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的创新教育

2024-06-12

浅谈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的创新教育(共11篇)

浅谈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的创新教育 篇1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 计算机基础 应用

论文摘 要: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技师学院培养学生基础计算机素养的关键课程,因此做好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对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处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应尤为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面对当今信息爆炸、计算机迅速普及的局面,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滞后于现代化的需要了。为改变现状,必须将创新教育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理念等在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技师学院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个国家的方针政策被提出,可见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国家的重视程度。而钱学森老先生临终前的一问,也说明了我们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匮乏以及我们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技师学院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更加需要与应用的结合,在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发现其中的不足,改革弊端,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知识陈旧,应用价值低

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可谓是瞬息万变,与此相对应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本应该紧跟其步伐和学科的更新保持一致,然而实际教学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发现在很多技师学院中,使用的教材都是几年前的,学生学的知识很多已经被更为先进的所取代。即使学校更新了教材,而有的老师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按自己的老一套讲,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多都是已经被淘汰掉了的。试想这样的现状我们怎么能适应现代化的需求?

2.理论储备滞后于实践

在技师学院中我们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我们更加看重的,但这并不是说理论教学就不重要。现实中就有这样的情况,技师学院的同学文化水平偏低,对复杂、乏味的计算机基础理论掌握的并不够好,常常是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只是机械的记住操作的流程,对于原理就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了。没有科学的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不明白其中的原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被严重限制的。

3.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在很多学科的教学领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埋头苦学,考试得到高分以为这样就是学好了,心存这种观念的学生很多,老师也不在少数。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更多的应该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优化学习方法,而不是引导学生埋头故纸堆的死读书。能力更重要,我们应坚决避免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子,学生满腹经纶却一点用处都没有,这绝不是教育的宗旨。这样的教育不会培养出人才,更不会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二、创新教育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的创新

首先,学校应根据计算机学科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在选择教材上紧跟学科前沿。选当下时新、实用的课本,果断淘汰一些内容,避免学生学到陈旧的没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和技术。其次,多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创新,善于发现和肯定他们的奇思妙想,创造一个尊重创新,敢于创新的氛围。再次,多安排学生的相互交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自己看到的新的技术、知识、想法都可以拿来分享,这样同学们更容易受到启发,增强创新的意识。

2.分不同层次因材施教

智育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创新教育更不能单从智育方面下手。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创新主要来自学生的兴趣。老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把不同潜质的学生培养成具有不同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实践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我们就着重让他做一些实践性强的工作;而对于逻辑思维方面存在优势的学生,注重对他的理论教育,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取长补短,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可能的团队。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质和需求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团队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3.创新的教学理念

老师作为一个教授者,在教育中的责任是教授知识,培养兴趣,积极引导。在创新教学理念方面教师更处于主导的地位。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理念决定老师的行为,科学的理念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的优化,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观念的创新更要先于其他工作。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尤其在技师学院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能只重理论、分数,忽略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应用是计算机学习的真正意义,在教授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的教学任务要具有实际意义,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学到的东西是有用的。另外,老师不要只看重学生的考核成绩,可以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把在课程外的兴趣、优势表现出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为创新技能的培养提供基础。

总之,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和应用,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创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应对信息爆炸带来的眼花缭乱的信息,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计算机基础创新教育给学生提供的不仅是专业的先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创新的意识和对信息的更好的把握,这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都有赖于创新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晶晶.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学周刊:A,,(1):45-46

[2]耿雪春,申红雪.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20-21

[3]孙莉.创新教育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高专学报,,26(5):69-70

浅谈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的创新教育 篇2

创新已经成为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所必需的一项元素, 创新型人才成为各企业争相抢夺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创新教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完成教育目标的有效方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引入创新教育, 是转变教学观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技术人才的手段。如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可在如下几方面进行入手:

一、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比较低, 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在课堂上如果想取得好的效果需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才能为创新教育的进行做好准备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针对所学课程设定一系列问题,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 潜移默化的接受课本知识, 从而积累好创新教育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例如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介绍》时, 由于它是本门学科的第一课, 是吸引学生去学习它的关键, 要做好设问, 使学生乐于去学习。可以作出如下设问:1.你会熟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这些办公软件吗?2.你能够对自己的照片或者喜欢的图片进行PS吗?3.当你的电脑出现问题时, 你可以处理好它吗?第一个问题是与今后的工作有密切联系, 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备的一项技能。第二个问题是现代人都想熟练掌握的一项技巧, 能够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目的。第三个问题是针对一些想更好的习得计算机及相关知识, 并打算在今后步入计算机领域的学生设计的。这三个问题囊括了计算机的基础软件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技术以及未来工作中需要掌握的技术等多层含义,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 让他们重视计算机这门技术。学生重视之后才会有兴趣去学习它。

