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意义

2024-10-09

指向意义(精选12篇)

指向意义 篇1

一、文与质的哲学背景

“文质”在古代的绘画理论发展中,先后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其观念也在不断演变发展着。先秦诸子各家对文质观又有了不同的见解,但出现了有共同尚质的倾向。道家“非文反朴”的文质观思想,“文”即对技巧、辞藻的修饰,“质”则代表着反朴归真,天然去雕饰的含义。其目的在于否定美丑,否定艺术即主张有质无文,这无疑是为他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寻找了依据。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把文质作为感性形式的美,“文”被具体化为外在的礼节修饰,如言谈举止、服饰等等。而“质”讲求仁义,即内在的伦理道德品质,甚至扩展到整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对于文质观而言,孔子将“尚文,重质”的矛盾关系协调为中立思想,归结为“文质彬彬”。

孔子说过:“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他既不赞成“质胜文”,也不主张“文胜质”,而是中和二者提出“文质彬彬”的论点,旨在文质配合要适当,恰到好处。文质观开始进入到了中国文学以及美学领域后,“文质彬彬”的内涵延伸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范畴,成为中国文学以及美学的追求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

二、“文质观”的辩证关系在绘画中的体现

一定的形式反映一定的内容,某种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来表现。黑格尔在美学中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就是理式与感性的统一。”只有当外在的形式与表现内容很好的结合协调,才会透过形去看到本质。进入到中国绘画中,若一些形式只是悬浮于具体的生活和社会之外的,最终还是不能完全的揭示绘画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根源。

“文质彬彬”的中和之论证明了真正的绘画作品是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早在新时期时代的原始艺术,一些巫术礼仪、原始图腾的图像化和符号形象,如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鱼纹彩陶盆,司母戊鼎四周布满的饕餮纹和夔龙纹样等,这系列图形符号,以简化的形式显示了原始人类的心理情感、观念的象征意义。在原始风俗中,鱼所代表着吉祥如意的含义,成为原始氏族子孙生殖力繁盛、绵延不绝的吉兆。这就构成了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内容就是作品的灵魂,形式则是作品的生命。以下便是笔者根据内容与形式在绘画中的意义指向展开了三方面的论述分析。

1、线条与造型

对于中国古代艺术来说,线条是最具有表现形式的绘画语言,凸显着鲜明的东方意识和东方情调。追溯到原始岩画,那些迷茫的令人难以理解的人面、鱼尾纹等线性图案到两周青铜时期的饕餮文饰,汉代的瓦当、石刻画通过线的装饰将物象的流动之姿和韵律之美展示的淋漓尽致。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历朝历代对线的形式开始了进一步的归纳与总结,两宋时期的“白描艺术”已经发展到了成熟完善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是李公麟的白描艺术,但是一种纯粹的形式是无法长远进入到艺术的审美视野中去的。

对于中国画而言,对形的表现不是凭借物体的明暗、色彩、外观,而是以线为引导。它不同于西方绘画为了表现形体而产生的线,国画的线是用来提炼形体的,不仅可以表现形体的轮廓,同时还可以表现形体的质地空间等等。即便是有着平面装饰的工笔画,每一根线的运作都要围绕着形体结构而产生。

2、笔墨与设色

中国画自古以来就有“墨为主,色为辅”、“水墨为上说法成为其独有的风格特点。中国画讲究用笔用墨,浓淡交错而层层相映,深浅为之渲染变化。中国的历朝历代对墨与色一直有着孰轻孰重的争论。在色与墨的关系上,清代的王昱在《东庄论画》说过麓台夫子尝论设色画云:“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又须色中有墨,墨中有色。色彩是我们视觉艺术中最直观最感性化的因素,它能瞬间引起我们的视觉注意和情感共鸣。

在造型艺术的构图中,总是通过不同的层次、局部的色彩和亮度的差异构成画面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墨与色在中国画的表现上是不可分开的,现如今很多绘画作品使得墨的意义不在于以一种颜色出现在画面上,而是作为一种调整关系的色彩存在。让整个画面稳而不板,甚而空灵悠远、宁静淡泊的境界,成为中国画的旨趣。

和谐的“文质观”永远是中国绘画永恒的主题,对于中国画而言,色与墨也要达到这种“文质彬彬”的状态。墨、色皆是中国画的灵魂,文与质偏重谁一方都会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水墨与色彩若突出哪一方亦可能出现不伦不类的局面。只有巧妙地融合,遵循色彩表现的共同规律,合理运用墨色表现不同的物象。并赋予色彩与墨的主观情感意识,使之互补达到交相辉映的境界。

3、摹古与创新

李可染先生说过“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所谓的”打进去“是指要打入到传统中去,可以对传统的美学和绘画理论深入了解和学习下,创作出“气韵生动、天人合一”的优秀作品来。这句话旨在说明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中国画要发展进步,必须要创新。然而创新的基础必因循守旧是以学习借鉴前人的经验知识为前提。清代四僧之一的画家石涛因反对画坛墨的风气,遂提出“师古造化、借古开今”等观点。摹古与创新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单纯的创新是没有根基和内涵的。向前人学习,不是艺术的最终目的,而是一种继往开来的手段。不是复古,也不是保守,而是以古作为借鉴,即古为今用。如今中国画呈多极化发展,表现技巧更加丰富,创作题材更加广泛,绘画的条件和创新环境有利于国画的发展。

三、“文质观”对绘画创作的启示

1、合理协调“文与质”的关系

在“文质彬彬”的审美作用下,选择适当的题材,恰当的形式和技法,营造出和谐优美的画面效果,从而传达出积极的情感信心,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关照。西方艺术的冲击,使如今的国画形式丰富多变,使其范畴无限的扩张与延伸。我们并不拒绝向西方借鉴吸收,文与质两方也可向任何一边偏重,但关键是怎样融合才最为恰当,如何更好的去把握这个度是每一个绘画者所应思考的问题。

20世纪荷兰画家“风格派”的倡导者蒙德里安,拒绝使用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的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其代表作品就是那幅大家熟知经典的《红黄蓝的构图》,以黑色的直线来分隔三原色和黑白灰的色块构成方格状的画面。仔细分析画家就形式方面上其实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去研究的。每一个方格、色块、直线的定位却是动用了复杂的数学几何公式精密准确的测量出来的,饱和、明快的三原色与这样刻板僵直的线条们搭配在一起,彻底的协调平和,深入人心。

因此我认为关于内容与形式孰轻孰重的问题上,更加要注重在二者之间提炼出自己的绘画语言,在拥有坚实的绘画功底和技巧之上,将自己最真实、最强烈的感受反映在作品中去,而不是拿着别人的形式去装入自己的内容。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日本绘画就做的很好,其本身的优势就是在技法材料上的运用和探索,表现一些非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强化了艺术的感染力。

如东山魁夷的风景画,展现了日本民族情调之美。平山郁夫的色彩,结合喷绘、打磨、手绘等手段让画面装饰意味十足,诗意盎然。通过对内容和形式的深入理解以及扎实的基本功,坚持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努力研究,寻找适合自己精神表达的形式语言,创造健康向上、具有真善美,独具本民族特色的东方艺术。

2、沟通“文与质”的媒介——情感

在创作中,我很重视画面的内容、意义,总是想把我所能表达的想法含义的厚望全部寄予画面上。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一些好的、美的东西就在身边,可以提炼到画面中去。如今的绘画作品动用了很多形式手段,追求大尺幅、有震撼力的视觉效果,试图吸引观者的眼球,但真正能让观者在它面前驻足的少之又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内涵,使得画面空洞无力。

