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引领

2024-07-29

课题引领(共11篇)

课题引领 篇1

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境地, 究其原因, 重要的一条就是唯教材, 轻阅读。自参加“科学认读”课题实验后, 我校就以此课题为抓手, 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具体分两步走:第一步, 在低年级探索“自主识字, 扫清阅读障碍”;第二步, 在中高年级探究“拓展阅读, 积淀综合素养”。多年的不懈坚持, 现已取得显著成效:学生自信了, 勇于展示, 乐于表现;学生识字量增加了, 酷爱读书,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了, 知识面宽, 思维活跃, 脑子特别灵活, 表达非常流畅……可以说, 课题的引领, 为我校语文教学开创了新局面。回顾走过的改革之路, 其做法总结如下。

“一设”:即课表中每周低年级开设一节“识字活动课”, 中高年级开设一节“阅读活动课”。这样的活动课, 是一种语文综合性学习, 与语文课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协调发展。它以学生为主体, 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识字和阅读活动, 发展思维, 进行读写结合。开学初, 教师就拟订好一学期活动计划;学期中, 提前一周备好课送交年级组长审核, 并按时上好每一节活动课, 学校行政领导在不通知的情况下推门听课, 将活动效果纳入教育教学工作月度考核。强有力的措施使得活动课有序、规范、科学、蓬勃地开展。

“二定”:一是制定年段研究目标和年级阅读目标。年段研究目标分三个层次:至二年级结束, 较好地认读2500—3000个常用汉字, 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至四年级结束, 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任务, 形成较高的自主阅读能力,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至毕业前夕, 爱阅读、会阅读、能阅读的基本素养全面提高, 为初中毕业时达到科学认读的最终追求———母语过关奠定坚实的基础。年级阅读目标就每学期阅读数量、方法、能力、习惯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二是制定阅读制度, 即“一诵二看三读”:课前三分钟诵读古诗或优美片段, 每天中午看书半小时, 每晚阅读不少于30分钟。

“三创”:一是创设校园认读环境。走进校园, 就会置身于文化的海洋。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宣传标语, 花草树木上悬挂着名称标牌, 楼道走廊上张贴着名言警句, 唯美墙壁上镌刻着古诗宋词……这些, 如一叶叶小舟, 载着学子驶向知识的海洋, 走向文化的殿堂。二是创设班级认读环境。精心布置教室, 使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让教室成为学生快乐认读、快乐成长的家园。三是创设家庭认读环境。开展“书香家庭”评比活动, 倡导家长为孩子建设小书房, 根据《“书香家庭”星级评比细则》, 每学期进行一次评定, 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物化建设的质量提升。

“四改”:一是改革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 13岁之前是人记忆力的黄金时期, 因此重诵读、重记忆、重积累应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则。教学实践中, 我校好几位骨干老师身先试行, 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 进行“长文‘短教’”。对于大多数学生自己能读懂的课文, 老师不再从头到尾、面面俱到地教学, 而是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剪裁, 或删除多余的教学内容, 或舍弃繁杂的教学环节, 突出教学重难点, 提高课堂效率。这样围绕教材做“减法”, 大大缩短了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间, 有时一节课能学习两篇课文, 这就为校本教材的学习赢得时间, 为进行课内拓展阅读赢得教学的主动权。

二是改革教材。 (1) 增加课文宽度。对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文章, 教师选取其情感核心或训练核心, 选编与之相关联的内容, 再进行有机整合, 形成一个教学块, 以拓宽学习领域。这样, 既开阔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 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材变“长”变“宽”了, 学习效益也扩大了。 (2) 增用校本教材。近年来, 我校编写了识字教材《春花朵朵》《喜迎奥运》, 阅读教材《独领风骚》《语文驿站》《<三字经>诵读》《童心飞扬》《古诗文诵读》。这些教材分别对应相应的年级, 每学期, 老师带领学生学完语文课本后, 便筛选内容用剩余的近两个月时间组织课内阅读。孩子在诵读与积累中, 增加了文化底蕴。 (3) 增学经典文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引导诵读、背诵国学、诗歌, 阅读、交流儿童文学。国学以《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孟子》中的相关内容为主。诗歌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 以现代诗歌为辅:一二年级诵背历代经典绝句约80首;三四年级诵背唐诗约80首;五六年级以《诗经》《古诗十九首》《楚辞》《宋词》节选为主, 约80首;现代诗歌以名家短篇为主, 精选冰心、泰戈尔、普希金等中外作家的适合小学生诵背的名篇约60则, 这样小学阶段古诗加现代诗约300首左右。国学诗歌的阅读教学, 遵循“不求甚解”“熟读成诵”的原则, 用灵活多变的方法, 如竞赛法、情景法、表演法等, 让学生乐此不疲, 出口成诗。对于儿童文学经典阅读, 我们一般开展全班共读一本书活动, 便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提高阅读兴趣和效果。

三是改革作业。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首要之举是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 让无味的抄字写词、做练习淡出学生视线, 让他们有时间去阅读, 有心情去思考, 有目标去追逐。我们曾为学生精心配置过“营养套餐”的作业形式, 周一至周五分别布置“它山之石” (摘抄阅读中发现的优美词句, 或为作文训练提前储备材料) 、“滴水藏珍” (记录短小的、值得珍藏在脑海中的经典名句, 由老师提供) 、“剪报点评” (阅读报纸, 关心时事, 就某一新闻简要点评) 、“实话实说” (留心观察生活, 就生活中的某一见闻有感而发) 、“我的大作” (命题或半命题习作, 学生都自豪地称自己的作文是大作, 常常打印出来张贴, 大家共分享, 还定期装订成册, 自命“我的大作”) 。以上作业的要求很明确:广阅读, 勤思考, 少摘录, 多练笔, 短小无妨, 质量为上, 不让“套餐”套住学生读书的欲望。

这种“营养套餐”, 从写作这个角度说:有观察生活, 有关心时事, 有语言积累, 有自主的习作。这是非常符合写作规律的, 每一“餐”都是有目的, 有实实在在的“营养”的。既是“营养”, 就讲究“均衡”, 讲究“细水长流”, 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我们体会到:这样符合规律、细水长流的坚持, 肯定比那种简单地依靠读“模范作文”走“捷径”的方法, 更有效, 更有益!

四是改革评价。我们编写了各年级《语文质量目标手册》, 就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和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 尤其对课外阅读书目、必背篇目及教师导读和学生阅读晋级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老师们以此作为评价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依据, 就有了抓手, 不再搞题海战术了, 而是真真切切地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阅读。

“五办”:一办展示活动。学校积极承办了“科学认读”课题开题、观摩活动及区市语文课堂教学研讨、竞赛活动, 老师们风格迥异、机智幽默、大气洒脱, 孩子们神采飞扬、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令与会专家、教授忍不住拍手称赞, 用“出神入化”“令人震撼”之词评价课堂教学。二办“读书节”。每年的四月是我校的读书节, 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 规定每个学生必读1—2本名著, 必交一份读书成果展示作品;每班必出一期读书板报, 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学校评比一批“阅读之星”“小小作家”等。三办文学社。学生自愿申报参加文学社, 每班每月推荐五篇教师评改后的优秀文章, 由文学社成员选定、排版、编辑, 出一期《童心飞扬报》。四办广播栏目。“红领巾”广播台设置“书香飘溢”“书海泛舟”“书虫感言”等栏目, 每周进行好书推荐, 播放读书心得, 宣传小读书迷。五办各种竞赛。每学期定期开展美文诵读、童谣说唱、书签制作、读书笔记、阅读小报、个人习作集、演讲、写作、故事等竞赛, 让学生在展示课外阅读成果的同时, 享受语文学习内在的快乐, 品尝成功的喜悦。

课题的实施, 让“识字”与“阅读”教学和谐共进, 既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为他们未来打下坚实的母语基础, 又构建了一种课内课外相联系的课程结构体系, 为语文课改展现了一幅可望而又可及的美好愿景。我们将迈着坚实的步伐沿着这条路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课题引领 篇2

27日晚,我校2014年度省级课题结题会议在会议室召开。本学期计划结题有两项: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农村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现代文阅读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和方法研究》。会议由韦星副校长主持,两个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研讨。

教务处施建军主任代表课题组就课题研究情况做了简单总结,对材料的整理和结题准备工作做了具体分工,并且明确了完成时间。按照要求,所有结题准备工作必须于6月底前完成,主管部门将不定期检查结题工作进度情况,6月5日提交初审材料,合格后打印提交正式结题材料,7月上旬组织结题。韦星副校长针对课题研究实验方案撰写、阶段工作总结撰写、结题工作报告撰写等作了详细培训指导,明确了本次课题结题研讨活动的意义。

课题引领 篇3

一、课题引领,创新教研策略

当前,课题研究与学科教研各自为政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使得大多数课题研究的成果停留在纸上而难以转化为教学效益,同时,许多教研活动却因缺少课题研究的引领而停留在“就课论课”的低水平重复上。为此,我们一直秉持“研为了教,教需要研”的基本理念。所谓“研为了教”,意指研究的课题只有聚焦教学、服务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对教学的指导作用;而“教需要研”,则指教学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予以潜心研究,方能把握其规律性,提升质量。在此基础上,我们创新了“以课题研究引领教研活动”的教研策略:一方面,从教研活动中努力提炼课题研究的问题,进而关照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以课题研究来引领教研活动,提升教研活动的水平。最终达至课题研究与有效教研的双赢。

