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语言文字差错

2024-10-21

报纸语言文字差错(共4篇)

报纸语言文字差错 篇1

衡量报纸质量好坏的一个基本标准是报纸差错率的高低。

依据我国《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现代出版物中经常出现的差错大体可以归纳为十种类型:一是文字差错, 二是词语差错, 三是语法差错, 四是数字用法错误, 五是标点符号用法错误, 六是量和单位使用错误, 七是版面格式差错, 八是知识性错误, 九是事实性错误, 十是政治性错误。其中前六项与语言文字差错直接相关, 后四项也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着语言文字差错的因素。

纯粹的文字差错,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主要有错别字、多字、漏字、颠倒字、不规范外文等问题。因为现在稿件都是电脑录入, 像字而不是字的错字几乎没有, 但是把甲字写成乙字的别字差错还是经常发生的, 如把“共渡难关”的“渡”字写成了“度”, 把“穿戴”写成了“穿带”, 把“疏浚”写成了“疏竣”, 把“成分”写成了“成份”, 把“坐标”、“坐落”写成了“座标”、“座落”等等。至于多字、漏字、颠倒字等文字差错现象也时有发生。

词语差错主要表现为不能确切理解词义, 不能准确把握词性, 造成错用词语。比如错用“反应”与“反映”、“成型”与“成形”、“品味”与“品位”等都属于词语错用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编辑稿件时遇到过一个工作实例, 印象比较深刻。有一篇稿件这样写道“这……创造了企业发展史上的史无前例”。这里面“史无前例”一词就属于词性错用。如果单凭查词典根据词义解释来判断是否错用, 很难说服作者, 但是从词性的角度来看, 这个错误其实是一目了然的。“史无前例”具有形容词词性, 一般放在名词前起修饰作用, 用作定语, 比如“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史无前例的壮举”;或者用在判断动词后作宾语 (英语语法里叫做表语) , 比如“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十年浩劫是史无前例的”。上面两个例句属于规范正确的用法, 是符合语言习惯的, 而“创造了企业的史无前例”, 把“史无前例”一词当成了名词, 用作“创造”的宾语, 很显然是不适当的, 读起来也感到别扭。

语法差错的表现形式是病句, 除了上面提到的用词不当的语病外, 主要体现于两点, 一是不符合语法规范, 二是不符合事理逻辑。现代汉语的句子按照语法结构分, 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单句只有一套主谓结构, 复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主谓结构。句子是用词或短语连接而成的, 造好一个句子无非就是要理顺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关系。词与词之间的主要关系就五种: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动宾 (介宾) 关系、动 (形) 补关系、主谓关系。几个词能不能并列放在一起, 修饰语和中心语一偏一正是否搭配得当, 动词或介词与后面的宾语能否实现无缝对接, 动词或形容词与后面的补语成分能不能恰当衔接,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能否彼此协调或保持一致, 再有就是组装复句的时候能否正确运用关联词, 只要能把这六个问题解决好, 句子就不会出现语病。造句符合语法规范属于书面语言基本功问题, 这里就不再赘述举例了。不符合事理的语病往往具有隐蔽性。某记者采写了一篇春节期间市领导慰问离退休老干部的稿件, 文中写道市领导“希望老干部们在新的一年里畅谈发展变化……”仅从词语搭配的语法关系上看似乎没什么问题, 但是从事理逻辑上较真就会发现, 把“畅谈发展变化”放在“一年”这么长的时间里, 又作为希望来提出, 是不是多少有些不合适呢?要是在某次座谈会上这样讲, 倒还说得通。