教师在这一步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将需要学习的知识用各种方式一步步引导出来, 让学生主动去学会, 打好理论基础, 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作出创新。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在课程设计中要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创造的热情, 将每一堂课教“活”, 结合可以利用的一切教学资源将“死”的知识立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特别是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 由于课程的特殊性, 教师可以将每一课需要教授的知识制作成动画或者视频, 也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自己做出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和视频,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还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各类技巧, 并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使创新意识融入到学生每一天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例如在进行Flash动画的学习时, 教师在进行完基本操作方法的教学后, 完全看可以将课堂留给学生, 让他们做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并且, 可以安排学生在今后的课堂上遇到感兴趣的课程可以以Flash动画的形式展现出自己的想法, 做得好的同学可以给出奖励。这样促使学生不断地去自主学习新的课程, 并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得自己与课本或者老师不同的看法, 学会质疑和创造, 并且能够将计算机的基础操作不断重复, 从而扎实掌握。在进行较简单的办公软件学习时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系列数据或者主题, 让他们不停地运用办公软件去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台, 使他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从而推动全体学生乐意去运用学到的知识展示自己的想法, 长期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才能让创新教育得到落实, 起到实际效果。

三、在实践中开发学生创新能力

计算机是一门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提升的课程, 而创新教育的实现也离不开实践。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能够真正运用到实际中的理论知识才是学生需要的。此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多引入案例, 也可以从正反两反面引入, 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案例, 让学生学会模仿, 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 从而让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慢慢的做到创新。

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主题, 将学生进行分组, 让他们模拟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 以及处理这些问题需要运用到哪些软件, 这些软件有什么优点及不足, 应该做出怎样的改进。这样让学生站在主体地位, 能够在模拟解决实际问题时获得成就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造的热情。

还可以带领学生在各类公司中进行见习, 去观察公司在实际操作中会用到什么样的系统和软件, 什么样的软件能处理什么样的问题, 各类软件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会有怎样的不足。让学生在观察中做出总结, 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制作小软件, 特别是能够帮助亲戚朋友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类软件。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还要起到引导和总结的作用。学生在制作或者使用软件遇到问题时, 应迅速投入到学生中去, 和他们共同解决。在每次的实践之后, 要做好总结, 为学生强调出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点, 并指出重点和难点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说在实践中的学生就是教师手中牵引着的风筝, 要给予一定的自由, 却不能完全放手, 从而落实创新教育。

结语

综合上所述,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在课堂和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使创新教育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陆松.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3, 03:85-86.

[2]刘玉荣.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科技风, 2010, 22:39.

浅谈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的创新教育 篇3

何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教育教学中所提的创新,并不仅仅是指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指学生在探索式学习进程中,体验、发现知识和技能中的“新”,去突破自己知识技能的局限。这些“新”都可以归结为在学习、探索、研究、合作中摆脱种种不合理的束缚,成长为新型的独立的“学习者”和“创造者”。如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当前计算机教育教学的现状,谈谈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切实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一、计算机教学中抑制创新教育的人为因素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计算机教育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呆板、教学内容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而目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有实际的从业经验,或者即使对当前的工作不熟悉,也要在现有基础上经过培训和学习能够适应工作要求。通过笔者多方调查,发现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方式老套,重考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考试系统中,对计算机科目的成绩评定都是将理论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部分进行考核,实习和实验考核成绩占最终成绩的一小部分。这种考核方式对那些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但死记硬背能力差的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因此,这种评价考核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教学内容滞后,知识老化

计算机是一门新兴学科,其更新速度非常快,因此,相关的计算机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但是,有少数计算机教师的教案和教学内容多年不变,教学方法陈旧,还是课堂教学为主,少量实验课为辅,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得不到发挥,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当然很难有什么创新精神。要改变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努力提高自己,及时更新所教的知识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3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