(一)课题研究源自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与日常教学关系最密切的活动,大量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大多会在教研活动中暴露出来。因此,教研活动的内容便为课题研究的选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例如,《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后,如何在品德教学中贯彻落实“两纲”,就成为了教研的热点。基于此,我们及时将这一教研热点转化为了研究课题。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保障贯彻落实“两纲”的重要途径就是,引导教师们认识到,“两纲”要求与二期课改理念以及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相融相合、相依相从的关系,指导教师们在教学中注意处理好显性与隐性、低年级与中高年级、教材与生活、认知与情感等四对关系。

又如,近年来,在教研活动中反映出品德与社会学科育人价值落实情况不尽人意的问题。针对此,我们展开了全市的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展开了《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育人价值研究》的课题,以引导广大教师切实重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育德功能,自觉地在教学中落实其育人价值。不仅如此,在落实育人价值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又发现教师们容易忽视方法和能力的目标,为此集中开展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效落实方法與能力目标研究》这一课题。

可见,关注一线教研活动,不仅会让我们的课题研究有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还能使教研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通过课题研究而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课题研究引领教研实践活动

当然,研究的课题提出以后,还必须通过教研活动去实践、检验和发展。这也就为提升我们的一线教研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可能和有效的途径。

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效落实方法与能力目标研究》这一课题为例。在这一主课题之下,我们提出了“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方法与能力目标同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机整合的研究”“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方法与能力目标的系统性研究”“国内外相关课程中方法与能力目标的比较”“融合制定三维教学目标中方法与能力目标的确定与表述”“改善学习方式,促进方法与能力目标的有效落实”“方法与能力目标与注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创造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方法与能力目标达成的评价研究”“学生在学习评价中方法与能力目标达成的评价研究”等八个子课题,分配给各区县的教研小组。各区县学科教研员再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经初步审定后,再把子课题的实施贯彻到学校的教研活动中,让广大教师广泛参与课题研究,群策群力。这就使课题研究走出了少数人闭门造车的“象牙塔”,真正成为了广大教师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活动,同时也为教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建设者与完善者提供了平台。

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研活动这一策略的实施,各区县品德教研员以及学科中心组成员的专业素养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曾在徐汇、杨浦等区举办过区中心组教研活动现场展示,可以从中看出他们交流发言的层次和评课的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新教研员也在这样的氛围中较快适应了本学科的教研工作。现在各区县的学科教研活动都逐渐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示与研讨相结合,学术意味也越来越浓厚了。

二、拓展时空,创新教研形式

传统的教研活动一般都采用开会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常规教研。这种常规教研的优点是集中、直接。参与者可以面对面地在同一地点同一段时间里直接交流,有不同意见可以当场研讨乃至交锋,需要形成共识的也可当场形成共识,因而效率比较高。但也因为时间和地点的局限,往往交流和研讨不够充分,影响了教研的质量和成员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近年来,网络教研大大拓展了教研活动的时空,也弥补了常规教研的缺憾。基于此,我市的品德教研活动努力突破常规教研的单一模式,通过常规教研网络化与网络教研常态化,最终创新出“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一体化”的新教研形式。

(一)常规教研网络化

所谓常规教研网络化,指的是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与平台来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具体做法有:(1)教研活动前,通过网络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例如,将教研活动的宗旨、内容、要求等通过网络事先告知出席对象;教研活动需要准备的发言文本和交流稿等通过网络送交主办者审阅;教研活动要进行的教学观摩的教案通过网络来获取专家的反馈和评议,并及时进行修改完善。(2)教研活动中展示的课堂教学录像,专题报告PPT,文字资料等力求在最短时间里上网,供全市学科教师深入研讨,以体现教研的时效性。(3)教研活动后,通过网络收集各方对活动的反馈意见,便于今后改进。

常规教研借助网络的翅膀,极大地拓展了时空,有效地弥补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尤其对于专职教师比例很小的品德学科来说,更是个福音。它能弥补非专职教师因忙于其他学科教学工作而无暇参与品德教研活动的缺憾。

(二)网络教研常态化

当前,网络教研正在不断发展。为确保网络教研常态化,我们专门开展了《品德与社会网络平台互动性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构建了网络教研平台。在这一平台中,专门开设交流与研讨模块,关注资源的有效生成。目前,已经初步积累了系统的教学资源,并形成了相应的操作指南。

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主题网络教研。如,为了配合教育中心的活动,2010年世博会召开期间,我们开展了“炫我风采,参与世博”的主题网络教研活动。上半年,我们组织各校教师在网上共享品德与社会(生活)课中有关“世博教育”的教学片段,并开展了教师议“世博教育”“金点子”活动。下半年,我们则进一步组织教师们开展有关“世博教育”实践性活动作业方案的评选活动。这次主题网络教研共发帖1375个,回帖1661个,浏览次数达23007次。又如,以日常教学为基点,我们开展了“保持备课、上课与作业一致性”的实践主题网络教研活动。通过课例研讨《五十六朵民族花》,结合教师们的说课,发动各区县教研员及骨干教师上网观课、发表感受,进行互动研讨,这次的网络教研共发帖1133个,回帖1870个,浏览次数达26230次。

通过常规教研网络化和网络教研常态化,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真正达到了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形成了促进有效教研的合力。

三、三级联动,创新教研组织机制

为了增强教研实效,我们尝试通过各种渠道来鼓励市、区、校三级加强沟通,协作开展教研活动,进而构建起市区校三级联动的教研组织新机制。

(一)区校轮流承办市级教研活动

我们把市级教研活动轮流安排在各区县进行,而相关的区县则选定一所学校为活动地点。首先,市教研员负责设计教研活动方案,确定教研活动的基本内容和程序。然后,参与承办的区教研员落实本区的教研活动准备工作,包括指导好教研观摩课,落实好参与教研活动的出席者,组织好教研讨论,等等。最后,参与承办的学校则需配合区教研员,准备好教研课,布置好校园环境以及组织安排好具体的教研活动。这种市级教研区校承办的方式,使市教研活动有了稳固的立足点,同时也使区、校得到了学习和展示的平台。此外,由于教研活动是各区轮流承办,这也在客观上促进形成了全市各区相互学习、相互比较与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

(二)市级教研推广区校成功经验

在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实践中,各区县和学校也创造了各有特色的经验。实行市区校教研三级联动,就有利于及时把基层制造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达到资源共享。例如,闸北、浦东新区的“融合两纲、文化浸润”研究成果,静安区一中心小学的“关注评价,促进教学增效”,崇明县的“优化校本教研”以及黄浦区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等优秀教研成果与经验,都能通过市教研活动的展示,得到了辐射和推广。

至今,依托市区校三级联动的教研机制,我们已经成功地组织各区学科教研员和广大教师共同参与教研,完善品德与社会(生活)的学科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为贯彻落实“两纲”,我們共同编写了“两纲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施细则”,成为了全市的指导性文件。2006年在历经新课程改革五年多后,在归纳、梳理和提炼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各区县学科教研员及广大一线教师共同编撰了《奠基——从品社开始》一书,从认识品德与社会课程、落实两纲、三维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师素养七个侧面总结了学科建设取得的进展和经验。

由此可见,市、区、校三级联动开展教研活动,不但能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

基于上述的一系列创新,我市的品德与社会(生活)教研活动已经建章立制,形成了八个步骤的有效教研模式:(1)确立研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2)市区校级联动,商定相关事宜;(3)批订活动通知,设计教研问题;(4)发出活动通知,组织展示活动;(5)撰写活动报告,提交展示资料;(6)组织区域活动,开展网络教研或常规教研;(7)汇总网络意见,深化专题研究;(8)总结教研收获,完善教研档案。当然,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的今天,我们的教研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市 200041)

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篇4

一、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

设计一个课题研究方案,需要回答教育科研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解决什么问题?即课题研究的目标;第二,这项研究有何价值?即课题研究的价值性;第三,有没有能力解决问题?即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第四,得到哪些成果?即课题研究的预设;第五,如何解决问题?即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不是一个线性结构,而是一个不断地趋进问题解决的复式循环结构。实施研究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也是确保课题方案得以具体实现的现实基础,因而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应加强具体实施方面的工作,摆正实施阶段在课题研究中的位置,保证课题研究扎实、深入、有效。研究一般按照以下流程来实施:制订课题方案———申请立项———开题——按计划开展各项活动———中期评估——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完成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二、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四大误区

1. 缺乏规范研究。

目前教师普遍存在不按要求撰写文本,表述语言不准确,方法选择不科学,论点论据不清晰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质量,因此必须保证教育科研的严肃性、规范性、科学性,防止随意性,做到规范的文本填写,科学的研究流程,合理的资源统筹。

