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质疑引领教学

2024-05-14

课题质疑引领教学(精选5篇)

课题质疑引领教学 篇1

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的理念, 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探究性学习, 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经历其过程, 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深化课堂教学的今天, 我努力尝试让探究性学习走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1.在空白处质疑

从美学的观点来看, 有些课文有许多空白点和不确定性, 它需要经过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让读者以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去填充这些空白点。小语教材中也有许多空白处, 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天地。

案例苏教版一上第7课秋姑娘的信

课文语句:咦, 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哈, 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教学片段:

1.秋姑娘还写了许多信, 哪句话告诉我们的?

2.大声读最后一段, 读好语气词“咦”、“哈”。

3.指名两位学生分别读一段, 一问一答。

要求:“咦”读出奇怪的语气;“哈”读出舒畅的语气。

4.同桌一问一答, 各练习一次。

5.老师问, 学生答。

要求:读出对秋姑娘的赞美之情。

6.秋姑娘又给谁写了信, 说了什么呢?

7.想象训练, 好朋友随机组合讨论写信对象及信件内容。

8.学生交流。

⑴“亲爱的小燕子, 天气凉了, 别在北方贪玩了, 快飞回南方吧, 路上要多加小心!”

⑵“亲爱的花姐姐、花妹妹们, 北风把你们的花朵都吹落了, 别伤心, 明年春天还会长出来的。”

⑶“亲爱的警察叔叔们, 你们在外值勤, 站岗, 要多穿点衣服, 可别着凉生病了!”

9.如果你是秋姑娘的好朋友, 读了她的信后, 你会怎么做?

(学生述说各种生物的过冬准备。)

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可以启发学生想象, 填充文章的空白。学生就容易进入“文章的心灵”, 从而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有利于开阔、激活学生的思维, 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更有助于发挥语文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中的影响力。

2.在矛盾处质疑

文章前后文的矛盾处往往是文中蕴涵玄机之处, 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点睛的伏笔。抓住这些地方提问, 进行深入的探究思考, 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使得学生对文本的情绪体会更真切。小语低段教材中的矛盾处则浅显地表现为文与理的结合与分离、逻辑的连贯与整合、前因与后果之间的联系等。

案例苏教版一下第8课小松树和大松树

过渡语:风伯伯说得对吗?大松树真的比小松树高吗?给它们比一比, 请看屏幕。

课件演示:把小松树从山上移下来, 与大松树比高低。

小结:风伯伯说得对, 小松树所以长得高, 看得远, 是因为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把这一段咱们再读两遍, 先同桌互听、互帮, 最后大家比赛。

同桌互听、互帮练读, 然后师生赛读课文第三段。【这是文章的重点段, 反复指导朗读, 使学生在读中感悟风伯伯对小松树的关心和爱护。】

四人组讨论:读了风伯伯的话, 你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懂得:小松树看得远, 不是长得高, 而是长在山上。大松树看不远, 不是长得矮, 而是长在山下。】

这个片段通过“风伯伯的话”一针见血地指明“实际”情形, 纠正了小松树因为位置不同而产生的错觉, 这正是这篇文章文理纠结的矛盾处, 教学中引领学生逐步解决矛盾, 让学生感到真切自然、乐于接受。

3.在看图中质疑

课文插图往往落在文章的重要处。图文并茂, 有利于导出文章的主线。可以从插图中的人物、背景、人物的表情、服饰等形成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任何知识的探索, 都是一个具体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当正确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现问题、深入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案例苏教版一上练习4古朗月行 (节选)

李白小时候不知道圆圆的月亮是什么, 把它当成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古朗月行》。请同学们看插图 (多媒体展示) 。

A学习一、二句诗

(1) 仔细读读一二两句, 想想, 李白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月亮当做了什么?

B学习第三、四句诗

(1) 在李白的眼里, 月亮还像什么?谁也来给大家说说?

