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报纸

2024-07-26

语文报纸(共10篇)

语文报纸 篇1

一、捎(捎去)(捎东西);梢(树梢)(眉梢);假(放假)(假装);暇(应接不暇)(空暇);暖(温暖)(暖和);缓(缓和)(缓慢);泼(泼水)(瓢泼);拨(拨款)(拨动)

二、1.陆续2.裂逢3.留恋4.展示5.茂盛6.颤动

三、1.太阳留下红霞。2.我们发现了小船。3.我看见榕树。

四、灿烂的(笑容);明亮地(照耀);茂盛的(榕树);缓缓地(移动);翠绿的(颜色);平静地(说)

五、1.√3.√

六、1.红彤彤、金灿灿、白花花、黑乎乎2.一片片、一枝枝、一条条、一颗颗

七、1.到处(chù);应(yìng)接不暇;兴(xīng)奋;划(huá)去

2.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3.(1)多欢快。(2)鸟的天堂一棵榕树(3)①;②

八、寇、挥、悬、尸、磨、豪、斩

九、撤退、撒开;晋升、普通;日寇、冠军;仍然、扔掉;药剂、拥挤;棋子、红旗;狠毒、恨之入骨;冀中、小心翼翼;户口、尸体;抡起、抢劫

十、崎岖全神贯注浑身横七竖八满腔胜利胜利狠狠

十一、壮贯临截竖挺

十二、斩钉截铁居高临下气壮山河

十三、

1.zhuì jiàn

2.站在高处向下看,形容处于有利地位;山间的水沟。

3.顶峰歼敌

4.行动,决心,坚强不屈、顽强斗争

十四、蝴蝶玻璃唠叨继续灿烂踊跃

红红火火口口声声安安静静断断续续沸沸扬扬干干净净密密麻麻

十五、略

十六、1.③

2.湿润活泼茂盛

3.老芭蕉小芭蕉

4.略。

[四年级语文报纸答案]

语文报纸 篇2

一.贴近生活

很多报纸往往都有文化副刊, 这些文章贴近生活, 可用来给学生作写作题目, 给他们提供良好的观察视角, 激发他们养成观察的习惯, 笔者经常阅读《新华日报》的文艺版面, 它有很多贴近现实生活的文章, 让人看了很感动, 如一篇文章名为《母恩难报》中, 讲述了父亲在自己13岁时病故, 母亲37岁守寡, 她带着作者及4个兄弟姊妹, 艰难度日。大伯劝母亲让作者放弃读书, 是母亲硬是坚持让我读书, 后来作者考上了食宿免费的淮安师范, 为家里分担了一些负担, 毕业后到一家报社工作, 家境好一点了, 但母亲的身体却一天比一天差。每当看到母亲在灯下为弟弟妹妹缝补衣物, 作者就感到无名的痛, 母亲91岁时逝世, 在被夷为废墟的老宅上供上饭菜给母亲“送饭” (一个习俗) , 自己坚信生活的美好蓝图定能实现。文章充满了温情, 让我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 及及时尽孝的必要。

二.文化效应

很多报纸都注重对文化的挖掘, 可以让学生在文化上有更宽的视野, 可以更好地教育孩子们不要为短时目标而急功近利, 这也是一种心态的教育。如一则消息题目是“首批‘无锡老字号’评选结果出炉”, 提到无锡首批老字号评选结果出炉, 共有27家企业入选, 这些老品牌有些都可以追溯到宋朝, 涉及餐饮、食品、工艺品等多个门类。这些老店不仅较好地传承了品牌文化, 而且还有所创新发展, 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人往往急功近利, 不注意保护文化产业, 现在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领域的重要性,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也要注意一些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很多新的文化现象, 报纸上都会及时刊发, 这些现象可以鼓励学生关注文化的变化, 在《中式英语风靡全球彰显国力》中讲述了, 随着中国的发展, 汉语正逐渐融入到了国际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汉语拼音dama (大妈) , 变成了英语的一个单词, 此外, 文章还提到中国近年也借了很多外来词汇, 如拷贝、酷、可乐等。外国人对于中国的一些现象也很感兴趣, 例如10多年前, 他们就对“关系”这个词十分好奇, 特用来形容中国社会独有的复杂关系网, 后来, 此词还被录进了英美国家的商学院教材。这些都告诉我们, 我们自己要把母语学好, 研究我们自己的文化, 还有一则文章《网络时代, 别忘了如何‘写’汉字》, 似可与此篇结为姊妹篇, 都是对于母语文化的重视。

三.批判意识

现在的师生对于社会不合理现象往往是噤若寒蝉, 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报纸经常有一些批评社会的版面, 特别是一些图画, 图画下面的解释往往具有很强的批判性, 如一则图画名为“调侃背后的民意”, 讲述的是几年前, 河北冀星高速公路组织收费员进行肢体礼仪标准训练, 没想到这张图片题为“收费站苦练基本功”引发了网友的热嘲, 大家纷纷调侃称“礼仪动作像是伸手要钱”。文章评论:“网友调侃礼仪训练, 其实表达的是对高速公路收费站过多、收费过高的不满情绪。读懂这种情绪, 并切实加以整改, 比简单地指责网友调侃更能赢得民心。”我们可以鼓励同学们写文章来评论这样的图画, 说出他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例如一个学生写过一篇文章, 名叫《贪官与狗》, 写了一个清廉的官员, 在睡觉时梦到了自己变成一只狗, 后来为了生存向人摇头摆尾, 发现自己不用劳动, 就可舒服地获得食物, 他醒了之后, 就开始运用狗的生存哲学, 迅速升官, 但好日子不久, 他被人举报而锒铛入狱, 他感叹做狗也不容易, 现在学生写这样的批判性的文章太少了, 不能不说是教育之殇。

有些批判的内容, 还伴随着幽默的风格, 给人一种啼笑皆非之感, 有助于学生养成不同的文风, 如报纸上两幅讲述叙利亚战事的漫画, 一幅是:一面叙利亚的国旗, 在国旗下面奥巴马正在冥思苦想;另一幅则是一只熊蹲坐在叙利亚国旗左面, 山姆大叔做出飞奔的姿势, 但又显示他有些畏惧, 两幅漫画巧妙地展现了叙利亚局势中较力双方不同的心态, 充满了乐趣, 将奥巴马的无奈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深刻反思写作中的现实批判性。

总之, 报刊反映了生活的点点滴滴, 它的形式易于大家接受, 图文并茂, 除了时事报道以外, 还有很多文化讯息及重要的传播视角, 有助于我们将这些内容运用于教学中。

摘要:报纸上有很多贴近生活的文章, 阅读这些文章能丰富学生们的作文素材, 让他们更好地观察生活;报纸上经常介绍很多文化现象, 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生活, 挖掘文化本质, 丰富文化底蕴;报纸上有很多批判性的文章或图画, 有助于鼓励学生批判不合理的现象, 养成批判性的思维。

