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质疑点”(共12篇)
学生“质疑点” 篇1
摘要:针对学生的“质疑点”,传统地理教学侧重点在于“释疑”,并将学生的质疑置于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架下。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应将学生质疑视为学生参与建构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质疑点,教学聚焦,地理教学
针对学生的质疑点,传统教学侧重点在于“释疑”,并将学生的质疑置于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笔者称其为“专家的课程”)的框架下,不敢逾越雷池。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应将学生质疑视为学生参与建构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充分重视学生的每一个质疑,并结合质疑审视教学聚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落实新课程理念和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一、聚焦“主干”,也要聚焦“细节”
案例一:“雪壁公路”景观图辨析
1. 情景再现
在地理教学中,常常运用景观图来分析地理环境特征及其成因。如在分析“日本本州岛西部沿海冬季多雪”的问题时,笔者结合“雪壁公路”景观图(图1)来引入问题,先让学生判断“这种景观最可能出现在何地”,并进一步分析该景观形成的原因(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雪充沛)。但在教学中,一位学生对教师的解析提出了质疑,认为“该地不应该是日本!因为日本的汽车都应该是左行,而图片显示该地汽车为右行”。
2. 教学反思
学生的这一质疑,对教师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与组织方面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因为学生充分运用了“日本汽车左行”这一常识来进行分析判断,我们没有理由将其推翻。因此,教师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与组织中既要聚焦“主干”,也要聚焦“细节”,尽量减少信息干扰,让学生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学习的关键点。同样,在地理教学的其他环节中,也须处理好“主干”与“细节”的关系。对此,笔者首先充分肯定了这位同学的观察力,同时在下一节课的教学中重新选择信息干扰更小的一张图片(图2)。
二、聚焦“规律”,也要聚焦“逻辑起点”
案例二:唐代的“坊市分离”与城市功能分区
1. 情景再现
“城市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是近现代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在一次教学中,笔者提到“古代的城市,生产区、住宅区和商业区往往互不分离,形成一种‘前店后场(作坊)’的格局。但现代城市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功能分区,这是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有同学对此提出质疑:“在唐朝实行严格的‘坊市分离’,当时的居住区(坊)和商业区(市)之间有严格的区分,而到了宋代,‘坊’与‘市’才融合。由唐至宋,反映出的是城市的功能分区越来越不明显,所以我认为这个规律并不正确”。
2. 教学反思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地理事物的演变规律是地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教学聚焦的核心,但在阐述这些规律时,教师往往忽视规律研究的“逻辑起点”。以“城市功能分区”为例,我们只是强调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这一规律,但却忽视了“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逻辑起点。“坊市分离”客观上加强了封建统治(强化城市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却也压制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隋唐时期“坊市制度”达到顶峰,与此同时商品经济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坊市融合”能够便利居民生产生活,并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经济效益,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因此到了宋代,“坊市制度”最终瓦解,城市走向“坊市融合”[1]。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城市,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方面。因此,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城市功能分区就会越来越明显。可见,抓住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地理教学才能更好地阐释地理规律。
三、聚焦“模型”,也要聚焦“事物的内在联系”
案例三:沙尘暴与黄河含沙量
1. 情景再现
在一次答疑中,一位学生提问:“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能不能用‘黄河流域沙尘暴频发’来解释?”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学生都认可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与“黄土土质疏松,流域内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有关,笔者没预料到有学生会从沙尘暴的角度来解释。对此,笔者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反问:“你为什么会认为与沙尘暴有关?”该学生解释道:“沙尘暴携带的沙尘物质沉降于黄河河面,黄河含沙量不就增大了吗?”
2. 教学反思
尽管学生的上述观点有失偏颇,但还是值得认真反思。由于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和时代性等诸多特性,使得地理学中的许多理论可能存在诸多解释。地理学家大卫·哈维认为,一种模型可以是一种理论范围内的一小部分,它作为一种设计的程序,将这一部分所包括的事实进行概括和抽象[2]。一种模型是一种理论许多可能解释当中的一种。而中学地理作为一种普及性教育,不可能对各种地理理论进行全面阐释,只能选择其中的典型进行介绍。因此,在中学地理原理的教学中,主要是对地理模型的建构与理解,这也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主要聚焦方向。以“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分析为例,教学中着力建构以下分析模型:从“沙源”角度来看,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关系最密切,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又主要分为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由“气候(夏季多暴雨)、地形(起伏大)、土质(疏松)、植被(稀疏)”等构成;人为因素主要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表土裸露”构成。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是多元而无序的。即相关现象的成因不一定与教学中所建构的“模型”相一致,因此教学中还须充分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仍以“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分析为例,黄河含沙量大与“沙源”充足有关,但“沙源”并不仅仅限于水土流失,其与区域风沙活动等因素也密不可分。如黄河上游西岸的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因风沙活动向黄河输送的泥沙就达3000万吨。又如黄河流域部分河流的含沙量增大与沙尘暴关系密切,一般在沙尘暴过后的首次大雨往往会形成一次含沙量高峰,这与疏松的沙尘物质在地表沉积而被雨水冲刷带入河流有关[3]。
四、聚焦“地理应用”,也要聚焦“地理观念”
案例四:环境污染与工业布局
1. 情景再现
在教学中,往往会有学生提出质疑:“在城区河流的下游布局工厂,其污水会导致更下游的城市污染加剧;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布局工厂,也会加剧更下风向城市的污染。针对这样的问题,在工业布局时应如何解决呢?”
2. 教学反思
学生提出这样的质疑,反映了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自觉性。有的教师针对学生的这类质疑,往往不置可否,但这是地理教学必须正面解决的问题。传统地理教学在部分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教学中,更注重聚焦“地理应用”而忽视“地理观念”。以工业布局为例,地理学重点研究如何合理布局来降低生产成本和保护区域环境,这其中环境保护往往是作为一种工业布局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且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减轻对区域环境的污染。由于过于强调地理学在生产布局中的应用价值(聚焦“如何合理布局以避免区域的环境污染”,而较少聚焦“环境保护也是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排放才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根本”),这就容易让学生形成一种“错觉”,即通过“合理布局”可以规避相关的环境保护义务。而在发达国家,由于把环境保护成本上升到很高的地位,因此大量落后产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些传统印象中的高污染工业也通过技术改造和严格的排污限制(如钢铁、石油化工等),使得环境污染大大减轻。如日本、瑞典等国家的垃圾焚烧电厂,往往与居民区仅数百米之隔,有的甚至就建在政府办公区旁,这和政府、企业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密不可分[4,5]。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由于“环境保护是生产成本”观念的深入人心,民众对企业污染排放问题高度关注,政府对企业节能减排严加管控,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型工业布局并不一定完全与目前地理教学中所聚焦的相一致。
五、聚焦教师“创生”,也要聚焦学生“创生”
案例五:种植业结构改变的原因分析
1. 情景再现
在一次“农业区位因素”的公开课教学中,授课教师在讲述“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时,设计了以下案例供学生探究:
8月初,老师乘火车经过湖南省西部某县境内,原来以种植水稻的农田,现在却有不少改种了玉米(对比图略)。请同学们探究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同学经过讨论后,纷纷发言。
生1:“近年来该区域水源短缺,部分水田改为旱地。”
师:“玉米地周围地区都种植水稻,说明该地区不缺水源。”
生2:“我觉得这种玉米可能是以鲜玉米的方式在市场销售,目前鲜玉米售价高于大米,种玉米的单位面积产值高于水稻。”
师:“如果是因为单位面积产值较高,那周围地区应该大量种植玉米啊。”
生3:“从图中可以发现玉米已经成熟,可能是为了和其他农作物轮作的需要,这种变化应该是受农业技术发展的影响。”
师:“水稻是一种需要消耗大量劳动力的农业生产活动,玉米则对劳动力需求较低。湖南西部地区由于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传统上该地本应该种植双季稻,8月份是双抢季节(收割早稻,播种晚稻),但图中表现出来的水稻在8月份仍一片葱绿,说明该地区目前农业劳动力短缺。所以,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原因应该是劳动力价格上涨(劳动力短缺)。”
2. 教学反思
在多年的新课程改革推行过程中,课程实施正在由“专家的课程”转向“教师的课程”,即教师已经逐渐意识到课程实施需要加入自己的创造,积极主动地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体现教师“创生”的同时,学生的“创生”却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通过对上述教学活动的审视,可以发现教师尽管从外在形式上体现了新课程重视案例教学、重视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等理念,但从本质上来讲仍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羁绊。新课程还倡导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建构,采取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尽管学生的回答与自身预设有一定出入,但是也言之有理,从创生取向的理念来看,教师应该积极吸纳学生的观点以充实自身的预设,使得教学过程“不再是原初的课程计划按图索骥的过程或稍事修改的过程,而是一个真正的创造过程”[6]。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关注学生的质疑点,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敢于和乐于接近教师,把教师当作学习的向导,真正意义上实现师生共同建构课程资源,才能从本质上推动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合群.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J].社会科学,2007(12).