2. 理论基础薄弱。

科学研究必须有理论的指导,而一线教师研究课题普遍呈现出缺乏应有的理论依据和支撑,无法用科学的、有力的理论观点,解释所选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为此,课题组应该建立理论学习制度,经常地、定期地进行理论学习,尽可能使每个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都能掌握一定的进行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基本理论。

3. 选题贪大求全。

有些教师教育科研选择的课题常常比较宽泛,涉及因素众多,一个大问题关联着一系列小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甚至没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线索。选择这样的课题以后,即使从事研究,各方面问题的探讨也多为浅尝辄止,有欠深入。对局部的关键性问题的脚踏实地的研究,所产生的辐射、互动、连带作用,有时远胜于浮于表面的面面俱到的研究。

4. 内容跟风追潮。

常常有一些教师一旦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或“潮流”就闻风而动,做相应的各式各样的研究,一定程度地说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还缺乏主体意识,缺乏对自身面临问题的捕捉能力和洞察力,缺乏应对自身独特问题的勇气和智慧。独立确定研究问题,自主开展研究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内在要求和规定。

三、教研部门引领教师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

1.加强教研科研,结合软硬管理。

学校教科研应以学校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学校发展为本。教科研选题应与学校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作为学校发展的预设轨道,使之与学校的发展同步,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通过课题介入的科研管理,切实实现学校各级部门之间的合理统筹安排,促进学校内部运行机制的协同合作,有效提高团队合作效率,发挥教研部门引领科研的主体功能,调动各年级、各学科教师的参与积极性,突破“谁参与谁收益”的狭隘误区,使科研管理真正成为“凝聚教师合力,迫解科研难题”的重要渠道和管理手段。

2.掌握研究动态,更新教师理念。

一是学校教科研应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主体,以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制约阻碍质量效益的实际问题为宗旨,及时跟踪教育研究动向和前沿问题,提炼具有研究价值的选题和内容,为教师提供新颖的教育信息,激发教师探索研究的动力和信心。二是坚持科研与工作相结合。以教育、教学工作带动科研工作,形成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引导教师树立“科研兴教”、“教育要改革、科研需先行”、“向科研要质量”、“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的观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使学校的学术研究持之以恒、有声有色,形成浓厚的学术气氛。

3.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指导能力。

教研员是教师的表率,要想成就更多教师成为科研型的教师,教研员也要先成为科研引领的主力军。因此,教研员应当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走可持续性发展专业之路,勤于反思总结,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指导水平,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创造新的经验获得科学结论,并使之更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切实加强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做学校教育科研的带头人。

摘要:<正>随着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群众性教育研究的认识日益丰富和提高,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不断攀升,“专家型教师”成为学校、家长、学生乃至教育自身对教育者的期望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外力推动和内部需求相统一的职业要求,而中小学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则是保持教师队伍发展的动力和活动的有效途径。一、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

课题引领 篇5

洼子店中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以教育科研引领学校管理特色》。

一、管理特色的确立

(一)背景

2002年以前,洼子店中学只有9个教学班,学生不足400人。教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主要表现为师资结构不合理,严重缺科;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水平更是参差不齐;课堂沉闷,效率低下。布局调整合校后,优秀学苗仍然流失严重。如2003年暑假招生,本镇前100名只留下3人。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学苗素质严重制约着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确立

面对残酷的办学现实,如何改善教学条件,提升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学校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我校领导班子反复酝酿,充分论证,明确提出了科研兴校的战略方针—— “以教育科研引领学校管理特色”。决定通过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来改善教学条件,并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构建有效课堂,以此来达到吸引学生、留住学生、发展学生的目的。

二、管理特色的研究

(一)、明确目标,规范管理

学校制订了《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建立了教科研管理制度和教科研成果奖励机制,明确了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策略、措施。确立了教育科研中心课题《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集体备课管理评价策略研究》,并加强对各级各类课题的规划和整合,形成了一个以中心课题为统率,由分部主课题和教师子课题组成的课题群,使教科研工作规范化、系统化。承担的河北省电教馆“十一五”规划课题《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和承德市“十一五”规划课题《集体备课管理评价策略研究》,带动了中心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课题研究过程中多次请教研室和电教站领导进行专业指导,学校的教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信息技术装备建设,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自2003年开始,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投入127余万元,购置了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现已装备语音教室1个、多媒体网络教室1个、多功能演播厅1个、学生计算机教室3个。共有台式电脑130台,笔记本电脑50台,移动多媒体2台,电子白板2块。专任教师实现了人手一机,24个教学班全部装备了多媒体,实现了“班班通”。建立了完善的校园网,网点覆盖每间教学、办公用房。并装备了分布校园各个角落多达30个音区的广播设备系统。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资源建设水平,我校享有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和河北省远程教育资源,并先后投入20万余元,购买了足够的电子课程资源和大批教学软件,并建立了学校教学资源库。

技术装备的不断投入和更新,全面改善了教学条件,满足了日常教学需要,更为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强化信息技术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校注重强化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与现代教育技术同步发展的教师队伍。2003年,作为一所农村学校的教师,懂信息技术者寥寥无几。学校就邀请电教站领导和老师,利用寒暑假多次从教育教学观念引导,从使用技术进行指导。同时,我校强化教师树立网上学习的观念,并通过专题讨论、现场观摩、案例分析、课件制作和各种竞赛活动,使教师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在实践探索中成长。目前,我校教师都能自制课件,都能熟练使用、乐于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网络教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使教师向现代化、信息化、科研型转化。今年开学,我校所有专任教师又开通了教育博客空间,以此作为专业化发展平台。

(三)、加强集体备课研究,促进有效课堂构建

几年来,我校在教研室的指导下一直致力于《集体备课管理评价策略研究》,走研究、实践→实践、反思→反思、再研究的科研之路,促进了有效课堂的构建。

1、建立了科学的集体备课制度。

我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日趋科学、合理,主要包括《集体备课实施方法和步骤》、《教学设计编写要求和评价标准》、《集体备课研讨制度》、《集体备课反思交流制度》、《集体备课检查督导制度》、《集体备课奖惩制度》、《集体备课管理评价制度》。

2、完善了集体备课操作流程。

在实践中,形成了比较科学的操作流程,具体环节:“制定计划、确定主备→整合资源、主备预案→个体研究、调整完善→集体研讨、形成共识→个性修改、实施教学→课例研讨、改进教学→单元反馈、查漏补缺。”

3、形成了集体备课管理评价模式。

集体备课管理评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管理评价+集体备课过程管理评价+集体备课成果管理评价+备课组教学成绩管理评价。

4、优化了集体研讨质量提高的方法。

强化教学设计编写的实用性——以“主备案研究记录”增强研讨的针对性——统一活动和分组活动相结合增强研讨的实效性——科学的评价促进个体智慧充分发挥的自觉性。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将是我校“十二五”课题研究的一个方向。

三、管理特色显成效

几年来,我校以教育科研引领学校管理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课题研究喜结硕果。《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获河北省电教馆“十一五”规划课题科研成果二等奖,《农村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获承德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科研成果二等奖,《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研究》通过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总课题组结题,《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通过承德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结题。《集体备课管理评价策略研究》,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小单元集体备课的几点做法》和《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益》在县教育教学现场会了作了交流。

2、教师素质明显提升。我校教师在国家、省、市、县举行的课堂教学大赛中,先后有20人次获奖。其中刘淑清老师获国家二等奖,李素娟老师获省一等奖,王春江、高凤娟、闫翠霞、李素娟、刘淑清老师获市特等奖,牛文娟、王艳丽、赵国忠、刘艳超、姚欣老师获市一等奖。在教研室和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师培训活动中,我校王艳萍、牛文娟、赵国忠、张欣丽、高凤娟、朱亚丽老师起到了骨干引领作用。我校有1人被评为承德市名师,3人被评为承德市学科带头人,3人被评为承德市教学能手,3人被评为承德市教学标兵。

3、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几年来,我校中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连续六年被县教体局评为 “中考成绩优秀单位”。2010年中考,我校360名考生,500分以上48人,居全市规模学校第22名,全县同类学校领先位次。去年寒假联考,我校三个年级全部实现同类学校第一,实现了我校教学成绩的新突破。

4、办学规模得到扩大。本镇优秀生源很少外流,我校已经由2002年不足400名学生,发展为1600多名学生。

做校本课题研究的引领者 篇6

一、以实践的理念引领选题

科学选题是做实校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前提。教师职业的实践性特征、专业成长的自主性特点和校本研修的实践表明:只有研究来自于实践、生成于发展需求的课题,才能有效挖掘教师的研究潜能、激发其探究和创新精神、促进其专业成长。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确立了“从实践中生成、服务于实践”的校本课题选题指导原则,通过“强化反思制度、搭建教研平台和提供资源支持”等措施来引领教师选题,既为选题找到了有效路径,又为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

一是强化反思制度,引领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依据“以实践为基础、从小处着眼、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发现原则,建立了教学反思制度,确定了问题发现的路径。要求教师将个体初备、集体研备和二次精备的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疑问记录下来,作为教研课题或话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引领教师从教学准备、课堂组织、学生学习过程等具体环节着手,在备课反思中、课堂实践感悟中、学生学习状态观察中、作业批阅的体验中,产生灵感并提出问题。

