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报告

2024-06-23

成果报告(精选12篇)

成果报告 篇1

由南京理工大学戚湧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研究”(课题批准号:EIA070278),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一是高校研究成果分类及特征,即对研究成果类型及各自特点、内涵进行研究和分析界定。

二是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制度分析,主要分析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意义、功能、基本原则以及程序和方法等。

三是国内外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的现状分析,主要是对国内外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四是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根据研究成果的类型,该研究分别构建一个包含科研资源、科研投入、科研产出和科研效果等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合并、反演与约简;基于德尔菲法和群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五是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模型选择及评价的实施与实证分析。主要探索高校研究成果评价的方法和模型,选择适合开展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模型。该研究选取30所高校,开展系统、综合的绩效评价和实证分析。

六是高校研究成果绩效提升方法。在绩效评价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该研究融合多决策标杆管理和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管理方法,研究绩效提升方法。

七是构建高校成果绩效评价制度框架体系。该研究分析了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目标、原则、意义,研究高校成果绩效评价制度框架体系、组织管理体制和流程以及运行机制,探讨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审专家制度建设,研究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元评价和风险控制。

八是政策措施建议。该研究提出提升高校研究成果绩效和加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对策建议,供政府教育、科技主管部门和高校参考。

(二)研究方法

该研究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并重,以及客观、公正的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系统性、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和动态性的选取要求,对高校的研究成果绩效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评价。

一是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因素进行调查,对高校研究成果绩效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出客观、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完成调查分析报告。

二是采用多目标决策分析理论,确定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原则。以系统科学理论方法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和群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数据挖掘中的聚类挖掘技术,进行指标除冗、合并、反演与归结,构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是采用异构的数据信息归一化处理技术,应用树型数据结构,用指针链法实现数据关系,设计高校研究成果绩效基础知识库。选取30所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运用数据包络法和模糊神经网络等方法对设计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

四是围绕高校科学研究实施过程的目标,研究并设计基于多决策的绩效标杆管理方法,实现以同类或异类高校科研的领先研究水平作为标杆和基准,以持续和系统化的PDCA流程来评估高校的研究成果绩效,为改进和提升高校研究成果绩效提供有效的努力方向。

二、结论与对策

(一)我国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没有形成制度化、统一化的理论与方法框架,没有一个国家级的评价管理机构,研究成果绩效评价也没有纳入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和管理程序中。西方各主要国家都在政府管理中实行了绩效评价的技术和方法。日本在总务省专设行政评价局,在自治的道、府、县广泛开展科技评价。我国应加快建立高效、完备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体系,以实现与国际的接轨。

二是缺少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知识管理,评价信息反馈及宣传、参与不够。信息反馈渠道不畅,导致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无法及时依据评价反馈的信息调整科研管理政策和科研管理目标,从而使科研管理丧失了时效性和适应性,大大降低了政策效应。

三是评价方法比较简单,评价的深度与广度不够。同时,高校等科研组织对评价工作认识不足,尤其是在项目申请和实施过程中,由于不愿意暴露问题,影响正确的评价结果。

四是缺乏一个系统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框架体系,第三方中介评价机构缺失,没有形成一个制度化的评价程序,保障评价机构发展和评价程序运行的机制也没有正式建立起来。

建立和完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体系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高校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建议将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相结合,用科学、系统的研究成果绩效评价体系跟踪监督科技项目的实施,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进程和目标的实现。

(二)主要结论

第一,单纯强调研究成果产出的规模,致使产出规模较小的高校其评价也较低,进而获得研究资源的能力也越弱,反之亦然,形成“马太效应”。

第二,建立规范有效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构建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科学的成果绩效评价机制,真实、准确地反映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是促进高校学术规范、学科建设和人才评价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途径。

第三,将高校研究成果分为基础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成果,确认分类评价原则,分别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

第四,DEA-C2GS2和模糊评价是定量评价高校应用研究成果绩效的有效方法。

第五,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制度框架体系应由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组织管理体制、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程序及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运行机制三个圈层共同构成,其中最外层运行机制的圈层应包含:配置机制、协调机制、投入机制、激励机制、政策法规建设、专家库构建、元评价和风险控制。

第六,由政府引导设立第三方中介机构来进行高校研究成果评价,建立类似于金融评级机构(如穆迪、标普、惠誉)这样中立的评价中介,保证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不仅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而且可减少被评者的抵触情绪。

(三)对策与建议

研究报告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健全我国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体系。建议出台加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政策法规,建立我国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制度体系和监督机制。积极构建良好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环境,推动高校重视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工作,优化高校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加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顶层设计,加大政府财政对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工作的投入,强化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制定有利于激励高校教师科研的评价体系,注重高校研究成果发展性评价和过程评价。

第二,构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组织体系。构建国家和省、市层面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组织体系,加大政府对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研究和实施的投入,大力培育专门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加强评价人才队伍建设。增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监督保障力度,建立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监督机制,保障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有效性。

第三,完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立足科学发展前沿,用战略性眼光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标准和方法。对高校科研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考核和评价,提高高校科技管理水平和科研资金使用效益。建立以投入推动产出,以产出引导投入,促使高校科研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绩效评价采用不同的标准,评价过程要分工明确、程序规范,将个人利益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尽量消除由于评价方法使用不当带来的弊端。

第四,加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国内外学术交流。要大力加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积极开展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组织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国际合作,提升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国际化水平。在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工作中,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管理制度和一些大学的成功经验,使我国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工作走上系统、规范、科学的轨道。

第五,进行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试点。建议政府科技、教育主管部门选择部分重点高校进行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试点,进一步完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的评价体系,摸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要立足于高校的整体发展,将研究成果绩效评价与高校科技管理体制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一种持久的动力。要在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工作中,将试点高校的经验进行示范和推广,带动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工作的整体提升。

第六,开展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元评价和风险控制研究。按照一定的理论框架和价值标准对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本身进行的再评价,称之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元评价。在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具体实施中,由于不确定性事件的存在造成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偏差和失误,影响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功能的发挥。因此,需要对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活动进行再评价和评价风险控制,使之更加合理与完善。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元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提出是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理论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责任编辑/校对:丁杰周鹏/吕华)

Research Outcome成果报告

——“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研究”成果报告

该研究通过采用调查问卷、德尔菲法、群组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异构的数据信息归一化处理技术等方法对高校研究成果的绩效评价制度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存在诸多问题。如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没有形成制度化、统一化的理论与方法框架,没有纳入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和管理程序中;缺少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知识管理,评价信息反馈及宣传、参与不够;评价方法过于简单,评价的深度与广度不够;第三方中介评价机构缺失,没有形成一个制度化的评价程序。

对此,该研究建议将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相结合,健全我国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体系,构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组织体系,完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加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国内外学术交流,进行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试点,开展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元评价和风险控制研究。

——“大学组织特性与学术组织创新研究”成果报告

该课题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多学科研究法对大学组织的特性及组织创新的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大学的组织特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衍生特性。其中,本质属性是大学学术属性和科层属性的双重结合,衍生特性分为使命特性、结构特性、文化特性和动力特性四个维度。大学学术组织的创新包括战略、结构与文化三大关键要素。组织创新的动力系统可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其中,内部动力包括使命牵动和知识驱动;外部动力包括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大学学术组织创新的模式可分为“使命主导型”“知识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四种,在每一种模式中,“战略”“结构”和“文化”发挥作用的顺序都各有不同,各有特点。为优化组织系统,首先,应制定与大学使命相适的学术组织创新战略;其次,应建立多样化和扁平化的学术组织结构;再次,应建设多元性和整合性统一的学术组织文化;最后,应增强学术组织的内源性发展动力。

成果报告 篇2

教学体系成果总结报告

侯桂华 宋静 张超 梁婷

山东大学医学院实验核医学研究所

本研究自2005年9月开始,至2007年10月为止,历时两年。

项目来源于山 东 大 学教学实验室软件建设项目:“以实验核医学专业实验室为平台,培养七年制医学生创新能力”和山东大学实验室设备与管理处实验室建设项目“顺应分子影像学发展,创建实验核医学实验室”。研究目的意义 目前我国核医学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实验核医学课程尚无专门设置,在列入本科教学计划的核医学课程中,实验核医学内容仅占极小部分,课时及内容极少,最多学时者也只占核医学课时的1/4左右,而且都是由临床核医学科医生教授。由于条件限制,仅仅是理论讲授,尚无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课程体系,也无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教材和实验指导。鉴于各高校核医学课时过少,临床医生对实验核医学基础理论不够重视,以至于医学生对核医学知识尤其是实验核医学所知甚少,缺乏实践机会,严重影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创新思维,降低了医学生素质,在临床影像学/核医学工作中,在基础利用放射性核素进行科研教学中,由于缺乏核医学基础知识,严重影响了临床医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年来的分子影像学的迅速发展,使核医学学科内容中的实验核医学内容越来越新,越来越多。因此正如上世纪70年代,免疫学从微生物学中独立出来一样,实验核医学独立开课的时机已经成熟。不少高校目前设立了影像医学专业,实验核医学理论和实验列入本科教学计划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尽早开设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课程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主要内容是创建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课程教学体系

以实验核医学专业实验室为平台,以提高其科研素质为目标,建立了一系列实验核医学教学文件,发表了相应的教学论文3篇,首次为本科生开设《实验核医学及技术》课程,以核医学理论及技术在基因,受体研究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突出受体显像,基因显像等分子影像学最新内容,高起点,跨学科,交叉融合,反映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的实验技术和理论通过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反馈的信息、以及通过学生硕士论文完成的水平评价教学质量。

1制定实验核医学教学大纲、实验核医学实验教学大纲; 2 制定教学计划 3编写实验核医学讲义

4制备实验核医学教学多媒体课件 5 实验队伍的培训 6 实验项目的预试和实施 3 研究成果: 创建了完善的适合本科教学的实验核医学教学体系 完成了两届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3 完成了一系列教学文件的编写

1)实验核医学课程教学大纲,2)实验核医学课程讲义-《实验核医学教程》 3)实验核医学课程实验大纲

4)实验核医学课程实验指导-《实验核医学技术》

5)相关教材:主持编写了临床基础实验的核医学部分,正式出版物 4.发表教学论文:3篇

(1)侯桂华、宋静、张超、梁婷“加强本科实验核医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医学教育探索2007,6(3)211-227。

(2)宋静、侯桂华、张超、梁婷“加强室开放建设 创建人才培养平台” 医学教育探索2007,6(5)428-429。

(3)梁婷、侯桂华、宋静、张超“信息技术与实验核医学教程整合的实践与探讨”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2)189-191。5.应用于实验教学情况

详见附1《实验核医学课程调查问卷》 详见附2《实验核医学课程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2007年、2008年为2003级和2004级影像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6次,18×2学时实验核医学实验课,100余人参加实验。

同时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了6学时的实验课。使本科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为2007,2008级研究生开设实验核医学实验课30×2学时。培养掌握核医学新技术并能运用于科学研究工作和临床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学生200余人。4、创新点:在目前国内尚无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课程的前提下,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实验核医学课程体系。

1)在国内率先建立适合本科教学的实验核医学教学文件和教学体系

2)以提高学生技术创新能力为主体,开设高水平的《实验核医学及技术》必修课 3)教学内容创新:高起点、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反映现代分子医学发展趋势的新实验技术和理论。

4)技术创新:技术涉及细胞水平、基因水平、蛋白质水平等高新技术,顺应现代医学飞速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5)提高了实验教学人员的整体水平

5、应用情况:

(1)应用于实验教学情况

为2003级和2004级影像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6次,18×2学时实验核医学实验课,100余人参加实验。

同时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了6学时的实验课。使本科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2006、2007、2008年为2006、2007,2008级研究生开设实验核医学实验课30×2学时。培养掌握核医学新技术并能运用于科学研究工作和临床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学生200余人。(2)学生受益情况

使本科生直接掌握了最新实验核医学新技术,增强了相关理论和实践水平和能力,毕业后可迅速开展以现代核医学技术为支撑的临床诊断治疗和新药研发工作,通过高通量、整体化为特征的现代实验核医学技术的培训,使思维方式现代化,因此,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学生初步掌握了实验核医学的技术和实验方法,为他们将来从事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预期社会效益: 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本科实验核医学课程体系,可以推广至国内其他院校。

成果报告 篇3

一、基本情况

阿克苏乌什县辖7乡2镇,107个行政村,526个村民小组,6个社区,总人口21.7万余人,妇女10.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48.4%;其中18-35岁的妇女3.6万人,占妇女总人数的34.3%。

二、创新做法

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乌什县县委把进一步加强对妇女群众的宣传、教育和管理作为一项整改措施,常委会专题研究了《村民小组妇代会委员管理办法》,明确村民小组妇女委员的设置、待遇、八项职责、管理考核等内容,规范了村民小组妇女委员日常管理。

1.在妇女组织设置上:按照每个村民小组(社区居民小组)至少配备1名妇女委员的标准,县妇联联合相关部门深入乡村开展调查摸底,对村民小组妇女委员进行增补,县乡村逐级从严把关,统一登记造册建档,全县共配备村民小组(社区片区)妇女委员596名,配备率100%。

2.在村民小组妇女委员待遇上:县委克服财力不足的困难,从今年5月1日起,按照每人每月300元标准,由县财政每年列支215万元用于发放村民小组妇女委员报酬,确保按时足额到位。

