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题成果推广

2024-09-12

历史课题成果推广(通用8篇)

历史课题成果推广 篇1

浅谈在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渗透 “自主探究、多维互动”的学习方式

郑国良

普通初中新课程倡导通过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初中生自主获取知识,使人摆脱传统知识的钳制,走向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的能力。然而,在新课标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过于依赖教师,未能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创新意识不强,被动的学习方式较为突出。

2、新教材多从大的层面出发编书,内容多而宏大,限于篇幅,写的较为简单,或无暇顾及,而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的补充不一定完整。

3、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普遍处于个体状态,自我奋斗,合作意识难以萌发。

那么作为一名在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呢?

一、诱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变“灌输”为“引导”,积极去诱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让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

例如,在上初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结合当前国际舞台上日本右翼势力猖獗,妄图篡改历史,重走军国主义的道路这一大家敏感的话题切入,联系中日当前的关系,引发出如下问题:“二战后,日本为何仍保留了天皇制度”?“这一制度对日本右翼势力猖獗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有何因素可以阻止日本向战争的道路发展”?“如何正确看待中日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相关资料,广泛进行社会调查,通过不断地探究,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二、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或合作探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新知识的能力和批评性思维的习惯为宗旨和目标。

例如在上初中历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课时,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基本线索,紧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等三个重要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布尔什维克党为什么主张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后来为什么被取消?斯大林模式为什么在初期能发挥积极作用,后来为什么会僵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独立解决,也可以与他人合作解决。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集中注意力,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可见,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能激发学生认识历史的冲动感和思维的活跃性。

三、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共同探究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加强合作、共同探究,在探究学习中,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学习的信息、方法和成果,增进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例如:在上初中历史《社会生活》一课时,在课前将学生分成中国近代衣、食、住、休闲娱乐、风俗礼仪五个小组,要求各个小组研究的内容主要反映这些内容在中国近代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影响?各个小组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主动地去寻找有关资料,积极开展交流、争论、意见综合及采访家中长辈等活动,使他们加深了对本课的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利于他们的情感交流,为本课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不过,在渗透“自主、探究、合作”这一学习方式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不能将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仅仅建立在兴趣,动机层面上,应让学生确立强烈的学习责任感,将学生与自己的生活、成长,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

第二、不能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进行认真的设计,避免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草草结束了。

第三、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自主发展的愿望,积极建立民主平等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

历史教学如何使学生更好地

自主探究、实践体验

姜冬梅

“书中得来尚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直接把别人现成的结论搬来,猜测别人的体验,其缺点是不知道知识是怎么来的,对知识的理解肤浅而不透彻,体验缺乏真情实感,创造性被抑制等。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则会使学生弄清知识的来源,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对知识的理解深刻,情感体验真切,创造力增强。为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下尝试。

1.给足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

一节课绝大部分时间由老师发问、讲授、总结,则很难培养出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师一节课中,至少给学生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时间自由探究。

2.多给学生实践体验的机会

毛泽东说:“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必须亲口尝一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的就让学生体验,尽量少讲。

我们讲铁器时代取代石器时代是一个划时代意义的进步,讲一万遍也不如让学生用石器(石斧等)砍下一树枝,做成一合用的木棒,再用铁器(铁斧等)砍下一树枝,做成一合用的木棒(或做类似的实践体验)对这一问题理解透彻、印象深刻。讲到水稻、粟,教师可以拿一些让学生看看,摸摸。在说到陶器时(如轮作法),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几件陶器。

学生不经过实践体验,造成的结果是——说着别人说的话,感觉着别人的感觉,体验着别人的体验。

3.打破问题的既定性,应对问题的未知性

不少老师课前将问题设计好,然后课上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时间将这些问题解决,很少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重视不够、简单处理。这样做的缺点是:阻碍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所提问题有很多可能是学生不感兴趣的或学生认为意义不大的;打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动力。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是必要的,但老师更应该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上,随时准备应对未知的问题。这对老师更具有挑战性,也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探索欲、创造欲。

4、打破结论的诱导性、唯一性

从丰富到单一。老师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然后老师将他认为错误的观点一一否定,给出一个“正确答案”。先百花齐放,然后大一统。

较好的得出结论的程序应是——从丰富到丰富+独特。老师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然后老师将学生丰富的答案加以简要梳理,对学生提出的观点不简单否定,允许学生修正、保留自己的观点。如果,老师对学生讨论的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可以建议性地、参考性地讲出来,假如没有,则到此为止。

特别注意有的老师诱导学生得出某一结论。如让学生讨论“抗美援朝”中国到底应不应该出兵。有的说应该出兵,有的说不应该出兵,并各自说出了他们的理由,讨论得比较热烈精彩。老师分别夸了他们之后,又做了一个统计,然后说:“看来大多数学生赞成出兵。”

5.坚决摈弃满堂问

满堂问使学生不能或很少提问,学生没有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时空,没有体验、实践的时空。

满堂问往往冠之以“提问”、“启发”、“对话教学”、“互动教学”的名义。当教育界屡次倡导对话教学、互动教学之后,不少教师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走出来之后,又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

满堂问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几乎成为普遍的现象,教师的新习惯是用自己设定的问题领着学生去找寻系列标准答案。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

历史课题成果推广 篇2

一、趋善:课题成果鉴定要秉持两维价值观

《人民教育》总编辑傅国亮先生认为,评价一项研究主要看两点:一是通过研究认识了什么,二是通过研究改变了什么。当然,这是对于普遍性研究而言的。对于基层教科研成效的评价来说,可以着眼于两点:一是做了什么,二是通过做,改变了什么。至少包含以下两维的视角:

1. 既要呈现自变量投入,更要着眼于因变量变化

如,对于差异教学研究来说,以学情调研、课程调试、教学范型、细节关照策略为主要内容的实践体系(“教”的层面的投入)属于“自变量”,如果最终的研究成果仅仅呈现出这些,仅仅强调“我的所作所为”或者“我们的付出”,就未免过于偏颇了,因为开展差异教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改造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和教学活动,来探讨更加适应学生学习差异与个性发展的最佳路径、有效策略,也就是说,最终还是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就是所谓的“因变量”。因此,“我的所作所为”“我们的付出”是否是有效的、是否是有价值的,应通过“学”的效果来检验,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必须从“学”的角度,做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情态、学习能力、学习习性等因素在内的相关测查,依据测查结果来综合判定差异教学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2. 既要呈现外显性成果,更要着眼于内隐性成效

