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总结报告

2024-08-26

课题成果总结报告(精选8篇)

课题成果总结报告 篇1

《民族地区小学生禁毒防艾珍爱生命教育策略》

成果报告

一、成果来源:

此课题是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凉山彝区小学生命教育研究》的子课题,课题于2015年10月开题以来,课题组成员尽心尽力,群策群力,经过两年多的课题科研工作,已完成了课题科研预期的目标,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特将本课题科研成果汇报如下:

因禁毒防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大力支持,共同努力,共同关注,共同关心,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控制,有效预防,课题主研人员严格按各阶段提出的目标要求,想办法,添措施,扎实有效的推进工作的开展与落实,认真收集各种资料,对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再认真提炼,形成了两大类成果,一是认识成果,二是操作性成果。

二、成果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什么问题:

(一)来自国家禁毒办公室的最新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有所增加,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高危人群,吸毒人员低龄化,因毒品犯罪,吸毒患上艾滋病等,严重威胁青少年的健康和危及其生命。因此本课题提出在民族地区小学生中开展禁毒防艾生命教育科研工作势在必行,任务之艰巨,意义重大而深远。

艾知识,让禁毒防艾工作辐射到千家万户,家喻户晓,共同参与禁毒防艾工作;还组织学生观看了实物展览,听禁毒防艾教育专题讲座,让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让禁毒防艾知识进入学生头脑,从而构建好禁毒防艾教育“防火墙。”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认识成果:

两年多来,通过《民族地区小学生禁毒防艾珍爱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教师生命教育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学生懂得了生命教育的意义,提高了珍爱生命的意识,为孩子们的茁壮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1.学校建立禁毒防艾工作小组,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全面开展毒品宣传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

2.通过各种活动,强化学生拒毒、防毒意识,树立学生“拒绝毒品,预防艾滋,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意识。

3.通过多种有效的渠道引导学生进行禁毒防艾的宣传教育,切实做好超前预防工作,让学生“识毒、明毒、拒毒、远毒”。

4.学校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学水平。课题组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外出考察学习等学习了禁毒防艾的相关资料,丰富了自己禁毒防艾的理论知识,更新了传统的禁毒防艾教育,打破了单一的宣传教育策略。

5.让禁毒防艾理论知识进校园,进教材,进教室,进学生

4.每期主办一期“禁毒防艾”手抄报。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把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心得体会,动手办成手抄报。

5.每年举办一次由县禁毒大队民警主讲的关于“毒品的认识及危害”专题讲座。我们将禁毒防艾与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结合起来,每年都举行法制报告和禁毒防艾的知识讲座。我们邀请到禁毒大队法制副校长到我校进行了治安处罚法,毒品的危害等专题讲座。他们将法理和典型案例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对学生具有现实教育的意义。有的事情甚至就发生在学生自己的周围,所以,这些事件学生感受很深,教育意义和教育效果都很好!我们今后将继续与禁毒防艾相关部门的同志进行沟通,邀请他们为我们的学生作更多的禁毒防艾和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讲座。全校老师每年开展一次禁毒防艾知识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禁毒防艾”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禁毒防艾意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抵制毒品和预防艾滋病的能力。

6.学校三至六年级的孩子每期开展一次“禁毒防艾” 征文比赛,让孩子们我手写我心,不仅增强了他们的禁毒防艾意识,还对参赛的优秀作品进行评奖,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禁毒防艾知识的能力。

7.上好每一堂禁毒防艾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有所侧重、分层次的

会压力,以营造一个有利于禁毒的社会文化氛围。充分运用校刊、广播网、宣传栏等来宣传禁毒法律法规知识,揭露毒品的危害,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自我保护意识。

10.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帮助少数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11.课题组密切联系学校安全、心理健康、学科教学、把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落实渗透到各学科中去。

12.根据教学班的实际情况以禁毒防艾为主旨,设计开展主题班队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禁毒防艾教育,从而达到禁毒防艾教育效果,设计主题要新颖,活动目标要精准,活动要紧紧围绕禁毒防艾的内容去开展落实,达到预期的目的。

13.要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密切联系家、校、社会齐抓共管,共同营造禁毒防艾的教育氛围,学校抓住契机,邀请家长代表听禁毒防艾知识讲座,同时还推荐学生看禁毒防艾专题警示片等,从而拓宽教育的宽度。

14.通过不断学习和深入研究,课题组主研人员王大飞撰写的论文《浅淡凉山毒品犯罪,共营和谐凉山》获第三届四川省“治蜀兴川”法治论坛(凉山)征文三等奖。

四、成果的适用条件、推广范围,已产生的教育教学改革效益及社会影响:

(一)在民族地区小学生中广泛宣传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大,毒品危害个人,危害家庭,危害社会,从而让学生树立拒毒、远毒的意识。

(二)成果的实效性:在凉山民族地区小学生中积极开展对学生进行禁毒防艾教育,让学生知道毒品的种类、特性、危害等。可全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学生对毒品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三)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把禁毒防艾工作有机地与学校的德育、安全、健康教育,生活生命等教育相融合,在各学科中都能广泛推广应用,全面提升小学生对毒品的认识和深入了解,从而达到了课题科研的预期效果。

我们学校对禁毒防艾教育工作非常重视,我们每学期“国旗下讲话”都安排这个话题的教育,各班都开展禁毒防艾主题班会,办黑板报,手抄报等,还组织学生观看禁毒教育宣传片,让小学生知道毒品会让人生病死亡,都是不治之症,它不仅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前途与希望,还毁掉一个家庭的安宁与幸福。

(四)存在的问题

1.对课题开展的面比较狭窄,研究的力度需要加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拓宽课题的科研面。

2.课题科研校外开展的各种活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重视不够,课研经费太少,活动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展和落实

3.学校、家庭、社会“禁毒防艾”工作配合不密切,面狭窄,推广的力度不大,具有局限性。

禁毒计划,纳入学校教学日程,引导小学生全面了解毒品知识,从而远离毒品。

总之,学校在开展禁毒防艾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了家长和社会的作用,避免形成校外教育盲区,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家校教育阵地对小学生及家长进行禁毒防艾教育,给小学生创建洁净、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作出我们最大的贡献,让课题科研工作收到实效,使课题科研成果得到广泛实施和应用。

会东县鲹鱼河镇中心校

课题组

2017年6月28日

课题成果总结报告 篇2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成果报告的撰写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往往对此心存畏惧, 感觉无从下手。作为教师该怎么指导学生“学写”呢?我们不妨从“写”来展开思考。

一、关于“写”的思考

(一) “写”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成果报告是学生在完成了某个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后, 为了形成文字和深化感受, 在教师的指导下所撰写的反映研究目标、过程、结果及收获的书面报告。从格式上看, 它一般包括标题、作者姓名、研究时间及分工、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结果和分析、结论和建议、收获和体会等部分。从特点上看, 应具有科学性、具体性和创造性。

(二) 怎么“写”?

成果报告是一篇带有研究性质、概括反映活动全过程、表达研究结果的书面材料, 需要学生在“写”的时候不断地回顾、讨论和提升。标题要简单明了富有童趣,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研究目的着重提出问题, 清晰地表达出问题的发现及课题的由来;研究过程是指课题探究的步骤、分项及具体措施;结果和分析、结论和建议是整篇报告中的重点。还可以用文字、数据、统计图、照片等表现对问题的思考及研究的实录, 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解决。

(三) 何时“写”?

