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面设计理念

2024-06-23

报纸版面设计理念(精选12篇)

报纸版面设计理念 篇1

报纸版面的编排设计从操作上看属于技术层面的东西, 这样就有了只要会画版, 或者会使用相关的排版软件, 编排人员就能够编排设计出高水平的版面来的观点。这实际上是对报纸版面编排设计的一种误解, 因为在编排设计之前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它还涉及一些重要的排版设计理念, 或者说是原则。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谈一谈笔者的看法。

报纸版面的编排设计要遵循整体性的理念

无论是几开几版的报纸, 就整个报纸而言, 它是一个整体。具体到一个版面而言, 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按照结构主义的观点, 一张报纸是一个系统或者结构, 报纸的一个版面也是一个系统或者结构。

作为一个系统或者结构, 构成它的要素必须具备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 也只有这样, 各个要素才能构成一个整体, 或者说构成一个聚合体。无论是这张报纸, 还是它的一个版面, 它们各自的“实体的排列组合本身是完整的, 并不只是某种由别的独立因素构成的混合物”。 (1) 这就是说, 构成报纸的各个版, 还有构成一个版面的组成部分, 它们在各自的系统或结构中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而这个内在的一致性恰恰是该结构或系统区别于其他结构或系统的体现。一张报纸或报纸的一个版面的组成部分, 并不是随意地瞎拼乱凑在一起的, 没有内在连贯性的各个组成部分, 不能构成一个系统或结构, 也不可能构成一张具有独立意义的、内部具有相似性的报纸或报纸的版面。这是因为“结构的组成部分受一套内在规律的支配, 这套规律决定着结构的性质和结构的各个部分的性质。这些规律在结构之内赋予各组成部分的属性要比这些组成部分在结构之外单独获得的属性大得多”。 (2)

一张报纸由不同的版面组成, 这些版面实际上就是这张报纸的组成要素。不同版面由于有着与其他版面的差异而获得了独立存在的价值。而它们之间的区别则更多地体现为题材的不同或者新闻文体的不同。从题材上看, 有的版面侧重政治的题材, 有的版面侧重经济的题材, 有的版面侧重文化体育的题材, 还有的版面侧重影视娱乐的题材。从新闻文体上看, 有的版面侧重讲求时效性的硬新闻, 有的版面侧重时效性相对要求不是特别高的软性新闻, 有的版面侧重深度性的报道, 还有的版面侧重对具有评论价值的事件、现象的评论等。总之, 这些版面或是因为报道题材对象的不同获得独立存在的价值, 或是因为新闻报道文体的不同而存在。但这些不同不能成为报纸编排不讲求整体性的借口, 它们要在风格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或者严肃, 或者庄重, 或者活泼。这时, 我们完全可以把构成整张报纸的各个版面分别看成一个符号, 在把它们当作不同的符号时, 不考虑文本内容, 只是考虑这个版面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组合顺序, 从直观上感受各个版面在风格上的一致性。也只有各个版面在风格上取得了一致性, 它们才有可能组成更高一级的系统或结构———整张报纸。这就要求编排人员在选择字体字号、搭配颜色、分栏破栏时具有整体观, 特别是那些不同版面由不同的编排人员进行排版的报社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否则一张报纸的组成部分之间就会产生内在连贯性的割裂。在这个问题上, 《北京晚报》做得就比较好。以2006年9月15日的报纸为例, 该天报纸的前32个版中, 除了第5、第19和第24版全版为广告版外, 其他29个版在版面设计上总体上体现出了一致性。从内容的安排上看, 版面下面安排广告, 上面为新闻报道的有24个版, 在29个版中约占82.8%;最右边一栏与它左边一栏之间有栏间线的有25个版, 约占29个版的86.2%。通过这些数字, 可以证明《北京晚报》在排版设计上非常注重版面版式的整体风格。

如果说不同版面之间在风格上要求一致是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一张报纸要具有内在连贯性的话, 那对于组成报纸的一个版面来说, 它的一致性则体现为每个版面的组成要素在某种程度上要具有相似性。这些相似性或体现为题材上的, 或体现为文体分类上的, 或体现为地域上的。

报纸版面的编排设计要遵循稳定性的理念

如果说报纸版面编排设计的整体性理念是就整张报纸版与版之间和版内新闻文体的内容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那报纸版面的编排设计就要遵循稳定的理念, 则更多地侧重于报纸版面的编排设计风格以及特定内容版面相对固定而言的。

笔者之所以提出报纸版面编排设计要遵循稳定性的理念, 实际上是出于便于受众认知的考虑。我们都知道世界知名品牌可口可乐的商标, 它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 与它的稳定性不无关系。在媒体间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 媒介的品牌意识逐渐增强, 其竞争除了包括内容本身的竞争外, 同样还包括要尽快在受众中树立起一定形象的竞争。对于报纸而言, 保持风格的稳定在这种竞争的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以《南方都市报》的版面编排设计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通过对《南方都市报》版面编排的一段时间的统计分析, 《南方都市报》第一版一般不安排什么实际的内容, 第一版更多的是承担为读者提供导读的作用。而它的第二版总是评论版。在这里我们姑且不从评论对于一张报纸具有何种重要意义的角度来谈它为什么要把第二版设计为评论版, 单就它把第一版的作用和第二版的文体相对固定, 它就彰显出了版面安排相对稳定对于便于受众认知的重要意义。这样的编排设计理念同样也在《新京报》的版面编排设计上体现了出来。《新京报》的第一版同《南方都市报》一样, 多为提供导读的帮助。它的第二版固定为评论版。有些时候, 第三版为整版的广告, 第四版又是评论版。同样的例证还可以从《北京青年报》的版面编排设计上得到证明。关于稳定性编排设计理念的例子不胜枚举。所有这些例证都证明了稳定性的重要性, 起码是对于受众便于认知的重要性。

报纸的生命在于受众的阅读。也只有受众去阅读, 报纸上的内容才能实现它自身的价值。然而受众的构成具有复杂的特性。不同的受众, 其兴趣和爱好也不相同。从文体上看, 有的喜欢新闻报道, 有的则喜欢新闻评论。例如对喜欢《南方都市报》新闻评论的受众而言, 评论固定在第二版则非常便于受众的翻阅。从内容上着眼, 有的喜欢国内的新闻报道, 有的关注国际的新闻报道, 那《人民日报》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版将会成为他们各自的最爱。因为《人民日报》的第一、第二版为国内的内容, 第三版为国际的内容。如果从题材上看, 有些人喜欢体育报道, 有些人则偏爱对影视的报道。这样相对固定的题材版面使受众查阅起来比较方便。新闻报道的内容要贴近受众, 这样才能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报纸版面编排设计要遵循稳定性的理念实际上是贴近受众的另一种表现, 只不过它的表现不是内容而是版面、文体和题材等方面的稳定性而已。

提出报纸版面编排设计要遵循稳定性的理念还有方便记者和编辑工作的思考。对于报纸版面的编排设计来说, 记者编辑如果总是处在不断熟悉适应新的版面要求中, 那无疑会降低报纸生产的效率, 从而不利于竞争。例如, 报纸的某一版一会儿以短小的消息为特征, 一会儿又以长篇报道为追求, 这种版面编排设计理念的变化不但会使记者在写稿件时无所适从, 而且还会给排版编辑人员带来排版上的烦恼, 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再如,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 在排标题时, 稳定的字体便于编辑做成相应的模版, 在进行以后的排版时就会显得异常方便,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报纸版面编排设计上的稳定性除了上面提到的项目以外, 在色彩基调的选用上、分栏破栏上、不同文体字体的使用上等方面都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和一致。

报纸版面的编排设计要遵循独特性的理念

如今, 媒体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 各个媒体可以说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报纸在与广播电视和网络竞争的同时, 它们之间的竞争程度也是非常激烈的。在竞争中, 有的靠内容的深度取胜, 有的靠评论取胜, 有的靠信息量大取胜, 有的靠价格低廉取胜, 还有的甚至免费赠送报纸。总之, 竞争的手段各种各样, 其目的无非是想在竞争中为自己赢得有利的地位。

竞争固然是好事, 因为这样有助于促进不同的报纸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 从而使受众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可是在竞争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种不好的倾向, 报纸间除了在报道的内容上出现趋同化外, 在报纸编排设计的理念上也出现了趋同的倾向。这种现象在晚报、都市报类的报纸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当中, 同城报纸之间的趋同表现得最甚。它们之间的趋同尤其体现在作为报纸脸面的第一版上。现在的晚报、都市报类的报纸, 第一版一改传统的主要把最重要的新闻安排在第一版的做法, 第一版的新闻报道量较以前相差了许多, 也就是“The News Ho1e” (3) 较以前相对较小。头版把更多的版面空间留给了大的彩色的图片、各个版面精彩内容的提示和广告。就连以庄重严肃大气为主要编排风格的《人民日报》在第一版的底部也给广告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如果说《北京晚报》与《新京报》相比, 前者在第一版还为新闻报道留有一定空间的话, 那后者的第一版基本上都是提示导读的文字和图片。尽管它们之间在编排设计理念上存在这些差异, 但其他方面基本上是大同小异。我们把2006年9月16日的两家报纸的第一版做个比较后就能发现这个特点。在第一版, 两家报纸无一例外地都采用了较大篇幅的彩色图片, 在头版的底部相当于1/5的版面留给了广告, 在报纸的第五栏, 基本上都是对后面版面内容的版面号和有关新闻报道标题的提示。二者所不同的是, 《新京报》的第五栏的上部被该报的头条占据了一部分。但从整体上看, 两家报纸的排版理念和布局基本上相同。

