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与创新(通用12篇)
质疑与创新 篇1
自主、质疑、创新是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的快捷方法。尤其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究中更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可以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快速提升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21世纪呼唤创新性人才。培养有创新个性的学生,发展其创新能力,已成为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活动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只有遵循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的客观要求: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处于积极探索、主动发展的状态,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在实践中培养质疑能力,点燃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火花,才使他们在发现、在创造、在体验生活情趣中,不知不觉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自主学习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自主是创新教育的基础,自主发展是创新教育的源泉,自主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愿学,赵学越会学,越学赵聪明,越学越富有灵性和独创精神。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手段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学习天地,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头脑,进行知识的创造,从而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创造性地思考,探索新知识,加深学习的深度,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
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究中,笔者主要采用了三个“自主”。
首先,学生自主策划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做学习的切入点,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努力使教材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其探索的热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层次的唤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生个性的有效参与。
其次,学生自主实施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选择学生的章节,自己选择学习的伙伴,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学生自愿组合,合作常常十分融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同,语文教学要在生活中实践,在生活中补充,在生活中发展,在生活中强化和提高。所以课内打好语文基础,目的是在课外求得发展,把主动学语文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还可进行师生换位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的自由组合,能降低学习压力,克服害羞感、畏惧感,还可发挥优差生长处的互补作用,通过民主平等的交流,结成学习共同体,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这样既可形成正确认识,课堂气氛也活跃,学生有了盎然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并且互相式的学习方式就像是一座立交桥,通过动态的活动为学生的创新性注入了活力,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想和创新个性。
第三,学生自主展示
即鼓励学生多形式、多角度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效果,如采用读、说等形式,多举行“课本剧表演”“读书交流会”“辩论赛”等活动,既活跃了气氛,拓展了课内所学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更重要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自主性创新。
二、质疑求索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课堂教学素质化是以学生为核心的,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的矛盾应由学生自己提出我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多思、爱思、深思,使其“于无疑处生疑”是教学成功的标志。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培养质疑能力,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对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固然要加以表扬,对提出质量不高的问题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让学生敢疑、敢问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只有清除心理上的障碍,他们思想的火花才会自由的闪现。初中语文教学中任一篇文章,自始至终,倡导学生质疑,是势在必行的。课前课后、课上、课下,引导学生提出完全不懂或一知半解的问题。因为只有认真读书又富于探索的学生,才会提出有水平的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再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去解决疑难,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创新是创新教育的结果
把自主的权力下放于学生,把质疑、解释的权力还给学生,这样“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即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形成一种自觉持久的内驱力。学生自身的主体得到开发,得到唤醒,获取了操作性,会对教师的信息与指令产生批判的创造性的,发展性的以至超越性的能动反映。今天,我们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学生是学习忠实创造发展的主体,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在将来广阔的天地中大有所为,成为具有开创性的新人。
总之,自主学习是创新教育的基础,质疑求索是创新教育的动力,自主创新是创新教育的结果。“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究中,只要严格遵循教学规律,正确运用科学教法,质疑探究课堂问题,实践研究教学艺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质疑求索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就会大大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就会稳步提高。
摘要:自主、质疑、创新是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的快捷方法。尤其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究中更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自主学习是创新教育的基础,质疑求索是创新教育的动力,自主创新是创新教育的结果。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究中,严格遵循教学规律,正确运用科学教法,质疑探究课堂问题,实践研究教学艺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质疑求索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就会大大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就会稳步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质疑求索,自主创新
质疑与创新 篇2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州台江第二中心小学 陈炳娟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跟着教师的问题走,对所学的知识往往一知半解。一旦离开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教材便不知如何下手。他们一味依赖教师的提问,没有自己提问的观念和能力,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因此,真正要搞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就必须突出“学”字,让学生从“学会”转到“会学”上来:突出“思”字,让学生从“学答”转到“学问”上来。教师有必要把大部分课都上成“思维训练课”,而且这种训练还应该有水准,让学生撑杆跳高摘果子气那么“撑杆跳高”,用什么作“杆”呢?我认为那是“疑”字。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并靠“疑”来推动。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当然就不“进”了。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达到促进他们自主创新学习的目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认为可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教师创设条件,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学生在课堂上能大胆质疑,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也是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在每一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设条件,营造质疑机会。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打好良好的质疑心理基础。其次是教师要有意识的留给其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去挖掘教材,产生种种疑点,并准许其有疑即问,不懂就问。哪怕所提问题是不成熟的或是错误的,教师都要认真对待,保护其质疑的积极性,切忌压服或讥讽.如我在教“角的认识”这节课时,介绍到教师和学生使用的三角板的其中一块,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30度60度90度的特殊角。一位学生立即提出这样疑问:“老师,我手上的这块三角板比你那块要小得多,我认为它的三个角度数应该比30度60度90度小,怎么会一样大呢?”听完这个问题,我感到又惊又喜。惊的是学生竟提出出乎老师意料的问题,庆幸自己为学生提供了质疑的机会,要不然这个问题恐怕要等到课后作业中才暴露出利于学生对角的.大小概念的形成。喜的是学生能大胆及时的把心中的疑问亮出来,使潜在的问题提早得到解决。可见教师给学生一个质疑的机会是多么重要,它不但使学生思维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更增添了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