(2) 学生自由交流对三、四句诗的理解后, 指名读, 齐读。

是啊, 李白小时候不知道圆圆的月亮是什么, 把它叫做白玉盘。又以为它是瑶台仙境王母娘娘梳妆用的镜子, 飞到高高的天上了, 多美的景色啊。让我们来把古诗读好。让我们一起读。

C背诵积累, 感受美妙的月亮

(1) 让我们把这首诗记在心里, 月亮原来如此美妙。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背这首诗。

(2) 指名背诵、打擂台背诵、齐诵背诵。

D拓展延伸, 仿照例文写诗

李白小时侯看到了像白玉盘和瑶台镜一样的月亮, 写出了这样的古诗, 在你的眼里, 这圆圆的月亮像什么?我们也来像大诗人李白一样作一首诗, 好吗?出示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呼作———————。

又疑———————,

飞入青云端。 (学生仿写)

在小语低段教学中引领学生质疑的途径还有许多。探究性学习是充满个性色彩的一种学习活动。我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 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和潜能, 引领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想, 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获取知识的同时, 训练能力, 发展思维, 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课题质疑重在教师引导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课题质疑 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3-075

课题质疑就是在新课开讲之前,教师通过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获得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在一段时间内颇受语文教师的追捧,但是,随着课题质疑现象遍地开花,也有一些教师提出这种课题质疑的教学方式容易与所学脱节。课题质疑的意义究竟何在?怎样的课题质疑才是有效的?笔者认为,课题质疑重在教师引导、点拨,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提出高质量的语文问题提供条件,还可以为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下面笔者以《第一次抱母亲》一课为例对课题质疑进行探讨。

【教学片断】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

生1:作者以前没有抱过母亲吗?为什么要说第一次抱母亲?

师:对“第一次抱母亲”这个问题,你们能再改得细一点吗?

生2: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时母亲是什么感受?“我”又是什么感受?

生3: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时多大了?是在他什么年龄段做的事?

师:你是想说作者是在多大的时候产生了第一次抱母亲的想法?

生4:不是,我是想知道为什么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发生了什么事。

生5:我想知道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

【教学反思】

从上述教学课例可以看出,一开始,学生对《第一次抱母亲》的课题进行质疑时提出的问题平淡无奇,但是由于有教师的巧妙引导与点拨,学生质疑的层次逐渐提高,成为学生解开迷雾,深入阅读的突破口。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效果更显著,而且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具体来说,课题质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课题质疑培养问题意识

从上述教学片断可以看出,学生质疑问题的质量并不高,他们的问题大都围绕着课文延伸出的问题,缺乏对文本内容深层次的思考,多数是表面的。那么,教师引导学生质疑的目的是什么呢?从教师对学生质疑问题的引导与点拨来看,在课题质疑方面,教师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使学生在课题质疑的引领下积极思考。由此看来,在这里,课题质疑是一种问题意识的培养。

2.课题质疑激起阅读期待

从上述教学片断可以看出,教师在学生质疑之后,就引领学生进入熟读课文的阶段,乍一看,学生此时的朗读课文与教师之前的课题质疑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仔细深究以后会发现,只要学生对课题进行了质疑,学生就有了解疑的需要,由于这种解疑需要大多来自学生本身,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解疑的欲望会更强烈,很容易激发阅读期待。带着这种阅读期待,学生此时再阅读课文,会获得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3.课题质疑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学生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者获得某些知识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对学生来说,课题质疑使学生具备了问题意识,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有了把自己的问题转化为结果的意识,就为探究学习提供了契机。带着这种契机,带着这种探究问题的意识,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心中有目标,方向明确。如此一来,课题质疑就不仅仅是一种谈话、一种交流、一种问题意识的培养,而是把学生引入深层次阅读的突破口。

总之,从上述教学片断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课题都需要学生质疑,只有从课文题目性质出发,确定好课题质疑是否能真正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服务,才能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得到有效培养。

用课题引领语文教学改革 篇3

“一设”:即课表中每周低年级开设一节“识字活动课”, 中高年级开设一节“阅读活动课”。这样的活动课, 是一种语文综合性学习, 与语文课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协调发展。它以学生为主体, 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识字和阅读活动, 发展思维, 进行读写结合。开学初, 教师就拟订好一学期活动计划;学期中, 提前一周备好课送交年级组长审核, 并按时上好每一节活动课, 学校行政领导在不通知的情况下推门听课, 将活动效果纳入教育教学工作月度考核。强有力的措施使得活动课有序、规范、科学、蓬勃地开展。

“二定”:一是制定年段研究目标和年级阅读目标。年段研究目标分三个层次:至二年级结束, 较好地认读2500—3000个常用汉字, 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至四年级结束, 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任务, 形成较高的自主阅读能力,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至毕业前夕, 爱阅读、会阅读、能阅读的基本素养全面提高, 为初中毕业时达到科学认读的最终追求———母语过关奠定坚实的基础。年级阅读目标就每学期阅读数量、方法、能力、习惯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二是制定阅读制度, 即“一诵二看三读”:课前三分钟诵读古诗或优美片段, 每天中午看书半小时, 每晚阅读不少于30分钟。