以学生读书活动为例。从当下的有效学习的角度讲,引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信息,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从长远的生命发展的角度说,有益于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丰厚个人素养,提高生命质量。因此,对于学生读书活动的评价,就不能仅仅限于看哪个学校是否有详细的图书借阅记录,哪个学生摘抄了多少字的读书笔记,哪个班级有多少征文获奖———在此并非否定这些,这些固然重要———从哲学的角度讲,内容要借助于形式来呈现,但内容又是形式之上的存在,但是充其量这些仅仅属于“过程性成果”,“过程性成果”的丰富一定程度地反映实践的力度和投入的程度,但不一定完全反映价值程度。学生积极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良好的行为习性的养成、最佳的学习方式的固化,才是最应看重的。

由此想到上海的教育质量评价。据2010年报载,上海市教委将构建新的教育质量评估检测机制,“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低、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今后将不再由一两次‘纸笔测试’一锤定音”,“学业评价不仅要书面测试,还计划增设心理测试,结合学生的学习时间长短、学习负担轻重等综合因素进行评定。”在我们看来,这才是对于教育价值的最到位的理解、最深刻的把握。

再回到研究上来。对于成果的评价,不可单纯看重于一些外显性投入或取得,更应着眼于生产在教师和学生身上的实际成效的显现———通过研究而逐渐内化为了教师素养或学生素质的,往往是最可贵的成果。基于基层教科研的性质,对于教师科研成果的鉴定,不可能拿高度严格的专业标准来考量,但是采取听取成果汇报陈述与实地考察、现场观测、情境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成果做深入、全面性的鉴定,还是可行的。这对于教师的专业付出而言,是一种尊重,对于教育科研本身而言,则是一种严谨。

二、倡真:课题成果鉴定应遵循的根本原则

对于课题成果的评审,我们当然要走以量化为主的科学、规范、客观的专业路子,但是在条件没有达成的情况下,有些底线性要求或原则是绝对不能突破的。各级规划类大课题成果的评审如此,教师层面的小课题成果的鉴定亦然。我个人认为,课题成果鉴定应该始终牢牢地把持这样一个基本方向:创设一种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都公平、公正的科研氛围,创建一种有利于所有参与者都安于想事、乐于做事的正常的教育科研秩序,让做真研究者、让扎扎实实干工作者得其所应得,不使沽名钓誉者投机钻营。最起码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课题成果鉴定应把握三个底限

首先强调的是,坚持原则、严肃对待,并不意味着对基层课题研究尤其是教师层面小课题研究要求苛刻、吹毛求疵。以下三类情况值得认真审视:

其一,严重走题者,不能结题。“走题”情况具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选题本身就存在明显问题的,如,那些非教师类的研究课题。第二类是研究内容与题目(选题)严重不符的,此即“文不对题”者。

其二,过程虚假者,不能结题。“虚假”也具体呈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假”,即所述的研究过程非研究者自己所为,所谓的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实为“假账”。这样的课题研究,即便是过程材料十分丰富、研究成果非常显著,但也不能予以通过,因为它严重违背了教育科研所内含的“求真”的本旨追求。另另一种情况是“虚”,即研究过程空虚者,也就是无过程者。但必须注意,“有无过程”与“有无提供丰富的过程材料”两者不是对等的。也就是说,研究过程是否扎实应以课题性质而定———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有些课题的研究过程是不能完全以物质化的材料来呈现的,我们绝对不能机械教条地单纯依据过程材料的多与少来做表层的、感性的判定,并且过程材料的验审,最好以负责该课题的专家本人结合课题研究方案来进行,否则,只能是单纯判别“材料有无”“材料多少”,这样会导致科研价值判断的简单化。

其三,成果单薄者,不能结题。“成果单薄”大致涵盖了三类具体情况:第一类是不具有原创性者,即研究成果非研究者劳动所获、研究所得,提供、展示的是假成果。第二类是成果“宽度”不够者。即研究成果与既定的研究目标不一致、与研究内容不对等者,尤其是那些窄于研究目标的,应该评定为严重不达标。第三类是成果不具有“厚度”者。注意两点:一方面,成果必须是对深入、反复实践的必要提炼和适度提升,缺少厚重的实践支撑的,未经过反复实践、不具有实践说服力的浮夸性成果是不能通过鉴定的;另一方面,有些课题的成果应该是复合的,正如上文所言,是显性成果与隐性成效的复合,只有显性的成分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这一点尤其应该注意。

2. 课题成果鉴定过程应突出科学性

教育科研是一门科学。因此,课题成果鉴定也要不得半点的“想当然”。课题成果鉴定的科学性也理所应当体现在评价方法和鉴定程序之中。

其一,采取科学的成果评定方法。成果鉴定应该采取绝对评价,即对照既定标准,对课题研究成果做深入的实质性鉴定,做专业的全面性鉴定,评价课题研究成果是否达标、是否优秀,做到合格一项通过一项。相反,采用相对评价,甚至按照人为划定的比例来确定合格成果的数量、优秀成果的多少,则会有失教育科研本身所具备的科学性。

其二,成果鉴定的程序也应体现科学性。对于采取集体鉴定的课题成果,可以采取专家分工负责制,即以某一位专家为主进行鉴定,但绝对不能为了减少程序、减小工作量而仅仅以某一位专家的意见为唯一定论。可以先由专家组每个成员都参与审阅并给出评价,然后委托某一位专家汇总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论,撰写课题成果鉴定意见,使课题成果鉴定意见更加趋于民主、客观、公允。

3. 课题成果鉴定应区分出水平层次

对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成果真实丰富,准予通过鉴定;研究是花架子,所谓的成果是拼凑乃至虚假的,则坚决不予结题或延期结题。成果确实突出的,应恰如其分给予褒扬;成果一般乃至存在问题的应恰切地加以指正。对于准予结题的课题,可以根据研究成果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级评价。一般可区分为由高到低的领先、先进、合格三个层级。

一是领先。即研究成果在某一特定时期特定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基本标准是:课题前期论证和规划充分翔实,目标和内容具体明确,研究过程有序扎实,按期圆满达成研究目标,研究形成了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创造性地实践乃至发展了已有理论,探索出新的教育教学规律,研究成果在特定时期内能为教育决策提供理论支撑,或者实践提炼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新策略,能有效地解决特定范围内的难点、焦点问题,在优化教育实践方面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适合在实践层面大面积推广应用。

