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变革

2024-05-19

报纸变革(精选4篇)

报纸变革 篇1

改革开放30年来, 作为社会变革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报纸在忠实报道社会变迁的同时, 版式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播理念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

报纸版式的演变

以《洛阳日报》为例, 《洛阳日报》1980年复刊, 四开四版, 当时的版式是一种传统的版式, 文章短小精练, 标题字号小巧、字体多样, 版面以文字稿件为主, 图片只起到点缀作用, 版式总体风格清秀、素雅。由于受当时的技术条件 (铅印) 的限制, 标题从不使用底纹等装饰手段, 而是在版面空隙和文章后配以装饰用的栏花和插图。版面以发满为时尚, 稿件紧密, 行文紧凑, 反对留白和留空。

印刷技术的飞速进步为报纸版式的革新提供了技术支持。1990年, 《洛阳日报》的印刷技术实现了飞跃和突破, 告别铅与火,胶印取代了铅印,电子排版开始取代人工排版。 《洛阳日报》也在当年元旦由四开八版小报改为对开四版大报。 技术的革新带来了版式创新的飞跃,版式革新进入了一个新的空间。 字体、花边、底纹丰富多样,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标题的装饰、美化,图片的加工、处理,新技术、新的编排手段带来了报纸版面风格的面目一新,出现了色调加重、标题突出、照片醒目、 花边线条等美化元素点缀修饰等风格。 但是在编排理念上,仍然奉行横竖标题交错,文章穿插套拼,串文,讲求“横不断、竖不通、题不碰”的理论,标题错落,文章咬合,版面紧密,不留空白。

上世纪90年代末, 随着信息产业的细分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 在定位、版式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报纸版面提倡工业化大生产, 统一风格, 消灭个性, 报纸版面的流行趋势及设计风格追求统一规整中又有变化,强调版面视觉中心。 当时,北京青年报就提出 “三 步 五 秒 ”的 理 论 ,即 在 头 版 以 大 图片、粗线框营造视觉中心,让读者在距报摊三步之远,五秒之内,就能辨认出《北京青年报》及其刊登的重大新闻,从而产生购买欲望。 越来越多的报纸媒体认识到版式设计的重要性,导入视觉设计概念于报纸。 而电子排版技术的进步、印刷技术的革新包括彩色印刷的普及,以及数码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报纸版面设计和制作提供了更大自由发挥的空间。 《洛阳日报》也提出了模块化、时尚化,浓墨重彩,厚题薄文,消灭竖标题,横题横文,大标题、大照片的编辑风格。

传播理念的更新

形式服从于内容, 形式服务于内容, 报纸版式不断推陈出新的背后是新闻传播理念的更新。

上世纪80年代, 我们的报纸担负的更多的是宣传任务, 责任是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做好桥梁、纽带和传声筒。为服务好报道内容, 报纸在版面形式上就只好选择填满、塞实, 不留空白, 而受当时的报道理念和审美观念的限制, 不讲求视觉冲击, 不注重版式突破, 以局部美化和插图、报花为点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加剧, 报纸版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更加凸显了传播理念的变化。

工业设计概念融入版面设计。传统的版面设计实际上只停留在划版阶段, 编辑组织版面时主要对稿件的位置、题区大小和规定稿件能否全部安排上版面负责, 对版面的外在风格只是简单地要求美观、和谐、平衡, 划版者大多为文字编辑。随着工业设计概念的引入, 越来越多的报纸设立了版式总监的职位, 并聘请美术学院的专家对报纸版式进行整体设计, 划版编辑也引入美院毕业生等专业设计人员。这实际上意味着国内报纸已经开始尝试将报纸当作工业产品来设计和包装。

包装概念融入版面设计。从仅仅是把稿件在版面上予以排列和展示到有目的、有意图地运用加工、整合、拆分、突出等手段进行精细化处理, 报纸版面设计开始走入包装的时代。其标志是导读功能的普遍运用、版面稿件的整合处理、模块化的分类加工等。