二是搭建以同学科教师为活动主体的教研承载平台,为课题研究积累资源。相同学科教师使用的教材相同、面对的学生的学习基础与状态相近;虽然他们在教法上各有特色,遇到的问题也有差异,但相似环境下的教学体验总会产生一些共鸣,这些共性问题正是校本课题研究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我们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和感悟作为教研活动交流和研讨的话题,并通过有组织的交流和探讨,汇聚群体智慧,提炼并形成有价值的问题。

三是建立校本课题征集和梳理制度,为教师选题提供指导。通过组织教科研骨干力量,对实践中产生的重点、热点或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和整合,列为学校教研课题,编制校本课题研究指南;指导教师依据专业发展情况,以及实践和研修需求科学选题;并通过专家引领,提供培训与学习机会,提供经费等方式,为教师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环境与资源保障。

二、以科学的态度指导研究

科学指导课题研究过程是做实课题的基础保障。以科学的态度指导研究,就是要组织和指导教师依据“重实践、重过程、重创新、重实效”的校本课题研究原则,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方案,创造性地实施研究,力求实现突破、创新和生成等多维发展目标。

制定科学的课题研究方案,是引导研究与探索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高效运行的保证。我们把指导教师做实课题研究方案作为推动“创新”的切入点,引导研究者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定位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预设成果,科学设计课题研究的措施、方法和步骤,形成既充分体现引领和驱动功能,又突出创新与生成作用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案;通过方案的研制过程的引领,使研究者明白:“实践”是课题研究的基础,“过程”是课题研究的载体,“创新”是课题研究的动力,“实效”是达成策略生成、措施生成、方法生成的期盼。

创造性地实施研究过程,需要研究者以“坚持不懈、不畏困难、勇于担当”的奋斗精神实践和探究。课题研究既不是做文章,也不是课时设计,更不是常规的话题交流,而是一个融理论研修、实践和探索为一体的递进性专业认知的深化过程,更是实践能力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它需要不断地规划、预设,需要在理论引领下经历反复的实践验证,并在不断反思、提炼、改进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优化策略和方法。其过程既是一个策略实践与方法验证的漫长且艰苦的探索过程,又是一个内化理念、追求创新与实现突破的奋斗过程,在这个不断探索与奋斗的历程中,必然会有诸多障碍、困难及挫折。因此,我们坚持以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指导研究,站在研究者的角度设身处地设想他们可能的困惑和疑虑以及需求;在他们可能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服务和帮助;在他们疲倦时及时给予激励和指导,努力激发其不懈追求的奋斗精神,使他们在体验解决困惑、破解疑难问题的乐趣中,培养奋斗精神,进而生成克难攻关、超越自我的能力与智慧。

三、以发展的思维激励创新

如果说课题研究过程是引领教师实践理念、探索措施和专业研修的发展过程;那么科学归纳与总结成果、深化成果的推介与应用,则是理念转化为常规、成果转化为行动的新起点。只有以发展的思维总结成果,以创新的精神运用和推广成果,成果才能成为创新的生长点,研究才能成为发展的推动力,才能使基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课题研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通过三项措施,引领教研成果服务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师发展、服务于质量提升。一是引领教师通过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深化认知的成果梳理和分析过程,提炼并形成可供推广的成果报告,使成果梳理过程成为教师专业认知的深化和发展过程。二是通过组织开展融成果汇报、评价、推介为一体的同课异构、说课、评课等展示活动,举办成果点评、教育论坛,邀请专家与教师对话等交流活动,引领教师从活动体验与反观对比中吸纳精华、开启潜能、创新思路。三是通过不断完善“注重过程、突出实践、强化应用”的教研引领和激励机制;用制度规引教师钻研业务,加强研修,提升能力;用激励措施引领教师立足于岗位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实践中探索、实践中发展。

实践表明,这种突出“求实”的理念,基于“实践中发现问题、实践中解决问题、服务于教学实践”的校本课题研究,依托的是学校自身的资源,解决的是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追求的是措施改进、师生发展和质量提升,其研究过程与工作实践联系密切,其成果在工作中用得着、见效快,因而具有较强的驱动力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它不仅为教师的校本研修找到了载体,还使课题研究成为了融实践与研修为一体的人人能做、人人愿做的常态性工作,是引领教师深入开展业务研修,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课题引领 篇7

一、教师教研存在的问题及超越

1.问题:教师教研的系统性缺失

当下对于教师教研的研究一片繁荣,“校本教研”、“联片研修”和“工作坊”等多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教研方式层出不穷,众多形式的教研互为补充,力求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方式的不断探索创新才使教师教研不至沦为教育改革中的“时尚新装”,而是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在拓宽教研渠道的同时,我们更要寻求教师教研的深化之路,这要求我们对惯常的思路进行反思。

本质上来说,教师教研指“对教育领域的各种问题、规律、技术、策略及教学全过程的调查、观察、实验、系统思辨、比较分析,以及其他与教育直接相关的所有内容”[1]。这意味着,既要有面向全体的宏观课题,也要有从小处着眼的微型课题;既要涉及教学全过程,也要注重课题的纵向延伸。现实教研活动常将教研互动定得过于宏观,忽视了教师教研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2.超越:创新教研方式的兴起

创新教研是超越当前教师教研系统性的缺失,聚焦实际教学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创生。“创新教研”并非科学术语,而是对当前教研工作的要求和期待。它不仅以正式的教研活动形式存在,还可在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然而总体说来,创新教研在我国并未能得到全面推广,但一些地方已经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践进行教研的创新。如一位语文老师在作文讲评课上发现,占全班总数三分之一左右的“中等作文”常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从而确立了为“中等作文”寻找讲评策略的小课题研究。该教师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学生、行动研究和经验筛选的方法,并与语文组其他老师合作分析了中等作文的共性与不足,分享了讲评“中等作文”的有效方法,并制定了优秀作文的评价标准,来帮助“中等学生”提升写作水平[2]。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上述例子不难概括出创新教研相较于普通教研方式的典型特征:内容更务实、气氛更活跃、参与更广泛、学研更深入。

二、创新教研的主要价值

1.破除教师对教研活动的倦怠情绪,提升其教育研究能力

许多教师对教研活动存在倦怠情绪,原因如下:第一,教研活动选题与方案设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一线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无暇参与其中;第二,教研活动充斥着自上而下外推式的行政色彩,“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第三,“弥补缺陷”式的教研方式忽视了教师自主发展的需求,仅能起到“输血”作用,却未发挥“造血”功能;第四,对于具体学科来讲,教研活动往往存在“单一讲授为主,缺乏形式推新;经验介绍为主,缺乏系统设计;主题组织泛化,缺乏行为跟进”等问题,难以适应教师分层、持续的专业发展要求。

究其根本,教师的倦怠情绪来自于当前教研活动“宏大”、“外推”、“割裂”的取向。相比之下,创新教研视角微观,它始于教学问题的发现,终于教学问题的解决。教师只须面对自己日常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创新教研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既不显庞杂,亦可应用于教学问题的解决,凸显其有效性。可以说,创新教研能够消解学科教师无暇参与教研活动的困局,打开教师因理论水平不足而产生抗拒教研活动的“心结”,能让教师在短时间的收效中体会教学科研带来的成就感,进而不断增强其教学科研的主动性。教师在教研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积淀理论素养,进而为进行“大规模”教育科研奠定基础。

2.密切联系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凸显小课题研究的意义

虽然许多老师都知道将教育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的重要性,但许多教师在教研过程中存在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归根结底源于考试与升学的压力,学生的成绩直接影响了教师各方面的考评,因而教师普遍认为学生成绩的提升远比形式多变的教研活动重要。教师没有在短时间内充分享受到教育理论带来的直接益处,自然会“架空”理论。易言之,正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疏离甚至脱节,大大挫伤了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如果将教研革新的视线投向小课题引领下创新教研方式,情况则会大为改善。创新教研既可以是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匠心独具的“补缺”,也可以消除教师对教育理论学习的倦怠,提升学习兴趣,还可以将教育理论中的知识点延伸到教学实践中。因此,创新教研弥合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的鸿沟,在二者之间架起桥梁乃至促成二者融为一体。在探究教学实践存在问题的破解之道时,教师也在不断厘清问题背后的教学规律,持续为教育实践注入理性元素,使常识性实践接受理性的批判,深化对理论的认识。教师在此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教研方式的革新,自觉自愿地进行更大范围的教研活动。

3.完善教学活动体系,增强学科教师的反思意识

美国教师教育专家波斯纳将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归纳为“成长= 经验+ 反思”,足见个人反思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教师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对于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已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有70%的教师并未将反思自觉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只有在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时才会反思[3]。教师反思活动的缺乏势必会阻滞其专业发展。

教研活动向创新教研的转向,鼓励教师在不断反思自己教学的同时,也要观察他人的教学行为,吸取经验和教训。此时,教师兼具了研究对象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在亲历和观察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将直觉层面的教学经验进行抽象概括,内化为无意识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地反思,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理清、调整自己的理念,最终形成可以灵活面对复杂教学问题的教学思想。随着教学思想境界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也随之增强。