二、教师示范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课堂教学的传统习惯是“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在这种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上,学生依赖性很强,不善于甚至不会提问。现在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质疑能力培养,教师就应当做好示范,教给学生质疑的基本方法,为今后学生知识迁移,学会独立质疑做好铺垫。如:“分数乘法”这部分的教学,有2个知识点,即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材中安排了三个小环节,分别是分数乘以整数、一个数乘以分数、带分数乘法。通过每个环节的教学,强调三种不同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从而形成紧密相连的知识结构网络。在教学“分数乘以整数”时,我是这样为学生示范质疑的:①例题有什么特征?②算式表示什么意义?③它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④怎样计算出结果?⑤计算时为什么要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通过迁移,为学生对一个数乘以分数和带分数乘法进行较正确的质疑做好铺垫。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就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较含糊或有不同看法的地方进行质疑。通过不断地质疑,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中处处有问题可提。
三、学生尝试质疑,教师适当引导
当学生明确了质疑的方向,知识内在的结构体系又为学生的知识迁移奠定了基础,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质疑,教师适当予以总结、纠正,使之不断提高并达到熟练,具有较强的质疑能力。如学生可以对照“分数乘法”的质疑方法,进行类比,从而得到“分数除法”的质疑方法。又如在教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就提出如下疑问:①为什么第一步一定要用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除以除数?②除法中的竖式为什么一定要分成两个层次写?③当有余数不够除时,能不能添上0继续除?④遇到被除数中阅或末尾有0时怎样除?等等。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可能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
质疑与创新 篇3
【关键词】语文;朗读;质疑;创新
在当前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势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开发和保护学生的想象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此学生的学习潜能、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动力才会得到质的飞越,学生才能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一、朗读——感知文章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以读为本,这是我国代代相传的最基本最实用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理应激励学生多读文章,教会学生朗读文章。一篇美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因而,语文教师要提倡朗读,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学会朗读文章。
朗读,就是要求学生在符合语音、词汇、语法规则的基础上,更准确、更恰当地表情达意。正确有效的朗读方法,是分准确的朗读、流畅的朗读和有表情的朗读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准确朗读是要求学生读准每个字音,流畅朗读是讲究节奏,而表情朗读则是读者情愫与作者或文章所赋的情感相融、心意相通。因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务必多引导学生朗读,从朗读中获得真知。
朗读,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整个过程,调动了诸多因素,对课文的体会、理解、记忆会更有利。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如何由朗读去领会课文的内容,即让学生学会朗读这一方法的运用,自己去领会和鉴赏课文。
二、质疑——领悟文章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人的这些理论和实践都给我们以启示,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善于质疑,进而释疑,达到领悟问题的目的。
1.求异质疑法,即从相反的角度提出种种问题的方法
如高尔基的《海燕》开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就可引导学生在“高傲”上作文,海燕是作者赞美的对象,为什么此处作者却说它“高傲”呢?学生求同存异联系上下文分析,就很自然地理解作者用“高傲”二字的真正用意。
2.发散质疑法,即从某事物的不同角度提出各种问题的方法
如讲授《散步》一文,一家人走在十字交叉路口,就可引导学生做几种假设:我与母亲走一路,妻子与儿子走一路;一家人从小路走完再折回走大路;索性回头不再继续走下去。而然将这几种假设与文中作者的决择比较,一比学生就豁然开朗,理解了文章结尾几句话的真实意义。
3.添加质疑法,即对某人某事的引申、补充的提问题的方法
如教授完《孔乙己》一文,就可抓住小说结尾处“大约”、“的确”二词引导学生质疑探讨孔乙己的最终结局,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会有各种各样的假设与理由,课堂就活跃起来。
三、创新——理解文章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问题往往比解决一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在质疑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善于创新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方法的最终目的。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因而作为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强调学生不必囿于唯一的一个答案,可以从自己的个性出发,去理解作品的内容。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语文的有些答案并非是唯一的,而学生的答案完全是合理的。因此,为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学法的指导,教师不要给予学生唯一答案,而是针对课文的特点,利用特定的语境、内容设计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能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得运用创新学习的乐趣。比如学完一篇课文后,可运用“你喜欢哪句话”、“你欣赏哪一段”、“你对哪个人物感兴趣”等方式来让学生总结全文,让学生大胆地谈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回答。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创新的学习,就是为激发个性,鼓励创新,我们的教学就能从单一的开发智力进入培养创造力的阶段,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更是生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从而促使学生有效的进行课堂学习。
质疑与创新 篇4
一、更新教学观念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不仅是一个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的问题。还是一个教学原则、教学理念的问题。因此, 在具体的生物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观念, 明确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 而应该是学生的权力;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产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要让学生没有问题的走进教室, 带着满脑子问题的走出教室。
我们知道,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学生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创新思维, 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从质疑开始。可见, 提问是科学发现的起点, 是创造的前提。在传统的教学中, 老师总是喜欢听话守纪的学生, 因为学生被我们管的太听话了, 以至于缺乏了质疑的能力。作为一名新课程教学的老师, 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应该不需要作更多的讨论了, 在长期的应试教学中, 教师总是主宰着课堂, 高高的凌驾于学生之上, 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的提出问题, 即使某些学生有问题想问, 但因为胆怯而闷在心里不敢问老师, 久而久之,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创新又何来呢?因此, 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就要在日常教学中改变当前学生不愿意问或不会问的现状, 努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而解决这一现状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更新教学观念。