[2]大卫·哈维.地理学中的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黄河上游973项目组.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段风沙水沙过程与调控机理[R].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协作工作委员会2011年年会交流材料,2011.
[4]谢云巍,等.垃圾焚烧,我们该向日本学什么[J/OL].网易,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2Q9L/lajifenshao091128.html.
[5]廖雪梅,等.垃圾发电重庆VS瑞典[N].重庆日报,2013-4-2.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学生“质疑点” 篇2
吴姜峰
文中触龙向赵太后请求,替儿子“补黑衣之数”。这个“黑衣”之职,在当时到底是一个肥缺还是一个苦差呢?我查了若干资料,均未得确凿。后来,我在课堂上干脆让学生就此展开了讨论,其一认为是肥缺,因为从情感上说,触龙已是年迈之身,甘“没死以闻”之于太后,自然是替这“不肖”子谋一个好差事了,免除后顾之忧,这是常情。
但另一派意见却是,倘若是肥缺,那么和后来触龙现身说“理”、劝说太后要以大事锻炼长安君有相背之处,既然你触龙爱儿子却希望儿子能凭空(父母的照顾安排)得到好差事,那么,我太后凭什么不能让小儿子在家多享受一些清福免除为质于齐的忧患呢?
经了同学们一讨论,虽然答案仍不了了,但本文之意却更深入了。是啊,身掌一国之大权的赵太后在本文中却一直徘徊在情感和理智的矛盾中。为情感,她更像一位母亲,倾注的是绵厚的爱,为家为天伦;为理智,她却是一位**,付出的是无私的.爱。为国为社稷。
教给小学生质疑方法的几点体会 篇3
1、从课题上质疑。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浓缩。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蓝树叶》一课时,板书课题后,可引导学生质疑:树叶为什么会是蓝色的?有蓝色的树叶吗?又如,学习了《称赞》,可引导学生质疑:谁称赞了谁?为什么称赞?
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来质疑。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来质疑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给人以“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之感。如教《坐井观天》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口渴了”这个词语来质疑:小鸟为什么会口渴?有的学生联想到天无边无际大得很;有的学生联想到正是由于天大得很,所以小鸟飞了很久,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青蛙的目光短浅。又如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得意”“低下头”“不好意思”等关键词来质疑,了解小柳树由刚开始的得意、瞧不起人到最后的惭愧,让学生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3、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課文,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教《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大部分学生通过读文都知道叶子掉了,葫芦就会落。一个学生提到:为什么葫芦没了叶子就会落?葫芦与叶子是什么关系?所有的植物都是这样吗?这个问题提得好,通过回家上网查询,学生知道了: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就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叶子中,而故事中清葫芦叶子虫子蛀掉了,那么必然不能合成有机物,而葫芦的生长(变大)的过程是一个有机物积累的过程,现在没了有机物,葫芦自然也就不可能长好.
4、从课文的矛盾之处质疑。有些课文中看似矛盾之处,其实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引导学生找出矛盾之处,从此处质疑,能迅速理解文章。如《酸的和甜的》一课中,小松鼠和小兔子听信了狐狸的话都说葡萄是酸的,而小猴子却说葡萄是甜的,引导学生质疑:葡萄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谁说的对?为什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有些事我们必须亲自去尝试了才知道结果怎样。学生阅读自读课文《草地夜行》一文时,就要求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注意老红军的行为、神态、外貌等方面的描写,自己找出前后“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学生在认真自读的基础上提出了“为什么大队人马过去了,老红军走过草地又回来呢?”“为什么老红军在刚看到我时很生气,后来又笑了呢?”“为什么前面说老红军很魁梧,后面却说他又黄又瘦呢?”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仔细阅读,找出原因,在这一过程中,同学门也感受到了红军过草地的艰难和红军队伍中战士间的团结友爱。
5、抓课文标点质疑。《黄继光》一文写道:“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可引导学生质疑:这里为什么连用两个感叹号?有什么好处?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说明了什么?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抓文眼、找依据、揭矛盾、比优劣等方法,在课文内容读不懂处质疑。但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可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
6、抓住课文的结尾处质疑。教材中一些故事性强的文章虽言尽而意未尽,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如《坐井观天》这篇课文结尾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可以让学生从此处来提问题,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7、用课文中的重复之处质疑。用课文中重复的地方质疑,体会作者的用意。如《一分钟》一课,课文中有五处写到了“一分钟”。根据几处重复,可以引导学生质疑:课文中出现了五次“一分钟”,它们的含义一样吗?各是什么?