数字、量和单位以及标点符号用法错误也屡见不鲜。在数字、量和单位方面的错误主要有年份随意缩略、公历纪年计时体系使用汉字、数量单位运用不符合规范、概数误用阿拉伯数字、竖排误用阿拉伯数字等。标点符号方面的错误就更常见了。比如直接引语不使用前后引号, 或者使用了前后引号但是句末点号没有放到后引号前, 而插入性引语又把句末点号放在了后引号里;在连词“和”、“或”、“以及”等前面使用顿号, 在“中小学生”、“大专院校”、“乡镇村屯”这一类的集合词语中使用顿号, 在复句的分句之间使用顿号;还有滥用书名号等。

在版面格式差错中涉及语言文字差错的地方, 有字体字号的问题, 有图文不符的问题, 有顺序号次第不清等问题。

在报纸出版上犯知识性错误常常贻笑大方。比如某编辑把一篇言论稿中作为论据提及的“南越总统阮文绍”改成了“越南总统阮文绍”, 稿子见报后令作者哭笑不得。再如某总编大概是为了省下几个字的地方, 就大笔一挥将一篇市政协会议社论稿中“来自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政协委员”改成了“来自各条战线的政协委员”。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人士就国家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制度。政协委员是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的代表。用“来自各条战线”作“政协委员”的限定词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报纸上出现事实性错误是不可原谅的, 发现后应当及时明示更正。有些事实性错误, 通读稿件前后对照可以发现;有些事实性错误就不那么容易发现, 编采之间要及时沟通确认。一些人名、地名、单位名称差错, 以及不当简称、民间简称, 也可视作此类错误。比如, 某记者在一篇稿件中将“泛东北亚大宗商品国际交易中心”写成了“东北大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 幸好被参与编辑校对工作的值班副总编及时堵住, 才避免了一场由几粒文字引发的心情血案。

为尽量避免出现语言文字差错, 确保报纸出版质量, 七台河日报社采取多项有效措施, 加强报纸质量管控, 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是要闻版实行总编组版、编辑辅助工作机制。这一工作机制的施行, 切实提升了党报政治新闻敏感性, 保证了党报政治导向正确性。

二是取消校对员, 校对工作由编辑承担。实行编校合一, 看似减少了一层围堵语言文字差错的屏障, 但因简化工作环节, 权责更加集中, 提高了工作效率, 反而更有效地降低了差错率。这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集约式管理理念在报纸出版工作中一个很好的应用。同时, 值班副总编、值班编委在审阅大样时也承担了一部分校对工作, 记者采写重点稿件能够自觉到编辑部门协助编辑校对, 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版面编辑工作,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实行采访部门负责人审阅稿件工作机制。各部门记者采写的稿件由该部门负责人审阅修改后再由总编办传至各版编辑库, 有效保障和提高了原稿质量。

四是实行稿件版面评审工作机制。报社领导会同编委给稿件和版面评出等次, 与绩效工资挂钩。

五是实行差错处罚制度。报社制定了差错处罚规定, 对于出现差错的稿件和版面责任人给予相应等级的批评和经济处罚。

六是加强策划。策划稿件由领导或由领导指定采访部门中层干部统一审稿, 确保重点报道质量。

七是加强学习。着力提高采编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每次编前会都对上一时段稿件、版面情况进行总结, 实实在在指出问题所在, 并督促整改。编前会后, 各部门组织部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八是对版面重点部位严看死守。市领导职务、姓名及排序上墙, 便于核对。大样决校前, 编辑人员要对版样上的重点部位, 如领导职务姓名、领导稿件排序、标题、日期、地点、单位名称、图片说明等, 进行再明确再核查再校对, 直到准确无误才签决。这一工作流程的执行有效地堵住了许多文字差错漏洞。

语言文字作为报纸内容的主要呈现形式, 是报纸质量管控的核心对象。严把语言文字关是提高报纸质量的根本手段。作为文字工作者, 记者和编辑应当准确规范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这既是工作能力的直接体现, 也是职业操守的必然要求。

七台河日报社把报纸出版质量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健全完善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且具有本报特点的报纸质量管控体系, 使报纸差错率远远低于万分之三的国家出版物管理标准。