二是先进。即研究成果在某一特定时期特定范围内处于先进水平。基本标准是:课题前期论证和规划充分翔实,目标和内容具体明确,研究过程有序扎实,按期达成研究目标,形成了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创造性地实践了先进的教育理论,探索出新的教育教学规律,或者提炼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新策略,在特定时期内能有效地解决特定范围内的难点问题,能在优化教育实践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合格。基本标准是:课题前期规划充分翔实,目标和内容具体明确,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研究工作,基本完成了研究任务,成果尽管粗糙、朴素,但也真实、实在,一定程度地增进了认识或解决了问题,优化了实践,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和价值。

英语课题研究总结与成果汇报 篇3

一、课题研究目的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学科课堂教学的今天,要求我们对课型特点与教学模式进行认真的探索和研究,目的在于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自始至终贯穿着“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形成“灌输式”的教学格局,缺乏生机,教学效率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因此,我们课题组的课题实验、探索与研究,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一种以学生为核心、能力为主线、育人为目标的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途径。本课题的研究《课堂教学中任务设置的研究》就是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实施。该课题的研究将促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提高处理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实现由知识型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蜕变,使学生改变被动地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式、参与式、体验式、实践式和合作式的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三、课题研究目标

1.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模式。通过对任务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的课题研究,揭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机制,探索任务的设计方法和具体的教学方法。

2.着力培养学生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学习与运用英语能力。根据学生特点,实施任务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实现英语学习的生活化和个性化。

3.注重提高教师英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教学科研能力。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教师都得到提高。教师对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的研究拥有自己的感受,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1.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课型、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任务。

2.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下开展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

3.引导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进行合作式的学习。

4.针对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堂外的延展的探讨。

5.如何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来转变待优生。

五、课题实验方法

我们搜集大量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资料,组织所有参研成员认真学习,领悟其精神实质,把握其核心问题,采用实验法、对照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进行实践的探索与研究。

文献研究法实施本课题的理论支撑点以及方法论依据的研究

实践实验法对方法论的探索与研讨以及应用的研究

对照法对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学习兴趣、方法、效果、成绩等各项指标进行仔细的对比与分析

调查分析法实时监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经验总结法完善方法论及策略的研究,撰写教科研论文、实验反思、任务设置形式、教学设计、实验报告

六、课题实验阶段

1.论证阶段(2011.1-2012.3):进行课堂调查与研讨,对选题进行必要的调查与论证,由程国清老师主要负责,最后确定申报的课题。

2.学习阶段(2012.3-2012.6):明确研究任务;任务型教学模式相关资料的搜集与学习研讨。主要成果形式为主题研讨活动记录、学习心得、学习总结。

3.实施阶段(2012.9-2013.6):教学实践实验的开展与探究。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任务活动展示与分析,任务设置方法分析与归纳,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与总结。主要成果形式为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札记、教学反思,活动记录、行动报告,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汇报课展示。

4.总结阶段(2013.7-2013.9):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任务设置方法归纳与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搜集与整理,撰写课题总结与结题汇报。主要成果形式为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结题成果汇报。

七、课题研究对象

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高中各年级学生,部分初中年级学生,确定8个实验班和8个对照班。

八、课题研究形式

1.进行教学理论学习。前期,我们通过集中学习研讨,撰写学习心得,全面进一步了解任务型教学法、国内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发展、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等。

2.开展课堂任务教学。通过开展集体备课、选人上课、同课异构、集体评课、学生课后问卷调查的教学研究方式,开展研究工作,构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任务设置形式。

3.深入任务设置探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是教师设置的任务是否适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围绕任务型教学法、学生情感教育、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学习等问题,我们通过研究课、研讨活动等形式进行深入的讨论与总结。

4.开展各种学生活动。我们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课堂教学任务的设置,在此过程中,我们组织和安排了各种课内外的英语活动,包括单词竞赛、英语手抄报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短剧比赛和英语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九、课题研究分析

任务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在进行大量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成员反复上研讨课进行课堂观察,针对不同年级、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主体设置任务,不断反思教学效果,并进行实践实验的分析、反思与总结。

1.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出发,把握任务的难易度。

2.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重任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3.从激励的角度出发,注重任务成果的可展示性。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注重教与学评价的合理性。

十、课题研究成效

1.我们英语课题组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核心成员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经常性地进行研讨和观摩,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与交流。教师的思考更深入了,在任务设置中教师们不断探索教材的合理重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对课程进行合理而有效的二次开发。

2.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体协作能力得到很好地发展。学生逐渐掌握了在任务活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了处理信息的能力。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自觉地进行比较。学生们热情参与课题组举行的课内外的各项英语竞赛。

十一、课题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的实际效果。(1)学生方面: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课堂学习更积极有效,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发展了合作精神,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视野更开阔,获得了更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高中毕业班学生在2013年的高考中再创辉煌,在同类学校中达线率跃居首位;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能力更强了,并积极参与英语教研组组织的各项英语课外活动。(2)教师方面:我们的课题研究成员一直探索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侧重于课堂教学活动任务设置的研究,注重英语语言素质教育改革和创新,课题研究的意识较强,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参加课题实验,对教学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扎根于一线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验过程之中,不断实践,反思教学,反思实验,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将实践研究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在不断研究、实验、探索之中,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体验——探究——创新”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立足点、出发点和实验重点,努力实现英语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在我们课题研究成员的这些精心撰写的教学设计引领之下的精彩的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可以读出他们的智慧,感受到他们饱满的教学热情和生命活力的绽放;我们的课题研究成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课题研究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3)学校和社会方面: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使学校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更新办学理念,使学校更适合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办学声誉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无论是学生家长、兄弟学校,还是社会各方面,都对我校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确立了我校农村同类同级学校中的龙头地位。

2.预期成果体现。(1)课题研究的学术成果:在本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安庆市第十次高中英语名师交流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程国清老师多次应邀参加安庆市中考复习教学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代蕾老师的中期评估汇报课获得了市教研室领导及专家组成员的高度评价;程国清老师多次应邀参加安庆市中考模拟试题命题工作。我校课题研究中期评估被评定为优秀等级。(2)课题组成员先后有8人次荣获各级表彰,特别是课题申报人、课题负责人之一的程国清老师分别荣获安庆市第二届、第四届先进教研个人称号,并在2013年荣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先后有25篇优秀教科研论文获奖或公开发表于省级杂志。(3)各种课题研究成果资料汇编,结题报告,课题研究总结与成果报告,成果鉴定书,观摩课课件、视频,学生作品,课研活动图片。课研资料汇编共计26册,包括《课题研究结题总结报告》、实验思考汇编、实践教学设计汇编、课堂教学中任务设置汇编、听说课实践行动报告、教研活动记录汇编、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汇编、优秀教科研论文汇编、学生优秀习作汇编、课堂教学实践札记汇编、中期评估资料汇编、优秀教学案例汇编、课题研究成果汇编等。