语文报纸 篇3

关键词:报纸教育;语文;学习效果

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有提高

1.从学生整体意见看出报纸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报纸教育的教学告一段落之后,为了了解学生对报纸教育课程安排方式以及报纸教育对他们的影响。采用了封闭式问卷调查,这次问卷的封闭式题目共分为9个题目。通过85位学生对报纸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整体意见调查的数据统计中明显地发现,报纸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喜欢报纸教育课程”“我喜欢老师的上课方式”“我会将上课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这三个调查题目分别有80人、78人、0人表示“非常同意”,有3人、5人、75人表示“同意”,有2人、2人、10人表示“无所谓”,“不太同意”和“不同意”均为0人,其他6个调查题目不作一一数据统计描述。

从85位学生对报纸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整体意见的数据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特别喜欢“报纸教育课程”的比例非常之高,达到94%,这是一个很令人鼓舞的状况,可见在课堂中增加报纸教育是有市场的,有生命力的。但是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学生在非常认可“我的教学方式”时,有高达97%的学生认可度,并且在答“学生会将上课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时,有12%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这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教师的上课方式影响了他们对报纸教育议题的评价,这有待后续观察、研究。

笔者通过学生对报纸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看出学生对报纸教育实践的整体意见是持十分肯定的意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的结果,对于初次进行报纸教育尝试的我是一大鼓舞,顿时精神大振,以致还增强了我继续研究、探索报纸教育实践教学的信心。

2.从学生的访谈分析可看出报纸教育能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笔者在学生之间,通过选择了两位学生代表进行访谈,了解笔者报纸教育的实践探索研究对他们的学习的实际影响。其中以一位上课表现一般,对报纸教育不是非常满意的学生,为报纸教育实践探索这一节课的厌学者的案例,从这位学生的访谈中,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报纸教育的重要性,在这个社会中,人所拥有的生存、合作能力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成功率,学生在平常的课堂中,却忽略了这种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报纸教育正是在这个角度呈现出它的生命力。但是,还可以从中体会到学生从内心深处所表现出来的对世界良好发展的渴望,只要我们稍加指导,一定会在报纸教育中让他感到合作的重要性;另一位学生是上课表现十分突出,积极参与并投身报纸教育的实践,这作为优秀生的案例,从这位学生的谈话中,我们明显地可以感觉到他的喜爱,报纸教育让他改变了很多,在现实生活中,他能学以致用,并且非常可喜的是,这些教育议题改变了他的语文爱好兴趣,由原来的一般学生一下子跃为发言积极的学生,难道这不就是我们语文工作者最喜欢看到的情况吗?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在某一种程度上,增强了我的信心,我相信学校教育最终会认识到这一点的。希望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对前期报纸教育的实践进行总结,为自己今后课题的开展提供一种借鉴。

二、学生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为了检验自己的实践效果,我选择了两个班级,分别作前后的比较。在实验前,我设计了10道总分为100分的有关报纸教育的试卷进行了考试。内容涉及“拟写新闻标题”“写广告语”“新闻采访稿”等方面内容。七(3)班有学生43人,七(2)班有学生42人,对两班培育前的成绩作各项分析,详细情况具体统计如下:七(3)班、七(2)班平均分分别为63分、61分,91分以上人数均为0人,80-90分人数均为1人,70-79分人数分别为8人、6人,60-69分人数分别为19人、20人,50-59分人数分别为12人、10人,40分以下人数分别为3人、5人。

分析:两个班级的平均分都非常低,高分段人数少,超过80分的只有两位,40分以下还有三位和五位。

我选择了七(2)班作为实验班,在学期期末,我又出了10道有关报纸教育的题目,其中选入了很多中考题目,涉及“拟写新闻标题”“写广告语”“新闻采访稿”“写解说词”“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等方面内容。形式类似实验前的试卷。对两班培育后的成绩作各项分析,详细情况具体统计如下:七(3)班、七(2)班平均分分别为66分、75分,91分以上人数分别为0人、5人,80-90分人数分别为2人、14人,70-79分人数分别为8人、11人,60-69分人数分别为17人、8人,50-59分人数分别为15、4人,40分以下人数分别为1人,0人。

分析:从数据的统计来看,两个班级都有进步,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后应该是有所积累,面对这样的题目,应该有所进步。但我们明显地可以看出来七(2)班的进步十分神速,高分段的人数大幅度增加,而且这些题目大多是中考的题目呢!结果出来的时候,学生自己也大吃一惊,七(3)班的学生纷纷要求我在下一个学期在他们班级也进行语文媒介素养的教学,并对我的“偏心”表示不满。

三、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加强,新媒介能力得到发展

初中报纸教育的实践探索中五个单元的教学实践,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报纸教育不仅是浏览报纸,而且还要学生发表新闻与作文。前面两个单元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力,但尤其是后面三个单元:学会新闻采访、学会编写特产专版、创办班级作文周报非常重要,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排版和制作报纸能力得到培养打下良好基础,以至提高全班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也体现在语文课程的作文训练中,笔者班级的学生对作文不存在普遍的畏惧感,反而能够在兴趣推动下高质量地完成。这从一方面说明语文课程与报纸教育的融合是可行的。单从语文课程角度看,报纸教育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在课堂实践中能使教师得到启发,从而生成合适的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本身也在发展,新课改为报纸教育留下了生存空间:初中教育阶段每周两节的语文综合实践课可以作为报纸教育活动时间。在教学方法上,报纸教育中作业单的利用对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从国外的经验还是从笔者实践的经验看,语文课程与报纸教育的融合都是现实的选择,可能带来双赢的结果。如我班学生先后在《今日永嘉》上发表两篇新闻,另一位学生的一篇作文在《今日永嘉》上发表,从中可以看出我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不断提高,因此,我觉得报纸教育的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是可行的,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浏览(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且还能刺激学生的发表欲望。

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大有进步

在报纸教育学习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对各个单元的教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通过报纸教育各个单元的实践,尤其一些具体的案例的运用,如解读报纸焦点新闻、进行报纸的比较,让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质疑辨析、善于抓住问题关键、善于重视严格的逻辑推断辩证思维,以至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断得到提高,如“一图一世界”“一闻一事件”,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笔者从学生的调查来看,很多学生认为报纸教育的课程的设计,不仅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锻炼了他们的能力,而且要注意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做任何事情,又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自己和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是弥补了平时我们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报纸策划书。 篇4

就业创业信息报

现代科技学院

大学生就业创业委员会

一 办报方针:

服务大学生,规划未来;引导大学生理想就业

二 报纸定位:

在校大学生,主要是针对一些即将毕业的大三大四的学哥学姐们,帮助他们积极搜索一些最新的就业信息,同时对一些有雄心抱负的同学,提供对他们自身有帮助的创业信息。

三 办报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公司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进一步增加,对于技术性人才,高等学历人才都有很大的要求。但是每年中国仍然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压力十分严峻。