二、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质疑
观念更新了, 就能在具体的生物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的疑问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产生的, 因此, 创新适宜的教学情境, 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比如, 老师可在教学中利用情境渗透材料, 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达到他们提出问题的目的, 也可以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置疑问, 在学生难理解的地方设置问题, 这一来, 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与探索欲望。比如, 在学习呼吸作用知识时, 老师可以举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冰箱里的水果或蔬菜为什么能存放较长时间?酸奶好喝又有营养, 它是怎么制成的呢?葡萄酒是如何酿制的呢?这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事例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就能主动的参与到探究呼吸作用、原理的活动中去, 否则, 这一节理论性很强的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的很枯燥、乏味, 很难取得教好的教学效果, 最重要的是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有了质疑的欲望, 并不等于具备质疑能力。在具体的生物教学中, 老师要适时的引导, 教会他们如何提问, 如根据关键进行提问:某课外阅读材料中讲到克隆哺乳动物C羊产下了小母羊多莉。多莉的遗传性状与B羊是完全相同的, 简直就是B羊的复制品。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完全进行提问:1.多莉的遗传性状肯定与B羊完全相同吗?性状由什么来控制? (基因) 2.根据基因在细胞中的存在位置, 可以把它分为哪两类? (质基因与核基因) 3.细胞质中的基因控制性状吗? (控制, 生物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 4.多莉的三个母亲各起到什么作用? (A羊提供细胞质, B羊提供细胞核, C羊提供胚胎发育的环境) 5.A羊提供细胞质, 则细胞质中的基因就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可能通过基因的表达, 体现相应的性状, 从而使多莉体现出与A羊的某些性状相似的现象。) 6.除细胞质中的基因发挥作用外, 环境的差异对其表现型是否会产生影响?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样通过抓住关键词质疑, 并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进行释疑, 使学生在学会质疑的同时, 尝试了如何解释问题, 纠正了错误认识, 从而提高了质疑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中, 不能因为进行创新教学而忽视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 因为双基教学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础。我们要知道, “贫乏”的头脑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也很难发现问题, 即使提出某些问题, 也是肤浅的、缺乏思考价值的。因此, 重视双基教学, 让学生有更多的知识储备与良好的知识结构, 从而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总之,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需要我们的教学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来, 处在教学一线的老师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自身学习, 敢于创新, 并勇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 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创新能力。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的重点, 学生的创新能力常与他们的质疑能力紧密地联系着, 没有质疑能力, 就不会去思考, 也不会有创新。本文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 阐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质疑能力的教学策略, 不足之处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质疑是创新教育的突破点、切入点 篇5
质疑是创新教育的突破点、切入点
质疑是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最佳外化形式,是学生思维活跃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创造发明的起点,更是教学反馈的最重要信息。它合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合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从古人提出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习之端”,可以体会到质疑问题是学习上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可以说它是动力和发现的钥匙,少年儿童好奇好问,思维的外延纵横广阔。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提出的一些奇特的想法,新奇的念头,应尽可能地满足,不能以不屑一顾的态度,轻易的做出判断,防止触伤儿童的创造激情。因为任何压抑、干扰都将使创造的心灵受损。所以,教师要尊重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激发学生质问难的学习环境。把他们的天真好奇诱导到科学的轨道上来。 我想: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思维是否真正得到充分的挖掘。学生装是否真正学会了自主学习?这些都起源于“疑”而激发的“问”。从而才能使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去学习什么,探索什么,这样,更产生的想学的兴趣,当他们得到了自己所期待、渴求的知识,获得到满足感,也是向“乐学”的目标迈进了一步。在这其中他们也逐渐掌握了学习方法,继而学会怎样学习,即“会学”。 记得前几天,音乐老师从我们班上课回来后,对我说:“你们班有几个学生,提的问题真‘尖端’,有一定水平。恐怕连六年级的学生也不一定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六年级学生从来没提过,否则四年级学生提出来,也不一定是有“水平”的问题了。)接着,他便将那些问题说了出来。“五线谱线间名称为什么从下向上数?全音符中为什么4分音符后加三条增实线?而全休止符后为什么写4个“0”,不加三条增实线?拍号2/4,读作四二拍,还读二四拍,哪个对?如果这样读,可不可以写成上边(分子)是4,下边(分母)是2?读四四拍时,为什么不按分数读法读,读成四分之四拍?4/4拍中的4/4可不可以写成1?”听完音乐教师的话,我尚未表态,旁边的社会老师接过话题,说:“他们班(四年级)学生真正应该掌握的知识,一问三不知,我划一套卷子,让他们背,到现在还没背下来。平时总提出一些”高难“问题,有时连老师都答不上。有什么用?跟班主任一样,什么老师教什么样学生……”其他教师哈哈一笑,便各自忙自己的期末复习去了。但我却在音乐老师带有的对学生的一种“佩服”的神情中想了许多…… > 对于自己班里学生提出的这些超范围的问题,我是有思想准备的。因为我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有类似的`场面,奇怪的问题出现。比如:在一次讲王维的诗《绝句》时,我向学生讲了一些有关诗的小常识,平仄,上声,去声等,有个学生就提出了“杜甫时有没有汉语拼音,如果没有,那么当时是怎样区分四声的?”这样的问题。每当学生能从课堂知识引发自己的想象,提出一些有创见的问题,我的心里都有无比的高兴。因为它是素质教育带给学生的魅力,而应试教育却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只能给学生带来一份份沉重的负荷,压力。 从自身出发,回头看一看我们教师自己,是否也是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呢?那么,我们还要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重演,传承给下一代吗? 现在仍然有为数很多的教师不能转变观念,逃脱不了自己久已习惯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接受新生事物,害怕自己为发展迅速的新生事物所淘汰,不愿接受终将成为事实的事实。还抱守残阙,认为只要我教的知识,学生都掌握、记住、背会,考试成绩就会提高,就是好学生,全班学生分数高,就是自己教的好。其它的问题你不用想,也无需提一些“没用”的问题。使学生只知道死守书本,迷信教师,死记硬背,不会理解变通,当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创造了。 敢想才能敢问,敢问才能拓开思维的领域。只有对敢于提出不同观点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与引导,才能让学生的思想渐渐活跃起来;只有在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打开思路,畅所欲言,从而运用活跃的思路进行创造。而学生也只有敢说、敢问、敢想、敢质疑,才能充分发展其思维的空间性,时间性,以及创新性。 实践证明,每一个小学生都有一定的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的创造能力要靠教师具体的教学活动去孜孜不倦地发掘。小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常规,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这种学习就是创造性的学习。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创造精神的学生,首先必须要求有创新型的教师,而能经常在课堂上抽时间安排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又能从容地安排好教学程序,不影响教学进度,这是需要有相当的教学水平的。敢于让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是需要胸怀,需要自信心的,是要有坚持真理的信念的。学生思路千变万化,什么样问题都有可能提出,要迅速捕捉信息,立即作出判断,马上给予回应,这是需要一定知识底蕴的。万一答不出怎么办?能不能老老实实承认自己不会,而且高兴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呢?这是需要勇气和人格魅力的。在争论的时候往往急不择言,什么话都可能出口,面红耳赤是常见镜头,这时候还能保持教师雍容大度的风采吗?这是需要具备一定心理素质的。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当满腔热情地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并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提出新问题,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前奏 基础 质疑 创新 篇6
