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副刊的困境

2024-10-14

报纸副刊的困境(共9篇)

报纸副刊的困境 篇1

在大众传播媒体日益强调新闻性、信息性、休闲性的今天, 让我们对于报纸副刊属性的认识一直不十分清晰。通常, 新闻同行会将它归于文学一类。而文学界虽然承认报纸副刊的文学性, 但也只是将它作为文学的边缘地带。尽管有大量作家在报纸上大量地发表作品, 然而真正代表他们文学水准的作品却不在副刊上——文学奖也从来不与报纸副刊结缘。报纸副刊在文学和新闻之间徘徊, 副刊编辑在新闻和文学之间傍徨。

那么, 当代报纸副刊到底有哪些属性?接下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报纸副刊的文学性

文学性, 或许是副刊自诞生以来最为突出的鲜为人知的特点。其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更直观、简洁了解更多的时代文化, 补充时代新闻可读性、趣味性, 贴切人民的生活从而为更多的人提供阅读文化的机会。现就以《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副刊为例, 看看文化是如何传承, 如何影响受众。

二、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 注重思想品味

同新闻版面一样, 副刊也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把握时代精神, 表达人民心声, 担负起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夜光杯》的办刊方针, 与整个《新民晚报》的办刊方针是一致的, 即“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副刊发表的作品要体现思想性、艺术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夜光杯》一直把这一点作为自身不懈追求的目标。

三、坚持多样性, 做到雅俗共赏

《新民晚报》的办报宗旨是“飞入寻常百姓家”, 《夜光杯》从内容到形式都力求丰富多样。如果办成纯文艺副刊或者时尚类副刊, 读者面就窄了。许多知名作家、学者愿意给《夜光杯》写稿,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它的读者覆盖面非常广, 一篇文章刊出, 会有许多人看到, 影响力就大。《夜光杯》每天出两版, 前面一版内容相对“雅”一些, 后面一版内容相对“俗”一些。两个版是雅俗共赏的统一体, 有些内容两个版可以互换, 但总体上说, 两个版有相对明确的分工。例如“世象杂谈”、“十日谈”等专栏必定在前版, “灯花”、“七夕会”等专栏必定在后版。《夜光杯》这个“百花园”, 虽不能说应有尽有, 但广大读者感兴趣的作品, 已基本在内。

四、报纸副刊的本土化

21世纪以来, 我国报纸副刊 (尤其是文艺副刊) 更加注重结合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旅游名胜、人物典故等挖掘材料, 彰显地方特色、凸显其个性化和本土化。当代报纸副刊的本土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用最能代表其所在城市和地域的词语命名副刊。

如:《济南日报》的“趵突泉”、《浙江日报》的“钱塘江”、《杭州日报》的“西湖”、《南充日报》的“川北潮”等。

二是着墨于体现城市风格的建筑文化。

如:从2000年7月3日起, 《南方都市报》的“专栏内外”曾栩栩如生地细细勾勒出“地王大厦”、“深南路”、“公园”、“宝安北路”等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和场所, 在读者中形成很好的反响。

三是在深挖城市的活化石——文献史料、老字号、诗歌、民间传说等上面下功夫。

如:《南充日报》开办的“川北轶事”、“怀旧”、“老照片”、“蹉跎岁月”等专栏, 唤起了市民的文化记忆, 拉近了与市井百姓的距离, 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百姓关注和讨论的民间话题。

五、报纸副刊的专版化

21世纪以来, 中国报业越来越注重应用细分化、差异化的市场竞争策略以满足不同读者群体多样化的需求, 伴随而来的是副刊专版化的倾向愈来愈明显, 即副刊将多元信息分门别类, 富有针对性地刊载内容。未来副刊会越来越注重定位于特定受众群体, 越来越强调为专门一类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如, 2010年6月10日, 某报以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为对象, 专门刊载了《2010专业走向全追踪》、《九大经典热门专业2010版解读》等。

六、报纸副刊的平民化

21世纪以来, 平民化的发展浪潮给报纸副刊注入了新的活力。许多报纸的副刊, 包括大报甚至有些党报副刊, 都极力塑造其“平民风格”的媒介形象。如:《南方都市报》的副刊“城市笔记”, 平民化方面尤为突出。它启用“草根作者”写稿, 开启了大众写作的卡拉OK时代。一位来自普通百姓的“草根作者”往往能够凝聚起他周围的一大群人关注副刊栏目、参与作品写作。这种副刊写作方式已渐渐获得了副刊的青睐。

七、报纸副刊的新闻化

上世纪90年代以后, 我国报纸副刊由最初报纸的“附刊”、“附张”、“余兴”、“衍生物”等转向成报纸的“延伸物”, 一改从前报纸附属品的品质。在21世纪, 报纸副刊的新闻性得到强化。从最近几年我国副刊发展情况来看, 副刊的新闻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1、副刊标题的制作向新闻性靠近

副刊标题开始强调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视线、吸引读者的注意, 其制作方法日趋接近于新闻标题的制作法, 如:力求简明、醒目, 格式上采用肩标、主标、副标的形式, 将最主要的信息元素提示出来等。

2、素材的选择为报纸的新闻伸展和深化提供了表达空间

新闻事件发生后不久, 关于新闻事件当事人的各类文章就会在副刊上与读者见面。如:巴金逝世的第二天, 《羊城晚报》便在《花地》副刊上刊出《巴金纪念专版》, 介绍巴金的文学成就、与巴金有关的逸闻趣事、名人悼念文章及小评论等。所以说, 副刊新闻化的发展趋势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副刊信息具有自新的媒介品质。

综上所述, 我认为我国报纸副刊所突出的几大特点:文学性、本土化、专版化、平民化、新闻化。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副刊已经成为报纸有效的延伸, 用副刊来彰显报纸文化品位和社会价值的做法已经成为许多办报人的共识, 并且逐步付诸实践, 纷纷改变副刊自身的定位和内容。另一方面, 作为报纸副刊人, 始终不要忘记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做文化的守卫者担当者传播者, 以更开阔的视野去办好副刊, 更好地发挥出副刊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马丽春.报纸副刊的走向和思考[M].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2) .

[2]李娜.报纸副刊的大众化倾向[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 (03) .

[3]楚费力, 詹碧蓉.走向已知和未知——楚天都市报《城事》副刊的阅读追求[J].新闻前哨, 2006 (10) .

[4]辛欣.21世纪报纸副刊的发展趋势[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6) .

[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5.

[6]龚文瑞.报纸副刊的受众分析[M].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1) .

报纸副刊的困境 篇2

新媒介环境下报纸副刊的衍变和发展思路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新闻(07级)

学号:07022069

姓名:梁梦菊

任课教师:杨小玲

摘要:1897年上海《字林沪报》随报赠送‚附张‛《消闲报》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报纸副刊。百余年来副刊一直是我国报纸的一个重要特色, 担负着关注现实,彰显时代特征、向读者传播先进思想、提供精神食粮的角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的新媒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将我们带入了传播迅捷、信息海量新媒介环境时代,再加上社会的变迁、受众心理的变化,传统的文艺性副刊读者的骤减。在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的媒介运作中,副刊因势而动,不断深化和扩展。本文将着眼于副刊变革这一命题,研究新媒介环境下副刊的衍变,并寻找发展思路。

关键词:报纸副刊新媒介环境传播特征衍变发展

一,新媒介环境及其传播特点

《日本现代设计事典》中对新媒介的解释主要分为三个类型:(1)有线类:情报提供与终端均有线连接的。(2)无线类:卫星播送与高解像度电视、数码电视等,是电波传送的。(3)商品类:光碟,八毫米录像带等。在这个界定中,数字传输与数字制作成为新媒介的主要指标。本文认为新媒介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 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新媒体的定义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而新媒介环境是指以新媒介为传播载体营造的信息传播环境。

新媒介是基于大众传播多年发展的基础上,依托数字技术不断创新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但它并不等于大众传播在数字传播平台上的简单延伸,它是一种正在发展完善的传播形态。从目前新媒介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具有以下传播特点。

1,从传播方式上看,新媒介环境下的传播是一种复合型传播。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的传播载体中(比如网络、数字电视、手机等),所有的媒体既能进行文字的传播,同时又能进行视频和图片声音的传播,并且还能把文字、视频、声音存储下来,供受众在自己方便的时间浏览。新媒介是多种传播形式复合的媒介,例如网络在传播过程中既可以是电视、广播,同时也可以是报纸和杂志(这里是指网络具备以上传统媒介所具有的传播形式和功能)。

2,从传播主体和受众的角度看,新媒介环境下的传播是一种全民性传播,即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东方宽频总经理郭炜华曾说:‚新媒介与传统媒介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

例如,任何网络的使用者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信息、言论等各种内容进行交流。像近来发展迅猛的由网民个人用文字或图片进行传播的博客,由于网络平台对所有的网民都是开放的,其中一些网民所发布的内容由于其价值会得到广泛传播,并逐渐形成稳定的读者群。他们以完全个人化的方式形成强势传播。如韩寒的新浪博客访问次数达379、462、097次,韩寒因此于2010年4月29日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有影响力百人榜。这就意味着,由于技术和社会的原因,大众传播时代文化与传播精英对传播主体的把控被打破了。

