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2024-10-14

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精选12篇)

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篇1

一、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较之九十年代素质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的诉求, 语文新课程、新标准要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其次,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尊重语文教育特点, 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加强实践性, 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

再次,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总之,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要在把握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 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知识传承的基础上, 注重语文实践, 联系现实生活, 倡导大视野、大语文教育观。

二、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之一:语文学科综合化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注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 强调语文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容易割裂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轻视学生的需要, 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

新课改中, 小学语文教学应实现语文学科综合化的教学观念转变, 突出语文学科综合化特点, 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在课程目标上, 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摒弃了以往语文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 从而使语文学科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 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语文学科在保留传统课程内容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 要从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取新的基础知识, 增加新的具有时代性的内容, 体现时代特色, 剔除陈旧过时的知识;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努力面向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 并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 使语文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 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

三、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之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 与之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

首先,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实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共同参与合作学习中, 学习既是具有主体地位的能动者, 又是具有主体地位的受益者。

其次,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能。因为小组成员思维方式, 知识背景、生活经历、社会经验各异、学习同样的内容, 会有不同的方法和理解, 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能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再次, 有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被动接受。而合作学习方式的实现, 使学生成了课堂上学习的主体, 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观念, 小学语文合作教学中需做到以下几点:其一, 以小组活动为主体, 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其二, 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 既有生生之间的互助, 也有师生之间的互助;其三, 一种目标导向活动, 是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 合作学习的目标, 既有传统教学意义上的学术目标, 也包含有学生合作交往技能目标。

四、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之三:语文课程生活化

如吕叔湘先生所言:“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 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语文教学脱离生活, 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根本症结所在。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需要充分联系现实生活, 实现语文课程的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 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 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 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语文就是生活, 生活离不开语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语文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将逐步增进。语文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拘泥课堂, 还应融入更为广博的社会教学中, 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学语文、用语文。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严先元.《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

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篇2

在当今社会中,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现出空间想象力差,方向感差以及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很困难等现象。这些都是由于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弱引起的。为此,《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每一学段都安排了“空间与图形”这一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就能重现感知过的几何形体的特征、大小、相互位置等,并以此为材料进行思维,将表象加工,重新组合,逐渐发展成为空间想象力,还有助于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同时,儿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一、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它是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距离、方向等形象在人脑中的表象及想象。表象是当客观事物不在面前时,人脑对它的形象反映,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它是由感知觉到概念间的“阶梯”。空间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和推理,形成空间观念。再通过实际运用发展其空间观念。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观察活动

空间观念是感知过的几何体特征留在人脑中的表象, 而观察作为最直观的感知活动是形成表象的主要途径之一。

(1)观察生活现象。一方面, 小学涉及的所有几何形体和几何现象都能在学生生活经验中找到原型, 另一方面, 儿童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往往是从观察其所熟悉的具体对象开始的。因而, 提供实物、模型或图片等, 引导学生观察, 往往是教学的开始。然而, 观察对象的抽象过程和抽象程度决定着观察的效率。就是说, 提供的观察对象除了要为学生所熟悉外, 更要考虑其特征的显现程度及抽象本质特征的难易度。其次, 应指导学生逐渐学会选择观察的角度以及如何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例如,认识“圆”的特征, 在模拟圆的和方的两种轮子的滚动过程中, 引导学生观察车轴(圆心位置)与轮缘触地点距离跟车平稳性的关系。

(2)恰当运用“标准图形”与“变式图形”。观察对象不能停留在物体或几何模型上, 而应及时抽象出图形。观察图形的效果往往和提供图形的方式有。“标准图形”的特点是“ 稳定”, 其特征显著, 次要干扰少。一般的, 恰恰是“标准”的。在表象建立初期, 适宜提供“标准图形”, 有利于学生把握图形本质, 揭示概念内涵。当初步概括出图形特征后, 提供性质同构的多种“变式图形”又是必须的。这不仅有助于儿童把握概念的外延, 而且使之成为“去伪存真”, 深刻领会内涵的过程。(3)观察图形的变化、运动过程。观察固定的图形感觉呆板、视觉刺激弱。让图形动起来, 不仅可以产生更强的视觉效果, 而且有助于掌握各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如认识“射线”, 应展示“ 点”和“ 射”的过程;认识“平行四边形”, 可以拉动木制“长方形”, 保持与长方形相同的特性;认识“长方体”中“棱”的特性和种类, 可将多媒体上的模型以“动漫”方式呈现, 使同向的“棱”变色、移动, 以利观察。又如在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后,可引导学生想象图形运动变化的情况,以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平行四边形的上底边缩短可变成梯形,若再缩短直至缩成一个点,就变成了三角形-若平行四边形的角发生变化(成直角), 可变成长方形,而长方形的边发生变化(长等于宽)就变成了正方形。

(二)操作活动

小学几何知识属于直观实验几何, 意味着实验操作在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因为操作能让儿童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探索活动, 也符合儿童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儿童在对实物的操作中, 容易形成鲜明的形体表象,发现几何体的特征; 多种形式的搭建、剪拼与折叠等活动, 有助于儿童学会探索;儿童还在经历测量、作图等活动中加深对空间关系的认识。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他们在实践中对几何形体亲自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摆一摆,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如,在教学圆柱表面积时,关键是圆柱侧面积的教学。教师出示侧面裱有彩纸的圆柱体,让学生看、摸,引导他们认识侧面,再引导学生沿着高剪开,得到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与此同时比较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和圆体的底面周长与高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感知活动,学生形成了关于“侧面”的鲜明表象,为概括圆柱侧面积、表面积公式奠定了基础,又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明确表象在建立概念、发展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只有明确表象在建立概念、发展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才会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形成表象的丰富材料,可以说,这是教师能否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不明确,就会盲目从事,不知所措,所以教师明确表象在建立概念、发展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