计算机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只有在实践中反复运用所学知识,才能真正达到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当前计算机教学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很多学生理论考试成绩非常好,但到了实际操作中,往往无从下手。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增加实践课的次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计算机教学中蕴含的创新教育的天然条件

1计算机本身的产生就是创新精神的成果

回顾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最耀眼的创新思想火花。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从那时起,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为之而努力,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崭薪的信息时代。

2计算机学科的独特属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

计算机硬件发展日新月异,软件设计层出不穷。使得计算机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与单一的教学模式。同时也经常需要在不同的软件中。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相同的问题。另外由于软件数量和功能的种类繁多,教师不可能将每个软件的使用讲透,这就留给学生很多自己探索和思考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

3计算机教学有利于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创新兴趣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教学内容都很实用,和现实生活很接近,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感兴趣,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计算机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计算机教学借助网上丰富浩瀚的资源、图文并茂的生动界面、多姿多彩的影像资料,使教学具有感受性、新颖性、可组合性、可扩充性等特点,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容易具有发散性,更容易培养创新思维。

三、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创新教育的方法

1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导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去传授知识,是把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

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个原则始终是课堂教学卓有成效的前提。

2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该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的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交流,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另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计算机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此外,加强学科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努力创新教学方式

(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结果的预见,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方法:一是“任务驱动”法。即在每一节课前给学生布置本课时要完成的任务,用完成这个任务作为动力,驱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二是“竞赛激励”法。既利用学生喜欢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来强化能力的培养。

(2)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课堂教学在形式上难以完全展现学生的个性魅力,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则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们可以互相探讨、交流,思路更开阔、更清晰。在这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任务,教师则着重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研究,最终达到师生共同进步。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4

焦作市实验中学王金波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我们要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国运兴衰的关键。作为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呢?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就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新形势下,教育教学装备不断更新,又衍生出了“电灌”。总而言之,灌输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要使学生在思想、能力、个性观念等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思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专注于学生记住了多少历史知识,而要注重学生对史料的探究,多方设问,加强引导。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我针对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刘禅如此无能,诸葛亮为什么不当皇帝?”“曹操既然是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会以多败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必然会去了解这一时期的基本史实,在分析史料的基础上,找到答案。孩子们还提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我及时鼓励学生的提问,并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方法。这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历史知识,更锻炼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激活思维,发挥想象,激活学生头脑风暴。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求新求异,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敢于质疑。例如:在讲宋金对峙时,我引用岳王墓上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佞”,提出谁是害死他的真正凶手。学生们由窃窃私语到激烈讨论。很多学生认为是秦桧,有些学生则提出害死岳飞的应是宋高宗赵构,因为岳飞迎接二圣还朝会危及赵构的皇位。我看到这样的情形心中窃喜,这不就是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吗!?我就势要求同学们自己去查资料、看书籍,自己去找结论。其次,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要给学生以民主,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知识,给学生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例如:我在讲《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课时,当学生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进行自学,对台湾问题有了较深的了解后,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既对本课内容有深刻的了解,也使得到了快乐,并且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精心设计练习,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拓展。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和形成技能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科学有效地练习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我在讲《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这一课时,在学生对本课有了较深的理解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1)写话:生活穿越。(2)小论文:我的北宋游记。(3)感受名菜:自制名菜“东坡肉”。这样的练习,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人格。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5

我国的几代领导人早已高瞻远瞩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摆明了任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里弄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告诫我们青年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少年强,则国家强。胡锦涛主席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也说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他们的讲话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明确了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今后工作的重要课题和努力方向。下面谈谈自己在英语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新能力。

一、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心情愉悦,情绪高昂,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教师的适时点拨和引导,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也有利于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如学习fmaily一词时,我先提出让学生唱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we are famiy……当同学们唱完这句后,我叫停并且问同学们此句中的family是何意?很快同学们说出它的中文意思是:“家人”。接着我又读出一句:“I have a happy family”是何意?同学们马上想到它的另一个中文

意思“家庭”。在讲人称代hesheit的用法时,我先让同学们用已学过的you、I造句,例如:I am Li juan。You are zhang ye等。当学生们互相说时,我立刻引导学生们指向第三个学生:男生问:“who is she?”同时把he、she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说出它们的意思,学生们很快根据刚才的情景说出意思为“他”和“她”紧接着就叫同学们做“接力式”训练:I am wang fang,you are……,she is ……,He is ……,训练几遍后,学生们就很快掌握了he she的用法。同样用教室的实物,教会了学生it的用法,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充分显示出来。