针对这种情况,我大学生就业创业委员会特意创建几期报刊,宣传关于大学生创业方面和就业方面的知识,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和学习的机会来提高他们的能力,也是进一步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提高大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途径。立足学院,面向社会,服务在校大学生,提供及时的就业创业信息,使本院的就业率提高,保障学院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为本学院学生提供接触社会提升自己的机会。企业通过刊登招聘信息,一方面介绍了本企业的特点文化,让毕业生多方面了解企业各方面信息,另一方面提升了企业在本校学生中的知名度,更加有助于企业寻找到有能力的毕业生,达到双赢局面。

四 办报背景:

大学生就业难,主观原因是因为高校毕业生无法满足现状,家庭事业的压力,让他们被迫放弃理想。客观原因更多的是因为目前高

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这使得当前的很多大学生对书本之外的知识知之甚少。而且,当前高校教育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另外,当代大学生缺乏敬业精神和诚信意识等。为此,我委员会拟创办就业创业报提高毕业生需求信息的收集渠道,推动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的同时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方面素质和水平。

五 栏目设置:本报主要设置四个版块

第一版块:主要介绍最新就业政策。该版块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及早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及就业形势,认清社会需求,更准确的给自己定位;

第二版块:主要刊登赞助企业的详细介绍及宣传,提高企业在学生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三版块:主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创富故事及一些职场达人的奋斗故事,激励同学们大胆创业积极就业;

第四版块:主要刊登参加招聘会的各企业信息,同时刊登就业指导方面的文章和名人专访,名人名言等,同时该版块也会为同学们提供最新的市场动态,以及专业的行业分析。

六 具体操作:

(一)前期准备工作:由组织部开展一系列的前期策划组织工作,其他部门协同开展。

1、市场调研:

根据本学院所设专业,对社会企业进行调研,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在专刊中对读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毕业生对就业信息充分了解。

2、具体步骤:

(1)召开全体动员大会,由主席分配任务到具体部门,各部长将具体任务分配到每个人,对外联系人员形象代表学院形象,展现本院风采。

(2)外联部、就业部、创业部、实践部三部门在12月初具体分工,到不同地区(例如保定分为北市区、南市区、新市区、高开区、清苑县、满城县等,每个部选择两个临近的地区)联系企业,有目的性、组织性的展开工作。

(3)外联部、就业部、创业部、实践部根据不同分工,积极联系企业,通过介绍本期刊的好处(出资企业参与期刊出版的可以提供优惠,例如在12月招聘会的时候可以提供好的地理位置,提供专用招聘场地等等),说服企业出资参与。

(4)对于愿意参与宣传的企业,要求其将具体宣传资料发到指定电子邮箱,邮箱由办公室管理,每日进行统计。

(5)宣传部策划几种不同风格的版式,具体介绍各个板块的内容,然后由主席团最终裁定。

(二)后期开展工作:需要委员会多个部门依次开展,要求各个部门积极配合,本环节各个步骤相互环扣、依次展开。

1、报刊编辑

由办公室主编;内容、版式(由宣传部提供)之后,就业部、创业部、实践部、外联部提供就业信息及企业信息,进行排版打印。

2、报刊审定

信息部排版完成之后,交给主席团,由指导老师进行最终认定或修改,合格之后交给办公室进行打印策划(确定需要打印的份数、选择纸张公司等)。

3、期刊发行

由宣传部及职规部负责,在一餐广场进行宣传并发送本院学生或者进入本院学生宿舍进行发放。

(1)进行调研,确定本院学生(尤其是大四学生)的宿舍的分布;

(2)按照学生宿舍分布表进行发放,确定干事数量,男女分布,及发放数量。

(三)经费估计:

(1)报刊编制及出版所需经费,合计约1500元。

(2)报纸运送及发放所需费用,约100元。

七 总结:

通过开展12月招聘会,进行报纸的实施性成果检验工作,由信息部对宿舍进行抽查工作,检验在院招聘会中应聘成功人数(其中在信息报曾经刊登的企业总个数),然后交给办公室记载并对主席团进行反馈。委员会内部开展工作总结,通过多方了解刊物在同学中间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当时刊物反响决定下一步的刊物策划。

报纸(新闻)编辑试题 篇5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报纸编辑部门的总负责人通常称

A.总策划

C.总编辑 B.总经理 D.总主笔

2.在报纸编辑部中,负责根据文字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保证出版物质量的是

A.总编辑

C.内务编辑

3.现代新闻传播环境下的信息流通特点是

A.我传你受

C.传受互动 B.我打你通 D.供不应求 B.校对 D.责任编辑

4.对地震、火灾、飞机失事等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称为

A.可预见性的报道策划

C.独立型报道策划

5.新闻报道策划的最终成果是

A.报纸

C.具体的稿件

6.选稿环节中稿件分析的重点是

A.判断稿件有哪些缺陷

C.比较各篇稿件意义的大小 B.判断稿件哪一部分最有价值 D.判断稿件是否有刊用价值 B.相关专栏或版面 D.报道设计方案 B.非可预见性的报道策划 D.连动型报道策划

7.依据权威性资料对稿件内容进行检查,这种发现新闻稿件差错的方法是

A.分析法

C.调查法

8.认为“造题之难难于做诗”的是

A.邹韬奋

C.徐宝璜

9.新闻标题中的辅题指的是 B.黄远生 D.张季鸾 B.核对法 D.解释法

C.虚实结合题

10.一个版要有定读性,最主要的是要有

A.精彩的内容

C.精彩的图片

11.版面上最具有强势的编排手段是

A.标题

C.专栏

12.报纸版面向读者传递信息是依靠

A.文字

C.文字和图像

13.版面设计的首要要求是

A.确立正确的编排思想

C.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4.版面设计的主要工作是

A.确立编排思想

C.确立布局结构

15.中国最早的副刊是

A.晨报副镌

C.消闲报 D.引题和副题 B.精彩的专栏 D.精彩的言论 B.图像 D.题花 B.图像 D.版面语言 B.恰当地安排各篇稿件 D.正确处理编排思想与编排技巧的关系 B.安排稿件 D.美化版面 B.晨报副刊 D.字林沪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6.报纸编辑策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A.报纸策划

C.广告策划

E.发行营销策划

17.某报开展的记者(编辑)当一天老师的“庆祝教师节”新闻报道策划活动,属于

A.可预见性报道策划

C.读者参与式报道策划

E.受众调查式报道策划

18.运用分析法发现稿件中的疑点的具体途径包括

A.从稿件对同一事实的不同叙述中发现疑点

B.从稿件所提供的事实及作者对事实的评价中发现疑点

C.从新闻来源中发现疑点

D.从记者的反馈中发现疑点

E.从分析一件事实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中发现疑点

19.编辑修改稿件时,如果要增补新闻事实,常用的方法有 B.非可预见性报道策划 D.报纸介入式报道策划 B.读者活动策划 D.新闻报道策划

C.电话采访

E.合理推测

20.现代标题出现的主要表现是

A.类题的大量使用

B.标题的版面排列形式发生变化,标题字增大

C.多行题的出现

D.标题确定性增强

E.标题评价新闻内容 D.实地采访

21.引题引出主题,可以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交代和说明相关的A.背景

C.目的E.结果

22.对版的内容之所以要进行配置,原因具体来说有

A.消除单稿局限

C.吸引广告客户

E.凸显版面个性

23.版面对内容的评价有

A.综合性评价

C.绝对性评价

E.显性评价

24.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

A.同题集中

C.编排手段

E.版面的布局结构

25.善于运用标题的变化,对设计美的版面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标题的变化包括

A.内容的变化

C.大小的变化

E.位置的变化 B.形式的变化 D.字号、字体的变化 B.集纳 D.版面空间 B.最终评价 D.言语性评价 B.提高审美效果 D.增加组合效应 B.意义 D.原因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报纸编辑的鉴别能力

