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质疑

2024-10-09

兴趣质疑(共5篇)

兴趣质疑 篇1

摘要:构建“以疑为起点, 以思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方式, 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从营造氛围、尊重学生、丰富知识三个方面谈了如何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 使学生有问题敢提、愿提、乐提。

关键词:质疑能力,质疑兴趣,营造氛围,尊重学生,丰富知识

传统的教育认为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 就是成功的教育。现代教育则认为将没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 才是成功的教育。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每一位教师教学所必须作的, 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的兴趣, 使学生有疑想问、有疑敢问、有疑乐问, 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质疑的欲望

营造浓厚的质疑氛围, 激发学生强烈的质疑欲望, 是培养学生质疑兴趣的前提。

首先, 学生搜集、摘抄有关“疑”的名言、谚语, 加深对质疑的理解。当我第一次希望学生大胆质疑时, 学生一脸的茫然。课后, 从学生的口中得知, 他们认为“老师讲学生听”是不可违的。于是, 我就耐心地向学生讲解质疑的重要性。可光靠我空洞乏味的说教, 学生难以接受。后来, 我干脆让学生亲自搜集、摘抄有关“疑”的名言、谚语。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 加深了对质疑的理解, 明白了质疑的重要性。我再把学生搜集的名言、谚语整理后印发给学生, 学生贴在教材的首页, 时时感受质疑的重要, 时时提醒自己质疑。

其次, 学生间交流有关名人的小故事, 产生对质疑的渴望。名人的话具有说服力, 名人的故事更具有影响力。牛顿思考“苹果为什么从树上落下来”和爱迪生总爱问“为什么”的故事生动具体, 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学生从而产生质疑的渴望。

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质疑的欲望, 使学生有问题想问。

二、尊重学生, 树立学生质疑的信心

尊重学生, 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 保护学生的提问。尊重学生, 树立学生质疑的信心, 是培养学生质疑兴趣的基础。

首先, 积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创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地对话, 学生也就能够大胆地质疑。教材的知识丰富、范围宽广、信息量大, 而学生受年龄的限制, 知识的储备量小, 因此, 提出的问题简单肤浅, 有的甚至毫无价值。如果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一味地加以否定、打击、甚至批评, 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完全丧失质疑的信心, 有问题而不敢问。如果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保护、鼓励、甚至表扬, 使得师生关系融洽, 就会树立起学生质疑的信心, 使学生有问题敢问。

我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后, 课堂上第一次希望学生大胆质疑时, 班上几乎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我既尴尬又生气, 但尽量克制了自己。在我的启发与鼓励下, 终于有一只小手小心翼翼地举起又倏地放下, 我眼前一亮, 硬是请她替我解围。她颤巍巍地站起来, 低声地问了一个幼稚的问题:“题目是《秋天的怀念》, 那么作者怀念什么?”当时班上就有同学偷偷地笑了。我微笑着对她的提问给予了回答并加以鼓励。她坐下后吁了一口长气, 并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渐渐地, 班上举手质疑的人多起来了, 但多数是提些理解词语、句子的问题。尽管如此, 我尊重他们的个人实际, 保护他们的提问。现在, 学生不管是课堂还是课后, 不管是对课内的还是对课外的, 也不管是对学生、老师的还是对教材的, 只要有问随就敢于向我提出。教学《乌塔》时, 就有一个学生向教材质疑:“‘梵蒂冈’的‘梵’的读音应是‘fàn’, 而不是‘fán’。”而且他向人民教育出版社写信指出了这个问题。学生敢于向教材质疑, 我既惊讶又欣慰。

其次,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 努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三、丰富知识, 引发学生质疑的乐趣

朱熹说:“始读, 未知有疑。”要想提出问题, 提出好问题, 就只有熟读课文, 钻研课文。学生知识面越宽广, 就理解得越透彻, 那么所提出的问题就越有价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 丰富了课内外知识, 引发他们多角度质疑;同时, 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积累, 进一步丰富他们的知识。学生在丰富知识的过程中自然有问题就乐于提出, 这是培养学生质疑兴趣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研究情况综述 (成都理工大学附小) .