二、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而信息地的特点是多样化和个性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的时候创新潜能才能开发出来,“有一千个读者,就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强调了学习是多无化的,学生是有差异性的。对知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基于本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在讲到“shall we go to the zoo?”这课时,我让同学们说出自己所见过的动物名称。这时,有些从来没有去过动物园的同学会问:“动物园里面有熊猫吗?”一下子同学们就说开了。接着我让学生们讨论如何看待在动物园圈养动物;又怎样才能设计一个好的动物园。平时一些调皮的同学,一些不爱发言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

三、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什么样的思考,思考决定行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才能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如在讲到:what is the weather like?时,我先用图片呈现三组词(sun-sunny,wind-windy,rain-rainy)后,就设问Can you make a rule out of these words?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寻找规律。学生发现构词规律后,我就立即板书要新授的词Snowy foggy Cloudy。问Can you guess the Chinese meaning of thgese words?促使学生运用自己总结到的构词规律来学习新的单词,体现了“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四、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上我常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面对同样的问题、句子,词汇进行参与讨论和分析。这样学生才能大胆交流书报想法,互相启发,开拓了思想,让思维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创造的火花。在讲到“Have/has been to”与Have/Has gone to 的用法时,我并没有直接讲它们的意思,而是设计一个方案来完成教学。我先叫一个同学(Den tao)并设计他的座位为一个地名(武汉),然后设计另一组的某个同学(Li hau)的座位为另一地名(上海)。接着叫Den tao 到Li hau 那儿去,按两个方案进行:①当Den tao 到Li hau 的座位后,又回到自己的座位,我就说:Den tao has gone to shanghai;②当Den tao 在去Li hau 座位的过程中,我就说:Den tao has gone to shanghai。这时同学们都笑了,并有些同学很积极地回答:“我知道它们的用法与区别了”。“ Have/has been to……”,表示曾经到过某地(人已回来);“Have/has gone to……”表示已经去了某地(人没回来)。此时老师的教似乎不是显得很突出,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体验,这样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得,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创新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感受到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在教学中不能墨守陈规。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探导、多学习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去解决问题,才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祖国“四化”建设培养列多的创新性人才。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6

长垣县赵堤镇中心学校 赵广路

学段、学科:初中音乐

内容提要:

在音乐教学中,寻求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依此发掘学生的潜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要转变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式,传统的那种传授知识和技能、训练技能,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其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的基本素质教育。营造“创造教育”环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相互信任的课堂氛围,创设师生共同参与、生生合作探究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在一种安全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学习和探究,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

创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希望在于全民族创新素质的提高,在于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涌现。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音乐的想象是人类艺术创造和科学发展的思维宝库。多年来,在音乐教学中,我努力探索,寻求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依此发掘学生的潜能。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个人素质、调整知识结构以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要转变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式,传统的那种传授知识和技能、训练技能,“匠人式”的音乐教师已经不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质只能靠想象力去再创造。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那种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师徒式教学方式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

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只有在浓厚的创新氛围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创造教育”环境是指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环境,它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活动等要素构成的教学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总和。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耳、眼、口、脑、手“全频道”式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培养他们的观察、独立思考、语言表达、动手、表演等多种能力,从而形成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实现音乐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它不仅能有效地实施审美教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有选择、有重点地使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富于艺术性和创造性。

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参加艺术实践,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四、弱化教学考核,鼓励学生自主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眼神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一方面,不要吝啬对学生真诚的表扬,使学生看到希望、增添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进而诱导学生发挥想象、释放潜能、尝试创新;另一方面,用延迟评价的办法,给学生一个再认识、再理解、再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忽略“结论”重视“过程”。因为对学生作出过早、过急的评价,都会抑制思维、禁锢想象、扼杀创造。

五、营造自由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需要“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两个条件。自由安全是创造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相互信任的课堂氛围,创设师生共同参与、生生合作探究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在一种安全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学习和探究,因为,学生只有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体验到信任、理解、尊重和宽容,进而产生愉悦的情绪情感,才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无所畏惧的心态投入到创造性的活动中去,敢于说出疑惑、发表见解、提出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突破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新课程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课后的问题和作业的设计具有开放性,答案多是非唯一的,不确定的,这样做就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是有所不同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欣赏民乐《百鸟朝凤》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用画画、表演、讲故事的方式表现自己对这部音乐作品的理解,这些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的东西,自然而又富有创意。