27.报纸编辑策划

28.稿件内容的相关性原则

29.后生错误

30.版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报纸编辑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2.压缩新闻稿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正确的编排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34.在专、副刊的组稿中,发现作者的途径主要有哪几种?

五、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5.下面的内容摘自某报刊登的新闻稿,请指出其中是否有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本报讯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今天证实,昨晚9时许,在新建县永陵镇发生一起杀死3人、刺伤2人的特大杀人案件。据了解,罪犯李某是个不到18岁的无业青年,现已被公安机关抓获。

36.国外有家报纸在2011年结束之际,以《2011年十大本地新闻精彩回顾》为题,刊登了本地发生的许多重要新闻,其中包括《地铁碾断少女双脚》、《勿洛蓄水池4个月连夺6命》、《地铁故障大混乱》、《疗养院被指虐待老妇》、《女郎被弃尸水槽居民喝血尸水》等社会新闻。请指出其中是否有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六、制作标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7.为下列新闻制作标题

本报讯“他们坐火车来到甘肃农村学校支教,背着睡袋留宿教室,和孩子们同在食堂吃饭。”13日,甘肃省定西市台办主任杨继红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他们”就是来自台湾地区的46名大学生和2名高中生志愿者,正在甘肃定西两所学校进行为期9天的支教交流活动。

“台湾学生来定西农村交流支教属于首次,很难得的机会。”杨继红说,本次活动由台湾微客公益行动协会组织台湾当地部分高校大学生,自发组成2个梯队共48名志愿者,分别在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中学和陇西乔门学校“当老师”。

杨继红对前来支教的台湾学生“赞不绝口”,他说,学生们从台湾飞至香港,然后乘坐火车经过广州、兰州,最终乘坐大巴抵达支教目的地。“自费过来支教,认真的精神让我们倍加珍惜这样的机会”。

支教期间,台湾大学生将为当地学生开展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教学,和当地师生共同参与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并与农村学生结对,深入农户家中体验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

杨继红说,通过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两岸青少年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双方教育的融合和创新。

38.为下列新闻制作标题

本报讯近日,西藏航空TV9827航班从拉萨贡嘎机场起飞前往兰州,这次飞行将与以往不同,飞机将不再经过那曲、格尔木上空,而是从拉萨贡嘎机场经玉树上空几乎是直线飞抵兰州,空中距离减少260公里,时间缩短约20分钟。这标志着进出藏的第二条空中通道正式开通。

长期以来,进出藏的航班基本上都是通过成都至拉萨航线,航线所经地形复杂,航线保障能力较弱、容量受限,航班间隔为10分钟/架。近年来,随着进出西藏航班的大幅增加,单一的进出藏空中通道导致航班延误严重,也制约了飞行量的进一步增加。为此,民航西藏区局在上级支持下大力推进ADS-B、VHF等空管新技术,不断提高航线保障能力,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开通拉萨经玉树到西宁的航线以增加进出藏空中通道。今年春季,由西藏航空对此航线进行了实际飞行验证,取得圆满成功;日前此航线开始了航班的正式运行。今后拉萨至西安、北京的航班航线走向也将陆续调整到此航线上来,最终将分流成都至拉萨航线20%的飞行量,有效缓解成都至拉萨航线的拥堵,不仅可以起到截弯取直、节能减排的作用,还将大大减少航班延误率。

七、配置评论(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39.请为下列新闻配一篇200~250字的编后(要有题目)

杨波小区为何垃圾分类做得好?

走进位于永兴路的杨波小区,记者看到,那里的垃圾箱房与很多小区不同。没有异味,没有污水,也没有散落在外的垃圾,整个垃圾箱房干干净净。不仅如此,这里还被划分成了9个区域,对应9类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塑料包装、塑料瓶、旧衣服、纸张、利乐包、金属、过期药品。打开各个垃圾桶,里面的垃圾果然与桶上标明的回收物名称保持一致。而在垃圾厢房的墙壁上,则贴着很多提醒告示,比如,在回收塑料瓶的垃圾桶旁写道:“瓶里不能有饮料参与,要用清水洗一下。”

在垃圾箱房旁,有个洗手池。打开水龙头,流出的水是热的。小区业主委员会副主任郑忠芳介绍,这个洗手池和热水器是居委会出资配备的,让居民在倾倒湿垃圾后立即洗手。“每次扔完垃圾就有热水洗手,人性化设施促使居民做好垃圾分类。”郑阿姨说。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9月起,杨波小区开始尝试垃圾分类。由于该小区由业主委员会自主管理,在决定启动前,全体业主举行了一次投票,垃圾分类获得全票通过。

为了让环保理念深入居民心中,“热爱家园”社团的七八名志愿者进入小区,挨家挨户分发区分各类垃圾的科普手册和两个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启动垃圾分类后的几个月,我们每天早晚都会到垃圾箱房旁值勤。”社团环保项目总监郝利琼说。

在业委会的支持下,志愿者们还在小区办起了黑板报,每期都会对严格分类的居民“点名表扬”。“这招真的很管用,我们居民碰面时,总会讨论今天哪家被表扬了,这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和督促。’’郑阿姨说。

语文报纸 篇6

1 报纸微博概述

1.1 报纸微博概念

报纸微博是指报纸媒体通过开通微博, 把报纸内容通过发微博的形式传输出来, 供读者阅读。这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是对报纸传播平台的延伸, 通过微博发布新闻信息不但具有快捷、方便的优势, 而且为大众消费带来了便利, 与传统的读报方式不同, 人们只需拿出手机就可了解到最新的新闻动态。

1.2 报纸微博的优点

报纸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运营模式具有传统报纸不能比拟的优点, 其优势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实时把握新闻动态

双方微博关注称为“互粉”, 当用户互粉后就成为对方的粉丝, 就能关注对方动态, 第一时间了解对方发布的消息。同时, 微博具有点赞、评论和转发的功能, 只要报纸微博发布消息, 个人用户就能立马进行评论和转发, 同时, 新闻媒体也可以根据新闻评论和转发的数量得知新闻的关注度。报社编辑可以根据新闻的关注度, 对新闻进行处理和把握, 以此来最大限度地体现新闻价值。