“三创”:一是创设校园认读环境。走进校园, 就会置身于文化的海洋。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宣传标语, 花草树木上悬挂着名称标牌, 楼道走廊上张贴着名言警句, 唯美墙壁上镌刻着古诗宋词……这些, 如一叶叶小舟, 载着学子驶向知识的海洋, 走向文化的殿堂。二是创设班级认读环境。精心布置教室, 使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让教室成为学生快乐认读、快乐成长的家园。三是创设家庭认读环境。开展“书香家庭”评比活动, 倡导家长为孩子建设小书房, 根据《“书香家庭”星级评比细则》, 每学期进行一次评定, 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物化建设的质量提升。

“四改”:一是改革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 13岁之前是人记忆力的黄金时期, 因此重诵读、重记忆、重积累应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则。教学实践中, 我校好几位骨干老师身先试行, 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 进行“长文‘短教’”。对于大多数学生自己能读懂的课文, 老师不再从头到尾、面面俱到地教学, 而是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剪裁, 或删除多余的教学内容, 或舍弃繁杂的教学环节, 突出教学重难点, 提高课堂效率。这样围绕教材做“减法”, 大大缩短了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间, 有时一节课能学习两篇课文, 这就为校本教材的学习赢得时间, 为进行课内拓展阅读赢得教学的主动权。

二是改革教材。 (1) 增加课文宽度。对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文章, 教师选取其情感核心或训练核心, 选编与之相关联的内容, 再进行有机整合, 形成一个教学块, 以拓宽学习领域。这样, 既开阔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 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材变“长”变“宽”了, 学习效益也扩大了。 (2) 增用校本教材。近年来, 我校编写了识字教材《春花朵朵》《喜迎奥运》, 阅读教材《独领风骚》《语文驿站》《<三字经>诵读》《童心飞扬》《古诗文诵读》。这些教材分别对应相应的年级, 每学期, 老师带领学生学完语文课本后, 便筛选内容用剩余的近两个月时间组织课内阅读。孩子在诵读与积累中, 增加了文化底蕴。 (3) 增学经典文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引导诵读、背诵国学、诗歌, 阅读、交流儿童文学。国学以《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孟子》中的相关内容为主。诗歌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 以现代诗歌为辅:一二年级诵背历代经典绝句约80首;三四年级诵背唐诗约80首;五六年级以《诗经》《古诗十九首》《楚辞》《宋词》节选为主, 约80首;现代诗歌以名家短篇为主, 精选冰心、泰戈尔、普希金等中外作家的适合小学生诵背的名篇约60则, 这样小学阶段古诗加现代诗约300首左右。国学诗歌的阅读教学, 遵循“不求甚解”“熟读成诵”的原则, 用灵活多变的方法, 如竞赛法、情景法、表演法等, 让学生乐此不疲, 出口成诗。对于儿童文学经典阅读, 我们一般开展全班共读一本书活动, 便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提高阅读兴趣和效果。

三是改革作业。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首要之举是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 让无味的抄字写词、做练习淡出学生视线, 让他们有时间去阅读, 有心情去思考, 有目标去追逐。我们曾为学生精心配置过“营养套餐”的作业形式, 周一至周五分别布置“它山之石” (摘抄阅读中发现的优美词句, 或为作文训练提前储备材料) 、“滴水藏珍” (记录短小的、值得珍藏在脑海中的经典名句, 由老师提供) 、“剪报点评” (阅读报纸, 关心时事, 就某一新闻简要点评) 、“实话实说” (留心观察生活, 就生活中的某一见闻有感而发) 、“我的大作” (命题或半命题习作, 学生都自豪地称自己的作文是大作, 常常打印出来张贴, 大家共分享, 还定期装订成册, 自命“我的大作”) 。以上作业的要求很明确:广阅读, 勤思考, 少摘录, 多练笔, 短小无妨, 质量为上, 不让“套餐”套住学生读书的欲望。

这种“营养套餐”, 从写作这个角度说:有观察生活, 有关心时事, 有语言积累, 有自主的习作。这是非常符合写作规律的, 每一“餐”都是有目的, 有实实在在的“营养”的。既是“营养”, 就讲究“均衡”, 讲究“细水长流”, 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我们体会到:这样符合规律、细水长流的坚持, 肯定比那种简单地依靠读“模范作文”走“捷径”的方法, 更有效, 更有益!

