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面语言运用(共3篇)
报纸版面语言运用 篇1
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 我国平面新闻媒体在如何表达视觉、传递语言方面经历了一个质变的过程, 大量的实践者已经在工作中对一些实质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从根本上确立了“版面语言”这样一个全新的新闻传播概念。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报纸编辑学著作对版面语言概念基本没有涉及或者只是一笔带过。对报纸版面语言不重视, 还表现在报纸编辑学的教学中。许多报纸编辑学教材甚至没有涉及版面语言这个概念, 即使偶有涉猎, 也是按照报纸生产流程的先后顺序, 把报纸版面编辑作为最后一章。这也就难怪, 很多新闻系毕业的大学生, 一出校门就可以去采访, 可以写出像模像样的新闻报道, 但做起编辑来, 简直无从下手。实际上, 版面语言是报纸这一平面纸媒特有的语言, 有自己独特的功效。版面语言作为报纸语言的组成部分, 是报纸文字语言的补充, 是报纸文字语言的辅助性语言。
一、何为版面语言
为了形象地说明报纸的版面语言, 这里试举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第二天, 各大报纸的处理方式。先看人民日报, 是将地震消息放在报眼, 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全面部署当前抗震救灾的消息放在头条位置,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和抵达四川指挥抗震救灾的消息放在中部, 而与大地震无关的吴邦国、贾庆林外事消息呈对角位置放在右上。习近平和李克强的相关活动各占四栏位置放在版面底部。可以说, 即使发生重大事件, 中央党报在处理新闻时, 仍然严格按照领导人的排位处理版面, 而最重要的事实本身, 在处理上会被边缘化 (放在报眼位置显然被割裂开来, 而且标题也没有标明死亡人数这一读者最为关心的数字) 。标题、字号、色彩, 也都没有变化。从整个版面上看, 甚至看不出报纸的表情。
香港文汇报的处理方式就不一样。它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首位, 大标题上标明事实和造成的后果“四川大地震万人罹难”, 在引题上用黑底白字醒目标出地震造成十九个省区市都有震感, 而且用的是整版的篇幅。在稿件布局、版面形式、标题制作、字号处理, 以及运用图表等方面上都用了不同的方式, 所取得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
更极端的例子是东方早报, 整个版面就像一张讣告, 没有消息、没有图片, 一切简化为标题, 用超大号字体、整版黑色反白的色彩, 凸现惊天大地震的消息, 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当天国内的一些省级党报中, 在处理方式上基本上都比较重视采用异常的方式表现大地震这一突发事件。如南方日报, 用了通栏标题, 在标题上直接标出了新闻事实和造成的后果“四川7.8级地震近9000人遇难”, 而且在标题区域, 用灰色块翻白字, 更给人一种明显的视觉告白。解放日报将与地震有关的消息围成框, 将新闻事实标在主标题, 而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消息则做在副题位置。在引题, 标出了“地震死亡人数已经达到近万人”, 并且用黑色底纹翻白字, 将大地震造成的后果凸显在读者的眼前。文汇报同样将与地震有关的消息围成框, 将新闻事实标在主标题, 中央政治局会议这一平常一向做头条位置的消息也做在副题位置。与解放日报不同的是, 文汇报选用了三张照片, 加上一张图表, 更有视觉冲击效果。
不同的处理方式, 不同的版面语言, 可以看出不同的阅读效果。那么, 什么是报纸版面语言?在已经出版的新闻学、传播学的著作中, 对此涉及甚少, 《报纸编辑学教程》中这样解释:“版面所运用的材料和结构规则构成版面表现内容的特殊语言———版面语言”。[1]《报纸编辑十二题》中则这样认为:“报纸支持什么, 赞成什么, 反对什么, 抵制什么, 除发表言论直接表示意见外, 还常常动用版面的编排手段表达出来。比如, 突出处理哪一类稿件, 淡化处理哪一类稿件;哪一类稿件多用, 哪一类稿件少登;这一篇稿件在版面上处在显著位置, 篇幅较长, 用大字号标题, 加花边线框, 哪一篇稿件在版面上位置较低, 篇幅较短, 用小字号标题, 不加任何装饰, 等等, 都可以使读者通过这类编排, 领会到编者的立场、态度、倾向, 这就是版面语言。”[2]一些具有充分实践经验的新闻工作者则用比较直接、简短的语言表述版面语言的概念。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认为:“‘版面语言’是办报人立场、观点、感情和审美眼光的自然流露。”[3]原光明日报总编辑徐光春认为:“所谓的‘版面语言’, 就是编辑对稿件内容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后, 以恰当的稿件布局、版面形式、标题制作、字号处理, 以及运用装饰和图片等综合性的表现方式, 表达新闻的价值。”[4]