按照一贯的思维方式, 笔者认为小课题成果报告必须在所有的研究活动完成后再开始总结和撰写。其实, 根据学生年龄小、经验不足等特殊性, 我们可以把撰写工作贯穿于整个实践过程之中。“写”在研究前, 着重思考研究的目的, 确定研究时间和分工;“写”在研究中, 及时记录研究的过程, 分析采集的数据;“写”在研究后, 全面回顾整个活动开展情况, 反思得失, 提出有效的建议。这样分段式的撰写方法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四) 由谁“写”?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面向学生完整生活、注重学生亲身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只有让学生亲力亲为, 才能帮助他们拥有更深的体验, 才能促使他们发展更多的能力。因此, 在成果报告的撰写上, 即使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也不能越俎代庖, 只能在报告结构确定上加以引导, 在修改、汇报中稍作点拨, 始终用陪伴者的姿态参与整个过程。

二、关于“学”的探讨

思考了“写”, 再来探讨“学”。从小课题研究的开题、实施、分析到最后的总结, 学生是整个过程绝对的主角。面对研究中的难点, 如何让学生主观能动、自然积极地投入到研究报告的撰写活动中去呢?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四个策略。

(一) 自主探“学”

自主探学,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唤醒学生以探索者的姿态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在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学, 需要着力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 储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对课题成果报告的认识也是如此, 需要大量的相关信息的储备, 才能在动笔时有把握、有方向。教师可以预先收集一些优秀的成果报告案例作为资源库提供给学生, 也可以教给他们搜索的方法, 协助有效信息的采集。

2. 发现。即看到或找到以前不知道的事物或规律, 由学生自主发现成果报告的组织结构非常重要。在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已有的成果报告时不能漫无目的,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引导其关注报告的组成部分、表述方法和侧重点, 帮助他们收集、整理有用的信息。

3.尝试。经过前期充分的积累, 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研究活动中的所思所想、所得所获记录下来, 初步形成小课题成果报告。在这个阶段, 教师不要操之过急, 不用追求完美, 只要学生能按照报告基本的格式完成即可, 同时给予肯定与赞美,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二) 分享互“学”

分享互学, 就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在分组讨论中进一步掌握成果报告的撰写方法, 借助集体的力量提高撰写能力,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角色应该是组织者、协助者。

1. 要会组织。对学生而言, 这是分享互学中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没有组织的学习, 会使整个过程变得嘈杂而又散漫。实施前, 要在学生自主意愿的基础上合理分组, 注重能力差异的搭配;实施中, 要指导学生如何与同伴一起探讨, 可以建议按照成果报告的结构逐步进行;实施后, 要及时地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 引导他们正确的分享方法, 并鼓励他们投入到分享的过程中。

2. 要会交流。分享互学的优势便是互帮互助、互学促进,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 指导他们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还要吸取同伴的有效建议并及时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分享可以先从小组内开始, 在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修改, 然后再把比较突出的问题和特别好的样例在班级讨论时呈现, 请大家帮助出出主意或者学习借鉴。其中, 教师不但要关注交流过程中“说”的学生, 更要关注 “听”的那部分学生, 因为现在的学生往往存在喜欢说不喜欢听的现象, 而且从实际能力上说, 要通过“听”提出修改建议确实也比较难, 因此, 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对此进行专门指导, 例如可以通过 “我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吗?”“我能认真地倾听同学的发言吗?” 之类的温馨提示, 暗示学生重视交流的有效性。

(三) 优化练“学”

优化练学, 就是针对综合实践小课题成果报告撰写中的重点和难点, 进行专项的训练, 从而使学生克服障碍, 较为熟练地掌握撰写方法。实践表明, 学生对以下两部分困惑最大。

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通俗地说就是为什么要开展本次活动, 即问题的提出, 是研究的意义和理由。一般要求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入手, 清楚地表达出吸引他们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的原因是什么。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作为成果报告的第一部分, 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落笔, 教师在指导中要提醒学生两个标准, 一是清晰, 二是有趣。小学生的成果报告一般控制在一千字左右, 研究目的占其中的百分之二十为宜, 虽然篇幅较短, 但也要条理清楚、表达清晰, 使人对活动的由来一目了然, 从而产生进一步阅读了解的兴趣。同时在整个活动中, 学生用儿童独有的角度看问题, 用特有的方式进行研究, 也一定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教师在指导时要提醒学生就用自己本真的语言进行描述, 不要学着大人说话的样子, 泯灭了其中的童趣。

2. 研究结果和分析。这是整篇小课题成果报告的主体部分, 是学生用文字、数据、图片等方式表达自己研究的全过程和收获。由于选题的角度、使用的方法、研究的进程和结果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教师在指导时绝不能一刀切, 而是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有的放矢。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集体指导, 例如研究结果必须实事求是, 收集的资料必须真实有效, 成果报告要层次分明、表达准确, 数据的统计与呈现要正确清晰等, 但对于个性需求就要个别指导, 如研究分析, 教师则要根据每个课题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实际研究情况, 帮助他们从活动中提炼感受, 客观地分析研究对象, 并梳理成文。

(四) 多元评“学”

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评价的内容是多元的, 不但要关注活动的结果, 还要着重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思想态度、活动表现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同时, 评价的主体也是多元的, 我们一般设定为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调查对象评等。在成果报告的撰写阶段, 多元评价是调动积极情绪、激发进取心的重要手段。

1.注重激励。教师要通过细致的观察, 把握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 及时捕捉每一个时机, 不但自己要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扬学生, 还要指导学生以激励为准则开展相互间的评价。特别在分享阶段, 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一名学生在交流中的表现, 这时教会他们正确评价同伴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让两名学生上台示范, 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互相评价, 还可以谈谈得到同学肯定后的感受, 以此让全班学生掌握评价的方法, 明确评价的作用。

2. 注重过程。评价学生的表现不但要看成果报告的完成情况, 更要看整个撰写的过程, 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成文过程, 例如怎么确定报告的结构、怎么选择数据呈现的方法、听取了建议后怎么修改等方面, 并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来引导学生对成果报告的撰写方法更加清晰, 促使其技能的掌握和内化。

3. 注重个体评价与群体评价的结合。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常用的方法, 因而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时, 教师的评价可以从个体转向群体, 当整个小组表现优异时个体才能获得肯定。这就要求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间必须合作互助, 发挥集体的力量。这种力量, 正是攻克“成果报告撰写”这个难题的巨大推动力。

三、结语

英语课题研究总结与成果汇报 篇3

一、课题研究目的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学科课堂教学的今天,要求我们对课型特点与教学模式进行认真的探索和研究,目的在于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自始至终贯穿着“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形成“灌输式”的教学格局,缺乏生机,教学效率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因此,我们课题组的课题实验、探索与研究,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一种以学生为核心、能力为主线、育人为目标的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途径。本课题的研究《课堂教学中任务设置的研究》就是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实施。该课题的研究将促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提高处理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实现由知识型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蜕变,使学生改变被动地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式、参与式、体验式、实践式和合作式的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三、课题研究目标

1.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模式。通过对任务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的课题研究,揭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机制,探索任务的设计方法和具体的教学方法。

2.着力培养学生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学习与运用英语能力。根据学生特点,实施任务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实现英语学习的生活化和个性化。

3.注重提高教师英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教学科研能力。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教师都得到提高。教师对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的研究拥有自己的感受,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1.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课型、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任务。

2.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下开展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

3.引导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进行合作式的学习。

4.针对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堂外的延展的探讨。

5.如何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来转变待优生。

五、课题实验方法

我们搜集大量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资料,组织所有参研成员认真学习,领悟其精神实质,把握其核心问题,采用实验法、对照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进行实践的探索与研究。