例如讲“垂直”时,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举出各种方位的垂直图形,使具体形象的东西和表象, 如(已见过的长方形和有关生活经验方面的知识)进行联想,并注意及时地从具体引向抽象,进行概括。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垂直”的含义,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在教学时,应注意几何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要形成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正确联系。人类除有第一信号系统外,还有第二信号系统,即:人类除对具体信号刺激发生反应(第一信号系统)外,还可以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人类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复杂的条件反射)。在理解概念和下定义时,不要和学生在感知图形的基础上所获得的知识脱节,既要充分利用“术语”的生活意义,又要指出其区别。如讲角时,要指出它是在平面上一点向不同方向引出两条射线,构成一个角,而生活中指的某些角,如墙角,就不是我们所学的角的意思。

如果第三个角是直角的就是直角三角形,„„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把“三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就叫锐角三角形”类推到“三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发生错误。此外,提问题也应准确,表述清楚。如讲圆的周长时,涉及到“圆周率”,如果问“圆周率等于多少”,那么就错了。

(三)注意直观演示的正确性

直观演示,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在几何教学中,直观演示是很重要的,它能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表象,使之组合、再造,形成新的表象,为概念的得出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演示过程中,一般应伴有教师的解说或提问,引导学生注意所演示的主要内容,抽象事物的本质特征,弄清实际操作的方法和步聚。教师在作图时,还要起到示范作用。既然直观演示在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过程中起到这么重要的作用,就要求我们的演示过程、顺序应与概念所描述的内容顺序以及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感受这些概念一致起来。如讲“直线”,直线的特点一是“直”,二是无限的,三是无粗细的。我们拿细线来演示时,除了演示“直”外,还要突出“无限延伸”;黑板上画图时,也应告诉学生,黑板上只是画了这条直线的一部分,它的两边可以无限延伸,这样,才能使画图、演示、显示概念的内容一致起来,建立起清晰的表象。

另外,画图示范也应注意概念内容。如画“角”,它的概念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就组成角”,画图时就应按这个概念叙述的顺序、方式来画,而不能顺手就画成“折线”。

让新观念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开放性   高效课堂   互动交流    构建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089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启用,语文教学显示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对教师而言是欣慰的,对学生而言是也幸福的。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运用新的学习方法,构建一种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新课堂。为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把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式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一、努力构建开放性课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倡语文课堂要向外延伸,通过开展综合性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要想达到这些目标,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生活性,每一篇文章都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语文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进而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拉近教材和实际生活的距离,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体验,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语文实践活动能够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才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举一反三地融入课外知识。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到社会、家庭中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教师能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学会学习,不断拓展知识,自觉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

二、教师要适时引导和点拨,让课堂展示得更精彩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展示必不可少,这是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他们自主思考,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展示要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学生在进行展示时,避免搞形式主义。当学生的理解和教师有分歧的时候,教师不能急于否定,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再回答,直到学生实在没有办法为止。这时,教师需认真观察,细细揣摩,不能放手不管,“点”和“导”要抓住重点,体现出水平,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点”“导”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水平,同时,也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理念和价值。展示要关注全体,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和成功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究,勇于创新,标新立异。

三、语文教学活动的调控要灵活多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激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课堂上的主角,也不是我们关注的亮点,我们要创设一切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精彩,要努力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缩短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语文课。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多媒体、图片等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另外,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例如,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的时候,让学习成绩中等以上的学生在背诵并理解,并学以致用;对于后进生,只要求他们会读就行。要充分发挥激励作用,适时进行鼓励和肯定,使每个学生都有冲劲。

四、设计合理而科学的自主学习互动展示环节

在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互动展示环节可以运用互动导学模式,一方面让学生自主预习,通过阅读让学生感知课文,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细读、品读,让学生去感悟课文语言;另一方面,让学生赏析文章的重点语句,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综合训练,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这个环节中,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读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可全方位地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和教材之间的多变互动。

五、语文教学和生活要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必须是生活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实践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做到家庭生活语文化。爱表演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喜欢把生活中的情境以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表演的天性,把熟悉的生活故事讲给其他人听,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样在兴趣的前提下就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然后让学生表演、补充。事实证明,学生表演起来兴趣盎然,语言也非常丰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活动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新形势下的语文课堂强调学生个性需张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创新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努力做到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特点的个体,比如有的喜欢通过表演来张扬个性,有的喜欢用语言来表达情感,有的擅长以绘画的形式来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布置具有个性、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潜力得到挖掘、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师不但要更新教学观念,还要把新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这需要教师付出开创性的努力。在新课程改革这条道路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新、不断实践,创设语文新课堂。

参考文献:

[1]汪凯明.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教学革新,2010(12).

[2]赵建中.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1(11).

[3]刘冲,李萍.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对有效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1).

[4]江卫华.增进课堂协同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5).

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篇4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多年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存在很多观念上的弊端。 而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倡导积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开设具有活力、开放的语文课程,争取综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为了更好地加快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步伐,如何才能摒弃传统教育的弊端,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个性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素质教育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呢?