参考文献

[1]《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 (新闻出版总署商务部2011-3-25)

[2]《出版管理条例》 (国务院2011-3-19)

[3]《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新闻出版总署2004-12-9)

报纸隐性差错勘误实践 篇2

粗览在新闻编校实践中发现并校正的隐性差错,大体可分为文字类、逻辑类、标点符号类、数字类、常识类等。

1文字类

文字类隐性差错往往涉及隐性的时间概念和语法等,似是而非的特征最为明显,在诸多隐性差错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最易蒙混过关。

案例:妻子外出半年返回家中,没想到丈夫将房屋出租给他人……李女士的丈夫嗜赌成性,欠下赌债后躲藏。债主找不到丈夫,就上门讨债。

评析:这是一条消息的导语和主体部分的开头语。如果不仔细推敲,我们很难发现其中的细微差错。先说导语,粗看它没有任何差错,语言似乎还很精炼。但仔细推敲一下,就不难发现其中的不妥之处:不但没有李女士返回家中的时间或最新的新闻由头,而且时间概念错位,以致字面意成了丈夫新近才将房屋出租,应改为“妻子外出半年返回家中时,没想到丈夫早已将房屋出租给他人居住”。“债主找不到丈夫就上门讨债,”应改为“债主找不到李女士的丈夫,就上门讨债”。此句不能简单承前省略,否则就成了债主找不到丈夫,有歧义,而加上“李女士的”4个字表述更加准确、到位。

2逻辑类

逻辑类隐形差错多出现在新闻标题中,歧义或表述失准是其最大特点,令人啼笑皆非是其最大的 “社会影响”。

案例:《母亲患病女儿面临缀学(肩题) 银川民政局长资助一困难家庭4年(主题)》。

评析:这条新闻讲述的是:有户困难家庭母亲患病女儿面临辍学,银川市民政局局长得知后资助其达4年之久。但是,标题的意思竟成了这个局长的母亲患病女儿面临辍学、该局长仍在自家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资助一个困难家庭4年之久,真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3标点符号类

在新闻作品中,标点符号类隐性差错出现频率较高,表现形式五花八门。有人行文,整个段落无论长短,除了段末的句号外,其余全是逗号,甚至该“逗”的地方不“逗”,不该“逗”地方乱“逗”, 加之不注重逻辑关系,往往错上加错。

案例:2008年6月中旬的一天傍晚,在永宁县胜利乡八渠村一个民风淳朴的乡村,人们脸上难以掩盖的笑容诠释着平安、和谐。

评析:细看这句话,八渠村似乎是个乡镇的名字,下辖好几个行政村。事实上,八渠村是一个行政村,行政村怎么会下辖行政村呢?此言明显出错, 应在八渠村后面加破折号,并将“乡村”改为“村”, 方能符合实情和文理。其实,“一个民风淳朴的乡村” 完全可以删除,其在语境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上, 与“人们脸上难以掩盖的笑容诠释着平安、和谐” 有一定的重复。淳朴与笑容不是天生的必然联系, 这段话新闻表达很不到位,明显是语言文字功办不足的表现。

4数字类

数字类隐形差错多表现为前后数据不一、总数与各项之和不符,以及量词的混用、乱用等。

案例:石嘴山监狱特意购买了一台“美的”牌空调扇和电蚊香。

评析:暂且不论此处在语言表达上的逻辑错误,空调扇可以用量词“台”,电蚊香用“台”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在具体的新闻写作中,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文字精炼而混用、乱用量词。

数字类隐形差错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小问题容易酿大错,轻视不得,应引起新闻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并加以消除。

5常识类

常识类隐形差错大多是由于采访不深入,抑或想当然地认为“差不多”或“应该是这样”造成的。 其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是主要因素。常识类隐形差错包括文史常识类、生活常识类、法律常识类等。这类差错一旦出现在报端,受众嘲笑的就不仅是稿件的作者,而是整个媒体的公信力。