3.在日常管理中:参照村干部、“四老”人员、村民小组长、十户长(楼栋长)、宗教人士、协警、民兵等“七支队伍”管理模式,并制定妇委会委员责任书,签订责任状。同时,明确由村党支部负责妇代会委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妇代会主任具体业务指导,建立学习、考勤、考核工作台账。考核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次,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发放,并及时加强教育培养,对作用发挥不明显、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辞退和更换。

三、创新成果

1.优化和稳固了队伍及结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县乡村逐级从严把关,统一登记造册建档,以乡镇为单位,分类分批集中轮训,确保了人员相对固定、队伍长期稳定、能力持续提升。全县107个行政村村民小组妇女委员新增270余名,其中初中454名,占妇女委员总数的76.1%,高中以上的33名,占5.6%。年龄在35-45岁270名,占45.3%,25-35岁175名,占29.4%,形成了以初中以上、45岁以下为主体的结构,知识化、年轻化趋势明显,结构明显改善。

2.强化了组织管理及调动了积极性。村党支部负责日常管理和考核,采取每月集中以现金形式发放村民小组妇女委员的报酬, 既强化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又提高了村妇代会和村民小组妇女委员做妇女工作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村民小组妇女委员能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协助村妇代会主任做好村民小组妇女群众宣传思想教育、妇女维权、社会稳定、“三学三比”等工作,切实发挥好宣传员、调解员、组织员、信息员作用。乡、村对妇女委员工作也给予极大支持,减免其及其家属义务工,从而得到家人对她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她们在参政议政中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提升了,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今年39岁的亚曼苏乡1村第2村民小组妇女委员莱尔古丽·艾山说:“我从1998年就当妇女委员,由于报酬问题,家人不理解,老公也不太支持。落实每月每人300元的报酬后,我说话更有底气了,家里人更支持了”。依麻木乡9村村妇代会主任说:“自从落实了村民小组妇女委员报酬待遇,妇女委员队伍稳定了,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好干了,宣傳教育跟上了,家庭暴力少了,邻里和睦了,妇女的精神面貌、着装大大改变了,本村4组的一名着吉里巴甫服妇女主动改变着装,成为村里服装表演队队员之一。感谢县委和政府对我们广大妇女的关心与支持,我们有信心把妇女工作干得更好,让各族妇女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更有尊严”。

3.宣传工作成效显新态。村民小组妇女委员每周去村委会3-4次,由村妇代会主任安排部署工作。妇女委员通过串门聊天等形式,主动联系妇女,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向妇女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组织本组妇女参加村里举办的“让漂亮脸蛋露出来,美丽头发飘起来”现代民族文化服饰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去宗教“极端化”宣讲等活动。为抵御宗教极端思想势力向妇女儿童的渗透,妇女委员以率先参加模特走秀、文体活动、主动跳麦西来甫等形式,身体力行传达现代文明生活理念,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截止目前,村级妇女组织开展各类宣讲150余场,3.2万余人受到教育;开展以“去极端化”为主题各类文体活动20余场次;教育转化着吉力巴甫服妇女、着奇装异服妇女100余名。

在今后的工作中,乌什县表示将进一步强化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切实发挥基层妇女组织作用,尤其是发挥好村妇女委员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妇女干部兼职多、工作精力不足等问题,引导广大妇女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成果报告 篇4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人类行为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在追寻着质量。高等教育陷入“质量危机”已然不再是危言耸听,“质量革新”也已跃然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鲜明主题。为促进大学教育的卓越,世界各国纷纷探寻更为有效的质量管理范式,作为高等教育强国的美国在此方面更是保持着积极的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高度重视“学生学习成果评估”(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Assessment)。当前,这种注重“产出” 的质量管理方式因其“直面学生学习增值、强调教育成效证据”而引领着大学教育质量保障范式的变革,这一趋势备受各国关注。该课题正是以这一“热点问题”作为研究选题,对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估进行了系统研究。

该课题的主要任务在于搞清楚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是什么”“怎么样”“有何用”这样三个基本问题。鉴于此,该研究集中关注以下问题:(1)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是什么?它在什么样的背景中产生?如何发展?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其内涵? 如何把握其特征?(2)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如何运行?起到了什么样的功能?在高等教育质量革新时代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与挑战?呈现出哪些发展趋势?(3)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是否值得我们借鉴?能否借鉴?如何借鉴?基于以上研究问题,该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理解相关概念的核心内涵,厘清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概念;(2)梳理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演变,分析和描述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发展概貌;(3)探明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运行机制, 分析其面临的争议、困境与发展趋向;(4)在“事实描述”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 论证我国借鉴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我国开展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制约因素以及实施策略,继而提出改进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实践模式。

(二)研究方法

该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比较法。

1.文献法

当课题方向和大致研究框架确定后,课题组成员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育—心理图书馆和Doe图书馆为主阵地进行文献检索、借阅,并通过馆际传递和网络下载等工作,收集了大量的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相关学术论文卷帙浩繁。甄别、筛选“相关性高”“真实性高”“学术价值高”的文献是课题组成员在文献梳理时遇到的一大挑战。而此后对大量文献的深度阅读和分析整理又是对语言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更大挑战。

2.访谈调查法

2009年3月至11月,课题组成员在美国收集有关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资料时, 就评估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等问题尝试进行半结构性访谈,但由于时空、经费、语言能力等问题而浅尝辄止,2013年7月,课题组成员再次赴美访学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再度访谈,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了书稿。相比而言,为了解国内当前有关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情况而进行的访谈则更为充分。2010年5月至6月,课题组成员选择了“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普通本科院校各1所,每所高校访谈了1名高层管理人员、2名教师、2名大四学生,共计15人次。访谈对象的学科背景来自人文学科、 社会科学、理学、工学等学科。根据访谈录音,整理形成了近4万字的文本资料。通过对访谈记录进行分析,归纳出自己的观点。

3.比较法

该研究的比较程式主要依照贝雷迪提出的比较教育研究四阶段说,即描述、解释、 并置和比较。最后一部分主要是对中美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相关问题进行比较,即对我国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如何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借鉴美国经验进行完善,展开理论的、实证的研究。劳凯声教授说过:“比较是危险的”,即如何确定比较点,是否可以进行比较往往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困扰着该课题的“比较研究”。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1.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概念解读

课题研究以美国文献中人们认可的、引用率较高的 “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等相关定义为素材,通过对这些定义的梳理、分析,加之课题组成员在美国学习时的客观感受,将“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概念界定为:“评估主体运用各种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持续收集、分析有关知识、技能等学生能力增值和情感、 态度变化情况的信息,并以这些信息为直接证据,对照学习成果的最初设定,评价、 判断教育教学的成效,找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及相关学生服务等各个环节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学习成果、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之目的”。这个界定反映了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主要特征:关注学生学习增值、强调教育成效证据是其逻辑起点;运用测量等方法获取学生学习成果信息是其主要手段;强调评估过程和评估的持续性是其基本要求;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其最终目的。

2.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历史发展

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产生与发展受到美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教育测量技术的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跟随历史追溯的足迹,以学生学习测量为线索,美国高校学生学习评估的演进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1)口试、论文等早期综合考核:1636—1904年;(2)学习的标准化考试的起源: 1900—1933年;(3)通识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学习评估:1933—1947年;(4)测试机构的增加:1948—1978年;(5)回应外部问责的时代:1979至今。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习成果界定、评估内容选择、评估技术手段的一系列关键变化,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评估运动催生了要求明确高等教育绩效证据的质量文化, 从而促使评估迅速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方式,展示了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演变方向和目的地。

3.评估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学习成果评估的组织架构可以分为大学内部评估机构和大学外部评估机构。大学外部评估机构可以分为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的机构。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并没有“集中”评估权力,而是通过立法、规章制度、拨款等方式影响评估;民间评估机构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教育援助委员会开发的“大学校际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受到广泛的赞誉,并在全国推广。大学在学生学习成果评估中担负着最重要的职责,其内部相应机构也是大学评估重要的组织部门。各个大学内部评估部门的设置和名称不尽相同,主管评估的校领导岗位设置也没有一致的模式,有的学校是由教务长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有的学校是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负责,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设置专门的副校长或者副校长助理职位管理学校的评估工作。 此外,为了加强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有效性,许多大学还成立了大学评估委员会。

大学内部学习成果评估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步骤:成立评估部门、设定学习成果、制定评估计划、收集数据与构建数据系统、分析数据与汇报结果、评估结果应用以及元评估。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4.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评估内容

知识、技能、态度和情感、能力是表达一般意义上的“学生学习成果”的常用术语。 这些术语的内涵不断演进,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表达着社会发展对大学的教育理念、办学使命、课程改革的价值诉求。学生学习成果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背景中呈现出明显的“情境差异”,而在具体的评估活动中,评估主体对“情境性”的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情境选择”,构建可以测量的评估内容体系, 从而使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成为可能。

美国的大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因此,各种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尽管如此,学习成果评估的内容设定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比如,在通识教育评估中,人文知识、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等是知识层面评估的主体内容,而写作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则是技能评估的主要内容;专业知识的评估内容通常包括专业综合知识及其应用技能和某一课程的授课内容及其要求掌握的相关技能;大学就读经验调查评估在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学生自评方式涵盖非常宽泛的内容,如学生参与学习和社会活动的程度、时间安排、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毕业后的计划、性取向和政治取向、家长的支付能力,等等。学校层面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内容指标体系的确立,使得大学的教育成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校际比较。

5.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评估方法和工具

由于知识和技能本身多元化、学生学习成果具有各种情境差异,因此,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估的方法各不相同,客观上也不存在一种普适的工具,而且单一的评估方式不可能提供所有必要的信息。事实上,正是多元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构成了学习成果评估的“方法体系”和“工具箱”。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是评估结果科学可信的保证。

课程考试、课堂教学评估工具、量规(Rubric)、作品档案夹(Portfolio)、顶点课程(Capstone Course)以及调查问卷等则是常用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工具。比如, 《全国学生学习投入调查问卷》(NSSE)和加州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问卷》 (UCUES)具有很强的学术影响力和和社会影响力。NSSE适用于各类大学,到目前为止已有1300所大学使用。加州大学的UCUES主要适用于研究型大学。

6.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应用

运用评估工具收集到的各种学生学习成果信息是评估运行的基本“原料”。将这些“原料”转换成初始数据,并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和理论假设对初始数据进行加工、 分析、提炼和挖掘,从而可以对教育目标实现程度、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及其解决路径进行诊断和评价,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使得评估结果得以发挥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学习成果评估结果的应用渗透在大学和专业认证、修订和完善学习目标、回应社会问责、开发大学战略规划、课程和专业改革、制定相关政策等各个领域,而其最终效用则在于教学的改善和学习的提高。

7.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反思与展望

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同样也遇到了各种现实困境,比如缺乏内动力、投入不足、教师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等等。在解决这些发展瓶颈的过程中,学习成果评估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比如“全人”评估理念占主导、评估的时间界限向未来延伸、全国性评估工具推广并趋国际化、评估的专业化发展趋势强烈、政府部门介入更深、网络技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等。

毋庸置疑,现代大学已超越传统的“自治”而进入一个质量“共治”的新时代。 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无疑有着积极的贡献。 但是,基于不同的理念,各种质疑、批评之声在学习成果评估兴起后也接踵而至。总体而言,肯定多于质疑,赞扬多于批评。

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成为美国重要的教育质量保障模式,而且备受世界关注,这表明现代大学开始审视自身的弊病,反思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基础,重新回归以培养高质量的学生为大学卓越标志的正确道路上来。

(二)对策建议

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合理经验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模式由注重外部监控转向内部评估、由注重评估输入硬件转向评估输出成果提供诸多借鉴。

1.促进理念转向。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理念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评估理念从投入性评估转向产出性评估应成为我们优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念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借鉴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评估理念从投入性评估转向产出性评估并不是否认对教学输入、过程的评估,以及教育环境的评估,而是要认识到对教育产出——学习结果的评估同样重要,而且学习成果评估的结果可以成为教育质量最直接的证据,更具有说服力。

2.改进运行机制。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估仍停留在传统的层面, 这需要我们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改进和完善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运行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预设明确的学生学习成果、使用多元的评估方法与评估工具、加强过程评估和评估的持续性 、建立评估数据库、公开评估信息,并在制度设计中加以明晰并具体化。

3.推进评估专业化。我国要进行专业化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必须建立“三位一体”的评估组织,配备专业化的评估人员。(1)政府部门无需单独成立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机构,可以以现有的评估院为组织载体,拓展其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功能,在评估时要慎重处理好政府干预与大学自治之间的关系。高校是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主体。 办学规模大的高校要在学校领导层确定一名副校长直接负责学校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估。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专业化的院校研究机构,因此建议在学校管理职能部门中单独设立大学评估和质量保障办公室,不隶属于任何其他职能部门,赋予其应有的条件与职责。评估和质量保障办公室和现有的教务处、学生处、规划办、政策研究室的职能部门之间如何协调,则需要全新的制度设计进行保障。这必定是该项工作起步的难点之一。同时,要支持建立专业化、组织化程度都很高的民间第三方非营利性评估组织。 对于民间第三方评估组织的资质认定,可以借鉴美国的认证制度,由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认证手段,确保取得资质的民间第三方评估组织达到独立、公正、专业、权威的基本标准。(2)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评估人员是关系到学生学习成果评估能否在我国有效开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在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中,在高等教育学等专业下增设“教育评估与评价”方向,培养评估专业硕士和博士,从而实现在近期内配备专业评估人员的目标。在评估活动中,教师的评估能力和积极作为至关重要,这意味着大学教师必须既是学科专家,又是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评估实施者。 因此,高校对教师进行经常性的评估培训也是非常必要的。