而新的观念认为, 版面语言是新闻通过版面编排与设计, 用最符合自己身份的音量、音色、语感以及语言量来表达的一种语言。音量指的是新闻的自身分量和新奇程度, 它们在版面上的表现力度。音色指的是新闻内容的情感类型, 庄重、悲切、愤怒、欢快等等, 它们在版面上的表达形态。语感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结构类型, 它们在版面上如何表述。语言量, 指的是新闻内容的总量, 它在版面上占有的面积。[5]
报纸的版面语言, 笔者认为, 简而言之, 就是指报纸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 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和版面的布局结构。版面就是通过这三种基本语言形式交叉配合, 巧妙运用, 传递各种信息。
二、版面语言的特点
第一, 为报纸所特有。刊物和书籍也有版式, 但主要由文字或者文字和图片构成, 形状、布局和分栏都比较简单, 构不成版面语言。报纸的版式与其他版式不同, 它具有传播性和实效性, 是一家报纸整体实力的产物, 记者采写 (摄影与文字) 、版面编辑、电脑排版、图表制作等是一个整体的工作流程, 各环节责任和权利独立, 但又有内在的关联, 任何一个环节的误差都会直接影响到版面效果。版面语言由区域、形状、面积、分栏、线框、色块、字体以及不同的布局结构共同构成。版面语言的独特性既形成了报纸形式的独特风格, 同时也反映了内容的独特性。
第二, 版面语言具有引导读者阅读报纸内容、帮助和吸引读者阅读报纸内容、显示报纸风格的功能。版面是通过传递编辑部对稿件内容的评价来引导读者阅读的。编辑部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 从取舍稿件、修改稿件到制作标题, 进行布局结构, 乃至色块、线条、装饰的配合, 每个环节都包含着对稿件内容的评价。而对版面语言的处理, 与读者能否顺利阅读内容有密切关系。报纸上稿件的内容丰富多样, 体裁也多姿多彩。精心编排版面, 把稿件恰当地安排在版面的一定位置上, 使稿件的特点和联系都清晰地表现出来, 做到主次分明, 条理清晰, 就可以帮助读者顺利地阅读内容。
第三, 版面语言是一种辅助性语言。它不能脱离报纸的主要传播符号———文字和图像而独立存在, 但可以给文字和图像以附加信息, 从而强化、削弱甚至改变它们的意义。一张报纸究竟能不能抓住读者, 归根到底在于它刊登的内容, 报纸内容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内容为王”。版面内容对版面起支配和制约作用, 版面语言在受支配和制约之中, 又不是消极被动的, 而是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服务对内容发生很大的影响。用完美的语言来表现内容的版面, 能够极大地强化内容对读者的影响;反之, 不适宜表现内容的版面语言, 会使本来精彩的内容大为减色。可以说, 不同的文字和图像, 直接影响到版面语言的效果。重大的新闻事件、有强烈视觉冲击效果的图像, 使版面语言更有用武之地, 使版面语言也跟着形象、生动和活泼起来。
第四, 版面语言具有国际性。除对某些具体语言形式的理解有差异外, 其基本含义为各国报纸所认同。我国现代报纸是因为受到西方报纸的影响而产生的, 很多较早出现的报纸就是西方传教士在华所办。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时代的来临, 国外报纸版面革新的最新动态, 可以很快就为国内同行掌握和接受。一方面, 报纸的版面元素都是相同的, 另一方面, 报纸的形状、分栏、结构模式、照片的运用, 也都是十分便于移植的。这些都使得版面语言具有国际性。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 分处上海的英文报纸《上海日报》和纽约的《纽约时报》两份报纸, 在版面处理上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 都用了通栏位置, 中部都选用了很大的竖照片, 而且大标题竟然一模一样, 都是《U.S.ATTACKED (美国遭受袭击) 》。据了解, 两家报纸并没有进行过沟通和商量, 也不可能进行借鉴和模仿。这说明版面语言的国际性。
第五, 版面语言具有不可更正性。文字的差错、图像的谬误, 都可以在第二天的报纸上进行更正, 惟独版面语言不能进行更正。编辑部门不能刊发更正说, 昨天的头条不该发某篇稿件而应该发某篇稿件, 某某领导的照片应该用四栏而不是三栏、应该用在右上而不该用在右下, 色块应该用红色而不该用蓝色, 围框的线条不该用网线而应该用细线等等。
三、版面语言与社会发展关系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出现在古老的中国。中国的《邸报》出现在西汉初年公元前二世纪左右, 比罗马帝国的《每日纪闻》大约要早一个世纪。由当时的各郡在首都长安设制的办事机构“邸”, 负责将上峰的信息收集起来, 写在竹简或绢帛上, 通过驿站传送给各郡的太守参阅。这一写有信息的竹帛就称之为《邸报》, 刊载的大都是谕旨、奏折, 并不是向人民大众传播新闻, 因而需求量不大, 大都是不拘形式的手抄本。[6]如《开元杂报》是唐朝统治者于开元年间发行的邸报, 本身并无报名, 因其发行于唐开元年间, 故后人称其为《开元杂报》。近代著名出版家孙毓修 (1871~1923) 在《中国雕版源流考》中说:“近有江陵杨氏藏《开元杂报》七叶。云是唐人雕本, 叶十三行, 每行十五字, 字大如钱, 有边界栏, 而无中缝, 犹唐人写本款式……”[7]