8、在课堂小结后让学生质疑。在课堂小结后让学生质疑,是让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或学不到的知识延伸到课外。我常这样对学生说:“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质疑。如教《开天辟地》一课,学完课文后,有个学生问道:“盘古开天辟地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不是真实的故事,那么为什么人类会编出这样的神话故事呢?”通过这样的质疑,学生就会认识到神话传说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即劳动人民的理想和追求。由于历史上社会制度等各种原因,劳动人民渴望光明、追求幸福及对战胜大自然的希望只能寄托于想象。
总之,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掌握了质疑的方法才能去发现,去突破,去创造。因此才能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终身的学习中受益。
学生“质疑点” 篇4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之所以没有提出问题,不是因为没有疑问, 很大程度上是担心自己的问题太过简单或者是不正确的而受到老师批评和同学耻笑,所以没有勇气提出来,这样就把自己的问题继续藏在心里不肯说出来,久而久之,学生的质疑精神逐渐变得淡薄,甚至不肯再思考,去质疑。鉴于这样的情况, 要想让学生充分发挥质疑精神, 就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大胆提出疑问,给学生更多提出疑问的机会。
1.1改 善 师 生 关 系 ,让 学生 可 以大 胆 质 疑 。
很多时候,教师在学生的眼里都是严厉的角色,其在教学中的地位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学生和教师之间很少进行互动和交流, 这是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肯提出疑问的重要原因。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就要端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放低姿态,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教师平易近人,有助于师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营造敢问、敢说、敢做的教与学环境引导和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疑问大胆地提出来, 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有思考价值的疑问, 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展开讨论,让学生一起进行探究。对于能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而且可以成为鼓励和激发其他学生质疑的好榜样。对于不能把握质疑要点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持有不屑的态度, 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间教师的引导、帮助和鼓励是很重要的。
1.2改 善 教 学 方法 ,提高学生 质 疑 能力 。
丰富的知识结构是优秀语文教师的基本条件,同时是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必要条件。但优秀语文教师只是具备渊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样是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语文教师一定要掌握有效的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强化教学效果。同样,教师依靠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无法实现的,而要通过用启发效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在备课中多做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和悬念,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2.创 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1教师提出问 题引导学生进行 思考。
人们的思维活动其实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活动取源于疑问,它是引发思考的原动力要想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首先需要提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疑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思考中发现新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掌握, 突出文字表达的人和人之间只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金钱面前没有任何亲情可谈的主题思想,教师在讲解文章中菲利普夫妇像躲瘟疫一样避开于勒的具体情景时可以提出假设性问题:如果菲利普夫妇遇到于勒正处于良好的状态,那么他们会表现出怎样的表情和动作,又会讲出什么样的话? 此时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想象和讨论,各有意见和想法。学生有着很强的想象力,他们的幻想世界是很丰富的,每个学生的想法都非常奇特,学生们充分发挥思维想象能力,争先恐后地提出想法,通过表情和语言完美展现出来,在发挥思维想象力的同时注入表演元素,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2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故 意 犯 错 ,引 导 学生 质 疑 。
一直以来,教师和教材在学生的心目当中都是神圣的,是真理,是绝对正确的,是不可能出错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就不能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否则自己就是再辛苦、再努力也无法保证一定的教学效果,阻碍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多进行互动,可以主动暴露错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例如在“出师表”一文的教学当中,教师把“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一句中的原意为“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的“卑鄙”一词翻译为“品行恶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联想到文章中的诸葛亮是淡泊名利的形象,是不可能有品行恶劣一说的。教师通过主动暴露错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同时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质疑能力。
学生“质疑点” 篇5
法律硕士(Juris Master,简称JM)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我国移植美国法律博士(Juris Doctor,简称JD)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模式而出现的新型研究生培养途径,从个别院校试点到全国联考,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界、司法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其报考人数从20的8173人、的约1.8万人发展到的约2.7万人、的约3.42万人,一年比一年剧增,已经成为考研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资料来源:lawsee.yeah.net及www.kao100.com)。被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确定为具有招生资格的28所高等院校的法学院(系)都在为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时的旺盛人气而兴奋异常。但是,-请宽恕笔者的不合时宜-盲目的热衷与鼓吹只会迷茫我们的双眼,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还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其招生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被其表面上的繁荣所掩盖了。问题一:招生人数是否合理?
年全国联考以来,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当然,报考人数同时也在暴涨),28所高校法学院(系)的研究生人数翻了几番。比如:清华大学和20计划招生30人,20增至100人;复旦大学2000和20计划招生70人,和2003年均增至150人;山东大学2001年计划招生50人,2002和2003年均增至110人;中国人民大学2000和2002年计划招生均为200人,2003年增至300人……(资料来源:相关院校招生简章)。不错,招生规模的扩大给更多的考生以深造的机会。但是,很多人(包括法律硕士研究生们)也在担心正在出现的问题:法学院(系)有没有足够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资源来保证日益增多的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首先是师资力量方面:一些院校缺乏足够的具有给研究生上课资格的老师,再加上数目有限的导师们还要兼职、讲学、出国等等,所以师资配备的随意性很大,甚至华东某著名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还要从外校临时借用刑法学老师。且不说这些老师们的学术能力和授课态度是否令人满意,单单法律硕士研究生们得不到 “研究”能力培养上的有效辅导就让其苦不堪言。其次在图书资源方面:在没有法律硕士研究生大量进入法学院(系)的时候,法学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们可以占有的学校图书资源相对比较充裕。但是,随着法律硕士研究生们数量的剧增,图书馆法学图书不足的现象出现了。再次,某些院校的住宿条件不能满足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需要,如北京地区的.一些高校在招生时公开表明不提供住宿,这给法律硕士研究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问题二:复试(录取)分数线的划定是否公平?
2003年,许多高等院校拥有了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划定的自主权,而没有这一权力的高校的招生复试的分数线由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推荐划定。这样,各院校的复试分数线(指总分)悬殊之大令人吃惊,比如:中国政法大学为332分,北京大学为330分,中国人民大学为330分,复旦大学为329分,辽宁大学为325分,南开大学为320分,吉林大学为315分,清华大学为313分,厦门大学为310分,……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为没有自主权的一些院校划定的分数线为:A类应届325分、历届320分,B类应届322分、历届317分,C类应届320分、历届315分(上述几所高校均属A类。资料来源:www.fashuoonline.com.cn/1nd)。读者诸君不难从中体会:一些有复试分数线划定自主权的著名高校的复试分数线比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划定的还要低,这公平吗?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联考还有“联”的意义吗?造成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某些高校不负责任的盲目扩招,不惜尴尬地降低分数以求完成招生计划。
问题三:委托培养令在职人员好无奈!