对视觉冲击力的追求。报纸在版面处理时开始突出卖点和视觉中心, 吸引读者眼球成为不懈追逐的焦点。其手段包括:新闻的排列方式越来越追求简单实用, 方便读者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其感兴趣的信息;对版面主打稿件的处理无所不用其极, 配发评论、背景资料、相关报道、延伸阅读等手法纷纷亮相;图片处理被提到了极其重要的核心位置, 很多报纸甚至要求以图片为前提选择版面稿件的刊发与否, 报纸开始进入读图时代。

对报纸定位的更加细分。报纸版面设计以便于阅读为最高原则, 追求简单明快、一目了然。因此, 越来越多的报纸在不断地明确自己的定位和目标读者群的细分, 以确定自己的风格。机关报就要庄重大方, 生活类报纸就要平易近人, 市场类报纸就要贴近消费者, 周刊类报纸就要走向杂志化等。

报纸版式的走向

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新媒体的冲击、纸质传媒成本的增加, 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报纸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进一步变革和创新, 而这些变革和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报纸版面设计的创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 报纸版式的创新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报纸的易读化。

在传统的报纸竞争中, 可读性是被提及较多的概念, 随后又有人提出必读性的概念。随着传播“业态”发生变化, 易读性概念的提出, 使得探讨可读性和必读性的差异在新闻学中有了更实际的意义。在报纸进入“厚报”时代, 读者进入“速读”时代后, 可读性强的稿件 (信息) 由于淹没在报纸版面中, 因此有可能被读者所忽视, 可读的东西恰恰没有被读到。对于这部分读者而言, 可读性没有被体现出来, 可读性强的东西在极端的情况下变成了“不读”。在稿件 (信息) 增强可读性的基础上, 导入易读性的概念, 即稿件 (信息) 在报纸版面上增强吸引读者的方式方法, 可读性才能在传播中实现阅读的现实性。

细而言之, 传统新闻学理论中的可读性, 是指单篇稿件 (信息) 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单篇稿件 (信息) 的表现形式与报纸整个版面, 甚至整张报纸的信息处理形式组成了易读性的概念, 它是可读性的延伸和分化。新闻信息的可读性的内容, 加上信息处理方式上的易读性, 最终形成新闻信息阅读上的现实性 (必读性) 。

报纸的个性化。

报纸的版式风格是读者区别其他报纸的相对固定的特色, 个性一旦形成, 就不宜轻易改变、做颠覆性的变革, 只可以做一些细节上的微调。风格不仅是读者从报纸堆里一眼就能认出自己的特色依据, 同时又是让读者“一见钟情”的感情纽带。在报纸种类日益细分的现实环境中, 报纸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类报纸的竞争。这些报纸在有限的新闻资源、相近的读者定位以及相似的办报理念下, 如何才能展示自己的特色, 版式风格就成为首要因素。各路报界精英都力争在版式上与众不同, 而在树立自己风格的同时也应符合视觉审美的规律, 以自家报纸的性质及读者定位为准则。

报纸的人性化。

读者阅读报纸除了要获得各种信息外, 更是为了休息, 他们会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并不是报纸的标题有多么粗大、色彩有多么繁多、版式有多么花哨就可以吸引住众多读者的, 要想满足读者的感官享受, 应以舒适、悦目为准则。所以, 版面设计者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 使读者在轻松的环境下完成获取信息的目的。

报纸的时尚化。

版式设计是信息传达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是报纸的版式设计者不能就版式论版式, 应开阔眼界, 触类旁通, 关注流行和时尚的相关艺术, 增强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对时尚的敏感度, 令报纸的版式紧跟时代的步伐。美的事物总能吸引住人们的目光, 达到信息传达的预期效果, 版式设计要讲究美感, 要充分借助线条、色彩、插图等无声的语言去艺术地表现内容, 达到新颖美观、雅俗共赏的效果。所以, 往往更具美感、时代感、个性化的版式设计才会先声夺人, 抓住读者的视线。