一、 预习是阅读教学的前奏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进行自主学习;在深入理解课文同时的,围绕思考练习进行自主学习。在预习中注意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怀疑、研究,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查阅的能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捞铁牛》,学生提出“和尚为什么让人准备两只大船,并在船舱里装满泥沙?”“为什么把两只船并排拴紧?”“为什么把泥沙铲到河里?”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以读为本,这一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一盘佳肴,只有让食客吃下去,才能品尝其中的色香味,获得营养。一篇范文,也只有让学生去诵读,去领会,去涵咏,方能得其妙处。如果语文教师对于所教的课文进行面面俱到的处理,从时代背景讲到作者作品,从词句分析讲到文章结构,从艺术特点讲到主题思想,却不让学生自己通过诵读去领会,则如面对一盘佳肴而不让食客去品尝,其后果也可想而知了。所以,我们可以说,不读,无法学习语文。
读可分为默读和朗读,对于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来说,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运用。快速阅读,提取信息,可用默读;而在课堂上的大多数场合,则采用朗读的方式效果更明显。朗读,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整个过程,调动了诸多因素,对课文的体会、理解、记忆会更有利。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设计了朗读这一教学程序,这只体现了教法,而在阅读教学中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如何培养起朗读的兴趣,如何由朗读去领会课文的内容,即让学生学会朗读这一方法的运用,则是学法的指导。课堂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领读,齐读;分段落读,分角色读。因文设读,以培养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在指导学生解答问题时,要体现对学生读的方法的指导,从而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诵读去领会、鉴赏课文。
教师对课文的领会、鉴赏,主要不是靠参考书,而是靠读,那么,把这一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了读的方法之后,自己去领会和鉴赏课文。多读少讲,在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是完全可以逐步做到的。久而久之,形成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三、质疑是阅读教学的深入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掌握朗读方法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具体地说,就是教给学生质疑解难的学习方法,它是课堂教学在朗读基础上的深入。
质疑,就是提出问题。对此,古人有许多精到的论述:“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人也有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宋濂就强调自己除了“遍观群书”,就是向名师“援疑质理”。古人的这些理论和实践都给我们以启示,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善于质疑,进而释疑,达到领悟问题的目的。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提问这一程序,这只是教法,而鼓励学生质疑,指导学生如何质疑,大胆地支持学生提出问题,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则是突出了学法的指导。
质疑的方法有求异质疑法,即从相反的角度提出种种问题的方法,发散质疑法,即从某事物的不同角度提出各种问题的方法和添加质疑法,即对某人某事的引申、补充的提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或经验,运用以上质疑的方法,摆出自己在钻研课文中所发现的问题,以此为例子,指出善于质疑是深入理解课文的途径,也是培养具有创造性能力的关键。这就是教师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法。
总之,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教给学生在阅读基础上质疑,辅以教师的点拨,就能达到“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的境界,有助于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四、创新是阅读教学的目的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在质疑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善于创新的阅读教学方法,是指导阅读学习方法的目的。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因此,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指导学生,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往往碰到这样的矛盾:学生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不同,但并不是不对。正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语文的有些答案并非是唯一的,而学生的答案完全是合理的,怎么办?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具有自己的见解,指导学生养成善于创新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来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鼓励质疑激发创新 篇7
因此, 应倡导学生在学中发问, 在学中释疑, 开发学生潜能。“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只有带着问题, 带着求知欲进行学习, 实现在质疑探索中从“不知”到“知”, 从“不懂”到“懂”, 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过程。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走近老师;让老师带着知识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同时, 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一课程标准关于质疑精神的阐述
语文教育的特点有: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现代教育观的质疑观点
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承认并开发学生潜能。质疑是潜能开发的“航标灯”, 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怀疑, 质疑为潜能开发提供方向, 为求知提供不竭动力。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 我们大部分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 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为什么。”所以, 开发学生潜能必须从鼓励质疑开始。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由实验阶段进入推广阶段, 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现在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 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 难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学习也是缺乏目的, 更无法深入。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找到问题, 自学就变得非常关键。自学可使学生找到问题, 可使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也就是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三帮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生行为中经常性、稳定性的活动方式, 习惯是人心理的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提高, 有助于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 发展智力, 并对日后产生积极的影响, 受益终生, 可见培养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是很重要的。
