际相对构型相反的一种相对构型, 此后于1975年D.F.Barringer等[6]通过详细的核磁氢谱分析, 对B.R.Baker等[5]的工作结果进行了修正, 提出了与天然产物相对构型相一致的结论, 但是其提出的绝对构型与天然产物相反, 而这一结论却一直被沿用到1999年。

事实上, 化学家对常山碱绝对构型的确定工作直到1999年才真正完成, S.Kobayashi等[7]首次通过不对称全合成工作得到了4个可能结构的光学异构体, 通过与天然产物光谱、熔点、生物活性的对比, 终于完成了对天然产物绝对构型的确定工作。

药效试验证明, 常山碱的抗疟效果是奎宁的100倍, 同时它还可以治疗胃癌和作为催吐药使用, 异常山碱的抗疟活性与奎宁相当, 但因其呕吐和恶心的不良反应而限制了临床应用[8]。在对常山碱和异常山碱进行药理分析后, 我国化学家李良泉等人认为, 常山碱的抗疟性主要是由于分子中的羰基、哌啶环上羟基与疟原虫内微量金属形成螯合物作用的类似物, 据此合成了一系列的喹唑啉酮类衍生物, 其基本母核结构式见图3。经药效试验, 衍生物常山酮的抗疟、抗球虫活性优于其他化合物。常咯啉 (结构式见图4) 不仅对鸡疟疾有效, 临床还发现其对心律失常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对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频发室性早搏的效果较好, 目前该药物已在临床应用。

2 常山酮的抗球虫研究进展

目前, 常山酮主要用于驯养类动物如火鸡、绵羊、山羊、牛、兔子等动物球虫病、疟疾的预防和治疗, 具有药效强且无交叉耐药性的特点, 是较新型的广谱抗球虫药。

2.1 常山酮的杀虫效果

常山酮对球虫子孢子、第1代裂殖体和第2代裂殖体均有明显的抑杀作用, 使早期病变不继续发展, 肠道保持正常吸收功能, 从而对动物增重起良好保证作用。研究发现, 常山酮对多种球虫具有抑杀作用, 尤其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特别敏感, 甚至1~2 mg/kg药料浓度即有良效, 对堆型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及火鸡的小艾美耳球虫、腺艾美耳球虫、孔雀艾美耳球虫必须用3 mg/kg推荐药料浓度才能阻止卵囊排泄[9]。

对氯氢吡啶和喹诺啉类药物产生抗药性的球虫常山酮仍然有效。在国外, 常山酮还用于牛泰勒虫以及绵羊、山羊的山羊泰勒虫感染的治疗。

2.2 常山酮的抗球虫作用机理

常山酮对球虫发育周期中的3个阶段, 即子孢子、第1代裂殖体和第2代裂殖体都能发挥作用。McQuistion等人研究了常山酮的作用峰值。3 mg/kg 常山酮从第0天开始使用, 感染后第1天停药, 杀虫效果很好;感染后第3天开始用药, 常山酮也完全有效;感染后第4~7天用药, 则部分有效。说明常山酮对球虫生活周期的作用范围较大, 因而具有绝对优势的抗球虫效果。常山酮对这3阶段的效力作用使肠道免受伤害达到无卵囊排泄的最佳效果[10]。

2.3 常山酮的耐药性

常山酮的化学结构独特, 因而与现有的其他抗球虫药无交叉耐药性。由于常山酮有较强的杀虫效果, 使其不易产生抗药性, 但长期使用也会产生抗药性, 其抗药性的形成较聚醚类和大多数化学合成类药物慢。混合艾美耳球虫对抗球虫剂的敏感性见表1。

由表1中可以看出, 在多种抗球虫药对混合艾美耳球虫的敏感性测试中, 除尼卡巴嗪以外, 常山酮的抗药性最小[11,12,13]。

2.4 常山酮的市场研究

目前, 大多数抗球虫药远远不能适应国内市场的需要, 尤其是养鸡、养兔业的生产。以江苏省年养鸡25亿只计算, 常山酮原药年需求量为2.5 t, 若以全国的养鸡和养兔业一起计算, 常山酮原药的年需求量至少要增加10倍。常山酮原药的综合成本在1万元/kg 以内;市场售价为2万元/kg, 每生产1 t至少可盈利300~500万元, 经济效益显著。现在国内还没有常山酮工业化生产的报道, 主要是它的中间体合成有一定难度。