在具体的版面设计上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凸显版面视觉中心。

每一个版面都应有一个视觉中心, 都应有一个吸引读者眼球的焦点。所以, 版面设计者要通过合理搭配运用图片, 精心制作设计标题, 对比编排板块栏框等方式来凸显报纸版面的视觉中心。

二是加强版面的可视化。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读者已习惯于接受一目了然的信息, 因此清晰而明了的图片报道也日益受到欢迎,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图片独立报道的价值得以发挥。图片已成为人们打开报纸后的“第一视点”, 合理运用新闻图片会加强版面的可视化, 有效增强报纸的易读性, 提高报纸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追求版面的简约化。

现代生活瞬息万变, 复杂而又紧张, 这使得人们摒弃过于精致、花哨的设计, 转而追求简单的设计, 以求得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和使用上的方便。进入厚报时代, 读者的阅读时间并没有因为版面的增加而增加, 恰恰相反, 快速浏览或读图成为新的阅读趋向, 这就要求简化版面设计元素。越来越多的报纸设计者意识到, 目前他们最需要做到的就是两个字:简约。简约的目的也只是两个字:易读。简约体现了现代报纸版式设计的特点, 即与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和现代审美观念相吻合;易读则体现了以人为本、为读者服务的办报理念, 即与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相一致。当然, 简约不等于简单, 它有内在的规律可循;简约也不等于墨守成规, 它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报纸变革 篇2

学理研究:版面变革的理性支点

早在20世纪初,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就已开始。版面设计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当时的“版面设计”研究更关注于招贴画、杂志和书籍,报纸版面并不受重视,设计主要还只是停留在设计新字体、偶尔设计一个新报头的层次上。但60年代后,视觉传达设计上所获得的理论研究成果,经由设计师和学者创造性的运用于报纸版面设计时,就成了促进现代版面演进的巨大力量。

正如达里尔・莫恩(Daryl Moen)所指出的,“绝大多数现代设计师分属于两大思想流派:包豪斯/瑞士―蒙德里安理论及‘图钉画室”⑾“图钉画室”(Push Pin Studio)代表的传统的版式,它追求设计的装饰性、表现性和刻意的不合理性,提倡“苟日新,日日新”。“包豪斯/瑞士―蒙德里安”派代表的是现代版式。包豪斯学派本世纪初发端于德国的包豪斯学校,本是研究建筑设计的,后来,它诸多的设计理念,特别是“形式服从功能”、“设计以人为目的”等被应用到了视觉传达设计之中。50年代时,兴起于瑞士的“国际版面风格”沿用并发展了包豪斯学派有关版面设计的观念。这个学派注重实用性、正规性和合理性,提倡“保持一致、不求变化”。正是这个派别推出了流行至今的“静态式版式”和“模块化设计”。

静态式版式。“图钉画室”所倡导的动态式版式(DynamicPage)是传统版面式样。直至70年代中期,它还是编辑们进行版面设计的首选。这个流派的设计师埃米里奥・普奇(Emilio Pucci)1974年在参加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报纸设计研讨会时,为《路易斯维尔时报》(LouisvilleTimes)设计并绘制了一串各不相同的装饰性报头,并主张每天换一个,以传达一种“美的信息”。随着报纸版面的不断增加,尽快找到自己的所需就成了读者对报纸的要求。“包豪斯/瑞士―蒙德里安”派推出的“静态式版式”(Static Page)逐渐替代“动态式版式”,成为版面式样的主流。所谓“静态式版式”,即每一天的设计风格乃至设计形式均保持一致,不追求变化;同一天的报纸各叠甚至各版的设计也都大体相同,形成相对固定的“信息陈列区”,读者就可以像在超市购物一样,快速寻找到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信息。