十二、课题研究反思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给我们的中学英语课堂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同时也对我们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外语教学领域,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万能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着其局限性;在教育学术领域,没有哪位教师在教学上是无所不能的,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弱点;在教材编写方面,没有哪一种英语教材是适合于所有地区、任何水平的学生,都存在着实用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结合地区、教师、学生、教材的实际情况去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学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学会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学会评估课题实验的效果,在验证别人发现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课题研究成果 篇4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各项研究已经按照计划如期完成,期间我们广大师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同时,我们也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第一、自主学习,就是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自主探究学习的全过程中去,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自己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很高,学习主动性较强,主动探究能力有所提高。在教学中,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增强了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一次次的成功,使他们兴高采烈,而这反过来又更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第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让他们体验了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快乐,而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更促进了师生情感对话,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学习小主人的角色地位,使学生主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

第三、教师指导,组织,协调能力增强,课堂上能够把一定的时间还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形成了一些培养学生“自学→讲解→练习”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并从中概括出了若干要素,即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预习→自学→讲解→交流→解惑→测试。

第一步:预习。学生根据老师编写

预习学案,明确预习目标,完成预习任务。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做好预习题,不懂的难题全班交流,甚至留给教师下一节指导学习。

第二步:自学。让学生利用预习学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自学方法,精心设计学习情景,提供学习参考资料,教师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必要的思路点拨。学生充分利用小组平台,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步:讲解。学生自学本节课的内容,整理重点,归纳方法,读懂做会例题,完成课后练习,并进行自测学习效果,把重点题在课堂上由学生来讲解,其他同学可以提问、补充。

第四步:交流。学生带着问题与其他同学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做好记录,写在黑板上或课堂反馈记录上,与其他组交流,必要时,由老师点拨。

第五步:解惑。对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遗留的疑难问题,随堂由老师讲解思路,借题发挥,举一反三,适当补充,延伸拓展,指导学生自学和质疑联想。

第六步:测试。课堂小结时,让学生回顾所学,交流收获,完成测试题,当堂反馈与矫正,老师随堂批改,辅导。

课题鉴定成果概况 篇5

课题名称:农村幼儿园开展古诗文诵读的研究 课题类别:小学学科A4(学前教育)课题批准号: 课题负责人:汪

所在单位: 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中心学校

课题组参与人员:于登平周福荣 吴志年 高金花 陈玉霞

一、研究背景

我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经典古诗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化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其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为华夏子孙留下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经典文学作品是华夏文化的艺术奇葩,唐诗宋词集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为一体,经文典故浓缩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智慧的结晶,琅琅上口、音韵无穷、意境无尽。

早在1995年由冰心、赵朴初、曹禺、启功等九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上提出‚要从幼儿接受古典文化熏陶‛的提案,他们从自己的心路历程得出的结论是:经典诗文功在当代,利在千古。因此,幼儿通过诵读这些古诗文可以达到陶冶情操,锻炼智能,培养完美人格的目的。另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幼儿家长不再满足于现行的幼儿园教学模式,强烈要求能从幼儿自身发展找出一条简便实用的能开发幼儿智力的科学方法。

二、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课题‚农村幼儿园开展古诗文诵读的研究‛,以经典古诗文为媒介,在幼儿园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系列活动,利用古诗文韵律优美,语言精炼,对仗工整,节奏感强,具有想象力,很适合幼儿的认识特点,使幼儿在自然状态下快乐吸收,从而增强其记忆力和创造力。从而让传统文学精华世代传承,千古弦歌,后继有人,让绵绵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具有生生不息接纳世界的活力,真正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该课题研究目标主要有:

1.初步培养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识字量,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

2.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习惯,加强幼儿的记忆力,集中注意力。

3.诵读古诗文,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感知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5.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开发校本经典读本。同时提高教师的文学素质和人文修养,转变观念,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任何学校也必有自己的“文化”,办学者的理念,长期积淀便形成一定的文化。

我们三闸镇各学校早在几年前就把古诗文诵读作为学校特色加以推广,每日清早,伴着升起的朝阳,校园里已经书声琅琅。如今,我校的孩子们都习惯早早上学,到校后都习惯早读,每天一次固定的时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一般都安排在早上这个黄金时间。幼儿园更是创新的让每个幼儿进门必背一首诗,已形成习惯,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我们正是有效继承学校这种文化传统,创设适合诵读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通过日日诵读,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点一点地浸润到每个孩子的骨子里。

(二)校本课本开发为起点。

怎样有效地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老师们一致认为必须开发一套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大家群策群力,商议研究校本教材的纲要,课程内容安排,决定先开发好幼儿园校本课程教材。现在幼儿园正在使用的就是已经开发的教材《儿童古诗文经典读本》,小学各年级使用的是新开发的校本教材《快乐诵读》。

(三)以各类主题活动为亮点。

1、兴趣是孩子学习获得成功的良好保证,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培养儿童喜爱民族文化要以多种形式引导儿童感受体验,要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儿童在活动中主动、热情、投入、积极参与,从而培养儿童审美情趣等多种能力,与此同时课题组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诵读方法和手段。例如为激发幼儿诵读兴趣,创设许多小游戏,在幼儿玩耍中诵读。各班级每学期都开展“诵读小能手”评比活动,表彰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孩子,树立孩子身边的典型,引导孩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开展“亲子共读”与幼儿家长联宜进行诵读竞赛;孩子和家长一起背诵,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在期初家长会上,我们向全体家长宣传了本次活动的内容意义与方法,赢得了家长们的认同与支持。实际最后的结果也证明这一步环节的重要性。活动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有些家长不但有热诚,而且真的和小孩一起读、背,互相考试比赛,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而温经受益,而且一家兴致高昂,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3、利用节假日、各类集体活动,编一些文艺节目,将诵读贯穿其中,不断激发幼儿的诵读热情,也有利于和家长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四)以多种教学方法为重点。