团队成果报告. 篇5

按照省委组织部和省农业厅的安排,由省委组织部党政干部处处长魏永义同志带领的陕西省第六期选调生赴台现代农业培训考察团一行十人,于2015年3月13日至20日,对台湾的现代农业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期间,对金勇DIY休闲农场、普里台一生态农场、全民种苗场、青松果菜农场、阿里山羽德茶庄、南投梅子梦工厂、林内农会、包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并于3月18日在嘉义大学对台湾农业产销班高效组织运作之思路与实践、台湾农会组织运作与推广实践、台湾有机农业发展与务实做法三门课程进行了学习。

此次培训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考察中,我们通过参观现场、交流方法、学习理论、体验产品等形式,对台湾农业技术革新、供销模式、组织管理等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技术,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创新。团队谨慎笃学的考察状态、谦虚自信的精神风貌以及亲和热情的处事态度得到了台湾同仁的认可。团队与参观单位之间,与台湾民众之间,团员与团员之间进行了融洽的交流,不仅互通了各自的地域风俗、发展思路、先进做法,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收获了朋友。我们始终相信,交流促理解,理解促和谐,和谐促融合,融合走向统一。八天的考察,边走边看,边听边问,边学边思,如何让台湾现代农业技术与陕西农业兼容,给力助推陕西现代农业的发展。回陕后,我们对此次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并结合区域发展提出一些新的构想,力争让此次培训活动能够取得实效。现从台湾现代农业概况和对我省农业发展的思考两个方面简要进行阐述:

一、台湾现代农业概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台湾当局大幅调整农业政策,改变过去重视“量”的增加,而转向“质”的提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推动农业生产企业化、自动化与科技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复合式农业,打造观光休闲农业;着力拓展有机种植,降低环境污染,提升农产品的安全及品质,将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环境的改善相结合,试图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现将台湾现代农业概况归纳如下:

(一)生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会模式

农会组织是我们这次考察的重点,我们发现台湾的农会组织网络健全,管理规范,功能齐全,是台湾农业的基本组成单位。

1、农会的基本设置:

农会分为乡镇农会、县(市)农会和省、市农会三级,分别接受同级相应农政部门的指导。各级农会既是独立的法人,可以独立地开展各项业务,又与上级及其他农会之间互 相配合,下级农会接受上级农会的指导,各级农会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网络。

2、农会的主要功能:

一是农业推广。推广业务主要包括:协助政府执行农业政策措施,推广优质品种、肥料和先进农业技术,办理农民教育培训,办理文化福利事业;二是供销经营。办理农产品运销及批发市场业务、办理农业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经营、政府委托的业务经营;设立加工企业,主要利用农会的团体优势,投资兴办会员个人能力所不及的设施设备,如仓库、加工厂、农机具等,有偿提供农民使用。三是金融业务。在农会几项业务中,金融业务算是一个最大的盈利项目,近10年来都占农会总盈余的98%以上。台湾基层农会设有信用部,信用部主要业务包括存款、放款、农贷,以满足农会会员资金需求。四是保险业务。包括:家畜保险、农业健康保险和全民健康保险。家禽保险承保的种类有:猪、牛、羊。全民健康保险,保险范围不仅包括农民,还包括其眷属。

3、农会生产模式的优势:

农会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是扩大生产规模,方便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二是共用农业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如大型的农业机具,社员可以共同使用;三是成熟的农产品销售、运输渠道,保证农产品供销链衔接紧密;四是小额金融业务解决了个别农户资金不足的问题;五是农会在人力、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共享,加强了农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提升;六是农会根据市场供销情况,给予每个社 员种植品种及数量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农民收入的效果,降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幅度。

(二)多元化复合式农业兴起

此次参观金勇DIY休闲农场、普里台一生态农场和南投梅子梦工厂后,发现当前台湾的农业逐步向多元化复合式的方向发展。

1、农副产品种类繁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即:打破农业经营仅为一级产业的观点,以农副产品加工带动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商业化等,以获取较大的利润;同时建立二级产业、三级产业的发展策略,使产、加、销一元化。在农产品收获后,要求进行分级包装,以便利运销,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缓解产销失衡的压力,增加附加值,维持农业的持续经营。例如此次考察的梅子梦工厂,通过对梅子经过后期加工,产出了不同口味的梅子酒、梅子糖果、梅子布丁、梅精保健品等40余种副产品,经过精致的包装销售,达到了每年2亿多台币的营业额。

2、休闲农业赚足人气

台湾的休闲农业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经营困境与转型而发展起来的,能提供休闲服务、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兼之有农产品生产经营和三产服务业于一体的新兴产业,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 且可住宿、度假、游乐。对于城市化进程飞速加快的今天,人们为了缓解都市生活的压力,也为了让城市生活的孩子们对农业有更加直观的了解,近年来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很快,人们愿意去农村享受暂时的悠闲与宁静,体验乡村生活。例如此次参观考察的金勇DIY休闲农场,该农场引进了全世界20余个不同品种的番茄,游客可以根据喜好进行采摘,同时在农场内贩售番茄果汁、果干等副产品,由于该农场番茄品种多,吸引了不少学生前来观摩体验,成为一处兼具农业休闲和教育学习的观光景点。又如普里台一生态农场,把花卉培育与园艺展示紧密的结合起来,同时在花海美景中还修建了别具特色的花园及别墅,为民众提供了浪漫的婚礼、聚会场所,不但拓宽盈利渠道,在花卉产品的宣传、销售上,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高标准打造精致农业

80年代以来,台湾致力于调整农业结构,根据资料显示,1984年,台湾提出了发展“精致农业”的口号,即发展以“经营方式的细腻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以及产品品质的高级化”为特征的农业生产。

1、生产环节

此次赴台考察中,发现台湾农业在育种、种植等生产环节具备生产机械化、管理标准化、检验规范化的特点,使得农作物产量高、品质好,同时运用新的技术增强了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对全民种苗场的考察,我们发现,菜农为了实现农作物利润最大化,运用了类似期货交易的方 式进行销售。蔬菜的期货买卖,其核心技术在于让蔬菜在预计的一个精确时间点恰好成熟可售,以此保证市场供货和销售价格。全民种苗场的做法是首先通过机械化的种苗播种,让一定数量的种苗在同一时间播种发芽,然后通过温度、湿度的调节,人为控制种苗的发育情况,然后,将种苗种植期到农作物种植成熟的时间进行计算,以收购价格预计的高峰时段向前推算生产期进行播种,最终获得最大的利润。

2、销售环节

台湾农产品的运销体系十分发达健全,且运行高效快捷,主要形式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直销店、产销班以及一些专门从事高品质蔬果销售的企业。台湾当局在农产品的运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较为健全,特别是在食品安全检验方面要求十分严格,同时在蔬菜储藏硬件方面给予了支持,在政府的有效监管和大力支持之下,台湾的农产品运销组织运行规范、高效、安全。例如此次参观的青松农场,把销售走在了收购之前,根据市场的需求向合作的农场主预定菜品进行销售。同时,其销售的蔬果要经过严格的抽样检测才能进行贩卖,生食蔬果的销售要求倍加严格,每颗蔬菜只剥取最新鲜、最完整的部分,经过多道清洗消毒程序才能进行售卖,不仅如此,每批蔬果都建立其种植信息并在产品公开印制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该农产品的种植户主、种植位置、种植时间、采摘时间等详细信息,方便监督其品质。

3、节能技术 台湾农业节能减污方面的工作非常细致到位,一是大规模的使用滴灌的方式进行蔬果的耕种,节约水资源;二是部分农作物采取立体种植的方式,节约土地资源;三是将农作物残渣、稻壳、家禽排泄物等充分发酵后转化为有机肥料,这些有机农肥不仅可以有效处理农业废弃物,同时可以改良土壤性质,提供农作物生长必须的肥料,降低化肥的使用。

(四)稳步发展的有机农业

台湾的有机农业从1986年起,历经筹备、尝试、示范及推广阶段的发展,于2007年1月29日公布《农产品生产及验证管理法》,自2013年6月30日至今,农委会已经认证有机农产品机构15家,当前台湾地区有机农业产销已逐步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1、有机农业的理念

有机农业是以养地为根本目标,合理的利用土地,管理土地,保护土地,使得土地能够持续永久进行作业。利用有机肥料让土地保持肥沃,维持农田害虫与益虫生态平衡,摒弃农药化肥等化学品侵害和污染环境,建立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理念。具体来讲,在生物虫害防治方面,着眼生态平衡,利用栽培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自然农药防治的办法进行,在草害防治方面,利用机械除草、地面覆盖、栽培间作物、人工除草等方式进行。

2、有机农业的益处

一方面是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农业用生态平衡的方式代替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避免水源农药污染,减少对环 境的伤害;农业废弃物回收再生资源利用,大量降低化学肥料的用量;有机栽培通过轮作、间作等方式,可以改善土壤营养成分,并降低病虫害;减少或不使用氮肥可以减少亚氮气体的排放,保护大气中的臭氧层不被破坏;有机农耕的方式土地覆盖比较完全,能有效避免土壤被雨水冲蚀。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农产品品质。有机食品的味道较一般食品要好;由于不用人工杀虫剂、除草剂及化学肥料,有机食品对人健康更加有益;有机农产品的贮存期限较普通食品长出许多。

3、有机农业发展的各项保障

一是法律保障,《农产品生产及验目证管理法》于2009年1月31日正式实施后,依该法授权农委会制定了《有机农产品及有机农产加工品验证管理办法》及《进口有机农产品及有机农产加工品管理办法》,规范了有机农业;二是资金保障,在有机农业推广初期,政府动用大量资金对有机农业进行补贴。三是监管保障。2009年1月31日“有机完整性”有机农产品新制公布,依规定,市场销售的有机农产品、农产加工品均应具备“有机完整性”,即种植、包装、流通等过程都没有受到污染,并通过有机农产品验证与张贴“CAS台湾有机农产品标章”与完整标示。

在考察中,我们也发现,由于大环境在变化,台湾农业也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矛盾。例如农会组织中信用部占盈利比率过大,风险过度集中;地区产业过于集中时,容易因不可抗因素遭受大规模损失;部分农会经营不善,靠政府大量贴息才能维持农会的基本运作等问题。

二、对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台湾现代农业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结合陕西农业发展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政府引导扶持,完善保障体系

1、完善法律法规政策,规范农业发展

台湾法律建设较为完善,值得我们借鉴,例如有机农业推广初期,有明确的《有机农产品标章使用试办要点》作为指导,《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准》、《有机农产品验证机构辅导要点》、《有机农产品验证辅导小组设置要点》等进行规范,后又制定了《有机农产品验证机构申请及审查作业程序》等,有机农业每一步的发展,都有明确的政策作为指导和约束,避免了标准不

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省的农业当前依然是以传统农业为主,根据需求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是平稳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只有法律法规明晰了,现代农业产品的质量才能保证、市场才能健康。

2、狠抓质量体系建设,确保食品安全

台湾在农产品安全方面,曾面临与大陆相似的问题。在上一世纪80年代后期,其不合格产品的比例一度高达30%以上。此后台湾采取的一系列质量安全和管理办法,对我们很有启发。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一是要完善相关质量标准体系。特别是必须加快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检测方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进度,满足开展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需要。二是要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因产品制宜,提 高检验检测工作水平。三是要逐步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要从生产基地和市场入手,建立质量安全控制制度、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等市场准入制度。四是要展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加强质量认语和标识管理,树立优质农产品品牌和形象,扩大其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

3、加大农业保护力度,给予资金扶持

农业是弱势产业,目前发达国家对农业都采取不同程度的保护。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加大对农业扶持的政策,如出台了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等政策。但总体来讲,我国农民依靠农业生产获得收入还是偏低。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确保财政支农资金逐年有所增加,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科技、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的扶持。尝试开展农业基金、农业保险等金融形式,加大对农业信贷的补贴力度,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二)发展新兴农业,拓展二三产业

1、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近年来,我省的观光休闲农业有较大发展,各地区纷纷打造形式各样,特色鲜明的观光休闲农业,同时大力发展“农家乐”,将销售、观光、体验、休闲、娱乐融为一体,拓宽了收益渠道,农民收入得到大幅提升。但是,也可以看到,我们的休闲观光农业还存在着运行管理不规范,卫生监督不到位,垃圾排放不环保,产品价格不透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善。为使我省观光休闲农业健康发展,一是要政府加 强对观光农业的引导和监管,确保食品安全;二是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加大生态资源景观的开发力度,可以引进国内外稀有蔬菜品种,建立蔬果观光教育基地;三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着力区域人文资源的开发,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特色产品、等与旅游观光融为一体,让游客体验农耕、休憩健身、回归自然、休生养性、流连忘返。