古代报纸并无版面语言可谈。中国自古以来“报”“刊”不分。从形式上看, 当时的报纸, 大都采用书册式, 与期刊无异。近代报刊最初仍以传统的报刊形式出现。主要原因首先是传统印刷工艺技术的制约, 其次, 社会对报刊的需求量不大, 因为没有市场的压力、消费的需求, 传统印刷术便没有革新的动力。
版面语言随报纸形式变化而出现。随着近代印刷术的引进和新闻传播观念的变革, 报纸逐渐从期刊中分离出来, 演变成像今日报纸一样的以散页形式发行的印刷物。这种形式的变化当然得益于新的印刷技术。可以说, 是外国传教士等在中国创办的早期近代报刊的示范效应, 带动了国人自办报刊。1858年伍廷芳创办的《中外新报》开始改变了书本形式。而1861年《上海新报》最早采用了两面印刷, 且采用了单张的报纸形式, 1872年改为日报。在1850年代只有个别报刊开始采用铅字印刷, 20年后的1870年代多数中文报刊都由木雕印刷改为铅字印刷了。[8]
1904年在上海创刊的《时报》采用对开大张两面印的形式, 在设计上也开始运用版面语言中的一些特点, 在发刊词第二十二中写道:“本报编排, 务求显醒。故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字模及各种圈点符号, 俱行置备。其最要紧之事则用大字, 次者中字, 寻常新闻用小字。用大字者, 所以醒目也;用小字者, 求内容之丰富也。论说批评中之主眼, 新闻中之标题, 皆加圈点以为识别。凡以省读者之目力而已。”[9]
《申报》在1872年创刊时, 形式是横长形书本式, 每期八页, 版面同书本一样直文直题。1905年2月7日, 《申报》开始改良形式, 新的版面编辑方针是:“上下横截, 分列短行, 文理易明, 且省目力。别刊大字, 择要标题, 藉振精神, 并醒眉目。”
可以说,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 中国报纸的版面形式逐渐成熟, 形成了标题醒目、题文竖排、横向分栏、走文从右上到左下的特点, 并长期延续, 一直到1955年。
版面语言不断发展成熟。1955年, 随着我国汉字简化方案的推出, 报纸版面形式也随之发生变革。1955年10月1日, 文汇报、光明日报等十家报纸的版面由直排改为横排, 在全国中文报纸中首创横排格式。“读者对改版一般反应尚好, 报纸销数上涨四万四千份。”[10]1956年10月1日, 文汇报历史上第三次复刊。各版版式都由仿效“苏式”的每版三栏改为八栏, 标题制作也由清一色的“一行题”模式改为传统的主、肩、副三行题。由文汇报主管夜班编辑工作的副总编辑刘火子、编委黄立文等创造的“八栏编排法”, 后在各地大型横排报纸中推广使用。文汇报的这一革新, 是我国报纸由直排改为横排后, 在编排形式上的一次突破。[11]1957年3月, 文汇报的版面革新后, 引起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王揖特地率员来报社考察。他欣赏文汇报的编排, 比较详细地了解了本报版面改革的经过和夜班编辑的工作情况。其他省市不少同行也先后来本报访问交流, 共同探讨栏目设置、图片运用、编排格式等方面的问题, 尤其对八栏编排法具有浓厚兴趣。”[12]
就我国现代报纸版面的发展而言, 如果将电脑激光照排系统取代活版印刷系统视为起点, 第一轮报纸版式革新冲击波应缘于20世纪80年代晚报的复兴。晚报定位相对活些, 因此版面风格也显得生动活泼, 这一风格对日报影响甚大, 形成当时“小报促大报, 晚报促日报”的局面, 催生了一批专业性报纸、生活服务类报纸及大报的“月末版”, 同时版式也趋向多样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标题和照片得到充分的运用, 大大释放了功能。20世纪90年代初《中华工商时报》讲秩序感、讲设计韵味, 《北京青年报》讲视觉冲击力、讲形式对比, 《新闻出版报》讲均衡、讲分割美感, 这几种明显的版式风格则可视为中国报纸版式改革的第二次浪潮。世纪之交在报纸上出现的后模块版式即静态版式, 当称版式改革的第三次浪潮, 较为典型的是《南方都市报》的倒“6”字型版式, 《21世纪经济报道》的窄横通版式, 《都市快报》的竖通版式及《文汇报》的“241”版式等。
纵观报纸版面语言发展的历史, 无论是报纸版面大小的确立, 垂直式版面、水平式版式、模块式版面的产生、标题的制作、照片及图表的运用, 都可以看出报纸版面的演进并不是某一个因素造成, 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报纸版面设计是与时俱进的, 它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而变化, 随着多种媒体的完善而完善, 随着读者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时代风格的变迁而变迁, 随着出版技术的进步而进步……因此, 报纸设计不是一门孤立的学问, 它与整个时代的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 或者说, 它是时代前进的反映。”