浅谈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的创新教育 篇7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

创新不只是想象,它是观念、知识和技术上的创新,是在专业知识传播和应用上组建起来的。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包含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内容,但仅仅依靠这些早已不能满足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才发展要求。为了改变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提高学生计算机学习积极性,建立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的现代化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体系,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身潜力,发挥创新教育作用。

1 创新教育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受网络信息的影响较大

相较于各大高校学生来说,中职院校学生是以青少年为主,他们追求新颖、时尚,大多数中职院校学生受互联网络和技术信息时代影响较大,他们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迫切的求知欲,这是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优势。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也缺乏学习耐心,他们对于计算机理论知识学习都表现出厌烦的情绪,希望能够越过理论学习直接进入到实践操作。甚至有部分学生在遇到理论疑难问题时都是不求甚解,不主动的去寻找答案。如不及时遏制,长此下去学生就更不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产生兴趣,严重的会增加学生厌学情绪。

1.2 中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基础知识掌握也较为低下

中职院校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生对计算机认知程度和掌握能力也略显不足,整体学习情绪不高,大多数学生有自暴自弃的想法,自觉学习意识较低。中职院校对入学的学生没有严格的要求和界限,想要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是难上加难。计算机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理论知识丰富的科学体系,它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整体认知程度有一定的要求,而这又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和不自信情绪。学生只有在经过不懈的努力和付出后,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加用心地去挖掘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水平。

2 创新教育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采取创新分层教学

计算机创新教育过程不仅仅是智力开发活动,同时它也需要思维活动和对创新能力培养,就是要积极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人之所以被称为高等动物,就是因为他有思想、会思考,对不同的事物、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创新教育就是从学生兴趣培养出发,以兴趣导入教学,积极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新分层教学就是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于那些超出教学大纲的教学课程内容做合理的安排,实行分层教学、差异性教学。每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本身的性格不同,能力也有所差异,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接受能力也略有不同,有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抽象思维能力,理论知识学习成绩优异,而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却差强人意。还有的学生有极强的动手能力,而在理论知识学习中却并不突出,这都是学生自身能力差异所引发的个体差异,严重影响了学生平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中职计算机教师应当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实行差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要求,进而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争取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挖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

2.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化社会中,计算机早已深入到家家户户、各行各业,它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计算机教学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计算机应用实例可以作为很好的课程教学内容,以此向学生阐述计算机的真正意义,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加快信息化应用。因此,计算机应用水平也成为人们业务水平和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志,加快中职计算机教学步伐已经刻不容缓。在此,我们所要阐述的就是要通过培养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切入点,以兴趣带动学习,以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学生教学主体作用发挥,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学习中,让学生以高度的热情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入计算机学习中。

在做好计算机兴趣培养教学工作后,教师应做好计算机教学任务目标规划,采用巧妙的教学构思,将教学内容融入任务教学中,让学生在逐步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逐渐的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在此教师还应注意一点,任务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实现教学根本目标,落实各项教育教学措施。

2.3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主要以考试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通常就是让学生做好题目的计算机操作,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就会一板一眼,完全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计算机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能力,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本领,形成主动学习的主观意识。教师应设定好相应阶段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和学生们一起去找寻答案,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也能够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状态。

计算机教学既是一个求知解答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探索的过程,计算机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应让学生具有不断发掘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够推动计算机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

3 结语

计算机创新教育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全新教学方法。计算机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思路,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创造者,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使用者和开发者。

参考文献

[1]魏志彦.浅析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现代农村科技,2010,(09):183.

[2]张醒芝.如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2):45-47.

浅议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8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造出以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尤其是信息学科,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好的教育应该培养造就出大批创新人才。创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的作用显得越加巨大和不可替代。而培养未来公民的创新品质,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都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广大教师创造性地工作,广大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那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通过教学与研究发现,如果教师站在思维发展的高度讲授画图程序,便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计算机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生动的表象,并通过实际操作将这些表象外化,为学生提取、加工表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及时发现、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为学生的创新创造环境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层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小学教学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创新,人类就没有今天的文明与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为学生的创新创造环境。

就这样,在教师的耐心启发下,学生脑海里具备了图画的大致形象,因此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被进一步调动起来,一些更好的办法也随之出现。