文献研究法实施本课题的理论支撑点以及方法论依据的研究

实践实验法对方法论的探索与研讨以及应用的研究

对照法对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学习兴趣、方法、效果、成绩等各项指标进行仔细的对比与分析

调查分析法实时监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经验总结法完善方法论及策略的研究,撰写教科研论文、实验反思、任务设置形式、教学设计、实验报告

六、课题实验阶段

1.论证阶段(2011.1-2012.3):进行课堂调查与研讨,对选题进行必要的调查与论证,由程国清老师主要负责,最后确定申报的课题。

2.学习阶段(2012.3-2012.6):明确研究任务;任务型教学模式相关资料的搜集与学习研讨。主要成果形式为主题研讨活动记录、学习心得、学习总结。

3.实施阶段(2012.9-2013.6):教学实践实验的开展与探究。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任务活动展示与分析,任务设置方法分析与归纳,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与总结。主要成果形式为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札记、教学反思,活动记录、行动报告,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汇报课展示。

4.总结阶段(2013.7-2013.9):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任务设置方法归纳与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搜集与整理,撰写课题总结与结题汇报。主要成果形式为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结题成果汇报。

七、课题研究对象

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高中各年级学生,部分初中年级学生,确定8个实验班和8个对照班。

八、课题研究形式

1.进行教学理论学习。前期,我们通过集中学习研讨,撰写学习心得,全面进一步了解任务型教学法、国内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发展、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等。

2.开展课堂任务教学。通过开展集体备课、选人上课、同课异构、集体评课、学生课后问卷调查的教学研究方式,开展研究工作,构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任务设置形式。

3.深入任务设置探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是教师设置的任务是否适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围绕任务型教学法、学生情感教育、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学习等问题,我们通过研究课、研讨活动等形式进行深入的讨论与总结。

4.开展各种学生活动。我们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课堂教学任务的设置,在此过程中,我们组织和安排了各种课内外的英语活动,包括单词竞赛、英语手抄报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短剧比赛和英语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九、课题研究分析

任务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在进行大量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成员反复上研讨课进行课堂观察,针对不同年级、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主体设置任务,不断反思教学效果,并进行实践实验的分析、反思与总结。

1.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出发,把握任务的难易度。

2.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重任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3.从激励的角度出发,注重任务成果的可展示性。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注重教与学评价的合理性。

十、课题研究成效

1.我们英语课题组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核心成员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经常性地进行研讨和观摩,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与交流。教师的思考更深入了,在任务设置中教师们不断探索教材的合理重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对课程进行合理而有效的二次开发。

2.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体协作能力得到很好地发展。学生逐渐掌握了在任务活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了处理信息的能力。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自觉地进行比较。学生们热情参与课题组举行的课内外的各项英语竞赛。

十一、课题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的实际效果。(1)学生方面: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课堂学习更积极有效,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发展了合作精神,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视野更开阔,获得了更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高中毕业班学生在2013年的高考中再创辉煌,在同类学校中达线率跃居首位;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能力更强了,并积极参与英语教研组组织的各项英语课外活动。(2)教师方面:我们的课题研究成员一直探索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侧重于课堂教学活动任务设置的研究,注重英语语言素质教育改革和创新,课题研究的意识较强,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参加课题实验,对教学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扎根于一线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验过程之中,不断实践,反思教学,反思实验,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将实践研究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在不断研究、实验、探索之中,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体验——探究——创新”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立足点、出发点和实验重点,努力实现英语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在我们课题研究成员的这些精心撰写的教学设计引领之下的精彩的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可以读出他们的智慧,感受到他们饱满的教学热情和生命活力的绽放;我们的课题研究成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课题研究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3)学校和社会方面: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使学校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更新办学理念,使学校更适合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办学声誉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无论是学生家长、兄弟学校,还是社会各方面,都对我校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确立了我校农村同类同级学校中的龙头地位。

2.预期成果体现。(1)课题研究的学术成果:在本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安庆市第十次高中英语名师交流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程国清老师多次应邀参加安庆市中考复习教学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代蕾老师的中期评估汇报课获得了市教研室领导及专家组成员的高度评价;程国清老师多次应邀参加安庆市中考模拟试题命题工作。我校课题研究中期评估被评定为优秀等级。(2)课题组成员先后有8人次荣获各级表彰,特别是课题申报人、课题负责人之一的程国清老师分别荣获安庆市第二届、第四届先进教研个人称号,并在2013年荣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先后有25篇优秀教科研论文获奖或公开发表于省级杂志。(3)各种课题研究成果资料汇编,结题报告,课题研究总结与成果报告,成果鉴定书,观摩课课件、视频,学生作品,课研活动图片。课研资料汇编共计26册,包括《课题研究结题总结报告》、实验思考汇编、实践教学设计汇编、课堂教学中任务设置汇编、听说课实践行动报告、教研活动记录汇编、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汇编、优秀教科研论文汇编、学生优秀习作汇编、课堂教学实践札记汇编、中期评估资料汇编、优秀教学案例汇编、课题研究成果汇编等。

十二、课题研究反思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给我们的中学英语课堂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同时也对我们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外语教学领域,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万能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着其局限性;在教育学术领域,没有哪位教师在教学上是无所不能的,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弱点;在教材编写方面,没有哪一种英语教材是适合于所有地区、任何水平的学生,都存在着实用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结合地区、教师、学生、教材的实际情况去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学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学会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学会评估课题实验的效果,在验证别人发现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杨进喜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篇4

研究成果报告

迁安镇陈庄小学杨进喜

为使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本学年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了努力:

一、进一步明确了子课题研究目标

自实施本课题实验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举措上都努力进行了改进。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问题。比如,过分强调数学课程甄别与选拔,忽视改进与激励;过分关注对数学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过于注重学生成绩,忽视数学学习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忽视数学综合素质和学生发展的评价;过于注重量化评价,缺少体现新的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新方法,评价主体单一,忽视了评价主体多元多向的价值等等。

针对以上实际,课题组成员及全体数学教师经过探讨协商,大家更进一步明确了第二阶段的实验目标,也基本完成了目标如下:

1、建立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全面发展的有效评价方式。即:(1)评价主体互动化。(2)、评价内容多元化。(3)、评价过程动态化。

2、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方

式。建构和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发挥教师在自身发展和教学实践能力提高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学生评价课堂教学,接受评价结果。

二、加强师资培训,转变教育观念。

重点是对教师进行学习培训,转变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科研知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为使参与研究的老师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对教师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采用校本培训形式,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学习:一是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学习了课改《纲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说课》、《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评价与案例分析》等书籍和文章;二是有效教学理论学习,学习了弗赖登塔尔关于“数学化”的理论、《有效评价的理念与策略》等书籍和文章;三是有关有效教学的优秀课例学习。观摩了小学数学优质课《找规律》、《年、月、日》、《观察物体》、《可能性》等课例。通过开展以上的学习,在管理上做到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老师。同时,课题组成员能主动去阅读有关教育教学杂志,进行学习和理论知识的提高。各教师不仅认真学习有关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书籍,努力提高理论水平,而且积极收集与课题有关的前沿信息,将课程改革新理念和课题实验的思想融会贯通,以课改带科研,以科研促课改。

老师们通过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和国内外专家的论文阐述,真切认识到小学生评价的改变和当前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利弊,对课题的研究有了更深切的想法。课题组成员深刻理解了《教学中主体参与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进一步提高了科研能力,增强了科研信心。