2、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

多年来,台湾重视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工业,不断完善集产地、批发、零售为一条龙的农产品三级运销系统。近年又提出农业经营既要重视一级产业,又要重视农产品生产后的二级产业、三级产业,产、加、销一体化。我国也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但由于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还在起步时期,与农业发展先进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对此,一要集中力量重点培植和扶持具有带动辐射能力、有使农产品加工增值、有品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加工和贸易龙头企业。二是通过政府加大对农业新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力度,规范农业科技产品的专利管理,运用竞赛等多种形式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鼓励农副产品的自主研发。三是建立多样化的农副产品营销渠道。建立监督检测机制健全的农副产品推广平台,依靠多种形式的载体进行宣传,如节假日宣传、主题宣传、媒体及电子商务平台的宣传等等。

3、初步尝试开发有机农业 近年来,环境问题演化成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为了进一步保护环境,平衡生态,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可以在有条件的区域发展有机农业。前文也从多方面阐述有机农业的益处,不仅如此,有机农业有一定的经济效应,根据了解,台湾有机农业生产成本比传统农业高出约三分之一,但是产量有显著提升,同时商品价格比传统农产品高出1-2倍。相信对愈来愈注重健康养生、食品安全的消费者而言,有机农产品拥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要实施有机农业,政府的扶持和推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完善的法律法规,严格的监督管控,才能逐步提升栽培技术、增加经营收益,保障消费权益,扩大市场规模。在实施有机农业初期,可依照台湾先进经验结合地域特点建立多个实验农场,并对实验农场进行2-3年的跟踪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后建立属于该地区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再进行推广。

(三)革新发展理念,实现跨越发展

1、整合土地资源,奠定现代农业基础

台湾地区土地实行私有制,因此许多种植大户多拥有面积广阔的土地,当前我省土地流转工作也在不断推进,2013年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538万亩,流转面积占全省耕地的9%,但要实现大规模农场机械耕作,土地资源还需要进一步整合,土地流转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要健康开展,一是在加强土地承包权稳定性的基础上,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内涵要有进一步明确和拓展,具体来说除当前设置的承 包权、使用权、经营权、部分处置权以外,再添加抵押权、处分权、分配权等等,增强土地流转的灵活性。二是政府引导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国家可以用社会福利、税费、补贴等手段对土地流转后的资金进行二次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控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规模。三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可适当引入一定的市场化运作,自主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激活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失地农民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2、变革供销模式,畅通销售渠道

台湾农产品供销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不论是农会组织中的产销班,还是专门从事农产品供销企业,其销路非常成熟,农民只需专心种植,蔬果成熟后有人帮助销售,有人帮助跑市场,农民的后顾之忧解决了,才能更加专心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农业技术的创新。我们应当借鉴台湾的做法,大力培育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可以由民间自发组成农业经济组织,也可以由政府出面吸收管理、销售、经济、金融方面的专家组成农业指导组织,从市场的开拓、农产品的收购等方面不断进行机制和体质的创新。同时,政府在资金、税费、服务、法律、法规等各方面予以扶持和引导,实现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下的新兴农业经济组织,有效地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3、重视农业规划,突出地域特色

与台湾地区相比,我省地域广阔,以秦岭为界,我省兼备中国南北方气候,农产品种类繁多,地形多样,拥有山、川、原、坡、沙漠等多种地貌。然而,也正因为如此,部分 区域并没有大面积平原耕地,难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耕作。面对这一问题,首先在发展建设规划的制定上,应该更多的把现代农业建设和工业建设统筹考虑,科学调配土地用途,合理引导种植品种。一方面是农产品种植要突出地域优势,适合种什么就集中力量种好,要把地域农产品品质化、品牌化,打响名号、引领市场。另一方面是农业生产要弥补地域的缺陷,在陕北高原及陕南山区地理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升农业劳动者种植技术,有条件的可以开发小型机械种植技术、立体种植技术或无土栽培技术等适合区域发展的新技术,不断提高产量。

4、加强农业合作,拓展对外贸易

成果报告 篇6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成果报告的撰写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对此心存畏惧,感觉无从下手。作为教师该怎么指导学生“学写”呢?我们不妨从“写”来展开思考。

一、关于“写”的思考

(一)“写”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成果报告是学生在完成了某个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后,为了形成文字和深化感受,在教师的指导下所撰写的反映研究目标、过程、结果及收获的书面报告。从格式上看,它一般包括标题、作者姓名、研究时间及分工、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结果和分析、结论和建议、收获和体会等部分。从特点上看,应具有科学性、具体性和创造性。

(二)怎么“写”?

成果报告是一篇带有研究性质、概括反映活动全过程、表达研究结果的书面材料,需要学生在“写”的时候不断地回顾、讨论和提升。标题要简单明了富有童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研究目的着重提出问题,清晰地表达出问题的发现及课题的由来;研究过程是指课题探究的步骤、分项及具体措施;结果和分析、结论和建议是整篇报告中的重点。还可以用文字、数据、统计图、照片等表现对问题的思考及研究的实录,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解决。

(三)何时“写”?

按照一贯的思维方式,笔者认为小课题成果报告必须在所有的研究活动完成后再开始总结和撰写。其实,根据学生年龄小、经验不足等特殊性,我们可以把撰写工作贯穿于整个实践过程之中。“写”在研究前,着重思考研究的目的,确定研究时间和分工;“写”在研究中,及时记录研究的过程,分析采集的数据;“写”在研究后,全面回顾整个活动开展情况,反思得失,提出有效的建议。这样分段式的撰写方法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四)由谁“写”?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面向学生完整生活、注重学生亲身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只有让学生亲力亲为,才能帮助他们拥有更深的体验,才能促使他们发展更多的能力。因此,在成果报告的撰写上,即使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也不能越俎代庖,只能在报告结构确定上加以引导,在修改、汇报中稍作点拨,始终用陪伴者的姿态参与整个过程。

二、关于“学”的探讨

思考了“写”,再来探讨“学”。从小课题研究的开题、实施、分析到最后的总结,学生是整个过程绝对的主角。面对研究中的难点,如何让学生主观能动、自然积极地投入到研究报告的撰写活动中去呢?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四个策略。

(一)自主探“学”

自主探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唤醒学生以探索者的姿态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学,需要着力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储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对课题成果报告的认识也是如此,需要大量的相关信息的储备,才能在动笔时有把握、有方向。教师可以预先收集一些优秀的成果报告案例作为资源库提供给学生,也可以教给他们搜索的方法,协助有效信息的采集。

2.发现。即看到或找到以前不知道的事物或规律,由学生自主发现成果报告的组织结构非常重要。在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已有的成果报告时不能漫无目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引导其关注报告的组成部分、表述方法和侧重点,帮助他们收集、整理有用的信息。

3.尝试。经过前期充分的积累,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研究活动中的所思所想、所得所获记录下来,初步形成小课题成果报告。在这个阶段,教师不要操之过急,不用追求完美,只要学生能按照报告基本的格式完成即可,同时给予肯定与赞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二)分享互“学”

分享互学,就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在分组讨论中进一步掌握成果报告的撰写方法,借助集体的力量提高撰写能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组织者、协助者。

1.要会组织。对学生而言,这是分享互学中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组织的学习,会使整个过程变得嘈杂而又散漫。实施前,要在学生自主意愿的基础上合理分组,注重能力差异的搭配;实施中,要指导学生如何与同伴一起探讨,可以建议按照成果报告的结构逐步进行;实施后,要及时地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引导他们正确的分享方法,并鼓励他们投入到分享的过程中。

2.要会交流。分享互学的优势便是互帮互助、互学促进,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指导他们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吸取同伴的有效建议并及时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分享可以先从小组内开始,在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修改,然后再把比较突出的问题和特别好的样例在班级讨论时呈现,请大家帮助出出主意或者学习借鉴。其中,教师不但要关注交流过程中“说”的学生,更要关注 “听”的那部分学生,因为现在的学生往往存在喜欢说不喜欢听的现象,而且从实际能力上说,要通过“听”提出修改建议确实也比较难,因此,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对此进行专门指导,例如可以通过 “我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吗?”“我能认真地倾听同学的发言吗?” 之类的温馨提示,暗示学生重视交流的有效性。

(三)优化练“学”

优化练学,就是针对综合实践小课题成果报告撰写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专项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克服障碍,较为熟练地掌握撰写方法。实践表明,学生对以下两部分困惑最大。

1.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俗地说就是为什么要开展本次活动,即问题的提出,是研究的意义和理由。一般要求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入手,清楚地表达出吸引他们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的原因是什么。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成果报告的第一部分,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落笔,教师在指导中要提醒学生两个标准,一是清晰,二是有趣。小学生的成果报告一般控制在一千字左右,研究目的占其中的百分之二十为宜,虽然篇幅较短,但也要条理清楚、表达清晰,使人对活动的由来一目了然,从而产生进一步阅读了解的兴趣。同时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用儿童独有的角度看问题,用特有的方式进行研究,也一定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教师在指导时要提醒学生就用自己本真的语言进行描述,不要学着大人说话的样子,泯灭了其中的童趣。

2.研究结果和分析。这是整篇小课题成果报告的主体部分,是学生用文字、数据、图片等方式表达自己研究的全过程和收获。由于选题的角度、使用的方法、研究的进程和结果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教师在指导时绝不能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有的放矢。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集体指导,例如研究结果必须实事求是,收集的资料必须真实有效,成果报告要层次分明、表达准确,数据的统计与呈现要正确清晰等,但对于个性需求就要个别指导,如研究分析,教师则要根据每个课题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实际研究情况,帮助他们从活动中提炼感受,客观地分析研究对象,并梳理成文。

(四)多元评“学”

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评价的内容是多元的,不但要关注活动的结果,还要着重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思想态度、活动表现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同时,评价的主体也是多元的,我们一般设定为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调查对象评等。在成果报告的撰写阶段,多元评价是调动积极情绪、激发进取心的重要手段。

1.注重激励。教师要通过细致的观察,把握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捕捉每一个时机,不但自己要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扬学生,还要指导学生以激励为准则开展相互间的评价。特别在分享阶段,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一名学生在交流中的表现,这时教会他们正确评价同伴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让两名学生上台示范,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互相评价,还可以谈谈得到同学肯定后的感受,以此让全班学生掌握评价的方法,明确评价的作用。

2.注重过程。评价学生的表现不但要看成果报告的完成情况,更要看整个撰写的过程,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成文过程,例如怎么确定报告的结构、怎么选择数据呈现的方法、听取了建议后怎么修改等方面,并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来引导学生对成果报告的撰写方法更加清晰,促使其技能的掌握和内化。

3.注重个体评价与群体评价的结合。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常用的方法,因而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时,教师的评价可以从个体转向群体,当整个小组表现优异时个体才能获得肯定。这就要求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间必须合作互助,发挥集体的力量。这种力量,正是攻克“成果报告撰写”这个难题的巨大推动力。

三、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成果报告的“学”和“写”是相辅相成、同生共构的。通过“学”,学生开阔了眼界;经历“写”,学生掌握了技能。如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快乐地、有效地“学”,那么面对成果报告的“写”时,又有何惧呢?

成果报告 篇7

一、内容与方法

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高考制度与教育的关系、高考制度的功能与影响、高考改革的价值与观念、高考改革的速度与条件、高考模式与文化国情、高考公平与效率、高考改革的矛盾与困境、高考移民与移民高考、自主招生与大学联考、高考志愿填报的设计、高考命题与加分政策、高考名额分配与高校分布、高考改革的理性反思、高考改革的独统之争、高考机构与考试立法、高考改革与科举的历史启示、高考的历史记忆与个人发展等。

该研究以高校招生制度(又称“高考制度”)为研究对象,基于政治、社会、制度、文化、考试、教育、法律等多维视角,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运用制度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实际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历史考察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理论上廓清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历来改革方案的利弊得失,以及世界发达国家及地区的高校招生制度的优点,实践上通过政策建议与试点实验,突出高考改革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最终力图构建符合社会发展和国际发展趋势的高校招生制度,以促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

二、结论与对策

(一)高考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高考制度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整个教育系统乃至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可以说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考试制度,应该充分认识高考改革的难度,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应该明确,统一考试制度并不是计划经济产物,而是招生考试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高级阶段的产物。高考改革存在许多两难问题,改了这头实际上另外一头出现更大问题,比如统一考试和选拔专才问题、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问题(也就是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问题)等等。总之,研究高考改革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非常大。不是说改革以后就好了,把它推倒就可以解决问题,没那么简单。比如实行多年保送制度实际是为高考改革开一个口子,原来说3%招生名额,结果出现弊端有目共睹,前年缩减回来,提高条件,压缩比例。但保送生制度的存在是一个参照系,保送制度虽然口子开得很小,但大家可以不断与考试选拔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看看没有刚性的标准的情况下人情、关系、权势能够介入到什么程度,就此而言保送生制度又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高考改革的难度很大,一定要在全面研究和长期规划的情况下慎重推行。

(二)高考改革应把握全局观

高考是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点和关节点,参加高考是中国学生从高中晋升到大学的一个关键步骤,因此高考历来不仅受到中学校长和师生的重视,而且是高等教育和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教育制度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考改革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高考实行多年以后利弊得失充分显露,使得近年来改革高考的呼声日渐高涨。在社会各方面和舆论的强大压力下,高考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然而,有些改革却不能尽如人意,经常是改了一方面的问题,又出现了另一方面的问题,甚至改来改去又基本上回到了原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之一是对高考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对高考改革中的两难问题不够了解。而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使高考改革积极稳妥地进行,就必须把握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课题组在研议高考改革时不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一些两难问题应兼顾两端,掌握平衡点,把握全局观,尽量避免改革中的失误,使高考制度继续为高校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三)高考改革需理性认识、稳步推进