可以不客气地给某些拼命扩招的高校归纳出一个
对推广“中国英语”的几点质疑 篇6
一、对“中国英语”研究的兴起
近年来,在中国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分支,吸引了一些研究者的兴趣,并逐渐形成了一些观点和理论,那就是对“中国英语”的研究。
提出“中国英语”这个概念的鼻祖是复旦大学的葛传槼先生。他在1980年提出:“在旧中国和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中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如‘科举、‘翰林院、‘五四运动、‘赛先生、‘德先生、‘白话文、‘双百方针、‘人民公社、‘四个现代化,这些不属于讲英语民族的人所惯用的词语,应当称作China English。”
其后一些学者又根据自己的见解对“中国英语”这一概念做出了界定。诸如:
汪榕培(1991)将“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
李文中(1993)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中国英语主要构成包括音译词、译借词以及独特的句式和语篇”。
谢之君(1994)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够进入英语交际,其使用频度和交际效果与使用者的水平有关”。
贾冠杰、向明友(1997)进一步指出,“中国英语”是“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
罗运芝(1998)则把“中国英语”简单地概括为“‘中国英语是载汉语语言特征的英语变体”。
从以上“中国英语”这一概念不同时期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对研究者其进行研究的发展历程。
二、笔者对胡晓琼关于“中国英语”相关论述的几点质疑
在上面所说的同一篇论文当中,胡晓琼指出:“中国英语”作为英语语言的一种变体,应该并列于英式英语、美式英语、爱尔兰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等英语变体之中,在中国与世界交流中大力推广其应用,希望随时间的推移使“中国英语”成为“an honored member of the Inner Circle”。同时,在中国进行的英语教与学的关注点、教与学的材料以及态度都应有所改变。
对于胡晓琼的论文中的一些观点,我个人有一些异议。下面我将分别论述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方面、对“中国英语”的性质的认识。胡晓琼认为“中国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是一种像标准英语一样好的语言。笔者不同意此观点。我很赞同葛传槼和李文中二位学者的说法,所谓的“中国英语”并非自成一派的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而是指我们中国的学习者把标准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用英语难以表达一些“中国所特有的东西”,如“科举”等词句,因而只能“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创造出一些“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进而进入英语交际。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英语”只是中国人所学、所说的英语的一部分,所占比重并不大,主体部分仍然是标准英语。如图所示:
如果把这样的一个综合体笼统地说成是“中国英语”,未免有些以偏概全吧。当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母语——汉语的发音和汉语思维的影响,学习者难免会出现语音、语法等偏差,但这些只是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是所谓的“Chinglish”,并不属于“中国英语”的范围。又由于我国所开设的各种级别的英语教学都是按照标准英语的语音、语法的规则进行的,所以英语学习者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正错误,提高掌握英语这门外语的掌握程度。
由于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我国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贸易等方面的交流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的“中国英语”的一些词语和表达法不断进入标准英语的交际中,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英语”有望进入英语的内圈——“”(胡),只能说明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它会吸收一些外来词和表达法来扩展自己的词汇,正如我们的汉语也吸收其他语言的词句一样。在中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英语仍然是一门外语,正如日语、法语、德语等语言一样,这种性质没有改变。“中国英语”只是我国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活学活用”地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法,由于在我国学习和研究英语的人数远远超过学习和研究其它语言的人数,所以这个现象被专家和学者所重视,而这些表达法被统称为“中国英语”。如果我们以此类推,将会出现“中国日语”、“中国法语”、“中国德语”、等等,不可胜数。如果我们把这些都当成独立的语言,岂不荒唐?
第二方面对“中国英语”的地位的认识。胡晓琼认为“中国英语”应该并列于英式英语、美式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爱尔兰英语等英语变体,在英语体系内与这些英语变体处于相同的地位。这种说法欠妥当:
(一)“中国英语”与英式英语没有可比性。众所周知,英式英语是英国人的母语,是一门独立的语言,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完善的音系、形态、语义、句法和篇章系统,虽然它作为一门语言总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但其主体框架是稳定、牢固的。而“中国英语”是中国的英语研究者和学习者为了表达用标准英语无法表达的带有中国特色的含義,“通过音译、借译、语义再生等手段”创造出来的一些反映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的词语及语篇。“中国英语”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无法把“中国英语”与英式英语相比较。
(二)“中国英语”与美式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爱尔兰英语以及新加坡英语等英语变体没有可比性。在这里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1.中国英语”与其它英语变体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的差异。首先,“中国英语”与美式英语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不同。在美国,最早使用英语的人群是英国的移民,英语是他们的母语,而美国其他说英语的人群是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语言殖民化而形成的;同时,美式英语又是他们的官方语言,所以这就加速了其在美国全国境内的传播。上面是美式英语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而在中国,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英语,如同日语、法语、德语等语言一样,是一门外语。它形成的历史背景是英语全球化和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形成的条件是国人对英语学习和研究的不断高涨的兴趣和热情。在此方面与美式英语毫无相似之处。其次,“中国英语”与澳大利亚英语、爱尔兰英语以及新加坡英语等英语变体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不同。我们姑且把“中国英语”看成是一种英语变体(笔者持异议),但这个变体与以上的几种变体有着本质的区别。上面的几种英语变体都是英国殖民的产物,都是这几个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被迫学习殖民者的语言——英语,同时他们又受到自己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最终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完整的语言体系,这些语言体系与标准英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成为不同的英语变体。而“中国英语”并无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2.“中国英语”与其它英语变体现实状况的差异。英式英语、美式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爱尔兰英语、新加坡英语等英语变体在其本国境内,是官方语言,并且属于大部分人的母语,这些英语变体已经成为发展中的相对稳定的语言体系。而在中国,尽管英语全球化的潮流势不可挡,尽管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绝大多数人的母语是汉语,它在中国人的日常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中国英语”并不是他们常用的语言,甚至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词组或者并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所以试图在中国普及“中国英语”并没有多少价值可言。
第三方面、對在我国进行的英语教学的认识。胡晓琼认为我们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应该融入“中国英语”的内容,例如课本和其它教学材料中。她建议我们应该用英语给学生开设能反映我国文化的中国文学和中国政治的课程。她进一步指出:很多中国学生多西方了解很多,而对自己的国家所知甚少。对此说法笔者持不同意见。
(一)关于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问题。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发现:尽管在中国的大多数地区,学生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很多学生直到高中毕业时对西方世界的文化了解的并不多。所以给各个层次的英语学习者在课本和其它学习材料中多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是正确的选择,这样既能开阔英语学习者的眼界,又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关于了解我国文学、政治等方面的文化问题。学生们可以通过诸多渠道获取这方面的知识,除了通过学习学校开设的语文、地理、历史以及政治等课程,还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来了解我国文化的各个方面。目前我国在鼓励学习和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还大力倡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上正有一股国学热在不断高涨。
(三)关于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英语”的问题。我国多年来实施的英语教学的方向是力求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这门外语的语法规则,鼓励学生模仿标准英语的语音、语调,减少母语(汉语)在英语学习中的干扰,培养英语思维,这个方向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在这样的努力下,学生们也很难达到这个目标。如果在给学生加上过多的“中国英语”的内容,学生们掌握英语的程度也会相应的缩水,造成学生们所说的英语离标准英语的距离越来越远。最终导致学生们用英语交流时遭遇“外国人听不懂,中国人不明白”的尴尬,因为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英语和说英语国家的人群交流,而不是为了用英语和国人交流——国人之间用汉语交流会更容易、更方便。