3,从传播主体和受众的关系来看,新媒介环境下的传播是一种互动性传播。例如网站发布新闻后,网友可在后面跟帖评论。还有博客、围脖、播客、BBS上传者和受者都可进行互动交流。

4,从传播的时间和空间上看,新媒介环境下的传播时间固化、范围广泛,仅从技术角度看可以达到无边界传播。新媒介消除了传统大众传播中信息组织方式的时间性,例如,电视广播传播内容只有在特定时间受众能接受到而且难以保存。而新媒介传播中所有的信息都被固化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如网民如果想要了解有关某一信息的所有内容,都可以任意时间在网上检索、阅读或观看。而传播范围上,本文借用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的一句话来描述新媒介传播,‚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介(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二,新媒介环境下报纸副刊的衍变

报纸副刊是我国报刊史上特有的产物,关于副刊,《辞海》中的解释是:‚一般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最初称副张或附张、大都刊登‘清闲’文字。报纸的副刊一般要求与新闻、评论起配合作用。‛报纸副刊的发展进程与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报纸副刊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以此划分报纸副刊的发展衍变可分为四个大阶段。

1,清末至民国初期:萌芽与初步发展阶段。最先把文学稿件纳入报纸版面的,是1872年问世的《申报》,但《申报》上刊登的文学稿件是与新闻混编在一起的,还没有开辟专门的版面,可算是副刊的萌芽。1897年上海《字林沪报》随报赠送‚附张‛《消闲报》是副刊的诞生。1921年10月12日,北京《晨报》把其专门刊载文艺作品的第七版,改为四版单张出版,并成为《晨报副镌》,从此这种‚附张‛被正式定名为‚副刊‛。此时副刊主要刊登一些小说街谈巷议供人娱乐消闲。

2,五四运动时期:改革阶段。这个阶段我认为是副刊大放异彩并反应现实,发出时代强音的时期。人们对于副刊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供人消闲或提供娱乐上,而是看到了副刊应当肩负的传播知识、启迪思想以及广泛开展社会批评的多项功能。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五四‚四大副刊‛——《晨报副镌》、《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学灯》以及《民国日报〃觉悟》。四大副刊应运而生,又顺应思想界的潮流,丢弃陈腐滥调,关注社会的每一个的新思想、新动向。

3,五四后至建国前:在混乱中艰难发展。这一时期的报纸,由于处在特殊的战争年代,各种政治力量和不同角色的参与,使得这个历史阶段中报纸副刊的功能呈现出不同的倾向。但是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已经懂得将副刊作为实现其政治、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理想的有力工具,并且对其可能承担与产生的作用仍在不断地追寻和探索。

4,建国后:和平年代的变革发展。十年浩劫期间,众多报纸副刊连同报纸本身,厄运临头,销声匿迹。直至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的报业获得长足的发展,报纸副刊才真正迎来新发展。各类副刊在新格局中争奇斗艳。副刊刊载内容突破了传统纯文学的框架,延伸到文化、生活、休闲娱乐、汽车、房产等领域;副刊的大众倾向日甚,尤其是其中的周末版、星期刊、特刊突出了社会性,强调了可读性和娱乐性,副刊变得异彩缤纷。副刊多元化的格局,彻底打破了过去报纸副刊的单一格局,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门类。

简要回顾一下中国的报纸副刊的发展历程,发现从它的诞生到今天,无论是形式、内容以及功能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着。本文将着重分析报纸副刊在当今新媒介环境下的衍变。

新媒介环境中,当代社会进入信息爆炸时代,信息发布和传递方式远比五四时代丰富得多,公众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加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作为资讯发布和传递者的报纸自然而然地加大了新闻(包括时政、社会、经济、文化、体育、娱乐、国际等新闻)量的投入,公众的精神需求已不是文学所能提供的了。新闻信息可能比—篇小说一行诗歌更有吸引力。人们从对文学的虚拟生活的失望转向对更坚实的生活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纯文艺性副刊的读者骤减。而年青的一代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介获取信息。

报纸副刊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许多报纸压缩甚至取消了副刊版面。更有人提出了‚纯新闻纸‛概念。04年《南方周末》发表了《纸上风云:副刊时代的终结》,提出‚副刊没落了‛。

说副刊没落了应该是指它的辉煌时期成了过去式。副刊做为报纸内涵的体现和它的‚留客‛功能即使在新媒介环境下仍是有用武之地的。只是需要变革以适应新环境。于是由传统的文学副刊转向大副刊,即由单一的文学性副刊转变为向读者提供各种文化信息、精神思考和思想传递的载体了。

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大小报纸掀起了‚周刊‛热,90年代中后期又开始了‚扩版‛热,特别是2001年前后,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等为代表的全国数十家党委机关报,从改革开放的大势着眼,掀起了新的‚改版‛

热潮。一方面调整、巩固、加强了原有的副刊版面,另一方面又推出了一些别具特色的专刊、特刊、周刊乃至半月版式的副刊。譬如,《人民日报》的‚大地‛、《中国青年报》的‚冰点‛、《经济日报》的‚今日视点‛。当然还有一些文艺性副刊也需要在保持文化品位和求新求变寻求生存发展之间找到新的平衡。成为各自报纸的品牌。如‛、《北京晚报》的‚五色土‛、《文汇报》的‚笔会‛、《新民晚报》的‚夜光杯‛、《羊城晚报》的‚花地‛。

新媒介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提供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在慢慢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适应了这种阅读模式的读者兴趣点广泛,却难以专注,厌恶长文和说教,喜欢短小的文字,新奇的变化,养眼的图像,个性化的表达,追求时尚,喜欢平民化。这一切对于传统的副刊版面从形式到内容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报纸副刊在内容和版式上都有所变革。

如《南方都市报》的《城市笔记》、《每日专栏》、《小品》、《阅读周刊》等版面中,作品和文章的体例遵循的依然是传统的体例--随笔、小品、评论等。版面设计也十分时尚新潮。而且对文学艺术要求不像以前副刊那么高,如《城市笔记》的体裁是随笔和故事,多以第一人称为主。内容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以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点滴遭遇和经历,真实反映了时代给予个体的烙印,是当下生活的世说新语和真实比录。

报纸副刊的衍变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大型化专刊的出现。所谓大型化,即是版面和文字的大容量,如《南方都市报》的‚地球周刊‛一次刊出16版,‚阅读周刊‛一次刊出5个版;《新民晚报》的‚时尚‛和‚环球‛专刊,每次刊出16个版。充分的版面,容纳了多种选题,丰富了编辑和阅读的层次感,满足了当今读者对阅读量的需求。可以看做是传统副刊像新媒介靠拢扩大信息量。

三,新媒介环境下报纸副刊的发展思路

一份好的报纸副刊不仅可以展示一份报纸的品位和风格,也可以第一线去争取读者。所以在新媒介环境下也不可轻言放弃。纵观新媒介环境的传播特点和报纸副刊自的发展历史。我认为新媒介环境下报纸副刊的发展思路是,实施优势竞争策略,既要扬长避短,巩固发扬报纸媒体的传统价值优势;又要与时俱进,借鉴利用网络媒体技术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保持纸质媒体的竞争活力。

发挥报纸副刊的传统优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坚持和发扬自己的文化品位,营造报纸独特的文化氛围。新媒介时代信息易得但是传播门槛降低、传播渠道过剩,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由副刊营造的独特氛围可以提高报纸的独家性耐读性。如《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多年来始终坚持兼容并蓄、雅俗共赏的原则、文章短小而富有生活情趣;它营造的文化氛围对读者的凝聚力、渗透力,是处于‚浮躁阅读‛状态的网络媒体难以媲美的。

2,坚持信息引导价值,传统媒体的优势首先在于信息权威。而网络资源固然丰富,但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报纸副刊要坚持为读者提供雅俗共赏的信息。如《新民晚报》的‚夜光杯‛至今还有很多家长把它并作为提高他们阅读写作能力的参考材料。

3,品牌优势,传统报纸多年积累下的品牌优势,也是新媒体短时间内难以建立的。如《羊城晚报》的‚花地‛《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北京晚报》的‚五色土‛等。可以利用报纸品牌效应开办了读者俱乐部,举办各种营销活动等,让品

牌资源效益最大化。

4,坚持传统副刊特色中的地域色彩,标题制作的方言化以及叙事文风的贴近性,吸引本土读者。如华西都市报在创刊之初推出的‚街坊‛副刊。

新媒介对于传统媒介来说并不是洪水猛兽,报纸副刊可以借鉴新媒介的优势实现自身价值的扩张。

1,改变副刊的办刊风格,使之符合新媒介环境下的阅读习惯。报纸副刊既要讲究高品味,又要注重现代气息,强调视觉效果和互动性,创造一种独特的版式风格和浓郁的文化气氛。

2,报纸副刊可以借鉴新媒介的版式和内容。新媒体的开放、平等、个性、及时、立体、时尚、多元既是新的技术特点,也是新的文体特点,更是一种新的阅读体验,而这些特点正与文艺追求自主自由的特性相吻合。

3,借鉴新媒介的分众性和互动性。报纸副刊可以细化版面,更有针对性,主动出击,走出小圈子作者,联络更广泛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开放式编辑模式,版面与新媒体联手。