高考改革关系到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的维护、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涉及到宏大的社会利益再分配问题,关系到维护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高考制度是社会的减压器,它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高考虽然有许多积极作用,但作为一种大规模统一考试,也有它的局限性,有不少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如中学只抓智育而忽视德育和体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负担过重,且近视率攀升、体质下降,影响求异思维和个性发展,学校办不出特色等等。但总体而言,高考是适应中国国情的国家教育考试制度,高考制度必须坚持,高考改革势在必行。高考改革本身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不同利益群体的相关诉求,导致高考改革举步维艰,因此高考改革任重道远。但无论难度有多大,还是要集思广益,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使高考制度与时俱进,为科学公平选拔创新人才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文化国情决定高考模式

高考制度的发展和改革,必然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制约,十分典型地体现出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考是传统文化遗传和现实社会环境的产物,其改革受文化国情的制约特别明显。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招生考试制度;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招生考试方式;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招生考试模式。如果美国的文化跟中国的文化差不多,如果美国社会都是由类似于“虎妈”蔡美儿那样高度重视子女教育的华人组成,那么很可能美国的高校招生考试也会演变成跟中国的高考类似的制度。影响中国高校招考改革的文化因素,既有追求或崇拜考试公平的文化传统,也有依托人情、好走关系的传统习惯,但最主要的还是的教育价值观。受历史上重视教育、读书至上传统的影响,现今多数中国人都有高度重视甚至过度重视教育的观念,除非万不得已,多数父母一般都不愿让孩子失去升学机会。因此,中国社会大众普遍希望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最希望名牌大学能够扩招。然而,高考的竞争、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社会地位的竞争。社会永远是分层的,社会职业也永远是分层的,当多数或所有适龄青年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社会便可能从重学历变为重“学校历”了。这是水涨船高的结果,也是学历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

(五)异地高考应因地制宜

异地高考是招生考试的中国难题,或者说是中国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中特有的巨大难题。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面临异地高考这样的困境,只有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水平差异很大,且户籍管理严格、高校招生报考又与户籍挂钩的国家,才会出现这种特别棘手难题。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都已经出台了异地高考方案,但是各个省市之间的方案的差别很大,这有它必然的原因。不同省区接受的流动人口和高考移民的指向不一样的,异地高考方案当然也不一样。此外,异地高考还牵涉到城市承载能力等问题,像北京、上海是特大城市或者超大城市,人口、交通、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得不考虑。因此,异地高考关键在这个“地”字,因为中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差别太大,基础教育水平落差也很大。各地情况差异很大,移民和考生流向甚至完全相反,制定异地高考方案也非常复杂。中央可以提出改革要求和政策指导,但很难规定严格各地的条件,具体方案只能由省级人民政府出台。如果国家硬性提出一些规定,而异地高考矛盾巨大的省市却落实不了,其结果必然是有令不行。因此,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只能分类指导,因地制宜。

(六)统一高考无以取代,自主招生值得探索

无论高考如何改革,统一考试的主体还是无法动摇。从高校招考的历史演进来看,实行统一考试已成为许多国家高校招生制度发展的大趋势,只是各国大学如何采用统考成绩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有所不同而已。世界各国因政治、经济、教育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不同,在高校招生考试制度选择上各有差异,但无论是采用高中毕业考试成绩,还是另行举办招生考试,统一考试已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大学入学的重要环节。现行高考制度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如果高度重视甚至过度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没有改变,如果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风气没有改变,如果诚信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统一考试将仍然会是高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其实,统一招考是招生考试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时过境迁之后,再回到各校单独招考既无必要,也很困难。高考改革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改成各高校单独招考,也不见得是以美国高校招考模式为依归,而是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有自身特色的招考制度。高考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考为主、能力测试、多元评价、分类招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因此,高校自主招生在现阶段仍然值得探索。

(七)必须建立以统考为主的多元招生考试制度

有论者出于对“应试教育”弊端的深恶痛绝,对高考制度进行激烈的抨击,认为高考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阻碍了基础教育的改革、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必欲除之而后快。有论者则提出应模仿美国的大学招生方式,以“三合一”的方案代替目前的高考模式,既看高考考分,又看高中成绩,还看社会活动、文体活动、公益义工等德行表现和成长记录,以综合成绩来决定录取是否录取。确实,理论上这样录取最为全面、更加理想,但实际上在目前的中国却很难做到。因为国情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移植美国的招生方式需要有相应的制度环境和文化土壤,否则就会水土不服,无法生长。而实际上,若没有高考的把关,中国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可能比现在的应试问题更为严重。由于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许多情况与西方国家不相同,因此在高校招生考试方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现阶段的中国,统一考试还是适应国情的招考办法,应在坚持统一高考的基础上不断改革,逐步建立起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政府宏观指导、调控,高校自主招生、自我约束,社会有效监督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八)维护高考秩序必须加强考试立法

有考试就可能有作弊,即使作弊行为可以杜绝,作弊的念头和心理也不可能消亡。防止考试作弊,除了加强正面教育以外,采取技术措施以外,还需从法制上加以防范。在防止考试舞弊的技术方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永远会上演高考安检制度的猫鼠游戏。要遏制大范围的作弊,只有从制度设计和立法方面来着手。一部中国考试史,就是制度与人较量的历史、法治与人治的角力史,或者说是一部考试作弊与反作弊的历史,是少数人挖空心思实施作弊与制度设计者绞尽脑汁防止作弊互相较量的历史。严肃法纪,惩处高考舞弊案件,是维护高考制度权威性和公正性的必要措施。公平公正是考试制度的灵魂,而考试违纪是对考试程序公平的严重挑战。为了规范考试行为,维护考试秩序,保障考试安全,保护参与考试的公民、社会组织的合法权利,必须制订考试法。

(九)高考贵在提供公平竞争机会

为什么高考在中国会受到举国上下的高度重视?主要是因为高考提供了可贵的公平竞争机制,人们都很珍惜这种公平竞争的机会。考试选才遵循的是能力本位原则,主要是通过测量“才”来决定去取,才学是考试的基本元素,因此考试自古以来就有“量才尺”的说法。现行高校录取形成主要取决于高考成绩的状况有其客观原因。由于实际很少考虑考生的平时表现和学业成绩而凭高考分数高低依次录取新生,“文革”前高考曾被指责为没有坚持政治方向和以学生为敌等等,并导致1958年和“文革”中停废统一高考。然而,取消考试,实行推荐上大学后,“走后门”成风,高教质量严重下降,其恶果大家至今仍记忆犹新。实行高考制度有其弊病,但不用高考制度必将造成更大的祸害。理论上说考试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才方式,实际上却找不到更好的可操作的公平竞争方式,而考试的办法至少可以防止最坏的情况出现。1977年恢复高考后,在所有高校招生考试文件中差不多都有“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这一条原则规定,可实际操作下来,很自然地就演变成目前这种以分取人的状况。因此,在重人情、关系、面子的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发展到以高考分数为主要录取依据,反映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十)高校招生名额分配应分层调控所谓分层调控,即根据高校的办学水平与层次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调控

鉴于当前的高考平均录取率已逼近80%,高考竞争的实质已转为对以“985工程”大学及“211工程”大学等为代表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因而,高校招生名额的调控应以“985工程”大学为主,“211工程”大学次之,省属及其他高校再次之。具体而言,“985工程”大学的名额分配调控,应秉承精英办学的理念,在严格控制招生规模的同时,克服本地化招生倾向,把全国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办成名副其实的全国性大学甚至世界性大学,主要通过自由竞争和划分一定比例的民族与地域性(含贫困区、山区及农村乃至国际生等)生源的方式分配招生名额。“211工程”大学的名额调控,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允许较高比例(不宜超过40%)的地方化招生,但应注重生源多样性,最好按比例明确分割。省属重点及其他一般高等院校,则可完全以服务地方为主或以自身办学定位及生源情况,完全自主地分配招生名额。如此,其利有三:一是确保国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二是以较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满足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同时,也较公平地满足广大考生的升学竞争需要;三是完全自主分配名额的省属及一般院校,利于高等院校的特色化与多元化发展,利于形成一个层次有致、类型鲜明、丰富多样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十一)教育部直属高校应分布至所有省区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差距,国家开始逐渐重视部属高校生源计划投放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多年来,随着高考竞争的加剧,以及几个直辖市与一些人口大省或高考大省重点高校录取率差距的加大,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向某些省区尤其是京、津、沪等几个主要城市倾斜,由此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议论与关注。特别是1997年以后,“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问题的争论,质疑和辩护的双方,言词都十分激烈,甚至是十分情绪化的抨击。这是最近几年来每年必须面对一次的老问题,几乎每年在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上,都有关于统一高考分数线或者调整重点大学录取名额问题的提案。而近两年,与此相关的异地高考、“高考移民”问题更是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一些论者认为,过去倾斜的高考分数线、现在重点高校招生指标不均衡是中国教育的“最刺眼的不公”或“最大的不公”。而目前教育部为解决高校招生区域不均衡的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省部共建地方高校、拿出东部更多的名额给西部地区等,都无法明显缩小各省区之间的差异。课题组认为,在不扩大“985工程”大学的情况下,要真正缩小各省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状态,减少各省区重点大学录取名额的差距,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区设置教育部直属高校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政策选择。

(十二)高考仍是社会下层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渠道

成果报告 篇8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该研究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总结、归纳高校内部院系评估经验,抽象出各类有价值的院系评估的构想或框架,以积累知识、开拓思路,为当前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的高校校内院系管理改革提供有一定价值的选项和反思材料。

该研究采用了文献调查和模型构建等研究方法。模型包括已有大量实践基础的成熟模型,也包括未投入实践而尚处于概念构想的模型,即概念模型。该研究综合采用语言、图形或数学公式探索并尝试建立有关概念模型或结构关系。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我国不少高校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校内自我评估“体系”,自我评估工作缺乏热情和主动性,缺少工作思路和“良好实践”的参照系,容易流于形式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现代高校内部大多采用了院系级管理层次结构。从高校院系评估发展和研究的过程来看,国内外高校大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校内院系进行过评估或开展过院系自我研究工作,实践层面上各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国外高教评估发达国家,院系自我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院系自我研究,指高校围绕其各方面活动或特定方面的活动,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信息搜集、分析和评估。正如沃森(Watson)和麦迪逊(Maddison)指出的,经过发展演化,院系自我研究已经处于北美地区院校认证过程的中心地位。近年来,美国一些高校组织建立了涵盖各参与学校数据的“数据分享联盟”,为各自高校的自我研究提供支持。

与之相比,我国在高校自我研究和院系评估等研究领域还需做更多工作。课题组通过文献(包括负责评估领导工作的同志所发表的讲话)检索和调研,发现我国不少高校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校内自我评估“体系”,自我评估工作缺乏热情和主动性,缺少工作思路和“良好实践”的参照系,容易流于形式,国内有关高校自我研究和院系评估的理论研究文献也不多见。当前,随着问责、质量保证和绩效思想在高教的影响日益扩大、加深,院系作为高校的基本组织单位面临一系列改革议题,进一步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的必要性日益凸现。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等有关文件,我国要建立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则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根据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院系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多项内容。”由于中外高教的历史文化环境、使命和管理体制不同,院系评估面临诸多选择的可能性和限度,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地方性”或特色。

对于中国来说,高校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考评方式。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管理创新和本科教学工作评估,适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需要,研究并合理借鉴国外高校自我研究的经验,探索与院系改革相适应的中国高校内部院系评估模式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因此,课题组建议:在院系评估的总体组织架构方面,可以采用扎根于大学制度和高等教育学术社区珍视学术自由的传统中的自我研究模式,以高校及其院系为评估主体,参照本校特点和外部评估的要求自主构建校内评估体系,担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任务的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或研究型大学应该适当参照国际评估的要求构建评估团队和评估标准。

(二)高校内部教学督导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成部分,可成为院系评估的一种备择模式

高校内部教学督导是指高校根据一定的政策法规,在校内成立专门的机构或组织,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或管理人员,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评价,并为学校教学发展提供咨询建议等,它是我国高校探索、推进并正在完善中国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的一种管理制度或管理活动,根据文献检索和调研的情况看,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教学督导在组织层级上一般呈现两种情况:首先,一级督导,即单一的校级督导,由教学副校长或教务处领导,成立督导机构或督导组,聘请督导人员,对全校的教学情况进行监控;其次,多级督导,主要分为校、院两级督导和校、院、系(院系教研室)三级督导。在我国高校内部多级教学督导体系中,校级督导和院系督导在职能上有明确的分工。总体上来说,校级教学督导的涉及面广,范围大,主要侧重的是宏观督导,侧重于教学管理的监控和评价,而院系督导作为基层督导机构则涉及面比较小,关注院系的日常教学过程,工作较为具体、详细、专业性强。因此,通过开展多级教学督导活动,分层次指导,相互配合,教学督导工作可以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的监控效果。