第四方面、对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认识。“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是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奋斗目标。胡晓琼认为,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国英语”可以让说英语国家的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一些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更好途径是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语言的使用。
在当今世界,随着本国国力的不断强大,中国在国际的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外国人对中国的语言——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汉语热”。我们应该趁着这一股东风,加强向世界推广汉语使用的力度,利用汉语大力宣传中国文化,其作用要比推广“中国英语”来得更直接、更有效。目前我国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不断选拔、派出大批优秀人才去国外推广汉语的使用,目的也正在于此。而且此举也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所以对于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推广“中国英语”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并不可取。我们应该通过推广汉语、宣传中国文化来实现向世界展示中国这个目标。
三、结论
国际交流频繁和英语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我们中国人学英语、关注英语研究符合这个趋势。“中国英语”现象的出现也是一种必然。但是我们学习英语是为了同说英语国家的人更好地交流,而不是为了再创造另外一种语言。所以研究“中国英语”的现象有必要,但没必要大力地把它打造成一种英语变体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推广。同样,我国的英语教学还是应该把握标准英语这一最基本的方向,在教学内容上多添加有关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的东西,鼓励学生学习标准英语的语音、语调、语法。在弘扬中国文化方面,一方面在国内加强国学教育,另一方面在国际上推广汉语的使用。
总之,努力让“中国英语”走向世界的行动有待商榷。
对《鸿门宴》的一点质疑 篇7
众所周知, “鸿门宴”是项羽精心安排的一个除掉刘邦的宴会, 自始至终都潜伏着杀机。从宴会的筹备到宴会中的“项庄舞剑”到“项伯伴舞”乃至“樊哙闯宴”等, 一波三折, 扣人心弦, 可以说处处隐藏着杀机, 刘邦可谓是命悬一线。然而在气氛较为缓和之后, 作者这样写道:“坐须臾, 沛公起入厕, 因招樊哙出。”紧接着是:“沛公已出, 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然后是刘邦与张良等商量怎样逃走的事, 这些都是没有疑议的。但文章接着这样叙述:
“当是时, 项王军在鸿门下, 沛公军在霸上, 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 脱身独骑, 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从郦山下, 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 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 公乃入。’沛公已去, 间至军中。”
刘邦就这样脱逃了。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刘邦欲在关中称王而派军扼守函谷关, 项、刘两军之间便形成了对垒之势, 而本身刘邦之势也在项羽之下。为了化解两军的对立情绪, 刘邦在项羽的“邀请”之下只好亲临项羽军中解释, 尽管充满危险, 也是不得已。于是上演了震烁古今的鸿门宴。根据范增与项羽的计划, 若能兵不血刃地消除刘邦, 那岂不美哉?故笔者认为在当时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刘邦的脱逃是不可能的。
先看一下鸿门至霸上的距离:“项王军在鸿门下, 沛公军在霸上, 相去四十里。”这里说的是大道的路程, 那么刘邦他们所走的小路的距离呢?“从郦山下, 道芷阳间行”, “从此道至吾军, 不过二十里耳”。我们再来计算一下刘邦等所走这二十里路所需的大体时间。作为长度单位的“里”, 其实际长度历史上不同的时期是有差异的。那么刘邦、项羽所生活的汉代“里”是多长距离呢?查王力《古代汉语》常用字中的“里”的意思是“量地单位, 上古以三百步为一里”。我们知道“上古”包括汉代以前的历史。而当时是以六尺为一步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舆六尺, 六尺为步。”) , 这里的步是双脚各迈动一次, 相当于当时的六尺。而当时的一尺又相当于现在的零点八尺左右, 这样古时的一步就相当于现在的五尺左右了。以今天的步量法, 一般都以一步为零点八五米 (单脚迈一次) , 若按古时双脚各迈一次那就有五尺多。可见, 古时的三百步就相当于现在的四百五十米至五百米, 以四百五十米算, 那么鸿门到霸上的二十里至少相等于现在的十八里。这样长的路程, 如果乘时速三十公里的汽车则需近二十分钟的时间。而当时刘邦等人是一人骑马, 四人步行, 又是崎岖山路。就算四人能跟得上马, 至少也得三十分钟方能到达, 况且当时他们所行走的路又是崎岖不平, 蜿蜒爬行, 树木丛生的山路。这样就有个地方经不住推敲了。
刘邦是在饮宴未散之时出逃的, 那么在这次饮宴的间隙, 刘邦能脱身近三十分钟, 这与当时项羽安排这场宴会的意图能吻合吗?刘邦脱身这么长的时间, 项羽能佯装不知吗?而且项羽能这样佯装吗?笔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再者, 古时是很讲究礼节的, 主客间行动要打招呼。而刘邦在宴饮中途不过是“如厕”。就一般情况而言需十分钟, 十五分钟总够了吧。然而, 作为叱咤风云的一代勇夫, 性子暴躁的项羽能在那里“恭候”那么长时间吗?绝对不可能。事实上, 在“沛公出时”项王曾“使都尉陈平召沛公”。陈平后来是刘邦的谋士, 那毕竟是后来之事, 当时仍作为项羽都尉的陈平这一“召”就没有后文, 这岂不是一大失误?就算陈平靠不住, 项羽怎不再使人召之?再说项羽身边还有一位足智多谋, 料事如神, 念念不忘杀掉刘邦的范增, 可想而知他是绝不会被愚弄这么长时间的, 他完全可以劝告项羽借此机会追杀刘邦, 也可以自己派人追杀, 然而他却没有这样做, 却像一个呆子一样被愚弄长达三十分钟, 这岂不费解?再者刘邦是在项羽的军营里饮宴, 而军营的岗哨是非常严密的, 况且项羽要除掉刘邦不会不事先做好安排吧, 岂能容刘邦等如出无人之境呢?
对外币折算准则的4点质疑 篇8
一、对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提法的质疑
外币折算准则第二条给出了外币交易和外币的定义, 并介绍了外币交易包括的内容, 其中的第 (一) 项:“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以外币计价的商品通过买卖实现交换无可厚非, 以外币计价的劳务通过买卖完成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要说非常贴切有些勉强。确切地说, 换成接受或者提供显得更为合理, 即变成“接受或者提供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 更符合国人的语言习惯。还有,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二条第二款:“本准则涉及的收入, 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提供或者接受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外, 还应当有让渡的资产使用权, 所以, 综观外币折算准则, 结合其他准则, 或许将该项改成“接受或者提供以外币计价的商品、劳务、让渡的资产使用权”更能包罗外币交易“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本意所要表达的内容。
二、对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后续处理的质疑
外币折算准则第八条:“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 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 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从字面上理解, 变更记账本位币, 应该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既然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为便于有外币交易事项的财务会计报表的各期比较, 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对各交易或事项进行追溯调整。当期的交易或者事项, 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有一定的道理, 但前期的所有项目也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 显然不妥, 应该是根据不同的项目对折算汇率的要求, 按以前时点或者期间, 或者说以前的资产负债表日和以前期间的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而成, 否则有背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原则, 不利于会计报表之间的纵向比较。
三、对外币交易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的质疑
外币折算准则第十条:“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 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我们知道, 即期汇率也称现汇率, 是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后, 在两个工作日以内办理交割的汇率。这一汇率一般就是现时外汇市场的汇率水平。即期汇率是由当场交货时货币的供求关系情况决定的。一般在外汇市场上挂牌的汇率, 除特别标明远期汇率以外, 一般都是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 通常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实际工作中, 外币成交后, 如果外币被存入指定的银行账户, 没有及时兑换成本位币, 这样处理未尝不可。但是, 对于收到外币的一方, 如果外币交易发生日及时将外币兑换成了本位币, 按照外币折算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 是不是应该按实际发生的汇率, 即卖出外币的价格 (银行称为买入价) 折算?对于支付外币的一方, 如果是用人民币即时兑换外币支付, 也按照外币折算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 是不是应该按实际发生的汇率, 即买入外币的价格 (银行称为卖出价) 折算?如果不是, 就很有可能出现汇兑差额, 不符合接受商品或者劳务及资产使用权采用成本计价的原则, 也不符合收入实现的确认原则。对于金融企业来说, 在结算过程中, 直接用本位币兑换外币也存在这种情况。
四、对非主要币种的即期汇率取得方式的质疑
当前, 我国对主要币种的基准汇价由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部门公布, 所以业务发生时会计人员要取得即期汇率比较容易;但也有一些外币因为国际间流通少, 或者币值相对不够稳定等原因, 没有公布外汇汇率。对于这种现象, 以往的做法是根据美元对人民币的基准汇价和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提供的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价进行套算。对于一个用以规范核算体系的准则而言, 规范各种与此相关的行为应该是宗旨所在, 所以建议准则增加这方面的内容, 以规范非主要币种的即期汇率取得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 (2006)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 .