1.图画法。如《咏鹅》,抓住诗歌里的几个关键词,简笔画勾画几个事物,让幼儿边看、边记;又如《江南》,准备许多莲叶图画,让理幼儿解什么是莲叶何田田?看着图画,边看边学让幼儿知道莲叶何田田的意境。

2.示范朗读法。老师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能重现诗歌里的优美旋律,让幼儿感受诗歌音乐美,加深对诗歌的整体感受。

3.创设情景法。创设古诗所在的情景,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天净沙

秋思》,先演给幼儿看,再完整演,演员由老师担任,尽量把情景创设的惟妙惟肖。

4.故事法。教幼儿朗诵前,可先将古诗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幼儿听,把诗中难理解的词语和意思变成通俗易懂的口头语言,并把诗词之间省略了的意思补充出来,达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的目的。如《游子吟》、《回乡偶书》。

四、研究的内容

先期,在幼儿园大中小班选择50首古诗,了解幼儿背诵情况,然后逐渐加大背诵量,并形成体系,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参考书目有,《诗经》、‚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论语》、《老子》、《孟子》、《荀子》、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优美韵文典籍《笠翁对韵》等。

古诗文诵读是一项系统工程。学前教育又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延伸,只要持之以恒搞好这项工程,必将为学生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受益终生。

五、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营造了校园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我们依托本课题研究,自编了一套校本诵读教材,开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每天两次固定时间的诵读,师生共同进步;每月一次课题研究活动,实验教师交流反思活动;每学期一次成果展示;每年一次跟家长联合汇报会,家长和孩子一起进步。让老师、学生、家长在经典传统文化中去体验、去感悟,用经典的精华来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传统文化教育犹如一道风景,带来勃勃生机,激活幼儿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提高了师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操与文化底蕴。校园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日益浓厚。

2.摸索出一套较为可行的经典诗文教学方法和形式。

(1)趣味化。幼儿背诵古诗文靠兴趣,所以我们的经典诵读课教学方法力求趣味化,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投入激情,以兴趣作为原动力。如:故事法:把经典诵读的内容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探究经典、记诵经典,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画演法:许多经典诗词可以演绎成一个小剧目,师生、生生合作表演,兴趣盎然,印象深刻,有些诗形象深邃、意境悠久,可以画下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帮助记忆,效果突出。猜译法:经典诵读中最大的困难是精粹语言的理解。如果教师讲幼儿听,会很枯燥,让学生猜经典诗词文下句,学生是很喜欢的。

(2)“不求甚解”化。古诗文诵读只要求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快乐记忆,不进行内容讲授。教学目标单一,让学生开心地学,有趣地读,多多地记,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消化。

(3)诵读形式多样化。重视朗读,强调背诵,但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用跟念、对诗、找字、接龙、拼句、吟唱等方法,提高兴趣,读出节奏、音律,加深幼儿对古诗文意境的感受。

(4)评价方式多元化。关注幼儿的每一项活动、记录幼儿的每一个成绩、评价幼儿的每一份收获,更好地激励幼儿朝着活动的纵深发展。因此主要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手段,把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3.有效促进了幼儿能力的提高。

一是通过古诗文诵读,积累了儿童的语言词汇,提高了儿童的识字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我校就儿童诵读经典与字汇量的关系问题作了相关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幼儿园中班、大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6个月至一年,每天15-20分钟的经典诵读之后,识字量都有明显、快速地增加。

幼儿园实验班大班的小朋友经过8个月读诵经典后,实验班的30名幼儿平均识字量为247.57个,对照班为137.65个,实验班幼儿平均比对照班幼儿多识字109.92个。

二是促进了儿童的诵读习惯和兴趣的改善,增强了他们的记忆力,扩大了知识面,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从小背诵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之前,幼儿小班小朋友断断续续能背一两首诗, 中班小朋友最多能背诵4首, 大班小朋友最多能背诵7首。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一年来,幼儿的背诵数量有了极大的增加.低段诵读古诗10首,要求诵读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即可;中段诵读古诗20首,除低段的要求之外,还需做到节奏感强,情感真实,声情并茂;高段诵读古诗30首,在低中段要求基础上,再做到正确把握作品内容,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适宜。在幼儿园组织进行的古诗文背诵活动中, 幼儿小班小朋友刘珍珍背诵了15首, 幼儿中班小朋友童娜娜背诵了28首, 幼儿大班小朋友任艳艳背诵了35首.幼儿的背诵数量不但增加了,而且背诵能力也提高了, 背诵时节奏感强,情感真实,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适宜,形式多样,有单独背,两人或多人合背,表演背,配音朗读等形式,这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背诵能力,还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三是初步培养了儿童的感知美,认识美的意识,从小培养审美能力。

幼儿大班苗甜甜的家长原来她不太赞成自己的孩子背古典诗文。她认为这些内容很难,而且要求很高的审美水平,在不容易理解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产生歧义。她主张先多读—些现代儿童童话作品,在有—定的基础后再读古诗文。有一天,她带着女儿漫步在甘泉公园湖畔。面对着图画一样美丽的湖水清莲,她正琢磨着该如何描述,女儿脱口说出一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她被女儿如此贴切的审美表述惊住了。这两句诗动静结合,远近相交,体现了一种非常生动的意境。这使地认识到,孩子的审美能力是需要幼年时期开发的。

四是塑造优秀品德,达到了陶冶儿童情操,净化儿童心灵的目的。

随着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家长纷纷表示,孩子们正从‚怪兽‛‚奥特曼‛和网络游戏中走出来,一些平时娇生惯养、自我为主、缺乏爱心、不懂礼仪的孩子有了可喜变化。

幼儿大班的一位家长说:‚我的孩子受古诗文潜移默化的影响,做人的素质修养和言谈举止都在发生变化。孩子刚进入幼儿大班时,一段时间总是要我买这买那。最近,他不再缠着让我买东西了。‛

另一位家长的故事更是发人深省:星期六的早上是孩子读古诗文的时间,天下着雨。我想睡个懒觉,就对孩子说:‚今天下着雨,别去读古诗文了。‛孩子说:‚那不行!妈妈,‘朝起早,夜眠迟。’。老师教我们的你知道吗?‛听了孩子的话,我的脸一阵热。