二、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1.语文学科综合化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了语文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也因此割裂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忽视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拓宽思维的广度,实现多方面发展的需求。 而语文学科综合化则是要求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进一步加强沟通与联系, 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 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能够做到整体抓,书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这些都将有利于学生广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开阔视野,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 1) 重视基础 ,理解为主

如今的语文教学模式重视整体理解,而对语言的训练、美文鉴赏和词语的理解都容易忽视。 这种模糊理解并不能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精妙。 比如,有些老师过分借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三年级 《 草原》 这篇文章的课堂教学上 ,备了大量的歌曲 ,大量的图片 ,还准备了一些舞蹈,但在教学中忽视了对文本内容的剖析。 课后问及学生学习后有何感触,学生都在重复一句话,草原的美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无论推行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不能忽视学生对文章核心内容的理解程度。

( 2) 不受制于教材 ,广开学路

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只满足于一本教科书,应该在原有基础上兼收并蓄,引进足量相关主题的名文美文,或者设计不同的语文综合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使语文教学更富有时代气息,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比如,在开展《 雷雨》 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查阅报纸杂志,到网上去搜集信息,进一步了解夏天雷雨天气甚至彩虹的形成过程等。

( 3) 自助求知 ,课堂开放

将小学语文教育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考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合作,合理组建语文学习小组,杜绝教师的“ 一言堂”“ 满堂灌”等不良教学行为。

2.合作学习

传统教学注重评估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 不利于学生的大范围整体发展。 而合作学习中小组为完成共同任务而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互助学习。 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交往,有利于教师角色由主导者向组织者、参与者的转变。

( 1) 要注意控制时间 ,不缺不滥

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合作学习的时间要求,不能过短而使合作流于形式,也不能过长使讨论偏离主题。

( 2) 教师要做到有效参与 ,切实合作

在布置完合作学习任务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去提供和发现,不能干扰甚至干预。 同时,也不能无所作为,应该仔细观察各小组的行为,了解学生对问题的处理方式,提出可行性建议, 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及时解答。 比如,在教学《 第一场雪》 一文时,需要筛选文章中出现的不懂的问题时,教师可设置小组成员职务,如 “ 摘抄员 ”“ 核实员 ”“ 汇总员 ”等 ,促进小组合作活动的顺利开展 。

3.语文课程生活化

传统语文教学的根本症结是教学脱离生活。 它割裂了语文学科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使语文教学内容变得较封闭、狭隘。 而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

( 1) 引入生活课程 ,实施生活化教学

比如,在复述课文方面,可以引进生活情境,由学生选择角色, 以独白的方式将原本枯燥的语境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 在此过程中复述课文的学生因为有了忠实的听众而感觉有成就感, 其他学生也能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情境下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畅所欲言,无论是提问、反驳、猜测等都将无拘无束,整个课堂的气氛在一种平等开放的对话过程中进行。

( 2) 走出教室 ,发现自然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提前准备,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春游、参观以及查阅资料等实践活动。 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课本内容有个感性的理解和认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 3) 生活中实践 ,语文应用于生活

教师可以根据年级特点,提供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等课程。 培养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的能力,比如,可以在课前几分钟开展学生口头即兴作文,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流,如:“ 我感冒了,如何向老师请假”;鼓励学生“ 我笔写我心”等。

语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水平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不断向新课程指标和新观念靠拢。 而在接受新观念的熏陶后,需要一线教师将这些新观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探索符合小学生群体特点的教学理念,顺利完成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真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已难以适应和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新课程实施后,教师的角色与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为小学语文增添了色彩。旨在探究新课程实施后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方式、新观念。

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 篇5

陈永刚 2014-12-30 分类:教学反思 分享到: 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 范存丽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数和形。为什么研究形?研究什么?怎样研究?

比如一个卡通人,我们要了解它,描述它,找到它。就要看它的形状,同样形状的可能比较多,我们就要看它的大小。同样形状、同样大小的可能有很多,分布在四面八方,我们就可以看它的方向,逐步缩小包围圈,在同一个方向上可能有很多,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它离我们多远来刻画。清晰地描述出物体的样子,物体的所在。

在课程标准中阐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

能从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就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王尚志 老师特别强调图形给人带来的直观。沿着这个方向去思考,使学生看到图形是很重要的。孙晓天 老师强调的是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换。也就是二维与三维的互相转换。升维和降维比较的话,更多时候需要降维。

下面从看到图形和维度的转换两个方面来说培养空间观念的策略。

一、看到图形

让学生看到图形,首先要看图形的样子,也就是看到图形的表示、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的关系;其次是看到图形的基,也就是图形的骨架,看到少到不能少的图形;第三是看的角度,站到圈外看图形,看到图形的全貌;第四是将看到的描述出来,也就是图形的度量。

课标中界定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内容时按学段分成下图所示几个部分,上面描述的四个方面已经涵盖了课标规定的这些内容。

(一)看图形的样子

看图形的样子从看轮廓开始。看图形的表示,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图形的表示更关注客观呈现,图形的特征更关注图形表面之下的道理。

1.表示

图形有基本图形和组合图形。基本图形按维度分,有零维的点、一维的线、二维不封闭的角;二维封闭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三维封闭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

在认识图形时,让学生形成正确表象。第一印象形成的表象会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重要影响。让学生形成表象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在生活中找到原型

基本图形在生活中都有很多原型,借助生活原型让学生对图形认识深刻。如长方形的桌面、课本面、墙面等,平行四边形的推拉门、栅栏等,建筑物中更是各种图形俯拾皆是。

(2)标准图形

生活原型中的实物淡淡隐去,抽取本质图形,抽象出数学图形。例如,圆锥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出示生活中的集中圆锥形物体图片,然后抽象出其中的圆锥。

落在黑板上的图形要具有一般性。当有人问你平行四边形什么样子时,大家头脑中反映出的图形有所不同,而初学平行四边形时黑板上那个学生看了很长时间的平行四边形对头脑中的映像影响很大。

(3)看到的和想到的不一样

很多时候要让学生亲眼看到图形,看到的和想到的是不同的。如 1平方米或 1 立方米,一般想到的更小,看到的更大。学生想不到 1平方米的地上原来可以站那么多人,1 立方米的空间原来有那么大。

2.特征

图形的特征,主要看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在学习图形的特征时,可以关注直观,让学生在直观与抽象的过渡之间把握图形特征。