如果说《北京晚报》和《新京报》从发行时间上看不属于一个系列的报纸, 那《北京青年报》和《新京报》无论在发行时间上还是报纸的性质上, 都有着相同性。我们对这两家报纸头版的编排设计进行比较就更能够证明上述所提出的观点。2006年9月16日《北京青年报》头版的编排设计形式与当天的《新京报》基本上如出一辙 (笔者声明一下, 行文丝毫没有暗示谁抄谁的意思, 只是为了行文的方便) , 头版的底部同样是将近占1/5版面的广告。头版同样有占一定版面的彩色照片, 与照片相配合有一些文字报道, 但并不详尽。在最后提示读者相关报道见A13版。而《新京报》关于“加拿大发生校园枪击”的报道也是配有彩色图片, 在比较简短的介绍后, 文字提示指向了A18版。《北京青年报》头版的其他文字与《新京报》一样都为提示导读的文字, 而且大部分的提示导读文字都被安排在了报纸的最右边一栏。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 当今的报纸在编排设计理念上, 尤其是头版的编排设计理念存在着雷同化的倾向。各家报纸之间头版的编排设计同的多, 异的少, 这样的做法实际上不利于读者的认知识别。在报纸日益追求品牌化的背景下, 这样只能使自己淹没在大同之中, 不利于报纸的品牌建设, 不利于报纸经济目的的获得。

为此, 各家报纸在竞争中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在内容上、价格上、服务上追求个性化、独特性以外, 他们在编排设计理念上也应坚持独特性的理念, 使读者一看报纸版面就能够从众多的报纸中一眼认出它是哪张报纸。这样再加上自身要么内容、要么价格、要么服务上的独特优势, 报社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提高受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

当然, 报纸版面编排设计的独特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如版式如何布局、颜色如何使用、选择什么样的字体等, 所有这些都要结合报纸定位等众多的语境因素来确定。由于本文只是对报纸版面编排设计的理念进行探究, 所以针对具体的版面编排设计问题就不再涉及。

上面谈到的编排设计理念只是报纸版面编排设计时应该考虑的众多理念中的三个。其实在报纸版面编排设计时的规范化理念、变化理念、美观化理念也是在具体操作时应该考虑的问题。鉴于篇幅原因, 这里就不再一一论述。

参考文献

[19]页。1.2006年1月16日《人民日报》。

[2].2006年9月15日《北京晚报》。

[3].2006年9月15日《新京报》。

[4].2006年9月15日《北京青年报》。

报纸版面设计理念 篇2

年06月23日

校园短波

致家长的一封信

高校联盟暑期中小学素质教育辅导中心

尊敬的家长:

一筹莫展过?您是否为您孩子的前途而担忧过?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相信您绝不愿意您的孩子像您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一辈子!我的热土,感激家乡淳朴的父老乡亲。 败不要老是去责骂他们,多想想我们家长自己,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孩子成功与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我还想说两句,如果您信任我的话,就把您的孩子交给我们一个月,我们会用十二分的热心与真挚去对待您的孩子! 祝您的孩子成功!

此致 敬礼

招生范围:

06月23日 学生园地

尊敬的家长:

月23日 综合副刊

您好!

是不是正为您孩子漫长的假期发愁呢,不放心把他(她)一个人放在家里,不希望他(她)沉迷电视或者电脑。您的孩子学习(英语、数学等)有困难吗?您想解决吗?是不是想在这个盛夏让您孩子的成绩更上一层楼呢?来超越暑期辅导班吧。优秀的老师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您的孩子不再为学习烦恼。

如果,您的孩子还在苦于找不到方向,还在苦于找不到方法,努力了,成绩还是没有提高,那就是他方法该换了。 超越里学习气氛非常浓厚,繁忙的您不再为孩子假期的安全及学业操心,同时也让您的孩子得到更全面的.提高!! 我们的特色:

1、辅导班教师均由在校大学生(让您的孩子

和优秀同行。

2、我们从高中走来,明白学生的困惑,知道属于学生自己的解决方法。一贯坚持精细化教学,分层次针对

性辅导,确保学生随时有问题随时解决。

3、在上课时间内

,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没有按规定的时间到校,我们将立即通知家长了解情况并随时与

家长保持联系。

教学目标: 巩固夯实基础、拓展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赢在起跑线。 教学内容:1、对上学期知识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归纳总结、查缺补漏;在彻底掌握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拓展加深,使学 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2、对新学期内容提前预习,一步领先,步步超前。 3、辅导学生假期作业。

4.、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一次辅导,不再辅导(我们的最大优势)

当代报纸版面设计的发展趋势探究 篇3

关键词:报纸;版面设计;发展趋势

一、报纸版面设计的主要特征

报纸,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自其诞生之日起,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它记录着人们生活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具有反映社会现实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版面设计是报纸新闻思想的最终体现,版面设计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能够更有效地传播出新闻的价值。在报纸的不断发展中,报纸版面设计也呈现出一些显著特征。

1.突出新闻性。报纸的本质是“新闻纸”,这就决定报纸的版面设计要以突出新闻性为宗旨。中国新闻奖版面评选原则中,要求版面的设计要有较高比例的时效性强的新闻报道内容呈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报纸版面中新闻性的突出体现。新闻图片在版面设计中也体现出重要的作用,它是对文字新闻的事实佐证,同时也可以以图片所展现的视觉优势吸引受众的关注。

2.发挥导向性。“厚報”时代的来临,使“快读”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了迎合受众“快读”的阅读方式,在报纸版面中设计“导读”就显得尤为重要。设置“导读栏”,有助于报纸展示内页的重要内容,读者可以快速地在海量的新闻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导读”是对整个报纸内容楔子,在版面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其导向性。

3.风格定位。报纸的风格是对其独特内涵的展现,在版面设计中要能够充分体现出报纸的风格。版面设计风格特色是受众了解新闻内容的窗口,能够透过版面设计看出新闻内容的风格。每一份报纸要想赢得受众的欢迎就必须在版面设计上突出自己的独特风格魅力。

二、当代报纸版面设计的发展趋势

报纸版面中的字符、图片以及底纹等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通过进行优化组合能够达到很强的艺术效果,科学合理的版面设计能够对受众的“第一感觉”形成强大冲击。报纸版面设计不能过于版式化,也要注意对时尚元素的吸收,以满足受众阅读过程中的审美需求。为紧跟时代步伐,当代报纸版面的设计越来越凸显艺术性,在文化交流中对“新闻设计”理念也得到认同。

1.版面设计中融入创意元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层次也不断发生变化,当代报纸的版面设计也越来越凸显创意。平面艺术设计师跻身于报纸版面的编辑队伍,是对传统“美编”发起的挑战,他为报纸版面设计注入了创意元素。传统“美编”往往是通过通栏大标题以及稿件之间的配合等手突出新闻的强势。而平面艺术设计师在报纸版面的编排上强调的是视觉对信息的承载作用,同时注重版面的审美功能。平面设计师的加入,丰富了报纸版面的设计元素,为报纸版面的设计注入了新的艺术理念。

(1)诉诸情感。平面设计师在对报纸版面的设计中,不仅突破了比例的规范,而且在对新闻内容的选取上也转变了观念。不再单纯依靠“爆炸性新闻”来博取受众的眼球,而是通过选取一些动人心魄的情感类图片,进行包装和设计来引起受众更多的观众度。对图片进行设计,正是迎合了读图时代人们的阅读需求,通过图片鲜明的色彩呈现以及极具张力的表现手法,更易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的眼球,震撼受众的心灵。在版面的设计中,只有真正的融入情感,才能让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崇尚简约。“简约”并不是说内容越形象、越具体越好。所谓的“简约”是说在报纸版面的设计中,要以有限的空间发挥创意价值的最大化,是求“精”,内容精、设计精,追求“简约中见丰富”。这样的报纸版面能够带给读者很大的阅读享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调动想象和联想对传达的信息进行补充和意义的延伸。“简即是多”,简约的版面设计为版面设计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意空间,也使报纸版面容纳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也增强了传播的效果。

除此之外,随着报纸版面全球化的趋势,在中国报纸版面设计中结合本土元素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本土元素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本土元素融入报纸版面,能够充分体现我国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是对我国文化进行有效传播的方式。