课题阶段成果总结(1份) 篇5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课题负责人:

杨村第十二小学

2013年12月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本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一、进行实践,开展合作学习,改进合作方法。

课题组成员分别按照各自设定的小组合作模式开展起来。先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试着运行,然后又调查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感受、不足之处等等,我们就对学生的调查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我们每个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大家在教研例会上把各自收集到的信息汇总到一起,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从而得到一阶段我们实验的真实情况和效果。针对一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的进行调整,通过不断的更正,调整,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越来越得心应手,也逐渐地摸索出里面的一些规律。

(一)科学合理分组,使学生“可合作”

把学生按3、4个人一组分成若干个组,最佳方案是好、中、差都有,男女搭配均匀,性格互补,成绩好能力强的做组长;若没有能力较强的组长,可以把三个实力接近的组员并成一个组,这样的小组是主导式和民主式两种,各有千秋。也可以把若干个小组分为2至3个大组(集团)这样便于量化比较。每个学生根据实力都定一个目标分,一般目标分要略低于实力分。如一个学生的实力是20分,那么就给他定个18分,这样他就不以及格为目标,如果考个28分,那么就为小组贡献10分,如组长的目标分为90分,若考了85分,则组长就负贡献5分,这样组员觉得比组长能干,学习就更有信心,而组长觉得拖小组后腿,挺难为情的,就会加倍努力。并且组长很快就会找到加分的重要途径,那就是最差的组员最有潜力,他距100分还有82分的空间,虽说未必能加满82分,但只要盯住组员,积极辅导,加个二三十分的希望还是挺大的,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全体成员都在努力,这样连最差的学生都要学习了,小组合作肯定走向了良性循环。

当然学生定的目标分不能一成不变,过一段时间后要把不怎么合理的分数调整过来。

(二)优化评价机制,使学生“想合作”

及时评价、反馈、激励表彰是小组合作得以持久推进的重要保障。因为学生渴望得到承认,被认可,是他们学习动力的添加剂。怎样操作呢?大家不妨这样试试。每次测验后给每位大组长发一张反馈汇总表,前六名写上“恭喜你们冠军,恭喜你们亚军直到恭喜你们第六”,学生对这六个字非常在意,分析谁拖后腿谁拉分等。到了期中或期末就对前六名18位学生发奖状和奖品,奖品不必买贵的,但必须是学生很有新鲜感的、很有兴趣的。这上来领奖的中间肯定有6位成绩是差的,看到他们脸有点红的上来领奖,你就会知道他们下次会更努力。

(三)设计合作内容,使学生“能合作”

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时要注意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课堂教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阵地,但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盲目的小组合作。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仔细考虑什么样的问题值得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此外,教师留的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的习题都可以设计成小组合作的内容。

(四)培养合作技能,使学生“会合作”

为了调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培养组长和组员的合作技能。首先是组长的责任心,和后进组员的上进心。要把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让学优生带动学差生,让学差生抛弃自卑感,建立自信心,拥有成就感。组长要对组员负责,学优生要对学差生负责。小组的整体是对比竞争的基本单位,这个时候,小组成员就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的合作才会有较高的效率。

二、收集资料,撰写课题论文,形成科研成果。

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收集相关资料,进行阶段小结,并积极撰写课题论文、随笔,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多篇获奖,在各级各类教育杂志上也有发表,形成了初步的科研成果。

三、研究的收获

(一)初步的实践成果:

教师已能初步筛选适合“合作学习”的内容,能结合教材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既要注意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又要具有不同的层次性,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全体学生的主要思考,使绝大部分学生都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并能初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活动中能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有所收获。

学生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已养成一些“合作学习”所必须的基本的能力。如:(1)学会收集。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或材料,如:“千克和克的认识,就需要学生收集同一种物品的各种包装重量,或许多不同物品的重量。(2)学会表达。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各人实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3)学会讨论。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4)学会倾听。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倾听也是一种学习。要学会倾听老师的提问,同学间的发言;要倾听操作要点;也要倾听小组分工要求;要倾听表扬之词;也要听得进批评之言,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初步的理论成果:

已获奖论文

教师姓名

时 间

论文题目

获奖情况

周艳芳

2011年3月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山西省

优秀论文

三等奖

孟彦君

2010年12月

《追求课堂本色 提高课堂实效》

晋中市

优秀论文

二等奖

陈瑞萍

2010年10月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山西省

优质课评选

二等奖

2011年4月

《浅谈小学生发展性评价》

山西省

论文评选

二等奖

课题组成员成果:

陈瑞萍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孙 慧

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王建华

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王建兰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白 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郭东方

小组合作学习切莫“顾此失彼”

王林仙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孟彦君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初探

马 彦

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四、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困惑:

(一)顾了“知识水平”,失了“技能”与“情感”。

教师常常为了解决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而让学生合作学习,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通过解决学习中的某些问题,而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合作,一种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策略。

(二)顾了“主体地位”,失了“主导作用”

过去,我们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的做法;现在,我们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又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我们经常会发现,合作学习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是“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

(三)顾了“合作学习”,失了“独立思考”。

我们也发现,当要求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有的学生无从下手,等待着合作交流。为何造成这种现象的呢?因为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学习的时候,大多数是那些思维敏捷,反应快的学生主导着交流的过程,能力稍差的学生则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考,久之就养成了一种惰性,等着别人给他提示和启发,或者干脆等着别人说出答案。

(四)顾了“优秀学生”,失了“弱势群体”。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力较强的成员受到尊重,取得领导地位甚至抢尽风头;而反应较慢的学生表达跟不上节奏,羞于开口,甚至会丧失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能者独尊,弱者失趣的现象,原因在于老师忽略了弱势学生,评价只关注了小组的学习结果,不注意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进步。

(五)顾了“个人评价”,失了“小组评价”。

开展合作学习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以我之见„„”,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同时也把集体劳动的成果变成了个人的功劳,还会影响其积极性。

五、下一阶段的任务:

(一)加强学习,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加强教育科研理论和科研方法的学习,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引领课题研究。

(二)立足课堂,抓好科研常规活动。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倡导和研究,在实际操作中着重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和内容以及评价方式,不断开展教育教学反思,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处,争取出更多的研究成果。

课题成果总结报告 篇6

实验课题成果报告

华蓥市实验幼儿园课题组 王春芳

一、课题的提出

(案例)

大班的一次音乐课,老师设计的是一个歌唱活动----〈〈画太阳〉〉 教师准备很充分:录音机、磁带、图片等。教师整顿好纪律,带领幼儿课前互动之后,就开始上课了:先和幼儿一起练声,接下来老师就范唱歌曲,然后带领小朋友念歌词,并教唱歌曲。乍一看,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教师的声音甜美,教态自然大方,优点很多的,这应该是一个很成功的活动的。(分析)

可是,效果并非如此的,孩子们一唱起来,两段的歌词发生混乱了,原来是记忆歌词这一环节出了问题。而且,活动中,师幼互动效果不好,更多的看到了老师的表演,孩子自主参与较少,教师在活动中占了主导主要的地位。笔者认为:这节课采用了传统的分科教学的模式,若能用整合课程的模式,把歌词这一环节设计再新颖有趣些,效果将更是锦上添花了。

许多幼教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幼儿园传统的课程模式及其相应的学习方式日益暴露出其致命的局限和弊端,具体表现为: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分科过细过繁导致学科之间相互隔离,相互封闭,进而导致幼儿学到的知识缺乏内在联系,不能形成知识整体;过分强调知识的权威,强调教师和教科书的权威,忽视儿童自身的主动性和实际学习体验,缺乏有效的师幼互动,使得知识成了强加给幼儿的东西。因此,改革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及相应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已成为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任务。以上这一案例就是很好的说明。