谈高中物理的激发兴趣与质疑 篇2

一、创设情境、进行质疑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动量一节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捕捉教育契机

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惯性概念后,教师可做这样一个实验,拿一只笔套竖立在讲台边缘的纸条上,然后问:谁能拿出笔套下面的纸条又不接触或碰到笔套?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迅速打击纸条,这样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既使兴趣因诱导而生,又使学生在终身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了知识。再如,结合平抛运动规律的教学,可借助教室内唾手可得的粉笔头完成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粉笔头置于讲台边缘的操作平台上,用米尺敲击一下粉笔头,使它沿水平方向飞出,并在水平地面上留下一痕迹。若用米尺,怎样才能求出粉笔头沿平台面飞出时的速度?应该测量哪些数据?用米尺也能测出速度?此实验能很好地诱导学生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兴趣。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物理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四、注重对日常生活与公式规律的质疑

对日常生活中、生产实践中司空见惯而又不甚了解的事物提出疑问,是获取创新素材的又一主要源泉。如瓦特对水沸腾后壶盖的跳动进行研究,最终发明了蒸汽机。当然,质疑不是怀疑一切,而是对自己了解不深、一知半解的或没有科学根据的东西提出疑问。

对公式和规律的得出过程的质疑。对导出公式物理定理的推导过程,物理定律的实验过程是否合理、准确提出疑问,亚里士多德从静止物体受到力才运动,不受力则仍静止的现象出发得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而伽利略对其实验的合理性提出疑问后,设计了科学的实验方法,得出了惯性原理(即牛顿第一定律,只是由于牛顿系统地阐述了完整的力学体系,所以现在称之为牛顿第一定律)。

五、指导学生释疑,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只是提出疑问,而不去解决问题,探究真理,是形不成创新能力的,释疑的过程是对自己的疑问,自己的假设进行理论论证和实验验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采用新的设计,新的方法,新的技能,不论自己的疑问是否得到肯定,都形成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在讲透镜成像规律后,有些学生对透镜成像是否还有其他规律提出了疑问。我鼓励他们的这个想法后,学生进行了大胆探索,最后得出了其他规律,在释疑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的要注意:不要迷信伟人、名人的结论,要采取科学的实验方法,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研究去探索。对光本性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两种学说,由于当时的人们迷信牛顿,而不相信惠更斯,至使光学的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得到发展。而爱因斯坦不迷信麦克斯韦,根据“光电效应”现象,大胆提出“光子说”,使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得以完善。

六、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主体性、发现性、归纳性等,这就要求在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研究性学习就是根据这一需要设置的新的课程计划,具有典型的创新教育功能。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教师的指导下,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常有:查阅资料、实验操作、走访专家、社会调查、问题讨论、现场观察等。

(作者单位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

巧设问题情境激发质疑兴趣 篇3

一、直观演示, 步步深入

通过实验直观演示, 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失衡, 从不平衡到平衡, 把学生的认知引向深入。例如, 在教学电磁感应的条件时, 首先让学生看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演示实验。通过这个演示实验, 让学生回忆起“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这个结论。接着做两个演示实验: (1) 用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 改变线圈中的磁通量。 (2)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线圈中电流, 从而改变线圈中的磁通量。这两个演示实验, 也使闭合回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失衡:为什么不切割磁感线, 闭合回路中也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呢?然后引导学生, 通过总结, 发现以上三个实验的共同点, 得出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 从而把学生对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认知引向深入。

二、布置“迷阵”, 巧设悬念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制造矛盾, 布置“迷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例如, 在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中, 可举例:甲、乙两队拔河, 甲队把乙队拉了过去。然后提出错误观点: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甲队对乙队拉力与乙队对甲队拉力相同, 乙队不应被甲队拉过去。把错误的理论结果同事实对立起来, 布置“迷阵”, 很自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分析指出错误。通过这种方式, 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受力分析时应明确分析对象。从而让学生牢记解题时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布置“迷阵”制造悬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留下一个深刻印象。

三、以旧变新, 比较区别

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 利用新旧知识的区别,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例如, 教授动能定理, 讲解例题时, 先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运动学中的公式和牛顿第二定理解题, 再运用刚学过的动能定理解题, 并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在解题时的差异, 从而熟练掌握动能定理。又如讲授机械能守恒时, 首先复习动能定理, 然后运用动能定理, 导出机械能守恒定理, 接着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定理的前提条件, 从而让学生注意并牢记机械能守恒的条件。通过以旧变新, 不仅巩固复习了旧知识, 而且引入了新知识。通过分析比较, 学生加深了对新旧知识的理解。