摘要:报纸版面语言是指建立在“版面”这一原始概念基础上的, 以版面构成要素为媒介, 通过各种编辑手段, 构建对稿件价值意义的表达评价体系。报纸版面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而且与整个时代的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无论是报纸版面大小的确立, 垂直式版面、水平式版式、模块式版面的产生、标题的制作、照片及图表的运用, 都可以看出报纸版面的演进并不是某一个因素造成, 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版面语言,版面设计,版式,版面空间,编辑手段
参考文献
[1]《报纸编辑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报纸编辑十二题》, 宋世琦,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9年
[3]《人民日报版面备要·序》,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7年
[4]《报纸版面创意艺术与电脑编辑·序》,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
[5]《版式策划与版面语言的设计技巧》, 李洋, 青岛新闻网
[6][8]《简明中国新闻史》, 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史教研室,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年
[7]《中国新闻业史》, 梁家禄、钟紫、赵玉明、韩松,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4年
[9]《中国报学史》, 戈公振, 三联书店, 1955年
[10][11][12]《文汇报六十年大事记1938-1998,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编, 252页258页270页
[13]《版面探索》, 陈振平,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
报纸版面语言运用 篇2
关键词:网络时代,报纸版面,编辑策略,创新运用,改善方法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在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上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同时也对新闻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传统的经营理念和传播手段的优势不再, 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势在必行。仅就新闻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说来, 其传统的样态和传播手段已经具有悠久的定势, 且拥有固定的阅读受众, 怎样的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弥足值得研究和探讨。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报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努力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需求, 积极应对冲击, 拿出新的精神, 努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利用这轮挑战契机, 把自身做大做强, 稳稳地占有市场。
一、报纸版面编辑的视觉创新
(一) 报纸视觉化的必要性
在网络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于社会的认知模式以及接纳信息的方式手段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现如今, 互联网和手机3G、4G网络让受众接受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了起来, 相应的电子媒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各种各样的媒体形式以极其迅捷便利的形式传播出更多更丰富的信息, 随处可阅读、随时可阅读成为一大特点。相比之下, 传统的报纸缺少丰富的图片资料、影像资料和能够满足受众猎奇心理的“真相”与“内幕”, 且阅读方式极其受限, 进而, 使得其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传统工具的功能与地位正在逐步降低。这就要求报业审时度势, 尽快在版面的编辑上进行创新, 使之能够具有较好的视觉艺术效果。只有加快报纸版面的视觉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二) 如何进行报纸的视觉美化