当前,全社会正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教育部也正式颁布了《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草案,确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 ,启蒙性的,《纲要》把幼儿教育分为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并重的五大领域。这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显然,教师在具体设计、实施这五大领域的活动时,头脑中必须具有“综合”的观念,“综合”的思维。于是,淡化学科界线,实行学科综合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学前领域,实行课程综合更具意义.从关注幼儿整体和谐持续发展,培养“完整的人”这个目标出发,并考虑学前儿童认知的整体性,连续性特点,幼儿园课程建设要走综合的道路。

幼儿园艺术综合教学除了要求综合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外,还着意于音乐与美术的结合,音乐与语言的结合,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一些幼儿园对音乐与美术的结合、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研究较多,而忽视了音乐与语言结合研究。再根据我园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音乐教育活动比较薄弱,音乐欣赏和打击乐活动效果不佳,采用传统的分科教学方法多一些,没有达到好的效果。为此,我园课题组决定以“幼儿园音乐与语言结合教学的实践研究”为课题进行实验研究。二、课题的研究成果

此项研究,在华蓥市实验幼儿园的2008级小、中、大班各年龄段实施研究,以 2008级一班共三十五名幼儿为实验研究对象.此项研究,采用了观察法、文献资料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学习研讨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全组研究人员在课题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明白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性质、特点、作用等,通过反复的实践研究,本课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建立了初步的“幼儿园音乐与语言结合教学”的基本模式、幼儿园音乐与语言相互渗透,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音乐是一种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人们认识世界除了运用科学的方法、逻辑思维以外,艺术的方法、形象的思维也是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艺术形象接受的教育往往是难忘的。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包括唱歌、韵律活动、音乐游戏、打击乐、音乐欣赏等,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能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掌握简单的音乐技能,并能激发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

幼儿园语言既要追求幼儿语言发展本身的听、说、读等语言能力方面的目的,同时还承载着发展幼儿审美能力的重任。通过文学活动可以使孩子理解真善美、懂得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发现,熏陶文明、培养美感,让孩子在美的氛围中成长。在幼儿语言中,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故事的类别很多,有童话、寓言、儿童生活故事、革命传统故事、民间故事、神话、笑话等。

一些专家认为:音乐能使耳朵敏锐、帮助注意和倾听能力的发展,这些能力的发展又能促使儿童把话说得更好。同时还指出,学唱歌能在喉部形成一种肌肉活动的模式,这对说话会有一定的影响。学习音乐不仅有利于本国语言的学习,也有利于学习外语。如善于辨别外语的发音,掌握其重音、节奏、语句、语调等。

2、幼儿园音乐在与语言上的作用

A、音乐教育能使幼儿热情大方

幼儿园音乐教育能使幼儿热情大方、消除胆怯心理,这对促进幼儿学说话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使幼儿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能较自由地表现自己。幼儿最初学语言最需要的是大胆,只有大胆说话的幼儿,语言能力才发展得快。

B、音乐教育能训练幼儿良好的听觉

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是通过声响来表达的,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从听觉素质训练着手。幼儿要掌握语言,也必须听,听的技能是感受语言的最初能力。声音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用手指敲桌子会发出声音,用力关门会发出声音。语言也是一种声音,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声音,它是富有情绪色彩的音乐性的声音,音色悦耳,音调柔和,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是一般声音所无法比拟的。灵敏的听觉模仿和比较清晰、准确的语音是学习语言的先决条件。C、音乐教育能培养幼儿有良好的节奏感

幼儿最喜欢诗歌、童谣,而诗歌、童谣又是最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的形象语言。即使婴儿完全听不懂歌词的内容,但那温柔的吟唱、和谐优美的乐谱、明快的节奏感也能使他们的神经舒缓、轻松,逐渐进入梦乡,使幼儿从小受到节奏与语言的感染。当婴儿呀呀学语时,家长配合着动作教婴儿反复吟唱儿歌,如:“鸡鸡斗、蓬蓬飞。”“啷啷啷,马来了,马儿快快跑。啷啷啷,马来了,宝宝哈哈笑。”幼儿从琅琅上口的音乐性语言、浅显有趣的内容和明快的节奏感中,得到一种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感,并获得美的享受。随着幼儿的成长,他可以学会许多节奏鲜明、句式整齐的儿歌。

(二)幼儿园音乐与语言结合教学的理论成果、歌词轻松记,歌唱添乐趣

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歌唱活动一直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常常看到幼儿因缺乏记忆歌词的技巧而陷入死记硬背的境地,特别是碰到内容复杂的歌词,幼儿更是无从记起。来自歌词的记忆负担,影响了幼儿对歌曲情绪的体验,削弱了歌唱活动的效果。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倘若善于点拨和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巧妙地将歌词的传递寓于生动活泼的形式之中,将会使幼儿充分于词教学实践,我就语言与音乐结合教学谈谈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的一点策略:

以故事为媒介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我们知道,故事对幼儿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将一些具有较强情节性的歌词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以增强幼儿对歌词的感知效果。歌曲《猴子蒸糕》是大班的教学内容,它以诙谐的笔调描写了发生在猴子与小狗之间的一段颇有意味的事情。三段歌词分别描写了故事发生的经过及结局,也蕴含着要爱劳动的道理。在引导幼儿学唱这首歌之前,我将自编的《猴子蒸糕》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从故事中感知主要角色及主要情节。孩子们很快从故事中理解了有趣的情节内容,对情节发展的顺序也有了较为清晰的感知,即“猴子先去请小狗磨米,小狗不愿意──猴子又去请小狗蒸糕,小狗还是不愿意──猴子自己蒸好了米糕,小狗伸手讨米糕吃,猴子没有答应”。在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情节发展线索的基础上,再为幼儿朗诵歌词,幼儿很快记住了三段不算简单的歌词。整个学习过程中,幼儿兴趣浓厚,情绪投入,在一遍遍不同形式的演唱中,幼儿体会着歌曲幽默、滑稽的风格,领悟着“勤劳有饭吃、偷懒饿肚皮”的道理。正所谓“故事帮助幼儿理解、理解促进幼儿记忆”,而记忆效果的增强、记忆负担的减轻,无形中又为幼儿充分享受演唱乐趣,充分体会歌词情绪创造了条件。、“讲故事”我喜欢,音乐欣赏来联欢

音乐欣赏是幼儿音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孩子们提供优美动听的音乐,也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向预定的目的,启发他们的智慧,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如果音乐欣赏只是听听音乐而没有帮助幼儿了解有关知识,幼儿的欣赏水平是得不到提高的。在幼儿音乐欣赏教学中,我运用各种生动、形象、有趣的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特别是器乐欣赏:如果没有具体的语词刺激,就会给孩子的想象和思维带来难度,孩子们没有兴趣。因此,讲故事与音乐欣赏结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我在教小朋友欣赏《苹果树找医生---啄木鸟》时,就很好的运用了讲故事这一方法的结合:这是一首不带再现的三段体意大利民歌音乐.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易于区分.a段音乐平稳、流畅,犹如啄木鸟在逐一检查哪些苹果树病了。b段音乐节奏跳跃,恰似啄木鸟在“笃笃笃、笃笃笃”地为苹果树捉虫。c段音乐较抒情优美,表示苹果树隐患消除,又恢复了生气,如往日那么欣欣向荣,充满朝气。我在教幼儿欣赏这一活动时,采用故事导入,帮助幼儿充分理解内容:果园里,有些苹果树病了,树叶发黄,一点没精神。于是,请来了啄木鸟医生,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蛀虫在捣乱。“笃笃笃、笃笃笃”,啄木鸟把虫捉完了,苹果树的病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变得更加漂亮了。幼儿在故事的帮助下,理解了音乐情节,对认识乐曲结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故事让课堂增添了声气与活力,师幼互动效果好。、韵律活动好处多,“你说我说”乐呵呵