[2]李明, 黄金旺, 姜毅编著.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释疑[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2 (3) .
对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几点质疑 篇9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以下简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 的规定, 该准则核算的是对子公司的投资、对合营企业的投资、对联营企业的投资以及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而该准则未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 则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 (以下简称“金融工具准则”) 。由此可见, 现行会计准则将除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以外的长期股权投资一分为二, 若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则归入金融工具准则;若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则归入长期股权投资准则, 笔者认为此规定值得商榷。
为何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以外的长期股权投资需要根据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区别对待, 而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投资则全部划入长期股权投资范围呢?子公司可能是上市的, 也可能是非上市的, 相应的持有子公司的股权份额可能有公允价值, 也可能没有公允价值, 为什么不将对子公司的投资也根据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一分为二呢?显然是前后矛盾的,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 而是投资的性质。
我们还可以再做进一步的分析, 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规定, 如果是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以外的, 在活跃市场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应该归入金融工具准则中, 那么究竟有没有某项投资从性质上看属于长期股权投资但是必须归入到金融工具准则中处理的情形呢?
金融工具准则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一类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该类资产是短期持有的, 以短期获利为目的, 根本不符合长期股权投资的“长期性”的特征;第二类是贷款和应收款项, 这一类资产特征之一就是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长期股权投资作为权益性投资, 其风险程度要远高于债权性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不可能做到“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第三类是持有至到期投资, 这一类资产不仅要求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而且到期日也是固定的, 长期股权投资永远不可能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画上等号, 否则它就不是长期股权投资了;第四类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从持有意图上看, 该类资产是“可供出售”的, 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其持有意图是有长远的战略规划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从它产生的那一刻开始, 就注定了它是一个怪胎, 难道交易性金融资产不是“可供出售”的吗?同时我们已经兴奋地看到在2009年7月14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征求意见稿, 金融资产从原来的四类更改成两类, 一类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另一类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将从2012年开始强制实施。如此一来, 更不可能出现长期股权投资混入金融工具准则中的情形了。
一项投资能否成为长期股权投资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时间因素, 企业究竟是准备长期持有, 还是短期持有或短线炒作;二是投资回报, 如果投资企业仅仅能够获取固定的投资回报, 那只能认定为债权性投资, 而作为权益性质的投资其回报则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三是持有意图, 有可能投资企业尽管现在不是被投资企业的母公司、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 但是只要投资企业具备将来成为被投资企业的母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战略定位, 则完全可以认定为长期股权投资, 与其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并无联系。
而且从现行会计准则的文字表述看,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说法欠妥。一是如果某项长期股权投资有活跃市场, 那就不可能没有报价, 除非没有活跃市场;二是没有活跃市场应该归属于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没有活跃市场”与“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而不是并列的关系, 不可能存在某项长期股权投资一方面有活跃市场价格, 而另一方面其公允价值又无法可靠计量的情形。
所以笔者认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投资, 还有一种是投资企业目前尚不具备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地位, 但是企业准备长期持有, 对该项投资有长期的战略规划, 有明确的意图和能力在不久的将来取得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地位。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提炼不够
现行会计准则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分成两大情形:一是企业合并, 而企业合并又具体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二是非企业合并, 非企业合并又列举了5种具体情形, 分别为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涉及的情形较多, 不仅非常零散, 而且还不能完全穷尽所有的情形, 完全可以再做进一步的归纳与提炼。如果我们把上面所列举的种种情形结合起来分析, 只有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长期股权投资是以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入账基础的, 其余的情形都是以投资方所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的基础。所以, 即使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相应的规定 (后面还有进一步的探讨) ,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也只需分成两种情形:一种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所取得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 另一种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外的情形, 包含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方式, 此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是以合并成本或投资方付出代价或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的。
三、废除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归类
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 将企业合并分成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这种分类有考虑中国特色的思想, 但是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 如果我们站在企业的合并行为受政府影响程度的角度会是何种结果呢?
1.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由于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意味着合并前后合并方、被合并方都属于一个利益共同体, 完全可以理解此合并仅仅是一个会计主体内部资产的重组, 完全是一个会计主体内部的事务, 因而无需政府的过多介入, 这就如同企业关闭一条经济效益不佳的生产线一样。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对其内部事务是有自主经营权的, 因而对于准则中所讲的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对待。
如果能够认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就是一个会计主体内部事务的观点, 那么我们再从企业的角度思考, 企业为何要作此重组呢?当然是拟通过重新洗牌, 盘活资产, 充分调动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普通员工的积极性, 从而带来1+1>2的效应。因此, 无论是合并方资产的账面价值还是被合并方资产的账面价值都已经成为过去, 企业更多的考虑是着眼于未来, 相应的, 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不应该以投资方所取得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入账价值, 此时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应该用投资方所付出代价或资产的公允价值而不是投资方所取得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当然, 当相关资产或者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报价或者不存在同类或者类似资产的活跃市场报价时, 需要采用估值技术来确定相关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 而在采用估值技术估计相关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时, 现值计量往往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估值方法, 所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则成为公允价值的首选。
2.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按照合并成本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当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的规定, 合并成本中已经不包括为合并而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 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中。
尽管如此, 笔者认为还是欠妥。因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不完全是两个企业你情我愿就可以达成的, 有不少的企业合并尽管从表面上看, 是两个独立企业之间发生的, 但是实际上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或者受政府影响程度很大, 是政府为了贯彻宏观调控的意图或作出可能会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例如四川腾中收购悍马失败,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力量的存在, 而且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即使有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当然更不存在用“付出资产或付出代价”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了, 因此这种情况下的账务处理反而应该参照现行会计准则中关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规定。
综上所述, 应该将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废除, 由政府主导型企业合并和独立自主型企业合并取而代之, 而政府主导型的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则参照现行会计准则中关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规定, 独立自主型的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则参照目前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规定。
如此一来, 也最大限度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与等效, 因为西方国家是高度市场化的国家, 政府不会过多干预企业, 因而不存在政府主导下的企业合并, 所以他们只认可购买法。
四、取消后续计量模式中的成本法