如教学圆锥的高时,学生理解圆锥的高有些模糊,一位教师通过课件直观将圆锥的高呈现出来,让学生可以“看见”。

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把圆简化,抽象出一中同长。

让学生在画图形的过程中认识图形特征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画图形是一种抽象能力,根据图形的样子和特征从无到有画出图形。在画的过程中体会道理,领域特征。在画圆的过程中体会到固定中心、固定长度,在画平行线的过程中体会永不相交、距离相等,在画扇形的过程中体会扇形的弧不能随意画,而要是圆的一部分。

3.关系

图形关系有图形之间的关系,有位置关系,还有变化关系。

(1)点与点之间的关系。点与点之间有重合、不重合的关系。根据距离还有距离的远和近。

(2)线与线之间的关系。按照线与线之间角度的大小,线与线之间的关系分为平行和相交,角度为 0 时平行,角度大于 0 时相交。相交又可以分为几种,角度为 90 度时垂直,角度为锐角或钝角时两线斜交。几条平行线根据距离来看,有距离远近之分。

(3)封闭图形之间的关系。两个封闭图形之间从位置关系而言,有相离和相交的关系。从运动方式而言,两图形之间可能经历的运动是平移、旋转、对称、放缩等。

(二)图形的简化

看图形时看到根本,看到图形的“基”。课标中描述空间观念时曾说,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让学生透过繁杂的表面现象去看精炼的本质。

看到基,看到关键时,教学中更容易有魂,教学会更加纲举目张。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猜图形、将图形补画完整等活动来实施。如 长、正方体的认识中,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学具,在尝试过程中把握特征。

(三)站到圈外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站到圈外看事物,更易看到全貌。.排序看全貌

将零散的对象排序,更易进行梳理,把握群体中个体的大小和个体间关系,看到全貌。如长度单位的学习中,将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作梳理,根据表象的大小排序,并看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学生更容易看到单位长度的序列,单位的大小,整体来看长度单位。.把握范围看全貌

找到范围更容易看到全貌,也就是所有可能的情况。如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度不变,分别为 8 厘米 和 3 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几?可以是几?通过可能是几,学生先进入对问题的初步思考,找到能围成的三角形的例子。继而思考,可以是几,问题催着学生去找所有可能的情况。这个问题中,也就需要找到上界和下界,即最大是几,最小是几。这时就需要思考临界的情况,第三边为最长边时,第三边要短于 11 厘米 ; 8 厘米 长的边为最长边时,第三边要长于 5 厘米。从而确定出第三条边的长度要比 5 厘米 长、比 11 厘米 短。.比较中看全貌

通过比较的方式,更容易抽象出本质,看到全貌。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一组平行四边形,每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的长度都相同,分别是 11 厘米 和 6 厘米,不同的是相邻两边的夹角不同。让学生借助对这样一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研究,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有关,也与相应的高有关。通过比较抽象出本质,看到通用之处,也就是所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底与相应高的乘积。

(四)将看到的描述出来

看到了图形的样子,看到了图形的基与全貌,还要将看到的描述出来。要定量描述时,就要去度量。这时我们去想量谁,量什么,怎样量,量的结果怎样表达。

量的对象是点、线、面、体,量线段的长度,量角的角度,量平面图形的面积,量立体图形的体积。

度量的方式有量和算。量时运用度量工具。度量和表达时都借助单位。度量工具有直尺、三角尺、半圆仪、圆规等学具,也有数轴、方格纸、坐标系等数学工具,还有随时方便使用的工具——眼睛。

在不同度量单位的教学中有很多共同之处,如关注标准参照物,关注度量工具,关注使用这个单位的常见物体等。

在单位的学习中,关注单位的表象,让学生看到单位,看到 1 米 到底有多长,30 度有多大等。不仅关注标准单位有多大,而且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对接,调动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角度、面积和体积。让学生借助标准单位和生活单位的结合去打量物体,使得眼睛这个工具量得更准确。如学习长度单位时,学生可以根据 1 米、1 分米、1 厘米 的表象去量物体的长度,也可依据学生非常熟悉的自己的身高、房子的高度、学生尺的长度等生活单位去量长度。

二、维度的转换

通过维度的转换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简单。在教学中经常运用升维和降维的方式,二者比较而言,降维用的更多。

(一)投影

投影可以将三维图形降为二维,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图形。

如观察物体的教学中,通过投影,将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的样子呈现在二维的方格纸上。

将圆锥投影可以得到圆和三角形。很多立体图形通过“切”的方式降维,如将圆锥从顶点处纵切,得到二维的三角形切面。

如在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中,老师问学生,“通过观察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的平面图形,现在你们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搬到纸上吗?”学生把立体图形的一个个平面描画在纸上。

(二)平移、旋转、对称、放缩

变换会改变、更换事物的形象或内容。等距变换改变图形在平面上的位置,但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变。平移、旋转、反射是等距变换。对称变换是反射变换。也就是平移、旋转、对称是等距变换,放缩不是等距变换。

平移:对应点连线平行,并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并且相等。

旋转: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

对称:对折后完全重合。

放缩:对应角相等,对应边长度比例相等。

平移、旋转、对称、放缩变换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位置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图形由运动而来,从这个角度,可以梳理图形如下: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学具或课件,让学生直观看到基本图形经过运动生成新的图形的过程。如在圆锥的认识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展示下面的三角形,问学生下面图形以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扫过的空间是什么样子?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体会到图形的运动所带来的新图形。

(三)展开

可以通过将立体图形展开的方式让图形由三维降为二维。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展开分别得到各自的展开图。

如在圆锥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出示一个扇形和 4 个圆(如下面左图),让学生观察扇形可能与哪一个圆正好组成一个圆锥?教师又出示在相等的圆中剪出的 3 个大小不同的扇形(如下面右图),用这 3 个扇形围圆锥的侧面,3 个圆锥的高会一样吗?使学生在一串图形的比较中分辨图形,在分辨过程中把握图形之间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新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04-01