美国氰胺公司 (American Cyeanamide Co.) 在20世纪60年代对氢溴酸常山酮进行了全合成研究, 现在常山酮的氢溴酸盐主要由德国赫司特 (Hoechst) 公司在美国的一家分公司Hoechst-Roussel Agri-Vet 公司生产和经营, 其商品名称为速丹 (Stenorol) , 专门用于抗鸡球虫病的治疗。鉴于长期单一用药可能会对畜禽产生抗药性, Hoechst-Roussel Agri-Vet 公司在1994—2000年期间, 先后开发了多种氢溴酸常山酮的复配产品, 均已在FDA获得注册登记, 其复方产品经多种动物药效验证均可取得良好的抗球虫效果。

3 常山酮的研究现状

一次偶然的机会, 以色列的农民给鸡误服了过量的常山酮, 结果发现鸡的表皮很容易被撕破。又通过大量的动物和人体试验证实, 常山酮对家禽及哺乳动物Ⅰ型胶原细胞合成有抑制作用, 从而导致用药家禽皮肤撕裂, 并使血液凝固加快。这些发现为常山酮在人类的医药研究中开拓了新的领域。

20世纪80年代中期, 人们发现常山酮可以特异性地抑制纤维细胞合成Ⅰ型胶原纤维, 是一种新型的Ⅰ型胶原合成抑制剂[14,15,16]。同时众多的动物试验证明, 常山酮可以预防肝脏纤维化[17]、肺脏纤维化[18]、硬皮病等以Ⅰ型胶原合成过多为特征的疾病[19], 对伤口愈合和瘢痕形成也有抑制作用。常山酮对于伤口愈合和以Ⅰ型胶原合成过多为特征的瘢痕形成的作用, 特别是对人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目前尚少见报道。

1991年, Granot等人应用成纤维细胞培养发现:常山酮可以减少皮肤的胶原纤维含量并呈量-效关系, 同时皮肤的完整性也降低。随后的研究发现, 常山酮对家禽的成纤维细胞在浓度低于1×10-10 mol/L时就可显著减少胶原酶降解蛋白质的合成率, 而不影响非胶原酶降解蛋白质的合成量及细胞增殖或胶原的降解。应用细胞培养技术, Granot等人发现常山酮可以特异地抑制胶原α1 (Ⅰ) 基因的表达, 仅在飞禽类皮肤成纤维细胞中有轻度抑制胶原α2 (Ⅰ) 基因表达, 但不抑制其骺软骨细胞胶原α2 (Ⅰ) 基因表达。在正常皮肤和硬皮病的成纤维细胞中, 当常山酮浓度低至1×10-10 mol/L和1×10-9 mol/L时, 即足以减少胶原纤维合成和α1 (Ⅰ) 基因表达。通过试验证明, 常山酮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成纤维细胞的Ⅰ型胶原纤维合成, 而对Ⅲ型胶原纤维的合成则无任何影响, 这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常山酮不仅作为Ⅰ型胶原合成的特殊抑制剂已开始应用于临床, 而且近年来还有研究表明, 常山酮可以作为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剂, 其抗癌作用机理是常山酮可以抑制胶原过度产生, 从而影响肿瘤生长、新血管生成和转移扩散, 因而可以抑制一系列对肿瘤生长至关重要的细胞活性, 包括血管生成、细胞繁殖和迁移等。

以色列 Collgard Biopharmaceuticals Ltd. Co.于1996年将常山酮作为治疗硬皮症的特效药, 已获美国FDA的批准;此后将常山酮发展成了治疗抗纤维化的新药 (tempostatin) , 该公司于2000年进行了用常山酮治疗包括膀胱、前列腺、乳腺、皮肤和肺部肿瘤在内的多种癌症的临床研究, 至2004年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4 结语

浙江常山 篇7

1常山银毫茶品牌整合的现状

全县现有茶园733.33hm2,投产茶园700hm2以上。有大小茶叶加工企业20余家,其中注册企业6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2家,其余为小型或家庭作坊式加工厂。2013年全县茶叶产量220t,产值1100万元,茶叶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1.1成立常山银毫名茶协会

2009年组织茶叶企业、茶叶种植大户50多家成立常山银毫名茶协会,并由协会组织茶叶专家开展茶叶生产技术指导,确保常山银毫茶叶质量。

1.2完善常山银毫系列产品质量标准

由县农业、技术监督部门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在原常山银毫县级地方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茶叶生产技术标准,报市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发布常山银毫市级地方标准,为做大做强常山银毫品牌奠定基础。