高校内部教学督导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成部分,可成为院系评估的一种备择模式,其可行性表现在:第一,目标的一致性。教学督导的基本目标是监控学校或院系的教学工作,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而一些高校实施院系评估的目标之一也正是通过监控院系教学质量,保障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第二,性质的相似性。教学督导是高校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实施的教学质量监控举措,是一种自主行为;院系评估则是在政府推进教学工作评估的背景下,高校自发开展的自我评估行为,两者都是高校根据发展需要而实施的一种自我管理行为。第三,内容的重叠性。教学督导是督导人员对学校或院系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督导对象主要是教学活动或教学管理。相对于教学督导评估而言,院系评估不局限于教学领域,在一些高校,院系评估是一种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但是院系作为大学实施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其教学工作评估通常都是院系评估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督导作为院系评估的一种备择模式,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价值。首先,教学督导弥补了一般教学评估方式的不足。通常的教学评估注重量化评估而轻视定性评估,注重结果评估而忽视对过程的关注。比如全国高校普遍实行学生评教制度,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但或许会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程度、学生的态度等各种非教师教学因素的影响而使得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受到某种程度的质疑。教学督导组根据学生评教的结果对分数偏高和偏低的教师进行听课调研,能够相对保障教师评价的客观与公正。此外,国内不少大学对院系和教师进行量化考核,造成很多教师疲于挣“工分”,而教学督导侧重过程性督导和评价,可以弥补这种考核评估方式的不足。其次,教学督导丰富了院系评估的评价主体。院系评估的主体可以是多元的,包括领导评价、同行评议、学生评教和教师自我评价等都可以采用,而教学督导可以从专家角度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得评估的主体更为全面。再次,教学督导灵活、方便且易行,不用动用大批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大减少了评估的成本。此外,教学督导的工作方式可以使院系常态化评估成为可能。教学督导重视日常考核,通过教学检查、期末巡考等方式对教师教学进行督导评价,通过听课、座谈会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估,通过检查学院教学计划和教学建设过程对院系教学常规管理进行评估。最后,教学督导有助于院系评估目的的实现。根据我们目前所了解的教学督导实施现状,将教学督导运用于院系评估可以采取以下举措:第一,充分发挥督导专家的权威性。第二,做好基本状态数据的采集。第三,积极发挥教学督导的指导和建设功能。此外,在我国教学督导实践中广泛采用了学生信息员制度,重视召开学生座谈会,应该重视研究这一经验,其不仅可以运用于院系督导评估中,还有利于更好地体现院系评估的民主性。

(三)在院系的科研工作评估方面,传统的同行评议和当下流行的文献计量方法在揭示科研产出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方面都存在局限性,可以尝试采用基于证据的产出评估模式

在院系的科研工作评估方面,传统的同行评议和当下流行的文献计量方法都有其优势和适用范围,但在揭示科研产出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方面都存在局限性,因此,可以尝试采用基于证据的产出评估模式。该模式认为,教师科研产出评估的关键是解释其机制和影响因素,即解释教师之间科研产出差异的原因或相关性因素;教师科研产出更多地受科研产出机制的制约,而不是简单地由外部激励等因素所决定的。克莱斯韦尔(Creswell)(1985)在其报告中总结了4种解释:心理——个人的解释、累积优势的解释、强化解释、学科模式的解释。如果据此再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发现性别(X1)、年龄(X2)、职称等级(X3)、地位高低(X4)、已经取得的权威成果数量(X5)、外部资源投入量(X6)、外部奖励强度(X7)、科研时间(X8)、特定学科平均生产率(X9)、院系同事支持氛围(X10)、研究领域的创新性或成熟度高低(X11)等是关键影响因素,就可以建立一个教师科研产出评估模型:Y=a+b1X1+b2X2+b3X3+b4X4+b5X5+b6X6+b7X7+b8X8+b9X9+b10X10+b11X11。

在具体方法方面,基于证据的(教师)科研产出评估,其基本构想包括采集信息、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和再评估等以下五个方面,但是,在每个阶段,有关要素结构和具体评估要求不同。第一,在采集信息阶段,应该重视运用同行评议和文献计量学等方法和手段,联系不同学科或研究领域的产出模式的特点,测量各种产出要素。第二,在数据处理阶段,应该重视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技术,了解不同要素对产出的影响。第三,在结果分析阶段,需要联系投入端要素、过程要素、环境要素或有关目标来进行具体分析,理解这些结果是否确实是科研活动带来的,以及科研活动的改进是否带来预期的变化。第四,在得出结论阶段,应该根据预期的评估目标做出判断,尽可能澄清院系学科特点、科研努力状况和预期的科研成效。第五,在再评估阶段,应做到使测量的误差最小化并帮助我们理解或改进评估结论。

(四)在院系层面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管控院系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面临的风险,增进院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随着高校管理重心下移,院系的实体化运作,院系呈现出与高校类似的体制结构复杂和市场竞争激烈等特点,高校及其院系面临的运作风险在增加。如果院系将主要精力放在细小环节的控制上,缺乏问题意识,很可能会忽视院系面临的潜在风险,导致重大损失。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管控院系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面临的风险,增进院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风险评估活动对于院系的持续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探讨风险评估在院系教学、科研、行政、财务等方面的运用,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并完善院系风险评估的概念模型。根据文献检索,国内有关研究大多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运动猝死、自杀;工程项目、基建工程和投资、大型仪器设备投资;债务风险、财务风险、绩效审计、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档案信息安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产风险;法律风险;突发事件(火灾等);实验室安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资、科技合同风险、涉密科研项目、重大科研项目;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风险;人才引进、人力资本投资、导师队伍;高校廉政等方面分别阐述如何进行高校风险评估和管理。风险评估的结果给院系提供了风险问题的类型、问题的严重性等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对院系工作提供指向灯,如资源应当如何配置、具体工作轻重缓急的安排和调度等,有利于高校内部管理稳定、高效、灵活地运行。

(五)在院校学生学习评估领域适时引入增值评估

增值评估的概念已在国外一些国家的高等教育领域得到广泛运用,这一概念模式可以适当引入我国院系的学生学习评估领域。增值的英文单词是Value Added,也可翻译为“附加值”,有多种含义。根据国外文献(Scoping Group,2004),增值评估可以采用以下6种模型,:第一,评估学习的相对收获,即通过比较具有同样入学资格(或具有同样的学习前测结果)的各地学生所获得的学历或资历结果,测算学生的相对学习收获,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抱负。第二,评估高校的相对影响,即归因于高校的学生的相对学习收获,其测量需要控制学生的自然成熟和参与课程之外的活动等影响因素。第三,评估学习历程的收获,即通过比较学生入学资格与结业资格,测算学生学习的相对收获,其测量关注个体学生的发展,但受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只能反映学生学习历程的某些方面的收获。第四,评估更广泛的收益,即评估学生在高校的经验带给学生的价值是否超过了学生所获得的正规资质证明,其反映了学生所获得的高等教育经验带来的预期收益和附属收获等。第五,评估社区收益,即评估高校带给当地社区和社会的广泛价值。第六,评估潜在的经济收益,即评估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而获得的潜在的经济收益,其理想的测量方法是:将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收入与那些具有同样入学条件却选择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的收入,进行比较。虽然可以得到的数据信息和证据十分有限,理想的实验设计的条件很难得到满足,实际运用面临不少困难,但是增值是一个有应用价值的概念,可以为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价值的比较和预测等信息,目前国外在该领域也已进行了有价值的实践探索和可行性研究。

(六)院系承担着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多种职能,开展院系评估可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模式

成果报告 篇9

由上海交通大学谢庆文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课题批准号:DIA090223) , 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 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一是对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本科教育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对全科医学师资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调研, 了解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和教学开展的情况以及全科医学师资建设的问题;通过对医学本科生、相关专家的调研, 明确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必要性, 探讨适宜的全科医学教学方法;通过对医学本科生的调研, 了解其对全科医学的认知和需求。

二是对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的研究。通过对在职全科医师的调研, 了解全科医师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通过对关键知情人员的访谈和专家咨询, 完善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的适宜项目。

(二) 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文件查阅, 主要围绕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和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

二是问卷调查, 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医学生全科医学认知状况、全科医学教育的适宜方法等;

三是对关键知情人员的访谈, 了解全科医学本科教育的必要性和难点、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的问题等;

四是专家座谈, 了解全科医学本科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 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1. 全科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高等医学院校对全科医学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上海市医学院校中只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同济大学医学院成立了全科医学教研室,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虽然率先在国内成立全科医学系和独立的全科医学临床学科, 但是尚未确立其重点学科的地位, 且其主要的工作以临床医疗为主, 教学的重点以毕业后的全科医师培养为主。所有高等医学院校均没有开设全科医学的必修课程, 仅2所院校有全科医学的选修课程。虽然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院校开展了全科医学教学, 但多数是以为期2周不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为主的形式, 且多为走马观花, 重视程度不够。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受传统医学模式与计划经济的影响, 在教育观念、办学理念上缺乏创新。学校办学自主权过弱, 新学科开设限制过多, 制约了医学院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做出适应性的学科调整和改革, 也直接影响了医学教育对全科医学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医学教育及人才培养, 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全科医学人才的需求。此外一些主管领导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在整体卫生改革中的地位, 推进全科医学教学的工作流于形式, 全科医学的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变,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的开展。

第二, 全科医学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师资并没有全科医学专业学习的基础, 主要是从临床、预防或护理专业转岗而来, 缺乏知识体系、实践经验。全科医学的师资包括理论师资和社区教学师资, 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 相对独立, 这也造成理论和实际的严重脱离。有些医学院校虽然有全科医学的师资, 但由于来自于不同的附属医院, 且主要是从事临床专科医疗, 因此, 没有精力关注本科生的全科医学理论教学。

全科医学理论课程教学往往比较侧重于预防医学、社区医学及流行病学等内容, 而对于涉及临床知识和技能实践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如以问题为中心、结合临床病例所进行的讲授—讨论式的教学上则比较吃力, 对进入临床和社区实习的学生及实习基地教学老师的指导有时也力不从心。社区教学师资虽然有一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经验, 但是教学经验明显不足。

第三, 全科医师就业问题影响在校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学习。由于本科阶段全科医学主要是选修课, 绝大多数学生听说过全科医学但并没有接受过全科医学的理论学习。其获取全科医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媒体的介绍和宣传、部分学科如预防医学课程老师的介绍、自身在医学学习中间接了解部分的全科医学信息。绝大多数学生表示, 对于全科医学仍然不是非常知晓, 由此也造成医学生就业方向绝大多数首选综合性大医院, 做专科医师。这样一方面造成就业困难, 另一方面又导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乏必要的医学人才补充, 导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防治分离现象普遍存在。

2. 对策与建议

第一, 医学院校应凭借其自身的优势, 在全科医学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卫生部、教育部等部委多次发文, 强调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必要性, 但是仍然缺乏一定的力度, 也没有明确的细则, 以至于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滞后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因此, 要使更多的医学生了解全科医学, 选择全科医师作为其终身职业, 大力提高全科医师的质量, 首先必须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开展全科医学基础教育, 以必修或必选课程的形式为主。充分发挥高等医学院校在学科建设、教学资源、理论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加强全科医学教育教学,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

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全科医学相关课程的难点, 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对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有计划地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宣传, 将人才培养放到应有的位置给予重视;呼吁管理部门出台相关细则, 明确高等医学院校应该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建立一支合格的全科医学专兼职教师队伍。

第二, 设立适宜的教学模式。在所有医学生中开展全科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 但是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不同学制、不同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深浅应有所区别。

在培养目标方面, 要通过本科课程学习, 使医学生熟悉全科医学、全科医师及全科医疗的内涵, 熟悉全科医学的理念及全科医师在全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兴趣, 吸引更多的医学生投身到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的队伍中来, 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使所有医学生都具有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的思想和知识, 为加强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之间的合作打下基础。

在培养方案方面, 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设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对于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开展三阶段学习。第一阶段, 可以开设全科医学的必修课程 (如《全科医学概论》) , 以及全科医学相关的选修课 (如《社区预防与保健》《社区康复》《重点人群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等) 。通过必修课让医学本科生对全科医学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尤其是掌握全科医学的理念、内涵和特点, 全科医学和专科医学的关系, 如何运用全科医学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等。对于学有余力且对全科医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进一步选修一些全科医学类课程, 深化社区综合卫生服务能力及素质培养。第二阶段, 可以利用传统的见习或寒暑假期间, 完成以全科医学或社区卫生服务为导向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三阶段 (即实习阶段) ,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为期四周的实习, 熟悉全科医疗的应诊技巧、健康档案建立、家庭服务模式、社区诊断、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以及临床预防保健。对于长学制和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 可以在现有的教学课程中穿插部分全科医学知识, 如可以在《预防医学》理论课教学中, 增加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等章节的讲授。在前期的教学中融入全科医学知识、社区预防保健和人文素质教育, 普及全科医学教育。

在实验课内容安排上, 将以往实验室课堂教学仅局限于校内模拟环境中检测和验证理论知识为主, 改变为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社区卫生服务、接触社区居民, 利用课堂或课间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及健康教育宣传等活动。通过理论教学和社区见习相结合的形式, 介绍全科医学的整体医学观、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及职业特色, 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全科医学的基础教育, 增强对全科医学的理解, 为今后专科医师与全科医师之间的合作打下基础。