家长们普遍认为,经典诵读就像‚把古代圣贤请到家里当家教‛,孩子们正从怪兽、奥特曼、网络游戏的兴趣中转变过来,这些娇生惯养、自我为主、缺乏爱心、不懂礼仪的孩子们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4.社会反映良好,实验研究取得一定实效。古诗文诵读研究活动开展两年来,得到了广大幼儿家长大力支持,取得的实效,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赞誉,评价较高。幼儿家长这样说:

(幼儿大班任茵茵的家长)女儿入学以来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前她比较依赖别人帮她做事情,家务事一点也不会做。自从读大班了以后,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她独立性强了,变得热爱劳动了,星期天在家主动做家务:叠被子、接自来水、捡菜等都争着干,这是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好结果。

幼儿家长童社德说(幼儿大班童文慧家长):“学校开展了传统美德的教育后,她不但尊敬师长,对人有礼,还时常提醒我讲礼貌用语,坐车时经常主动给老人家让座,星期天在家时也能主动地帮我做家务劳动,以前我带她上街时,她总闹着要我买这买。那,现在乖多了,有时我买东西给她,她反过来说我太浪费了。学校的教育真管用,孩子越来越懂事了。”

自从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活动,刚好弥补了家长对孩子教育不到位的不足之处。我家的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礼貌方面,平时都能主动叫人。尊敬长辈,关心爸爸、妈妈,主动承担一部分的家务劳动。学习方面也能自觉,有空余时间多看课外书。作为家长我们也配合孩子的健康成长发展,减少了许多不良好的活动,如极少在家中打扑克,不当着孩子面前吵架,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年前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刚开始时,不少家长还心存疑问:‚学这些老古董有什么用?‛而如今家长们的态度却发生了明显变化。很多家长反映,如今孩子们变了,懂得为下班的父母端上一杯茶;吃完饭主动收拾碗筷、扫地;对长辈的礼貌也多了……家长们说。古诗文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历史课题成果推广 篇6

参加幼儿教育专项课题成果推广培训学习心得

真的很感谢园内领导给我们一线教师那么好的难得的一次培训机会,让我们有幸能聆听到各个园所课题成果的展示,让我们对幼教有了更深的认识,更让我觉得原来幼儿园可以那么生态化,原始化,让孩子们在一个犹如世外桃源的地方生活学习。

这次的培训,我对省机关幼儿园的钱芳园长的课题《绿色印象》最感兴趣,也让我感到很震撼,他们的幼儿园开展的`生态园那么的成功,孩子们在里面真的过得很快乐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的确这种田园生活是城市里的每一孩子都很喜欢的,而且幼儿园的投资也很大,才能有这样的环境出来。培训回去之后,我也想在我们班搞这样的一个绿色生态,但是慢慢的想一想我们是乡镇农村的孩子那些鸡、鸭、鱼、鹅、猪等动物我们的孩子都是司空见惯的,他们还能像城市里的孩子那么感兴趣吗?到户外田野松土、种菜、摘菜等劳动在乡村里几乎是每个孩子都是体验过的,如果在把它带到幼儿园里会是怎么样呢?面对我们乡镇幼儿园的情况,面积小,孩子多,要怎么开展?看到了他们园里的区域活动也让我震撼!他们的一个娃娃家都顶我们的半个教室了,种类繁多,硬件都到位了,而我们还在不断的筹备当中。看到了别人的成果那么好,也很想去效仿,但是我们也要根据自己所在的环境在来做,我们现在只有把自己的基础打好了,才能更好开展接下来的活动。通过这次培训也让我体会到乡镇也有乡镇的优势,有些东西不一定要拿到幼儿园才能开展的,只要我们合理的利用变废为宝,把平常的树叶,树枝,沙子,石头等都放在区域中我们的孩子会喜欢的。

历史课题成果推广 篇7

一、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升教学理念

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是实验与研究的指南,任何成功的实验与研究都是以转变观念、更新思想为先导的。没有创新的教学观念,也就没有创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行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教师教学观念结构的调整与转换。要实现观念结构的调整与转换,就必须向结构中注入新知识,用新知识、新观点去冲击或剔除旧知识、旧观点。因此,对教师而言,不断地学习教学理论,补充教学新知识,并以此审视教学活动,进而调整教学观念结构,对于其教学观念的转变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实验初始,就把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首要任务。

在研究过程中,鼓励教师形成批判性的精神,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以批判旧观念、理解新观念为前提的。通过批判,教师逐渐地检视、修正和改造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批判精神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反思和质疑意识,它集中体现了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只有不断地对其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质疑,才能逐步形成教师的批判精神,才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随着时代的改变而转变。不具备批判精神的教师,其在教学观念的转变过程中,要么信仰权威,人云亦云;要么满足现状,消极对待。因此,教师批判精神的形成是教师个人主观教学观念的转变的基础。

在研究任务上,主要从课程的传授、内容及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展开,形成符合课改理念的教育教学的理念:

1.课程传授:由注重传授转向学会学习。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知识的传授突出在教师指导学生学好、学会学习方法。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学会学习。更注重传授知识的育人性,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课程内容: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重视与终生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3.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探索、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克服传统课堂的学习缺失。

4.课程评价:由甄别选拔转向师生共同发展,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

二、关注数学情境的创设,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以往的数学课堂注重数学知识的本身,注重对习题的处理与演练。而新课程理念下,提倡的是“人人学必需的数学”这就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就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基于此,在实验之初,我们着重从数学情境入手。教师对数学情境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其实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创设情境具有许多层面的意义,只有教师真正理解,真正用好,才会产生好的课堂效果。

(一)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意义

1.能够反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问题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数学内部有,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而帮助学生了解、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数学课程的任务之一,而数学情境恰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2.能够体现数学化的过程。

“数学化”就是《标准》里说的那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就是如何把生活中的事儿一步步“化”成抽象的数学,在“化”的进程中学习数学应用的过程。从数学情境到建立数学模型,就是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过程,因此数学情境既是这一过程的起点又是终点,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更加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3.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及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

现在我们大家都会有一个共识,即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能力包含两方面:一类是一般思维能力,如观察、抽象、概括、分析、交流、综合等;一类是学科思维能力,如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等。恰当的数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猜想、观察、思考、交流、概括的机会,加强能力的提升。而数学应用意识也一直是我们的学生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应用意识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一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字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二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是面对新的数学知识能主动的寻找其数学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这些都需要我们给学生创造一个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去体会,有机会去创新和发现。

(二)创设数学情境的原则

1.围绕既定的目标或某些数学知识点。

数学情境的创设应服务于一定的教学目标,有利于重点内容的得出。

2.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认知发展水平。

数学情境创设应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并且与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接近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难易适中。