例如, 《央视新闻》在2014年7月17日发布了一则题为《马来西亚载295人客机在乌坠毁》的新闻报道。一架载有约280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的马来西亚波音777客机在乌克兰靠近俄罗斯边界坠毁, 这则新闻一经报出, 约有一万多条评论和近7万的转发量, 随即央视新闻对这则重大新闻进行追踪报导, 每日都有动态更新, 读者能从每日的报道中得知最新的消息, 并对消息进行链接转发, 以此形成报纸与读者的良性互动。

1.2.2 深入群众、切实报导、感知人间冷暖

报纸微博深入人民群众, 对老百姓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细致报导, 特别是一些鲜为人知的苦难, 这样一来, 就可以向社会各界寻求帮助。例如, 2014年7月24日, 《武汉晚报》有一则题为《农村女孩高考640分进名校, 贫困父亲:不希望她考这么好》的新闻报道, 报导指出:吉林延吉的女孩刘倩, 通过刻苦努力学习, 高考取得了640分的优异成绩, 被大连理工大学录取, 但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 小倩的学费成了难题。家中有患病的奶奶和读研的哥哥, 一时凑不出那么多钱。这则报道一经播出,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响, 好心人纷纷向刘倩伸出了援助之手, 最终, 刘倩在大家的帮助下, 解决了学费问题, 她的大学梦也将得到实现。

现实生活中, 这样的事情很多, 但由于缺乏报道, 社会各界也就无从知道。无可否认, 报纸微博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沟通、互动平台, 在这里, 我们可以尽情感知人间冷暖, 感受人间真情。

1.2.3 追踪报导、澄清事实

开放性和交互性是微博的显著特征, 也使得它成为了新闻的传播地, 只要微博上有新闻动态, 社会大众便会立马知道、并进行传播。粉丝们也会不断对新闻动态进行关注, 以求了解事情的真相。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所有报纸微博的工作宗旨, 只有本着这样的信念, 它们才能真正发挥新闻媒体的价值。提供新闻报道并对其进行求证是每个报纸微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 各家报纸微博必须要进行身份验证, 确保其身份的真实性。经过认证过的报纸微博能够以真实的姿态面对广大读者, 这也是报纸自信和自尊的体现。

其次, 在报纸微博进行新闻报道中, 一定要确保报道的真实性, 切不可误导读者。2013年7月23日, 《央视新闻》微博有一则题为《“夏打盹”补点钾》的新闻报道:夏季天气炎热, 人体出汗较多, 人体内的钾元素随着汗液排出, 但又得不到及时的补充, 因此, 会出现疲劳倦怠现象。与此同时, 此新闻还给出了温馨提示:适当补充钾元素可使人体的钾钠保持平衡, 防止人出现夏乏的现象, 一些食物, 如玉米、香蕉、莴苣、菠菜等都含有丰富的钾元素, 可适当食用。像这样的新闻报道就是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求真报道, 在进行求真的同时, 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可见报纸微博的人性化之处。

1.2.4 新颖的报道方式扩大了新闻消费群体

报纸是一种古老的新闻传播媒介, 是文字与图片的融合。但新的报纸微博打破了这一格局, 将音频、视频等都引入到微博新闻之中, 读者面对的不再只是单调的文字和图片, 而是可以感知的视频。这一报道方式在丰富新闻内容的同时, 也吸引了更多的消费群体, 例如, 不爱看报的青年学生也都纷纷关注报纸微博。

此外, 报纸印刷和阅读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每份报纸都需要在发行之前进行印刷, 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里, 每天拿一份报纸阅读对于繁忙的上班族来说也是一种奢侈, 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翻看报纸。但是, 报纸微博的出现却极大地改善了这一状况, 只要拿出手机就可以在微博上获取新闻, 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 可以在休息时间看看微博, 进行适当放松对上班族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2.5 与读者互动往来

与传统报纸不同, 报纸微博在进行新闻报道后, 可以收到读者的评论, 并跟他们进行互动往来。一方面, 微博上一条动态的字数基本限制在140字以内, 要想获得更多的消息, 通过与编辑的互动就可以轻松实现。另一方面, 有时候, 你看到的只是一个最新的消息动态, 但新闻报道的有些细节可能并未披露, 要想对新闻进行深入了解, 和新闻编辑者进行互动、交流就是一个获取信息的有效方式。

2报纸与微博的融合

报纸与微博融合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趋势, 报纸微博相当于是报纸的延伸, 它很好地对报纸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报纸是一种长期的、有效的新闻报道和传播方式, 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独特魅力, 会而且将长期存在。但是, 要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获得长远发展, 报纸必须得借助微博这一全新的网络媒体工具。利用微博, 报纸可以有效地进行“取长补短”, 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力量。

2.1 利用微博获取新闻线索

由于出版和发行所需的工程量较大, 所以传统的报纸媒体很难与新兴媒体相对抗。但是, 借助微博这一平台, 报纸的功能得到显著加强和改善, 这样一来, 越来越多的粉丝将会被报纸微博所吸引, 报纸媒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就会显著提升, 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也会相应增强。

微博是最快捷的新闻播报方式之一, 其效率是传统报纸所无法比拟的。前段时间发生的“马航”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马航飞机失事后, 新浪、腾讯等各大微博平台对其进行争相报道, 将事件的动态第一时间展现在大众面前, 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报纸微博这一平台, 充分了解和实时把握事件的动态。

2.2 利用微博进行深入报道

微博有其具有的独特优势, 但也有不足, 每条微博必须限制在140字之内, 这在体现了其迅速、精炼的特点的同时, 也暴露了自己的不足。网民们只能了解事件的大概信息, 而抓不到细枝末节。在这一点上, 报纸微博又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将报纸和微博进行有效结合, 首先, 利用短小精悍的标题吸引读者, 随即利用网络链接对新闻进行细致报导, 这一种形式极大地弥补了报纸和微博的不足, 打造了功能强大的报纸微博。

2.3 利用微博增强与读者的互动

传统报纸无法与读者进行互动, 读者只能阅读报纸上印刷的内容, 而不能对其进行评论。但报纸微博的出现就有效地弥补了这一遗憾, 能与读者互动是报纸微博的显著特点之一, 不管报纸微博发布怎么样的信息, 用户都可以对其进行自由点评, 这极大地促进了报纸微博与读者的互动, 显著增强了新闻播报的效果和报纸媒体的公信力。

3 报纸微博是报纸新闻生产机制的创新与变革

报纸使用微博这一新兴网络平台, 其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是巨大的, 它不仅要面临来自新闻媒体的压力, 也要承受众多名人微博、普通大众微博的竞争压力。在很多方面, 如技术特征、发布方式上, 报纸微博和个人微博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 报纸微博并不占优势。但尽管如此, 报纸微博还是为传统报纸的新闻生产机制带来了变革和创新。

3.1 进行“话语释放”