四、孕伏铺垫, 分散难点

通过孕伏铺垫、分散难点,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例如, 教学平抛运动时, 首先让学生观察, 从同一点以相同初速度同时抛出的两个物体, 其中一个做平抛运动, 另一个做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得出结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情况与匀速直线运动相同。接着再让学生观察, 从同一点同时抛出的两个物体, 其中一个做平抛运动, 另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得出结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与自由落体运动相同。使学生产生疑问:平抛运动为什么有这种特性, 平抛运动到底是什么运动?在引导基础上, 综合上述两种情况, 最后给出平抛运动的结论。

五、联系生活, 以事喻理

联系生活中的事例, 运用类比方法, 形象说明物理概念原理。例如, 当研究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时, 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两个例子: (1) 在砂轮上磨刀具时, 可以看到刀具与砂轮接触处的火星沿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 (2) 让撑开的带有水的伞, 绕着伞柄旋转, 可以看到水滴在伞的边缘沿圆周切线方向飞出。通过以上两个例子, 稍加解释就可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结论:圆周上任一点的线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该点的切线方向且指向质点前进的一侧。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苏蕉桂.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J].新课程学习 (学术教育) , 2009 (3) .

兴趣质疑 篇4

说句实话,几经尝试与探索,我依然陷入糊涂迷惘之中。并没有找到符合我心中的我理解的新课标新理念的课堂教学方式。

还是一次不知所措而又无可奈何的课堂实践让我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这是教鲁迅的《风筝》这一课。“穷则思变”,我尝试让学生来提问,看看效果如何。上课伊始,我简要介绍了课文后说:“下面的时间,大家利用工具书和手中的资料来自学课文。二十分钟以后,每个同学都要提出你所不懂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质疑提问的兴趣,我又说了一番“学则须疑”“提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的道理。半堂课以后,我结束了学生的自学,提出了学生提问和听记的要求:“提问的同学力求让其他同学听明白,听的同学要在书上做下适当的记号或简要的笔记。不要提和别人类似的问题。按小组座位顺序先后进行。”将近下课的时候,学生的提问结束了。出乎我原先的预料,问题繁多,可谓“五花八门”,这里我不一一例举。正当我一筹莫展之时,下课的铃声响了。我如释重负,可紧跟着的下堂课怎么办呢?利用十分钟的课间,我急寻对策:一把问题归类,类中选点,以点带面;二抓住涉及课文重点及难点之类问题,不及其余。可令我惊讶的是,一上课就有学生举手了,说要回答某某的问题。我习惯性的允许了。竟然回答得很好。我当然大加赏识,并灵机一动的说晋升她为小语文老师。这下可炸开了锅,学生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展开了同学之间的互动“捉对撕杀”,争做小老师。当然,在这过程中老师适时的点化、纠正、总结、明确是必需的。这既给说的学生自信,又让听的学生信服。同时也避免了课堂上的各种浪费。更绝的还是课堂临近结束之时一些优生要求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因为刚才的“切磋”与“砥砺”使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有所感悟、有所心得,并深入探究而修成“正果”。虽然课文的重点难点淹没在学生的“题海”之中,虽然课堂的前后少了“序”,各题之间失去了逻辑性,显得粗拙而不精致;但是,我感觉到这堂课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也许“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指这样的意思吧!

这次误入“藕花丛中”,使我对新课标的新理念有了更深层的体会。犹如登上新高,望见更行更远之景。我如获至宝,决定深入探究,形成一种新的课型。

我想,这种课型应该以质疑为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热情的动力系统,以探究为课堂学习的主要过程和主要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课堂学习的终极目标的一种课型。暂且命名为质疑探究型。

那么,这种课型以什么样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呢?它的课堂结构有那些环节?它所采用的只要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是什么呢?