三、创新教研的推进策略

创新教研具有多重必要性,同时,创新教研所必须的理念、内容与工具使创新教研改革的落实成为可能。

1.观念引领:树立明确的教研意识

观念的革新要求作为创新教研主体的学科教师树立明确的研究意识,这不仅需要教师观念的更新,也需要学校领导观念的与时俱进。

创新教研的主体是学科教师。现有的教研活动多由教研室整体规划,再交由教师执行。而在创新教研的过程中,各学科教师成为探究的主体。因此,革新教研观念的首要任务是要求教师转变“自己仅为执行者”的被动观念。教师应该善于、敏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科学的研究框架,并开展相应的行动研究。当然,在当前教育体制的束缚下,并非所有教师都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自行完成观念更新,树立主动进行教研的意识。绝大部分教师观念的改变依然赖于外部力量的推动。

教师观念更新的外在力量主要来源于学校领导的调度,这要求学校领导拓宽对于教研活动的认识,不能只见宏观课题不见微观课题,深刻体悟创新教研的重要价值。由此,在全校乃至全地区中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创新教研活动,渐次勾勒一幅完整的创新教研共同愿景。这样不但可以为宏观的教研提供思路及实践,还能针对性地凸显创新教研的价值,并为其提供具体的开发思路与资源。随着创新教研活动氛围的创生,大部分教师能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自身的观念,成为创新教研开发的自觉自为的主体。

2.内容基础:学科教师小课题研究

作为对以往教研活动的超越,创新教研的新之之处在于其重要的表现形式为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源于一线中小学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是教师在短时期内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中心,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改进的一种课题研究方式”[4]。它形成一股热潮,迅速拉近了教师与科研的距离,在科研方法的普及、教改突破口的探寻、教学质量的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小课题研究涵盖了形成研究方案、回归教学实践、持续教学反思三个循环往复的环节。

研究方案的形成即明确研究问题—设计研究蓝图—进行学术论证的过程。小课题研究的视角小,但范围广,学生在学习中的种种状况与问题都可以成为教师设计和进行小课题研究的主题。例如,针对学生学习各学科的具体情况,学科教师都可以且应当进行小课题研究,针对具体问题对学生施以影响。问题聚焦之后,须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预先假设。该步骤要求教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有经验的同行交流完成。改进问题的途径或有多种,但要择关键而从之,并形成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研究框架的形成,是在研究问题确定之后,教师进行文献阅读和相关访谈,了解问题的研究进展,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规划涵盖“研究步骤—研究进度—研究方法”的系统框架。

回归教学实践即研究蓝图的实施过程。学科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为主,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大大改善了“教”、“研”分离状态。教学过程一改单一的知识传授行为,教师以教学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进入教学场域。在研究假设形成的改进策略的干预下,教师观察学生的实然反应与应然假设的异同。在“实战”状态下,或强化干预或改进策略,以达到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

持续教学反思不是一个独立的步骤,而应贯穿于小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在小课题研究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被赋予了现实的意义,又在教师的不断反思中增添了个性色彩。教师在对行动进行反思、对反思进行反思的往复过程中逐渐形成无意识的教学哲学,成为专家型教师。

3.制度支撑:“5W2H”绩效评价与平台建设

研而不评则浅,为使以学科教师小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研保证科学规范性和持久活力,应引入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以保障创新教研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在此,在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系统化分析方法———“5W”基础上,拓展为创新教研“5W2H”分析方法,从七个维度、四个层次对创新教研进行全方位评价(如表1)。这种创新教研评价分析进入路径在于:对现行教研活动进行七个维度的全面反思检评,如果教研活动对于七个问题的解释度较高,表明该教研活动是可取的。如果七个维度中有一个答复不能令人满意,则表示该方面仍有改进余地。如果某一维度的论证有独创性,则代表可以扩大该层面的效用。

最后,学校应积极创建“创新教研成果共享资源库”,为教师分享交流提供制度平台。应定期举办“创新小课题研究交流会”,使教师有机会展示小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研究经验与教训等,促进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创新教研交流会”可邀请校外专家学者的参与,使教师进行教研并从公众的意见中得以启发。教研方式也由“私下琢磨”转变为“公开探究”。以“交流会”为基础,逐步建成“创新教研共享共建资源库”,将优秀创新教研案例汇编造册,分类管理,一方面便于查找、更新与补充,另一方面更好地积累创新教研的宝贵经验,实现创新教研更大范围的推广与交流。

摘要:当前中小学教研活动存在着系统性的缺失,创新教研是超越其局限的新思路。从深化教研活动的立场来看,创新教研有助于提升学科教师教育研究能力,密切联系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增强学科教师的反思意识。明确的开发意识是创新教研的观念引领;学科教师小课题研究是创新教研的内容基础;“5W2H”绩效评价与平台建设是创新教研的制度支撑。

关键词:创新教研,小课题研究,5W2H

参考文献

[1]聂劲松,邹飞雁.中国百年教研制度审视[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韦芳.在微型课题研究中实现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

[3]邵光华,顾泠沅.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0(3).

课题引领 篇8

所谓微课题研究, 是一线教师运用相对简单的科学方法, 对自身教育实践中具体入微的问题、有意义的事件和有价值的困惑进行观察、分析和反思, 从而发掘和把握日常教育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微课题研究就其性质而言, 是群众性的、大众化的、田园式的教育科学研究。其主要任务是立足校本、扎根课堂、贴近实际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追求更为合理的教育教学行为, 有效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在这种状态下, 教师不再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书斋里去解读、评价别人的教育教学活动, 而是一个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的研究者和被研究的对象, 使教育研究回归教师的生活、回归到常态, 从而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与水平, 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 形成教育教学个性化风格。

如何让微课题研究作为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的途径, 促使每个农村一线教师进入一种研究状态, 即“教师是研究者”这一基本理念, 是我校科研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一句话, 我们倡导的研究务必始终求真。

一、直面困惑, 使课题成为“真问题”

微课题研究关注微观层面的具有研究意义的教育现象和教学事件, 更强调在研究中体察教育中的特殊行为或思想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细心的品质和敏锐的眼光关注我们鲜活的教育过程:一个转瞬即逝的细节, 一句有意无意的话, 一次别开生面的对话, 一幕淡而有味的情景重现……并从中提炼教学中有价值的小问题。而这些问题必定是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而且是普遍现象或典型问题。只有来自教师的内在需求, 才会得到教师们的真正认同, 才是真问题, 才能真正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化。

当然我们要摒弃那些为名为利的“伪研究” (研而无益) 或“他研究” (研而无效) , 真正带领教师去直面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 确立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课题的观点。如教育部门明文规定:小学低段不留课外书面作业。这既涉及严格执行教育政策, 也事关教师基本的职业素养。那该怎么办?目前, 小学低段教学就面临这样一个现实问题。于是就有老师开展“低段语文作业随堂化的研究”, 这样一种以现实问题的分析解决为指向的微课题研究,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都是我们一线教师的第一选择。

关注真问题很重要, 但问题的关键是真问题从哪里来?能不能发现并确定一个合理的问题取决于一线教师的境界和眼力。一位来自城区支教的音乐老师, 当她在教孩子们唱歌的时候, 总是发觉农村的孩子表现欲望不强, 害羞、自卑、紧张、焦虑等情绪频频出现。于是这位音乐老师根据这种现象, 开展了“增强7—8岁农村儿童在歌唱中表现力的实践研究”的微课题研究, 该课题不仅区级立项, 而且也在市级立项。这样的研究课题是教学中的真问题, 以解决教师面临的问题为目标, 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行为为落脚点, 真正将课题研究扎根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有没有问题事关做事的效果, 而什么样的具体问题值得研究, 则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观点、学科素养、研究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 一个教师进行解决真问题的研究不仅体现了他现有的工作状态与水平, 同时也积极培育着他的专业精神, 发展着他的专业能力。

二、持续把握, 使研究变为“真行动”

微课题始于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追问。每一个课题都有其特殊的定位, 每一个研究者要善于从自己选题的原始冲动中梳理出自己究竟想干什么, 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最后要得到什么结果, 分析问题在其所涉及的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研究取向, 从特定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改造, 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 让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与一般以展示为目的的教研活动不同, 当微课题一旦确立并实施, 真科研就必须持续而深入地对问题进行追踪分析。往往这个时候会出现与“真”相背离的研究状态:第一种对问题描述片面, 对矛盾的主要构成认识不清;第二种对问题的分析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第三种分析问题时眉毛胡子一把抓, 主次不分, 真伪难辨。这些都将导致无法对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 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 这种“真行为”需要教师沉下心来, 耐得住寂寞, 做好持久战的研究准备, 报有守着花开守到落花无数的心态。任何广种薄收的心态, 浮光掠影的做法不但与“真”的追求格格不入, 也难以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成果。

微课题的持续把握, 让每一位教师都有研究任务, 使每一天的日常教学工作都成为研究的过程, 不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 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上的变化。为此, 我们不定期地举办“微课题习得论坛”。有时以镇级教研组研讨的形式, 有时以校本教研的方式, 有时以同组研究者沙龙的形式, 有时以相同兴趣的爱好者研究方式等进行, 在活动中让每位教师轮流担当课题研究的实录者, 在习得中相互反思、相互提高、共同进步, 掌握研究方法, 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一年多的研究, 仅教师们撰写的教学案例及反思就达几百余篇。不少教师在发现并解决一个问题之后, 又投身新一个问题的研究中。