艺术家首先要被自己所描绘的对象感动,才有可能去感染别人。作品所反映的绘画语言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作者情感和内涵,是作者自身艺术修养和精力的缩影。画家内部的情感状况决定着外部的表现风格。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的作品深深地触动了我,强烈而感人的形象十分具有震撼力。画面的构图、夸张的动态以及黑白的处理,有一种“动人之力”,摄人心魂。那幅粉笔画作品《母亲与死孩》(见图),描绘的是画家将死去的孩子紧紧的抱在怀里,丧子的心情让她痛不欲生。那种画面的氛围让观者窒息、压抑。这都是画家真挚情感的流露。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殊精神产物,它重教化,有认知和愉悦的功能。谢赫就曾在《画品》中说道:“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序》)好的作品在于它可以有劝勉告诫的作用。过去的一切人或事,翻开图像,便可从中得到借鉴教训。尤其对于一些人物画来说,需要艺术家赋予人物形象,以感人视觉方式表达不同的精神面貌,以起到教育、审美的功能。它不是单纯的理性活动,每一幅优秀作品都是充满着情感因素的。用心去画画,真诚地关注生活,创造性地表现对生活的感受。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心怀雅致,感悟生命。

摘要:孔子曾经提出一个重要的文艺和美学思想——文质观,其核心之点是“文质彬彬”。这一观点不仅用来表现孔子的审美理想,也对人的内在品德修养和外在言行举止作了品评的定位。同时随着后人对其不断的研究和开拓,这种儒学精神在传统绘画中赋予了画家和作品更多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内容。本文试从“文质”观的哲学概念展开,去探索中国绘画所蕴含的“文质彬彬”的意义指向,强调在绘画中所表现的对象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维持彼此平衡,文质一体,从而达到尽善尽美的要求。

关键词:文质彬彬,线条与造型,笔墨与设色,摹古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

[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3]葛路.中国画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姜耕玉.艺术辩证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陈龙海.中国线性艺术论[M].武汉:华中大学师范出版社,2005.

[7]何振广.蒙德里安[M].石家庄:教育出版社,1998.

[8]吴林伯.孔子文质观的发生及其影响[J].齐鲁学刊,1985(4).

[9]李新华.孔子“绘事后素”的含义,主辅互为关系[J].美术观察,2005(2).

指向意义 篇2

笔者曾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寻求了一条针对学生个性下任务到人头,从多个角度训练学生作文上路的途 径,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条途径可以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一、“个性”理论

从心理学角度讲,个性是指个人心理特点的总和,大致可分为兴趣、能力、气质与性格等几方面。由于每 个学生先天生理条件的不同、后天家庭、社会的影响及要求的不同、个人的生活经历及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 因而形成个性的差异。表现在作文方面,一般可以划分三个不同的档次:A档,占学生总数约百分之十五左右。 他们智力因素好,逻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作文常常是煞费苦心,全力以赴,在追求新奇中等待表扬,以 享受成功的欢乐;B档,约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五。他们或智力发展上有一定缺陷,或非智力因素没能很好 调动,对作文有使命感,往往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希求表扬但却又担心贬斥,时而热情,时而冷漠,可上可 下;C档,浮动在百分之二十上下。他们既不能发展自己的能力,也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是作文的奴隶。要么 无忧无愁无烦恼,干脆不交,要么能拖就拖,拖不了则马马虎虎,凑合了事。

毋庸诲言,学生的个性多姿多彩,表现在对作文态度上也千差万别。但是一点是共通的,无论哪一类学生 都渴望成功,希图得到老师同学的关怀、鼓励、理解和尊重。

二、“任务”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共性不乏争强好胜,学生的个性则存在不同,作文能力亦存在质与量的差异。针 对这些差异,创设不同的任务情境,对调整好作文教学大有裨益。这情境既建立在学生不同个性的基础上,又 适应学生的共性特点。或“愤”或“悱”,令人思维活跃心旌摇动;或热烈奔放,令人主动参与,处于竞技状 态;或紧张激动,令人情动辞发,一吐为快;或整理思想,描绘实践,令其点燃兴趣的火花……

因材施教,有意识地把任务落实到人头,通过情境撩拨起写作兴趣,通过指向性任务的下达,激发并强化 学生的作文动机,使之不能回避,不能敷衍,只能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绞尽脑汁,独立地去解决力所能及的问 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不足的启示及写作的艰辛。

任务情境,因人而异,实施模式如下图:

(附图 {图})

三、多角度实施

A――多向表述

之一:“图引”式

教师出示画图"弯月"提示:“这是弯弯的月。文人看它像小船,武士看它像张弓,农民看它像把镰,你 看它像什么?并想象其周围景物或事物表述出来。”有的同学说:“它像被偷咬了一口的饼干。记得那是一个 雨天……”结果是讲了一个故事;还有的同学说:“它像个摇篮,摇篮边一个年轻的母亲一边哼着摇篮曲,一 边轻轻晃动摇篮,那乌黑的瀑布般的秀发披在肩上,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意,摇篮中的孩子,红扑扑的脸蛋… ……”

之二:“接续”式

老师一进教室,就缓缓地说:“昨天临走的时候,今天说,‘我来了’……剩下的话由大家想,大家说。 ”于是有的同学说:“我来了,我就是今天,我是一个老人,可我腿脚很利落,跑得可快哪,在你洗脸、睡觉 、玩耍的时候,你根本不会注意我已跑出好远好远。”还有的说:“我就是今天,我就是时间,我对每个人都 是公平的,如果珍惜我,会让你有所收获,反之,将使你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之三:“归纳”式

老师有意识地讲述一个笑话,一则寓言或一件事情,要求学生提炼观点。如:“据说,德国音乐家瓦格纳 的《莱茵河黄金三部曲》开场调以及英国诗人考洛芮基的《忽必烈汉》、我国诗人刘克庄的《沁园春》等作品 都是梦中诞生的,于是我便企盼梦中得一电视剧本,反映我们学校的生活,遗憾的是几年过去了,我始没有做 过那理想的美梦……”学生们听完,大笑,笑过之后有的`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谓的梦中得曲得诗不 过是长期思索的结果。”还有的说:“不靠实践,不去努力,单凭空想,永远不会成功……”

B――定向挖潜

之一:“模仿”式

板书“快餐面”风格的诗要求学生立即在模仿的起点上进行创造。如“我从田野归来,带着泥土的芳香, 悠悠的扁担挑着对大地的深情。”学生略加思索,争着表述:他从工厂回来带着机油的芬芳,充满倦意的脸上 刻着对未来的向往……

之二:“说明”式

不少中学生常常犯错误,批评方法之一就是限令其写书面材料。字数,标准因人而异。有一名男生因上课 看课外书而被罚,他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分小标题陈述:课上被罚→课下受训→课余深思→对月 慨叹。两千多字洋洋洒洒。详批细改并表扬。那以后他竟写起小说来,情切切意浓浓如痴如狂。

C、――选向思维

C类学生缺乏天资,丧失自信,成了作文中的“第三世界”。他们有学好的愿望,但终因力不从心而自暴自 弃。要改变他们心理定势,必须放慢速度,降低坡度,开放搞活,写成就行。要重在鼓励,唤醒他们的潜在意 识。方法是看准对象下达任务。提示“秋天来了,可以写写景致;去水库游玩了,写写感受;犯了错误做做心 理剖白……”令人难以想象的是那猫咪般的女生竟然写出一首小诗“秋风扫叶,黄花堆积,窗外秋雨,点点滴 滴。”那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男生翻了不少材料,写出一份检讨:“……火柴皮日趋得到宠爱,大摇大摆地 走进我们班级,外班同学也时常来进行娱乐。在这黑色漩涡的冲击下,我也头昏脑热……”笔者看了大为惊诧 ,于是大张旗鼓,朗读张贴,同学们刮目相看。这个差生产生了无可比拟的自毫感,这种感觉又变成了强烈的 刺激物,激励他好好写作,两年的努力,他竟获区作文竞赛二等奖,辽宁校园文学大赛优秀奖。