案例:2008年7月1日,银川市公安局、中国电信系统集成公司、中国电信宁夏公司城市综合监控报警联网项目在银川正式签约。该项目的签约与实施,标志着银川市公安局科技强警、公安信息化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为“平安银川”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评析:暂且不论此举是否“标志着银川市公安局科技强警、公安信息化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但“为‘平安银川’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之说,应该是作者想当然的说辞。试问, 这些年的“平安银川”建设难道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都是在做表面文章?实际情况绝非如此。新闻报道不能为了突出某项工作的重要性,就在想象中潜意识贬低、否定以前或其他方面的工作。这种说法既违背了新闻事实,又犯了想当然的毛病,以致造成“次新闻”报道失实,甚至酿成重大新闻安全事故。

报纸的编辑、记者如何消除隐性差错,将其危害降至最低?

首先,记者把好源头关。记者是稿件的采写者, 最为熟悉采写的内容、表达设计及具体的句法段落的安排意图等,为整篇稿件生产程序的第一人责任人,应对初期产品高标准、严要求,树立精品思维, 精益求精拿捏好每一个细节,消灭掉每一个差错, 这是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其次,编辑要把好阵地关。编辑除了对稿件进行编辑外,还要负责把握好稿件的政治关、质量关、 结构关。作为中间环节的重要把关人,版面责任编辑更应细之又细,慎之又慎,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说法、一些事实不清的细节及背景、一些陌生的表达词句及一些专业性用语,一定要及时与记者沟通, 避免因为沟通不畅而造成失误,甚至错误。

再次,“第一读者”要把好审核关。目前,很多报社都建立了“第一读者”工作机制。报纸大样经校对、责任编辑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后,再交由因年龄原因退居二线的编采人员挑刺找毛病,最后再由责任编辑和值班编委定夺。由于退居二线的编采人员经验丰富、业务积淀深厚,查找问题找得准、 找得狠,可谓报纸内容质量的最后防线。遇上重大新闻报道稿件,责任编辑应多征求“第一读者”的意见,以便站在高处消除各类差错,特别是隐性差错。

最后,完善隐形差错的纠错制度。新闻单位对显性差错一般都能做到依规处罚,但对隐形差错往往采取得过且过的思想,甚至存在只要没人投诉就不纠错的错误思想,以致隐性差错及其制造者钻了制度的空子,甚至常年延用错误的用语或新闻表达方式。要想避免隐形差错,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

摘要: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经常会发现各种藏匿很深的差错,似是而非、具有歧义、逻辑混乱是其主要特点,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文字专业水平、不刻意深查细究,往往很难发现并纠正。文章结合工作中发现的具体实际案例,将隐性差错细分为文字、逻辑、标点符号、数字、常识等类别一一剖析,抛砖引玉,为将新闻表达差错率降到零提供一份试探性方案。

关键词:隐形差错,第一读者,阵地关,勘误

参考文献

[1]郑鑫.浅析新闻隐性差错的校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216.

[2]董微.新闻隐性差错的校对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3(6).

[3]杨洪玉.校对应学会识别“隐性差错”[J].传媒观察,2008(2):60.

浅论如何防止报纸差错 篇3

一、事实性差错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新闻的生命线, 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是用新闻事实说话。新闻报道必须做到真实、准确。如果新闻事实出现差错, 就是虚假报道、失实报道。新闻事实错误, 对撰稿人来说影响个人信誉, 对报纸来说则会影响报纸的公信力。