1. 成本法的核算与管理层持有意图不符。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 如果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决定分红时才确认投资收益, 平时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尤其是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取消了清算性股利的处理后更是如此。
企业之所以要进行长期股权投资, 其持有意图并不在于取得被投资单位分派的红利, 如果尚未形成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 则是旨在通过增加投资等方式进一步施加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 为将来取得话语权作准备;如果已经达到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企业, 则是为了进一步扩大话语权, 增加在被投资单位生产经营决策中的“分量”。由此可见, 企业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被投资单位的红利或固定的回报, 否则就混同于一般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
2. 容易与初始计量中的成本相混淆。
如果将长期股权投资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比较, 也可以将长期股权投资理解成一种资产交换, 也就是投资方用银行存款、发行权益性证券和其他资产去交换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份额, 会涉及换出资产和换入资产的处理。在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第三条和第四条中分别就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所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如何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进行了规范, 那么此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后续计量模式中的成本法中所讲的“成本”就会存在交叉的现象, 会让会计人员感到无所适从, 产生概念上的困惑。
3. 控股投资仍应按权益法核算。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 已经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控股投资, 平时用成本法核算,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再改成权益法核算, 笔者认为此规定违背了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准则作此规定, 更多的是出于防止投资企业操纵利润、粉饰报表, 避免在子公司实际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之前, 母公司垫付资金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情况。笔者认为, 准则的规定不是如何防止企业造假, 而是要如实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 长期股权投资的实质是投资方与被投资方已经或将要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会计准则不能仅仅是一味地防止企业造假, 因为不管会计准则制定得再完善, 也不可能完全杜绝造假现象的发生, 况且会计学科与一般的自然科学不同, 需要借助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才能完成。
如前所述, 由于成本法所存在的种种缺陷, 所以完全可以将之取消。
五、改变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模式
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中也涉及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问题, 在它们的后续计量中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计提折旧或摊销, 二是如何处理减值。相应的,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也应该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处理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所带来的影响, 二是如何处理可能发生的减值。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涉及权益法的具体应用, 此时的关键是要界定权益法的具体适用情形。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成本法也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 其实是错误的, 因为在成本法下只有清算性股利才会导致后续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化, 否则不需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出调整, 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取消了清算性股利以后更是如此, 因此成本法只适用于解决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而不适用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对于第二个问题, 现行会计准则是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的, 即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计提减值准备;而对于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处理减值。如果按照前面笔者所阐述的观点, 即长期股权投资不可能与交易性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画上等号的, 所以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处理只存在原准则中所讲的第一种情形。
当然如前所述, 如果将企业合并不再划分成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而是分成政府主导型与企业独立自主型的企业合并以后, 由于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不会产生新的会计问题, 所以不需要单独规范, 而对于控股合并则在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加以规范足矣, 所以《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准则”) 也完全可以取消, 从而改变目前长期股权投资在金融工具准则、企业合并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三个准则中同时出现的情况, 只需在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明确就足够了, 如此一来,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范脉络会更分明, 思路会更清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必须澄清关于微课教学的几点质疑 篇10
关键词:微课,微课程,质疑
近几年, 随着智能手机、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 它作为网络学习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 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微课”, 俨然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新热点, 对于这一点可以从近些年来在各大中小学中举办的各类层次的微课教学比赛的火热程度中窥见一斑, 同时, 与“微课”有关的研究课题和论文也呈现出井喷势头。在这一场看似凶猛的“微课”浪潮中, 支持与质疑的声音也此起彼伏, 无论是实践者, 还是研究者, 对于“微课”的认识都各持己见, 存在较大差异, 为了更好地认识并实践“微课”教学, 让它更为有效地成为我们教学和学习的有力手段, 该文将针对“微课”的发展现状, 对其存在的质疑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首先, 什么是微课?所谓微课, 是一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全新的教学形式, 一般一节微课时长5~15 min左右, 不是课堂录像, 也不是一节课的浓缩, 而是讲述某个专题的内容。“短、小、精、悍”是它的特点。微课直接面向学生, 属于一对一辅导。任务驱动, 清晰具体, 且直观有趣。微课类型多样, 有解题型、讲授型、实验型、答疑型和其他类型。区别于传统课程, 微课中教师不一定出现。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 并非简单的“自主学习”, 是一种“练评讲”教学方法。在网络平台上, 一经推出, 微课就以其内容丰富、授课形式多样、跨越领域广, 尤其是时间精短的优势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欢迎。
微课顺应了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需要, 满足了教学以及学习的双向需要, 也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时间各类微课比赛应运而生,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研究、实践微课教学。诚然, 我们认可微课的优势, 但是身处微课热潮中, 我们更应该保持理性, 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共同思考。
(1) 微课是否只是一种以往信息化教学的“衍生品”?曾经被我们推崇备至的“信息化教学改革”, 似乎最终因其形式大于内容的弊端而被很多教育工作者所诟病, 当教学改革陷入形式改革的怪圈时, 教学改革的初衷也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因此, 当“微课热”出现的时候, 有很多人持怀疑态度也就并不奇怪了。但是实际上, 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微课与信息化教育等同。我们身处网络时代, 信息的接收、更新速度更快, 信息的获取量更大, 作为传统学习途径的补充, 我们以后的学习更多将来自于网络, 在线学习、碎片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将成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常态, 而近几年异军突起的慕课更是加剧了对微课的需求。依托云技术、大数据平台, 微课在未来应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天地。“微课热”是暂时的, 而微课却是长期的。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微课,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且要更为理性地研究、实践微课教学。首先, 不盲从, 应在理论和实践上加强对微课教学的理解;其次, 避免走入形式主义的误区, 而应深挖教学内容, 令形式与教学内容更为有效、合理地结合;最后, 把微课落实到具体课程教学中, 而不是某次比赛中。
(2) 微课是否会导致“知识碎片化”?微课将课程切割成了不同的知识点, 这样的学习与我们以往对课程系统地讲授具有很大的不同, 很容易让学习者学到的知识割裂、碎片化、不成体系。微课的短小精悍是它的秘密武器, 可是也令其因此产生弊端。对于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的方案呢?笔者认为, 如果能够按一定的顺序和原则, 将某个专题或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依次列出, 再围绕这些核心知识点制作一个专题或课程的系列微课, 那么孤立的微课就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而一个专题或一门课程的微课就叫做微课程。微课程不等于微课, 而是由一系列相互紧密关联的微课构成。这样的微课程在“可汗学院-网易公开课”中就有, 每个科目均由几门课程组成, 而每门课程的教学视频又是围绕一系列核心知识点来创作的。因此, 利用微课程进行学习, 其实并不与传统的课程教学要求相违背, 从微课走向微课程, 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3) 微课制作的技术要求是否很高?微课制作势必需要用到一些技术及软件, 通常教师一般会用到一些简单的软件来进行制作, 如:Power Point 2010、Movie Maker、Camtasia Studio、Snagi等录屏软件, 会声会影、QQ影音等视频制作软件。这些软件操作较为简单, 因此。有些人认为, 微课制作很简单, 没必要学习专门的微课制作技术和方法。其实, 技术够用即可。简单的软件操作, 可以降低教师的操作难度, 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同时也使教师有更多精力专注于教学内容而非技术本身。若要制作一个好的微课, 笔者认为可以做好以下几点:第一, 多看、多学、多借鉴优秀的微课作品。可以从以往全国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中学习借鉴, 学习微课选题、设计理念、创意、内容呈现、制作技术等。第二, 选取某个专题或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易混淆点等, 设计、制作逻辑紧密的系列微课。系列微课既相对独立, 又环环相扣, 形成微课程。第三, 微课不宜过度动态化和趣味化, 而应动态静态结合、具体抽象结合, 使学习者在适当的情境、节奏当中集中精力观看、思考所呈现的内容。第四, 根据微课具体情况确定教师是否出镜和出声。第五, 提高微课视频拍摄水准, 加强视频后期处理。
新事物的出现, 总会伴随着认可与质疑声。微课作为这样的新生事物, 自诞生之日起, 认可与质疑就相伴随行。笔者希望, 微课研究者、教育工作者能够联手加强微课设计、应用的创新研究, 共同攻坚克难, 探索难题的解决途径, 探究如何以微课为主要载体创新网络虚拟教研方式和教师教学模式, 如何从微课走向微课程, 如何从单个知识点微课制作走向专题微课程开发、与微课相联系的慕课开发等。让我们解开微课路上难题, 共同走出“微课迷宫”。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 (10) :61-65.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4) :10-12.