1. 明确版面重心
由于生理上的因素, 人们在视觉上存在偏差。受众在阅读报纸时, 往往会感到黑体字略重于宋体, 图片较于文字更加醒目, 有边线框比无边线框的文字信息更加能够引起注意, 这些视觉表现是客观的, 但是报纸的版面设计是主观的。因此, 报纸的版面设计要在考虑内容的同时, 考虑到各版面所运用的素材的合理性和美观性, 均衡安排各种素材, 考虑到手中的阅读心理需求去设计版面, 避免出现畸轻畸重和与手中阅读心理需求不吻合甚至是相悖的现象, 使得版面更加得体大方, 更符合受众的欣赏习惯。
2. 专栏与线条运用的多样化
对于不同内容的稿件, 应采用有区分的版面设计, 通过组建有差异的各式栏目来加以区分, 增加版块的多样性和明显性。例如可以将游记类的文章归总为一个栏目, 并为栏目设定一个主题名字, 如“且行且吟”“一路放歌”等, 可以有效地增加栏目的主题感。同时还要应用线条圈集的不同形式加以组合, 搭配上与内容相符合的插图, 使得版面更加鲜活而具有吸引力, 为版面增添亮点。专栏是一张报纸的重要支点, 应做到分布合理, 在各个版面均有分布, 并能够涉及到不同定位、不同特色, 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要求。对于副刊编排的处理, 要尽量在内容上做到精致新颖, 专栏要更加注重文字内容, 这就要求栏目编辑精编精写, 以保证文章基调的高尚, 语言平实、易懂流畅和耐人寻味。
对线条的选用也是需要非常重视和考究的, 要根据版面及文章的具体情况进行考虑。注意更多地在直线的粗细上进行不同的调整, 能够使版面避免单调死板, 看上去更清爽和整洁。
二、报纸版面编辑的内容创新
网络具有信息量大, 更新及时、速度快, 全面开放和满足互动参与的优点。不仅如此, 网络的虚拟性、近乎无限的包容性和繁多的综合功能, 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 对社会制度和机制, 对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然而, 如果单单从对受众需求的新闻信息的提供方面来看, 却并不像有些人论断的那样那么无可抵挡, 更不会像有人大胆预言的那样, 网络时代的来临必然导致报纸媒体的不可挽回的倾颓, 以至于不远将来的消亡。报纸的生命力仍然会在网络时代彰显, 但是, 一定与与时俱进的办报水平和手段同在。
(一) 报、网互动, 形成强势互补
早在几年前报纸和网络的互动就已经开始了, 就目前的情况看, 报纸和网络间不是排斥的关系, 而是能够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面临的是如何深化二者互动关系的问题。在报纸新闻内容方面, 互动一般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 报纸新闻上网, 不但可以扩大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还能够增强新闻报道的效果。同时还能对报纸的知名度以及品牌推广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报纸应该借此机会, 抓住网络对新闻和媒体本身的推广之便利。
对于报纸和网络二者而言, 在新闻内容方面实行互动, 能够更好地建立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种状况必定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
(二) 整合网络信息, 强化报纸功能
报纸与网络新闻之间已经成为一种互为依存、相生相克的关系。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能够为报纸版面提供近乎无限的资源。目前操作比较好的报纸, 大都方针明确、处理方法得当, 使报纸的丰富性得到空前的增强。实际上, 报纸新闻内容的大量增幅大部分要归功于网络新闻的丰富。
此外, 单纯依存于网络而诞生的内容也为报纸媒体提供了可以无限无偿摄取的资源。报纸甚至可以把网络视频的内容转换成文字形式刊登在报纸的版面上;有的报纸还专门开设了博客摘录版。报纸编辑需要在报纸版面的可读性和报章媒体安全之间找到稳妥的平衡, 有效利用网络新闻资源丰富报纸内容。
在网络时代, 报纸的编辑功能和报纸编辑水平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也对编辑能力提出更多的要求。未来的优秀报纸编辑, 要具有敏锐的目光及深刻的思想;专业技术熟练, 综合知识丰富;版面意识鲜明, 语言文字修养强。只有进行报纸的版面编辑创新才能保持报纸版面对受众的吸引力, 切中读者的阅读兴趣, 充分体现报纸在网络冲击下的从容应对, 使得报纸在网络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余瑜, 李长春.报纸版面编辑中的混乱现象亟待改变[A].庆祝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论文专辑[C].1998:2.