3 创设探索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力是一个多维结构,是多个因素的有机结合。发散思维是其中比较重要的要素之一。在研究性的学习中,被动式,接受性的学习还占主流,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如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地去与计算机进行交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方法——人机交流,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提出要求,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去完成梦想。

3.1 教知识,更要教方法

未来的教育,重要的不再是教会学生什么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计算机的普及正改变着学习的内容和速度,一张盘就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互联网上的知识如大海一般,教师已不可能传一切之道,授一切之业,解一切之惑,其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去学习。

3.2 设疑启思,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扉,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并不重要,而学生想了些什么更重要千万倍。对疑难问题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授人以“渔”,对“怪”问题以及不同的主张和见解要“沙里淘金”,肯定其中合理成分。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要改变教师“一言堂”唱“独角戏”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标新立异,敢于质疑发问,敢于打破常规。

3.3 实验指导——对学生的操作实验作现场指导

学生在上机实践时,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除了巡回指导外,我还安排了学生中的优秀者参与指导,让这些学生把探索的过程“再现”一次。另外,学生在完成既定的任务后,总是喜欢看看这个(软件),看看那个,当出现新奇的画面时,常引得周围的同学观望,此时,我并不以为他是“故意捣乱”,他这是在尝试探索新的东西,所以,我总是耐下心来对他的实验给予指导,让他在实践中去学习。

3.4 不教打句号的课,给学生留下探索的空间

一节打了句号的课,看起来很满意,却把学生圈在一个圆里,一切都解决了,没有问题了。没有了“?”,怎么去“探索”?所以我每节课下来,都要给学生留下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学习了怎么删除文件后,问:“还能不能再恢复呢?”让学生去书上去寻找答案,上机实践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给学生留下展示聪明才智、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机会。这样学生不是只会模仿,也会去创新。

浅谈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的创新教育 篇9

用中的优缺点》

作者:吴金来

单位:商水县第一职业中专 电话:***

E-mail:wujinlai390@163.com

浅谈计算机网络在现代教育教学应用中的优

缺点

内容摘要: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速崛起,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得了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并迅速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成为教育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广为应用,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产生了巨大的效益。采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促进教师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及业务水平的提高。本文首先概述了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优点,其次阐述了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

教育教学

多媒体技术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教育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丰富了常规的教学手段,并具有常规教学不可比拟的特点和优势。本人通过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和我校的实例分析,谈谈现代教育教学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的优点,些弊端,并就如何发挥这些优点和避免弊端提出了建议。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优点:

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直观性强,知识面宽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网络化的教学系统可创设教学情境,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创设理想的教学环境,计算机技术把文本、图形、图象、动画、声音和视频集成处理,使信息更生动更丰富多彩。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学科课堂教学当中,创设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与效益。

首先,网络化的教学系统实现了高度的资源共享。如在备课时,我们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教案库和计算机教学软件库中的资源,设计教案,以提高备课质量。教师通过浏览、选择、组编,设计出一个个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既快捷又高效。

所以要鼓励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多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很多学生基础不好,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没有积极性,教学效果就较差。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视听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全新的教学环境,增加,使学生能够用眼睛看到,用耳朵听到,用心领会到,身临其境地学习知识,真正做到全方位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从感性与理性两方面了解与认识所学内容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就使计算机网络真正做到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我校教师还常常浏览“河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和“周口市教育局”网站。网站中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给教师们很多启示;教学资源库常为教师们备课提供丰富的内容,使教学设计更科学、更有新意。特别是“河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中的“职成教动态”栏目,给了职业教育很多的启示,是河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的领路者和开拓者,同时又是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教育学习和交流的天地。通过计算机网络汇集了全省乃至全国职业教育的优秀经验和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方法。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还是改革创新,而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发展职业教育本身就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同时又是职业教育信息交流的平台,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方法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推广,新的改革措施和教学理念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论证和交流。我校利用这种指导思想设计了各年段教学设计,并上研究课,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发现、自主探究、积极意义构建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

质量有了新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其次,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时代,教育事业必须跟上现代化的步伐,计算机网络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势在必行。由于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起步较晚,加上本国的国情,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网络教学还在困境中徘徊。特别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介入了教师们的备课、上课和教学研究中,教师对应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的认识不断提高,逐步建立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的建立使教师们不断的追求高效能的课堂教学模式,那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计算机网络教学现存的不足:

第一,多媒体信息资源的相对愦乏。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推进,多媒体信息资源系统的的相对愦乏问题日益突出,包括多媒体教材库,素材库和课件库越来越不能满足网络教学的需要,加快建设和发展资源层,构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求的,内容丰富中,先进实用和交互性强的多媒体信息资源系统,是网络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计算机网络教学缺少自己的应用软件,这有待于软件开发商的开发,自己制作的课件还不完善,有待于自己开发制作。

第二,网络教学手段普及程度不高

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教师没有掌握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有的甚至不会操作,因此不敢尝试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导用网络教学的普及受到影响。同时,当前软件的发展已明显值后于硬件,网络软件相对较少,尤其是缺乏适应师生交互需要的网络软件。还有多媒体网络教室上网的费用高,给上网带来不便,这有待于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解决上网费用高的问题;

第三,后期维护跟不上发展需要目前不少学校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网络教学系统,投入的大量的资金,但有的因为对设备设施维护不够重视,缺乏专职的系统维护人员,没能进行及时性的维修,导致网络教学不能正常进行,网络 教学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第四, 网络教学还应广泛应用在其它各学科的教学中,就各个学科开发一些真对性的教学软件和课件,这样就能够使各学科的教师有真对性地去研究去探讨,做一个专业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作者。

第五,要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优其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国内外大量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熟悉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

本方法,并以此来指导教学实践,这样才能获得教育的最佳.以为网络教学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并使教师构建了新型的教学模式,为教学创设了理想的环境,为培养学生的探索合作精神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最终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电脑网络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电脑网络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总之,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是当今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我们推行和实施新课改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同时也为我们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了机会。我相信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教育中的全面应用,必将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的改革。最终,完成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改革。

四、参考文献: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版修订本:《powerpoing 2007教程》 主编: 段标

《论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不同应用层次》作者:张剑平,李慧桂;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3期

浅谈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的创新教育 篇10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21世纪将是创造教育的世纪。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从基础教育抓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创新能力已被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传统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以培养学生迅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为目标的,往往忽视了将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目标加以强调,这已不适应目前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要求(http:///)。本人作为计算机教师,就如何在计算机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在此谈谈本人的一些经验。【关键字】:创新教育;建构主义;创造性思维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要在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改变以往以传授更多知识为目标的教学旧观念,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的现代教育观。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和发现真理、知识的过程,教授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努力营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启发学生掌握自学的金钥匙。由教学生“学会”变为教学生“会学”。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教育学/学科教育论文 http:///)。因此,在进行教学实践以前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和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二、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只是满足于把完成题目的步骤和方法详细告诉学生,让学生能够根据你的步骤把题目完成就算了。以《网页设计》课为例,在教学生如何使用表格进行页面规划同时,我引导学生使用其它方法进行页面规划,尽管学生提出的方法有很多都是不能实现的,但我不只是简单的否定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检查试验自己构思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找出正确的方法。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应该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我还采取了一些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如在班级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三、灵活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计算机专业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强的特点。而且不同的专业课其特点也各不一样。因此,在教学过程必须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结合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对于《Photoshop》课程,我会先给学生介绍一些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一些必要的基本知识,然后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文件和教学课件,让学生利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同时,通过竞赛等形式鼓励学生设计具有个性的photoshop作品,并且把优秀的作品共享给大家欣赏,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网页的兴趣和创作的热情。

而对于《VB》之类的程序设计课程,我会设计一些难度适中,同时具有探索性的综合课题,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其它各科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和多运用不同的语法完成同一道题。

对于《五笔字型录入》课,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现象,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利用计算机本身的考试软件(Wwt)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参考文献:

《创新教育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的创新教育 篇11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问题;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0-0000-02

一、背景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其它相关领域发展上方式的革新和发展速度上提升,同时也促进了一批新的领域的诞生,极大的便利带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如电子商务的产生,电子政务的发展,最显著的就是最近政务微博的产生和发展,高校图书管理数字化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以计算机的应用为基础而产生的。以上所列的仅仅是冰山一角,现代人尤其是在校师生越来越意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就是要将自身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充分的教授给学生,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计算机相关的技术,培养自我在计算机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在目前仍然相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果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计算机运用技术,也将是学生赢得职场竞争的一大筹码,所以从师生的角度而言都是希望掌握良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的。