4,增加副刊的服务功能。服务于读者的日常生活。像夏季如何饮食才能更有助于健康、家庭装修怎么样才能更环保、皮衣如何保养等方面的内容。

5,副刊也上网,借助网络传播优势。如《新民晚报》推出 ‚新民网‛,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互动优势,探索一条传统媒体打造网络影响力的模式。

四,结语

纵观人类媒介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新媒体对旧媒体的替代效应往往是暂时性的;所以新老媒介终将在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共生、共赢状态将长期保持。而报纸副刊在短期内页不会消亡,要在新媒介环境下办好报纸副刊,就要适应新媒体环境采取优势竞争策略。

五,参考文献

1,谭云明《新闻编辑学》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2,《南方周末》2004,09,25《纸上风云:副刊时代的终结》

3,《辞海》

浅析中国清末报纸副刊的消闲性 篇3

本文以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的第一阶段清末时期为研究背景,以清末副刊的消闲性作为研究对象,将副刊的消闲性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联系,系统地分析了清末消闲性副刊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报业、社会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关键词:

清末 副刊 消闲性

报纸的副刊,在中国有100多年历史了。从清末我国第一份正式的报纸副刊《消闲报》创刊到五四时期传播新思想的文艺副刊的出现,再到20世纪90年代后综合性副刊的发展,报纸副刊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性质与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报纸副刊作为精神产品,与它所处的物质基础,即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民族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

研究中国清末报纸副刊的消闲性,不得不论及中国新闻史上曾出现过的一类报纸——小报。小报指的是1840-1949年间,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出版的各种以消闲娱乐为主,熔新闻、评论、文艺、知识、娱乐、地方掌故于一炉的地方小报。这些小报数量很大,在千种以上,历来不被重视,认为都是些花边新闻、无聊掌故,因而保存不善,研究的则更少。中国最早的报纸副刊由晚清时期的消闲性小报沿袭而来,它脱离了当时封建统治舆论工具的性质,满足了市民消闲娱乐的需要。民国前的小报,据阿英《晚清小报录》统计,计有32种:如《世界繁华报》《笑林报》《游戏报》《消闲报》《寓言报》《采风报》等。小报的内容一般包括这样几个部分:新闻、文艺作品、广告。小报不谈政治,所谓国家大事,概不与闻,所载的不过街谈巷议、轶闻趣事,从战争、吃穿住行到休闲娱乐都能在小报上找到,尤以休闲娱乐内容最多。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是小报出现最早、数量最多的城市。上海的小报将自己的主旨定位在消闲性和娱乐性上,那么,利用文学作品来增加报纸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就成为小报的共同选择。虽然所有的小报或多或少都刊登小说、散文或诗词,但这些文学作品大都出自小报文人之手,少数为新文学作家的“客串”笔墨。主办这些小报的文人不是平民,而是拥有士大夫传统文化根系的才子学士。他们在上海讨生活,不得不自食其力,成为中国最早的职业文人——“洋场才子”。当时的上海商业发达,市民生活富裕但缺乏信仰,是一个充满新奇、刺激的物质欲望空间,而以休闲趣味的消闲性内容为主的小报正迎合了市民口味,作为一种市民大众文学颇受欢迎,为之后消闲性副刊的形成与确立奠定了基础。后来各大报纷纷效仿,产生了独立于正张之外的单页,称为副张或附张,其性质、内容、体例都和当时已出现的消闲性小报有着明显的联系。

中国报纸的副刊起源于清末。当时尚无“副刊”这一名称,凡独立于正张之外的单页,不管什么内容,都叫“附张”。大报副刊体近小报,以登载文艺作品为主,是近代传媒中的文艺刊物。1882年《字林沪报》(1882.5.18-1908.8.5)将小说《野叟曝言》排成单页书版式,随报附送,开汉文报纸连载小说之先河,所引起的广泛兴趣,为他报所不及。1897年5月2日,《字林沪报》开始连载王韬的《老饕赘言》,据王韬自己介绍:“凡景物之新奇,鬼狐之变幻,篇章之清丽,儿女之情怀,以及可惊可乐可歌可泣之事,亦无不详载其中。”这篇连载属随笔体裁,凝练隽永,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确是适于副刊登载的好材料。以前大报发表诗词都没有固定地位,《字林沪报》刊登《野叟曝言》《老饕赘言》时,固定放在最后一版,这就是最初副刊被称为“报屁股”“报尾巴”的由来。这时的副刊虽没有脱离于报纸正张,但已拥有与正张明显不同的独立单页,说明中国报纸副刊的诞生已经临近。6个月之后,1897年11月24日,英商字林洋行创办的《字林沪报》出版“附张”《消闲报》,随报附送,不取分文。副刊第一次有了固定刊名、出版日期和版面,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张真正的副刊。该报有两版,内容有旧体诗词、掌故、小说、笔记、传记、谐文等作品,多属“消闲文字”,带有消闲性质,从此开创了早期报纸副刊的雏形。其内容“首列骈散文一篇,其后新闻若干则,标题俱用对偶,所载上自国政,下及民情,以至白社青谈,青楼丽迹,无一不备。要皆希奇开笑,艳冶娱情。殿以诗词小品。盖名日消闲,真可以遣愁、排闷、醒睡、除烦也”。后《字林沪报》由于经营不善,于1899年出让给日本在上海开设的东亚同文书会,改名为《同文沪报》,其副刊《消闲报》也随之改名为《同文消闲报》。

《消闲报》作为中国第一张真正的副刊,它的产生最早是出于编者高太痴等人的主张。他们看到当时的游戏性小报发行量大,广受读者欢迎,因而就想模仿小报,在《字林沪报》上也有所创新,于是便想出了在“正张”之外另出“附张”的办法,用专门的版面刊载诗词、小品、传奇等带有消闲性质的作品。此外,《消闲报》产生的客观原因,是上海处于我国国人办报高潮的中心,报馆林立,报业竞争激烈,《字林沪报》创办时,《申报》已有十余年历史,其实力雄厚,业务经验丰富,《字林沪报》在新闻和广告方面很难与之竞争,这就促使它在刊登文艺作品方面寻找出路。它一方面继续发表诗词,保持和一批旧式文人的联络,并在体例上突破《申报》以竹枝词为主的做法,品种比较多样化。另一方面,又致力于争取中下层读者,采用为一般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体裁,创刊初期发表的小说《野叟曝言》《老饕赘言》便是重要的尝试。因此,《消闲报》从创刊始,其办刊宗旨坚持:“既歇息,则闲矣,则当有消闲之法矣。一篇入目,笑慨开,虽非调摄精力之方,要亦可为遣闷排愁之助也。”体现了副刊的基本功能,即为市民阶层提供一种可休闲、调节业余生活的读物。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这样提及消闲性副刊的特殊作用:音乐会与跳舞会不多有,戏园与游戏场喧嚣龌龊特甚,当此社会设备不完美之时,凡有文字知识者,舍读日报副张以调节其脑筋外,几别无娱乐之可言。后来,娱乐消遣就成了各报创办副刊的宗旨。

这与当时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有必然的关联——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日益明显——特别是与上海这座城市在半殖民地过程中所形成的都市文明有关,副刊的内容与当时其他小报上出现的文艺类作品的内容一样,适应了上海的达官巨贾、洋场才子、封建文人和一部分市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反映了当时一些没落的生活形态。这一时期的副刊文字,内容虽格调不高,但增加了读者,扩大了报纸的发行量,对报刊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正如史量才所说:“不要小觑了这小小的报屁股,它对于整个报纸的销数,却是很有关系的。”副刊中当然也有一些忧时愤世、歌颂壮丽山河的好作品,一些揭露官场、针砭时弊的佳作,它们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抨击了买办阶级、官僚阶级以及帝国主义,对社会变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奠定了晚清谴责小说发展的基础。然而,逐渐地一些低级无聊的作品占据了重要地位,当时此类作品“彼唱此和,喋喋不休,或描写艳情,或流连景物,互吟风雅,高据词坛,无量数斗方名士,咸以姓名得缀报尾为荣,累牍连篇,阅者生厌”。渐渐地,副刊登载的作品流于无聊和轻浮,不仅频繁登载一些旧俗谐文,消极地提倡复古,无裨于革命,大都是无关紧要的闲话之类,甚至还以一些腐朽、低级趣味的作品来取悦读者。这时的副刊已处于报纸中尴尬的“补白”位置,“报尾巴”“报屁股”的别称也暗含了更深层的含义。这样一来,早期内容休闲、大众定位的报纸副刊转而成为许多有识之土控诉、抨击的对象,人们纷纷要求取缔、改革消闲性副刊,不仅要抛弃低级无聊的趣味,更强调所刊载的文字应以有革命性宣传为限,要服务于时代,服务于生活。