《幼儿园音乐教学法》里讲到:幼儿园韵律活动包括律动、舞蹈、其它节奏活动。律动教学就是用自己的身体律动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快乐,使身体成为学习音乐的有效载体。其目的在于通过身体动作体验和培养节奏感,加强对音乐的注意与记忆,达到促进幼儿自我表现的愿望,从而提高对音乐的创作能力.在韵律活动中,用体态动作不仅可以反应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还可以促进其语言的发展。如教幼儿学习韵律活动《摘果子舞》时,让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相应的舞蹈动作,随后老师让幼儿一一说出自己创编的动作表现的是什么,及创编这个动作的理由.有的幼儿说用手腕上举并旋转表示摘果子;有的幼儿说用后踢小跑步并拍手表示高兴;有的幼儿说用双手抱筐表示果子丰收了.通过动作的表现,语言的描述,不仅使幼儿加深了对乐曲的理解,体验了乐曲的节奏,也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 诗歌朗朗上口,打击乐新颖快乐

在幼儿园打击乐教学中,我们常会编儿歌训练节奏,使音乐与语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笔者认为,成功的打击乐教学活动的关键是:对幼儿进行好节奏训练.在进行节奏训练时,我们用得最多的是幼儿诗歌.因为幼儿诗歌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炼,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读和记忆,是幼儿接触较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一首好的幼儿诗歌,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在幼儿朗朗上口的朗读诗歌时,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幼儿诗歌是以幼儿为欣赏对象的诗歌.包括儿童诗、儿歌、谜语、口令、散文诗等。这里仅以童谣、儿歌、谜语来举例。童谣和儿歌让幼儿训练节奏时兴趣大增:

A xx x|xx x|xx xx|xx x|xx x|xx x|xx xx|xx x| 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前唱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就是不请xx去

B xx x|xx x|xx xx|xx x|xx x|xx x|xx xx|xx x|

小花狗,去看花,红花白花和黄花。看红花,看白花,看得花狗眼睛花。

童谣和儿歌是幼儿所喜欢的,我们让幼儿边念边打拍子(或拍手,或拿乐器来演奏),也可以配上简单的旋律进行演唱,也可以让他们创编不同的形式进行表演。这些朗朗上口的简单词句加上容易唱的旋律之后,幼儿兴趣十分浓厚。猜谜语让幼儿新鲜,节奏训练积极性高: 例: 稀奇,稀奇,真稀奇,鼻子拿来当马骑。配节奏:

|x x x x | x x x---| x x x x | x x 稀奇稀奇真稀奇, 鼻子拿来当马骑.稀奇稀奇真稀奇, 鼻子拿

X----| x x 0 x x 0 | x x x x x---| x x 0 x x 来当马骑.稀奇, 稀奇, 真呀真稀奇, 鼻子, 鼻子, x x x x x----|x –-0 0 |x--0 0 |x – x-| x –

鼻子当马骑, 哦, 哦, 真 稀 奇.0 0 | 运用猜谜语的方式让幼儿动脑筋寻求解答是很有趣的事,幼儿感到新鲜,印象比较深刻,参与的积极性也会提高.我们配上节奏后,幼儿把这些词句用各种不同的节奏念出来,也非常有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既训练了节奏,又开发了”字词.真可谓“两全其美”。语言在幼儿音乐游戏中的渗透

音乐教育不仅对幼儿的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发展有促进作用,还有助于他们特定意义上的语言——交际语言的发展。这种语言必须在交往中才能学会运用。一些书中已提过,音乐教育能为幼儿提供其他各种教育相对缺乏的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机会,尤其是在音乐游戏和集体舞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引导幼儿学习使用交际语言进行交往,如“我想和你跳舞”、“请你和我一起玩”等。而这些语言正是交际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这些交际语言能够促进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如:在进行“袋鼠”的音乐游戏中,增加语言练习的内容,先让扮演大灰狼的幼儿说:“我是凶恶的大灰狼,我要吃掉你们”。再让演猎人的幼儿说:“小袋鼠们快出来呀,大灰狼被我打死啦!” 三

课题的效果 1、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写作水平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观察法、经验总结法、学习研讨法、文献资料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我们共同收集资料,观看相关教学录象,阅读幼教书籍,以此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我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中,实验班是以“音乐与语言结合教学”进行尝试教学,教师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新颖有趣,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接受知识,师幼互动效果好。每一个活动结束后,研究者及时反思总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出了相应的实验方案。在实践研究中,教师们轮流上示范课,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取长补短,使我们在活动的组织能力上有很大进步。实验班的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时得心应手,有点“功到自然成”的感觉。每一个活动结束,我们都写出反思总结,从而提高了教师的写作水平。总之,教师的理论水平、写作水平、教学组织能力、基本功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在2008年6月“广安市优秀幼儿园活动选”这一教学竞赛的决赛中,本园两位教师的教学活动《科学综合活动---有趣的西瓜皮》和《语言综合活动---我被亲了好几下》均获得一等奖。附获奖证的复印件。2、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发展幼儿的“字词开发”。

通过三年的实践研究,实验班的孩子们对音乐活动越来越感兴趣, 自信心明显增强,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有很大提高,在说话、唱歌、讲故事等活动中,吐字咬字非常清楚准确,“字词开发”得到很大发展。同时,实验班的孩子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训练,让他们的性格更加活泼开朗,显得十分外向.在参加“华蓥市第四届师生艺术节”时,实验班的孩子表演的舞蹈《闹翻天》、《幼儿环保时装小卫士》等节目获得好评,孩子们表现出色,节奏感把握好,动作优美到位。在参加“四川省艺术人才大赛”中,实验班的孩子表现突出,分别获得了舞蹈、语音的表演一、二、三等奖各若干。附各种证件的复印件及照片。、带动了幼儿园教研活动更上一层

这一课题的实验研究,在园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们对教研活动的兴趣增加,“教赛”让教师们的热情高涨,幼儿园内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竞争场面,明显感觉教师的积极性加强了。三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形成了“幼儿园音乐与语言结合”教学的活动设计若干,5篇教育案例研究文章获市级奖,4篇文章发表在《华蓥教研》上。、推动了我市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题成果总结报告 篇7

营运车辆具有载质(客)量大、运营环境复杂、日运行时间长等特点,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乃至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根据数据统计分析表明,营运车辆每年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在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中一直接近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40%,而1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约占全国道路交通该类事故总数的90%以上,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如图1所示,营运车辆在准入、使用过程、性能保持及退出等全运营周期内运行安全保障各环节,分析归纳造成营运车辆交通事故及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人员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差、营运车辆运行技术状况不良、营运车辆主动安全性及被动安全性不完善等,而导致这些原因存在的症结所在是目前我国道路运输行业没有对营运车辆建立有效的主动安全性及被动安全性准入要求、营运车辆运营过程中的技术状况保障水平不高、运输过程监管体系不完善、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没有针对性与系统性。