事实性差错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不真实、不准确、不统一。不真实, 主要指稿件内容或部分内容为无中生有,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新闻, 这种新闻子虚乌有, 纯属虚构, 例如以前媒体炒作的“假包子”、“华南虎”事件, 都是假新闻;前不久一名记者在一篇稿件中, 就错将旅游综合收入增速位居全省第三误写成旅游综合收入位居全省第三。不准确, 指构成事实的某个部分不准确, 比如说一个项目开工仪式, 明明有5位领导剪彩, 报道出来后却多了或少了一个领导;一个会议, 明明是这个副市长参加了, 却写成了那个副市长参加了。不统一, 指稿件关于事实的表述不统一, 如计量单位、人名等出现前后不一致;如一片稿件里前面写的是张福文, 后面写的是张富文;前面写的是150米, 后面写的是15米;前面写的是红水河后面写的是洪水河。

这些事实方面的差错如果不杜绝, 长此下去, 就会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从而损害报纸的形象, 因此必须引起采编人员的高度重视。

二、政治性差错

政治性差错对报纸来讲是绝对不能出现差错, 多指一些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一致甚至相违背的错误观点和提法。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一是稿件中的观点和提法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一致。如将一些国家与台港澳并称“等国”、将“朝鲜”写作“北朝鲜”等;有的作者错误地将港、澳、台称为“境外”;有的保密意识不强, 在稿件中无意泄露国家机密等。二是版面安排不当。对于市州党报来讲, 主要指对市领导活动的报道在版面上位置安排不当, 主要领导报道在版面安排上要遵循职务高、排名前的领导活动稿件位于职务低、排名后领导活动的稿件前;头版除头条外, 报眼为次重要位置;如果遇上两个领导活动处于版面同一高度, 则遵从左先右后的安排原则。三是因技术性差错造成可能带来不良政治影响的差错, 如将领导名字写错, 将副职写成正职, 虽一字之差, 却对报纸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知识性差错

知识性差错是报纸上出现频率最多的差错, 指由于某种知识欠缺而产生的差错, 它包括常识性错误、用词不当、错别字等。香港回归祖国那年, 国内有家媒体就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错写成“香港总督董建华”;还有市州报纸经常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写成“市人大副主任”。用词不当和错别字是所有报纸最为常见的错误, 如“他抱着一腔热血”, 应该是“他怀着一腔热血”;“他家的日子一直捉肘见襟”, 应该为“捉襟见肘”。还有一种属技术性差错, 主要是指在报纸编排过程中出现的重稿、转文衔接有误、图文不符等。

报纸差错的产生, 涉及采、编、校、印等各环节, 因此, 每个办报人员都应提高思想认识, 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严格把关, 做到守土有责, 尽量避免和减少报纸差错。

四、如何预防办报过程中出现的差错

(一) 增强政治意识, 杜绝政治性差错

杜绝政治性差错, 最根本的是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 通过加强学习, 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断力。具体来说, 就是新闻宣传内容要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尤其是一些重大新闻实践, 一定要与党委、政府的宣传口径保持一致。对一些政策性强的问题, 一定要采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专业人士, 有必要时还要查阅相关文件资料。

(二) 转变工作作风, 杜绝事实性差错

记者工作作风飘浮、采访不扎实深入、道听途说, 是发生事实性差错的主要原因。当前新闻战线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就是杜绝新闻事实性差错的一项有力措施。只有记者转变工作作风, 深入采访, 做到“腿勤、眼勤、耳勤、脑勤、手勤”, 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 挖掘到新闻事件的本质, 不被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尤其是参加领导活动, 一定要多和活动主办方沟通, 弄清参加领导的姓名、职务、排名, 弄清活动的意图。会议材料可以参考, 但不能过分依赖。有些材料里面数据的真实性不高, 往往会给记者布下陷阱。事实上, 我们身边发生的许多新闻失实报道都是材料惹的祸。

(三) 不断加强学习, 避免和减少知识性差错

加强自己知识的积累和业务学习是避免和减少知识性差错的重要手段。笔者在17年的采编工作经历中, 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供大家参考。