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影响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并表现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 将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 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识记课堂传授的知识, 成为教学的中心任务和唯一任务, 为了应付考试而忽视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次, 教师只注重教, 忽略学生的学, 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鸭子”, 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单一的、被动的, 课堂成为名副其实的讲堂, 而学生也已习惯于“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加重了学生的依赖思想, 无法形成自学习惯, 自学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这种保守片面的教学是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 更与未来的社会发展相悖。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提带有启发性的问题, 促进他们主动的学习, 如针对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应从兴趣出发, 从其心理特点出发, 选择材料进行问题诱导, 让他们主动去学。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 可设计如下问题: (1) “请问你们家有哪几位画家?他画过我们书中的作品吗?” (因为我的学生是农村的孩子, 我从实际生活出发, 激发兴趣、启发理解。) (2) “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位小画家的作品?你觉得他的脚印还像什么?”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思维, 鼓励学生创新。 (3) “青蛙的作品呢?”让学生知道动物的冬眠, 拓宽学习的知识面, 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中让这些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思维, 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
在学习课文时请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试着提出问题, 开始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与课文有关就应肯定, 不怕问题提的浅、提的怪、提的好笑, 教师应从多角度去认识、去鼓励, 然后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适当组织学生讨论回答。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自学信心, 培养自学兴趣, 形成自学习惯, 增强合作意识, 变教师的讲为师生互动合作学习。这样也可以使基础差的同学参与到小组学习中, 树立学习信心, 避免了以往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锻炼的机会的现象发生。
当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初步提高以后, 教师可指导学生有方向、有目的, 根据所要学习的目标提出问题。在质疑时可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教师到各小组指导, 由于问题的加深学生的回答难免有不完全的地方, 教师要帮助分析, 并谈自己的看法请学生借鉴, 不要以给答案的方式“教”给学生, 以利于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另外, 对于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习小组, 教师要予以表扬并指出其问题好在哪里, 借此提高学生设计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归纳总结能力也是影响学生自学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不具备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那么在学习以后, 往往会出现不能抓住所学内容的核心与本质, 搞不清应掌握什么、掌握多少等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在课堂上多引导学生归纳学习的内容, 对一堂课的所学有个系统的认识, 并适当在上课前以复习提问的方式回顾上节课所学。另外, 在学完某个单元后, 要针对单元特点做专题归纳总结, 指导学生既归纳总结主要内容, 又归纳总结阐述问题的思路方法, 并在各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 互相取长补短, 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质疑,引领语文创新课堂 篇8
批判性质疑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文本中的缺憾, 生出这样说未必对, 这样写未必好的疑问, 以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 不迷信权威, 批判性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课中, 前文聂将军说:“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 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而后面聂将军在信中写到:“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敌……”这难道不是前后矛盾吗?学生能质疑文中的内容, 老师相机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我们战斗的对象不是个别的日本士兵, 而是法西斯主义, 这是至仁至义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生在质疑的同时, 进一步理解了内容, 创造性地提出了见解。
打造批判性质疑的语文课堂, 应该怎样做呢?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 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 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 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 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 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来认识事物, 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经常发现课文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 若能抓住这些时机引导学生质疑, 势必能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教师, 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及时地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质疑、批判性思维进行激励和表扬性评价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是思之始, 学习之端”。因此, 提问比答案更为重要。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中指出:提问是课堂教学中蕴含生命力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提问应该具有双向性, 既有教师向学生的提问, 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质疑。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事实上, 让学生提出问题更能体现其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探究性。“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教学中, 我们教师善问, 学生敢疑, 以教师的问来激活学生的问。并且能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表扬, 让学生大胆地问, 为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发展搭建平台。为逐步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 我们还采用多种激励方法:如先让学生针对学习内容, 在作业本上提问题, 教师对一般问题作书面解答和评价, 对典型性的问题作出激励性和指导性的评价, 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 教师做当堂解答并再评价, 或者让学生来解答并评价。教师在一堂的最后小结时实验证明, 这种方法较能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参与其中, 调动其积极性,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和指导, 能够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学会提问, 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多彩的世界需要我们多角度审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问题的评价更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发挥其质疑思维的热情。
如果教师在面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奇特的想法, 新奇的念头, 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 轻易的做出判断, 就很容易触伤儿童的创造思维。任何压抑、干扰都是一种负面的评价, 都将使创造的心灵受损。这是千万要杜绝的。比如:在一次讲王维的诗《绝句》时, 我向学生讲了一些有关诗的小常识, 平仄, 上声, 去声等, 有个学生就提出了“杜甫时有没有汉语拼音?如果没有, 那么当时是怎样区分四声的?”这样的问题。每当学生能从课堂知识引发自己的想象, 提出一些有创见的问题, 我的心里都有无比的高兴。都要给以正面的表扬性评价。
二、激发学生开展对质疑、批判性思维互动评价