为了提高营运车辆安全运行保障、营运车辆驾驶人安全技能、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应急处置能力,以减少营运车辆交通事故发生并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由科技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共同确立的“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其一期项目“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综合预防与处置集成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专门设立了“营运车辆安全保障技术开发及大范围集成应用”课题。

该课题研究形成了营运车辆运行安全性能评价与检测、安全性能技术状况保持、驾驶人执业安全技能培训考核与评估以及运行过程安全监管等成套技术,构建了包括车辆安全技术性能源头保障、驾驶人的安全技能素质持续提升、安全运行全过程有效监控的完整营运车辆运行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课题研究成果在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及安徽、河南、四川、江苏4省汽车运输、维修、检测、培训和道路运输管理等118家单位进行了大范围示范应用,得到了充分有效的验证,应用效果良好。

1 核心成果一:运输车辆安全性能保障技术

图2是课题在提高营运车辆固有安全性方面的技术成果总结。营运车辆特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形态为坠车、正面碰撞、落水、侧翻、侧面碰撞、坠桥、追尾、与道路设施碰撞、与山体碰撞等,在发生上述形态的事故后车身结构严重变形或毁坏导致乘员生存空间窄小、约束系统性能差导致乘员严重移位、防火性能差导致乘员不能及时逃生等。课题针对营运车辆上述事故及运行特点,从有效防止发生事故和发生事故后能有效降低事故危害程度等方面全面提出了营运车辆安全技术性能准入指标要求。营运客车的基本安全技术指标包含了动力性、制动性、行驶稳定性、舒适性、可靠性、车身结构、逃生空间及设施、座椅和卧铺、防火、安全装置配备等;营运货车的基本安全技术指标包含了动力性、制动性、行驶稳定性、舒适性、可靠性、驾驶室乘员保护及碰撞防护、汽车列车连接装置、安全装置配备等。上述营运车辆安全技术性能指标体系以及研究开发的营运车辆安全性检测评价方法与检测装备,为建立我国营运车辆安全技术性能准入管理机制奠定了技术基础,从车辆安全技术源头上有效提高了营运车辆的运行安全性。

图3是课题在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状况保持方面的技术成果总结。课题全面完善了在用营运车辆的综合性能指标、检测评价方法,确定了在用营运车辆合理的维护周期、维护作业项目、重要安全部件维修工艺等,从在用营运车辆的综合性能检测评价、故障诊断、维修及其工艺、车辆技术状况数据库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在用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评价及保持体系,为建立在用营运车辆安全性退出管理机制奠定了技术基础,有效提高营运车辆在全运营周期内的运行安全性。研究开发的汽车列车制动性能检测设备适用于汽车列车结构特点和车型特征,首次在现有普通平板式制动检验台的基础上,采用适合多轴车轴距和轮距的组合式测试单元,运用数据采集软、硬件技术,实现对多轴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此项技术属国际首创,国外只有1种可用于汽车列车制动性能检测的室内台架式检测设备[1],国内仅见汽车列车制动性能室内台架式检测方法可行性的探讨[2],尚未见相关室内检测设备开发及应用的文献报道。

2 核心成果二:驾驶人技能素质提升技术

图4是课题在营运车辆驾驶人技能素质提升方面的技术成果总结。课题基于营运驾驶人安全驾驶心理、生理因素及其职业特点提出了营运驾驶人技能素质要求,并构建了营运驾驶人适宜性甑别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通过新研发夜间视力、紧急和连续紧急反应、周边风险感知检测设备等原型样机进一步集成了营运驾驶员驾驶适应性检测成套设备,并通过开发检测评价系统软件和设备联网实现驾驶适宜性的多元评价,不但可以甄别出事故多发驾驶人,而且可以通过检查发现每个受检驾驶人心理、生理素质存在的问题,为其指出今后驾驶车辆应注意的事项,为针对性安全管理和教育提供了依据;课题基于驾驶员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驾驶员群体特征分析及现代教学方法在驾驶员培训中的应用研究,编制了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继续教育培训教材、理论考试题库等,开发了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网络远程教学、特殊环境与情景下驾驶技能模拟培训、网络考试管理等软件,形成了全面提升营运驾驶人执业安全技能与素质培训技术,使驾驶人技能素质能够得到持续提升。

3 核心成果三:运营过程监管技术

图5是课题在营运车辆运行过程安全监管方面的技术成果总结。营运车辆安全运行与驾驶员、车辆性能、安全管理措施等密切相关,以往的营运车辆安全运行监管平台仅仅是对营运车辆超速行驶状态进行监控,这种对营运车辆的安全监控既不全面,也未对营运车辆不安全运行的根源进行全过程的监管。课题开发运输企业级安全生产管理和综合监控指挥平台(包含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系统、车站智能安全门检报班系统、营运车辆安全运行综合监管系统、行车安全决策分析系统及四个系统有机集成与信息共享)软件,将营运车辆安全运行状态监控[3,4,5]从超速行驶监控扩大至车辆行驶异常监控预警(车道偏离、前撞、侧翻、侧滑)、车辆技术状况(发动机转速、机油压力及温度、冷却液温度、油耗、制动气压、灯光、喇叭、制动蹄片磨损、缓速器、发动机仓温度、车门开关状态等)实时监控预警、车辆日常管理监控预警(维护、例检、等级评定等)、驾驶员日常管理监控预警(档案信息、安全教育、继续教育、考评等)等,并对上述监控数据综合统计及分析,为安全管理和运输生产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将安全监管有效融合到运输生产的每个环节,使营运车辆安全运营全过程能得到有效监管。

4 研究成果示范应用及其效果

课题以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为依托,实施营运车辆安全性准入检测、营运车辆驾驶人执业安全技能再教育、考核与评估技术示范工程,建成营运车辆安全性准入评价与检测示范基地和营运车辆驾驶人安全驾驶技术研发及技能考培示范基地;依托安徽、河南、四川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等,在安徽、河南和四川3省开展营运车辆技术状况保持、安全性能保持评价示范;依托安徽、河南、四川、江苏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等,在安徽、河南、四川和江苏4省进行营运车辆驾驶员执业资格培训、继续教育示范。

课题重点选择典型道路运输企业——安徽省合肥汽车客运有限公司,集中示范应用研究成果,该公司在课题成果示范前的2008~2010年间,平均年万车公里责任事故起数为0.029次/(100万车·km),平均年万车公里责任事故死亡人数为0.031 7人/(100万车·km),平均年万车公里责任事故受伤人数为0.077人/(100万车·km),年平均营运驾驶员交通违法记满12分的比例为0.647%;在课题成果示范的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间,该公司未发生行车安全责任事故,营运驾驶员交通违法记满12分的比例为0.074%,比示范前下降 88.6%。课题成果应用效果明显。

5 结束语

“营运车辆安全保障技术开发及大范围集成应用”课题主要从车、人和管理3个要素深入研究了营运车辆安全保障技术,构建了包括车辆安全技术性能源头保障、驾驶人的安全技能素质持续提升、安全运行全过程有效监控的完整的营运车辆运行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在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及安徽、河南、四川、江苏4省进行大范围示范应用,树立了道路运输行业安全保障技术示范应用典型,推广了研究成果,并对成果进行了有效验证。

摘要:介绍了“营运车辆安全保障技术开发及大范围集成应用”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研究形成的我国营运车辆安全性准入与退出技术体系,使营运车辆安全性能有了源头保障;研究形成的营运驾驶人的技能素质要求标准及其培训方法体系,使营运驾驶人的执业安全技能与素质得到持续提升;研究形成的与现代道路运输企业运营管理相衔接的安全监管手段,使营运车辆运营全过程得到有效监管。

关键词:道路运输,营运车辆,安全性能,监控,驾驶技能,驾驶培训,检测

参考文献

[1]Performance-based Brake Testers:Round robin fi-nal report[R].Shaffer-SJ;Christiaen-A-C//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Columbus.USA:FederalMotor Carrier Safety Administration,USA.2000-02:132.