2.“新闻设计”理念得到认同。随着报业的不断发展,迫于新媒体的竞争压力和受众需求的影响,版面设计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新闻设计”的理念也获得业界的普遍认同。“新闻设计”包括版面设计,但不仅限于此,它注重的是编辑和视觉的引导。

“新闻设计”概念的引入,对我国报纸的版面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助于明确“新闻”的本位。“新闻设计”需要优秀的新闻设计师,新闻设计师不仅要能够将新闻事实美观地呈现出来,同时还必须具备多种视觉化讲故事的能力,他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有利于版面的设计理念回归新闻本位。新闻设计师有时会受到专业限制,在追求感官刺激、标新立异的过程中在版面设计时引入过多的审美元素,从而削弱报纸的新闻价值。版面设计回归新闻本位,就是回归版面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经历了“报纸消亡论”的洗礼,报纸改版大潮出现繁荣景象。对当代报纸版面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对明确报纸版面设计的发展方向意义深远。

报纸版面设计与创新 篇4

版面设计要注意虚实与留白、密集与疏朗、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的应用, 既要简洁、大方、美观, 又要精致、和谐、简约, 既要动静结合、层次分明, 又要表明编辑的立场、观点、态度, 符合受众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要求, 轻松、流畅、愉悦地浏览版面信息内容。

在报纸版面设计中, 文字、图片、色彩、留白等元素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 只有将它们紧密而有规律地融合在一起, 才能设计出具有流畅韵律, 富有阅读美感的版面。

一、用图片活化版面, 增强版面的视觉冲击力

在报纸版面各元素中, 图片具有直观、形象、生动、贴近生活等优点, 巧用图片, 不仅可以美化版面、增加版面的视觉冲击力, 还可以瞬间吸引受众的视线, 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读懂内容, 获得美的感受。

编排图片时, 要根据图片上色彩的饱和度、亮度、明暗关系, 以及数量、面积合理搭配, 动静结合, 错落有致, 体现出版面的舒朗大气。在报道一个新闻事件时, 要将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 通过文字传递出新闻图片隐含的信息, 突出新闻报道的重要性。

二、合理使用色彩, 增强版面的视觉表现力

色彩具有表达情感的功能, 不同的色彩会引发不同的感受和感情倾向。在色彩的运用上, 要根据报纸的风格定位, 确立版面的主色调, 力求简洁、协调, 体现出报纸独特的办报理念。要把握受众的审美心理, 将色彩与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 通过色彩的明度、纯色的强弱对比, 明确视觉层次, 引导受众的视线, 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按编辑的要求浏览版面内容, 以视线的流动形成版面的层次美, 形成版面强势。

三、大量使用留白, 提升版面的视觉主体地位

在报纸版式设计中, 留白是以空为实的互补元素。版面编排时, 在标题与正文之间、段与段之间、字与字之间、线条边框与文字之间留出适当的空白, 可以更好地突出主题, 拓展版面的视觉空间层次, 丰富版面语言的表现形式, 给受众留出恰当的自由想象空间, 有效地控制受众的阅读节奏。合理的留白能深化版面意境, 使版面布局疏密有致, 清晰有条理。

使用留白时, 空白不宜零散、不宜居中, 以衬托四周为好。疏朗透气的版面可以缓解受众在视觉和心理上的紧张情绪, 使版面更加新颖而有灵气, 更适于受众的阅读。

四、精心制作标题, 揭示新闻最核心的内容

标题是版面的眼睛, 不仅有美化版面、吸引受众、提示新闻内容的作用, 还可以进一步揭示新闻的本质、了解新闻的意义、分辨新闻价值的大小, 表达出编辑的立场和态度。

在制作标题时, 要题文一致、有破有立, 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 将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最本质的事实, 用简洁、概括、一针见血的文字在标题中揭示出来, 使标题体现出思想的高度、透视问题的深度、展示事实的广度, 让受众对所要表达的主要新闻事实一目了然。同时, 要注意选词和采用多种修辞方式, 制作出妙趣横生、情景交融、发人深省的标题, 使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五、使用模块式编排, 强势呈现版面的视觉中心

在一定版面空间内, 将一组意义相关、相近或相反的稿件集中在一起, 借助色块、线条、图表、漫画、标识等多元版面语言, 将新闻文本进行分解与重组, 通过内容的梳理与聚合、逻辑的贯通与互证, 构建相对独立又有关联的版面模块, 可以营造出层次分明、表意清晰的版面形态, 呈现出强势的视觉中心效果, 使版面产生视觉明朗、简纯规整的美感。这种编排方式不仅提升了版面的质量和审美价值, 而且使受众阅读报纸信息的便捷度和愉悦感大大提高, 扩大了报纸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报纸版式设计要在小变中出新、在大变中出彩, 创造性地运用版面语言的基本要素, 追求简约化, 注重整体性, 体现秩序美, 让平凡的版面呈现出动感张力和视觉冲击力, 凸显出报纸独特的个性。

参考文献

[1]俞水清.留白——版面设计新概念[J].新西部, 2010, (9) .

[2]张岩.信息时代如何做好报纸编辑工作[J].办公自动化, 2011, (10) .

[3]雍弦.浅析色彩在当代版面设计中的应用及技巧[J].法制与经济 (中旬刊) , 2011, (10) .

现代报纸的版面设计和人性化阅读 篇5

照片:第一个吸引读者的元素

Photo: attract reader first

在报纸上,照片总是最能吸引读者的。无论这样照片的是大是小,是黑白或是彩色,只要他出现在版面上,总是最先引起读者注意的。早在1927年,一位记者Fred R. Barnard就说:“一张照片可以抵的上一千个字。”一段文字,不管它的描写有多么具体生动,都不及一张照片来的有说服力。因为照片可以使把抽象的具体化,也可以把发生在远处的事件“拉”得离读者很近,可以让一些事件看起来更有人情味。所以读者都很喜欢接受这些视觉信息。

但是,目前很多编辑倾向于一种做法,就是在版面上安排一张大照片,觉得这样有很大的视觉冲击力。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照片本身已经不是报纸的卖点了。可能在上个世纪中期,一张内容非常乏味的照片――例如一个男人站在街上――也能登上头版,仅仅因为它是一张彩色照片,可以说明报社的印刷技术。但是,这样的事情现在是不可能发生的了。“报纸的版面设计师并不是要去设计某种“造型”的时尚设计师。媒介工作者主要是要使得这个世界上的信息更容易被读者获得。”①所以无论形式怎么样,最重要的还是传播的信息的本身。在选择一张照片时,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看照片是否在视觉上加强了所配稿件的传播效果。虽然照片记录的只是新闻事件的一个片段,但它所提供的细节信息应该比文字更生动具体。而且照片的内容应该是容易被理解的,也就是说读者可以迅速的从照片上了解到发生了什么事。

同一版面上的照片应该有大有小,尽量避免使用同样大小尺寸的照片,尤其是这些照片之间没有特别的联系。这样往往会使读者误解究竟哪条新闻是最重要的。并不一定一张大照片一定就好,或许多幅小照片的组合更生动。新闻照片作为大众传播信息出现在报纸的版面上,美化版面只是一小部分的作用,更多的还是用来传播新闻信息的。它也应该具有新闻性,真实性,知识性,价值性,娱悦性等特性。 现代的传播学者提出信息图象化正是信息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给受众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的惰性,使读者习惯于接受这些一目了然的信息而不愿意多思考。

当现代报纸的大照片策略越来越多的被运用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仔细分析究竟照片应该如何被合理运用在版面上。这一张照片是不是有必要占那样大的版面位置?一张照片是不是已经足够说明问题?许多报纸在运用大照片的时候似乎没有想到过这样问题。似乎觉得只要是大就有冲击力,就有吸引力。一张大照片如果在内容上已经能够展现新闻事件,那一定比用两张稍微小一点的照片更有视觉冲击里。《北京青年报》8月20日头版用了接近半个版的大照片报道19日傍晚京城上空出现巨型彩虹的消息。照片用广角镜拍摄,把整个彩虹都包括进去,而且彩虹的色彩也很明显,照片气势恢弘。由于彩虹并不是常见的景象,尤其出现在立秋以后的城市,所以照片本身有很大的价值,而且同时具有了新闻性和娱悦性。用这样的大版面是有价值的。

有时候,一张照片上会出现很多的人物和细节,而这些人物和细节正是读者所关心的内容,或者正是这些人物和细节能很生动的反映新闻事实,这样的照片当然应该放大了。《北京青年报》208月2日报道海南截获带登革热的埃及伊蚊的时候,用了一张埃及伊蚊的大的资料照片。照片上是一只被放大了千倍的伊蚊。,让人看了有一些的恐怖和不舒服,但是同时也激起了对登革热的警惕。如果只用一张小小的蚊子的照片,可能就起不到这样的效果了。反过来说,如果一张只占三栏的照片也能让读者看清楚上面的细枝末节,那就不应该把它放大到五栏,余下的空间不如再放一张照片。因为视觉信息总是容易被接受和理解,而读者也希望看见多一点的照片。杭州大部分报纸的娱乐版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就是喜欢用明星的大照片,其实除了不太著名的二线明星,一般读者都能把名字和形象对应起来,而且这些报纸用的明星照片都是网上下载的明星艺术照片,关心娱乐新闻的读者早就看见过了。所以再在这里使用一点价值都没有。