在课堂上, 学生在分组交流和学习时, 可以相互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交流探讨, 然后评议出他们认为的最有价值的问题, 由提出问题的人来提到全班来供大家思考并用一句话对问题的价值作出评价。学生谁能不踊跃?在实践活动课上, 学生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探寻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不断地提出假设, 不断质疑, 不断评议, 不断探求。教师和学校相互检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批判地接受其他小组的研究结果, 以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会有思考, 有思考才会有创新。批判性思维讲究思维的独立性, 对任何观点都不人云亦云, 而是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辨别, 得出自己的结论。
好的思考者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思维品格?国外的批判性思维的专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1. 试图更好的了解世界的好奇心。
2. 能提出创造性的问题。
3. 习惯问“为什么”, 探求维护一种见解的理由。
4. 思考问题集中, 不脱离主题。
5. 思路开阔, 善于寻找其他可选择的方案。
6. 使用由可靠的信息来源提供的信息资料。
探究性质疑是指在研读课文中,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探究深层次问题, 以促进对文本更深刻的理解。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三打白骨精》一文中, 写到:“它正要向前, 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 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 拎了一罐斋饭, 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老师可启发学生质疑:为何白骨精要变作美貌的村姑, 而不变其他的人物?要变成什么样美貌的村姑, 才可达到白骨精的目的呢?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理解白骨精的奸诈。随后引导学生探究《西游记》原著中如何描写的, 进一步鼓励学生品味原著的语言魅力。
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 但不能以此为目的, 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 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 永不满足, 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 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 敢于发问, 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创设适宜的质疑情境。对学生的质疑要及时给予评价, 表扬、鼓励为主, 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同时要给予一定的指导, 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 学会质疑, 乐于质疑。
在实践探索中, 我们应努力体现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重视创设情境。
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要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渗透探究学习, 就必须创设问题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冲动。问题情境的创设, 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要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及经验相结合, 远离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生活的问题情境, 很难激发学生的思维;二是问题情境必须必含一个真正的问题, 最好是开放性的、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
2.鼓励学生提问。
“发明千千万, 起点一个问。”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了方向。但问题的提出不能单由教师发出, 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发地提问和质疑。学生提问的设置, 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 也可以渗透在其它教学环节中。
3.讨论有价值的问题。
有了问题, 接下来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对学生而言, 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现在, 不仅要在备课教案中注意到了讨论的安排, 还要仔细考虑什么样的题材或话题值得讨论。
4.设置自学和尝试答疑的环节。
少数优秀学生根本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就能领会新知;大部分中等学生自己看书, 借助同伴或教师的指点, 也能弄懂新知;只有极少数学生才需要靠教师的精心讲解才能勉强弄懂新知。因此, 对新知的学习来说, 可以先让学生自学、尝试解答教师提出的疑问或样题, 然后再观察了解学生的反应, 在此基础上, 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和答疑。
5.重视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新知的学习与巩固, 自然离不开“应用”这个教学环节。这似乎是老生常谈, 不值一谈。但恰恰在这一环节, 许多教师做得并不够好。
培养质疑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篇9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质疑是启迪科学探究精神之本,开发创新潜能之源。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质疑问难的品质,开启创新思维之门,使学生在探究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精于分析问题,巧于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讨论、交流中体验到平等、民主、理解、信任,从而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合作精神。
例如在教学应用题:一辆汽车3次可运粮食105袋,照这样计算,7辆汽车运980袋粮食,需几次运光?
应列式为:105÷3=35(袋)980÷7=140(袋)140÷35=4(次)。 有位同学提出能否列为:105÷3=35(袋)980÷35=28(次)28÷ 7=4(次)或列为105÷3=35(袋)35×7=245袋)980÷245=4(次) 的列法,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们的纷纷议论。教师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作法,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验证,结果是正确的。可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铺设质疑创新思维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的需要”。人的思维总是直接同其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的。创新思维活动也总是产生于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之中。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开创一条创新学习的道路。
例如:教学较复杂的平均问题,先让学生练习“五一班有45人,一共糊了721个纸盒,平均每人糊了多少个?”的一步计算的等分除法应用题,复习“平均分”的概念和“总数÷总分数=平均数”的基本数量关系,找出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此基础上,改变题目的两个条件,即得到书上的例3(育红小学五年级一班同学分组在小工厂糊纸盒。第一组23人,共糊386个,第二组22人,共糊335个。全班平均每人糊纸盒多少个?)学生比较两个例题,立刻找出例题中只要把纸盒总数变成了两部分,总人数也变成了两部分,而基本数量没有变化, 所以解题时必须先求出纸盒总数和总人数。接着又变换一个条件“一组23人平均每人糊17个纸盒”,另一个条件和问题不变。学生认识到这仅是把第一组糊的纸盒数变成了间接条件而已,只要先求出第一组糊的纸盒数就与例3一样了。最后让学生自学例4(更复杂的加权平均应用题),学生沿着分析思路,很轻松地自己学懂了新知识。
三、一题多解,让学生在求异中质疑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出发点,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能用超出寻常的办法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知识角度,不同的侧面要求解同一试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宽解题思路,深化思维活动,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一题目多解,是从典型的习题入手,适当变换条件和结论,对原理逐步加以引伸,发散和发展,循思设疑,让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从而启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例:教学“学校食堂有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25千克可以烧80天,现改进炉灶,实际每天烧煤20千克,这样比原计划可多烧多少天?”引导学生找窍门,思考,想出了多种解答方法。总之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既能夯实基础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而且更能萌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一种独特的思路与解法固然算不上发明创造,但它确实是创新的萌芽。
例如,我教学“旅游中的数”,创设了春游情境,要求小组合作设计旅游方案:有乘车、买食品、买门票、游玩项目,其中 “买门票”中标价:团体票每人5元(30人以上);成人票每人10元;儿童票每人8元。
本班有学生22人老师2人,如何买票?需多少钱?讨论后汇报。
生 1:22×8=176(元),2×10=20(元),176+20=196(元);
生 2:30×5=150(元);
生3:24×5=120(元);
生4问:买24张票不能享受团体优惠啊!
生3答:“可以去叫6个人来,钱他们自己付! ”同学们恍然大悟,为他热烈鼓掌!