在教学方式上, 在第一阶段课程的安排中, 注重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与渗透, 使人文社会科学与基础、临床和预防知识相融合。理论课程的讲解注重多样性、灵活性。《全科医学概论》作为必修课安排30学时, 理论和实践以1:1为佳, 在理论教学中增加案例讨论、小品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

在考核方式方面, 要注重书面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 前期的理论为主的学习以书面考核为主, 后期的见习、实习以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实习总结为主。

第三, 建立一支合格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对于全科医学的专职师资, 培养的重点应在观念、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整体化方法的训练和强化上, 强调形成全科医学独特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可通过定期的集体备课或心得交流、培训或进修等形式, 更新教师的知识和教学技能。全科医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需要在实践中吸收和消化, 需要理论, 但更需要持久性的实践, 应鼓励教师参与社区实践活动, 与学生一起参加社区卫生服务活动等, 充实和提高理论知识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践水平。

对全科医学的兼职师资, 必须进行相关培训, 使其掌握全科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加强全科医师的社区综合服务能力, 以社区综合服务—教学能力兼备为目标,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师资队伍。

(二) 关于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1. 关于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用人单位对全科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重普通教育轻继续教育, 相当多的单位对继续医学教育支持力度不够。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各单位坚持效益第一, 不愿空耗人力、财力;另一方面是全科医师的流动性有增大的趋势, 用人单位不愿为他人做嫁衣。这样就使得继续医学教育流于形式, 实际上也没有真正提高全科医师服务的能力, 继续医学教育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

二是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由于继续医学教育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上存在部门分割、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浪费和低效现象。继续医学教育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严重滞后于继续教育发展的要求。对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及教学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估和严格的管理措施, 继续医学教育成了应付晋升职称的道具, 既浪费资源, 又达不到应有的目的。

三是缺乏适合全科医学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表现在, 首先, 教育的内容设置不合理。现有的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与全科医师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 全科医师不同于综合性医院以及专科医疗机构的专科医师, 其立足于社区, 需要开展综合性的社区卫生服务, 对于他们的要求不是什么疾病都能诊断, 而是要做到小病能处理, 大病能鉴别, 能提供预防、保健等措施。而目前教育项目的设置中却没有有效的能提高全科医师综合服务能力的项目, 教育的内容和需求脱节, 也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 更没有前瞻性的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其次, 教育形式过于单一, 缺乏多样性。现在的教育项目几乎都是以理论授课的形式进行, 缺乏多样性和实践性。最后, 缺乏有效的考核。由于目前的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没有考核的压力, 相当一部分人员只是为了得到学分而去参加, 学习积极性不高, 能力提升有限。

四是缺乏合格的师资队伍。表现为“教”与”需”的脱节, 从事全科医学继续教育的教师多为临床医学的专科医师, 缺乏对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 教学难以结合实际, 导致全科医师专科化的现象比较多见。

五是全科医师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积极性不高, 目标不明确。分析原因, 一方面, 观念上存在误区, 虽然绝大多数的全科医师以往已有全科医学培训的经历, 基本了解全科医学的内涵, 但是由于固有的观念, 他们仍然钟情于临床医学。在接诊时, 只重治病而轻其他, 专科化倾向十分明显。另一方面, 全科医师几乎都工作在临床一线, 工作任务繁重, 于是请人代学、请人代考等现象应运而生, 把本该严肃认真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流于形式。

2. 对策与建议

社区卫生服务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服务, 对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很高。所以, 除了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综合防治和生命抢救技术以外, 教育的内容还需包括综合服务能力的培养, 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继续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连续体系中更为长久的教育活动, 延续于每位医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 是全科医师提高医疗质量的先决条件。

第一, 要高度重视全科医学的继续医学教育。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的兴盛是与政府的重视程度分不开的。通过国家来制定法律、法规来确立继续医学教育的地位, 并用经费来扶持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 为拓宽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的渠道奠定了宏观的物质基础。

第二, 要建立和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到目前为止, 我国还没有统一的关于全科医师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强制性规定。在此情况下, 当前各级政府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组织管理, 加强卫生与人事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的约束力与强制性, 把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与全科医师的年度考核、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等紧密结合。加强继续医学教育检查评估, 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 加强学分授予、证书颁发和评估制度, 使继续医学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完善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 建立由行业学会领导的继续医学教育机构, 也是确保全科医师参与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三, 要完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要明确培养目标, 树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指导思想, 以全科医师的核心能力为目标, 即“基层保健管理能力”“以病人为中心的照顾能力”“解决具体临床问题的技能”“综合性服务能力”“社区为导向的服务能力”“全面整体服务的能力”。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中, 应当根据社区卫生服务集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要求, 重视以预防保健为导向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的培养, 加强社区实用性技能的训练。在安排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时, 既要考虑全科医师的需求,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针对性;同时也要兼顾地区的实际情况, 如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公布当地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 以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指南, 使全科医师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项目内容。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包括课程或讲座、讨论会、课题研究、临床社区实践、远程教育, 不同的情况下学习方法可以有所不同。要采用有效的评估方法, 考核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了能真正体现考核的公平和有效性, 可以通过即时的和远期的考核, 以考察全科医师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同时也是对教学质量的考核, 以此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要适度增加中医药及技术的教育内容。“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中医药与现代医药相互补充, 共同承担着保护居民健康的任务,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前可以在全科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适度增加中医药、针灸、推拿的技术培训, 可以通过在一些有资质的中医药部门进行实践学习, 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 逐步运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

第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 做到职业化、专业化与固定化, 充分利用高等医学院校的资源, 发挥其辐射作用, 具体措施是:一要扩大继续医学教育师资的来源渠道。继续医学教育机构应广招贤才, 形成多层次、多规格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二是提高师资的整体素质。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机构应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师德以及人文素养。三是继续医学教育教师要相对固定, 减少流动率。相对固定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秩序稳定性的基础, 要努力构建专门的继续医学教育师资队伍。继续医学教育事业只有拥有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成果报告 篇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向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是培养他们团结友爱、诚实、勇敢、不怕困难、有礼貌、守纪律等优良品德、文明行为和可爱的性格。”在幼儿园的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品德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幼儿期不仅是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 更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性, 易受外界的影响和支配。礼仪教育通过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 逐渐培养幼儿良好道德素养, 促使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二、具体措施及做法

(一) 课题实施具体措施。

1. 小目标、低起点、多循环。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 在实施礼仪教育时我园遵循小目标、低起点、多循环、勤激励的原则, 一学期为一个研讨小阶段, 每学期根据幼儿在园日常生活的环节确定一个子课题, 抓住一点对幼儿实行细致、深入的教育研讨, 通过调查问卷———制定小方案———实践———研讨———再实践———再研讨———最终小结切实可行的培养措施, 使我园在礼仪教育的研讨实践中做到了抓一点精一点, 避免了多方面着手却不能深入到底、面面俱到的弊端。

2. 新确立子课题探究与有成效子课题内化相结合。

在新学期对新的子课题进行探究实践过程中, 要把已经取得经验和良好成效的子课题继续坚持, 使幼儿将行动逐渐内化为习惯, 这样, 通过几年的研讨实践, 最终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能文明礼让, 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如果研究了新的子课题就丢了取得成果的子课题, 将会一事无成。

3. 习惯培养为主, 集中教育为辅。

“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这是蒙台梭利儿童观中的重要方面, 也就是说儿童的成长要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才能实现。如果礼仪教育以知识的教授和行为的讲解为主是完全行不通的, 我园采取了幼儿有抓手的、操作性强的、能够反复实践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为主, 配以儿歌形式的知识讲解教授, 逐步实现幼儿对礼仪认知的情感认同。

4. 师→幼→家共同成长。

幼儿喜欢模仿, 崇拜老师, 根据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 每学期我园都会以确立的子课题为主要内容, 对教师进行系统全面的礼仪培训, 提升教师的礼仪素养, 使教师不仅要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行为, 更要以自身为榜样, 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在取得家长配合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发挥幼儿“自我中心”的作用, 让幼儿成为家庭礼仪教育的主人, 成为家长学习礼仪的老师, 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同时幼儿使在园学习的文明礼仪行为得到巩固、深化。

(二) 课题总体实施方法。

1. 教工礼仪培训, 提高自身素质。

在进行子课题研究前, 对全体教工进行相应内容的礼仪培训, 教师自身有好的行为表现, 才能更好地教育与影响幼儿, 才能真正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我园大力加强对教师的礼仪培训, 使全体教师做到互相监督、互相促进, 通过互学互促使得良好行为逐渐内化。

2.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让环境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我园根据幼儿园实际、各班实际创设室内、班级环境, 布置礼仪教育主题墙饰、文明礼仪标语等, 以此来为幼儿营造良好礼仪氛围。同时通过幼儿园设立“小小礼仪值周生”“我是文明小卫士”等活动加强对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监督。

3. 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的良好行为进行强化。

幼儿一日生活处处是教育, 教师要充分利用集中教育、随即教育等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 也是最喜欢的活动, 在集中教育活动中, 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 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 将礼仪知识渗透在有趣的教育活动中, 使得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受到教育。同时抓住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随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让幼儿时时受到启发和教育, 使幼儿在看中学, 在动中学。

4. 充分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等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充分利用各种节假日、纪念日开展礼仪教育活动, 也是实施礼仪教育的另一条途径。如:教师节的“尊师庆祝活动”、重阳节的“敬老活动”、三八妇女节的“我爱好妈妈活动”等, 通过主题活动, 幼儿在活动中感知、参与、讨论, 培养爱心、关心。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有重点地让幼儿了解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 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礼仪认知。

三、研究成果

我园的研究课题上报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礼仪、品格、素质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组, 研究成果获得了“全国儿童礼仪品格教育科研成果优秀奖”, 历经三年的研究与实践, 从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发展变化上可以充分肯定我园园本教研的研究成果, 通过全体保教人员的共同努力, 已经圆满完成了课题的预设目标, 取得了明显的研究效果。

(一) 幼儿良好礼仪行为初步形成。

首先, 礼貌用语在幼儿园随处都可以听见, 幼儿将“你好”、“请”、“谢谢”常挂嘴边, “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已经成为孩子们的日常语言;其次, 幼儿学会了尊敬父母长辈, 那种幼儿园一个样, 回家另一样的现象不见了, 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能主动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不任性、不撒娇, 有要求能主动与父母商量;再次, 幼儿在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有很大的改变, 他们无论在礼仪活动中还是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 幼儿形成了“文明大方, 礼貌交住”的良好个性, 知道对待同伴要多关心、不轻视, 会自由结伴, 懂得互相谦让、互相分享, 能对自己的、同伴的各种行为作出恰当的评价, 及时纠正自身和他人的不良行为等。

(二) 教师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

教师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在幼儿和家长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在待人接物、行为举止方面, 能做到端庄稳重、落落大方;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幼儿之间见面主动地问好或点头微笑, 活动内外合理使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言;善待每一个幼儿, 不挖苦、讽刺幼儿。教师树立了以科研促教育质量提高的观念。在礼仪教育中, 教师能把礼仪的内涵有机地融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不断地加以渗透, 设计和实施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教师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应变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课题深入研究与展望

我园幼儿礼仪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开展教研, 既重视幼儿礼仪教育的显性课程, 又重视隐性课程, 结合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影响, 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实效。教师充分尊重幼儿主体, 创设条件, 捕捉时机, 将行为实践与理性教育有机结合。

一个新成果 篇11

司马迁与董仲舒在学术上有无师承关系?《史记》与公羊学又有什么关系?前贤似未明确提出过,更无人回答过。作者指出:董仲舒对于孔子作《春秋》的动机的解释,直接启发了司马迁,成为他著《史记》的指导思想之一。作者将《太史公自序》所引董生语与董仲舒《春秋繁露》有关言论相对照,字句和意思相同或基本一致,从而证明司马迁从董仲舒受学,并在学术上存在师承关系。作者进一步指出,司马迁对待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公羊学的态度是:既有吸收,又有所突破;既能择其长,又能弃其短。

《史记论稿》有八篇论文比较具体地总结了司马迁的传记文学创作经验,并从多种角度进行了总结。传记文学要再现自己或他人的比较完整的或某一阶段的生活历程,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但如何做到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如何进行适当的必要的艺术加工?传记文学如何发挥艺术想象?如何塑造典型形象?这些问题在当代的传记文学创作中从理论或实践上说都并未完全解决。吴著在总结司马迁的成功经验中,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看法。他在《论史记散文的艺术美》一文指出:《史记》中的人物除少数带有传说性质以外,绝大多数是历史上实有的真人。司马迁叙述他们的行事,描写他们的性格,必须严格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背离客观历史实际,但是这些历史人物的闪电式的心理活动,瞬间的表情变化,即兴式的言谈,下意识的举止,……就不能不借助于艺术加工和艺术想象来补充出这一切。作者在同一论文中进一步指出:《史记》中的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多数是司马迁虚拟的。这种虚拟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实”作为基础,不妨称为据实补虚。如果说,《史记》中的历史性、真实性主要得之于“实”的话,那末,《史记》中的艺术性、生动性就主要得之于“虚”了。

此外,《史记论稿》对《史记》史学方面的几个老问题作了新的探讨。如对司马迁的生年、李陵之祸、《史记》断限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魏国徒都大梁时间考辨》一文尤见新意。作者从前人七种文献记载中归纳出四种不同的说法,经过反复考辨,留下魏惠王六年说,否定其余三说。又发现《竹书纪年》所记魏惠王六年说,原文应为十八年。这是在长期传抄过程中,误把“十八”两字合并成一个“六”字造成的。从而得出了确案。