随着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到来,一些报人及进步知识分子认识到报纸这一媒体在传播新思想、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独特优势,副刊自然就成为其重要的舆论阵地。从此,消闲性副刊不再是主流,占有主流地位的是具有强烈政治色彩和思想性的副刊。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和文学家充分利用副刊这片舆论阵地,刊载了大量解放思想、改造社会的文章,在新文化运动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中国的报纸副刊,经过“五四”时期的改革,一改原来“报尾巴”的局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副刊的性质也从原来的消闲性转变为文艺性较强的副刊。抗日战争中,在“文艺入伍、文艺为抗战服务”口号的指引下,文艺副刊在舆论宣传领域成为一支有力的方面军,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宣传抗日救亡主张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满足细分化的受众需求,以及促进报业自身的发展,我国报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办报趋向,朝综合性副刊方向发展。随着报纸扩版风潮出现的综合性副刊和各类专刊,是报纸新闻传播和服务功能双重观念的产物。目前大部分报纸上的副刊,已从原来意义上的文学园地转变成带有一定文学色彩的生活交流平台,文学性转向生活化,思想性变成贴近性,副刊版面对读者思想感情的内在服务性和引导性也得到增强。由此看来,中国的报纸副刊从最初的“报尾巴”到现在成为报纸中不可缺少的四要素之一,副刊一直在发展,其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从报纸副刊的发展轨迹来看,早期消闲性副刊的“遣闷排愁”与新时期综合性副刊的通俗性、实用性有所相似,虽然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副刊产生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但它们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对大众百姓的衣食住行及情感世界的密切关注却是一致的。在经历了副刊是舆论工具为政治服务的阶段后,副刊本体意义上的功能在回升。不同的是,报纸副刊具有与时俱进的独特品质,新时期综合性副刊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遵循报纸副刊自身的发展规律,做到雅俗共赏,做到丰富的知识性,周到的服务性,浓郁的艺术性,健康的娱乐性,高雅的趣味性等各方面的统一,是新时期办好副刊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使报纸副刊在社会的不断前进与发展中,成为报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报纸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增强地方报纸副刊的地域文化特色 篇4

地域文化是地方报纸副刊独有的资源宝库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作为地方报纸, 其发行范围、报道内容、读者对象等各个构成要素无不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印记。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社会视角、精神需求、欣赏趣味, 以及获取精神享受的渠道和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 为读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的副刊也要突破传统理念, 打破传统格局,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吸引各阶层读者。这就要求副刊从狭窄的文学圈子里走出来, 积极拓展自己的领域。而具有鲜明独特性、丰富性和拉近性的地域文化, 为地方报纸副刊的发展提供了一座丰富的、独有的资源宝库。

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是地方报纸副刊形成特色的独有资源。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历史和传统, 它所积淀的人文景观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 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地方报纸副刊形成自己的特色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精神空间、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和独有的作者队伍。每一位作者, 不管他自觉与否, 都受到地方文化的滋养与熏陶, 生活观念、思维方式都受到地域和民风民俗的影响。因此, 他们的写作从题材、内容到语言风格, 无不折射出相应的地方文化色彩。正是这些作品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 营造了副刊的地方特色, 使副刊显出个性风采。这种地方特色, 使本地读者感到亲切可信, 使外地读者感到新鲜好奇, 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 增加副刊的竞争力。

地域文化的拉近性, 为地方报纸副刊扩展了读者群。新闻接近性是新闻的价值评价标准之一, 是指读者由于对报道的对象比较熟悉, 或有某些相似点而产生的感情上的接近。作为依托以新闻传播为主要业务的报纸而生的副刊, 接近性也是其重要的价值所在, 以当地历史文化为载体的地域文化无疑是增强这种接近性的最好素材。关注地域文化, 表现地域文化, 会增加副刊与百姓的贴近性, 会使各阶层读者通过对文化的关注, 进而转化为对副刊的关注, 成为副刊的忠实读者, 扩大副刊的读者群。

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不断拓展副刊发展空间

地域文化是地方报纸副刊独有的资源宝库, 怎样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就需要编辑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找到百姓对文化的关注点, 找准文化与文学的交叉点, 在这些“点”上做文章。多年来, 南阳晚报副刊通过开设栏目、举办征文、策划活动等措施, 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坚持开设固定栏目, 全方位挖掘地域文化。为了确保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 我们先后在版面上开设了一批固定的栏目, 如《南阳风情录》、《琉璃桥》、《南阳关》、《我与南阳文化》、《南阳民居建筑巡礼》、《南阳旧事》、《南阳风物览胜》、《图说南阳》等, 这些栏目, 用文学的语言和思维把融合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地方文化具体成了可亲、可近、可感的各种生动形象, 使百姓对它既亲切又感兴趣, 受到大批读者的欢迎。

积极策划活动, 做深做透特色文章。开设固定栏目, 就好像副刊在地方文化的领域里拥有了一块自己的领地, 副刊可以在这里常播种勤耕耘, 长久得到文化沃土的滋养, 在平稳的发展中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在经营好这些栏目的同时, 我们还不断从地方文化现象中捕捉新的灵感, 策划活动, 给副刊注入新的生机, 激发副刊活力。

南阳是有名的“故事之乡”, 被誉为全国的“新故事创作基地”, 故事创作人才济济, 近年来更是涌现出了一批全国都叫得响的作家和作品。为了很好地宣传利用这一文化资源, 我们策划推出了“《猎物》故事小说接力赛”活动。“故事”这种体裁本身就很通俗, 适合大众阅读, 而且参加接力赛的10位作家全是土生土长的南阳人, 小说展现的又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 再加上“小说+故事”这种新颖的包装形式, 接力赛一推出便吸引了众多读者, 成了报纸的卖点。这个活动的成功策划, 使副刊严肃的面孔一下子变得可爱、亲切了, 与大众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适当扩大“地域”范围, 不断拓展题材空间。虽然地域文化具有丰富性, 但一个地区能够吸引读者关注的文化素材归根结底还是有限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我们在编辑实践中尝试逐步、适当地扩大“地域”的概念, 从本地区到相邻的周边地区, 从本市到本省, 从本省到邻省, 逐步扩大地域文化题材空间, 发掘那些和本地相关连的异地文化风物。我们以本地人在外地生活、生存、旅游的状况、见闻为重点, 开设《异乡南阳人》、《宛人游踪》等栏目, 拉近异地和本地的距离, 增强了本地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认同感, 给副刊注入新的生机。

由此, 我们也受到启示, 副刊只要走出狭小的文学圈子, 放下孤芳自赏的架子, 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 扎根地域文化的沃土, 从中汲取营养, 丰富自身, 就能根深叶茂, 就能赢得读者、赢得市场, 就会以独特的个性风采稳稳立足于报业之林。

(作者单位:南阳晚报社)

试论报纸副刊的时效性和策划性 篇5

我自2004年初开始担任《江淮时报》的副刊编辑以来,清早点开副刊的电子邮箱搜寻新近投稿,是每日必备的功课。但总会发现,文学爱好者的稿件如汗牛充栋般地塞满了信箱。但是,并不是稿件量越多,可选的稿件就多。在和别报的副刊编辑交流中,我们形成一种共识:即许多副刊作者的作品大都内容单一、文学性不强、脱离实际。假如随便选几篇就编发出来,分量不够,且影响整版质量。长此以往下去,只会让手下的副刊园地成为“死水一潭”。如何让副刊能够活跃起来,以情感人?笔者认为抓时效性和策划性,才能给副刊版面带来新鲜和活力。

一、时效性:副刊生命力的源泉

报纸副刊不同于纯文学刊物,也不同于娱乐杂志。报纸是新闻纸,报纸副刊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性,是新闻性的副刊。报业竞争越激烈,读者对报纸副刊的要求越苛刻,因此副刊较之以往应该更加热切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空间,更加敏锐地捕捉现实生活的发展轨迹,更加深入地观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并更快捷地展示于报端。

我们认为好的报纸文学作品副刊版的宗旨是刊登各种体裁、内容丰富的文学作品,来反映我们社会的状态和人的精神面貌,给报纸的广大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选稿的理由绝不是闭门所作的吟诗作词及风花雪月。与正刊一样,副刊也有引导舆论的功能,应在一定程度上围绕当前的热点来办,不能游离于新闻之外。事实上,一件兼具思想性和文字观赏性的好副刊作品必然是当前热点或重大新闻的延伸,副刊编辑在稿件的时效性方面做好了,做足了,不但不会影响或削弱报纸的新闻性,反而因其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而增强了前面新闻版的冲击力。如果说,大部分新闻版面标志着报纸的广度,那么,副刊则更多地代表着报纸的深度,新闻加副刊,广度加深度则会形成报纸的高度,提升报纸的知名度。

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期间,全国的新闻媒体众志成城。如果说透过各种媒体的新闻追踪报道让我们在第一时间获悉整个灾情和救援工作的进展,了解了无数震撼人心的瞬间,无数人的爱心奉献,那么在此次大战役中,各家报纸的副刊在这场特殊的新闻攻坚战中,也以出色的表现为世人瞩目。

众多报纸的副刊以新闻性和文学性结合的方式体现了文艺性副刊的艺术感染力,真实地呈现了一颗颗中国心在非常时期的心潮起伏:痛苦与忧伤,坚定与顽强,团结与奉献,互助与关爱,让世界看到了无数中国心闪烁出爱的光辉,让世界感到了无数中国人温暖的挚爱真情。如果说,深入采访灾区的日日夜夜是难忘的,那么紧贴新闻脉动组稿的副刊编辑的日日夜夜也是难忘的。在大灾面前,前方的记者和副刊的编辑共同完成着聚焦人的命运、颂扬人性光辉的时代使命。

众多报纸的副刊以新闻性和文学性结合的方式体现了文艺性副刊的艺术感染力,真实地呈现了中国普通老百姓在面对灾难时的最真实的情感流露,让世界看到了无数中国心闪烁出爱的光辉,让世界感到了无数中国人温暖的挚爱真情。有一首感动了许多人的长篇诗《孩子,请你紧握妈妈的手》即是一个鲜明的特例。它是当时副刊作品中的佼佼者之一,作者感情真挚细腻,感动了许多人。时至今日,许多人仍能记忆犹新,背上其中的几句。