我们认为, 教师有了具体的任务, 其研究过程才能与日常教学同步, 才能使研究转变为真正的教学行为, 促进教师通过点的深入研究, 带动整体教学观念的转变。

三、行为跟进, 使理念落脚“真策略”

微课题研究必须树立全程的实践意识, 以实践引领研究, 以实践展示研究, 是对微课题研究的一个客观要求。如果脱离了实践, 微课题研究就失去了其作为课题研究的意义。行为跟进, 其目的就是将微课题研究的核心思想付诸于教学行动中, 是课题研究的过程体现, 也是课题研究取得成效的关键。这样在研究中才能促进教师专业的真正成长。

真正意义上的行为跟进, 需要恰当的操作性模式的规范和引领, 进而使教师的行为跟在点上, 使研究成为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有效结合的过程。如我们提出了“明辨创新”的教学思想, 把“以学促教”融入课堂教学中, 要求教师不断地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 完成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取得充实丰盈的课堂教学效果, 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以切实达到教书育人的教育教学目的。为将这一理念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中, 我们调整了课堂教学评价表, 明确了七项评价指标, 即学生层面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学习达成状态与教师层面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特色, 评价指标中关注学生的表现达到60%。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六学策略”, 即铺垫助学、诱趣激学、顺思导学、应用促学、疏理评学和实践延学, 更加凸显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达到了教为学服务的目的。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更自主地学呢?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三梳善问”的课堂教学模式, 即在教学过程中呈现三次梳理环节:课始梳理目标 (完成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的转化) 、课中梳理重点 (指导阅读教材, 完成书面语言到感悟理解的转化) 、课尾梳理结构 (完成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 , 要求三次梳理都让学生走上讲台, 陈述观点、质疑释疑, 在教师的点拨、同伴的互助下, 对学习目标、问题、知识结构进行疏通和整理, 进而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 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中的真问题暴露出来, 进而实现教学交往中的双向问答。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通过构建“六学策略”和“三梳善问”课堂教学模式, 为教师有效地落实“以学促教”的教学理念搭建了平台, 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 不管是语文学科、数学学科, 还是美术、科学学科, 都在学校教学思想的引领下, 一个个有价值的微课题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交流的研究”“先学后导在农村小学中高段略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小学科学分组实验中实验器材呈现策略的探索”“学习策略在农村小学高段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优化小学高段美术作业管理的探索”等孕育而生, 并在理念的指引下, 对所直面的问题持续观察, 分析比较, 静心探究, 不断实践。当然运用一定的科研技术, 逼近事实, 认识真相, 把握住问题的本质, 在不断研究中改变着教师的职业感受, 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喜悦和成功。

我们认为, 在微课题研究中有效的行为跟进, 需要恰当的操作模式引领, 促使教师在具体操作模式中体现教学思想、改进教学行为, 不断开拓研究思路, 完善研究设计与实践, 提升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四、多校联动, 使活动体现“真效益”

随着教育均衡及课改工作的深入, 多校联动已成为教学研究工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也就是多所学校围绕同一主题开展研讨活动, 同课异构, 异中求同, 不仅丰富了教学研究方式, 而且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在课题研究中引进多校联动的机制, 同样是促进研究深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所乡镇中心学校, 不仅应与城区学校结对互学交流, 与其所属完小助学完善, 同时还应组成不同类型学校研究共同体。在这样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下, 开展联合研究活动, 推进微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

我们认为, 通过多校联动, 不仅可以使研究更具普适性, 而且能进一步拓宽教师的研究视野, 进一步提高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研究效率。在近几次的学生科学实验操作比赛中, 学校、参与比赛的指导老师、操作的学生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教师研究的真效益体现在教学进步、专业发展和学术贡献这三个方面。

实践表明, 微课题研究在皋埠, 已成为教师个人自发的研究行为, 它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 把解决现实的真问题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 引领着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扎实。尽管目前学校的微课题研究还不够成熟, 有待规范和完善, 但它不失为一种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教育教学实际的教育科研方式, 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实践智慧的结晶。

课题引领 篇9

一、夯实专业基础充实自身素养

真正高水平的教师, 注重的是自身文化底蕴的修炼。学校老师缺乏什么?干部们经过诊断发现, 教师对教材研究不透, 对重点难点把握不准, 归根结底是教师学养不够丰厚。现在的任课教师, 毕业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后, 原来所学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逐步遗忘, 平日里忙于教育教学工作, 缺乏对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提高。

针对教师队伍现状, 学校提出“学海无涯乐作舟, 学无止境心丰厚”, 要求教师把缺乏的知识必须补上。为此, 学校有计划地开展了“语文基础知识”“篇欣赏”“古诗词鉴赏”“文学欣赏与阅读教学”“汉字学与语文教学”“汉字书写津梁”“修辞”“如何撰写论文”等培训。从拼音开始, 到字、词、段、篇以及修辞, 让教师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 并加以运用。通过学习培训, 教师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教学、品味文章, 不再觉得没得讲、不会讲。教师们还运用象形、指示、形声、会意四种造字法, 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汉字的音、形、意的方法, 使学生在认识字的同时, 了解中华文化。

书籍是精神食粮, 是最好的老师。学校为教师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班主任》等专业期刊, 购买了《论语心得》《窗边的小豆豆》等书籍, 校长送书《学习性评价丛书》……。阅读, 使教师的学养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得到全面提高, 让教师在汲取丰厚的文化营养中, 不断提高人文底蕴。

学校还充分利用本区智力资源优势, 请有经验的教育教学专家开办讲座, 参与教师的备课、听课、评课等, 使广大教师在积淀中成长。仅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就邀请到20多位 (人次) 专家走进校园, 举办专家讲座6次, 专家送课3次6节, 听评课40多节, 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写字、音乐、科学7个学科, 惠及各科教师80多人。

二、写字培训入手实施专项达标

国家教育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强调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 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 终身学习。”教师提升教育教学专业水平, 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需要写好字, 这既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之一, 也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为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素质, 更好地指导学生“识规律, 写好字”, 学校在广大教师中开展了写字专项达标校本培训。

学校聘请专家邹方程老师进行课堂指导和专题讲座, 培训教师掌握写字规律和写字指导方法;教师们有计划地进行书写练习, 语文教师课堂指导学生书写, 认真完成作业, 成绩纳入考核;教师自愿报名参加1—6年级上册的《识规律, 写好字》的汉字体例编写, 签署协议书, 履行协议职责完成编写工作;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每周完成一个单元的《识规律, 写好字》的临摹练习, 例字编写教师每周额外上交例字作业, 数量不限;组织开展“如何指导学生识规律, 写好字”的经验交流活动;学期末撰写专项培训与指导学生写字相关的案例或论文。

学校还建立了培训考勤制度, 制定了具体考核和奖惩办法, 建立了教师个人写字档案, 给予教师等级证书, 并按照考核等级给予数百元的奖励。参与教材编写及例字编写的教师按照学校论文等级颁发证书, 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补助相应的劳务费, 教师例字被编辑字帖, 每人奖励相应奖金。教师考核待达标者, 扣除相应奖金, 给予一个学期的再学习时间, 同时取消本学期各种评优评先和考核优秀资格, 仍不达标者则安排转岗或待岗。

三、组建教研团队开展课例研究

问问自己:痛苦在哪里, 是否在自己?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成为教师们的共同话题, 学校教研小团队以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来开展教研活动。每个组在第一次教研活动时, 教学干部和组长都要组织教师们查找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 讨论定出本组的研究主题, 每学期都要围绕这一主题探索寻求解决的方法。

学校教研小团队建设, 严格按照主题明确、分工协作、责任到人、步骤清晰的原则。各教研组、课题组制定出扎实有效的“八步”校本教研活动程序, 形成有效的教研机制,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 每一位教师都明确自己的责任, 知道应做什么, 该怎样做;目标是什么, 如何达到;个人在组内的角色, 需要发挥什么作用。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 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每次教研活动, 校长和教学干部都全程参加, 一方面了解教学研究的效果, 同时与教师一起研究学习。他们每次都与教师一起备课, 一份教案经常几异其稿, 干部、教师自由发表意见, 开诚布公, 营造了一个集体研究的氛围。

如果说学校作为一个大团队, 那么学校的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和项目组就是一个个教研小团队。小团队的建设是以教育教学内容为核心, 通过专家引领、课题引领、同伴互助的方式, 形成在参与中研究, 在研究中合作, 在合作中交流, 在交流中享受快乐成长。

四、明确研究主题依托专家引领

学校的一些课题组、项目组, 以教师兴趣爱好为核心自愿组合, 打破学科、年级、身份的界限。每个成员根据自身的特长, 扬长避短, 发挥各自的优势, 为达到共同的团队目标而努力。