[2]贾晖.多轴汽车制动性能检测可行方法的探讨[J].汽车维护与修理,2007(11):58-60.

[3]胡湛岚,夏志忠.应用GPS、GSM车辆定位及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

[4]陈华斌,邵平凡.基于GPS/CAN/GPRS的车辆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0.

课题成果总结报告 篇8

【关键词】优化词语教学 ;重要性;精心施教;巧于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都说作文教学占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实际上,词语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小学语文课标》中关于词语教学目标是这样规定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可是,现如今,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部分老师的词语教学常以字典的解释为主,学生往往只是抄词语,抄解释,就了事了,至于他们是否能从语境中去理解词语,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孩子们没有真正掌握词语,写起文章来,总是觉得无词可用,语言也显得干瘪贫乏,甚至还出现了词不达意的现象,语文水平自然无法提高。那么如何优化词语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孩子们的语文水平呢?以下是我对词语教学重要性的阐述以及优化词语教学的浅见。

一、词语教学的重要性

(一)掌握大量的词语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若文章是楼,那么词语就是砖,无词无以成句,无句无以成文,就像学英语要掌握大量的英语单词,学习语文也得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语,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更好地听说读写,才谈得上真正学会语文。所以,词语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摆在重要位置,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掌握关键词语,等于掌握全文

理解词意是体会句意的基础,而句子正是构成全篇课文的元素。在很多的课文中,有时会存在一个或几个词语,他们统帅了全文,掌握了这些关键词就理解了全文,所以,词语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犹如钥匙般的存在。例如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万年牢》一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写,展现了父亲做事做人认真、实在的品格,其中“万年牢”这个在题目中出现的词语,在文中也出现了多次,是全文重点,如果学生不理解该词的意思,或只是从字面上去解释,那么他们学习本文肯定困难较大。“万年牢”在文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课文描写得很清楚,教师只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就能明白“万年牢”的含义——父亲做的糖葫芦因为是靠人的实在和诚信做出来的,必将成为经久不衰的产品,从而赢得生意的万年牢。明白了万年牢的含义,接下来学生对作者通过文章想要表达的内涵—— “父亲在教孩子做个实实在在、讲诚信的人”也就很快体会了。抓住关键词语,优化语文教学,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词語教学能欲之千里先积跬步,欲成江海先积小流的重要。

二、优化词语教学方法孕育

既然词语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到底该怎样优化词语教学呢?以下是我多年的心得: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学生学好词语,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词语的兴趣。对于词语教学,一些教师常常采用单一的讲解、抄写等机械的教学法,这不仅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最终效果也不尽人意。这正是朱熹说的“教人未见乐趣,必不乐学”。须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之母,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它,没有兴趣,老师讲什么都觉得没意思,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陷入 “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窘境,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就难上加难了。所以要想让学生学好词语,词语教学首先要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多年来,我努力打造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避免课堂过于沉闷乏味,比如用上猜词谜或开火车读词卡、夺小红旗、勇闯识词关、评选识词小能手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词兴趣,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二)词语教学涓涓细流

要想学生学好词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上也应讲究方法,取之不竭。因为学好词语并不是会读、会写就可以了,还应该懂得词义,学会运用词语,所以我们不应该把理解词义的方法局限在查字典上,还可以理解与应用、积累与沉淀: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有的词,意义比较抽象,但学生曾在生活中见过、体验过,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比如说“叮嘱”一词,意思是 “嘱咐再三,再三嘱咐”,比较抽象,不好理解,这样的词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理解:要是你是最后一个出门,父母会再三嘱咐你要锁好门;要是天气快要下雨,在你出门前,母亲会再三嘱咐你记得带伞;要是天冷了,母亲又会再三嘱咐你要多穿衣服,注意保暖等,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叮嘱这个词就不难理解了。又如“乳白、米黄”这样的词语,看似生疏,但只要引导学生回忆牛奶、大米的颜色,那么这些词的意思就不讲自明了。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是课标的要求,也是理解词语的重要方法。以教学《生命生命》为例,“骚扰”就是课文中的生词,对词语积累尚不够丰富的三年级学生而言,这并不是容易理解的词语,但是其实只要学生仔细地把课文中“骚扰”前后的句子“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飞去”多读几遍,学生就比较好理解了,原来 “骚扰”是一直打扰,很讨厌的意思,在文中就是指飞蛾打扰了 “我”。文中还有个关键词“不屈向上”,说的是瓜苗“不屈向上”生长,“向上”好解释,“不屈”的理解却有一定的难度,但同样地,只要学生多读读该词的上下文,就会发现文中有很多词句都解释了“不屈向上”,比如“瓜苗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茁壮成长”,所以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这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3.用演示法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1)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有些时候,词语的意思很难理解,但教学时如果用上多媒体课件,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学生就能准确生动地理解了。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瑰丽无比”“五光十色”,因海南与我们相距甚远,学生很难有实际感受,所以教学时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西沙群岛一带颜色鲜艳、异常美丽的海水,然后让学生读文中描写海水的段落,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找一找段中最能体现海水特点的词,学生很容易地就找到了“瑰丽无比”、“五光十色”,根据图片就理解了两个词语的含义。课件的使用再现了课文所描述的优美景观,很直观地解释了词语,理解了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演示理解词语。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乐趣,游戏是儿童的生命。”这是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说的话,这话十分有道理,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课堂上让孩子用动作来表现词语,对他们而言,就像游戏般好玩,很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仍以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文章第三自然段描写海底生物的句子相当精彩: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蠕动”和“威武”分别生动贴切地描绘出了海参和大龙虾的模样,但是“蠕动”是个生词,“威武”看似常见却也不好解释。所以我让学生根据多媒体上蠕动的海参和划来划去的大龙虾的模样上台表演,由此,学生不仅切身体会到海参动作之慢和大龙虾的威武,而且也享受到了学习词语的乐趣。教学实践证明,指导学生通过动作演示来解释词语,是学习词语的有效途径。

4.温故而知新。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一开始忘得比较快,不过一旦真正记住了,后面就不容易忘记,指导学生学习词语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在遗忘得快的时间里,应让学生多复习词语、词义,以一些词语游戏或练习或听写的方法帮助学生,把词语熟练掌握,在之后遗忘的慢的时间里也不忘复习,才算真正掌握词语,在今后的学习或写作中呈现出“厚积才有薄发”。

5.吸精华、多背诵。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切知识都以记忆为基础,强调背与记,绝不是限制创造,词语继承性很强,我们现在只有继承前人的东西,吸其精华,强调背诵,才能有所创新。背唐诗、宋词、元曲,沉淀的不仅是古典文化的熏陶,更多的是学其遣词造句,翻出新意,正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总之,理解和掌握课文中重要的词语,对于阅读文章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单一的词语教学会显得枯燥乏味,因此我们要精心施教,巧于引导,运用新颖有效的方式进行词语教学,这样我们的教学目的才能真正达到,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3].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96.

作者简介:陈周琴,女,1977年生,一级教师(小学语文)。

上一篇:播音主持毕业自我鉴定下一篇:发电厂安全事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