四、效果验证

“多向表述”在于创设情境,临场诱发,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适于尖子学生拔高:“定向挖潜”在于解 放空间,让学生自己启发自己,提高分析和表述能力,适于中等生自我表现;“选向思维”,在于发出信息, 引起无意识注意,从而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给差生以机会。以上三方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通过信息输出、贮入和反馈,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思维活跃,不断向高档次发展自己,从而引导学 生“登堂入室”。

“银针指向”的骗术 篇3

这种骗术就是在大碗里放多半碗清水,然后,把一根缝衣针放进去,针会漂浮在水面上,还能慢慢地转动!待针不转时,行骗者就根据针的指向“忽悠”起来,直到把围观的人都“忽悠”信了,他就向那些本想赚钱的傻小子们要钱啦。

大家会问: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而且还在水面上转圈儿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学过水表面张力知识的人都知道,在水的表面,水分子之间互相吸引、拉扯,形成水表面的张力。把针轻轻地平行放在水面上,这样针接触水的面积大,压强小,不会破坏水表面的张力,所以,针就浮在水面上了;由于针制成后,表面有防锈的物质或粘有油渍,这就使针在水面上的受力点不均,于是,针就会慢慢地转上几圈儿,直到油渍溶解后,受力均匀时,才会停下来。就这个小小的把戏,使那些求财心切的人,迷而信之,从而上当受骗。

指向人心的力量 篇4

“不耽误你”,这四个字在那个年代的人们心里,自然平常的拥有。那个时代的人们,是有操守和情怀的。

改变即教育。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维护个人及个性的地位,让知识和思考变成一种创造的生产力。教育不该廉价、落魄到丧失尊严和使命感。国内一流大学为抢“状元”生源各出恶招,“抢”的不管是什么,节操都碎一地,何况北大清华。

“中国没有教育,只有培训”。放眼望去,我们的教育在一直鼓励追“高”。失去双臂考生603分,脑瘫考生598分,盲人考生数学146分,被抢的“状元” 更是学中之优。身残志坚者凭借个人努力,他们为自己打开了一扇连上帝都关上的门。不论哪种状况,荣耀地考入高校风风光光固然好,只是我们希冀未来, 他们走向社会亦都能被如此公正、公平地对待、被用人单位所选择。

澎湃新闻统计发现,大多数高考“状元”并未赢在起跑线。这为追赶“超前”的儿童教育提了个醒, 可丝毫不改中国家长“摇号”也择校的坚定决心。我们悉知“状元”一定多数来自重点高中,他们将从重点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幸好的是找工作不完全看学历,很多人的工作与高考分数和大学专业关系不大, 个人独特魅力、适应社会能力、处世应变能力变成关键。上帝手中总有漏网之鱼,出身非名校,也并未全部抹杀你将来某一领域卓越优秀的可能,这是社会这所大学的可爱宝贵之处。

智慧价值的时代,兴趣是创造的母亲。未来职业能否做到卓越辉煌,取决于“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以及心中燃烧的要在未来承担责任的使命感”。

美国大学春季毕业季,政、商、科、文领域佼佼者演讲。他们为毕业生提供人生启示,其中包括自己如何面对曾经的失败,以及新思、创造和保持自我。 名流以被邀演讲为荣,本身就是一所好品质大学受到瞩目、尊重的褒奖和证明。

教育应该是借由它本身,盲目慌乱的年轻人学习、发现、分析、参与、创造,并练就一身“天生吾材必有用”的自信,开始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并由良师陪伴指导这条路该怎么走,从而在未来获得良好的生活,这其中不排斥对成功的渴望。当然具备此种素养,成功的定义都会被广博而宽泛地界定。

指向读写的阅读教学 篇5

重庆市长寿区晏家街道沙溪小学校:杨在山

最近参加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培训,我接触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新主张,如江苏特级教师管建刚提出的“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我认真阅读了管老师的一些论述,观看了他所执教的《水》的教学实录,对管老师的“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但静下心来想:我们的阅读教学该教什么?依我对阅读教学的理解是“指向读写的阅读教学”。

有人可能要问,阅读教学是以“读”为主,还是要以“写”为主?我要明确地告诉大家,有些文本要以“读”为主,有些文本要以“写”为主。这是没有唯一答案的。这要根据教学经验、单元的习作训练重点、学生的实际来定。但不管怎样说,在阅读教学中能做到对文本的正确解读与文本的写作特色有机结合和无缝衔接是最好的。王崧舟老师的警语说得好:“放弃了情与境的语文学习是机械的语言文字训练。”我也看了王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他的教学就是一个范例,让人回味,让人深思,让我们看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的走向。王老师将阅读感悟与写作训练有机的结合,甚是完美。他善于解读文本,抓住重点句段反复阅读、体会,创设一个个意境,把学生带进了文本中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提出一个个问题,启发学生的想象,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在教学中,他不停地让学生说,时不时又让学生在作业纸上进行句式的练习,让读与写无缝衔接,使人无不叫绝。还有,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中运用诗意的语言、一张张图片、音乐把学生带进一个个情境中去,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激荡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完全融入到教学中,融入到文章的情感中去。学生在他的课堂上不是一种枯燥地学,而是一种享受。

我还要阐明的一点是,我们的阅读教学不要走极端——要么是只停留在阅读理解上,要么是只指向写作上。这样做都不好,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标。我们读文章究竟要学什么?学会阅读、学会理解、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积累好词佳句,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这些都是我们所应具备的语文素养。任何一样,我认为都不能偏废。当然,我们在教学时不能什么都去抓,没有重点、没有头绪去抓,这样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在教学中,学生能读懂的,可以少讲;而学生比较难学的地方,就要作为重点来上。在教学前,老师要查阅资料,认真地解读文本,挖掘其最具特色、最感人、最生动的地方,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确定本体性教学目标和非本体性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再去进行教学。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能做到成竹在胸、事半功倍。

王崧舟老师执教《去年的树》后,谈了三个融合,那就是:学习语用和陶冶情感相融合;学习语用和理解内容相融合;学习语用和渗透学法相融合。我很是赞同他的说法。在教学中,过多地讲写作方法,学生难免会枯燥;过多地阅读理解,忽略写作指导,又显得单一。要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融合在一起,才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一个正确的方向。

群文阅读指向“写” 篇6

一、阅读时考虑布局谋篇

教材中,有不少文章运用了同一种构思方法,如《七颗钻石》《小壁虎借尾巴》《小马过河》这几篇文章,在布局谋篇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反复。它们都是有一个贯穿全文的语句,产生了一咏三叹的效果,使得文章的主题也随着这句话的重复出现得到不断深化。在学习以上三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看看故事中的情节有几次反复?反复情节写了什么内容?从反复情节中你体会到什么?”这几个问题来学习文本的布局谋篇,并引导学生把这种构思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感悟这种写法的文章给读者带来的思考。

此外,教材中蕴藏着许多精彩的谋篇布局方法,比如:“以小见大”(六年级上册《一夜的工作》《穷人》《杨震暮夜却金》《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描写环境,渲染气氛”(六年级上册《穷人》《三峡之秋》《浙江潮》)、“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结尾”(《桥》《夜莺之歌》《凡卡》)、“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还有借景抒情、环境烘托、点面结合等多种表现手法,在教材中都可找到精彩范例。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体会文章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勇于在自己的习作中进行尝试。

二、阅读时关注语言风格

教材中文章的语言风格也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同一作者的作品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语言习惯和文品,同一风格的文章又有着相似的语言特点。

北师大版教材中选用了老舍先生的多篇文章,如三年级上册《老北京的春节》、四年级上册《草原》《趵突泉》、六年级下册《养花》,这几篇文章均体现了老舍先生平实、朴素、简练的语言风格,使人读起来有自然率真、深入浅出之感。教师可以把这几篇文章放在一起形成专题,集中阅读,然后拟题练笔,让学生在练笔中找到与读者面对面聊天的感觉,努力使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能轻松自然地走进读者心里。