例如, 多年来拼音教学的教法没有变化, 三位二年级的教师深切希望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面对教师的困惑, 学校引进了拼音实验项目。项目组成员采取自愿组合的方式, 在专家引领下开展实验。项目组成员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拜访专家, 进行学习、备课。他们改变了拼音教学原有的教学顺序, 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在教学中运用动作、情景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将拼音的读音、扩展、阅读、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和专家一起研究教材、集体备课、共同反思, 不仅研究了如何教拼音的方法, 更从专家的身上学习到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三位教师在完成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上, 一起备课, 共同研讨, 读同一篇文章, 写同一篇教案, 同上一节课, 同研一个问题, 同写一篇反思, 共享成功的喜悦。她们相互鼓励, 克服畏难情绪, 彼此增进了友谊, 形成同甘共苦的研究小团队。通过这项实验, 教师们的研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真意识和团队意识得到了增强。

学校聘请北京市基础教育教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室主任康静涵老师, 指导教师在全校开展“习作教学”研究活动。在康老师的指导下, 教师改变了以往的习作教学模式, 总结出“学生预作为先, 师生共赏”的新模式。这种以了解为基础, 以欣赏、自悟为核心, 以兴趣为目的的模式,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更使其学会欣赏、尊重、关心帮助别人, 同时唤起了学生热爱生活、表达生活的热情。这种习作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

通过问卷和访谈、教研活动记录、教师个体发展的信息、各种教研活动的照片及影像材料、专家参与教研活动的感受等, 评估教研工作的效果, 并形成了学校教研资源和专家培训资料库。

五、加强总结反思提升专业水平

学校针对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教研活动制度不够完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以及缺少专家的引领等问题, 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通过完善教研相关制度, 做到有规可依。每个学期举办一次优秀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长评比活动, 加强教研组长的责任意识, 指导各教研组建立自己有特色的教研文化。落实研究主题, 明确教研目的, 加强回顾反思, 总结提升经验。学校每个学期都定期召开优秀教研组交流会, 通过这种形式, 给教研组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教研组彼此间信息的交换, 达到经验分享, 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经验;在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经验的同时, 丰富自己的思想, 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学校还开展了“我的教育故事”评选活动, 改变过去的一两句教学反思, 变为写生动的教学故事。在记录故事的同时, 记录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分析故事的同时学习教育理论, 对自己的做法再进行深入认识。通过整理、交流、评选, 形成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处理一些问题的理性做法, 从而使很多教师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 解决了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做的问题。

每个学期期末总结时, 教师将一学期的经验、感受、遗憾、希望都倾吐出来。这是一个交流的机会, 也是一个提升教师品位的机会, 更是凝聚人心、汇聚思想的机会。校长抓住这个时机对全校每一名教师进行点评, 在点评中提出希望和要求。

学校还建立了校长定期谈心制度, 以面对面或心语信箱的形式与教师交流, 也可用短信、笔会的方式进行沟通。同时, 为每位教师配备个人发展“档案袋”。教师们定期将个人的教学设计、读书感悟、发表文章、获奖证书等整理归档。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变异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爱生学校”等区级群体课题和若干校级课题研究, 进一步强化了学校民主、开放的组织文化,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团队约定, 都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每个人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和创造力, 成为团队的重要支柱。

课题引领 篇10

云伟潮:较长时间以来, 网络教学似乎只是公开课的专利, 不能实现常态化。甚至, 在很多中小学教学中, 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阶段, 教师从原先的“满堂灌”到“满堂映”, 这种教学辅助方式浅层整合的思想和做法已明显滞后, 其应用也是低效的, 甚至引起负面作用, 已经不能适应课改发展的需要。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进一步探索构建网络环境教学新模式;如何突破网络课堂教学常态化的瓶颈, 更好地发挥计算机和网络环境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为新课改的深入提供技术支撑, 引发观念转变, 推进课堂教与学方式的改革, 积极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新型模式, 是信息技术和新课程教学“整合”与“构建”相融并进的问题关键。

2006年, 当Blog正走红中国时, 我注意到了Wiki, 它以其百科词典的知识储备功能, 平等、共建、共享、协作的特点展示出比Blog更强的教学优势, 更能体现当今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新课改理念, 我认为以知识为中心的Wiki比以个人为中心的Blog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于是决定把Wiki作为我校的研究方向。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课题开展三年多来, 取得了哪些成绩?Wiki辅助教育的优势是什么?

云伟潮:课题开展三年多来, 课题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共计获得全国奖项15个, 省级奖项2个, 其他奖项12项, 并持续引起全国关注。我们在几年的研究探索和教学实践中, 发现利用Wiki, 使得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和学习, 充分发挥了群体参与和更新迅速的优势, 能够快速地建立起内容丰富且呈动态增长的教育资源库, 解决了目前数字化教育资源分散和封闭的弊端, 满足了教育教学对知识更新和系统化的需求。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 有哪些困难, 是如何克服的?

云伟潮:在课题实施过程中, 我们发现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困难。

第一, Wiki技术瓶颈。

我们在网站建设和应用的实践中发现, Wiki应用在文科方面较好, 应用于理科方面由于Wiki编辑器的局限性, 一些理科需要使用的公式、符号与图形无法呈现或呈现较困难, 影响教学效能的发挥。随着Wiki平台技术的发展完善, 相信这个难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第二, 教师教育理念瓶颈。

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是制约Wiki构建网络化条件下新型课堂的关键, 教师需要在思想上摒弃应试教育思想, 树立新观念。敢于开拓创新, 积极探索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

第三, 常态化网络环境瓶颈。

在Wiki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新型课堂只有实现常态化才能体现出课改的价值, 网络环境下的新型课堂也是如此。一个时期以来,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配置价格居高不下, 加上布线装修等因素, 使得信息技术的日常教学只停留在浅层阶段, 网络环境只停留在为数不多的实验室或多媒体计算机室中, 无法实现真正的常态化和普及化。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相对于传统教学, 使用Wiki会不会增加教师或学生的课业负担?

云伟潮:课题组的Wiki实验证明, 学生的学习、辅导、训练、巩固以及评价均可在课堂上完成, 正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集中表现, 中学生通过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已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 他们很容易掌握Wiki网站的使用技巧, 以知识仓库为特征的Wiki动态资源库给他们提供了互相学习的环境, 只要有效组织引导, Wiki就会显现强大的生命力。同时, 深圳的教师已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 他们作为网站管理者和使用者, 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 组织学生应用网站平台进行课堂或课后学习, 学习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学校目前自建的Wiki网站是否对校外完全开放?在校内是否同时对所有学科、所有年级开放?

云伟潮:学校目前的“初中维基百科网站” (http://czwiki.sungangedu.net:99/) 是全国首个基础教育Wiki网站, 对校内外用户开放, 浏览者无需注册即可访问, 注册用户可以创建或修改相关词条, 全校所有学生都可利用网站协作学习, 效果明显。经过三年多的建设, 目前网站共有注册用户4453个, 建设分类1703个, 贡献词条15510个, 网站已成为师生日常教学和学习的工具。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Wiki应用于语文教学和英语教学的优势很明显, 值得借鉴。但有些情况其他呈现方式也很适合。比如, 可以选择在校园网站开辟专栏, 那么Wiki的介入与之比较有何优势?

云伟潮:校园网站 (或专题网站) 和Wiki社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校园网站专栏是以网站管理者发布信息为主, 浏览者只能被动阅读内容;而Wiki是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社区, 每个用户既是浏览者, 同时又是建设者, 使用Wiki可以轻松地建立个人知识贮备仓库, 登录后就可阅读个人创建和参与编辑过的词条。这两种形式正好体现出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和新课改以学生为中心的两种思想的截然差别。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改革, 一直倍受争议, 理论提倡得好, 具体实施难度很大, 尤其是现在学生越来越难管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参与学习, 远远不如游戏和聊天更有吸引力。Wiki教学是如何克服这一点的?

云伟潮:学生难管理, 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基本是被动的, 因而缺乏内在原动力。教师应摒弃应试教育思想, 树立新思想。培养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

Wiki网络平台所体现出来的技术特点完全符合新课改理念──借助平台的知识积累功能, 教师可以轻松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活动;借助平台自身的特点, 可以实现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体验。同时, Wiki还可以调动具有不同个性、能力及自信心的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 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Wiki辅助教育教学取得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在这个研究课题结题后, 学校下一步有什么发展计划?