收入这本集子的论文并非一时写成,前后偶有重复,或出现矛盾。各篇论文质量不等,大致文学方面论文论证分析充实有力,史学方面论文较弱。

成果报告 篇12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是通过对高等教育发展实践的总结分析, 建立了若干评价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概念, 并就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静态分析, 揭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差异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二是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 (1998~2008年) 进行了动态分析, 揭示了各区域高等教育类型、科类结构、投入与办学条件等变化的特点。

三是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入手, 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状态以及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寻找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新型关系。

四是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对区域高等教育的本质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论证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揭示了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的消极和积极影响, 初步提出了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的理论。

五是在差异发展理论的指导下, 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的差异发展战略与平衡发展战略。

(二) 研究方法

1.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方法

该课题借助经济学的研究手段和一些数学研究方法, 对全国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 对一些无法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的问题采用定性分析方法, 努力将问题的本质揭示得更全面更深刻。

2. 比较法

主要有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两种。纵向比较方法主要用于某一个区域内历史与现

实的比较分析, 横向比较方法主要用于各个区域之间进行比较分析。

3. 文献研究方法

该研究利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包括各类教育和经济统计年鉴, 区域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系统科学、高等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4. 调查访谈法

该课题对部分省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进行了访谈。

二、结论与对策

(一)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第一,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及其发展潜力存在较大差异。2008年, 上海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60%左右, 而贵州只有11.8%, 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平衡系数接近0.2, 2008年较1998年高等教育区域整体朝差异缩小方向发展, 但仍一直处于严重不平衡发展状态。2006年上海的高等教育专业化水平最高, 其专业化系数达到0.627, 贵州最低, 其专业化系数仅为-1.000。2006年北京的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潜力最大, 江西的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潜力最小。

第二,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存在较大差异。2008年海南的高等教育发展层次指数为1.91, 北京为27.5, 是海南的14.4倍。1998~2008年高等教育发展稳定系数福建为1.54, 处于发展稳定状态;新疆为3.41, 处于震动发展状态。2006年高等教育发展活力最大的是浙江, 其高等教育发展活力系数为0.28;最小的是新疆, 其活力系数仅为0.01。2008年陕西高等教育开放指数只有0.07, 北京为41.98, 是陕西的599.7倍。目前, 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高等教育发达地区较贵州、宁夏、青海、西藏、甘肃等高等教育落后地区拥有更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的差异既是导致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原因, 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结果。

第三, 区域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存在较大差异。2007年江西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1%, 内蒙古仅为3.69%;2007年江苏的普通高等教育社会贡献率为25.74%, 西藏仅为0.22%;2007年区域高等教育内部贡献率最高的江苏为66.95%, 最低的西藏为0.94%。区域高等教育的经济贡献率、社会贡献率和内部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 表现出高等教育发达、社会贡献率和内部贡献率高但经济贡献率未必高, 高等教育落后、社会贡献率和内部贡献率小但经济贡献率未必低这样一种特性。提高高等教育社会贡献率在注重高等教育规模、结构的同时更要注重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能力。提高高等教育的内部贡献率既要考虑到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 还要兼顾办学条件。提高高等教育的经济贡献率不能将目光盯在高等教育规模上, 尤其是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是很高的情况下, 改善高等教育的结构比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更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经济贡献率。因区域高等教育存在增益与损益现象, 故区域经济发达未必是发达的区域高等教育作用的结果, 区域经济不发达也未必是区域高等

大学 (学术版) 2012年第1期83

教育落后所致。反过来, 发达的高等教育也未必是发达的区域经济使然, 区域高等教育不发达未必是落后的区域经济所为。由此决定了区域高等教育应加强分工与合作, 不应完全本着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的思想建设区域高等教育。

第四,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山东省走的是“发达的经济—较低的高等教育投入—较低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西藏和宁夏是“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高等教育投入—较低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江西和湖北是“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高等教育投入—较高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和广东是“发达的经济—较高的高等教育投入—较高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山西是“中等经济发展水平—中等高等教育投入水平—中等高等教育发展产出”模式;安徽是“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高等教育投入—较低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从经济的角度出发, 高等教育规模大、投入大未必就好, 高等教育规模小、投入小也未必不好, 好的高等教育规模和高等教育投入应该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二)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特征

1. 差异将长期存在, 差异是绝对的, 平衡是相对的

区域高等教育的形成是政治、经济、行政区划、区位、制度、历史、人口、信息和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 每个因素的作用是不同的, 从而造成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存在差异。

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是长期的, 差异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形态。主要原因有几个:一是由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的。从绝对规模上来看, 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从相对规模上来看,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7年只有23%, 距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高等教育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和将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一个较为突出的矛盾。而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二是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需要的不均等性导致的。每一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目标、动力、重点、途径和外部因素等。这些纷繁的因素交织在一起, 决定了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样性的、个性化的, 这种多样性和个性化不仅体现在高等教育规模上, 还体现在层次、结构和质量上。三是由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基础、条件、环境、目标、能力等的非同一性而引发的。由于历史的原因, 今天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差异是客观的、显著的, 明天各自发展的潜力也是不同的。因此,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只能在不平衡中发展。四是高等教育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本科较专科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个人收益率, 因此本科的发展较专科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速度, 同理, 研究生教育就比本科表现出了更强的发展优势, 这是高等教育在层次上选择的结果。在科类上亦是如此, 由于“大文科”专业具有比理工科专业较低办学成本的特点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近些年扩招速度最快的就是这些专业。

2.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具有双重性, 既有积极意义, 也有负面影响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积极意义有四点。一是发展差异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落后地区高等教育利益之上, 因此发达与落后之间存在一种利益矛盾。这种利益矛盾是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矛盾的直接外部体现, 正是这一对矛盾才产生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竞争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法则, 高等教育也不例外。无论在哪个领域, 处在前面和上层地位的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会处于一个优越的生存空间。区域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强化了区域之间的竞争意识, 各个区域在制定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规划时, 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会以如何保持高等教育较高的发展水平为目标导向, 不断地向更发达的高等教育乃至国外的高等教育学习, 不断地改革, 革除不利于自身发展的积弊, 从而促使自己不断地向前发展;而相对落后地区则会以如何赶上或超过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为目标导向, 为了在竞争中不被淘汰, 向先进看齐, 加快自己的步伐, 缩小差距, 甚至赶超发达的高等教育。二是差异发展可以提高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效率。由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同, 因此就会出现投资相同而结果不同的现象, 也就是高等教育的投资效率不同。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 将高等教育资金投向效率高的高等教育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这是提高高等教育效率的一个途径。另一个途径是高等教育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分工可以有效地降低重复投资, 避免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分工与合作建立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基础之上, 没有差异就没有分工, 分工是为了合作。三是可以较大限度地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差异发展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某些办学质量差、办学效益低的高等学校会被淘汰;某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会逐步萎缩, 而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会得到较快的发展;某些学科和专业也是如此, 经济和社会发展大量需要的就会得到较快发展, 否则就会逐步缩减。高等教育差异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高等教育结构不断优化与升级的过程。在高等教育结构得到优化的同时, 高等教育质量也能得到提升。四是有利于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特色。特色的本质是一种差异, 差异有助于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差异是形成特色的基础, 没有差异不足以形成特色, 但差异并不等同于特色。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 趋同现象越来越突出, 尽管特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质量, 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举办者、办学者的共识, 但我们仍需要利用高等教育发展差异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特色的形成。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消极影响在于:一是将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 主要体现在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不平等, 具体体现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方面。从教育机会来看,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地区其入学机会相对高;从教育过程来看, 部委属高校集聚的地区, 其考生升入重点大学的几率就高, 从而其享受优质高

大学 (学术版) 2012年第1期85

等教育资源的机会就多;从教育结果来看, 地区差异是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教育不公平, 必然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后果, 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二是影响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 主要是文化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发挥。从文化功能来看, 没有本区域的高等教育, 就会严重影响到本区域文化的传播, 影响本区域吸收和创造新文化。因为其他地区的高等教育不太可能愿意传播另一个地区的文化。从吸收和创造新文化来看, 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从政治功能来看, 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一方面体现在传播政治意识形态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培养公民高度民主的政治意识、公平公正的社会理想和团结协作的民众意识, 以及促进社会民主政治制度建立健全的责任上;还体现在高等教育是社会的一种重要的进步力量, 会对社会的各种政治变革、社会主流意识的形成等方面产生影响, 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发达的本区域高等教育, 以上这些很难做到。从经济功能的发挥来看, 每一个地区都可以从其他地区通过吸引高层次人才、吸引高等学校为其提供直接的科技服务等方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但经济落后地区的这种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仅靠其他地区的高等教育恐怕难以满足需要。三是对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影响。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差异将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合理流动, 即高等教育资源从弱势区域流向强势区域, 不利于弱势区域的发展。据调查, 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民族学院2000~2007年间, 共调出省外专业技术人员458人, 调入80人, 其中高级职称调出412人, 调入76人。青海省每年考到外省区高校就读的学生约6000人, 大学毕业后回归率只有20%。区域之间的差异若得不到有效控制, “马太效应”将会出现, 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积极作用, 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面影响。

3.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是可控的, 在差异过大时应实施平衡发展战略, 在差异不足时应实施差异发展战略

平衡发展战略是指为缩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 除了重点扶持欠发达地区外, 另一个有效途径就是促进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首先进行区域之间的分工, 然后根据区域的分工, 对区域内的高等学校进行再分工, 走一条自上而下的路径。一方面, 对于新建院校, 在办学伊始就明确其分工, 签署分工协议并履行分工协议所规定的义务和职责, 打消其升格的念头;另一方面, 对于已有院校根据其办学优势和特色进行协议分工, 签署分工协议, 明确办学方向、目标和任务, 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通过协议分工来优化并固化高等教育的结构, 使高等教育处于健康发展状态。对于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 可以选择一条由下而上的路径, 即先由高等学校自身进行定位分工, 然后再进行区域之间的分工, 这样不至于出现对现有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破坏。高等教育区域分工与合作可以采取以下形式。第一, 就合作的组织形式而言, 一是通过区域间建立的高等教育战略合作联盟等组织机构来实现, 即几个区域可以组

成一个高等教育战略合作联盟, 通过这个组织协调这些区域的高等教育合作问题;二是可以借助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途径来实现, 也就是说将高等教育的合作纳入区域经济合作的范畴, 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的一揽子规划, 比如, 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等;三是通过区域之间的自发途径实现合作, 可以采取单边方式和多边方式等。第二, 就合作的实体形式而言, 一是采取某地区到另一地区办分校或校区的形式进行合作;二是采取不同地区之间兼并或合并的方式进行合作;三是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进行合作;四是发达地区高等学校向落后地区高等学校进行支援型合作。第三, 就合作的内容而言, 一是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包括课程移植、学分互换、学生的交流等;二是科研方面的合作, 包括搭建科研平台、组建科研梯队、共同开展科研等;三是教育资源的合作, 包括信息与资料的共享、科研仪器设备的互借、教师的互聘等。

差异发展战略要注意几点。首先, 政府要对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进行宏观调整。总体上可以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进行引导, 如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可以提高高等教育重心, 重点培养高层次人才, 多开展一些科研创新活动。而西部落后地区就要适当降低高等教育重心, 可以重点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可以将学科专业分成重点发展、一般发展、保护和萎缩几个层次分别进行对待;发达地区可以重点发展办学成本较高的学科和专业, 而落后地区可以侧重发展办学成本较低的学科专业。其次, 实施重点发展战略。选择部分地区、部分高等学校进行重点投资、重点建设, 加速这些地区、这些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重点建设高校的选择不仅要考虑高校自身的基础、水平和发展潜力, 还要考虑区位的因素、学科的特征、产业的特点等。根据区域经济差异发展的原理, 在区域高等教育之间和区域高等教育内部也可以采用增长极拉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再次, 各个地区和高等学校要围绕自身定位, 本着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原则, 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战略重点, 走特色发展之路。

总之, 目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过大, 整体上应实施平衡发展战略, 在局部应实施差异发展战略。

(责任编辑/校对:丁杰周鹏/周鹏)

大学 (学术版) 2012年第1期87

Research Outcome成果报告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成果报告

该课题运用指数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首先从管理科学角度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走向;其次, 界定了基于省级的研究生教育评价概念, 对省级研究生教育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第三, 基于特征视角对高水平大学进行了解析, 以此为理论依据构建了我国高水平大学排名指标体系, 并评出了中国高水平大学50强;第四, 研究了基于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 构建了基于学科竞争力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第五, 研究了基于学位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 提出了研究生个体质量的三角模型;第六, 研究了基于学位类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第七, 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指数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构建了大学层面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指数模型, 并对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进行了实证分析, 参考灯号法绘制出研究生教育监测质量指数分布图。课题认为, 我国研究生教育处于发展的战略转型期,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要实施分级分层分类评价, 基于省级的研究生教育评价是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价的主要领域, 高水平大学评价应该反映高水平大学的本质。对此, 研究生教育评价应实施监测评估、低碳评估, 要优化评估环境、培育质量文化。

——“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问题研究”成果报告

上一篇:报纸版面设计理念下一篇:中央控制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