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文章,它们的结尾部分运用了同一种语言风格,即以柔美的语言、平静的叙述,表达内心强烈的情感。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风起云涌。我们不妨把它当成一个专题,引导学生将这几课集中阅读,用心感悟:这种语言风格与用强烈的语气表达心情的语言风格相比,有何独特的魅力?还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这种语言风格说话、练笔。

三、阅读时注重遣词造句

小学生习作常存在词汇量不足、表达冗杂、词不达意、搭配不当、表述空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分类寻找、精选遣词造句方面的范例,先品析,再背诵,然后仿写,也可以带着新的认识、新的标准修改自己过去的习作。

比如文本中的比喻句有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本中精选自己最欣赏的10个比喻句,先和同学们交流为什么欣赏它,然后积累、背诵并练习仿写。学生在挑选这10个最欣赏的句子时,会浏览很多篇文章,感受很多个比喻句,可见寻找的过程本身就很有意义。精选出的这些句子,还需要学生咀嚼品析、尝试仿写、熟读成诵,这对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另外,在我们的教材中也不乏用字精妙之范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材中精选10个用得非常精妙的词语或字眼咀嚼品味。学生也许会找到“车跟着马飞过小丘”中的“飞”字(四年级上册《草原》);也许会找到“这不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中的“涌”字(五年级上册《巩乃斯的马》);也许会找到“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中的“夺”字(四年级上册《飞夺泸定桥》)……在这些典范的熏陶之下,学生斟字酌句的能力自然会提高,再重新审视自己的习作时,便自然容不得那些不恰当、不到位的字眼和词语了。

普惠金融指向农村 篇7

农业、农村、农民的事情千头万绪, 但是其中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就是支持“三农”的金融问题。没有有效的金融体系来支持, 再好的政策都不可能真正落实。

回顾10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进展,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通过论坛举办了数月的调查, 也发现了包括海南省在内很多地区在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方面的创新, 而且发现了一些在农村金融中做出非常大贡献的人。

指向意义 篇8

低、中、高的阅读课,所研制的教学内容,应有较大的区别。低年级的阅读课 ;与中年级的阅读课,闭上眼,一听即明。不是老师的语气、语调儿童化一点,方式、方法多一点,而是教学内容本身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以为,低年段主要指向“朗读”和“写字”,中年段主要指向“朗读”和“理解”,高年段主要指向“默读”和“写作”。低年级的朗读没抓好,读书没个样子,拿腔捏调,停顿划一,呆板无生气,中年级想改变,怎一个“难”字了得。低年级的字没抓好,握笔姿势不正确,书写习惯不好,若非痛下决心,改变的可能性很小。学科能力的获得,也有关键期。错失了关键期,后期付出数倍的代价也难换来当初稍加留意就能有的成效。

低年级的阅读课理解了读起来才入味 ;有的时候,也有要说写法。二年级小朋友读不懂《青蛙看海》,他分不清文中的对话,谁说的。文中,“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在中间”“省略提示语”,四种写法全有了,这个不讲,会有同学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然而,内容的理解、写法的理解不应成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学生,多用整体来学习,朗读是整体感知的重要手段。中年级也会斟酌字词句,却不应成为中年段的教学重点。我和我的团队也对三四年级的课文进行指向写作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只是个案和尝试。

低年级,两年的朗读训练到位,中年级的朗读稍加注意,学生就入情入味,省出的时间可以用到“理解”上来。阅读中的理解能力,中年级两年时间,够吗?

“阅读理解是个筐,什么题目都能往里面装”,阅读题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1)看拼音写词语 ;(2)写近义词、反义词 ;(3)填关联词语 ;(4)组词 ;(5)填标点符号 ;(6)解释词语 ;(7)给短文加题目 ;(8)仿照文中句式写话 ;(9)找出文中某一段话中的错别字 ;(10)根据文中句子选合适的词语 ;(11)说说文中开头或结尾等的写作方法 ;(12)把文中带问号的句子改成不带问号的句子 ;(13)把文中不带问号的句子改成带问号的句子 ;(14)把文中的某句说话句改成转述句 ;(15)写出几个如文中ABAB之类的成语 ;(16)文中所举的名著,你能写出它们的作者吗?(17)诸葛亮复姓“诸葛”,你能再写出几个复姓吗?(18)短文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你能再写出两个故事的名称吗?(19)划出文中的一句过渡句 ;(20)请你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跟出题的人“斗”题型,你永远斗不过。跟出题目的人“玩”躲猫猫,他在暗处,你在明处,输的只能是你。要练扎实阅读理解的基本功,基本功扎实了,有了火眼金睛,不怕他频繁地换马甲。小学的阅读理解的基本功究竟有哪些?(1)概括的能力和方法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和方法 ;(3)联系生活谈理解的能力和方法 ;(4)寻找关键句、关键词来理解的能力和方法 ;(5)读懂言外之意的能力和方法。以上五项,中年段四个学期,几乎一个学期练一项就够了。

高年级,也要概括,也要联系上下文,也要寻找关键句、关键词,也要联系生活,也要读懂言外之意,但不是新授,而是巩固性使用。好比去驾校学车,开车是新手,老师要一步步地教,你要一步步地练,全神贯注,马虎不得,不然非挨骂不可。开车两三年了,边听新闻边开车,边聊天边开车,这时开车巩固性使用、习惯性使用。花在理解内容上的时间少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写作奥秘的探究上。

大家担心中年段的阅读能力训练。能力训练,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贵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概括能力,此文想到就练,彼文没想到就不练 ;此文的概括,从题目入手,彼文的概括,没什么切入点,不干 ;彼文的概括,从人物关系入手,彼文的概括,又没主意了,随它。用“关键句、关键词”,按说,要由易到难,一步步、有层次地推进,然而教材并没有给你这个方便。因此,我期待的教材,低年级的选文以“朗读”为线,选择适合朗读的 ;中年级的选文以“理解能力和方法”为线,每个单元或每几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理解能力的训练、理解方法的习得 ;高年级的选文以“写作奥秘”为线,选文所呈现的结构上的特点,表达手法上的特点,非常清晰,适合高年级的学生的作文现状。

从“语文课”到“语文课程”,课改给了我们超越教材的尚方宝剑,能不能用,敢不敢用是个问题。剑,用得不好,不只会伤人,也会伤自己。一旦误伤,给不给你疗伤,难说。教育改革要底气,更要勇气。有了突破的勇气,才有突破的可能。

七、读者问:是否每篇课文都要指向写作?

高年级,也不是所有的阅读课都指向写作。这不是自我否定,而是必要的清醒。

第一,古诗文不主张“指向写作”。(1)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主攻白话文。小学课文里的白话文,内容理解上学生没什么问题。古诗文,内容上要搞明白,费时不少 ;(2)古诗文要精炼、凝练,学生作文要“温饱”,要字数 ;古诗文讲音韵,也高于学生现状 ;(3)选编古诗文,主在接触、了解、诵读、积累 ;也有古诗文,主在教做人、教做事,如苏教版的《古今贤文》。

第二,语文老师功力不足,导致无法“指向写作”。我写不好现代诗,教学现代诗自然不能有效地指向写作。设若A老师,现代诗的写作高手,他教现代诗,定能从中发现很多的写作秘密,进而找到高年级学生能接受的那些秘密。《小学生小古文100篇》,不少老师拿来用,大都止于读读、讲讲、背背,创始人朱文君老师,带学生感受古文的节奏,学生用“之乎者也”, 改白话为文言……老师有内功,小古文也能指向写作。2014年,“新经典·小古文”课程项目组、《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发起了“全国首届小学生小古文仿写、创编大奖赛”。不指向写作,小学生能写出小古文?然而让一般无功底的教师教小古文,也指向写作很困难。