模块化设计。50年代期间,瑞士兴起“国际版面风格”,它认为“无衬线的印刷版面表达今天的时代精神”,“数学网格是组织信息最易读而最和谐的手法”,在版面上按预先确定的格式分配图片与文字,但图片与文字的并置不是简单的放在一起,而是从相互结合中发展出一种形式法则。这种“・风格”的核心实际就是“模块式设计”。模块式设计以网格体系(GridSystem)为基础,每篇稿件形成一个规则的矩形,用围框或空白将之与其他稿件分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不会发生串行、误读的现象,极大方便了读者的阅读。并且,因为矩形可以放在版面的任何位置,使编辑可以迅速撤换稿件。最初,“模块化设计”使用于杂志编辑,直到1963年,彼得・帕拉佐对《纽约先驱论坛报》版面进行重新设计,才将“模块化设计”引入报纸设计之中。他减少每个版的报道条数,设计出较宽的栏,增加版面空白,采用合适的版面比例,合理使用照片,更好地组织辟栏和图文布局等,很好地体现了包豪斯“设计的目的为了人”的思想。70年代《明尼阿波利斯论坛报》改版,全面采用模块式版面,让传统的“穿插式设计”退位成一种“辅助”手段。

“快读”(Fastfacts)的观点。“快读”由美国报纸设计师霍华德提出,并付诸于版面设计实践。如在头版设计“导读”,展示内页的重要内容,使读者能快速定位,免去将一份厚报从头翻到尾的痛苦;又如,在简明的标题下设置一个“快读”题,即“事实/影响”题(Facts/Impact),或者在标题旁边用与正文有明显区别的字体、字号编排一个“提要题”(Nut Graphs),把整个报道的主要事实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简洁地标出,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事件的内容及其意义;再如,现在的报纸上多用示意图来解释新闻,使其变得直观、形象,方便读者的阅读和理解。还有,大量的留白能让版面清晰、具有呼吸感,分割稿件+配置小标题又能让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对长篇稿件的内容和结构有个基本了解。

报纸涨价潮推动报业价格新变革 篇3

2007年11月, 深圳的《南方都市报》零售价格从1元提至2元, 拉开了中国都市报涨价风潮的序幕。2008年3月南京的《现代快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将零售价格从0.5元涨到0.7元;5月郑州的《大河报》也将零售价涨至l元, 7月成都和上海的都市报零售价相继涨到1元, 8月武汉的5大报纸同时宣布从0.5元涨到l元, 《南方周末》和《经济观察报》也从2元涨到3元。在全国报纸普涨大潮中, 首都的《北京晚报》、《北京晨报》、《法制晚报》、《京华时报》终于在2008年9月22日统一将零售价从0.5元上调至l元。报纸价格一路涨来, 让2008年的中国报业市场“涨”声四起, 一时间, 从街头巷尾到网上论坛, 对报纸涨价风潮的议论众说纷纭。

回看2008年的涨价风潮, 再看现在的金融危机形势, 我们冷静思考后, 禁不住会问涨价给中国的报业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涨价的动机和社会背景是什么?涨价会让报社渡过难关吗?为此, 笔者专门采访了业界的办报人、发行公司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 在深入调查涨价事实的基础上, 试图从报纸价格的历史发展轨迹出发, 找到真正的答案……

中国报纸价格的历史分析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 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到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 让中国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报纸价格的历史足迹,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报业走过的是一个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采访研究中国报纸发行工作的武汉工业学院报刊发行研究所所长吴锋时, 他谈到了历史上的报纸经营和发行情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 报纸价格主要是由政府定价, 报社无权自主定价。上世纪50年代初, 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对私营报纸进行公私合营。1957年, 政府取消了企业化经营的方针, 将报纸全部纳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系, 从中央到地方, 形成了单一的党报体制。党报的发行价格, 中央级报纸在5分钱左右, 省市级在3分钱左右, 以单位订阅为主, 个人订阅占极少比例。同时, 确立了办报和发行分开的发行体制。1949年12月, 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报纸经理会议和全国邮政会议。1950年, 经政务院批准, 确定了我国的报纸交邮局发行的“邮发合一”方针, 随后全国报刊陆续交邮局发行。