我国的课程改革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其目的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即“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着眼于学生充分发展的特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

一、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老师。

二、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新认识教学内容。

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后的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二)重新认识语文教学。

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今后的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教导孩子拥抱生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所谓合作就是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与人分享学习。合作是一种开放的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的品质,乐于与他人打交道,是培养人的亲和力的基础。所谓创新就意味着不故步自封、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总是试着无能为力改变,所以创新、探究和发展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的人格是不完善的,一个自我实现的人总是带有开拓进取、勇于冒险的精神,不会固守不变的东西得过且过。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在新课程指导下,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位各色别样人生。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为我们打开了春天的大门,让我们为教育事业投入一颗赤诚的心,在教坛上播洒我们的汗水,为学生奉献我们的满腔热情。我坚信:只要有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不懈的努力,不断开拓进取,我们必将迎来教育事业的盛状,培养出一代各具特色的、新时代的人才。“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这个大课题,面对新课改,让我们大胆地去实践,留下我们共同探索的足迹吧!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素养,观念

语文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教师与学生又是一种什么关系? 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要发生哪些变化? 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本话题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从教师和学生关系的角度来看, 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一个引领者。从课程设计者、课程研究学者和教师的角度来看, 教师又应该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也就是说, 语文教师实施的课程, 并不是别人设计好教师被动地执行的。只是被动地完成别人既定的课程设计, 这样的课程是不能真正地落地、真正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所以说, 从课程设计者、课程标准制定者, 以及语文课程论的专门研究者与一线语文教师的关系角度看, 语文教师应该是课程实施的主体, 让理想的课程扎根在现实的土壤里, 生成鲜活的语文课程是广大语文教师的责任。

在讨论学习主体、课程主体这一问题的时候, 有一个概念需要澄清。课程标准里面有一句话: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看到这句话, 很多老师就可能这样理解, 就是学生是主体, 教学中的什么事都要围绕学生转。怎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在讨论的时候说, 这堂课我没处理好, 大部分时间是我在说, 我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我们认为, 老师对“学生是主体”的概念理解错了。课程标准讲“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这里的“主体”应该是一个哲学概念。当然, 将来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课程论的概念, 但是实际上它来源于哲学概念。在词典上, “主体”有三个意义。第一个, 就是“主要部分”, 指事物的主要部分; 第二个, 就是哲学概念, 是认识和实践的行为人; 第三个, 是法律上的概念, 是某一项行为的责任人, 如赔偿主体、执行主体等。我们这里谈的这个“主体”, 应该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 应该指认识和实践的行为人。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行为人就是主体, 学生当然是学习的主体。有一句话课程标准里面没说, 因为怕说了以后引起糊涂。其实, 教师也是主体,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一个是学习的主体, 一个是教学的主体。

二、教师是语文学习的引领者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 我们深切地体会到, 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距离。很多老师说, 我们对新理念, 对课程标准背得很熟, 我们知道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但是一到课堂上我们还是回到原来的方式当中。老师们认为, 课堂上不讲课, 就是没尽到责任。很多老师不愿意放弃自己熟悉的经验, 不敢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 害怕改革不好会出现问题。

经过十多年时间的改革, 我们语文教师在角色上有了非常大的改变。通过对传统课堂与新课程的课堂进行对比, 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 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呈现不同的课程角色。在传统课堂上, 教师一般是把预先准备好的知识一五一十地告诉学生, 学生被动地听记教师的每一句话。课堂教学的气氛主要是靠教师的设问和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来创设的。传统课堂理想的效果往往是教师按部就班地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 就是专心致志地听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就大不一样了。教师主要是在积极地创设知识学习的情境, 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师生是学习的伙伴, 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课堂教学的热烈气氛, 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经验与认识的对话、交锋、碰撞和协商。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学习的过程, 学生在探究中掌握预设的教学内容, 并能得到修正补充。学生的学习融入了自己已有的经验, 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同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所积累、有所反思, 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三、要重新认识教学内容

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 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 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 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 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 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 课后适当拓展、延伸, 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后的教师, 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 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四、要重新认识语文教学

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 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 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 师生不仅是平等的, 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 首先, 教师是参与者, 与学生平等交流; 其次, 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 学生应畅所欲言, 自主互动, 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 问题让他们去议, 答案让他们去辩, 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今后的语文教师, 不应是“授之与鱼”, 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 而应是“授之与渔”, 教导孩子拥抱生活,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 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当前小学科学教学观念反思 篇8

一、科学概念的建立缺失探究活动环节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真理既具有绝对性, 又具有相对性。然而在传统自然教学中, 我们却常常把课本知识当成了定论, 看成是无需检验、只需理解和记忆的“绝对真理”, 上课做实验也只是为了检验课本知识的正确性 (有的老师简直就将自然课本奉为至高无上、勿庸置疑的《圣经》, 好像只有理解了、记住了课本知识, 才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

自然教学的前辈刘默耕老师早就批驳过这样的观念, 他认为:“实际问题总是具体的,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会有很大的差别, 它往往并不是套用一两个概念原理就能解决的, 只有真正的‘活知识’才能给人以力量……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 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 (《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第68-69页) 而且, 更重要的是, 自然课本上呈现的知识在被学生个体接受之前, 对学生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在实际教学中也常有这样的现象, 许多老师会对学生概括的科学概念不准确、不严密而大伤脑筋, 总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完善它, 使之成为课本结论的克隆, 唯有如此才感觉到踏实。比如, 让学生形成“溶解”这个概念的时候, 许多学生对“分解成极小的微粒”不能理解, 转而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化了”“跑到”等词来表述, 而我们的老师却有时候不惜代价地在此问题上纠缠不休, 结果是越讲越不清楚, 原本清楚的倒变得模糊了。