在传统的大家的眼光中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的素质普遍不高,对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上水平偏低,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与一般的本科院校学生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在一些学科的学习上表现的尤为突出,计算机就被认为是如此,他们计算机基础功底不扎实,操作水平也较低。不仅如此,他们的文化课程上的学习的能力也较低,而且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度也不够,学校以及家长很容易对孩子失去信心。所以在上述的情形下,他们就非常容易成为求职长上的失败者。所以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必须将中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其后在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措施和方法。探讨中职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的创新性教育的问题,期望为提高中职生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计算机技术的产生时间可以说不算太久,但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却以惊人的速度在跨越式的发展,给非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在使用上造成了较大的不便,尤其是在国内,计算机技术的引进相对较晚,所以这一矛盾更是明显。不仅如此,我国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协调,不仅存在着东中西部的划分,同时即是是在一个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这些地方的学生计算机水平的能力就更加不尽人意了;其次高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上有着诸多的问题,突出的表现在课程目标过于地,甚至根本满足不了实际工作总的需要;再次,计算机的发展和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之快,但是很多高校的软硬件设备根本就无法跟上,所以很多学生所依赖的仅仅是落后的版本和落后的技术设备,不利于学生对最新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和理解,所以更不用说满足商业化的需求了。

(一)中职学校学生素质整体上不高

尽管传统上大家的看法都是如此,但是由于目前较为公平的选拔人才考核方面高考的存在,所以打的根本观念仍然没有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大多数人认为中职学校的学生的高考中所取的成绩较低,所以学习能力上也偏低,所以自然他们的整体素质就会受到了影响。很多学生根本就是破罐破摔,在大学中就形成了不好的习惯,成天游戏,荒芜学业,不求上进,所以即使教师对他们的要求再高在严格也是枉然,他们对待学习的热情最终都影响了教师传授知识的积极性,所以教师也有时候无法进行顺利的教学服务,他们的学习知识的掌握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二)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偏低

在计算机的教授上,我们发现,不仅学生的学习上有困难,与教师的教授也有很大的关系,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的情况,就是基本功的问题。当然这不是对职业教师的偏见,而是在教师队伍尤其是计算机队伍的缺乏下,对专业教师的需求度更是增大,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为了满足教学上的要求,很多高职院校,直接从其他的院系,甚至直接从大学本科生中招取计算机老师尽心日常的教学活动,由于他们的计算机水平本身不高,所以最终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

(三)学校教学设备的缺乏

由于学校的档次上的差异,有些是所谓的部属院校,所以无论是教师的质量还是经费的发放上都有着很大不同。在一般的高职院校中,学校的经费来源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学生的学费生活费之类,而缺少其它的方面的资助,所以在技术设备和教学设施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它更多的是理论知识传授之外的技能的操作,所以如果缺乏软件硬件的支持,最终也将是学到的知识无法通过锻炼加以使用,到时有货倒不出,所接受的仅仅是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的锻炼能力。

三、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创新教育思路探究

中职计算机教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也是一个系统,所以如果教学中产生了问题,当然应该从教学的过程中来进行把握,笔者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问题进行了分析,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创新教育思路,笔者认为重点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其一,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方面的创新能力。关于这一点同时也是该问题的关键与核心,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最为关切的问题,所以首先应该从此着手来展开素质教育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评价系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其次是要革新教育观念,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再次要及时的更新教材,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最为新的知识和技术条件,提供充分的软硬支持。从中职生的特点来看,笔者认为还应该想方设法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即使意见有错误,教师也应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鼓励,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投入的热情,至少学生是在思考问题,其后就是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重新思考,最终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

其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如果条件许可,教师应该尽量将学生带至机房进行计算机知识操作和学习,实际上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方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计算机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计算机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贯彻实验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运用也就是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要求的另外一个方面,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所学所用联合起来才是最终的需求,才是计算机人才的基本素质。所以教师也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让学生有的放矢。

其三,作为创新教学计算机教学方式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学生进行了灵活运用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毫无疑问,教师首先向学生传授良好的计算机方法,此是最为基本的要求,其次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上的各种学习软件,这是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相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再次是监督和督促学生及时进行课后的学习和操作,这是熟练掌握技术的要求,正所谓熟能生巧。

参考文献:

[1]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杨宪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

[3]陈荻莹.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职业,2011,5

上一篇:班级乒乓球比赛策划书下一篇:致六年一班学生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