四是改革评价。我们编写了各年级《语文质量目标手册》, 就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和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 尤其对课外阅读书目、必背篇目及教师导读和学生阅读晋级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老师们以此作为评价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依据, 就有了抓手, 不再搞题海战术了, 而是真真切切地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阅读。

“五办”:一办展示活动。学校积极承办了“科学认读”课题开题、观摩活动及区市语文课堂教学研讨、竞赛活动, 老师们风格迥异、机智幽默、大气洒脱, 孩子们神采飞扬、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令与会专家、教授忍不住拍手称赞, 用“出神入化”“令人震撼”之词评价课堂教学。二办“读书节”。每年的四月是我校的读书节, 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 规定每个学生必读1—2本名著, 必交一份读书成果展示作品;每班必出一期读书板报, 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学校评比一批“阅读之星”“小小作家”等。三办文学社。学生自愿申报参加文学社, 每班每月推荐五篇教师评改后的优秀文章, 由文学社成员选定、排版、编辑, 出一期《童心飞扬报》。四办广播栏目。“红领巾”广播台设置“书香飘溢”“书海泛舟”“书虫感言”等栏目, 每周进行好书推荐, 播放读书心得, 宣传小读书迷。五办各种竞赛。每学期定期开展美文诵读、童谣说唱、书签制作、读书笔记、阅读小报、个人习作集、演讲、写作、故事等竞赛, 让学生在展示课外阅读成果的同时, 享受语文学习内在的快乐, 品尝成功的喜悦。

质疑,引领语文创新课堂 篇4

批判性质疑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文本中的缺憾, 生出这样说未必对, 这样写未必好的疑问, 以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 不迷信权威, 批判性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课中, 前文聂将军说:“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 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而后面聂将军在信中写到:“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敌……”这难道不是前后矛盾吗?学生能质疑文中的内容, 老师相机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我们战斗的对象不是个别的日本士兵, 而是法西斯主义, 这是至仁至义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生在质疑的同时, 进一步理解了内容, 创造性地提出了见解。

打造批判性质疑的语文课堂, 应该怎样做呢?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 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 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 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 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 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来认识事物, 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经常发现课文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 若能抓住这些时机引导学生质疑, 势必能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教师, 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及时地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质疑、批判性思维进行激励和表扬性评价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是思之始, 学习之端”。因此, 提问比答案更为重要。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中指出:提问是课堂教学中蕴含生命力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提问应该具有双向性, 既有教师向学生的提问, 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质疑。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事实上, 让学生提出问题更能体现其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探究性。“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教学中, 我们教师善问, 学生敢疑, 以教师的问来激活学生的问。并且能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表扬, 让学生大胆地问, 为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发展搭建平台。为逐步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 我们还采用多种激励方法:如先让学生针对学习内容, 在作业本上提问题, 教师对一般问题作书面解答和评价, 对典型性的问题作出激励性和指导性的评价, 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 教师做当堂解答并再评价, 或者让学生来解答并评价。教师在一堂的最后小结时实验证明, 这种方法较能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参与其中, 调动其积极性,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和指导, 能够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学会提问, 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多彩的世界需要我们多角度审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问题的评价更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发挥其质疑思维的热情。

如果教师在面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奇特的想法, 新奇的念头, 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 轻易的做出判断, 就很容易触伤儿童的创造思维。任何压抑、干扰都是一种负面的评价, 都将使创造的心灵受损。这是千万要杜绝的。比如:在一次讲王维的诗《绝句》时, 我向学生讲了一些有关诗的小常识, 平仄, 上声, 去声等, 有个学生就提出了“杜甫时有没有汉语拼音?如果没有, 那么当时是怎样区分四声的?”这样的问题。每当学生能从课堂知识引发自己的想象, 提出一些有创见的问题, 我的心里都有无比的高兴。都要给以正面的表扬性评价。

二、激发学生开展对质疑、批判性思维互动评价

在课堂上, 学生在分组交流和学习时, 可以相互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交流探讨, 然后评议出他们认为的最有价值的问题, 由提出问题的人来提到全班来供大家思考并用一句话对问题的价值作出评价。学生谁能不踊跃?在实践活动课上, 学生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探寻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不断地提出假设, 不断质疑, 不断评议, 不断探求。教师和学校相互检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批判地接受其他小组的研究结果, 以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会有思考, 有思考才会有创新。批判性思维讲究思维的独立性, 对任何观点都不人云亦云, 而是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辨别, 得出自己的结论。