如果新闻事件涉及到很多的当事人,或者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很复杂。这时候如果只用一张照片,是不能说明问题的。比如《今日早报》报道泔水油问题的时候,用一组照片来表现泔水油是怎么样提炼并用于油炸食品的。本来需要很复杂的文字描述,但是用了照片来表示就直观和容易理解多了。当然,在运用多张照片的策略的时候,也应该有一张主导性的照片来构建视觉中心,如“泔水油”那一组照片中,最后向读者展示泔水油炸出的有害食品就是一张主导性的照片。

照片说明:新闻照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浅谈报纸杂志版面设计的美学因素 篇6

关键词:版面设计;报纸杂志;美学因素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105-2

随着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覆盖率的不断攀高及网络、宽带的普及,一个结构日益复杂、规模日趋庞大的多介质、多层次、全方位的传媒体系正在建立。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报纸杂志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已变得刻不容缓[1]。如能把报纸视为艺术品的话,那么除了其自身所具有的权威性和新闻性外,它还会以较高的艺术价值而存活下来。艺术的创作需要审美的眼光,一张办得成功的报纸首先吸引读者眼球的是精美的版式,它会使读者在阅读报纸内容之前就有一种审美的愉悦,这种美的产生是和版面设计的美学原理分不开的。

一、简洁有序

经济地使用版面,使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容纳更多的信息,简洁是版面设计的第一要务。去除繁杂,凸显简明、利落,避免视觉上的错乱与心理上的沉闷、混沌。版面的简洁应做到:在空间上块与块的组合应明晰可辨,标题的设置应简练醒目,线条的运用应简单流畅,图片画面应清晰、鲜明。简洁的版面犹如一张干干净净的白纸,看不到一点墨迹和污痕,带给人们内心的是纯净与平和[2]。报纸版面是由许多稿件组合而成,这种组合并非简单、生硬、机械的拼接叠加,而是由一根红线将这些零碎的、单个的逐一串接为一个统一整体,这根红线是它们的主干,体现着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的逻辑关系。在编排上遵循有序原则,就要按照稿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稿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有读者阅读的视觉习惯来有组织、有目的地安排版面,达到纲举目张,前呼后应,上下左右相得益彰的审美愉悦。

二、平衡对称

对称是指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的相称,从物体的中轴线分割可把物体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由于对称能形成一定的稳定感,所以其成为形式美的规律之一。平衡是一整体各部分的均等或大致均等。版面平衡对称原则的运用是避免在某一局部显得过于偏重,而其余局部又过于偏轻,形成畸轻畸重的现象。对称在版面上使用最频繁,常用于局部对称,也用于整体对称。可分为左右对称,上下对称,或四角对称,或左上、中、右下的对角线对称。在没有对称的地方,平衡显得十分重要。平衡因其富有变化性而又不失其稳定感而适应人的心理。平衡的原则,要求在版面的某处安排一个含有一定分量的版面内容时,应以版心为支点,在版面对立的位置再安排一个含有相当分量的版面内容,使二者取得平衡。要达到平衡除了要考虑稿件自身外,还要充分利用版面构成的各种元素如字号、字体、标题、图片、色彩、线条等进行调节和补充,使原来的“弱”势变为“强”势,从而达到相对的视觉平衡。

三、调和对比

色彩中的调和是色轮中相近的色相或同一色相的不同色度或彩度的色的组合。调和原则用在报纸编辑上,可以把若干个有共性的稿件通过形状的大小,色彩的深浅,光线的明暗,字体字号的差异,空间位置的不同,虚实的变化,线条的曲直,动态与静态,节奏的快慢等变化使稿件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呼应关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版面主题突出,层次清晰,立体感强[3]。一个平衡的版面,如果是由吸引不了读者的零碎稿件组成,那么整版就会缺少视觉强势,缺乏活力和趣味,使人感觉沉闷。对比是将有显著差异甚至相互对立的版面内容结合在一起,从而制造出版面兴奋点,追求版面的动态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得特认为,“相互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版面对比可以通过图文的大小、形状、浓淡、色彩、方位等技术手段构成版面的差异。新颖而不流俗的对比运用中,让版面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四、比例适当

中国古代绘画十分重视比例关系,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黄金分割律被认为是事物形式方面最适宜的数量比例关系。恰当的比例关系是构成形式美的重要方面。美的版面构成,取决于良好的比例。大量编排实践证明,一个版面上,稿件文字与标题、插图、照片等所占版面的比例为4∶1最佳,稿件排列以矩形为主。文稿大小形状的比例,以“黄金分割律”为依据。稿件大小、长短的搭配要恰当,符合美学比例原则。现代报纸版面往往是水平、垂直、十字分割、井字分割交合,使不同稿件都有其独立的相对位置,版面端庄、大气。井字分割被誉为三三黄金律,两条垂直线和两条水平线交汇成的四个点,是版面的视觉中心。四分法是将版面作纵三横四的分割,几个矩形组合在一起,都能形成美丽的匀称和平衡。这些版面布局极富规则,结构简洁、明了,设计庄重、大气。

五、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观强调“整体意识”,提出“美在整体”的观点,从而又生发出“以和为美”的审美思想,即要保持一个整体就要讲究“万物的和谐”。和谐是事物和现象和各个方面按照一定的固有规律和秩序排列组合或相互协调,而产生完美的搭配。统一就是“寓变化于整齐”。和谐统一原则在报纸版面上的运用要求形势变化与内容要求相互协调一致[4]。报纸杂志版面是由多个内容拼装而成的,如某一内容单元争奇斗艳,整个版面就会如同乱了阵脚的军队,缺乏整体的一致性。善于把握各种艺术因素的辨证关系,强调适度,才可达到和谐统一。

六、结论

报纸杂志发展到今天,国内外都越来越重视把美学运用在版式的设计和编排上。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群众文化素养的提高,广大读者对报刊杂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5]。版式设计作为审美艺术的一部分,同样要受到这种求新趋势的影响。读者会逐步对报纸提出内容与形式的双重要求。这就要求版式设计者不断提高美学修养和高超技能,来更好地适应它、利用它、驾驭它。

参考文献:

[1]沈金菽.论科技期刊的版面设计[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01).

[2]王煜.报纸版面设计中留白的美学意义[J].中国地市报人,2013,(05).

[3]王琼瑶.版面设计中的视觉艺术[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4]洪涛.新时期报刊版面设计中的市场化美学价值[J].内蒙古艺术,2010,(02).

[5]管霞.报纸版面设计的美学要义[J].青年记者,2011,(03).

作者简介:

报纸广告专刊版面设计探析 篇7

现代报纸版面设计是对报纸的整体形象、文化品位以及信息传播等进行完整的设计。它是建立在市场营销、阅读规律以及视觉传达的基础之上的, 而绝非简单的将版面美化和装饰一下, 更不是给报纸披上华丽的外衣或是宣泄艺术情感的出口。现代报纸版面设计体现了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是细致深刻的科学判断、分析和决策的过程。所以各媒体应该有比较固定的形象定位设计。

广告专刊服务的行业范围很广, 所体现出来的行业特点较为明显, 它属于报纸信息内容的一部分。另外, 广告专刊体现的不同行业的特色使整个报刊版面的设计变得更加的丰富。但需要注意的是, 广告专刊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要与整个报纸的版面风格保持一致。否则, 报纸的总体定位会被不断推出的风格各异的广告专刊所影响。

广告专刊版面设计者要了解所属报纸的版面风格特征, 掌握报纸的版面语言, 熟悉报纸的业务, 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在面对客户提出的各种要求以及各种条件的限制下, 在满足客户各种合理要求的前提下, 以自己专业的理论知识去说服客户使专刊的特色和报纸版面风格统一, 局部与整体协调。

二、熟悉印刷, 进行科学的设计

作为报纸版面的设计者, 要想使设计出来的报纸版面完全的展示其设计理念和风格, 就要对报纸的印刷知识有所了解。因为由于印刷方面的因素, 往往打印出来的设计稿会和电脑上的设计稿有较大的差距。如果不熟悉报纸印刷的特性, 在设计报纸版面时没有考虑到印刷方面的因素, 就会影响到最终的效果。版面设计者需要了解彩色印刷和套红印刷的区别, 了解报纸纸张底色对印刷效果的影响, 了解底色颜色设置和文字颜色设置的限制, 了解报纸印刷对图片质量的要求, 了解阴字号和字体的要求 (阴字字体最好使用等线体, 阴字底纹最好是用单色, 字号不能小于6号字) , 等等。这些都是在设计版面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三、合理布局整体架构