其实, 学生即使记住了这个概念也不一定会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因为仅仅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获得的新知识 (如儿童被告知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地球是个球体、轻重的物体同时落地、衣服保暖并不是因为衣服能产生热量等) , 儿童可能知道教师在说什么, 也似乎能够理解其字面的含义, 并在考试时正确回答。但每个学习者都是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 建构自己的理解, 因此对于上述听来的知识, 儿童常常是半信半疑, 很可能想不通, 在他们后续的思维中仍旧按照自己原来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行事, 或在不同的情境下用不同的理论 (有时用书上的或听到的理论, 有时又用自己的理论) 来解释。教师的解释或书上的理论与儿童经验之间的不一致或矛盾之处并未获得合理的解决。由此看来, 我们不能把科学课本上的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教给学生, 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理解来作为理由, 强制学生接受它, 更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性来压服学生, 要在探究活动中让知识触动学生的心灵, 引起学生心灵的振颤。

所以, 如果我们过于强调课本知识的权威性和绝对性, 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 那么, 教学只能成为知识的搬运——学生的头脑中不断地被塞进一个个结论, 而这些结论又是无需检验和怀疑的。即使在课堂上出现的现象和课本恰恰相反, 那也只能怀疑学生做得不好 (如是否是操作不规范等) , 而绝不怀疑知识的正确性。如有一次, 我听一位老师执教“太阳能热水器”这一课, 课堂上, 学生发现平躺在水杯里水的温度比斜放的水杯里的水温度要高, 与课本上的叙述恰恰相反。这位老师略一思考, 作出了这样的回应:“你们的操作有问题吗?再重做一遍试试看。”重做以后, 那个小组的汇报也符合了教材上的答案, 也不知道是真的测准确了, 还是孩子们“聪明”了, 反正, 笔者在多次的测量中, 一直是平躺的水杯里水的温度要比斜放的水杯里的水温度略高。在这种教学指导思想下的课堂中, 假如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 那怀疑的应该只能是学生的知识和判断力, 而不是教材或教师。教师的提问、组织学生讨论一般都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的答案, 它就装在教师的脑子中, 教师是学生发言的直接的、绝对的评判者和“善良的引导者” (引导学生猜出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常常不是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 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而是在猜测老师想要的答案是什么, 提问和讨论成了一场猜谜会。在这种教学中, 学生对各种观念进行检验、评判的权力被剥夺了, 他们只能占有别人的观念, 以别的观念代替自己的见解。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拥有丰富的知识, 但很难产生自己的思想, 缺少分析和批判;他们非常顺从, 以至于在理智上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这种简单机械的学习无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反而消磨了他们原本具有的探究的好奇心。

二、科学知识的习得过程轻视了学生心理世界的差异性

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观念:课本知识都是人们早已检验过的, 无需怀疑的;学习就是要把这些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中;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得出这个结论, 让他们理解、记忆下来, 能够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可以提取出来加以应用。所以, 在自然课堂上, 一般的老师用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得到结论;即使是让学生去观察、去实验, 但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传递知识, 只是换了一种传递方式:让事实和现象去告诉学生, 而不是让学生对知识做出检验和分析。

另外, 我们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解的标准性和唯一性, 常常认为, 在上课之前, 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本身基本是无知的, 他们所具有的只是些零碎的、片面的日常经验, 以及一些相关的知识基础, 而日常经验与课本知识往往是相互冲突的, 它常常会妨碍正确的知识传授, 所以教学必须把正规的知识告诉学生, 并与日常经验划清界限。

然而, 事实上,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在日常生活中, 在以往的学习中, 学生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 有自己的理解。对每个学生来说, 其经验世界都是独特的。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 渗透着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学生常常对同一个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 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 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 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 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 没有现成的经验, 但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 他们也可以以相关的经验为基础, 依靠他们的判断, 形成他们对问题的解释。这不是胡乱猜测, 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推出的、具有一定逻辑性的假设。因而教师不能简单按照自己或课本中的逻辑来对学生的理解作出非对即错的评价, 而应透视学生的理解, 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 进行相应的教学引导, 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在认识某一个自然现象的教学之前, 学生已经对这一自然现象本身有一定的理解和看法 (现实的或潜在的) 。所以我们的科学教学不能对此不管不顾, 另起炉灶, 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同时,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 让学生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 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 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助。

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篇9

一、引入故事吸引学生兴趣

在对小学生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有趣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之后就会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要老师强硬灌输知识给学生。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吟唱与诵读

对于儿歌的吟唱和诵读应该视为儿歌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让学生吟唱和诵读的时间和频率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但要注意的是儿歌一定要节奏鲜明、简单易记,并且还要有趣味性和游戏性。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开展诗歌朗诵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记住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讨论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传统的小学儿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新课程的要求,现在的儿歌教学主要强调能够贴近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从学习的儿歌里面体味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关心自然、关爱生活以及自己身边感兴趣的人。主要就是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用恰当的讲课方法让学生对语文中的儿歌学习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

摘要:目前正在实施新课程的改革,在小学语文的教科书中增加许多儿童类的诗歌,在这些课本诗歌中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古代的诗歌和现代的诗歌。目前的教科书中现代的诗歌有了很大的增加,因为在文学教学的观念下,对诗歌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就文学观念下对小学语文儿歌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学教学观念,小学语文,儿歌教学探讨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核心观念教学的策略 篇10

一、合理选材,强化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几何与图形体系中,核心概念往往是以“理想模式”出现的。这些理想的“标准”图形,容易给学生的认知过程造成思维定势,因为它分散或掩盖了一些几何图形的本质属性而扩大了非本质属性,造成学生对某一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全面。因此,能否选取全面的、富有典型性的学习材料,能否实现概念本质属性的强感知,是图形与几何核心概念教学的关键。