二、策划性:发挥编辑主观能动性

在一个多元的社会,各家报纸的副刊应该形成自己的标志性形态。高雅的与通俗的,软性的与硬性的,俏皮的与严肃的,精神性的与实用性的等。副刊要有对现代思想价值观念的关注,要反映当代文化多样性的追求,要贴近当代读者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如何体现以上的形态,这就必须有人在幕后操作引导,这即是笔者所认为的“策划”。

策划活动最能体现一张现代报纸的创新思维,不仅要有好的策划资源,还要有好的策划艺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事,说出别人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运作出别人想做而做不出来的副刊版面;从构思、设计到开发这一系列步骤,将朦胧的构想变成清晰的程序;捕捉随时随地“流动”于自己身边的资源,使其成为报纸上受读者欢迎的副刊主题,才能增强其可读性和吸引力。再者,各类报纸有各类特定的读者群,副刊的任务是要以优质的稿件“以情感人”,抓住他们的所喜所关注;“以情感人”,抓住他们的眼球,试图引起他们的共鸣。

2008年恰好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三十年。《江淮时报》作为为安徽省政协委员服务的报纸,配合新闻版,副刊版做了一组《委员眼中的三十年》大型图文征集,以委员口述、镜头等图文并茂的形式完成一组感性的、平凡人眼中的巨变。见微知著,这组成功的副刊作品,再次印证了副刊的时效性与策划性并重,成就高水平副刊的成功实例。另外,政协委员中人才济济,文人雅士们兴趣高雅,我们针对此特征,通过和政协的书画社联系,他们以主题的形式,策划各类书画展,我们的副刊及时跟进,以主题为形式地开展委员书画作品巡展,这一阳春白雪的形式满足了政协委员这一文化层次高的人群的审美需求,也成为《江淮时报》副刊版有别于其他都市报副刊的一个特点与特色。

三、如何将时效性和策划结合

随着社会的变化,作为传达先进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副刊除了坚守应有的文化品位外,还要担起正确引导社会文化潮流、培育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读者的精神文化需要的责任。这就要求副刊适应变化,与时代同行,大胆创新,要加强策划,加强新闻性,并将这两种元素相糅合,贯穿于整个编辑思路中,要把重大话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探讨的问题。开拓视野,扩大领域。在写作体裁、题材范围及关注社会问题的宽广度上大胆探索,才能在求新求变中创出自己的副刊品牌。

笔者认为,在策划系列副刊时,最终还得依赖广大普通作者的得力配合才能完成,所以文学副刊编辑在组织稿源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求文学副刊编辑必须关心时事新闻,吃透中央和地方的政策,熟悉当前中心工作。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把“尺”,策划选题时才能掌握“度”。二是要求文学副刊编辑熟悉本市作者的写作特性和写作动态。没有一个较为庞大的作者队伍,就不能保证策划意图的落实,更不能保证作品的质量。三是要求文学副刊编辑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要求副刊编辑做“幕后英雄”,甘为人梯,这是最起码的职业要求。强化副刊策划意识,更要求副刊编辑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这种服务主要是通过为作者服务来为读者服务。■

浅析当代报纸副刊的文化性 篇6

报纸副刊的文化性主要表现两方面:一是反映社会文化特色, 二是体现区域文化特色。

一、反映社会文化特色

(一) 关注社会热点

副刊时刻关注着当下的社会热点, 但它与新闻又有所不同, 副刊主要强调的是对文艺创作的引导作用, 对影、视、剧及文学新作、美术新作等的介绍和评论。例如, 刊载于2015年4月11日《解放日报》中《朝花》版块中国剧协副主席罗怀臻的《我们缺的是剧作家, 不是编剧匠》一文, 就当前国产剧背离戏剧实质、市场泛滥等现象给了编剧匠们当头一棒。他认为剧作家与编剧匠不是一回事, 戏剧文学创作不可忘本, “有用”才是设立专业编剧的依据, 戏剧人才的培养不是“养”, 呼吁社会各界直面戏剧创作界和剧作人才培养、积累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 并建立青年戏剧会演制度和奖励制度;刊载于2015年4月19日《解放日报》中《朝花》版块的《嘿, 雪健!好一个老头儿》一文, 作者李培禹就当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嘿, 老头儿!》做出了客观评价, 认为不仅电视剧中李雪健、黄磊、宋佳等实力派演员是看点, 其背后的如何对待空巢老人, 怎样在父母生前尽孝, 如何改善父子关系等社会问题也值得大家深刻思考。

(二) 拓宽读者视野

副刊的受众广泛, 为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会广泛介绍一些读者不曾关注过的知识层面或生活细节等, 拓宽读者的知识层面, 丰富视野。例如, 刊载于2015年4月23日《“很仙”的节奏学古代女子挽青丝》一文, 就目前的古装剧热潮, 迎合观众需求, 介绍古代女子发型特点;刊载于2015年5月15日《四川日报》中《天府周末》的《清代食谱里的滋味生活》一文, 以成都图书馆联合四川大学图书馆共同完成清代饮食文献《食宪鸿秘》古籍善本再造一事开头, 介绍了清代的食谱, 清人也喝奶茶吃海鲜, 并提倡养生。

(三) 宣传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副刊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的宣传展示平台, 须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例如, 刊载于2013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的伍旭东 (溆水) 的《微信时代的亲情表达》一文, 作者通过微信在母亲住院期间时时发布母亲的病情, 坦露侍母的艰辛, 感悟尽孝的快乐, 体会朋友的关心和帮助, 是一种弥足的珍贵。文章采用日记的形式, 还刊登了朋友圈里的评论, 让人们感受到在当今这个人际关系冷漠的科技时代, 人与人之间依然可以走得很近, 感受“天涯若比邻”的科技伟大与感情交流。《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版块2015年以来连载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教授最新力作《家风正子孙兴》, 结合习近平主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指示, 列举了数十个优秀家风故事, 让读者感受优良家风的熏陶, 明白“家风是什么”, 确立让子孙世代受益的良好家风。

(四) 丰富读者生活

副刊形式多样, 有散文、报告文学、特写、随笔、文艺评论、杂文、诗歌, 近些年来还有纪实作品、网络小品、都市作品等形式。副刊内容丰富, 集知识性、艺术性、娱乐性、服务性为一体, 陶冶情操, 丰富生活。近些年来, 报纸副刊中仍不乏优秀的作品, 值得我们去细读品味。例如, 刊登于2013年9月9日《人民日报》中刘玉琴的《陌上何时花开》, 引经据典, 先谈“陌上花开, 可缓缓归矣”的来历,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君王钱镠, 因思念归家的戴氏王妃, 便提笔写下“陌上花开, 便可缓缓归矣”的书信, 平实温馨, 情愫尤重, 后又联系到当代人的生活, 指出我们应该放慢脚步, 调整身姿, 享受宁静的现实意义;刊载于2015年5月21日《新民晚报》中《夜光杯》的《遐迩集》, 选登了上海海派书画研究会会长齐铁偕的《书斋晓望》《读书》《横榻读倦眠觉后作》等几首诗, 使人耳目一新, 感受古诗文化。

二、体现区域文化特色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各地文化和而不同, 各地的报纸副刊也都深深打上区域文化的烙印。21世纪以来, 我国报纸副刊 (尤其是文艺副刊) 更加注重结合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旅游名胜、人物典故等挖掘材料, 彰显地方特色、凸显其个性化和本土化。[3]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副刊版块名字具有区域色彩

例如, 《四川日报》的副刊版块《天府周末》, 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四川盆地, 并不包括现今的川西高原和川南山地。四川盆地土地肥沃,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 成都平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 成了中央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 故称“天府”。因此, 《四川日报》的副刊版块以《天府周末》命名, 具有强烈的区域色彩。《金陵晚报》作为南京知名报刊, 其副刊版块以《雨花石》命名。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玛瑙石, 也称文石、观赏石、幸运石, 有“石中皇后”之称, 被誉为天赐国宝, 中华一绝。主要产于南京市六合区及仪征市月塘一带, 是南京著名的特产, 以《雨花石》作为《金陵晚报》副刊名字具有显明的南京特色。

(二) 副刊内容与区域文化紧密结合

副刊往往着墨于当地的名人轶事、百姓生活、风土习俗等, 于读者而言, 地理上具有接近性, 心理上具有亲近性。刊载于2015年4月10日《四川日报》中《天府周末》版块的《米仓山重新发现》一文, 介绍了四川著名景点米仓山, 米仓山是我国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天然博物馆, 也是一个基本上未被深入考察和开发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处女地, 景色优美, 是一个宝贵的自然资源库。刊载于2015年5月20日《羊城晚报》中《花地》版块的《畸人梁鼎芬》一文, 讲述了晚清学者、藏书家梁鼎芬坎坷崎岖的一生。《羊城晚报》刊登梁鼎芬的轶事, 是因为梁鼎芬是广东番禺人。

三、总结

文化性是报纸副刊的基本属性之一, 也是其最本质的属性。副刊在当今社会, 更好地坚持其文化性, 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坚持“内容为王”, 创造精品