第三,确有适合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的课文,不妨指向内容。人文关怀、道德关怀,每个老师的事 ;人文性、道德性,在于日常的教育生活。然而文以载道,有的课文的内容、意义,对学生当下的思想、认识,确有很好的价值。《少年王冕》,写王冕的孝顺、好学。孝在哪里?(1)让母亲“安心”。母亲说没钱供王冕读书,王冕说在学堂里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快活。王冕的话,“安”母亲的“心”,孝 ;(2)让母亲“放心”。母亲要王冕处处小心,早出晚归,王冕一一答应,“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不让母亲担忧,孝 ;(3)让母亲“暖心”。“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王冕家穷,数月不闻肉味,常事。母亲吃着“腌鱼腊肉”,心里暖烘烘的 ;(4)让母亲“开心”。“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的湖边走走。母亲心里十分欢喜”,孝使然。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家境贫寒,10岁放牛,王冕刻苦自学,看书,写字、作画,母亲看到眼里,更安心,更放心,更暖心,更开心。至今,我教《少年王冕》,依然没指向写作,依然讲安心、放心、暖心、开心。如今的孩子,太要“孝”的教育了。

第四,为学生提供信息、方法的课文,也不宜指向写作。如,苏教版第9册的《精读与略读》《读书莫放“拦路虎”》,意在学生能于日后读书,运用“精读”和“略读”,注意扫除“拦路虎”。

第五,要重申,绝大多数的白话文都可以、都有必要指向写作。名家名篇,痕迹不多,然仔细查看,亦有蛛丝马迹。苏教版的《船长》,即人教版的《“诺曼底”遇难记》,整体把握课文,理解船长的崇高人格,高年级学生不难,教学的重心移到写法上,如文中的省略提示语的对话——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被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为什么不写提示语?必须不写 :急切、紧张,尽在省略之中。

最后第二节,有这么一段——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船长抱着必死的决心,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获救的人们呢,大副呢,克莱芒呢,肯定有话,哭喊着劝船长 :“你不要那么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船长,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况且,这又不是你的过错!”“船长,你就不想想你的妻子、孩子吗?”“船长,跟我们一起走吧!”雨果为何不写?写了,阴森、肃穆,破坏了,船长那冷静到冷酷的形象,淡化了。

《船长》拍成电影,会有劝解的镜头吗?我猜有。文章不写,电影和写作的表现手法、表达奥秘,又有不同。

八、读者问:阅读中的意义理解真的重要吗?

没有一种学习,不要理解文本的意思。做数学题也要,而你不能说,意思的理解是解数学题的核心能力,数学题字面的意思,跟它所要训练的推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是一回事。数学题,一时不懂,读几遍,意思把握住了 ;实在不懂,老师轻点,学生也明白了。

读课文,要理解课文的意思,不理解课文的内容,怎么去理解课文怎么写的?我只是说,理解白话文的意思,没有你想象中的难,没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意思的理解,对于识字的人来讲,那几乎是自然反应。看电视剧,边上不用站个人解释,意思的理解有先天性。没有一部电影,很好看,很感人,却要配个解说员。

读下的文字,好比吃下的食物,十有八九,不用按摩你的胃,也不用吃健胃消食片,胃天然地有消化功能。吃下的东西消化不了,要么吃错东西,要么胃有毛病。六年级的学生读六年级的课文,四年级的学生读四年级的课文,二年级的学生读二年级的课文,又是白话文,意思理解不难。中考,6门功课640分,阿弟考了236,其中的36分,估计判断题、选择题蒙对的。只好上班摸车床。摸了几年,成了小师傅 ;摸了几年,成了中师傅,摸了几年,成了大师傅,心思活了,自己干。自己干,真活了。有闲了,装斯文,看报纸了。怎么看?翻一下,扫几眼,不好看,翻过去。哪个吸引他,看上三五分钟,过了。几次三番,几次三番,我终于忍不住,问 :阿弟,你看得懂吗?阿弟甩报纸,大怒 :哥,我连报纸都看不懂吗?!

我怎么不担心呢?一个初中没毕业的人,中考语文不满40分的人,我能不担心吗?而生活中的他,阅读报纸的意思、杂志的意思,真的没有障碍。作者大都以普通读者为对象来写作的,写的时候,多以普通读者一读就懂为基本目标 ;专业论著,另当别论。教学将文本的意思复杂化了,复杂到了作者也想不到的地步。凡要导演跑来解说才看得懂的电影,不是坏电影就是不该这个年龄来看的电影 ;凡要老师苦口婆心讲解才看得懂的文章,不是坏文章,就是不该这个年龄来读的文章。22岁读《菜根谭》,没感觉。32岁读,爱不释手。书的内涵,没到那年龄、那阅历,强求也没用。意思的阅读,边上不用站个人絮絮叨叨,哪怕此人是专家、教授。

高年级大多要预习,课文读了两三遍,内容十有八九知道了。以读为主,就这理儿。我们小的时候,语文老师教《王二小》: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王二小遇到了谁?他怎么做的?敌人把王二小怎么样了?八路军怎么样了?问与不问,其实没多大区别。意思的理解,阅读的自然属性,多少年来,阅读的自然属性上,我们耗费太多,成效自然低。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不是不要意思理解,而是取消那些不放心的、没必要的问。

有没有学生读不懂的?有。三种情形会读不懂文本的意思 :第一,缺少相关的知识背景。如《船长》,哈尔威船长明明可以获救,偏偏选择“死”,背后有当时的“船在人在,船亡人亡”的契约、契约精神。第二,缺少相关的生活体验、心智没到那程度。你让三年级的孩子理解“含情脉脉”?第三,遭遇新鲜的写法,如《船长》中的“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力”。第一种情况,容易解决,出示资料或讲解,即可 ;第二种情况,往往无法解决,班上有同学情窦早开,理解了“含情脉脉”,环节看似顺畅了,实际呢,除了早熟的,其他人依然稀里糊涂。第三种情况,能解决而没有意识到要解决,即我所说的“指向写作”,理解作者写作上的奥秘。

理解写作上的奥秘,也会促进内容上的理解。苏教版12册的《天游峰的扫路人》,两次写到扫路人的外貌,为什么分两次写?写作上的奥秘。第一次,以为是普通的扫路人,一般的外貌描写 ;第二次,言谈交流后,对老人刮目相看,细致的脸部描写。课文结尾 :“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中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删去“笑声惊动了竹丛中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完全通顺,为什么要写“宿鸟”?鸟儿也舍不得好山好水,一如老人。写作奥秘的理解,推动了学生对意思的理解。“怎么写”的基础是“写什么”,反过来,理解了“怎么写”,回头看“写什么”,清晰了,恍然了。“形式主义”这个中性词,冤屈成了贬义词,一讲“形式”,就有“形式主义”的嫌疑。形式很重要,仪式很重要,“八礼四仪”很重要。

意思理解是我们的基础,但我们追求的不是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的理解本身不是目的,理解的背后,站立着“为什么写”、“为什么这样写”。

九、读者问:指向写作的阅读如何渗透思想教育?