1. 乱中取正,以典型正核心

在图形与几何核心概念引入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具有共性的、典型性的表象。在教学开始时,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如采用实物、模型、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从而建立起数学模型,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比如黄爱华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首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然后初步认识、形成表象:见过三角形吗?你们能从很多图形中找出三角形吗?出示图1:

接着提问:在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为什么?(将其他不是三角形的图形隐去)对比这些图形,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特征?说说怎样的图形叫三角形?通过一系列问题串,让学生感受三角形核心意义。

从感性材料入手,选择几个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以及容易混淆的其他材料,使学生从这些对象各自具有的属性中,发现三角形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使学生建构起三角形概念的强感知,并从观察比较中建立起三角形概念模型。

2. 异中求同,以变式显本质

学生在学习图形与几何核心概念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弄清楚概念的本质属性。教学实践发现,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进行变式应用,变更概念中的非本质特征,变换问题中的条件、结论的形式或内容,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出“变”的规律,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提高识别、应变、概括的能力。

比如笔者在教学“认识平行”一课时,在学生明确辨析平行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变式题,让学生在情境变化中概括出“平行”的本质特征。如图2:

开窗时,窗户在做什么运动?窗户左边的竖边平移前所在的直线与平移后所在的直线是否互相平行?窗户是沿什么平移的?最后再判断图3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从而完善平行概念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从变式中理解平行的本质属性: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笔者通过对平行概念的关键特征进行变式,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形成概念和明确概念的全过程,不仅让学生真正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更通过多样化的变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及概括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承上启下,理清概念的脉络结构

图形与几何的核心概念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具有现实意义和较强的再生意义。而小学生受到认知水平和抽象概括能力的限制,在认识概念过程中缺乏对图形与几何概念体系的整体感知,以及对概念间内在联系的感知。因此,加强图形与几何核心概念教学,既要明确概念在不同阶段的核心目标,又要对概念的脉络体系进行追溯与沟通,避免出现知识断层。

1. 明晰概念的阶段核心

数学概念本身有自己严密的逻辑体系,在一定情况下,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的,但是由于受客观事物发展的影响,作为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中。而在小学阶段的概念教学,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往往是分阶段进行的。因此,图形与几何核心概念教学要切实把握概念的阶段核心。

如“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在许多教材中是分两阶段教学的。在低年级,主要通过对长方体、立方体实物和实物图的初步感知(如魔方、纸盒、木块、茶叶盒等),建立起对长方体和立方体的感性认知,即能判断形状以及名称。然后通过观察操作等,初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如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再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非透视图)。在高年级时,教学仍从实物引入,学生通过观察、自学和交流,了解长方体的面、棱长和顶点,知道棱长数和几个面,以及它们的特点,归纳长方体的特征,再从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形成正确的表象。

2. 理清概念的脉络结构

数学概念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在本质上都是有联系的,因为数学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只有与其他概念相联系,才能生成和发展。引导学生明确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对概念理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习由核心概念衍生出的相关概念时不易导致概念模糊或概念混淆。

如笔者教学“平行四边形”一课时,在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以及能判断普通平行四边形后,引导学生质疑: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学生通过猜想、测量以及辩论,最后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组或两组以上对边分别平行,因此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最后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四边形的关系用图示法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直观感受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

三、化虚为实,刻画概念的形成过程

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概念获得主要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来实现,其对概念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自主建构过程。因此在图形与几何的核心概念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操作机会,完整展现概念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并经历“个性化”的定义过程,以便使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与自我理解成为可能。

1. 操作与演示,感性积累中形成概念

图形与几何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概念,还是图形特征、性质的概念都非常抽象,通过演示、动手操作形成正确的数学模型,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得以具体化。

如费岭峰老师在“周长的认识”一课中设计了四个环节帮助学生认识周长。

环节一:从基本图形中感知“一周的长度”。这三个平面图形(图5)有没有“一周的长度”并指一指。教师顺着学生指的用红色线段将学生描的部分呈现出来,并揭示周长的概念。

环节二:根据周长概念判断并描画有关图形。以下图形有没有周长?如果有,请用彩色笔描出它的长度。

环节三:测量两个基本图形周长,深刻体会“周长”意义。(大屏幕留下三角形和圆)学生通过测量三边长度并相加得出求三角形周长的办法,学生想到用软尺量、用线量圆形周长再化曲为直量线的长度,从而确定圆的周长。

环节四:根据周长长度画出相关图形,在点子图上设计一个周长是10厘米的图形。

通过这四个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帮助学生建构“周长”概念时,为学生创造了丰富表象的机会,而这正是概念形成不可或缺的。

2. 观察与辨析,逻辑辨识中同化概念

图形与几何核心概念的同化,要满足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与新概念有本质上的联系这一条件,并且对原有概念的理解清晰到位。学生通过观察、辨析、想象等方式辨别两者异同,从而使学生将新概念纳入原有概念体系,形成概念网络。

比如笔者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是这样处理的:首先出示一个活动的长方形框架,轻推这个框架,依次得到两个图形(图7),

教师提问:在这个演示过程中大家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这些图形的面积会越来越小?从而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系。再请学生猜想一下它们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你打算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纷纷表示可以通过拼剪等方式,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当然,本课教学需要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清晰明确,从而实现长方形面积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同化。

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篇11

关键词:文学教学观念;小学语文;儿歌教学探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去阅读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寓言和童话,让学生能够关心自然、生活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并且产生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时一些简单的儿歌可以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感受到儿歌中语言的优美,体验到儿歌中情感的魅力。并且根据我国新课改的要求,诗歌的教学要从小学生儿歌的教学抓起,培养学生学习儿歌的兴趣,让学生形成儿歌的语感,使整个语文教学的课堂丰富多彩,最终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

一、引入故事吸引学生兴趣

在对小学生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有趣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之后就会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要老师强硬灌输知识给学生。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吟唱与诵读

对于儿歌的吟唱和诵读应该视为儿歌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让学生吟唱和诵读的时间和频率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但要注意的是儿歌一定要节奏鲜明、简单易记,并且还要有趣味性和游戏性。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开展诗歌朗诵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记住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讨论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传统的小学儿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新课程的要求,现在的儿歌教学主要强调能够贴近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从学习的儿歌里面体味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关心自然、关爱生活以及自己身边感兴趣的人。主要就是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用恰当的讲课方法让学生对语文中的儿歌学习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夏燕.浅谈小学语文课儿歌教学的设计[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上旬),2012(8):73-74.