随着我国传媒业向市场化迈进, 各报纸媒体在内容、形式以及营销观念上都向国际靠拢。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锐”报纸, 如《都市快报》、《经济观察报》以及《中国经营报》等都在市场上获得了不错的反响。这些报纸将易读性传播理念融入了进来, 把作者摆在第一位。不再只是单纯地讲究块与块之间的契合, 而是充分地考虑了读者的阅读心理、阅读习惯。更注重版面的功能性, 版面设计以简单的架构、清晰的条理以及合理的布局让读者一目了然。

不管是什么风格的版面体现出的设计形式都是简洁、明快的, 以更好地传递信息给读者。那么, 广告专刊作为报纸信息内容的一部分, 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设计思想。在进行版面设计时, 要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突出主题, 以达到快速、准确、清晰传播版面信息的目的。

四、选择字体, 避繁就简

现代各类报纸的版式设计中都普遍运用了易读性的传播理念。文字作为报纸版面信息传播主体, 其字体和字号的设计更是要和办报理念相吻合。在设计报纸版面时, 整个版面最好不要超过三种, 要做到避繁就简, 方便阅读, 易于读懂, 否则会使整个版面看起来凌乱而缺乏整体效果。为了使字体看起来更加丰富多彩, 可以将选用的字体加粗、变细、压扁、拉长、调整行距以及变换大小等。另外, 不能忽视了文字的传播功能, 文字的大小和清晰度要方便阅读。不同的字体体现出不同的个性, 比如说黑体传递出理性的现代感, 行楷、魏碑有一种传统的内涵, 等线体给人一种清晰感, 花体代表着古典和浪漫, 宋体、罗马体表现出古典感……在选择字体时要选择和主体信息贴近、和版面其他元素相协调的字体, 以做到内容和形式、外在和内涵的统一。

五、色彩要以墨为主, 惜色如金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报纸开始了电脑编辑、激光照排, 色彩的运用成为流行的趋势。有的版面设计者错误地以为色彩运用的越多越好, 不惜在标题、框线上套彩, 更有甚者给文字铺彩底。各种色彩的盲目运用完全遮盖了版面的主题。报纸版面应该有自己的主色调体系。版面色彩表示一种版面语言, 它可以传递出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所以选用的色彩要贴近主题思想, 在运用不同色彩时, 要考虑到放在一个版面是否和主色调发生冲突, 色块的面积有没有影响到版面的主色调等。

六、装饰衬托主体, 少而精

随着现代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脑软件中用于装饰用的底纹、花边、边框、图形等层出不穷, 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使得报纸版面的装饰更加考究。有的版面设计者错误地认为装饰用的越多越好, 随意地将装饰用到版面上, 脱离了版面的主题思想。这样不仅达不到美观的效果, 还会使报纸版面显得凌乱和粗俗。版面设计是为了突出内容, 形式必须要为内容服务, 不能喧宾夺主。

总结

总而言之, 在我国传媒业市场不断发展, 传播理念和印刷技术不断更新的情况下, 版面设计中会出现更多贴近市场和贴近读者的设计观念。版面设计者只有不断学习新的传播理念和设计思想, 才能设计出更易于让读者和客户接受的版面。■

摘要:本文主要从报纸的风格、印刷、整体布局、字体以及色彩和装饰几个方面阐述了报纸广告专刊的版面设计。

关键词:报纸,广告专刊,版面设计

参考文献

[1]罗芳;李海兵.浅议报纸广告专刊版面设计[J].新闻前哨, 2005, (7)

打造简洁大气的报纸版面设计风格 篇8

自进入视觉艺术时代后,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据科学测定, 人们获得的总信息量中的80%是视觉性信息。与文字性阅读方式相比, 视觉感受无疑更直接、更形象, 所以越来越多的报纸在版面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于是我们看到了浓墨重彩的、浓眉大眼的、清新淡雅的、精巧细致的等等版式。

报纸版面融合了新闻学、哲学、美学、受众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知识, 因此版面的设计、版式的形成并不是随意为之的, 而应该是报纸编辑方针的体现和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黑龙江新闻》通过这些年来的探索, 根据少就是多, 简单就是美的现代主义设计理念, 形成了简洁大气的版面设计风格, 强调的是版面简洁而实用, 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视觉畅游的可能性。

归纳起来, 《黑龙江新闻》改版后形成的版面风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版面追求整体美

读者阅读报纸时, 首先会在视觉上对版面有一个整体感受。对于某一个具体版面而言, 根据总体设计的原则、内容主次的把握、色彩的安排、点线面的处理和版面布局的分寸都应统筹规划, 使局部服从整体, 版面各视觉要素间要能够形成恰当而优美的联系, 而不是孤立存在, 这就需要每个编辑设计版面的时候严格遵守既定的设计理念, 而且要求美编做到对整个报纸各个版面的设计进行协调, 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版面结构简单、层次清晰

稿件组织的层次越多, 版面设计的视觉中心就越多, 版面的视觉冲击力也就越难形成。我们组稿时, 只将稿件分为两个或三个简单的层次———头条稿件和一般稿件, 划版时, 先充分考虑头条的标题与图片, 把版面空间给足, 然后再在剩余的版面中考虑一般稿件的处理;在标题和图片的使用上, 一般稿件和头条拉开距离。这样, 不仅头条可以在充足的版面空间做出“视觉冲击力”, 其他稿件的弱化处理也反衬了头条的重要性。

三、原则上去除纹饰、提花等阻碍视线顺畅流动的修饰, 使用纤细清秀的线或无行线条。

为达到简约美效果, 《黑龙江新闻》在改版时舍去了甩来甩去的走文和繁缛的花线, 各种元素的简化和统一不仅方便了阅读的需要, 也产生了视觉美感。

四、不过分强调的色彩

在版面诸多构成元素中色彩是最直接、最迅速, 也是最敏感的因素, 它往往先于文字和图形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 色彩的过多使用会在客观上剥离版面形式与新闻内容的联系, 造成版面复杂混乱的视觉效果, 对读者理解新闻毫无帮助, 反而可能带来负作用。滥用色彩还会导致各部分相互冲突, 造成不谐调的版面效果, 这显然不利于报纸风格的塑造。

另一方面, 在版面用色上, 我们也尽量避免视疲劳度高的色调。一般来说, 高明度、高纯度的颜色刺激强度高疲劳度也大。在无彩色系中, 白色的明度最高, 明度最低的是黑色;有彩色系中, 最明亮的是黄色, 最暗的是紫色, 这就是为什么印刷用纸并不是越白越好, 用白度太高的纸印文字看起来很刺眼, 影响视力。

色彩刺激强度高, 版面当然相对跳脱一些。但这样的色彩不宜大面积使用, 出现频率也不宜高。低明度色疲劳度虽然小, 但往往会使人产生压抑感, 我们也不赞成版面设计过于暗淡。我们在实践中发现, 柔和明快的浅调暖色得到的效果比较理想。

另外, 对报纸而言, 运用色彩并不是简单的美感需求。报纸版面的色彩应该起到帮助读者便捷而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的作用, 所以我们在版面色彩的使用上一定要根据稿件的性质选择颜色, 但这需要组版编辑较高的文化底蕴和美术修养。

报纸版面设计理念 篇9

留白, 一直被称为报纸版面设计的第四元素。留白就是留出空白的空间, 是报纸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 (1) 。在“5·19”地震哀悼日期间, 国内部分报纸大面积使用留白的编排手段, 使报纸用无声的语言表达了报人们最深层次的哀思。

“5·19”哀悼日国内各大报纸头版的留白设计

图一为《京华时报》的头版, 整版“留黑”, 在沉痛、肃穆的黑色映衬下, “哀悼日”及“32476”几个白色字体格外醒目突出, 既向读者传递了最重要的新闻信息, 又营造出了报人对鲜活生命逝去的悲痛气氛。处于报纸视觉中心位置的一束温暖的烛光似乎照亮了整个黑暗的世界, 仿佛为四川人民燃起了一束希望之光, 让读者的内心充满了希望。

图二为《重庆晚报》, 整版“留黑”, 报头下方“举国哀悼”四个大字在白色线条围框的映衬下, 犹如为遇难同胞竖立的一块墓碑, 版面的下方是用烛光排列出了数字“5·12”, 整个版面设计, 既表达了报人们的沉痛哀思, 又传递了对四川人民的祈福之情。

图三为《北京晚报》, 报头缩小, 版心全部“留白”, 在白色的映衬下, “哀悼”两个黑色大字浓重而醒目, 国旗降半, 悬挂半空, 整个版面肃穆、庄严而悲咽, 表达出了报人的深切哀悼之情。