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中国的报纸一直都是政府定价, 报纸作为商品的价格属性并不明显, 其发行体制和盈利模式也比较单一, 报纸的种类也不多, 党报是主导报纸市场的唯一产品。可是报纸作为商品是要卖钱的, 作为报社和读者, 对报纸的价格一直都很关注。位于首都的《北京晚报》是一个有着50多年历史的知名报纸, 作为全国有名的大品牌晚报, 其自身的发展也经历了中国报业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历史上, 《北京晚报》的价格也有过几次大的调整。在谈到《北京晚报》价格的历史时, 北京晚报原总编辑李炳仁告诉记者:“‘文化大革命’前《北京晚报》一直是2分钱。后来《北京晚报》也有过几次涨价。我印象中《北京晚报》的价格经历了从2分、4分、1角、4角到5角的几次调整。”当问到他对哪次价格的调整记忆最深时, 他说:“我记忆最深的是第二次扩版涨价, 即由4开8个版扩到16个版, 价格从1角涨到2角。当时涨价还有点风波, 阻力也比较大。当时的人们收入普遍不高, 报纸涨1角钱, 对老百姓而言开支还是很大的。我们在涨价前曾向社会公布过有关消息。社内还在当时报社的4楼召开专门的座谈会, 听取社内意见。反对涨价的呼声很高。当时的群众对涨价之事也是不太支持, 还有读者专门给我寄漫画讽刺涨价之事。”对这次涨价的原因, 李炳仁回忆说:“原因是当时版面少, 而广告要求上的多。本来不多的内容版面有时会被广告所占, 读者对此很有意见。当时8个版的信息量也不够, 因此就想扩到16个版。”

从这段回忆中, 我们看到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企业数量发展很快, 大批的企业在发展初期极需依靠报纸宣传自己, 而原有的报纸版面和广告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从报纸扩版到报纸涨价的事实, 证明经营报纸的人开始用市场的眼光思考办报了。

经营观念的进步催生价格机制的改革

1978年,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 报纸也迎来了第一次重要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整个社会经济领域的变革已经开始, 这种变革使“市场”逐渐为企业重新认识, 广告因时而兴。同时, 由于国家提供的财政拨款日益减少, 报刊社不得不依靠自身的力量获得经济基础。1978年, 人民日报等首都多家新闻单位联合给财政部打报告, 要求试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经营方针, 财政部批准了这一报告。随后各地报刊社陆续恢复了广告经营。经营形势的变化促使报业全方位地改革, 版面、内容和价格整体都出现了巨变。1986年出现了自办发行, 一些新创办的晚报逐步开始按照市场化的模式来定价。

当然, 当时的报纸是在“双轨”体制下运营的, 既要受计划体制的影响 (如新闻纸仍属政府定价, 很低廉) , 又要受市场的影响 (如广告刊登) , 故而, 当时的报纸价格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定价。

上世纪90年代是我国报业市场化全面展开的时期。都市报在采编、发行和广告等领域全方位引进市场化的运营模式, 是我国报业经营史上的重大进步。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规范, 加之报社经营经验不足, 大多数都市报进入“价格战”的误区, 使中国成为全球都市报价格最为低廉的国家之一。

当所有的都市报在“价格战”中拼杀得精疲力竭以后, 冷静思考过后的中国报业, 重新认识价格带给报纸的重要影响。价格的自主权, 既是报纸走向市场经营的重要标志, 也是报纸面临残酷市场竞争中的“双刃剑”。价格因素确实是影响报纸经营管理变革的重要因素, 价格的波动, 正确地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真实与残酷。

中国的都市报在经历了“价格战”和“厚报”时代以后, 真正地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深海之中。涉水之深, 可见一斑。报社也开始思考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营、管理和发行价格方面的问题。一些报纸的价格已经在随着市场的变化, 进行着自主调节。1998年1月1日, 上海《新民晚报》成功改版后, 发行量高达176万份。当年的11月1日, 《新民晚报》将零售价从0.5元提升到1元, 结果发行量骤减了27万份。而参与同城竞争的《新闻报》 (属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将在1999年元旦, 以0.5元的价格即将上市销售, 为保住市场份额, 《新民晚报》只得将价格从1元下降至0.7元。这一事件很好地说明, 价格因素是市场竞争体制下报纸的生命线。