最后,要确定预收多少钱时又引发了争议,由于各组设计的方案不同,有的说要收40元,有的说要收50元,僵持不下,这时同学们把目光投向了我,我摊开双手摇摇头表示无能为力(又把问题抛还给学生)。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可以用投掷硬币的方法来确定! ”另一个则说:“可以取50和40中间的钱数45元! ”好一个“投币法”! 好一个“取中间数! ”这正是数学知识不自觉中很好的运用,这样的互动对师生都是一种享受。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综观全局,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民主氛围,确保学生心理自由,采取教学技法,激活学生思维能力,运用人格力量,弘扬学生个性。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综观全局,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
质疑培养创新,沉默不再是金 篇10
经济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特征, 它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世界各个角落, 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各方面, 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社会活动及思维方式中。21世纪呼唤创新人才, 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素质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和生存。“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高等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 它是学生具备创新精神的重要方面和前提条件。笔者对高校如何打破课堂沉默, 重树大学生勇于质疑的信心, 与培养其善于质疑的能力创新能力, 适应社会, 成功融入社会进行了论述。
二、质疑、沉默和创新
1. 质疑的定义和意义。
所谓质疑就是心有所疑, 提出以求得解答。“质疑”出自《汉书·陈遵传》, 即提出疑问。古人云:“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任何科学上的发明创造和人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换句话说, 只有能质疑、会质疑, 才有创新的可能。因此, 不愿思考的人是固执者, 不能思考的人是愚人, 不去思考的人是奴隶。
2. 沉默的定义和意义。
沉默指行为人既不用语言 (包括口头、书面语言) 表示, 又不用行为表示, 而是以消极的不作为方式进行意思表示, 保持沉默或缄默。沉默是心静如水的外在表现;沉默是冷静思考的过程象征;沉默是默默认可的暗示语言;沉默是愤愤不平的无声反击, 可谓是无声胜有声。“沉默是金”, 表达了一种行为处事方式。沉默并不是教人缄口不语, 而是希望人们能深思熟虑, 三思而后行。现代的社会应该是张扬个性的年代, “沉默是金”, 是指在人生迷惘的时刻, 沉默静守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当生活的巨浪袭来的时候, 用自己稳健的行动去抵挡, 此时语言的力量是苍白的无效的, 就算你使尽全身的力量也呐喊不出和浪涛声相抗衡的音量, 沉默不是退让, 而是积蓄下一次奋起的力量, 该出手时就出手, 寻找时机创造人生真正的辉煌。
3. 创新的定义和意义。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概念是:创新劳动是劳动的阶段性发展, 是对于同质劳动的超越。创新从哲学上说是人的实践行为, 是人类对于发现和物质世界的矛盾再创造。“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 是推动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 是21世纪适应社会变化的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的主流。
三、大学课堂教学质疑现状及分析
大学课堂学生回答问题的现状不容乐观, 笔者对本院04级65人及08级85人本科生作了对照比较的课堂提问的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学生对课堂提问的态度、方式、期望教师的回应及对提问的重要性的认识, 并由此得出结论。
从以上表格中不难看出, 04级和08级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缺少主动积极的态度。持一般态度的学生04级为44.6%, 高于08级学生的29.4%;较少回答问题的学生08级为67.1%, 高于04级学生的40%;课堂上沉默不语两个年级的学生百分比较为接近。从回答问题的方式上看, 两个年级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主动回答的学生04级为38.5%, 好于08级的17.6%, 08级学生更愿意一起、随意回答问题。两个年级的学生都期待回答问题时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 课堂上适当提问。从整体看, 学生课堂质疑的态度百分比在递减, 学生课堂沉默的现象逐年递增。
其原因分析如下: (1) 学生学习依赖教师, 缺少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可质无疑。 (2) 面子观念强, 他们害怕问题回答错误被同学耻笑, 没面子, 宁可沉默, 也不敢质疑。 (3) 传统的教育模式和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 老师讲、学生听, 形成了思维、学习上的惰性, 懒得质疑。 (4) 课堂上看其他同学不回答问题, 一些学生就随大流, 即使知道, 也不主动回答, 不想质疑。由此出现学生学习被动, 思维僵化, 问题意识的缺失, 质疑能力弱化的现象, 导致课堂沉闷, 教师唱“独角戏”, 课堂效果不佳的结果。
四、如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如何改进大学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提高大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敢于质疑, 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 因为质疑是任何科学新发现的前提, 是新思想诞生的曙光, 是创新精神的萌芽。
1. 建立有效的大学课堂问答机制。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的一种双边活动。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启迪学生的智慧, 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检查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等等。科学合理的有效课堂问答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积极的主体作用, 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建立和实施行之有效的大学课堂问答机制是当前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1) 将课堂问答的有效性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 (2) 学生课堂问答纳入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 (3) 教师坚持提问的目的性、启发性、灵活性、科学性和鼓励性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使学生敢于质疑, 善于质疑, 增强学生的质疑意识, 提高质疑和创新能力。
2. 打破沉默观念, 培养张扬个性。
现代的社会应该是张扬个性的年代, 张扬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是社会的需要。人人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张扬着各自的个性, 体现各自的自信, 展示着各自的才能和风采, 实现着各自的人生价值。如今, 信息和情感的沟通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保持沉默就意味着自动放弃表述的权利, 放弃自己与他人进行沟通的机会及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张扬之所以成为社会的时尚, 是因为沉默不再是金, 沉默之所以被张扬取而代之, 因为真正的沉默应该是主动的内敛、自信的选择。当今社会, 它所针对的更多的是喜欢表现自己的人, 而不是沉默的人。张扬个性是人的尊严觉醒, 各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只有张扬才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社会已不再那么欣赏“沉默是金”, 取而代之的是张扬的“个性”。张扬个性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最有效手段。没有个性, 就没有创造性。张扬个性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最终结果。大学生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 与时代同步, 才能成功地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郑庆柱.对当代大学生张扬个性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06) :7-8.