关于“5·19”哀悼日期间, 报纸头版应用留白设计的编排, 不仅仅是以上所举的三家媒体, 国内几十家报纸也都竞相使用了留白的编排手段, 如《新京报》、《成都晚报》、《扬子晚报》、《齐鲁晚报》、《都市快报》、《东南快报》等, 在此不能一一列举。“5·19”哀悼日期间的报纸头版留白设计, 已使报纸版面不仅仅停留在传达信息这一最基本的功能上, 而是更多地升华到了人文关怀的层面, 此举对于地震灾难中遭受过巨大创伤的广大读者而言, 无疑是最好的一剂抚慰良药。

但就报纸使用留白设计的编排手段而言, 汶川地震哀悼日国内各大报纸头版的留白设计并非首创, 其实在西方新闻界, 早已被多次并且广泛使用过。早在2003年2月1日, 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 西方报纸在报道这一重大突发事件时, 就运用了大面积的“留白”艺术 (2) 。如美国《时代先驱记录报》、《长岛新闻日报》在报道“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新闻时, 在版式设计上, 就采用了大面积的“留黑”及“留蓝”, 用黑色或者蓝色在版面上留出大片的虚空间, 取得了“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的视觉审美感受。而“留黑”、“留蓝”的编排手法恰好是留白设计的一种置换, 因为“留白”可以置换为任意一种颜色。

留白设计的使用在西方很多报纸上早已运用, 而我国却鲜有此举, 究其原因, 是因为长期以来, 中国的报纸编辑们在设计版式上, 一直存在一个认识误区, 即版面留白就是“浪费版面!”其实则不然, 随着传统报纸的“薄报”向现代报纸的“厚报”时代发展, 新闻信息量激增, 报纸版面设计越来越力求“简洁”、“易读”、“快读”, 而留白编排手段的运用, 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版面留白的作用

美国报纸设计师马里奥·加西亚认为:“版面是由黑、灰、白三种颜色构成的。黑色来自标题和图片, 灰色是稿件文字形成的, 白色则是版面上的透气口 (3) 。”留白为报纸版面设计进行创新和突破提供了发展空间。事实上, 空白在版面设计上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

烘托新闻强势。美国学者斯金纳的视觉心理学测试结果显示:在一个白色的表面上放一个黑点, 便可以使读者的视线向这个黑点移动并停留在那里 (4) 。这是空白烘托强势作用的实验证明, 即空白可以显示出重要性, 增加强势。比如在新闻标题四周或正文、图片四周留有适当空白, 可以形成鲜明的黑白对比, 从而增加文与图的强势, 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 这是一种以虚衬实的编排手法。“5·19”哀悼日《北京晚报》 (图三) 的头版设计, 在整版留白的版面上, “哀悼”两个黑色大字及鲜红的国旗与周围的大片空白形成鲜明对比, 使黑色的“哀悼”两个字更显强势, 国旗也更加鲜艳醒目, 从而使整个版面达到引人注目的设计效果。“5·19”哀悼日国内其他报纸的头版留白设计等无疑都起到了烘托新闻主题的强势作用。

缓和视觉紧张, 增强易读性。在报纸版式设计中, 有许多关节点, 如字体的大与小、色彩的黑与白、排版的疏与密、标题与正文、图片与文字等, 而在所有的关系中, 留白是相当重要的 (5) 。但从目前国内报纸的版面设计来看, 多数报纸的版面设计内容太满, 留白不够, 尤其是当重大突发新闻事件发生时, 一些版面编辑更是吝惜寸土寸金的版面, 用大量即时的新闻信息和广告塞满版面空间, 结果往往弄巧成拙。其实, 编辑越想给读者看的东西多, 读者看到的反而越少, 因为编排太满的版面使读者的视觉失去了休息和停顿的空间, 使一些主要的新闻因视觉疲劳而被忽略阅读了。“5·19”哀悼日当天, 广播、电视、网络充分发挥各自的媒介优势, 全天候24小时进行文字、声音、图像的滚动报道, 就在受众的耳目被大量的即时信息塞满淹没时, 报纸版面的留白空间犹如一个心灵歇息的驿站, 使读者的视听神经得到了有效的缓和。

报纸版面留白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面对现代媒体的激烈竞争, 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不仅要在内容上下工夫, 还要重视在版面设计上下工夫, 才能实现新闻性和艺术性的双丰收。在当前国内报纸版面设计的多种创新编排手段中, 留白应该受到重视, 因为只要留白设计运用得当, 它便会发挥出“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在报纸版面运用留白设计时, 具体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使用留白不应仅限于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简洁、单纯的现代主义风格已成为当今平面设计的主流。在这一趋势下, 版面编排倡导减法式编辑原则, 提倡少用装饰, 强调留白。所以在版面设计时, 报纸不应只注重在重大突发新闻事件时使用头版封面留白设计, 即使在日常的版面编排设计时, 也应注重使用留白的编排设计, 如报纸的导读区、标题区、图片区、栏行距、内文区、图形区、提示区等都可以适当运用留白的编排设计, 从而使报纸版面变得简洁、单纯, 以利于读者阅读。

使用留白时应讲求适度原则。凡事都得有个度, 留白也不是越多越好, 应讲求适度原则, 毕竟中国报纸的版面规模不如国外报纸, 并且读者购买的是信息商品, 而不是美术品, 所以在运用留白技巧时, 应当注意“适度留白”, 如行距留白、导读区留白、标题区留白可以多用、常用, 而内文区留白、提示式留白、版式留白等要慎用、少用。再者, 从版面空间来看, 除非特别重要的新闻, 要闻版、时政版、社会新闻版、经济版等版面应尽量少用大面积留白, 而娱乐版、体育版、副刊版、时尚版、旅游版等版面在保持版面整体风格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可适度放宽留白尺度。

留白在我国报纸版式设计上的运用还有很多值得挖掘和研究的地方。留白艺术只有被报纸的各个部分恰当地利用, 才算真正挖掘出了留白在报纸版面设计上的潜力和功能。所以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抓住“留白”这颗版式设计上的“明珠”, 使之发挥出“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注释

1[1][2]许期卓:《美国报纸视觉设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2[3]马里奥·加西亚:《当代报纸设计》, pren-tice-hall公司, 1981年版。

3[4]陈振平:《报纸设计新概念》,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媒体融合下的报纸版面设计创新 篇10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媒体融合,版面创新

一、信息传播和深度报道并重——媒体融合下的纸质媒体特点

媒体融合是近年来传播学界兴起的一个全新的概念, 它的核心内涵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 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 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

从我国媒体发展进程来看, 媒体融合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简单复制阶段。简单复制顾名思义就是指网络媒体对纸质媒体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制翻版。二是互动阶段。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新媒体开始与传统媒体展开互动。最直接的呈现就是纸质媒体会导读网络媒体的网址, 引导读者的网络阅读。

二、便携、易读、丰富——媒体融合下新阅读习惯的要求

随着不同时代和媒介物质不断的发展变迁,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阅读习惯也发生着变化。近几年, 新媒体更是以新颖的方式为读者创造出更多的阅读支持, 形成了一些新的阅读习惯。一是散点式阅读。与纸质阅读相比, 读者在进行阅读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因此新媒体形式下的阅读会使读者的思维呈现习惯跳跃式和散点式方式。二是速度化阅读。速度化阅读首先是将信息精简化, 读者快速找到感兴趣的信息, 其次是信息的图片化处理, 为了迎合读者的不同需求, 提供一种速度化的阅读方式。三是片段化阅读。简单来说当电视遥控器出现时就开始了片段化阅读。片段化阅读相比速度化阅读的不同在于它将信息化整为零, 打破原有的结构变成一个个知识点或者信息点来方便受众接受。

在这样的阅读习惯改变的背景下, 对报纸版面提出了“便携、易读、丰富”的要求, 传统的版式设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媒体融合下读者的阅读要求。

三、报纸版面设计的借鉴与创新

版式设计就是运用审美和视觉传达规律, 结合平面设计的具体特点, 运用视觉与构成要素, 把文字图像等视觉形象编排组合, 进而形成的一种视觉传达。媒体融合时代, 报纸报道内容的变化和新阅读习惯的要求促进了传统版式设计的革新。

1. 从大尺寸到便携小尺寸

报纸的尺寸主要有两种, 分别是对开大报与四开小报, 现在也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报型, 比如《南方周末》的瘦报, 还有一种更小的尺寸, 比如一些地铁免费报, 小的尺寸更容易在地铁拥挤的环境中阅读。报纸尺寸的主动瘦身, 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阅读器的冲击。这种便携式的阅读器较不易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更适合读者随时随地的阅读。

2. 从平面感受到多媒体立体感受

由于受到技术限制, 报纸版面能够利用的表现手段只有文字模块、图片以及图表漫画等, 报纸版面不可能像新媒体一样利用动画、声音等多媒体手段, 但是却可以利用有限的平面媒体表现手段, 带给读者以丰富的多媒体视觉感受。