提高认识, 端正态度。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 都要端正态度, 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充分认识新闻工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 就是用自己的笔和镜头真实地记录时代的变革, 唱响时代主旋律, 弘扬社会新风尚。采访时一定要做到深入扎实, 尽可能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将差错消灭在稿件撰写的源头。记者撰写稿件这一环节没能杜绝的差错, 一旦进入编辑环节, 作为编辑一定要认真细致, 要把差错当成“地雷”, 而自己的工作就是排“雷”。

加强学习, 拓展知识。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市州党报新闻工作者, 要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业务素养。打铁先得自身硬。只有自己掌握了方方面面的知识, 才能在形形色色的来稿中发现错误, 杜绝错误。在工作中除了要做到不耻下问, 还要做到勤于思考, 追根溯源。有些错误很明显, 比如说明明现在是2013年1月, 稿件中却出现了今年12月字样。而一些错误很隐蔽, 不通读全文发现不了。例如前面写的“白塔寺”, 文中个别的地方却写成“百塔寺”;前面写的项目投资数是3300万元, 后面则变成了3200万元。特别是遇到把握不准的, 应该多查一查工具书或咨询一下相关方面的人员。

通过复核数据发现毛病。对新闻报道中的数字, 最好笔笔都加以复核。比如“他出生于1958年, 今年 (2012年) 64岁。”细细一算, 便发现应该是54岁。如果编辑不计算, 错误便由此发生了。

(四) 题文对照中发现差错

“文不对题”是新闻的一大忌。产生“文不对题”的差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作者面的原因, 有的作者片面追求标题的标新立异, 在制作标题时跑题、偏题, 导致“文不对题”;有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 对所掌握的素材没有进行提炼, 往往在一个题目下写多个主题的内容, 导致“文不对题”。二是编辑方面的原因。编辑不通览全文, 不考虑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心思和眼睛只放在文字上。要杜绝“文不对题”的做法是, 编辑拿到稿件后, 首先要通读全文, 然后精读研读, 还要注意看稿件中的内容是不是和标题吻合, 内容有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标题, 文题的逻辑关系是否缜密, 标题制作是否贴切。

遇有疑问和把握不准的问题, 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比如在法制宣传稿件中, 容易出现与法理或法律规定不符的差错, 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 应事先请相关专业人员把把关, 杜绝一些专业知识方面的错误。

报纸语言文字差错 篇4

久, 甚至会立即忘记。

在进行现场报道的过程中, 因记者会作为主持人在电视画面中出现, 所以记者不但是整个事件的目击者, 同时也是参与者, 其可以根据观众的角度对新闻的主要人员进行提问, 所得到的答案正是大多数观众心中所想, 因此, 可以适时增加观众的参与感, 以及调动其积极性, 促进观众愿意收看新闻内容的心理, 从而有效的增加观众接受新闻的程度。

3促进记者素质的提高

电视新闻要想现场报道好, 除了要配备优良的拍摄、录制设备外, 它还对从事现场报道的记者或主持人提出较高的专业要求。记者须具备的能力: (1) 记者应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记者需要各方面能力都能够多元化和多样化, 才能有效的对有关新闻人物进行采访和提问, 以达到满足观众需求的目的。对新闻进行现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积年累月, 久而久之, 差错的出现还是会减少下来。以下就是笔者归纳总结今年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差错和相关解析。

手记一:7月27日一版, 《省政府召开全体会议强调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一稿中, 在记者原稿中, 有“秘书长××出席会议”的字样, 尽管结合上下文, 可以看出是省政府秘书长, 编辑也清楚是“省政府秘书长”, 意识到这样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有失严肃性。可遗憾的是编辑在发现问题后, 纠正过程中又忙中出错, 下意识