云伟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创新问题既是当前教育研究特别是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热点, 也是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沿问题和关键问题。相关课题组已经做出了积极探索, 但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很多方面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我们打算在这个研究课题结题后, 继续申报以Web2.0应用为核心的课题, 在全国范围内联系多个感兴趣的单位, 共同开展相关教学研究, 为教育教学的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

课题引领 篇11

关键词 创新教研 小课题研究 5W2H

中小学教师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动力。随着教师教研引发的广泛关注,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不断涌现,但教研方式和评价方式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何引导教师教研突破瓶颈、引向纵深,成为研究者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教师教研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聚焦阐述创新教研的价值和推进策略。

一、教师教研存在的问题及超越

1.问题:教师教研的系统性缺失

当下对于教师教研的研究一片繁荣,“校本教研”、“联片研修”和“工作坊”等多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教研方式层出不穷,众多形式的教研互为补充,力求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方式的不断探索创新才使教师教研不至沦为教育改革中的“时尚新装”,而是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在拓宽教研渠道的同时,我们更要寻求教师教研的深化之路,这要求我们对惯常的思路进行反思。

本质上来说,教师教研指“对教育领域的各种问题、规律、技术、策略及教学全过程的调查、观察、实验、系统思辨、比较分析,以及其他与教育直接相关的所有内容”[1]。这意味着,既要有面向全体的宏观课题,也要有从小处着眼的微型课题;既要涉及教学全过程,也要注重课题的纵向延伸。现实教研活动常将教研互动定得过于宏观,忽视了教师教研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2.超越:创新教研方式的兴起

创新教研是超越当前教师教研系统性的缺失,聚焦实际教学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创生。“创新教研”并非科学术语,而是对当前教研工作的要求和期待。它不仅以正式的教研活动形式存在,还可在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然而总体说来,创新教研在我国并未能得到全面推广,但一些地方已经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践进行教研的创新。如一位语文老师在作文讲评课上发现,占全班总数三分之一左右的“中等作文”常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从而确立了为“中等作文”寻找讲评策略的小课题研究。该教师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学生、行动研究和经验筛选的方法,并与语文组其他老师合作分析了中等作文的共性与不足,分享了讲评“中等作文”的有效方法,并制定了优秀作文的评价标准,来帮助“中等学生”提升写作水平[2]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上述例子不难概括出创新教研相较于普通教研方式的典型特征:内容更务实、气氛更活跃、参与更广泛、学研更深入。

二、创新教研的主要价值

1.破除教师对教研活动的倦怠情绪,提升其教育研究能力

许多教师对教研活动存在倦怠情绪,原因如下:第一,教研活动选题与方案设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一线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无暇参与其中;第二,教研活动充斥着自上而下外推式的行政色彩,“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第三,“弥补缺陷”式的教研方式忽视了教师自主发展的需求,仅能起到“输血”作用,却未发挥“造血”功能;第四,对于具体学科来讲,教研活动往往存在“单一讲授为主,缺乏形式推新;经验介绍为主,缺乏系统设计;主题组织泛化,缺乏行为跟进”等问题,难以适应教师分层、持续的专业发展要求。

究其根本,教师的倦怠情绪来自于当前教研活动“宏大”、“外推”、“割裂”的取向。相比之下,创新教研视角微观,它始于教学问题的发现,终于教学问题的解决。教师只须面对自己日常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创新教研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既不显庞杂,亦可应用于教学问题的解决,凸显其有效性。可以说,创新教研能够消解学科教师无暇参与教研活动的困局,打开教师因理论水平不足而产生抗拒教研活动的“心结”,能让教师在短时间的收效中体会教学科研带来的成就感,进而不断增强其教学科研的主动性。教师在教研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积淀理论素养,进而为进行“大规模”教育科研奠定基础。

2.密切联系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凸显小课题研究的意义

虽然许多老师都知道将教育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的重要性,但许多教师在教研过程中存在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归根结底源于考试与升学的压力,学生的成绩直接影响了教师各方面的考评,因而教师普遍认为学生成绩的提升远比形式多变的教研活动重要。教师没有在短时间内充分享受到教育理论带来的直接益处,自然会“架空”理论。易言之,正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疏离甚至脱节,大大挫伤了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如果将教研革新的视线投向小课题引领下创新教研方式,情况则会大为改善。创新教研既可以是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匠心独具的“补缺”,也可以消除教师对教育理论学习的倦怠,提升学习兴趣,还可以将教育理论中的知识点延伸到教学实践中。因此,创新教研弥合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的鸿沟,在二者之间架起桥梁乃至促成二者融为一体。在探究教学实践存在问题的破解之道时,教师也在不断厘清问题背后的教学规律,持续为教育实践注入理性元素,使常识性实践接受理性的批判,深化对理论的认识。教师在此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教研方式的革新,自觉自愿地进行更大范围的教研活动。

3.完善教学活动体系,增强学科教师的反思意识

美国教师教育专家波斯纳将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归纳为“成长=经验+反思”,足见个人反思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教师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对于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已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有70%的教师并未将反思自觉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只有在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时才会反思[3]。教师反思活动的缺乏势必会阻滞其专业发展。

教研活动向创新教研的转向,鼓励教师在不断反思自己教学的同时,也要观察他人的教学行为,吸取经验和教训。此时,教师兼具了研究对象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在亲历和观察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将直觉层面的教学经验进行抽象概括,内化为无意识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地反思,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理清、调整自己的理念,最终形成可以灵活面对复杂教学问题的教学思想。随着教学思想境界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也随之增强。

三、创新教研的推进策略

创新教研具有多重必要性,同时,创新教研所必须的理念、内容与工具使创新教研改革的落实成为可能。

1.观念引领:树立明确的教研意识

观念的革新要求作为创新教研主体的学科教师树立明确的研究意识,这不仅需要教师观念的更新,也需要学校领导观念的与时俱进。

创新教研的主体是学科教师。现有的教研活动多由教研室整体规划,再交由教师执行。而在创新教研的过程中,各学科教师成为探究的主体。因此,革新教研观念的首要任务是要求教师转变“自己仅为执行者”的被动观念。教师应该善于、敏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科学的研究框架,并开展相应的行动研究。当然,在当前教育体制的束缚下,并非所有教师都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自行完成观念更新,树立主动进行教研的意识。绝大部分教师观念的改变依然赖于外部力量的推动。

教师观念更新的外在力量主要来源于学校领导的调度,这要求学校领导拓宽对于教研活动的认识,不能只见宏观课题不见微观课题,深刻体悟创新教研的重要价值。由此,在全校乃至全地区中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创新教研活动,渐次勾勒一幅完整的创新教研共同愿景。这样不但可以为宏观的教研提供思路及实践,还能针对性地凸显创新教研的价值,并为其提供具体的开发思路与资源。随着创新教研活动氛围的创生,大部分教师能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自身的观念,成为创新教研开发的自觉自为的主体。

2.内容基础:学科教师小课题研究

作为对以往教研活动的超越,创新教研的新之之处在于其重要的表现形式为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源于一线中小学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是教师在短时期内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中心,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改进的一种课题研究方式”[4]。它形成一股热潮,迅速拉近了教师与科研的距离,在科研方法的普及、教改突破口的探寻、教学质量的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小课题研究涵盖了形成研究方案、回归教学实践、持续教学反思三个循环往复的环节。

研究方案的形成即明确研究问题—设计研究蓝图—进行学术论证的过程。小课题研究的视角小,但范围广,学生在学习中的种种状况与问题都可以成为教师设计和进行小课题研究的主题。例如,针对学生学习各学科的具体情况,学科教师都可以且应当进行小课题研究,针对具体问题对学生施以影响。问题聚焦之后,须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预先假设。该步骤要求教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有经验的同行交流完成。改进问题的途径或有多种,但要择关键而从之,并形成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研究框架的形成,是在研究问题确定之后,教师进行文献阅读和相关访谈,了解问题的研究进展,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规划涵盖“研究步骤—研究进度—研究方法”的系统框架。

回归教学实践即研究蓝图的实施过程。学科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为主,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大大改善了“教”、“研”分离状态。教学过程一改单一的知识传授行为,教师以教学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进入教学场域。在研究假设形成的改进策略的干预下,教师观察学生的实然反应与应然假设的异同。在“实战”状态下,或强化干预或改进策略,以达到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

持续教学反思不是一个独立的步骤,而应贯穿于小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在小课题研究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被赋予了现实的意义,又在教师的不断反思中增添了个性色彩。教师在对行动进行反思、对反思进行反思的往复过程中逐渐形成无意识的教学哲学,成为专家型教师。

3.制度支撑:“5W2H”绩效评价与平台建设

研而不评则浅,为使以学科教师小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研保证科学规范性和持久活力,应引入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以保障创新教研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在此,在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系统化分析方法——“5W”基础上,拓展为创新教研“5W2H”分析方法,从七个维度、四个层次对创新教研进行全方位评价(如表1)。这种创新教研评价分析进入路径在于:对现行教研活动进行七个维度的全面反思检评,如果教研活动对于七个问题的解释度较高,表明该教研活动是可取的。如果七个维度中有一个答复不能令人满意,则表示该方面仍有改进余地。如果某一维度的论证有独创性,则代表可以扩大该层面的效用。

最后,学校应积极创建“创新教研成果共享资源库”,为教师分享交流提供制度平台。应定期举办“创新小课题研究交流会”,使教师有机会展示小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研究经验与教训等,促进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创新教研交流会”可邀请校外专家学者的参与,使教师进行教研并从公众的意见中得以启发。教研方式也由“私下琢磨”转变为“公开探究”。以“交流会”为基础,逐步建成“创新教研共享共建资源库”,将优秀创新教研案例汇编造册,分类管理,一方面便于查找、更新与补充,另一方面更好地积累创新教研的宝贵经验,实现创新教研更大范围的推广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聂劲松,邹飞雁.中国百年教研制度审视[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韦芳.在微型课题研究中实现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

[3] 邵光华,顾泠沅.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0(3).

上一篇:政治参与下一篇:语文教育与性别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