知后行是尝试,行后知是“真知”。为求把新课标新理念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探索一个新一轮教学改革背景之下的教学新课型,我反复实践与思考,对这种课型终于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索性理解。

这种课型在课堂结构上有什么样的规律呢?经过多次实践。我认为有四个环节:

(一)解读:学生自主阅读,实现与文本的内在交流,力求打通与文本的“绿色通道”。

(二)疑读:与作者进行平等交流,质疑问难,形诸文字。

(三)共读:学生提问,老师主持,学生之间交流疑难和阅读心得,切磋砥砺。

(四)研读:重拾疑难,师生探究。这一环节应充分施展老师激发与点拨的才能。在时间的分配上,我认为应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的兴趣,合理“详、略”,使问题的探究在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和契合课文学习目标两者之间表现得既灵活自如又能扎实深入,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课堂质量。

这种课型采用什么样的学法和教法呢?经过摸索,我认为学法主要为两类:一类是以默读、圈点读、作读书笔记等为主的自读质疑法;另一类是以讨论、辩论、演讲等为主的阅读探究法。从教法这个角度来说,主要有点拨法、讨论法等。

这种课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堂为学堂,特别看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中心地位和主体作用。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怎样发挥的呢?改革的春风有熏人的一面也有迷人的一面,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中该怎么处理?在眼花缭乱的“新理念”春色中,确实迷住了一些“喜新厌旧”的“好色者”。偏激者甚至企图抛弃教师的主导作用,自己把自己晾在课堂之外、教室门旁,似乎还洋洋得意于自己的“一言不发”。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可或缺。从哲学角度来看,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课堂教学的一对主要矛盾,而两者分别构成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课堂的变化过程中,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矛盾的发展变化而互相转化相辅相成。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更不能人为地加以弱化。

兴趣质疑 篇5

那么, 在大力提高基础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技巧的今天, 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实践告诉我们, 开展质疑解难教学是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质疑解难, 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学会提出疑问, 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这样化被动为主动, 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是知识的挖掘者, 体验到因自己边思考边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这样, 语文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产生了。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围绕教材所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中, 如果能够唤醒学生质疑解难的意识, 指导学生质疑解难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习惯, 那么, 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必将充满激情和活力。

一唤醒学生质疑解难的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总是习惯了在老师的提问下被动地进行学习。然而要打破这种使人昏昏欲睡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它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要想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质疑解难, 师生双方在思想上先要转变观念。要经常性地向学生宣传这样的理念:“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解于问”“学贵有疑”“疑是思之路, 学之端,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是思维的火花, 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以解决问题告终”“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而使学生明白“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什么更重要”的道理, 进而养成以质疑解难能力为荣、为贵的意识。

当然,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以权威者、裁判者、命令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 否则会让他们有紧张感。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学生才能敢问、敢想、敢说。他们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够得到发挥。亚里士多德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学生质疑解难的前提就是学生对“学”“问”的兴趣, 这种兴趣是建立在认知、情感、自信的基础之上的。用布鲁纳的话说就是:“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发生的兴趣。”这兴趣是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 情感得到诱发, 自信得到确立的表现。

二指导学生质疑解难的方法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原则, 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习是一种积极且紧张的思维活动, 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新的见解。质疑解难能力需要较高的思维能力, 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思维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质疑解难方法的指导。

那么, 怎样让学生会质疑解难呢?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指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从平常的词句中发现不平常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 抓住矛盾进行质疑

抓住矛盾就是抓住文本内容前后矛盾的交结点进行质疑。事物的矛盾就如同丝线交叉缠绕, 往往会出现若干个交结点。指导学生找出问题的交结点即矛盾的焦点很关键。矛盾的交结点正是思维火花产生的地方。如学习文言文《梵天寺木塔》时, 在掌握词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小组里最懒惰的学生竟提出老师意象不到的问题:为什么木塔建造之初不请喻皓, 而请那个没本事的匠师?匠师请教喻皓是用了“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为什么后来又说“人皆服其精炼”?学生们由疑生趣, 很多人都以问出别人答不上的有价值的问题为荣。学习《范进中举》时, 一个学生就利用找矛盾质疑的方法提出了引人思考的问题“范进是个唯唯连声的人, 为何发疯醒来后就变得世故圆滑了呢?范进中举发疯的事那时是不是很多?”这样的问题很有挑战性, 利用文章中的矛盾引发学生对于文章的重新审视和深入阅读, 在这样的质疑挑战下学生的思维形成碰撞的态势, 探究的力度和深度得以增强。