3.具有科学性、探究性、发展性和趣味性。

科学性: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是科学的,自然合理的,可信的。一是情境的内容选取要科学,不可无中生有;二是情境内容表述要准确,不可含糊不清;三是情境结构要科学,不可东拼西凑。

探究性: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并不存在的心理机能。因此,我们的情境材料或活动应富有探究性,利于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同时要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利于学生积极、广泛地思考。

发展性: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应当具有发展性,尽力做到使学生在两个方面得到发展:一是所创设的情境不仅能适合某一小节的数学内容之需要,而且还可以发展成为整个大节(甚至全章)内容所需要的大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二是所创设的情境不仅对学生现在的学习有帮助,而且能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在多方面有收益。

趣味性: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让学生感兴趣。为此,要求情境一要有吸引力,能使学生爱看、爱想、爱提问:二要形式新颖,让学生有新奇感;三要生动形象,让学生有真实感和亲切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真切、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实效性:创设数学情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切忌哗众取宠,不讲实效。

(三)创设数学情境的途径

1.充分理解教材意图,挖掘其中的素材。

2.从学生的典型错误中选取。

3.从现实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中选取。

4.从实际生产生活中选取。

5.从数学史实、中外名题中选取。

6.从学生身边的事物或本地特有的资源中选取。

7.利用新生成的问题创设情境。

8.借助实物、图片、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手段。

(四)创设数学情境的类型

1.生活与操作(测量、统计调查)的情境。

2.来自于数学自身发展的问题情境。

3.故事与史实的情境。

4.悬念或矛盾(改错)的情境。

5.游戏或竞赛的情境。

6.类比或猜想的情境。

7.音像动态情境。

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情境将更多地来源于数学自身,并且在数学问题的解决和数学知识的运用过程中还会引发新的数学情境。

三、转变学习方式,开展“自主探索上的合作交流”

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以强调创造为主题。采用“自主探索上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新知的能力,通过合作交流达到共识,在理解掌握运用数学学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培养创新意识。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数学课堂上虽经常呈现“交流合作”的场面,但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只是在盲目地寻找答案,这种缺乏思考的交流是低效的、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因此,课题组成员针对这一现象,开展“自主探索上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一)实施原则

1.独立性:必须充分注意每个学生的个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

2.主动性:要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明确的目的,使每个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始终参与探索学习的全过程,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并有所创新。

3.合作性:学生在探索学习中既要充分表现自主性,又要体现合作性。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见解,互相合作与讨论,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

4.创造性:要十分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励和发扬学生乐于并善于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励和尊重学生新颖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想象。

(二)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

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情境,从中使学生形成探索的欲望并以良好的认知情绪和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自主探索。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探索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和结论。所谓独立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数学知识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学生动手“做数学”,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自主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3.合作交流。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见解,在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探究方法的同时,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还可以通过小组组员之间、组与组之间,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相互表达与倾听的过程中,各自的想法、思路能更好地表现出来。另外,同学之间相互尊重,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合作融洽,学习就更加愉快,同时,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即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在交流中创新,最后形成共识,得出结论。教师在难点上、关键处、思维障碍方面,适时诱导和点拨。

4.实践应用。

重点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地用现成的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了解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关系,进而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这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和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设计练习,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更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的“制作标准体”式的练习,往往造成思维定势,妨碍思维发展,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为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还必须重视设计结构不全、条件不明、必须发挥创造性、结合有关经验才能解决的问题,特别要重视开发性练习的设计。

(三)注意问题

1.确定合理的内容。

“自主探索上的合作交流”是一种学习方式,课堂上要把握好知识的难易程度,太浅显的知识,合作无意义;有关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内容未必让小组合作学习,要追求其教育价值。

2.把握好教师的角色。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师生之间也要加强交流,教师要在师生交流的同时,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指导。

3.防止合作流于形式。

要把握学生学习活动的适度和适量,不是多多益善,要恰到好处。学生在活动中研究探讨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要及时点拨。不要认为课桌摆放成形、活动场面热闹、活动次数多就是有效活动。

四、形成多角度、多方式的教学评价策略

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与学具有诊断、反馈、激励、调节、导向的功能。开展教学评价研究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机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新课程评价改革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的目标,为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评价既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又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的健康持续发展,从而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课题组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形成了以下几种评价的策略。

1.强化激励。

新课标明确指出,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是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以往的评价,往往以选拔人才或评优为主要目的,在评价时常常是鼓励了一方面打击了另一方,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可以这么说,激励是教学评价的精髓。

评价应是无形的激励。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以及自主行为的调控力。所以,教师要有一种伯乐的眼光、宽阔的胸怀,要用亲切的口吻评价学生,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用趣味的语言点拨学生……

教师应用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对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失误、不足,应持宽容态度,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给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宽松的环境、不衰的兴趣、积极的动因。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因,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

2.及时反思。

新课标明确指出,改进教师的教学也是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是新课程对传统教学评价目的的有机延伸。以往的评价,往往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成绩等,而忽视了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显然,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利于师生发展的。通过对教师教学状况的评价,可以促使教师认识、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调整教学方式、进度、目标等。因此,反思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必须重视对自我教学的反思。

3.多元感悟。

新课标确定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评价的具体目标应围绕这些方面展开,形成多维性、全面性的评价目标体系。对不同目标的评价,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或场景来进行评价。如对某一方面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可以在综合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对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可以通过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的考察来评价。

4.整合方法。

自我评价:被评价人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自我评价是由动机引发出来的自我教育的活动,是一种自觉行为。通过成功的自我评价,正确认识自己和明确努力方向,获得亲身体验,就会不断增强这种评价的动机,从而不断促进发展。自我评价时,教师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主要优缺点以及努力的方向,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能力。

伙伴评价:由于伙伴对被评价人的了解远远胜于教师的成人化的目光,因而伙伴的评价也最容易让学生接受。要引导学生对伙伴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面对面的相互交流,深化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主要找优点,目的是在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营造团结合作、互相勉励、共同提高的氛围。

教师评价:教师在收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把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发掘出来,充分展现在全体同学面前,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励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教师要用亲切的语气指出他们应努力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目标。另外教师的评价,对不同的学生要有变化,尽量不重复同一句式或同一词语,学生才会有新鲜感,易于接受。同时,教师的评价要符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同样的回答,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对中等生、对后进生要有所不同。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评价也要有所变化,对外向型、自我感觉好的学生,评价时不妨泼点“冷水”,使他们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戒骄戒躁。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更多些鼓励,让他们充满信心。