的报道, 对记者自身知识面的累积是一项非常大的考验, 记者拥有丰富的知识, 其联想能力就越强, 在采访中新闻敏感就越高。知识雄厚了, 记者应变能力就强, 在现场采访中, 表现就更积极主动。同时, 在现场报道中, 记者还要边报道和边评论, 所以记者还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做到现场吐字清晰明了, 表达意思要顺畅完整。 (2) 记者的观察能力应具备独特性。电视新闻是属于一种独特且新颖的现场报道形式, 因而无法对每种新闻都进行该种形式的使用, 应按照新闻的内容与需求实行有目标和有方法的使用, 一般的情况下, 会采用电视的现场报道应该是观众较为关注的事件性新闻, 因此对于这类事件, 观众有强烈的先睹为快的欲望, 所以它便是满足这种欲望的便捷渠道。在报道中, 也可以进行现场采访, 或者叙述一下新闻背景等情况介绍, 但要简洁明了, 不宜过多, 喧宾夺主。这就要求记者要对新闻线索, 敏锐地捕地改写成“省委秘书长”, 铸成更大的失误。

解析: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 前一个问题比较常见, 就是对领导同志或新闻人物的职务、身份表述不清或表述不规范、不严肃, 一些经验不足、特别是对要闻报道缺乏经验的记者, 常犯类似的错误。比如, 口语中, 人们常常对一些副职领导, 仍称呼“某书记”、“某主任”, 而记者如果缺乏对政治人物的了解, 同时又不去认真的核对, 就容易出现这样的失误。笔者在最初从事要闻报道时, 同样有一些幼稚的经历, 如在

捉, 进而选取最佳的报道手法, 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新闻现场。 (3) 记者要注重形象培养, 因为记者不仅是具体采访者, 更是直接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 所以在实行新闻现场的采访时, 记者应注重自身形象, 加强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4) 记者要具有驾驭新闻采访现场, 具备良好的随机应变能力。在新闻发生和进行的过程中, 应正确且快速的进行报道内容的选择, 并且要对拍摄相关画面进行必要的安排。这就要求记者, 要驾驭好现场, 从容自如地处理各种现场变化, 及时调整报道思路, 从而把握全局。

总之, 现场采访报道这种新闻报道形式, 越来越多的被观众所接收, 所喜欢, 广大新闻从业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个人素质, 促进电视新闻报道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河北省井陉县广播电视台, 河北井陉050300)

一篇要闻报道中, 尽管在导语中准确表述了当时的省委副书记艾丕善的身份, 却由于受口语环境影响, 在文章第二段开头写到“艾书记强调……”字样, 好在签审稿件被部门领导发现及时纠正, 从中使笔者深受启发, 在其后的新闻实践中再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错误。

手记二:7月27日本报第八版刊发稿件《伦敦奥运会今日开幕》, 给人一个错误的时间概念。由于新华社稿件的原题《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7日在伦敦开幕》, 就给人产生了一个误区, 因为第30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是在当地时间27日晚21点 (北京时间28日凌晨4点) 正式开始, 稿件出现在27日的中国媒体上, 准确的表述应该是“伦敦奥运会明日凌晨开幕”。

解析:这个错误一方面源于新华社稿件给人的错觉, 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编辑的粗心。试想, 如果是开幕时间北京时间27日, 稿件当日刊发岂不是一条旧闻?当大家看到报纸时, 奥运会开幕式已经结束。在新闻实践中, 类似的错误还有“去年、今年、明年”, “昨日、今日、明日”等时间概念的混淆。发生这样的错误, 一是一些编辑记者时间概念模糊, 对时间概念的运用时缺乏灵活性, 再就是有些记者喜欢在新闻稿件中使用“昨日、今日、明日”等时间概念, 以强化时效性和视角感观, 而在稿件见报时, 有可能和记者最初的时间定位发生偏差。聪明的记者往往会在“昨日、今日、明日”等时间概念后夹注具体日期, 这样就便于编辑把握和选择, 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岁末年初, 在一些无法及时刊发的稿件中, “去年、今年、明年”等时间概念很容易出现失误。近年来, 为避免和减少这样的错误发生, 每逢岁末年初, 我们都要安排专人对跨越年度稿件的时间概念进行转换, 收效很好。