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不是不要人文性,不是不要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是要理性地看待人文性,理性地看待文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一,人文,拆开解,“人”比“文”重要 ;老师这个“人”,重于他手里的“文”。老师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胜于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友人、圈子、办公室、教研组,一切由“人”组成的身边的团体的影响,比书的力量要强大。办公室文化、教研组文化、教师社团文化,对老师的教育态度的影响,比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要强大,不然,发苏氏的书,老师都热爱教育了。升国旗,学生唱国歌,有气无力,你吆喝,响了一阵,又断气喇叭了。为什么?有几个老师在大声地、饱含激情地唱国歌?国旗下讲话,学生站没站相,小动作不断,你呵斥,管了前头,后头乱了 ;管了后头,前头闹了。为什么?有几个老师好好听的?这个发QQ,那个刷微信。升国旗,老师排成行、站成列,老师嘹亮的歌声盖过学生,学生自会变化。

第二,老师的深度解读,听课听来的,参考书看来的。老师所讲的态度、价值观,不是本身具备的,照着资料念出来的。“善”的对立面不是“恶”;“善”的对立面是“伪善”。《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比左冷禅、任我行可恶100倍。“人文性”的对立面也不是“工具性”,而是“伪人文性”。讲台上,老师慷慨地讲“孝”,背地里,老师不孝 ;讲台上,老师讲正能量,背地里,老师没啥正能量 ;讲台上,老师讲“意志力”,背地里,老师也没啥意志力。放眼当今,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老师打着“人文性”的旗号,做着“伪人文性”的事?真实的,接地气的,不拔高的,点到为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背后的意义更为重要、重大。教学《船长》,我真诚地说,有各种理由哈尔威船长可以不死,而他选择了尊严的死,若我,做不到。学生也真诚地说,我也做不到。我说,正因我们做不到,船长们才尤其可敬、可佩。

第三,好的文本本能地有侵蚀力。你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所用的力,越少,越表明文本的好,文本的妙。一篇课文,学生自个儿读,不掉眼泪 ;老师一教,掉眼泪了。那不是课文的力量,也不是语文的力量,而是煽情的力量,音乐的力量,视图的力量。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要老师花大力气,那文本的表现力、感染力,必有问题。

第四,我不否认阅读的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然而,很多人一厢情愿地夸大了阅读的功能。“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它的欠妥性,正像“爱运动的人不会生病”,职业运动员大都不长寿。人的道德进步,本质在于自省。你可以在读书中自省,也可以在电视中自省,日常的点滴生活中自省。“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这个“见”,可以是生活中的“见”,也可以是书中的“见”。“见”不是根本 ;“自省”才是。人的社会,总有假、丑、恶。“见”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见”后,“思”了什么。

无线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的普及,迎来了一个看视频和看书一样方便的时代,一个看歌剧和看书一样方便的时代,一个音乐会、歌剧、电影随身带、随身播的时代。书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电影《小时代》里的奢华,对青少年的腐蚀力超过你的预料。电影、电视、视频,对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在今天,已经超过了书籍。昨天的柯达胶卷,今天只能破产 ;昨天的橡胶热水袋,面对电暖宝,只能破产。明天的3D打印,也将令许多自以为老大的产业破产,书籍也将面临这样的尴尬。

第五,有段时间,校园砍杀接二连三 ;有段时间,姑娘走失接二连三踪。媒体报道那些事件分子都在谴责犯罪分子。模仿犯罪学说,犯罪正是看了报道,下了作案的决心。一部反贪作品,有人读出了正义,有人记住行贿、笼络的招。读书,不在于书中有多少高尚的人,而在于读的人关注什么。关注什么,取决于骨子里有什么。鲁迅说《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心理学家也认为,人格塑造的关键期,三岁到七岁。播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种子,最重要的老师,名字叫“父母”。中国最失败的不是学校教育,而是家庭教育。年轻人生了小宝宝,没一点教育学、儿童学、心理学知识,全凭经验,这是常态。有甚者,小宝宝丢给爷爷奶奶,自己潇洒去。俞敏洪看不惯了,说,中国有50%的家长在竭尽全力爱孩子的同时,也在把孩子毁掉……

种子的力量是巨大的,不信你去看的《种子的力量》。有的时候,上面是块正义的石头,邪恶的种子也会将它掀翻。多年前我在村小,一个夜晚,我沿右道骑车,猛然,一个浑身黝黑的男孩,朝我撞来。我问男孩怎样了。男孩说,没事没事,管老师没事。他认识我。男孩的妈妈从后面赶来。问男孩疼不疼。男孩说“不疼”,那女人提高声调,喝问 :“到底疼不疼?!”男孩连忙蹲下,说“疼,疼”。那妇人要讹我。我认得她,有名的泼妇,也不纠缠,给钱了事。后来,那男孩进了少管所 ;后来的后来,一到18周岁,那男孩去监狱了。

总之,情感、态度、价值观光扣语文的头上,不是道德的光荣,也不是语文的光荣。德育不是一个具体的工作,也不应由一个具体的人承担。香港的老师被明确告知,不用做学生思想工作 ;全欧洲和美国,没有“班主任”一说。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乎整个社会,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个社会的责任,家长、社会人,都有责任 ;而不只是学校,不只是教师。承认教育的局限性,承认语文的局限性,不是消极,恰是清醒。如此,教育可以全面用力,语文也可以轻装上阵。

工具性、人文性,三七开,可以 ;四六开,可以 ;二八开,也可以 ;六四开,可以 ;八二开,也可以。主张不同,流派不同,才精彩纷呈。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偏重于工具性,课标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在前,人文性在后,此间的顺序,或非无意之举。

十、读者问:一般阅读与指向写作的阅读有何区别?

学校扎扎实实地做课外阅读,学生读了不少书 ;看五年前的毕业班的作文,再看现在的毕业班的作文,没啥两样啊。教导主任疑惑了,为什么读了那么多,学生的作文没变化?

看几十年的书,不一定能写出一本书,正如看几十年电视的你,不能拍出一部电视剧。“书读多了自然会写作”的谬误正在于此。“熟读唐诗三百首,不做作诗也会吟”,现在的你,背熟300首唐诗,“不会作诗”几乎是必然结果。

语文课堂里学语文的学生,他们的阅读和一般的阅读有着根本的区别。一般人的阅读,可以是浏览性阅读、消遣性阅读、娱乐性阅读、信息性阅读,语文课上的阅读则是专业性阅读,语文课上的学生是专门来学语文的。而语文的最核心、最综合的素养——写作。

指向写作的阅读思维,学生最欠缺的阅读思维。此阅读思维一旦形成,学生的阅读品质会发生“质”的变化,教导主任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记者王小兵采访我的作文教学。小兵说,管老师,阅读对作文的作用很大。我侧耳恭听。小兵摄影记者出身,刚进报社,他拍照,别人写文字。总编说人手紧,拍了照,小兵你自己写稿。没办法,小兵找来旧稿,看文字编辑怎么写的。半年后,总编说,小兵照拍得好,文字也不赖啊。小兵的阅读,指向写作的阅读。重读旧稿,小兵关注什么?关注怎么写出来的,文字怎么跟照片配的。

苏州大学的安子教授,钱仲联先生的关门弟子。安子的博士论文,钱老要求用文言。安子说,我抄钱老的文言稿,边抄边琢磨,怎么用词、怎么用之乎者也,怎么反问,怎么强化语气……安子的抄读,指向写作的阅读。每一个写好作文的人,几乎都在有意无意中,闯进了指向写作的阅读世界。多年前,叶圣陶先生说,“我以为,阅读教学教好了,就不必搞什么作文教学了”。怎样才是“阅读教学教好了”?我以为,必须“指向写作”;不“指向写作”,不去看表达的奥秘,怎么可能写好作文呢?