从20世纪末开始的中国报业的繁荣景象让国外的传媒非常羡慕, 但中国报业发展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许多报纸的经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靠发行卖报挣回的钱根本无法支付庞大的生产成本开销, 价格“倒挂”现象在报业市场十分普遍。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总经理王隽对此感受颇多:“中国报纸多年来都是价格‘倒挂’, 报纸的成本远远大于实际销售价格, 这种价格‘倒挂’现象, 只有在中国比较普遍, 发达国家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当问到是什么原因造成时, 王隽认为:“原因之一, 是由于中国的媒体多少年来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和发展, 报纸价格的确定跟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情况有必然联系;另一个原因是跟经济发展有关, 经济发展速度没有这么快, 人们接受高价格报纸的程度还没有达到经济发达时期的那种状态。”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 想要他们接受或是报社自己改变“倒挂”现象, 单纯从报纸售价角度想办法, 还不能解决问题。当报业市场进一步走向精细化和差异化经营的轨道上的时候, 我们中国的报人们也在积极更新着自己原有的经营理念, 用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机制定出自己报纸的价格。涨价是否真的可以改变报业“倒挂”的怪圈呢?北京晚报副总编辑张明非认为:“成本‘倒挂’现象一直都有, 涨完价还是会存在。想真正扭转这一局面, 涨价并不是最根本的办法。”对于报纸的合理定价, 张明非副总编辑有自己的看法:“我知道香港的报纸是6港币一份, 版面数相当于《北京青年报》这样的报纸。在香港, 几乎所有的文化产品, 包括书籍、报刊的价格都是内地的几倍, 比如内地一本30多元的书, 在香港要卖到100多港币。我觉得, 从价格这个角度说, 香港地区文化产品的价格与其出售的价值趋于相等, 是一种更为合理的价格。”

涨价让报纸价格开始走向价值回归

2008年国内报刊涨声四起, 为应对高纸价带来的高成本支出, 很多党报、都市报、晚报在制定2009年的报纸征订政策时, 都无奈地选择了涨价。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其报纸的定价在某种程度上对全国有很大的指导性。截至2008年9月22日晚, 北京的部分主流报纸都全线涨价了, 涨幅都在一倍以上, 彻底告别了5角时代。记者在北京的几家报亭了解到, 从22日开始, 《北京晚报》、《北京晨报》、《法制晚报》、《京华时报》的价格都分别上涨了一倍, 零售价由原先的每份0.5元上调至每份l元, 全年订阅价调整为288元, 即每份0.8元。《北京青年报》的零售价也由l元上涨到了1.5元。

对于此次涨价是否合适, 涨价之后会对报纸发行有何影响, 武汉工业学院报刊发行研究所所长吴峰认为:“2008年报纸价格上涨风潮, 表面看是由新闻纸上涨所导致的成本驱动提价, 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 这是我国都市报在经历了长期的价格大战、低价销售之后的一个正常的价值回归, 是报纸发行行业整体觉醒的必然结果, 是报纸发行竞争手段趋于成熟的表现, 也是报纸发行市场格局趋于均衡的表现。2008年的新闻纸涨价和CPI上涨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由头而已。”

著名传媒专家喻国明表示, 涨价可能会给报纸带来负面影响。根据调查, 对单个报纸而言, 如果同一市场内其他报纸都不涨价, 而一份报纸单独涨价, 那么这份报纸将会流失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读者, 如果同一市场内所有的报纸全部提价, 读者可能平均流失10%左右。

从报纸的发行和经营部门来看, 涨价无疑是利好的表现。起码, 价格经过市场经济的调节, 出现了自主的上调, 从一定程度上说增加了发行的收入, 这就相当于节省了很大的成本支出。

涨价对发行公司而言虽然是利好, 但涨价对于读报纸的老百姓来说, 则不容乐观。记者在北京市西二环和西三环的部分报摊调查发现, 涨价后的这几个月, 对报纸的销售量普遍产生影响, 位于西二环南礼士路上一家报摊的王姓摊主介绍说:“普遍都不好卖了, 以前能卖60份, 现在只卖不到40份, 不涨价的报纸情况会稍好一些。”零售报纸数量的下跌, 正说明老百姓对涨价后的报纸购买意愿明显下降。