传统的报纸新闻, 由于版面有限, 导致其必须对内容进行严格控制和删减, 这就使得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闻报道被埋没。但报纸微博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它一定程度地释放了报纸的话语, 不仅对生活中的一些平凡小事进行报道, 而且也将记者的零星感受融入到报导中。报纸微博不仅内容丰富, 而且成本低、受众广、传播快。只要微博上有新闻出现, 社会大众就能在第一时间把握到新闻动态。

3.2“话题圈”的再中心化和再权威化

报纸是比较专业的、权威的新闻报道平台, 其内容必定经过反复精简、思量。报纸微博的内容相对较丰富, 这样一来, 编辑记者就可以利用报纸微博进行报道选题的预测和集纳, 在微博上看大众的反响, 然后把有价值的新闻在报纸上报道出来, 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 又可以实现报纸微博内容的再中心化和再权威化。

3.3 全新的“聚合、扩散”传播机制

微博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人们意见的大集合, 在这里, 可以看到不同大众的意见、看法, 这使得信息传播出现零散化的趋势。但是, 报纸微博的出现却有效地改变了这一趋势。报纸微博可以把微博内容聚拢, 让新闻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 这形成了一种双向的新闻生产模式。

4 报纸微博有助于提升报纸新闻的竞争力

报纸微博是报纸面对日益激烈的新闻网络竞争所采取的有效策略, 虽然它可能改变新闻传播的格局, 但是, 它有助于提升报纸新闻的竞争力这一事实是无可否认的。

4.1 报纸微博为报纸开辟了新的新闻传播路径

严肃、死板是传统报纸留给大众的印象, 但是报纸微博的开通却可以很好的改善报纸在大众心中一贯的形象。报纸微博不仅内容丰富, 如生活小常识、星闻八卦、科技创新等, 而且报道形式多样, 完全不局限于文字、图片等方式。

4.2 报纸微博注重新闻的同步性

报纸报道新闻缺乏时效性是报纸一直存在的弊端和弱点, 对当时发生的事件不能进行及时报道, 在第二天报纸印刷、发行之后大众才可以了解到新闻动态, 这极大地降低了新闻的同步性。但报纸微博却不一样, 它可以对新闻进行实时报道, 只要一有新闻事件, 报纸微博就可以立马发布博文进行报道, 这极大地提升了报纸的市场竞争力。

4.3 报纸微博新闻播报的特色性

现代社会, 新闻传播的形式日益增多, 为了尽可能多地吸引大众, 各大报纸媒体可谓绞尽脑汁。报纸微博的出现使各大报纸媒体又看到了希望, 报纸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媒体传播方式, 不仅内容丰富多样, 而且形式多姿多彩。不仅可以进行视频报导, 也可以与社会大众亲情互动, 这极大地吸引了新一代的消费者, 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群体愿意而且乐意成为报纸微博的粉丝和消费者。

5 结论

报纸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新闻传播媒介, 具有传播快、内容广、互动性强等特点, 它具有传统报纸无可比拟的显著优势。跟其他各类微博相比, 报纸微博更可靠、更权威。各大报纸媒体利用微博平台, 开通报纸微博, 是一个伟大的尝试和正确的选择。高科技的传播手段和高效率的传播方式使得报纸的基本面貌发生了改变, 报纸微博是对报纸新闻生产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也显著提升了报纸新闻的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 我们要看到, 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报纸微博,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 我们相信, 虽然道路是曲折的, 但前途是光明的, 所以困难也是暂时的, 只要报纸微博本着不放弃的精神继续前行, 不断进行革新, 就一定能获得长远、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剑.报纸微博:对报纸新闻生产机制及竞争力的影响[J].新闻界, 2011 (4) .

[2]刘西平.纸媒微博的价值与定位--基于新浪平台30家报纸微博的实证分析[J].中国记者, 2013 (10) .

[3]何江.我国报纸微博趋势探析[J].新闻知识, 2013 (5) .

[4]苏浩军.报纸微博的媒介价值与运作方式[J].新闻实践, 2010 (9) .

[5]张韬.报纸微博的媒介价值与运营方式[J].西部广播电视, 2013 (23) .

报纸的故事 篇7

我在北京住过,在保定学习过,都是看的《大公报》。现在我失业了,住在一个小村庄,我还想看这份报纸。我认为这是一份严肃的报纸,是一些有学问的,有事业心的,有责任感的人编辑的报纸。至于当时也是北方出版的报纸,例如《益世报》、《庸报》,都是不学无术的失意政客们办的,我是不屑一顾的。

我认为《大公报》上的文章好,它的社论是有名的,我在中学时,老师经常选来给我们当课文讲。通讯也好,有长江等人写的地方通讯,还有赵望云的风俗画。最吸引我的还是它的副刊,它有一个文艺副刊,是沈从文编辑的,经常登载青年作家的小说和散文。还有“小公园”,还有艺术副刊。

说实在的,我是想在失业之时,给《大公报》投投稿,而投了稿子去,又看不到报纸,这是使人苦恼的。因此,我异想天开地想订一份《大公报》。

我首先,把这个意图和我结婚不久的妻子说了说。以下是我们的对话实录:

“我想订份报纸。”

“订那个干什么?”

“我在家里闲着很闷,想看看报。”

“你去订吧。”

“我没有钱。”

“要多少钱?”

“订一月,要三块钱

“啊! ”

“你能不能借给我三块钱?”

“你花钱应该向咱爹去要,我哪里来的钱?”

谈话就这样中断了。这很难说是愉快,还是不愉快,但是我不能再往下说了。因为我的自尊心,确实受了一点损伤。是啊,我失业在家里呆着,这证明书就是已经白念了。白念了,就安心在家里种地过日子吧,还要订报。特别是最后这一句:“我哪里来的钱?”这对于作为男子汉大丈夫的我,确实是千钧之重的责难之词!

其实,我知道她还是有些钱的,作个最保守的估计,她可能有十五元钱。当然她这十五元钱,也是来之不易的,是在我们结婚的大喜之日,她的“拜钱”。每个长辈,赏给她一元钱,或者几毛钱,她都要拜三拜,叩三叩。你计算一下,十五元钱,她一共要起来跪下,跪下起来多少次啊。

她把这些钱,包在一个红布小包里,放在立柜顶上的陪嫁大箱里,箱子落了锁。每年春节闲暇的时候,她就取出来,在手里数一数,然后再包好放进去。

在妻子面前碰了钉子,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向父亲要,父亲沉吟了一下说:

“订一份《小实报》不行吗?”