“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或情境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朱光潜先生反思自己,阅读上的不专业,走了弯路,“近年来我的习惯几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 :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存心装饰的文章令我嫌恶 ;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要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

——简单来说,先前,朱先生关注内容 ;后来,朱先生关注表达。语文课上的学生,读书要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写什么”,一只眼睛看“怎么写”。指向写作的阅读课,重在练学生的第二只眼睛。有了成效,是否可以如叶老说的,“不必搞什么作文教学了”?不是。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不能解决作文的所有问题。

(1)无法解决学生的作文动力。唤醒学生的写作动力是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事。让学生有持续的写的动力,就是最好的作文教学。它需要一整套的激励机制。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做不到。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参阅拙作《我的作文教学革命》。(2)无法给学生以正确的好作文观。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学生可获取专业的阅读思维,阅读中领悟写作的秘妙,往后的写作中,不期然地使用秘妙。这并不表示学生能写出真正的好作文。学生作文,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的儿童作文。课文,成人所写,儿童得到的,什么是好的成人作文。作文教学要使儿童明白,真正的作文是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自己的话”,读者若有兴趣,可参见《“自己的话”写“自己的事”》 (2015年第2期《人民教育》)。(3)学生有了作文动力,懂了什么是真正的好作文,也写出了不错的作文,作文教学还要做什么?作后讲评。讲评,以学生作文为文本 ;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以课文为文本,两者无法替换。

多年来,作文是阅读的附庸品,作文向阅读靠,靠不靠得上,作文的问题。作文之难,高于阅读,阅读有必要向作文靠呀。指向写作的阅读课,换了“靠”的方向,开启新的征程,谋求贯通读写的新路。

摘要:作文是阅读的附庸品,作文向阅读靠,靠不靠得上是个问题。作文之难,高于阅读,阅读有必要向作文靠拢。指向写作的阅读课,换了“靠”的方向,开启新的征程,谋求贯通读写的新路。

语义指向问题研究综述 篇9

一、什么是语义指向

语义有多个层面, 汉语句法研究中所关注的语义问题包括谓语“跑”。

2) 指向主语。如:她的脸涨得红红的。补语“红红的”指向主语“她的脸”。

3) 指向谓词的宾语。如:猫打碎了花瓶。补语“花瓶”指向谓词“打碎”。

4) 指向介词所修饰的成分。如:猎人把害人的狼打死了。补语“死”指向介词“把”所修饰的成分“狼”。

5) 指向宾语部分中的定语。如:老师写满了一黑板字。“满”指向的是宾语“一黑板字”中的定语“一黑板”。

6) 同时指向主语和宾语。如:水变成了蒸汽。“成”同时指

格和语义角色、语义关系、语义特征、语义指向等等 (陆俭明向主语“水”和宾语“水蒸气”。2002) 。

关于语义指向的确切含义, 各家表述不太一致:胡裕树先生认为语义指向是指句子中词语在语义平面上支配或说明的方向;陆俭明先生认为语义指向指的是句中某一成分在语义上跟哪一成分相关;邵敬敏先生阐述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跟其他成分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

上述各家虽对语义指向定义的表述各异, 但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 即语义指向的基础是句子成分间的语义联系。

二、语义指向研究概述

目前国内对语义指向问题的研究也是多数把语义的理论集中应用在语法研究方面, 而语义指向理论应用在语法方面的研究, 也多数集中在对一些语法现象的研究层面上, 主要目的是发现它们的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1. 对状语语义指向的描写

关于状语语义的指向, 结合众多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 大致有以下几种:

l) 指向动词的宾语, 如:咱们热热地来壶茶喝, 状语“热热地”指向动词“喝”的宾语“茶”。

2) 指向介词所修饰的成分, 如: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 全都爆发了大规模反战示威。状语“全都”指向介词“在”所修饰的成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

3) 指向主语, 如他高高兴兴地跑了过去。状语“高高兴兴”指向主语“他”。

4) 指向谓语中心, 如:我轻轻地走了出去。“轻轻地”指向谓语中心语“走”。

5) 指向定语。如:家里家外的事儿全是她一个人在忙活。“全”指向定语“家里家外”。

6) 指向补语。如:张三没有打死人。“没有”指向补语“人”。

7) 指向兼语。如:领导让他老老实实地写检查。“老老实实地”指向兼语“他”。

8) 同时指向主语和谓语动词。如:他轻柔地抚摸着孩子的脸。“轻柔地”同时指向主语“他”和谓语“抚摸”。

9) 指向句外某一成分。如:剩下的肉随随便便地炒了个肉丝。状语“随随便便地”指向句外隐藏的主语成分。

10) 同时指向主语和宾语。如:鲜花五彩缤纷地织成了一片大地毯。“五彩缤纷”同时指向“鲜花”和“地毯”。

11) 指向另一状语。如:这幅画只在展览会上出售。“只”指向另一状语“在展览会上”。

2. 对补语语义指向的描写

1) 指向谓语中心。如:它们跑得更快了。补语“更快”指向

7) 指向句外成分。如:每个人喝多了之后的状态都不太一样。“多”指向句外成分, 根据常识可判断是“酒”。

3. 对定语语义指向的描写

1) 指向中心语。如:每当这个时候都更加想念妈妈做的家常菜。定语“妈妈做的”和“家常”均指向中心语“菜”。

2) 指向主语。如:他总算吃了顿饱饭。“饱”指向主语“饭”。

3) 指向谓语。如:张三喝了两杯猛酒。“猛”指向谓语“喝”。

4) 指向另一定语。如:他简直是个十全十美的好人。“十全十美”指向另一定语“好”。

5) 同时指向主语和宾语中心语。如:他有当将军的希望。“当将军”同时指向“他”和“希望”。

三、语义指向分析价值

随着汉语语法的发展和日益完善, 语义指向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 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 以陆俭明先生为代表的语言学家们把语义指向的价值为以下六点:

1. 可以进一步帮助分化歧义句式;

2. 为解释某些语法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

3. 可以进一步帮助分析句子的语义结构, 揭示语义结构特点;

4. 可以帮助揭示某些句法结构的语法意义;

5. 可以帮助说明某些语言单位具备不具备某种语法功能的规律;

6. 有助于开阔语法研究的思路, 拓宽语法研究的视野。

语义指向研究可让我们思考很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都将会把语法研究引向深入, 帮助我们揭示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语法规律, 从而丰富我们的语法研究规律, 拓宽我们的语法研究的视野。

摘要:语义指向是一种与句法结构有着密切关系的语义现象。本文主要总结了已有的语义指向研究成果以及价值。现代汉语的语义指向研究集中在补语、状语、定语, 尤其是副词的语义指向上。

关键词:语义指向,综述,价值

参考文献

[1]吕叔湘. (1979)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2]文炼. (1991) 《歧义分化方法探讨》, 《语言教学与研究》第一期

[3]陆俭明. (2005)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4]周国光. (2006) 《试论语义指向分析的原则与方法》, 《语言科学》第四期

指向功利教育的两个箭头 篇10

另一支队伍在无锡儿童医院。短时间内, 近500名学生“爆发性”扎堆测智商, 甚至有预约者排到了一个月后。

前一支队伍, 我们称之为“梦之队”, 家长们削尖了脑袋想让自家孩子成为“智商最高的人”。后一支队伍, 我们称之为“憨豆队”。因为这支队伍的大部分家长希望医生“把孩子智商分数改低一些, 越低越好”, 这样老师可以向上申请, 该生成绩不再计入班级成绩和考核。

这两支队伍, 就像一个向上、一个向下的箭头, 表面没什么相关性, 但实际同样都是被成人的手拨动的指针。

北京原本没那么多“神童”, 但进入神童“少年班”, 就能免去噩梦般的小升初、中考的折磨, 直接参加高考。于是乎, 这条“绿色通道”, 塞满了聪明或不聪明, 但总归要赌一把的家长和孩子。

再看看那一支向下的箭头。“求求你, 医生, 把孩子的智商改低些”成了一些报道的大标题。可怕的是, 这样的箭头不是无锡“独家生产”。早在年初, 就有广州13名小学生被学校带到医院测智商的新闻。接着, “智商测试”在南京、杭州一度爆棚。可见, 这不是一支箭头, 而是一群箭头, 齐刷刷地指向教育之痛。

在成人世界里, 一些人认为对孩子进行“科学性强、准确度高”的智商测试, 是有缘由的:教育不是提倡因材施教嘛!而且, 他们自有一套逻辑, 学习不好=智力差=智商低=跟教师没关系, “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材”也要看是不是栋梁之材, 不是栋梁之材就不用花工夫了。

这样因材施教的结果是, 孩子们像白菜萝卜般被人为分堆儿、排队, 以分数高低定优劣。于是, 这些肤色一样的孩子, 在作业本、在红领巾上有了颜色之别。

谁也不知道这样的“颜色之别”会不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无法预计把孩子人生最美好的开端跟一个冰冷的刻度、指数捆绑在一起, 孩子的心灵会不会因此扭曲, 会不会萎缩成一辈子都像核桃一样坚硬、一样布满深沟。