(1) “厚图”版式越来越大气。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以视觉冲击力较强的图片引领版面的报道, 正逐渐代替文字的主导地位成为纸质媒体的设计主流。许多报纸在设计版面时, 注重让图片成为版面的视觉中心。不仅仅只是用单一图片来反映新闻事件, 还会有组合图片, 通过不同尺寸的图片组合方式来报道重大新闻事件。这样的排版设计方式不仅改变了过去的图片辅助新闻报道、美化版面的功能, 并且还使得图片成为争取读者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样的改变, 也能够给读者提供更强的报道现场感。

以中国石化报出版的人物主题报道为例, 版面并没有用大量的文字介绍全国十大“最美员工”田明的获奖事迹, 而是通过图片向读者展示了生活中、工作中的真实的田明, 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最美员工”。

(2) 信息图表已经成为新闻报道中的又一大亮点

当下的报纸版面设计, 信息图表已经几乎出现在每天的报纸版面中。比如近两年的《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的报道, 也用信息图表代替了原来的文字报道。这样的简单易读的图表形式, 代替了枯燥繁复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比如中国石化报社出版的营销周刊, 版面通过图表制作, 不仅丰富了版面的层次, 并且清晰准确地向读者传递了文章的主题。信息图表这样的表现形式, 相对于文字报道来说, 更直观、简洁, 也更容易让读者迅速地了解新闻事件的主题, 已经成为当下报纸版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从复杂化向简约化过渡

新媒体的界面设计由于受到自身特点的决定, 往往需要更多的色彩、图像以及分层链接等手段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报纸版面设计却需通过“简化”、“留白”等设计思路来推广版面。近年来, 报纸版面设计越来越摆脱了原来的“满”、“黑”、“粗”的设计特点, 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文字区块的弱化处理, 更体现在版面的留白处理上。

生活节奏的加快、视觉时代的到来, 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都给报纸版面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让报纸变得“易读”、“悦读”都是报纸版面设计创新的基本思路。报纸基本尺寸的改变、图片的组合处理、文字模块化的编排、新闻事件的图表化解读以及版式留白处理等, 都是对读者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的适应性调整改变。

结语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互相遏制的关系, 而是在竞争中共存、融合、互补, 出现新老媒体、内容渠道合一的局面。但在内容及传播效果上, 二者的互补性依然明显。通过借助各种技术手段, 新老媒体取长补短、深度融合, 创造出新的、受众体验更好的新闻产品。

参考文献

[1]耿瑞林;报纸版面设计要与时俱进[J];新闻与写作;2003年09期

[2]孟书梅;透析报纸版面创新[J];城市党报研究;2005年02期

报纸版面创新探索 篇11

一、传统党报版面设计问题分析

(一)打破传统版面结构,打造地域特色报纸。传统党报的结构一直保持穿插式,内容相互交错咬合,这种布局虽然会因图片和内容存在区别,不会使读者产生视觉疲劳,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发生很大改变,穿插式的版面结构使得人们在阅读时感觉费时又费力,重点不明确、主题不突出、排版不规则,甚至出现歧义。因每天内容不同,使得读者在阅读时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增加了阅读负担。就拿《柴达木日报》来讲,也在最近几年努力打破传统版面结构,打造自己的特色,并积极向一些优秀党报学习和看齐,在版面的设计和安排上曾尝试多种结构和布局,比如“M”型、“回”字型编排等等,为的就是让版面更切合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版面去吸引读者。

(二)栏目排列不规则,破坏了报纸的统一性与整体性。传统党报栏目排列不规则,一个版面内分栏各异,而且每天采用的分栏方法都不尽相同,或是同天报纸不同版面出现不同分栏,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报纸的统一性与整体性,易使读者感觉不适。如今的社会,信息量丰富,信息途径多元化,报纸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不再掌握主动权,要为读者呈现丰富的信息,注重社会需求,就更要在排列上下功夫,为读者的阅读需求、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着想,简约易读才能真正为读者服务。现在翻阅几年前的《柴达木日报》,如上所提的排列问题比比皆是,甚至没有规则和美感,只是将信息铺列在版面里,铺满即可。

(三)导读作用弱化,不能发挥真正作用。导读相当于阅读指南,是读者快速了解信息的窗口,在引导阅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党报的发展,导读作用逐渐被弱化,虽然有导读专栏,但总是为迁就报纸的其他内容而随意移动位置,并且有些长期位于报纸底部,标题过于简单,最终不能发挥真正作用,流于形式可有可无。《柴达木日报》在2010年尝试在报头位置加入导读栏,但因版面少,信息量不大,导读的作用并没有那么突显。而在一些重大节庆增版的时候,才感觉导读在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排版中,尤其是增版时,可以加强这一块的作用,让版面内容的表现力更强、更丰富。

(四)图片不能有效利用,破坏整体美感。党报侧重于宣传政治事件,为使版面内容更加丰富、美观和富有感染力,图片的有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一些党报在这一块明显落后于都市报和晚报,或者是因为图片拍摄角度、内容很一般,编辑常常通过压缩图片来扩大文字空间,而且有时根据版面需要象征性的插入图片,很多图片所表现的内容与文字内容没有什么实质联系,使得版面无意义、不协调,甚至破坏整体美感。

越来越多的报纸都很重视图片的应用,往往通过大幅的照片,精美的图表,幽默的漫画等等丰富版面,版面因此形象活泼,枯燥单调的新闻内容也易于阅读和理解。如今这个被称之为“读图时代”的社会,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更能吸引读者,并且达到图文并茂、图文相联的效果,使得读者更愿意去看,愿意去阅读。《柴达木日报》目前没有专门的摄影记者,版面配图基本上由采访记者和通讯员提供,编辑在排版过程中常常存在因为图片不够或者拍摄角度不佳等问题,舍弃放大图、用图片去说话的排版方式,从而加大文字空间,或者用资料图片、线条以及底纹等形式让版面活泼和生动一些。

二、党报版面设计创新实践

(一)版面设计简洁化,提高整体美观效果。党报的性质决定其应具有严肃性,版面设计要舍弃传统的繁重糅杂,力求简洁明快、大方古朴、结构清晰,根据人们的审美要求、信息需求及阅读习惯合理改进。可以采用模块式的编排方式,文章全部呈矩形整齐排列,不穿插、不交错、不咬合,独立成块,这样更易于方便阅读。新闻版面标题应尽量使用超粗黑、宋体或黑体,避免多种字体使人眼花缭乱,破坏版面整体美观效果。同时,大胆采用具有视觉冲击感的图片,发挥图片的“眼睛”作用,利用图片更加鲜明地表达文章意境。并且善于使用一些新闻漫画和图表,恰如其分地进行说理,将其穿插于恰当位置,扩大文章信息的张力。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能够使人们加深理解与记忆,更为直观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和意愿。

(二)打造亲和力风格,吸引读者情趣。版式作为一种直观形象可以反映报纸的品格、个性、态度及情感,打造鲜明特色风格是实行党报创新改革,增强市场占有率的根本。首先,内容要鲜活灵动、及时有效,文笔流畅熟练,文章视野开阔,具备大家风范。其次,图片运用独到、大胆,标题动感有力,使版面生动有活力,具有立体感。例如《河南日报》、《青海日报》等,近年来推陈出新不断改革,恰到好处地运用大量的精美图表,采用互补色调,视觉冲击力强,明快、生动、鲜艳,形成了独具特色、精致鲜活的风格。党报版面设计中可以适当地融合中国画元素,也可以融入西方的报纸编辑理念,以墨为主,淡泊雅致,也可以惜墨如金,具有写意风格,方显格调高雅、大气恢弘。这样,党报以其权威性、指导性、服务性、可读性为一体的同时,打造亲和力,才能真正被广大读者欢迎。

(三)美化周末版和副刊版面,提升党报品味。周末版及副刊版面因为每期稿件内容不一,题材各异,长短不齐,在版面设计上存在一定难度和挑战性,有些因其短稿多,图片多、广告多,常会使版面杂乱无章,难以精致规整。在设计这类版面时,要先进行构思,明确版面主要想表达什么内容,重点突出图片,清空周围小图,着重显示图片效果,保证图片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有主有次,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对于广告版,事先与客户沟通协商,把握客户至上的原则,计划好主次关系,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版面,做到效果显和视觉美,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提升党报品味。《柴达木日报》近几年也在这方面下功夫,在学习、仿效其他报纸的同时逐步摸索和改进,不定期改版,不断在色彩、图片、标题、版式等各种版面因素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尝试和创新,并结合实际,以形成自己独特的版面风格。

党报版面设计,既不能等同于娱乐报的夸张活泼,也不能一味地守旧传统,应确定自己的报纸风格,以大气厚重、清秀整洁为主,尽量做到简洁化、整齐化、统一化,以时代气息浓厚的个性鲜明、务实为原则,遵循美学原理,准确定位,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最终形成充满艺术美感的版面,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和认可。

参考文献:

[1]颜庆雄.党报版面设计的创新与实践[J].摄影美术.2011,(08).