[3]李玉平.视频微课程目录[DB/OL].[2012-02-11].http://whliyuping.blog.163.com/blog/static/32437562012111013839/.
巧用有效质疑点 构建数学新课堂 篇11
[关键词]高中数学 问题 质疑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40031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教学总是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不断解决新的问题.
质疑并不等同于简单的提问,不仅需要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探讨价值,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激励和引导作用.纵观现今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在对于问题的有效设置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质疑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有找准质疑点,巧妙设置疑问,帮助学生从无疑到有疑,再逐渐释疑、答疑,让质疑贯穿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获得提升.因此,质疑点的选择便成了教学的关键,现笔者就有效质疑点的选取展开探讨.
一、比较点生疑
学习是一个连续性过程,尤其对于数学而言,整个数学学习都是贯通的,不仅高中数学间的知识点环环相扣,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学习要具有整体意识,只有将整个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学习才能得心应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恰恰给质疑点的设置提供了良好契机.
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概念,才能高效学习.而数学概念错综复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抓住新旧概念间的联系,诱发学生比较、联想.
例如,映射的概念与学生所熟知的函数的概念看似毫不相干,但本质上却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对应关系.于是在学习映射的时候,为了引发学生质疑,笔者引出了这样一个话题:“映射是两个元素集之间的元素相互对应关系,而函数则是一个量随着另外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老师觉得这两个概念很像,你们怎么看?”尽管学生已经对映射有所了解,也对函数的概念了然于胸,却没有将这两个概念建立联系,而这个话题的提出让学生顿生疑问.要从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概念中找出区别与联系,学生就要理清思路,从概念本质出发进行解析.如此一来学生对这两个概念就有了更加全面且深入的理解,为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关键点生疑
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剧增,而且数学语言有了较大的变化,不再像初中数学那般通俗、形象,而是更多地使用符号、逻辑运算、函数、图形等抽象化语言.为了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困难,理清学习思路,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特点,找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学情,抽离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克服教学壁垒.
最好的呈现教学重难点的方法无疑就是设置质疑
点,用问题质疑的方式强化教学关键点,鼓励学生开启思维,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层层深入解析,抓住知识要点.
例如,在对数的学习中,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是教学的重点,笔者以这样的两个问题诱发学生质疑:1.为何对数的定义中要求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0?2.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吗?这两个问题都是从学生容易忽略的平常点着眼,看似是无疑处生疑,实际上却揭示了教学的关键,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数学形式等价转换这个重要的思想.
三、错误点生疑
课堂上不仅需要教师引导质疑,更要学生主动质疑.在教师多次引导质疑后,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得到一定提升,在课堂学习中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理解,逐步实现对学习的管理和掌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思考得越多,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当他们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学习效果,便会自主生发出疑问来,大胆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提出质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犯错在所难免,有些学生因为错误深受打击,但有些学生却能够在错误中成长.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鼓励他们因错质疑.正确对待错误的方式不只是简单对照正确答案,而是从头思考错误的由来.无论是忽视了题目条件和范围的变化,还是审题出现了偏差,抑或是计算不准确,通过质疑,都能够找到错误的症结所在.如此质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反思机会,帮助他们修正错误,找准学习中的薄弱点,对症下药.
例如,在学习解三角形的时候,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出过这么一道题:在△ABCD中,sinA=35,cosB=5n,求cosC.拿到这道题,很多学生都不假思索地将其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找错误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犯了经验主义错误,想当然地认为应该分情况考虑,却忽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一基本常识.这种质疑反思告诉学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仅仅凭所谓经验做题,而是要慎重思考.
综上所述,问题质疑的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教师设置多个质疑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将学习方式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质疑、探索,高效提升学习效率,并逐步树立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质疑:点燃学生质疑的火花 篇12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开端。学生学习过程中没有疑问, 就难以形成有效的思维活动, 更谈不上创新思维活动;学生有了疑问, 才会去努力探索、思考、研究、创新。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营造氛围, 让学生敢于质疑
现在的中学生好奇心强且思维异常活跃,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但这些想法大多数学生不愿意或不敢向老师提出。原因是怕自己提出的想法会打乱老师的教学计划, 遭到老师的批评;怕自己的问题问错了, 引起同学的嘲笑;怕自己的问题问偏、问深了, 引起老师的误会, 以为要炫耀自己。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的勇气, 树立质疑的信心。
首先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对于在课堂上提问情绪紧张的学生, 我让他在课外补问;对于不敢当众提问的学生, 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 让他把问题写成小纸条再提问。经常锻炼, 渐渐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其次营造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 敢于质疑, 就需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消除学生在质疑过程中的心理顾虑。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同时让学生了解质疑能力对于新时代人才的重要意义。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 也许仅仅是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在科学文化日益发展的当今, 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更是人才的价值所在,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全面推进创新教育的开端,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二、创设情境, 让学生想质疑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设想, 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别出心裁的方法。还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问题情景, 在这个情景中让学生思维处于矛盾之中, 然后利用这种矛盾状态, 使之产生疑问, 利用矛盾的驱动力量使他们敢于质疑。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 才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勇于把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在教学中, 对于学生与众不同的观点、见解以及标新立异的设想, 应当批判性对待并给他们的学习态度给予适当的赞许。学生在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会不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在此时学生乐于质疑, 想去质疑一切。我感受到, 积极的评价是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催化剂, 它能促使更多的学生乐于提问, 善于提问, 从而形成主动探究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养成质疑习惯。“疑难而问, 已得知识一半。”而另一半从释题中来, 学生受强烈求知欲驱使, 开动脑筋, 构设矛盾, 提出问题, 他们希望得到一个满意的解答。如果他们的愿望长久无法实现, 质疑问难的动力就会削弱, 学生的主动性也就无法保证。因此, 释疑是增强质疑的动力。
三、指导方法, 让学生会质疑
古人云:授之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 授之以渔, 则一身受用无穷。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就要指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 激发其质疑的意识。
首先在自学课文时质疑问难。在课前预习中, 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能克服困难时会产生疑惑, 提出问题, 希望在老师同学帮助下, 经过进一步探索研究获得解决。引导学生养成边预习课文边提出问题的习惯, 画出生字词、不懂的字词句, 要求他们通过翻阅工具书、查资料独立完成预习案。
其次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质疑问难。学生学习课文过程, 是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的过程, 也是学生新旧知识构成矛盾、产生疑问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 问题情景总是包含矛盾双方, 从确定结论的对立面产生疑问, 让学生一有问题就提出来, 向老师质疑求解。从而促进学生学、思、疑、问、悟结合起来。
然后在课堂小结后质疑问难。在分析理解课文之后, 要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学会逆着常规思路去思考, 从而发现问题。学习是非常个性化的, 通过大家共同研究, 有的学生消除了对课文的疑问, 有的学生由于种种疑问, 有些问题没有解决, 而且还产生新的问题。对于部分迁移延伸问题, 我们应予鼓励, 我们要允许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质疑点”】推荐阅读:
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09-28
重建学生的质疑精神10-05
学生质疑能力数学教学05-17
培养小学生数学质疑09-08
学生求疑质疑能力培养06-16
中小学生作文考级遭质疑07-16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06-19
浅谈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06-28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