2. 抓住构思进行质疑

构思, 是作者行文时思想的表现形式。抓住作者思路进行质疑,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质疑、思考, 就能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抓住思路质疑可以分为顺向质疑、逆向质疑和发散质疑等方式。顺向质疑可以指导学生这样质疑:为什么文章这样开头、这样过渡、这样结尾, 每段文字为什么先这样说再那样说后又那么说, 用词为什么先用这个再用那个。例如指导学生在学习了《热爱生命》后质疑:为什么先写遇到的诸多困难, 而不是先安排遇到狼?逆向质疑可以指导学生这样问:文章能不能用另一个开头, 能不能不这样过渡而是那样过渡, 不这样结尾而是那样结尾, 不这样用词而是那样用词。有的学生这样问:假如比尔没有离开主人公, 他们能够走出这片荒野吗?发散性质疑就是任由学生的思路朝向各个方向发展, 也可以鼓励学生发表一些与教材作者不一样的看法。上完《热爱生命》后学生就这样问:如果你是电影导演, 你准备拍摄这部电影你会选择哪几组镜头拍摄?怎样拍摄?你想表现什么?这些问题都引发了其他同学的极大兴趣, 进行思索讨论。逆向质疑的探讨使学生明白了人性的美与丑。而发散性的质疑则调动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 创造出独属于他们的或有声或无声或黑白或彩色的精神世界。学生思维的火花, 经过剧烈的碰撞, 意外的精彩便产生了。

3. 抓住细节进行质疑

细节是文章细腻描写的最小环节。一篇文章往往由很多细节组成, 抓住细节进行质疑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重点。学习《济南的冬天》时, 学生提出了“屋顶上卧着点雪”的“卧”字用词不当。还有学生提出“与朱元思书”在揭示主旨之后, 写景的句子应该删除。抓住细节质疑可以小到一个词一个神态, 只要能够引发争论的问题就是好问题。

当然, 学生在预习作业中和课堂生成性的质疑有时分散有时浅显,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导向于对重点难点的把握探究上。

有疑问, 又怎样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解难呢?这时可以指导学生用词素解难、关键词解难、语境解难、抒情议论句解难等方法。质疑解难时还必须注意:把握中心深入思考;联系上下文认真分析;结合生活经验和课外的知识去解决。坚持做到“小题大做, 一题多解”。即从小处切入, 在点上突破, 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培养学生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念。

质疑解难的方法可以与学生一起归纳整理, 也可由他们自己整理, 目的是帮助他们切实掌握方法, 提高质疑解难的实践能力。

三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习惯

质疑解难的意识一旦被唤醒, 再加以正确的质疑解难方法, 语文学习便不再是枯燥乏味的,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随之而来。这时如果经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进行质疑解难,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得到真正的提高。

给学生充分的质疑解难的时间和空间, 能使学生在讨论中激活思维和心智, 从而把握学习的主动权, 提高学习的兴趣。对于初中生而言, 学习小组无疑是释放疑问达成共识的有效形式。对此我是这样做的:课上要求小组每个成员均提出自己在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大多数的疑难问题是能够在组内交流中探讨解决的。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 使课堂不再是几个学生的天下, 而是全员参与。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每个成员都品尝到了交流的愉悦感, 从而促使之后的预习更加细致, 有所思而有所疑。这样, 课堂上互相质疑, 相互解难, 积极思维由此开始。往往在质疑解难的初始阶段, 很多学生对自己质疑的问题尚不具备评价能力, 有些问题提得很“初级”, 这时需要我们作必要的示范评价, 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久而久之, 很多同学也能形成对质疑的评价能力:能引发大家深层思考的问题就是好问题。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由小组长提出, 然后大家共同探讨。“某某同学, 你怎么看?”“还有别的意见吗?”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 教师在最后要谈谈自己的理解, 最后才由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这样, 就形成了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良好学习氛围。所以说, 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相互质疑解难, 能够全面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习惯。久而久之, 学习的兴趣自然产生。

总之, 课堂教学中开展质疑解难教学不仅能促进课堂对话, 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是教学中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形式。

摘要:在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 基层教育中仍大量存在着“灌输”现象,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如何改变这种现象, 笔者运用多种教育理论, 在课堂中积极开展质疑解难的教学实践,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体会。

上一篇:无现金交易论文下一篇:指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