好的思考者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思维品格?国外的批判性思维的专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1. 试图更好的了解世界的好奇心。

2. 能提出创造性的问题。

3. 习惯问“为什么”, 探求维护一种见解的理由。

4. 思考问题集中, 不脱离主题。

5. 思路开阔, 善于寻找其他可选择的方案。

6. 使用由可靠的信息来源提供的信息资料。

探究性质疑是指在研读课文中,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探究深层次问题, 以促进对文本更深刻的理解。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三打白骨精》一文中, 写到:“它正要向前, 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 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 拎了一罐斋饭, 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老师可启发学生质疑:为何白骨精要变作美貌的村姑, 而不变其他的人物?要变成什么样美貌的村姑, 才可达到白骨精的目的呢?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理解白骨精的奸诈。随后引导学生探究《西游记》原著中如何描写的, 进一步鼓励学生品味原著的语言魅力。

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 但不能以此为目的, 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 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 永不满足, 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 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 敢于发问, 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创设适宜的质疑情境。对学生的质疑要及时给予评价, 表扬、鼓励为主, 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同时要给予一定的指导, 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 学会质疑, 乐于质疑。

在实践探索中, 我们应努力体现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重视创设情境。

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要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渗透探究学习, 就必须创设问题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冲动。问题情境的创设, 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要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及经验相结合, 远离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生活的问题情境, 很难激发学生的思维;二是问题情境必须必含一个真正的问题, 最好是开放性的、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

2.鼓励学生提问。

“发明千千万, 起点一个问。”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了方向。但问题的提出不能单由教师发出, 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发地提问和质疑。学生提问的设置, 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 也可以渗透在其它教学环节中。

3.讨论有价值的问题。

有了问题, 接下来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对学生而言, 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现在, 不仅要在备课教案中注意到了讨论的安排, 还要仔细考虑什么样的题材或话题值得讨论。

4.设置自学和尝试答疑的环节。

少数优秀学生根本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就能领会新知;大部分中等学生自己看书, 借助同伴或教师的指点, 也能弄懂新知;只有极少数学生才需要靠教师的精心讲解才能勉强弄懂新知。因此, 对新知的学习来说, 可以先让学生自学、尝试解答教师提出的疑问或样题, 然后再观察了解学生的反应, 在此基础上, 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和答疑。

5.重视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新知的学习与巩固, 自然离不开“应用”这个教学环节。这似乎是老生常谈, 不值一谈。但恰恰在这一环节, 许多教师做得并不够好。

课题质疑引领教学 篇5

2006年9月至2010年7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成立了《小学语文课程有效性的实证研究》课题组,课题研究期望在严格把握教学要求、评价要求和作业量的情况下,对普通小学教师的教学和中等偏下学生的学习进行长期跟踪观察和研究,通过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学生的学业负担情况,进一步探索与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相匹配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我区教研室小学语文组按照市课题组的要求,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福建北路小学作为课题研究的试点校。该校是一所位于老城区的普通小学,属于苏河湾的改造范围,周边环境不理想。学校生源中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学生接受学前教育水平较低。

2006年9月初,我们对刚入学的实验班学生进行了学前调查,了解到有76.5%的学生认识的字不到20个;大部分学生不会写字,其中54.9%的学生会写自己的姓名,还有45.1%的学生连自己的姓名也不会写;有50.5%的学生不会讲普通话,有49.5%的学生会讲一点普通话。同时,我们还对新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家长普遍文化层次不高,家长学历是初中及初中以下占63.8%,高中学历占34%,本科学历仅占1.6%。

我们认真分析了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自上海二期课改以来,学校教师积极投入,认真学习课改理念,听了许多大容量、快节奏的公开课,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得积极、主动。回到学校,他们也用这样的教学设计来上课,但是由于学生学情不同,导致了自己一节课上不完,即使用两节课上完,学生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训练。于是,教师们焦急了,在课外加大了练习的力度,低年级加强课后的默写,中、高年级还补充了教辅材料的练习。教师们希望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教学质量确实用心良苦,但事实是学生们无法很好完成这些作业,而且也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有所得?于是,闸北区小学语文学科“一文两课时”课题的设计与实施应运而生了。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