喻国明说, 单纯从提价行为来看, 无助于经营的改善, 只有帮助缓解成本的作用, 由于纸张等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将可能加速报业市场的洗牌, 导致报业市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因为这个时候, 人们会比较, 改变原有的购报习惯, 重新选择那些信息量更为完整的报纸, 仅仅是在一个方面有特色的或其核心价值有可替代性的报纸将会被替代。

2008年的涨价风潮,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小的报纸价格包含着很大的学问。当报纸价格成为市场经济下报业生存的重要指标时, 报业生产者不仅需要懂得对发行成本实行有效控制, 而且还需要懂得在其他管理上控制成本。从节约一滴水开始, 做好节约措施;加强成本核算, 在管理上控制成本支出;注意统筹安排,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集中采购新闻纸, 关注纸价, 并对纸价形势进行判断。同时, 以其他经营手段和方法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9年, 中国的报业将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寒冬”中继续前行, 而涨价过后的中国报业正在加大改革发展的调整步伐。1月14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各省 (区、市) 新闻出版局局长, 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行专题研讨, 会上,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指出, 新闻出版行业目前进入了改革的攻坚阶段, 今年是总署确定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主题年, 也是改革攻坚年。

2009, 中国报业的变革时代已经到来……

(作者为北京日报社《新闻与写作》编辑部编辑)

报纸变革 篇4

马克思历史唯物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当舆论导向、舆论发展适应经济基础, 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时候, 就会对社会发展和生产力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当舆论导向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或者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时候, 就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产生负面效应。

1978年5月11日, 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引发了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为党在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扫清了障碍, 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供了思想准备, 为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1982年11月至1983年2月间, 人民日报就“大锅饭”现象连续发表的7篇社论, 引导干部群众破除平均主义的观念, 强调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对社会观念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1)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 《深圳特区报》刊发了《东方风来满眼春》、“猴年八评”等新闻作品, 掀起了舆论界和思想解放的巨大反响, 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的第二次高潮。

二、新闻评论在舆论引导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

观点明确, 说理性强等优势决定了新闻评论可以就社会舆论热点和焦点明确的提出报社编辑部的态度和意见, 成为引导舆论的利器。如《人民日报》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代表了党报的权威和风向标, 常常能为一些重要话题造造势, 也能为某一过热问题降降火, 使舆论争议趋于统一。“一份报纸拥有多个版面, 新闻评论在众多版面中往往拥有较高的阅读率, 其舆论引导的作用不可小觑。” (2)

(二) 新闻评论是当代社会变革中化解矛盾的平台

中国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 诸多问题和矛盾集中暴露, 这需要新闻媒介通过评论来搭建沟通舆论的平台缓解矛盾和解决问题。

新闻评论可以反映舆论、引导舆论、进行舆论监督, 为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和谐的舆论环境, 使人们在思想上做好社会转型的准备, 万众一心、齐头并进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特别是一些政策法规的贯彻宣传, 官员行为的舆论监督, 公共生活准则的遵守和民生的改善等重要社会公共问题需要主流媒体用评论说话, 明确表明意见和态度, 引导社会思潮健康发展, 提升民众公共生活素养, 提高媒体自身话语权和公信力。

三、新闻评论应当如何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一) 坚持党性原则, 弘扬主旋律。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 新闻媒介要为某个阶级代言, 成为某个阶级、政党、党派的喉舌, 维护阶级利益。“党性原则决定了党的新闻事业的成败与优劣, 从而也影响到党的宣传工作的成败与优劣。”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需要新闻媒介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 高屋建瓴, 高张旗帜, 传达党的思想和部署,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提高读者的政治思想水平。新闻评论要使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提升公众对社会变革与社会事态中遇到问题的解读和研判能力, 更好的推进改革与发展。