5.张扬个性。

评价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评。实施个性化评价,既要考虑学生的过去,又要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是要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个性化评价更多地是要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评价尺度,给不同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

历史课题成果推广 篇8

摘要:课题制学习是部分高校组织大学生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学习模式。是以学生理论学习小组为课题单位,结合所学专业的特点和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项目化专题研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实践表明,课题制学习存在着学生参与的表面化和形式化、课题研究的重复性和低层次性、学习成果的低质化等问题。为此,应改变课题制学习的形式主义倾向,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课题制学习的培训指导。并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改进课程的评价方式,努力做到教学活动过程与考核结果并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6—0044—03

课题制学习是部分高校组织学生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学习模式。所谓课题制学习,就是以学生理论学习小组为课题单位,学生根据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精髓和学科体系,结合所学专业的特点和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来确定课题,进行项目化专题研究的一种学习方式。课题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理论素养,以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但多年的实践表明,课题制学习在推广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一、课题制学习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参与课题制学习的表面化和形式化

课题制学习根据自愿原则组成若干课题小组,表面上看分工明确,人人参与,实质上是小组长一人单干。无论是最初的四五人为一个小组,还是后来的三人为一个小组,真正参与课题学习、调查研究、分析的学生从未超过四成,大部分同学只是在课题制学习申请表上签上自己的姓名,就算大功告成了。虽然减少课题组人数,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百分比,但离人人参与课题制学习的目标还是很遥远。如果采用每人各自申请课题研究的方式,可以实现人人参与的目标,但又违背了课题制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讨论、研究的初衷,使得学生参与课题制学习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

2课题研究的重复性和低层次性

课题制学习是以选题为核心展开的,一般采用参考选题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参考选题有三十多个大类,每学期根据课程发展和形势变化逐步地更新,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另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和个人兴趣自由选题。选题宽泛自主,主要是为了避免课题研究的重复性。但即使这样,学生选题还是往往集中在家乡的变化、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探析和就业问题等方面。而这些选题与课程关系不大,既没有新意,也谈不上深入研究。因此,这就出现了重复性和低层次性研究课题较多的现象。

3学生撰写的论文或调查报告质量不高

课题制学习的标志性成果表现为撰写的论文或调查报告,而这些论文和调查报告往往质量不高。这是因为从标准化考试中选拔出来的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课题制学习,甚至连选题都绞尽脑汁,更不用说撰写论文了,就是写出来的论文,也提不出自己的观点。最终,往往是采用网络调查代替了实地调查,“拼凑组装”代替了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而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相关学科组每学期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对学生撰写出来的论文进行评优。但是,学生论文选题相似,研究方案接近,为了收集资料在网上频频下载,东拼西凑完成的论文或调查报告,既无新意,也体会不到收获的喜悦。而老师在公平公正原则下又很难评出满意的优秀论文。因此,经过调查发现喜欢课题制学习、并从中受益者还不到一成。

二、完善课题制学习的对策

综观课题制学习推广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老师在课题制推广过程中的问题,有学生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有学习目标确定中的问题,还有学校课程考核制度的问题。因此,要完善课题制学习,就要从改革课题制学习的形式、内容、目标及评价方式上入手。

1改变课题制学习的形式主义,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一方面,社会实践可以丰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使理论鲜活生动起来;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在课题制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完成由理性到感性,再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反复的理论灌输,更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追求、探索。学校可以通过演讲、辩论、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强化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对理论的鉴别力、判断力和选择力,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内化为自我情感需要,从而培养高尚的情感品质,将理论自觉地付诸实践;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逐步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放弃或修正自己原有的狭隘或错误的观念。

2克服课题研究的盲目性,加强课题制学习的培训指导

课题制学习要求学生要有高水平的学习策略和一定的研究技能,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克服课题研究的盲目性,培养问题意识。而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必须借助于专家学者们的专题讲座、辅导报告,以及学校各种类型的理论研讨和学术沙龙,尤其是师生之间的激辩、争论、交锋,能使学生在激辩中产生思想的火花,在争论中产生问题意识,在交锋中形成自己观点,最终通过调查研究做进一步佐证。因此,学生只有通过长期的观察、思索、积累和分析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研究的具有新意的选题。

同时,通过加强课题制学习的培训还可以发现、造就学习骨干,避免课题制学习小组长短缺的窘境。在培训中产生的骨干,往往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比较感兴趣,能自觉地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和研究,有高度的学习热情和组织才能。这样的骨干可以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能影响整个课题小组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研究意向和价值取向。此外,课题制学习的推广应在学生全面掌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在师生充分交流的情况下,来确定选题展开调查研究。

3调整教育目标,以学生为本进行分层教学

教育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的各种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课题制学习的目标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通过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审美等方面所要达到的质和量的总的设想和规定。课题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既是理论学习的出发点,又是理论教学的核心问

题。课题制学习的目标定位体现了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反映了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和追求,预示着教学的方向和结果,并制约着课题制学习的整个过程。

近年来,我国高校扩招,进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同一教育目标,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在确立课题制学习目标时不能过分整齐划一,而要充分考虑实行课题制学习的现实条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学习基础、兴趣和爱好,来分年级、专业、批次,逐步地推广。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满足学生内在需求的多元化。

课题制学习在推广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关心所有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层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理论教学的统一性与学生个体差异性之间的矛盾;还可以解决教学目标与考核目标不一致的矛盾,有效地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

4改进课程评价方式,努力做到学习过程与考核结果并重

课程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理论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考核结果进行测量、分析、比较,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课程评价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也是督促学生更好地学习的重要的方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考核方式一般为开卷考试,因考试过分注重理论性,忽视实践性,于是出现了一些学生平时不下功夫,考前突击过关的现象。这种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评价的诊断性和过程性,与课题制学习的目的是格格不入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贯穿政治课教学和学生课题制学习的始终,无论是选题、调查研究,还是形成最后的研究成果,都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推广课题制学习的同时,要对原有课程评价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应增加课题制学习成果在期末总评中的比重,以反映学生课题制学习的真实情况;采取学习过程与考核结果并重的评价方式,详实记录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过程,使评价方式经常化、具体化、客观化,而不是以期末考试的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上一篇:调色岗位职责下一篇:毕业材料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