手记三:7月6日本报在要闻一版、二版刊发同源的两条消息《“感知陕西·尽览人文”全国电视联合采访活动启动》和《省委省政府举行招待会欢迎全国电视媒体来陕联合采访》, 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加快陕西文化“走出去”步伐》, 三篇文章中都提到了10字内容的“新陕西形象”, 而三篇原稿中的提法却各不相同, 分别是“绿色、现代、开放、和谐、奋进”, “绿色、现代、开发、和谐、奋进”, “绿色、现代、和谐、开放、奋进”。可以说, 这是一个隐藏很深的错误, 但还是被明眼的编辑及时发现, 确认了正确的提法是“绿色、现代、开放、和谐、奋进”, 并加以及时纠正。

解析:类似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对领导人讲话、大政方针、古典名句、格言的引用上, 一般是记者粗心、草率所致。但还有一种情况是大家在引文的使用上, 为了便捷, 往往采取搜索引擎在内部网络系统或互联网上获取, 而网上提供的引文信息经常会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 一个内容经常是多个不同版本, 如不仔细甄别, 草率使用就会出现错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对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等重要信息的引用, 还是要从正规的出版物上选用, 吃不准的时候, 绝不可盲目引用。

手记四:7月1日本报一版, 刊发了两条短消息《前5月我省对外投资增长25倍》和《秦兵马俑亮相香港回归15周年庆典》。两条消息的原稿都出现了明显的原则性错误。前者将“香港、吉尔吉斯斯坦、罗马尼亚、埃及”等罗列在一起, 后缀错误地加上“等国家”, 显然, 香港包括澳门、台湾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称之为国家。后者则在导语中写到:“秦兵马俑文物将于7月24日香港回归15周年之际在港亮相。”人所共知, 1997年7月1日零时零点,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而就在香港回归15周年之际, 稿件中出现如此明显的失误。好在问题在编辑校对中都及时得到了纠正。

解析:在新闻稿件中, 将“港、澳、台”与一些国家并列的情况很多, 但在文字上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是后缀加“等国家和地区”, 二是在列举完国家后, 在加上“及香港、澳门、台湾等”。笔者建议, 大家在不完全确定的类似国家、地区列举时, 无论有无“港、澳、台”出现, 都可在后缀上加上“等国家和地区”, 这样就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至于重大历史事件, 作为新闻工作者首先应该强记于心, 吃不准的时候, 还是查阅可靠资料的好, 以免造成失误。

手记五:2月28日, 本报一版刊发了新华社消息《全国双拥模范城 (县) 命名表彰大会在京举行》, 与此同时, 本报记者同时提交了《我省11个城 (县) 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县) 》的消息。需要说明的是, 在类似全国性重大活动中, 本报一般都会综合多方信息, 提炼出我省的相关荣誉和信息。而在当天, 我们的一位年轻编辑却错误地将此稿改写成与一版相同的主题:《全国双拥模范城 (县) 命名表彰大会在京举行》, 主题重复的同时, 还让读者不能在标题中直接获取渴望得到的信息。

解析:表面上看这是编辑的经验不足所致, 但实质上是, 在我们许多人心目中, 领导才是新闻, 会议才是新闻。往往是领导出席、会议开幕的消息占据大量版面, 受读者关注、吸引读者眼球的消息却常常被弱化。在这种价值取向下, 我们的编辑记者在采写编辑稿件时就难免受程式化的影响, 久而久之, 新闻敏感退化, 类似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710000)

摘要:笔者将今年以来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差错, 未见报的或者见报的, 归纳整理略加以解析“以案说法”,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报纸语言文字差错】推荐阅读:

报纸出版10-16

报纸策划05-18

报纸变革05-19

报纸市场05-22

体育报纸06-08

报纸质量06-25

报纸+07-24

报纸服务08-04

语文报纸07-26

报纸通知09-30

上一篇:证候特征下一篇:药品检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