1.3发布常山银毫品牌管理办法

2009年发布常山银毫品牌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许可使用规则,强化品牌整合,建立集体商标与市场准入条件与淘汰机制,规范申请使用程序,强化产品质量抽查检测,重振常山银毫雄风。2013年许可了常山银毫生产经营企业5家,年生产常山银毫53t,产值近千万元。

1.4注册常山银毫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2013年由常山县常山银毫名茶协会牵头申报的“常山银毫”集体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使我县茶叶产品第一次有了区域性的公共品牌。

常山县茶叶品牌整合经过几年的实践,不仅提高了常山银毫品牌价值,凝聚优势资源,同时也发展壮大了茶叶生产、增加了茶农收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总体开发水平参差不齐,同茶异名现象普遍,品牌过多过杂,柚乡春、芙蓉春、绿玲珑等品牌仍然在市场销售;龙头企业实力不强、产业带动力弱,不能形成强劲合力;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品牌优势。

2“常山银毫”茶品牌整合目标

通过品牌整合,把“常山银毫”品牌培植成浙江省知名商标,扩大常山银毫茶市场占有率,推动茶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将茶叶生产培植成我县农业主导产业。

2.1统一建设生产基地

以芳村镇、何家乡等重点乡镇为核心,建设高标准茶叶基地500hm2,实现基地规模化。以浙农117、翠峰为主推品种,实现茶叶基地良种化。按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要求,实行标准化、清洁化生产,为常山银毫生产提供优质、安全的原料保障。

2.2统一打造茶叶品牌

全县茶叶加工、营销企业统一使用“常山银毫”国家地理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一定时期内母子商标共存;统一产品包装,提升产品档次;统一挖掘传承常山银毫茶历史文化,推进品牌营销,逐步形成“一牌多品、一品多级”的格局。

2.3统一生产加工标准

全面推广《常山银毫茶生产技术标准》,在茶园管理、鲜叶采摘、初制加工、贮藏保鲜等环节,统一采摘、加工工艺和成品质量标准,提高茶叶标准化生产水平。

2.4统一市场营销宣传

由常山银毫名茶协会统一组织,集中投入,统一在主流媒体、主销市场集中宣传“常山银毫”品牌,推动“常山银毫”品牌宣传推介活动,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展销售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

3“常山银毫”茶品牌的发展思路

3.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常山银毫”品牌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农业、工商、技术监督、卫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常山银毫名茶协会及重点企业法人代表为成员,组建“常山银毫”品牌整合工作专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阶段任务,落实责任人。

3.2加强常山银毫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的使用和管理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以常山银毫名茶协会为平台,品牌及公共标志的使用本着自愿原则,由企业申请,常山银毫名茶协会牵头,对申请使用公共商标和标志的企业进行审核,对符合使用条件的企业做好申报登记备案。县农业、工商部门要加强对常山银毫名茶协会工作的指导,确保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3.3按标准组织生产,保证常山银毫品质

全面推广常山银毫茶市级地方标准,严格规范茶园管理、加工、销售等全过程,提高茶叶标准化生产水平,保证茶叶产量和品质稳定[1];推行茶叶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茶叶的质量安全。

3.4全面宣传推介常山银毫茶品牌

由常山银毫名茶协会牵头,积极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召开产品推介会,推介“常山银毫”品牌。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外宣传,力争在省级主流媒体宣传推广,统一挖掘“常山银毫”茶文化,丰富茶文化底蕴,组建茶艺表演队创新推广方式。

3.5优化基地建设,提高常山银毫品质

继续推进茶树良种工程建设,把新茶园建设和老茶园改造结合起来,增强茶叶生产后劲;大力推广和应用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生产技术,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切实降低农药残留。从而提升常山银毫品质和档次。加大对茶叶生产的资金投入力度,将部门项目资金进行整合,支持茶叶产业及加工企业发展,在购机补贴上向茶叶清洁化加工企业更新设备倾斜;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在项目争取和申报上给予倾斜。

3.6落实品牌整合资金

常山银毫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是一种区域性的公共品牌资源,为确保“常山银毫”品牌尽早发挥效益,应从县财政预算中安排品牌整合专项资金,用于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的使用和日常管理,全面推广“常山银毫”系列标准、品牌宣传推介、外包装设计、挖掘常山茶叶历史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等品牌整合工作。

参考文献

上一篇:计算语言学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