著名作家金庸先生, 不仅是个武侠小说家, 还是个办报的行家里手, 他曾经主办国《明报》的副刊, 还曾总结出“副刊之五字真言”, 即“短、趣、近、物、图”。副刊最主要的还是内容, 改变的只是形式, 不变的是内容, 好的作品总会被人发现的。

(二) 发挥品牌优势, 勇敢超越

很多报纸副刊版块创办很多年了, 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如《人民日报》的《大地》、《羊城晚报》的《花地》、《解放日报》的《朝花》、《新民晚报》的《夜光杯》等。这些报纸副刊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应该结合当下形势, 勇敢超越, 再创辉煌。

(三) 运用新媒体, 拓宽市场

目前, 数字化阅读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据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 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 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0个百分点。[1]报纸副刊应该运用新媒体, 拓宽其市场领域。

摘要:当今社会, 虽然数字化阅读逐渐渗入人们生活, 但是报纸依然占据一定的阅读市场, 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报纸的灵魂在其副刊, 而报纸副刊的文化性又是其最本质的属性。副刊的文化性主要表现两方面:一是反映社会文化特色, 二是体现区域文化特色。社会文化特色即关注社会热点、拓宽读者视野、宣传道德教育、丰富读者生活, 区域文化特色即副刊版块名字具有区域色彩、副刊内容与区域文化紧密结合。

关键词:报纸,副刊,文化性

参考文献

[1]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R].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2015.

[2]宋建峰, 刘校豆.报网融合下报纸副刊的困境与出路[J].青年记者, 2013 (05) :29-30.

报纸副刊的困境 篇7

怎样使“灵魂”驾驭“面孔”, 又使“面孔”反映“灵魂”呢?那就要在加强副刊的新闻性的同时, 突出副刊本身固有的特点, 做到“副刊不副”与“副刊要副”———这看似矛盾的两个词, 恰恰就是副刊新闻性的特点。

副刊不副

副刊作为报纸的“四大件”之一, 是报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报纸的“灵魂”———新闻性, 也要贯穿于副刊之中。副刊要围绕报纸的报道中心, 要与报纸的整体精神保持协调, 不能偏离主题, 不能游离于整个报纸的报道中心之外。副刊必须具备新闻性, 这既是报纸作为一张“新闻纸”的要求, 也是报纸副刊区别于其他杂志类刊物的本质属性。今日, 副刊的概念早已突破以前“文艺类副刊”的局限, 它不再是独立成篇的“副角儿”、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现在的副刊是正刊的自然延伸和必不可少的有机辅助, 它们之间是一种互相渗透的融合, 这种融合是不分正副的。

众所周知, 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的受众欲知而未知的事实的报道。这里包含了三个要素:“事实”, 即必须是真实的, 不能凭空虚构, 这是最主要的要素, 可称为“真实性”;“新近发生”, 即时间上要新、要及时, 可称为时效性;“受众欲知而未知”, 即必须是受众关心的、想知道的, 可称为贴近性和服务性。符合了这三大要素, 就具有了新闻性。

当今各种新兴都市类报纸的副刊都较好地体现着这三大要素:第一, 副刊报道的内容是真实的, 以真人真事为基础, 而不像纯文学那样可以竭尽所能地进行想象和虚构;第二, 副刊的选题具有时效性, 及时地配合着当今国际国内和本地的重大新闻;第三, 副刊的选题和内容具有贴近性和服务性, 必须是受众感兴趣的、能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和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的信息。

新闻所固有的属性———真实、快速和新鲜———也被副刊吸收和利用。“副刊不副”就是指这一特性。

副刊要副

作为副刊, 不能丢掉它自身固有的规律和品质, 它的“新闻性”不能像新闻版那样讲究“五个W”, 不能追求“第一时间”。副刊的“新闻性”应该是“隐性的”, 是通过副刊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从整体上讲, 副刊的“新闻性”是广义的、宏观的, 副刊发表的作品内容应该是形象的、“间接再现”的新闻。它不能像要闻那样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五要素上争先亮相, 它反映的内容应有鲜明的新闻意识, 要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对事件要从时空两个方面进行开拓, 它传播的信息无论在内涵还是在外延上都比新闻版的报道有所扩大、有所深化, 是对新闻版的有力延伸和补充。这种延伸和补充, 首先是报纸功能的延伸———报纸的主要功能是:报道新闻, 传播信息;表达意见, 引导舆论;服务群众, 指导生活;传播知识, 普及教育;提供娱乐, 裨益身心。这几项功能中, 新闻版主要承担第一项, 这由其本身特性所决定, 其他几项只能是有所涉及, 不可能扩展, 而副刊则是后几项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对于第一项功能, 副刊也以自己特有的辅助方式加以体现。其次是报纸内容的延伸———由于现实生活的广阔性和读者需要的多样性, 虽然新闻版所提供的内容对读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但有些时候并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 而需要副刊加以补充、解释、深化和开掘, 较为系统地或专门地介绍各类知识。副刊的知识介绍, 可以伸展到新闻版所不能涉及的广阔领域, 篇幅可长可短, 形式灵活自由。副刊刊登的作品形式多样化, 可以是纪实性的, 也可以是文艺性的;可以是文字的, 也可以是图片的。副刊对一种信息的传播可以是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 可以剖析现实, 也可以挖掘历史, 还可以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副刊追求的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可读性, 可使报纸“耐看”。“副刊要副”就是要求副刊保持自身的特点, 在“软”字上下工夫。“软”是副刊固有的特质, “软”也是副刊最大的强项。“软”就是细腻、亲切、贴近、幽默, 注重以情感人、以理动人。副刊要追求“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陶冶效果, 以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思想震撼为心理基础, 以建立在情感之上的思想渗透为方式来教化人、感染人。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 副刊要适应新闻的发展趋势, 必须更多地分担正版的功能, 强化新闻性;同时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特质, 突出副刊的特点, 努力做到“软硬兼备”, 真正体现副刊的双重性:新闻性和文化性。

参考文献

[1].黄继春:《高校校报“副刊新闻化”探索》, 《咸宁学院学报》, 2006 (4) 。

论新媒体时代报纸副刊创新思考 篇8

《消闲报》是1897年11月24日付于《字林沪报》中, 出现在我国的第一份中文报纸副刊。从那之后, 各个报纸也都开始创办副刊。五四运动时期, 报纸副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与突破, 中国现代文学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起步。新文化运动中所包含的大量新文化新思想都是以副刊的形式作为媒介进行传播与发扬的。以《晨报副刊》、《觉悟》、《学灯》、 《京报副刊》这四大副刊为代表的新式副刊的兴起, 适应了新文化运动的需要, 具有文艺性、思想性和知识性。中国著名作家胡适曾经在论述中国新文学发展进程时, 明确地指出了报纸副刊在新文学发展初期的重要地位。

二、报纸副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单一的内容设定

报纸副刊内容偏向于登载文学与文艺作品, 导致了报纸副刊内容的单一性。报纸副刊与新闻版相比较, 副刊在整体的内容形式上更加注重其内容的美观。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纸质媒体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变大, 副刊受众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也已经不同以往, 这些原因使报纸副刊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 同城同质化现象的问题

每个城市都存在其自身的区域文化与人文传统, 如何发掘该地方的精神文明与文化传统, 了解当地读者对文化新闻阅读的需求, 是地方媒体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报纸副刊想要摆脱“同质化”, 就必须要突出自身的特点与个性,

(三) 报纸副刊互动方式的单一性

传统报纸副刊与读者的互动方式非常单一, 通常情况下都是通过书信、E-mail的方式来进行沟通与互动。现如今网络发展非常迅速, 而传统报纸副刊却几乎没有对网络这一平台进行开发利用。在新时代媒体背景下, 互动性对于报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单一的书信、E-mail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读者们的需求了。要将报纸副刊的互动方式向着网络社交平台发展, 报纸副刊可以借助网络社交软件如微信、微博、新闻软件等网络社交传播工具进行发展。这样不仅能让读者方便的读取到报纸副刊的内容, 并且可以快速便捷地进行回复、评论参与交流互动, 只有这样做才能改变目前报纸副刊互动方式单一的窘境。

三、新媒体时代报纸副刊的发展策略

(一) 处理好报纸副刊的内容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 报纸副刊的内容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报纸内容不能再像传统报纸副刊那样狭窄。从文学角度来看, 人们对报纸副刊内容的需求有了更大的范围与更高的质量。副刊作品不能够再像以前那样死守着散文、诗歌、 小说等纯粹文艺作品范围, 应当将文艺特写、摄影作品、特稿等作品放在报纸报刊上面。不仅能够提升报纸副刊内容的丰富性, 还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报纸副刊的内容不仅需要丰富内容, 也需要有一定的内涵与深度。报纸副刊内容一般都在两千字左右, 我们如何将两千多字的副刊内容呈现出精彩的内容和深层的含义, 这是我们值得思考与创新的。将报纸副刊内容做到精致唯美有内涵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具有很大难度的工作, 对副刊编辑者是一项考验。