[2]杨韫羽.形式烘托内容——以《扬子晚报》为例浅析报纸版面编辑特点[J].邵阳学院学报, 2005 (04) :163-164.
[3]陈景.基于“第一眼效应”论报纸版面编辑素质的培养[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16) :24.
[4]赵林云.网络时代报纸版面编辑策略初探[J].编辑之友, 2010 (03) :73-75.
[5]忻志伟, 周骥.版面策划, 彰显报纸品位——获奖论著《报纸版面编辑设计策划宝典》赏析[J].中国地市报人, 2010 (09) :91-92.
[6]谭艳.打造版面风格提升版面价值——对报纸版面编辑的思考[J].南方论刊, 2004 (07) :37.
[7]王宁.力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报纸版面编辑工作漫议[J].新疆新闻界, 1986 (03) :7-10.
[8]刘艳.突出个性注重定位——现代报纸版面设计的新趋势[J].大庆社会科学, 2014 (02) :106-108.
[9]蒋家风.图片领着版面走——新民晚报体育新闻版编辑思路刍议[J].新闻记者, 2007 (02) :77-79+89.
[10]萨日娜.浅析网络时代报纸版面编辑的策略[J].传播与版权, 2013 (07) :22.
报纸版面语言运用 篇3
一、留白成为报纸设计元素
(一) 国外留白手法的发展历程
在西方近代报纸图书印刷中, 空白最早是因为编订原因出现。美洲大陆的第一份近代报, 创刊于1690年的《国内外公共事件》的底页就是空白。20世纪50年代初, 瑞士的“国际版面风格”兴起, 将每篇稿件布置为规则的矩形, 用围框或者空白分割, 留白开始起到排版中的分割功能。
1963年, 彼得·帕拉佐实践了源自建筑设计的包豪斯学派的“设计以人为目的”的理念, 重新设计《纽约先驱论坛报》, 增加留白以加强易读性。70年代, 在电视的影响下, “空白也成了版面设计师门的新宠”。[2]《今日美国》掀起“重新设计运动”, “大图片+大标题+大尺度留白”的“电视风格”大行其道, 持续至今。留白正式成为西方报纸流行的美学元素。
互联网兴起后, 读者的阅读习惯日益偏好迅速浏览和视觉传播。读者的阅读习惯变化, 倒逼了纸媒寻求极简风格的版面编排, 留白被空前重视。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过剩, 特殊情况下, 空白反而更能降低噪音、传递信息。2012年末, 英国凯特王妃生子, 英国报纸纷纷使用“大图片+大标题+大面积留白”的头版设计争夺眼球, Private Eye却独辟蹊径, 在头版大片空白中, 仅有“WOMAN HAS BABY (女人生了孩子) ”三个单词, 其信息量被极度压缩, 却反而在眼球争夺战中一举夺魁。利用信息过剩, 将空白本身赋予信息载体的作用, 这是互联网时代的特殊产物。
(二) 国内留白运用的几个里程碑
1984年起, 《解放军报》在标题排版上开始大量使用留白, 从而实现新闻标题间的整齐排列, 富有仪式感。这种留白体现出军报的独特审美。到2008年, 《解放军报》已经将留白运用到标题区、图片区、报头区等版面上。
但在这一阶段, 留白的运用局限于军报, 有强烈的军事特色。随着改革开放中文化交流加深, 许多新兴的市民报纸也开始向国外学习留白手法。
2008年汶川大地震全国哀悼日5·19当天,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齐鲁晚报》等数十份报刊, 在头版大面积留白, 配以简单醒目的大标题、大色块和特写画面, 视觉冲击强烈、情绪饱满, 被认为是“国内报纸版面设计史上一次重大的突破, 更是一个创举”。[3]
二、留白效果的理论总结
国内外在不同阶段、不同经验下, 出现了不同的留白理念。笔者在相关文献基础上, 将之总结为“透气口说”、“整齐说”、“艺术说”、“视觉冲击说”四种主要解释:
(一) “透气口说”
包豪斯学派对易读性的追求, 被美国报纸设计师马里奥·加西亚总结为“版面是由黑、灰、白三种颜色构成的。黑色来自标题和图片, 灰色是稿件文字形成的, 白色则是版面上的透气口”。图文信息的空白, 可以让读者舒缓情绪、放慢节奏。为此, 《洛杉矶时报》等报纸取消了报眼区和映衬性的视觉元素, 留出空白。
(二) “整齐说”
“整齐说”出自国内学者对《解放军报》版面留白实践的解析。在报纸标题区留白, 使得标题更加整齐醒目, 体现出军队对形式美和整齐美的追求, 这成了《解放军报》的独特风格。
(三) “艺术说”
我国传统绘画理论认为, “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 (清, 笪重光, 《画荃》) 。前《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从这一角度出发, 认为“留白, 是一门艺术。无论绘画艺术, 还是摄影艺术, 都讲究如何恰当地利用留白……”[4]这一认知往往与留白对报纸排版的品位、格调联系到一起:“版面的留白艺术, 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 是提高版面的品位与格调的关键。”。[5]
(四) “视觉冲击说”
“视觉冲击说”认为, 大面积的黑白对比能造成更强的视觉冲击。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传播心理实验工作室的一项基于眼动仪的实验研究认为, “主视觉区的面积大小对于形成视觉引导呈现边际关注递减规律:关注度增量随着视觉区设计面积的递增而减少。”[6]
三、留白技巧要点
(一) 文字信息与留白
狭义的留白指的是版面位置上的空白, 与之相配的文字要求简练完整。但互联网已带来信息过剩, 倒逼报纸文字也开始碎片化、符号化, 如上文中Private Eye的WOMAN HAS BABYA设计。
(二) 图文层次调节
80年代的《解放军报》, 白色被分割在零散的标题栏内, 客观上造成了视觉中心的分散化。而现在的许多报纸, 留白面积越来越大, 由于图文的间隔区域足够大, 图片的不规则组合不再影响读者的阅读, 允许了图片组合的多样化:大小错落、图片与色块、线条的有机组合, 在留白的同时, 丰富了版面的层次。
(三) 打破“均衡”原则
传统报纸版面设计注重均衡, 使整个版面更具有稳定感。留白却迫使读者主动寻找版面中的文字, 通过寻找仪式来强调文字的某些特质。例如, 神秘色彩、低调感觉等。这种留白往往配合将背景抠去图片出现, 整个版面重点突出而又相对灵活跳脱。
在报纸的发展历程中, 留白经历了“装订结果”、“浪费版面”、“版面修饰”、“信息传递”的不同阶段。充分认识和运用留白, 对纸媒的版面设计已经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许期卓.营造“透气”的视觉空间——《美国报纸版面留白技巧的运用》[J].中国记者, 2006 (01) .
[2]蔡雯, 甘露.西方报纸版面变革及其动因探析[J].国际新闻界, 2002 (4) .
[3]姜文姬.报纸版面留白设计探析——从“5·19”哀悼日国内部分报纸头版留白说起[J].办报经纬 (上半月) , 2009.
[4]范敬宜.注意留白[Z].
[5]赵永枝.重视版面留白创出独家风格[J].
[6]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传播心理试验工作室.读者阅读中文报纸版面的视觉轨迹极其规律——一项基于眼动仪的实验研究[J].国际新闻界, 2007 (08) .
[7]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上、下) [M].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