我对书籍、报章,欣赏的起点很高,向来是取法乎上的。《小实报》是北平出版的一种低级市民小报,属于我不屑一顾之类。我没有说话,就退出来了。

父亲还是爱子心切,晚上看见我,就说:

“愿意订就订一个月看看吧,集晌多粜一斗麦子也就是了。长了可订不起。”

在镇上集日那天,父亲给了我三块钱,我转手交给邮政代办所,汇到天津去。同时还寄去两篇稿子。我原以为报纸也像取信一样,要走三里路来自取的,过了不久,居然有一个专人,骑着自行车来给我送报了,这三块钱花得真是气派。他每隔三天,就骑着车子,从县城来到这个小村,然后又通过弯弯曲曲的,两旁都是黄土围墙的小胡同,送到我家那个堆满柴草农具的小院,把报纸交到我的手里。上下打量我两眼,就转身骑上车走了。

我坐在柴草上,读着报纸。先读社论,然后是通讯、地方版、国际版、副刊,甚至广告、行情,都一字不漏地读过以后,才珍重地把报纸叠好,放到屋里去。

我的妻子,好像是因为没有借给我钱,有些过意不去,对于报纸一事,从来也不闻不问。只有一次,带着略有嘲弄的神情,问道:

“有了吗?”

“有了什么?”

“你写的那个。”

“还没有。”我说。其实我知道,她从心里是断定不会有的。

直到一个月的报纸看完,我的稿子也没有登出来,证实了她的想法。

这一年夏天雨水大,我们住的屋子,结婚时裱糊过的顶棚、壁纸,都脱落了。别人家,都是到集上去买旧报纸,重新糊一下。那时日本侵略中国,无微不至,他们的旧报,如《朝日新闻》、《读卖新闻》,都倾销到这偏僻的乡村来了。妻子和我商议,我们是不是也把屋子糊一下,就用我那些报纸,她说:

“你已经看过好多遍了,老看还有什么意思?这样我们就可以省下块数来钱,你订报的钱,也算没有白花。”

我听她讲的很有道理,我们就开始裱糊房屋了,因为这是我们的幸福的窝巢呀。妻刷浆糊我糊墙。我把报纸按日期排列起来,把有社论和副刊的一面,糊在外面,把广告部分糊在顶棚上。

这样,在天气晴朗,或是下雨刮风不能出门的日子里,我就可以脱去鞋子,上到炕上,或仰或卧,或立或坐,重新阅读我所喜爱的文章了。

报纸编辑作业 篇8

09060107 窦魏俊

新闻消息一:

人民网昆明4月30日电

据新华网消息,因涉嫌违纪违法,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州长杨红卫近日被免职。

据透露,杨红卫是在27日晚召开的州委常委会上被带走的,当时,省纪委领导当场在大会上宣布对杨红卫实行双规,随后将其带走。4月28日,《楚雄日报》刊登了州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花名册,其中常务副州长自动请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审计局局长被免职。

评析:

很多人一看这新闻,认为副州长、国资委主任和审计局长都是因为贪污腐化被免职的,其实他们是在3月份的楚雄“两会”上被提拔的。原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董继理自动请辞,是辞去人大代表职务,原因是他调离楚雄州,调到省发改委负责滇中调水工程。原国资委主任卜德诚被免职,是因为他升为州人大副主任,当然要被免去国资委主任职务了。审计局长免职,是因为升任州政协副主席。

这个新闻的作者没有做认真调查研究,把辞职和免职的官员列出来,故意打擦边球,模棱两可,它也没明说他们的免职是因为贪污腐化,而是看是无意却是客观上有意识地引导读者将两件事联系起来。这种新闻写作方法是不及格的。

新闻稿件二:

原文

耶稣在中国成为了抢手货

5月23日星期日上午8时,记者来到位于武昌昙花林社区的武汉最大的教堂崇真堂,哥特式建筑风格的高大教堂矗立在古色古香的昙花林四十余年,丝毫不给人突兀感,反而相得益彰,而此时教堂里面,早已经坐满了前来礼拜的信徒。

因为是清晨,很多信徒将从早市买来的蔬菜也一并提到了教堂,还有的信徒身旁放着吃了一半的早点。记者观察到,虽然是周末的早晨,但是教堂中的信徒数量早已超过了两百,神职人员也各就各位,礼拜现场井井有条,当记者进一步观察这些信徒时,发现这些信徒中大多数是中老年人,30岁以下的年轻信徒人数较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崇真堂负责人,也是这里的最高牧师徐先生告诉我们,圣经中将周日作为新一周的开始,所以每个周日教堂都会举行礼拜活动,有时间的教徒可以来参加,目前教徒主要是以中老年人为主,但是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徒加入,为发扬基督教填充了新的血液。当问道对基督教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的预测时,徐牧师自信的说基督教会在中国坚定的走下去。

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1950年前后,基督徒人数有100万至110万,1982年发展到300万,2008年统计为2700万,国外独立人士宣称今日中国大陆的基督教信徒超过7000万,在中国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 “基督教热”,大量的年轻教徒的出现引发了“高校基督徒群体”现象。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宗教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被边缘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三大宗教信教人数呈下降趋势,西方宗教学家宣称人类已经进入了“后宗教时代”,然而中国近年来以基督教为首的宗教发展势头日增,这一现象让人费解。

修改后

耶稣在中国深受欢迎

5月23日星期日上午8时,记者来到位于武昌昙花林社区武汉最大的教堂‘崇真堂’。

虽然是周末的清晨,教堂里却早已经坐满了前来礼拜的信徒。很多信徒将从早市买来的蔬菜也一并提到了教堂,还有的信徒身旁放着吃了一半的早点。记者观察到,教堂中有超过200位的信徒,神职人员也已各就各位,而这些信徒中大多数是中老年人,30岁以下的年轻信徒人数较少。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崇真堂负责人,牧师徐先生告诉我们,圣经中将周日作为新一周的开始,所以每个周日教堂都会举行礼拜活动,有时间的教徒可以来参加,目前教徒主要是以中老年人为主,但是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徒加入,为发扬基督教注入了新的血液。当问到对基督教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的预测时,徐牧师自信的说基督教会在中国坚定的走下去。

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1950年前后,基督徒人数有100万至110万,1982年发展到300万,2008年统计为2700万,国外独立人士宣称今日中国大陆的基督教信徒超过7000万,在中国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 “基督教热”,大量年轻教徒的出现引发了“高校基督徒群体”现象。

评析:

1、相对于新闻稿来说,原稿里面的修饰词太多了!新闻稿力求的是简洁准确,在有限的词语中说清楚要阐述的事情!用不了太多的形容词。你的重点是说明教堂的信徒数量之大,不是说明这个教堂有多漂亮,环境有多好!