[2]杨秀敏.张扬个性, 激发创新[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13) :242-244.
[3]刘刚.也谈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8, (S1) .
[4]吴秀香.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考试周刊, 2008, (15) .
质疑促思 创新思维 篇11
首先,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发展思维的方法之一,但是把学生的认识过程,仅仅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是远远不够的。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有教师发问逐步过渡到由自己发问,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才能真正动了脑筋。
激励学生敢于质疑,是质疑的关键。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敢于放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学生提出的看似不合理不正確的问题,不能生厌,不能不予理睬,更不泼冷水,要积极诱导,这种行为要给予肯定。因为同学们的思维创新就表现在这看似不正确的多思上。这样以来同学们提问题的积极性就会更高涨。更善于发现问题,乐意提问,也就更乐于讨论,答案尽管不唯一,但这更能让同学学得死知识可以活用。
现在学校的上课模式由原来的教师主导,改为了教师导演,学生成了演员,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这样以来问题多了,质疑过程中一定有偏题的问题一定有需要教师引导入正题,告诉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必须吃透教材。这样质疑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获得更深层的知识,切忌浅尝辄止,取限于表面。
如我们学习的《出师表》一课,教师抛砖引玉,多方设问,如怎么认识诸葛亮这个人?白帝城托孤后来对诸葛亮有怎样的影响?文中的三条的建议你认为我们当今国家最应该采纳的是那一条?你喜欢这个“卧龙”吗?等等。这些问题,并不是对所有的学生是很容易的。教师要循序渐进的引导,深入浅出,有耐心的讲解。对于学习稍差的学生多方指点,让他们从多种媒体上了解问题。不能因为不会而放弃。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哪怕争得面红耳赤。这样就是说,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更能发挥自己的学以致用,发表自己的见解。
为了更好的质疑促思,发展思维,针对年龄大一点的初中生,我们的质疑不仅仅要体现在课堂上,更要学生以强大的引力,必须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在班会上我们可以针对班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疑问,小组发言,针对一个问题,寻求不同答案。这样既让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又样式新颖,还可以采用演讲的方式,发一家之言。出一期版报,告白于全校师生,征集观点。更能创新,不落俗套,这样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有组织能力也埋下了伏笔,也是一种铺垫。
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质疑是为了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的独立的阅读能力,不至于新一代的莘莘学子成为学知僵化的书呆子,有创新的能力。这样教师要坚持经常的培养,有意识的训练。学生才能逐渐形成主动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独立自学,才能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在生活中质疑促思,也是培养学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看一看周围人云亦云的“八哥”也不少,如果我们为人师至培养随声附和的跟随着,没有一点创新的意识,教学工作是否是失败的事业?
引导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 篇12
一、开门见山,从课题质疑
学生拥有思维活跃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利用最直观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展开联想,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课题是对文章核心思想的直观表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课题提出疑问,如此不仅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还能加强学生对文章核心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小学语文中《人有两个宝》这一课时,教师先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对“人有两个宝”的看法或疑问。看到这个题目,学生会七嘴八舌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为什么人只有两个宝”“人的两个宝是什么”“人只有两个宝吗”“是不是只有人有两个宝”。根据学生的疑惑,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起学习课文,在文章中找到正确答案。于是,学生带着各自的疑问开始学习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所谓的“人有两个宝”就是“双手和大脑”。同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同学们也认识到在学习和生活中动手和动脑是相辅相成的,一定要让自己的这两个宝体现它们应有的价值。
教师通过质疑课题的方式开展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课题的质疑,能够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进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细品词句,从语言质疑
学生不会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是大胆地去提出他们的质疑,这些疑问的提出,彰显着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针对文章中一些精彩的语句或美妙的词语引导学生去细致品读体会质疑,让学生在针对语言质疑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各自的语言积累能力和语文学习素养。例如,在讲解课文《北大荒的秋天》这一课时,可要求学生细致品读课文,并画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学生朗读后,教师问学生说:“谁来说说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说:“我认为比较优美的句子是: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这位学生回答完后,再要求学生细致品读这个句子,体会其用词的妙处。学生品读完后问:“这个‘蓝绸子’能不能改成‘蓝带子’?还有‘躺在大地的怀抱里,能不能改成‘从地面流过’?”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后,教师与学生展开讨论,经过讨论后学生了解到蓝绸子更能表现出小溪的清澈流畅,而躺在大地的怀抱则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溪的灵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致品读课文并从文章语言处进行质疑,不仅能够积累丰富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在质疑的过程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语文的语言美,提高了学生的语感。
三、揣摩思路,从结构质疑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纯知识的积累,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取课文中的精髓,学习范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从而用于自己的写作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文章的整体思路入手引导学生针对课文的结构提出疑问,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技巧。例如,在教学课文《海底世界》时,要求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在熟悉了课文内容后,再将课文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段,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方法。大多数的学生朗读了课文之后,将课文分成了三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对这三部分的段落大意进行概括,于是,学生纷纷动脑思考,对文章大意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考虑文章三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经过探究和思考,发现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都是对第二部分的总结,教师再顺其自然地为学生讲解写文章时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通过引导学生揣摩并思考作者的写作思路,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课文的写作手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新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写作,从而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中心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要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丽芳.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浅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
[2]梅媛.小学语文教科书之儿童诗选文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