转变观念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篇12

第一, 目前部分教师缺乏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支撑在教育教学观念上, 往往停留在“讲授—接受”的层面上, 对新课程改革抱着“课改是其他教师的事, 我们靠边站”的思想, 没有融入到课改大潮中, 拿着新教材, 唱着过去的歌谣。教师教得苦, 学生学得累, 学生的能力、素质得不到充分发展。

第二, 照搬照抄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案例, 不管本地实际, 不研究学生特征, 教学时心中无学生, 满足于是否把教案讲完了, 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 呈现一种教学形式化的趋向。

因此, 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引导, 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是转变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 提升教学水平, 促进专业发展, 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的重要手段。

1.小 学教师要及时补充与小学数学内容直接相关的数学知识

如果教师缺乏深厚的数学功底, 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就只能是一句口号而已。因此, 需要通过多渠道地培训让小学数学教师尽快补上这一课。先解决“教得对不对”的问题, 再解决“教得好不好”的问题。一方面,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修养, 以更高的视角看待小学数学的内容, 即“高处着眼”。另一方面, 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 教师应以一种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 即“低处着手”。有了“高处着眼”, 才能高屋建瓴, 统揽全局。若没有“低处着手”就不能化繁为简, 寓教于乐,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精神更无从谈起。

厚积方能薄发。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虽然相对简单, 但同样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要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教师首先要具备丰厚的数学知识、扎实的数学技能和成熟的数学思想。只有这样, 才能以一种宏观的、联系的、发展的观念看待数学, 而不拘泥于局部的、零散的、静态的认识, 才能从更高更广的角度理解“数学是什么”、“小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样的数学”等问题, 才能在教学时信手拈来, 游刃有余。

及时补充与小学数学内容直接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师对数学的每个分支都进行深入研究并不现实, 也无必要, 但对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进行全面了解, 还是很有必要的。教师以何种高度看待小学数学内容直接决定了能否把课上出“数学味”。其次, 要关注数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数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 当前的发展状况, 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教师理解数学的思想和文化至关重要。教师只有了解这些前沿信息, 才能以数学的旺盛生命力和内在魅力吸引学生不断探索未知世界。

2.教师要以自己的立场解读课堂

我们每天的教学实践都是生动、鲜活的, 有成功的欣喜, 也有失败的遗憾。然而, 我们仔细回味、反思过吗? 常见这样的现象:一节公开课之后, 我们常常倾听他人的评说, 继而用他人的声音审视自己的课堂。而对于每天都在进行着的“家常”课, 我们却很少把它作为思考的对象。

就算是评说课堂, 关注较多的也总是“如何教学”, 而较少触及“为何而教”。也就是说, 我们的思考更多地囿于技术层面。正如一位学者所言:“教育技术乃至教育艺术的合法化与精致化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我们进一步叩问教育何以可能的睿智与决心。”

为自己的课堂辩护, 就是对自己的常态课堂进行审视和思考, 以自己的立场全方位地解读自己的实践, 与自己展开真实的对话, 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与迷惘。

3.教学目标要从整体着眼

我们要从整体上着眼, 牢牢把握学科教学总目标, 并以单元目标为依据, 做到简洁、明确, 操作性强, 文字不能太多, 最好结合教学内容写明每一个环节的目标。教师自己对教学目标要“逐字清”, 即对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做到每个字都清楚, 表达方式甚至可以写得像电器的操作说明书一样详细, 便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也便于新手教师的理解。

4.解 题思路 , 可以巧妙嫁接

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理清解题思路, 是数学教师的不懈追求。一种解题思路的精髓, 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先期渗透给学生, 巧妙嫁接, 使学生在没有正式学习之前, 已经对解题思路有了感性认识, 拿到了开启数学思维的金钥匙。

案例:数学活动课

师:“今天, 我给大家讲《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 (略) 学生笑了, 听得津津有味, 我话锋一转, 问:“为了得到10万枝箭, 周瑜和孔明在思路上有什么不同? ”

生:“我觉得周瑜的思路是‘造’, 孔明的思路是‘借’。”

师:“对。遇到问题, 不要总是跟着别人的思路跑, 要独立思考变更思路, 这就是《草船借箭》给我们的启示。你能用变更思路的方法解决下题吗? ”

小组讨论: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去相距90千米的B地, 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 甲比乙早到3小时。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这道题的三个条件没有明显的关系。然而, 对其中“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 可以换一个角度理解。也就是说,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相同的时间里, 甲行走的路程是乙行走路程的3倍。变更思路后, 这道题的难点开始化解, 可以列式为:甲 (9030) ÷3=20 (千米 ) 乙20×3=60 (千米 ) 。本案例在介绍这种解题思路时, 首先用《草船借箭》的故事, 把孔明变造箭为借箭这一转化思想渗透给学生, 再介绍解题思路, 就易如反掌了。

5.创 设情境 , 启发思维

教师要引导学生, 使学生进入角色之中, 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受到启迪。

上一篇:黏附因子下一篇:报纸副刊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