2、原文第二段中开头已说因为是清晨,后又说因为是周末的清晨,显得比较繁冗累赘;我想中老年人是一眼就能辨别出来的,而原文还说经记者进一步观察,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因此将记者进一步观察删去

3、记者在对教堂牧师采访完后,介绍了一下我国基督教发展的简况,原本是好的。可是作者又在最后一段说宗教被边缘化,而基督教在中国发展好令人费解。实属多余,而且给读者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因此将最后一段全部删去。

报纸栏目策划 篇9

对于诸多老百姓来说,买房搬新家都是一生当中的一件大事,但新房到手,怎么装修,怎么选材料,买什么样的家具,却成了令人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延安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老百姓对家居建材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但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诸多老百姓在购买过程走了不少弯路,花了不少冤枉钱,虽然网络上相关知识不少,但杂乱无章,对于诸多老百姓来说依然没有太大帮助。

而对于老百姓来说,报媒依然是生活中不可获缺一种了解信息的渠道,所以我们力求在这个传统媒体上打造一个专业的便民窗口,从老百姓的角度入手,关注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专业的信息展示、知识沟通为老百姓架起一座桥梁,让老百姓更加放心舒心享受家居建材方面的相关需求。

二、专栏名称

《家天下》—家居专版

(备选《人居空间》、《家世界》、)

三、专栏定位

这是一档面向有家居建材需求的老百姓。节目力求以专业的视角去分析老百姓在家居建材方面的需求,关注家居建材行业的最新动态,关注老百姓对家居建材方面最关心的问题。以专业的行业知识和真实的产品信息来回报老百姓,引导老百姓合理、理性的去进行家居建材的消费。

四、专栏受众特色

主体受众:刚买房准备装修或买家具的老百姓 边缘受众:未来打算买房装修或买家具的老百姓

五、专栏特色

力求做到表述专业化,内容丰富化,形式互动化。

六、专栏长度

延安周刊单个整版

七、专栏形态

报纸专栏

八、专栏内容

行业最新动态 产品介绍 专业知识讲堂 互动环节

九、专栏风格:

专业快捷、通俗易懂。

十、专栏组织方案及人员设置

1、成立专家顾问组: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参与专栏设计及选题的讨论、策划。

副刊与报纸品位 篇10

加强副刊内容策划,提高趣味性和可读性。报纸是新闻纸,其副刊必须毫不动摇地围绕“新闻中心”选素材、找作者、列题目。报纸副刊与正报的宣传目的相同,但使用的手段有所差异。其中,正报是以正面的直观的消息、通讯、社论、现场的照片等方式达到宣传目的;而副刊则是艺术的、形象的,主要以报告文学、文艺特写、评论、杂文、故事、小说、散文、诗歌及艺术图片来完成其使命,实际上这才是副刊或整个报纸文化品位的真正所在。

而提升副刊的文化品位,首要的就是加强其内容的策划,提高栏目的趣味性和可读性。首先,要确定副刊内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总体定位。对副刊内容策划而言,如果仅仅等同于大众的日常生活,那就会流于平淡;如果没有精品意识在策划之中起关键作用,那么永远也别想拥有读者。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各种题材的精品,才是吸引读者的“法宝”。

其次,确立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文章格调。新、快、灵、活,是当今时代的特点。新,才会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对自己并不十分了解的新时代生活具有阅读的兴趣;快,才能抢在其他同类报纸前面,让读者对报纸产生阅读惊喜之感,并通过这种不断获得的感觉对报纸产生阅读信赖;灵,才会使报纸副刊的内容和形式有着不同以往的可喜变化;活,才能让读者常读常新。

再次,要有清新的文学品位。接近时代并不意味着文字一定很流俗,恰恰相反,文字的品位对策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清新的美文才能激发读者的审美愉悦感,从而调动受众的主观审美机制,使得编辑的策划和选稿在读者阅读过程中完成再创造过程。不过,必须强调的是,有时副刊策划也会使用带自然主义特点的朴实的文字,来完成策划所要达到的效果。

最后还要有独特的版式设计。在副刊版,恰当的图片是对文字内容的有机补充,而文字的表现又是对图片内涵的良好揭示。版式的作用在副刊中的作用可以说是为一道大餐的“味”与“香”添上“色”的包装。形式独特、美观和谐的版式,是对策划及其最终完成并取得良好效果起相当关键作用的一环。

不断转变和更新观念,创造特色文化品牌。在疾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受众的文化追求和兴趣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此环境中,如果副刊的编辑观念滞后,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就跟不上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而只有冲破传统观念形态和思维方式的束缚,报纸副刊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以开放的心态顺应和引导潮流,从而把最新的时代变化信息及时传递给读者。

而在转变和更新观念的同时,还要创造出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文化品牌。由于品牌效应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来,已成为商业领域竞相追逐的焦点。而在报刊杂志逐渐商业化的今天,形成一个品牌,带动一方市场,也是一份报纸取得成功和持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由此,副刊因其独特的文化特性,便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创建报纸品牌的重任。

众所周知,优秀的副刊,在争创特色文化品牌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一份报纸的整体品位。其内容可以有效地将编辑的创造性和读者的需求结合起来,以有限的版面,将触角延伸到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从历史的积淀中寻找文化的依托;也可以把一份报纸与一座城市、一方区域的气质串联起来,把思想价值、文艺价值和道德伦理价值发展到极致,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而创建特色文化品牌的关键在于找对角度、找准切入点,也即是百姓关注的焦点。例如,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的《大河报》之“厚重河南”系列,它作为一部涉及新闻、历史、文学的跨文体新闻作品,用新闻的眼光打捞河南远逝的历史,从新闻文化的层面观照河南,以秀美真实的文笔,在历史的穿梭门前拾阶而上,再一次用炎黄子孙的双手,去抚摸那久去的史诗和沧桑,在追古思今中,让读者了解了过去,也使读者对自己所生活的地区更加热爱。

充分发挥副刊的自身优势。相对于报纸的正版来说,由于体裁的不同,副刊在宣传、报道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优势。一方面,它可以把严肃的宣传内容形象化。比如一些法律、条令等文件类的刊载,虽然其内容是严肃的,但在副刊的宣传上,可以把这些古板的条文进行提炼或分解,以杂文、报告文学、故事等形式进行刊登,使之更加形象和生动。

另外,也要充分发挥副刊在题材上的广泛性和灵活性。报纸副刊的作品在配合宣传中心时,既可以把新闻故事化,并对故事进行渲染、强化矛盾、设置冲突、推出高潮;还可以吸收电影、曲艺、美术等艺术手段,对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进行改变。当然,由于报纸本身的特性,其副刊的内容也应注重新闻性和时效性,注重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和剖析。

报纸副刊发展到今天,虽然在形式、内容上依然保持多样化的特征,但大多已抛弃以往的那种纯文学的表现,逐渐走向平民化,贴近百姓生活,毕竟时代的进步要求为快节奏的人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休闲类作品。而满足这一需求,就要强调副刊的平民视角,贴近多元化的生活,在大众化的事件中抓取热点,将生活变成文字。

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另一位著名报人余庸也说过一句名言:“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报纸的市场化、报纸产业的形成,报业竞争也越来越白热化,许多报纸对副刊进行了改革,有的扩大,有的减少,有的以星期刊、周末版、周刊等形式对副刊进行了延伸和扩展,但万变不离其宗,副刊(包括专刊)以其固有的品位和魅力,依然能够形象地反映时代进步的声音,传递人们对社会的呼唤和需求,同时,副刊也是广大新闻爱好者对报纸阅读的一种审美的需求,并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

(作者单位:大河报社)

上一篇:伟大的母爱作文1600字下一篇:生命的追问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