(二) 常规表达方式的新突破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兴起与发展, 报纸副刊的表达方式也需要得到新的突破, 常规报纸副刊的表达方式渐渐不再适应这个时代。举例说明, 三峡日报近十年来, 逐渐意识到报纸中只有“本报讯”或本报记者的通讯等传统表达方式是不够的, 这样的表达形式不足以吸引广大读者, 对报刊内容的阅读兴趣。从而推出了“泛文化”性的大副刊《根在宜昌》、《宜昌之最》、《农民工进城打工线路图》、《草根奥运》等专栏, 创新了平面媒体阅读空间。这些专栏用副刊的表达方式, 更加贴近于读者所关心、关注的日常生活实践, 运用多种体例、体裁甚至有多种修辞格等表达方式, 使生活方式呈现出千姿百态。

(三) 利用网络平台来发展与创新版面设置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 手机、电脑等多媒体设备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同时数字网络的飞速发展也逐渐让人们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得新闻资讯。现如今人们每天都会接收与阅读到很多不用的信息内容, 对于这样快捷的网络传播方式, 报纸副刊也不容错过。但是从相反的角度思考, 在海量的新闻资讯面前, 读者有被淹没、无所适从的困扰。而副刊编辑作为某领域的内行、专家, 能在资讯的海洋中获取最有价值的内容, 再经过系统的编辑、梳理、整合。 即使同样的内容,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也会是一道独具匠心的大餐。副刊的服务性版面由于具有生活气息, 很受市民欢迎。 副刊组织的各种活动就是沟通读者与报纸的重要桥梁。由于网络平台的互动交流性非常强大,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报纸的优势。但是, 如果能依托网络来组织活动, 就能弥补这个不足, 而报纸的权威性又将为活动提供信誉和品质保障。

四、结语

报纸副刊作为现代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与创新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当文学以商品的形式进入到社会生活中时, 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就变成间接性的了。即使报纸副刊中存在着很大的利益与商机, 报纸副刊仍然不能放弃文学, 并继续更好地发展与创新。只有这样, 报纸副刊才能确保其在任何时候都能以一种坚毅的力量作用于整个人文社会。

摘要:报纸副刊是现代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 副刊对于吸引与培养固定读者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报纸副刊有很多发展需求。就现阶段而言, 人们在读报纸副刊时, 仍然是从媒体生态角度来对其进行相关讨论与分析, 副刊承担着报纸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 报纸副刊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探究与思考。

关键词:新时代,报纸副刊,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远怡.论中国报纸副刊内涵的演变及发展前瞻[D].四川大学, 2004.

[2]周倩.报纸副刊现状研究[D].西北大学, 2011.

报纸副刊的困境 篇9

关键词:报纸副刊,民国时期,西安,都市生活

1919~1927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诸多对中国近代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包括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九一八事变等。这一时期国内报纸虽然数量繁多,报道角度各异,但关注的内容大致相同,大多立足于国内政治,对政权格局变化、国共两党斗争、军阀混战战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报道。当时报纸的正刊如同社会剪影一样,充满了政治斗争和战火硝烟。然而,报纸的副刊却一定程度剥离了这种形式,尽量结合当地本土民生状况和文化特点,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各个报刊自己的风格。

区别于正刊的新闻、广告等实时性资讯,副刊以文学、艺术、科技等专门稿件,或对某一社会问题的讨论为主,多角度地反映了都市市民的日常生活;见证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然而,新闻专业对副刊的学术研究大多单纯地停留在对副刊本身的整体研究上,在城市建设、文学价值、文化构建等方向的细化研究数量不多,针对陕西地区的副刊研究目前更是几近空白。本文尝试着眼于陕西地区,对1919~1927年间西安发行的报纸副刊进行梳理和概括,以此还原特定历史时期下的都市场景,展现当时西安人民的日常生活。

一、成长与发展

1919~1927年西安报刊发行状况。民国时期,国共两党斗争不断,时局动荡。报刊作为政府的宣传工具,必然受其控制与影响。在此期间,各个报刊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前行,不乏一些报刊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停刊、复刊,甚至宣告终止。1919~1927年期间,共计11份有明确副刊版面的报纸在西安发行,分别是《公意报》《鼓昕日报》《关陇民报》《建西报》《民生日报》《大西北报》《陕西国民日报》《西北日报》《新秦日报》《旭报》《长安日报》,其中有停刊复刊的状况,也有更作他名继续发行的。

《公意报》创刊于1916年7月6日,陕西省图书馆保存该报的最后一期为1919年1月29日。作为陕西督军署的机关报,《公意报》政治立场明确,其内容多为督军署服务。该报副刊多用文言文体刊登诗歌、小说,主题思想多为附庸封建军阀喜好的作品。《鼓昕日报》由陕西第一届议会议员田芝芳于1920年7月15日创办,现存最后一期为1921年4月30日。该报宣称不以盈利为目的,支持新思想,批判旧的礼教和制度,在副刊版面连载了《民主主义论》《布尔什维克主义论》,李大钊的《各国妇女参政运动》等文章,是当时西安地区最早宣传马列主义的报纸。此外,还引发了社会对于自由民主、解放女性等话题的讨论。1917年10月15日,留日归陕的学者苏果哉独立创办了《关陇民报》,这是当时发行的报刊中第一家具有自己新闻专电,且发行量过万的报纸,可见其内容在当时十分受读者欢迎。除了新闻时事、社评之外,副刊整理出的社会学论著《社会政策》、科普类文章《公司略解》《现代社会疾病治疗法》等,为西安市民带来了政治理论之外的大量生活科普。由于此报保持政治中立,报道角度客观,因此被当地军阀排挤,于1921年12月18日停刊,次年4月12日复刊,不久后再次停更,现存最后一期《关陇民报》为1922年9月26日。1923年10月15日创刊的《建西报》,其总编辑为陕西第一个记者组织——记者工会的主席刘肖堂。该报专业素养高,爱国主义鲜明,重视教育,民主意识强烈,副刊版面多连载教育、农业、工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科普文。1925年1月更名为《建新报》。根据陕西省图书馆的微缩原件,《民生日报》创刊于1921年9月,该报副刊“自由谈”,除了连载不同类型的小说,还刊登了许多充满独特见解的反讽小品文和理论专著。该报副刊版面内容丰富,可读性强,趣味性高,在同类报纸副刊中风格鲜明。《大西北报》创刊于1923年7月5日,次年6月停刊,7月改组为《旭报》复刊,现存的最后一期为1924年11月29日。该报副刊以发表各种小品文、小说、剧评为主,偶尔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陕西国民日报》因为种种政治因素,存在时间很短,1926年12月22日创刊,仅半年后便停刊。作为一份党机关报,其副刊内容与其他报纸相比较少。《长安日报》与《陕西国民日报》的命运一样短暂,1919年4月18日创刊,次年9月30日停刊,是《西北日报》的前身,同年10月更名为《西北日报》。该报副刊除刊登诗歌、小说、小品文外,还刊登一些体育娱乐方面的内容,例如西安体育赛事公告,此外还收录了许多当地奇闻逸事。1921年10月5日创刊的《新秦日报》经营至1944年停刊,具有24年的历史,作为一份民营报纸,该报坚持无党派宗旨,以西安市的新闻、经济、商贸为主要报道内容。

民国时期,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之后,西方各种现代化理念、先进思潮涌入我国,在1919~1927年北洋军阀统治的八年间,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路线逐步清晰。据统计,1912年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的省会,人口数量仅11.16万人,排在当时十大城市之末。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的五年间,西安人口数量快速增到30万人。从城市排名和人口数量增长的情况上看,这一时期,西安城市规模开始扩大和发展,生长出了现代化的萌芽。报纸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其副刊也见证了城市发展历程。这11份西安发行的报刊记载了1919~1927年间西安地区的变迁与发展,这些报刊的副刊也提供了一个还原与想象当时都市日常生活的记忆空间。

二、“消闲”到“思潮”

副刊的发展与特点。中国报刊副刊在近代才逐渐出现,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文人办报和激烈的报业竞争。[1]每当报纸版面出现空缺时,文人编辑“常述野语稗史以补之”,[2]即用一些文学作品来填补版面,这就是早期的副刊形态。后经过不断改良逐渐适应读者对文艺性内容的需求,使用专门版面来刊载小说、小品文、戏评等,最终形成独立的副刊。学术界认为,诞生于1897年的《消闲报》是我国第一份正式报刊副刊。五四运动之后,原本“消闲”的副刊不再只是补白消遣,而是“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宣传阵地,成了进行激烈尖锐思想斗争的舆论武器”。[3]西安地区发行的报纸副刊也是如此,虽然文体较之前并无太多变化,但明显表现出对新文化、新思想、新文学的重点宣传。例如,《民生日报》在副刊“自由谈”中,开设家庭专栏来宣传男女平等,支持女性经济独立的新思想,在法治专栏中科普法治,宣传民主。后文将对这一时期报刊副刊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副刊因为其消闲性强,贴近生活,更易与读者产生互动与共鸣,因此多受读者青睐。副刊刊登内容之繁杂、角度之丰富、态度之鲜明,是其区别于正刊的主要特点。内容上,副刊多刊登各种小说、知识科普、戏剧电影预告、来信互动等可以反映城市生活风貌的内容。从文学作品连载、医疗知识普及、娱乐活动通告、市政服务建设,到倾听读者表达、帮助解决困难、宣传先进生活理念等角度表现出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需求。由于副刊刊载的内容主观性强,态度鲜明,对待社会事务的专题讨论立场明确,观点先进,各个报纸均演绎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展现了当时报人的编辑特色和时势认知。