如此这般, 那我们今天教育之根是苦的, 将来的教育之果也是苦的。

其实, 孩子自有其成长规律, 每个成长中的孩子, 智商都会发生变化。孩子们不能像从医生那里得到血常规化验单一样, 拿着他的智商化验单出来。如果照这种分数决定智商的论调, 考零分的清华校长罗家伦、数学考4分的季羡林, 作文考试只写3句话的臧克家都是智商不高的异端学生。

所以, 与其相信这种可怕的测试, 不如相信时间、相信教育的大爱。

事实上, 我们都意识到我们的教育病了, 我们的家长中毒了。可我们仍然无法阻止这两支队伍越来越庞大。

北京八中的少儿班已经举办20年了, 今年竞争最为激烈, 60∶1的录取率。一个小男孩在考了4个小时后, 出来对父母说:“我数学30题之后全是蒙的。”没有人在意这句话, 这个孩子很快淹没在被警察维持秩序的人群里。

似乎不难预计, 这只队伍明年还会更长。同样不难预测, 那些把孩子智商调低了的家长, 下一次会再出现在医院里, 恳求医生把孩子智商调高, 如果老师需要另一张“智商化验单”的话。

就像变形记一样, 家长和孩子们不知道下一次会出现在哪支队伍里。这些可控的、忽上忽下的智商刻度表, 里面的水银就是功利的教育。这个温度计样的东西, 似乎也很准, 它测的不是学生智商, 而是老师家长的德商, 中国的教育良心。该是拨乱返正的时候了。

把矛头指向中端 篇11

350D的前代产品300D是第一款万元以下的DSLR,它首次将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的概念带给用户,受到了极高的关注。而随后350D凭借300D积累的人气杀入市场,并且改进了300D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它在传感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把像素数量提升到了800万,而且凭借新的技术保证了画质。新的DIGIC II处理器使得它在拍摄速度、开机时间以及图像处理速度方面都有明显提升,测试结果在五款产品中领先。而关于测光方面,它不再像300D那样因为是入门级机型而处处受限,在规格上350D与万元级产品EOS 20D相比并没有任何“缩水”。

在操作方式上350D和佳能的高端产品风格一致,菜单结构清晰明了,大部分设置都可以通过快捷键完成。在功能上350D没有提供过多复杂而且实用性不大的设定,对于初学者比较容易掌握。配合套装中的镜头,这款产品提供了比较良好的画质。同时在五款产品中,它的扩展性也很突出,比如支持竖拍手柄,同时还有大量包括第三方在内的镜头和附件可以使用,便于初级用户根据需要逐步进行升级,可以比较好的保护初期投资。

设计与操作

模式转盘:机顶右置,12档不可循环,包括6种情景模式。350D的转盘尺寸最大,而且凸起较高,操作手感不错,也不易碰到电源开关。但转盘无法循环旋转有些麻烦,这一设计本应很容易实现的。

内置闪光灯:电子控制弹起开关(情景模式下无效);进入菜单设置闪光方式,可选开启/关闭防红眼,在自定义设置中可选前帘或后帘同步。在某些情景模式下,内置闪光灯会根据需要自动弹起,方便用户。闪灯补偿需要进入菜单设置,±2EV,以1/3或1/2EV步进。

曝光补偿:独立按钮配合控制拨轮进行设定。±2EV,以1/3或1/2EV步进。

包围曝光:进入菜单设置,可选以±0.3/0.5/0.7/1.0/1.3/1.5/1.7/2.0EV范围拍摄。

测光模式:按四向键左直接进入菜单选择,可选多区、中央重点和局部测光,选择方式也比较直观。350D没有点测光,但是具备局部测光方式,与20D情况一致。在实际使用时,局部测光与点测光两种方式各有千秋,没有明显的优劣分别。

白平衡:按四向键下进入子菜单中设置,可选自动、白炽灯、荧光灯、日光、闪光、阴天、阴影和自定义共8种。在五款产品中控制方式最为方便。

ISO感光度:按四向键上在菜单中选择,可选100~1600共5种。350D没有自动ISO设置,而且选项数量最少。

驱动模式:按独立按钮,可选单张、连拍和延时自拍/遥控。进入菜单选择包围曝光和白平衡包围曝光 。

对焦区域:独立按钮配合控制拨轮的方式无疑比较专业一些,操作起来很容易上手,可选所有对焦点范围内自动选择或指定某个对焦点。

对焦模式:按四向键上在菜单中选择,可选单次AF、自动AF和自动连续AF。在安装套头的情况下,350D在任何AF模式下,都可以转动聚焦环手动改变焦点,或将镜头上的AF/MF滑块开关拨至MF进行全手动聚焦。

曝光锁定:独立按钮,可进入菜单自定义快门和改按钮设置 。

景深预览:镜头释放钮下方独立按钮。

图像格式:进入菜单选择,共8种选择,有RAW+JPEG选项。

光学取景器:五面镜、放大率0.8×、覆盖率95%、视点21mm,-3.0~+1.0屈光度调节。

LCD屏:1.8英寸11.5万像素彩色LCD(5级亮度可调)+机背单色LCD(有橘色背光照明)。350D为了实现机身小型化。将单色状态LCD缩小后移到了机背彩色LCD上方,而且有背光照明,观察起来也比较方便。

图像回放:最大放大10倍,用两个按钮分别负责放大和缩小。可显示9幅缩略图。回放单张图像可选择显示基本信息、详细信息+直方图或无信息。支持JUMP方式快速跳跃式浏览。

优势:成像优秀、镜头选择众多。

人才工作目标为何指向2020年 篇12

值得注意的是, 从2006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到前不久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到人才工作会议上部署落实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20年) 》, 三份重要的规划类文件, 都把目标指向2020年。人才工作会议对国家人才发展工作的总体布局、各项任务和目标的设定, 也都围绕2020这个关键年份展开。

这是因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 这是在十六大确定、在十七大被进一步强调的内容。我们改革和发展的很多目标, 也都围绕着2020年这个重要年份制定, 如到2020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这也是因为, 21世纪这第一个20年, 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国际新秩序的不断“洗牌”, 都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宽阔的平台。

再往前看, 十五大报告中提出, 要在新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2000年时, 我国的GDP为近8.94万亿元;2009年, 我国的GDP已经达到33.5万亿元。其间的增长, 已经远远超过了“翻一番”的程度。同样是在十五大报告中, 提出在2010年的基础上,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 到建党一百年时, 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 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可以说, 科技、教育与人才工作的任务都指向2020年, 是建立在这样的目标之上, 更是建立在2010年目标的提前完成上。

实现全面小康, 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人的现代化。从这个角度考察, 我们可以发现, 人才工作与另外两份重要纲要规划的科技工作、教育工作, 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人才发展, 最终目的是要让更多的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实现自己的价值;教育改革, 也是为了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有用处的人;而发展科学技术, 不仅要有人才、用人才, 同样是为了让人才更好地加入国际的科技竞争。现代化, 始终是中国走向复兴的坚定选择;人的现代化, 始终是这选择中最核心的一环。

2020年, 任重而道不远, 这就尤其需要我们做好规划、奋力前行。不管是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够, 还是人才工作制度和机制不健全, 都需要各地、各部门提高重视、研究对策、采取措施, 更重要的是, 还需要有相应的工作机构, 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协调。同时, 不管是人才发展, 还是教育改革、科技发展, 都需要同步推进、互相促进, 只有人的全面发展, 才能达成人的现代化。

十七大报告中, 对2020年这个节点, 有这样的描绘: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或许, 可以把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把三份纲要规划的愿景, 都看成这幅蓝图的细节图:只有这些规划都得到落实, 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小康。■

上一篇:兴趣质疑下一篇:机电专业教学改革