(二) 贴近群众, 寻找受众定位。

新闻评论要将评论的笔锋对准政府和民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党报党刊作为党的喉舌, 既要通过评论传达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又要发挥人民主体地位, 重视基层民意和百姓期盼, 传达社情民意。如果评论只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陷入“命令式”和教条主义, 与大众的生活毫无干系, 脱离群众, 这样的话题只会被人民忽视, 达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按照新闻价值的接近性原则, 新闻评论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 走基层, 转作风, 将视线投向基层, 报道百姓身边的人和事, 传递正能量。要向市场化迈进, 以受众为导向, 掌握受众心理, 关注大众感兴趣的话题, 说老百姓听得懂, 喜欢听的话。特别是党报评论要转变风文, 变教化式为引导式。要在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基础上以平等的语气和态度来和读者对话, 切不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书写新闻评论。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 用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说服读者, 才能达到评论引导舆论的效果。

(三) 重视网络舆论, 适应媒介新环境。

网络世界高度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反馈性决定了, 网络民意能够更加直接真切的反映群众的所思所想, 传递人民大众的呼声和期盼。然而, 网络舆论由于其匿名性、非理性等不成熟也暴露出了网络舆论的许多弊端与不足, 主要表现在谣言流言的泛滥、刻板印象与贴标签、隐私权的侵犯、谩骂攻击式的语言暴力等方面。

“舆论导向正确, 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 是党和人民之祸。” (4) 网络舆论是把“双刃剑”。传统纸媒需要适应媒介大融合的趋势, 把影响力和话语权向网络媒体、新媒体延伸, 触及新的传播手段和表达方式。因而, 新闻评论要加强与网络舆论的互动, 及时的观测和反馈网络舆论的热点和焦点, 对以秒为单位计算的网络舆论热点作出敏锐的反应, 及时引导, 在负面舆论不可逆之前发表评论, 作出引导。同时, 也要充分利用网络评论, 将其中逻辑性强、合情合理的部分引用到新闻评论中来, 使之成为网络舆论中的优势意见, 消除舆论中的非理性成分, 将网民的注意力转移到事件解决上。

(四) 注重新闻评论的形式美。

“新闻美”是由新闻的内容美与形式美构成的。新闻美是新闻传递信息的理念之美与新闻形式所产生的感性、愉悦之美的辩证统一。新闻评论能否在新传媒如日中天的形势下站稳根基, 第一取决于内容的深度, 第二取决于形式的美感。评论的优劣除了在思想上见分晓之外, 很大程度上也在“形式美”上示高下。

文字是“声形义”三者的结合。形式美与内容美是密不可分的, 内容极其重要, 脱离了内容, 再美的形式也只是空中楼阁。同时, 评论也要讲究音律、押韵等节奏之美, 使受众读来朗朗上口、余韵悠长。

新闻评论的形式美具体表现在:一是立意新颖与逻辑严密相结合。立意新才能突破常规、开阔视野、启发思维, 但是, 新的论点不是胡乱猜想而是要以调查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 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得来, 常用的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反证法、归谬法、矛盾法等几种形式逻辑方法以及辩证法等。二是鞭辟入里与深入浅出相结合。新闻评论要直面社会热点难点, 由表及里, 由点到面, 深挖事件所蕴含的时代趋势与社会顽疾, 为改革发展献计献策。同时也要深入浅出, 明白如话, 通俗易懂, 让读者读得懂, 喜欢读, 力避套话老话。三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光有理性是不够的, 理性说理需要依靠情感色泽来冲淡僵硬、干枯的推理模式, 以情化理, 融情入理, 情理交融, 给人以立体丰满的表达方式。有时候表现为一种幽默的表达, 有时候可以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有时候表现为富有人情味的感情诉求, 这些表达方式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 方便读者接受评论观点, 达到评论的传播效果。

注释

11吴静, 报纸新闻评论舆论功能的嬗变[J].新闻实践, 2008 (11) :13

22王朝丽, 论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作用——以南方都市报时评版为例[J].新闻知识, 2005 (8) :7

33李良荣, 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9

上一篇:一体化系统设备下一篇:品德课前资料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