三、传统与革新

西安报刊副刊主题。通过对副刊原始材料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副刊文本中的西安开始向现代化、世俗化社会靠拢,初步展现出现代都市风貌。此时西安都市化的缓慢发展,对副刊发展有促进作用。然而军阀统治下社会动荡,工业化发展阻碍重重,经济以农业为主,无法得到充分发展。封建统治下思想的转变也不会在一朝一夕,传统思想不会完全消亡。从文字编辑上看,这些副刊,相当一部分仍使用文言文。例如,《鼓昕日报》副刊连载的爱情小说《逆旅主人》,虽是描绘了都市男女的情感故事,却用文言文书写。很多宣扬科学主义,破除封建迷信的文章,使用文言文书写,以现代人的眼光来阅读,略显滑稽。一些名著译文,虽是介绍西方先进理论,中文译著却采用文言文,与新文化运动精神相悖。当然,除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因素之外,使用文言文也是为了尽可能适应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而扩大读者群。并且很多新思想、新理论已经对读者既已形成的价值观念产生颠覆,此时使用文言文,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让读者容易接受。

从主题上看,副刊主要表现了当时市民生活的以下几个方向:

第一,新知识的科普。副刊增设专栏科普基础科学知识、近代工业发展、新兴商业制度模式、先进教育方法、西式医疗健康理念、新制法律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西北日报》副刊的实业专录栏目,《中国纺织事业之前途》“中美新闻社特别调查稿”一文,放眼国际,使用数据分析对比我国与世界各国纺织业收入,呼吁国人抵制日货,使用印度棉纶代替日本棉纶,不仅能打击对方经济,还可增加国内产量,以此扩大我国纺织业的规模。《西北日报》对近代工业的关注涉及各行各业,《鄂省铁厂发展》《各国金融状况》《玻璃之代品》《海洋与实业》等诸多文章,以当代人的眼光去看,仍有借鉴意义。《建西报》副刊专栏“介绍言论”,每刊用近一半的版面连载文章著作,《全民教育论》站在政治角度解读全民教育的必要性,文中说道“全民政治既倾重于全民之自身斯不能不注意于民众之知识能力,是以全民政治实现之现有先决问题,曰全民教育为某民众”。这边大力宣传全民教育的重要性,另一边《民生日报》刊载《职业教育》一书,向读者详细介绍了职业教育于社会的重要性,并且分章节讲述教学方法、机构设置、课程设置的先进规范,希望完善现有教育模式与行政制度。在医疗健康方面,中医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与传统,轻易不可动摇,并且报人自身对中医也充满信仰。因此,医学科普常常站在中医的角度来论述,如《建西报》牛痘知识简介,便从中医的角度来解释西医原理。众所周知,所谓牛痘即天花病毒,在中医体系中,没有病毒的概念,接种牛痘疫苗是通过注射病毒抗体来预防感染。在当时,如此原理难以让当时的民众理解,于是该文章从中医排毒解毒的角度来告知民众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牛痘。如此温和不彻底的新知识科普表明传统封建文化仍然占据着主流意识,社会发展不易,革新不易。

第二,新思想的宣传。这一时期,“德先生”与“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始终是新思想的核心。几家民营性质的报刊,始终充当着宣传民主自由思想的先锋。除去上文提到的《鼓昕日报》最早引入马列主义,打破局限去看,副刊中种种新知识科普,新观念引进,重视全民教育,提倡男女平等等一系列主张,都在宣传科学与民主。中国封建王朝两千多年的统治中,崇尚男权,男子读书做官行走天下,女性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男尊女卑的思想至今仍然被部分人赞同与认可。在当时新民主主义的影响下,解放女性,推行男女平等成为都市青年的思想潮流。各大报刊都刊登了许多文章,鼓励女性破除封建思想约束,摒弃裹足的恶习,竖起洒脱干练的短发,接受教育,走入职场,以自新自立的人格与独立的经济地位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民生日报》副刊中的家庭专栏,连载文章《妇女职业》《女子职业与生理的关系》,提倡男女平等,鼓励女性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实现经济独立,并提示女性读者选择职业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条件量力而行,避免从事重体力,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女子教育》一文特别指出教育对性别不应设限,人人都应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同时大力推广女子教育。“小言”栏目中《我对于缠足实行之感言》痛批妇女缠足的种种恶处,言语间流露出对女性的尊重与同情。此时处于风口浪尖的青年女性成为许多文章讨论的热点对象。《劝告一部分女学生》《废除首饰观》等文对青年女性言行举止、衣着外貌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文章规劝她们将重心放在学习工作上,拒绝贵重首饰,朴素出行,避免浓妆艳抹粉饰自己。即使这种观点存在争议,但女性终于受到大众关注,走出闺房,进入社会发展关注的视野。新思想还包括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鬼神论,树立唯物主义科学观念。许多文章对封建迷信进行了批判,指出鬼神之说的荒谬之处。《建西报》1924年3月的一期“文苑”,特别分析了《聊斋志异》,劝告读者从文学角度欣赏其价值,不要一味沉迷于鬼神论当中。然而矛盾的是,不少副刊为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一边破除封建迷信,一边刊登一些捕风捉影的鬼怪之谈。总之,这一时期西安副刊体现的新思想在人民内心生根发芽,大众开始学习了解不同于传统儒家文化和礼义秩序的观念,社会万象有了革新的气息。

第三,针砭时弊,全民投稿参与社会讨论。受众对信息解码,向传播者反馈,这样的双向互动使传播过程更完整。编辑与读者互通稿件,就是双向传播的过程。报刊刊登读者来稿,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性,也反映了当时大众的心理状态与情感诉求。“读者俱乐部”“砭世针”“诗录”“来函照登”“风凉话”都是汇总刊登读者投稿文章的栏目,这些栏目中也有针对编辑某一观点发表自己观点的文章,可见当时西安市民并未在军阀混战的统治中迷失自我,依然有独立的思考与见解。《西北日报》中的“诗录”,许多作者在此用诗词记录生活,抒发情感。例如,《丙辰京邸春日怀旧四首》,表达了作者身在异乡想念西安春天的思乡之情。相比这种内心柔软情感的表达之作,“砭世针”与“风凉话”充满了批判军阀昏暗统治,揭露大众生活的苦困潦倒,抒发慷慨昂扬的爱国之志的文章。“今日是什么日子,不是旧历的端阳节吗?你看那沪汉方面英日惨杀华人十分惨然”一文,提醒众人勿忘国耻。“中国为世界上人民最多而最混乱的国,中国之军队,对内惟权利是夺,对外惟私利是国”,直接抨击了当时军阀混乱腐朽的统治。“在贵族式的教育制度下和金钱万能的时代,受经济压迫的人们想站到上等社会阶层上去,是一桩不可能的事”一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惟权惟钱才能得以体面生存的残酷现实,“许多有才能的人,在社会上往往从困苦中挣扎生活”。“砭世针”中,针对陕西西安地区的种种问题刊登许多文章,如《陕西教育行政各机关种种问题》披露了各行政机关层级繁冗,办事效率低下,不解决百姓疾苦等事实。《陕西教育败相》更直接批判教员、官员无为无能不作为,机关上下没有把教书育人当做教育的根本。此类批判习性文章在读者投稿中不在少数,足以感受到当时百姓思想中封建传统与民主自由间相互较量的火花。

第四,各具特色的消闲娱乐。副刊不仅还原了当时都市生活的厄困,也记录了都市生活各具特色的休闲娱乐活动。秦腔是陕西地区特有的传统戏曲,是大众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些报刊副刊都刊登了著名戏曲社:易俗社的演出预告,还会对一些戏曲作历史考证,对名角新角作人物介绍。易俗社在西安受到各阶层人士的普遍欢迎,文人雅士争相为易俗社演员题词作诗登报。戏评在副刊版面中也经常出现,每一篇戏评会结合易俗社上演的剧目,对人物服装、扮相、动作、唱词等方面作点评。南大街是当时西安的商业中心,设有剧院和电影院,也会不时在副刊上刊登演出预告。也有一些报刊自己组织民众开展娱乐活动,《民生日报》在1926年3月刊登一则“新制美人活动公告”,与当地商会联合举办了选美比赛,场面盛大。此外,《西北日报》1919年10月组织青年原会,每周周一、周三举办足球比赛,其他时间不定期举办其他体育赛事,丰富了都市市民的娱乐生活。《长安日报》《新秦日报》定期出一些灯谜供读者赏读消遣。还有各副刊连载的小说,涉及爱情故事、民间奇闻、侦探小说等多种题材。这些文本使副刊在丰富都市娱乐活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现并保留了其消闲性质。

通过系统分析当时副刊及其内容,不难发现副刊文本有的着眼于社会进步,有的聚集市民生活,不仅记录了历史转折与动荡,也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动态与面貌,甚至参与了对都市文化形态的塑造。最终副刊文本中的“都市”经历了一个从作者到编者,从编者到读者的层层解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真实的都市被符号化、主体化,副刊也参与了都市形象的设计与文本化,最终变成了一个副刊上的虚拟都市,复现出一个历史的、真实的、想象的西安。

参考文献

[1]员怒华.中国报纸副刊的孕育与诞生[J].中国出版,2010(12):64-66.

[2]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1:88.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下一篇:推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