小学语文学科“一文两课时”中的“两课时”,并不是简单地把一课时来不及上的教学内容延至第二课时完成,或者是将原本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的脚步放慢,而是试图立足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习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这里的“一文”所针对的是教材中的精读课文,而并非是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精读课文的两课时中,学生能真正有所得,为更好地半独立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课外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两课时”是立足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在课堂上夯实语文基础,又要实现以阅读为基础,以表达能力的提高为外显标志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在五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从实际出发,分年段稳步推进工作。

1. 在低年级开展“学练结合,夯实基础知识”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该校学生入学基础较薄弱,在实验初期,我们感到起步要低,基础要扎实。我们把“学练结合,夯实基础知识”作为“一文两课时”的研究策略。第一课时以学习文本为主,第二课时根据文本内容,由浅入深地设计出相关的字、词、句等基础练习。练习内容,由浅入深;练习形式,丰富多样;练习设计,加强联系。

2. 在中年级开展“整体阅读与片段训练相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进入小学中年级段,我们从研究阅读与表达入手。挖掘文本的读写结合点,仿写语段;优化文本的读写结合点,补写文本的空白之处;感悟文本的读写结合点,为文本续写情节;细读文本的读写结合点,使学生想象成文;研读文本的读写结合点,实现语言重组。

3. 在高年级开展“感悟和表达结合,言意兼得”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小学高年级的特点,我们对精读课文两课时的研究重心更多地放在“语言表达”上。引领学生基于对内容的感悟,学习作者的表达,从内容入手体会作者的行文思路,从体裁入手感悟作者的写作特点,从中心入手领悟作者的选材组材,从情感入手体验作者的表现手法。

三、课题研究的保障

1. 激情与潜心

投身于课题研究常常需要激情,但更需要潜心研究的品质。首先,潜心研究必须基于学生现状和教学规律,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把握不同起点的要求,每节课有每节课的起点,一单元有一单元的起点,一个年段有一个年段的起点。全面了解学生,不随意拔高教学目标,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脚踏实地地落实与推进课堂教学的研究。

其次,潜心研究必须沉入教学第一线:教研员、学校领导与教师静下心来走进课堂,静下心来观察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行为变化,静下心来实实在在搞研究。三个“静心”使教学研究决不是停留在纯理论的层面,而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第三,潜心研究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坚持不懈,在这过程中去提炼、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首先,本课题是实证研究,从课程层面不仅重视教师“有效地教”的研究,更加强了对学生“快乐、轻松地学”的研究;其次,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量化指标、常模研究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丰富课程内涵,把握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是极其有帮助的。

2. 传承与提升

本课题是在前一轮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组在我区彭浦新村第四小学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所作的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如果说前一轮的研究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教研运作模式上有效地提供了一个范例的话,那么,第二轮的研究在语文学科本质与特点、形式与内容、教师与学生这几方面均有了质的提升。

具体表现在:研究中,聚焦问题,敢于碰撞,教师们精心备课,设计课堂练习,合理优化课堂结构,关注文本表达方式,落实阅读与表达的有效结合,为减负增效寻找途径,搭建平台;教师们关注一篇课文的完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益达到最大化。每周一下午的研讨课,每月一次的区际教研,高频率的课堂研讨活动让学校的语文教师们有了些许思考。

我区有一批教师始终主动参与了本课题的研究。目前,我区共有12所学校,20位教师参加了课题组。我们感到课题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一所学校,而应扩大研究的效应,逐步将研究成果在区域内辐射。

四、研究成果与思考

1. 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

五年来,课题组开展的实证研究,使福建北路小学的课堂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更加注重整体性和实效性,教学方法与策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学得扎实的基础上,还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余生活。根据该校对历届三年级学生参加课余活动人数的统计,实验班在课余参加各类活动的人数较以往的同年级有明显增加。

原本家长担心在升入三年级后,课余活动会影响学生完成作业,影响他们的学习,所以到了三年级参加课余活动的人数会明显下降,而现在实验班的家长不再为学生完成作业而担心,反而主动为他们安排课余活动,学生的课余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2. 教师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在课题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福建北路小学为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学习平台。每周和每月的课题研究,教师们个个全情投入。在常规教研活动之外,教师们更侧重于主题式、案例式、专题式研讨的组织和安排。几年来,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扩大了、丰富了;公开课和家常课的距离缩短了;教师们的教学设计更关注了学生、关注课堂、关注整体,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减负增效。

上一篇: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下一篇:“6+4”教学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