[2]张轶慧.党报版面设计的创新与实践[J].发展导报.2013,(09).

[3]毛洁.党报版面设计的创新与实践问题探究[J].新闻与出版.2012,(13).

[4]娄宇红.县市党报版面设计之我见[J].业务交流.2011,(15).

报纸版面设计理念 篇12

每一个版面基本上是在二维空间内以平面的形式展开和延伸的。在这个平面中, 一部分是空白, 一部分印有文字、线条, 图片或色块, 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使它形成一个结构完整, 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客体, 同时在这个平面中又如何能给读者以明快、清晰与和谐的视觉效果, 这就是版面设计者起码的工作任务。形式美的规律是进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 是指造型形式诸要素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 是可以适应于多种艺术形式的一般法则, 也是版面设计所必须遵循的。艺术创作, 其中包括版面设计, 人们从不自觉地使用形式美的法则到自觉地在理论方面探讨和研究它, 实际上就是这类设计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标志。版面设计虽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循, 但是能将形式美的诸多法则加以巧妙的结合和运用, 则是保证设计成功的关键。

版面设计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 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有不可言传的移情作用。人对美的感受, 有一种妙不可言的生理快感, 版面设计要达到这种视觉效果, 首先取决于形式的美而不是内容。一个成熟的版面设计, 是由它的结构来统率的, 但它不只是文字和图片相组成的不同形式, 它还应给观众以具有艺术内涵和欣赏性的更多内容。艺术离开了形式美就会失去魅力, 就不能使版面给人以生理与心理上的舒适和快感, 设计者的思想也就无从体现, 形式美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原则:

对比大小对比可以使强劲与纤细互补 (如大字给人以强有力的感觉, 但缺乏纤细之感, 大小文字配合使用, 则可以互相缓解其不足) , 并产生生动活泼的对比关系。粗细对比是男性与女性性格的对比。明暗对比使明亮的造形和黑暗的造形出现在同一画面上, 就可以形成有时间差别的空间。疏密对比在造型上具有重要作用, 疏密感也可称之为触感或质感。曲线与直线的对比, 它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曲线意味着柔软而直线象征着坚强, 自然界中曲与直是混合在一起的, 只用其中一种是不能完成版面设计需要的为造成曲线印象, 必须用直线来加以衬托;由于有少量的直线, 曲线才更鲜明。位置对比也不可忽视, 例如版面的左右和天地对角线的四角, 都是潜在的力点。在这些点上安排照片, 大的文字或符号, 这种力量就会显露出来。此外还有垂直与水平, 锐角与钝角等等对比关系。我们也可以把所有的对比归纳为形式的对比 (包括形与色的对比) 和感觉的对比这两大类。上面所提及的基本上属于形式对比, 而感觉对比则包括重与轻、硬和软、刚与柔、光滑与粗糙、透明与不透明, 强与弱、快与慢和动与静等等的对比关系, 在自然界, 作为矛盾对立着的双方是永远存在和随时可见的, 这种现象在艺术中的反映就是对比的形式, “艺术就是靠对比”这句话不无道理, 在版面设计中, 对比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它是版面语言的一部分。

对称把一点作为起点, 向相反方向同一形状展开的状态就是对称, 在日常生活中, 对称产生着各式各样的造型。两个同一形的并列, 就是最简单的对称形式。对称的最初发现, 也是来自然界的启示, 对称令人产生一种秩序感。可以是以中轴线为轴心的左右对称, 以水平线为基础的上下对称, 以对称点为源的放射对称以及以对称面出发的反转对称等等。

均衡 (平衡) 均衡在哲学中是一种对立统一, 在衡器上即为平衡, 均衡的基本原理来自对称, 但是, 均衡较之对称能实观出活泼情调, 所以均衡能显露出某种生气或运动感;它是在加强较弱的一方, 在画面或版面的动势和变化的前提下求得平衡。均衡, 只有力点而无轴心。视觉印象的份量有轻有重, 主要决定于画面或版面的尺寸, 色彩、造型、密度等因素, 均衡是指全面、合理地安排和分配各种视觉印象的成分。均衡形式在版面中的运用, 实际上就是在一种等量不等形的情况下所达到的矛盾统一。

比例比例, 无非就是人们对物体大小关系的一些视觉习惯。比例美的产生既是人们视觉的感觉, 又是数学的一些形式关系, 被人们普遍认为最美的比例就是黄金分割率 (一般定为1:1.618) , 版面比例分配, 是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 主要是适当安排主题与背景之间的比例关系。标题字体的大小和正文字体大小的比率叫跳跃率, 用这个尺度衡量, 易于判断版面效果。跳跃率高则生动活泼;低则格调高雅, 这里也有个比例关系的调节问题。

时空时间与空间是物质世界运动和存在的基本形式, 版面设计中也存在着时间因素, 版面设计是在空间关系上进行的, 除了对称、均衡、比例等平面空间的处理以外, 还需要从三维空间关系上考虑问题, 即要使版面上的图文具有深度上的层次关系。例如, 黑体字与宋体字就有不同层次的感觉, 大号字与小号字也会在深度上产生不同的层次关系;从插图上看, 黑白插图和线描插图会有不同的深度进退感;大插图和小插图的引人注目层次也不相同。把版面的天地左右圈起来, 就变成一个安定的空间, 这种安排, 称之为“空间的封闭”。这个框框不单单是同其它空间区分开来, 并给版面以特别的印象, 它的作用超越了装饰和强调, 意味着“这里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空间”。封闭材料, 不仅限于线条, 也可以是图形或照片等等。

节奏和韵律版面设计中的所谓“节奏”, 实质是借鉴音乐艺术在时空关系上的交融, 将时间关系原理借用于版面设计, 也就是把间隔、重复、层次、空白等空间关系根据哲学原理与时间关系联系起来, 从而联想于节奏和韵律, 将会有助于版面形式美感的构思。

集中与放射焦点集中于中心版面为向心型, 而向外扩散的版面则可称之为扩散型, 向心型版面显得稳静, 是受人欢迎的手法, 但有时过于正统, 而扩散型则开始表现为现代感。

统一与协调过分强调对比关系而空间对比过大, 各种要素混用, 会招致版面的混乱。为了使版面整体协调起来, 可采用同类造形因素。有相同特征的造形在版面各处反复出现, 就会产生统一的调子, 使版面具有整体感, 或通过向同一角度倾斜的造形在各重要位置的反复出现, 也可以使版面具有统一感。

此外, 还有一些法则也是需要加以遵循的。诸如主与从:主从分明的手法是正统派的构成方法, 给人以安心感。突出主, 也是突出重点, 它可以打破单调, 起到一个间隔的作用, 主与从两者关系模糊不清, 将失去重点;相反, 如主部过强, 则失去动势, 也会使版面枯燥乏味 (当前已开始流行现代的轻浮零乱的典型手法) 。起与承:以一起一承的形式产生动势, 版面设计, 以一处作为起点, 后边有承接它的造形, 二者连结起来就产生动势。无论二者离开多远, 都互相呼应, 互相协调, 使版面的两端全部活起来。左右的重心:人的感觉对左和右有微妙的差别。右下角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处理左右平衡时, 如何处理好右下角, 应成为重点。

艺术观念的更新趋势, 正在冲击着一系列传统观念, 同时也波及着人们的欣赏习惯。版面设计作为艺术的一部分同样也要受到这种求新趋势的影响。读者将会越来越不满足于陈旧的版面设计, 版面设计工作者绞尽脑汁所追求的就是这种形式上超脱一般化的美感, 当然, 这并非易事。所谓“创新”, 也就是敢于“破格”, 就是版面的面貌的不断更新。这说明创新的追求首先建立在大量研究已有版面的艺术规律和经验的基础上。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创新表现为在版面设计上的“立险”, 即能打破常规, 专在别人不曾用或不敢用的形式上打主意。“立险”往往显示为看似违背形式美的法则, 而从根本上讲, 恰恰是在运用这些法则的进一步深化。从普遍意义上讲, 美还是有其基本的客观标准的, 不承认一定的社会的约定性, 就难以获得预期的社会效果。版面设计要创造新鲜感的美, 还是要以各种带规律性的美的法则为基础的。

离开形式固然没有美, 只有形式也不成其为美。形式美是随着工艺美化和审美心理结构的积淀过程的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 因此, 我们要设计出有节奏, 有变化的版面, 突破一般的常规和时空的限制, 有创见, 有胆识地去发掘那些新颖和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 选择最佳的版面构成, 使设计更加生动、美观、精确, 更加合乎读者的意愿, 让版面设计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摘要:形式美的规律是进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 将形式美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对比、对称、均衡、时空、节奏与韵律、集中与放射、统一与协调等原则加以结合和运用是保证设计成功的关键。所谓“创新”, 也就是敢于“破格”, 就是版面的面貌的不断更新更加合于读者的意愿。

上一篇:原因田对策下一篇: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